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工业生态学论文

时间:2023-03-29 09:19:33

导语:在工业生态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工业生态学论文

第1篇

Abstract: Eco-industrial park is a new kind of industrial park which work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ecology theory, circular economy theory, ecological industry chain design theory and clearer production theory. This paper takes the related knowledge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eory of eco-industrial park as foundation, combines study of the successful case of Baotou aluminium eco-industrial park, finally explains the mode of eco-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as important directive function to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

Key words: eco-industrial;park;planning;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081-03

0 引言

生态型工业园区(Eco-Industrial Parks,EIP)是在工业生态学的基础上,依据循环经济理念、清洁生产要求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规划建设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能量物质流动传递的方式将各类工厂企业联系起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的生态流线,将一家工厂企业的产品或废弃物转化为另一家工厂企业的能量或原料,最终达到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废物的零排放等目标。本文就生态型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进行概述,并结合包头市生态铝业园区分析生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

1 规划生态学

在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中,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是其建设的依据,而规划生态学则是其生态范畴内的规划指导和规范。规划生态学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开放性和动态原则、生态位原则(种群在群落中与其他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位置极其机能的关系)、限制因子原则、生态演替原则、生态平衡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原则、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与地域性原则。

2 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

生态工业园区是生态工业的主要形式,人们已经开始运用生态学原理,在规划设计的原则指导下,按照规划步骤进行工业园区及其体系的规划设计。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循环性、链接性、多样性、高效性、地域性和进化性,而它的规划设计步骤则是调研、组建专家组、分析和明确指导思想、确定总体目标、分步骤建立任务(包括园区产业定位、企业选择或现有企业改造、生态链设计、园区集成系统方案、重点项目规划和分期实施等)、明确管理制度以及效益评估和监督等步骤组成。

3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目的旨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绿色循环设计、清洁防污生产、高效利用物质能源,并努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重点。在生态原理和可持续思想的指导下,生态工业园区可以帮助企业节省原料和废料处理成本、共享优质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增强自身知名度和竞争力;使社区享受更清洁、高质量的环境,结束工业经济生产与环境质量的负相关情况;帮助政府增加税收、降低市政设施的总需求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减少区域污染,使资源能量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最终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更新。

4 实证研究——包头铝业园区的规划建设

4.1 园区基本情况 内蒙古包头铝业产业园区(如图1)位于最大的工业城市包头市的东河区东南部,地处“呼包鄂金三角”核心区,北至丹拉高速公路,南至黄河二道坝,西起河北村以东,东至南绕城公路,总用地2843公顷。2003年,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创建,包头铝业新型生态工业园区成为环保部确定的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之一。

4.2 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4.2.1 园区产业发展现状 铝业园区改变了粗犷的生产和原材料出售方式,以“铝电联营”为核心,通过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价值高的铝深加工项目,达到延伸产业链条、强化产业规模的效果。园区已引进了一批港台等地区的化成箔、铝轮毂等铝深加工企业,产业集群效应初步实现。

4.2.2 园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2.2.1 产业结构简单 园区产业类型简单,规模较小,集聚效应不强,易受市场、价格和供需等因素的影响。故而园区应延伸产业链、加强企业转型升级、培育高科技产业,并使各类中小企业多元发展,形成动态的产业链形式,以增强园区抵抗风险的能力。

4.2.2.2 建设资金不足 园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园区部分用地尚处于未被征收的情况,而这些用地已将部分建成地分割开来,导致用地联系不紧密以及影响企业用地建成规模等情况。而随着征地费用的逐年上升,资金不足导致此类问题悬而未决;②修路、给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在逐年开展,但仍有部分地区未实施七通一平;③一些公共服务性建筑及设施也尚未实施建设;④对于驻园企业的优惠和鼓励性支出也非常有限。

4.2.2.3 缺少公共服务设施 园区也是独立的生活社区,工作生活于园区之中的工人也需要一定的休闲娱乐场所,加之园区距市中心较远,故而园区内部应增设相应的文娱活动场所和商业中心,只有园区内部环境质量升级,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的园区的建设中去。

4.2.2.4 缺乏企业孵化器 企业孵化器是指能够为企业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并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和创业企业进行孵化,以推动合作和交流,使企业顺利成长。企业孵化器对于园区企业的成长、员工的培养和人才的募集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有利于园区与本地高校的合作联系,为园区提供重要的人才储备。

4.2.2.5 铁路阻碍南北用地联系 京包铁路横贯东西,阻碍南北联系,且南北路只有四个涵洞,宽度高度均不能满足货车通行,无法满足货运要求必然会阻断生态工业园区的南北联系,进而影响工业生产链的连续性。所以,提高铁路用地的通行能力,建立桥涵、隧道或者迁移铁路,使南北用地加强联系也是很关键的。

4.2.2.6 环境质量有待提升 园区白银湖一带的整体环境较差,亟待开发和治理,以提高园区的整体环境和本地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

4.3 园区的规划 针对以上问题,包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包头生态工业(铝业)园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合园区本地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制定了以下园区规划(如图2)。

4.3.1 园区定位 规划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基于铝电联营,建设以铝业为主的高科技、高产值、低污染,以发展电力、铝深加工及环保建材等相关产业为重点产业选择的现代化生态工业园区。

根据园区的产业链图(如图3),园区将形成五类功能的空间布局:铝业工业区、建材工业区、综合工业区、管理及技术服务区及生活服务区。

4.3.2 设计目标 园区设计旨在建设铝电联营的特色产业集群,通过工业化辐射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高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并创造良好的景观,打造现代化的生态园区。

4.3.3 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是整个园区用地的骨骼框架,它直接决定了园区的本质以及内在联系。园区的空间结构可以归纳为“一核、一心、一轴、三带、五区”。“一核”为管理服务区,是园区的行政管理中心; “一心”是指生态绿化公园,它是园区绿化建设的“心脏”; “一轴”是园区主要交通干道,也是园区的主要景观轴;“三带”为沿着三条对外交通轴线设计的绿化隔离景观带;“五区”是园区的五个功能区,分别为建材工业区、铝业工业区、综合工业区、管理及技术服务区及生活区。

4.3.4 用地布局规划 用地布局规划包括产业用地、管理及技术服务用地和生活区用地,值得一提的是管理及技术服务用地不仅用于园区的办公、金融活动及信息管理,还可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发部门的入驻。

4.3.5 综合交通规划 根据园区的结构形态、工业性质和交通设施水平,规划的交通发展模式以自行车和通勤车为主,并适当发展出租车和公交车。园区内主干道红线宽度分别为40米和30米,40米道路为“三块板”形式,其他30米道路为“一块板”形式。次干道红线宽度22米,采用“一块板”形式。支路红线宽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15-20米之间。

4.3.6 绿地系统规划 (如图4) 园区的绿地系统规划包括生态绿地、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其中,生态绿地主要布置在工业园区建设用地周围,并禁止在其中进行城市建设,它以保留现有植被为主,确保园区整体的绿化生态环境;公共绿地包括园区内的中央公园、绿化广场及街区绿地等;防护绿地包括重工业用地和周围其他用地之间的绿化隔离带、沿高压走廊形成的防护绿地和铁路两侧各50米宽的防护绿带。

