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会计诚信问题论文

时间:2023-03-29 09:19:13

导语:在会计诚信问题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会计诚信问题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会计诚信 审计分析 会计制度

一、会计诚信与诚信缺失问题分析

会计诚信指的就是会计人员向企业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严格做到按企业规章制度统计、核算,保证会计行为诚实守诺,不含虚假信息。经过会计核算统计的相关财务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保障,对企业的投资分析和市场运营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然而,现阶段企业会计诚信缺失问题非常严重,很多会计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企业的报表统计规章制度进行核算,甚至有些会计人员使用假凭证、假账簿和假报表,为企业提供虚假统计信息,严重影响到了企业最终产品的质量与效益,对企业进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与提高产品有效利用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会给正常运行的经济秩序带来一系列问题,使会计失去职业道德、信誉以及社会公信力,不利于企业会计行业的长远发展。

企业会计人员由于诚信缺失所造成的违法犯罪事件已经对国家、企业以及会计行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不利于现代化经济建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决定现代市场经济能否正常维系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就是要在经济活动中遵守信用,而会计诚信缺失问题不利于信用经济的发展,会计统计、核算信息资料一旦失去真实性与可靠性就会造成国家资产的无故流失,影响国家的正常税收,对市场经济指标产生错误影响,不利于国家市场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对经济秩序和宏观调控政策都会造成不良影响;(2)错误的会计信息会对企业的政治决策以及经营者制定的相关市场投资方案产生不利影响,还会使企业的长期利益受到损害,从而破坏正常的投资环境;(3)会计诚信缺失问题还会对企业会计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规范体系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导致会计统计秩序的混乱,甚至还会对企业的无形资产造成重大损失。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利益的驱动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我国目前在处理会计造假问题上出现了较大的漏洞,其具体表现为:在对会计造假行为进行处置时,往往侧重于经济处罚而忽略行政法律处罚;采取内部处理的方式来代替外部公开的处理方式。由于会计人员的特殊身份与地位,很少有单位企业追究会计的过失责任,对其缺乏必要的惩治措施,在某种意义上降低了“失信造假”的成本,缺乏严厉的执法理念,致使会计诚信问题更加突出。

正因为会计造假背后潜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才致使会计诚信缺失问题这么严重,会计工作相关负责人员可以通过伪造虚假会计信息来获得投资者、企业债权人、业务供应商、投资银行以及相关政府部门覆支持,从而帮助企业通过非法途径获取更多的投资贷款、有利的政策倾斜、更多的专项贷款以及较少的缴纳税款等。而企业单位负责人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联合会计人员作出虚假财务报表,相关领导和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增加财务业务”来增加企业以及职工的综合效益奖金。

(二)会计制度、企业资本结构本身存在的漏洞为会计失信创造了条件

我国目前的会计经济立法内容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缺陷,不能全面纠察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种会计造假现象,呈现出了滞后性。现有的经济法律只能依法处置其中的部分诚信缺失行为,不能对全部诚信缺失问题进行惩治,缺乏必要的道德约束力。此外,会计制度在经济活动规则中缺乏必要的执法监督性,使违法现象更加普遍。

现代企业的产权结构大都采用两权分离式的管理模式,从而对企业投资者与经营者的拥有权限起到了一定的限制性作用,不利于市场经济运营环境的管理。企业投资者有权对财产收益和企业资产归属等问题进行管理,但是却不能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来,不能操控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经营者可以提出一些市场生产经营管理方案,并对企业财务收支进行管理。企业这种产权分离的制度模式加大了投资者的管理难度,容易使会计运行中的资本结构出现漏洞,使得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出现分歧,更加增加了会计诚信缺失的可能性。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是会计失信的重要原因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确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利于会计业务正常进行的思想道德观念,诸如一些经济体制中的不良社会风气,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横行,使得很多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道德修养、法制观念淡薄,在会计信息核算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会计工作人员没有较强的责任心,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和部门领导配合做出很多假账、大搞权钱交易,严重破坏了会计原则,违反了相关法律,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三、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一)加强以会计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

首先要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对做假账的工作人员进行严厉处罚,使会计树立以诚信为本的会计核算统计理念,严格遵守职业操作道德和相关准则;其次要加强会计人才选拔任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各种人才培养机制,在注重其自身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时,还要对其“德”进行综合评估,加强单位的会计管理;最后要完善落实各种制度规范措施,注重道德约束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

(二)打造会计诚信工程,普及会计信用查询系统

要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一些会计信用查询智能化管理系统,对会计人员和经济活动中的企业建立相应的信用信息库,从而利用先前的信用档案记录对企业公司、会计人员和企业会计注册经济师进行管理,以储存的信用记录作为约束、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有力条件,不断完善各种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加强会计遵守诚信的建设力度。

(三)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造假“成本”

要严格落实各种法律惩治措施,善于借鉴国外的有效管理经验,使我国的会计核算方面的法律法规更加健全,并全力建立健全民事赔偿体制。在对会计造假进行处罚时,要严格按照民事赔偿法制制度来进行,对涉及到股民经济权益的一些造假活动,要利用法院诉讼的力量对其进行最终裁决,并适当判处于一定的刑事刑罚。对于那些造假严重的资产评估师、会计师以及审计注册师,要加大刑事处罚力度,使造假“成本”远远高于估计的造假收益,从经济上和法律上杜绝造假行径。

(四)强化注册会计、审计的监督作用

首先要加快审计立法的建设进程,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对会计起到了一定的约束规范作用,但是,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各种审计机构和审计制度,从而对会计诚信缺失进行有效监督,使会计审计与会计利益挂钩,加强法律责任意识;其次要不断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规范标准和专业水平,以法律风险为导向,不断对市场经济环境进行正确评估,全面消除各种潜在的风险,完善各种分析、预测程序;最后要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使会计审计费用与证券监管部门相联系,增强会计审计的公正客观性。

四、结语

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会计诚信缺失问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济活动,对国家的财政收入、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计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及其恶劣的影响,因而,要不断引进各种先进的会计诚信管理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修正,使会计、审计流程更加公开、透明、规范、准确。

参考文献:

[1]滕飞,赵琼.论会计诚信的缺失与重构[J].财政监督.2011(35)

第2篇

关键词:会计教育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一、高校会计学教育现状

笔者所在高校会计学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校开设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政府与非盈利会计,预算会计等多个方面的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学生还要学习形势与政策,思想理论与概述等课程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学校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门外语,在大二学年开设了会计英语课程。在学生刚进入大学阶段,学校开设了公共基础课和通识课程,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形成合理识框架。同时通过认识实习,专业调查,专业模拟实践,毕业实习,企业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拓第二课堂,通过完成读书笔记,参加学术讲座,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学生创新基金等活动,以多元化途径有机结合方式实现培养目标。

