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民间艺术论文

时间:2023-03-29 09:19:05

导语:在民间艺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民间艺术论文

第1篇

1.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配合课程设置。连云港市农村小学美术专职教师紧缺,为了完成课程设置,学校从其他科目调配非美术专业教师担任美术教学工作。根据课题组的调查研究分析及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目前农村美术教师构成阻碍了课程改革深层次推进,基础教育面临新的发展问题,推进统筹城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工作担负着更为艰巨和复杂的历史使命。第二,体现课程性质。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强调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乡土民间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之成为美术课程资源,是对国家美术课程的补充,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本课题是立足于连云港市板浦特有的民间艺术,让民间美术从艺术角度反映民族特色和本土艺术精神,反映民族文化意识与价值观。第三,提高教师素养。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艺术涵养。本课题的研究将引发教师及学生转变创新观念,丰富和发展美术课堂教学的理论。第四,解决现存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让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审美教育,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把家乡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做到在学中做、做中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

二、在美术教学中运用连云港民间艺术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第一,学生的美术素养。小学民间美术课程的开发既要把握民间美术资源的“民间”特性,又要注重与学生身心发展认识规律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与理解力,让学生多渠道地体验学习乐趣,逐渐认识民族艺术的价值,通过探索活动主动地在生活中传承、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活态传承。第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对连云港民间艺术进行全面的了解、学习、交流、探讨,与民间艺人直接接触,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教师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民间艺术的特征、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通过对连云港民间艺术的学习与探讨,据此确定课题研究的一些方案和策略,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第三,学校的整体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创办特色艺术学校,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大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

2.研究内容

乡土特色美术手工课教学,是根据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学生准备美术学习用具较难而设计的。经过实施可以弥补农村基层学校教学方式的不足。第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探究式学习方式成为这次课题研究主要应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连云港民间艺术进行全面的了解、学习、交流、探讨,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民间艺术的特征、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第二,教师教学的方式与途径。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教学中让学生多看、多思,多讨论、交流和动手操作。第三,教师研究水平。教师在实践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教学行为。以人为本,依托课题教研,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在美术教学中运用连云港民间艺术的实践

“连云港民间艺术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不仅体现了美术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也是衡量美术课堂教学优劣的原则和标准,研究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逐步推广”的思路,进行科学、有序的研究,主要过程如下:

1.农村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单一化现状研究

第一,现象分析。根据调查发现,以往海州区农村美术教学的课堂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海州农村地处偏僻,受客观条件限制。在海州农村,缺少美术馆、画廊、历史博物馆等设施。海州区部分学校经费紧张。教师缺少辅助设备、图片资料等。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厌烦,从而对美术课失去兴趣。由于美术课对材料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导致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学生材料的准备情况。农村学生的学具很难齐全,常令教师犯难。学生在接触美术作品时,主要使用一些蜡笔、彩笔、水粉等常见的绘画材料,材料的单一使学生的作业带有明显的复制痕迹。第二,对现状的反思。通过调查分析,课题组发现要改变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必须把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转变观念作为切入点。当前的教学在向实证研究的方向发展,靠经验的描述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采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课堂教学中长期困扰美术教师的难点问题、症结问题进行实实在在的研究,才能有效地建构生态化的课堂教学。因此,必须积极引导教师针对教学中的困惑进行研究,让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符合教学规律。

2.农村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生态化建构”的实践研究

农村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民间艺术的实践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采用了实证研究法,从理论上弄清课题中民间艺术的内涵,明确生态化教学的特点、价值,初步形成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体系。在实现生态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第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如广阔的田野、蓝天白云、美丽的山川、河流、动物和奇花异草,还有天然的材料,如各种竹、石、木、土、草等,不仅自然风光美,而且物产丰富等,这些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在特色化美术教学的探索中,笔者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第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传统的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间美术的大荟萃。走进节日,参与民俗活动,亲身体验民间美术在这些节日中的特色,也是对学校美术教育的有益补充。在节日里,农民杀猪宰羊、走乡邻、访亲友、逛庙会。不同的时节,农民有不同的庆贺方法。古镇板浦有着悠久的舞龙、玩花船的风俗传统。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古镇传统的花灯节。这是全镇性的盛大庆祝活动。在活动期间,在家庭、学校、社会的配合下,笔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画脸谱、糊龙鳞、龙头点彩、染彩车、舞大龙等活动。第三,方便利用的民间工艺资源。连云港市的服装业比较兴旺,自然废弃的布角料也很多。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指导学生用布角料进行布贴画的创作,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当笔者把这些经济实用的材料作为美术学具引进课堂时,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学得主动、愉快,课堂氛围生动、活泼。

四、研究的理性认识

第一,明确了乡土文化美术课堂教学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取向。乡土文化课堂教学有助于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了,大大推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二,明确了乡土文化美术课堂教学在课程改革中的应有地位。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借助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以农村小学所形成的教学系统为中轴,以连云港乡土文化渗入课堂教学为主线,从实践中探索农村小学美术课堂形式,建构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生态化的环境,达到了教学的平衡、协同、和谐,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优质化。第三,梳理了乡土文化美术课堂教学实施中的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不断丰富生态化美术课堂的内涵。二是处理好教师、学生与教学环境的关系,追求“乡土文化”的教学环境,追求乡土文化基础上的生态课堂。三是处理好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寻找生生之间“协同”的连接点,让乡土文化课堂更加完善。

五、研究尚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1.存在的问题

这两年多的研究过程,课题组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研究的动力尚显不足,课题研究活动还没有真正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课题研究还只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未能建立完整的体系;第二,课题注重对农村小学乡土文化课堂教学特色化的研究,但对特色化课堂教学的构建研究还有欠缺。研究过程中关注乡土特色文化教学过多,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乡土特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尚不够深入。

2.对研究的反思

第2篇

1.传承了本区域本乡本土的民间艺术美术学习不单单是绘画技巧的训练

更应该视为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强调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略了美术文化的渗透,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影响了学生对人文文化学习的提高。民间艺术是不可多得的宝库,在如今的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如何正确引导和提高学生对美术文化情境的了解和认识,并由传统工艺美术强化教学,是我们基层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例如,崇明灶花、瀛洲壁画、扁担戏、崇明号子、剪纸等是崇明县劳动人民自发、自编的民间艺术。如,在五年级的《崇明扁担戏———小戏偶巧制作》教学时,一开始,学生对本土民间艺术知晓度不高,当笔者找到视频和相关图片提供给学生欣赏时,学生兴趣度也不高。通过笔者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的探、赏、议、做、评等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加强了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扁担戏的了解。对本土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有效传承了本区域本乡本土的民间艺术。

2.优化了教师美术课堂教学实施的方式与方法

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不是教师或者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互动,由于民间艺术大多由口传教授的方式得以延续下去,所以需要师生乃至家长全员的参与合作,而互动中生成的有效性就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教师、家长、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各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体现学生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行为。

