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职称管理论文

时间:2023-03-29 09:19:18

导语:在职称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职称管理论文

第1篇

1.1电力工程质量管理重要性

首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各种生活类电子产品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这种情况的出现,使人们对电力工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正因如此,电力工程管理质量高低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直接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次,与国家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电力工程能否正常运转为各行各业提供高质量的电能,对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家非常重视在电力工程建设及运营方面的投入,从而建设系统、稳固的电力供应网络,降低电力工程故障的发生,充分发挥电力工程社会与经济效益,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保障。综上所述,无论从个人还是国家层面,均有必要提高电力工程管理质量,以推动我国经济建设,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1.2电力工程管理内容

电力工程管理涉及电力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前期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尤其应结合电力工程规划,充分考虑外在和内在各种影响因素,并对市场盈利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同时,加强对工程设计方与施工方的资质审核,确保其具有相关资质以及高水平的实施队伍,为电力工程后期工作的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注重电力工程设计时的管理,一方面应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整体规划进行。另一方面,邀请经验丰富的设计团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尤其应重视对每个细节的处理;再次,注重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电力工程将来社会及经济效益的发挥,因此,施工过程中要求责任到人,即,每个施工环节都应有专门的负责人在现场监督,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目标要求施工,尤其是隐蔽工程的施工更应加强管理,验收通过后才允许下个环节的施工;最后,注重运营阶段的维护管理,定期检查电力工程及相关设备性能状况,及时维修和更换出现故障的设备,确保电力工程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延长电力工程使用寿命,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2.电力工程管理质量有效控制策略

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受其自身特点以及人为因素影响难免出现一些问题,给电力工程的正常运营造成干扰。为此,电力工程管理部门应总结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高电力工程管理质量。笔者结合多年电力工程管理经验,探讨自己的一些看法。

2.1建立和完善电力工程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是电力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只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给电力工程的管理工作提供系统的制度保障。因此,电力工程管理部门应重视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首先,结合电力工程特点及电力工程管理相关规范要求,制定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构建整体电力工程管理框架,以应对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其次,明确责任制度。在电力工程管理体系下,各管理部门应明确自身责任和管理内容,并在大的管理制度框架下,制定适合自身部门特点管理内容,尤其应重视细节管理工作的落实,确保整个管理工作的高效、认真落实;加强管理工作的监督。任何制度的实施如没有监督体系的支撑,将很难达到预期管理目标,为此,电力工程管理应建立赏罚分明的监督制度,以不断激励管理人员,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将管理工作做到极致。

2.2重视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准备

电力工程质量受施工技术及施工材料的影响非常之大,因此,管理人员应将电力工程施工材料和技术当做重点监督对象。首先,根据电力工程管理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材料信息,并邀请专家组进行充分的论证。同时,整理相关技术材料,并明确对应的施工参数,为后期的施工提供积极的指导;其次,在参考预算的基础上,选择能提供合适价格的材料供应商,在保证施工材料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施工成本;最后,认真检查供货方提供的施工材料质量,尤其是每批次的施工材料,在检查其是否具备出厂合格证外,还应核对相关的长度、性能参数。必要情况进行相关力学实验,确保其符合施工目标要求。

2.3提高电力工程施工整体水平

为保证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应注重提高电力工程施工水平。首先,招标方式与综合实力较强的施工方展开合作,确保其施工经验、施工设备性能、施工技术等和电力工程建设要求相匹配。同时,对合作的施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口碑好、资质老的施工单位合作;其次,项目经理是整个电力工程项目的重要领导者,其素质高低不仅影响整个施工进度,而且也会给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应经过长时间的考核选择既有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又有较强管理能力的项目经理,确保其能高效调配各种施工资源,灵活处置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水平。一方面加强施工人员施工前的专业培训,使其了解施工工艺,以及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另一方面,提高施工人员施工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水利工程如期完工。

2.4重视水电工程施工过程管理

水电工程施工涉及的专业知识和内容比较多,因此,为确保整个施工质量,应加强施工过程管理。首先,进行必要的现场监督,尤其对一些施工要求比较高的环节,要求每位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标准以及管理制度进行施工,不得出现违规施工现象;其次,加强高质量施工宣传及思想教育。例如,在施工现场制作宣传牌、张贴宣传标语等,通过宣传使施工人员充分认识高质量施工的意义。同时,给予其思想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电力工程质量不仅影响其功能的充分发挥,而且也会给企业形象带来直接影响;最后,加强施工人员责任心的培养。一方面通过制度约束施工人员行为。例如,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严厉查处违规操作、不按照规定操作的行为。另一方面,规范其施工、交接班工作,尤其在交接班时应进行详细的记录,要求谁出问题、谁担责,使每位员工负责任的完成各项施工工作。

3.总结

第2篇

铁路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主要进行计划,包括书写项目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咨询评估等。此时,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工程项目的规模、需要建设的内容,要对市场、技术水平、风险、财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深入全面分析。这些分析的数据是否符合实际,是工程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

1.1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理体系铁路项目的负责人兼任着项目质量负责人的重担,其必须亲自抓质量工作。要完成对质量的监督工作,就必须设置项目质量经理作为质量方面的主管人员,其下的专业负责人、各科室、各专业人员均应按职责完成各自的质量责任,整个项目质量才能有保证。