二、分析说明大学会计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侧重理论学习,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

学生专业学得好,并不意味着将来到企业单位中工作能够胜任会计职位,高校中存在着高分低能的现象。学校教师缺少实践经验,而且对会计理论的研究重于对实务的研究,加上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差很大,学生对编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预算没有完全弄懂,对于学过的知识模糊不清,模棱两可。

(二)实验作业存在抄袭,实验报告烂于收尾

实验课程大部分在每学期的后半部分开设,实验报告上交时间在期末,学生忙于期末复习对于实验报告匆忙草率做完,报告烂于收尾,对于实验原理没有理解到位,实验步骤也不清楚,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应该注意的事项也没有弄懂。

(三)教学目标过低,学生学习只为期末考试及格

部分课教师平时教学目标相对较低,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只涉及到期末考试的范围,为降低挂科率,考前给学生勾重点,泄漏试题。教学陷入“应试教育”怪圈,与大学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违背,没有为学生拓展知识,会计教育大众化,教育水平一般。学生没有完全摆脱小学和中学阶段树立起的应试心理,过分关注分数与名次,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缺课逃课,考前背重点,没有真正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也树立了不良学风。

(四)校外实践机会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因而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科结构单一,课程体系陈旧;会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够等方面,企业招聘一般都有工作年限和经验要求,由于在校大学生经验不足,资质尚浅,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的保密性要求等原因,企事业单位大都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大部分人是靠熟人介绍进入相关单位实习,学生缺乏实习实践的机会,毕业工作时不能很快适应工作。会计人才不能很好地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

(五) 会计教育中各科内容有重叠之处,忽视彼此间的联系

这里包括授课内容和授课先后次序问题。例如,《统计学》与《管理会计》,应该先学习统计学中的相关数据分析,后学习统计学,而有的高校忽视了顺序,导致部分管理会计内容无法学习。《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在复利,年金的计算上有重叠之处。《经济法》内容包含了《税收理论与实务》中的知识,内容冗杂,教材编写不合理。

(六)毕业论文质量低,重复率高

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在大四下学期,由于学生忙于实习,找工作,准备出国,用于写论文的时间较少,加上所读专著,期刊不多,专业知识学的不深,没有东西可写。写出的论文是东拼西凑,复制粘贴形成,重复率过高,水平一般。

三、对大学会计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诚信教育

就会计的历史而言,其本质乃是对经济行为的客观真实反映,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真实、客观、透明、公允等的要求更加严格,对会计人员诚信的要求会更高。学校只有加强诚信教育,才能纠正学生抄袭实验报告和考试作弊的行为。

(二)改进考评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树立良好学风

对于教师的绩效考核,不应只关注于出勤率和挂科率。学校可以采用出勤率,挂科率,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科创竞赛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对于学生在著名期刊上发表与本课程相关的论文,取得与本课程相关的市级以上竞赛奖金的,可降低对本课程挂科率的要求。不仅有利于减轻教师的挂科率压力,也有利于鼓励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对本课程的研究,提高学生的素养,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沟通,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共同走出“应试怪圈”,树立良好的学气。此外会计教学深度应达到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会计专业课程的教材可选用注册会计师教材,以培养注册会计师和高端会计人才为目标,对于学生毕业一次通过注册会计专业阶段考试的,给予学生和专业教师一定的奖励,授予教师荣誉称号。

(三)推进案例教学,增加实习机会

邀请实务界认识讲学,案例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加强与外界公司,事务所的联系与合作,在寒暑假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增强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熟悉企业财务与会计业务的各个方面,认识到会计理论与企业记账存在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3篇

对于会计诚信的讨论并不是一个新问题。笔者以“会计诚信”为主题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分“精确”和“模糊”两种检索方式,检索期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提供的1979年起至2009年止。检索发现,1979年至2000年长达22年间没有公开发表的论文.自2001年起开始有“会计诚信”为主题的论文公开发表,2002年起至2008年止的7年间,每年公开发表的以“会计诚信”为主题的论文大约在250~650篇之间。对于2009年度,截止至2009年9月底,用“精确”和“模糊”检索分别得到168篇和260篇。检索结果说明对会计诚信问题的讨论,主要是自2001年11月份美国发生安然事件和国内银广厦会计造假事件,结合原国务院总理给国家会计学院题词后学界集中开展讨论;同时电说明会计诚信既是一个老问题但也仍然一直是大家研究讨论的主题。尽管对会计诚信问题已经有上述诸多的讨论,但“诚信”问题仍是目前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主题,它不分社会制度形式,不分国界,不断显现。此外,会计诚信虽有好转但并没有得到根本的好转,会计诚信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仍需不断关注的问题,

(一)会计诚信的现状从深交所公布的上市公司受处罚情况来看,在2001―2007年7年间,上市公司受到的各类处罚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重,最低的为2007年的2.09%,最高的为2001年的7.48%,中间几年有波动。从处罚原因来看,除因上市公司高层领导个人言行不当受到处罚外,大部分处罚都是与会计信息不及时或不真实相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会计信息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经营成果和经营状况,投资者主要关注公司的会计信息。虽然整体来看,2007年所占比重比往年有所下降,但仍不能说明会计诚信得到根本好转。

(2)bk深交所公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情况来看,在2001年到2007年7年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合格敷占全部披露信息的上市公司总数的比重,最低的为2007年的3.42%.最高的为2005年的6.52%.中间几年也有反复,由此说明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可以说明会计诚信没有得到根本好转。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出具类型来看,自2003~200795年间,上市公司各年年报的审计报告,并非都是标准型的审计报告。其中非标准型审计报告占全部审计报告的比重,最低的为2007年的7.71%,最高的为2005年的11.86%,呈现一个倒u型。这说明,不少公司的会计年报存在问题。

(二)会计的诚信“会计”这一职能自产生以来,便是如实、准确地记录着事物的数与量,因此可以说会计自诞生便是诚实的、可靠的,会计的诚信与生俱来。千百年来,会计作为一种职业.都是默默记录着所发生的一切,不管是早先记录实物数量还是后来以货币资金形式记录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从职业这个角度而言,会计是诚信的;并且因为诚信,一直准确地记录着事物的数与量,会计职业才发展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重要行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可以说,诚信是会计行业生存发展的基石。

