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形式政策论文

时间:2023-03-29 09:18:50

导语:在形式政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形式政策论文

第1篇

外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远未结束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可以用“三F”来表示,即FinancialCrisis(金融危机)、FUelCrisis(石油危机)和FoodCrisis(粮食危机)。索罗斯日前曾指出,美国当前可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目前,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滑,金融危机已经从次贷蔓延到优级抵押贷款。美国最大的两个房地产贷款公司——房利美、房地美近期陷入困境便是证明。这两家金融机构持有大约5.3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权,占整个市场规模的44%。这两大公司面临财务困境,势必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要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危机还远未到达“结束的开始”(thebeginningOftheend),很可能仅仅是“开始的结束”(theendOfthebe-ginning)。

内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国内的通货膨胀

1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直接和间接途径

发端子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影响到了中国,部分中资银行机构购买的次级抵押债券价格缩水,更严重的是,由于中国是美国机构债的最大持有国,而房利美和房地美又是美国最大的两家机构债发行人,因此中国持有的机构债不仅会账面缩水,而且还会面临违约的风险。无论如何,“两房”危机已经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造成极大冲击。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还会表现在资本流动、贸易保护等诸多方面。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可能会改变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极可能导致短期性投机热钱流入中国,也可能导致热钱的迅速抽逃。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下滑将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进而造成中国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而美国经济下滑又会引发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

2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的研究人员测算,中国出口对美国收入的弹性大约为4。就是说,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可能下降4%。考虑到其他国家经济增速也会因美国经济减速而下降,加上中国出口对许多重要贸易伙伴的收入弹性也在3~4左右,因此,以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比重1/5左右计算,美国经济增速下降1%,中国的总出口增速大致下降2%。

3对中国的通胀形势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

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既有成本推起也有需求拉动的性质。但本轮通货膨胀的发生,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说,是经济过热的结果。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暴涨,以及国内工资成本的上涨(还有天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而且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过热的结果。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第一,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发展,滞后于经济过热的发生和发展数个季度甚至、年以上。2007年的经济过热,不但对当前的通货膨胀,而且对和未来的通货膨胀将会发生影响。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高达10.4%,依然高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

第二,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在依然存在物价管制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水平。为了改善资源配置,增加供给,政府必然会逐步放松物价管制。由于价格下调的刚性,一旦解除对关键性产品的物价管制,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

第三,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如铁矿石)的上涨——尽管目前已经有所回落,已经而且还将增加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中国PPI的上升。

第四,中国的PPI在最近几个月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10%。下游企业将越来越难以消化PPI的上涨。一些企业将因亏损而倒闭、减产,但这并不意味产品价格不会上涨。因而,CPI很可能将因越来越多的产品的价格上涨而上涨。此外,CPI并不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唯一尺度。例如,GDP—缩指数依然在快速上升。中国面对的不仅仅是猪肉或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是物价的普遍上涨。

第五,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得不到扭转,通货膨胀预期将会加强,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企业和个人的自我保护行为(如要求增加工资、囤积、抢购等)将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在目前条件下,抢购之类的现象不大可能发生,但工资一物价的上升螺旋却可能形成。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前瞻:坚决遏制通胀

国务院最近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笔者认为,尽管CPI的上升速度可能会因基数和农产品价格回落等原因而出现回落,但对通胀的警惕不能放松,宏观经济政策仍应该坚持把抑制通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首要目标的方针。如果中国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通胀,经济就不需要急刹车;如果过早放松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就可能反弹。最终不得不急刹车,损失则要大得多。

1抑制通胀无需惧怕经济增长速度适度降低

由于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抑制总需求。换言之,控制通货膨胀就要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在中国的总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是增长最快的两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中国的投资率超过45%,是世界之最。由于房地产投资对总投资的增长贡献最大,且存在较严重的泡沫,因此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抑制经济过热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必须付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央政府关于“两防”的方针是绝对正确的,在通货膨胀回落到可接受的水平之前,切不可以改变。投资增长速度和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方向,我们没有必要对两者增长速度的下降,特别是对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过于担心。目前速度降一点,是正常的,不必紧张。没有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就不能有增长质量的提高,也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升级。

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可以做些预案,但还没有到需要立即实施的程度。在当前形势下,释放出政府将会对“反通胀”方针加以调整的信号是绝对有害的。即便需要对某些具体政策进行微调,也不应使公众产生“政策将会放松”的印象。例如,基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许多银行提前放贷,夸大信贷紧张程度,营造信贷需求旺盛、规模紧张的氛围,以倒逼中央银行。温总理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的提法,显示了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为治理通货膨胀预留了充分的余地。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通胀率4.8%的目标今年恐怕难以实现,可以延长实现这一目标的期限,但没有必要对此目标加以改变。而且,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最终维持在3%左右。

2治理通胀离不开货币紧缩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货币现象”。话虽然不能说得极端,但宽松的货币供应环境毕竟是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离不开货币紧缩。除非通货膨胀形势有了根本的好转,否则,货币紧缩的大方向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减少有效需求,从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治理成本推起型通货膨胀,自然要增加供给,但为增加供给所能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有限的(减税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且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一般情况下,即便通货膨胀是由供给方原因所造成的,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除实行其他政策外,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求抑制通胀,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1980年代,为了抑制由于石油冲击造成的通货膨胀,美联储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一度陷入“滞胀”。但历史表明,美国当时的经济衰退换来了以后20多年的低通货膨胀。而这种低通胀,则为美国经济的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多年的低通胀来之不易,一旦失去,要想重新获得,所付代价将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已经越来越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所带来的失业问题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财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

3为了改善经济结构应继续使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本次通货膨胀不能不说同其汇率政策有关。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货币源头及其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优惠的引资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中国的双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双顺差日益固化为结构性的双顺差。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需依赖度日益提高。

第二,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不希望人民币升值。在双顺差条件下,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释放出人民币。

第三,央行的干预导致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为了防止基础货币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央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卖出央票,回收人民币;提高准备金率。央行的对冲是成功的,但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对冲难以完全冲销掉过剩的流动性。事实上,中国的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就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创造了货币条件。

第四,中国的持续、巨额双顺差必然导致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产生,这种预期进而导致了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之外的资金的流入,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央行的对冲的负担。过剩流动性进一步增加。

第五,解决由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的最简单办法是让人民币根据市场的需求自由浮动。但是,由于人民币币值长期低估,人民币汇率一旦自由浮动,上升幅度可能过大。由于担心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中国选择了人民币缓慢升值这一路径。

第六,人民币缓慢升值和中美利差的倒挂导致热钱流入。在人民币升值速度缓慢条件下,防止热钱流入的唯一方法是实行资本管制。

4必须加强资本项目管制

如果已经确定了人民币缓慢、渐进升值的方针——尽管笔者不认为这是最佳方针——我们就需加强资本管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取决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只有当资本管制完全有效时,才谈得上人民币升值的自主性,即升值速度才可以由中国自行掌握。当前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加强管理的方针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认为力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覆盖面应该进一步加宽。“严进宽出”应该调整为对进和出都实行有效管理。在强化对“热钱”防堵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对“热钱”突然流出、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而防患于未然。

