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化学综述论文

时间:2023-03-29 09:19:43

导语:在化学综述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化学综述论文

第1篇

作者:安梅梅 李晓东 单位:天水师范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缓蚀剂通常是通过与青铜器金属表面吸附、配位后在青铜文物表面形成一层铜离子与缓蚀剂紧密结合的配位型高聚物膜[Cu(Ⅰ)-BTA)]n[10,13-14],从而将在外界的铜离子包裹起来,防止“青铜锈”向内部金属铜的进一步转移腐蚀,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Cl-会在完成的清洗中去除,从而减少了青铜器的进一步腐蚀.其作用机理以苯并三氮唑(BTA)与铜离子的作用过程为例加以说明(图略).目前,常用的缓蚀剂主要有苯并三氮唑(BTA),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AMT),2-氨基-5-乙硫基-1,3,4-噻二唑(AETD),2-氨基-5-乙基-1,3,4-噻二唑(AETDA),5-苯基-4-氢-1,2,4-三唑-3-硫醇(PTAT),2-巯基苯并恶唑(MBO),2-巯基苯并噻唑(MBT)和2-氧代苯并咪唑(MBI)等.其优化后的几何构型见(图略)缓蚀剂分子的构型一般而言,缓蚀剂分子与金属作用时其活性中心主要是分子中的氮原子(N)、氧原子(O)和硫原子(S)等杂原子[15-16],而这些杂原子主要存在于吡啶环、噻唑环和三唑环等分子及其衍生物中,这些杂原子又与碳原子相互作用,影响到缓蚀剂分子与金属的相互作用.所以,本文在利用Gaussian09程序在B3LYP方法和631+GD基组的基础上,对缓蚀剂分子中杂原子与碳原子、杂原子之间的键长(表略)和几何构型作了详细的分析,以利于研究缓蚀剂分子与铜离子的作用原理.通过对8种常见的缓蚀剂分子进行结构优化后发现,其大多数分子成平面型或近似平面型结构,仅有PTAT分子的几何构型中苯环和三唑环各处于不同的二个平面中,其主要原因是二个环仅有一个碳碳单键相连所致.对表1的数据归纳后还发现,所有缓蚀剂分子中都存在共轭体系.在AETD分子中C1=N1、N1-N2、N2=C2和C2=N3双键的键长比非共轭体系中相应的键长(0.128nm、0.137nm和0.128nm)要长0.001nm、-0.010nm、0.002nm和0.010nm.可见,该分子中N原子以P轨道上的孤对电子参与共轭,使得C=N双键键长增长,N-N单键键长缩短;另外,在AETD分子中C1-S1-C2单键键长分别为0.178nm和0.177nm,比单独的C-S单键键长缩短了0.005nm和0.006nm,说明S原子中3P轨道上的电子也参与了共轭体系.在其它的缓蚀剂分子中也同样存在与AETD相似的键长增长与缩短的现象,可参见表1相关数据和图2中优化后的几何构型得到其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认为,8种缓蚀剂分子都存在P-p共轭体系,而P-p共轭的结果使缓蚀剂中杂原子上的电子更易离域,p电子将更加容易转移到铜离子或铜原子上,从而形成配位键.同时,也利于未氧化的铜原子向缓蚀剂分子的空轨道反馈电子,使缓蚀剂分子稳定地与铜原子表面形成有效吸附,阻止了腐蚀介质向其它铜原子扩散.缓蚀剂中杂原子的电荷密度当缓蚀剂和青铜器相互作用时,缓蚀剂中杂原子的电子云会进入青铜器中铜离子的空轨道,从而形成化学键[16].缓蚀剂中杂原子的电荷密度越多,即净电荷越多,理论上则会有更多的电子进入铜离子的空轨道,所形成的化学键也愈加稳定,则缓蚀率就愈高,所以,通过判断缓蚀剂中杂原子上的电荷密度,就可以从理论的量化参数上初步确定缓蚀剂的缓蚀能力.,在缓蚀剂分子中杂原子N、S和O的电荷密度值有正负之分,正值表示在该原子上相对于其它原子有较少的净电荷,而负值则恰恰相反.通过比较表2中的各种缓蚀剂后发现,杂原子中净电荷较多的缓蚀剂有MBI、BTA、AMT和AETDA,并且在N原子上的净电荷要大于O和S原子上的净电荷,所以推测在和铜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学键主要发生在N原子缓蚀剂的前线轨道能量前线轨道理论认为[15,17]分子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的能量EHOMO越低,则表示分子给予电子的能力越弱;反之,EHOMO越高,则分子向外提供电子的能力越强,随之亲和性也就越强.而分子的最低空轨道LUMO能量ELUMO越低,表明分子接受电子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另外,分子的最低空轨道与最高占有轨道的能量差(ELUMO-EHOMO)是分子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其差值越大,分子越稳定,越不易参与化学反应;差值越小,分子越不稳定,越易参与化学反应.图3为文中所列的8种缓蚀剂分子的最高占有轨道、最低空轨道和能量差值.从图2中可见,缓蚀剂分子中EHOMO最高的分子是MBI,最低的是BTA;ELUMO中最高的是MBI,而最低的是BTA.从以上分析说明分子MBI具有较强的亲和性,易于铜原子或铜离子发生作用,但不易接受铜原子的反馈电子,使得其形成的配位键稳定性降低,而缓蚀剂BTA则恰恰与MBI相反,能与铜原子或其离子形成较为稳定的配位键,但难于铜离子或原子相互作用.从图3还可见,缓蚀剂分子中最低空轨道与最高占有轨道的能量差E以AEDTA为最高,而BTA和MBI分子的能量差几乎一样.可见,要得到既能快速与铜离子或原子作用形成配位键,又可使其配位键键能提高的缓蚀剂是今后设计开发的又一挑战.缓蚀剂的最高占有轨道量子化学中的前线轨道理论认为,反应物间的相互作用仅在分子的前线轨道之间进行[15,18],所以要进一步了解缓蚀剂分子与铜离子或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就必须了解其分子的HOMO与LUMO的轨道分布,才能直观清楚的掌握缓蚀剂分子的作用机理.图4和图5分别为上述8种缓蚀剂分子的HOMO和LUMO轨道分布图形.从图4中可以清晰地看出,MBI的轨道能均匀的分布于整个分子的周围,增加了HOMO轨道在有效空间内的活性区域.这种分布提高了MBI分子的亲和性.从图5中可见,BTA分子的LUMO轨道分布较其它轨道更为均匀,有利于外界的孤对电子进入该轨道.该结论也符合ELUMO与EHOMO的变化.

本文对8种常见的缓蚀剂分子采用Gaussian09程序,在B3LYP方法和631+GD基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和反应活性作了详细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分子成平面型或近似平面型结构,所有缓蚀剂分子中都存在共轭体系;并且缓蚀剂分子MBI、BTA、AMT和AETDA中所有N原子上的净电荷要大于O和S原子上的净电荷,推测其活性中心可能在N原子上;通过对所有缓蚀剂分子的HOMO、LUMO和E分析后发现,BTA和MBI分子在ELUMO和EHOMO上具有其特殊的能量值,并且在轨道分布图形中得到验证.结合以上理论分析可以得出最具有缓蚀性能的缓蚀剂是苯并三氮唑(BTA)和2-氧代苯并咪唑(MBI).

第2篇

英文名称:Progress in Physiological Sciences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生理学会;北京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559-7765

国内刊号:11-2270/R

邮发代号:2-56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10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3篇

关键词:考研;本科毕业;冲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117-02

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现更名为“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自2008年成立至今,一直遵循内蒙古大学“求真务实”校训,秉承内蒙古大学“开放、开门、开明”的办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鄂尔多斯及内蒙古地区培养了大量本科人才,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近来经济形势的突变,煤炭和煤化工发展受限,本科生面临越来越紧张的就业形势,学生考研的热情高涨,不可避免的与本科生正常教学产生时间、内容及培养要求等各方面的冲突。这一现象在大部分地方普通院校呈蔓延之势,除了影响本科教学外,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冲突尤为明显,导致毕业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不高、投入不足和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降[1],甚至引起一些取消毕业论文/设计的议论[2]。大量对策建议加强本科科研训练、提供经费支持、提高过程监管、提前加强设计和工作后考研等措施[3,4],在一定上提高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然而存在治标不治本的问题,还需进一步的统筹规划,结合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找到标本兼治的办法。

一、时间冲突

以2016年考研为例,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5年12月26日至12月28日。2016年2月中旬,各院校陆续公布初试成绩。3月上旬,34所高校自划线公布。3月底至4月上旬,34所自划线院校复试。4月上旬至4月底,国家线院校陆续开始复试。因此,考研学生的只有在2016年1月至3月上旬的时间较为充裕,可以准备考研之外的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事宜,而这段时间正是学期期未和寒假时间。内蒙古各大学研究生复试名单公示日期为2016年03月22日,复试考试时间为4月1-2日,在此期间,研究生考试过线考研生则要准备复试考试,即4月份以后才有时间准备毕业论文事宜。