二、会计人的诚信

会计职业是诚信的,但诚信的会计并不等同于会计人的诚信。诚信的会计需要会计人的诚信来反映,只有诚信的会计人,才能使会计成为诚信会计。在很长一段时期,会计人都是诚信的,因此会计也才发展成为现代社会里的一种重要职业。而会计人的不讲诚信,也造成了会计的诚信问题,会计人的不讲诚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诚信问题的发展合伙(股份)制出现前,由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生产经营权二权合一,社会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对私有经济而言,不管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会计所体现的仅是正确记录事物的数与量关系,并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会计职业和专职人员。会计是纯粹记账的功能,并且一直体现着诚信的本质。合伙(股份)制出现以后,有些生产资料所有者并不参与生产经营,这样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生产经营权开始分离。没有参与生产经营的生产资料所有者,为了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就要求参与生产经营的所有者设置专职会计人员,定期提供会计报表,以反映生产成果、确定投资回报的多少,于是会计的功能实现了质的变化,由只供生产经营者内部使用转向对外提供报告,现代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功能开始确立,会计专职人员开始出现,也就产生了现代会计行业。也因为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生产经营权两权分离,参与生产经营的所有者掌握了比没有参与生产经营者多得多的信息,为了掩盖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或是更多的占有生产经营成果,参与生产经营的所有者提供给没有参与生产经营所有者的会计报告就存在不真实的可能性,于是产生了会计人诚信问题。可见,生产资料所有权形式变更后,会计人诚信问题开始出现。

(二)会计诚信的行为主体会计人诚信问题中的“会计人”是指对会计报告正确与否产生影响的人员,一般意义上包括三类人:会计人员、高层管理者和审计人员。

会计人员是会计诚信问题的直接责任人。会计账务是由会计人员处理的,会计报告是由会计人员编制的。会计准则和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账务时要对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合规、合法进行审核和监督,对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业务不能处理并退回经办人员,对性质严重的事项应向上级领导或部门报告。会计诚信出现问题,说明会计人员并没有按照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处理账务、编制会计报告,所以在会计诚信问题中,会计人员起到直接的作用。

高层管理者是会计诚信问题的主要责任人。高层管理者决定着企业人员职务升迁、奖励等政策,除非会计人员是独立于企业的人事和工资制度,否则无不受到影响。从现实情况来考虑,高层管理者对会计报告的干涉显然是有意的,因为会计报告是会计人员按照职业准则的规定来编写的,在没有外部因素干涉的情况下,会计人员编写的会计报告应该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结果和财务状况。非会计人员对会计报告的干涉,显然违反了会计报告真实性的原则;而能对会计报告进行干涉的,只有高层管理者,所以高层管理者对会计报告的干涉是故意的,对会计报告能否准确反映财务经营成果的影响是关键的、最根本的。从实践看,企业会计造假几乎都与高级管理层的授意、指使和强令有关。

审计人员是会计诚信问题的间接责任人。审计人员是对会计报告正确与否进行鉴证的人员,具有社会公信力。然而如同会计职业是诚信的,但诚信的会计并不等同于会计人的诚信一样,审计行业也同样存在诚信危机的问题。社会分工的不同并不表明人们的道德水准就会有所不同,审计人员与其他行业人员在职业道德水准上并没有根本的区别。正是审计人的诚信问题才造成更大程度和更大范围的会计诚信问题,审计诚信问题构成了会计诚信问题的一个部分,而且加剧了会计诚信问题。

三、会计诚信问题的根源

对于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成因,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有关方面也根据已有研究提出的对策对会计诚信问题进行了治理,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会计诚信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笔者认为,已有的研究都只是从表面现象进行分析,并未对造成会计诚信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逐利行为是会计诚信问题的根源,并且因为逐利行为仍将长期存在,会计诚信问题也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逐利行为在以资本为主导的社会形态下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人们自觉和不自觉、自愿和不自愿地追逐经济利益。对现实人是一名经济人来说,经济利益的多少彰显了其个人的地位,占有的经济利益越多,其地位也就越高;占有的经济利益越多,其拥有的资源也就越多。地位越高、资源越多,其对社会的影响也就越大,经济利益占有的多少成为社会评价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所以人们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来逐利,会计诚信问题的行为主体也不例外。

(一)会计人员的逐利行为会计人员编制的会计报告正确与否,存在两类情形:一类是会计人员的无意之错,一类是会计人员的有意之错。会计人员无意之错,是出于工作粗心、业务水平不够等原因产生,此类差错是正常的过错,可通过一定的会计机制进行检验和纠正。会计人员的有意之错,是会计人员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做出的错误甚至违法行为,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高层管理者并不知情,是会计人员纯粹为自身特定目的而发生的差错,这种差错是个别会计人员的个别现象,一般而言对外部投资者等报告使用者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影响作用;另一种情况是高层管理者所要求的,这种差错往往对会计报告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现实中,会计人员如果不按领导的要求做假账,就有可能被降职或解聘。在面f临失业和失信的选择时,对失业的恐惧就可能会导致会计人员丧失职业道德而造假,或者会计人员不按高层意志办事,就很可能出现所谓的会计“囚徒困境”现象。由此可以看出,会计人员做假账、编制虚假的会计报告,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二)高层管理者的逐利行为高层管理者对会计账务和会计报告的干涉,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高层管理者对企业剩余收益分配的不满。在以资本为主导的社会生产中,人力成本作为一种既定成本予以量化,在成本费用中列支,不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所有者的资本因承担经营亏损的风险而没有将资本成本列入成本费用中,一般占有企业全部的剩余收益。当剩余收益处于正常的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时,这一安排显得合乎情理;当剩余收益多到足够大时,即远远超出社会正常的投资收益率时,就会引发高层管理者的不满。高层管理者认为,剩余收益主要是因其经营有方而得,于是高层管理者或是过度挥霍企业的资源、增加企业的成本,从而减少收益的剩余;或是想方设法从剩余收益中获取利益。第二种情况是高层管理者参与部分剩余收益的分配,但与经营财务成果密切相关。高层管理者根据经营业绩可享有部分剩余收益的索取权,如期权激励。由于期权激励往往跟随业绩上下变动。业绩越好,获得的期权激励也就越多;相反,业绩越差,期权激励也就越少甚至没有。高层管理者为了追求更多的期权激励。即获得更多的剩余收益,就要努力把业绩做得更好,当业绩不佳时,为了保持一定的期权激励,高层管理者往往要求会计人员“做”出需要的业绩来。第三种情况是高层管理者为了占有更多的经济资源,不断进行资本运作,以便控制更多的公司,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当高层管理者所在的公司并没有这样的资本实力或符合资本市场运作的条件时。高层管理者就寻求通过虚假的账务处理和会计报告符合条件,达到占有更多资源的目的。所以高层管理者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编制虚假会计报告的目的,同样是为了追逐更多的个人经济利益。

