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党校结业论文

时间:2022-04-19 20:23:41

导语:在党校结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党校结业论文

第1篇

一、实施范围和目标要求

实施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市委管理的县(处)级干部以及市直部门(单位)、城区镇(乡)科级干部参加的由组织人事部门安排和认可的各类在职教育、培训、学习。

目标要求:本办法从**年起,以5年作为一个周期进行积分,县处级干部5年内累计完成90学分以上,科级干部累计完成60学分以上。其中,脱产学习累计学分不得低于总学分的70%。原则上,干部每年应完成总学分的五分之一。特殊情况下未完成年度规定学分的,可在以后补齐,但每个五年周期内必须达到规定学分。

除按上述要求完成培训任务外,还要按照有关规定完成各项法定培训。

二、学分登记标准

学分是考核领导干部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数量和质量设立的计算单位,原则上培训1天(8学时)为1学分。学分以脱产学习学分和奖励学分两种形式进行登记。

(一)脱产学习学分

1、参加市级以上党校、行政学院和组织人事部门委托(认可)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培训机构举办的培训,以调训计划、培训通知、结业证书等为依据,按实际培训天数登记学分。

2、参加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举办的培训,以及本系统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以正式培训计划、培训通知、结业证书等为依据,按实际培训天数登记学分。参加出国(境)培训,以出国(境)任务通知书、国(境)外培训机构颁发的结业证书等有关证件为依据,按实际培训天数登记学分。

3、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各类专题讲座、知识更新培训,以培训计划、培训通知、考核合格证书等为依据,按实际培训天数登记学分。参加本单位自行组织的并经组织人事部门认可和备案的知识更新培训、业务培训等,每次脱产培训3天以上的,以正式培训计划、培训通知、结业证书等为依据,按实际培训天数计算学分,时间在3天以下的,每参加1天按0.5分登记学分。

(二)奖励学分

1、学历学位教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本科学历(含函授学历),以毕业证书为依据,一次性登记5学分;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学习取得结业证书或毕业证书的,以结业证书、毕业证书为依据,分别登记7、10学分;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以学位证书为依据,分别登记7、10、12学分。同时取得学历和学位的,按照学位证书标准登记学分。同等学历(学位)只登记一次。

2、在职自学。按照干部年度理论学习安排和单位理论学习制度规定要求进行自学。自学情况年终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所在单位组织考核(考核可采用考试、撰写论文和学习笔记等方式进行)达到要求者,登记3学分。

3、学习成果。干部年内在国家级、省部级、市级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的理论文章、调研文章、学术论文等(文章须在1500字以上,新闻、信息类不计),每篇分别登记5、3、2学分。

4、考核达标。参加全市统一要求的达标类培训考核,如电子政务、计算机、法律、普通话等基本技能考核,未经培训直接参加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的,每项登记3学分。

未列入本办法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视情况给予登记学分,计分标准由市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适时公布。

三、学分登记办法

1、市直各部门(单位)、各县(区)组织部门要建立本单位实施学分制管理的领导干部学习培训档案,准确详细地登记领导干部参加培训所得学分。学分登记使用由市委组织部统一印制的《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学分登记表》和《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学分登记证》。《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学分登记表》一式两份,一份由所在单位或各县(区)组织部门留存,一份年终审验时随同《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登记证》报市委组织部备案。表、证记录的内容必须一致,否则不予认定学分。

2、《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学分登记证》是记载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经历及认定学分的重要证件,实施学分制管理的领导干部人手一证,每五年更换一次,由个人妥善保管。参加脱产培训结束时,将《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学分登记证》交培训机构登记盖章,并在培训结束后15天内主动到所在单位或县(区)组织部门申请登记。所在单位或县(区)组织部门认真审核后,测算登记学分并盖章。市直各部门(单位)、县(区)组织部门每年12月底前,将审核的本单位领导干部学分登记表、登记证和参训专业证书、合格证书等相关培训资料,以及领导干部年度完成学分汇总情况报市委组织部审验。市委组织部对照培训(调训)计划及相关证件进行验证后认定学分并盖章。上年度的12月1日至本年度1月1日为一个培训登记年度。

四、组织实施

学分制管理办法由市干部教育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市委组织部门负责领导干部学分登记情况审核,并确认验证。市直各部门(单位)相关科室和各县(区)组织部门具体负责本单位本县(区)实施学分制管理干部的学分登记工作。