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化学工程工艺专业本科生在3月10日完成毕业实习,3月11日开始毕业论文/设计,4月20日提交毕业论文/设计。综合考虑可知,考研学生以读研为主要要务,在复试之前都需集中精力准备复试,只有4月3-20日共约18日的时间准备毕业论文/设计。考研生根据现实一般都选择做毕业论文,而没有参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也只能选择让学生做综述论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本科生需要做好文献资料整理、撰写内容提纲和组织综述内容等,并确保格式无误,重复率较低,时间上不够充足。

二、内容冲突

内蒙古大学研究生化学专业考试内容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化学专业综合一和化学专业综合二,部分专业需考数学和相应专业课程。研究生复试分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为外国语、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面试内容由学院老师指定。研究生招生考试主要在选拔政治、英语和专业各方面成绩全面发展的学生,因此考研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复习政治、外语和数学等非专业课程。特别是外语考试内容没有结合专业外语内容来考试,导致考研生在进入研究生学习以后,阅读和撰写英文文献遇到较大的阻碍。

而毕业论文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文献查阅、论文框架的构建、论证材料的选择和形成论文初稿,实验论文还需要准备实验方案、实验材料、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等内容。毕业设计要求完成课题背景及意义、设计技术参数、目标、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及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技术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技术路线和参考文献等内容。特别是重点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都紧密结合指导老师的科研工作,实验经费充足,仪器设备集全,在读硕士和博士较多,这些资源都给本校的本科考研生或保研生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使这些学生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经历了完整的科研训练和教育,大大提高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总之,考研与复试的内容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由于目的不同,导致两者内容相差较大,而本科生由于时间有限,无法兼顾。而且在大多情形下,考研的学生都是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准备研究生选拔考试和复试上,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准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必然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低下。

三、要求冲突

研究生考试与复试的目的主要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筛选一批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和专业基础扎实的本科生,通过进一步专业学习,培养成具有一定科研素养或工程试验能力的硕士研究生。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及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生选拔考试和复试偏重于各科目基础知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对科研方面能力要求体现较少。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对本科生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一次全面检验,同时,能锻炼学生独立完成科研工作的能力。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要求与研究生培养要求具有一致的地方,然而,这一点要求在研究生选拔考试和复试中体现较少。

四、对策思考

由于考研学生忽视了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导致部分重点高校通过提高本校免试和复试成绩比例,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然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为一项全面而完整的科研训练工作,其本身就具有为研究生学习打下基础的作用,这一点是研究生指导老师希望录取生重点加强的部分,这个目标上所有高校老师的目标是一致。正因为如此,提出如下建议:

1.将毕业实习时间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本科毕业课题在大四上学期就可确定。这样毕业生可以早点准备,考研生也可以在入学考试完后全身心投入相关工作。

2.改革研究生复试内容,增加毕业论文/设计相关内容的考察。由于外语、数学和政治等科目的考试在入学考试中已全面考察过,复试考试内容有重复之嫌。而对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的了解程度,更能体现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

3.合理控制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学生比例。由于研究生指导老师一般要求录取生参与毕业论文实验,普通高校应该控制一定的论文与设计学生比例,以提高部分毕业生科研经验和素质。

总之,通过上述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冲突的分析,提出的建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合考研和毕业论文/设计上的部分矛盾。然而,具有如何操作以保证研究生录取工作和本科生毕业工作的协调性,还需进一步在制度上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张超,刘雷.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原因浅析[J].科技信息,2009,(30):74-75.

[2]饶家辉,张乃生.综合性大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辨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4,8(3):100-104.

[3]贾宇波,童基均,寿萌吉,张华熊.本科毕业设计中若干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9,(Z1):152-153.

[4]康薇.考研背景下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设计新思考――以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20):159-160.

Consideration of Conflicts between Undergraduate Thesis/Design with Postgraduate Examination

WU Zhen,ZHANG Xian,PANG Jing-lin,ZHANG Xian-ming,GAO Yan-peng,YANG Zhong-ping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Ordo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Erdos,Inner Mongolia 017000,China)

第4篇

关键词:液压;凿岩机;设计研究;建议

中图分类号:TD421.2 文献标识码:C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various design and research literature on hydraulic rock drills in China, enumerates major arguments in some related papers, points out the imperativ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academic and policy-related advice on the R&D of the hydraulic rock drills industry in China.

Keywords: hydraulic; rock drill; design & research; opinion

1 我国液压凿岩机设计研究历史回顾

我国液压凿岩机的研制起步非常早,距今已近50年。我国液压凿岩机技术研究也很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长沙矿冶研究院等就翻译了大量国外液压凿岩机专利和论文,七十年代后期,我国作者撰写了大量液压凿岩机的技术论文,直到现在,关于液压凿岩机的论文与专利仍然不断出现在各类期刊与网络上。

我国液压凿岩机设计研究方面的论文,有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学士论文,有期刊论文,也有网络论文,在整个液压凿岩机技术论文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估计有20个高等学校(其中包括3所师范大学)和近10个研究院所的作者发表过液压凿岩机技术论文,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液压凿岩机设计研究方面的论文。专利文献更是与液压凿岩机结构设计有关。可见,液压凿岩机设计研究在我国并非冷门。

我国液压凿岩机的技术论文与设计研究论文大量产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我国液压凿岩机产品发展很缓慢,独立开发的产品,很少能在市场站住脚。

2 我国液压凿岩机文献的分类

2.1 研究型论文

2.1.1 设计计算型论文

此类论文数量多。

设计计算型论文包括了仿真计算,优化设计,活塞间隙优化设计,蓄能器设计优化,换向阀设计优化,活塞缓冲设计,钎尾缓冲设计,冲击频率调节方法等等。

博士、硕士、学士的论文几乎全部属于此类。高校与研究院所作者的论文大都属于此类。此类论文数量多。

2.1.2 实验研究型论文

实验研究型论文包括实验方法介绍,实验设备和仪器介绍,实验项目介绍,测试结果与测试曲线分析,误差分析等等。

此类论文中介绍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法的较多。专门介绍液压凿岩机测试结果与曲线,并且进行分析的论文较少,大多散见于设计计算论文中,作为计算正确性的证明。

高校与研究院所作者有些论文属于此类,此类论文数量不多。

2.1.3 材料热处理研究型论文

材料热处理研究型论文包括活塞、钎尾的选材与热处理,铜套的选材等等。关于活塞、钎尾的选材与热处理的论文较多,关于其他零件的论文数量少。

2.1.4 加工工艺型论文

加工工艺型论文包括凿岩机主要零件的机加工的设备,工装夹具,量具与测量方法,工序与工艺步骤,怎样保证尺寸精度与位置精度,等等,大概是技术保密的原因,此类论文数量极少。

2.2 综述型论文

2.2.1 产品品种型号综述型论文

产品品种型号综述型论文包括当时国内外液压凿岩机产品的厂家,系列,型号,主要性能参数等等。

此类论文数量较多,但大多是介绍阿特拉斯、山特维克公司的液压凿岩机产品,介绍国内产品的较少。

2.2.2 产品历史发展综述型论文

产品历史发展综述型论文包括介绍国内外液压凿岩机历史发展,产品型号推出的年代,市场情况等等, 此类论文数量不多,但大多是介绍蒙特贝塔、阿特拉斯、山特维克公司的液压凿岩机产品历史,介绍国内产品历史的较少。

2.2.3 产品技术综述型论文

产品技术综述型论文包括液压凿岩机结构类型,技术进展,等等。此类论文数量少而且内容重复较多。

2.2.4 产品市场调研分析指导型论文

产品市场调研分析指导型论文包括当时国内使用的液压凿岩机产品的主要型号,市场保有量,年销售量与销售额,备件销售量与销售额,市场的细分,将来市场的趋势预测,市场对液压凿岩机的性能与技术要求。

此类论文很重要,对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企业的产品规划指导意义很大。

此类论文数量极少,几乎没有,倒是在网络上各种市场调查公司的广告不少,只提供提纲,具体内容要付费才能提供。

由于我国缺乏市场液压凿岩机产品销售数据统计,要写出高可信度的此类论文,必然要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只靠个人或一个单位的力量难以完成,最好有行业组织与行政力量的参与。