(三)审计人员的逐利行为现行审计收费政策,限定了审计人员只能根据审计业务量来取得报酬,由于注册会计师行业间存在着恶性竞争(低价揽客)现象,因此行业租金很低,这样会导致审计人员的收入比预期的要低。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审计人员明知企业会计报告存在问题,但却出具了标准的或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所希望的审计报告,从而获得企业高层管理者给予的更高或特别的收益,所以审计人员诚信问题的目的仍然是为了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更大化。

会计诚信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占有更多的经济资源,人们总是想方设法使自己个人的利益最大化。而经济利益总量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变的,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就必然导致他人利益的减少或损害,会计诚信行为主体为了自身更多的利益和掩盖损害别人利益的行为,就会粉饰会计报告,使会计报告不能反映真实情况,而谋取更多经济利益的行为还将在一定社会时期内长期存在。

四、会计诚信问题消除的基本条件

会计诚信问题是可以消除的。会计诚信问题既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消除,达到一定条件后,会计诚信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消除。

第4篇

一、 适度包装 决不造假

包装本是一个中性词,比喻对人或 事物进行形象设计,使之美化和有特色, 不含贬义。几乎可以说:包装行为,人皆有之。譬如,在文明社会,人们去参加一个重要的社会活动前,一般都会习惯地把头发梳理清爽,衣帽穿戴整洁,鞋灰擦干净,男人会修刮胡子,女人会化个淡妆,显得容光焕发,彬彬有礼,自己觉得 很有信心,他人看来也蛮舒服,适度包装 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近年来,有些人和事包装过度,成为造假且蔓延成风,欺世害人不浅。因此,社会上有些人误把包装 等同于造假,成了贬义词。我以为,我们应该把适度包装与恶意造假切割开来,还包装一个清白。业务工作总结作为申报者的自荐书,当然要着重写成绩、写贡献,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显示出来,只要是真有其事,自我赞美几句,无伤大雅。当然,人无完人,瑕不掩瑜,对于一般的缺点或失误,少写甚至不写,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没有的事写成有,把一分成绩放大成十分成绩,甚至把别人的成绩变成自己的功劳,抄袭别人的文章变成自己的佳作,那就是典型的造假了。

近年来,个别申报人员造假的情况时有发现,尤其在专业论文方面,请人捉刀或从网上下载论文,改头换面成为自己的创作,有的甚至一字未动地将原文中的错误也一并拿来,闹出不少笑话。高评委的成员多数是会计专家,此类问题一经发现,都予以严肃处理,不仅被取消参评资格,还会对你的道德诚信形成一个污点,影响以后的人生发展。其实,会计实务工作者与会计理论研究人员、会计教师的工作任务不同,评审中对论文的要求也不要求相同。现行规定除了对破格申报人员适用破格条件第三项时,有论文的数量、字数和刊物等级等求以外,正常晋升人员的论文,只要求能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具有应用价值的专业论文即可。

应该说,对于要求晋升高级专业职务的人,这个要求并不很高。大学毕业后工作十来年、数十年,经历了那么多的工作磨炼和不断的继续教育,只要是有心人,总不会毫无体会、心得,把它们梳理一下,选一个自己最熟悉的命题,进行探讨,只要条理清楚,言之有理就行了。如果没有写过论文,也可以提供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调查研究报告、管理建议书等能代表自己专业水平的资料。我想,只要认真对待,应该不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所以,高师申报人员必须具有最起码的道德诚信水平。决不造假。造假会被戳穿,即使侥幸蒙混过关而获得晋升,也于心有愧,一辈子背包袱,何苦呢!

这里需要提醒: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的专业论文内容必须与财会工作直接有关,与财会工作无关的其他专业论文,高评委难以评价,无法确认。其次,如果有多篇专业论文,在总结中可只选一、二篇代表作,介绍其写作的背景、主要论点及其依据,以及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等等,其余论文可只作概括叙述。

二、实事求是 当仁不让

会计人员具有许多优点,其中之一就是谦虚谨慎,处世低调,羞于谈论自己的成绩,尤其是涉及为企业创造效益的话题。过份谦虚,不敢显示会计工作的艰难和成绩,不利于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不利于会计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长期以来,会计的任务是记账、算账、报账。有的单位领导认为:只要会写字、会打算盘的人,就能当会计。企业里流传:一线工人创造价值,供销人员实现价值,他们都能增加经济效益;会计人员嘛,收收付付,记账造报表,会算企业经济效益有多少,却不能创造效益。改革开放后,会计创造经济效益已经被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会计通过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本运作、合理筹资、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税务筹划、充分运用国家优惠政策待遇等途径,为企业创造效益,已是不争的事实。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的同仁应该当仁不让,理直气壮地在总结中如实反映这方面的工作和业绩,这正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目前的问题是:会计直接为企业创造的效益可以计量,也容易确认作出贡献者,而间接创造的效益,往往是多人参与,甚至是整个单位全员参与,并且效益递延实现,时间跨度较长,情况非常复杂,较难计量,或虽可计量却难以区分各人的贡献大小。稍有不慎,会计人员就会涉嫌“争功”,因此,宁愿避而不谈或笼统写上几句。对于这种情况,我以为不妨先把整个事情作一概括介绍,然后说明自己在其中担当的角色是建议者、组织实施者或执行者,做了哪些具体工作,起了什么作用,等等,审阅者自然会从中了解底细,作出判断。

三、突出重点 写出特色

第5篇

包装本是一个中性词,比喻对人或 事物进行形象设计,使之美化和有特色, 不含贬义。几乎可以说:包装行为,人皆有之。譬如,在文明社会,人们去参加一个重要的社会活动前,一般都会习惯地把头发梳理清爽,衣帽穿戴整洁,鞋灰擦干净,男人会修刮胡子,女人会化个淡妆,显得容光焕发,彬彬有礼,自己觉得 很有信心,他人看来也蛮舒服,适度包装 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近年来,有些人和事包装过度,成为造假且蔓延成风,欺世害人不浅。因此,社会上有些人误把包装 等同于造假,成了贬义词。我以为,我们应该把适度包装与恶意造假切割开来,还包装一个清白。业务工作总结作为申报者的自荐书,当然要着重写成绩、写贡献,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显示出来,只要是真有其事,自我赞美几句,无伤大雅。当然,人无完人,瑕不掩瑜,对于一般的缺点或失误,少写甚至不写,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没有的事写成有,把一分成绩放大成十分成绩,甚至把别人的成绩变成自己的功劳,抄袭别人的文章变成自己的佳作,那就是典型的造假了。

