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国古建筑论文

时间:2023-03-29 09:19:42

导语:在中国古建筑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国古建筑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古代;建筑;文化;特色

前言

我国古代建筑可以说是东方的文化以及哲学的载体,不但本身有着非常高的文化底蕴,同时在其平面以及外观上也能给人们一种生动并且实际的美的感受,在全球的建筑史的中所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特点。我们国家的建筑学界对于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及时有一些关注,可是对古代建筑文化特色的研究和探讨还是很不常见的。积极的总结我国古代的建筑特点,对我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以及继承还有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以及对民族传统建筑的弘扬是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

一、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题

中国古代淡于宗教、浓于伦理的旧的文化传统,主要是和人与自然的亲和、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相互统一的,我国人文化中有着一种支配的地位神一般都是属于一种自然神,所以以伦理代替宗教,也就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一种基础的品格。主要讲的是上下尊卑的一种礼制,在旧的文化中是包含了极大的影响力,以及有着最大的文化范畴。我国古建筑的不同门类也都展现出了相应的伦理文化的主题,可以说在一定程度我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也属于是一部开展于东方大地的伦理学的鸿篇巨制,也是伦理的宗教化和审美化。到封建社会的末期,这样的一种制度在社会每个方面都已经发展到了极限。宋代的营造法式以及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可以说属于建筑著作的代表,规定了严格甚非常严厉的建筑工程的做法,这也是按照伦理的原则作为最高的文化思维尺度进行的。

二、风水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非常巨大

中华人们把大自然当做是母亲和故乡,普遍的理解为人和自然是血肉联系的、并且是相互对应的,人离不开自然,所以也就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人和自然相亲和的这种哲学思想。如《周易》关于天和地以及人相互协调的思想以及老庄的道法自然和我自然以及返璞归真的思想。在古代的人们只可以栖息在山洞土穴的时候,按照需求就选择了临水和向阳以及背风的地方进行居住,主要是为了方便保温和防潮以及防兽还有防火,一直到了当代,人们在进行房屋的选择和建房屋也都要看风水,在山区则主要是以山为主,选择枕山和环水还有面屏以及向阳的地方;在平原则是以水为主要的依靠,选择四面水绕和背河的地方,就是说要选择整体的环境较好的地方,也就是风水好的地方去进行建筑。这是符合科学的选择。可以理解为风水学中有不好的东西也有合乎自然规律的东西,比如强调建筑还有其设计一定要注意建筑物和自然环境的紧密配合以及协调的关系,特别是是在风景秀丽的地方进行建筑,选址以及建筑物的体量和高度以及色调等,都一定要和景区的整体气质进行协调统一,不然可能就会产生对景区景观的人为的破坏。对风水术的科学内涵以及它的封建迷信外衣一定要进行区分。风水术在一定的含义上说就是通俗化的中国易学理论。在这样的深厚文化的影响下,我国历史上的兴国建邦和城市选址,和相宅都运用了风水术,佛教寺院的选址以及古代建筑的每个方面也都有风水理论渗透其中。

三、农业的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文化的材料模式以及组成的语汇。我国古代建筑通常都是都比较平缓,又能够让建筑群体在地面上向周围进行有序的展开,以象征严肃的人间的伦理秩序并且时我国古人又受阴阳和五行说的限制,觉得木头盖的房子就是阳气的体现以及生命的所在。这就让中华文化的发祥地黄河流域的中华先民,不但有着取之不尽的森林木材以及适合用不同的方法建筑房屋的黄土,也更喜欢用木头建造房子,于是土和木就成了中国古代建筑使用的主要材料。而以土和木两种材料的掺和选择,也就决定了我国古代建筑的技术和结构以及空间组合还有艺术的形象。

四、以诗的性情做为主要的思想的自然风景式

园林可以说在我国古建筑中有着主要的地位,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文化风格独特的建筑之一。我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因地制宜和掘地造山,布置房屋和花还有木,并选择环境,组织借景,组成有着自然情趣的园林。还通过对大自然风景素材的概括以及精炼,建造出的理想意境,是自然景观的展现,不只对自然的单纯仿造。它总是把玲珑小巧的建筑物巧妙地组织在山和水之间,令之每一景都有诗情画意,任何空间空间都有浪漫的情调。这种诗情画意通常都展示着主人以及士大夫阶级的思想情调,以追求悠闲雅逸的意趣为原则,并且也让我国古代园林的布局还有一些具体作法有着山水画式的独特的风格,这正如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所讲,中国园林就是一幅立体的中国山水画,这就是中国园林最基本的特点。这也是它和别的国家的自然风景式园林唯一不同的地方。并且,老旧的建筑形式和装饰以及色彩,还有绘画和文字、雕刻以及诗词的方面也和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有着不能分割的关系,通过它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以及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些特征。更加准确的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深刻的文化内涵,掌握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是研究以及设计还有保护和抢救、弘扬民族传统建筑的主要组成。

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世界上的建筑文化的发展上,研究中国的古老建筑的平面外形还有其自身的深刻文化内涵,对我们继承以及弘扬民族传统建筑和民族精神,并且更好地吸纳一些外国优秀建筑的建筑特点,丰富还有发展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创新现代建筑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哲文.论中国建筑文化中国建筑文化大观[C]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王振复.东方独特的大地文化与大地哲学[C]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第2篇

关键词:古建筑文化;现代建筑文化;融合

中国北方的传统建筑和江南别致幽静的园林等古代建筑,都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思想理念,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由此可知,从古至今坚持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目标。所以,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我们应把古代传统建筑作为现代建筑的基础与背景。在现代建筑中传承古建筑的工艺和精粹的同时,注入时代的元素和气息,让中古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在时代的进步中完美融合。

1 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发展过程

1.1 古建筑中的宫殿、寺庙、桥梁

从我国的建筑历史可知,古代建筑的定型时期,是从原始社会后期开始至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从刚开始利用黄土、木架、草泥建筑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到商代利用夯土技术建筑宫室、宗庙和陵墓。到了西周以后出现了瓦,建筑技术又有所提高。秦汉至三国,我国的古建筑已步入了成熟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时不仅修建了规模空前壮丽雄伟的阿房宫,还修建了西始临洮,东达辽东的万里长城。汉魏时期在建筑上开始吸收外来民族的文化,佛教建筑成了这一时期一大建筑特点,如北魏时建立的大同石窟寺,雕刻的样式和花纹都极具浓重的西域风情和印度情调。隋唐至辽,我国古建筑已发展到时期,隋朝时营建的长安城,开始将宫殿、衙门、寺庙、居民住宅和市场进行布局分置,对我国城市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另一个堪称世界桥梁史上首创的河北赵州桥,更是构思精巧。[1]唐时期因为大力宣扬佛道思想,因此寺庙、佛堂院落、道观遍布全国各地,最著名的有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的五台山佛光寺大雄殿。宋金元时期是我国古建筑的转变时期。例如,北宋时建的万安桥,采用的“筏形基础”,很好地解决了湖水冲刷的问题;金代建的卢沟桥,不仅是一座石砌连续圆拱的大桥,柱头雕刻的狮子更是生动活泼,姿态万千;元朝时闻名遐迩的白塔寺,在砖造的建筑上添加了彩色的玻璃砖瓦。明清是我国古建筑逐渐改变的一个时期,这时期最重要的建筑就属当今的北京故宫了。故宫宫殿繁多,每个宫殿又自成一体。

1.2 古建筑中的园林与民居

中国古建筑中的园林主要以崇尚自然山水为主题。西周时期的灵囿算是中国古建筑中最早的园林了。至春秋时期的姑苏台和梧桐园是江南园林的先风。汉代园林以塔和楼阁作为园林的远景,使之与园林的近景形成交相辉映、层次错落的鲜明对比,增添园林的美感。而到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因为佛教之风的大肆盛行,使得寺庙遍布于大江南北。所以,在寺庙兴盛的基础上带动了寺庙园林的发展与兴盛,如东晋高僧慧远大师在香炉山瀑布旁建园。唐以后是苑囿和私家园林的大力发展时期,尤其是北宋时期的私家园林十分兴盛。到明清两代时期,不论是私家园林还是皇家园林都达到了鼎盛时期,有名的皇家园林有明代建立的北京皇宫的西苑,清朝建立的三山五园,即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和万寿山的清漪园及圆明园和畅春园。私家园林的代表有上海的豫园、苏州的拙政园等。[2]这些园林成了中国建园艺术的杰出代表。