2.3 使用维修型论文

2.3.1 产品使用方法型论文

产品操作方法型论文包括凿岩机冲击压力,旋转压力,推进压力的优化匹配,钻头直径与旋转速度的匹配,操作方法等等。

此类论文数量不多,有北京科技大学高澜庆教授等的论文“液压凿岩机主要工作参数对凿岩速度影响的试验研究”,有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二工程局梁明华论文“液压凿岩机旋转速度与凿孔直径的关系” [1],是凿岩机使用实践总结,指导意义更大。

2.3.1 产品维修与故障分析型论文

产品维修与故障分析型论文多数为水电工程局、铁路隧道工程局的技术人员所写。此类论文来源于生产实践,言之有物,参考价值很大,数量不多,列举如下:

煤科总院北京建井所黄园月、李耀武、郭孝先“液压凿岩机的故障分析与防治”;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二工程局何雄彬“HDl35A和COPl238ME型液压凿岩机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 [2];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李同明“阿特拉斯ROCD7钻机使用中易出现的问题与改进” [3];

李强“Atlas 1838型凿岩机六种常见故障的排除”[4];

张兆钦“COP1238凿岩机技术特点及使用维护” [5];

田华军“HL500型液压凿岩机的日常维护保养” [6]。

2.4 产品介绍型论文

2.4.1 产品性能介绍型论文

产品性能介绍型论文多为介绍阿特拉斯、山特维克公司产品的论文,也有少量介绍国内海卓公司产品,乐清采矿机械厂的液压凿岩机产品的论文。

2.4.2 市场应用报道型论文

国外作者关于液压凿岩机市场应用报道型论文很多,国内此类论文数量很少,有少量关于YYT26支腿式液压凿岩机工程案例,使用成本效益分析的报道。

2.5 专利文献

最近的十几年关于凿岩机械的专利有六十多件,大都是液压凿岩机械的结构设计方面的专利。尚未见到有重大影响,或产生效益的专利。

3 我国液压凿岩机技术研究的不足

3.1 凿岩机文献的五多五少现象

通过对我国液压凿岩机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有五多五少现象。

(1) 设计论文多,实验与工艺论文少;

(2) 研究论文多,使用维修论文少;

(3) 性能介绍型论文多,市场应用报道型论文少;

(4) 历史发展综述论文多,市场调研分析指导型论文少;

(5) 专利多,影响小。

3.2 缺少学术交流讨论

我国大概有20多年没有开过全国性液压凿岩机技术方面的交流会或研讨会。

我们众多的论文作者,都是在自说自话,没有交流,没有讨论,更没有争论。论文提出的论点,基本没有人跟进,进行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证明或证伪,或补充,只是不加评价的引用。

我怀疑,很少有人认真阅读这众多的论文,如果不是博士生,硕士生,大学生因为做毕业论文的需要,阅读的人就更少了。我国关于液压凿岩机论文的影响力实在有限。

3.3 设计理论研究与产品生产脱节

我国大概可称得上液压凿岩机设计研究论文数量大国,但是我国自行开发的液压凿岩机产品多数从市场上消失,现在还能在市场上站住脚,有一定销售量的产品,多数为1980年代技术引进的产品。这种情况至少说明我们的设计研究和产品生产是脱节的,或者说明我们的设计理论还不成熟,还要不断改进。

4 我国液压凿岩机设计理论的主要论点

4.1 关于凿岩机冲击机构设计理论

4.1.1 三段法理论

认为活塞往复运动一个周期是由活塞回程加速、回程减速、冲程加速三个阶段组成的。4.1.2 设计变量理论

将一个无量纲数称为设计变量,这个无量纲数可以是:

(1) 冲程时间与活塞运动周期之比;

(2) 活塞回程加速度与冲程加速度之比;

(3) 活塞行程与可能最大行程之比;

(4) 活塞后腔受压面积与前腔受压面积之比,很明显,第四个无量纲数最直观,最易检验。

4.1.3 优化设计理论

根据以下5个设计目标,求得一个最佳设计变量。

(1) 蓄能器容积变化的最大值最小;

(2) 蓄能器隔膜震动次数最小;

(3) 能量利用效率最高;

(4) 冲程时,最大瞬时流量最小;

(5) 回程时,最大瞬时流量最小。

4.2 关于换向阀设计理论

4.2.1 换向阀中位正开口理论

换向阀在中位时,换向阀的高压窗口与低压窗口都有微小开启,叫正开口。认为正开口有益于冲击机构性能改善。主张应该采用正开口。

4.2.2 换向阀最优行程理论

换向阀行程的选取受到阀口通流面积,换向时间与阀耗油量三重制约,存在一个优化点。

4.3 关于蓄能器设计理论

4.3.1 高压蓄能器与活塞运动的最佳耦合理论

蓄能器的蓄油与排油量不仅与蓄能器的容积有关,而且与系统的工作频率有关,如果蓄能器固有频率选择不合适,即使加大蓄能器容积,也不能增大蓄能器的蓄油与排油量。

在蓄能器结构参数固定,凿岩机进油压力确定的情况下,可以改变蓄能器充气压力来改变谐振频率,使得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这个理论是极有理论研究价值与学术价值的,是一个动态的理论,是北京科技大学首先进行研究的,可惜无人跟进,这方面的论文太少。

4.3.2 蓄能器一次振动理论

在活塞运动一个周期内,蓄能器隔膜只有一次振动。这个理论已经包含在第4.1.2小节的优化设计理论中了,这是一个静态的理论。

4.4 关于信号孔位置

4.4.1 活塞回程换向信号孔位置的计算

这个理论是由北京科技大学与中南大学提出的,这是极其重要的计算,缺了这个计算公式,无法进行凿岩机的图纸设计。

4.4.2 活塞冲程换向信号孔位置的确定

这个理论是由北京科技大学与中南大学提出的,这也是极其重要的计算。既不能换向太早,使得撞击钎尾时,活塞已经被减速,也不能换向太晚,造成活塞二次打击钎尾。

4.5 钎尾反弹缓冲动力计算

研究这个理论的有浙江大学张新等人,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刘智等人,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赵宏强等人,杨国平等人,难能可贵的是,张新做了实验研究,有实验曲线图。

4.6 其他理论

(1)活塞密封间隙与长度优化理论;

(2) 活塞空打缓冲结构计算;

(3) 冲击频率无级调节自动换挡理论。

以上3种理论均有,就不一一论述了。

5 我国液压凿岩机设计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5.1 换向阀的结构尺寸问题

(1) 换向阀中位负开口的优缺点分析;

(2) 最优负开口量的计算与实验验证;

(3) 换向阀最优行程理论与实验验证。

5.2 活塞与缸体结构尺寸问题

(1) 活塞前后腔面积的确定及优化;

(2) 活塞回程换向信号孔位置的确定;

(3) 最优冲程换向信号孔位置计算与实验验证。

5.3 蓄能器与活塞运动的最佳耦合理论

研究蓄能器隔膜的动态频率响应,蓄能器最佳充气压力的计算。

5.4 钎尾反弹缓冲系统动力计算与实验验证

不但研究缓冲机构本身,进行静力学计算,更要研究钎尾反弹缓冲系统的动态响应,将缓冲机构,钎具与缓冲液压油路作为一个系统,研究缓冲活塞的频率响应,缓冲液压系统是否能有效吸收钎尾反弹的能量,又是否能迅速将钎头重新抵紧岩石。

5.5 凿岩机反打系统动力计算

既要研究反打机构本身,进行静力学计算。更要将反打机构与反打液压油路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反打活塞的位移,运动速度与冲击能量。

5.6 零件的气蚀与腐蚀问题

(1)活塞前后腔气蚀问题的计算与解决方法;

(2)凿岩机壳体联接平面点蚀的原因与预防。

6 我国液压凿岩机设计研究的学术建议

6.1 反求法

对国外高端液压凿岩机结构尺寸的分析,用反求法研究凿岩机冲击机构的设计计算公式与方法。反求法基本属于归纳法,反求法需要统计多台高端液压凿岩机的结构尺寸,统计数据越多,代数计算公式越接近实际,设计指导作用越大。这方面的工作似乎还没有人去做。

6.2 验证法

将我们国内的设计理论,如用最佳设计变量理论,换向阀最优行程理论,蓄能器设计理论,分析国外高端液压凿岩机的结构尺寸、充气压力等参数,检验是否符合我们的理论。如果大致符合,则验证了我们理论的正确性,如果相差很大,则要寻找原因。

6.3 代数计算公式研究

6.3.1 液压凿岩机设计研究方法的分类

理论分析与公式计算,实验研究,计算机数值仿真是凿岩机设计研究的三驾马车。

三段法,最佳设计变量等属于理论分析计算。

理论分析与公式计算是凿岩机设计研究的基础,是实验研究与数值计算的的基础与指导。

6.3.2 液压凿岩机代数设计计算公式的建立

公式计算必须将凿岩机的物理(实际)模型简化为力学模型,再进一步简化为数学模型,再简化为代数公式。简化必须是合理的,不能与力学模型有大的矛盾和冲突。

在不断的简化中,必然有失真,这时就要用经验系数去校正。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对每一结构类型的凿岩机,都可以研究出一套基本通用的计算公式。

