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现代展示设计论文

时间:2023-03-29 09:19:35

导语:在现代展示设计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现代展示设计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会展设计,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

 

会展行业在中国的兴起,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步调一致。科技论文,会展设计。。三十年来,中国会展业在各城市发展迅速,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和大量品牌展会,中国内地近年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展览市场。

会展设计是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的载体

会展设计概念的形成部分源自企业形象识别设计,即VIS设计,同时融合了环境设计、空间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展示设计、照明设计等多重因素,其实质为服务于博览会的综合设计。科技论文,会展设计。。

世博会是展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国际大舞台,一百五十余年来,以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形式与内涵,见证着现代文明的演进。科技论文,会展设计。。它的三大要素是展示、论坛和活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体现着进步、挑战和交流这个世博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把这三大要素串连起来的,是世博会的主题,所以说,主题是灵魂,是贯穿世博会整体框架、内容和过程的指导思想,而会展设计则是主题演绎的载体,演绎主题的过程,即是会展设计的过程。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以期使本届世博会因探索人类城市发展方向,而在世博历史上留下鲜明的足迹。中国的会展设计师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主办国的优势地位,通过世博会的形象塑造、国家馆展示方案、世博园区空间引导系统等系列精心设计,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

上海世博会会展形象设计应用实践

一、会展形象设计核心——会徽

标志和会徽是集中反映理念的视觉符号。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从造型、形象、色彩上很好的体现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会理念,是一种视觉文化的直接表达。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诠释了“绿色世博、生态世博”的目标,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二、会展形象设计应用范例——吉祥物

吉祥物是世博会形象品牌的重要载体,体现世博会举办国家、承办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民族文化和精神风貌,是世博会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之一。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寓意为“四海之宝”,以“人”为核心创意:人是推进城市发展的核心,是城市化进程中最具创造性的主体,人既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也是美好生活的体验者。海宝的设计正是从主题演绎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选用了汉字的“人”作为创意点;海宝的主形态是蓝色的水,表明了中国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崭新姿态,蓝色则表现了地球、梦想、海洋、未来、科技等元素,不仅符合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而且符合“好看、好懂、好记、好用”的原则,适用于平面、立体和电子媒介的传播和再创作,也适用于不同载体对主题演绎和表现样式的需要。

三、会展形象设计应用范例——职业服装

世博会职业服作为构建主办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充分展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是对展览主题的重要演绎,充分体现世博会的主题内涵,与其他活动交相辉映。

上海世博会的服装涵盖志愿者、参观者服务、安保、礼宾接待、车队司机等五大职业类别。服装设计以“乐”、“和”、“礼”、“幻”为设计主题,分别体现了欢乐、和谐、礼仪和现代科技的寓意;在满足舒适美观的需要之余,更在服装的功能性、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等方面提出了不同于一般服装的更高要求,环保快干、吸湿排汗、挺括抗皱、抗紫外线是最基本的特点。

服装设计中除添加中华服饰文化元素之外,还充分融入了海派文化元素,以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科技论文,会展设计。。例如,在设计参观者服务人员与礼宾人员接待制服时,上海市市花——白玉兰造型还被运用在女裙造型和服装的领口、袖口,甚至盘扣花型、衬衫底纹上,生动展现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地域文化特点。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会展展示应用实践

中国国家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第一展区:探寻“东方足迹”。通过几个风格迥异的展项,重点展示中国城市发展理念中的智慧。科技论文,会展设计。。其中的多媒体综合展项播放的一部影片,讲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自强不息的城市化经验、中国人的建设热情和对于未来的期望;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被艺术地再现于展厅中,传达中国古典城市的智慧。

第二展区:展开“寻觅之旅”。采用轨道游览车,以古今对话的方式让参观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领略中国城市营建规划的智慧,完成一次充满动感、惊喜和发现的参观体验。

第三展区:聚集“低碳行动”。聚集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来应对未来的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式的回答”。

中国国家馆的展示,离不开“水”的表现。科技论文,会展设计。。 “水”元素贯穿始终,既是对东方智慧的凝炼,也是对全球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呼应,更展现了人与人、人与环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呼应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

上海世博会空间引导系统应用实践

空间引导设计是会展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有着引导、说明、安全指示等功能,也是环境总体布局的重要环节,是营造风格、塑造文化,并更好地演绎主题的有效手段。

另外,世博园区的公共空间设计,通过吸取世界五大洲的文化元素进行空间表现,令漫步世博园区的游客在广阔的户外空间也能感受到五大洲不同的个性;欧洲广场提取拥有欧洲客厅之称的“圣马可广场”线条形成秩序严谨的空间;美洲广场上则如热带雨林般生长着参天大树;非洲广场以“撒哈拉之眼”和“沙漠绿洲”为元素,用黄色和斑纹释放出热情奔放;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在不同区域也在不断变化,比如遮阳伞,在亚洲区域采用青绿色的钢条支架,形似竹伞,在美洲形似“雨叶”伞,在非洲形似“茅屋”,等等。这些别具匠心的设计把公共空间的设施布置成对世界五大洲文化的诠释,有效增加了世博园区公共空间的特色和可识别性,渲染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

会展设计对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成功演绎,尚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而本届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对中国会展业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一届国际盛会即将载入史册,留存的不只是美好记忆,还有中国会展设计从业者更高层次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上海世博会山东参展主题演绎》,山东省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

[2]《解密上海世博园公共空间设计》,周一妍文,外滩画报,2010年5月6日。

[3]《世博服可加长收短、防蚊抗晒》,刘昕璐文,上海青年报,2009年12月15日。

[4]expo2010china.com,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

第2篇

如何克服目前机电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之一。笔者根据近些年毕业设计的指导经验,从设计选题、组织形式、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1.1选题以机电类为主