1.2进行项目质量计划的制定铁路工程有其独特的特点,只有掌握了这些特点,利用已熟悉的咨询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所进行的铁路项目的质量目标与质量标准进行咨询,才能得出最佳的,能使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充分应用的方式,如若承包工程的是一个独立的项目团队,那么应适当的调整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质量计划和实施步骤要一层层分解,一步步落实,具体到每个人的工作目标。总之,每一管理层所应具有的职权、资源分配以及为保证质量可实行的措施都进行明确的规定。简明扼要,便于操作是我们所制定的计划的标准。

1.3建立评审制度所建立的评审制度主要用于评审咨询工作成果的质量,这是一条吸收更多专家智慧的途径,利用该种制度我们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使咨询成果更加优秀。在把咨询报告从咨询公司拿回来以后,铁路项目经理要先进行一个只有本项目人员参加的评审会议,然后在进行以各公司内部的评审会议。在这些所有的完成之后再把咨询成果交给业主,让业主也进行以此有关于咨询成果的评审与完善,以期能提高业主的投资效益。

2铁路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是铁路施工的两个阶段。但如果是比较复杂的工业交通项目就需要分三步,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三阶段。这两种设计方式是我国在长期的工程设计中形成的基本工作模式,其中设计说明、技术文件(图纸)和经济文件(概预算)是各阶段的设计成果。这样,因为各阶段的设计深度不同,设计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2.1制定有效的控制方法对设计进行质量跟踪、并且对设计文件进行定期的审核,能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其中审核的时间为设计过程中或阶段设计完成之时,审核方式是以招标文件、合同、政府批文、技术规范、与各地的自然条件相关的文件为依据,进行相应的审核。在整个审核过程中,设计不足与过分设计是我们要注意的两个极端的问题。2.2设计经理需要负的责任设计经理在整个设计阶段要进行跟进与管理,对于所要遵循的专业执行质量体系文件,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以确保能得到满足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的设计产品与服务;进行设计策划,并且在设计计划书中要将设计策划的结果进行明确的书写;对设计过程进行控制,其标准是要严格的遵守着项目质量计划、设计计划以及项目计划所制定的标准;与公司的预算、工程、材料以及项目等部门做好衔接;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标准、施工工艺规程等与设计有关的规范,对最后的综合设计方案机型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的优化务实;对设计时的评审与验证进行监督与组织;设计需要进行变更时,由设计经理按照相应的程序对设计进行变更;设计所涉及的关键点要经常进行检查。

2.3各部室的质量职责要进行明确的设计一般的设计部门的管理方式是将各专业科室与项目组相结合,将其与设计质量有关的管理与控制的职责进行整合,使其能够一起对参加各项目组的人员进行监督与指导,使的设计过程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项目组的人员要保证质量与数量,这是设计质量的前提保证;对所采用的专业技术方案进行确定,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以及可靠性进行验证;确保所有的人员都能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工作。

3铁路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是整个铁路工程的核心,以前所有的质量管理工作都是为劳务这一阶段的工作能够顺利、安全地进行下去。

3.1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按照招标制度和建设监理制度,是中标的施工单位受到监理单位的监管(监管单位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核查),必须使得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符合所承揽的工程项目施工所要求的等级;除此之外,还要对施工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素质进行监控与审核,使得所有的参与工程的人员的技术水平满座工程技术要求。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都要进行必要的监控;选择施工机械设备时,要将施工机械的性能、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安全作为最基本的考虑因素,其次,要考虑机械是否容易维修、能源的消耗、灵活等对施工质量是否会有影响;设计与施工单位要进行必要的交底与会审会议;对施工单位的质量体系进行检查,判断其是否健全。

3.2施工过程整个施工过程都要有监理单位对施工情况进行监管,在施工过程中要监督正在施工的人员机器方法以及操作是否符合所要求的质量标准;每一阶段都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其质量;如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或者是有质量事故发生,要做好处理;不合格的工程要勒令其重新整改,并进行整改时的追踪检查,直到其符合标准为止。当施工现场出现不可预料后果的质量问题时,施工方与施工人员又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擅自修改设计图纸、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与配件时,监理单位应勒令其停工,对这些进行纠正,纠正之后才准许其复工。对于施工所用的工程材料、受力钢筋以及混凝土要进行抽样检查,施工人员要进行技术核查。

4其他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及应对

除了以上这些影响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外部环境易影响铁路施工的质量,必须从以下方面加强质量控制:物资的供应是影响施工进度的源头因素,整个工程能否正常运行,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影响物资供应的重要因素中,交通运输排在首位,在工程施工阶段,一旦交通受阻,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受到影响,施工材料供应紧张,原材料的可选择性降低,最终使得施工现场的原材料的质量不能得到适当的控制,选择性降低。避免这些情况发生的最好方式永远是尽早保证施工通道的贯通以及畅通。想要做好这些就要尽早确定施工便道的规格,尽早解决施工便道的征地问题,保证施工便道的质量问题。其次,要提前对运输物资可能出现的意外做出预测,物资的供应贯穿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期间天气、国家大型政治活动、各种利益纠纷等不可控制的情况会影响物料的运输。因此,制定出应急措施来应对这些意外情况做到有备无患是必要的。这些交通运输工作做好了,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上才能有足够的操作空间,进而使得所有的原材料都是最好、最合适的,从而进一步使得工程的实体质量得到保障。

5结语

第3篇

1.1材料采备和控制。主要生产材料包括:沥青(含改性沥青)、碎石、砂、矿粉、矿物(木质)纤维等。原材料采购前要求供应商提供由有资格的试验、检测机构出具的项目齐全、质量符合标准的试验资料。在此基础上,施工方还将从材料场(厂)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做试验,进一步验证,如果没有问题方可采购。此外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加强管理,使材料不会变质、不被污染。

