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养生保健论文

时间:2023-03-29 09:19:25

导语:在养生保健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养生保健论文

第1篇

众所周知,养生的目的是调养生命机能,借助后天努力有效地预防疾病发生,从而保持身体机能旺盛不衰。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养生早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风靡一时的经络养生更是受到不少白领女性的热烈追捧。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养生代表的不仅是一种健康意识,更是一种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然而,也正是因为时间的关系,让很多人与养生失之交臂。在此背景下,消费者给养生提出了新的要求—DIY养生,他们希望养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甚至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自己专属的养生模式。经过中国台湾陶砭科技东方美学有限公司董事长梁雅婷的努力,实现人们DIY养生的梦想不再遥不可及。

通过对经穴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梁雅婷历时30年自行发明了一种集保健、美容、美体于一体的养生工具—陶砭一级棒(以下简称陶砭)。据了解,作为一种独立的医术,砭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它是我国六大中医架构之一(其余五个为:针、灸、导引、按跷、中药),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保健方法。砭是一种带有能量的石头,不仅稀少且很难发挥经济价值,流传到现在的砭术只剩下刮痧。

陶砭是梁雅婷在传统砭术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的成果,是一个养生的简易辅助工具,它的诞生与梁雅婷的兴趣爱好有一定关系。还是在小学期间,梁雅婷就非常喜欢玩泥巴,经她的巧手搓搓捏捏几下,泥巴就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长大后的梁雅婷依然爱玩泥巴,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她现在玩得更具时代性。结合古代医学中的砭术,梁雅婷将大自然中的矿物元素,如氧化铬、锰、碳酸钡等物质与泥巴结合,煅烧出了凝聚智慧的科技产品—陶砭。这就是陶砭的来历。

应用生物物理概念设计而成的陶砭,集合分子、原子、粒子、质子、电子等产生共鸣共振,从而释放热能。它不仅能够达到返璞归真的技术运用,还具有8~12μm的生育光波(经相关技术部门测试),对人体经络保健的调整可达到气顺血畅的功效;同时配合点、按、压、梳理等方法,能使皮肤水分分子化,产生生物能量从而带动微循环,以达到排出人体浊气、展现生命气能的效果。

梁雅婷说:“人的头、手、脚等重要部位由于常年暴露在外,难免受到风寒的影响,造成机体各种不适,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和身心健康。很多时候人们全身感觉不适,去医院又检查不出结果,主要是因为身体气血循环受到了阻碍。”陶砭具有的生育光波能够刺激皮肤,经皮肤表面进入人体经筋,由气穴进入脉络,并以点、线、面左右来回点按的手法,打通任督二脉,使人体阴阳达到平衡、气血顺畅。同时陶砭由矿物质元素制成,接触到空气、微弱阳光就能不断产生热能、磁场,没有半衰期,能够长期使用。梁雅婷说:“如果再配合正常保养作息来调理人体自然经络穴道,就能达到借力、使力、不费力、整体平衡的调理效果。”

据梁雅婷介绍,陶砭的应用主要有三大特点:扎实的经络理论、整体的养生方法以及轻巧的陶砭技术。此外,陶砭还具有安全性、快速性、智能性、专利性以及知识经济的技艺传承等特点。陶砭能够满足人们想要DIY养生的需求,它小巧轻便,能够随身携带,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刺激头、手、脚等部位,从而强化体内与体表的通路功能,调节人体精、气、神,使人们展现出健康、青春、活力美。

为了使用户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陶砭养生,梁雅婷结合经络穴位的原理,创造了一套轻松、自然的陶砭养生保健法,无论是忙碌的上班族,还是一般的家庭妇女,都能随时随地以DIY的方式享受养生保健。据了解,我国古老的医学论著《黄帝内经》中,对人体经络有过详细的记载和论述。经络系统连系了人体的脏腑、气血、精气、经筋、皮肉、五官等,从外到内构成了毛发、皮、肉、筋、骨等整个生命有机体。历代医家也强调过从头到脚、从全身舒缓到预防保健美,都与经络系统有着密切关系。

近年来,经络养生也已经成为风靡一时的养生疗法,它通过对经络和穴位的推拿、按摩,促使身体自动排毒、消除病痛,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解决困扰多数现代人的肥胖、酸痛、疲劳、失眠、便秘等健康问题。梁雅婷说,陶砭养生保健法的主要诉求就是帮助人们打通堵塞的经穴,它以中医学为基础、以阴阳学为总纲、以人体十二经络穴道为依据、以五脏六腑互动平衡机制为指导原则,能够有效梳理人体皮、筋、骨、脉,达到调理人体七经八脉的特殊效果,使经脉、气能够贯通舒畅,从而减缓人体酸、痛、胀、麻等不适。

梁雅婷说:“结合陶砭养生保健法,再配合陶砭这个辅助工具,用户只需在疼痛部位加以按点,使经脉通畅,就能达到身心灵气舒畅的效果。”陶砭养生保健法与人体经络养生保健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运用自然平衡法则,帮助人体通经络、化瘀气,是一套预防、保健、养生的好方法。

第2篇

千锤堂名扬台湾

作为中华瑰宝的传世秘方千锤堂的膏药,主治风湿骨病、类风湿、颈椎病、腰间盘突出、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滑膜炎、脊柱炎、腱鞘炎、跟骨刺、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跌打扭伤、手脚麻木等20余种风湿骨病以及哮喘咳嗽、胆囊炎、乳腺炎、腮腺炎、前列腺炎、腹痛腹泻、痔疮、静脉曲张、咽炎、牙痛等20余种常见病。对于足跟痛、脚踝骨痛、肩周炎及正在疼痛的多种病症,患者贴上几分钟即可见效;患腰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痛(正发病的)的,哪怕是有些抬着或搀着的患者,在腰及相关穴位上组合贴上此膏药也会明显得到改善。

正因如此,名播四海的千锤堂,在掀起了一场又一场致富热潮的同时,也引起了专家学者的纷纷关注。这不,2012年3月14日,千锤堂总部的薛恩生总经理就带着中华医药的传承瑰宝“千锤堂的远红外筋骨痛可贴”赶赴台湾,参加由中医署、中医院委员会和中医师工会联合主办的“2012年台湾国际中医药学术论坛”。参会代表分别是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世界各地的学者和专家,参会人员高达2000余人,仅大陆就有300名代表出席。

这次盛会不仅规模高、影响力巨大,而且学术权威。各国代表纷纷提出了精湛的论文,仅研讨会就多达58场,其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研究和中医方剂探讨等。此次盛会以“弘扬发挥中医疗效,确立中医国际地位”为目的,通过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论证,从而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借以促进中医事业的蓬勃发展。

薛总根据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和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独创的“人体四穴疗法”,一经宣讲后,立刻受到了专业同行们的广泛认可。薛总的 “除疾养生保健论文”,更是受到大会组委会的强力推崇,在近百篇学术论文的筛选中,仅有44篇论文入选论坛大典,其中就包括薛总的这篇“除疾养生保健论文”。千锤堂薛总的此次台湾之行,不仅为中医学术的发展和弘扬增光添彩,他更是将深藏于民间的传承瑰宝“千锤堂”的远红外筋骨痛可贴,发扬光大,使之造福于世。