园区对绿化景观的重视、对交通用地的详细规划。不仅将解决园区存在的用地联系及环境问题,其多元的用地设置,也为各类企业的入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合理的规划不仅提高了园区的形象,更提升了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以规划生态学、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等为理论基础的生态工业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能有效实现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因此,生态工业园区将成为未来工业园主要的发展方向,并带来更多可喜的成就。

参考文献:

[1]乔琪.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胡俊芳.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布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第2篇

关键词:规划生态学;特色课程;生态学;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引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简称北航北海学院)于2006年获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5年制城乡规划专业。该专业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以生态规划为指导进行跨专业人才培养,开设有园林植物学、生态学原理、规划生态学、建筑生态学等生态学基础课程。从2008年开始开设规划生态学和建筑生态学课程,是国内唯一开设这两门课程的院校。2012年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获广西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立项,其中《规划生态学》是该立项项目的特色课程之一。目前已有自编的《规划生态学》(于2009年12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教材,该教材获广西区优秀教材立项和本校优秀教材项目立项,并且该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

一、《规划生态学》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定位

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生态学背景,以能力为核心,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职业能力、适应性强、有创造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服务于广西区、北部湾经济区和全国各地。《规划生态学》课程涉及生态学和规划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等内容,强调以生态学理论来指导规划,是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特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的特色课程之一。[1]

(二)课程目标

《规划生态学》课程以实际工作中的规划项目为例,介绍与城乡规划相关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剖析规划项目中存在的生态不合理性,详尽系统的介绍怎样将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到城乡规划中编制符合生态学发展规律的项目规划。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规划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能够将生态学和城乡规划结合起来,制定以生态为前提和导向的科学规划。

二、《规划生态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教学内容

《规划生态学》理论课时为32学时,在城市生态学、普通生态学、生态规划与设计等先修生态学基础课程上展开教学,教学内容分为:引论、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生态学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三大部分,共16章,详见表1。

表1 《规划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表

教学内容构成 教学章节及内容 学时数

一、引论 第1章 绪论 2

第2章 城镇体系规划案例的生态学分析 2

第3章 城市总规案例的生态学分析 2

第4章 详细规划案例的生态学分析 2

第5章 村庄规划案例的生态学分析 2

二、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 第6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基础理论一 2

第7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基础理论二 2

第8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技术方法一 2

第9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技术方法二 2

第10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技术方法三 2

三、生态学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第11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城镇体系中的应用 2

第12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2

第13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城市详细规划中的应用 2

第14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村庄规划中的应用 2

第15章 生态规划与设计 2

第16章 生态规划与设计的评价 2

该课程的难点在于生态学的哪些理论和技术方法可用以指导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以及相关的生态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在城乡规划怎样应用。课程结合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在后续的传统村落调研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村落的调研,应用规划生态学的理论对传统村落进行生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生态规划的技术与方法,编制传统村落修复性规划方案,以体现专业特色,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师资队伍

该门课程的教学师资队伍由1-2名主讲教师和1-2名辅讲教师组成,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师资配置方面较为合理。课程教师责任感强、专业知识精通、团队协作精神好,形成较为稳定合理的专业梯队。在长期的教学中,由1名教授或者副教授担任课程的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校年度的教学安排及科研情况,选取1-2名中青年优秀教师和课程负责人一起作为主讲教师,主讲教师需涉及城乡规划和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专业基础扎实,知识渊博,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中,根据学校及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采用传统式、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和自导式(自学+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3]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安排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详见表2。

表2 《规划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提要、教学方法及目的

教学章节 教学内容提要 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绪论:《规划生态学》课程开设的背景、目的及意义。《规划生态学》教材编写过程及现实价值。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城市总规案例、详细规划案例和村庄规划案例的生态学分析: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规划案例,分析其符合生态学和不符合生态学规律之处,并针对不符合生态学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 传统式

+案例式

+启发式 让学生明确课程开设的目的及意义;掌握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规划案例进行分析。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城乡规划相关生态学基础理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城乡规划相关生态学技术方法:生态分析、生态规划与设计。 传统式

+研讨式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城乡规划中常用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在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中的应用。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规划与设计的评价。 传统式

+启发式

+案例式

+自导式 让学生理解如何将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于城乡规划中,学会编制生态规划,并能对规划方案进行生态合理性评价。

(四)教学条件

1.教材建设

目前已有2009年12月出版的自编教材《规划生态学》,该教材是全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推荐教材,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计划项目。虽然已经有自编教材,但是这不能满足城乡规划学于2011年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的需要。[4,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入新近案例充实教材中案例部分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中新近案例的引入需征得主讲教师的同意,并讨论后选择典型案例,作为以后课程的教授内容,同时也作为教材内容的更新和充实。

2.教学参考资料建设

北航北海学院每个学期都会根据教师对参考书和期刊征订申请,征订教学需要的参考书和期刊。因此,课程主讲教师在每个学期都可以向学校申请购买和征订与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籍和学术期刊,以便于教师备课丰富教学内容。

3.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近年来,《规划生态学》作为广西区城乡规划特色专业色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开展课程建设,利用网络资源和优势,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网络化。为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可参考的教学资源,同时也通过相关专业和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反馈情况,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

4.实践平台建设

目前《规划生态学》课程为纯理论课程,没有专业的实践部分,实践部分在今后相关课程设计和实训中开展。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规划生态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其在实际当中的应用,北航北海学院在校外一些传统村落建立了教学科研基地,作为学生的活体教材。教师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课程应用实例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训。

学校目前已建有城乡规划专业基础设计室、专业设计室、模型实验室、生态与园林实验室,配备有相关实验设备,为学生进行规划生态学课程实践提供了实验条件和场所。

(五)考核体制

考虑到《规划生态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摒弃以往只用期末考试来进行课程考核的形式,兼顾公平、公正,重新设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课程考核分为笔试、课程论文或设计两部分。笔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规划生态学主要知识和理论的掌握;课程论文或设计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主要体现学生对课程知识应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应用两方面的考查,可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够更好的达到课程教学预期目标。

三、《规划生态学》课程建设成效及改革

(一)课程建设成效

目前,《规划生态学》课程已有2006级到2010级5届城市规划专业的400多学生上过这一课程,经过5年多的实践和探索,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主要有:(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不断提高,学生对课程教授的内容和方法都比较认可,在课程教学评价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毕业生获得广泛好评,目前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还有不少学生考上香港大学和国外一些知名院校的研究生。(3)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能力的提升。通过课程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继续学习和深造,并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院校进行交流访问,加强国际交流和学习,引进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调动了青年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4)提升了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影响力。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到全国各地工作的毕业生把课程的思想带到了工作中,另一方面,考研继续学习的学生也把课程的思想和科研方法带到了学习科研中,这样就把这一特色课程的思想带到全国各地。此外,课程组的教师从事城乡规划项目编制或评审,在区域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课程改革

虽然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成效。(1)聘请城乡规划专家给学生讲授城乡规划的案例或者开展讲座给学生讲授城乡规划的案例,此外,还可以邀请专家对学生完成的设计作业进行点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2)开展校园生态规划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应用规划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设计作品,参加全国学生设计大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3)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一方面加强教师的国外交流学习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建立与国外高校间的学生交流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也为学生以后出国留学打下基础。(4)丰富课程教学参考资料。该课程目前在其他高校没有开设,与此相关的书籍也很少,因此,参考资料相对来说比较缺乏,需要通过国内外交流学习以及网络等资源,进一步丰富参考资料。(5)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听取教师和学生对该课程评价,不断改进,建成校精品课程,也为以后广西区和国家精品课程的申请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朱鹏飞,卿贵华.规划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6