3.提高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美术造型的能力与方法学习兴趣

在美术学习中具有情绪色彩的倾向,对学生的学习激发、推动、保持都有着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从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成长,思维和眼界的开拓,对美术作品造型要求也越来越高,本土美术作品造型需要遵循几个原则:(1)选择性:有选择性地利用本土美术现有造型进行个性化的再创作。(2)审美性:乡土美术作品的美感呈现和自我感情的表达。(3)趣味性:乡土造型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4)探究性:关注学生探究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从本土美术教育资源的优势出发,从学生学习兴趣出发,挖掘乡土美术造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探究能力。

二、本区域本乡本土的民间艺术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对于《崇明扁担戏》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前笔者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教学访谈、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目前对民间艺术兴趣度、知晓度不高的原因,同时,组织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书籍的方式了解本区域本乡本土的民间艺术,让学生自己对扁担戏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另外,笔者所在的美术教研组针对不同的教法进行了三次课堂教学磨课和讨论研磨。以下提供的是笔者经过三次研讨后的教学重构活动片段,仅供同行参考。

1.谈一谈、说一说

在讨论发现中感受民间艺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过程中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五年级的学生有能力根据教师的教学准备阶段的设计,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笔者在这一阶段设计了多种审美体验的活动来组织教学,尝试把“搜集资料—阅读欣赏—讨论探索—评价延伸”的学习方式带进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营造一个开放自主、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这种互动交流的方式对美术教学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拉近了学生与“扁担戏”的距离,感受家乡劳动人民在创作时的人文环境和历史背景,使学生获得思想上的启发,领悟到崇明民间美术作品的意义是那么深远。教学片段一:师: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你们知道吗?生:崇明灶画、崇明号子、扁担戏。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崇明扁担戏是流传于我们崇明县的一种非常有个性、有特点的民间艺术。那把你们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扁担戏的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生:崇明扁担戏,是由一个人既当演员,又当伴奏员;既用手指演绎角色,又用嘴巴演唱台词、模拟口技的戏剧,在崇明岛上被称为“木人头戏”,有关行家将这种一人表演的布袋木偶戏称之为“扁担戏”。师:同学们真是博学多才啊!说的都非常好,已经将传统扁担戏的大概向我们介绍得很详细了。

2.试一试、做一做

在体验创作中感受民间艺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通过对比传统扁担戏人偶和同龄人的作品实物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去感受哪种艺术形式是他们所欢迎的,并总结揭示出:加入现代元素的传统艺术更为现代学生所认同和喜爱这一观点。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多角度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直接与扁担戏作品进行交流,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通过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实物的欣赏与触摸,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激发学生创新的能力。加入新时代的元素,才能使传统的民间艺术永久保存下去。为此,笔者在这一环节设计了学生自编自演的一个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小小百花艺术团文艺演出”的活动,从中挖掘学生艺术创作的能力。教学片段二:播放视频、图片资料,让学生在感官上对传统扁担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师:我们一起来欣赏扁担戏,看看这些栩栩如生的小木偶有什么特点。生:造型简洁,色彩对比强烈。师:你们的材料盘里面有同龄人做的扁担戏人偶,你们仔细观察观察,看看和传统的扁担戏人偶有什么不同。生:人偶头部的材质不同,传统的好像是用木头做的,而这个是用超轻彩泥做的。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传统的人偶的头部使用梧桐树雕刻而成,我们学生自己有一种常见的美术材料进行替代。生:传统木偶的服饰很“土”,而这个的服饰造型很现代,我个人很喜欢。师:看来同学们喜欢这些加入新元素的崇明扁担戏人偶。今天,我们来完成一场《崇明扁担戏》文艺演出,小组成员按内容制作人偶,然后上台来表演一下。学生情绪高涨,都迫不及待地想试一试、演一演。

3.议一议、想一想

在问题思考中凸显学科育人价值民间艺术的存在有着地域的独特性,它总是将实用和美学结合在一起。民间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最好的途径就是融入现代化生活,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远远不足它的消失,我们不能只悲哀于它的衰落,而必须有选择性地继承和保留,更为重要的是发展和创新,将优秀的精华保留、传承,并有所发展,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领悟到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片段三:为了加深体验,激发学生热爱、继承、发扬民间艺术文化之情,我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扁担戏?为什么要发展它?生:加强宣传,向父母、周围的人进行宣传。生:创作一些现代的、有生活气息的剧本。

三、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实践启示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已经开始渐渐地遗忘,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将这些本土的民间艺术以最好的状态呈现给学生,并引导他们地主动、有效地融入本土的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创新中来才是最重要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借用本区域本乡本土的民间艺术

加强美术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设计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形成。所谓情境创设,从狭义来说,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网络、影视、书籍已经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课前可让学生收集相关的知识材料。如,本课例的单元教学中《立体面具》一课,我把动画片《宝莲灯》中祭祀的一个场景截取下来让学生观看,给学生强烈的视觉感。看完后,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所了解到的关于面具祭祀的相关内容与大家交流起来。接着,我又拿出现代面具的实物给学生欣赏,学生又开始交流在我们如今的生活中,面具又有什么特点。可见,创设教学情境,不仅丰富了学生动脑的一面,又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思维想象的空间。

2.借用本区域本乡本土的民间艺术

在小学美术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拓展学习内容上海市实施二期课改以来,美术教材中感受民间艺术、走进名作等版块的内容在新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多,配套课件中的欣赏部分所展示的作品,数量多、质量好,有很强的代表性。例如,上教版第五册美术教材中第六单元《感受民间艺术“好看的农民画”》一课,农民画与儿童画从表现手法上有相同之处,它易于儿童理解、模仿、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手法大胆表现生活中的感受。通过大量农民画的作品给他们最大的视觉空间、感受空间,同时,不拘形式地给他们最大的描绘空间,带领孩子们去林间、田间写生和观察,了解身边熟悉的环境和人物,提高对农民画的学习兴趣。如许多学生创作一样,主要是将现实生活与联想、想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丰富起来,激励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和欲望。

