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论文

时间:2023-03-29 09:19:31

导语: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8-0017-01

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工作的开展,很多学校陆续成立了相关部门管理和服务于本校的创新创业项目。本文结合学校双创项目的研究情况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1)双创项目评审应该以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与创业能力为基础。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会萌生自己搞科研的想法。大学生申报项目初期,在选题方面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创新项目类似于科研项目,主要是对某一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发现可行性及可持续性,找到解决方法及具体实施方案。大学生创新项目的选题要符合大学生的研究水平,结合所在学校的研究条件和发展实践。各大高校的评审部门除了要考虑以上的问题以外还要思考哪些项目有利于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锻炼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即可行性,关注研究项目是否符合大学生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范围。

(2)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研究全程应得到主管部门的辅助和指导教师的建议。大学生能想到有创意的点子,教育工作者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于有经费资助的项目,大学生团队要合理地按照规定使用。项目指导教师要为项目研究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学主管部门对项目指导教师应该计一定的工作量,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主管部门的辅助形式来说,主要包括:第一,将各项通知下发给大学生,让大学生及时了解项目研究在某个时间节点应该推进到何种程度,以便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地结题。第二,当大学生有疑惑时,主管部门应该责成专人予以解答。除此以外还应该与指导教师及时沟通,达到三方信息互通。第三,经费使用要灵活一些,只要保证大学生将钱花到实处,确实应用于研究即可。经费使用的诸多限制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研究方式和研究效果。各级主管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到实际情况而不是本着万无一失、各种防止的原则来控制和监督经费的使用。第四,指导教师应定期与项目主持人进行沟通,询问项目进展情况和帮助大学生解决具体问题,将教师在科研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传递给大学生。

(3)主管部门要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尤其是创业项目的成果转化。很多大学生的项目都十分有创意,能走在时代的前沿,但是往往项目结题后就没了下文。当前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要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创业中出现的问题,而相关优惠政策也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否则大学生创新创业就容易夭折。

二、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策略

(1)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任何一项事业或者活动,都不能缺少激励机制。激励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颁发获奖证书,互换学习项目,现金奖励,创业支持,专利申请以及企业对接等等。大学生群体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他们想做事情并不容易,调研活动或是材料费用对于他们来说都很难自己解决。因此,资金或是政策等非常实用的资助形式能很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

(2)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部门应提升服务意识,让辅助研究成为基调。大学生虽然能将项目申请下来,但是大学生的科研能力终究不是很强。除了项目的指导教师要及时指导以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部门也要本着服务项目的理念处理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辅助大学生及时解决。大学生的研究项目不容易管理和指导,原因在于大学生缺乏研究方法和理论的指导。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要耐心解答大学生提出的疑问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方法,不要让大学生感觉困难重重,既想做好研究又不知道如何去做。

(3)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主持人应切实承担起主持工作,带领成员提升科研能力。事实上,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逐渐熟悉的过程,作为项目主持人应积极向曾经做过项目的同学学习、了解相关要求,能在项目组内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提交给指导教师和主管部门,这也是对项目主持人组织和沟通能力的一种锻炼。项目主持人在遇到困难时要先想着如何解决而不是抱怨和放弃,要团结所有成员,群策群力。因为项目所体现的本质就是大学生团队的共同锻炼,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学有所得。

三、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锻炼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主管部门以及指导教师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步骤来认真完成。在研究的过程中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指导教师都能有所获得,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工作能力提供锻炼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阚雨沐.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09).

第2篇

就业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1]刘建平.增强责任意识.全方位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4(6).

[2]金晓明.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4).

[3]袁贵仁.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23).

[4]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意见[EB/OL].http://zepc.edu.cn/bys/renzheng/rz_Show.asp?id=216,2007-11-13.

[5]孙英浩.欧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6]周济.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4(6).

就业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1]林友照,吴昌标.高职生就业取向与就业心理研究[J].职业,2007,(21).

[2]管军.浙江省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结果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8).

[3]覃干超.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

[4]邱勇强.我院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及对策思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1).

[5]王耀华,叶青.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归因及对策研究分析[J].科技信息,2007,(20).

[6]王君君.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调查[J].教书育人,2007,(3).转

就业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1]周妍.浅谈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9):142-143.

[2]刘筠.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问题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46-50.

[3]朱永平.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1.

[4]朱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解读与思考[J].就业与创业,2009(7):33-35.

[5]王正斌,李春雷.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与发展探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6):50-54.

[6]刘海斌.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方法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0,20:175-176.

[7]孙立民,刘丽彤.职业生涯规划视野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探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01:71-73.