立竿见影显奇效

专家认可赢盛誉

凭借着立竿见影、药到病除的神奇疗效,千锤堂的远红外筋骨痛可贴,此次在台湾更是赢得了多位专家、学者的认可和美誉。

“福建中医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贺立维教授,参会期间,正好肩周炎犯了,疼痛难忍。听完薛总对于“千锤堂”的远红外筋骨痛可贴以及四穴疗法的介绍后,他主动找到薛总,想要试一试该膏药的疗效。薛总自信地朝他笑笑说:“马上解决。”于是,便拿出膏药给贺教授按穴位组合贴上。没有几分钟,贺教授的脸上便露出笑容。“你的膏药真好使,太神奇了,我的肩膀舒服多了,不酸也不痛了,有机会我一定要帮你大力推广。”

北京泽正堂中医研究院张慧云院长身体不佳,她本人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与会期间试贴了几贴薛总的膏药后,感觉效果相当理想。在台湾飞往深圳的飞机上,她问薛总:“你的膏药,晕机管不管用?”薛总自信地说:“只要在肚脐和大椎上各贴一贴就可以了,保证你一路不会再难受。”张院长按其方法贴上后,待飞机飞到深圳机场下飞机时,张院长惊呼:“真好使,这回真是一点都没晕机。”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研究员贾谦老先生,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奔走了几十年,他在了解了千锤堂远红外筋骨痛可贴的疗效后,也对千锤堂的产品给予了颇高的赞誉,鼓励薛总一定要坚持不懈,将祖国民间传承的瑰宝发扬光大。

实力制胜加盟即赚

千锤堂货真价实诚信如一

千锤堂仅凭一种膏药而非系列的产品,竟能开设专卖店达八年之久,这在全国都是罕有的投资传奇。也正因如此,才使得不计其数的患者体验到了千锤堂膏药的神奇疗效,才使得不胜枚举的商实现了落地生金的财富梦想。

商机越大,竞争越多。这可能是任何一个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都无法避免的事实。高速发展的千锤堂悄然打响市场后,在引来一拨又一拨加盟商的同时,也引来了无数跟风仿冒的竟争同行。为了避开鱼目混珠的虚假同行,薛总几经对膏药进行改良和升级。现产品正式更名为:“千锤堂牌远红外筋骨痛可贴”,也可以简称“千锤堂膏药”。

千锤堂的远红外筋骨痛可贴,之所以疗效显著,经久不衰,正是因为薛总突破传统,在原来古方只有几味中草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保证原配方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增加新成分进行调试。使药力更足,疗效更好,患者尽可能不吃药,不打针,仅靠贴膏药就能解除疾病。此举,正是传承创新的绝佳体现。

相关链接:千锤堂的膏药全国统一零售价格;二代产品40元/袋(10贴)。

个人用户:满240元免费邮寄。(三贴无效,剩货包退)

体验用户:满600元另赠送400元产品,免费邮寄。

一级加盟商进3300元货享受一级批发价。

省市级进10000元货享受一级批发价,首批另外赠送4000元产品,供开拓市场免费试贴。

千锤堂全国加盟连锁总部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普庆路109号

全国免费电话:400-705-9943

电话:13843172598

手机:13194358743(汇款短信发此手机)

第3篇

    电子资源方面,拥有电子图书、中外文数据库等,其中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疾病知识总库等中文医学专业数据库,以及PQDT国外学位论文全文库、Springer电子期刊、EBSCO-ASP+BSP数据库、OpenAccess开放存取资源(免费)、Nature、EMBO电子期刊等多个涉及医学专业的外文数据库,为社区医学信息服务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人员配备专业性强医学院校图书馆人员的专业组成一般为医学专业、计算机专业、外语专业、图书情报专业等,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医学专业的人员进修了图书情报知识,图书情报专业的进修了医学知识,从而针对医学专业配备了一批学科馆员。他们能够熟练地查找医学信息,并能加工一次信息,具备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医学信息的能力。计算机专业人员丰富的软件开发经验可根据社区用户的需求开设特色数据库,为信息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设备医学院校图书馆拥有先进的现代化计算机设备、多媒体网络设备,建立有图书馆网站,全面实现了计算机系统管理和办公自动化,为校外用户利用馆藏电子资源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随着iphone、ipad等电子产品的问世,上网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为社区民众随时随地查询、使用相关医学信息提供了便利。

    根据社区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开辟相应特色栏目(1)全科医生专栏。社区诊所配备的都是全科医生,解决社区居民的小病小痛,缓解了大型医院人满为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居民带来了方便。但目前全科医师多是由专科医师转岗而来的,他们的临床知识和技术面较窄,急需充实和更新知识与技能。图书馆可根据这一需求开发出适合全科医师的医学信息产品,一方面,帮助社区全科医师实施继续教育,提升医疗水平;另一方面,为社区全科医生提供临床各学科门类的医学信息,及时解决门诊中遇到的问题[3]。(2)养生保健。社区用户的医学信息需求主要以预防保健、养生为主,需要诸如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等常见病的预防、治疗和保养等信息。图书馆可根据社区用户的不同需求,在养生保健专栏中开辟不同的主题。例如,老年健康保健、优生优育、常见病的病因、预防和治疗等。(3)阅读疗法。目前,我国患心理障碍疾病的人数在不断上升,民众面对来自学习、恋爱、就业、人际关系等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许多人不知所措以致于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但其中的大多数人又不愿承认自己的心理出现问题,忌讳去看心理医生。医学院校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自身的医学特色馆藏资源和医学学科馆员人才优势,向社区用户开辟阅读疗法栏目,普及阅读疗法知识,开辟新领域,拓展医学图书馆的职能。图书馆可有针对性地采购诸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命运》等文学名着及人生哲理类电子图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对于就业压力、交际困难、恋爱苦恼及性困惑等心理问题,订购《中国大学生就业》、《健康心理学杂志》等心理学类电子书刊,方便有需求的社区用户查找并阅读相关文献信息,以消除或缓解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工作热情和生活质量。(4)求医问药。

    网上免费的医学信息资源,由于缺少专业的编辑队伍与标准化的加工流程,对疾病知识的描述缺乏专业性,有时甚至会误导大众,图书馆可提供医学专业数据库来普及专业医学知识。如《中国疾病知识总库》,它将分散在不同文献资源的疾病知识、各类辅助检查信息以及药品知识等集为一体,以疾病为基本知识元素,系统全面地展示疾病相关的所有知识体系。患者及家属通过该数据库可以了解某疾病的病因、各项检查、相关治疗药物、治疗方法等,能更专业、更准确、更完整地了解疾病知识,有效消除医患关系中信息不对等的问题,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矛盾。广泛宣传,开展系列培训医学院校图书馆应与社区组织、社区诊所联合有计划地对社区用户开展一系列的信息服务内容和技术方面的培训,提升民众对医学专业信息的认识水平,引导社区民众充分认识并利用医学图书馆的专业信息资源。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社区医学信息服务,充分发挥了医学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满足了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医学信息需求,倡导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提高了居民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

第4篇

关键词:森林旅游 旅游资源功能 产品设计

一、对“森林旅游”的认识

森林旅游是依托森林旅游资源而发生的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形态之一。现代意义的森林旅游起源于美国,其标志是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的建立。随着收入的增长和休闲时间的增多,人们越来越渴望健康、回归大自然,森林特有的景观、良好的环境、各种保健功能和休闲氛围满足了人们的愿望,促成了森林旅游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森林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982年我国第一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成立。