[2]陈新民.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7):27-30

[3]梁飞媛.教学方法的思变[J].教育学术月刊,2011(9):105-107

第3篇

生态学中把生命系统分成四个逐级递进的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其中种群是栖息在某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群体;群落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相互关联的种群的集合;生态系统是同一地域中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借鉴生态学原理,本文分别从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四个组织层次对产业生态学进行综述。

一、产业生态学概念的界定。目前,生态学理论在产业研究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个属于环境科学,一个属于产业经济。环境科学领域的产业生态研究主要是把产业系统作为整个自然系统的一部分,研究产业活动及其产品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改善现有产业系统,设计新的产品生产系统,其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提供对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和服务。20世纪八十年代末,Robert Frosch和Nicolas Gallopoulos开展了“工业代谢”研究,旨在模拟生物新陈代谢和生态系统循环再生过程,认为可以建立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产业生态系统。他们在“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一文中正式提到了“产业生态学”这个概念。2003年Graedel和Allenby在《产业生态学》(第二版)中将产业生态学方法看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面向环境的设计、生命周期评价及物质流能量流分析等,由此引发了生态工业园、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概念。

产业经济领域的产业生态研究则主要是在借鉴生态学的概念、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方法与理论,研究各种产业现象。当前,该领域的产业生态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郭宁、梁雄健认为,产业生态学也就是企业种群生态学,主要研究种群内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环境因子与企业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孟薇、钱省三则将产业组织学与生态学交叉融合产生的组织生态学定义为产业生态学。这就导致在一些文献中,有的学者分别用产业生态、组织生态、企业生态、商业生态系统等不同的术语来分析大致相同的研究对象,从而产生了一定的概念混淆。生态学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的应用被称为组织生态学,Hannan和Freeman在1977年发表的论文“组织种群生态学”,是公认的组织生态学开山之作,其认为在一个特定边界内的具有共同形式的所有组织构成种群,同一个种群中的组织对环境依赖程度的不同影响着这些组织的活动方式。1990年Singh编辑的《组织演化:新方向》把组织生态学的中心任务定义为“对社会环境如何决定组织形态的产生与消亡率、组织的创建与死亡率,以及组织形态的变化率进行调查。”Baum在2002年出版的《组织指南》一书中,则按照组织内、组织和组织间三个层次对组织生态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各个专题未来研究的方向。针对企业这一类特定组织,企业生态学研究生态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除研究单个企业的作为外,还分析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包括企业种群生态学以及企业群落生态学。杨忠直在《企业生态学引论》中对企业生态学做了系统介绍和分析。1993年Jame F.Moore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1996年在其专著《竞争的衰亡》中系统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进化的问题,力主共同进化。但商业生态系统研究属于战略管理领域,故不在本文的研究范畴之内。

大多数国内学者认为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应该涵盖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等四大方面。据此,本文将产业生态学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来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分布、产业关联与产业环境的理论,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企业之间关系、产业之间及产业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区域产业分布;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

二、个体层次的产业生态学。借助企业与自然生命体之间的类比分析,学者们开始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来研究企业个体的生存发展问题,其研究内容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企业的成长与进化模型、企业如何获得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及其如何适应环境以及与其他企业的关系等。如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马歇尔借鉴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对企业成长的解释中包含了对遗传、自然选择和生物多样性的分析。爱迪思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的成长和老化同生物体一样,主要都是通过灵活性与可控性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的,并以此解释企业成长的内部动力学机制。

我国学者韩福荣、徐艳梅在《企业仿生学》一书中,对企业进化、企业生命周期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林瑞基对由兼并引发的组织生命问题、企业的市场退出问题等进行了分析,而郑如霞则采用生物分类的方法将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已知的生物现象作类比,依据其外在特征和组织功能的相似性,提出了描述产业特性及其分类的方法,并建立了中小企业追求成长的方向及生长和扩散的黏菌模型。值得一提的是,吴飞驰运用生态学的共生理论来阐述企业的性质,形成了企业的共生理论,指出从本质上说,企业就是人与人的一种权威共生的生存结构,从事专门的经济生产和交换,其运行机制的核心是命令机制,以权威命令来指导人的行动,以命令和计划来配置资源。

三、种群层次的产业生态学。在组织生态学形成的早期,西方学者集中研究的是种群问题。具体而言,种群是由在一个特定边界内的、具有共同形式的所有组织构成的集合,即存在于特定系统中的组织形式。1992年Hannan和Carroll出版的《组织种群动力学:密度,合法化与竞争》对组织种群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实证与模拟分析,认为环境所能够提供的资源量有限,种群内的组织必然会以不同的方式展开资源竞争,并且因所占有的资源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出生率、变化率和消亡率,综合表现出不同的密度依赖性。所谓密度依赖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特定种群的规模对组织进入和退出种群的比率有影响,因为不同的进入和退出比率及其组合会使种群的规模发生不同方向的变化。而同时,不同的种群密度也会反作用于进入和退出过程,使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以此保持种群和资源间的平衡。1995年Carroll和Hannan出版了《产业中的组织:战略、结构与选择》一书,对多种产业的演化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实证研究。

最近,国内学者罗珉在《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一书中,对种群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做了介绍。袁纯清则运用种群共生理论,分析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指出最优的金融共生模式是连续的、对称性互惠金融共生模式,提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最佳模式是以控股形式组建区域性的城市商业银行集团。在西方学者对于传统产业的种群生态研究已经取得若干成果的背景下,国内出现了一批研究高技术产业生存及发展状态的学者,如袁智德、宣国良从产业生态基本要素出发,概括了高科技产业种群基本特征,对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

四、群落层次的产业生态学。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这些不同生物的种群彼此相互作用,使群落比单独一个种群存在时更加稳定。产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集中,产业集群的企业构成以及企业间关系与生态群落有类似之处。产业集群的生物学特征使一些学者开始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产业集群。如仇保兴就借鉴了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小企业集群的生态研究,指出集群中的每一个企业都要找到自己的生态位才能保持集群的稳定。周浩以生态学中的Logistic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卫星式产业集群和网状产业集群的企业共生模式。何继善、戴卫明指出产业集群要保持生态平衡,集群内企业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形成功能完善的分工协作网络,保持与外界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

张艳辉则研究了生态群落演替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指出群落演替是指群落依次取代的现象,群落的演替是一个有规律、有方向的过程,区域的产业结构组成类似于自然界的生态群落构成,这种产业结构组成也可称之为产业生态群落,由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企业或产业构成,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样要遵循其固有规律,如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自然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群落在发展的同时都在改变环境条件,并创造着新的环境条件。环境的改变将越来越不利于本群落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却为下一个群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同样,区域的产业结构特征也是区域产业发展环境的产物。产业结构处于不断演进、升级过程中,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从而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基础环境。

五、系统层次的产业生态学。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即生命支持系统和生命系统)缺一不可,产业生态系统同样如此,产业内的企业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要素。林共市从产业生态的基本要素(企业、人、技术及资本)以及产业上中下游层次的完整性、各层次内企业附加价值链的能力、企业密集度、产业技术的完整性和商品化经验等方面分析了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高科技产业生态系统的健全程度。郝刚等人提出了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分析框架,讨论了其外部影响因素、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动力和区域产业的贡献。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城市护岸发展历史发展趋势