[8]丁力轩.“多管齐下”做好高职院校的就業指导[J].中华建设,2013,09:130-131.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项目;核心就业力;提升;正面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0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教研教改项目(2013B27);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1775023)

引言

就业力(employability)这一概念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又称做可雇佣能力[1,2]。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变化的能力[3]。但是,不同发展时期,就业力的内涵和研究视角各异。从时间上划分,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1]: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业力主要关注下层民众的就业态度与形象,并有政府干预,以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到70年代,致力于政策层面的宏观研究;80年代,转移到公司或者组织层面,研究员工管理组织的弹性以及人力资源的最优化使用;90年代直至现在,就业力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层面,如何提升个人的就业竞争力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

防灾科技学院是以防震减灾为特色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院于2008年开始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以来,批准立项148项,目前已有63项通过验收,累计培养大学生达到500余人。为了研究和总结大学生创新项目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对我院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并且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了侧重于就业和考研情况的问卷调查。大学生的核心就业力主要由四项能力构成:基本工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寻找职业能力[4]。调查围绕对这四项能力的影响,进而分析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作用。

1.对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大量毕业生被“抛上社会”,虽然我国近几年总的就业岗位数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越来越不乐观。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5]。这说明基本工作能力较低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和任职发展的主要原因。防灾科技学院作为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工作能力,有多种途径,其中实践、实习活动尤为重要。大学生创新项目就是很好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这项活动,尤其对那些克服各种困难,成功完成预期目标的学生来说,许多基本工作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为参加创新项目后,一些基本工作能力是否有提高的调查结果。

2.对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大学关键是要学会学习,即掌握一种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部分大学生学习能力不强,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在参加创新项目时遇到的许多问题,跟学习能力低有关。例如,确定研究题目后,不知如何开始,即不懂研究流程或不掌握研究方法。文献搜索和阅读能力、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水平极低。造成以上现象跟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有很大关系。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重视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创新项目实际是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通过参加创新项目,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系统的训练。参加创新项目的多为二、三年级的本科生,他们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很多专业课程甚至公共课程正在开设或者还没有开设,相关知识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体系,因此他们需要具有很强的独立学习、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调查发现:97.1%的学生认为参加创新项目后掌握了更规范的研究方法;百分之百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文献搜索和阅读能力有提高;95.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论文写作技巧和规范有提高。许多教师反映,指导参加过创新项目学生的毕业论文,明显比指导其他学生容易且效果好。

3.对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竞争的不断加剧,用人单位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学生对创新项目与就业、创业的关系调查情况。需要注意,我们调查的对象都已经毕业,并且都参加过创新项目,他们的认识与在校学生、与未参加创新项目学生的认识肯定有差异。可以看出,参加过创新项目的学生普遍认为创新项目训练和就业、创业的关系密切。

调查发现,参加创新项目最重要的影响是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国家、社会和学校都在提倡创新,大学生们虽然对这个词语很熟悉,但对它的理解很不到位,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

4.寻找职业能力

可以通过多种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技能。我院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学生,普遍认为与求职相关的技能,如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团队意识等等,均得到提高。并且一部分学生调整择业心态,改变了不合理的预期。14.3%的大学生认为参加创新项目后,自己的就业观念有很大改变,40.0%学生的就业观念有改变。一些学生还在参加完创新项目后,制定了清晰的、与自己能力、特长相匹配的职业生涯规划。

5.结论

综上,对参加创新项目的大学生来说,构成核心就业力的基本工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寻找职业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说,大学生创新项目是一个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良好机会。对很多本科生来说,他们缺的正是这种机会,这是让他们主要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或是探求某项发现或发明的机会。大学生把握好这个机会能够最大程度地锻炼自己,丰富和充实自己宝贵的四年求学时光,为自己成才赢得更多就业机会。当然,我院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相信通过不断完善项目运行管理机制,大学生创新项目在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为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勇.国外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研究及其启示[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就业价值取向,并结合当前形势,提出改变就业价值观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关健,并给出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引导策略。

2009年应届毕业生达611万,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加之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将应届毕业生就亚纳入2009年工作要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启动“2009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将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就此我们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时的价值取向,要实现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就要引导毕业生主动地树立符合当前就业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就业价值观。

一、就业压力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大

2007年毕业生为478.97万人,2008年毕业生559万人,2009年应届毕业生611万,加上未就业的往届生,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企业裁员也给毕业生心理增加了就业压力。据新华网最新进行的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问卷网络调查显示,91.05%的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5.33%的人认为就业形势正常,而只有1.59%的人认为就业形势较妖

2.就业供求仍有矛质,形势依然严峻

高校的扩招使我国高等学校由精英教育模式进人到大众化教育模式,2002年以后就业率逐年增加,但是增长幅度缓慢,整体就业率只有76.25%。虽然我国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速度放慢,但是还是处在快速上升的发展阶段,每年可增加就业岗位1000万个,特别是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分缺乏,但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下一些企业仍然找不到合适的人术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相对于每年的社会用工需求,与社会的其他就业群体相比而言,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竟争优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该不存在。但每年却有25%左右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这其中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应该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目前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和存在问题分析

1.大学生就业单位范围扩大,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首选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当前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中,国有企业、政府部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选择的比例分别为24.16%,19.93%.16.33%,14.29%,选择合资企业、自主创业的人数最久所占比例分别为12.84%和7.35%。另一份网络调查显示选择就业单位无所谓、国家单位、事业单位的比例分别是37.27%.20.86%.19.30%2009年国家公务员报名通过审核的人数超过了105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为历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以上数据显示选择稳定的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仍然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但是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毕业生就业面已经慢慢地扩大。