兼顾多样性现代机械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先进的机械设备都是机、电、液、光、微机和控制的精密结合体,机电类题目对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综合能力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机电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应以机电综合类题目为主,题目来源于真实课题,强调真题真做。毕业设计选题在以机电类真实课题为主的同时,须适当兼顾多样性[3],如结构设计类、软件开发类、控制类、工艺类、仿真类、探索类课题。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1)由于高校扩招,学生规模扩大,每个教师每年都提供大量的新的机电类真实课题不是很现实。教师的科研工作除了熟悉的领域外,还需要从事一些领域前沿的探索性研究。这些工作对于教师也同样是未知的、有很强的挑战性,却是科学研究的必经之路。教师安排少量涉及领域前沿动态的题目,鼓励感兴趣的学生做,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即便都是机电类学生,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培育和发扬个性。学生参加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设计大赛、机器人设计大赛等科技活动的成果,可以进一步的深化、扩展和改进,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质疑、改进或推广,也可以作为毕业设计选题。这类选题由于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学生乐于投入精力,易于产生创新性成果。

1.2组织形式以课题小组为宜

毕业设计的组织形式,宜以3~5人组成毕业设计小组,一组一题,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毕业设计。设计内容中的查阅文献、方案选择和系统总体设计,要求所有成员共同完成,而局部计算和结构设计等分工进行。设计小组在每人分别调研的基础上经讨论得出统一的方案,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将方案确定下来,然后明确分工,各展所长,协作互补,这个过程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与一人一题的形式相比,课题组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人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非常重要,因为几乎没有项目是一个人可以单独完成的,一个人哪怕是天才,如果他不能融洽的和他人沟通合作,一味的孤僻自傲,那么他的价值将大幅度下降。

1.3重视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管理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构成,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进程和质量,因此必须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4,5]。

1.3.1严格过程管理确保设计质量在第七学期布置题目,使学生放假前就能够带着课题和问题学习。督促学生大量查阅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分析研究课题相关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每周两次课题组集体讨论,开展以学生交流沟通为主的交互式研讨。通过集体讨论,列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逐个进行分析,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和减少风险的方法。方案确定后,要求课题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制定出任务进程表,并严格执行。讨论过程中,教师作点评和提问,既要对学生的设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及时指出方案和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的修改意见;同时,要注意个性教育,及时发现学生毕业设计中的闪光点、创新点,并加以正确引导。每个设计阶段末,即在开题阶段末、方案确定阶段末、设计阶段末等,都要及时要求学生将所做的工作形成文字,整理成为毕业论文的章节初稿。对学生的出勤情况、提问情况、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情况、阶段工作的完成情况等,教师都要做详细记录,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提供较全面的依据。

1.3.2组织阶段汇报和专题讲座开题报告、中期报告、毕业答辩都要求学生整理资料,制作PPT,进行汇报。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工作进度的有效控制,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PPT展示能力。毕业设计是大学生经历的第一次综合设计训练或第一次科研项目活动,教师可以就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组织开展一些讲座活动,如关于文献查找、阅读和整理的讲座、关于科技论文写作和排版的讲座、关于课题相关领域前沿的学术讲座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3.3培养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毕业设计工作的一大内容,它要求设计者对毕业设计的具体工作,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进行总结、分析论证和说明。指导教师要重视学生论文的撰写过程,要求学生撰写提纲并审查,应对论文的结构、内容、格式、规范等提出具体的要求,指导学生如何归纳问题、阐述问题,应对论文初稿进行检查并及时提出修改意见。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

2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的毕业设计成绩考核多侧重于知识的终结性评价,教师主要关注结果展现,而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展现的创新意识、人文素养、动手能力、发展潜能和个性特长等项的评估。学生今后的发展不仅仅依靠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很多的学生毕业后,可能是依靠专业知识以外的某项特长而获得长足发展,因此,充分挖掘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并给予鼓励和引导,才是人本主义的教育,所以,有必要构建设计结果和实践过程并重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多元考核评价体系是指多人多角度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评价,体现成绩的公平和公正。“多人”包括指导老师、评阅老师和答辩老师“;多角度”包括文献查找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表达展示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绘图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等。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并不是苛求所有的学生都做到“全面发展”、“遍地开花”,而是为了更好地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和闪光点。对于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如论文立意新颖、创新意识强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特强的学生、以第一作者撰写论文并在核心期刊发表的学生,毕业设计成绩应该评优,并且要设法给他们以展示个人才华的空间和机会。

3结束语

第3篇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恰如其分地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才能得到生动、高效的教学效果, 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 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生动、高效的教学效果

【本页关键词】省级国家级期刊快速发表 学术期刊论文投稿欢迎来稿

【正文】

二、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多媒体技术发挥正确的作用, 必须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作指导下制作和使用课件, 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1.更新观念, 重新认识教育目的。教育是知识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经济, 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储存、消费之上的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动力, 不再是土地、资本和劳动力, 而是知识,是人的综合素质。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更主要的是为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为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2.恰当运用, 找准使用的最佳切入点。多媒体是一种教育技术,一种传播媒介, 它是服务于我们教学活动的。教师能否遵循学生的认识过程, 设计出优秀的课件, 能否找准多媒体与学生理解语言的最佳结合点, 在课堂恰当的时间展现给学生, 是我们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关键。3.正确处理与传统媒体间的关系。多媒体技术是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升华, 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 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它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媒体。多媒体技术在突出体现鲜明的形象、为学生创设认识环境方面的确非传统媒体所能比拟, 但在展示重点的字、词、句时, 不可能一致停留在屏幕上, 适当的板书, 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记忆, 起到画龙点晴的效果。再如, 强化诵读、注意积累, 也是提高语言感悟力的重要形式, 是多媒体技术所无法取代的。片面强调多媒体技术作用的万能性, 长期只凭借图像、声音等媒体的介入, 大脑的语言中枢就得不到锻炼, 就会使语言越来越贫乏, 阅读和表达能力就会下降, 就达不到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此, 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注重实效, 保证使用的科学性。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 遵循课件设计的科学性、高效性、目的性、艺术性的原则, 既要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 又要兼顾学生的认识规律, 不能简单地拼凑各种杂乱无章的素材。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交互性, 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养训练, 不能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变成现代多媒体的灌输。正确地理解多媒体课件的用途, 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搞好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恰如其分地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才能得到生动、高效的教学效果, 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 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文章来源】/article/65/3204.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第4篇