纵观人类城市的发展史,城市多选址于滨水区。这是因为河流能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便利并解决人们生活上对水的需求;而且滨水风光能让人们在精神生活上得到满足。然而,由于水患危害,又使人类不断地与洪水奋争。在这期间城市护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河流、防御洪水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城市护岸景观也随城市护岸功能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主要有如下三个典型时期:

第一18世纪60年代以前(与自然相和谐的护岸景观)

当人类诞生后,直到伏羲时代,人们“逐水草而居”,“择丘陵而处”,对洪水一直采取“躲避”的态度。到了神农时代,经济有所发展,为了避免洪水的侵害,人们开始采取主动的姿态,创造出了“潺”与“埋”的防洪方法。‘.潺”是“以柴木奎水”,“埋,,是奎土填筑。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利用植物、木和土石等天然材料进行护岸的建造。在我国,早在周代已有沟渠堤岸植树的制度。战国时,《管子》主张“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国外也有类似的记载,早在公元前28世纪,欧洲凯尔特人和伊里利来人采用柳枝编织篱笆的技术来进行防护。秦汉以后,一直到宋元,由于人们对水的性质认识不断深人,护岸的材料使用也更加丰富。这时出现了使用树枝、林秸、石头等捆扎而成材料作为护岸的材料。这种手法在我们现代叫做“柴枕法”。到了明清,据记载的护岸有抛石、柳树护岸、山石护岸与条石护岸。尤其出众的是明代刘天和总结堤岸植柳经验,归纳为“植柳六法响。在材料应用上,由于块石取材方便与自然易融合,一直应用在护岸建造当中。

这一时期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护岸形式以自然形态为主,遵循自然河岸形式来进行的。材料也多采用自然的山石、植物等材料,因此护岸景观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体现了天然弯曲的河道和丰富的植物群落,护岸表现为城市景观系统当中的一部分,具有良性的生态循环体系。

第二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期(人工化的护岸景观)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化的急速发展和经济的迅速膨胀,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定胜天的思想成为这一时期人类处理城市生态问题的普遍观点,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天平发生倾斜。这一时期人类对于城市护岸也采用了强制性的措施,利用高大硬质的防护堤遏制河水的侵扰,应用紧束河腰、裁直河道等措施来争取更多的城市用地化。造成城市的护岸景观环境遭到强烈的干扰,使其生态失衡、景色单调、亲水困难,同时蓄积了更大的洪水灾害和生态灾难。

第三20世纪早期至今(城市护岸的生态景观)

久治不愈的洪水灾害和人水相隔的痛苦,使人们不断的反思。经过200多年的思索终于顿悟:“天下至柔者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能胜之,以其无以易之。”之至理,继而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方。这一时期在欧洲率先进行生态适应性护岸的研究和实践工作。1938年德国的Seifert首先提出了亲自然河溪治理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德国正式创立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理论,提出河道的整治要植物化和生命化,从而使植物首先作为一种工程材料被重新应用到工程生物治理之中;20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开始了真正的河流治理生态工程实践,对河流进行了自然保护与创造的尝试,被称之为重新自然化。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的城市滨水区开发热潮,带动了城市滨水护岸景观的研究发展。20世纪70年代,瑞士、法国、奥地利、荷兰等国也在河道治理中开始运用生态工程技术;20世纪70年代末,瑞士Zurich州河川保护局建设部的ChristainGoldi将德国的Bittmann生物护岸法丰富发展为“近自然工法”,即拆除已建的混凝土护岸,改修成柳树和自然石护岸,给鱼类等提供生存空间,把直线形河道改修为具有深渊和浅滩的蛇形弯曲的自然河道,让河流保持自然状态,这种方法在瑞士被称为NaturanheWasserbau。到20世纪80年代,德国率先在世界提出了“近自然型河流”的概念,即河流规划与建设应以接近天然河流为标准。之后,德国开始在自身国内进行这一概念的落实一与实践。1985年丹麦开始实施的河流复原工程。恢复原来的弯曲河道形式,在冲积平原地带进行湿地再造等。1989年美国的Mitsch和Jorgensn式探讨了生态一程的概念并定义为“为了人类社会和其自然环境两方面利益而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设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将兼顾生物生存的河道生态恢复作为水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必须考虑的项目,采用了近自然工法使生态环境得以良好恢复,对河道的生态整治工程目前已经扩大到整个流域尺度的整体生态恢复。受这观念的影响旧本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了“创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仅在1991年,日本全国就有多处试验工程,在日本建设省第九次治水五年计划中,对于河流采用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采用植物护岸、石头及木材护底的自然护岸,河段尽可能利用木桩、竹笼、卵石等天然材料来修建河堤,并将其命名为“生态河堤”。不得已使用混凝土的护岸,也按生态型护堤法进行覆造。为挽救城市河流的生态,日本政府采取了“放任自流”的办法,使流经城市河流两岸重新草木葱笼。堤坝不再用水泥板修造,而是改用天然石块铺砌,还给草木自然生长的空间。

第5篇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环境类专业;教学内容;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236-02

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生态学的重要应用学科之一。环境生态学是研究在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都将《环境生态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在近十年的《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发现其在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和工科院校环境类专业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以期为相关院校《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一、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选取。目前国内多数《环境生态学》教材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生态学原理,二是应用生态学。内容包括:环境生态学绪论、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干扰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系统服务、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我校《环境生态学》讲课课时为24学时,相对于教材内容来说课时严重不足。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兼顾生态学基础原理和应用生态学两大方面的内容,同时突出重点,让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是该门课程改革创新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实践内容的设置。《环境生态学》的课程特点是基础理论和知识点多,涉及的交叉学科多(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植物学、动物学、土壤学、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等);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从生物个体、生态系统到景观和生物圈。此外,许多基础理论和方法需要在实验和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应用,如何结合我校建筑类大学的培养要求和实验条件,科学设计《环境生态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巩固和提高课堂内所学知识,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目前,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以PPT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大多数时候,课堂上教师以PPT为线索进行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传统的单向教学方式下,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积极思考,缺少与老师的交流互动,课后也缺少相应的作业习题,导致学生很难深入理解知识点和基本原理。特别是在生态学原理部分的教学中,单纯的理论讲授较为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通过更加多样化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4.学生成绩的评定。在教学过程中,以往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多以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为主。这样的评价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如作业相互抄袭现象突出、课堂上不专心听讲、考前突击背书复习等。由此可见,上述成绩评定方法存在一定弊端,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也没有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成绩评定方式。