6.3.3 液压凿岩机代数设计计算公式的输入输出

代数公式计算输入的是冲击能,冲击频率,冲击末速度,进油压力, 输出的是活塞质量,活塞前后受压面积,活塞行程,信号孔位置,阀的结构尺寸,阀行程,开口量,凿岩机进油流量等等。

6.4 强化实验研究

6.4.1 液压凿岩机实验的分类

在理论分析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力学模型,数学模型是否正确,简化是否合理,都需要实验验证。数值仿真计算就更需要实验验证了。

这里所说的实验主要是凿岩机内部机理实验,也可是型式实验,而不是出厂实验。

6.4.2 液压凿岩机实验的规范

实验的各种条件,包括样机,液压系统,测量方法,仪器仪表,都应该是明确的,实验的结果应该是真实的,可重复的,重复实验的误差应该进行分析。实验的时间、地点与参加人应该注明。

6.5 数值计算研究

6.5.1 数值计算的定义

数值计算就是虚拟样机技术,因此数学模型要尽可能逼近力学模型与物理模型,数值计算需要输入的数据很多,需要详细的凿岩机图纸数据,否则不能称之为虚拟样机。

数值计算又叫动态仿真,我国在数值计算方面的论文太多了。有基于AMESim的仿真,基于Simulink的动态仿真,基于MATLAB的计算机仿真,准匀加速度法仿真计算,键合图方法仿真,等等。

6.5.2 液压凿岩机数值计算输入输出的基本要求

冲击机构数值计算中,进油流量必须是输入值,而压力是输出值。

数值计算输出结果不能仅仅是冲击能,冲击频率等,必须能输出活塞运动速度、位移,换向阀的速度、位移,活塞前后腔压力的曲线。并且能够描述出液压油的空化与气蚀现象。

数值计算的结果曲线应该用实验曲线验证,未经实验验证的仿真计算是不可信的。

数值计算的结果应该是真实的,不能弄虚作假,其他人也可以重复运行程序。

6.5.3 液压凿岩机数值计算程序的基本要求

数值计算的程序应该模块化,数值计算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不是一个人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因此数值计算的程序应该模块化,可以由一组人员分工,进行编写。

数值计算程序应该界面友好,参数的改变,应在界面中进行,而不应在程序中进行。

数值计算的模型与程序应该是持续改进的,和所有的计算机软件一样,应该有版本号。液压凿岩机数值计算程序应该通用工具化,不要搞成专用工具。不能只有作者自己用,换一个人就不能用。

6.5.3 液压凿岩机数值计算程序的难点

虚拟样机技术是一项浩繁的工程,但是并不是遥不可及。内燃机的燃烧过程,牵涉到化学,燃烧学,热学,力学,都可以做到数值仿真,并且在发动机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冲击机构的数值仿真也一定能做到,但是这要求有一个精干的团队和一个好的实验条件。

数值计算程序都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图纸的,因此通用性较差。不要指望适合于单腔回油的凿岩机,也能适合非单腔回油的凿岩机。也不要指望适合于芯阀结构的凿岩机,也能适合套阀结构的凿岩机。这也是数值计算应用的一个难点。我们至少应该做到,对某一相同结构类型的液压凿岩机,具有通用性。

7 我国液压凿岩机设计研究的政策建议

7.1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

过去几十年,我国液压凿岩机设计研究是以高校和研究所为主体的,和企业产品开发联系较少。事实证明,我国液压凿岩机设计研究进步不大,只有以有实力的大企业为主体,厂学研结合,学校与研究所自己不搞产品生产,只为社会和企业提供知识与技术,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我国液压凿岩机技术与产品的发展道路。

7.2 以行业协会为主体,组织技术交流

与凿岩机的生产、使用有关的行业有凿岩机械气动工具、煤炭、矿山、铁路、水电、冶金等等,在1980年代,矿山机械行业组织过液压凿岩机技术交流会, 1990年代初期, 煤炭建井行业组织过液压凿岩机技术交流会。

8 结语

(1)对我国液压凿岩机研究文献进行了分类,5大类,13个小类;

(2)分析了我国液压凿岩机技术研究的不足,3个方面的不足;

(3)列举了我国液压凿岩机设计理论的主要观点,6大类,13个观点;

(4)列举了我国液压凿岩机设计中亟待解决的5大类共11个问题;

(5)提出了我国液压凿岩机设计研究的5条学术建议;

(6)提出了我国液压凿岩机设计研究的2条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梁明华.液压凿岩机旋转速度与凿岩直径的关系[J].工程机械,2001,32(6).

[2]何雄彬.HDl35A和COPl238ME型液压凿岩机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J].广东水利水电,2001(8).

[3] 李同明.阿特拉斯ROCD7钻机使用中易出现的问题与改进[J].四川水利,2004(3).

[4] 李强.Atlas 1838型凿岩机六种常见故障的排除[J].工程机械,2005,36(3).

第5篇

这其中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干旱的荒漠及沙漠地区,只有中国长江中下游气候湿润、物产丰盈,为什么?要知道,大约3000万年之前,长江中下游也曾处于干旱炎热之中,如同今天的撒哈拉荒漠。

多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这个问题的答案指向青藏高原。是它的隆起导致了中国季风气候的形成,进而造成了地球同一纬度完全两种气候的现状。

如今,这一观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但这始终只是一个概念模型、一个假说。青藏高原的隆升到底是何时、怎样发生的?它的隆升又是如何影响气候环境的?科学家们至今仍未给出系统的、准确的科学证据,甚至存在不同的学派观点。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方小敏研究员的工作,就是考察、采集分析样品,寻找科学证据,以精确的年代控制和定量连续记录,证明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确切关系。

30多年,2部合作专著,近400篇科学论文,一系列系统性、原创性的成果发现,不仅为方小敏和团队赢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支持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殊荣,更将他们推到了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舞台上,成为推动中国自然地理科学前进的有生力量。

如今,方小敏是世界范围内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他说,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探寻地层岩石的“基因”

1983年,方小敏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地质学专业。从这一年,他真正开始青藏高原研究,硕士、博士、助教、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伴随个人成长的,是研究的逐渐深入与拓展。

从长远来看,方小敏的核心工作,就是研究长期气候变化的规律与机制,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预测今后气候变化的趋势和生态环境的适应规律,达到预警的作用。青藏高原地区作为一个典型区域,是他们的重要研究对象。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它的隆起和形成,是新生代洲地质史上最重大的地质事件。“青藏高原上任何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我国、亚洲地区乃至全世界的气候产生影响。”方小敏举例,青藏高原前一年的积雪量,会影响第二年长江中下游的降雨量,如果前一年青藏高原雪量大,第二年长江中下游的雨量就会偏多。同样,高原地区的风沙或沙尘暴发生情况,也会对亚洲季风区和太平洋的生物化学过程产生影响。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成为如今的热点研究方向。

方小敏的研究方向是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环境变化,然而他最开始从事的,以及走到今天投入大半精力研究的却是地层岩石。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随李吉均院士测地层,解决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精确年代问题。”方小敏所说的测地层,就是实地深入青藏高原地区,采集地质样品,再通过样品磁性成分和方向的分析测定确定地层所属年代。

确定地层精确年代,建立年代序列,是进行青藏高原研究的第一步。之后才是建立高原构造变形隆升序列,即构造变形规律;建立重大生态环境变化事件序列,即气候环境变化规律;有了这些,才能对比分析出这些序列之间的联系,找出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联系的确凿证据。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这一研究的团队,在资料匮乏、资金紧张、人员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最初的工作推进万分艰难。“从1983年开始研究,到1995年才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2000年左右才开始有比较多的系统进展,集中。”那是最艰难,也最快乐的时候。

2005年,方小敏调入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得以在更大的平台上将原本的研究内容深入推进。

到今天,33年过去,原本的团队已从先驱者转身成为领军者,方小敏也已成长为世界范围内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并带出了自己的团队。

为“假说”正名

解决青藏高原精细年代测定问题,确定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科学联系,为了这一目标,方小敏带领团队进行了三十余年的积累。

这一工作的缘由是为了证明一个概念模型,也就是“假说”――上世纪70到80年代,李吉均院士等通过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和综合集成研究,原创性地提出了高原隆升时间、形式和幅度及其环境效应的框架性概念模型,成为国际上高原隆升模型的主要学派之一。