民居,是指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它属于建筑艺术史上出现最早、数量最多和分布最广的建筑。但由于我国各地不同的自然地貌和人文习俗,民居在我国古建筑艺术史上也展现出了精彩纷呈多样化的面貌。

例如,汉族地区的民居主要以中轴对称的方式布局为主,北京四合院是其典型代表。南方则以多楼房较紧凑的住宅为主,其典型的住宅以天井为中心,外部或圆形或方形,福建的永定土楼是其代表。而少数民族的居住楼也是非常多样化的,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族多以平顶、土墙,建一至三层外带院落的楼房作为住宅;则以外部为石砌内里木构的碉楼为住宅;蒙古族是可移动的蒙古包;西南少数民族则是一木构的栏杆式楼房为多,其中以云南的竹楼最为特别,还有就土家族和苗族的吊脚楼;北方黄河中上游则是以窑洞为住宅。[3]

从中国建筑的文化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中国古建筑文化作为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被流传至今,它所表现的是一种巨大而宏伟的空间文化形态。不论是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恢宏璀璨的北京故宫,还是意境深远的江南园林,朴实平凡的居民建筑,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给人们以深刻的思考,诉说着属于我们民族的独特文化。

2 中国古建筑文化如何立足于现代建筑文化

2.1 现代建筑中对古建筑文化的把握

我国的古建筑文化之所以能够保存延续下来,不仅经过了历史长河中时代变迁的考验,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考验。它是现代文化和未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在现代建筑中,对古建筑文化应进行传承和汲取并发扬,但在这个传承汲取的过程中应要有所把握,对古建筑文化的理解和运用,绝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不应一味地想着生搬硬套盲目复制,而是应该吸收古建筑文化中丰富的内涵。例如,让我们从永定土楼的建筑中,学习中国古建筑的包容、仁爱、和谐。从中国古建筑主要选用土、木为材料这一点,学习中国古建筑对土地森林大自然的依恋,理解那份对大地、对自然的一种血肉相连的真正依赖,在古建筑的传承和汲取中继续创造出了令人感动的东方文化。而从那些流传保存下来寺庙院落、道观,可以看出儒道释的思想对中国古建筑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2.2 将中国古建筑元素融入现代建筑中去

很多人认为现代是一个新的社会,应该有新的思想,新的表达形式,传统的东西已经成为过去式。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什么叫做传统文化?是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历经历史风霜,积淀、保存、延续下来的文化才被称为传统文化。那么,古建筑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果现代建筑摒弃这种传统文化底蕴,完全采用新世界的新潮流来创造,这样只会沦为这个世界中平淡无奇的一类。因为它将古建筑中的文化底蕴丢失了,没有了属于自己民族的特色和风采。所以,在现代建筑中应吸收中国古建筑的元素,将两者完美合理的融合起来,展现出古建筑与现代建筑文化风采和建筑风采。例如,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将苏州的历史文化融入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中,使之成为一个新的标志性建筑。

3 结束语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自然环境和气候都遭到破坏,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应寻求自然与人类,自然与建筑和谐发展的道路。我们既可以从传统的文化中汲取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可以结合现代的环境、气候、人文风俗等特点,将古建筑的传统文化的内涵,添上新时代的特征,实现古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的融合统一。

参考文献:

[1] 刘琦.中国古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2:4-6.

第3篇

关键词:建筑营造法 龙庆忠 学术 思想 特色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537(2008)09-0170-07

背景

龙庆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他提出了建立在历史研究和实践应用基础上的建筑历史与理论教育体系,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建筑研究生培养中付诸实践。龙先生的建筑历史与理论教育体系包括防灾、保护和设计营造法三大方面。由于龙先生年事已高,在其最后的学术生涯中,主要培养了防灾方面的研究生,同时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建筑防灾研究室;在保护方面,龙先生也培养了研究生,并亲自指导了广州南海神庙等岭南重要历史建筑的复原设计。长期以来,以龙先生的助手或学生为主的华南理工大学(原华南工学院)建筑历史方向的学者,为华南地区文物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对上述两个方向而言,龙先生在古代建筑营造法方面的学术探索和成就不太为学术界所了解和注意,这笔学术遗产需要进一步发掘整理和深入研究。龙先生的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散见于其手稿和部分中,也见诸其建筑教育和言论中,影响了其学生和同仁。在本文看来,龙先生的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不仅是一种设计法则和设计规律的分析,同时也是对历史建筑营造实践中设计思想和设计理论的探索。龙先生在这方面的探索更多的与其对建筑防灾,建筑保护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在一起,提出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其研究方法体现了鲜明的特色,可为今日研究所学习、借鉴。由于此前这一课题未曾得到系统的总结论述,本文仅仅是一种尝试性的初步解读。在解读过程中,本文将重点对部分与古建筑设计法则(主要表现为数理关系和尺度规律)直接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结合龙先生的其它文献,探讨龙先生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的学术思想和研究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理论,主要采用了工匠世代相传的方式得以延续。专论建筑的传世文献极少,地方性的、民间的建筑做法更是缺乏文献资料。现存的古代文献如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等,都反映了当时的官式建筑做法。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探索,表现为以上述两种文献为主,结合实例的分析研究。例如梁思成先生对清代工程做法则例的研究……陈明达先生对宋代营造法式的研究……等。在他们的基础上,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对中古以来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探索不断有新的进展。

目前对于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研究,暂不考虑建筑实例稀少的唐代以前各时期,就唐代至清代这一时期而言,仍存在一些难点,例如下列课题

①宋《营造法式》提及的“材”模数制在唐至元时期实例中的应用程度和表现;

②清《工程做法则例》、《营造算例》、《营造法原》和实例的对比研究,我国古建筑实例少有大量精确测绘,公开发表更少,受限于此,这方面研究进展不多;

③模数营造法则从宋《营造法式》到清《工程做法则例》的演变过程,包括元、明时期的断代专题研究等。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进展,但受限于上述①和②两方面的成果,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④地方性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则。近年来,部分建筑学者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地方性和民间建筑的工艺、地方传统工匠经验等领域的研究。这一转向,是对传统建筑史学以官式建筑营造法则为主流研究方向的拓展,是对近二十几年来对民间建筑(主要是传统民居)研究的深化,也是对近十几年来在建筑史学理论研究的反思后更为贴近历史主体、历史事件和历史实践的方法论转移。

龙庆忠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概况

1 成果文献

龙先生对中国建筑史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大量的研究手稿中,目前其手稿仅整理出一部分,以《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为题于1989年出版为论文集。其中收入的下列5篇论文属于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方面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下文文献名后括号内为本文编号、文稿完成日期、文集页码)

《中国塔之数理设计手法及建筑理论》(文献Ⅰ:1987年6月;P16)、《营舍之法》(文献Ⅱ;完成时间不详:P87)、《论石券桥之设计思想》(文献III;1982年;P104)、《中国木构(梁枋柱桁椽等)由厅堂中间柱梁依次折减的计算方法》(文献Ⅳ:1986年3月P110)、《中国古建筑上“材分”的起源》(文献V;1982年之前;P246)。占论文集收入18篇论文的近三分之一,具有相当份量。在论文集所收的其它各篇中,有部分内容也涉及建筑营造法则的研究。此外,龙先生1986年1月完成的论文稿《论中国古建筑之系统及营造工程》(文献VI)也是一重要文献,1995年发表于《华中建筑》。

2 研究周期

在《论中国古建筑之系统及营造工程》序言中,可以发现龙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关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956年、1965年、1978年,

1985年均分别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论文中相应的表格实际上也已经在上述各个年代完成。这三十年(实际上应考虑更早时期的探索)的研究过程,同时也正是中国建筑史学界对宋代《营造法式》及其反映的营造法则的进行探索并取得重要成果的时期,其中比较典型的研究成果包括

(1)梁思成先生主持的《营造法式》注释研究工作。这一工作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因而中断,1983年出版了研究成果(仅有上卷)。

(2)陈明达先生对宋代《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的探索研究。这一工作源于其20世纪60年代初期对山西应县木塔的研究,到1981年出版《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