二、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优化对策

1.教学内容的取舍。根据我校建筑类大学的定位、环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对《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取舍。除了重新选择更加适合短学时、环境类专业的生态学教材之外,在课堂教学别突出生态学的基础知识脉络、生态学思想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生态恢复和生态工程等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内容。教师有效利用课堂时间,重点讲解课程要点和难点,介绍学科最新研究与工程进展,补充和穿插较多的工程案例,使得教学内容既不脱离教材,又在教材基础上有所深化和补充。此外,结合我校城市雨水管理、给水排水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特色研究方向,重点展开水生态系统构成、水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水生态恢复工程等内容,为环境类专业后续相关课程的顺利开展打下较为扎实的生态学基础。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加强实践环节的比重,丰富和改进实践教学内容。我校《环境生态学》的实践环节分为两部分内容,即生态实习和认识实习。在生态实习方面,借助大兴新校区建设的有利契机,建设了生态学专业实验室和室外实习基地。在新修订的培养计划中,给环境科学专业安排了两周的实习期,开设的实验有:重金属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温度对植物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氯气污染对植物叶片澄清液pH的影响,校园环境生态因子调查和校园植物群落调查。通过生态实习周,使学生巩固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了生态学调查和实验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其对身边环境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兴趣,教学效果良好。此外,在大一第二学期开展的认识实习中,重点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学习。为提升我校教学质量,特聘请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实习。实习过程中,徒步考察北京北海团城、景山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公园和国家大剧院等典型场地,就城市植被群落、生态环境建设、城市排水和水景营造等内容展开专题实习。在实习中,学生通过对北京乡土植被和人工植被的认知和比较,了解华北地区常见植物群落的组成和应用,对比古代和现代城市水景营造理念和技术方面的异同,使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针对上文提到的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我校在《环境生态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研讨、播放视频和课后资料检索等。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开放式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锻炼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对一些可以通过学生自学掌握的内容,如生态工程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就某类生态工程进行系统介绍,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汇总、课堂汇报、报告写作等环节,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论文写作等综合技能。同时,教师在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全局,通过教师对学生汇报的深入分析及总结,弥补学生汇报中的不足,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理解的深度和系统性。

4.改进成绩评定方法。我校对《环境生态学》的成绩评定方式也进行了一定改进。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两方面组成,既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核学生出勤、作业等情况。期末试题的形式力求多样化,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试题在考察基础知识和原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此外,也结合教学内容的改革,将学生案例研讨、专题报告等形式纳入成绩评定。

《环境生态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随着近年来生态学理论的迅猛发展和复杂环境问题的涌现,《环境生态学》的前沿性领域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内容不断丰富和扩展。目前,我国《环境生态学》的教材偏重生态学基础理论,对于建筑类高校的环境专业而言,存在学时不足、重点不突出等问题。这些特点决定了《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针对以上问题,我校环境系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方法和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力求提高教学效果,办出特色。

参考文献:

[1]牛晓音,郑家文,刘家第.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2011,(4):44-45.

[2]盛连喜.环境生态学导论[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6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日益加深和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区域与区域、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加速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战略选择。在这种形势下,历次总体规划确定的宁德市城市性质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宁德必须提升城市经济地位,利用已打开的交通瓶劲,依托海港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走中心城市突破的发展模式,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因此,在进行宁德城市规划时,应注意工业用地的布局与城市其他功能区的协调。

二、创新性规划的理论依据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城市建设中主要体现为:(1)从物质形态为核心转变为以生态圈为核心,从少考虑资源消耗转变为资源的有效利用[1]。(2)注重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3)在城市的规划和开发中,注重城市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延续和保护。

(二)“反规划”理念

“反规划”是指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城市的规模和建设用地的功能可以是不断变化的,而由景观中的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所构成的景观生态基础设施则永远为城市所必须,却需要永恒不变的。

3.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一词首先由德国著名的生物地理学家C.Troll于1939年提出。Forman和Godron(1986)在给出生态学“景观”定义的基础上,从景观的组织结构、功能动态及景观管理角度出发,认为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结构(structure)、功能(function)和变化(change)的一门科学[2]。中国景观生态学工作者普遍倾向于Forman和Godon对景观生态学的理解。

三、宁德城市创新性空间发展规划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大都市、城市群、都市连绵带等新型城市地域是城市区域演化的主流方向。因此,环三都澳海湾城市走廊将是宁德市城市发展的终极状态。

(一)建成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群

目前,环三都澳地区分布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城镇,但之间的联系松散,处于游离状态,其规模都偏小,职能大同小异,海港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和空间的积聚效应不明显。三都澳的港口条件优越,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功能协作,让游离分散的城镇联合,从而建成东南沿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港口城市群,这是宁德城市发展的必然之路。

规划近期重点建设城澳万吨泊位群、漳湾和湾坞深水工业港。远期开发白马、溪南深水工业港;远景发展东冲、关厝埕深水港区。到规划期末,宁德将形成以三都澳港口群为枢纽,福鼎沙埕、霞浦三沙等一批港口相互协调、配套的中国东南沿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港口群,进而带动环三都澳海湾城市群的形成。

(二)构建三都澳海湾城市走廊

根据城市空间增长的一般过程,可分为轴向扩展和外向扩展两种模式。分别具有轴向发展和圈层式发展的特征。其中,轴向扩展一般经历“触角延伸—分散组团—城市走廊—带形城市”四个发展阶段[3]。而三都澳的形状特征,使三都澳城市空间具有轴向扩展的可能,最终将形成海湾城市走廊。宁德城市空间在内生扩展动力作用下,沿104国道和闽东路呈现触角延伸的空间增长态势。

环三都澳地区应规划为以快速通道网为轴线,依托现有城镇和港口条件,形成由宁德市区为中心城市,福安、霞浦为次级中心,三都岛、城澳、飞鸾、漳湾、下白石等重要的专业组团,以及七都、八都、溪尾等小镇共同构成海湾城市走廊。

(三)中心城市的空间规划

探索宁德中心城市的空间规划,必须以开放的思维、创新的思路、动态的时空理念,从宁德城市发展的现状出发,立足基础,着眼长远发展,精心构思、超前规划、科学设计。

近年来,宁德中心城市居住用地比重偏高,工业、公共设施、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比例偏低,人均面积偏小。因此,宁德亟待跳出现状用地束缚,寻求城市的新的发展空间。

未来的宁德中心城市空间形态为:以山海为边界,在相对集中的空间范围内,以交通干线和自然山体、水体相分隔的,由中心城区和若干职能组团所构成,通过城市快速路网相连通的紧凑组团式城市。中心城市由五大组团、两个港区和一个旅游度假区构成,五大组团分别为蕉城组团、东侨组团、漳湾组团、闽东工业组团、临海工业组团,两个港区为城澳港区和漳湾港区,一个旅游度假区即由青山、斗帽和三都岛组成的三都澳旅游度假区。

四、宁德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风貌的概括,它代表了城市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的文化理念。特定的城市与其文化传统密切相连,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相对固定的城市特色,这种特色就叫“城市文脉”。在宁德城市历史演进过程中,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互相整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宁德城市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但是近年来,由于传统的规划编制思想的影响,追求时髦和标志,忽视了对城市文脉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在规划设计宁德城市景观时,要从城市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等方面入手,去寻找那些在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下来的,能充分体现城市特色的“文脉”,从“文脉”出发,去创新设计。

(一)营造绿色“滨海长廊”城市景观

1.岸线布置

基于生态原则,即维持原生海湾生态环境是环三都澳区域进行城市建设的基本门槛。因此,工业岸线在综合考虑城市排污、水利、自然生态景观保护的情况下谨慎布置。生活岸线应布局在景色最优美的“滨海长廊”地区,可规划设计休憩、商业、旅游、文化体育设施,少建设办公大楼,不布置工业项目,以保证环三都澳“滨海长廊”景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以便对广大市民开放。港口岸线在布置大宗的中转货运时应站在全市整体的层面上,注意考虑滨海景观的完整性。反对只顾“单体建筑”的视野开阔,而阻挡城市通向水边的视线走廊。