方小敏所开展的工作,就是为这个概念模型提供科学的精细化和定量化证据支撑。尽管已经有先前的研究基础,但这仍不是一个容易完成的工作。

“原来的测定是做到了三千万年,这次我们要推进到五千多万年,要做透。”方小敏说,做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做全、做系统。青藏高原区域包括多个盆地,每个盆地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要获得全面、客观的数据和证据,就要每个区域都覆盖到。而要做系统,就需要系列证据的支撑,比如盆山耦合特征、水系演化特征、孢粉等生态气候记录变化、地层沉积物剥蚀记录、矿物风化记录等等,每一项证据的获得都需要长期、深入的研究。

最终他们确定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临夏盆地、贵德-西宁盆地、酒泉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为该区域的代表,分别深入盆地系统采集样本,再大小地层岩石一起带回北京进行分析研究。

多少天风餐露宿,多少次险中求全,多少次废寝忘食,终于换来了系列研究成果――他们首次用精细年代控制和多指标连续记录确定了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生代地层年代序列、重大构造变形隆升事件序列、重大风化剥蚀事件序列、黄河上游形成演化过程和重大生态环境变化事件序列,明确指出了几千万年以来该区隆升过程和环境效应之间的可能联系,建立了两者之间更加清晰的关系模型。

用方小敏的话说,他们解决了三个问题:高精度年代测定、高原晚期隆起的构造过程,隆起过程中的气候变化记录。而在背后支撑这简单三句话的,是377篇论文(SCI收录177篇,EI收录47篇,CSCD收录190篇)。

这一成果不仅推动了我国青藏高原与环境效应的研究,更对相关国际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它使国际更加关注构造隆升与气候环境效应和大江大河演化,使一些新的年龄节点(如360万年)成为国际构造―气候相互作用的关注点,更将青藏高原东北部推到了国际高原研究的前沿热点。

他们提出的高原隆升与环境效应概念模型,被写进美国教科书,被包括Nature在内的SCI他引3492次,被CSCD他引3113次,单篇最高他引191次,2014年来连续三年入选Elsevier出版社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临夏盆地记录的高原东北部隆起和气候变化被2004年GeoTime杂志点评为当年全球盆地研究亮点,被国际一流学者综述论文图文引用,认为是来自高原北部不多确定性的构造隆升证据。

因为这一系列成果,他们被国际会议特邀报告10次、大会和分会主席12次、国际组织任职3人次;2次获得教育部一等奖、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中科院“百人计划”。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11年,方小敏领衔完成的“晚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与环境变化”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负责的团队201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支持。

从青藏高原到全球气候环境

因为方小敏团队在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领域所作出的突出成绩,他们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也赢得了更多的机会。

2013年1月,他们开始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全球变化研究计划项目“中国西部大陆剥蚀风化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化的关系”,方小敏任首席科学家。

这是一个举全国优势资源合力开展的项目。

项目汇集了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兰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的精干团队,几乎就是该研究领域的“国家队”。

@是一个科学意义与政治意义并重的项目。

项目旨在通过开展中国西部近现代风化过程与碳循环、新生代剥蚀记录与有机碳埋藏、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历史与CO2消耗通量、以及青藏高原隆升与剥蚀风化和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等研究,从不同时间尺度上揭示我国西部大陆剥蚀风化通量变化及其碳消耗变化规律,了解自然界对大气CO2的自我调节机制,探讨高原隆升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形成可能的、新的理论突破。如果能够成功建立“高原隆升―大陆风化―全球变化”新的理论模型,不仅能够提升中国科学研究的影响力,更可以为全球快速变暖环境下我国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与对策、国家碳排放谈判,提供坚实的地质理论支撑。

这是一个实际做起来比想象中难很多的项目。

在国际上,新生代长尺度的记录主要来自海洋,陆地的气候记录很少。我们的科学家所选择的几乎是一个空白领域。这决定了他们的每一步推进,都需要科学详尽的数据支撑,每一句观点,都需要一系列文章“撑腰”,正如方小敏所说:“我们说话都是要讲证据的”。

这同样是一个硕果累累的项目。

临近结题,虽比预期进展要艰难许多,但仍有不少重要进展,比如:

(1)定量估算了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区岩石风化侵蚀速率和碳通量,揭示了季风区碳酸盐和西风区碳酸盐与蒸发岩是区域风化的主体,硅酸岩风化较低,整体西风干旱区风化低于季风湿润区1~2个数量级;高原中部湖泊是碳源,而入湖河流为碳汇;剥蚀对风化强度有明显控制作用。

(2)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东南部印度季风区、东北部东亚季风区和北部西风干旱区新生代年代地层序列、重大剥蚀事件序列和重大构造变形隆升事件序列,首次从构造尺度和近现代尺度共同初步揭示出构造是剥蚀事件发生的主控因子,新生代全球温度变化控制了化学风化强度变化。

(3)首次高精度获得了我国P/E事件(新生代历史中一次与现在升温速率最相似的全球快速升温事件)时期陆相记录,发现陆相煤层中P/E事件的存在和风化增强现象,从而为陆源生态系统在快速增温下的响应和当前为碳排放增加及自然反馈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

现阶段,他们正将相关研究进一步细化、总结。他们的成果也已在相关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过程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高危职业”的进击

采访中,应要求,方小敏回忆了很多出野外的难忘经历――

有工作太猛导致高原反应强烈不敢睡觉,也有通过祁连山斜坡陡坎时的有进无退险中求全;有不慎从高处滑落、跌落,也有连夜开车从高原中央无人区伦坡拉盆地奔袭至拉萨求医;有在临夏盆地红层陡坡学会“顺溜”跑坡新技能,更有在4500多米的柴达木山上度过的只有饼子、凉水与“战友”陪伴的50岁生日……

这些或惊险或心酸的过往,在他口中都成了“有趣”的故事。在每年两三个月出野外的日子里,这些故事时有发生。

第6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实践技能

生物技术作为一门涉及领域宽、涵盖范围广、基础性强、多学科交叉的新兴生物学科,被认为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核心,可为人类解决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等领域面临的难题提供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近年来,国内生物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科技进步需雄厚人才资源作为支撑,高校作为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学科或专业发展与对应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随着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内开设生物技术专业的院校数目迅速增加,有的新增此专业不久,有的已有悠久的专业历史。但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层次各不相同,有“985”“211”的国家重点高校,有省属的重点高校,有省属的一般高校(二本,三本类),还有一些职业技术类院校。所有开设本专业的院校类别也呈现多样化,有医学、师范、农林、理工等类。因此,采用多角度的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优化,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实践的有用之才,使我国的生物技术更快速发展,已成为高校培养高质量生物技术人才的神圣历史使命与重要职责。

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能不能在有限的几年时间内,把自己塑造成一名合格的生物技术人才,与专业课程体系密切相关。因此,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否具有系统性、创新性、前瞻性,将决定培养对象是否符合行业的需要,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应用型才能。课程体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基本环节,是培养目标的直接反应。专业课程建设是专业教学建设内容的重中之重,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然而,大部分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却没有随着时间推移和产业发展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同时,对理工科学生的培养,实践经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与积累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将来准备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学生而言更加如此,这种能力的锻炼需要课程体系中设置专门实践环节来完成。但是目前还有许多地方本科院校没有专门设置集中实践环节,或者虽然设置了但是学时占总学时比例偏低,如山西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另外,大部分地方院校的课程体系不能体现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思想,甚至与企业脱钩。基于此,山西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对课程建设工作展开了积极探索。

一、本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及生命科学发展的需要,依据本学院现有的办学条件和发展潜力,学校将我院生物技术专业定位为师范类教学研究性专业,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生活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学院制定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不仅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扎实的生物科学及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还能胜任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及其管理的专门人才。目前,本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指向明确,注重基础理论教学、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及实验技能的提高。毕业生可到高等院校、研究所、生物工程、医药、食品、农林等行业,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

二、对本学院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合理的课程体系为前提。随着学院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不断积累,我们对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在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强调实践环节,适当扩大实践课的比重,整合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时比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我们队生物技术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基本结构如表1所示,总共170学分。

1.加强课程体系与地方经济之间的联系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以及长远战略需要,国家对高等教育赋予的使命已经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地方性本科院校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山西师范大学地处临汾,位于山西的南部,离省城太原较远。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为培养生物技术专业人才设置的课程体系应该紧密联系地方经济。临汾有大小规模的酒厂、药厂、醋厂等相关企业,为了利用好这个优势并使得我们的课程体系更贴近地方经济,我们开设了《生物仪器分析》《生物制药技术》《乳品工艺学》《软饮料工艺学》等相关课程。当然,这只我们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所做的一点改进和尝试,专业的课程能体系还需要根据需要而做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2.改革教学内容,调整不同模块课程之间的比例