第2篇

关键词: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安全国民福利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政府通过实施合适的干预手段改变或维持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某种战略行为,使国际贸易朝着有利于本国获取最大限度利益的方向改进。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在当代国际贸易形势从自由贸易走向战略博弈的背景下,伴随市场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是新贸易理论演进的自然结果。一般而言,战略性贸易政策包括三个主要内容:战略进口政策、战略出口政策以及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战略进口政策是指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国政府通过对特定产业采取选择性的保护政策,达到从外国企业那里抽取垄断租金,保护本国企业市场或将外国企业逐出本国市场等目的,使本国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战略出口政策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一国政府通过研究、使用研究开发补贴和出口补贴等手段对本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进行干预,帮助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模型的前提假设与传统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不同,更为贴近全球经济运行现实。其前提条件为寡头垄断、市场分割以及规模经济。

一、我国石油产业迫切需要

政府的战略性干预

石油产业具有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客观条件,其市场结构属不完全竞争的寡头垄断市场,垄断形式以自然资源垄断和规模优势垄断为主,其核心业务领域进入门槛高,只有大型垄断性企业才能生存发展。石油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战略性产业,从其市场影响力、产业规模及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看,很少有其他产业能够与其相提并论,石油产业有众多纵向和旁侧关联产业群,其发展关乎国家整体安全。

我国石油产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中国石油供应缺口严重,未来需求增长迅速,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逐年增加,在全球获取增量石油资源的难度正不断加大,其供应的稳定性关系到经济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将是突出矛盾,也将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油气进口、石油服务和产品出口国际竞争激烈,中国企业的对手多是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跨国企业。在石油上游领域,围绕油气资源的获取和石油版图的影响力,我国企业无论走到何处,跨国企业接踵而至,就地开展面对面的竞争,而这些外国企业的背后无一例外地有本国政府的力量在支持,这些支持或是补贴政策方面的,或是外交、政府间交流形式的,或是跨产业的利益交换,这些支持手段的背后都指向一个目标,各国政府通过战略性质的扶植和引导,增强本国企业对油气资源控制和获取能力,扩展本国油气来源,提高本国总体福利。

当前全球已进入高油价阶段,石油产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与国际石油产业巨头相比,中国石油产业在布局、规模、成本、技术、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距仍然存在。在石油产业的某些链条中,需改变结构相对单一、产品档次较低的局面,增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功能化、精细化和系列化产品。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和装备制造等领域,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凭借技术、装备、人才、资金、品牌等优势,牢固地控制着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先发优势明显,中国企业想进入国际市场,必将与之发生竞争。

不可否认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壮大和进步,但鉴于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许多领域大多处于“跟跑者”或“斯塔克尔伯格追随者”角色的现状,需要政府战略性地引导本国石油企业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化运作中积累经验,实现“干中学”效应。

二、在国家经济安全视角下

审视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

从一般均衡角度考察,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与国内许多产业是正、负相关的,直接影响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模型、扩展模型和通常研究方式看,学者们常把目标产业作为唯一研究对象,产业内企业利润水平的提高,被认为国民整体福利的提高。而现实经济中,与石油产业密切相关的产业很多,石油产业的需求或产品,对其他产业来说,往往意味着影响其发展的要素资源和战略变量。一项应用于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可能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不易察觉的影响。石油产业巨无霸性质的产业规模及其无孔不入的影响力,决定了在现实中必须从一般均衡角度研究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石油供给波动对经济发展有非对称的影响。由于石油是许多产业生产和运行的要素资源,从供给角度看,石油产业对其他产业的运行安全的影响是非常不对称的,石油供给的短期过剩不会对这些产业的发展造成过多的扰动,而石油供给的短缺则会对这些产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冲击,往往通过引起价格扭曲和经济大幅波动而产生破坏性影响。

中国石油产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需要实现如下主要目标:获得来源稳定、价格合理、渠道多样、运输安全的石油资源,维护整个经济安全;提高国家对世界石油版图的影响力,增强在全球石油产业中的话语权;提高本国石油产业内服务、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在世界石油市场中的份额,通过产业的外延式发展提高国民福利;发挥产业带动和“外溢”作用,在走出去的同时带动其他产业共同走向国际市场。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定应服从于国家“走出去”整体战略。要树立“泛石油产业贸易发展”的整体观念。尽量采取“泛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干预石油产业。

第一,在现实中放宽政策工具的定义和范围。补贴来源不一定抽取自公共基金,赋予补贴的形式也不一定局限于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税收返还等。补贴可以通过国家的政策调节,直接从本国其他产业输送,如:为在国外获取石油资源,政府可以把本国其他产业的局部福利视为补贴和筹码进行输送。补贴的形式可以更隐蔽,只要其抽取形式等同于公共基金,作用于石油产业,实施的效果等同于(进出口、研发、生产)补贴即可。如:政府主导的针对性文化交流、跨产业援建、策略性投标等补贴形式,并没有直接作用于石油目标产业,但其提升国民福利效果的路径却是指向石油产业的“利润转移”,并且容易避免对手国的非合作博弈。补贴可以是风险基金、低息贷款、特别捐助等各种形式。关税工具手段并不一定直接来自进出口关税环节,只要是由政府主导实施,目的在于促进本国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实现利润转移,提升国民整体福利,而实施效果又等同于关税的贸易政策手段,都可作为关税政策工具。如:对企业征收环境特别费,颁布技术标准、政策性条例法规、行业门槛等。

第二,选择政策工具并评判实用性时,充分考虑“外部经济”下的整体正向效果。一项作用于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其产业内的福利效果可能产生外溢,会通过其他产业利润的提升而提高国民总体福利。如:政府可通过适当政策引导本国企业参与国外风险区块开发、油气管道建设、石油工程技术项目中部分低收益项目的策略性投标。通过这些项目,石油产业本身可能所获收益不高,但如果政府确信或有把握通过项目的实施为其他产业带来稀缺资源,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走出去,增加国内港口、运输等各种相关行业的利润,并使国民福利提高,则可以将之作为有效的政策工具使用。与此相反,如果实施一项有利于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会对其他产业或其他方面国民福利造成损害,则需要慎重实施。当前,为从一些主要产油国获取稳定的石油和中间化工原料,政府事实中在鼓励国内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与产油国的垄断企业合资建设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如果仅从石油产业内考察,这是一项成功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出让股权之后让度给合作伙伴的这部分利润,可以看作政府为进口石油资源所施加的补贴,换来的是成本适中、来源稳定的石油和原料资源,提升了本国福利水平。而从总体国民福利看,合资建厂隐含这样一个事实,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向中国转移可能的负面潜在影响是,加剧土地、水等要素资源的短缺,造成经济扭曲,产生对植被、空气等环境的破坏,而这些影响可能是长期、持久、超乎原先评估和可控范围的。这种出于战略进口目的而引入外资进入其他目标产业,从而造成对整体福利负面影响的案例很多。因此,从石油产业战略进口角度看,出台战略贸易政策性质的举措要慎重,对不同情况要充分论证、慎重对待。第三,加强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归类、甄别和整体福利效果评判。在制定中国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时,政府不仅要考虑石油产业,而且需要跨行业跨部门地研究、选择、归类、甄别各种政策工具和手段,尤其应当认真考虑整体福利效果评判。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前沿来看,国外研究比较超前全面,国内研究方兴未艾;从研究侧重看,理论、实证、行业内研究多、一般均衡条件下的研究少;从政府主导研究的力度和实践看,美国等发达国家领先、中国系统性研究少。围绕石油产业,中国政府需要协调跨行业、跨部门研究机构,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共同参加的联合机构和统计体系,尤其应加强改善整体福利、避免短视行为,纠正经济要素扭曲等方面的战略贸易政策的研究。