2.城市视觉轴线

城市的轴线是联系城市物质要素的特定线型空间,是城市总轮廓的重要组成部分。宁

德城市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境内山峰林立,丘陵起伏。这种特殊的地貌构造及外力作用,铸就了许多天然美景。因此,在规划时,应开辟三条视觉轴线,即:当船从三沙湾驶入,绕过山峦叠嶂的青山岛,分别到达三个岸线地景观轴线。沿途有许多天然美景和高低错落的建筑物,有着强烈的韵律感。

3.滨海大道

位于东侨开发区的滨海大道,是一条未来宁德城市发展的轴线。沿大道的三条不同功能的岸线:工业岸线、生活岸线、港口岸线,构成宁德城市独特的滨海城市景观。滨海大道连接开发区东兰、金塔组团与宁德蕉城组团,横贯南北,北上井上组团,南下远景的洋尾组团,道路全长5.1公里,宽60米。大道贯穿南北两岸,且与温福铁路、同三高速公路共同组成宁德城市的快速通道。

(二)塑造具有个性魅力的城市景观

城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积淀的聚焦点,它是历史文化活生生的载体。历史文化名城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文化、淳朴可亲的民风民俗,以及古老的建筑与造型,从而拥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4]。

1.精心设计,让新老建筑和谐共荣

传统的建筑和现代建筑比起来,一是显得陈旧,二是体量较小。当大尺度的高层现代建筑和小尺度的传统建筑没有过渡和呼应时,前者就很容易损害后者。因此,当在传统的建筑旁建设新的建筑时,必须精心设计,保持新老建筑的和谐统一。

处理新老建筑的基本方法是:设法寻找新老建筑的共同语言。宁德城市西部的畲族乡和保护街区,形成浓郁的传统建筑风格,中部东侨区和闽东工业园区突显宁德现代的城市景观,东部沿海建筑群则展示了滨海城市的风貌。三种不同的建筑带用青山绿水做过渡,在空间上形成了由山地走向海洋,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时序。

2.塑造“山海奇观、畲乡风情”个性化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是一个内涵深厚、外延广泛的范畴,可以理解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印象。强调对城市文脉的追踪与继承,强调综合发展条件的改善,是从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从全力提高城市内质力出发来建设个性鲜明、环境优美的城市景观。

宁德依山傍海,重峦叠嶂,景色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境内有被誉为“海上仙都”的福鼎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白水洋,驰名东南亚与妈祖庙同享盛誉的古田临水宫以及天然良港三都澳等著名景区,都是令中外游客神往的旅游观光、宗教朝圣之胜地。

宁德是中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畲族人口达17万。畲族人民勤劳俭朴、文明优雅、能歌善舞,有着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及生活习俗,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是风情旅游的一大景观。

五、结论

首先,创新性城市规划应摆脱传统规划思维,逆向设计为城市规划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空,使城市形态更加接近自然。其次,宁德城市规划应建立在城市自然生态景观安全格局之上,优先规划具有生态价值和文化沉淀的自然、文化景观,强调城市生态基础的重要性;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应优先规划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用绿线框出生态战略区,从而确定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最后,在宁德城市规划中,应强调尊重原生态自然和谐,明确框限城市建设用地界限,引导城市内部功能区合理分布,以城市的合理容量确定城市人口规模,构建最优的人性化空间。

参考文献:

[1]叶耀先.可持续城镇建设理念[J].建筑学报,2002,(9).

[2]Forman,R.T.T.&.M.Gordon.LandscapeEcology[M].肖笃宁,等,译.NewYork:JoneWiley&Sone,1986.

[3]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宁德城市发展战略规划[Z].2003-08.

[4]卢世生.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2:12.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传统的城市扩张模式和“摊大饼式”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已显诸多弊端,城市的扩展前景和生态安全忧患呼唤着创新性城市规划理念的引入。以宁德市为例,研究如何将创新理念引入到中小城市规划中,并探讨创新性理念在宁德市总体规划阶段中的运用。

第7篇

我国农村文化源于古老而悠久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是一种农耕文明,它与自然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也就不可避免地要打上大自然生态法则的烙印,因此,农业文明是一种生态文明。但在工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下,这种农业文明日趋衰微,农村文化生态面临着危机。农村文化生态需要向前发展也就需要建设,高等农业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选择、传递、批判和创造的文化功能,可以给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以人才支持和科研支撑,同时,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也为高等农业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和发展空间,两者处于一种互惠共生的建设关系。但是,随着我国高校合并和综合化的热潮,许多农业高等院校演变或并入综合性大学,而农科类教育则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农科类高等职业教育也在职业技术学院的整合中受到削弱,加上农业主管部门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不够,于是高等农业教育呈现出总体被削弱的趋势。据统计,作为高等农业教育主体的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规模还不到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0%,高等农业教育的规模与农业人口数量巨大的状况极不相称。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我国大学布局和功能辐射主要还是瞄准城市,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资源十分稀缺,高等农业教育走弱的态势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也无法满足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功能要求。

一、农村文化生态的理论基础、涵义及建设现状

研究农村文化生态的理论基础就是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是一门主要研究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和由这种适应性所导致的文化习俗之间的相互适应性的学科。“文化生态”这一术语是由美国学者斯图尔德(1902—1972)提出的,他在研究环境与文化的关系时,侧重于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认为文化进化的因素是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20世纪60年代后期系统论被广泛地运用到跨学科领域的研究,生态系统的概念也渗透到文化学领域并由此导致了文化生态学的产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家拉帕波特、哈里斯以及沃依达等人运用生物生态学的“生态系统”概念,认为社会、文化和环境都是生态圈的一部分,与斯图尔德着重人类文化对环境的适应不同,拉帕波特等人更多地强调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强调生态系统内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彼此协调。

罗伯特•F•墨菲指出:“文化生态理论的实质是指文化与环境———包括技术、资源和劳动———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1]。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生态人类学者偏重于对文化的研究,从环境与文化的双向互动中研究文化,提出环境是文化建构的观点,深入研究自然、文化和人之间的关系,把人化环境与信息环境作为文化生态环境。传统的文化生态学仅限于自然环境,信息革命后文化生态学发生了变化。1994年,芬兰总统首次使用“文化生态”来表述由信息传播技术造成的严重问题。中国学者对文化生态的研究虽没有外国早,但在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中已表现出早期生态思想的萌芽,如“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逸周书》)。“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贾思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的若干合理成分,对面对文化生态危机的后工业时代有着特殊的启迪意义。至当代,冯天瑜先生从唯物史观出发对文化生态进行界定:“文化生态是以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与天然环境及人造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对象的一门学科,其使命是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调适及内在联系”[2]。

他将文化生态分为三个层次,即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并指出:“文化生态三层次彼此之间不断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劳动)进行物质及能量的交换,构成一个浑然的整体,同时,它们又分别通过复杂的渠道,经由种种介质对观念世界施加影响”[3]。这样,他便完成了对“文化生态”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深化和扩展,使文化生态学在研究时限上包容人类文化的全部过程,在研究对象上贯穿文化的所有层面。国内外学者对“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文化生态学本来就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兴边缘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念和方法来研究文化的问题,研究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文化内部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无论文化生态的界定具有多么的不确性,但其研究范畴都离不开“文化”这一关键词,而“文化”又总是内在地指向“人”这一“存在”,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文化生态”:指人在进行自我构建和社会构建过程中融合了人类自觉生态智慧的一种生存状态。