学术界一般认为,“森林旅游”是指依托森林资源,在人工或天然的森林环境中进行观光、度假和娱乐等多种形式的休闲活动。“森林旅游”包含了三个关键字眼:“回归”、“生态”、“休闲”。“回归”即回归自然,追求纯真;“生态”即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休闲”强调的是一种慢节奏和身心愉悦的体验。

二、对“森林旅游资源功能”的认识

1.游览观光功能

森林旅游资源往往面积较大,自然条件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群落类型繁多,为人们观光游览提供了适合场所。森林游览观赏对象可以是千姿百态的自然生物景观,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历史遗迹和出土文物,再加上瀑布、温泉、林草、花卉、珍禽、异兽,辅以草原、江河、湖泊等,充满了神奇的吸引力。

2.休闲度假功能

休闲度假是人们利用假日外出,让身心放松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厌倦了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开始爱上以休闲、放松为主题的度假式旅游。森林远离城市喧嚣,人口密度低,无工业生产设施,环境污染少,水源涵养健康优质,空气负氧离子较高,是人们放松心情、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3.养生保健功能

现代社会人们也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寻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多数森林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空气清新,水质健康,是人们静心疗养的好去处。有些森林内还拥有优良的温泉、药浴池和药膳等,是康体养生的福地。

4.兴趣娱乐功能

现代旅游越来越注重旅游活动的参与性,森林面积较大,是理想的户外活动基地。在森林中可以开展多种娱乐活动,如建立野营基地、狩猎场、烧烤地、体能拓展场所,或选择较平坦的草地建设高尔夫球场等,以增加游客的体验。

5.科普教育功能

森林是一个很大很完善的自然生态系统,在“环保”、“生态”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它显然是人类学习环境、了解环境的一个天然大课堂。无论是自然景观的形成,还是生物的多样性的发展历程,都极具教育意义的,是青少年开展科教旅游、愉悦身心的场所。

三、十万大山森林旅游资源功能分析

十万大山森林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山地景观资源(三迭纪和侏罗纪时期的地貌、以狮头山和南山睡佛为代表的奇特象形山石)、水域景观资源(源头水瀑布、天女浴池)、生物景观资源(海南虎斑鳽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天象气候景观资源(温暖湿润的气候、此起彼伏的云海、瞬息万变的雾霭)、历史民俗景观资源(天女浴池等神话传说、电影电视剧拍摄地影视文化、粤桂古商道、瑶民瑶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十万大山森林旅游资源功能图,如图:

由图可知,十万大山森林旅游资源所具备的的功能完全覆盖一般森林旅游资源功能,这是由十万大山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基础所决定的,也是十万大山森林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的优势所在。通过图示可以发现,十万大山森林旅游资源最主要的功能是游览观光功能,其次是休闲度假和科普教育功能,这给旅游产品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四、基于“旅游资源功能”角度的十万大山森林旅游产品设计

根据上文中对十万大山森林旅游资源功能的分析,十万大山森林旅游产品设计如下:

1.观光游览型产品---基于游览观光功能

产品支持: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观光游览产品是以满足旅游者对森林景观的美学欣赏愿望为目的而开发设计的旅游产品。十万大山地区拥有优美的森林生态,如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皇袍山等;有六色通天岩、歧山岩等地质景观;有明江、凤亭河水库、神马水瀑布等水文景观;有十万大山云雾、凤凰山云雾等气候景观;丰富的生物景观蔗海、金花茶、千年古榕等;还有丰富的遗址遗迹、民族文化等人文景观。无论是身临其境,还是登高揽胜,都是绝美的风景。

2.滞留服务型产品---基于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功能

产品支持:小木屋旅馆;帐篷旅管;农家客舍;宾馆、旅店

滞留服务类休闲产品不是简单地满足游客过夜的需要,而是让游客在生态文化的理念下感受食宿这一日常行为在森林旅游区内进行的不同体验。对于十万大山来说,过夜游客应该占绝大部分,而实际上,游客以“一日游”观光为主。其主要原因是森林公园接待设施不足,游客大多前往上思县城住宿。因此,在公园内建造小木屋旅馆、帐篷旅馆、农家客舍等,不仅充满趣味,也是解决游客山内住宿、深度游的关键。

3.康体健身型产品---基于养生保健、兴趣娱乐功能

产品支持:登山;骑马;垂钓;攀岩;狩猎;高尔夫

十万大山有“森林海洋、天然氧吧”之称,是康体健身活动难得的好去处。上思县旅游局可以在每年的旅游文化节开展系列活动,如用适当的口号号召本地人及外地游客参加登山、垂钓活动,号召专业人士参加骑马、攀岩、狩猎等活动,加强当地人及游客的参与性,让大家深刻体会“森林旅游——健康康体”的内涵;也可以招商引资建设高尔夫等高级健身康体场所,吸引广东高消费人群及南宁等周边城市高消费人群。

4.保健疗养型产品---基于养生保健功能

产品支持:森林浴;森林医院;疗养院;林间漫步;温泉

城市中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特别是处于紧张工作环境中的中、青年人。上思县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面对着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周边城市人群。作为天然氧吧,来到这里的旅游者可以尽情享用森林里的新鲜空气,感受最原生态的生活。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病人疗养,上思县旅游局可以招商引资建森林医院或疗养院,还可以规划温泉疗养、水疗spa等活动基地。

5.野趣游乐型产品---基于兴趣娱乐功能

产品支持:烧烤;篝火晚会;吊床;野炊;露营

野趣游乐型产品突出的是一个“野”字,要体现出产品的原始性、荒野性。人们通过消费该产品,可感受到原始丛林生活,体验到与自然亲密接触所带来的乐趣,还可以增进亲友、同伴彼此间的情谊,满足人们的猎奇体验需求。十万大山森林公园内分布着完整的原始状态的亚热带雨林,无山不绿、无峰不秀、无石不奇、无水不飞泉,可谓野趣十足。在公园内进行露营、野炊、篝火晚会、烧烤等活动,可增加园内体验的野趣。这些产品不仅受年轻人欢迎,也受家庭、公司等团体游客的欢迎。

6.参与体验型产品---基于兴趣娱乐、科普教育功能

产品支持:采摘品尝水果野菜;识别草药;种植纪念树(林);

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要让旅游者在森林环境中亲身参与各种活动,追求通过动手实践而获得果实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是城市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无法感受到的原野风味。十万大山森林地区属于热带,瓜果野菜非常丰富,珍贵草药奇多。鼓励游客采摘品尝水果野菜、识别草药,也可让游客购买自己采摘的产品,加强整个体验过程。此外,鼓励游客种植纪念树,一方面可以让游客通过亲力亲为为生态建设做贡献,也可以纪念树成长的形式加强景区和游客的情感联络,吸引游客下次再来。

7.科普考察型产品---基于科普教育功能

产品支持:动植物展览;采集标本;地质地貌;森林知识讲座

科普考察型产品的设置主要是希望通过森林休闲的经历,让人们获取更多有关知识,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和儿童。随着城市的扩张,人们接近自然、了解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通过这些活动也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十万大山林区内山岚叠嶂,森林苍郁,珍惜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是天然的动植物展览区。在开展科教游的过程中,游客可以采集标本、了解十万大山的地质地貌,景区还可以根据游客规模适当开展森林知识讲座。