近年来,个别申报人员造假的情况时有发现,尤其在专业论文方面,请人捉刀或从网上下载论文,改头换面成为自己的创作,有的甚至一字未动

地将原文中的错误也一并拿来,闹出不少笑话。高评委的成员多数是会计专家,此类问题一经发现,都予以严肃处理,不仅被取消参评资格,还会对你的道德诚信形成一个污点,影响以后的人生发展。其实,会计实务工作者与会计理论研究人员、会计教师的工作任务不同,评审中对论文的要求也不要求相同。现行规定除了对破格申报人员适用破格条件第三项时,有论文的数量、字数和刊物等级等求以外,正常晋升人员的论文,只要求能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具有应用价值的专业论文即可。应该说,对于要求晋升高级专业职务的人,这个要求并不很高。大学毕业后工作十来年、数十年,经历了那么多的工作磨炼和不断的继续教育,只要是有心人,总不会毫无体会、心得,把它们梳理一下,选一个自己最熟悉的命题,进行探讨,只要条理清楚,言之有理就行了。如果没有写过论文,也可以提供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调查研究报告、管理建议书等能代表自己专业水平的资料。我想,只要认真对待,应该不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所以,高师申报人员必须具有最起码的道德诚信水平。决不造假。造假会被戳穿,即使侥幸蒙混过关而获得晋升,也于心有愧,一辈子背包袱,何苦呢!

这里需要提醒:申报高级会计师

资格的专业论文内容必须与财会工作直接有关,与财会工作无关的其他专业论文,高评委难以评价,无法确认。其次,如果有多篇专业论文,在总结中可只选一、二篇代表作,介绍其写作的背景、主要论点及其依据,以及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等等,其余论文可只作概括叙述。

二、实事求是 当仁不让

会计人员具有许多优点,其中之一就是谦虚谨慎,处世低调,羞于谈论自己的成绩,尤其是涉及为企业创造效益的话题。过份谦虚,不敢显示会计工作的艰难和成绩,不利于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不利于会计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长期以来,会计的任务是记账、算账、报账。有的单位领导认为:只要会写字、会打算盘的人,就能当会计。企业里流传:一线工人创造价值,供销人员实现价值,他们都能增加经济效益;会计人员嘛,收收付付,记账造报表,会算企业经济效益有多少,却不能创造效益。改革开放后,会计创造经济效益已经被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会计通过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本运作、合理筹资、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税务筹划、充分运用国家优惠政策待遇等途径,为企业创造效益,已是不争的事实。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的同仁应该当仁不让,理直气壮地在总结中如实反映这方面的工作

和业绩,这正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目前的问题是:会计直接为企业创造的效益可以计量,也容易确认作出贡献者,而间接创造的效益,往往是多人参与,甚至是整个单位全员参与,并且效益递延实现,时间跨度较长,情况非常复杂,较难计量,或虽可计量却难以区分各人的贡献大小。稍有不慎,会计人员就会涉嫌“争功”,因此,宁愿避而不谈或笼统写上几句。对于这种情况,我以为不妨先把整个事情作一概括介绍,然后说明自己在其中担当的角色是建议者、组织实施者或执行者,做了哪些具体工作,起了什么作用,等等,审阅者自然会从中了解底细,作出判断。

三、突出重点 写出特色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就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会计诚信教育的问题,谈点个人看法,提出学校开展会计诚信教育的途径,使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为他们将来走入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打下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会计行业的“诚信”出现严重危机,一些学生刚走上社会不久,就出现了违反会计法规的事件,这不仅会影响这些学生今后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整个会计人员队伍的建设。因此,加强在学校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开展会计诚信教育是当务之急,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

一、要构建校园诚信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地方。所以优化校园诚信环境、营造校园诚信氛围对培养学生诚信意识,促成个人诚信行为至关重要。学生诚信教育,不只是针对学生,也涉及教师。教师和学生都是诚信教育的参与者和诚信意识的体现者。教师应当遵纪守法、敬业爱生、教人求真、勇于创新;学生应当尊敬师长、遵章守纪、诚实学习、学做真人。开展诚信教育,教师的作用尤其不容低估。教师的言行举止、人生态度等都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诚信与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以示范。因此,教师应严以律己,为人师表,真诚待人,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此外,要大力营造校园诚信教育的文化氛围,校园宣传栏、教学楼走廊可张贴诚信的名言警句,教室的黑板报要经常体现这方面内容,使学校内部形成良好的诚信教育气氛。

二、要组织开展诚信教育的活动

如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诚信教育为重点的“中职生德育风采展示”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和演讲等形式,着力探索加强未成年人政治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活动必须坚持宣传正面典型与剖析反面典型并重,学生通过辩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索当中。运用正面典型进行示范教育,大力宣传表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坚持原则、奉公守法的会计人员,可以弘扬正气,鼓舞士气,增强会计人员固守会计诚信的信心和决心,在全班营造诚信光荣、造假可耻的良好氛围。运用反面典型,进行直观、形象、具体的警示教育,可以使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洁身自好,防微杜渐,做到自重、自治、自警、自律。开展会计诚信教育要与会计环境结合起来,实施正确引导。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学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作假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法律意识,彻底抛弃侥幸的心理,严格遵守会计诚信规范。

三、要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应通过教学内容,把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讲授会计专业知识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有关会计的法律法规,有意地穿插一些问题给学生去思考。如在讲到绪论时,教育学生充分认识未来所肩负的光荣职责,认识会计管理在经济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使学生从内心热爱会计职业,以主人翁的精神为人民当好家,理好财。诚信在会计行业尤为重要,要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对规范会计从业行为,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增强学生诚信意识,帮助学生在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前就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要以准则为准绳,不断学习新会计知识

作为财会班学生,无论是实习还是以后去做会计工作,都应不断进行继续教育,应对会计从业资格证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同学取得会计证后,便将会计证束之高阁,不参加继续教育,不进行注册登记,对《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这一最基本的法规也不熟悉,有的同学实习之后对每年的继续教育采取消极的态度,不愿意参加继续教育,有的比较上进的同学虽然参加继续教育,但只是把它当成每年的例行公事,敷衍了事,甚至采取交钱过关的形式,这都明显体现了对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不重视。我们的会计制度每年都发生变化,若既不自学新会计制度,又不参加继续教育,最后直接导致会计知识水平的落后。

总之,作为财会专业的学生,都应明白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加强自身的会计诚信教育,严格遵循会计职业道德,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指导自己的执业行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到自律、自重,坚决杜绝假账行为发生,从源头上根治会计信息失真,以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稚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盛志华.浅谈如何加强会计诚信教育[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5).

