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

时间:2023-03-29 09:19:15

导语:在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数学信念;数学学习信念;数学教学信念

数学信念是研究数学教师行为的一项重要指标,事实证明,数学教师的数学信念不仅会影响教师对教学理论、教学经验的阐释,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计划,最终决定教师的教学行为[1]。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以“数学信念”及相关概念“数学观”等为关键词进行题名精确搜索,从 2001 年至今(2016年),共搜索到期刊论文有90篇,硕士学位论文40篇,博士论文7篇。

本文将从以下三部分来进行综述:第一部分了解什么是信念及信念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第二部分了解数学信念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第三部分了解数学教师数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相关研究现状,提出本研究的角度。

1.1概念的辨析及构成要素

1.1.1信念

信念的研究最早是在心理学领域进行的,心理学中与信念对应的一个词是“个体认识论”,是个体持有的对知识和认识的信念[2]。脱中菲学者认为信念是一种个人心理建构,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建构。信念是具有情境性的,对于信念的挖掘要立足于发现在实践中起作用的信念,即实践中的信念(指那些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信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社会文化、环境等对于教师信念的塑造与影响的作用,这些信念会体现在教师对外宣称自己所持有的信念中,即宣称的信念。实际上这也是教师的一种理想化信念[3]。

目前,数学教育领域认为很难对信念下一个统一的定义,因为信念容易与知识和态度相混淆。所以在界定数学信念的概念之前需要弄清楚信念和态度以及信念知识之间的关系。

1.1.2信念与知识的区别

信念中含有较多的认知成份,个体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行为总是受他们以往的知识和所认为正确的信念的支配。因此,知识和信念是相互建构的,共同影响个体对于特定数学问题和数学情境的理解。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信念在本质上是个体的建构,而知识在本质上是社会的建构。从哲学的角度来讲,知识是客观的,信念是主观的,知识是被证明正确的信念。

1.1.3信念与态度的区别

对于信念与态度的区分,心理学家将态度定义为对个体用一种赞同的方式回应的倾向。很多学者认同信念和态度是两个相互分离但又相互关联的变量。信念比态度更稳定而且偏重认知,是二者中形成速度最慢的。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发现信念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可以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去界定,但无论是从什么角度去界定信念,它都包含着认知、情感、意志、评价等重要成分。

1.2.1数学信念

在数学教育研究领域,关于数学信念的定义有很多差异, Schoenfeld认为数学信念系统是个体的数学观点、理解和感觉,会影响个体在数学研究和学习中的行为方式。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有学者认为数学信念是指在感性和理性方面对数学有深刻认识基础上的对学好数学的一种坚定的自信心。从教学角度来说,有学者认为数学信念是指教师关于学生学数学、教师教数学的看法和观念。

综上,随着对数学信念研究的不断发展,对数学信念的研究从原来纯粹的对数学的观点,逐渐发展延伸为是数学教师持有的与数学、数学的教与学等有关的思想和观点。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拥有许多信念(数学认识信念、数学学习信念、数学教学信念),这些信念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形成一个体系,并由个体日积月累的实践经验形成。

基于对数学信念的概念界定,我们进一步分析数学信念的成分与构成方面,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在Underhill(1988)Mcleod(1992)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并提出自己的关于数学信念的类型的划分。

1.数学学科信念:从数学学科的角度来看,Ernest将它和个人的数学哲学观点联系起来,提出在三个层面的数学观:工具主义,柏拉图主义和问题解决主义。工具主义的数学观,认为数学是由一堆没有关联但是有用的事实、法则和技巧积累而成,柏拉图主义的数学观认为数学是一套清楚地互相关联的结构与真理,是由逻辑及意义连接起来的知识;问题解决主义的数学观则认为数学是变动的,是一个不断拓展的领域。从科学的数学方面来看,传统主义把数学看成一堆技巧;形式主义认为数学是有逻辑和严谨的;建构主义则把数学看成一个建构的过程。

2.数学教学信念又称数学教学观,是指教师对教W目标、教学结果及评价等的认识和观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有关的理论、观点及相关因素所持有的且信以为真的看法。

3.数学学习信念又称数学学习观,是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看法,关于学生怎么学习数学的观念。行为主义学习观强调知识的传递性,认为数学公式、步骤、练习和结果很重要,不关心学习过程;而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信念强调问题解决和生成学习,关注思考的过程和探索性学习;鼓励学生多讨论。

1.2数学教师数学信念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数学教师信念指引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数学教师的数学信念在其学生时代,受个人经验和学校的影响,初步形成。再经过师范教育,其教学信念和学习信念趋于稳定[3]。有研究者发现,师范教育过程中,师范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影响到他们的数学信念[4]。此外,在教育实习的经历对他们的数学信念也有很大的影响。总之,在师范教育过程和教育实践中,许多因素影响教师信念的形成。因此在当前社会文化背景下,极力研究和改变教师的信念是当务之急,而职前教师数学信念的养成阶段是今后教师数学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对于职前教师数学信念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1.2.1数学教师数学信念的影响因素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学者就影响教师信念的因素做了更广泛的研究。结果表明有些因素阻碍教师信念的实施,造成信念与教学不一致。欧内斯特指出教学的社会背景带来的机会和限制以及教师对自己信念的认识层次和对教学的思考程度等影响着教师数学信念。

1.3数学教师数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显示,数学信念与教学行为无明显的相关或相互冲突,楼荷英经研究发现:在进行实际课堂教学时,教师所表现的教学行为与教师信念实际上是不一致的。但更多的研究表明,数学信念与教学行为间有很大的相关性。王兴福(2014)丁福全(2008)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式研究发现数学信念对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皆倾向于进步取向[5]。

综上,通过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数学信念是影响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行为是数学信念的一种外在表现。二者呈正相关。

1.4小结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发现:基于数学信念这个领域,从数量上看:对职后教师研究的比较多,相比之下对职前教师研究的较少。从研究内容上看:对于职后教师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教数学信念及其职业发展研究、教师数学信念与教学行为关系研究等。在当前社会文化背景中对职前教师主要研究包括对国内外职前教师信念对比研究、职前职后数学信念差异研究、城乡教师数学信念对比研究、职前教师数学信念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于指导师范生学习有重要意义,但是跨民族的信念研究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族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独特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要想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充分了解各民族的基础教育情况。由于数学信念影响着教师的学习观、教学观、数学观,接着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继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观、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以此循环。研究者对不同民族学生数学信念系统的相关问题已有所涉猎。但是不同民族教师数学信念尚无研究,特别是职前教师。因此跨民族比较分析职前数学教师数学信念对改进各民族地区的数学教育有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仕荣.师范生数学教学信念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4

[2]康怡.高中生数学信念系统结构的初步研究――以深圳市高中生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脱中菲.小学数学教师信念结构及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6

第2篇

论文摘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对广大高中教师的课程理念、知识和能力结构、教学行为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高师院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高师院校为了顺应高中课程改革对新型教师的要求,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从改革效果来看,高师院校仍然没能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依旧“穿新鞋走老路”。教师教育的发展仍然停滞不前,教育培养模式滞后于当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速度。本文针对高中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分析探讨了当今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高中新课程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评价等进行了新的诠释。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与内容、教育实践环节、教师培养模式等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高中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应该是课程价值的思考者,是学科专业的播种者。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厶作探究的协作者,是资源保障的服务者,是终身发展的示范者……由此可见,高中新课改的推进对教师教育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要求高师必须培养出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满足高中新课改的要求。

一、高中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对广大高中教师的课程理念、知识和能力结构、教学行为等提H{如下的要求。