我叫黄星,是2010级**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色彩的地域文化特性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是在周峰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色彩在生活中给我们的感受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敏感的。人的眼睛对色彩的感觉相对于其他图像来说具有更快的反映,说具体点就是眼睛对色彩的反映更强烈。每种色彩都具有不同的特性,每个地区、民族及国家甚至每个人都会因为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心理原因偏爱或禁忌某种颜色。大多数人面对色彩时的选择可能是纯粹的自我喜欢或是潜意识下的反应,然而这种潜意识中的选择其实是跟个人原因是有关联的。过去消费者对色彩的需求不是那么强烈,如今社会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品不断提高,多数人从满足生活需求上升到现在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人们在消费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要购买的产品,在使用性能差不多的时候,人们常会通过这个物品的视觉属性而产生购买产品的原因,色彩属性是视觉属性中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往往产品的颜色属性能对产品的吸引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所以,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色彩感觉的需求,产品的设计者在此方面需要不断的深化研究,根据产品的特性、用途及文化内涵来选择出契合商品的色彩,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此色彩的选择在产品的包装形象设计中至关重要。

我认为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为了更好的在包装设计中用更突出、显著的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自己的作品能够一目了然的让观者明白,必须明确色彩的重要性以及带给人第一印象的直观感受,在包装设计中,如果我们较好的利用了相关色彩的感情规律,将会极大的唤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以及对相关产品的兴趣,最终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所以我们要对色彩产生的意义进行深入的研究,色彩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通过理论知识分析色彩的概念、特点、属性、分类和情感联想等一系列基本要素。其次是通过举例观察研究色彩地域文化这一特性,并且对包装设计的影响做出论述。在商品包装的设计过程中,色彩的选择对于在最后的成果展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色彩的表现和运用能够最直接的传达视觉和心理的感受。现代包装设计作品中的都越来越重视色彩的选择和应用,这成为了设计师和生产厂商们一个重要的设计细节。我们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也必须将此放在一个不可忽略的位置来进行研究和设计。

第5篇

在文化底蕴、地域风格等条件的支撑下,现代风景园林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现代风景园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审美文化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现代风景园林与审美文化为出发点,研究现代风景园林的审美文化表达,分析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前景,以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

现代风景园林;审美文化;发展前景

现代风景园林以古代园林为依托不断发展与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审美文化不仅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且是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方向。基于此,如何将审美文化渗透至现代风景园林中,成为园林设计者关注的焦点和探究的话题。

一、审美文化与现代风景园林

审美文化,指以人们的精神体验和审美观照为主导的社会感性文化。在现代文化系统、艺术文化系统等的作用下,审美文化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类工具文化、社会理性文化与审美文化是文化发展的三大形态。审美文化,其实质是群众对美的追求,是一项审美活动,人为性与非自然性是其基本特点。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审美文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现代风景园林属于审美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也是在审美文化作用下的产物,如城市公园。现代风景园林以大众为服务对象,以使用者需求为出发点。近几年,随着审美文化的发展,美的范围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促使艺术的边界不断拓展。现代风景园林作为审美文化的体现之一,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二、现代风景园林中审美文化的表达

1.现代风景园林的审美功能现代风景园林的乐趣不仅包括精神需求,而且涉及审美功能。若以感性角度为出发点,即兴、观、群、怨。“兴”,即人们内心感触的展示,“群”则是人们亲切感情的表达,“怨”则与“群”存在相对立的关系。对于现代风景园林来说,连接景观与人们的情感是其重要的审美功能,设计者应体现情感的共鸣,达到契合人们审美观点的目的,增加人们的生活情趣,渲染人们的社会生活,充分发挥现代风景园林的审美功能。

2.现代风景园林的审美形态一方面,中和,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基于此,现代风景园林的审美形态不再受字面表达内容的限制,采用现代化运作方式,达到中和的最终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另一方面,乐和,表达真情实感。艺术的优雅、婉转、柔和等特性是乐和的重要体现。现代风景园林情感表达较为婉转、含蓄,这促使现代风景园林的审美形态逐渐发生变化,推动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不断发展,拓展其艺术发挥空间,实现提升现代风景园林审美文化的目标。

3.现代风景园林的审美本质基于儒家文化,可将现代风景园林审美本质归纳为两点,即比德与悦心。比德的审美本质主要集中体现于园林中具有德性的植物,通过植物彰显人的形象与园林的本质,如,梅、兰、竹、菊等植物均属道德本质的体现。至于悦心,若以空间设计为出发点,现代风景园林构成要素不仅需要满足人们娱乐的需求,还要取得愉悦人们身心的效果,引导人们在欣赏表象的前提下发现其审美本质,获得物质与精神的双层审美效果。

三、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发展前景

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中国园林曾经取得辉煌的成就,是推动西方园林发展的有效动力。17世纪,“中国热”已在欧洲园林设计中得以展示。到了18世纪,不管是设计思想还是设计方法,中国园林对英国风景园林均存在较大的影响。包括环形游览线路布局、视点移动转换和散点式景点布局等在内的设计手法均在西方风景园林中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但具有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文化发展尚不成熟。一些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者以西方园林的内容与设计方法为指导,忽略了对中国地域文化特征、自然资源的考虑。由此可见,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者需要在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园林的基础上,以中国本土文化特征为依据,结合现代生活环境需求,将审美文化渗透至现代风景园林的每一个设计环节,充分发挥审美文化的功能,推动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

四、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升,精神满足成为人们重点的追求目标。鉴于此,现代风景园林设计面临新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其中,审美文化成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关注的焦点。因此,设计者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应以园林主题和人们的需求为指导,在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与经验的基础上,优化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使审美文化在现代风景园林中得到充分体现,获得预期的审美效果。

参考文献:

[1]白桦琳.光影在风景园林中的艺术性表达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2]龚娟.审美现代性、大众审美文化与园林艺术制度的生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殷慧敏.玛莎•施瓦茨园林作品的大众审美文化表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第6篇

[ 关键词 ] 互动式 多视角 会展设计

一、互动式多视角会展展示设计扮演的重要角色

会展业从19世纪中叶英国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正日益成为全球信息交流、经贸洽谈、商品展销、技术进步、旅游观光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并成为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热点。随着会展经济的迅猛发展,会展行业也越来越细分化,衍生出众多新兴行业,会展设计行业就是其中之一。如今,会展设计行业已经成为会展经济和会展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经济建设加速与国际接轨的今天,新型会展经济如滚雪球一般,不断发展壮大。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会展巨头也纷纷抢滩中国市场。2006年沈阳花博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各类活动、会议和会展的举行,都极大的促进了中国会展业的迅猛发展。