国家教育部对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核心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各校必须严格按课程设置来执行;不属于核心课程范围的专业课,各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取舍,并根据自身特点适当增加一些相关课程,逐步建立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鉴于此,我们对本专业各个课程的教学计划重新进行了审定和调整,着重考虑了以下几部分:①注重教学内容“少而精”,做到“精讲多练”。②教学内容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突出重难点,淡化一般内容,删除臃肿内容。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能力训练,如自学能力、分析能力等。我院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师向学生公布自己的研究课题,让学生按自己的意向申请,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科研实践,并将有较高理论或实用价值的实验成果及时总结成论文、专利等,这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还提高科技论文写作能力。④利用学院现有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等优势,建设特色的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课教学体系,所有专业课程实验课程独立设课,且要求所有专业实验必需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⑤注重实验课与毕业及生产实习的地位。⑥注重课程论文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训练和要求。

另外,要想培养素质全面、视野开阔、有专业特色、实践能力强且适应地方经济需要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则要求我们提高集中实践环节以及选修课模块的比重。因此,我们需要在有限的学分总数条件下,对不同模块之间的学分之间进行适当调整。在对学生和各课程教师进行调研和教研室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合理的对已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进行内容整合或者课程合并,这样积压出课时可以用来增加实践环节和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选修课比例。如将《生物化学》中“DNA的复制与修复”的与《分子生物学》中的“染色体与DNA”合并,“RNA的生物合成与加工”“遗传密码”“蛋白质合成及转运”与“生物信息的传递”合并;《基因工程》课时从原来的33课时增加到42课时,实验课时从原来的15课时增加到30课时。

3.调整教学计划,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的学期安排基本情况是:第一学年主要开设公共课程及少量专业基础课,第二学年主要是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第三学年开设专业课程和少量选修课,第四学年开设的是则全部为选修课以及毕业论文。从课程的指导性计划可以看出留给学生按照自己兴趣进行专业相关选修课程选择的机会并不多。因此,可以尝试把主干课程的开课学期跨度压缩,我们初步认为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全部结束所有主干课程还是比较合理的。相对以前的安排可以增加一个学期的自主选择机会。

4.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考试改革

任何事物的发展和改革都不是简单的单因素问题,一般会牵涉到多个相关方面。课程体系改革也不例外,要想进行富有成效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中所涉的全部或者大部分课程的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是必要的。

目前,多数院校的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老师考、学生背”,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缺乏思考、创新的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提高本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学院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推行“翻转教学”等模式,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课堂不再以教师为主,而是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由被动学生转变为主动学习。

随着高等教育目的和理念的革新,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不能全部以学期末的一次考试成绩来度量,我们学院还分A卷和B卷来判定学生学习的质量。在此过程中不仅伴随着试卷难易程度的困扰,还可能有其他非卷面方面的能力无法得到测量。所以,只有推进考试改革,学生才能更有效地接受教师所采用的新课堂教学方式。在考核过程中,对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实行半开卷或开卷考试,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作业成绩占20%、课堂回答问题成绩占20%、出勤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50%,总分值为百分制。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撰写综述论文、研究报告等形式进行考查。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制品学等,主要考核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地方性高校能否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需要的专业人才,融入到地方的经济发展中去并做出自己的贡献,使所在地区能真正感受到地方高校的存在,是地方高校自身能否健康发展和实现存在价值的重要标准。因此,与时俱进地构建新的与地方经济紧密联系的课程体系就显的十分必要和紧迫。当然,本文只是从目前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在今后一个阶段需要尝试推进的一些改革思路。

参考文献:

[1]廖阳,闫荣玲,刘小文,李尊华,张敏.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43(3):50-52.

[2]韩荣玉.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书育人,2011,(9):11-13.

[3]蔡袁强,戴海东,翁之秋.地方本科院校办学面临的困惑与对策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2010,(1):98-101.

[4]韩俊艳,齐淑艳,杨雪莲,王剑峰,冯典兴,姜燕,金昊.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索.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9):58-59.

[5]谢青梅,吕红霞,付晓兰,等.动物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3,(6):173-174.

[6]赵凯,唐艳,孙晓丹,马春权,李海英.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3(3):16-19.

[7]陈万光,押辉远,张耀武,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8):113-115.

[8]章金章,张晓丽,吴越,等.生物技术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探索与思考.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908-1909.

[9]薛绍礼,白亮亮,周胤.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些体会.科技创新导报,2011,(35):159.

[10]刘志明,吴磊,满亚辉,等.夯实本科基础,加快生物技术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4):98-101.

[11]孙健,姜毅,付晶晶,等.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思考.轻工科技,2013,(6):165-166.

[12]谢洁,徐水,杜华茂,等.校企合作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蚕学通讯,2012,33(1):46-49.

第7篇

关键词:日常民族主义 民族理论 日常民族生活 族内互动场

作者高奇琦,华东政法大学政治理论部副教授。地址:上海市,邮编201620。

日常民族主义(banal nationaIism)理论是近年来西方兴起的一个民族理论流派。就目前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内学界论及这一流派的资料主要有两处:一处出现在《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中;另一处则出现在中国台湾学者沈松侨发表的《中国的一日,一日的中国》一文中。本文首先对这一理论进行学术史的梳理,然后再对这一理论范式的意义及其困难进行探讨。

笔者将日常民族主义的提出看成是微观民族分析的兴起,而日常民族主义所受到的批评都基本上可以被总结为微观民族分析的困难。为了进一步推动日常民族主义的理论发展,笔者尝试从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中借鉴其可能与该问题相关的成果,并引入了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I Collins)的仪式互动链理论(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 theory),力图在微观民族分析和宏观民族分析之间构建桥梁。最后,笔者在柯林斯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种“族内互动场”的分析概念,并进行了一定的阐释,试图为民族内部精英与大众的互动分析提供一种新的解释框架。

一、日常民族主义:一个理论发展史的梳理

最早关注日常生活与民族认同的研究者是瑞典隆德大学人类学教授奥瓦・勒夫格伦(Orvar LOfgren)。勒夫格伦指出,民族认同只能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才会被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民族的想象不能只靠意识形态的建构来维持,而需要转化为民族成员的日常生活实践。

英国拉夫堡大学教授米歇尔・比利格(Michael Billig)1995年出版的《日常民族主义》一书是该理论发展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在这一著作中,比利格认为,传统上对民族主义的归纳多数只关注其暴力和血腥的一面,而往往忽视其日常化的、平和的一面。为此,比利格指出,“民族主义并不是已有民族的一种周期性的情感(intermittent mood),而是一种地方的、长期流行的状况(endemic condition)”。

比利格用日常民族主义一词来指称那些通常没有被注意到的、在每天生活中发生的、例行的实践。比利格表述道,“日常民族主义的换喻形象不是一面在狂热和激情下被有意识地挥舞的旗帜,而是一面在公共建筑物上悬挂的、没有被注意到的旗帜”。比利格对英国的报纸(随机选择一天)进行了一项调查。其结论是,英国的报纸让民族情感飘扬起来。

实际上,康奈尔大学国际研究院教授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其《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中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只不过安德森用印刷资本主义一词来解释这一现象。④比利格对报纸塑造民族的功能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审视。比利格认为,报纸在报道那些日常新闻时塑造了一个由不同民族组成的世界。通过“这里”、“我们”等词汇的频繁使用,报纸“将民族的祖国(national homeland)作为读者的家”来进行展示。

比利格的这一开创性成果发表之后,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比利格在分析时特别讨论了媒体在塑造日常民族主义时的重要作用,所以其后关于媒体和日常民族主义的相关研究大量出现。伊斯坦布尔比尔基大学的奥瑞斯・尤密尔(Arus Yumul)和莫特・奥科瑞姆利(Umut 5zkirimli)用比利格的随机抽样方法对土耳其报纸中的日常民族主义进行了考察。两位作者的研究结果基本支持比利格的结论。

以新闻报纸为载体的研究一直是日常民族主义实证研究的主流。其他一些研究还关注在其他媒体(如电视剧)中日常民族主义的建构和生产。

近年来,关于日常民族主义的理论探讨再次升温。代表性的事件是两次学术对话。《族群性>(Ethnicities)杂志在2008年组织了一个关于“日常民族生活”(Everyday Nationhood)的小型对话。对话首先由两位年轻学者――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社会学讲师乔・福克斯(JonE.Fox)和美国约克大学教育社会学助理教授辛西亚・米勒一伊德里斯(Cynthia Miller―Id―riss)发起。两位学者提出了“日常民族生活”这一概念,并认为这一情感需要在以下四个过程中构建:“谈论民族"(Talking the Nation),意即要关注每天政治演讲中的话语建构;“选择民族”(Choosing the Nation),意即要关注人们在民族生活方面的选择(譬如是否穿民族服饰或让小孩就读民族文化学校);“表现民族”(Performing the Nation),意即要关注那些引发民族想象的符号以及这些符号集中展现的民族仪式;“消费民族”(Consuming the Nation),意即要关注普通民众如何接纳和消费那些主要由国家生产的民族产品。在结论部分,两位作者主要讨论了在未来如何进一步开展日常民族主义研究。福克斯和米勒一伊德里斯主张将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结合起来,并认为在调查研究时应该将问题主要集中在“什么是民族”(What is thenation)和“什么时候民族显现”(When is the nation)等方面。