农村文化生态则是指以农耕生产方式孕育的古老农业文明所体现出来的农村人(农民)的生存状态,包括农村人的价值观念、自然环境意识、生活方式、造物观念、信仰观念、技术因素、农村社会组织形式以及文化的时空发展等内容,是农村人融合了自觉生态智慧的自我构建和社会构建过程。在工业化和市场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下,我国农村文化生态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农村文化生态的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传统文化尤其是农村文化生态面临着保护、发展、重构的考验。因此,农村文化生态需要进行建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保护的同时,要注入有创新品质的文化生态因子,因为,创新就是一种对传统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创新就是一种建设。

二、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的建设关系是在高等农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与农村文化生态持续建设中形成的一种双向互动式关系,它不是纯粹单一指向关系,既是高等农业教育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关系,亦指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为高等农业教育提供实践平台和发展空间的关系,处于建设关系中的两者没有主次之分,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相辅相成,是一种互惠共生的建设关系。

(一)高等农业教育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人才和科研支持

高等农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农业人才的社会活动。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培养人才是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农民是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力量,高等农业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农民来服务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高等农业院校是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大学生直接输送到农村,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在拓展农民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高等农业院校以其特有的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等优势,在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和培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这种作用表现在高等农业教育对农村文化的选择、传递、保存、批判、创造等功能上。而对农村文化的选择、尤其是对农村文化的批判和创造,则是高等农业教育较之其它层次和类型的教育对农村文化的作用更为突出的方面。#p#分页标题#e#

具体而言,在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中,高等农业教育可以通过“三下乡”流动图书馆、科教电影、农业技术讲座等服务活动和通过各级种类职业技术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形式业培养农业人才,直接作用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农民,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改善农民思想观念,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改良农村文化生态环境。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为城乡社会发展人为地设置了一条鸿沟,由于城乡文化建设的不平衡,城乡文化生态处于一种失衡状态,这需要我们运用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的思维范式来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保持它们之间的相对平衡,促进它们的和谐发展。而保持城乡文化生态平衡的重要砝码就是高等农业教育。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悠久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民俗风情的结晶,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

但在工业文明、外来文化和商品化大潮的不断冲击下,民间传统文化正在迅速地瓦解、散落、消亡,农村文化生态的结构和功能遭到严重破坏,需要高等农业教育发挥传承和保护的文化功能,对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高等农业教育以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设立民间文化研究所从综合、整体、动态的角度来研究民间传统文化,进而保存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保持农村文化生态的平衡,优化农村文化生态的整体结构。农村文化生态具有自我保护和抵抗的潜能,主要在于防止腐朽落后文化因子对农村文化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破坏。而高等农业教育则通过文化批判功能来增强农村文化生态拒绝、排斥任何有损其平衡的有害文化因子的功能,以促进农村文化生存抵抗潜能,实现农村文化生态的平衡。高等农业教育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源头,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也是高等农业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务,面向农业发展的许多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则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创造了宝贵的资金条件,因此,高等农业教育面向农村的科学技术研究可以说间接支持了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二)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为高等农业教育提供价值实现平台

1.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快速发展

农村文化生态建设需要人才,而高等农业教育正是面向农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活动,这是两者处于互惠共生建设关系的前提,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大量人才需求刺激和推动着高等农业教育迅速向前发展。一方面,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促使农业高校加快发展。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大量人才需求能有效地刺激高等农业教育规模化发展,能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配置到高等农业教育系统中来,为高等农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很好的环境和条件,为农业高校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农业高校必须在办学体制和机制上有所创新,整合国家、社会、个人等多渠道的办学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加快农业高校的发展,面向农村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促使农业高校不断改革。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也是农村文化生态的自我构建的需求,“文化即人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就是人的建设,是农村人(农民)的建设。

因此,对农民的培养,不仅是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更是通过提升农民这一文化生态因子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质优化了农村文化生态的结构与功能,使其趋于平衡。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对新型农民的需求促使高等农业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农业院校在办学思路和学科设置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高等农业教育应根据农村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来调整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为“三农”服务的教育思想,合理定位各类农村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搞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其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需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就是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内涵,也是其应遵循的建设原则。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按照“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学科布局上,应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经济管理以及传统的农学学科间建立新的平衡关系,组建起富有特色的学科群,以此为基础构建农业院校基础竞争力,发展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快速发展。

2.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为农业高校科研提供实验基地

第8篇

一、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

有专家认为,生态恢复是指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按照生态系统自身规律演替,通过其休养生息的漫长过程,使生态系统向自然状态演化。

水利部生态修复规划给出的定义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指在水土流失区,通过一定的人工辅助措施,促使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再生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植被的持续生长和演替,保护和改善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的步伐,建立和维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并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

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

传统的小流域治理主要是修梯田、筑拦砂坝、种树种草,合理配置林地、草地、牧场和农田,建立农林牧结合的生产体系,提高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的行为。生态修复则是针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其突破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保水、保土和保肥(主要指氮、磷、钾)的目标,把对构成生态系统的若干重要元素的治理扩大到对生态系统的全面保护、修复乃至重建。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主要做法概括起来是:封山禁牧或轮封轮牧,实行舍饲养畜;退耕还林(草),25。以上斜坡坚决实施退耕;部分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地区可实行生态移民,促进地方生态环境恢复;封、管、治、调相结合,即对封育区加强管理,部分地块辅以适当的水土保持工程治理,调整产业结构使封育区人民的生活不受影响并有所提高。

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基本理论

1、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

生态修复是针对生态退化和生态破坏而言的。当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化引起功能减弱或丧失时,生态系统是退化的。引起生态退化的原因很多,干扰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干扰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和障碍,形成破坏性的波动或恶性循环,从而导致系统的退化。事实上,干扰不仅仅在物种多样性的发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也会对生物的进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干扰可分为两个方面,即自然干扰和社会干扰。自然干扰包括火、冰雹、洪水、干旱、台风、滑坡、海啸、地震、火山、冰河作用等。社会干扰包括有毒化学物的释放与污染、森林砍伐、植被过度利用、露天开采等。干扰的强度和频度是生态系统退化程度的根本原因。过大的干扰强度和频度,会使生态系统退化成为不毛之地,而严重退化的生态系统的恢复是非常困难的,常常需要采取一些生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来进行恢复,从而进一步进行植被恢复。

2、干扰与演替——生态修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

群落的自然演替机制奠定了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演替有两种基本类型: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发生哪一种类型,是由演替过程开始时土壤条件所决定的。一般地说,生态演替是可预见的和有秩序的变化系列。在演替过程中,一个生态系统被另一个生态系统所代替,直到建立起一个最能适应那个环境的生态系统。生态演替可看作是在外界压力不复存在之后,生态系统所经历的一系列恢复阶段。如果给以足够的时间,演替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修复所有的干扰和重建原来的顶极群落吗?事实并非总是如此,修复过程是有限度的。对受损生态系统恢复过程的关键性理解之一,就是扰后演替的最终结果和它们与正常演替的关系。自然干扰作用总是使生态系统返回到生态演替的早期阶段。一些周期性的自然干扰使生态系统呈周期性演替现象,成为生态演替不可缺少的动因。人为活动的干扰是否仅仅是将一个生态系统位移到一个早期或更为初级演替阶段,还是它从开始就是与自然干扰所发生的演替明显不同的类型?实践表明这两类干扰的结果是明显不同的。干扰如果很严重,使环境变化如此重大,以致演替向新的方向进行,永远也不能重建原来的顶极群落了。当干扰持续到生态系统接近死亡阶段时,恢复与重建可以使其在某些水平上恢复平衡,但与原来的正常状态不同。天然恢复过程是要经历很长时间的,在严重干扰后,需要的时间更长。生态演替在人为干预下可能加速、延缓、改变方向以致向相反的方向进行。究竟朝哪个方向进行,就取决于人类的行为。