互动式多视角会展设计是缤纷多彩的时尚产物也是当今市场经济下的产物。尤其是杭州的会展设计形象,成为影响人们消费感受的重要因素。透过精彩的互动式多视角会展设计,可以让我们触摸到城市时尚的脉动。会展设计同时也映照出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文化水准。在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许多国内的企业开始重视品牌文化和终端管理,而会展作为产品促销及文化传播一个非常有力的“武器”,在终端已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互动式会展空间造型形式是在静态的展示过程中追求一种动态的表现,是现代会展设计中备受青睐的形式之一,它有别于陈旧的静态展示,采用活动式、操作式、互动式等,观众不但可以触摸展品,操作展品,制作标本和模型更重要的是可以与展品互动,让观众更加直接的了解产品的功能和特点,动与静的结合使展览的过程变得生动活泼。

多角度的会展空间造型形式能够充分打动观众。表达独特、视觉效果强烈的造型形式,它是在整体形态的基础上对某个部分做变异处理,产生反常规的美感效果。例如:第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的MINI cooper展位,它是一个典型的矩形空间造型的双层结构,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时尚、年轻、有时代感,特别为之震撼的是设计师在其二层结构的侧面位置粘了一辆真实的、颜色鲜艳的MINI cooper敞篷新款车!该部分的多角度的会展设计处理形式意味强烈,真的可以起到过目不忘的效果。

二、国内外会展设计的现状

1.国外

会展设计是潮流风向标。在欧洲,展示陈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消费者习惯于看展示买东西。所以国外知名品牌对会展设计都非常重视,不仅投入很大的资金,而且在陈列上也做到一丝不苟。玛歌堡等国外知名企业品牌对展示设计投入很大的资金,日本的众多企业再不景气也不会减少会展设计的费用。对于国外的会展展示已有不少相关的成熟专著及论文。专著有德国KarinSchulte的《会展设计1》、德国KarinSchulte的《会展设计2》英国ConwayLloydMorgan的《会展设计2》,《会展设计国际力量》等;论文有朱志荣的《独具魅力的德国会展设计广告》,陈芳的《欧洲的会展设计》等。

2.国内

相比而言,目前国内会展展示文化还不能算是主流文化,导致理论研究不足。虽然近几年,国外的投资商对中国的会展有着浓厚的商业兴趣,但在会展的展示设计方面还未有人深入研究,在杭州这样的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会展对其尤为重要,象西博会,市博会等,但是国内的会展设计还未发展到国际领先水平,尤其深入到互动式多视角会展设计这一细节的研究几乎空白,还鲜有成果。会展设计只有部分产业报告,如:《博览会会展设计设计》,论文有谭军的《上海会展设计换新貌》、《陈列设计成为商业竞技新招》、《来自会展设计的诱惑》等;专著有朱志荣的《会展设计》等。

三、杭州会展设计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1.杭州会展设计的优势

(1)杭州未来的展览业极具发展潜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展览业的发展将促进中国乃至杭州展览业的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将为中国展览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将促进在华国际展览和出国展览的数量与发展速度。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展设计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升温。杭州作为知名经济发达的文化传播旅游城市,其会展设计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伴随着人们彼此间商业文化交流,需求的与日俱增和城市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杭州越来越多地发展成为会议、展览、商务中心,从而造就了杭州城市会展设计的蓬勃发展,使其成为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作为长三角经济区南翼中心城市,加之本身即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对于国内外人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会展经济发展的条件优越。

(2)杭州会展经济的硬件设施初具规模。随着杭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10万平方米)、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4.5万平方米)等大型场馆的建设完成,杭州会展业已突破了场馆瓶颈,现在全市已拥有近15万平方米标准展馆,已拥有星级宾馆200余家,共有客房2.5万间,床位4.8万张,宾馆、餐饮服务配套设施完善。会展设施的接待能力大大提高,可为国际大型会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杭州会展设计的劣势

但是就目前看来杭州的会展设计在巨大的发展背景下,也存在着缺陷与不足。

(1)杭州的会展设计中互动式多视角的设计形式运用不足。会展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设计艺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神经觉等全方位的设计,它是会展活动的视觉展示,是会展活动的重要补充部分,而杭州的会展设计只是注重商业产品的摆设,忽略了展示时所需要的美的形式感,而不能从感官上直接吸引人。让人在参加会展的过程中较少体会到美的感受。除了会展项目策划、产品本身等因素,会展设计的形式也是不可忽视的,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有些会展设计从创意开始就缺乏形式意味,未能从艺术层面上突出产品和品牌。从某种程度上讲,会展设计方案形式的新颖与否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会展目的。能带给人美感的会展设计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根据对参展商意图与展品特性的认识、了解,借助当今能够被用的科技手段,通过一定形式的研究探讨并进行艺术的升华,创造出一种和谐统一、震撼人的美感,让人感觉参加会展是一种享受的过程。

(2)会展经济不成熟 。由于只有少量的新型设计理念被运用到杭州的会展设计中,缺少整体的现代化的设计理念的带动,影响了很多会展的举办目的与效果,展示效果形式不吸引人,也不吸引市场资金的充分投入,导致了整体竞争力不强与会展经济的不成熟。杭州近几年随着西博会等一系列会展的举办,涌现了一批会展企业,但与上海,北京等相比杭州会展企业规模小,研究少,投入少,会展设计经验积累较少,整体竞争力不强。

3.对策与研究――推进互动式多视角会展设计在杭州会展设计中运用

为了更好的推进杭州的会展经济、会展设计的不断发展。需要多采用新型的会展设计形式,要加强互动式多视角会展设计在杭州会展设计中运用。互动式多视角会展设计是最全面最新型的会展设计理念。