1,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掌握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理论,具有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理念。

2,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广博而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对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实施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具有驾驭新教材。有效指导学生提高课程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4,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课程,进行教学和具有教学评价的能力。

5,对课程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要具有新的价值观,同时具有在新价值观指导下的教学评价能力和组织教学评价能力。

从高中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可以看出。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新的教学理念,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诸多能力。目前,作为培养教师“母机”的高师院校培养出来的“准教师”来说,显然还不具备上述的诸多能力。

二、当前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重新调整。教学内容仍然陈旧。

近两年,我国大部分高师院校对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把传统的三大模块体系,即专业课程、普通教育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改为通识课程、教育类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七个模块。改革后的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选修类又分专业选修和公共选修,学科专业课程在整个课程中所占的比重由原来60,以上下调至15,左右,教育类课程由原来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和教育实习,改为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校德育与班级管理和教育实习。课程设置中加大了实践课程的课时和学分。另外还加入了创新教育的课程。从课程设置上看,改革后的课程更加合理,也更有利用培养出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广博而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师。

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大部分高师院校也进行了改革。规定各门课程都尽量采用最新出版的教材,但即使这样。其课程内容的宽泛性与完整性远远达不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要求。达不到迅速发展的教育实践对师范生教育理论与技能的要求。由于高师的教授们用惯了老版本的教材,所以在他们的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仍然以老教材为主。许多新版本的教材,更新率低,有些作者只是变化了教材结构,教材的内容和老版本的大同小异。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教育类课程教材多数虽都已更新,由于教材的出版周期长,当今新高中新课程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变化,新的教育思想、理论不断产生,致使教育类的教材不论怎样更新。其教学内容、观点总是落后于当前,总是无法满足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式、手段仍然单一

从整体来看。高师院校师生对新课程的认识比高中迟缓,表现在教师方面,高师院校除了一些教育研究机构及一部分参与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人员外,大多数教师由于学科壁垒的阻隔,长期致力于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科研,无暇跟踪教育理论的新进展,先前学习的教育理论大多已经陈旧,因此,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评价观等基本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育理念滞后表现在学生面。尽管高师院校在相关课程中对学生进行了新课程的通识教育,还专门增设了32学时左右高中新课程培训。但由于有关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空洞,仅限于理念上的灌输,缺乏实践性和实用性,致使相当多的学生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有的似是而非,有的若明若暗,有的浅尝辄止,有的一知半解。反映在以后的教学中,就是不能将先进的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仍然重教轻学,以教代学,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过多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多年来,高师院校教师基本沿袭了前苏联的学科中心体系。追求课程的系统性和严密性,习惯沿用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和个性发展。虽经多年改革,但由于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根深蒂同,教师主体的地位少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对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显得很不适应,教学方式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如高中新课程中新增设了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研究性课程及选修课,但我国现在大部高师院校却大多实行分科教学,授课的方式多为讲授式,强调“专”“精”效应,很少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课程,具有多媒体教学的能力。的确,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使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及师生互动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PPT文件取代粉笔和黑板,从以三维动画为主体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到网络教育平台的利用,都要求教师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然而现时不少高师院校教师依然习惯于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上课。或者将Word文档、P胛文件照搬到屏幕上,成了电子黑板,教学手段及其单一。 (三)增设了实践课程,但实践过程封闭,缺乏竞争与活力。

在实践课程改革上,高师院校除设置教育见习、实习和社会实践外,还增设了教师口语、板书与板画和微格教学等教师技能课程。但实践教学过程并不理想,缺乏竞争与活力。例如,微格教学课程,每个学生仅有一次10分钟的微格教学实践,这样的机会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实在是珍贵而且稀少,学生通过微格教学的环节提高自己的教师技能,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教育实习是学生得到实践锻炼最重要的环节。但目前很多高师院校的存在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够。投入精力不足的问题,再加上缺乏足够的见习、实习基地。有的高师院校干脆就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学校,自主安排实习。导致师范生教育技能培养最重要的实践环节薄弱。甚至流于形式,直接影响了师范生教育技能的提高。由于实践课程的环节严重缩水,导致师范生在教学设计、语言表达、课堂管理等教学技能水平上存在缺陷、延长了师范生入职的适应过程。以至于高中优秀教师普遍认为高师院校的课程与教育实际需要严重脱节。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低下。

(四)评价理念已更新。但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高师院校虽然早已实行学分制。但这并不能改变其多年来落后的评价体系,高师依旧沿袭多年单一的课程闭卷考试评价式。学生们仍然是“60分岁”。考试过关便是事大吉。这种单一的评价式早已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泯灭一空,致使大学课堂睡觉、说话的现象严重。学生们各行其事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们也早已找到了“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考试规律。虽然高师院校也尝试着评价方式的改变。把有些课程闭卷考试改成开卷考试,但开卷考试的题目缺乏新意,学生往往是迅速地在书上找到答案后,抄到试卷上,之后交卷大吉,考试过程变成了一项抄写的体力劳动。有些课程虽以小论文的形式考核,但因学生从来没有接受过有关科研论文撰写的指导和训练,最后交给老师的小论文大多是没有自己观点,东拼西凑图书馆资料整合后的文本。毕业论文的评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面对学生写出的“糟糕”的论文,有些高校教师甚至呼吁取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虽然高师院校加大毕业论文的学分、课时,加强了论文导师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但这却依然不能改变和提高论文的档次和质量。毕业论文的题目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只有极少数学生能拿到实验。做问卷调查的题目,大多数学生的论文题目还是局限于理论层面,这使得大多数学生无暇思考自己论文的框架、结构和观点,就从网上大段大段地下载资料。之后大量的资料堆砌在一起,变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这样的评价体系势必使师范生把在大学期问评价理念带到高中,这样的评价观也必然妨碍高中新课改更深层次的推进。

三、为了适应高中新课程。高师院校仍须加大改革力度

“基础教育是教师教育的服务对象”教师教育如果脱离了基础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为更好地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高师院校教师教育需从理念到思想,从课程体系到课程结构,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职前培养到职后培训等方面都要作相应的变革。

(一)加大实践课程管理力度,让实践课程真正发挥实践作用。

发达围家普遍认为,教师知识是一种实践性知识。教师培养应该重视在实际工作中的“摸爬滚打”和“师徒相授”。因此,必须加强教师教育实践环节。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而形成的,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内化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可以认为。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形成的关键途径。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其主要做法,一是加强教育见习的管理,改变教育见习走马观花,走过场的现状,二是以微格教学训练为抓手,加强模拟实习、试教、说课训练,三是加强教育实习各环节管理。如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强化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加强实习过程管理等,切实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质量。

(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内容上。要针对目前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教学内容偏重学科知识与高中新课程相脱节的现状。紧密结合生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实际,努力吸收现代科技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成就,充分体现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更新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少而精,删繁就简,突出重点。要在课程内容整合的基础上。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面满足高中课程改革对教师综合素质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自身发展以及教师专业化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要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反对“满堂灌”和“填鸭式”等做法。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选精讲教学内容,及时介绍学科发展动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第3篇

论文摘要:根据文化学的观点,价值是指人们心目中关于美好或正确的事物的观念,人们内在的价值观与外在的行为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以文化价值观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对比中国教师与美国教师在教学行为方面的差异,重点对导致差异的内因进行分析,讨论教师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对教学行为的影响。

教师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策略和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陈述、教学管理、倾听与提问、教学评价、表情姿势等外显的行为。从现象上看,这种行为多是有意后行为。“教学行为是一种文化行为,即教学行为是以背景和教学实践为基础的行为,与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并需要教师以其文化意识自觉对之进行关照。”(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师内在的文化价值因素影响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判断,也决定了教学行为的发展方向。