1.2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2.1目标配合比。根据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经试验确定目标配合比。

1.2.2生产配合比。按目标配合比及所选用的材料进行试拌,以二次筛分后进入沥青拌和楼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重新合成材料配比以达到较优曲线,以此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干拌和成料后进行筛分验证,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由此确定生产配合比。

取目标配合比设计最佳油石比及最佳油石比±0.3%三个油石比进行试拌,再以各种试拌沥青混合料作马歇尔试验,绘制密度、稳定度、流值、孔隙率、饱和度等同沥青用量关系图,综合选定满足规范各项指标要求的生产用油石比。

按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试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1.2.3施工准备。对基层进行验收,复测其高程及其他各项参数,对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及时向业主和监理汇报。对各种施工机具进行全面检修,应经调试并使其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应配备有足够的机械,施工能力需配套,重要机械宜有备用设备。

1.2.4施工放样。各结构层的纵断面高程(厚度)采用悬挂钢丝基线来控制,横坡由摊铺机的熨平板控制。每间隔5m设一基准线立柱,按高程悬挂钢丝。为保证钢丝绷紧,在两端紧线器上安装测力器,以保证钢丝拉力不小于800N。钢丝基准线悬挂完成后,对基准线进行复测。摊铺过程中随时对基准线进行检测。在路缘石及中央侧石(或防撞墙)侧面按设计高程弹出墨线作为摊铺厚度的监测线。在水泥稳定层的表面撒出控制摊铺机行走方向的灰线,保证摊铺机始终沿灰线行走。

1.2.5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及碾压。施工前对水泥稳定石粉层进行彻底地清扫。清扫干净后,在稳定层表面少量洒水,待表面稍干后,用沥青洒布车喷洒透层沥青。透层沥青应洒布均匀、不流淌、无油膜,洒布机无法洒布的地方用人工进行补洒。透层沥青洒布后应立即封闭交通,并报监理进行检验认可。

(1)摊铺。采用二台摊铺机梯队作业,联合摊铺,两台摊铺机前后相距10~20m,纵向接缝重叠100mm。

在摊铺机起步50m采用墓准线控制摊铺,调整好铺筑厚度和横坡,并对自动找平梁进行校正,50m后采用找平梁控制摊铺。摊铺机调整好虚铺厚度、横坡,采用两次加热对熨平板进行预热。

至少6辆运料车在摊铺机前按序排列等候,装料后摊铺机开始摊铺,运料车始终保持在摊铺机前200~300mm处卸料,由摊铺机接住,推向前行,并有专人跟踪检测高程、横坡和厚度,及时进行校核与调整。

控制摊铺机的行驶速度在2~3m/min,使之与拌和站的拌和能力相匹配,保持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匀速前进,不得中途变速,同时控制混合料摊铺温度在110~130°C,并不超过165℃。

(2)碾压。碾压按照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压路机紧跟在摊铺机后面碾压,在终压温度前消除全部轮迹,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后立即停止压路机作业,以免过振。

初压:采用轻型钢轮压路机(时速控制在1.5~2km/h)静压一遍。从断面低的一侧向高一侧逐步碾压,温度控制在120°C以上。

复压:初压完成后即刻进行,采用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4遍,复压速度为4~5km/h。温度最低不低于90°C。

终压:紧跟复压进行,采用轻型钢轮压路机时速控制在2~3km/h,静压一遍,以消除轮迹为止,在70°C前完成。碾压完成后,用核子仪现场测试压实度供参考。

碾压过程中严禁过压,为了使压路机不粘轮,利用压路机洒水装置向碾压轮洒少量水。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压路机轮迹重叠宽度不超过200mm,采用静压时,压路机轮迹重叠宽度不少于20cm。

碾压时压路机不得在新铺的沥青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或突然刹车停在温度高于70°C已经压过的混合料上。不得先起振后起步,不得先停机后停振。

1.2.6接缝处理。施工中的纵接缝全部为热接缝,碾压时应先由两边压起,再碾压缝中线部分。施工中的横接缝采用45°角的斜接缝,各层的横接缝应错开,在下次摊铺前,先用摊铺机熨平板对横接缝端部进行预热,再进行摊铺。对横缝处用人工进行修整,用钢轮压路机对横缝进行横向静压,并检查平整度,不符规范要求时进行修衬直至达到规范要求。

1.2.7SMA路面的施工特点。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与沥青混凝土在原料和生产工艺上有一定的差别,故施工工艺也有所不同,以下主要针对SMA混合料施工的不同点,相同点不再赘述。

(1)SMA混合料的拌制与运输。拌和SMA混合料时,集料的烘干温度一般要提高到20°C以上。拌和好的混合料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4h。

纤维投入采用机械投入,每拌和一锅,自动称量一斗。

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加盖篷布,防止表面结硬。

(2)SMA混合料的摊铺。SMA层采用摊铺层前后保持相同高差的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

SMA混合料往往同时使用改性沥青,黏度较高,摊铺温度高,摊铺阻力要比普通混合料大。当下层沥青混凝土未硬化时,不宜接摊铺SMA面层,以免摊铺机轮胎刨开下面层。

混合料的可压实余地很小,松铺系数要比普通混合料小得多,一般不超过1.05。摊铺、碾压要一气呵成,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进行,所有的施工工序必须在温度下降至100%以前全部结束。