(1)互动形式是现代会展设计中备受欢迎的形式之一,它不同于传统展示形式,观众不但可以触摸展品,参与展品,而且可以制作模型,这样的展示形式打破了原有的观众玉展示品的距离感,最重要的是互动的形式让观众更加直接的了解产品的功能和特点,使展览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包括电子产品展具、遥控展台及大型屏幕播放的LED视频等等。这些展示的形式规格可大可小,遥控展台可以放置大型展品,例如:汽车,小的可放置饰工艺品、等,其好处在于观众可以随时调控展台的位置观看展品,无论观众处于何角度观看机会都是均等的,这样可以提高展示品观赏率。另外,巧妙的运用新媒体艺术,虚拟现实技术,形成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也是很好的表现形式。互动式展览还可以设计游戏、互动的方式引导观众反思消费社会中的种种心理问题。观众可以亲身参与到展览作品中,而这种情况在杭州会展展览现场并不常见。通过转换这一价值体系和会展市场的结构,互动式的展示设计可以充分带动观众的热情,缔造了会展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例如: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在提供高质量学校教育方面享有国际声望,希望通过参加上海世博会,展示该州在新教学实践、学校设计、新技术教学和领导管理方面的独特知识和专长。这些长处将使得中国和国际学生们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从中受益。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准备将计划于2010年6月份拆装运往中国上海搬运互动式教室参展上海世博会。从8月25日到30日,来自澳大利亚博文中学和格兰威夫利中学的20名学生和5名教师将在上海世博会的展台上每天上课4小时,有兴趣的游客可以观摩听课,甚至加入其中。

(2)互动式多视角会展设计理念运用多视角的不同空间造型形式达到最佳的会展效果。

从多角度来说,各视角的展示效果在整体形态的形式意味表达上是不一样的。水平延展式角度展示形式同参观者的方向相吻合,强调展示的平行延展,给人以柔和舒适的视觉效果。竖式延展角度展示形式常常被运用于进较有深度的空间里,可随着展位深度的变化得到不同的视觉心理效果。多边形角度展示形式可利用多边尺寸的调试,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圆环形空间角度展示形式在也较为多样,可以根据展示需要变形处理,创造出动感、融合、亲近的展位空间同时也能营造出奇特、梦幻般的气氛。曲线式空间角度展示形式具有速度、运动的特征,给人以柔和、轻盈、优美的感受。这些角度展示形式并不是独自运用的,在会展设计的整体形式设计上是可以组合运用。

总之,新型互动式多视角会展设计对杭州的会展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且与整个社会商业文化息息相关。在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形势下,互动式多视角会展设计在杭州会展经济中的运用是杭州会展经济迈向国际的现代有效的途径和形式。

参考文献:

[1]李莉:《商业空间展示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周昕涛:《商业空间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4

[3]:《会展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9

[4]郭彦飞:《商业空间设计与表现入行实战》,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6

[5]王春雷、马勇:《会展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案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

第7篇

1.1作者引用的需要撰写论文参考、引用了某篇文章,要将此作为参考文献列在文后,其格式要求是:析出文献主要负责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5]。然而,在单篇文章的PDF文档版面上,有的找不到文章来源,不见刊名,如《信息网络安全》;有的没有标明期次,或只标明出版年月,如《编辑之友》。作者要引用,只能凭着文章的题名、作者等信息去知网等数据库检索,得到刊名,或是凭着刊名去检索,确定是单月刊、双月刊还是季刊等,再根据出版年月推断出期次,才能完成引文的参考文献著录。作者引文动机复杂,如果引用不方便,有时就会放弃引用,这是期刊影响力的损失。1.2作者投稿的需要作者投稿一般要寻找期刊的网址以获得电子信箱,或是找到期刊的在线投稿平台投稿。通常有2种找寻方式:一种是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由于在搜索引擎里的网站排名受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排在最前面的不一定就是要找寻的期刊官方网站,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还容易上当受骗,如《护理学报》;另一种是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询,这种方式相对安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没有直接提供期刊的官方主页或投稿信箱,维普在这方面做得相对较好。如果能在单篇文章的版面设计中添加期刊的这些信息,作者就能直接获得安全、可靠的投稿方式,如《生态学报》在其正文版面下方放置其官方网址。没有网站或在线投稿系统的期刊,可参考《生态学报》的方式,将官方网址改成投稿信箱。1.3期刊发展的需要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期刊追求的主要目标。高知名度和强影响力不仅来自于所刊发文章的高质量,也来自于期刊的自我宣传。“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数字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有好的内容,而没有好的传播方式和渠道,仍然难以获得好的传播效果。期刊必须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新浪潮和新技术的发展,变革办刊理念,研究并利用互联网,通过二维码、论坛、博客、微博等新方式宣传,推销自我。读者以搜索和聚合技术方式获取信息,科技期刊整体形态已被肢解,办刊者的注意力应从整体汇编转移到单篇文章的选取和加工,着力提高单篇文章的水平和吸引力,编辑的创造性劳动更多地通过单篇文章展现在读者的面前[6],期刊要抓住机会在单篇文章中宣传、展现自我。