第7篇

论文摘要:将会计诚信教育贯穿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之中,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从学生入学开始,直到学生毕业离校走上工作岗位,把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同遍历假说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一段时期以来,从国际到国内都相继出现了一些严重的会计舞弊、造假事件。国际上有“安然事件”、“世界通信公司案”、“施乐公司案”等;国内有“银广厦”、“麦科特”、“中天勤”等事件。一时间,会计诚信危机成为困绕大家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上至国家总理,下至普通投资者;从会计理论界到会计实际工作者;从会计教育者到会计管理者都十分关注会计的诚信下降这一现实问题。朱鎔基总理在给国家会计学院题词时写下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的校训,要求全国所有会计学校要把诚信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一流的专业知识技能,更要有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绝对不做假帐。作为一个会计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应回避问题,“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只要我们抱着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勇敢地承担起我们应尽的责任,遵照总理的指示,把诚信教育纳入会计专业教育的体系之中,并将其放在突出的位置,重塑会计诚信应该为时不远。

如何进行会计诚信教育呢?本人认为,应将会计诚信教育贯穿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之中,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从学生入学开始,直到学生毕业离校走上工作岗位,把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同诚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我以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或许能对会计诚信建设有一些益处。

一、学校应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环境

我们强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更注重环境育人。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服务工作都应围绕培育学生的诚信意识这一主题而开展。只要有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就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诚实信用的原则并把诚实信用作为人生的信条。

1、教职员工要成为学生诚信行为的榜样

在教师、班主任工作中贯穿诚信意识,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职员工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言行一致,信守诚诺。教师、班主任要把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要教导学生成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守信的人,更应该以自己的诚信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

2、学校规章制度要成为诚信教育的保障

学校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应体现对诚信的保彰。鼓励学生的诚信行为,否定学生的不诚信行为。把学生的诚实信用与否同学生的奖学金、奖励金等各种奖惩相挂钩,同学生的操行成绩相结合。把诚实信用与否同学生在校的社会公德的培养相结合。

3、学校的管理行为和服务行为要体现诚信意识

学校要教育学生树立诚实信用的意识,学校的行为必须体现诚信的意识。在日常的管理行为和服务行为中严格遵照诚实信用的原则,做到令行禁止、言必行、行必果。尽可能避免朝令夕改,出尔反尔。

二、在学生入学教育中培育诚信意识

入学教育是新生进入一所新的学校后所接受的第一次教育,一般包括军训、纪律教育、校风学风教育、校规校纪教育、专业教育等。学校应该把入学教育看成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一个良好的时机,把诚信教育融入到入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把诚信行为作为入学教育考核的内容。

1、在学校纪律教育中强调诚信意识

学生的违纪行为有很多是不诚实、不守信用的行为,有时看似一件小事,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天长日久,就可能使学生养成不诚实、不守信的生活习惯和处事态度。因此在纪律教育中,强调遵守校纪校规,诚实守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在专业教育中培育诚信意识

在学生入学教育中,学校根据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安排有不同的专业教育内容。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在专业意识的培养上。会计工作是一件严谨细致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诚实信用、遵纪守法、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立信会计学院的校训应该成为会计专业每个学生的人生信条: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

三、在学生作业、测验、考试中强调诚信意识

学生考试舞弊现象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较为严重,如何杜绝考试舞弊成为学校的一道难题。任课教师在会计专业学生第一次测验时,就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对待学习要有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弄虚作假。考试作弊是一种不诚实守信的表现,欺骗老师就是欺骗自己。如果谁要是考试作弊,就请他不要读会计专业,因为诚实信用是会计职业的生命。

四、在课程学习中强化诚信意识

1、在基础课程学习中加强诚信意识的培养。在学生的基础课学习中,教师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向学生灌输诚信的意识。如在语文课、法律课、政治课等有关课程的相关内容中强调诚信的可贵之处,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民法中的基本原则问题就有民事法律行为的当事人必须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如政治经济课中有关市场经济的内容,要强调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不守信用是对市场经济规则的破坏。

2、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强诚信意识的培养。在学生进入二年级后,就开始学习有关的会计专业课程。从这时开始,在每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应时时刻刻向学生贯输诚信意识。在《基础会计》课程学习中,在有关会计的概念、会计的一般原则、会计的记帐方法、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等内容中,都强调会计工作的客观真实性,要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就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绝不能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如在原始凭证的审核中,首先要强调经济业务的真实性,经济业务是否确实发生,发生的时间、地点、数量、金额、经手人等等都必须真实可靠。在《财税法规》的学习中,强调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不要弄虚作假、不要偷逃税款。特别是在对有关行为的法律后果的教学中,把各种不诚实信用的行为,各种违法违规的行为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运用各种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讲解,讲深讲透,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受到震动,从而刻骨铭心。在《审计》课程中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在《审计》教学中,对有关内容如审计的概念、审计的发展、审计的原则、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等的讲授中,要强调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讲到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时,更应强调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意识。要强调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只有保持独立性,才能保证审计中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要强调注册会计师必须按照客观事实——审计证据出具审计意见,不能弄虚作假。

五、在学生模拟实习中确立诚信意识

在学生学习完会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后,就进入模拟实习阶段。在这一阶段,是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确立诚信意识的关键阶段。要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模拟实习整个过程之中。从建帐环节就强调建帐要真实,不能搞帐外帐,两本帐。在凭证的审核编制、过帐、报表的编制中都必须做到以事实为依据,做到事事有据,绝不能做假帐,编制假报表。

六、在就业指导中养成诚信意识

在学生的模拟实习结束之后,学生即将告别学校,走上社会工作岗位。这时学校会专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请进来,走出去,除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外,还专门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最后的终告:即将从事会计工作的同学们,从你们踏上会计工作岗位这一刻起,就要将诚信二字时刻牢记在心。养成诚信的习惯,形成诚实信用的工作、生活原则。

七、在实际工作中实践诚信原则

对走上会计工作岗位的毕业学生,要进行跟踪教育,对在工作岗位上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聘请为学校的专业顾问,请他们抽时间回校对在校学生进行有关专业方面的教育,特别突出会计诚信的重要性,结合他们的实际工作,讲解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诚实信用原则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实际案例的形式,现身说法,让在校学生明确诚实信用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对已参加工作的学生的一次再教育,更加牢固地树立诚信的意识。

参考文献

[1]胡生夕,胡森林.论会计诚信教育,会计之友,2007年第32期.