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1、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1) 退化坡面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a.退化耕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少施化肥,增施农家肥料;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轮作、套作,间种、混种;减少化学防治,增加生物防治;植等高植物篱等。

b.退化林地、草地、荒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在封禁的基础上,补种乡土树种、草种。封禁在我国早就得到广泛的应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封禁只是解除了导致坡面生态系统退化的不合理放牧、刈割、开垦、樵采、挖药材等人为压力(或称人为驱动力),

还需预防、解导致坡面生态系统退化的自然驱动力,如火灾、鼠害等。一般来说,自然驱动力并不是导致坡面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驱动力,但也不容忽视。封禁时间的长短因生态系统类型、受损程度、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生态系统可分别为8年以上、5-8年、3-5年。

(2)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在土壤侵蚀地区,导致河流退化的驱动力主要有修路、开矿、樵采、河岸放牧、化肥与农药的面源污染、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过度捕鱼等,对由于这些驱动力所导致的化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最重要的是要减轻或解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让河流休养生息。此外,还可采取如下两种方法:一是减少河流人工直线化的程度,增加河流弯曲度,以增加河流生境的多样性,进而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二是在河流两岸种植生物隔离带(种类和宽度应因地制宜),一方面防治面源污染,另一方面为河流水生生物增加营养源。

(3)内陆河流域退化绿洲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一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施生态应急补水工程,至少要满足天然绿洲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量;二是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适当减少人工绿洲面积,使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面积比例调整到1:1左右。

(4)退化水库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对退化水库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可采取与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相同的方法。

(5)退化矿山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该生态系统的土壤、植物等组分完全受损,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对这种严重退化的生态进行生态修复,可采取的方法有:覆盖土壤,对土壤进行物理处理,添加营养物质,去除有害物质,种植适应性强的先锋树种或草种、间种乡土树种或草种

2、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1)生态自然修复的基本技术方法是封禁法。该方法适用于受损程度较轻的生态系统。

(2)自然和人工共同修复生态的基本技术方法是“封禁补种”法。该方法适用于受损程度较重的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蔡建勤;张长印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水利 2004(04)

[2]焦居仁生态修复的探索与实践[期刊论文]-中国水土保持 2003(01)

第9篇

【关键词】滨水城 景观设计 生态规划 原则

滨水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远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机会。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和设计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现象,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人们的关注。 "海上建城市,湿地建公园,人在城中行,城在水中映。随着各地滨水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各地的滨水经济区都成为了全国当地经济带重点发展区域。借鉴总结国内外滨水区景观规划和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原则摘要:

一、整体优化原则

从滨水区自身来看,滨水区的设计在整体上应具有和谐感和整体感。虽然因各地块属性、自然环境的不同,滨水区内各部分在使用性质上会有所差异,但是整体来看,各地块之间的设计风格、绿化形式应该统一。城市的滨水区和市区之间要加强联系,防止将滨水地区孤立地规划成一个独立体。规划滨水区时要时时想到整个城市,把市区的活动引向水边,以开敞的绿化系统、便捷的公交系统把市区和滨水区连接起来,保持原有的城市肌理的延续。另外,还要求设计者探究滨水空间对城市的影响,要从城市整体和区域空间来考虑城市滨水空间的构成形态和涵盖功能,以促进城市的整体活力和繁荣。

二、景观异质性原则

景观异质性是指景观内各要素之间或景观要素内的差异性,是景观复杂性的表现形式。异质性是景观的最重要特性之一,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维持和发展应是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原则。维持良好的景观异质性,能够提高景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利于景观的持续发展。

三、景观多样性原则

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它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准则,又是景观管理的结果。由于城市景观中自然生态系统少,应适当补充自然成分,协调城市景观结构。在补充自然成分中要注重物种的多样化,避免物种单调、结构简单的状况廊道、嵌块体形式多样,大小嵌块体相结合,宽窄廊道相结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景观配置,提高景观异质性。

四、景观针对性原则即地域特色原则

每一景观都有和其他景观不同的个体特征,这些个体特征的差异又反映在景观的结构和功能上。不论从生态还是地理、历史、气候、文化差异等角度看,每个城市的滨水空间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征,这些地域差别形成了纷繁多彩的风格和特色。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应该强调利用城市所在地域的区域环境特征,保持和维护特定区域环境及生态位的独特性,因势利导,选用地方材料,造就各具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环境。自然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不一样的,滨水空间要有特色,最根本的是要适应当地的自然和当地的条件仁。

五、遗留地保护原则

即对原始自然保留的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要实行绝对的保护。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景观规划设计,要求人类对自然的介入应约束在环境容量以内,不破坏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的基本通道,创造既服务于人,又和自然环境相融洽的最佳场所。城市往往是沿河、沿江发展起来的,因此城市滨水区往往是城市中历史文化比较丰富的地区,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和建设也越来越注重这种文化的挖掘和继续,形成富有文化内涵的景观,成为一个具有“记忆”的地区。

当今地球上绝大多数自然景观都已经或多或少受到人类的干扰和影响,并在组成和结构上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真正原始的自然保留的己经极为稀少,有着极为珍贵的生态、科研、人文等方面的价值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记录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足迹,具有不可补偿、不可替代的多方面的价值。在进行景观规划时,应对这样的区域加以绝对的保护。注重自然景观的保护,尤其是环境敏感区的保护对不得不破坏的自然景观应加以补偿或修复。对水源地、名胜古迹、重要的城市森林绿地加以格外的保护。

六、人性化原则

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要注重一切设计都联系人的生活和尺度。只有建立在对现代人的心理、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才会使滨水景观设计的内涵得到更大的延伸,遗失了这一点,滨水空间景观设计就失去了它的灵魂,成为和城市环境良性循环相抵触的消极因素,成为“为设计而设计”、和现代人需要相抵触的东西。在城市滨水空间的营造上,一定要考虑人的多层面、多方位的不同需要,以达到空间环境和人行为活动的有机统一。

七、平安性原则

确保城市堤防的稳固,防止因绿化植被或其他景观设施破坏大堤结构,防止堤防在洪水来临时发生管涌、溃堤等事故的发生,确保城市居民的生命和物质财产不受水灾的侵扰是城市堤岸的首要职责,是综合开发城市堤岸、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美化城市环境、创造多重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八、亲水性原则

所谓亲水性是指人能够触摸到水的一种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很轻易就能达到的物理现象,也可以说是手能触及到的心理现象。滨水区设计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满足人们亲水的愿望,亲水性几乎是滨水区规划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

九、综合性原则

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对滨水区的分析不是某单一学科所能解决,也不是某一专业人员所能完全理解并作出合理的决策。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规划和设计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景观规划者、土地和水资源规划者、景观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生态学家、地理学家等。

参考文献摘要:

1余新晓、牛健植、关文彬等,景观生态学.北京摘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茂松、张明娟,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北京摘要: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赵宏伟,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基于城市设计思想的反思.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1.

4黄翼,城市滨水空间生长的自然阶梯.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