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分属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不同的文化不仅影响了不同文化背景教师的思维方式,而且也形成了不同的教育价值观。由于受文化的影响,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的教师在教学行为方面有着不同的倾向。为了说明文化差异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文章着重分析造成美国教师与中国教师教学行为差异的文化价值因素。

一、教学行为中“问”与“答”的差异

课堂教学中,美国教师多鼓励学生向教师发问,美国教师每节课都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留给学生自由提问,学生往往踊跃向教师发问,教师几乎是有问必答,学生处于主动状态。与此相反,中国教师习惯于向学生提问,以提问来组织教学。学生回答问题是来自教师的要求,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这两种不同的教学行为倾向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在美国文化中,人们的价值观念是重平等,崇尚自由和民主。这种价值观念是美国的《独立宣言》中“人生而平等”这句话的体现。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师生关系是平等、自由的关系,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学生可以直呼教师的名字(这在中国文化中是绝不允许的)。在教育方面,西方文化崇尚“求真”精神的培养。美国文化的价值取向,认知价值超过了道德伦理价值。

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是重传统、重权威。人们最高的价值理想是古代圣人的人格,在行为方面,道德伦理压倒一切。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中国教育的传统强调“师道尊严”,教师“闻道在先,术业专攻”,教师就是知识道德的化身,具有绝对权威。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念仍然在潜意识中影响着当代的中国教师,中国教师虽然也接触到西方文化,但是在行为上更多的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教学方式上往往是习惯于“一言堂”或“注入式”,教师提问学生,而不习惯于学生的反问,师生之间缺乏双向交流。

二、教学行为中“动”与“静”的差异

美国教师注重运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由讨论是美国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可更换座位,自由地参与自己喜欢的小组,可以七嘴八舌地讨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中国教师习惯于要求学生安静地听课,中国教师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换座位和讲小话被视为不懂规矩,在大多数中国教师眼里,顺从、老实、听话是好学生的标准。

一“动”一“静”反映出东西方文化差异对教师学生观的影响。英语文明源于古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希腊三面临海,海岸线长,岛屿多。航海贸易是古希腊人的主要生存方式,形成的是海洋文化。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奥德赛》正是这种海洋文化的充分展现。它是一部描写航海生活和家庭生活的英雄史诗,描述了古希腊人心目中的英雄奥德赛在海上漂流十年,面对大海瞬息万变、令人惊心动魄的自然现象,历尽艰难,征服大海,才回到家乡的故事。这种人与自然斗争,战胜自然,争取个性解放,求变、求动的精神在人们心里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英语民族重视外向的行为和行动,喜好动、冒险和竞争。“动”和“做事”是英语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念,正是这种“动”的价值取向影响了教师的学生观。因此,美国教师通常更喜欢好“动”的学生和活跃的课堂。

中国文化是属于“静”的文明。任何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首先,从中国地理环境的独特性,我们可以找到形成中国文化的部分原因。中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东北部是大兴安岭,西北部是沙漠戈壁,西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中,中国文化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其次,农业生活方式对中国文化崇尚稳定的特点也有重大的影响。中国领土辽阔有良好的气候和适宜的土壤,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中华民族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发展农业生产,无需向外扩张就可以在土地上获得生存所需要的一切条件。人们接受了“稳定”的观念,习惯于它,一旦稳定受到影响,人们就感觉到无所适从。中国传统文化“静”的价值取向也影响了教师的学生观,中国教师更习惯于听话的学生和安静有序的课堂。

三、教学行为中“好”与“坏”的差异

美国教师与中国教师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对学生个体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那些曾经在中国和美国接受过不同教育的人来说,中国教师和美国教师在教学行为方面的差异给他的感受是最为深刻的,两种不同的教学行为对他们的成长过程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结果是迥然不同的。张五常是全球华人中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然而,他在中国上小学和中学时,都不被认为是一个好学生,甚至被学校开除。后来,他到美国却成了最受欢迎的学生,最终成为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同样一个张五常,在中国被认为是差生,而到美国却成了优秀生,正是美国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了他的人生。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差异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1)中国教师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学生面前总是要建立知识权威的形象,因此,当张五常提出“不该问的问题”时,中国教师就认为他是有意捣乱。在中国,老师可以任意提问学生,而绝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老师,这是一种教师专制行为,这种专制行为是受中国“师道尊严”保守观念影响的结果。而美国教师对张五常提问的赞扬行为则体现出了平等、民主的文化价值观。(2)中美教师对张五常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反映出两种教育质量观的差异。中国文化的教育质量观是重结果、看成绩;美国文化的教育质量观是重视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我们确定所谓的“差生”“后进生”,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作业和考试成绩。用作业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是不公平的。实际上,人的才能表现在不同的方面,有的擅长抽象思维,有的擅长动手操作……正好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在我们的教学中,有多少学生因考试成绩不佳而被认为是“差生”?这些被打入另册的学生不是对这种不公正表示不满反抗,就是对自己的一生丧失了自信。这是衡量标准的错,不是学生的错,衡量标准是由文化价值观决定的,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衡量标准,通过比较,我们更容易看出我们的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育需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对中国教师而言,应该更多、更直接地接触西方文化。中国教师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去深入地研究、比较英汉两种文化并吸取西方文化的精华,融合东西方文化的有效成分,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玉琨,钟海青,江文彬.90年代美国的基础教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第4篇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微格教学的概念微格教学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技能,并对每一项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反复训练以建立教学技能的培训模式。

【关键词】微格教学的概念 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 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技能

【本页关键词】省级国家级期刊快速发表 学术期刊论文投稿欢迎来稿

【正文】

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我们正大张旗鼓地进行教育的改革,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要培养出好的走出校门就能上岗的未来教师,微格教学不失为一个好的培训措施。

1 .什么是微格教学

1.1 微格教学的概念微格教学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技能,并对每一项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反复训练以建立教学技能的培训模式。形象地说,微格教学是一种通过“讲课———观摩———分析———评价”的方法,用录象机、磁带录音装置和实验室式的教学练习,使师范生或在职教师的各种教学行为的训练变得可被观察、分析和评价,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选择性的模拟。微格教学是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技能训练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需要,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策略微观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和培训教学技能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1.2 微格教学的作用

1.2.1对师范生进行教学技能培训,输送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教师。多年来,师范院校对未来教师进行职前的技能训练,主要措施是开设教学法课程。然而,传统的培训方法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师范生理解教学,学习教学。这种言传身教固然产生一些影响,但目标笼统而不具体,使师范生很难把握教学的原理和原则,不能很好地掌握教学技能。传统的培训模式中,师范生一般通过实习而获得经历和感受教学的机会,但这种做法有诸多不足和不便,例如实习过程中若出现失误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等,而微格教学则将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分解简化,使学生在模拟的教学环境中得到真实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师范生在学习、把握教学时不再主要靠心领神会,而是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不断改进来进行。

1.2.2 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我国目前教师队伍的状况来看,90%以上学历合格的新教师需要进行上岗培训。这些新教师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边实习边学习的培训是继续教育的一种培训形式。即使有多年教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老教师,在科技日新月异,教学手段丰富多采的今天,也存在更新知识和改进教学方式的问题。

1.3 微格教学的特点微格教学之所以被广泛推广应用,主要由于它具有如下特点:

1.3.1 训练内容单一在微格教学模式中,训练内容被分解为一项一项的技能,每次课只训练一种技能或其中某一类型。训练中,还能把某一技能的细节加以放大,便于观察、讨论,反复练习,比较容易达到预期目的。必要时,可以随时观摩有关录象资料,供实习生和在职教师模仿学习,以取得最佳效果。

1.3.2 参加人数少训练中,每组学生不宜过多,一般7- 10 人,这样可以频繁地调换,机动灵活便于更加深入地讨论与评价。

【文章来源】/article/47/178.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第5篇

一、健全高中体育校本课程实施制度

(1)建立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听课制度,掌握体育课教学中的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听课,课后和任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及时反馈,及时做出评价,以促进教学。

(2)建全教研组与备课组教研活动制度。要求各教研活动要有活动计划,而且要认真记录每一次活动情况。抓好教育理论学习,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体育学科专题研究,围绕重点专题研究开展听课、举办观摩活动。

(3)认真总结本学科行之有效的经验,进行交流、宣传、推广,组织本学科教师参加有关的继续教育学习。建立教师参加校本课程教研制度。

(4)健全对话交流制度,在确定的时间里,按制定的活动计划,有准备、有安排、有步骤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研讨交流活动。这样,可促进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全面交流,促进教师对课标的自觉学习、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可提高教师们教学的预见水平及教研水平。

二、编写校本教材,让教师在与文本对话中提高专业水平

首先要做好“校本教材”的资料收集,探索体育校本课程的编写。还可以聘请学生担当品味师,不断修改。当然,由于受到教师水平及时间的限制,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但对于教师来说,校本教材的开发意味着一种机会,即教师都有机会得到发展,教师在参与校本开发的实践和反思中,将逐步加强对学校的认同意识,提高教师的归属感,形成课程意识、掌握课程技术并加快专业发展的进程。

三、抓住核心因素,让教师在自我反思中起步

在制订校本课程教研组计划和备课组计划的同时,积极培养反思教学的意识,自觉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反省、思考、探索能解决自己问题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等要素,促进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向“反思型”教师迈进。

要建立反思制度,引导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可本着“实行个别化设计,倡导创新设计,注重教学反思”的原则,着重强调检查教师所写的教学反思笔记、课后随感等内容。同时,通过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及创设案例、论文评比交流,以促进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和水平。

四、倡导团队精神,让教师在同伴互助中成长

教师互助合作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校本研究在强调教师自我反思的同时,提倡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同分享、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1)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在这个时间里,按制订的活动计划,有准备、有安排、有步骤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研讨交流活动。其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可以年级为单位确立备课组,在备课组中,通过研究课标、学生、教材,查找资料,并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初备的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由主备人说课、备课组成员讨论及评议,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力量,让教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再进行全面修改,促进教师对教材的全面交流。每位教师再结合自己的风格和本班学生实际补充修改调整。最后,还要求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反思,找出成功之处与不足,作好记载,以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开展“每师一课”“体育教学能手”评比听、评、研活动。开展校本研究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形式,其基本阵地在于课堂。可组织开展“每师一课”和“体育教学能手”评比活动。要求所有教师围绕各自研究的专题或近期困绕自己的教学难题,按“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等基本环节,先后分别承担授课、说课、评课、反思任务,掀起“听、评、研”活动的。

第6篇

[关键词]西部 校本研究 农村 中小学 教师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028-04

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是一个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教育发展离不开优质的教师,教师是教育质量好坏的主要因素。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力量和主要参与者,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他们工作在教育第一线,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推手。教师的专业能力决定教学的成效,关系到学校能否为社会培养出思想品德高尚、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技能熟练、能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教师的专业要持续发展,就要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寻找各种条件和机遇,探索发展的途径。西部属于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使用于教育的经费受到限制,这给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教师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展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研究,走自我发展的道路。开展校本研究,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改革,能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事业不断往前发展。

一、校本研究的含义

所谓的校本,源自英语的“school-base”,意思是“以学校为根本”或“以学校为基础”。20世纪初,欧美的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以校为本”的教育改革,探索解决学校教育实际中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改革从最初一些学校的“小打小闹”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校本运动”。校本研究指以学校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基础,以学校主要负责人、教学人员为研究主体力量,针对学校存在的各种教育教学具体问题而开展的、有计划的研究活动,其主要含义涉及for school(为了学校)、in school(在学校中)及based on school(基于学校)等三个层面。“为了学校”,指的是研究的目的旨在解决学校及其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课程改革中所碰到的问题和挑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校与教师的双重发展。“改进”是校本研究的主要特征,研究既要解决学校和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各类问题,也要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校本研究的问题一般不涉及宏观问题,而是涉及学校管理者及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强调具体问题的解决,把具体问题的解决放在首位。强调从具体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把决策和理论体现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修正、补充和完善。“在学校中”指学校自身的问题由学校的人解决,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乃至家长构成解决问题的主体力量,他们组成研究共同体,分析研究问题的原因,寻求问题解决的渠道。学校领导和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体验和观察研究活动的变化情况,以实践的方式检验理论、方案、计划的效度。“基于学校”的意思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切都以解决学校的问题为核心,围绕学校具体问题开展,“组织的各种培训、开展的各种研究、设计的各门课程等,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的种种潜力,让学校的资源能被充分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力释放得更彻底”。(许伟等,2009:34-35)

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自身存在问题的研究,是一种以学校管理者、教师为研究核心力量,针对学校现实存在的各种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的研究。其目的是改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发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以学校的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为研究主体力量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校本研究的以学校和教师问题为研究基础的教育研究模式有着与专业研究工作者的教育科学研究不同的本质和特征。

二、校本研究对教师发展的促进

教师发展也称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所从事的学科及其相关专业教育教学与研究能力方面的发展,即教师在专业思想、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成长过程。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界加大了对教师发展问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成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话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中小学教师开展课程改革所需的素质已不再是传统上学历层次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获取,而是教学能力与教育研究水平的提升,实现的是由“教学型”到“教学研究型”教师的转变。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问题解决的一种校级课题研究活动,对促使学校问题的解决和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具有双重意义。

(一)促使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实施能力

“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包括教学监控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方法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教师激励评价能力、分析反馈能力,等等。”(贺永旺等,2011:15)校本研究的过程是教师反思、研究和总结的过程,是教师教学实施能力提高的过程。在研究中教师不断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按新一轮课改要求,用新的理念和理论观点审视、评价和分析自己教学行为,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探索问题解决的策略。

(二)促使教师学习新理论,以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校本研究要求教师带着有关案例问题,深入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运用先进的理论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探究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的理论学习旨在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学习的目的比较明确,学习愿望强烈,往往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研究学习,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成效。

(三)促使教师研究解决问题,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校本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教学实际案例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及课题研究材料的撰写,这些工作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论文是教育教学案例研究成果最好的表现形式,课题研究材料是教育教学案例的一种升华,案例研究能给论文和课题研究提供翔实的材料。校本研究使教师把教育教学行为与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经验与教育教学做到有机结合,促使教师拓宽研究的思路,开阔研究的视野,扩大研究的渠道,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现状解析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有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师专业能力构成要素包括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反思能力、教育研究能力、评价能力及交往能力等,核心要素是教学实施能力。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大都位于偏僻的乡镇,办学经费紧缺,教育发展困难,教学实施能力和教育研究的能力整体不高。不少教师教学思想保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安于现状。面对新课改,教学方法简单,没有创新精神。教学手段落后,无法较好地利用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能效。他们不写论文,不做课题研究,不知什么是科研,也不知道要研究什么。总体说来,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不足体现在施教能力、反思和研究能力、技术手段运用能力等方面。