三、确保经济安全和整体福利的石油

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引导

石油产业贸易政策的最终目标服务于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下的整体福利提高。中国近年在其他战略性产业的经验教训很多,如在铁矿石等基础原材料领域失去定价话语权后,为经济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应该看到,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不同于其他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关系到国家关键利益,要通盘考虑。政府在制定实施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与其他关键产业的联动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要与政治、外交、文化、其他相关产业的政策配套使用;要增强话语权和定价权。针对在中东市场亚洲国家获取原油成本比西方国家高出1~2美元/桶的歧视性价格——“亚洲溢价”,应在油气资源、石油中间品、产业技术、石油储运等方面与亚洲国家广泛开展合作,通过政府主导能源合作提高议价能力。

目前,决定世界石油定价的有两大集团,一个是通过金融市场形成定价机制的美欧集团,一个是通过调节石油供给来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欧佩克石油组织。中国的目标不仅是要增强话语权,还要成为定价中心。应逐步建立和上市自己的石油等品种的期货市场,形成我国自己的能源价格定价中心来影响国际价格,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要加强渠道控制,降低渠道可靠性变动造成的成本提升。通过战略进口政策对国内企业的引导,实现供应更加多元化。调整目前主要依赖中亚、中东等地的石油进口格局,缓解地缘政治危机引发的能源进口风险。要调整石油天然气消费结构。加强天然气供应和利用,缓解石油供应压力,强化需求管理,减少向外界的利润转移。面对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应制定针对性的战略进口政策,降低石油进口依存度。如:加快国内石油勘探开采力度,选择性地增加国内开采量,开发具备开采价值的边际小油田,通过进口替代减少向外部的利润转移。

与石油产业正相关的产业主要为汽车、钢铁、航空、港口、陆上运输物流、信息、环保等产业。石油产业发展对上述产业的正向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本国石油产业贸易的改善、竞争力的提高和发展,直接增加了对这些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一步促进其规模和收益水平的提升;直接增加了这些产业发展瓶颈资源的供给,降低了要素价格,避免了市场扭曲的冲击。

与石油产业负相关的产业主要为其他能源、以水资源、土地、草场等各种自然资源为要素的产业以及生产石化产品替代品的产业。石油产业发展对上述产业的负面作用表现在:与其中部分产业生产竞争性的替代品,争夺市场份额;与其中部分产业争夺水资源、土地等各种稀缺资源,扭曲这些产业的要素配比;破坏这些产业的发展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等,另外,环保管理不善等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其实质是隐性损失了国民福利。

基于以上分析,为提高国民整体福利、促进相关产业协调发展,避免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局限性,应在如下方面加强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选择:

一是尽量避免与其他产业争夺稀缺要素。发展规模经济,避免在能源、原材料、自然资源等方面与其他产业发生不必要的争夺;关闭不规模、不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核心业务,避免在其他非核心业务层面与其他产业开展低水平竞争。

二是在“走出去”过程中发挥本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鼓励石油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发挥产业间的龙头带动做用,如“工程带产品、产品带服务”等;以大型石油装备制造基地、石化基地为依托,瞄准高附加值出口产品,建立产业带、精细化工业园,延伸产业链。建立对石油产业企业的奖励机制,鼓励其在“走出去”过程中,在外部市场加强与其他产业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共享,共同拓展市场。

三是建立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某些国际竞争对国内石油产业和国民福利的潜在危害,研究各种战略对策,并动态跟踪解决;加强石油产业进口保护,精选受保护的子产业,精心设置贸易政策工具,积极研究反倾销、报复性补贴等各种有效的贸易博弈工具;预防过度出口,及时发现国内石油企业间在国内外市场上无序价格竞争对福利的损害,及时制止与石油产业自身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有关的要素资源的流出,如成品油和急需石化原料的出口;避免过度补贴和补贴不足,避免石油企业依赖过度补贴在国际市场上与外国竞争对手开展低水平价格竞争;避免由于补贴不足,而放大本国石油企业在外部市场上的风险;避免服务和产品出口的巨额资金沉淀风险;避免并限制幼稚弱小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与强劲寡头竞争后的退出成本沉没,避免非核心业务在国际市场上的低效拓展;发挥政府、研究机构的作用,建立完善评价、分析体系,及时研究、分析、发现国内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其他产业的负面影响。

四、其他约束条件下

我国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在对石油产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各种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时,政府要考虑解决石油产业规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政策工具效果的策略。当前环境下政府需要消除的不利行为主要有石油产业内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行政引起的价格和市场失灵等。包括:对价格管制水平的重新研究、确定;鼓励核心业务整合;设立国内石油企业进入的行业门槛,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按国际标准加强企业管理,避免规模不经济的发生;加强产业结构研究,避免产业能力过剩和不足,降低GDP单位能耗的扭曲。

第3篇

论文摘要:我国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行社行业规模已经基本形成,但我国旅行社市场结构变迁过程相伴而生的是我国旅行社业的发展渐入困境。先从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再从旅行社的出路——加强旅行社竞争的目标模式方面进行一系列论述。

论文关键词:旅行社经营体系目标模式市场竞争

1我国旅行社业经营体系剖析

我国旅行社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在行业法规、行业制度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自身的特征:三类旅行社占压倒优势.,J、规模旅行社占绝对多数;在全国的分布基本合理;行业利润逐年下降.我国旅行社业正逐步成为一个低利润行业。我国旅行社业现行经营体系是行业政策法规、传统经济体制和现行市场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这一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就我国旅行社业发展的趋势而言.其最大弊端是造成下述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和不断恶化:

1.1大型旅行社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其规模优势得不到发挥

大型旅行社在经营中具有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采购、旅游市场拓展、旅游接待以及资金、信息、人才和抵御风险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易于实现规模效应.而在我国旅行社行业中,大旅行社的规模效应并不明显.优势也远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表现在:①我国旅游业近几年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市场持续扩大,旅游收入尤其是国际旅游收入增长很快。而在此情况下。一些大型旅行社的业务发展缓慢,在竞争中面对众多新的商业机会,自身却处于保市场或无奈于市场份额下滑的困境之中;②大旅行社未能在旅游市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即未能平抑市场的过度竞争,未能起到引导和稳定市场的作用.致使市场的混乱无序成为困扰我国旅行社业发展和造成旅行社资源浪费的顽症。大旅行社自身也未能避免这种市场混乱所带来的负面效应;③在旅行社的内部管理方面,一个突,自出现象是一些大社内部普遍实行部门承包或变相部门承包,强化部门权益,使得部分大型旅行社实际上成为一些业务上相对独立的小旅行社的集合体,在这种格局下,大旅行社当然发挥不了应有的优势,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1.2中小旅行社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发展可谓举步艰难

就目前我国中小旅行社的总体情况而言.其特点集中表现为有限的接待数量和低下的利润水平。在接待数量方面,近年来我国许多小旅行社处于发展无望而又能勉强支撑的境地。自国家旅游局在旅行社行业实施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以来.很多小型旅行社不堪重负.纷纷退出。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众多小型旅行社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业主对行业和自身未来发展的理性预期。在利润率方面,我国以经营国内旅游业务为主的众多中小旅行社多为二类社和三类社。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资料,这两种类型旅行社的平均利润率不足8%。且只是税前利润,如果再扣除所得税,则这些旅行社所剩净利润更是微乎其微了。