(3)SMA路面的碾压成型。a.SMA必须采用刚性碾碾压,不容许采用轮胎压路机。b.碾压SMA必须密切注意压实度的变化,过碾压是个大忌。一般初压用10T钢碾紧跟在摊铺机后面1~2遍,复压用钢碾静压3~4遍,或振动压路机振动碾2~3遍,最后用较宽的钢性碾终压一遍即可结束。c.由于SMA的结构组成的特点,初压的痕迹极小,压路机碾压过程中,前轮不会发生明显的堆拥。如果产生堆拥现象,说明粗集料没有充分嵌挤好,或者嵌挤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对这种混合料必须废弃。d.SMA路面的接缝。纵缝:两台摊铺机成梯队同时进行摊铺,相距在10m以内,使纵缝始终保持在热接缝状态。

横缝:为了提高平整度,一般采用切割成垂直平面的方法,由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切割比较困难,要在每天施工结束,尚未完全冷却之前,就切割好,并用水将接缝隙部刷干净,第二天涂刷黏层油,即可接着铺新混合料。

1.2.8养护。在施工结束后,应封闭交通,以保证路面不被污染、压坏。如有意外造成路面破损,应及时用路面综合养护车修补。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后,方可开放交通。

2施工(生产)工艺

通过铺筑实验段选出最佳的生产配合比,拌和过程中精确控制油石比及各个环节的温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施工时严格按规范及施工组织设计操作,对运输、摊铺、碾压及养护等工序,均制定相应的质量检测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跟踪检测。

3现场防护

在施工过程中及施工结束后,应封闭交通,以保证路面不被污染、压坏。如有意外造成路面破损,应及时用路面综合养护车修补。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后,方可开放交通。

第4篇

要搞好全面质量管理和所有施工参与者的共同职责,推全面行质量管理势在必行,首先就要对单位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思想教育工作,使其技术水平和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建立QC小组之后,编制一系列培训学习资料,以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解决施工队伍文化素质低,质量意识淡薄,技术素质差的实际情况,具体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1)通过培训,要求全体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每一道施工工序工艺和其每一项的技术要求,保证各自心中有数,熟练了解每一个细节具体该怎么做,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2)通过新旧管理制度对比,使工程全体施工人员认识到旧制度的不足之处,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主动出击,采用预防为主与事前把关相结合的方法,把不合格的施工工序扼杀在萌芽状态,为保证本道工序的质量,采用中间不定期检查和工序验收,复查上道工序质量,为下道工序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工程质量是设计和施工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分部分项工程都要接受操作手、施工机械、原材料、施工工艺、检测手段、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只要其中有一个环节因素发生变化,相应的过程质量就会随之改变,以至于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以预防为主的观念是整个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观点,必须运用科学手段对整个施工环节的每道工序进行预防性的质量控制。

(3)使全体施工人员认识到质量必须建立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为客户服务好,尽最大可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工程管理的核心是确保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项目部要制定和完善各部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人员的主要职责,明确分工,有分有合。编制并完善项目奖罚规定,一旦有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立即查明事发原因,谁的责任谁负责,严格按照奖罚规定进行处罚,决不枯息迁就。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把质量管理的每项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班组、每一个人的身上,制定明确相应的责任制度,特别是一些直接控制工程质量的人员身上,各级各部门相关人员要明确分工,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如:对参与工程施工的人员实行“一定四包”责任制,“一定”就是定项目,“四包”就是包质量、包工期、包安全、包效益。此外还要抓住工程质量的几个关键工序,明确各自分工和职责,如制定“材料进场收验制度”,对外来的一切工程原材料及半成品进场时都要进行检查验收,从源头保证材料质量合格。分层压实是路基施工过程中控制的重点,避免了路基弯沉值不达标;沥青面层各项指标是工程检测的重中之重,各工序实行质量监督、检查、验收,按规范和验收要求制定相应的表格,专门设立人员检测,实行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制度,充分发挥职工的自觉性,促生产,争效益,保质量。

3做好质量信息工作收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反映出工程质量的环节就是工程质量信息,工程质量信息包括检查记录、基本数据、原始记录和其他相关资料,另外还包括国内外同行的有关质量信息。搞好质量管理必须及时掌握大量准确又齐全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公路施工单位和其他职能部门及时了解到自身的质量问题,及时有效的采取改进措施,处理及时系统全面的掌握质量信息外,还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建立起质量卡片和档案,这样才能在公路工程全面质量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开展QC(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进行戴明环(PDCA)循环,截至到目前,我们先后进行了2个戴明环(PDCA)循环,已经成功解决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沥青面层用料亏损;2.路基高填方弯沉值偏大;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灰剂量不稳定。项目部QC(质量管理)小组以“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成本风险及其控制措施”为课题,通过分析对比、模拟计算,通过对路基、基层标高的严格控制,减少了沥青混凝土的消耗量,为工程节约了施工成本,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益。

4结束语

第5篇

退一步讲,至少必须由管理者、市场工作者和汽车设计人员共同完成,如果有复合型人才就更好了。仅对中国目前市场及汽车设计状况而言,造型的作用不可低估。因此,造型师除了要有美学方面的修养和汽车造型知识外,还必须要了解目标顾客、工程要求、质量问题和目标成本等等问题。他所设计的造型是否被大众接受?是否按照总布置基本要求设计?是否具有可制造性?是否能够高质量而又低成本地生产出来?是否安全?是否人性化?诸如此类的问题,他必须给出解答。众所周知,一旦造型基本确定以后,整个项目的成败就已经基本确定了,特别是在目前中国市场和技术水平下。

造型师应该受过汽车造型的专业教育,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讲具有工业造型设计教育经历的人都有可能成长为有前途的造型大师。