各单位要按要求严格做好学分登记工作,不得虚报瞒报。每年底,市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将对各单位培训的落实情况和领导干部学分登记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抽查,对没有完成培训任务或弄虚作假的单位责令改正,在全市范围内通考,并在年终考核时酌情扣分。领导干部完成学分情况作为其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无特殊原因未完成年度培训任务者,原则上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并不能提拔使用。5年内完不成培训任务的,要通过统一调训进行脱产补学。

第2篇

关键词: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1-0082-05

高校管理干部是学校发展建设、工作开展的具体组织实施者,是学校保证办学方向、落实办学思想、推进改革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中坚力量。深化改革,提高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教育理念,掌握高等教育规律,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化、专家化管理干部,是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前提。本调研在分析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对管理干部素质能力的特殊要求的基础上,对国内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及不足展开调查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性、针对性、实效性提供对策建议。

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对高校管理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高校是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明传承和文化创新的使命和职责,这要求高校管理干部要具有更高的政治素质和专门的业务能力,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和献身教育的敬业精神

在国际竞争、特别是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今天,作为国家高等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落实者和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组织实施者,高校管理干部要不断提高党性觉悟,敢于担当时代使命。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执著与追求,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人生目标,主动参与竞争,勇于接受挑战,以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投身教育事业。

2.严谨务实的行政能力和尊重、服务学术的职业素养

大学本质上讲虽然依旧是“学术共同体”,但已不是纯粹的“同质体”,同样有着纷繁复杂的行政管理事务。高校管理工作在按照行政事务管理的基本程序决策行事的同时,也要遵循学科专业、科研学术的内在逻辑和发展方向、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管理干部要切实增强执行能力,努力把工作设想付诸于实际行动,转化为现实成果。工作中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服务学生成长、服务学者需要、服务学校发展。

3.开放广阔的国际视野和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

高校管理干部要能够站在国际和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视角上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推进学校事业发展。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人才、资源竞争现实。积极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社会贡献率。始终站在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审视和思考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在继承发扬学校优良教育传统的同时,主动向国际国内一流高校学习,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4.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和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管理干部要端正学习态度,保持学习热情,增强学习能力,积极更新知识、总结经验、提高素质,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大局,谋划学校发展未来,始终掌握改革发展主动权,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把先进经营理念融入学校发展建设之中。

二、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基本现状

2011年9月至11月,我们对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等教育部直属的15所高校进行了走访调研。调研期间,根据课题的研究需要,我们共设计发放了四种调查问卷,一种是综合问卷,另三种问卷分别针对干部培训需求、培训形式内容和培训效果进行专门调查。并对吉林大学两个培训班次共计92人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对培训前后有关数据的分析和纵向比较做深入研究。我们发放各类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41份,有效问卷513份。同时,还通过与有关人员交流座谈,向部分省区市高校工委和高校了解lT作开展情况,收集整理有关文件资料。总结分析相关网络信息等工作,对目前我国高校十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有了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1.培训机构设置

在调研了解的公办高校中,均设有校内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部门或科室,但其属性和职责略有不同。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①独立实体模式。即学校党委设立独立处级建制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如党校办公室等,在组织部门统筹下负责校内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开展。此种形式的优点是专门人员集中精力做好课程安排和教学组织,提升教学效果,不足之处在于与十部选任管理部门相分离,对干部学习培训约束力不够,十部选拔任用与教育培训沟通协调机制难以建立或运行不畅。②附属机构模式。多数高校采用此种设置模式,一般将校内培训工作部门设在党委组织部,由党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党校副校长或党校办公室主任,此种形式的优点是干部管理工作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相统一,干部培训工作的统筹性和对干部参学的约束性都较高。不足之处在于此种模式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是附属和服务于干部选任管理工作,培训工作开展的深度有待加强。③合署办公模式。一般是与学校党委办公室、机关党委或思想政治课教学单位合并,个别单位没有独立明确的责任人和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此种形式的弊端较多,少有采用。

2.干部参学情况

本调查对124名处级管理干部过去5年累计脱产学习时间进行了统计(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仅8.87%的处级干部过去五年累计脱产学习时间在三个月(550学时)以上,多数处级干部的脱产学习时间在一个月以下,远不能达到教育部关于教育部门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参加脱产学习时间不少于110学时,5年内达到550学时(3个月)的培训要求,甚至有12.1%的管理干部5年内从未参加过有组织的脱产培训。