3.借用本区域本乡本土的民间艺术

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民间艺术中的民间美术造型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杨柳青的年画、北方的剪纸、北京的脸谱艺术、天津的泥人张、崇明的扁担戏等这些精湛的艺术品都离不开手、眼、脑的协调合作。动手操作是小学美术阶段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合作能力的手段,例如,《多彩的剪纸》一课,结合本区域的民间剪纸艺术的学习和欣赏,强调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创作剪纸,(动物、植物和人物等,都能成为剪纸的题材)因此,学生学习剪纸的过程,要学会观察、善于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并把观察的生活环节加工、提升为艺术。同时,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才能完成一件成功的作品。上海地区的小学课堂教学为一堂课35分钟,美术教师除了新授知识和作业点评、拓展学习之外,学生动手的操作时间有限,多数只能在20分钟上下,完成一件让他们自己满意的作品,需要教师有效地设计教学环节,否则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时,我们就需要单元化的设计教学环节和作业形式,加强学生的团队的合作意识。例如,《崇明扁担戏》一课,我们设定好6至7个人为一小组,组员分工明确“,艺术制作”———全员参与;“艺术音效”———乐器表演;“艺术表演”———童谣表演;“小主持人”———童谣介绍。小组成员工作协调有序,在20分钟内出色地完成了人偶的制作和表演,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合作精神、改善了人际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创作力,使学生的责任感也加强了。

四、总结

第3篇

民间艺术的深层次文化内涵较为稳定,几乎不因社会文化变迁而发生改变,这不仅因为这些文化内涵与人类的本能性需求密切相关,更为重要的是,深层次文化内涵通过代代相传的象征体系,已经深度内化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了。格尔茨认为,共享性的、普遍的“意义只能‘储存’在象征”中。反而言之,只有“储存”在象征中的意义才具有普遍性与共享性,因为象征比较直观,无需借助语言文字的解释,人们就能直接感受到它的意义,而且,在象征没有受到历史意识与哲学观念批判的地方,象征体系就是生活常识,人人稔熟,了然于心。我们发现,民间艺术通过复杂的象征体系,使其文化内涵具有了普遍性与共享性。就民间造型艺术而言,除了小部分直接再现社会生活,把日常生活作为审美观照对象,绝大部分是依据象征体系创造的,这个象征体系由形象、图案、符号、色彩等构成。形象系列主要来自古老的图腾崇拜,如老虎、猪、牛、羊、麋鹿、龟、龙、蛇、鱼、蛙、凤凰、朱雀、向日葵等形象,这些形象在民间的剪纸、刺绣、印染等作品中随处可见。另一类形象虽然来自日常生活,却并非单纯地将日常生活作为审美观照对象,而往往在古老的象征思维的影响下,通过民间故事赋予其某种神话内涵,将其纳入象征体系之中,如无锡惠山泥人中的“大阿福”,也许是先有了这个形象,为了神化这个形象,就有了民间传说“沙孩儿”勇斗猛兽的故事。再有一类形象则是通过谐音被赋予某种象征意涵。如桌案上摆着花瓶象征着平安;画一位官员骑着一头梅花鹿,寓意是“进禄”;画一个胖娃娃骑着大鲤鱼,寓意是年年有余。我们发现,即使是当代的一些单纯再现日常生活场景的民间剪纸、绘画中,民间艺术家仍然会在场景中加个龙、凤、兔子等吉祥物形象,可见象征意识以及古老的象征体系对民间艺术影响之深。在民间艺术的象征体系中,除了极为丰富的具体形象系列之外,还有大量相对抽象的图案或符号,比较著名的如双喜、如意、中国结、九宫图、八卦图、阴阳鱼、“盘长”、卐字等,这些抽象符号大都来自中国阴阳、五行、八卦哲学观念以及道教、佛教等宗教观念。如卐字符,据唐代慧苑《华严音义》载,卐本非汉字,原为古印度的印度教、佛教的吉祥符号,武则天时期才权制此文,“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之所集也。”“盘长”符号也可能来自佛教,张华就认为,“盘长”并非是对“盘肠”形象的模仿,而是来自佛教的法器“盘长”。在中国民间造型艺术中,色彩也是有象征意义的,如红色象征着热血、生命,是中国人心目中镇邪的色彩;白色象征冬天的白雪,意味着万物凋零与死亡,是中国人的丧服色彩;绿色象征着春天、大地、生育,所以传统婚礼中新娘子往往穿红戴绿。在中国民间观念中,色彩甚至与空间、时间,乃至人伦道德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具体而言,东方主青色,西方主白色,南方主赤色,北方主黑色,中央主黄色;春主青色,夏主红色,长夏主黄色,秋主白色,冬主黑色;红色象征热血、忠勇,黑色象征正义,白色象征奸邪。诚如靳之林所言,中国民间美术并不全按照事物的固有色彩来处理,更不同于西方的条件色彩体系,而“是以阴阳观、五行观与八卦观为基础的观念色彩体系”。深入考察一下民间表演艺术,我们惊讶地发现,民间表演艺术也受到了象征思维的深刻影响,从舞台、服装道具到人物造型、表演流程,以及表演内容,都有某种象征性内涵。舞台以及服装道具的设计作为民间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是受制于象征体系与象征思维的。比如古戏台的藻井形式的顶棚,井顶一般为圆形的明镜形式,象征着天圆地方,人在天地之间,顶棚的内壁上大都绘有民间常用的双鱼、龙头、八卦等象征性形象或符号。就民间艺术的表演流程来看,大都有固定的程式,比较典型的是傩戏中的请神、祭神、送神与秧歌中的“谒庙”、“排门子”、跑场图等。尤其是秧歌中的场图,看似随心所欲,变化不定,其实基本图式是相似的,而且大都暗含着某种象征意义。张华在研究秧歌场图时发现,人们花很大力气排练的秧歌场图,对于参与者来说,远不如“扭”和“逗”来得利落、痛快,对于观众来说,也大多看不出其中的门道,闹秧歌之所以重视场图显然不是出于娱乐或审美的目的,而是因为“那些图式也许是作为某种神秘内容的巫术象征,因而被认为具有了相应的神秘功能。而踩过它们,按它们的模式去跑舞图,就会得到某种超现实目的的实现”。