那么,如何进行项目管理呢?我们先只谈造型方面。

首先,先了解造型师的素质。他是否具有上述素质?不具备上述素质的造型师,往往很难成功地完成任务,即使侥幸成功,可能也需要很多人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其本人的耐心与合作精神。

第二,了解造型师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一般来讲,从他所用的手段可以直接发现他的现有水平如何。具有高素质,往往并不代表具有较高的水平。真正的动手能力往往跟他所使用的工具和经验密切相关,还有一点就是灵性。现在造型使用较多的工具是什么呢?通常来讲使用Alias和Rhino。当然,手工画往往更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创造性,而不应该过多地依赖于电脑。似乎两者结合更为合理。Photoshop也常常被使用。

第三,看他的态度。工作是否认真仔细,造型效果图是否逼真?特别是是否注意到了细节的处理。一个好的效果图,要能确切地知道设计的车是什么样子的,而应该尽可能减少人们的想象。如果加入想象,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想象。这样,等样车出来以后,人们会恍然大悟,原来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第四,要看比例。这是最最重要的标准与准则。我常常把整体感和风格与协调的比例相混淆。在我认为,没有比例美感谈何整体感和风格。大家都知道黄金分割线,那么设计汽车是否应该用到这个准则呢?并且我说的还不仅仅是美观,这样说可能会使人误解比例只是在讲美学,比例还是科学。在画上能够画出来的东西,未必就满足科学要求。我们用考虑如此基本的问题吗?

第五,要看过程。如果不看过程可能会出很多问题的。问题可能是我们现在还很缺少能够进行过程管理的工程师吧。过程管理包括工作内容管理、工作时间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有时可能还包括点设备管理等其它资源管理。

第六,要看尺寸。我们可以尝试提出这样的问题,各个部分的尺寸是多少?造型师如果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们,会让我们非常高兴。难道这些问题我们不应该知道吗?如果从一开始就知道了一些大概的尺寸,至少在模具投入方面我们会心里比较有底。如果是手绘的,如果是用高端软件设计的造型效果图,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困难。但在中国目前来讲,可能还非常少见,人们也不太敢提出这样的问题,怕显得自己比较外行。

第七,要当批评家而不是作家。我们都会发现一件艺术珍品是如此美妙,但如果当时让我们参与设计,提出意见,甚至是比较细致的一些建议,试想,毕加索还能画出他那么完美的画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只要说出我们喜欢什么样的汽车就行了,剩下的工作应该由造型师来完成,我们只说喜欢不喜欢就够了。一个有个性的造型师,自然有他自己的风格,而把多个人的意见综合起来做出来的东西,很难想象那会是一种什么风格。

第八,要放开眼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造型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它本身就要求既要有科学的素质,还要有艺术的修养。这样的人才本来不可多得,由于客户的多样性,即使一个造型师非常好,他的一种风格也不可能满足多样性的需求。而造型风格的雷同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只有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才有可能最好地完成造型工作。

第九,要制作模型。一般要选中几个方案做1:5的油泥模型进行进一步的评审或风洞试验,选中的方案里再做1:1的油泥模型。据说油泥的价格跟巧克力一样贵,中国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不愿意做太多的1:1的油泥模型(国外也不做太多,但国内有时确实必要),但为什么把1:5的油泥模型也省略掉了呢?公说公有理。高档油泥的价格一般在80元/公斤。

第6篇

在制造企业中,有几类比较典型的生产方式,其中,单件生产和其它方式有明显的不同,如:大批量生产企业,由于其有规模的优势,所以,在成本、质量和时间方面容易见到成效。

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企业,如:造船、飞机制造、特种机床等,以单件生产为主。在生产进度安排上,多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推进。

一般的观念里,单件小批量生产不具有成本控制的优势,只有批量大的生产才有成本控制优势。但是,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现代企业产品中的科技含量的增加,使得产品的制造成本并非与产品生产数量直接相关,或者说至少不是只与产品数量直接相关。

那么,为什么这样说呐?准确控制产品的成本,就应该从成本的多重动因入手。产品成本的发生,有些与产品数量(生产工时)相关,有的与非产品数量相关,那么,我们就必须按与成本发生相关的其它因素去追溯计算成本。而不是单纯从产品数量上判断,那什么是成本动因呢?是企业的各项作业,而不是产品本身导致消耗(成本)的发生。如何有效地控制成本,使企业的资源利用达到最大的效益,就应该从作业入手,力图增加有效作业,提高有效作业的效率,同时尽量减少以至于消除无效作业,这是现代成本控制各方法的基础理念。

一、国内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美国企业注重策略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中国企业偏向单一成本控制。

在市场上,真正有意义的是整个经济过程的成本,企业须清楚与产品有关的整个价值链中的所有成本。因此,公司需要从单纯核算自身的经营成本,转向核算整个价值链的成本,与处于价值链上的其他厂商合作共同控制成本,寻求最大收益。

美国企业在成本管理上,能够运用信息论和控制论方法,实行以价值链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策略成本管理模式,所谓价值链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和利用公司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关活动来达成整个公司的策略目的,实现成本的最低化,它把影响产品成本的每一个环节,从项目调研、产品设计、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销售、运输到售后服务都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进行逐一的作业成本分析,使管理人员对产品的生产周期和每一环节的控制方法都有充分的了解,从而使产品的利润在整个生产周期最大化。尽管我国国有企业一直在寻找一条有效的成本降低途径,许多企业都提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而在成本管理的现实操作中,大部分企业把成本降低的着力点放在对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忽视了项目调研、工艺设计、产品设计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实际上以上三阶段决定了产品成本的90%,足以决定企业命运。