该次对话的回应者是安东尼・史密斯。史密斯首先对两位作者关于日常民族生活构建过程的总结表示赞赏,转而对两位作者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尖锐的批评。史密斯认为,两位作者研究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非历史主义。史密斯认为两位作者仅关注普通民众在谈论、选择、表现和消费民族时的内容(what)和时间(when),而不关注其中的原因(why)以及究竟谁在起决定性的作用(who)。史密斯认为,这一研究主要是一种描述性的微观研究,而不是究其原因的社会历史研究。第二,国家中心主义。史密斯认为,这一研究所谈及的四个过程实质都在暗示:日常民族主义需要在成熟的民族国家范围内展开。第三,“人民”概念的模糊。史密斯认为这一研究中使用的“人民”(the people)一词太过模糊,建议用“非精英”(non―elites)一词替代。第四,学术综述的不客观。福克斯和米勒一伊德里斯在其研究综述中指出,已有的民族研究主要是精英中心论的。史密斯用大量的文献来批评这一总结,并建议作者在以后的

研究中重点关注精英和非精英在日常民族生活构建中的互动。福克斯和米勒一伊德里斯对史密斯的批评进行了简要的回应。两位作者接受史密斯将其研究定性为非历史主义的批评,但是认为这种重点关注目前状况的社会学研究正是日常民族主义的研究特色。两位还把史密斯对他们观点的批评性总结“此地和此在”(here and now)作为其回应论文的标题。同时,两位作者认为,关于精英和大众在民族构建中的互动研究实际上是史密斯及其同事的研究特色,而他们的特色则是重点关注大众在民族构建中的角色和功能。

另一次对话是在2009年英国基尔大学主办的《社会学评论》(The Sociological Review)上展开的。英国莱斯特大学社会学系的米歇尔・斯凯(Michael Skey)与比利格是对话的双方。斯凯首先高度评价了比利格对民族问题研究的贡献,同时也指出了这一研究范式的一些不足。斯凯认为,比利格的模式归根结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top―down model),而这一模式基本上将普通大众视为消极的、一元的受众。他指出,“比利格相信,民族主义对于此时生活在英国的每个人而言都是日常生活。然而,英国是一个由四个民族群体组成的、6000万人的国家,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移民也组成了不同的移民群体,而且还存在不同的地区和阶级认同,这些复杂性使得这样一个假设面临许多困难”。对斯凯的批评,比利格作了较详细的回应。比利格认为,斯凯在一定程度上误读了他的观点,他并没有假定普通大众是消极的。比利格指出,媒体并不会向大众传递一个单一、完整的、连续一致的关于民族的信息:这里会存在许多冲突和争论,而每个人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也会理性和能动地选择这些信息。对于斯凯关于媒体受众一元化的批评,比利格是接受的,但他强调在英国谈民族主义,最重要的仍然是国家层面的民族主义。最后,比利格强调了他的研究初衷,即民族主义和民族问题不仅仅是不发达国家的“专利”,同样也是发达国家需要关注和面临的问题。比利格着重指出,美国的民族主义及其与强大的军事和经济权力结合后产生的巨大世界影响是最需要关注的民族问题。

整体来看,日常民族主义在民族学领域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且正在激发出两种不同路向的新思潮。一种是日常次民族主义,即在次民族(sub―national)层面上考察日常的民族生活。例如,英国阿伯泰邓迪大学的埃里克斯・劳(Alex Law)同样用比利格的方法对苏格兰报纸进行了调查研究。劳指出,因为比利格所关注的是大国的民族主义,所以这一概念运用在苏格兰这样的非国家民族(stateless nation)时会出现偏差。劳认为,苏格兰媒体表现出相当的地方自治性,它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塑造了一种次民族(苏格兰人)的情感,而不是国家层面的不列颠英国民族情感。另一种是日常超民族主义,即在超民族(supra―national)层面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新共同体情感。例如,欧洲一体化的研究学者在日常民族主义的基础上提出日常欧洲主义(banal Europeanism)的概念。英国斯特莱斯克莱德大学政府系的劳拉・克拉姆(Laura Cram)认为,欧盟认同的形成是一个正在发生的、日常的、情境化的过程。克拉姆指出,欧洲一体化不一定会推动新的、同质的欧盟认同形成,反而可能会导致欧洲多样的民族认同更加繁荣。欧盟在集体认同多样化理解方面的推动使得欧盟在日常层面更加惯例化(en―habitation),同时也促使了日常欧洲主义情感的逐步生成(这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关键内容)。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也提出日常世界主义(banal COS―mopolitianism)的概念,并认为在文化消费和媒体表达层面的日常世界主义可以促使世界公民在全球舞台上对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产生一种自觉。

从其理论特征来看,日常民族主义可以算作是后现代主义民族理论的一支。在《族群一象征主义和民族主义:一个文化路径》一书中,史密斯明确将比利格的理论与霍米巴巴的理论(后文将论及)等都归人后现代主义民族理论的范围。国内学者闫伟杰的《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研究范式述论》一文也将比利格的理论列入后现代主义民族理论的范围。后现代主义的民族理论多数都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是对现代主义的民族理论的一种批判性反思。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民族理论,史密斯有一段评述:“这一类型的理论是散乱的。女性主义、规范主义、话语主义和微观层面的研究在它们的主线指引下都获得了一些理论发展。这些理论分支暗含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对宏大理论和叙事进行批判,并持有一种建构主义的路径,将民族和民族主义视为一种人为的创造(作为某种象征或工具理性的用途)。”后现代主义的民族理论目前尚处于发展当中。但就已有发展来看,在日常民族主义之外,还存在女性主义的民族理论和话语分析的民族理论这两支相对成熟的理论流派。

可以对后现代主义的三大民族理论进行一个简要的比较。日常民族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是社会心理学,核心概念主要是“日常生活”和“日常民族生活”,主要关注的群体是普通大众,核心观点是希望通过日常生活让民族情感飘扬起来。由于其研究对象多偏重那些可以传播民族信息的媒体,所以,日常民族主义的研究方法往往强调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具体操作时多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等方法。女性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论来源主要是女性主义思潮,其分析性概念主要包括“父权制”、“男性中心论”、“边缘地位”、“颠倒”和“被忽视的女性参与”等,关注的主要群体是女性群体,核心观点是希望颠倒男性中心论的民族建构史,把女性在民族建构中的真正作用和地位展示出来,研究时则多采用深度访谈、口述史和焦点团体访谈等方法。话语分析的民族理论主要从分析哲学和语言学中汲取理论灵感,将“知识叙述”、“边缘性”、“模糊性”和“后殖民”等作为核心概念,主要关注移民群体或少数族群,主张从民族边缘出发重写或修正西方民族国家的历史,在研究中主要采用文本分析和话语分析等方法。

二、个体的日常民族生活:微观民族分析的兴起

对于日常民族主义的意义,史密斯有非常高的评价。在多篇文献中,史密斯都将日常民族主义看成是一种微观分析。

顺着史密斯的思路,笔者进一步认为,日常民族主义理论的提出实际上意味着一种微观民族分析的兴起。之前的民族分析主要是宏观民族分析。关于民族主义理论范式,史密斯有一个现代主义、原生主义、永存主义和族群一象征主义的经典分类。从这一分类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原生主义的民族理论是比较微观的。现代主义认为,民族和民族主义都是现代化的产物,而这种以现代化过程为核心的分析本身便是一种宏观分析。具体来看,现代主义可以分为经济现代主义、政治现代主义、文化现代主义和建构现代主义。经济现代主义主张,民族和民族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这里的商品经济是以一种宏观经济分析的特征来进行表述的。政治现代主义主张,民族成长是现代国家建设的一部分,而这种国家

建设是一种结构性的政治分析。文化现代主义主张,民族主义的实质在于将一种同质的高级文化施加于全社会之上。⑥这种高级文化并不是一种微观的小群体文化,而是一种覆盖于全社会之上的整体文化。建构现代主义虽然也关注一些对欧洲民族生成有重要影响的精英个体,但其理论主要是在历史社会分析的广阔视阈中展开的。