(一)教学能力整体不高

教师的教学能力指的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包括教学选择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校教师受办学经费的限制,个人专业长期得不到发展,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这主要表现为:教学选择能力不高,教学设计能力低下,教学实施能力不足,教学评价能力不强,教学创新能力不够。教师教学选择能力不高指的是在选择用于教学的资源时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选择教学的目标、合适的教材、有用的资料、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设计能力低下指教师不能根据选择的资源及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目标,创设符合实际的教学情境,采用有效的策略,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教学,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教学实施能力不足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没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不高,缺乏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沟通能力,缺乏课堂协调能力和指导学生的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不强指教师教学评价能力有限,评价方法较为简单,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够客观和恰当。教学创新能力不够指教师的教学思想比较保守,教学没能体现新课改要求,热衷使用老的方法,采用 “灌输式”、“教条式”等方式教学。

(二)反思和研究能力不足

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以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决策、行为、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调整的能力。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精神较弱,不少教师的反思限于教育教学问题,方式较为简单。邓泽军教授做的调查发现,“53.7%的教师在遇到教育问题时趋向于与同事讨论,而查阅书籍报刊以及自己摸索这种内省式反思方式仅占14.4%和3.5%。”(邓泽军,2013:40-41)大多数教师不做教育教学研究,缺乏科研成果。邓泽军教授的调查还表明, “从未发表过论文和著作的教师比例占到了49.4%,其中38.8%的教师写过论文但未发表。”(邓泽军,2013:40-41)

(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不强

西部农村学校由于信息技术建设起步较晚,硬件设施配套不足,很多学校只配有一间多媒体教室,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极低,教师缺乏必要的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意识比较淡薄,有效运用能力普遍偏低,难以适应新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求。邓泽军教授的调查表明,“西部农村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电教设备的较少,仅占调查总人数的27.9%,而不太会用、从来不用、很少使用及学校没有的比例则高达54.5%。” (邓泽军,2013:41-42)

四、开展校本研究的策略

西部中小学教师能力现状不能令人满意,需要通过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学案例研究、小课题研究等研究方式,梳理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难题,从中寻找有价值的研究论题,探究问题解决的路径,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促进自身发展。开展基于本校实际问题的研究活动,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使自身专业获得可持续发展。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研究的方向和合适的研究方式。

(一)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是把教育行动与教育研究结合起来的一项研究活动,可以用“观察”、“反思”和“运用”等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研究的特点包括“为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和“由行动者研究”三个方面。“为行动研究”指的是研究的目的旨在解决教学的实践者及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为了建构新的学术理论,其具有实用性和即时性。“在行动中研究”指的是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研究的环境就是研究者即教师所处的教育教学工作环境;研究过程就是研究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研究者行动的表现。“由行动者研究”指的是研究的主体力量是在一线工作的教师,不是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加以分析研究,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研究的问题是学校特有的问题,属于个案研究。研究结果是解决问题,在小范围内有效,不值得推广运用。教师是行动研究的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面临许多问题,应认真梳理,从中选择研究的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是:发现问题 (确定问题)、分析问题 (界定并诊断问题的初步原因)、拟定研究计划、收集资料与实施计划、检验措施的有效性、依据效果修正原始计划、整理研究成果。行动研究能使教师能自觉地从事研究,培养教师感知问题的敏锐性,增强教师对学生需求的关注,随时收集资料并思考其意义,发展其在教育活动情景中分析、反思和决策的能力。

(二)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它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即研究者)以叙事或讲故事的方式对教育教学事件进行描述、分析、论证和反思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事件中发掘隐含其中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解释、发现或揭示教育的本质与规律。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研究者既是教育教学事件的叙述者,又是事件的记述者。如果叙述的内容是叙述者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那么这样的教育叙事研究就可以被看作是叙事行动研究。这种研究方式旨在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者只是教育教学事件的叙述者,而事件的记述者由其他教师或教育研究者承担。这种研究方式常被专职的教育研究者所采用,通常以教师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从教师的叙述中,或从教师所提供的资料(如备课本或工作日志)中分析和归纳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解释或揭示教育教学的规律。叙事研究的过程通常是:确定所探究教育现象之中的研究问题―选择研究个体―搜集故事,建构现场文本―编码并重新讲述故事―确定个体故事包含的主题或类属―撰写研究文本,确认与评估研究。

(三)教学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case)指的是已发生的、真实的、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包含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教学案例则是对教学活动中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教学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和分析,其一般是课堂教学发生的真实故事,是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或困惑所做的真实记录。其内涵包含五个层次:1.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过的、不是虚构的。案例的撰写者为当事人或者直接的旁观者,其亲历事件的发生过程。2.所描述的事件或情境中包含有矛盾冲突和普遍性的疑难问题。3.反映的问题必须是典型性与普遍性问题。4.案例所描述的事件以及所反映的主题能给人们带来思考,给其他教师带来借鉴。5.案例的叙事性。案例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出来,或以理论逻辑的方式将事件概括出来。教学案例的结构:背景―主题―细节―结果―评析。

教学案例研究是以教学中的某一现象即教学案例为研究样本,通过观察、反思、讨论、查阅文献等分析和研究,以一定的形式来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是教师提升教学成效的一种方式,在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他人的教育教学进行剖析,也可以以“当事人”的身份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享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分析诊断问题并寻求对策,自觉调整、改进、完善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案例研究的步骤是:明确案例主题―精心设计―进入教学―反思教学―撰写案例―形成案例。

(四)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基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属于校级课题研究的范畴,与“学术派”的教育理论层面研究不同,它“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师个人或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可以直接被应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并取得实效”(徐世贵等,2011:25)。小课题的显著特点是研究的范围小,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时间短,用于研究的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其研究的问题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在教学实践遇到的,可以是某个单元、某个环节的问题,也可以是某些现象、案例。课题的研究形式多样化,可以申报立项,也可以不申报立项。研究的内容和时间自主,研究什么、何时研究、如何研究由教师自主决定。研究的组织形式可以是个人行为,也可以是小组行为。研究的问题源于实践,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指导具体教学实践。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反思自身教学行为,选择有价值的课题,对各种疑惑进行研究。

小课题的研究方案:问题现状―成因解析―研究目的、内容与对象―研究时间―采取措施―成果预测―研究成员。

五、结束语

教育要发展,其根在改革。改革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力,没有改革,教育的发展就会停滞。教师是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力量,教育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受经济因素的制约,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方面遇到不少困难,应在现有有限的条件下,树立教育科研意识,根据新一轮课改要求,立足本校问题实际,开展校本研究,以科研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施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推动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

[ 参 考 文 献 ]

[1]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许伟,胡庆芳,等.校本培训创新:青年教师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 贺永旺,等.提升教师教学实施能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第7篇

论文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教师教育的研究从行为研究逐步转入注重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态度、策略与方法上来。于是初步形成了“教学效能感”这一教育心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与信念,并与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等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着重探讨教学效能与教学行为的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心理学从行为科学到认知科学的发展,教师研究逐渐从关注教师的行为塑造转到注重教师教育观点、教育态度、教学思维等内在心理品质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和原因的探讨。随之,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实证研究,逐步形成了“教学效能感’笼一教育心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面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成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着重探讨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师教学的重要影响,希望引起一线教师对教学效能感的重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教学效能感概述

1976年兰德小组提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业完成的信念,或者是指教师对自己如何很好地影响学生学习的能力信念”。1977年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并将其定义为“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③自我效能感包括两个部分:效能预期与结果预期。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实施某行为的主观判断;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结果的推测。