“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与“减少支出、降低成本”在概念是有区别的。“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不就是节省或减少成本支出。它是运用成本效益观念来指导新产品的设计及老产品的改进工作。如在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如在产品的原有功能基础上新增某一功能,会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那末,尽管为实现产品的新增功能会相应地增加一部分成本,只要这部分成本的增加能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成本增加就是符合成本效益观念的。

二、如何控制成本

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企业而言,由于生产一种产品的工艺、工装设备投入相对比较多,无疑增加了产品的成产成本。不能从批量和规模上取得优势,要降低成本。如何来控制?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第一次就把事情作对,首先在产品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工艺的制造成本,采用工艺性好的产品设计方案,这需要在产品设计时工艺人员的早期参与时必不可少的,采取并行工程的方法,优化产品的设计从而降低成本。

美国企业在成本管理上,能够运用信息论和控制论方法,实行以价值链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策略成本管理模式,所谓价值链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和利用公司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关活动来达成整个公司的策略目的,实现成本的最低化,它把影响产品成本的每一个环节,从项目调研、产品设计、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销售、运输到售后服务都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进行逐一的作业成本分析,使管理人员对产品的生产周期和每一环节的控制方法都有充分的了解,从而使产品的利润在整个生产周期最大化。尽管我国国有企业一直在寻找一条有效的成本降低途径,许多企业都提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而在成本管理的现实操作中,大部分企业把成本降低的着力点放在对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忽视了项目调研、工艺设计、产品设计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实际上以上三阶段决定了产品成本的90%,足以决定企业命运。

降低成本可以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在既定的经济规模、技术条件、质量标准条件下,通过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低成本。这种方式的成本降低以现有条件为前提,是日常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降低成本的第二种方式是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在既定条件下,成本改善会有一个极限幅度,在这个幅度内,改进的逐步增加最后可能会达到收益递减点,最后使得降低成本异常艰难。在这种条件下,进一步的成本改进有赖于新的技术和新的观念。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为进一步的成本降低提供新的基础。企业成本优势最常见的来源就是采用与竞争对手有显著差异的价值链。正因如此,所以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常依赖于第二种方式,依赖于新技术和新观念,依赖于重构价值链。产品设计包含着重新设计诸多重构价值链的因素,如改变生产工艺、采用新的原材料等,因此产品设计对成本控制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是系统成本管理的核心。因为产品成本的20%—80%在设计阶段已经确定,待产品投入生产后,降低成本的潜力并不太大。为了最大限度的压缩成本,产品设计必须着眼于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若完成产品全部作业成本低于目标成本,则该产品设计是可行的,否则不行。只有这样才能控制成本,最终才能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2)原材料采购阶段的成本控制

其次,在原材料的采购阶段,由于单件生产在原材料的采购方面也不具有规模优势,所以,原材料的成本也是居高不下。如果,把产品的原材料分成几类:通用原材料,可委托中间商进行采购,利用他们的渠道优势来降低成本;特殊材料,可以和同行进行联合采购,来降低成本。

在企业里,采购部门常常控制着40%—50%的销售金额,减少材料成本也许是整个降低成本计划中最有效的一步。所有经营者应明三个关键性的采购原则:

①不要害怕采购部门。要学习各种成本降低方法,学习采购。最重要的是,不要使自己和采购部门及采购负责人隔离开来,要参与进去。

②把力量集中在“一号”部件上。要保证你的采购部门在代价较高的“一号”部件的选择、交货和周转上花费最多的时间。在这方面,有效的采购、替代或重新设计会产生大的影响。

③不要超速完成采购。要允许企业的采购部门运用其创造力,想象力和专业经验,以尽可能低的价格采购部件和材料。不要像你定一份咖啡那样对待采购部门。不要根据蹩脚的预测或因为缺少正确的销售和生产制造计划而让采购部门迅速办理。

④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对采购部门来说,往往习惯于和一个特定的供应商维持关系,因为他们在一起做生意已有多年了。事实上,经营者完全可以挑起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这样可以刺激他们降低某些材料的价格。

⑤能作出准确的预测。企业必须能对原材料未来的走向及产品的趋势作出预测,特别是那些较为短缺的原材料,许多往往需要进口,短缺常会发生。如果经营者不能准确地预测,采取相应的措施,也许最需要一种材料的时候,正是它价格最高的时候。

(3)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在制造构成中的成本控制,则是靠企业的管理基础水平的提升才能够见到效益的。在制造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与企业的质量管理和交货期的联系比较紧密。可以通过几种主线来推进成本控制工作。

传统的成本降低基本是通过成本的节省来实现的,即力求在工作现场不浪费资源和改进工作方式以节约成本将发生的成本支出,主要方法有节约能耗、防止事故、以招标方式采购原材料或设备,是企业的一种战术的改进,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形态。

但是,这种的成本降低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是成本管理的一种改良形式。现代企业需要寻求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力图从根本上避免成本的发生。现代的JIT(JustInTime,适时生产系统),以“零库存”形式避免了几乎所有的存货成本;TQC(TotalQualityControl,全面质量控制),以“零缺陷”的形式避免了几乎所有的维修成本和因产品不合格带来的其它成本。成本避免的思想根本在于从管理的角度去探索成本降低的潜力,认为事前预防重于事后调整,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这种高级形态的成本降低需要企业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通过重组生产流程,来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一种高级的战略上的变革。