这样具有象征意义的民间表演程式,不仅是在秧歌中,也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共同特征。在民族民间舞中,手心向上为阳,手心向下为阴,阴手阳手有着不同的象征,舞步上,先出哪只脚,如何变化,步距、方位、秩序,往往各有定数。就民间表演艺术的内容而言,傩戏的象征性内涵最为显著,甚至可以看作是象征体系的仪式化演练。在傩戏演出中,神坛、神像、神物的布置,巫师穿戴的面具、法衣等服装道具,巫师的念咒、作法以及神灵附身的模拟性表演与念唱神话等,无不具有象征性内涵。正是借助于象征体系,傩戏表演者将人们从日常生活的世俗世界带进了神圣世界之中,实现了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和解。不仅傩戏的内容具有象征性意义,许多地方歌舞小戏也有着丰富的象征性意义,如浙江湖州地区流行的歌舞小戏《扫蚕花地》,就是通过模拟性地表演扫地、糊窗、掸蚕蚁、采桑叶、喂蚕、捉蚕换匾、上山、采茧等一系列与养蚕生产有关的动作,叙述养蚕生产劳动过程,说唱祝愿蚕茧丰收等吉祥话语,借助于象征体系表现其在审美娱乐之外的民俗文化意涵的。通过象征体系,民间艺术的深度文化内涵转化成了日常生活常识,人们耳濡目染,代代相传。且不论专职从事傩戏表演的巫师,就是传统社会中乡间那些无知无识的村妇村姑,也熟知各种各样艺术形象的象征性内涵。靳之林在陕北考察时曾有意问一群剪纸的姑娘,“鱼戏莲”图案是什么意思,对方说,就是谈恋爱的意思,靳之林又问,那“鱼唆莲”图案是什么意思,对方一下子羞得涨红了脸,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就替她们回答说,“睡在一块儿了呗!”有一位姑娘剪了一个“莲里生子”图案,说必须放在“鱼唆莲”中,而不能放在“鱼戏莲”中,那位抱着孩子的妇女就解释说,如果放在“鱼戏莲”中,那就是说还没结婚就生了孩子。由此可见,不管是民间艺术家,还是乡间普通妇女,对民间艺术形象的象征性内涵都是非常清楚的,而且对其界限区分得很严格。我们看到,通过民间艺术及其象征体系,在没有文字的底层社会,民众活态传承着最古老的民族文化观念。

二、民间艺术的当代意义

由于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的核心是原始的、世俗的文化观念,因此,在古代社会,官方与文化精英往往漠视、贬抑民间艺术,虽有所谓“采风”制度,却并非因为真正尊重民间艺术,而是为了补察时政之得失,以通上下之情。除却晚明的李贽、冯梦龙、凌蒙初等少数人,在古代绝大多数文化精英的眼中,无知无识的乡民是没有能力创造自己的文化的,他们只是教化的对象,他们的信仰是不合礼制的、愚昧的“祀”,他们的绘画、雕塑是缺乏意境的匠人之作,他们的音乐连一贯比较重视底层民众的白居易也认为“呕哑嘲哳难为听”。尤其在宋元之后,民间戏剧艺术蓬勃发展起来,由于其内容比较粗俗,不合礼教,有的甚至暗含着某种抵抗意识,因而,官方时常下令禁止。早在南宋时,就曾“京都新禁舞斋郎”,明清时期更是禁令不断。“五四”之后,在西方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的影响下,一批文化精英开始重新审视民间艺术,有人认真搜集、整理民间歌谣,有人甚至提出向民间艺术学习,但是,在这些文化精英的意识深处,他们仍然认为民间艺术在文化内涵方面是低俗的、不合时宜的,需要改造、提升,如哈华在1950年代初讨论秧歌时说,“北方的旧秧歌、皮影戏、自乐班、大小戏班、瞎子说书、吆号子等,南方的昆曲、南词、念佛句、山歌、弹词、评话、花鼓灯、秧歌等,数量之大,深入群众的程度,远超过新文艺和新秧歌,新的还赶不上旧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发展新秧歌,改造旧秧歌,是向封建文艺夺取阵地工作之一,是一个艰巨长期的战斗。”诚然,民间艺术中有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思想内容,需要清理、改造、提升,但是,民间艺术是一种尚未从生产、生活中分化出来的浑然的艺术形态,其精华与糟粕往往是共生的,很难剥离,因此,我们也许应该谨慎地批判、改造,积极地保护、研究。尤其在文化全球化的当代语境下,由于文化剧烈地变迁,人们普遍面临着文化传统断裂所造成的文化认同困境,我们更应该正确认识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重估其当代意义。首先,民间艺术通过象征体系成为一种民族共享性的文化符号,它是社群成员之间社会交往与情感交流的媒介,有着重要的文化认同与社会团结功能,而且这种功能在现代社会尚未丧失。比如,孩子生日、老人寿辰时亲戚赠送礼幔,丧礼上亲友赠送各种纸扎等,这些生活中的艺术品不仅促进了亲友之间情感层面的交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一定的礼仪,他们共享了这些文化符号中的文化意涵,强化了他们之间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社会形成有机社群。尤其是民间集体表演艺术,如节庆、庙会时的演出,就其本质而言,其实是文化认同仪式的演练,通过审美化的仪式,人们直观地体验到他们在情感、文化上是一个共同体。在锣鼓喧天、载歌载舞的热闹之中,人们陶醉了,即使平日邻里之间、家庭内部有一些矛盾、争吵,此刻也和解了。

晚近二十年来,在乡土社会逐渐解体的当代,不仅华北的乡村,甚至一些大都市,传统节庆、庙会反而大有复兴之势,也许“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庙会依然会保留在现代城市民众的生活之中,并且成为人们文化认同与审美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次,民间艺术中积淀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它一直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是族群文化记忆的载体,是我们活态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面对民间艺术的象征体系,尤其是通过一次次操演传统的民间集体表演艺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当代的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的社会文化生活之间的连续性,感受到我们并没有远离祖先以及他们的情感与信仰。毫不夸张地说,民间艺术可以让我们与祖先共享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让我们直观地理解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大传统已经断裂的当代中国,以民间艺术为主要载体的文化小传统也许是我们通往过去,重建传统文化延续性的重要途径。也许正是意识到了这点,新世纪以来,国内兴起了轰轰烈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而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中,民间艺术占据其中一半以上。再次,民间艺术建构了一个关于过去的象征的空间,有利于形成一种“无场所的记忆”,这对于“离土”进程中的当下中国有着特别的意义。众所周知,人不可能仅仅活在当下,生命的意义离不开记忆,尤其离不开来自社会生活的“集体记忆”。德国学者扬•阿斯曼认为,集体记忆中具有“凝聚性结构”的是文化记忆,所谓文化记忆是指对共同的过去的记忆中所包含的共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以及对重要事件的回忆所提供的解读当下生活意义的重要维度。对于文化记忆而言,稳定的社会空间以及诸如文字、图片、仪式等一整套符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人们被迫迁居陌生的环境会有种种不适应,其重要的心理根源就在于记忆丧失了社会空间的依托以及熟悉的符号体系。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大批农民失去了祖祖辈辈生活的社会空间,进入陌生的城市空间之后,出现了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危机问题。汤姆•米勒在中国调研时发现,城市里的“外来务工人员过着封闭式的生活,无论社交还是居住,都在自己的圈子里”。我们课题组2013年在江苏地区调研时也发现,80后、90后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之间仍然存在严重的交往困难,其主要原因就是文化观念不同,比重为27.5%。在原有生活空间丧失的情境下,凝结在民间艺术中的符号体系与文化理念却是可迁延的,通过传承民间艺术,可以建构起一种“无场所的记忆”。事实上,“离土”的乡民也非常渴望通过民间艺术重温他们的乡土记忆与文化认同。高小康发现,在远离乡土文化的都市,兰州滨河马路的休闲带有成群的人在唱《花儿》,广州越秀公园景区中心的客家山歌墟,不仅有大量客家人来此自发地唱山歌,而且台下往往聚集很多听众。