随着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的兴起,研究者们开始运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概念来研究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包括两个部分: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所谓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认为即使在显著受到外在环境限制的情况下,教育仍有可能改变学生;而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教好学生的信念,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Gibson等人认为,两种不同的教学效能感正好反映了自我效能感的两种预期,一般教学效能感反映的是结果预期,个人教学效能感反映的是效能预期。

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学效能感与教学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反映学生成绩好坏的重要预测变量。因此,教学效能感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己成为教师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教学效能感对教学的影响

教师教学效能的高低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表现、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表现,已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并信心百倍,精神饱满,表现出积极的教学态度和情感。这样,一方面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以使自己的目标得以实现,另一方面,目标的顺利实现又反过来促使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效能感产生更加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高效能感一目标达成一更高效能感”的良性循环。而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则表现出较多的焦虑和恐惧,害怕个人准备不足,害怕遇到意外的对抗而不知所措等,从而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甚至会影响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

(二)影响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控制

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控制中,自我效能感不同水平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表现。李哗等曾用观察法对中小学教师课堂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教学效能感水平不同的教师在上课时间的安排、课堂提问的认知水平、提问对象以及对学生的反馈方式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往往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组织教学,能够创造积极、热情、民主、轻松地课堂气氛,选择有效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相比之下,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则采取责备、冷漠的态度,教学方法呆板、缺乏控制和管理教学情景的能力。

(三)影响对教学成败的归因

Mc Daniel ?Mc Carthy研究发现,有的教师将学生无法进步的原因归罪于学生、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经济地位、缺乏学习动机或越轨行为,而事实上是这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缺乏信心。我国学者研究表明,成功教学的能力及努力归因随教学效能感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背景及运气归因随教学效能感水平的提高而降低。教学效能感不同的教师在教学成功归因倾向上差异能反映出高效能感水平的教师更倾向于将其成功归因于自身内部的因素,低教学效能感的教师更多地将教学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及背景因素,更倾向于对失败进行外部归因。由此可见,高效能感的教师对教学成功的归因会增加增强工作动力,进一步教学效果;而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对教学失败更加敏感,产生内心冲突。

(四)影响教师教学策略的运用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景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需要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或教学活动方式。熙致师运用的教学策略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使用教学策略的过程也是教师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当他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讲授同一教学内容时,他们会考虑不同教学策略所包含的不同知识技能要求,那么他们选择何种方式就取决于其对可供选择策略活动的自我效能感。Ashton? Webb研究表明,效能感水平低的教师一般是控制定向者,倾向于采用粗暴的惩罚性的管理策略以控制学生的行为;而效能感水平高的教师,一般不是控制定向者,他们不是试图去控制学生的行为,而是给学生提供行为的信息,鼓励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建构。 三、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培养提高

美国心理学博士海姆.G.吉诺特(CHhain G Ginott)所说的那样:“在学校当了若干年教师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与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者指出教师效能感的形成与变化会受到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即掌握经验、观察榜样教师教学获得的经验即替代经验,社会劝说以及教师自身的情绪等心理状态的影响,同样教师效能也会受到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的影响,如教师性别、教师评价制度、社会风气等。提高教学效能感,可有以下几个举措。

(一)从个人层面看

1.对教学成败进行合理归因

教师对自己的成功做出了高能力和努力归因,而对于失败教学则归因于外部不可控因素,这种归因取向是积极的。研究表明,如果个体把自己成功行为归因于自己高能力,就会感到自豪与自信,就会增强再次成功的期望,就会再作努力:如果个体把自己失败行为归因于自己能力低下,就会感到沮丧与羞愧,就很少甚至无成功期望,就不会再做努力。但是,如果个体把自己失败行为归因于努力不够,则个体虽然会感到惭愧,但会产生再次成功的期望,再去奋发努力。由此可见,教师的归因取向是积极的,有利于增强后续教学效能感,改进后续教学行为。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效能感,就应该进行积极、努力地归因吗,对教育教学中出现得问题作易控的、不稳定的和内部的归因;认识到只要自己努力工作,积极掌握良好的教学策略、增强责任感,就会成功地完成任务;认识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教师进行恰当的归因对于激发成就动机,提高教学效能感有着积极的意义。

2.设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帮助教师积累成功体验

班杜拉认为,教学效能感来自于各种教育教学经验,以往多次成功的经验会增强教师对未来取得成功的信心,增强教学效能感,而过去多次的失败则会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并降低个人教学效能感。可见,从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是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而教师判断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是与其教学目标相关联的。戴维克等人把个体的成就目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操作目标,指向外界,人们的活动目标是为了取得外界良好的评价;另一类是掌握目标,指向任务本身,人们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和发展自身能力。

(二)从学校层面看

1.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改变与提高,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研究表明。,经过训练的教师会认识到新教学方法更有效、更符合教学实际,对学生的学习名具有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培训也使得教师认识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认识到自己更大的教学潜能还有待于挖掘,从而增强了他们的教师效能感。学校应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学效能感的重要性,不断为教师创造进修培训的机会,是教师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教学能力不断得到发展,教育信念不断增强,并鼓励、支持和帮助教师在实践中革新教学方法,熟练掌握教学策略。一旦获得成功就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增强教师教学效能感。

2.改革教师工作评价制度

工作评价对教师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教师评价是一种奖惩性评价,评价主体、标准、内容、方式等单一化,过于注重学生考试分数,易引发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而且以牺牲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为代价,因此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现代学校应实行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内容、标砖、方式多元化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通过评价,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其特长,让教师及时、充分地获得有益于效能感发展的信息和机会,让评价成为教师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欣赏别人的过程,从而提升教学效能感,并促进其专业成长。

(三)从社会层面上,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社会支持体系

第8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中外籍英语教师;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074-02

当今,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聘用外籍教师担任英语教学任务的高校日趋增多。外籍教师,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外教已成为高校英语专业很受欢迎的教育者。英语是外教的本民族语,因此标准流利的地道口语是他们进行英语教学的最大亮点,也是相对于中国籍英语教师的最大优势。根据现有文献资料,中外籍教师的相关对比研究并不多。研究者杨帆分析了高职院校中外籍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徐锦芬、李斑斑对中外籍英语教师课堂中介作用进行了调查与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韩英再次对中外籍大学英语教师课堂中介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李欣对比研究了外籍教师与本籍教师课堂教学的特点。这些研究都是对中外籍英语教师自身进行的研究或探讨,尚无从学生评教的角度对中外籍英语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随着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不断完善,学生评教已经成为高校了解教师教学情况的主要手段之一。经过调研,很多学者对学生评教的积极作用给予了肯定,认为学生参与教学评估是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学生和教师是参与课堂的主要群体,教师是否受学生的爱戴和和欢迎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研究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外籍英语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对提升英语专业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如下三个研究问题:一是中外籍英语教师教学现状如何?二是中国籍英语教师和外籍英语教师哪个教师群体将获得更好的学生评价?三是如何让中外籍英语教师优势互补,提升英语专业教学质量?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法。以张林英博士在毕业论文中设计的《高校教与学质量问卷调查》为基础,参照高校学生对教师评教的评估指标,设计了《中外籍英语教师教学情况评价问卷调查表》。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教师素质、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问卷采用五点量表,开头部分包含了学生的一些基本信息,如性别、在读大学名称以及年级等。河南省6所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填写了 该问卷。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63份。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了描述统计的频数分析。另外,就中外籍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异同,邀请18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访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素质