2.大学生就业地区范围扩大,但经济发达地区仍为大学生首选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对于在校生来说,26.6%学生认为最理想的工作地点为北京,36.7%选择上海,24.2%选择广州,12.5%选择中小城市和基层。另一份网络调查毕业生是否愿意到中小城市或西部发展,66.91%选择是,而只有33.09%的人选择否。经济发达地区尤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让刚走上社会的萃萃学子对其充满了向往和期待。但是由于就业压力的影响,一些毕业生不再把这些地区当作找工作的必须地,而是转向了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区。

3.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大学生主流的择业观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中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高达57.47%,而选择一步到位有固定收人的只有29.68%,不就业继续深造和自主创业分别为5.49%和7.36%。但是部分毕业生职业规划缺乏,使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增大,同时也影响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且在就业选择中易盲目而行。现在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遵循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指导原则,部分毕业生并没有准确理解什么是先就业后择业,而是盲目就业,即使找到工作,也是从兴趣出发,往往对所面对的行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估计不准,工作中会明显缺少责任感,导致最后跳槽。由此可引起的问题是用人单位担心为别人培养人术在招聘大学生时可能更趋于保银。

4.大学生就业注重能力的发展

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注重个人发展空间和公司发展前景分别占30.53%和27.09%,薪水和公司重视人才程度分别占18.45%和18.04%。大学生就业更注重就业后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这是毕业生就业后的愿景,他们也更加重视单位对自身技能的培养,希望得到学习深造、专业培训和发展的机会,创造适合自己早日成才的环境。自由竞争的环境可以使大学生为自己选择更好的环境,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但过高的期望值也给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失落。就业中过多的挫折,会造成人才的失衡和浪费,也使毕业生官己为顺利择业设置了障碍。

5.大学生就业行为存在一定盲目性

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锻炼,独立性不强,容易接受暗示,在困难和矛盾面前不知所措,不敢果断地作出选择和决定,在压力下觉得还是从众有把握。因而放弃目标、计划和兴趣爱好,甚至放弃了自己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方面,盲目地以众人的选择来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很少从实际出发,认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做出合适的择业选择。就业价值观模糊导致毕业生就业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最终导致就业行为的盲目性。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与引导策略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是影响其就业的最根本原因。毕业生就业已不再是单方面的问题,它还会带来许多其他社会问题。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大学生树立起适应就业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就业价值观对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态度

企业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大学生应该树立起大学生也是普通劳动者的理念,抱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寻找工作岗位,进人就业市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是大学生所不能改变的,只有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调整好就业心态,从而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面。

2.引导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从近几年国内各大城市举办的大型人才交流会上看,大多数毕业生参加人才交流会就像赶集一样,没目标、没准备,靠碰运气,有意向没信心,有信心却准备不足,导致就业失败。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对个人职业愿景要有充分认识,在对企业用人需求足够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水平、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管理能力、个人需求等方面,对就业目标有更明确的认识。如果不清楚个人的职业愿景,或对企业的用人缺乏了解,就不会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也就难以真正适应企业的需要,即使已经就业,也会形成很高的流动率,成为一种“隐性失业”。

3.引导大学生树立从基层做起的理念

由与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匾乏的现状,蕴藏着较大的就业空间,大学生在基层还有广阔的市场。政府为推动基层、西部发展,制定了许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到基层去,从基层做起,是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追求同国家与社会需要关系的一个最佳结合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农村去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在西部、在广大农村可以获得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大学生这种优秀的人力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农村就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且对于大学生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

大学生创业因为缺乏资金的支持而使创业热情不高。创业给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企业管理、商业规划、经营活动等,毕业生要创业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注重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主动学习帐务财务、金融、税收及相关法律知识,培养良好的管理才能。二是培养良好的创业素质,创业大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心、坚强的意志,调节状态,善于调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三是培养良好的文化素质,包括思想道德、专业技能、人文知识和思维方式等。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及地方出台了很多相关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这些政策收效不明显。笔者认为,从社会保障角度出发,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长效机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负面效应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提供更多受教育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其中大学生就业难带来很多负面效应。

(一)国家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随着大学毕业生的逐年递增,其择业标准随之降低,相同就业岗位的竞争性必然随之提高。近年来,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费用大幅度增长,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降低择业标准,选择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这无疑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的信心受挫。从长期来看,大学生毕业之后不能就业,不能为家庭减轻负担,不能收回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这势必影响大众投资高等教育的信心,在社会上可能营造出“上大学无用”的舆论环境。2009年湖北及重庆地区出现了高考罢考的现象,其主要原因都在于大学生毕业后同样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

(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还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事实表明,大学生从学校迈向社会的初始阶段遭受坎坷,会对个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均将产生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

1、高等教育的规模化。1999年以来,相关决策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扩招”政策,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扩张,中国大学生的毛入学率为23.3%。我国目前正处于城乡二元化体系之中,农村城市化水平偏低、生活环境艰苦、工作条件落后,农村和城市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差别巨大,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依然选择毕业后留在城市发展,这势必增加城市的就业压力和竞争的激烈程度,因而产生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