(4)通过严格成本核算管理控制成本

在成本核算管理上,全力推行全员成本核算与层层控制,抓好单件产品核算,真正了解每种产品的制造成本,从原材料、水、电、气的消耗到工时订额等的核算,作到准确,这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成本控制的根本点。

在库存的控制上,争取消除中间库,采取公司集中统一的库存与物流配送体系,从内部的资源集中配置的角度,提高效率,压低库存,降低库存资金的占用。同时,控制在制品的数量。

(5)工艺设计上的成本控制

工艺设计上尽量考虑工艺方法的通用性、标准化,采用合理的加工手段,提高材料及设备的利用率,严格审核确保工艺方案的合理性。

(6)质量成本控制

对于不良品损失的控制,防止为了只追求交货期和产品质量而不顾及产品的成本的提升。严格控制质量成本,把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降到最低,作到质量、成本和交货期三方面协调推进。如果是实行项目管理方式为主的企业,建议采取项目经理全权负责的方式对质量指标、成本费用指标和交货期统一考核,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

三、我国企业采用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产生于日本及欧美的现代成本管理理念与方法已逐渐被我国企业所采用,实践证明,我国企业在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以人为本。在现代成本管理这个系统工程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企业如何设计适当的激励制度以调动全体员工的能动性是管理者运用现代成本管理方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无论如何完美无缺的管理方法,如果不能使员工自愿、积极主动参与,也只会适得其反。因此,现代成本管理方法一定要与“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相结合。

(2)注意全面性。成本管理活动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进行成本管理系统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全面性,要全员参加,落实到生产和管理的全过程,不能采取武断的命令下达式,特别是作业成本法制度设计,必须取得各级管理人员和基层车间工人的全力支持才能顺利进行。

(3)注意综合性。由于现代成本管理方法是一个系统整体,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综合运用,不可断章取义。如只为加快存货流通速度而不顾企业具体情况盲目采取零存货方法,其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第7篇

1.1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需有待提高、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由于土木工程施工工序较多,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进行房屋建筑地基的勘察和施工设计、制定施工规划方案,也需要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在施工阶段,需要选用优质的机械设备,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混凝土搅拌和配比,而在施工后期,则需要进行施工竣工验收工作,尤其是特殊部位的验收。分析土木工程施工过程,施工工序较多、作业人员也比较多,如原材料进场、混凝土施工,钢筋施工等,这些都有严格的要求,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施工人员、监督人员不带安全帽就把进入施工现场,由于土木工程建设需要进行高空作业,若施工人员、监督人员不带安全帽,则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第二,在钢筋施工中,由于钢筋长度设计不合理,钢筋绑扎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钢筋接头的绑扎,导致钢筋结构不稳定,进而影响钢筋施工质量;第三,由于砌筑砂浆配比不合理,当砌体墙体与砌筑砂浆之间结合后,受温差作用的影响,容易造成墙体产生裂缝,进而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1.2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监督力度不够,没有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项目负责人、建设单位、监督单位及其他管理人员应参与到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但是,当前土木工程施工存在监督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由于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项周期长、施工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也需要加强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工艺的管理,但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土木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当遇到狂风暴雨等天气时,就需要停止土木工程施工,特别是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施工是露天施工,若混凝土受雨水侵湿度,则容易造成混凝土的结构刚度不能达到规范标准,混凝土施工质量是确保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受环境因素的限制,土木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都难以得到控制。另外,由于土木工程施工存在监理机制不完善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监理人员不到施工现场的现象,即使有监理人员到施工现场,也存在监理人员不足的现象,监理人员专业水平低,业务素质不高,同时监理人员工作负担比较重,这就导致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不到位,当施工现场出现问题时,监理人员不能及时到场解决,导致施工工期延长,进而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进度,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施工的监督管理,从而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2针对土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1加强土木工程现场施工监督管理,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尤其是现场施工监督管理机制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使监督管理机制落到实处,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不仅可以提高监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可以让监理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此,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整个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应明确土木工程的施工政策,以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为核心,做好土木工程施工设计,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施工设计,制定施工设计方案,相关项目负责人应与施工单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相关负责人应向施工人员讲解需要注意的细节,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注重施工质量的控制;其次,在施工阶段,应充分考虑施工中各个工序的管理建设,注重土木工程成本控制,加强建筑原材料、机械设备的管理控制,建筑材料进场前,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材料检验,带检验合格后,建筑材料才能进场,禁止不合格或未检验的材料进场,同时做好材料的记录保存;对于机械设备,在施工前期,应做好机械设备检验工作,选用优质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性能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避免因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而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2.2提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在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直接决定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由于大多数施工人员主要来自农村,施工人员的情绪容易工资报酬的影响,若施工人员报酬低,则容易波动情绪,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人性化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劳动报酬,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技术水平高的施工人员,加大施工人员的经济收入,通过实行激励措施,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而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关系着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人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的培训活动,这就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在培训活动中,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应加强法律知识的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树立施工安全意识,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施工,监理人员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尤其是特殊部位的管理,当施工完成后,也应加强施工后期的竣工验收工作,确保各个施工工序的质量后,才能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接工作。另外,土木工程建设方应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充分了解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诚信度较高的施工队伍,只有施工队伍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3结束语

第8篇

只有明确参与到施工中各方的责任义务,才能更好地保证施工和管理质量,而明确责任就需要建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把每一个细小的环节纳入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当中,对各部分内容进行细致与全面的控制与管理。以下是具体步骤:明确施工队伍建设和工程施工具体规范要求,进而更好地理解质量管理与目标;仔细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工作,明确其附属计划,把质量管理条目和内容以及采取的措施和可能产生的作用加以详细的陈列;把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并进行检查,按照质量综合评定制度和质检制度,审核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设备运行安全性,最大限度控制施工质量。