一般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稳固的职业品质,它是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需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它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是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可见,教师素质在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性。调查表明,英语专业学生认为中外籍英语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相当,因为70.8%的学生选择了一般。说明外教并没有表现出比中国籍英语教师更高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对中外籍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结果显示:36.3%的学生认为外教比中国籍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强。57.5%的学生认为中外籍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基本相当。还有6.2%的学生认为外教比中国籍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差。对教师人格魅力的评价,51.4%的学生认为外籍教师的人格魅力明显高于中国籍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说明中国籍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待提高。

2.教学态度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有对象性,它总是针对外界的某事物或人。教师的教学态度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积极的教学态度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消极的教学态度会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71.1%的学生认为外籍英语教师比中国籍英语教师教学态度总体上要积极。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外教的教学态度给予了肯定。77.8%的学生认为外教比中国籍英语教师的教学更加充满热情,66.3%的学生表示外教比中国籍英语教师上课更有动力和精力,73.5%的学生认为外教比中国籍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更能运用幽默提高感染力并且上课的方式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外籍教师的教学态度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都比中国籍英语教师更积极、更好。

3.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是教师实现教学理念和执行授课计划的表现形式,也是教师传递知识要点的主要手段和方法。问卷主要涉及了12种具体的教学行为。调查结果表明,46.9%的学生认为中外籍英语教师的在明确地陈述课程的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方面没有差异,基本相当;38.9%的学生认为外教更加明确地陈述了课程的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54.9%的学生认为中外籍英语教师在有计划地给学生发放或指明学习材料方面没有差异;但34.5%的学生认为外教在此方面做得更好。54.8%的学生认为中外籍英语教师在讲课的条理性、重点突出和难点突破方面基本相当;23%的学生认为外教讲课更有条理性,重点更突出,难点讲解更透彻;22.2%的学生认为中国籍英语教师讲课条理性更强,重点更突出,难点讲得更透彻;说明中外籍英语教师在此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另外,47.8%的学生认为中外籍英语教师在注意介绍学科发展新动态、注意学生新旧知识联系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35.4%的学生认为外教更加注意这方面的教学行为;还有16.8%的学生认为中国籍英语教师在此方面表现更好。总之,问卷中的前四种教学行为,中外籍英语教师没有很明显的区别。

相比之下,49.6%的学生认为外教比中国籍英语教师更注意结合实践教学使用案例教学。59.3%的学生表示外籍教师比中国籍英语教师更注意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并根据学生反应进行了恰当调整。72.6.5%的学生认为外籍英语教师比中国籍英语教师更鼓励学生参与,在课堂上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对学习材料的兴趣。73.5%的学生认为外籍英语教师比中国籍英语教师更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小组任务等团队合作学习。69.1%的学生认为外籍英语教师比中国籍英语教师更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主题、收集研究报告信息。66.4%的学生认为外籍英语教师比中国籍英语教师在课堂内外更能使学生感到寻求帮助是受欢迎的。56.7%的学生认为外籍英语教师比中国籍英语教师给学生的评分更公平,作出的评语和反馈对学生更有帮助。但是,对课后学生更能联系到外教还是中国籍教师,大部分学生认为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种教师群体在课下跟学生的联系都欠缺。

4.个别访谈结果及分析

访谈对象是从6所高校抽取的18名英语专业学生。话题主要围绕中外籍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区别。采用集体围坐访谈的形式,时间约为90分钟。有学生说:“外教上课,不拘一格,形式活跃,经常组织我们变换座位。”相比之下,中国籍英语教师确实很少在课堂上变换学生座位。还有学生说:“外教上课,我们有更多的自由,课堂气氛也比较轻松,感觉像是在玩,没有中国籍英语教师上课那么严肃。”这些主要反映出中外籍英语教师教学态度的不同。这是因为中西方课堂教学理念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正如有的学生所说:“外教上课,常常不局限于教材,有更多灵活的教学内容。而中国籍英语教师更注重课本内容。”总之,学生反映的这些情况跟问卷调查的结果类似,都对外教教学的优点给予了肯定。

但也有学生认为,外教上课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有学生说:“我们的外教上课就不用教材,虽然说课上的也很生动,但好像知识不系统。”另外,还有学生认为:“外教上课常以组织学生活动为主,所以教学重点有时欠清楚,难点没有中国籍英语教师讲得透彻。”也有学生说:“我是一个英语口语和听力较差的学生,听外教上课有些吃力,常常跟不上外教上课的思路。有些课堂活动很难,我完成不了。”看来,外教更注重因材施教,力图使班里的每位同学受益。

三、对提升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思考

首先,中外籍英语教师要优势互补,共同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作出贡献。根据学生的评教结果,外籍英语教师无论是在教师素质、教学态度还是在教学行为方面都得到了比中国籍英语教师更高的评价。这充分说明中国籍英语教师要注意找准自己的薄弱点,努力学习外籍英语教师的优点。

其次,为了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中外籍英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中外国籍英语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具体而言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特别是人格魅力。第二,中外国籍英语教师要端正思想,不断改善教学态度。教学要更加充满热情,要有动力和精力,要善于利用幽默提高感染力,在教学方式上一定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三,教师要工作严谨,不断完善教学行为。即要有计划地给学生发放或指明学习材料;讲课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难点讲透;注意结合实践教学使用案例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倡团队合作学习;尽可能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要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主题,收集研究报告信息;要在课堂内外都使学生感到寻求帮助是受欢迎的;在课后要让学生能完全联系到任课教师教师;给学生的评分要公平,评语和反馈对学生要有所帮助。

第9篇

关键词:教学学术;教学管理;创新

自1990年代美国卡内基教育基金会主席厄内斯特•博耶(ErnestL.Boyer)提出“教学学术”的概念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关注教学学术、研究教学学术的热潮,在实践上一定程度地改变了部分高校忽视教学,或者不重视教学,或者科研冲击教学的做法。然而,尽管有国内学者的呼吁,也有敏锐的高校管理者的努力,但国内许多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依然非常严重。多数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较少考虑教学和教学学术等,偏离了大学的本真。因此,我们从教学学术的视角对教学管理中教学学术元素的缺失进行探讨,并提出创新教学管理的建议。

一、教学学术的内涵

面对纳税人对大学的不间断地责难,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厄内斯特•博耶(ErnestL.Boyer)在二十世纪九十年表的《学术水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报告中提出了教学学术的概念。他认为大学学术包括四个方面:探究的学术、应用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教学学术是关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学术;教学首先是一种学术活动和一个能动过程,是维系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桥梁。在一个好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既是知识传授者,也是新知识的学习者,他也很可能在此过程中得到一个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把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纳人学术范畴、成为教学学术是理所应当的。[1]教学学术概念的提出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有的对教学学术作出行为描述,阐述教学学术这一行为的具体特征;有的对教学学术的构成作出分解,阐释教学学术的组合要素;有的对教学学术的概念作出整合,构建教学学术的系统模型。教学学术的概念因为争论而更加清晰,虽然各家仍有差异,但是都一致同意教学学术的共同特征:反思、交流、公开化。[2]高等学校教学的学术性是由教学的内在本质和特征所决定的。同时,高校发展的规律决定了教学在大学中也必然享有学术地位。[3]高等学校教学的学术性决定了教学管理必须立足于教学,从理念到制度,从领导到普通管理人员的中心应该是教学。然而,现实并非尽如理想。

二、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学学术缺失的现状

在当前许多高校教学管理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忽视教学学术的现象,特别是管理理念、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