2内文版面自我宣传设计的原则及要素

内文版面自我宣传设计的原则如下。1)一目了然,容易获取。页眉在版心外,比较醒目,还不影响论文部分,并且设计得好还能使版面美观[7]。因此,对期刊自我宣传信息多采用页眉设计:有的放在版心上边的天头位置,如《编辑学报》;有的放在版心下边的地脚位置,如《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有的竖排在版心左右的切口处,如《编辑学刊》;放在订口位置的较为少见。考虑读者需求首要是论文信息,其次才是备其查找使用的期刊信息,以及读者的阅读习惯,期刊自我宣传信息宜放在版心下边的地脚位置。2)与论文信息简单易分,不相混淆。期刊自我宣传信息和作为论文主要信息的正文部分的字号和字体要有所区别。页眉用字的字号必须小于论文正文字号,字体可酌选。为了与论文信息更易区分,其间多用页眉线隔开。3)择录要点,信息简洁。单篇文章的PDF文档需要补充展示、宣传的期刊信息很多,但版面空间毕竟有限;因此,要根据读者需要和期刊宣传意图选择精要信息设计,如刊名,年、卷、期,页码,栏目名称,体现刊物定位、办刊宗旨和方针的宣传语等,展现期刊的“精髓”信息。此外,可利用现代技术,制作、刊载能包括较多信息的二维码[8],可链接期刊网址、博客、微博等,给读者提供找寻期刊更多信息的路径。4)版面整体美观、明朗、和谐。期刊自我宣传信息的设计还要体现美化版面、调节视角、平衡感官的功能,既引导、方便读者阅读,又要努力营造愉快、轻松的阅读氛围。成熟的计算机排版设计技术已被广泛应用,调用点、线、块、框、字体、符号、图片,以及利用黑白灰或多色系、冷暖调等装饰功能给版面设计提供了极大便利;但不能过度使用而喧宾夺主,使版面混乱,影响读者阅读论文。内文版面自我宣传设计的要素如下。1)必需要素。对于文章编排,GB/T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规定:“正文部分应根据需要在页眉或其他适当位置标志便于迅速识别的下列项目:a)刊名(外文并列刊名可缩写);b)出版年、卷号、期号;c)第一著者或全部著者和文章题名。”[9]科技期刊,尤其是学术类和技术类期刊,肩负弘扬、传播科学技术的神圣使命,要带头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国家标准在期刊内文版面设计中放置这些必需要素,既是对期刊的自我宣传,又是为读者和检索机构提供方便,更有益于我国期刊出版与国际接轨[10]。2)必要要素。国家标准没有明确规定,但读者深入认识、了解刊物,作者撰写论文引用、投稿和期刊为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办刊形势而进行自我宣传、营销需要一些很有必要的期刊信息要素,如期刊网址,投稿在线平台网址或投稿信箱,体现刊物定位、办刊宗旨和方针的宣传语,代表期刊学术质量的主要荣誉,被检索收录情况,中、英文引文格式,期刊博客、微博、论坛网址等。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已深刻地改变了科技期刊的生态环境,期刊根据自身情况在版面编排上加上部分必要要素,使信息传播方式、传播渠道多样化、大众化,使界面更人性化、更友好,能明显增强期刊的传播效能,提升刊物的影响力。

3内文版面自我宣传设计实例及其解析

第8篇

关键词:纺织博物馆;交互设计;虚拟展示

一、传统博物馆的现状与发展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发展是需要文化不断传承的,而博物馆在保存和展示传统文化上有着很大程度的帮助,很多事物都可以借助博物馆展览的形式来获得传播,展示的设计、作品也可以很好的达到呈现效果,使展示的作品与观赏者直更加直观的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交流。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生活的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人们开始对文化有了更多的关注,博物馆作为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与传播渠道,也成为人们去了解一个国家或城市文化的重要选择之一,人们对博物馆的认识越加广泛,博物馆在展示作品的门类上也越加丰富。但是就博物馆本身而言,很多地方或国家的博物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人们在数字化的环境中,更加倾向于选择便捷、快速、高效的形式去获取信息而不是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域的限制、空间的限制、时间的限制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博物馆很难在现代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生存的原因之一,那么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和网络数字化形式更好地促进博物馆的发展是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研究的。在网络信息、媒体技术盛行的当下,国家对博物馆传播文化的效应也开始有所关注,利用更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发展博物馆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博物馆作为对信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展现平台也是值得我们去推广的。

传统博物馆在展示作品时受到展览场地和空间的限制,展示运作的舞台越来越狭小,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局限,这也是导致传统博物馆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的一大弊端,就博物馆对展品的陈列来看,展现形式过于单一化,很难让观赏者与展品之间产生互动,观赏者在一定程度上就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观赏者在欣赏作品的时候也不再仅仅只是观赏一件设计那么简单,更多的是想要探究展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奥秘,希望能多方面的去了解一件作品更深层次的意义。基于观赏者多作品的渴求,博物馆开始寻求新的突破,借助新媒体技术打破传统意义上只是单一展现作品的形式,利用科学的形式更好地展现作品本身的同时,传播文化艺术,为了让观赏者更好地去体验并参与到其中,传统博物馆在展现形式上不断发展创新,现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走向虚拟化的形式,通过虚拟增强现实的技术手段更好地让观赏者与作品产生互动,有效地参与到展览的环境中,在寓教于乐的同时达到观赏、体验、传播的效果,为了适应这样文化形式的传播,满足社会文化的发展,大众对文化展示多元化的需求,利用数字化技术与网络虚拟博物馆成为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博物馆构建模式,使观赏者在参观展品中有更好的交互体验,这也使得传统博物馆在数字化技术的辅助下更好地转型发展。

二、虚拟纺织博物馆中交互展示设计

(一)虚拟纺织博物馆概述

纺织与印染技术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代人为了适应天气的变化,就已经学会要就地取材,利用生活中的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同时制造简单的纺织和印染工具,直到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穿的衣服、某些生活用品或艺术制品等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伴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活变得越来越智能化,纺织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智能,但是很多原始的纺织技术是现代科技所不能替代的,所以我们必须在借助新技术的同时保存、传承老一辈的技艺,于是为了让传统纺织技术得以更好地传承,我们就要在新的环境中找到突破,利用虚拟现实的技术使纺织和印染技术得以更好地延续。

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的是,虚拟纺织博物馆不会受到空间和地点的限制,而展品也不再是单一的、静止的展示,在展示实体展品的时候利用数字网络与计算机使现实的物体变得虚拟化,让观赏者在现实与虚拟的环境中与作品更好地产生交流与互动,充分发挥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打破传统意义上博物馆在展览展品是实体物品不能被触碰的限制,利用交互式的形式更好地让观赏者体验到作品,以更加轻松、直观的方式了解作品。

(二)虚拟纺织博物馆中的交互展示应用

现在大多数博物馆在服务设计上都借助于移动设备为平台,同时配合多媒体的展示手段和虚拟技术的交互设计,为大众提供更完善更理想的参与空间和环境,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展现其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加强大众的参与度以及传播知识获取知识的意识。博物馆本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空间,每个展览的展品在文字、图像以及声音等元素的构建中,组成了丰富的信息以传递给大众,新兴的技术手段给实体物品提供了合适的技术,辅以相应的交互设计,使得展品有了更多层次、多元化的体现,在有形的空间里使大众与作品本身有了无形的连接,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观赏者观赏时的感受和体验。