1.3旅行社业恶性价格竞争盛行。市场秩序混乱

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对旅行社类别的划分和对旅行社业务范围的规定,其初衷或许在于通过这种形式的分工来起到规范市场和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而在我国旅行社业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二类社比例失调造成二类社业务量明显不足。致使许多二类社为谋求生存而违反国家规定超范围经营.直接在海外招揽客源。在此期间,国家主管部门在执法方面的乏力,使得这种现象迅速蔓延,而部分一类社贪图蝇头小利.通过为二类旅行社代办签证通知赚取不义之财的做法无疑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致使许多三类社也开始从事外联和国际旅游接待业务。除此之外,这种现象的出现和普及无疑也包含着旅行社实业界对我国以水平分工为基础、以各种特许经营权为特征的旅行社人为市场分工模式的否定。

除以上几个问题与我国当前旅行社的经营体系直接相关之外,行业内许多其他问题的存在也与目前的经营体系有很大的联系。如旅行社产品的重复雷同,旅行社促销能力尤其是海外促销能力薄弱和旅行社总体接待能力低下等。其中,旅行社产品的重复雷同是我国旅行社业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旅行社产品由于缺乏诸如商标权、专利权这样的进入限制.又无太多技术可供保留和垄断,使得一些有开发能力的旅行社一旦开发出某种能够迎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众多中小旅行社便一哄而上,竞相模仿或参与经营,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有实力的旅行社向深度开发和促销产品的积极性.而一些既缺乏必要的硬件设备,又不具备藉以保证接待质量的“软件”基础的中小型旅行社的存在必然会降低旅行社的总体接待力量。

2加强我国旅行社竞争力的目标模式

我国现行的旅行社经营体系造成了众多难解的问题,而通过前面的分析得知,目前我国旅行社业的行业特点是以三类社为主体的小规模旅行社占绝对多数,但并没有否定少数大规模旅行社的存在。事实上,正是为数有限的大规模旅行社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上升,但他们却不能改变行业利润率逐年下降和我国旅行社业正逐渐成为一个低利润行业的事实。此外,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其基本合理的地理分布特点。据此,笔者认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势在必行.考虑到行业当前的现实.同时考虑到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旅行社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态势,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方向是通过对现有旅行社的改造、分化、组合以及增设等方式实现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和小型旅行社通过制形成网络化的目标模式。

2.1大型旅行社集团化

在设想的目标模式中,大型旅行社所要解决的重心问题是规模经济问题。根据这一构思.应使目前约占旅行社总量1%强的规模较大的旅行社通过合并、兼并或其他方式重新组合,形成一定数量人、财、物一体化的紧密型旅行社集团。旅行社集团的构架可以承袭现行一些大社采用的总社和各热点地区分支社的形式,但总社和各分支社在人、财、物等资源上应是一体的,组织管理采用集团企业的管理方式。从微观角度讲,这种旅行社集团有利于真正发挥其在采购、预订、营销、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获得规模经济:从宏观角度讲,这些有限的大型集团企业的存在可以引导和稳定市场,克服旅行社市场因过度分散和紊乱造成的问题。

2.2中型旅行社专业化

大型旅行社在整个市场内通过重新组合实现集团化之后,市场上一些中等规模的旅行社(不排除小部分小型旅行社)应相应调整其经营方向.避开其在经营标准化产品方面的比较劣势,实现专业化经营,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特定细分市场旅游者的需求。中型旅行社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所经营的产品上。与旅行社集团凭借自己实力通过经营标准化产品达到规模经济的指导思想不同.中型旅行社应针对某些细分市场,对某些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形成特色产品或特色服务。在我们的目标体系中.中等规模旅行社的专业化发展是一种必然的理性化选择:专业化经营集成本优势与产品专业化优势于一身,解决了这类旅行社因规模较小形不成规模经济、因而也难以亘按与旅行社集团竞争的问题。而对行业来说.专业化的特色经营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中型旅行社的专业化开发会使旅游产品更加多样化.从而增强旅游产品的总体吸引力。

需要指出的是,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专业旅行社可以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实现联合。联合以前。各单体连锁旅行社可能规模不大.但连锁经营是把这些中小规模旅行社的力量集中起来.使其可以像旅行社集团那样拥有在产品开发、采购和促销等方面的优势.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符合利用规模经营提高低利润行业经济效益的原则。当然,由于受单体旅行社规模的限制,连锁社所经营的产品类型不可能太多,而只能是专业化和特色化的旅游产品。

2.3小型旅行社通过实现网络化

与大型旅行社实现集团化、中型旅行社实现专业化和连锁经营相适应,我们设想的目标模式对众多小旅行社的调整是通过内部改造或增设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网络化,成为旅行社业面向旅游者的窗口。旅行社的网络化实际上是由旅游需求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在我国也将日益普及,其结果是旅游需求可能在任何一个地方产生,为了便于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旅行社营业的场所必须广泛设立于消费者便于购买的所有地方,即所谓的网络化布局。

第4篇

求学网为您提供“中国经济论文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及其走向形势与政策论文”解决您在写中国经济论文中的难题

中国经济论文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及其走向形势与政策论文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及其走向形势与政策论文”,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第5篇

关键词:行政监督;多元化;形式;困境

近年来,厦门市实施多渠道行政监督方式,在不同是区域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社区居委会主任等担任行政机关社会监督员。福建省人事厅新近出台的《特邀人事监督员管理暂行办法》和《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了监督员的权限和职责。其中,人事监督员有权检查、 监督人事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情况,有权参与重要人事人才工作,有权反映群众对人事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传递和参与调查基层群众对人事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检举和控告等。机关效能监督员有权检查、监督人事部门及工作人员的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勤政为民和高效从政等工作,有权参与机关效能建设的检查和考核,有权参与调查机关效能建设的投诉,有权对效能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权了解效能建设的投诉问题的处理情况,有权对人事人才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是政府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的一重要举措。

并且在近几年厦门市首次通过政府立法形式,将厦门“红头文件”纳入社会监督视野,公民若对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有异议,可申请审查。由此可以看出行政监督多元化的发展在福建成为了一种趋势。

一、行政监督多元化现状

从厦门近几年来的行政监督方式来看,人们开始不断认识到社会控制力量的强大,将国家权力机关的公务行为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社会舆论,人民群众,政党社团都已经成为行政监督的重要方式。监督主体不断趋于多样化,除了政府内部监督,政府的外部监督主体既有国家机构和政治组织,也有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

然而多元化的监督主体是否充分发挥了有效的监督作用,从厦门市今年1―9月职务犯罪案件的数据来看,贪污受贿案件45起52人,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2件13人。说明多元化监督在行政权力越轨滥用问题,权利的不当行使问题和政府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滑坡问题上并没有从根本上予以解决,违法乱纪行为任然普遍存在。

二、多元化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

1. 行政监督机制的结构性困境造成多元化监督主体内部架构的失衡

行政监督机制的结构是指监督系统内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按照特定规则,履行特定功能。一个良序运转的监督机制必然拥有权责清晰,分工明确,制度严密,功能稳定的内部结构。但是在现实情况中,源于行政权力的过度扩张,经常出现主体关系倒置,监督主体内部架构失衡的现象。这主要源于监督机制的结构性困境,主要体现为监督系统诸要素间的机构性紊乱,权力结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在现实中,无论是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都会由于权力结构的不合理而受到重重制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各种多元化监督理论最终在现实生活中还是走入了专业化机构监督。从福建所聘请的社会监督员来看,他们最初的身份依然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社区居委会主任等,本身具有着行政职务,是体制内人员,他们所代表的实际上依然是内部的监督。所以行政权力的权威性,广泛性及不断膨胀的自由裁量权决定了分散的个体很难形成有效的监督,无论是公民监督还是舆论监督在集权传统和体制转轨双重语境下的中国都很难与有组织化的专门机构来担当行政权力监督主体并驾齐驱。