2、高等教育质量滑坡。高校的扩招导致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三本”等一些非正规化民办学院以营利为目的,师资力量、校园内各种硬、软条件略逊一筹,学校内整体学习氛围较差;高校管理体制科层化,部分高校老师比较功利,把大部分经历倾注到追逐经济利益和职称地位上去,重科研轻教育,课程设置不与时俱进,课堂内容陈旧,学生所学的知识体系明显与当今社会脱节;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均偏重理论学习,对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较为缺乏。

3、大学毕业生供应与需求错位。单位用人以利益的最大化为基本准则,企业行为以节省成本为基础,过于注重就业者的工作经验。而我国现行的高校体制培养出的人才多注重理论素养,忽视了对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另外,单位用人常对应聘者的专业进行限制与求职者的需求形成错位。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首先看重专业,忽略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在大学生层面看,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主观原因

1、大学生自身能力欠缺。高等教育的扩招为自身素质相对较差、原本没有机会上大学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他们在大学期间又没有努力学习,在竞争激烈的求职浪潮中被淘汰下来,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还有些大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后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把大多数的时间用来娱乐,荒废了学业,最终在竞争中成了失败者。

2、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对薪酬预期偏高。高等教育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当今的“大众教育”,本科教育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教育”,大学生也不是过去所说的“天之骄子”,大学生不应该有上了大学就能找到稳定、体面、待遇好的工作那种过去的观念。以往的研究者针对大学生的工资预期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薪酬预期普遍偏高。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应该注重选择一个有利于培养和提升自身能力的工作,即使起薪并不高,但如果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应该考虑选择。可是绝对部分大学生如果对薪水不满意宁可选择自愿性失业。

3、择业时盲目的地域限制。很多毕业生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从长远角度对个人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一味地追求沿海发达城市,有些同学“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边远地区一套房”,这种盲目的地域限制也增加了不少就业困难。其实相对东南沿海等一线城市而言,很多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急需人才,而且这些地区由于急需人才,也有很多优惠政策和优厚待遇,如果能脚踏实地地将个人所学应用于这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其实也大有发展。

三、大学生就业保障现实困境

2006年中央14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从2006年9月1日起,仍未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可到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对进行失业登记的毕业生,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将发放就业服务卡,对登记失业毕业生中家庭困难、求职困难的将纳入重点帮扶范围。这说明,该《通知》已将大学生纳入到失业救助体系之中。我国已初步形成有关大学生失业保障体系的雏形。但从实施的效果来看,由于没有完全考虑大学生择业心理和就业需求,领取低保金使大学生群体感到尊严受辱,低保金的领取过程繁琐、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低保金杯水车薪。这一失业保险制度并未达到大学生就业的保障效果。

200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等等。

这些政策的执行确实缓解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使得原本意愿良好的政策收效甚微。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及访问发现,尽管国家给予了一定优惠政策,但是真正还只是很少毕业生会选择去中西部就业。他们不是怕吃苦而不去中西部地区,而是认为那里的工作不利于其今后工作能力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申请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并没有为了清偿助学贷款而去中西部地区工作。也就是说,政府利用代偿助学贷款和发放生活补贴等方式作为刺激大学毕业生去中西部和边远艰苦农村地区还不是非常有吸引力;将大学生应征入伍,从表面上看确实减轻了整体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但实际是等于把压力转嫁到几年以后,并未从本质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而且部队吸纳大学生的总量有限。由于国家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大学生求职的首选还是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著名企业和外企,有很小一部分人选择中小企业;政策虽然规定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享受一定优惠待遇,但大多数大学生有赚钱的心理,但缺乏冒险精神,加上创业环境差,创业的比例不高。

另外,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观点值得考证。事实上,小规模的创业无法吸纳更多大学生,无法带动就业。

四、我国大学生就业保障的建议

最近几年,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突显,国家出台了许多短期治理政策,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应该建立制度化的大学生就业保障长效机制。健全大学生的就业保障已成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建立健全失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将大学生纳入社保,既保障了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还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功能和公平性原则。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应注重大学生就业保障的长效性和大学生就业保障的合理性及制度性。笔者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保障问题可以这样尝试:

(一)我国建立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时应纳入缓冲和激励机制。缓冲是指应该在大学生就业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们保障措施,让他们从心理和物质生活方面平稳过渡;而激励是指促进就业,要将物质补助与培训结合起来,以促进就业为目的,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应充分考虑申请者的尊严问题,考虑他们的心理感受。要使大学生能够接受给予他们的就业保障,又要让他们觉得领取就业保障不丢失人格尊严。给大学生的就业保障要限定其名称,不能以“低保”命名或是不能以参考“低保”名义发放大学生失业金,低保是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最后防线,应将失业大学生作为相对弱势群体或一般失业者。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保障观念教育。大学生也应从转变自身观念、认清形势、将自身定位为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认清在市场的竞争中同样存在优胜劣汰的风险。

(四)大学生就业保障金应该适度。就业保障金水平过低,将不能实现保障的功能,大学生就业保障水平过高,则阻碍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就业保障金的额度应该参考当地失业保险的金额,略比一般失业保险低一些;就业保障等待期应在3个月之内较合适,就业保障金的领取时限不应过长,应限制为6~12个月。

五、结语

我国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很多客观原因。近些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不少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但实施效果并不太理想。从社会保障视角来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长效机制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宣杰.大学生失业问题探讨[J].经济技术与管理研究,2005.2.