交互展示设计作为虚拟博物馆展示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何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根据大众的需求提供更好地服务,这是需要我们不断去寻求新的突破和创新的。在虚拟博物馆发展的初期,只是通过利用计算机或数字网络,在在显示器上借助二维动画进行展示设计,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展现手法也变得多样化,网络动画技术也为虚拟博物馆展示带来了新的呈现效果,通过动画的表现将实体物品更加真实的展现出来,同时增强了虚拟博物馆展示的娱乐性,使大众有了新的体验,对展品有了一定的好奇感,也将静止的展品变得有了生命力,动静结合的展现给观赏者,通过使用这些技术手段更好地把纺织技术呈现在大众面前,更加直接的感受传统技艺,从而使纺织在技术的推进下更好地繁衍生息。

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的世界建立在真实的世界中并进行互动的,其中最显著的两大特点是虚实结合与沉浸交互。交互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展示设计的形式上应更加注重人性化的展示,改变传统的观赏形式更加具有视觉效果,在体验的过程中尝试到一种新的审美形式,并充分调动大众的感官去体验,促使观赏者在欣赏作品时的积极性、沉浸感和兴趣度,借助交互性展示设计的展现手段,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审美上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平面层次,而是一个立体感官的构建,使得设计者有了更多的创造力,观赏者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让人与人之间、物与人之间更好地融合与交流。虚拟现实技术虽然是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创造的,但它仍旧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而这种形式的表达更加注重体验者在虚拟空间中身临其境的感受,让观赏者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会受到空间的限制,颠覆与传统的展现形式,给大众更多交流与想象的空间,同时也能更好地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以往的展示只是展品本身放在某一位置上展现给大众去欣赏,文字、图片等辅的展示也只是片面的介绍作品,无法让大众对展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而现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平面空间的限制,使观赏者与展品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有效的节约了成本还能使观赏者更快捷、真实的了解作品的信息等。

在博物馆展示中,展览的内容展示出来通常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静态模型等,现在还会融入三维动画、立体投影、虚拟显示、互动装置等数字化的技术手段,让观赏者沉浸在多元化的展示效果中,让观赏变得不再枯燥乏味,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性的感受与参与并获取知识,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具有传播信息量大、真实性和交互性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大众的兴趣,通过各种新媒体技术不仅能改变博物馆在展现上的变革,从而更好地达到本质上想要传达给大众的信息传播与推广,使观赏者在体验的同时更好的获取知识,在体验的过程中变得更具主动性和参与性不再是被动的去参观,从而带给观赏者更多的娱乐性和学习性。传统形式上在展示纺织展品或工具上,只是单纯的把要展示的物品放在某一空间向观赏者展示,而且由于很多展品过于陈旧或在一定程度上被损坏,博物馆出于对文物的保护,使得观赏者不能直接去接触这些展品,所以在参观过程中很难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去融入其中,在虚拟博物馆互动展示的帮助下,完全打破了观赏者被限制的可能性,把实际物体结合数字化的技术,虚拟的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在虚拟的环境中更好地沉浸在作品中,提升了观赏者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技术越来越多的在博物馆展示中被使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例如,当观赏者在博物馆展览中参观某一件纺织物品时,过去都只是单纯的用眼睛去看,听导游或看文字的讲解,简单、片面的了解展品,而现在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展示下,把现实与虚拟相结合,原本展示的物品还是可以进行展示,但同时创建一个虚拟的环境让观赏者参与其中,通过自身的体验更好地与展品产生互动,参与者可以借助虚拟的技术亲自去体验纺织的过程,充分的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性质,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参与的乐趣。针对纺织工具或物品的特性,加以一定的想象与设计,通过虚拟的情节真是的还原,把思想的主动权交给观赏者去体验,给他们创造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不仅是外在的感受同时也注重内在的感受,使大众发自内心的去认识纺织技术的历史,更好地传承纺织和印染技术,传播文化、学习知识,更好地将传统延续。那么,如何使观赏者更好地提升参与度和体验感,在虚拟展示设计中更好地呈现效果,在对展品进行展示时界面的功能性是为了更好地给观赏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观赏者可以在虚拟的空间里浏览,感受在虚拟的空闲下真实的体验感,沉浸式的体验让大众在参与的过程中强烈的感受展品,展品变得有生命力,不是单纯的放置在大众面前,而是更具情感性、审美性、交流性,同时观赏者在很多方面得到满足,再配合文字、图片、声音的展示,让参与者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便捷、高效、随时随地的获取信息,这也是虚拟博物馆在交互性上很重要的体现,使观赏者通过全身器官的感受更加全身心的体验并参与到其中,全方面、多感官的去接受信息,更好地了解展品的背景与内涵。

虚拟纺织博物馆作为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开创了全新的发展,交互展示设计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不容小觑。如何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和交互性能更好地突破、创新,在展示展品的形式上有更多样化的创造,是值得我们不断去研究与探索的,利用先进的科技,突破传统的形式,让纺织技术的价值得以更好地完善、传播,使历史的文化产物更好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三、虚拟纺织博物馆的创新与展望

现如今,随着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博物馆在展现的形式上越来越趋向于虚拟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有效的增强了互联网信息的流量,这也促进了博物馆将所展示的展品信息资源化,得以更好的传播与推广,日益发展的新媒体技术,为虚拟纺织博物馆在展示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很多博物馆都将这种高新技术引进到日常工作和展示展品中,系统地将其文物资料以及研究成果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的整理。

多媒体交互技术应用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仍需要我们不断探讨与提升的,以往在设计的观念中有些新技术的不适应,可能会在实际操作和设计时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过分强调这个多媒体交互技术,而使展示内容太过空泛;使用多媒体交互技术与展出效率不成正比;科学技术的呈现方式与观众需求不相符的问题等等。因此,日后运用多媒体交互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时,将更加注重解决如何展示设计与展示内容更好地结合,交互技术如何与传统展示方式很好结合的问题上,逐步建立使用技术作为承载创意表现基础的观念,依据多媒体交互技术,结合展出方的特点和所要展出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拓展多媒体交互技术和交互设计的趣味性,提高观众的可参与度,将会极大地推动展示设计的发展。