2. 行政监督功能性困境造成多元化监督主体实难发挥作用

行政监督机制的功能性困境指行政监督机制未能发挥应有的权力引导与制约功能。多元化的监督主体按某种划分方式可以划分为权利型监督和权力型监督。权力型监督包括党委,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权利型监督则包裹派,民间社团,新闻媒体和普通公民。在权利型监督中,多数监督主体的存在缺乏独立性,代表性不强等各种问题,其实际的监督能力受制于多重约束,很难激发他们的监督热情,他们在利益表达上的封闭性及彼此间的横向联系不足使得本来就分散的监督权力会进一步衰弱。

3. 多元化监督主体的“碎片化”难以形成合力

从厦门聘请社会监督员和和“红头文件”纳入社会视野可以看出,我国较为系统的行政监督体系中,监督主体,方式呈现多元化。但在现实中我们却经常看到,多元化的监督中主体权责不清,互相推诿。对于一般性的问题,普遍关注的问题,各个监督主体愿意一起去监督。但是在敏感问题,棘手的问题下,各个监督主体开始推卸责任,无人问津。或者有报道,却无结果,造成了“有始无终”的局面。

4. 多元化的监督主体职责不清,责任推诿

监督主体越来越多元化,事件的责任就越来越难以进行界定。出了问题是各个监督主体变会互相推诿。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一些问题越来越多的是依靠舆论监督来进行曝光,但对一些涉及到利益关系较大大案件,舆论力量的监督经常是有始无终。或者是说在不同的问题上,不同的监督主体有时候的观点和立场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程度也就不一样,造成了监督主体彼此间的摩擦冲突,使得行政监督工作难以落实。监督工作出了问题之后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同意予以规定和协调,现行法律也没有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职责范围,也很难进行准确的责任追究。这说明了我国多元化监督主体架构下,监督体系没有一个合适的监督主体对行政监督全面负责,总揽全局。

三、多元化行政监督存在问题的对策

1. 优化和调整权力格局

优化和调整权力结构既是行政监督功能性困境的解决方法,也是行政监督结构性困境的破解之道。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只有实现宏观层面上的权力转移,使得权力真正的从国家向社会和市场转移,才能彻底摆脱部分监督主体“有名无实”的窘境,切实提升多元监督主体的监督力。在权力的转移过程中,一方面,国家要主动放权,另一方面,社会、市场要积极扩权。在实践生活中,很多滥权活动在初期阶段实际上就已经被群众发现和举报,但是现有监督权力结构的不合理使得这些违法行为到了不可收拾,和对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伤害时才受到制止和追究。

2.重视和加强监督立法,确立各级人大的核心地位

多元化的监督主体,责任难以界定,久而久之会消磨外部监督主体的积极性。要坚持确立各级人大在多元化行政监督网络中的核心地位。人大及其委员会应该通过统一的平台,将人民群众,社会组织,舆论及国家机关所反映的违反宪法的信息集中整合并确认,严格按照宪法规定的程序和步骤从具体层面上而非形式上进行监督,监督过程和结果要确保公开。另一方面,要指定专门的监督法,在明确和界定各监督主体职责与权限的基础上,从程序角度对人大如何指导并管理其他监督主体做出详细说明。

3. 建立统一的国家监督体系网络,形成监督合力

第6篇

关键词 高校 招生政策 偏失性 教育不公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是教育这一社会活动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其存在是为实现国家的长远、稳步发展,在人才储备方面承担起选拔人才的作用。人才的选拔同时影响社会价值的导向,可见招生考试制度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招生考试制度的不断改革,逐步完善,初步实现了相对公平与有效的选拔环境,但在一些环节上仍旧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人才的选拔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定位,我国历来存在以下几种人才选拔机制,其渊源及利弊简述如下①:

世卿世禄制――这种制度其实质是让王室及贵族来承担起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职位,世代相袭,父死子继。这种人才选拔制度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政府组织人才选拔机制形式的雏形。选拔标准的确立是看血缘关系,致使整个政府官员的任命为贵族阶层所把持,平民百姓自然丧失了为官的机会。

察举征辟制――这种制度是我国汉代主要选拔官员的方式。察举,就是由地方官对自身辖区的人才进行考核评价,选择德才兼备的人给中央政府,之后授予其官职;征辟,是由皇帝或地方长官直接征聘为官。该制度优点在于充分突破阶级、出生的因素,从而让优秀的人才直接得到重用,但弊端在于选拔过程容易弄虚作假,导致选拔不公的问题。

九品中正制――这种选拔制度建立于三国,由魏文帝曹丕创建。九品是则是按照家庭的出身背景与人的品行能力分层分级。由于家庭的出身背景也作为一项考察的因素,那么就会出现问题,基本上“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士族阶级所垄断。品级评定时,士族阶级成为宠儿,背离了“不计门第”原则,也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科举制②――该制度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主要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度,打破了以往制度中门第关系,而是相对公平地通过分科和分层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其本质是功绩制:不论参选之人的出身、引入竞争机制、择优录取、唯才是用。科举制度,使社会中的平民知识者拥有了发挥才华的机会,创造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社会荣耀的道路,让社会各阶层开始敬慕知识和人才,推动了国家迈入知识化时代的进程,促进了中国的教育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八股文的出现,致使其在形式和内容上逐渐迂腐,无法真正发挥其选拔制度。

1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性及需求的迫切性

教育有失公平的问题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一项重大问题。教育的公平性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从教育的起点到教育的实施过程以及教育的结果。教育的公平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分配教育资源,有利于让更多的受教育者充分享用教育资源,有利于缓和社会的阶层矛盾,有利于全民教育的发展。

但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城乡区域之间的差异导致在教育资源的分配有失公平,农村地区和城市的教育投入相差很大,受制于城乡二元体制下的户籍制度的影响,农村孩子很难有进城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即使在同一个地区,但由于家庭经济收入的差距,导致其对教育的消费方式不同,这样又滋生出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选拔主要集中在对其教育背景的选拔方面,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之后在社会环境中的生存地位。为了保证教育的公平,保证更多的人有接受教育、平等享用教育资源的权力,因此,从教育制度的根本方面就要有所改善,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

2我国现存高校招生选拔方式

我国现存的高校招生政策也是通过类似古代科举制的入学考试来进行测评的,但绝不是简单地沿袭科举制,虽然在形式上相似,但也存在多种形式的创新,除了正规的考试,还有推免入学、特长生等其他方式。究其本质现今的入学考试制度与科举制之间的作用是有其相通之处的,它们都为寒门学子提供了一个和富裕阶层或者官僚阶层子弟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竞争的途径,有助于够缓解社会不公平所积怨下来的社会矛盾,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文化尊重知识的氛围。

但不可否认,沿袭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弊端。现今的招生制度虽然创造了让寒门子弟与富裕阶层及官僚阶层子弟在同一平台竞争的选拔方式,但是显然特权阶层还是可以通过各种“不寻常”的方式拉开和寒门子的距离(例如各种虚假加分行为、在推免过程中所存在的优势),因此,还只是相对的公平,仍有诸多不公平问题的存在。

3高校招生政策的政策性偏失现象存在分析

我国现在的招生政策,总体而言是教育部门为各个部门(高校等)下招生指标并在不同省份以不同的分数线招生,这就导致极为不公平的情况出现。不同的省份的入学考试的试卷难易程度不同,外加考生学体能力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学校分数线的不同,呈现出同一个学校在全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录取分数的现象,而且由于事实上存在的差异性,也不会有一个全国统一录取线这一说法存在的空间,这就滋生了两个严重的教育不公问题。