龙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一古建筑“营造法式”的持续研究,正如其同时代的建筑史学者们一样,是对主流课题的关注。

3 研究条件、研究资源

如同那个时代的所有其他学者一样,龙先生是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着自己的研究工作。现代中国古代建筑史学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的调查研究,研究者掌握的实例资料不足对建筑营造法则、尤其是尺度设计法则的研究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到目前为止,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很多研究文献仍集中关注于《营造法式》等历史文献的文本阐释,大量进行实例数据验证的文献仍显不足。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龙先生的文稿中比较多的引用了实例的

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探索,并参证以日本的资料例,如文献Ⅰ对日本古塔资料的引证、文献Ⅳ对日本中世纪建筑资料的引证等。这种中、日对比研究,在当代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中仍显不足。此外,大量引证经史文献阐释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同时代的建筑史学研究者的共同特征。

由于时代的限制,当时尚不可能展开对地方性和民间建筑的工艺、地方传统工匠经验的深入研究,以及将地方和官式做法进行比较研究。但是龙先生在其学术历程中,很早就注意到了地方民间营造的经验,并进行历史的分析。如在1930年表的《穴居杂考》一文(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一期),应属最早关注民居建筑的论文。

4 学术史影响

现发表的龙先生文章由于主要是由后人据其手稿编撰而成,其中有不少编辑上的不足,文字缺漏错乱也有;在表达上,文章具有明显的手稿特点,包括大量的参考文献内容的摘抄引用和计算,大量符号的使用等,同时由于时代的限制,龙先生的文稿在表达上很多时候无法满足今天所谓学术规范的要求,另外,文稿也有强烈的研究者个人特色,包括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微言大义式的一些表述。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今日将这些文章作为纯粹的建筑设计法则研究文章进行研读,对这些文章在学术史上发挥影响带来了消极的作用。

龙先生在1980年代进行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教育中,主要培养了建筑(包括城市)防灾方面的研究生。龙先生教育特点是在其自身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指导研究生继续探索,其成果往往是在龙先生手稿基础上的扩展和深化。可以想见,如果天假以年,龙先生是可以在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研究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的。今天我们对于龙先生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方面的文稿,应加以重视,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主要文献评述

前述的6篇主要文献(文献Ⅰ~Ⅵ)可以分为四类。

1 文献Ⅰ

文献Ⅰ针对古塔这一特殊的建筑类型进行研究。其思路源于《营造法原》中外塔盘外阶沿之周围总数和塔总高相等的制度,由此得到了竖向尺度和水平尺度的基本关系。再通过各种实例数据的验证和分析,探索古塔各层高度、边宽的相互关系以及层间递变规律。由于古塔作为具有强烈仪式象征作用的多层建筑,其尺度一般具有较规律性的取值,这种倾向数理分析的方法是有效的。论文初步提出以下基本观点

(1)多边形楼阁式塔的公式是基本关系式,总高H=底边周长C=n×底边边长a(n为边数);

(2)以(1)式为基础,对密檐塔提出了参考关系式,总高H:塔底层之边长a=4~4.8,以4为多;

(3)各层塔身宽w:塔身高H=1/3~2/5。以1/3为古制,并提出以此取值代表古塔的台殿式传统;作为对比,部分密檐式塔首层为光平无柱的高塔身,是为阙榭式传统,其首层塔身宽与塔身高之比可达到1.2。尺度规律的探索联系形态和制度,并互为促进,这是古建筑营造法则研究中的重要学术传统,在陈明达先生《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4)对于密檐式塔,结合砖皮数分析尺度,这就摆脱了纯粹的数字分析而联系到工程实践的可行性,是一可贵的研究思想。

2、文献Ⅲ

文献Ⅲ是对官式石拱桥这一特殊的建筑类型进行研究。此研究源于王壁文先生的《清官式石桥做法》(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四期62~114页)。这篇文稿相较于文献I,更典型地体现了龙先生探索古建筑数理设计手法的分析手段。不同于西方文化对几何作图法则的重视,这种以数字比例为主的见解也见于陈明达、莫宗江等学者的理念中。

3、文献Ⅴ

文献Ⅴ是对《营造法式》所提到的“以材为祖”制度的历史考证。龙先生在文中对“材”、“章”等作了辨析,并对八等材的数列规律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龙先生指出7寸材的特殊性。文中引《说文通训定声》“材,木挺也,从木才声。才方三尺五寸为章。唐人言一檀,章双声,故言木之盛曰千章。”又引《类编》“唐式柴方三尺五寸日。”作者还引用其它古代文献,指出:“材是条直横长有一定尺寸的木挺。章是这种材的计量单位。”并据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月梁剖面为7:5,以及《营造法原》对界搁栅用7寸×5寸,提出“唐式柴方三尺五寸日撞。”中“方”为立方之义,方三尺五寸为一根标准方桁的体积,表示为0.7尺×0.5尺×10尺=3.5立方尺。故7寸×5寸可能是唐代的一种标准用材,这一见解后来也出现在其它研究者的文章中。材的概念源于基本构件,因此中国古代建筑“以材为祖”的思想,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模数,这一点在评价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思想上也需加以重视。

4 文献Ⅱ、文献Ⅳ和文献Ⅵ

它们是关于古代官式木构建筑营造法则三篇重要文献。其内容各有侧重而互有补充。

(1)文献Ⅱ借用《梦溪笔谈》关于北宋俞皓《木经》的论述中“营舍之法”及其上中下三分的思想,意在对房屋整体设计作一通盘论述。其中“上分”的屋顶部分论述甚简略,“下分”分析台基以及栏杆的制度的论述则甚为细致亦少见他人研究。“中分”部分包括中分与上分的木构件在设计上的联系是全文的重点。其主要思路是综合比较《营造法式》、清式做法和《营造法原》中基本木构件的尺度关系,辨异求同。文献Ⅱ似乎成文较早,并未系统提出尺度设计的法则性结论,不过,文献Ⅳ和文献Ⅵ的基本思路和部分前导性观点此文中已经形成(文献Ⅱ中有关柱径与桁檩径关系讨论的小段文字再现于文献Ⅵ中)。

(2)文献Ⅳ则是综合比较清式做法、《营造法原》和日本中世纪(引自关口欣也的著作)三种对于房屋主要木构件尺度的计算方法,并概括为一个一致的传统法则;在一座建筑中设定一个主屋(即明间、正间等),决定其主要构件尺度后,向上和四周递减尺寸。这里最先决定的主要构件在《营造法原》中是大梁围;清式和日本中世纪则是用柱径。文献Ⅳ未涉及宋式的讨论,其主要用意不在于法则的推演,而是张扬此种技术传统的实用和经济价值,以之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

(3)文献Ⅵ似可作为龙先生建筑营造法则研究的代表。前文已提到,该文稿历经三十年始成,1986年成稿后始终未发表,10年后才发表时龙先生已经离世一年。恐怕不能作为定稿看待。文稿分为三部分,大体对应于3个时期的探索,并对应于文章中的3个附表。

①表一成于1956年,显示出对于数列规律的重视,类同于文献Ⅰ、文献Ⅲ:同时也关注各间递变规律,即文献Ⅳ的研究内容。总的来看,表一是一个较为理想化的数列体系。

②表二成于1965年。按文中序言,这部分工作是从《营造法原》、《清式

营造算例》、《营造法式》三书制度比较中取得它们在建筑种类、用材、椽平、阑额高、桁径、柱径等关系,分为八项。这里的八项是按照《营造法式》八等材划分的,实际上这部分研究的主要贡献也在于为《营造法式》原文未明确的部分制度性内容提出了新的探索途径和观点。其探索途径的关键是利用《营造法原》的制度来推算《营造法式》的开间取值,本文尝试将原文中推演过程简化改述如下:

按《营造法原》,有下列关系式(围径比按3计算):

a 桁围=正间面阔×(1.5/10~2/10),有:开间=(15~20)×桁径(围径比按3计算)

b 柱围=正间面阔×2/10,有:开间=15×柱径(围径比按3计算)

c 大梁围=内四界深×2/10,有:椽架平长-4×梁高(梁围比梁高按10/3计算)

d 正间面阔×0.8=次间面阔

e 阑额高=柱高×0.1

根据《营造法式》,桁径取1材~2材(这里取桁径而不是取柱径进行推算,是由于宋式柱径相对较大)、四椽袱取2材~3材、次间面阔按2倍橡架平长、阑额高取2材,各项代入上面关系式,并相互复核,可以得到

f 正间面阔=20~30材

g 次间面阔=16~24材

h 椽架平长=8~12材

i 柱高=20材

上面是本文根据按原文思路推算的结果,可作为参考。如按原文表二,则较多直接采用了尺寸值,并以等差数列方式给出。

③表三成于1978年,增补了砖、瓦等项目,并把建筑类型调整为7大类,以当心间方的取值划分。

在本文作者看来,文献Ⅵ的最重要成果是在表2的部分。根据表2的内容完全可以在当时(1965年)就提出一个《营造法式》材分制度下各项建筑指标取值的解释系统;如果龙先生在1980年代前后更多倾心于此,那么我们今天将会读到两种关于《营造法式》制度研究的经典:龙先生的和陈明达先生的。这将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龙先生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体现了其学术思想。本文尝试概括为:

1 基于道德感与实践感的规范性研究取向

相对于纯粹的实证性研究,以历史文献为主的营造法式研究,不可避免的都具有规范性研究取向的特点。身处现代中国古代建筑史学的开创期和建立系统中国建筑理论的动力,无疑会加强研究者的这一倾向;而在当时掌握的实例资料不足的背景下这一研究取向似乎也是唯一的选择。我们在梁思成先生的《清式营造则例》和陈明达先生的《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这两份经典文献中均可发现这种规范性研究的特点。龙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规范性研究取向,并非出于一种对建立宏观统一理论的纯粹学术偏好,而是在其强烈的历史感和道德感支持下的实践方向。生于农村、长于动乱的旧中国,长期关注底层民众的营造实践,都促成了龙先生独特的学术关怀。在《序言》中,龙先生指出,“学习、研究、编写建筑史的,好像是‘知死’,实际上是在‘知生’。因为人死了的东西不仅包含着它生的时候那种活泼生气,而且会影响和推动人们去再生产。这就是知生的必要和所以。……”这反映了龙先生历史研究的学术思想。

2 面向民间的经验性研究取向

龙先生的文稿中多处综合比较《营造法式》、《营造法原》和《清式营造算例》的制度,用共时性的方法尝试建立一个系统的尺度规律。这种研究方法固然也是属于规范性的研究,但却另有值得考辩之处,而且也是不见于同时代其他学者的独特视角。这种从设计角度出发的研究方法论,其背后的根据是中国民间传统营造经验的稳定性,对木构件材料力学性能认识的稳定性。正因为如此,才可以在一定的前提下,忽略宋代和清代的系统差异、甚至官式和民间的系统差异,根据常用尺度的比例关系(具体而言,就是构件的高跨比、细长比之类),探索历史文献未能明确的某些营造法则。在文献Ⅵ中,这一方法的运用最为突出。

3 面向社会的系统研究取向

第4篇

一、诸葛八卦村的概况

诸葛八卦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西部,原来叫高隆村,是迄今发现的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村落为诸葛亮第二十八世孙诸葛大狮于元朝末期(1350年前后)选址、设计营建的,村落布局奇巧罕见,整体建筑格局按“八阵图”样式布列,全村以“九宫八卦”的格局精心设计构建,村落以一口名为“钟池”的池塘与岸地构成的阴阳太极图为中心,8条巷道呈放射状向外延伸,村中民居自然归入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方位,形成内八卦;而村周环抱的经堂后山、祖宅山、老鼠山、寺下山、大园山、果合山、太公山、擂鼓山8座小山,构成村落的外八卦。整个村落古建筑以“青砖小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为主体风格,极富文化内涵,是我国较为典型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群,现存有209座明清民宅建筑。

二、诸葛八卦村的旅游开发现状

诸葛八卦村的旅游开发主要依托于村落的古建筑群,其建筑宏伟,而且都是保存完好、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建筑。因此,整个村落犹如一个巨大的活文物,极具研究和观赏价值,所以当之无愧成为了中国古村庄与古民居完整保留的典范,也是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排头兵,其中,村落中的大公堂、民居、大经堂、古商业街、丞相祠堂、钟池、天一堂、农坊馆、百草生态园、寿春堂、雍睦堂、孔明生平展、隆丰禅院均以被开发为颇具吸引力的村落景点,每年前来瞻仰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整个村落的旅游资源开发过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而在1996年11月20日,诸葛村的地位因为被国务院评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得到了一个提升,中国乃至世界的眼睛开始凝视这个世上罕见的古村落。

在诸葛八卦村的旅游开发过程中,一直秉承村落作为全国奇村的特点,奇村的表现主要是全村绝大多数村民都是1700多年前蜀国宰相诸葛亮的后代;它的布局精巧玄妙,从高空俯视,全村呈八卦形,房屋、街巷的分布走向恰好与历史上写的诸葛亮九宫八卦阵暗合;完整保存了大量元明清三代的古建筑与文物(最久远的距今700余年)。因为这三奇而使得八卦村的旅游开发更具文化价值,而村民风俗、元宵节“迎龙灯”、诸葛亮之精神这些都是诸葛八卦村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元素。但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诸葛八卦村在旅游开发依然出现了些许问题需要去完善,主要表现在:

(一)八卦村的景色较为单一,古建筑是吸引游客的一大法宝,但是单调而缺乏神秘色彩的建筑群会使得村落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难以可持续发展。

(二)由于八卦村主要以古建筑为领域开发点,而古建筑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本就有所损坏,在经过与游客的频繁“接触”以后,这些古建筑的破坏程度更是有所加大,严重影响到了古村落建筑文化价值的传承。

(三)八卦村难以与其它景区产生联系,在位置上略显孤独,难以吸引游客长时间的游览。

(四)八卦村由于建筑布局的特色,使得交通相对不够发达,影响了游客的出行游览。

(五)由于诸葛八卦村在全国的知名度加大,游览人数的上升使得村落的旅游配套设施出现了不完善的地方,在住宿、餐饮与娱乐等方面都需要得以改善。

三、诸葛八卦村的文化保护

在游客人数日益增加,八卦村的古村落文化受到严重挑战的形式下,诸葛八卦村所在政府也及时发现了在旅游开发与村落文化保护之间的发展矛盾,也根据保护文化的需要制定了一些保护措施,主要体现在:

(一)以法为据,严密保护

政府应积极进行以《文物保护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宣传文物保护观念,带动当地村民开展宣传讲演,以提高当地村民和导游的文物保护观念为依托来感染游客;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严厉打击损毁文物的违法行为,并对对八卦村文物保护和传统文化宣传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嘉奖和宣传鼓励。

(二)实施专业保护与群众保护相结合的措施

村落所在政府积极组织资金人力,成立八卦村文物保护委员会,从不同侧面全方位予以保护。其次,村落所在政府积极组织城建、国土、林业等部门对古建筑群土地使用,集镇建设,村庄建设,旅游绿化,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和维修等进行规划,严格要求村民遵守执行,形成监督制度严厉惩罚破坏祖先遗产的行为,从而进一步提高村民和游客的游览素质。通过制度和宣传教育的形式加强村落居民和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文化保护的意识。

四、结语

第5篇

莫先生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知名教授,被公认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师。我们都知道他是梁思成先生的得力助手。梁先生带着他去寻找并发现了一座座国之瑰宝的古建筑,并教他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的、文献性的建筑实测图。他是全清华大学唯一不具大学学历的教授!每当莫先生给我们上中国古代建筑史课的时候,大家都抢第一排的座位,以便看清他在黑板上飘逸的钩画和用投影仪反射出一幅幅精选的实例图片。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他曾放出一张黑白照片,高高的叠石陡山上矗立着一片雪白的粉墙。他说:“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各种不同的美。你们看这一景,是不是简洁明快、对比强烈、充满了现代美?”至今这个画面还印在我的脑际,不可磨灭。