8.商务会议型产品---基于休闲度假功能

产品支持:森林会所;展览;政府、企业、学术会议承办

此类型产品主要为商务人士准备,一改传统的钢筋水泥高档豪华却严肃紧张的工作气氛。让原生态的工作环境唤起人们的工作激情,提高工作效率,体会工作乐趣。十万大山地理位置优越,离北部湾经济区各城市及珠三角地区较近,有一定的商务会议旅游消费人群。在会所的建设上,不用高档豪华,力求简约、亲近自然而又不失便捷即可。

9.民俗文化体验型产品---基于观光、教育功能

产品支持:民族住宅服饰观赏体验;民族音乐;民族饮食;摄影;民俗活动;民族节庆活动体验;民族纪念品

十万大山上居住着很多瑶寨居民,民族特色较浓郁。在开展森林旅游的过程中,浓浓的民族风情无疑会为森林旅游产品增光加分。鉴于大多数瑶寨汉化严重的事实,我们将重点放在开发瑶族饮食、瑶族服饰以及工艺品上,丰富十万大山旅游纪念商品。此外,重视瑶族的山歌、民俗体验活动及节庆,也是加深游客体现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徐学书.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M].2007年3月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田金萍.河南森林旅游发展对策探讨[J].地理研究与开发,2009年2月,(1):78-85.

[3]李进,侯碧清,邱建丽.广州森林旅游发展战略思考[J].世界林业研究,2009

年9月,(22):197-201.

第5篇

关键词:中医药;中医养生;知识管理;本体;语义网;知识服务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16.04.026 [中图分类号]R212;TP182 [文献标识码]A

如何基于中医养生学的理论体系对各类具体的知识资源进行合理组织,是中医养生知识管理的核心问题。另外,中医养生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何面向百姓提供权威、准确的中医养生知识服务,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下文带着这些问题,分析中医养生知识管理的现状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思路。

1中医养生知识管理的现状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药理论和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中医养生知识共享多通过师徒承袭和行为影响的方式进行。将中医养生名家的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进行妥善保存和广泛传播,是中医养生知识管理的核心任务。中医养生典籍是承载中医养生知识的主要载体,兼具学术价值、文物价值和实用价值,在养生文化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2],现存的涉及养生理论的古籍约有600种。当代中医药工作者正致力于对这些古籍进行搜集、整理、校点和收藏,挖掘其中宝贵的养生知识。作为其中的一项代表性工作,曹洪欣、张志斌等从现存的中医养生著作中挑选出代表性、富有原创性的品种,以最佳版本为底本进行精心校点,编成《中医养生大成》[3]这部著作。由于典籍历时已久,纸质易破损的特殊性,限制了人们对古籍的利用。为此,中医药工作者开展了中医养生古籍的数字化工程。例如,范为宇等构建了“中医古籍养生数据库”,对110种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互联网提供古籍检索和阅览服务[4]。又如,臧知明[5]根据《黄帝内经》的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提出了《黄帝内经》养生知识的表达模式,初步构建了《黄帝内经》养生知识库。这些工作表明,数字化技术为中医养生古籍保护及知识利用提供了有效方法。当代中医药工作者还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教材和专著。以“中医养生”为检索词,可从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检出12477篇学术论文以及121本图书,其中包括刘占文主编的《中医养生学》[1]、郭海英主编的《中医养生学》[6]、王玉川主编的《中医养生学》[7]以及吴翠珍、张先庚主编的《营养与食疗学》[8]等。刘占文、马烈光还编写了汉英双语教材《中医养生学》[9],它有助于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中医药国际化进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与中医养生知识相关的网站,包括中国养生网、大众养生网、养生常识网、光明养生等。"中医养生学"的专题学习网站成为养生知识教学的一种新模式[10]。另外,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还催生出许多中医养生的移动客户端软件,包括过日子、中医养生、健康养生宝典、365健康养生、中华养生等。信息技术为实现中医养生知识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个人健康管理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中医养生知识资源本质上都是通过自由文本表达的显性知识。该领域现有的“数据库”和“知识库”实质上属于文献库;这些文献库在经过文献标引之后可支持更好的检索,但本质上仍是基于文献的。该领域的网站和移动客户端软件也是围绕“文献”提供检索和阅读等服务。因此,中医养生知识管理本质上仍是基于自由文本的。自由文本是人类表达知识的自然手段,但其内容难于被计算机直接处理,这就影响了知识处理的效果。这也是信息技术界公认的制约知识管理技术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可从术语标准化入手,突破自由文本所带来的知识管理技术瓶颈。中医养生领域所使用的术语仍然存在含义模糊、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等复杂现象,需要进一步加以梳理和澄清。近年来,本体(Ontology)成为实现医学术语规范化的一项新兴技术[11]。本体技术源于信息科学,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指知识表示和推理理论)[12]。本体在生物医学领域和中医药领域都得到了成功应用,但目前尚未出现面向中医养生领域的本体[13-14]。通过构建中医养生本体,可准确表达中医养生的概念体系,系统梳理中医养生的术语资源。若能建立一个条理清晰、结构合理、逻辑严谨的中医养生领域本体,则可基于概念体系对该领域中医养生知识进行组织和检索,从而提升知识管理的有序性。语义网(SemanticWeb)是一套与本体相配合的技术体系,它为本体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规范、技术和工具[15]。可采用语义网技术,基于中医养生本体构建领域知识库,整合中医养生知识资源,实现领域知识的结构化;接下来,可基于本体对文献内容进行深度语义分析,从文本中摘出与中医养生相关的论述,对文本内容进行半自动的语义标注,建立文献的主题索引和分类索引,支持用户快速检索到相关文献,准确定位到相关内容;进而,研发面向结构性知识的计算机处理技术,逐步实现知识管理系统的智能化,面向社会大众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

3小结

第6篇

随着心身疾病研究的增多,有关性格和癌症的关系也渐渐有些明了,明确了不良个性和情绪是癌症启动和发展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之一。比如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曾做过一次大型的食道癌调查,发现个性急躁、易怒的男性最易得食道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就有了C型行为容易导致癌症的研究成果。所谓C型行为,是美国学者1977年在研究哪些人易得恶性黑色素瘤时提出的一种性格类型,其主要特点就是过分耐心、回避冲突、过分合作、屈从让步、控制负性情绪、追求完美。在国内的临床研究中也发现,乳腺癌和中年患胃癌的人多是这种性格,爱生闷气、自我压抑、不擅表达。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支支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水的容器中,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汽水”。结果发现,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溶于水后是澄清透明的;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他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由此他分析:生气10分钟会耗费人体大量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米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强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时都复杂。

中医认为,气血经络不通,脏腑阴阳失调是疾病的根源,尤其是癌症,整个气脉不断打结,越结越多,最终形成一个大疙瘩――肿瘤。

可以这样形容,生气憋闷是形成肿瘤的“快捷方式”。临床中常常有这种情况出现,有位66岁的老太太,到医院检查时是肺癌晚期。仔细询问情绪方面可知,半年前因家里面的矛盾心里窝了一口气,没有倾诉,整天愁眉苦脸、失眠睡不好。另外一个是某退休干部,患了退休综合征,闷闷不乐,总钻牛角尖,总觉得他跟谁都过不去,一年后被检查出患了食道癌。