例如:A省和B省,使用相同的试卷,一二本分数线不同,考取同样分数的人可能分居两个分数线上下,或者一个可以去很好的一本大学,另一个却只能去一个稍低一些层次的学校。同样的试卷同样的分数却可能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极其不公平的;A省和B省,使用不同的试卷,一二本分数线不同,由于试卷难易程度不同,导致可能出现同样的分数,一个是试卷特别难,一个试卷特别简单,产生两种不公平的现象:一是,两人同样的分数一个上了一本,一个却只能去二本;二是,两人不同,但是反而低分的去了一本,高分的却只能去二本。这是十分不公平的教育招考现象和现状。

高校提档的招生人数在不同省份有及其大的差异,导致两种不公平:第一,低分能去某著名大学,高分却只能去二本;第二,A省的高分大部分能去某著名大学,低分也能去较好的大学,但是B省的高分可能只有小部分才能去某著名大学,其他高分可能没有高校会录取。这就是提档线及招生人数不同省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的实质上的招生不公平现象。例如某北京著名大学每年在北京录取的人数是其在河南或山东录取的人数的几倍,而被录取的学生较河南或山东的考生成绩低很多,这是极其不公平的。因为如果考虑到河南或者山东的人数与北京的总人数相比较相差的几倍,我们更会认为这样的招生歧视是十分不可思议的。

4措施与建议

4.1改革选拔机制,创新多种选拔方式

对人才的选拔方式应该多种多样,综合考虑。加强对人才不同方式的选拔方式,不仅仅是单一地凭学历来选拔人才,而是可以再综合测评其他方面的能力,有机会量才录用、破格提拔。

4.2改革传统高校招生政策

可以考虑全国试卷统一,但分数线划定由各省依其教育发展水平酌情划取,这样便不容易导致不同区域不同试卷不同录取标准导致的教育不公问题;可以考虑在各校自主的前提下,采取依各省份人口比例的方法在各高校总招生人数中依比例在各省进行招生;加强对于各种加分政策的监督,以防出现虚假加分,导致招考不公现象的出现。

4.3学校间相互合作,共享教育资源

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学校之间可以进行合作,相互选派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学校学习不同的知识,学校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学习,就不会形成某一学校过度集中教育资源的局面,这样也可以进一步缓解教育公平问题。

注释

1 参见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词条,链接位置http:///link?url=fkDtLReJwACUEhmYu98hWAX2aZAqNGRGseLtb2Ppel57zZ7hlbgxz-

YJr9pD3LZd4Y7USczUnlCkbM8P_kYfvEa,访问时间:2014.8.22 17:08

2 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M].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0.

参考文献

[1] 聂敬彦.教育公平视野下高考招生机会公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第7篇

关键词: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问题;对策

一、目前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意识不强,对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够重视

由于长期行政化管理程序的实施及行政式命令的惯用行为的存在,因此,部分卫生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相对较为薄弱, 缺乏要求及时建立合理有效的内控制度及相应机制的内在动力和主观需求。主要表现在:

1. 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由于多数卫生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基本上是财政拔付的资金,许多单位的领导缺乏强化内部控制的主观意识,不够重视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

2. 对财务与会计控制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财务与管理脱节。特别是多数卫生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头脑中几乎不存在成本核算的概念,长此以往,惯性思维导致许多卫生行政事业单位中将财务、会计视为了一般的行政管理工作。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票据使用不规范

1.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将上级或财政部门的财经法规作为内部的财经制度, 而不是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准则,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单位工作和管理实际的相关财经管理制度,许多财务事项的运作与管理措施仅仅依据的是惯例,管理的随意性较大。

2.部分卫生行政事业单位票据管理不规范。仍存在票据填写不完整、不规范,传递程序不科学,甚至混乱的现象、加之管理制度不健全,致使有关人员不能互相牵制,极易产生“小金库”,滋生腐败等问题。

(三)部分财务人员素质偏低,会计核算极不规范

由于普遍认为卫生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核算比较简单,会计业务未列入培训计划,财会管理的地位未得到足够重视,极大地影响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导致不少单位的会计核算极不规范。比如,有的单位专项资金特别多,财务人员未进行专项核算,支出项目模糊、欠清晰,不能完整地反映核算单位的专项结余状况,专项经费有被挤占、挪用的现象,致使专项资金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资金效益。

(四)固定资产管理重购轻管

目前,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一般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大宗固定资产的购置得到有效控制。但用自有资金购置的不属于政府采购范畴、由单位自行采购的部分固定资产范围广,累积数额较大,由于缺乏相应的内部管控机制,相当部分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完整科学的、相应专业的台账系统,资产保管责任不明确;发生资产划转调等未办理相关手续, 也未及时建立资产台账,造成帐实不符。

(五)内控体系不够健全、完善,业务流程不尽合理

1.由于卫生行政单位的编制有限、人员紧张等原因,导致部分人员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较为普遍,又缺少补偿性控制措施,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2.授权审批流程设置不合理, 审批制度有待改进。有些单位授权审批流程设置不尽合理,过程控制过于简单, 缺乏事前控制的程序,事后也只要有相应审批人员签字,单位出纳就予以报销,财务人员未尽到应有的凭证审核把关的职责。

(六)单位预算涵盖范围有限,弹性较大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但由于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单位预算机构、人员、时间等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保证和支持,无法形成行之有效的预算科学体系,其预算制度形同虚设,造成财政对部门单位有了预算约束,而部门单位内部并没有对各科室人员的责任预算约束,随意性大,影响预算的实施效果。

二、加强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一)强化内控意识,培养、营造与内控制度相适应的良好的内控环境氛围

随着反腐倡廉的力度不断加大以及“三公”经费公开,其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要求也大大提高,特别是进一步加强经济业务过程中管理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认为,地方财政部门应联合相关部门在对一、二级预算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财务管理人员的研讨班及相关培训中,加入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和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有关内控制度的建立,内控手段和方法的运用。让单位领导层了解内部控制和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和自己在内部控制建设中所处的关键性作用,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不断养成良好的内控意识,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二)健全完善内控制度,规范单位内部财经行为

“有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严格按照有关内控规范的要求,结合单位性质和实际业务活动特点,对预算管理、收支管理等各个经济活动的业务层面,确定内控的重点和目标,并制定出相应的内控措施,形成相对完善、行之有效的防范、管控体系,切实规范卫生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计业务及核算内容的不断扩大和增加,财务部门的工作已不能只限于记帐、算帐、报帐,应着重对单位的财经制度及运作机制进行精细化设计、升级,重点是规范制度运行机制、凭证审核流转程序,开展和实施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切实发挥参谋、助手、效益管理及监督职能等作用。

(四)加强预算管理,强化业绩考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加强预算控制,规范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考核和评价是加强卫生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宏观调控能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编制单位预算时力争将各部门的全部财务收支事项均纳入单位预算的申报范围,严格预算的调整和追加程序,做好预算项目的后评估工作,严格责任预算的考核机制。

(五)强化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针对经济活动的关键岗位,配备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的人员,并实行轮岗制度,明确轮岗周期。通过定期举办业务知识竞赛、职业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培训等多举措,培养一支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财会队伍,让其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好内部控制制度,把贯彻落实内控制度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同时贯穿于日常会计工作全过程,杜绝不规范的行为发生。

(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资产总额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比例,是确保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和重要的经济保证,因此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意义重大。卫生行政事业单位要明确自己的职能职责,建立健全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定期清查盘点。同时充分利用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规范资产管理,盘活和利用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七)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健全实施问责制

要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指导与监督职能。通过健全问责制度,防漏补缺,使各岗位间参与与完成业务过程的人员间相互牵制、相互监督。

总之,我们要立足于当前的卫生事业工作现状,狠抓落实,真正让内部控制发挥出它应有的监督制约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东华.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控情况的调查.中国会计报,2014-5-30(7).