第8篇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档案失真的现象也普遍出现。企业缺乏内部控制制度、信息不对称、会计自身的局限性是会计信息档案失真的内部原因;社会道德秩序失衡、上市公司制度存在严重缺陷是会计信息档案失真的外部原因。政府诚信、企业诚信、社会诚信、制度建设是防范会计信息档案失真的措施。

会计信息档案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行状况的经济信息。真实的会计信息档案可以如实、客观地反映企业在过去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帮助投资者和贷款人进行合理决策;帮助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帮助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评估和预测未来的资金流动。所胃的会计信息档案失真,简单的说就是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档案严重偏离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现象。因此,真实的会计信息档案对于企业本身,甚至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找出会计信息档案失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造成会扛十信息档案失真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下面列举几个主要方面的原因:

一 会计信息档案失真的原因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我们应该从会计行业所处的社会经济大环境和会计行业自身特点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会计信息档案失真的外部原因

1.社会道德秩序失衡

任何经济活动和经济模式里面总是渗透着某种道德文化观念。在逐利原则的驱动下,人们忽视了对道德的修养,出现了见利忘义等行为,侵蚀着会计领地,恶化会计环境,“真账假做,假账真做”,会计信息档案严重失真,会计诚信面临危机。

2.上市公司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的,由于改制不彻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因此,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①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普遍。在股东大会上,其他股东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对大股东形成约束。②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表现为缺乏必要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维护股东和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董事不履行诚信义务、不勤勉尽责的现象时有发生;独立的非执行董事缺乏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能力与动力;董事长的地位与作用过分突出。③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实现真正分开,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不规范,导致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从而造成控股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其他股东利益。加之我国目前缺乏一套有效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开、公正和有效传递,而信息量又空前增大,且瞬息万变,这就为市场交易主体的不诚信和欺诈提供了可能。④失信成本低且处罚不妥。导致会计信息档案失真的重要外部原因是直接的利益驱动。虽然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有风险,但会计造假带来的收益却是呈几何级数放大。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企业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档案迎合企业负责人,骗取投资人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

(二)会计信息档案失真的内部原因

1.缺乏内部控制制度

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防范错误和舞弊,提高会计信息档案资料的可靠性。而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从总体上看多属于事后控制为主,这必然导致内控成本较高而收效甚微,无法有效防止会计造假事件的发生。

2.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具有不相同的信息,表现为会计信息档案的制造者与会计信息档案的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由于会计信息档案的制造者一般是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控制着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会计信息档案使用者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档案制造者提供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就使得会计信息档案制造者有可能为着自己机会主义的动机和欲望冒着“道德风险”进行逆向选择,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档案。

3.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

由于会计原则或会计标准的选择余地较大,而不同的选择又会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这就为会计造假提供了条件,具体表现为:①业绩评价体系中会计指标设计的局限性为会计信息档案失真提供了可能。所谓会计信息档案失真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会计所提供的财务报告及相关的业绩评价指标不真实,虚报了企业实际情况。而我们的业绩评价指标大多数是针对特定目标完成状况的考核与衡量,如过去用的总产值、企业利润,现在用的利润率、企业价值等指标,无一不是侧重于对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考核,而不问产生这种结果的程序或过程是否合理。这种过分强调结果而忽视产生过程的指导思想,诱发了会计造假行为的不断产生。②会计原则为会计信息档案失真提供了操作空间。现代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费用,会计信息档案制造者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如提前确认收人,推迟确认费用等。③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了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会计信息档案制造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或其他会计目的的会计政策,给会计信息档案使用者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二 会计信息档案失真的防范:实施五项“工程”

(一)建设会计信息档案的“龙头示范工程”:政府诚信

政府诚信,主要指政府在行政过程的诚信,包括政策的权威性、连续性和执行政策的公平、公正、公开性,特别是行政官员的言行一致性和诚心的人格的魅力fzl。就会计师行业来讲,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离不开政府提供的各种法律文件,如果这些不真实,会计师又奈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打造会计诚信信息档案,需要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坚持依法行政,把诚实守信贯穿于一切工作之中。财政部门是会计的主管部门,它是执行国家财经政策及财经法律的组织者,指挥者和监督者,是会计界的龙头。打造会计诚信信息档案无疑首先要建设好这一“龙头示范工程”。①加强行风建设,进一步提高财政部门对自己诚信信息重要性的认识。②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存在的某些不诚信信息档案问题。③严格把握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发放、注册登记和年检制度,定期对批准设立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的培训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估。④切实监督检查各个单位会计情况。

(二)建设会计信息档案的“主体工程”:企业诚信

会计信息档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主导会计行为的是单位负责人,会计信息档案的主体应是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个人道德修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单位的整体信息诚信水平。事实证明:绝大多数会计信息档案造假,虽经会计人员之手,但却是长官意志所为。因此,领导要带头开展“讲诚信”。为此,企业及企业负责人在经营理念上,须牢牢坚持诚信信息原则,在经营活动中,加大对单位员工的诚信教育力度。

(三)建设会计信息档案的“环境工程”:社会诚信

从会计信息与社会信息关联性看,构筑社会诚信信息这一“会计工程”最重要的是加强社会各行业人员规则意识的培养。要建立起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诚信信息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全方位、多形式地对会计人员开展持久、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法律意识。会计职业道德即“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具体包括:①正直客观立场;②公正平等意识;③独立自主人格;④会计职业判断与责任能力;⑤廉洁奉公作风。