生气总是难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减少生气的次数和气的大小。比如在生气之前算一笔生气的花费,可以发现生气真的是赔本的买卖:

生气时通常不能解决问题――赔时间;气出病来自己还要掏钱医治――赔钱;给别人造成伤害很难弥补――赔人缘;生气心情不好,生活质量降低――赔心情。

喜悦是世间最好的药

七情之中,只有“喜则气缓”,使气脉缓和,平时我们之所以感觉身上紧紧的,好像被什么东西捆住一样,不轻松,胸口也感觉闷闷的,为什么?心结太多,直接影响气脉,使之紧张不放松,身体感觉沉重。喜就是喜悦、祥和,古人造“”字,上面草字头,底下一个“乐”,就是认为喜乐可以愈病,是世间最好的药。喜乐的来源是什么?古人说:“助人最乐”,帮助他人所得到的喜悦是最为珍贵的,这种从心里面爆发的喜悦是所有情绪里面最良性的信息。它所构成的气脉波动是最为有益的,这在防癌中可算是功臣之一。

笑,免费的防癌抗癌方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个公园内,听见一阵朗朗笑声,只见十几个身穿白衬衣的中年男子,在草坪上围坐一圈而仰天大笑。原来,这些人是“笑一笑俱乐部”的成员,他们每天清晨5时半到这里聚会,用笑声开始新的一天。每当东方破晓之时,他们便在老师的带领下,伸展双臂,把手高高举过头顶,然后开始微笑;稍后,则从微笑转为“咯咯”的笑;5分钟之后,双手放下,自然垂立身体两侧,手指微曲,开始低声暗笑;几分钟过后,又仰天放声大笑。整个过程约为一个小时。

据说,“笑一笑俱乐部”风靡印度全国,感染了全世界。印度有句谚语:“你对生活笑,生活也对你笑;你整天哭丧着脸,生活也对你哭丧着脸。”故而印度人大多爱笑。而“笑一笑俱乐部”的创始人、印度医生卡特利亚经过大量研究之后发现:只要是笑,大脑就会发出指令,让身体分泌“快乐”的化学元素。所以他经常对学员说,你只要笑,不要问为什么笑。笑过之后,你就会身心健康,活力四射。据闻,近几年全球有5000多家“笑一笑俱乐部”相继成立。

西方也有句谚语:“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科学证明,笑能使人的肺部扩张,胸部肌肉得到舒展,人在笑声中如同做了深呼吸运动,并清除了呼吸道的废物;笑能使消化液的分泌增加,消化道的活动增强,促进食欲;笑还能使思想放松,心情舒畅,有助于睡眠。西方科学家经过研究后认为,笑能促进内脏器官活动,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缓解病痛,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美国哈佛大学的哈勃特博士和查尔斯博士曾对“笑”作出如下的定义:笑是一种缓解紧张,进入一种美妙状态的客观实在。真心地微笑,无论是对于笑者还是对于他人都会收到一种奇妙的效果:人的心理得到充分放松,人体整个神经系统可从紧张状态下解放出来,人在这种状态下是最幸福甜美的。当然,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才能有利于健康,如果强颜欢笑而内心苦楚,依旧没有效果。

无独有偶,法国一位名叫亨利・理班斯坦的医学博士也说:“笑,是一种类似于原地跑步的锻炼方式,它可以使肌肉强壮,加强心律,加快脉搏,扩张支气管,加速肺部换气。不仅等于给内脏按摩,而且也等于给小腹和胸大肌推拿,由于吸收了更多的氧,因而也净化了血液。另外,笑能提高工作效率,驱除劳动的疲劳,对神经过敏或容易暴躁发怒的人来说,是一剂良药。”人在笑的时候,脑子里会产生对健康有益的激素――内啡肽,而内啡肽可使人产生愉悦感,还有镇痛作用。根据笑的生理效应,这位亨利博士发出忠告说:“为了你的健康,不应当放弃任何开怀大笑。”

因此,科学家认为,鼓励人们尽可能地发挥人生的光明面,用行善、助人、欢乐、爱护与情感来充实生活,以积极的态度来对等人生,乃为有助于健康、并消除“愁眉打百结”和减少疾病的有效之举。一个情绪开朗的人,应是嘴边常挂三分笑的乐者,尽管生活中不免有烦恼和挫折,但却能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第7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佛山 528200)

摘要: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为例,从确定拟建特色专业、确定专业特色、创新专业建设理念三方面探索特色专业建设的战略规划。并从制定与优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专业方向相适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4个方面介绍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教育实践。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专业特色;地方院校;健身保健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1-0082-04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ports Major in Local Colleges

WANG Gangjun

(Sport Dept., Foshan scientific Technology College, Foshan 528200, China)

Abstract: Using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ports major of Foshan Scientific Technology College as the exampl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ic pla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eatured major, major features and creative major establishment.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perfec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sign of talent development mode, improvement of curricular construction,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talented teachers oriented to major.

Key words: social sports major; major feature; local college; keeping health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在高等院校设置了社会体育专业,开始培养本科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有216所高等院校招收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成为5个体育本科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然而,规模的迅速扩大,也带来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各种问题,专业设置雷同,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内容趋同于体育教育专业,致使社会体育专业特色不明显,阻碍了社会体育专业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经过专业结构调整,选择了健身保健方向为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的突破口,形成了对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和建设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特色专业建设的战略规划

1.1确定拟建特色专业

地方院校确定拟建特色专业的依据来自院校自身实际与社会需求两个方面。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自身来看,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的实际规定了特色专业的选择范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地处珠三角腹地,全校有13个二级学院,包括理、工、农、医、文、经济、师范、体育等54个专业。学校的办学定位是立足佛山,为珠三角地区培养社会经济所需的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社会体育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初始只有现代安保专业方向,后来增加了社会体育营销与管理方向和体育教育方向。

然而,从社会需求来看,当时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与全国其他社会体育专业办学院校一样遇到毕业生就业难、在校生学习目的迷茫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在经过阵痛期之后的2007年,本课题组通过“珠三角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调查”课题立项,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依托广佛同城化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认为体育健身娱乐业将成为珠三角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

与此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当时珠三角人均GDP已超过10000美元大关,超过中上等国家收入水平标准,提前进入小康经济社会,为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大众健身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健身房新开店面积快速增长,健身企业为了提高增值服务而向客户提供“一对一”的私人教练课程,需要受过健身专业训练、技术精湛并具有良好服务意识和教育背景的私人教练员。

大量调查研究证明,社会体育产业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是健身技术指导和保健养生服务的技术人才。学院领导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确定,将培养健身与保健技术指导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作为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的特色专业。

1.2确定专业特色

首先要在专业方向细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方向选择。专业方向选择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比较优势、能够有效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机遇为原则,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立,还要充分掌握相关院校专业建设情况,寻找差异点,然后根据自己的办学实际,确定专业特色。