三、总结

第4篇

我们所涉及的城市形象设计是广泛意义上的城市形象设计,就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外在表现。城市形象能够反映城市富有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色风貌和文明数值,是人们对城市给予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人情的复苏是近代设计所面临的课题,城市形象设计中也是这样,关注人情,是设计的本源。让原有的、本源性的情感作为设计的核心,才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才能够让人们通过已知的过去,而去接受未知的新。在城市形象设计中,地域性的民间艺术是一个很难得的设计元素宝库,是值得去挖掘和开发的,因为当今的城市形象设计中,其当代性过度使用,而其地域特性被遗忘,所以城市的个性在逐渐消失,乡情逐渐被淡化,城市的归属感被磨灭。所以近几年,城市的个性化和乡土化问题受到了关注,人们希望城市既有时代特色鲜明的同时又有地域文化清晰地域特征,如景德镇的陶瓷为基础的城市形象设计就让让城市形象具有了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但是这样建立在本地民间艺术的城市形象还是很少的。

二、民间艺术是城市魅力的根源

1、完整意义上的当代城市内涵与外在城市是高度的集约了人口、集约了经济、集约了科学文化的具有地域性的空间。城市表层功能是居住、工作、联系等;深层功能则是表层功能的的基础上构建地域文化与城市人格,这就是城市的外在和内涵。现代很多的城市形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失语,因为城市形象塑造的重点放在对“时代性”的追求上,虽然城市的外在,也就是城市的表层功能在日异月新地完善,但是在城市内在的、其深层次的建设上是苍白的,甚至是贫瘠的。其实,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形象设计,也是很注重城市探索地域的文化艺术,让城市的传统文化、地域性的民间艺术在“当代”的背景下去诠释城市的内在魅力。因此在城市形象设计上,借鉴西方艺术的同时,必须深入研究城市地域文化,提升城市的形象。

2、新城市中“旧艺术”的价值现代的城市是尖端技术的集合,超高层建筑四处林立,然而在高新技术建造的大楼之间的人们希望觅寻到一条连接现代与过去的深沉线索———既可以触碰到城市地域性的“市井艺术”,又可以赏析到散发宝石光芒般的高楼大厦。人们向往的城市是新和旧的对比的同时又能够和谐共处的,而其中的“旧”如何存留并传承是人们所关注的,只有让城市中的“旧艺术”和谐的融合在“新设计”中,才能够让城市充满活力,散发出生活气息的馨香。只有这样新旧和谐的结合才能够让城市把横跨世界众多地域文化与贯穿过去与未来的时间轴完美地相结合。如果找到合适的契合点,以这种本土养份去滋养城市形象,那地域性的民间艺术则成为了最具优势、最丰富的设计元素资源。用最本土的、最传统的地域性艺术图式,去呈现当代人最真实的生活和情绪是人们所向往的,是人们乐于接受的。

3、民间艺术可以缔造方言式的城市形象方言式城市形象就像方言一样,承载和言说着区域性的知识、诉说着地域性的价值和精神。它着重于地域的自然,着重于地域上的人们;它能够传承时间,能够凝聚记忆;它代表着沟通和拒绝;它严格的谨守着主与客,也就是始终强调自身的存在性。自身都不复存在,那么谈何接纳、融合,也更没有了发展。而民间艺术是塑造方言式城市形象不可或缺的,因为民间艺术是承载了地方精神的灵魂。民间艺术原本是一种生存的本能,之后经过艺术的提高,提炼了本土文化,它成为了一种地域文化的词汇。它能够很好的与当代性密切结合。倘若能够将民间性的艺术很好的应用于城市形象设计中,这样的城市形象作品能够让民众得以在普遍性西式生活中体味到本土本源文化的韵味,让生活环境有原汁原味的味道,让家乡有温情和记忆。

三、城市形象中民间艺术的再构之综合精神

1、城市形象中民间艺术价值回归城市特色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靠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而其具体的视觉形象就是当地的民间艺术。从地域性的民间艺术入手的城市形象设计,让传统的地域性民间艺术走入了当代文化语境,这样的城市形象设计是温情脉脉的。用现代人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地域性的民间艺术,重新评估传统民间艺术,会发现原本暗淡的艺术宝藏散发出宝石的光芒。它会让我们的城市形象设计区别于其他地域,让自身不同于其他地域,让城市拥有只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视觉符号。地域性的民间艺术虽然有其难以逾越的局限,但是它能够让我们继承传统,让我延续文脉。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的是创造的起点,也是创新的营养。所以,在现代的城市形象设计中要让区域民间艺术作为基石,再造区域性的传统民间技艺,让民间的、传统的、区域性的艺术呈现具有当代意义的文化表象。

2、城市形象中对“旧艺术”的本原萃取在我们生存的土地上有着数以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众多“旧艺术”,这些民间的技艺应该就是城市形象设计的本,只有这样融合了区域本原性的城市形象设计才能够让民间艺术和现代人和谐起来,进而传承下去。民间艺术经过了不同时期文化的锤炼,不同的工艺器材锻造,呈现出各具特色地方性风格。民间的工艺文化能够体现了民众的在造物的过程中所探寻的精神力量,凝结在器具、视觉符号之中的气质和精神是这些民间技艺的本原,这也是城市形象设计中最值得借鉴的艺术本原。

3、城市形象中民间艺术创新的再认识当下,在“现代化”先行为主导意识的社会中,地域性的民间工艺迅速消失,这种“少数”的技艺,如果我们不刻意的加强关注,不采取创新的方法和措施去继承,它就会消亡。即便是成功申遗的的技艺也不例外,很多省级甚至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都难觅传承人。例如在必背瑶寨中,年轻人中有很多听不懂长辈歌者的歌词,而其内容更是遑论。在这个物质文化泛滥的时代,没有内容的城市形象设计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没有可读性和关注度。无论城市规模的大与小,历史是否久远,它们其实各自都会有多多少少的与众不同。民间艺术也是产生、发展于这些不同种,也就拥有了这些原始的个性。如若让这些富有民生气息的多样文化被整齐划一的钢筋混凝土所替代,确实很可惜。如何去调节乏味的高楼之间的城市生活,那么只有让“落后、低俗、低等级”的民间艺术登场,让民众的生活有生气、有活力、有本源的气息。“高科技”的城市形象让城市的区域特征消亡和式微,是因为全球化被权力化和庸俗化,地域性民间艺术生态基质被“高科技”所瓦解和稀释,重新发现的自我,成为了一种必要和一种自我拯救。让民间的艺术有效的融合在城市形象的设计中,能够让民间艺术在物欲横流的“豪华盛宴”中保持着大地行走者和行吟者本色的姿态,保持了城市中人们的固有色,保持着民间技艺在民间。