我大学毕业时被分在清华的建筑历史及理论教研组当研究生。1961年我这个研究生有幸参与教研组进行的两次大规模的学术考察活动。第一次是在北方考察历史遗址、古建、园林,第二次在南方,则主要是园林。两次都由莫宗江先生带队。每到一处都是莫公(当时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莫公”)为我们“导读”。他边走、边看、边讲,揭示了许多我们看不出或不懂的美景和典故,特别是点评规划设计的成败,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入情入理。他既要对我们这些晚辈进行教学辅导,还要围绕自己的课题抓紧深入研究、实地拍照,所以总是忙得不亦乐乎。那时正值的困难时期,连香烟也要限量供应,这对劳累不堪而曾是烟不离口的莫公真是相当够呛,可他却每到一处总是神采奕奕。

这两次学术考察使我为中国古典园林倾倒,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古为今用的广阔领域。1962年在我的研究生课题定向时,我竟然没有按照梁思成先生和系里原来希望的那样选宋《营造法式》,而表示想研究中国园林。事后又为此好几天心里忐忑不安。於是我去向梁先生汇报一下我的心思。可喜的是梁先生毫无责怪之意,并尊重我的志愿。他说:“你有志于研究中国园林,这很好。这方面请老莫(即莫宗江先生)指导最合适。他对古典园林研究很深。不但造型、尺度十分精到,而且对这种东方的美有特殊的感受,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亭一阁、一情一景都能讲出许多道理。”从此,我就正式追随莫先生学习中国皇家园林了,一学就是三年。

这时正值、自然灾害之后,全国正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这是风平浪静的三年,清华园洋溢着浓浓的学术氛围。清华建筑系历史教研组在中国古代建筑史方面有两个重大课题,一个是梁思成先生宋《营造法式》研究。一个是莫宗江先生的颐和园研究。莫先生在关于清代北方十大皇家园林,特别是颐和园的来龙去脉、规划布局、景点设计、艺术特色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他曾在教研组小范围内讲过几次《颐和园研究》。他到颐和园进行现场研究有时叫我随同前往。他不时会提出问题要我回答,促我思考。一次,他让我分析一下“意迟云在”、“重翠亭”和“千峰彩翠”这三个处在一条路上的建筑的景观特色。为此,我在这三处转了好几次,画了速写及平面图,后来发现在造景方面除建筑的形式、位置外,道路与建筑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我把这些图和体会向莫公汇报时,他笑着表示满意。然后,他让我接着做一个课题,把昆明湖中的龙王庙这个岛屿作为景点进行研究。对当时的我这就是个大题目了。我学着莫公的工作方法,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弄清沿革,从全园总体布局上进行分析,对岛上建筑群进行测绘并研究,摄影、画图、成文。在此过程中不断受到莫公指点。在他鼓励下,我将这篇文章送交《建筑学报》发表。

这时莫先生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研究生论文题目定为《颐和园后山西区若干风景点的园林原状、造景经验与修复改造》。莫公就是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一步步引领我进行学术的攀登。他对我们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严格而又慈祥,高深而又浅出。他曾经说要在一场大雨之后带我们年轻人去看香山的瀑布,这是他独到的发现。可惜,时光流逝却始终未能成行。

莫先生在从事课题研究、带研究生、给同学讲授中国建筑史外,还在教研组内部给教师作专题讲座。如:他在教研组内曾系统地讲《中国古代建筑法式制度》,内容丰富,分四次才讲完。有一次我和年轻教师一起带学生测绘古建筑实习之前,莫公专门给我们讲了《清官式的基本作法》。从莫先生那里得来的关于古建筑的系统知识,可以说是我受用终生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还回到母校专程拜访莫先生,就唐代建筑问题向他请教。他仍像当年我在校时一样,不厌其烦地向我讲解传授唐代建筑之要领,对于我在西安设计新唐风建筑是莫大的鼓励与支持。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莫先生健康每况愈下。1991年7月27日上午我回清华看望莫先生,他七十五岁生日刚过,正值作完第一次癌症手术。罗森教授陪同我前往清华大学校医院探望。手术后的莫公精神很好,很想出去走走。在莫涛陪伴下我们一起在“荒岛”散步并摄影留念。最后一次见到莫先生是在1999年11月。他又一次手术后病危住在北大医院,周围的人都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莫先生则还是很精神地叫师母取出他写的书稿详细提纲,很兴奋地对我说他还要写什么、补充什么。我只好忍着泪水劝他休息、待身体康复后再工作。这是最后的道别。半个月后我在西安获悉莫先生已辞世而去。莫宗江先生在中国建筑界是大师级的人物,是梁思成先生的得力助手,是清华建筑系栋梁之才,作为莫先生的弟子是我一生的幸运和光荣。莫宗江恩师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第6篇

以仿古中式三层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力学抗震分析模型.对结构整体分别施加人工波和天然波2种地震波,并进行时程分析,得到X和Y方向的层间位移.研究表明:模型X向层间位移比Y向小,说明X向侧移刚度与Y向相比较大;模型的1~3层的层间位移角远小于弹性限值1/550,结构刚度偏大;减少墙、柱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或减少梁柱数量,对结构力学的性能影响不大.为提高结构整体刚度,需加大Y向侧移刚度,这可以通过加大Y向截面尺寸来实现.

关键词:

仿古阁楼;地震波;层间位移

我国木结构古建筑的构造不仅在静力作用下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能良好,而且抗震性能优越.传统风格的现代建筑是这些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构造形式,其将古建筑中原本起承重作用的部件省去,加入仿古装饰配件,从而达到仿古的目的.很多的木结构古建阁楼在经历了各种自然灾害甚至包括地震的破坏后,仍然能够较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足以证明其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程度的抗震功能.张明[1]对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万佛塔进行了小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分析,并得到相关参数;赵武运[2]对甘肃泾川仿古塔进行结构计算,建立梁柱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节点分析得到最大应力和节点的薄弱部位;王佩云等[3]对天坛祈年殿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布及其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王昌兴等[4]对洛阳隋唐城天堂遗址保护建筑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李桂荣[5]根据我国古建筑在历次地震作用下的结构破坏状况,总结了古建筑结构的震害特点,并以泰安市古建筑为例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方东平等[6]建立了木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将动力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结构的力学特性;薛建阳等[7]对古建木结构的结构构成和古建工艺进行了广泛调研,并探讨了古建木结构抗震机理.一般而言,殿堂结构从竖向分为4个层次,即梁架、铺作层、柱架和台基,研究表明,榫头和卯口可以通过摩擦挤压产生减震作用.笔者选取典型的仿古中式三层阁为研究对象,考虑内部夹层的存在,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力学分析模型,研究其抗震性能.主要方法为:对三层阁分别施加天然地震波和人工地震波,然后计算3层的层间位移角,并比较各层的变化特点,从而发现最不利的连接点及部位,为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提供依据.

1工程概况

研究对象为廊院式结构,主要组成部分有阁楼、过殿、配殿、纪念堂、角亭、山门等.从外形看,该建筑属于唐朝早期建筑形式,用了单层4角攒尖式的角亭、单层9脊殿形式的过殿、单层悬山式的配殿.该阁楼在平面布局上成方形,属于歇山式风格,建筑总高39.5m,外5层内3层.结构设计方面的基本信息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采用直径为500~600mm的混凝土圆柱,设计使用年限50年,重要性系数1.0;场地类别为Ⅲ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1组,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特征周期值为0.45s;安全等级2级,基本风压取0.40kN/m2(50年一遇),基本雪压取0.35kN/m2,结构抗震等级2级;设防类别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2基本假定与简化模型

仿古建筑是古建筑的外观与现代材料的有机结合,在不改变建筑外观审美的基础上,利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的优势,使其同时具有观赏价值与使用价值.引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模型化简方法,将梁、柱设置为钢筋混凝土材料[9],并对结构作假设:(1)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基本理论适用于本结构的受力变形分析;(3)框架结构的结构特性适用于本结构的特性;(4)砌体结构的抗震特性也适用于本结构;(5)风荷载计算信息符合一般计算方式;(6)地震力信息为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建立模型(图1).