从佛山和珠三角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体育的影响来看,人们对体育健身的消费意识和需求与日俱增,健身教练、健康管理师、康复训练师、按摩师这些新生职业以其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被人们接纳,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再从自身的教学资源来看,早在1993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已经是广东省首批将“健身健美”选项课列入大学体育课程的高校,并组建大学生健美队分别参加了广州和佛山的健身健美锦标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专业教师方面拥有健身健美、保健养生、推拿按摩和临床医学的师资力量,如果通过优化组合,可以组建成一支健身与保健相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与此同时,在专业方向的选择方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决定与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其他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进行错位发展。因此,从自身具备的办学条件,如场地、实验室、教学设施和专业教师队伍,到外部环境的市场需求,在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于2008年在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确定了“健身保健方向”作为社会体育专业特色来建设,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面向商业健身房的健身私人教练和保健养生与康复中心的保健按摩师和康复训练师。

1.3创新专业建设理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办学定位是立足佛山、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那么,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就必须依托佛山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尤其是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式而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以健康服务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适应健身和保健行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并通过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真正做到“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为内涵的专业教育和以“创业创新,成人成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按照2009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和广东省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的要求,针对社会体育专业健身保健方向培养健身私人教练、保健按摩师和康复训练师职业岗位的专门人才,使学生成为会讲、会示范、会经营、懂管理的社会体育现代化“应用型”复合人才。

2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

2.1制定与优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健身保健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健身和保健行业对职业岗位人才需求为依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健身私人教练、保健按摩师和康复训练师“三位一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专业特色体现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方法上,针对健身和保健行业职业岗位提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和增肌、减肥的技能能力,开设了健身房管理与会籍营销、健身运动处方、运动营养学、健身健美专项训练等实践课程;二是为了培养学生保健养生临场技术运用中的养生调理、推拿按摩、健康管理实践操作能力,而开设了体育保健养生技法、人体测量与评价、保健推拿专项训练以及各种实验实践课程。在课程考核方面,注重学生对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运用掌握程度的评价,尤其着重对其专业技术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

与此同时,在培养方式方法上,根据人才培养规格,将健身企业的职业能力培训方法通过改革后引入课堂,运用“一对一”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运用参加专业性的竞赛机制,引导学生建立自觉性的自我体格修塑目标,并在专项训练过程中,从自身身体训练中掌握增肌、减肥的专业技能。

2.2加强课程建设

专业是课程的有机结合,因此,以健身健美和保健养生构成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健身保健专业特色建设的基础与关键。建立了课程调节机制,通过课程的优化组合淡化专业控制、突出健身保健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根据健身私教、康复训练师、按摩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依据社会体育产业发展和健身行业、保健养生行业的职业岗位能力标准所包涵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组合专业课课程教学进程计划(不包括学科基础课程)(见表1、2)。

2.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与人才培养规格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了“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实训+竞赛”一体化、“专业兼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3+1”人才培养模式等5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实践教学着重在于培养学生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能力,如健身健美动作技术的讲解示范能力,推拿按摩技法、健身运动处方的临场操作能力等,通过课内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再到课外由学生在校内实验室、健身房进行自我训练与操练掌握基本技术,然后通过每学期2~4周到健身企业、体测中心、功夫推拿等场馆的实训见习,递进式循序渐进地熟练掌握健身和养生保健的基本技术。

(2)“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从第1学期第10周开始,学生必须采用导师制进行课余训练,实行师生双向选择,每周训练3次,每次2小时,每生每学期计3学分,实施时间为第2~6学期。

(3)“实训+竞赛”一体化。在校外完成实践教学,通过“院馆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和参加专业竞赛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实训是教学计划中安排每学期2~4周,3人一组,利用课外下午4点半~晚上9点半或周六、日到健身俱乐部针对私教指导、运动处方、会籍营销、健身房管理等专题,在企业导师指导下的临场训练。

竞赛则是通过选拔进入学院代表队参加健身健美、排舞、舞狮比赛。目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健美队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支可以常年参加健身健美专业比赛的大学生队伍。

龙狮队于2013年9月参加了“广东省传统南狮大赛”,取得1项银奖和2项铜奖。健身操队于2013年10月参加“广东省千万人群广场健身排舞大赛”,取得二等奖、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4)“专业兼职”。是学生为了提早进入实习锻炼,在第三学年开始,利用课外下午4点半至晚上9点半和周六、日时间到健身房从事兼职私教工作,可以一边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一边在校外健身企业进行有偿实践学习,这类学生往往学习目的明确,社会同行对其评价较高。

(5)“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3年在校学习,最后1年在健身俱乐部或保健养生中心顶岗实习的教学实践。这一年,学生在职业岗位上进行实习再过渡到入职,期间需要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此阶段是在行业企业导师指导下进行临场对客技术服务,是对口入职岗前培训的适应过渡期。“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加强了对口职业的实践教育,近年来被许多院校广泛采用。

2.4建设与专业方向相适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课程特色决定了专业特色,而开设的特色课程必须由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完成。目前我国高校已经设置社会体育专业的院校普遍缺乏与社会体育相适应的师资力量,尤其缺乏社会体育和健康服务产业领域技能型、操作型师资,这也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重点放在体育教育专业方面,忽略了社会体育专业师资的培养。尽管社会体育专业在我国发展了近20年,但目前大部分的社会体育专业师资、尤其是术科教师原来是从事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缺少对新生健身项目的了解。而近年来充实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师资的新生力量又大多是理论课教师,了解当今社会新生健身项目的教师则极少。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健身保健方向的教师团队建设,主要是由健身健美和保健养生两类师资组成,按行业的人才规格要求先设置课程后配备教师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积极引进人才与外出进修相结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推进教学名师建设,推动高职称、高学历、教学与科研水平突出的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引领、带动、示范作用。着力建设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突出健身健美和保健养生技术紧跟行业岗位规范,鼓励专业教师各尽所长担任社会职务,这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在人才引进和配备上向特色专业倾斜,努力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素质的提升,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院与企业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院馆合作”,共同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少斌.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44-146.

[2] 王爱丰,王正伦,王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31-32.

[3] 庹权.以职业为导向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J].体育学刊,2010(7):32-35.

[4] 蒋钢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9(4):103-106.

[5] 于文谦,任兵.中国社会体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5):12-14.

[6] 周莹,申萍.高校体育社会化的特点及其途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2):28-29.

第8篇

我一天要吃4个鸡蛋,就是茶叶蛋。午饭一直是一个馒头,什么菜也不吃。晚上基本不吃饭,就是一盅啤酒,一块鱼,还有花生米、西红柿、黄瓜。有时晚饭只吃水果餐,比如吃桔子时要吃桔络,一是粗纤维,二是舒肝理气,桔络是入药,解郁的。我没有服用特别的保健品,就是老三样,最便宜的:吃一包补中益气丸和加味逍遥丸,可以抗抑郁,一周吃两次。再加一个六味地黄丸。

我走路很快,因为健步行走可以把下肢的血液泵到大脑。你看人的头在最上面,最需要克服地心引力。“脑为元神之府”,大脑供血、供氧情况直接标志着人的健康和衰老状况。

另一个,咀嚼可以延缓嘴的退化。我做过一个试验,50个糖尿病人,让他们嚼半小时海绵吐掉,结果所有人的血糖、血脂都降了,说明咀嚼可以降血脂、血糖,防止糖尿病。吃饭吃得很快,就会血糖升高,慢慢吃,饭后再活动活动,就不容易造成脂肪积存。一个人能够活动活动,并且注意咀嚼,一口饭至少咀嚼二十下,大脑退化就可以比别人晚几年。

朱良春(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首席技术顾问,94岁):少睡多用脑,每日必有一得