其次,着力提高各期各类培训班师资力量。高校管理干部一般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为宽阔的视野和较为前沿的思维,作为对高校管理干部进行培训的授课者,必须具有相当的业内知名度和较高的业务素养,其知识储备、授课方式甚至包括其人格魅力必须能令高校管理干部信服,这样才能站得住讲台,才能使受训者“信得过,听得进,学得实”。

3.积极整合资源、不断拓展形式。探索建立多样化、差异化、实用管用的培训模式

高校管理干部普遍学历层次高、学习欲望强,有明确的学习研究方向和某一领域的知识专长,对学习培训有着较高甚至严苛的要求。所以,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就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敢于正视问题,努力研究解决问题,注重改革的实际成效。

首先,高校要积极整合资源,主动协调联系,不断拓展渠道,将传统培训方法与现代培训手段相结合,创设多样化的培训模式,满足参训参学干部的不同需求。通过加强对项目班次和培训主题的科学设计,着力帮助党政部门管理干部更新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执行能力,重点指导教学科研单位管理干部理清办学思路、强化质量意识、提升履职水平。比如。正处级管理干部培训可以采取“专题工作研讨、校外委托培养、境外学习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突出抓好高教理论和宏观战略培训;副处级管理干部培训可以采取“专家专题讲座、校内专题培训、校外领题调研”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突出抓好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

其次,要围绕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校内外重大事件、学校改革发展中心工作不定期举办专题讲座,着力提升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将主体班次培训主题与推进学校重大任务落实相结合,通过初任培训、岗位培训、专门业务培训、提高培训等形式,着力提升干部的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托校外专门培训机构的资源优势,开展委托培训,着力提升干部高教理论水平和治校理教能力。按照小规模、多渠道、注重实效、厉行节约的原则,重点选派优秀管理干部赴境外有关培训机构或合作高校开展学习考察,着力提升干部的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

再次,要积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形式,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网络课堂、主题竞赛等新型培训方式,帮助参训参学干部挑战自我、挖掘潜能,培养意志品质、熔炼团队精神;另可尝试通过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形式打破干部熟悉的工作环境和固定的思维模式,帮助干部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积累经验,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第3篇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s arrival, the world human resources' competition is day by day intense. Although our country each level human resources are relatively rich, but huge human resources quantity and average per person holds the training resources have formed the sharp contrast deficiently. Therefore, must increase Public sector human resources training dynamics, promotes government's ruling ability, the satisfie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key word: Public sectorHuman resourcesTraining system

作者简介:向晨琛(1987-),女,汉族,安徽省六安人,安徽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曾照琴(1986―),女,汉族,安徽省宣城人,安徽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社会价值

第一,加强公职人员的培训开发,是建立高效、廉洁、稳定的政府人才队伍的根本措施,也是保持党和国家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执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证。

第二,加强公职人员的培训开发,是新技术革命、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的一项长远战略任务。科学技术带来了学科的更新、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公职人员所担负的任务也必须随之进行调整,培训是公职人员进行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更新,增加知识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紧跟时代步伐的有效途径。

第三,加强公职人员的培训开发,是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的需要。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是新世纪各级政府所面临的新形势。行政管理方式的演进需要塑造一支能够胜任新型政府运行方式的公职人员队伍,培训与开发则是向公职人员全方位地灌输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主要渠道。

第四,加强公职人员的培训开发,是充分开发公共部门人才资源的基本途径。人的潜能是巨大的,是可以不断挖掘的,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是开发和投资的结果。对公职人员培训有助于催化、提高其素质,促进其潜能和智能的开发,使之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力和创造力。

二、当代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工作,先后颁布了专门的条例和规划,继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后,陆续出台了《国家公务员出国培训暂行规定》(1995年)、《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5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2006年)、《“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2007年)等,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趋于规范化、法制化。

但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时间较短,目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建设尚不尽如人意,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法律意识薄弱,培训权利缺乏保障

《公务员法》虽然明确规定:“参加培训是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作为义务不能够落实、作为权利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作为权利强调的不够,导致有些公务员重复培训,而有一部分公务员得不到应有的培训。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教育的理念落后,对培训的重视力度不够

首先,我国的公务员培训往往重视讲师的主动性地位,培训的课程、内容、形式都是从讲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受训者难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其次,有些领导认为培训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在培训的过程中没有给予积极的支持;第三,受训者自身的认识也不到位,有的受训对象消极对待教育培训,还有些受训者对待培训工作的功利性趋向明显。