[2]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J].中国劳动,2006.4.

[3]林毓铭.大学生失业的政府保障模式与市场保障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7.8.

第6篇

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的持续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劳动力供大于求,每年都有几十甚至上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未能实现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形势,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高校职业指导是帮助在校大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和劳动政策法规,认识个人的职业志趣、职业能力与个性特点,不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过程。早在1996年,国家教委就要求各高校成立就业指导机构,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我国的职业指导已经发展了近二十年,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归结原因,主要是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而是片面追求“就业率”,导致职业指导工作偏向急功近利。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必须要以人为本,进行全程化指导。

二.职业指导的涵义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目前我国的高校职业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职业指导是一个教育过程,本质上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职业指导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设计、学会选择,实现人职的科学匹配;再次,职业指导的内容是给予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最后,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信息,提供就业咨询和服务。

三.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主要难在以下几点:(1)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供过于求。(2)受长期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影响,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一方面,县、市中小企业急需人才,另一方面部分毕业生不愿去第一线,去基层,有业不就的错位现象依然存在。(3)大学生就业胜任力低。大部分高校因为种种原因减少甚至取消实践课程,即使掌握大量理论知识也很难弥补实践经验的空缺,很多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若单位不花大力气进行岗前培训,大学生很难胜任岗位实际工作。(4)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5)高校毕业生流向不够合理。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流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这些地区往往占据各种优势,而且吸引人才的力度较大、形式多样。特别是“先落户,后就业”政策的实施,既对大中城市的就业产生一定压力,也影响一些中小城市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引进人才工作。

四.职业指导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作用和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学生依据市场需求自主择业,学生平均一次就业率维持在85%-90%之间,半年后失业和离职率居高不下。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的持续扩大,201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增至680万,加上往届未就业的人数以及社会新增就业人口的不断增加,再考虑到经济环境的影响,社会就业岗位增速缓慢,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面临严峻的考验,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突出。此外,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需求呈现多层次性,其中有志于报考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有通过双向交流实现自主择业的,也有尝试自主创业的。还有一部分虽已就业,但由于专业不对口或不是自己特长的而暂时将就工作的。多层次的就业需求和较低的就业满意度也对大学生职业指导提出了需求。因此,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大学生职业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指导有助于大学生了解自我,制定合适的大学生涯规划

大学生正处在职业生涯的初级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大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处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对人生有着各种各样的幻想,有些是可以实现的,有些是不切实际、无法实现的。他们对某种职业的认识通常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对大学生而言,让他们从大一开始就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并在4~5年内为目标而努力,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是其求职就业乃至将来职业升级成功的关键一环。职业指导能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指定切实可行的大学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并努力为之准备和奋斗。

(二)职业指导有助于大学生关注社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大学生在毕业时很少有过职业方面的体验,对社会及职业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在走向社会之前了解社会上有什么职业以及职业对人的要求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职业指导作为联系学校与社会的纽带,能够有效地把两者联结起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变化,帮助大学生调整好心态,认清自己的位置,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承担起自己的工作角色,从而对社会有一个真实、客观的认识,树立信心和责任感,尽早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和角色。职业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将自我实现的目标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不再抱着“天之骄子”的光环,只想着要去大城市、规模大的公司和薪酬高的企业,将自己的能力需求和社会的要求达成统一,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职业指导有助于大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障碍

大学生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大学生常常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导致缺乏自信、临阵怯场、急躁焦虑、患得患失、难以抉择等各种心理障碍,影响他们顺利进入职场。职业指导可以帮助他们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客观的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充实自信,引导他们以平常心面对,以保持冷静的态度来面对人生中的重大转折。

(四)职业指导有助于大学生提升自我,增强综合素质

首先,职业指导课程是一项综合性课程,它覆盖的面非常的宽泛,各个阶段都有其重点内容,并且有其特定的培训目标,在开展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学生会进行自我分析,这种分析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气质和特点,并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其次,通过职业指导,大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高校提供的资源,有目的有方向地锻炼自己,从而增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最后,职业指导通过向学生讲解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对人的品德、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使学生主动地、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制订学习计划、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业技能等,进而激发学生的自我塑造意识,帮助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做好职业准备。

(五)职业指导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自主创业精神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通过创业形式实现就业,但这部分大学生对创业往往过于理想化,由于资历浅薄、缺乏市场调查及商业管理经验等,实际创业过程中会陷入各种困境,使得创业成功率较低。职业指导在引导大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一番事业的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勇于创业和善于发现的品格。同时结合运用创业资源评估测试等手段,对学生进行自我条件、市场前景和创业可行性等主客观分析,帮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选择社会需要且适合自己的相对较容易的创业领域、目标和方式,最后实现创业目标。

五.小结

职业指导是一个各环节都紧密相联的整体系统,职业指导要不断适应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变化,灵活多变,使职业指导工作更加专业化、个性化、全程化。对高校毕业生及时做到思想上开导、理论上指导、经验上传导、方向上引导的全方位职业指导服务,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使大学毕业生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春丽.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9.

[2]王丽萍.现代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4(21).