加入交互性的展示设计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可以更好地调动观赏者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提高他们在参观展品的过程中的兴趣,这也意味着观赏者并不是被动的参观,而是主动的体验并参与到展示的内容当中,改变的传统观赏者只能被动的参观,不再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更加主动的与展品进行接触与互动,产生一定的交流,这一技术在日后的发展中有着可观的前景,给传统博物馆带来新的展现形式的同时更好地传播纺织技术与传统文化,让两者更好地相互融合,并带来更大的价值体现与发展。(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 《多媒体交互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魏长增,傅兴。北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2] 《多媒体背景下的展示设计研究》蔡静。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

[3] 《交互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在科普展览中的应用》关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4] 《交互设计在博物馆中的应用》陈碧如。第三届交互设计国际会议论文。

[5] 《正在兴起的数字化博物馆》甄塑南。中国博物馆。

第9篇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2]。对学生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阶段,可以培养和锻炼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科技文献查阅与科技论文撰写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对学校而言,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抓手,也是检验能否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标准。生物技术是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人口与健康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3]。为了适应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高等院校学科调整时增设了生物工程本科专业[3,4]。目前,高等学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已成为最为重要的专业之一,它是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基本科学原理、基本技能、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产业化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5,6]。生物工程专业是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管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做好该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对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整体上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主要表现在:(1)师生比例偏低,指导老师无法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高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2)选题盲目,课题研究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有的还脱离生产实际;(3)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差,学生缺乏科技论文写作训练,论文写作格式与文献引用缺乏规范;(4)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们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表现是良莠不齐的,但最终毕业时获得的文凭却并无二致且本科毕业率几乎一直都是100%,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如何改革并完善现有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教育者讨论的热点之一。从2010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依托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教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探索和实践,让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实践环节参与到导师的在研课题中。本文以ε-聚赖氨酸高效生物合成和产业化实施项目为例,就相关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总结。

二、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形成合理的科研团队。目前,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导师制。然而,导师制是一种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其实质上是一位导师和一个学生之间面对面的、高度个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7]。这种形式的制度是依靠学生对教师的低比率,它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生师比持续升高,办学资源日益紧张,高成本原始形态的导师制已难以为继,它对师生比例的要求无疑增加了导师的教学负担。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在选题后就进入到导师的课题组中,与研究生统一学习和交流,建立一个由导师、研究生和本科生(1∶5∶3)构成的梯度研究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导师对本科生、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统一安排和规划,对项目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分解和归纳,形成一个个独立且相关联的子课题。然后,本科生自主选择一个具体子课题进行研究。团队中研究生协助导师对本科生进行实验技能、实验设备和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这样,以科研课题为基础,通过科研团队各成员的分工和合作,一方面减轻导师的工作量,使导师能够高效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了以往导师对指导内容不明确,对“如何导”、“导什么”等缺乏清晰的认识等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一个导师和一个学生的面对面的交流,转变成本科生与具有一定科研基础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进行高度个人的接触和交流,有效地缩短了本科生的适应期,极大地提高了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显著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若选题过于陈旧或是假题目,研究内容与实际的研究和生产严重脱节,则论文的价值低或意义不大。学生仅为了学分和毕业而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让学生参与到导师的在研课题中,做到真题真做,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其主观能动性,还能极大地激发其创造性。另一方面,由于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内容与导师的科学研究具有极高的关联度,导师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能力使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他们参与到本专业某领域前沿的相关研究,实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比如,针对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剂ε-聚赖氨酸高效提取关键技术与集成化研究”这一课题,要求学生尝试各种先进分离提取方法,发现和比较这些提取方法之间的优劣性和互补性,最终提出一种可行的分离提取工艺路线,并进行实验验证和评价。此外,由于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有两种形式,即试验性题目和设计性题目,为了能够兼顾学生的特长以及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分流,充分发挥其特长,激发学习兴趣,保持个性。尽可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巧妙地加以引导利用,帮助学生实现“参与—成功—参与”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持续保持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在ε-聚赖氨酸分离提取新工艺开发的课题中,鼓励学生尝试自己感兴趣和认可的分离提取方法,在对该方法进行充分实验和评估后,将其整合到原有分离提取技术路线中,并考察该提取方法的加入对最终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如果试验结果是积极的,则尝试让学生对新技术路线进行工厂工程设计,为实现新工艺或新技术规模化和工业化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3.开设学术报告会议。科研成果汇报和科研论文的撰写是展示科研工作者成绩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工作总结,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是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然而,本科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之前,本科教学中没有开设关于科研成果汇报、论文写作等课程,学生缺乏一定的科研基础知识和实践机会。因此,学生在总结科研成果,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学术道德观念淡薄,论文有明显的拼凑,更有甚者直接从网上抄袭;(2)缺乏专业化和学术化语言描述实验方法和结果,措辞不严谨、论文层次不分明,图表说明不合理;(3)论文格式不规范,特别是论文的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图表等。这些问题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教学实践中,导师要求本科生也参与到课题组的各种科研活动,包括读书报告会、月底课题组汇报、中期汇报和专题讨论等各种学术报告会议。在读书报告会中,要求学生阅读、分析和归纳1~2篇与课题研究相关且是近期发表的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以PPT的形式解释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以及对自身课题的启发,并要求本科生、研究生和导师一起讨论分析。在课题月底工作汇报、学期汇报的会议上,要求学生以PPT形式对一个月或一学期的研究内容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导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并依据实验结果安排下一步工作计划。此外,课题组不定期组织专题报告,由导师或高年级的博士研究生对某一专题进行学术报告,报告选题有“如何写好毕业论文”,“生物工程学科常用科研软件的使用”,“发表高水平SCI论文的心得体会”等等。通过这些学术报告会议,使得本科生在文献阅读能力,课题研究的总结、汇报和论文写作等多方面得到系统训练和提高。

4.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从选题、实施到论文定稿,历经约8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合理评价,建立奖惩制度,可以使学生产生公平感和信任感,对学生职业道德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中分为指导教师评审、评阅老师评审和答辩评审三个环节。由于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学生与导师(指导教师)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导师对学生的态度、能力和创新性等方面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指导教师评审成绩往往占总成绩的60%以上。课题组在严格执行校教务处规定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评价的方法[8],构建一套合理、科学和客观的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创新性三个方面定量地分析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的表现,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的客观、公正。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