第5篇

随着我国由传统农业国转型为工业国,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将人们的审美价值悄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已经不是自产自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模式,因此,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环境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让还在自给自足的传统民间艺术遭遇醍醐灌顶。民间艺术的传承不容乐观,趋于边缘化、老龄化。一些民间老一辈艺术家的故去使得一些民间艺术濒临消亡。当然,也有部分民间艺术品为自己的生存发展找到一条新型产业化道路,很多成功的民间艺术都在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开辟出一条注重品牌开发的商业化之路,如山东潍坊风筝,无锡泥人大阿福等,已出口多个国家并取得很好的效益和口碑,名扬海外。因此加强河北民间艺术品牌的开发变得尤为重要。

河北民间艺术的品牌开发要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

科技兴国,人才强国,人才是创意的源泉。没有人才,创意产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目前,河北省从事创意产业的人员在数量、队伍结构、人员素质等方面远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建议多从全国各地成功省市引进优秀人才。在保证老工艺、老技术传承的前提下,要加强对创意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复合型数字艺术人才、营销人才的引进工作,把民间艺术的精髓继承并在当下时代加以发展,制造出现代人们所喜爱的民间艺术品。建议有条件、有意向的企业或高校设立专门的创意产业研究组或者院系,着重培养创意产业人员,提高整个行业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在传承老一辈艺术的同时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发展成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吸引国内外投资商,走上河北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开发之路。

民间艺术品牌发展的产业化之路

“产业化”是指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集合成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以完成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激变,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化,即是以文化为载体、为主要资源,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赢利,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文化产业化的第一步将文化产品变成商品出售,并为一系列商品量身制定出营销策略,最后在进行规模生产投放市场。最近几年,河北的民间艺术品生产也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产业化道路,有些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生产正逐步走上正规的产业化生产,节约成本,节省时间,增加产量。如蔚县剪纸已经形成销售集散地,制作的挂历、剪纸、贺卡等选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2013年,河北省人均GDP已超过38651.39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值达到950亿元,占GDP的比重3.25%,年均增速在30%以上,比全省GDP年均增速高出20个百分点。产业化成为民间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民间艺术发展的催化剂-传媒

第6篇

视觉传达是人类对特殊符号、特殊意义的独特领会,通过对视觉符号的感知,人们可以接受创造者思想、信息和情感,在黑龙江民间艺术中存在丰富的视觉传达和视觉符号,例如:鄂温克的图腾、赫哲人的独木舟等都是强烈的黑龙江民间艺术的符号,无时无刻不体现视觉传达的信息与意义。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艺术加工和创造来体现视觉符号的意义,将设计人员的构思、意图以现代视觉传达的方式呈现于大众面前,进而达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目标。当前,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倡导设计和创作的差异性、文化性和民族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使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更加具有生命力。因此,要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体现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通过各类元素的有机呈现来提高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水平,这样才能加快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走向世界,起到对黑龙江民间艺术更好的承继与宣传作用。

2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黑龙江民间艺术的方法

2.1丰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黑龙江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

黑龙江民间艺术是黑龙江各族人民对生产、环境和自然美的再加工与创造,很多黑龙江民间艺术都是一、二维空间的视觉符号来传递其中的信息,这产生了二者之间的交集,通过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人员的加工,以科学、规范、艺术的手段呈现出黑龙江民间艺术在图形、色彩、方式上的特点,创造性地运用各类方法来实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意图,在体现黑龙江民间艺术的同时,提高和丰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使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更加具有生命力。例如:黑龙江民间艺术中具有萨满文化的特点,很多图案和图形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可以利用这些元素,通过抽象的表现手法,能够体现黑土地人民爽朗的性格,同时也可以提升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做到从艺术和文化上提升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层次的目标。

2.2提升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黑龙江民间艺术的表达手法

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需要多重的表达手法,更多的象征和表现形式才能够深化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寓意,使欣赏者产生丰富的文化与艺术联想,进而使人们获得意趣无穷的主观体验。黑龙江民间艺术给人以简练、粗犷的感觉,在表达上更加倾向于感情的真挚和热烈,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可以利用黑龙江民间艺术这一特殊特征,达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表达手法的提升。例如:黑龙江鄂温克民族利用黑色表达庄重,在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甚至宗教器物上都有黑色的大量应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反映出鄂温克民族的特点,生生不息的民族特点和民俗特征扑面而来。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可以借用鄂温克民族的表达手法,通过大胆地借鉴提升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层次和水平,在创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思路的同时,实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表达方式的提升。

3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应用黑龙江民间艺术的方法

3.1创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手法

一方面,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应该创新黑龙江民间艺术元素的汲取方式,要从文化的视角和艺术的观点重新审视黑龙江民间艺术,这样才能实现在借鉴的基础上发扬和传承,做到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手法的更新。另一方面,要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以黑龙江民间艺术为基础合理进行创作,以新元素和新创意的形式来丰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手法。此外,要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合理应用转变和借鉴的手段,将黑龙江民间艺术中符合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观念的资源进行及时转变,以适应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具体需要。

3.2创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

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实质是对传统设计理念和固定设计思维的创新。简单地说,就是对以前的设计经验和知识的重新认识。创新,根据事物性质、程度的不同改变,可分为继承传统式创新和激进式创新。用哲学观来看,创新就是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在信息时代,人们生活方式上有新观念的介入,在思维的引导和情感的表达上,人类在跨越世纪的里程中力求找到合理化的视觉空间。视觉传达设计怎样才能正确体现未来的价值观,面对新技术的浪潮冲击,设计师应该走出平庸化、程式化模式的设计。

3.3创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语言

视觉传达设计很大程度上就是民间艺术的“图形语言化”和“语言化图形”来实现的。为了信息和文化的传达,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人员需要始终不渝地寻找、挖掘并创造出新的视觉语言,借以表现传达自我的设计理念和艺术主张。《中国夏都哈尔滨》的演出中有很多黑龙江民间艺术的表现,而这一艺术形式独创性也在于这一点,林永康先生并没有将所有能表达情感的材料作简单的、有秩序的排列,而是结合了现代技法,增强了其作品的灵动性,表现出丰富的情感符号。视觉语言创新的重中之重,在于对图形、文字、色彩这三大视觉元素的创新,以及这三大元素相互间的美学性构成的创新。

3.4创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方式

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从某种角度上讲,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就是设计者以民间艺术和文化为基础,应用现代化的材料和现实性工具,在意识与想象的深刻作用下,进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创作。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每一个设计者,不但要重视黑龙江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也要科学地认识到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这一特性,而且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使科技转化为现实实体的中介。对于科技的突飞猛进,我们要依靠敏锐的创造性直觉,在新的技术中发现新的表现可能。