[3]石海英.谈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特点和就业指导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现代教育,2011(10).

[4]李军.试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对策,北京,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

[5]刘彬.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河北,职业时空.2012.

[6]仇存进.浅析素质教育与就业指导[J].三江学院学报.2007(1).

[7]沈富儿.J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探讨[D].厦门大学硕士生毕业论文.(2008).

[8]邵霞琳.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开展就业指导工作[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08(01).

[9]黄海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新特点及对策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 2005(07).

[10]冯子阳,李春妍.试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J].《科技与企业》,2011(08).

[11]仇存进.浅析素质教育与就业指导[J].三江学院学报.2007(1).

第7篇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新常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学习能力不强,专业能力不足,实践能力低下,职业目标模糊,创新意识缺乏,应聘能力欠缺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应从以下五条途径进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习能力;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高专业能力;加强校企合作项目,培养实践能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新能力;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提高应聘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提升路径选择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群众议论的热点,更是高校要面对的难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但涉及到大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以及家庭期望实现,还关系到国家的和谐稳定与改革发展。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在逐年上升,连续几年出现“史上最难就业年”现象,据统计,2016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765万人,对于就业而言,“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因此,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亟需得到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新常态,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只有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才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定义有很多种,但目前仍没有统一定义。就业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劳工组织(ILO)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DFEE)认为,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国内的研究学者普遍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知识学习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来获得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就业梦想、体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不是单独某一项技能,而是多种能力的集合。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步入社会后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聘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当前,就业市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而企业却招不到适合其发展的人才”结构性就业矛盾十分突出。究其根源就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匹配,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学习能力不足。学习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无法独立自主的获取有效的新知识和新信息,主要依托于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亦或者是“人云亦云”似的盲目学习。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思维方式没有转变,只会死记硬背,“为了考试而学习”,缺少独立思考、深入分析、自由探索的意识,无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导致学习能力不足。

(2)专业能力不强。经调查研究发现,专业不对口和专业能力不强等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学生普遍关注学校所需要修的学分,而忽视对专业知识深入系统的学习;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严重滞后,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轨,致使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导致大学生专业能力普遍不强。

(3)实践能力低下。当前,实践能力和技能已成为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一方面,由于高校教学形式的局限性,一般只注重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缺乏有效地校企合作,学校缺少充足的实习基地,学生缺乏专业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从而造成了部分毕业生“只会说不会做”,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低下等缺陷。

(4)职业目标模糊。大部分学生在填高考志愿时缺乏对专业所从事职业、行业深入了解,更多的是体现家长的意志;入学后,学生会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并不感兴趣,从而失去了学习动力,进而对未来感到迷茫。此外,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不到位,缺乏有针对性和个性化职业生涯辅导和咨询,部分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知识学习和理解不够深入,导致职业生涯方向和目标缺失。

(5)创新意识缺乏。目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不足,主要表现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缺乏。据调查分析发现,40.7%的大学生创新能力非常欠缺,17.3%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较好。另外,大学生创新意识普遍薄弱,只有24.7%的大学生具有创新的想法和建议。

(6)应聘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心态不端正,应聘前准备不充分,经常抱有“试试看”的心理去参加应聘;第二,高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缺位,学生缺乏应聘技巧,应聘能力低下。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分析

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有诸多方面,有大学生自身原因,也有高校、用人单位、家庭、社会以及政府等原因,笔者认为最主要原因如下:

(1)大学生自身原因。首先,大学生的自我规划、自我培养意识不强。一些大学生思想观念陈旧,轻视就业要求,就业心态未调整好,就业期望值太高脱离实际,缺乏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就业能力的提升,导致就业能力不足。其次,大学生自身综合实力不强。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专业水平、理论功底,还要有较强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而在实际中,一些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只重视专业知识,而轻视基础知识;只重视书本知识,而轻视实践操作;只重视实用知识,而轻视人文素养[3];导致其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创新精神,与社会人才需求不匹配,造成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