(四)建设会计信息档案的“防御工程”:制度建设

1.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以提高经营效益和工作效益、防止因混乱而导致经济数据严重失实为目的,用于行政和业务管理方面的方法、措施和程序[3]。为了确保会计信息档案的真实完整,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要贯穿于生产经营与销售的各个环节。如对资产的账实核对,对成本费用的指标控制,对购销业务的监督考核,更是需要通过实施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来保证其数据的真实完整,这不仅仅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事情,它更与企事业的整体管理环境和程序密切相关,与生产、销售、储运等部门密切相关,是一个系统工程。①建立责权控制制度及业务凭据流转规程。建立责权控制制度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使各部门之间既合理分工,相互制约;又协调配合,相互联系。建立业务凭据流转规程就是规定各项经济业务凭据的传递程序。经济业务凭据的传递程序既能体现各部门和人员应负的责任,又能使各部门在凭据的传递中相互监督。有了健全的凭据传递程序,经济业务就能迅速地有条不紊地得到处理。如:材料采购业务要经过申请、批准、采购、验收、人库、付款、入账等手续;产成品销售要经过签订合同、开单、收款(现销)、发货、委托收款(赊销)、人账手续;成本费用的发生要经过申请、批准、付款、签字、报销、人账等手续。这些手续由谁签字、由谁负责,要有明确规定。②建立信息档案系统管理制度。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档案系统,并制定相应的信息档案系统管理制度,将有效地加强对生产、销售、财务各环节的管理,确保企业各环节经济业务的信息和数据真实完整。③建立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就是重大经济业务事项要有科学合理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像巨额投资、大额成本支出、资产处理、资金调度等重大经济业务事项决策,如果存在盲目决策、程序混乱、管理失误的现象,将给国家、单位和社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新修订的会计法对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做到制度化、规范法;在决策和执行程序中,决策人员与执行人员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④建立成本控制制度。建立成本控制制度不仅能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也是确保成本管理中成本数据真实完整的重要手段。成本控制制度是包括成本决策、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等环节构成的成本管理体系。成本管理不是一项单纯的财务工作,而是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的综合成果。真实完整的产品成本数据应是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事后核算出来的。⑤建立业绩考评分析制度。建立业绩考评分析制度,就是要对企业的人员工资、财产规模、生产进度、成本控制、产品销售等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地考评分析,以便于及时全面地反映生产经营状况,检查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各项经济数据的准确完整,为科学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第9篇

审计环境对审计证据、合理的职业谨慎、公允反映、独立性、审计方法、审计人员的道德行为等都具有内在的、必然的影响。脱钩改制后的会计师事务所具有更大的独立性,然而其外部环境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将影响高质量的审计工作:

首先,有些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上极易发生“内部人”控制现象,当审计人员与管理层出现意见分歧时,容易发生购买审计意见行为。其次,有些企业对会计信息弄虚作假,经济利益驱使其串通某些审计人员作弊,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再者,有些企业缺乏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在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时,只考虑审计费用,忽视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和执业质量。最后,当会计市场供求失衡变为买方市场时,同行间无序、不正当的恶性竞争就会变本加厉,行政干预的指定垄断,经济拉拢的佣金回扣日益泛滥,会计师事务所就会面临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

所以,开展高质量的审计工作,离不开高效有序的审计环境。在良好的法制环境下的审计,其质量肯定要高于法制程度不高条件下的审计,而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制化的进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和配合,在规范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的过程中更离不开高素质审计人才。

二、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素质与高审计质量的冲突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忙季人员严重不足,淡季人员又无所事事,因此,许多会计师事务所都采取了忙季临时招聘试用或兼职人员的办法,这些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会计师事务所的整体业务水平,有时甚至会损害会计师事务所的整体形象。而会计师事务所的在职审计人员素质不同程度上存在如下问题:

1、思想观念有误区。

没有树立“以质量取胜”的良好思想作风,实际工作中,不注重审计质量,偷工减时,片面认为只要项目做得多就会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巨大利益;为了节约审计成本,让只接受过有限专业培训,缺乏执业经验的新手担当重任;为了不失去客户,对客户管理层过于宽容,过分信赖客户内部审计的工作;为了开拓业务,在对客户的经营业务不够了解的情况下接受委托,一旦客户管理层的诚信度不够,迟早会影响到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甚至会涉及官司。

2、业务水平不很高。

首先,知识面不宽。审计人员基本上都能较熟练地掌握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及部分常用的经济法规,对于较为特殊的行业的会计知识不太了解,真正懂得经济学原理的人很少。其次,知识的深度不够。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国内知识较为丰富,国际准则及国际惯例等知识较为贫乏;对国际会计学界的新问题、新思路、新动向等了解不多。最后,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较差。从发展的眼光看,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不应只局限在年度审计业务上,更应该扩展到财务顾问、管理咨询等方面。除了要具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外,还要善于把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运用。

3、职业道德失水准。

会计师事务所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实施高质量审计带来的公众利益之上,听命于客户管理当局甚至有求必应;审计人员对非常熟悉或信任的客户不能保持适度的怀疑;当客户以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相威胁时,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生存以丧失职业道德为代价迎合客户;有些审计人员对道德和非道德行为的界限认识不清,不能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为了牟利会计师事务所采取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招揽客户,不仅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受到整个社会的质疑,而且严重威胁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三、全面有效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已呈现出终身化的趋势,在职审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有效提高,不再是几次短时间的培训、辅导,而是必须要经常地、系统化地进行。

1、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同行间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会计师事务所应始终坚持“以质量求信誉,以信誉求发展”。要摆正和客户的关系,对客户做客观分析,项目要有取舍,对风险要做事前评估;从领导至每位员工都有明确的质量责任制,并把质量的考核与职务、工资、奖金挂钩;配备高素质审计人员,提高社会公信力;加强专业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从精神面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管理水平、社交能力等诸多因素入手,构筑自身的文化内涵。

2、提高业务素质水平。

在人员聘用上,要严把进人素质关,全部要求大学本科以上的会计和审计专业学历,不仅注重学识、经验、业务水平,同样注重思想作风、道德品质;要体现用人价值关,只有用足用好人才,会计师事务所才能出业绩、出效益。在人员培训上,审计人员应加强自身修养,注重业务实践的锻炼;会计师事务所要真正重视审计人员的后续培训,如上岗培训所有业务人员,及时全面地掌握必需的政策法规,执业规范、执业技能及职业道德要求;不定期举办国际会计师讲座,与国外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学习他们先进的审计方法和风险意识;选拔一批人员到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学习;定期召开人员经验交流会,对专业人员进行案例教育。在人员晋升上,搞好质量奖罚机制,让加薪、晋级与其审计项目的质量评分直接挂钩,质量分比重大于业务数量分。

3、营造诚信大环境。

当巨额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道德规范,诚信教育应当从全社会抓起。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使企业充分认识到社会审计的目的、重要性及企业自身的会计责任,并建立健全各种配套的法律法规,严肃查处一批属于会计责任的违规企业,为会计师事务所创造一个诚信的执业环境;审计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按德办事,才能真正树立会计师事务所在社会公众中应有的威信和形象。

会计师事务所只有以人才为起点,逐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人才发展的良性循环,才是提高自身执业能力最基本的有效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质量审计高素质人才全面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