[2] 中华会计网校.最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务操作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1-296.

第8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信息质量;加强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6112

1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然而,受我国社会因素、政策因素以及自身运行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还存在非常多的漏洞,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工作效率,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21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普遍都不高,这是影响我们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直接因素。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提供者,如果他们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的水平非常低的话,那么将直接影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量。目前,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都不强,实际的业务操作能力也不高,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会计工作人员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疏忽与错误,这就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出现失真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会计工作人员迫于单位领导者的管理压力,或者说在利益的诱惑面前,他们很难自我控制,很容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从事财务造假或者伪造信息等会计活动,这就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2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机制不是非常的健全

我国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都缺乏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这就很容易造成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失真。首先,我们国家很多事业单位缺少统一的内部监督标准,国家的各种经济监督行为很难从整体上发挥其综合作用,这就导致了很多单位的监督机制都存在很多的漏洞,经济监督职能不能有效地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其次,我国的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缺乏对内部的审计监督,即使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这个部门在单位也缺乏独立性,在执行审计职能的过程中受到单位各个方面的制约,没有办法充分地发挥其独立监督的作用。

23行政事业单位对于收支两条线的管理相对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金管理的重要手段就是收支两条线,这也是我们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和管理收支两条线制度方面依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首先,行政事业单位没有严格地按照收缴分离制度来执行会计工作。其次,单位在执行罚缴分离制度时也不是非常的严格。这就导致了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的会计核算并不是非常的规范,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比较的薄弱,这也成为了影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

24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会计信息的预算

最近几年,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的非税收入管理措施,尤其是现阶段我国对预算单位的非税收入都统一纳入到了预算管理的范围内,这就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非税收入管理的正规化进程。但是,过去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非税收入的管理非常的混乱,单位为了更好地保存自身的财力、物力,有非常多的非税收入没有纳入到单位的部门预算中去,与此同时,政府的财政保障供给水平没有办法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转需求,企业在编制部门预算时,没有标准的预算标准,这让单位的预算部门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有时甚至是明知不能执行故意做样子来编制与执行单位预算。

25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组织结构不科学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组织结构不是非常的合理,一般情况下都是单位的管理层说了算。作为单位的财务部门也只是奉命行事,严格地按照管理者的指示做相关的会计工作。单位财务部分的辅助决策与监督控制职能都形同虚设,在如此环境下形成了会计信息其质量自然也很难符合规定。与此同时,我国的行政机构非常的臃肿,权责在分配上也不够明确,员工分工也不是非常的具体,因此,单位在组织内部信息的流通上不是非常的畅通,这就使得很多的会计信息不能得到准确、有效的使用,让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受到巨大的影响。

3解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具体策略

31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道德是有效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直接因素。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地强化对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的培养,作为一个合格的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好国家的会计准则与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只有这样,在工作时,工作人员才能够严格地按照国家的规定来完成单位的会计工作。另外,会计工作人员还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会计业务熟练地掌握与应用,对单位的各项工作要能够很好地处理。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还必须要不断地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让会计工作人员都能够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杜绝一切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出现。

32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地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不断加强对内控执行情况的监督。会计准则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根本依据,内部监督机制是执行会计准则的有力保障。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虽然都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很多的制度都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地落实到个人行为上,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不断地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建立健全的会计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制,同时做到责任到人、岗位互不相容,明确每个会计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具体工作权限、工作流程与纪律要求。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保证其制度的有效实施,这是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必须要发挥其领导职能,保证内部监督机制行之有效的被执行。

33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严格地执行集中支付制度,不断地加强对收支两条线的管理,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有效保障。作为财政部门必须要充分地发挥其监督的职能,不断地督促行政事业单位按制度管理,首先,财政部门要对单位的资金使用审批进行严格把关,严格控制直接支付与授权支付的范围,不断提高财政直接支付的比例,使财政资金的拨付与使用能够得到充分的监管,提高财政资金的透明度。其次,财政部门还必须主动强化与银行的合作,促使银行按照相关的资金支付程序来办事,从而避免行政事业单位违规提取或者使用现金。

34不断地加强会计信息的预算管理

想要很好地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行政事业单位就必须在单位内部树立起良好的预算意识,让单位的每个员工都充分地认识到预算的重要作用,每个工作人员都积极地配合预算部门的工作安排,让每个员工都参与到单位的预算工作中去,为单位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营造出良好的内部环境。

35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组织结构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想要提高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对单位内部组织结构的建设。首先,单位要制定与完善内部的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的监督制度,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与准则来对单位的财务与会计工作进行有效控制,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的问题与漏洞,逐步提高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外部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建立健全外部监督机制,这能够有效地避免下级对上级实施监督审查压力,从而增强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贞满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思考[J].全国商情,2013(13).

第9篇

摘 要:针对硕士生普遍提前工作的现象,提出就业压力动因,运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硕士生知识积累的探讨,给出了硕士生是否应提前工作的建议,并指出高校和用人单位应有所作为。作为一个探索性研究,提供了有助于管理工作的参考性意见,值得进一步深入,为教育管理方法和决策的理论与应用提供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硕士生;就业;博弈论;上策均衡;知识积累

1 提前工作的动因

高校毕业生包括本专科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应届博士毕业生。自本科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后更是成为热点问题。新闻报道2008年中国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足70%,部分地区甚至传出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首次低于应届大学生就业率的信息,社会惊呼“皇帝的女儿也愁嫁”。而2009年,正如前一年年底主席在辽宁考察时对大学生求职者表示的那样,“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将有超过700万应往届高校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伴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日益恶化,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减少与高校扩招政策综合作用,形成了一个非良性的流程。

如图1所示:大学生就业困难,于是转向升学,升学需求的增加迫使硕士扩招。硕士毕业生的增加使人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挤占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同时也造成自身就业水平的下降,因而出现了所谓“1500应届硕士竞聘卖猪肉”、“十万年薪聘请大学生掏粪”的新闻现象。并且,由于预计2010年博士学位的年授予人数将达到突破历史性的5万,已经开始有学者开始担心博士培养质量的下降,质量下降的博士毕业生以后还要去培养硕士生和本专科学生,势必进一步造成硕士毕业生和本专科毕业生质量的下降,从而更加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令他们倾向于尽早适应市场,做出提前工作地选择。

本研究仅以硕士生为对象进行探讨。硕士生是高级科研人才的后备军,而高级科研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对硕士生的培养需要投入充足的时间和资源,若硕士生提前工作则有可能令实际培养时间不足,培养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对其今后的就业也将产生影响。所以,于国于己,硕士生的选择都值得商榷了。

2 博弈理论概述

博弈论也叫对策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冯诺依曼和奥?摩根斯坦首先提出的,是一种“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经济学、政治科学、军事战略问题、进化生物学以及当代的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分析工具。此外,它还与会计学、统计学、数学基础、社会心理学以及诸如认识论与伦理学等哲学分支有重要联系。

一个博弈论模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局中人,方案集和局势。局中人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有权决定自己行动策略的参加者,一般要求一个博弈中至少要有两个局中人。策略集是指可供局中人选择的,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策略的集合,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中至少应包括两个策略。局势是指一个博弈中各局中人所选定的策略形成的策略组。当局势出现后,博弈的结果也就确定了。