(2)高校教育原因。首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前就业市场需求脱轨。目前,大部分高校存在人才培养模式偏离,专业课程设置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情况;培养的大学生知R结构相对单一,实践操作能力较差,基本是千遍一律同、质性严重,适应不了市场的需求。其次,实践教学缺失。大部分高校虽然也把实践列入了教学计划,但实际情况并不太乐观,一些高校的实习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缺乏实效,缺少足够数量的实习基地,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没有真正实践专业知识和技能,致使他们缺乏对社会就业形势判断、相关职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了解,毕业生在就业求职时无法适应,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往往因为缺乏与应聘职位相关的工作实践经验而被排斥。再次,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缺位。大部分高校的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教育仅仅停留在较为初始的层面,没有形成涵盖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缺乏个性化咨询和针对性指导。此外,高校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师资短缺,同时缺少专业化、专家化师资力量,缺乏必要专业培训和学习,导致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普遍不高,教学或指导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路径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大学生踏上工作岗位之后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必须具备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中是否具有竞争力,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高校必须以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培养人才和毕业生就业有效结合起来,及时地调整培养目标及专业设置,大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其次,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最后,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由原先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高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大学生获得工作的有利优势,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学好专业知识,利用好自己独特的优势,增强就业竞争力。首先,高校课程设置应根据就业市场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基础课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基础课程的设置应以“拓宽专业口径、夯实专业基础”为原则设置,着力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理论;其次,必修课也称为主干部课程即是专业的核心课程,必修课程设置应以着力“提升专业能力、培养专业素养”为原则设置,着力培养学生专业精通能力;最后,选修课设置是对专业课程体系有效的补充,选修课程设置应该以“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原则设置,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3)加强校企合作项目,培养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专业实践。首先,高校要增强对实践教学认识和重视,有规划地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提高实践课程的地位;其次,要紧密与合作企业对接,把实践教学、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环节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实现从理论知识向实际技能运用的转化;最后,邀请企业进校授课,增强课程实践教学的直观性和操作性。组织安排专业老师带队到与企业合作建立的教学实践和就业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和项目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和就业实习的机会,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的加分项目,也是当前大学生最欠缺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可以先增强创新创业意识,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创新的含义,让创新创业的概念不再陌生。首先,高校要努力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良好的氛围,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弘扬自立自强的精神,踊跃投身到创新创业浪潮中,并通过各种方式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激发潜能,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其次,高校要尽快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创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再次,要积极组织各类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竞赛,积极推动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借助国家政策和企业力量为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大学生发挥知识优势自主创业。最后,搭建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平台,如:举办创新创业竞赛、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或企业家进校举办创新创业讲座等,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5)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提高应聘能力。应聘能力是大学生获得工作的最终决定因素,也是平时很难得到锻炼的一种能力,要提升应聘能力就应该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有效地指导学生撑握必要的应聘技能,让学生不再惧怕应聘。首先,高校要建立完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设立专门机构,确保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能力。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减少课程教师的流动,保持师资队伍稳定性;定期举办专业师资培训,增强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教学和指导效果,为学生提供专业咨询指导服务。再次,要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面向各年级学生全覆盖分阶段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全程化指导教育,及时将最新就业创业政策、就业项目、就业形势等内容进行宣传和指导教育,帮助大学生初步确立职业目标,建立职业规划意识,了解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就业择业观念;定期邀请专家或企业家到校开设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讲座,通过真实的事例和案例增强课程指导效果。最后,设立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咨询室,为不同群体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帮助毕业生放下心理包袱树立就业信心,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人到求职应聘活动中,提高应聘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王自强.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2]杜毅,肖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多角度剖析及对策探讨――对重庆市1618名在校大W生的调查与分析[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4).

[3]李宪.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途径[J].教育探索,2012,(10).

[4]周静.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等研究与评估).2001(3):22.

[5]孙德彪.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EB/OL].http:///20010827/

208524.shtml.

第8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大学生就业问题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密切相连。而高等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与作用以及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研究就业问题的本源,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本文以大学生就业为视点来剖析大学教育体制、教育目的、教育教学活动,旨在通过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大学生就业,推动高等教育走上一条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结构性矛盾对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影响

1.区域结构矛盾,造成大学生就业的局部难、片面难。我国的国情就是东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结构性矛盾突出,从而导致就业环境差异也很大,使大学生选择就业的领域受到限制,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只是局部难和片面难。

2.供求结构矛盾,造成专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不平衡。首先,专业需求不平衡,造成专业结构矛盾,部分高校不结合市场需求,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盲目开设专业课程,造成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需求不平衡,从根本上制约了大学生自由择业。其次,市场供大于求,造成市场结构矛盾。第三,世界经济一体化,生产力发展,机械化程度高,致使需求下降,造成国际市场供求矛盾。

(二)大学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1.教育教学活动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教材滞后、教学环节欠合理、教学模式与市场不对接、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高校的发展定位、办学思路、办学方向与办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调控和制约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向。

2.师资结构性矛盾突出。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水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致使大学培养质量下降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3.高校制度建设与评估体系不完善、不配套。很多高校普遍缺乏有效地监控与科学的评估制度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落后的择业观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观因素

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就业观的盲目性与被动性。据国家有关统计资料显示,选择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大学生较少,只有4%左右;二是自主创业的人数少,虽然国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很多鼓励和优惠政策,但由于大学生害怕失败,普遍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说明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相对滞后;第三,选择到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大学生比例相对较少,而选择考取国家各类公务员的却不乏其人。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既有社会体制问题,也有教育体制问题,同时还有大学生自身制约因素。对于大学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值得引起我们的理性思考。

二、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思考——对现行大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再思考

(一)大学生就业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矛盾分析

1.就业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进入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没有实现市场化。学校的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基本上仍然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运作,很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2.就业市场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理事长曹青阳教授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集中在两个矛盾:一是客观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落后于毕业生人数增长速度之间的矛盾;二是高校的教育滞后于社会实际要求之间的矛盾。本人认为,解决以上矛盾的核心在于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教育模式。

(二)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1.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迫在眉睫。虽然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的共识,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这项工作还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体制改革不到位所致。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是最根本的原因。实践证明,离开教育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单纯依靠政府的管理措施解决大学生供求结构性矛盾是不现实的。

2.教育教学活动创新势在必行。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竞争程度不断提高,而我国传统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教育活动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势在必行,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教学活动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关系——革新教育观念,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