(三)公务员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设置不合理,难以保证培训的效果

目前,公务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在培训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政治理论课程偏多,与公务员工作实际较密切的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学、经济学、法学等专业课程以及普通话水平、计算机能力培训等专业课程偏少,忽视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等问题。

(四)师资队伍过于单一,不利于公务员综合能力的提高

目前对公务员进行培训的老师,基本上是从当地行政学院、党校任课老师中进行选拔。就这一师资的来源途径来说,既有实践经验、又有授课水平的师资很难找到,真正能够受到培训学员肯定的老师很少。而公务员培训与一般的脱产班学生教学不一样,对课程设置的要求很高,对师资的要求也很高,因此选聘高水平的教师就非常关键。

(五)公务员培训的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作用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整套公认的公务员培训的管理体系,对培训质量的具体方式、培训质量宏观指标的设计等涉及衡量培训质量的一系列基础问题都还没有深入研究,对培训质量的评价通常是采用考试的方式来结业。此外,培训结果也不与人员奖惩、职务升降、工资增减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培训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支撑,导致培训效率低下,人才流失。

三、完善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在公共部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人力资源培训的观念是策划、组织、实施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决定着培训的方向。我国目前的公务员培训普遍存在很强的被动性,往往是上级下达了任务之后的应付培训,改变这一现状的根本途径在于思想上的认识,即从公共组织的管理层开始,要充分认识到学习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接受培训的观念,把干部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不间断的工程来建设,努力营造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以充分发挥公职人员的创造性思维,形成主动学习代替被动学习、组织内部成员间互相学习的环境。

(二)建立健全培训法规

公务员培训立法是实施公务员培训的根本依据,也是公务员在培训方面享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重要保障。目前虽然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培训的权利和义务有所规定,但没有建立相应的培训细则和实施程序等法规体系,各地方政府在公务员培训方面的制度建设发展不均衡。从宏观上看,有必要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培训机构的性质、办学指导思想、机构设置、培训范围、师资教材、学员考核质量评估以及科研、咨询、管理等具体问题,使培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将培训纳入法制化轨道,切实有效的保障培训的进行。

(三)丰富培训内容

西方各国在公务员培训过程中,特别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行政管理改革的变化,以适应政府管理的需要。新形势下, 我国公共部门在培训课程设置方面,既要加强政治理论、思想修养的培训,帮助公职人员打好理论功底,增强政治敏锐性,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还要开展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增设一些培训基本技能的课程,比如普通话培训、计算机基本操作、行政管理所需基本知识、岗位技能培训等等,以增强公共部门的专业技术能力,更好的履行部门职责。

(四)创新培训形式

目前,我国公共部门的培训要冲破传统书本教学、会议讨论的授课模式,结合实际实行多元化的培训,逐步建立健全符合政府部门特点的、科学的分类培训内容体系。在这些方面,我国地方政府在近年来也有一些实践创新,例如,乌鲁木齐的昌吉州就对52名国家公务员在户外拓展训练基地一系列培训活动,这种突出互动式和体验式的培训方式充分调动了学员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①。

(五)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从我国现有情况来看,培训师资队伍的单一结构不利于公务员吸收多元化的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采取挂职锻炼、进修深造、承担重大科研课题、开展业务竞赛、定期组织学员评课评教等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二是邀请优秀企业家以及先进基层干部进行授课,加强对公职人员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三是建立和完善师资资源信息库,在一定区域内对师资力量实行自由流动,实现师资资源共享。

此外,在公共部门内部建立培训师制也是很好的方法,内部培训师是公共部门内部产生的可以担任某一课程教授的公务人员,可以由选的一些优秀的领导干部担任。他们的优势是是了解政府机关,培训具有目的性,并且成本很低,个人有荣誉感,还可以增加个人影响力。

(六)完善培训激励机制

应当完善公务员的培训机制,将培训工作贯穿于整个公职人员管理过程中,以形成“培训――就职――再培训――晋升”这样一个循环上升的机制,从而解决公职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确保公职人员不断接受正规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最终实现每个层次公务员队伍的优化与提高。

参考文献:

[1]罗纳德・克林德勒,约翰・纳尔班迪.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郭济.论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M].北京:人民网 2006

[3]曾轶,敬耘.论如何有效进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OL].论文天下,200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