4结语

第7篇

1.1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

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的民族性和民俗性是现代工业社会所产生的文化样式所不能代替的。民间艺术所依附的大多数是传统手工技艺,代表着群体内部持续的认同感与历史记忆,并不断地适应环境和自然的变化,具有悠久的创造与传承过程。民间艺术不仅浸透了特定地域文化而且还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蕴含着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如服装、建筑、习俗、神话、寓言、节庆等,这些文化符号带着深刻的本土意识,是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需要从制度环境保障、原产地保护、艺术形式等方面保护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

1.2民间艺术产品的形态转换

充分借助现代信息科技,对民间艺术尤其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及三维数据信息进行数字化保存,实现民间艺术的形态转换。将信息进行数字化保存在硬盘或者光盘上,几乎不占用物理空间,可以方便进行图文声像与数字信息的双向转换,方便对资料进行修改、编辑、排序、移位、备份、删除和增补。兴建具有互动性与开放性的大型图、文、声、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实现全球资源共享[1],实现民间艺术遗产的数据化和网络化。

1.3民间艺术产品的市场化运作

民间艺术产业化必须研究市场规律,适应市场规律的需要。如果产品的设计和工艺的创意不能推广到批量生产中,就无法形成产业;如果产品不具备文化内涵与品牌价值,则无法形成文化产业,也就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要求超越以产品的实用功能和一般服务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形成实用与审美、使用价值与精神体验相结合的经济。文化产品是否成功,民间艺术的独特性是得到市场认可的重要元素,确保特定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在市场化运作方式下工夫,保证山东民间艺术产品的市场化和规范化运作,实现山东民间艺术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

2山东民间艺术产业开发保障体系

民间艺术产业开发不仅需要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而且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山东省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民间艺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保障体系,从外部环境上给产业开发的实施方案提供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使民间艺术得以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

2.1政策保障体系

政策保障体系是指一系列旨在保障民间艺术产业开发顺利进行,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倾斜性政策所组成的系统,该系统对产业开发所起得作用是扶持、协调和监督。倾斜性政策是政府在扶持一些产业或部门发展时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直接有效地解决该产业或部门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政府应发挥在民间艺术保护传承中的主导地位,调动民间力量积极参与,不断推动民间艺术有序合理的产业化进程,营造全民重视的良好社会氛围。①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是对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一个总体安排,它的制定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和阶段性目标,又有利于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还可以较好地协调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长远目标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避免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只顾眼前利益盲目开发、损害长远利益的现象。目前,山东省已经出台了《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07—2015)》。②促进民间艺术产业开发区域合作的政策。开展区域合作可以利用不同区域的民间艺术资源特色,实现优势互补,扩大文化经营的规模和影响力。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促进产业发展实行区域合作的政策可以帮助本地文化企业借鉴其他地区发展产业的经验,提升本地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③培养民间艺术人才的政策。现代社会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同时表现为知识的载体———人才的竞争。高素质人才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下列途径:一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政策保障老艺人的生存条件及其生活水平;二是通过学校培养人才。将民间艺术引进校园、列入教程;三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出资或面向社会集资建立民间艺术的专门培训机构、科研机构和实践基地,为民间艺术产业发展积累队伍、培养人才、储备智力,促进山东民间艺术产业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2市场保障体系

山东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市场保障体系主要是从文化市场的运行机制上提出整顿和管理措施,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秩序井然的市场竞争环境。①强化和完善行业管理。行业管理是文化市场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行业管理的方法分为三类:行政管理手段、经济手段以及法律手段。这三类方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行业管理体系。②加强服务质量与价格管理。文化市场服务质量和价格管理是行业管理的焦点。对其进行管理的目的在于:一方面维护市场良好的竞争环境,保证竞争的公开性和公平性;另一方面能够促进优化本地文化产业的质量和价格水平,保障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时,应充分调研,努力探索符合本地特色的质量、价格社会化监控网络和联合管理体系。每个地方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不同,不能采用统一的管理模式。

2.3人力资源保障体系

第8篇

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我国传统的民间剪纸造型都是以剪、刻刀法为中心而展开的,其讲求圆、尖、方、线等特色,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造型特征,其中“随心表意的造型特征”以及“稚拙天真的造型特征”是其最为明显的两种造型特征,下面将以这两方面为切入点对其造型特征进行分析说明。第一,随心表意的造型。剪纸本身就是一种乡土化的民间艺术形式,没有过多的造型规律和造型原则束缚,因而表现得极其随意自由。民间剪纸艺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常常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他们不拘泥于客观物象形态和社会现实,而是通过自己的想象以及经验进行即兴发挥、随心所欲地创作,只追求神似不追求形似。这样创作出来的剪纸作品虽然脱离了客观现实,但却是创作者的真情流露,其超越了自然,与创作者的情感融为了一体,是对民间剪纸艺术随心表意造型的最大化体现。例如,胶州王瑞琴的剪纸作品《春鹿》就是运用的随心表意的造型手法,作者摆脱自然规律的束缚,将梅花、鹿以及蝴蝶以一种超现实的造型形态展示在受众面前,从而使创作出来的物象充满了梦幻、浪漫的色彩,这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又如,王秀清的剪纸作品《多头马》中的马更是被剪成了多头马的造型,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马吃草的动态过程,更是对民间剪纸非逻辑性、随心表意的造型特征的印证。第二,稚拙天真的造型。除了随心表意的造型特点之外,我国民间剪纸艺术还继承了原始先民的造型艺术,呈现出稚拙天真的造型特点,同儿童稚嫩、单纯的思维特点有着相同之处,从而体现出了剪纸艺术的自由性和艺术形式的自然化。此外,这种稚拙的造型还带有一丝遥远神秘的色彩,是对远古意蕴的真实体现,同时这种天真简练化的造型也恰好符合现代艺术简约、返璞归真的观念,正可谓“最稚嫩的往往是最成熟的,最传统的往往是最现代的”。例如,胶州贺桂莲所创作的剪纸作品《武松打虎》就极富稚拙天真之趣,画面中的武松被剪得很小,似人非人、似虎非虎,但虎妈妈的形象却高大威猛,其拥有炯炯有神的双眼、粗壮有力的腿和尾巴,旁边还另有两只小虎围绕在妈妈周围。无论是虎妈妈还是小虎,线条简单、造型质朴,充满了童真志趣,流露出浓烈的儿童画风,从而带给人一种天真烂漫的造型美感。