我每天生活节奏较紧凑,无时间去练气功,打太极拳,前些年一直坚持上下班骑自行车,外出活动也骑车,这是一种不占时间的锻炼方法。现在每天早晨或晚上做5~10分钟四肢活动的自由操,即左右摆动四肢,用手指梳头发,然后两手擦面部、按摩耳翼,左右缓慢转动头颈,这样能使头目清爽,两腿轻健,减少面部皱纹,控制颈椎病。

长期以来,我每天只睡六七个小时。睡得太多,人的精力易于懒散。美国心脏病专家韩明发现,每晚睡10小时的人比睡7小时的人,因心脏病死亡的比例高一倍,因中风而死亡的比例则高出35倍。失眠时不要急躁,全身放松,听之任之,恍恍惚惚,也可起到一定的睡眠效果。我长期坚持“每日必有一得”的习惯,如果哪天没有什么新的见闻或心得体会,晚上就无法入睡,常常要翻阅书报、杂志,有了新的所得才能酣然入睡。我先后写了6部书、140多篇医学论文,绝大多数都是挤时间写的,我以此为乐,精神有所寄托。

我经常用生黄芪煎沸,去渣后加入薏苡仁、枸杞子、百合、绿豆同煮,早晚食之,有益气健脾、解毒防病之功。我还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自觉对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

王玉川(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89岁):淡泊名利,生活俭朴

人生几十年,地位、金钱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我曾在老家当过小学教员、中医教师。到了北京,讲课口音重,学生听不懂,怎么办?我就埋头做研究,一本王冰注的《黄帝内经》翻烂了。我还自学生物学、物理学,自制图表,虽然清苦寂寞,却乐在其中。总之,要善于自我调节,以便养神治身。对外界的名与利,既要有所感受,又要思想淡定,保持和谐稳定的心理状态。

我自幼不喜欢大鱼大肉,习惯于朴素、简单、有序。《黄帝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里说的是食物要杂,不要挑三拣四。凡能供人营养健康的食物都要吃一点。但“谷肉果菜”不是依次排列,而应以谷薯、蔬菜为主,肉类次之。我一日三餐,不偏食,不多食,不过辛温,不过寒凉。

一个人心情舒畅,脾胃的消化功能也会正常运转,即使吃点肉,也会很好地消化。总之,物质生活不要要求太高,有营养的东西都要吃一点,身体就会健康,就不会被饮食不当所困扰。

我的养生体会是:静思、守真、敬业、俭朴,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李振华(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88岁):揉搓经穴,行气血、调营卫

多年来,我的活动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每天早晚各慢走一公里,坚持不懈;二是坚持门诊看病,为病人解除了病痛,内心无比欣慰,也有益于脑力活动,一举多得。三是在带徒弟和传承学术经验中,感受到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人才的责任感,内心充实和满足,同时也启发我经常思考问题,增强了思维分析能力,加上常与青年人相处,增加了活力,振奋了精神。四是练习书法,以练习楷书为主,一笔一划,一丝不苟,使人心静、神安、志定,既陶冶了情操,也活动了肢体,达到形神受益。

每日睡前和起床时,我常用手指揉搓百会穴及头面部,以促进头面部血液循环;揉搓涌泉穴、膻中穴以补肾、强心、健脑;揉搓听宫、耳门、颅息等穴以助听力;揉搓童子髎、睛明穴以增强视力;揉搓迎香、风池穴以防感冒;指压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等穴,以增强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每个穴位揉搓按压50~100次,四肢和腹部穴位揉压150次。另外,我还时常叩叩牙齿,以强齿和促进消化液的分泌。通过20多年的穴位揉搓按压,确实收到了行气血、调营卫、益心脑、防外邪、强耳目的效果。

徐景藩(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84岁):心无机事,案有好书

读书养性是莫大之乐,特别是对中医经典著作的各家学术,我反复阅读,温故知新,其中乐趣,难以言表。我把“心无机事,案有好书”作为养生座右铭。

除了读书临证,空闲时我还喜欢泼墨挥毫,临摹名家法帖,曾经一气呵成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字如行云流水、沉稳端庄。我认为书法为“纸上的太极、墨上的气功”,可陶冶人的性情,修心养性,排除心中的忧虑和烦恼。从书法艺术中吸取精神营养,是一种高尚的艺术享受。

自幼喜爱音乐的我,业余时间也常爱拉拉、弹弹、吹吹。到了老年,我又学弹电子琴,在学习、工作之余,自娱自乐,有益身心。

活到老,学到老,服务到老,是我一生的不懈追求,保持本色,提倡和谐,乐在自然,也是我所领悟的岐黄之道。

周仲瑛(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84岁):吃得好,睡得香,想得开

我的养生秘诀就九个字:“吃得好,睡得香,想得开。”

说“吃得好”并不是指经常吃什么山珍海味、滋补保健品。相反,我的一日三餐都是老伴儿做的平常饭菜,从来不挑食,更不暴饮暴食。用俗语来说,“心中有美味,自然能嚼得菜根香”。

“睡得香”是不管忙碌紧张还是相对空闲,也不论环境安静还是喧嚣吵闹,我倒头便能睡得着。

“想得开”是一辈子历经磨难和坎坷,有过困扰,受过屈辱,经历过失败,赢得过荣誉,但我都能做到宠辱不惊。

平时我也饮酒。但我喝酒的原则是“适量”,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同事师生共聚,我会喝上一两杯白酒以助兴,其乐融融。夏天时会喝些啤酒,冬天则是江浙一带的习惯,以适量的黄酒、米酒为主,既能解除白天工作之疲劳,又能养心安神利于入睡。

我在工作的时候,常泡茶一杯,随时饮用,既可提神,又能保健,但晚饭后我是很少饮茶的。冬天多饮红茶,夏天常饮绿茶,春秋则以花茶为主。工作之余,我喜欢听听音乐,晚餐后看看电视,及时了解当天的新闻动态,这对于调节自己健康也有好处。

苏荣扎布(83岁,蒙古族,内蒙古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不反复吃同样一种食物

人体最完美的运动应当是跑步,在跑步中,两腿不断轮换地刺激左右大脑半球,极易锻炼脑组织及其他组织器官。基于这种认识,我每天坚持慢跑3~5公里,让身体一直保持着健康状态。除坚持慢跑外,每日还应坚持搓脸、转睛、叩齿、挺腹、打太极拳等。

我平时的饮食以素食杂食为主,如黄豆、大枣、核桃、木耳、萝卜、芹菜、菠菜、土豆、蜂蜜及羊肉、牛奶等,不反复吃同样一种食物,也不过饱。

第9篇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课程是一门面向我校本科生开设的人文通识类选修课,以探寻中医学产生、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文化动因为背景,是贯通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理论的交叉型课程。本课程的目标不仅要开拓中医学生文化视野,更要领会到中医药文化之真精神,提升中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医学生独立的思想、求新的激情、进取的灵气,进而为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中医药人才的养成奠定基础。但是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基本仍偏重于扩展学生知识面,停留在对知识的一般了解,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再造过程,从而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塑造。这种局面的造成,是与长期比较单一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因此,笔者希翼通过"两线并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弥补传统方法的缺憾,在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后,教学效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明显加强,在此作一分享。

 

1 "两线并行"教学方法

 