2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

施工质量必须要得到良好的的保证,这项工作主要由施工现场负责人负责,材料综合质量、交货期等材料是两大主要方面施工材料的生产厂商需要确保货物的充足,不应该出现断货缺货情况的发生,同时,售后服务也不容忽视,当材料供应没有什么问题后,不能放松,时刻准备好为顾客提供到位的售后服务。另外,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前,需要一个提前测量和检查质量的步骤,只有材料满足国家的质量标准和施工要求,方可允许其进入施工场地,在这里保证材料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就是质量合格证,当施工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后,必能立即投入使用,还需进一步的质量测量工作,应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检测部分材料的质量来推断整体的质量情况。

3建立施工质量目标责任制。

为了保证每一位施工人员投入到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中,提升其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施工前的人员定位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人员主要包括施工管理人员、负责技术的人员和项目经理。对此,施工单位法定代表人和项目经理需要承担工程项目领导职责与终身责任,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依靠的手段就是法律法规,这是因为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特点。另外,基本原则的设立不是随便的,而是有其真正的用途,这些原则的设立就是要保证施工材料与设备,施工人员及技术等因素完全符合标准,达到保证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目的。

4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素质。

人作为施工工程中的最为活跃的因素和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对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从每一个与施工有关的人员身上着手,着力于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又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可以开设专门的培训的机构,聘请专业的人员对施工和管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培训,以达到提高专业水平,增强专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的目的,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还是表象的东西,所以还有必要增强实践能力,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除了提高相关人员的自身素质之外,还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资格准入标准与门槛,保证引进的工作人员具有很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从以上两个方面下足功夫,我们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5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验收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后的验收工作也必须得做到位。当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为了保险起见,自己应该对施工质量进行简要的评估与监测,在感觉没什么大的问题之后,交由专门的验收机构进行专业验收,在验收过程中,如果发现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就需要施工单位进行修复或改进甚至重建工作,这个过程中要尽力一次性满足质量标准,不要再有第二次返工。最终满足户主或开发商对质量的要求。

6结语

第9篇

1.1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企业在收入不变的前提下,节约产品成本为最有效增加产品收益的方法。现阶段,市场竞争尤为激烈,部分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一味控制各项必要支出,采取偷工减料等方式来节约产品成本,导致产品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企业无法获得长期良好的收益,这种做法极不可取。企业应视自身情况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成本管理方法,该加则加,该减则减,果断地做到加减适度。就现阶段而言,大部分企业依然存在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单纯认为只要降低生产成本就能换来企业收益,而忽视企业的长足发展,致使企业停滞不前,无法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也无法获取既定的利润。显而易见,企业落后的成本管理观念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1.2成本数据缺乏真实性

企业成本数据真实性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由于人为原因或非人为原因使得企业的成本数据缺乏真实性。例如,很多企业相关利益人为自身的经济利益,要求财务人员对成本数据进行更改,从中获得非法的利益,粉饰成本数据的结果使得企业表面上看起来是盈利,实际上差异很大;同时,有些时间成本的数据未能及时录入,或推迟录入,也会使成本数据缺乏真实性;这些情况屡屡发生,给企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关乎企业发展,应该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只有在成本数据真实可靠的情况下,企业才能据此做出更好的决策。

1.3忽视技术创新盲目控制开发成本

我国大部分企业管理层,只把注意力放在短期利益上,目光放得不够长远,当某个主打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时,就开始一味地生产该主打产品,然后全部投放到市场中,导致供过于求,使企业蒙受损失。企业为控制成本,取得收益,没有把企业的优势资源相对集中在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上,在产品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缺乏足够的应用创新技术人才,这是企业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的主要障碍。由于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具有风险性,企业惧怕因此蒙受损失,从而把更多的资金流入到企业生产设备的购置,而在产品创新开发环节投入偏低,严重影响企业员工创新意识,造成了大部分企业核心技术水平进步缓慢,技术能力不足。企业管理层意识到产品要想占据主体市场或提高市场占有率,是与产品技术创新与开发密不可分的,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企业的发展。

2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对策研究

2.1更新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法

企业应审视自身的实际情况,吸取先进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经验,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整合和创新,从而使用或创新适合企业自身的、科学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法,如标准成本法、定额法。企业一旦拥有科学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法,不但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成本损耗,而且可以提高企业对成本信息的及时掌握。企业不应该只停留在陈旧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思路,应该采用全新的模式,扩展销售途径。这样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使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2.2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与提高成本核算质量

企业成本控制理念不应该仅局限于企业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思想中。企业应该完善成本控制责任制和成本核算制度,一方面可以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的责任感,视员工工作情况予以一定奖励,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确保工作效率全面提高;另一方面,成本核算过程中应正确区分成本计算对象,与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生产工艺流程相适应,细化成本构成部分,提高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加强采购控制制度,严格要求企业采购人员遵循先请购后采购,在选择货源与选择供应商方面,尽可能实现采购集中制,保证每一次物资采购的价格优势。生产环节、制定标准定额、一线员工的生产操作一定要遵循标准流程规范,技术监督人员一定要严格进行监督,防止物料过度的浪费。一旦发现故意浪费物料的情况,要严格惩处。所有人员要做到互相监督。企业员工应该自主提高成本控制意识,协助企业落实成本控制工作,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使企业快速稳定发展。

2.3产品开发与成本控制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