(2)灌输教育与创业型教育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实践型、创业型教育模式。

(3)教育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专业、招生数量。

(4)课程综合化与特色化的关系——以形成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与大学教育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方法

(一)树立科学的认识观、发展观,改变现有人才培养观念,深化就业型、创业型教学观念

树立“推销毕业生”的办学及教学思想认识。多开设社会需求的专业课和选修课,调整学科结构,实现课程多元化、开放化。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有距离,因此,学校要鼓励和指导大学生选择好选修课的学习,要尽可能多的开设社会需求的专业和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将来择业需要。

(二)建立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良性互动模式

高校应大胆尝试校企联合办学,加强合作与交流,多建立大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社会工作和活动,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首先,教育教学活动要理论联系实践,重实践;其次,要注重毕业生跟踪、调研。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出的“教育产品”,高校要结合本地区及经济市场的需求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按市场需求制订教学计划、培养模式和人才规格。所以,学校要经常到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去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规格、学生素质方面的要求,结合市场要求培养人才。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高校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打造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注重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等。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进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

3.加快建章立制,完善教学评估与就业评估制度,实现制度化管理手段,实现教学提高就业质量,就业促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就业问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双重主导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4-0066-02

与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研究状况相比,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要相对少一些,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造成就业困难的成因分析和解决这一难题的措施和对策。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如新疆经济欠发达、高校扩招、就业制度不完善、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不够清晰等;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如自身素质不高、汉语水平较低、计算机技术不熟练、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等。还有一些文章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结合起来,分析和研究造成就业困难的因素,并且给出可行性建议,就需要政府、高校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从自身出发,拿出相应的对策,采取相应的措施,共同解决这一难题。

1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成因的研究综述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李爽、安晓琴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对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论证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汉语不过关、家庭经济条件差、就业观念守旧;宋锋华、张玉玲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证研究》(《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05期)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路径分析软件Amos60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人能力、个人性格特征、个人期望,并就如何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张允、居来提・司马义、徐晶晶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调查研究》(《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以新疆大学为调查对象,从就业目的、就业愿望、就业环境认知等十个方面反映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李刚、张伟的《信息时代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基于塔里木大学的实证调查和分析》(《电子商务》,2011年第11期)对塔里木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如何解决信息时代下就业难问题提出了要求;邢利伟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调查研究》(《新西部(理论版)》,2012年第2-3期合刊)指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加强引导,实现科学化,提高就业竞争力;帕孜来・马合木提、郭建伟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向实证分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13期)对新疆少数民族工科院校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意向、就业观念、择业标准上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綦群高、何建忠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对策分析》(《教育与职业》,2007年03期)一文结合新疆经济、社会和历史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客观原因;吐尔逊娜依・赛买提、阿孜古丽・阿不都拉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2期)认为在就业实践教学中应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循序渐进地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罗俊、蔡文伯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学解读》(《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基于社会学视角,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资本三方面分析了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阿不力克木・艾则孜、谭刚、麦买提・乌斯曼、阿力甫・那思尔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详细阐述了目前疆内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缺陷和指导教师素质不高等问题,建议急需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与服务工作机制。

2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对策的研究综述为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题,改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少专家和学者积极撰文,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和措施,做出了有益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1政府在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综述潘岩红的《新疆木垒拓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门路》(《中国人事报》,2003-08-12)建议目前经济滞后和就业压力大的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政府,创造条件,为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搭建广阔舞台;库来惜・阿不都拉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压力与调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一文通过对毕业生需求结构性矛盾较突出等问题的分析,建议毕业生要通过自我内在调适和高校就业主管部门的外在调适来减少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择业压力;王英姿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16期)认为在目前就业形势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提供全面政策支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田华的《新疆高校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路径选择》(《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详细阐述了新疆高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当中应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古娜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新疆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扶持力度以及提出今后政府需要弥补的地方;陈小昆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新疆财经》,2011年第3期)认为要提高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应借助政府行政手段,实施民汉合校,建立失业救助制度,完善就业保障机制等措施来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22政府和市场双重主导下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综述贾友军、綦群高、王英姿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的就业体制、机制;王志刚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年04期)详细阐明了政府和市场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居来提、苏来曼的《基于市场、政府共同作用导向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模式探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探讨了以市场为导向现有就业模式,提出了政府和市场共同主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新模式和新探索;辛萌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第17期)一文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找出问题,从政府和市场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建议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率。

23政府、高校、毕业生自身在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综述海米提、热西旦、贾成军的《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认为应以西部大开发、构建和谐社会为契机,从政府、高校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来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措施和对策;刘会、刘艳的《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分析了就业和创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应更加重视,高校应积极联合企业进行就业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三管齐下,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孙磊的《浅谈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提出应从政府、新疆当地各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综合起来,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孙嫱、王向然、朱娜、殷继明、杨圣敏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在实地调研、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学生个人几个不同层面,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特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3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在各个领域内都取得了不少研究进展和成就。结合高校、社会企业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分别给出了建议和对策。有的学者针对某一重点进行详细、透彻研究;有的学者则注重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高校和毕业生自身的积极性,建议形成良性互动的就业机制,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