"两线并行"即教师知识传授线与学生自主创造线并重,共同运用于教学实践。传统的授课方式只有一条线,即知识传授线,教师将教材内容传授灌输给学生,这种方法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缺乏深入探究,不利于知识内化以及能力的养成。因此,需要增加一条线,即自主创造线,在第一条线的展开过程中,教师通过诸如"成果导向"等教学模式的构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研究基础上达到知识的内化和创造,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以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2 "知识传授"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课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对于传统文化及中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必要的"灌输"也是需要的,这样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进而为深入研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这种"灌输"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才能使学生将知识铭刻于心。

 

2.1教材语言转换为教学语言 由于教材语言文言色彩较浓,专业术语、引经据典颇多,理论性强,照本宣科显然不适合本科生教学。因此,教师需要经过内化后,深入浅出,转变成通俗的、简单易懂的教学语言,以学生能最大限度的理解为宗旨。同时可用案例、图象及影视资料播放等教学方法作为理解的辅助手段。

 

2.2形象案例教学 收集与课程相关的各种人物传记、逸闻趣事、医事典故、历史文化小故事等,一方面作为教学内容的有力支撑点,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案例教学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易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目前,本课程已收集到了诸如《中国历代名医传》、《中医药趣闻》、《冷庐医话》、《肯堂医论》、《先哲医话集》、《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选》、《叶天士医案精华》、《扫叶庄医案》等十多种文献资料中的案例。在此基础上争取进一步加以扩充,构建材料更为丰富并与课程具有密切相关性的案例类资料库,进而使教材抽象的思想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与直观化。

 

2.3艺术感染教学 通过播放影视视频资料,使学生内心受到震撼。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课程中,已经收集到的视频资料,如《跨越时空的文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纪录》、《江南贡院》、《孔子万世师表》、《黄帝内经:中医医史文化、医理文化、养生文化》、《乱世郎中》、《医痴叶天士》等近20部,下一步的工作即对这些资料进一步整理、筛选,提炼出适合向学生展示的视听资料,不断地推陈出新,寻找和收集使学生易于接受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并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视频资料,构建视听资料库。

 

2.4文化体验教学 主要有两种形式:①组织观摩,即针对相关授课内容,选择中医文化景点组织观摩,使学生更为感性的掌握授课内容。比如可依托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有利条件(此馆即设在我校内,免费对外开放),把教学地点迁移到馆内,针对授课内容带领学生参观各个相关区域,并做重点讲解,如讲到〈道文化--养生文化〉这一内容时,就带领学生走进养生康复馆。②学生自行体验。由于课时有限、经费紧张等现实问题,教师推荐一些反映中医文化的民间博物馆、民间中医诊所等让学生自行前往,直觉体验中医文化的力量。

 

2.5重视互动教学 在知识传授中要注意的是,这种"灌输"不是一言堂,在讲课期间,教师应根据学生思维活跃、乐于互动的特点,不断通过穿插提问、讨论甚至辩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互动形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与此同时更能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自主创造"教学方法的设计

 

   随着第一条线的展开,学生对新知识已初步掌握,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通过人际协作与互动实现意义建构与生成的过程。"[1]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协作探究来提升认知的层次,达到对新知识的迁移、应用和创造水平,实现知识的内化,这是教学的真谛。基于此,笔者通过设计"成果导向"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创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1"成果导向"教学 William Spady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一个教育学领域的新理念,随后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实施,取得了明显效果,得到了广泛好评。成果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成果导向教学不是以学生必须学什么为出发点,而是以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做什么,能够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技能等竞争力[2],即在知识内化同时,培养各种能力。知识成果是形式,能力技能是实质。因此,它是一种强调能力培养、能力训练的教育系统。[3]笔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课程中注重贯彻"成果导向"理念,取得一些有益经验。

 

3.2"成果导向"教学方法的实施

 

3.2.1 学习成果的设定 如笔者在讲授到"儒文化与中医学"这一单元时,在讲解儒文化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先秦、两汉、宋明)及其基本思想后,即提出"儒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这一课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研究,撰写研究论文,作为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3.2.2 开展协作探究活动 上述课题可以分解成儒学三大发展阶段的每个阶段对中医学发展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六个子课题展开论证。因此,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知识构

 

构成、能力倾向与认知水平,自行选择研究方向并组成小组,通过收集资料、交流协作、探索研究共同完成研究论文的初稿。

 

3.2.3学习成果的研讨与提交 学生在完成研究论文初稿后,在课堂中进行汇报与展示,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评论,同时教师进行辅导,提出完善建议,并说明理由。在多方意见的指导下,研究论文加以改进,并提交终稿。

 

3.2.4学习成果的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对学习成果的评价打分,对于能在高质量的论文期刊上得以发表的论文、获得学校"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经费支持的研究论文等优秀学习成果,还要追加分数并发放小礼品。总之,有了成果,学生体会到了求知的快乐、收获的喜悦、激励他们取得更多成功。

 

3.3成果导向教学体现的独特价值 在小组协作探究,撰写研究论文,获得研究成果同时,更是培养了学生诸多能力。

 

3.3.1迁移运用能力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自觉地运用古代思想精华引导当今社会的发展。如在宋明儒学对中医学影响的研究中,学生发现自宋以降,在儒学影响下形成的儒医群体,其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技,是推进宋代医药繁荣、医患和谐的重要力量。而在医患纠纷不断、医生道德价值受到严重质疑的当下,如何培育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学生认为可以撷取儒医仁爱济世、刻苦习业、求实不欺、人际和谐等思想精髓,有的放矢地融入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氛围中,进而使医学生价值观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这种思想不仅表现出较强的迁移运用能力,而且具有创新意义。

 

3.3.2分析批判能力 在对先秦儒学"仁爱思想"的深入分析过程中,学生发现儒家的仁爱思想存有差等,而这一思想也渗透进不少医家的思想观念和行医活动。如张仲景主张医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把患者区分为上中下三等,有明显的差等思想,对患者不能一视同仁。因此,学生认为对两千多年前形成的儒家仁爱思想,不能全盘接受,对其糟粕,我们应坚决予以批判,这样才能体现"医乃仁术"的精神实质,进而构筑和谐的医患关系。

 

3.3.3开拓创新能力 通过协作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关注当下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医学生希望在老年医学的养生保健和疾病证治方面有所贡献。在研究成果中,学生开创性的发掘出儒家所倡导的仁孝之伦理道德观,天人合一、形神兼备之整体和谐观以及注重日常生活之世俗观念等对传统老年医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推动了传统老年医学的发展。这种发现另人振奋,为现代老年医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探索。因此,我们决不能低估学生的开拓性,只要教法得当,创造力就会迸发。

 

3.3.4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 探究活动是以小组协作方式展开,学习成果也是以小组团队形式体现的,因此在探究过程中组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必不可少,精诚合作相当重要。在整个成果获得过程中,师生之间、协作组内、协作组间交流沟通非常频繁,学生表达沟通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为日后踏上医务岗位,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组员间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团队协作和团队荣誉精神亦处处得以体现,这也是中医药科研事业谋求更好发展的重要保证。

 

4 结语

 

"教师传授知识"使学生了解知识,"学生自主创造"使学生内化知识并培养能力,两线并行运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课程中,能真正体现课程教学目标和宗旨。笔者的教学实践也证明,运用两线并行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但因为实施时间不长,特别是成果导向教学这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还在进一步探索中,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