3地震信息与振型组合

3.1地震信息

已有研究成果:当地震加速度的峰值为0.05g时,建筑结构基本完好;当地震加速度的峰值为0.1g时,建筑结构至多受到轻微破坏;当地震加速度的峰值为0.2g时,多数建筑结构可能会出现中等程度的破坏;当地震加速度的峰值为0.4g时,发生中等破坏与发生严重破坏的数量大致相同;当地震加速度的峰值大于0.4g时,根据场地条件选取地震波;阁楼在设防烈度、地震分组、场地类别方面与阁楼所处地理位置有关.首选北京饭店地震记录波对阁楼进行抗震性能测试,同时考虑人工地震波的情况,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由于地震波峰值一般都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因此只需输入相应时间段内的地震波就能满足要求.本研究选取12s区段内地震波作为地震数据进行输入.施加地震波时对信息进行统一规定,使其能准确而详细地反映阁楼仿古建筑的性能.天然地震波和人工地震波分别如图2—3所示.对主体结构施加不同特征周期的地震波,比较其最大的层间位移,进而研究建筑物本身的抗震性能.地震参数设计为:地震烈度为8(0.2g);场地类别为Ⅱ,特征周期为0.35s(1.4s);阻尼比确定方法为全阁楼统一,结构阻尼比取0.030;周期折减系数1.00;特征值分析类型为WYD-RITZ;用户定义振型数为15;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不改变;考虑偶然偏心,不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活荷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系数取0.50;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160,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则为0.900;地震作用放大方法全楼统一,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取1.00;减震、隔震附加阻尼比算法取强制解耦,最大附加阻尼比则为1∶0.25.

3.2CQC振型组合法

采用CQC振型组合法[1-2]建立模型.为提高计算精度,考虑各个振型之间的耦合和基地加速度的作用,当线性结构具有N个自由度的时候,模型的基本动力方程[8]可表示为Mx••(t)+Cx•(t)+Kx(t)=MIu••(t),其中:M为N×N阶质量;C为N×N阶阻尼;K为N×N阶刚度;x和I分别为N×1阶质点位移向量和N×1阶影响向量;I对应的u••(t)方向位移自由度的元素为1,其余均为0.结构具有比例阻尼特性,若以ωi表示第i振型的自振圆频率,ξi表示第i振型的阻尼比,Yi(i=1,…,N)表示第i振型的振型向量,且振型向量Yi满足质量归一化条件,φTiMφi=1,则质点位移向量可以表示为x(t)=∑Ni=1γiφiSi,(1)其中:γi=ΥTiMIu,为第i振型的参与系数;Si(t)由式Si(t)+2ξωSi(t)+ω2Si(t)=-u••(t)求得.结构的响应向量可以由质点位移向量的线性组合表示R(t)=qTx(t),(2)其中q为响应传递矩阵,是结构几何属性和弹性属性的函数.根据(1)式可知,在u••(t)方向结构第i振型的地震作用向量Fi为Fi=αigγiφi=Kδi,(3)其中αi和δi分别为第i振型的规范反应谱影响系数和结构在Fi作用下的位移向量.利用(3)式及关系式(K-ω2iM)φi=0,可得δi=K-1Fi=αigγiω2iφi.(4)其中γi=|ci|/max|ci|(αiγi/ωi2记为ci,称为第i振型的振型系数).根据(4)式可知,位移向量δi随ωi的增加迅速减小,但两者变化幅度不同,从(2)式可知,地震作用效应完全一致.

4实验分析及结果讨论

4.1实验分析

对3层仿古中式阁楼建筑进行地震影响载荷研究,分别施加天然地震波和人工波时,各层间位移角如表1—4所示.由表1和表2可知:当X,Y向同时输入加速度峰值为0.035g的天然地震波时,X向在1~3层的层间位移角均未超过弹性位移角限值的1/550;3层的层间位移角在0.1g,0.2g,0.4g,0.8g加速度峰值下均超出弹性限值;2层在0.8g的时候超出塑性位移角限值的1/50.由表3和表4可知:在X,Y向分别施加0.035g,0.1g,0.2g,0.4g,0.8g加速度峰值的人工地震波时,X,Y向层间位移角相差不大,Y向层间位移角略大于X向,各层具有统一的规律.层间位移角呈逐渐增加的势态.总增率为:X向1层0.3%~0.5%,2层0.5%,3层0.5%~0.502%;Y向1层0.3%~0.499%,2层0.3%~0.5%,3层0.3%~0.5%.这说明结构整体规则,X,Y向刚度相近.

4.2结果讨论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假设建筑结构7度设防,对模型进行时程分析.当天然波加速度取0.2g,0.4g,0.8g时,X,Y向位移的峰值超出弹性范围,模型进入塑性变形阶段;而当人工波取0.8g的情况下,层间位移仍小于1/50.这说明此模型符合地震要求的标准.地震波考虑双向作用,在双向地震输入的情况下,研究结构的抗侧刚度更加接近实际.对X,Y方向,加速度峰值分别取0.035g,0.1g,0.2g,0.4g,0.8g时,地震记录及人工模拟加速度时程曲线呈现的层间最大位移角都是在2层.与2层相比,1层的柱子布局数量大于2层,多1圈柱,1层下端固支,抗侧抗弯刚度加大.整体考虑下,2层刚度则小于1层刚度.在层高方面,3层的层高小于1层和2层的层高.因平座层与2层楼层间隔较小,故在其中间设了1层圈梁.因平座层与3层楼层间隔较大,故外加2层圈梁.因此,2层层间位移角大于3层的层间位移角.

5结论

动力时程分析表明,所建模型符合地震要求的标准.模型简化会引起结构局部出现不安全因素,考虑斗拱为装饰构件.为使节点满足抗震设计要求,设计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因为国内此类研究的实验较少,所以采取了较为保守的节点设计方法,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核算.为确保核心区刚度,可以通过适当加大配筋,来保证结构的安全.为有效避免共振,结构不宜选择主振动频率在此自振周期的场地建造,同时建议在建筑角点与梁板的边缘处连接件要牢固,必要时可进一步加固.

参考文献:

[1]张明.九华山回香阁万佛塔结构动力分析[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5.

[2]赵武运.甘肃泾川某高层钢结构仿古塔的结构分析及若干问题探讨[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1.

[3]王佩云,王建省.祈年殿式钢筋混凝土模态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2,24(1):83-86.

[4]王昌兴,徐珂,田立强.洛阳隋唐城天堂遗址保护建筑结构设计[J].钢结构,2011,26(8):32-36.

[5]李桂荣.中国古建筑抗震性能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24(60):68-72.

[6]方东平,等.木结构古建筑结构特性的计算研究[J].工程力学,2001,18(1):137-144.

[7]薛建阳,张鹏程,赵鸿铁.古建木结构抗震机理的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0,32(3):8-11.

[8]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7篇

陈先生是长辈学者,一生在脚踏实地勤奋工作,成果斐然,却又淡泊名利,对我们后学则平易近人,诲人不倦,令人钦敬。1978年我从干校到建筑工程公司工作10年后,回到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工作,那时陈先生已从文物出版社调到研究所里我很庆幸能与德高望重的先生一块工作,可随时求教。当时我们尊称他陈公,每天都戴着老花镜,站在高大的绘图桌前用鸭咀笔在认真绘制1/2开的图纸(今天早已不用这种老式的绘图桌和每次要添上墨水才能画的鸭咀笔绘制图纸因为用它绘图太费劲了),先生告诉我,这是绘制《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的图版,共49幅。先生绘的图很规矩、漂亮。我想,每张图纸从起草图、描正到图面注字,这么弓腰站着绘制即使我们年纪轻的人用一个星期也完成不了,何况是60多岁的老人啊,陈公这种艰苦勤奋的工作精神,令我们后辈肃然起敬。

1980年我做布达拉宫专题时去向陈公请教,先生先给我讲他做《应县木塔》专题的经验:开始觉得资料准备得很充分了,一动笔才发现不够再去补充调查和测绘,来回几次才做好。然后说“那边是另一种做法,另一种风格,在面上要广,多看一些,点上工作要细,深入一些。”确是如此若调查疏忽,等以后发现问题再去补测,谈何容易,我以前也有此教训。于是我们在第一次认真测绘了布达拉宫并出全部图纸,还调查了各地的古建筑作比较,当做完《布达拉宫》专题后,我还能继续做《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和《中国藏族建筑》等课题,这正是得益于陈公的教诲。