本研究采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理论。上策是指这样一种策略,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这种策略都是最优的。博弈论中的均衡是指一种稳定的结果,当这种结果出现的时候,所有的局中人都不想再改变他们所选择的策略。因此,所谓上策均衡即指一种局中人选择的都是上策时的博弈均衡状态。

3 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的博弈

3.1 博弈模型的建立

3.1.1 三要素设定

出于能够更明确地表现分析结果的原因,本研究使用两两博弈的方式。局中人包括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其中硕士生按照意愿倾向还可分为两类,因此实际的博弈模型一共有五个,以报酬矩阵形式表现。

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都包括两个策略。高校可以选择允许或者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可以选择接收还是不接收在读硕士生,两类持不同意愿倾向的硕士生都可以选择提前工作或者毕业后工作。

每个局势包括模型中各局中人可选择的一个策略,每个模型产生四个局势,通过分析可得出其中满足上策均衡的局势。

3.1.2 度量方式设定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每个局中人对各种选择所产生结果,假设这种结果可以用满意或不满意两个属性值来度量。

一般来说,高校希望硕士生能够静下心来搞科学研究,一方面能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硕士生的目标就是使硕士生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果没有科研和论文的培养则有失这个目标的要求,如果硕士生提前进入找工作阶段则科研的最佳时期——研二和研三——就没有发挥作用。从上述角度来看,可以说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才能保证满意的结果;若做出允许的选择则总会有一部分硕士生提前工作,高校的培养结果达不到效用最大化,可以认

为是不满意的。

而作为用人单位,也有出自短期利益的考虑,他们要求自己员工的综合素质越高越好,独立行为能力越强越好,因此硕士生能否提前来单位实习决定了要不要在硕士生毕业正式上岗后付出一笔培养成本——工作上手前支付的工资和其它费用。可以认为,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是令自己满意的,而选择不接收的结果则是不满意的。

最后,按照硕士生的意愿倾向可以把硕士生分为倾向提前工作,倾向毕业后工作两类。对于第一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对于第二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提前工作影响学业完成的质量,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

为了便于分析,设满意的值为1,不满意的值为-1,以此量化不同选择带来的结果。

3.2 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

根据上文对高校和用人单位选择结果的假设,本研究可以构建如表1所示的报酬矩阵,矩阵的每一个局势设为(E,S)。

当高校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若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则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而高校则因此不满意(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则必定不满意,而因为在读硕士生即便找工作也没有接收单位,所以高校最终得到满意的局势(-1,1)。当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硕士生受到纪律限制,则高校不管怎样都将得到满意的结果,而用人单位无论做何种选择都接收不到在读硕士生,结果必定是不满意(-1,1)。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达到一个上策均衡,即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却接收在读硕士生。两方的最优决策是相冲突的,而这恰恰解释了现状,即本研究前面说的高校要实现培养目标,而用人单位要追求用人成本的最低化。后面的分析中,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这种冲突将不断得到体现。

3.3 两类意愿倾向的硕士生与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博弈

3.3.1 倾向提前工作

如表2和表3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E)。

先来分析硕士生与高校的博弈,现实中总存在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当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时,若高校也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与后者形成的一个局势是(1,-1),若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受到纪律约束的局势为(-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则高校的选择不再重要并总会获得满意的局势(-1,1)。由此本研究又得到了一个上策均衡,即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

再来分析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博弈。当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面对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时,结果自然是“双赢”(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则结果自然是“双输”(-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用人单位的选择也不再重要,结果总是双方都不满意(-1,-1)。这里的上策均衡是“双赢”。

在这两个博弈中,硕士生面对的最优决策总是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由它们之间的博弈得出的上策均衡相同,互相冲突,这就解释了倾向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们为何会采取各种手段“欺骗”高校,出去寻找工作。

3.3.2 倾向毕业后工作

如表4和表5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E)。

迫于经济压力以及别的原因不得不提前找工作的硕士生只要高校允许,就会达成(-1,-1)的局势,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则硕士生和高校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当硕士生不存在经济困难或自己另想办法克服了困难时,必然会坚持好好完成学业,毕业后工作的选择,这种情况中高校与硕士生总是“双赢”。所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和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是这一博弈中的双方最优决策。

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必定与硕士生的意愿“合拍”,局势总是(1,-1)。当用人单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只有选择了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会让其实现满意的局势(-1,1)。这里的上策均衡却是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而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

高校最喜欢的自然是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就如同用人单位最喜欢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然而这并不是说无论持何种意愿倾向,只要选择了提前工作,用人单位都无差别的一视同仁。本研究在前面就已经探讨过,用人单位希望聘用的员工综合素质越高越好,而硕士生的科研水平无疑是衡量其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认为只有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才最有可能主动静下心来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从而达到令高校和用人单位都满意的科研水平,很遗憾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恰恰不可能接收到其最满意的对象。也就是说,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其最满意的硕士生的最优决策相冲突,再换句话说,用人单位的成本最低化目标与对员工素质的期望相悖。

本研究的博弈分析就进行到这里,此时的问题是,硕士生是否应该提前工作以及高校、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有所作为。本研究在最后就此进行一个探索性地讨论。

4 关于硕士生是否应提前工作的讨论

4.1 硕士生是否应该选择提前工作

让硕士生们产生不同意愿倾向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对未来预期收益的不确定,对此本研究认为可以从知识的可积累性给出探讨。

知识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不同,“知识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产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识资本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因此知识积累过程不会中断。”社会知识就在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得以延续和更新,而个人知识积累得益于社会知识的积累沉淀,同样不断增长。这种知识积累是质和量双方面的,在当今的经济形态下,已成为整个经济的基础。在校学习可看做知识积累的最稳定途径之一,因此硕士生花在在校学习与科研方面的时间越长,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积累得越多,其创造价值的潜力越大,可以预期较大的未来收益。若提前工作,放弃的学习时间不谈,在工作中能获得知识多少也是不确定的。

事实上人们选择读硕士的目的不外乎希望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和找到比之前更好的工作两个,这两个目的的实现都要求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平,因为前面已经分析过用人单位也希望能招聘到科研水平最高的硕士生。如果硕士生都能明白这一点的话,就不会受到经济环境和就业环境的影响,认真完成学业,在毕业后凭借优异的知识积累接受社会的选拔应该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

这里不能不提到的是,整个社会,包括所有的高校和用人单位,都应该为促成硕士生做出这种选择而有所作为。

4.2 对高校和用人单位提出的建议

(1) 高校安排好硕士生的日常生活。在推广自费制的同时,设置更多的奖学金和生活补助项目,提高物质激励的比重以降低硕士生的总成本,解决高校与持提前工作意愿的硕士生的冲突,并保障完成对硕士生的培养目标。

(2) 用人单位要把目光放长远,对接收在读硕士生工作的决策应当有所限制。应当看到一个科研功底扎实的硕士在未来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为单位创造的价值将远远大于一个水平一般,仅仅多半年或一年工作经验的硕士,足以弥补用人单位短期的成本损失。

(3) 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冲突的化解之法,除了提高各自的认识外,最好能够更多地进行“产学研”合作。用人单位欢迎高校前来调研和利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确立科研项目,设置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如此,一方面硕士生通过“干中学”和“学中干”把科研和实践联合起来,必能提高其知识掌握水平,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为高校协助解决的问题支付的费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硕 士生的经济状况。

(4) 整个社会应当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不要宣传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并为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努力发展经济。

5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