二、构图特征

构图,最早是针对于传统绘画而言的,而民间剪纸艺术作为民间美术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也是十分讲究构图形式的。不同于其他传统美术构图,剪纸中的构图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特征,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及透视规律的限制,将不同时空内的物象同时放置在同一个画面之中,同时利用镂空的特殊制造工艺来使剪纸图像的空间获得无限延展的视觉效果。具体来讲,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创作特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对称与均衡的构图特征。对称与均衡是我国民间剪纸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构图形式法则之一,这也是我国传统美学所提倡的。纵观我国的民间剪纸作品可以发现,其大多数都是采用的对称式的构图,尤其是我国早期的民间剪纸马和猴的团花剪纸是最具代表性意义的。这种对称与均衡构图形式的运用,能够让受众感受到一种平衡稳重感,符合我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阴阳哲学观。此外,对称均衡的构图形式与剪纸工艺也是有着很大关系的,因为剪纸最基本的步骤就是对纸张进行对叠,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对称的构图结构。如阴阳鱼剪纸、蛇盘兔剪纸等都是采用的对称与均衡的构图形式,其以圆形作为基本的框架,然后利用相叠对称的原理对物象进行剪刻,从而使整体作品既对立又统一,既活泼可爱又不失庄重大方。第二,完整性的构图特征。我国民间剪纸追求的是一种“功德圆满”的构图形式,其讲求构图的饱满完整,以达到和谐统一的创作理念。这种完整性构图理念的形成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由于民间剪纸艺人多是家庭主妇,她们十分注重自身家庭的幸福美满,追求“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圆满之美,所以她们在剪纸的时候会将自身的思想情感融入到剪纸的创作过程中去,从而形成了完整性的构图特征。如在剪刻植物的时候,剪纸艺人经常会连同植物的根一起剪出来,这样不仅表现出了构图的完整性,还表现出了民间百姓对根文化的重视。如滨州剪纸《五毒葫芦》就呈现出了完整性的构图特征,为了更好地表达出“五毒葫芦”这个主题理念,剪纸艺人在有限的葫芦中间填满了五毒形象,且使每一个图形都丰满完整,从而使剪纸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色彩特征

第9篇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要切实地发挥这一职能却不是简单的事情。中国现代教育体系是在西方教育理念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加之西方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带来的强势文化,使得我们的艺术教育在许多方面都显示着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可喜的是,自上世纪末开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这一问题,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断深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独特的艺术性,这也掀起了艺术教育的一次革新。时至今日,非遗保护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也不再是一句口号,但是在教育体系中如何开展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却是直至今日依然存在许多模糊成分的话题。通过对中国教育体系的梳理,不难发现,在高等教育的范畴中,最适合传统文化生根发展的土壤恰恰是艺术教育。在教育学的概念中,“艺术的教育涉及对艺术创造艺术欣赏艺术评价能力的培养,包含对艺术史的认知和理解,对艺术作品的感官体验,对作品创作审美的评价思辨以及对于艺术创作技能的训练养成”,这是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区域特色文艺展开研究、传播和创新发展的良好平台。需要加以说明的是,“艺术教育在当代具有两种培养指向,一是艺术人才的培养,二是普通民众艺术审美修养的提高”。高校艺术教育显然是属于后一种指向的,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高校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同样是集中在艺术的传承教育上,艺术教育更侧重的广度和审美能力的培育,专业教育则更强调深度和专业技能的传承。艺术教育的这一特性使其天然地适合于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适合于提高全民族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保护意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艺术教育的实效也是困扰许多地方高校的重要问题,作为生长在华夏文明土壤中的受教育者,将西方文化为背景的交响乐作为主要的鉴赏内容,无疑也是存在着一些文化上的代沟,华夏文明同样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文化成果,它也理应成为艺术教育的内容,尤其是对于炎黄子孙而言。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引入到艺术教育体系中,也是高校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艺术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实效的具体举措。

二、河南民间舞蹈自身的优秀品质,是其推动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保障

河南自古以来便处于华夏中心区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的舞蹈不仅体现着华夏文明的较高水平,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华舞蹈艺术的发展,河南民间舞蹈是汉民族舞蹈的重要代表,将河南民间舞蹈进行便于高校艺术教育开展形式的改造,对于河南民间舞蹈本身就是一种提炼和总结。目前,仍然活跃在民间的河南民间舞蹈约有二百余个,他们是人民群众抒发感情,自娱自乐的重要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这些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多样,既有表演形成的各类中小剧团,也有自发组织起来的自娱自乐团体,更多的则是演化为吉庆节日的固定内容。河南民间舞蹈不仅在艺术本体性特征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民间舞蹈不仅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贴近人民生活,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时代的变革,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喜的是,近些年来河南民间舞蹈受到了文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借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渠道,一大批民间舞蹈纷纷再次焕发活力,其中一些优秀的代表被收录到非遗保护目录中,比如沈丘县的《槐店文狮子》,博爱县的《苏家作龙凤灯》,汤阴县的《跑帷子》,兰考县的《麒麟舞》,巩义市的《小相狮舞》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省内也开展了非遗保护活动,建立了省市两级非遗保护体系,约有40多个民间舞蹈被收入其中,诸如潢川县的《火淋子》,新安县的《九连灯》,洛阳市的《曹屯排鼓》,长葛市的《莲花灯舞》,漯河市郾城区的《双狮舞》等就是优秀的代表。河南民间舞蹈品种丰富、表演形式多样,艺术魅力动人,这是一笔宝贵的巨大文化宝库,完全有可能被吸纳到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它能够胜任艺术教育教学的任务,并且能够保证教育教学的文化品质。

三、河南民间舞蹈纳入高校艺术教育的方式

高校艺术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言,现代传承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是学校教育,更深入地也可以说是高校教育”。将区域特色文艺纳入到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是高校实现其服务社会文化发展、文化传承职能的重要方式。

1.教育行政机构和高校管理决策者要提供大力的支持。民间艺术进校园、进课堂,首先需要政策层面上的扶持。民间艺术,尤其是那些已经濒临失传的优秀民间艺术,需要高校艺术教育这个传播的平台,但不可否认的是,民间艺术中存在着一些庸俗的、落后的内容,需要一个提炼的过程。因此,教育行政机关和高校管理决策者应该鼓励建立起以河南民间舞蹈文化为内容的研究机构,调动起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参与民间文艺发展的积极性,制定出相关政策措施,以设立课题研究专项、专项研究成果评奖、相关征文征集、专项资金投入、示范中心评选、资金资助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并将上述活动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教学实力考核及教师职称考评的参考条件,通过各项活动的定期举办,以争取在该项工作中开创出新的局面。

2.把握高校转型发展的契机,将河南民间舞蹈补充到学科体系中。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深入人心,中国传统文化再次受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高度关注,中原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代表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在目前高校教改的大形势下,应该依据河南本土特点,建设一批具有浓郁河南本土色彩的新型专业,培养出符合河南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一方面弥补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另一方面也可扩大中原特色传统文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此外通过这类专业的设置还可以带动相关的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形成教学相长、科研促进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来为河南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并以此来打造河南教育的特色和品牌,重塑河南教育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