当我把以前的调查资料整理成《闽南民间住宅做法》及《广东民居木尺》,并用它们的做法原则去解读民间流传的《鲁班经匠家镜》一书,觉得它们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结果写成《(鲁班经匠家镜>研究》一文,我带着题纲和一些原稿去向陈公请教,先生看后说,研究民间建筑设计与做法的方向对,像这样充分掌握资料,在事实的基础上去分析很好现在写的深度如何并不重要,可以再研究,要能让别人在你的资料基础上去分析、提高,把问题搞清楚,这才是目的。令我至今不忘的是先生在闽南原稿中指出“檐出”是多少没有记录,这问题虽不大,但说明先生看问题深入细致,关键处不容忽略,学风严谨。一天在陈公家中遇见王世襄先生来访,时王先生刚发表《家具条款初释》,陈公即对我说王先生已做了《鲁班经》的家具研究你是做建筑和其他部分,应有王先生的家具部分才算完整。还有一次,陈公与我们在院门口遇见建工出版社的编审乔匀先生,陈先生即向乔先生介绍了我正在写《研究》,尽管当时有一些客观原因,此文稿不能出版,但从以上可看出陈公对后学的热心教诲扶掖。

陈公原来住在人大会堂后面石碑胡同一座小四合院的两间东厢房里,房屋已很有些年代了,面积也不大里屋住人,外屋是客厅兼工作室、餐室室内有桌、椅、书架、柜,布置有点紧,但简洁。东墙外地势高,东墙下半部经常是潮湿的,所以室中央秋、冬、春三季都在生着蜂窝煤炉子,以避潮气。炉子上坐着开水壶,先生笑说这好啊,随时可以沏茶。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们院在办公楼后面盖了三栋宿舍楼,陈公分到一套两室半的住宅,总面积不过70m2。先生搬过来后说:这比石碑胡同那边宽,家里有了餐室,厨房和厕所,好,够用就行,都是安居之地。在生活上先生要求不高,且从不计较,心情平静、坦然。

我们研究所与外面的一些科研单位和有建筑系的大学一直在学术上有着广泛的交流与联系,每年所里都有不少同事应邀忙于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这些陈公都不参与。除做自己的研究工作外,却对培养新生力量及为出版社出好书把关而倾注心力,如为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建筑系研究生授课、评阅研究生毕业论文;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筹备编写《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承担战国至北宋木结构建筑技术的撰写工作,为文物出版社主编《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丛书参与文物出版社的一些重要著作的编审工作等,先生一直脚踏实地勤劳工作,不尚虚声。

第8篇

非常欢迎大家来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旅游观光,现在我们正行进在忻州至五台山的公路上,利用行车时间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五台山概况。

五台山是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风景区绝大部分坐落在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台县境内,有小部分跨繁峙、代县和河北阜平,周边达500余里。五台山的壮美风景在于它的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和奔流不息的清水河,五台山的名胜精华则是它那众多佛教寺庙。

五台山这一名称是对五座山峰的共同特点的形象概况。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巅都是高大的缓坡平台,所以叫五台山。五台的海拔高度多在2700米以上,最高的北台海拔达到3058米,为华北第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绝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而五台山例外。这里山高林深,气候凉爽,降雨较多,植被覆盖率很高,风光秀丽,景色壮观,有清凉山之称,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五台山虽然山高谷深,但交通比较方便,有四关一门与外部相通。北部有华严岭鸿门岩关,通往繁峙县境,西部有峨岭关通往代县,东部有龙泉关通向河北阜平,东南有牛道岭关可通盂县、阳泉,南部有大关连通定襄、忻州和太原。

五台山主要是以佛教圣地而名扬天下的。那么五台山是如何成为佛教圣地的呢?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当他们来到五台山,见五座台顶拱围台怀腹地,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几乎相同,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去五台山修建寺院,明帝准奏颁旨,在五台山修建了大孚灵鹫寺,即今天显通寺的前身,成为与洛阳白马寺齐名的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五台山也就成为佛教圣地。从此五台山的佛寺越来越多,香火日盛一日。到南北朝时,五台山已有寺庙200多处,唐代更达到360多处,有僧尼3000余人。但由于唐武宗、周世宗两次大规模灭法,全山佛寺几乎全部被毁。宋、元、明、清,五台山的佛寺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时寺庙已近104处。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诸帝均对五台山佛寺极为重视,不断投入巨资予以修建,到清末,五台山共有寺庙122处,其中青庙97处,黄庙15处,僧尼1000多人。

五台山现有寺庙50余座,尽管与历史上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然是寺庙最为集中,香火最为旺盛的。而且五台山的佛寺,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以及民国均有遗存,建筑宏伟,式样繁多,精细严整,手法典型,连续性强,本身就是一部唐代以来中国建筑史,是研究和欣赏中国古建筑的难得场所。另外,寺内佛教造像手法多样,技艺高超,泥塑、木雕、铜铸、玉雕应有尽有,同样是欣赏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的最佳场所。

前面这个小城叫东冶,东冶镇西北10余里便是我们这次五台之行的第一个游览点南禅寺。

南禅寺:南禅寺到了。我们从南路上五台山,首先游览这座古刹,事实上已经登上了五台山文物的最高峰。因为南禅寺内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大家可能知道,山西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馆的美誉,现存古建筑,其数量之多、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有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山西的古建筑以五台山地区最为集中,而五台山的古建筑又以南禅寺最为古老。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附近小银河一侧的河岸土崖上,庙宇坐北朝南,迎面和背面各有一道山梁,寺旁渠水环绕,林木繁茂,红墙绿树,溪水青山,极为幽静。南禅寺就是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已经存在了1200多年。寺院并不大,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南北长印米,东西宽51米,分两个院落,共有殿堂六座,即大佛殿、东西配殿及南过门殿等。

大佛殿为寺院主体建筑,面宽和进深都是三间,而内里却是一大间,是单檐歇山顶建筑,共用十二根据柱支撑殿顶,墙身并不负重,只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周檐柱柱头微微内倾,四个角柱稍高,使得层层伸出的斗拱翘起。这样,大殿既稳固又俏丽,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据大殿横梁上题记可知,此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1217年,是中国现存所有木构古建筑的老大哥。这也是南禅寺海内外闻名的主要原因。殿内的塑像都是唐代作品,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两旁是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其余为大弟子阿难和迎叶及护法天王等群像,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营造出佛界肃穆而和谐的良好氛围,不论是结跏趺坐于正中的佛主,或者是骑狮的文殊菩萨和乘象的普贤菩萨,抑或是凝神肃立的阿难和迎叶,还是威猛雄壮的护法天王,个个神态自若,表情逼真,若动若静,栩栩如生,都是艺术精品,其风格与敦煌莫高窟彩塑如出一辙。佛坛四周嵌有砖雕70幅,是唐代砖面浮雕艺术杰作,同样颇具艺术价值。置身大佛殿内,犹如进入一座唐代艺术殿堂,不论建筑,还是塑像、砖雕均是稀世国宝。

走出大佛殿,大家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一座唐代建筑为何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答案应从三方面去找。从地势和气候上说,这里高而背风,较为干燥,有利于木构建筑物的完好保存;从所处地理位置上讲,南禅寺远离寺庙最集中的台怀闹区,藏于偏僻山乡之中,不太引人注意,所以能够躲过唐代以后历次大规模灭法和刀兵之劫;最后还要归功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精心保护,免去了可能发生的其他人为破坏。正是这几方面的原因,从而使南禅寺这座千年古刹得到完善的保存。解放后,国家对古刹极为珍视,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拨专款进行维修,进而使南禅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我们的南禅寺之行暂且到此,下面我带大家去欣赏与南禅寺齐名的另一处唐代古建筑佛光寺。

佛光寺:这就是在佛刹中被誉为中华瑰宝的佛光寺,它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佛教寺院。佛光寺东、南、北三面环山,惟西向开阔,寺因山势而建,坐东朝西,整个寺区松柏苍翠,殿宇巍峨,环境清雅;寺院布局疏朗,排列有序。寺内有北魏以来的建筑和许多文物古迹,这在全国都是比较少见的。1961年,佛光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讲到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我们不能不提起它的发现者我国古建筑专家梁思成(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之子)先生。

1937年的夏天,梁思成先生等四位教授,兴匆匆地来到五台,在这之前,他们曾去了敦煌,在绚丽多彩的众多壁画中,有一幅五台山图,特别引起他们的注意:画面上,古刹林立,游人不绝,还有一座不曾见到过的宝塔