(一)管理理念的缺失

理念先行带动管理的成效。高校各级各类教学管理人员所秉持的管理理念将直接影响学校发展方向和管理成效。根据我们的调查,与国外相比,我国学者关于教学学术的理论研究仍不够成熟,主要以引介为主。如此致使教学管理者在实践中缺乏教学学术理论支持。不少管理者偏狭地看待学术内涵,他们认为只有生产知识才称得上学术研究,把学术视为发表学术论文与出版学术专著,将传播知识的教学未列入学术范围。故此,他们就不可能把教学上升到学术的层面进行探讨,而是把大学教学仅仅当做肤浅的技能。同时,为数颇多的高校管理者未能区分学科学术与教学学术之间的差异,从而采取相同的管理方式、方法对两种具有较大差异性的活动进行管理,不重视教学学术规律的独特性。认识的偏差使管理者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不能缺乏教学学术理念的指导,热衷于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上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他们的水平与成果都得不到得不到合理而公正的承认和评价。从而导致那些潜心钻研教学,全身心投入教学的教师的缺少成就感,进而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到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缺乏质量意识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许多高校教师教学质量意识缺乏。他们大多数人以上课多少的课时量来看待教学工作,较少关注教学效果,教学质量被忽视。高校管理人员考核教师的指标以具体可测的论文篇数、著作多少和课题级别等指标为主。至于教学,也是看课时量的多寡。对于质量缺少相应的可以测量的指标体系。长期以来,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中,具体落实效果不甚理想。如此,造成教学管理人员不重视教学质量,不关注教学质量;教师不关注教学,不研究教学。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被忽视,教学工作被表面重视而实际上边缘化。

(三)评价机制缺乏灵活性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对教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仍旧停留在文件中和口头上,对教学工作成绩的成绩承认不足,对教学工作的考核,采取对教学工作量的分解的方法,缺乏具体的、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法。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几乎所有高校的教师晋升主要是依据科研成果。尽管每所高校都会定期考核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但其中科研成果所占权重远远超越教学成果。由于科研成果的多少与质量是教师晋升的主要依据。这一规定涉及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很容易导致一部分教师重点关注各自的专业领域,产生错误的科研决定轮,误认为学术上的成就可以替代教学的成就,科研好教学质量就高。还会导致一些教师把目光盯在出论著、发论文上,对教学投入较少。教师的教学质量与研究相比其他科研来说难以量化评价,即使涉及到教学工作也是最容易满足的条件。尽管部分高校出台教学岗位职称晋升网办法,但是其条件也是以可以量化的诸如教学比赛获奖等级等为主要指标,许多全身心投入教学、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很少用机会获奖。这大概就是周鼎现象产生的根源。如此僵化的评价机制,忽视了教学的中心地位,忽视了教学的学术性。

(四)激励机制缺失

在多数高校,教师不重视教学的原因还在于对教师的激励机制乏力。教学中心地位的突出,需要全校上下都重视教学,日常的行为围绕着教学。管理人员服务教学,教师重视教学学术,关注教学问题。但是,学校缺乏对教师出色的教学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效的欣赏、承认、关心和高度的评价,亦即对教师教学的激励不足。许多高校正在执行的教师绩效考核与教学质量关系不大,教学效果好坏对考核结果影响不大。如此便导致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缺乏外在的来自于组织的动力,从而造成教学质量下滑。

(五)约束机制乏力

除了激励机制缺失之外,许多高校对于教师的教学行为约束不足是造成教学质量下滑的另一原因。约束机制是为规范组织成员行为,便于组织有序运转,充分发挥其作用而经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执行的具有规范性要求、标准的规章制度和手段的总称。虽然各高校都有相应的教学管理的约束机制,执行起来往往不到位,显得乏力。各高校对于备课、教学纪律、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都有具体要求,但是对于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教师特别是科研能力强、科研成果多而不能履行教学职责的教师往往不按照制度执行。

三、以教学学术引导高校教学管理创新

为了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回归大学本位,我们根据从教学学术的视角分析了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对策促进教学管理的创新。

(一)树立教学学术的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学术不单单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理念。为了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高校内部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教学学术理念,用教学学术来统领教学管理工作。首先,要充分认识教学的学术性。教学管理者要认真学习教学学术理论,充分理清教学学术的意义、内涵、作用和运行规律,将教学学术放在与知识生产的学术同等重要的位置。关注教学学术,把对于教师在教学学术方面的期望通过制度融合到他们的工作中,营造敏于观察教学现象、善于研究教学问题、用于发表教学见解的氛围。同时,要制定教学学术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激励教学成就,搭建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平台。

(二)构建教学学术主导的评价机制

教学中心地位的突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机制的有效促进。在教学学术日益凸显其价值的今天,应该构建以教学学术为主导的评价机制,加大教学学术在绩效考核体系中的权重,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工作作出评价。首先,制定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的评价指标体系。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新,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师之间个互相交流与合作,教学的反思与研究等纳入到教学评价中。其次,要建立同行评价机制。同行专家在专业领域具有权威性,更能够理解教学学术的意义,掌握着本专业教学的规律和评价标准,他们的评价往往让其他教师接受,他们的肯定会使其他教师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调动其教学积极性,促进其教学学术水平的提高。

(三)促进教学管理制度的系统化

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制度完善和系统化是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以教学学术为主导,进一步完善教学准入制度、教学研究制度、教学交流与表达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教学改革制度、教学反思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教学经费投入与使用制度等。教学准入制度的完善将会改变过去的高校教师资格门槛过低的情况。通过准入制度可以对教师的学历、学位做出更高的规定,同时可以制定退出机制,从而保障了从事教学的教师的教学学水平。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方面,要构建教学信息获取机制,全方位多渠道了解教学实际,从而能够对教学质量做出准确的合理评价,真正保障教学质量。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将为教学评价真实可靠的依据,为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提供参考。凡此种种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务必要围绕教学学术来完成,每一种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要与其他制度相协调、不冲突,才能发挥管理制度的整体功能,从而保障教师教学学术的发展得到保证。如果各种制度之间缺乏协调各自独立或者各种规则出现矛盾,那将失去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教学学术正常发展运行的功能。因此,各类教学管理制度要系统化,互相组合成为整体。

(四)构建教学学术主导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激励约束是主体根据组织目标、人的行为规律,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发人的动力,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和要求,迸发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规范人的行为,朝着激励主体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在多数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中,激励和约束机制行政化程度过高,激励不到位而约束失位。以教学学术为主导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应该平衡激励和约束的关系,使其相得益彰。就激励机制而言,高校应该以教学学术为中心设立奖项,激励教师探索教学、研究教学。例如可以设置基于同行专家评价的教学成果奖、教学创新奖,并将这些奖励纳入到教师晋级之中。同时,建立教师发表机制,鼓励教师公开教学成果。高校应该为教师教学学术发展搭建平台,为教师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发表教学见解、交流教学经验、彼此评价教学效果等,从而使教学的学术地位得到承认,使教师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赏识,从而树立信心,促其教学学术水平得到提高。然而,仅有激励不足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还必须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高校可以建立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来规约部分教师的不良教学行为,使教师能够按照制度要求规范各自行为,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教学质量,改变教师“重研轻教”的倾向。而且,约束机制要宽严适度,既有规则又具有灵活性。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一体两面,缺一不可。因此,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其发挥教学潜能,既要以各种激励措施来激发教师从事教学的主动性,还要通过约束机制规范教师不良教学行为。两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因此,我们要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其相得益彰。一言以蔽之,教学管理的创新必须有教学学术来主导,围绕着教学完善制度,建构机制,贯彻有效措施,平衡各种关系,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回归大学本位,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娄欣生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Boyer,E(1990)ScholarshipReconsidered:PrioritiesforthePro-fessoriate.CarnegieFoundationfortheAdvancementofTeaching,Princeton.NJ.p.24;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