在佛光寺,梁思成教授找到了这座塔,与画上的一模一样,1400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健在!它是北魏遗物,双层六角,上实下空,绳纹切砖,有印度的束莲柱。它不仅是我国古建筑的珍品,也是中国和印度古代文化交流的纪念碑。大大出乎梁思成所料的,就是除了这祖师塔,整个佛光寺都是一个古代艺术的新大陆。通过精心研察,测量绘图,写出了论文《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荟萃一寺的魏齐唐宋四个孤例;荟萃一殿的唐代四种艺术》。文章发表以后,轰动了中外建筑学界。佛光寺从此不只是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有的外国学者公开称呼佛光寺为亚洲佛光。

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后来被毁。现在佛光寺的正殿为唐代所建。因其在寺内东部的制高点上,是佛光寺的大雄宝殿,故名东大殿。在五台山是首屈一指的。大殿正中的大佛坛上面有三佛和菩萨胁侍等像三十五尊。佛坛的正中间是降魔释迦像,左边是弥勒佛,右边是阿弥陀佛。释迦、弥勒都有螺发,阿弥陀佛是直发。这三尊塑像,都面颊丰满,眉毛弧弯,嘴唇端正,具有极为显著的唐风。弥勒佛和阿弥陀佛的胸部、腹部的衣裙与结带,和释迦与阿弥陀佛垂在佛座上部的衣招都非常一致,这是唐代的固定形式。菩萨立像均向前倾,腰部微微弯曲,腹部略突起,这是唐代中叶以后菩萨塑像的特性,与甘肃敦煌的塑像同出一范。

另外,供养菩萨均为一足蹲一足跪在高耸的莲座上。这种塑像除了甘肃敦煌石窟和山西大同华严寺以外,在国内还不多见。

佛坛的左梢间又有普贤菩萨骑像,两个菩萨胁侍,獠蛮牵着象,普贤像前有起陀和一个童子像。佛坛的右梢间是文殊菩萨骑狮像,拂林牵着狮子,两个菩萨胁侍。这和通常文殊居左,普贤居右的配置是不相同的。

殿内两梢间的极端前角,都立有护法金刚,形体魁伟,遥对而立;身披甲胄,手持宝剑,怒目而视。与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唐墓出土的武俑十分相似,只是比出土的武俑高大得多。

佛坛左端金刚的右侧,有一面颊丰满,袖手趺坐,大约40多岁的中年妇女塑像,形态亦宛然如生,

此外,沿着佛殿两山墙砌台上还排列着五百罗汉塑像。据东大殿前明代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十月二十三日重修佛光寺补塑罗汉碑记云,确系明代遗物。

东大殿内柱额上的几幅拱眼壁画,亦为唐代遗物。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右次间内柱前额上的横幅。横分三组:中间一组以佛为中心,七菩萨胁侍。左右两组以菩萨为中心,其旁边又各有菩萨、天王、飞天等。壁之两端有僧俗供养人像,北面一排是披袈裟的僧徒,南面一列是袍服大冠的文官。内有一人,好像是在权衡长短,那嘴边上的胡须飘然若动,与敦煌画中的人物几乎没有两样。壁画颜色除石绿以外,都是深暗铁青色。各画像的衣纹姿态都极其流畅,具有唐代风韵,而画脸和胡须的笔法,还含有汉画的遗风。

东大殿左右四梁下还有唐人题字,如:敕河东节度观察个置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郑、助造佛殿泽州功曹参军张公长、功德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密公遇、执笔人李行儒等字迹,清晰劲沉,实属不易多得的庸人墨迹。

我们刚才介绍的东大殿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四种艺术,萃聚在此,就是被梁思成先生称为孤例的四绝艺术。

金阁寺:我们从南路进五台山,过收费处牌楼,前行不远,这座立于路北山坡金碧辉煌的庙宇,便是台怀腹地第一大寺金阁寺。这金阁寺位于南台之北、中台之南的金阁岭上,海拔高度达到1900多米,除台顶寺庙外,金阁寺所处地势最高。该寺距台怀镇约十五公里。

金阁寺创建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是由印度来的大法师不空,根据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江南高僧道义来五台山礼佛,梦幻中看见这里金阁浮空的传说,主持建造的。当时铸铜为瓦,瓦上涂金,以合金阁之圣名,整个寺庙金光灿烂,无比辉煌,从敦煌壁画中至今仍可看到当时金阁寺的盛景。而且,不空大师作为密宗的主要创立者在金阁寺开办道场,译讲密宗仪轨,所以金阁寺在国内外很有声誉,也是古代中国和印度佛教文化交流的实证。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地域文化精神,建筑性格,历史

现代建筑中“以人为本”已逝去,过多地去讨论功能空间人性化也已成了多余,因为这些东西在浪滔之后已经深深赋予建筑本身。中国加入世贸后,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地域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地域文化精神

1.1地域文化的内涵

尔今,在当代建筑理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莫过于“地域性”和“文化性”,其实简单地说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的概念,本不需要将它割裂开来分析又分析。一句话,地域差异只谈文化差异。在特定的地域气候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是符合当时当地民族特性的,因此,长期以来,必然形成特定地域的特定文化,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在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是不尽相同的,建筑文化也是普遍遵循这个规律的。

1.2地域文化的外延

既是文化就会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地域文化也是如此,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人们只能去理解它,体会它。

从更深层来谈,“文化”是为人们所接受且深深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单就广泛的人群而言,建筑审美也会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什么有些建筑是“公认”优秀的,这不仅仅靠建筑界人士就可以评判定位,最主要的还靠群众,尤其是那些每天抬头可看见或者与之密切联系的人们。

有人不禁会问:那他们对其有何标准呢?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审美观念,一种不是与生俱来但又需要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的精神,会“指引”着他们,“影响”着他们。另一方面,建筑是服务于群众的,因此,优秀的建筑必然需要与“人群”产生共鸣,能够在精神上引起他们的感悟,激发他们一tL,灵深处的情感。因此,优秀的建筑同样应该具备一种地域文化精神。这就是地域文化外延,既存在于人们心底,又表达在建筑中的一种精神。

2建筑性格

通常在谈论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说他是否有性格,有怎样的性格,或腼腆或大方,或开朗或沉闷。建筑也同样具有人的这些特征,或富有情感,或冷若冰霜。

建筑性格与建筑个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建筑个性是讲求另类,构思新颖大胆,而建筑性格主要是说它内在的本质,有内涵、有品质,能够给人亲切感和深厚韵味的。然而这些正是当代身边建筑最缺乏的东西。

对于每个建筑作品,当他能够完整地实现矗立在你眼前的时候,它就可以拥有语言了,与周围的人群产生交流,是否能为人们所认可接受,那就看它的性格是否与人们的性格一致。

3地域文化精神与建筑性格

3.1感悟

中国的木构架的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在世人堪称是神化,而延续到今天,它却成了在众多建筑师看来是“落后产物”的敷生物种而妄自菲薄起来。更有些建筑师以为拼凑几个天井盖几个大屋顶就使建筑具有了民族性、地域性。这些简单、庸俗的东西,就这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很熟悉的日本文化,它的发展多是借鉴于中国,作为代表其建筑特点的“神化”建筑,以木构架和两坡悬山为特征,具有洗练简约的优雅的洒脱;再看日本的“枯山水坪庭”,也是将中国禅宗和中国造园艺术精神揉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上海金茂大厦是美国人设计的,汲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不是简单的模仿,没有玻璃瓦,没有风铃但整个建筑却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的神韵。

所有这些例子,都足以使那些标榜“地域性”、“文化性”的仿古或复古建筑相形见拙。

3.2呼唤

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经济财富,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西方文化的渗透和WTO的加入,外来的建筑文化更是充斥着整个建筑市场,“国家歌剧院”、“国家电视台”、“鸟巢体育中心”,以北京为首的,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名城,现在竟成了国外“知名”建筑师们的试验基地与练兵场。不禁会问,我国的本土建筑师哪去了?

其实就在身边,在低头,在沉默,殊不知还是这块土地,还是这些文化,就是无限智慧与力量的源泉,也正是抵制这些外来不良文化的有力武器,也正是发扬光大中华优秀文化的最佳时机。然而还是没有人敢站出来,只因为他们身上缺少了一样东西、一种精神——地域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