永存主义和族群一象征主义的宏观分析特征也是明显的。永存主义可以分为(旧)永存主义和新永存主义。(旧)永存主义认为各个民族都有长久的、持续不断的历史,而各个民族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前现代。①新永存主义承认民族具有一定的现代性,但其同时强调要发掘现代民族的前现代源泉并将其作为来民族性建构的基础。很明显,新、旧永存主义都将宏观历史分析作为其基本方法。族群一象征主义试图把现代主义与永存主义结合起来,考察共享的象征、神话和记忆在民族认同中的重要作用。尽管族群一象征主义对中下层民众的作用也较为关注,但这种关注更多集中在民众的整体力量而不是个体的微观生活上。对于这一理论的宏观特征,史密斯明确指出:“就如人们可能会期待的那样,他们(族群一象征主义者)注重宏观的历史及其社会文化因素。”

相比而言,原生主义的理论是一种微观导向的。原生主义分为生物学原生主义和文化学原生主义。生物学原生主义认为,民族和族群都可以被追溯到所有个体的基因再生产冲动。个体会运用“裙带关系”(nepotism)和“包容性适应”(inclusive fitness)等战略来扩展其基因组合,使之超越直接的亲属血缘联系以达到更广泛的族群血缘。文化学原生主义认为,个体对族群和民族的原始依恋是民族凝结的根本动力。作为集体的成员,个体感受并依赖其族群和民族的原生性。这种依恋是从族群诞生之日就出现的,其与现代化没有直接的关联。无论是生物学原生主义,还是文化学原生主义,它们都强调一种从个体到集体的扩展。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在于,前者强调这种扩展是基因驱动的,而后者则认为这种扩展是文化驱动的。原生主义的这种对个体的关注在日常民族主义理论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日常民族主义理论直接把民族分析的重心放在微观个体上,以个体的日常民族生活为内容展开民族问题的讨论。

这种民族分析微观化的意义在于可以将宏观民族分析中内在的冲突性进行消解。民族的宏大叙事一般都会把重点放在战争、革命或群众运动等暴力或冲突的重大历史事件上,探究民族与冲突之间相互影响的复杂历史过程。这种宏大叙事中暗含着激烈的冲突性和爆炸性。英国民族学家埃里・凯杜里和法国思想家吉尔・德拉诺瓦对这一点有较充分的论述。简言之,民族的宏大叙事往往是由对民族的依恋和激情所支撑的,而这些情感又与暴力和冲突紧密联系在一起。二十世纪后期以来的民族主义理论都试图消解这种宏大叙事所带来的冲突性。自由民族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是目前西方最主流的两种努力。自由民族主义主张用自由主义的内涵来冲淡民族叙事中的激彩。多元文化主义力图通过给予少数族群一定的文化自治权来消解其分裂性的政治表达。日常民族主义也是消解宏大叙事中冲突成分的一种努力。日常民族主义希望把宏大的、抗争性的民族生活转向微观的、生活性的民族生活。在这种日常的民族生活中,没有对殖民统治的暴力反抗,也没有对民族建国的强烈需求,整个的民族生活在一种温和、舒缓的叙事下展开。整体而言,民族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微观结合弱化了宏大民族叙事一直所伴生的紧张性和冲突性。

微观民族分析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可以展示一个以民族成员个体为中心的民族意义世界。这里需要对日常民族主义所内隐的一个概念――“日常生活”进行深入分析。西方者亨利・列菲伏尔(Henri Lefebvre)是20世纪研究日常生活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列菲伏尔指出,“日常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剩余物,即它是被所有那些独特的、高级的、专业化的结构性活动挑选出来并用于分析之后所剩下来的零碎之物”。简言之,日常生活的本质是人们经常从事的、琐屑的、平凡的具有个人性特征的活动。日常生活体现了诸多微观的特征。首先,日常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这些内容往往缺乏明确的整体结构,基本上都是以个体为中心的、弥散的、网络化的。其次,日常生活展开了一个个体互动的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个体在他的微观领域中都获得一个主角的位置。日常生活的意义在于通过个体间的相互承认来赋予对方及其行动某种社会含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根在个体,而宏观世界仅仅是无数个个体的组合与互动。

日常民族主义描述了一个民族生活个体化的图景。在比利格看来,民族的内容实际早已广泛地渗透进我们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当中。在不知觉的情况下,这些日常行为塑造了我们对自我和他者的认知,也构筑了我们的民族想象。在民族成员日常的言谈和行动当中,民族被不断地更新和再生产。

三、在宏观和微观之间构筑桥梁:来自柯林斯的启发

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日常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同样面临一些困难。关于这一理论未来发展的方向,史密斯主要指出了两点:第一,应该加强精英与非精英互动的研究:“我们经常发现的是精英与非精英们的相互作用,前者宣布民族主义的主题思想和计划,后者则赞同、无视或修正之。这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更为精妙、有活力的图景,将‘来自底层的民族主义,与文化和政治精英的‘来自高层的民族主义’相互联结在一起。”第二,强调静态即时研究与动态历史研究的结合:“这反过来需要一种更有历史基础的研究方式,而不是对日常的民族主义相对静态的研究,静态的研究很少能揭示一个民族的遗产或传统的意义”。史密斯认为,这两点的结合对于日常民族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性:未来的研究“需要与长时段历史分析和对精英民族主义的研究计划相互结合才行”。

本文尝试在史密斯指出的道路上做一些理论的尝试。笔者认为,日常民族主义的困难实际上是微观分析的困难,即由于过于强调个体,实际上导致了一种个体的无政府主义。换言之,微观分析的困难就在于其往往缺乏一种宏观框架以及缺乏对核心行动者的考量。本文尝试将微观民族分析与宏观民族分析结合起来。在这里,笔者引入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的研究。柯林斯在社会学中的主要贡献便是在微观社会学和宏观社会学之间构筑桥梁,提出一种宏观社会学的微观基础理论。柯林斯指出,传统的社会学研究在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宏观社会学研究长时段和大视野中的社会过程,而微观社会学则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微观互动。柯林斯认为,这种绝对的分野是错误的,而两者实际上可以统一起来。柯林斯指出,因为社会结构包括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各个层次,所以社会结构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理解。宏观结构可以被看作是微观际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积累。在沟通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的基础上,柯林斯提出“互动仪式链”的概念。柯林斯认为,社会结构的基础便是互动仪式链。这一互动链的起点是具体情境中的个人之间的互动,然后伴随着人们参与社会过程,个人互动向社会整体层面扩展和扩散,这样宏观的社会结构就逐渐形成。柯林斯的观

点提出后引起了美国社会学界的关注。例如,另一位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瑞泽尔(GeorgeRitzer)对柯林斯的观点评论说,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反映了一个新的理论动态,即微观社会学的兴起。柯林斯的理论同现象学社会学、常人方法学、存在主义社会学、行为主义社会学一起,对传统的、主导的宏观社会学理论形成了强烈的冲击。结构功能主义和冲突理论面临式微的危险。瑞泽尔认为,已有的这些微观社会学的挑战中,柯林斯的努力是最具威胁性的,因为柯林斯尝试将所有的宏观现象转化为微观事件的集合体来削弱宏观理论的主导地位。

柯林斯之后的作品大都对其互动仪式链理论略有阐发,如1988年出版的《理论社会学》一书。柯林斯关于互动仪式链的最完整论述是其2004年出版的《互动仪式链》,该书对互动仪式的要素进行了总结:“(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因此,不管他们是否会特别有意识地关注对方,都能通过其身体在场而相互影响;(2)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因此参与者知道谁在参加,而谁被排除在外;(3)人们将其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并通过相互传达该关注焦点,而彼此知道了关注的焦点;(4)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⑥在对互动仪式的分析中,柯林斯特别强调情感能量的作用。情感能量是一种对社会互动充满自信和热情的感受。柯林斯认为,在互动仪式过程中,情感能量是一种重要的驱动力。⑦人们在互动仪式中花费他们的情感能量,同时当人们再某一互动仪式中中投入了更多情感能量却又不能得到充分的情感回报时,就会转向其他的互动仪式。

柯林斯的另一重要概念是“互动仪式市场”。他认为,存在一个人们际遇的互动市场。每个人将与谁、以何种仪式强度进行互动,这取决于个体具有的际遇机会和预期的际遇收益。柯林斯认为,在互动仪式市场中,除了情感能量之外,另一种重要的资源是文化资本。一般的文化资本包括一些非个人性的符号,如知识、地位、权威和集团,而特殊化的文化资本则指个人对他人身份、名望、关系网或地位的记忆。在互动仪式市场的分析中,柯林斯认为,人们会趋向于获得相对于其当前资源的最高的情感能量回报。由于人们希望获得更多的情感能量回报,所以他会有动机去参加新的互动仪式,这样,互动仪式的链条就不断延伸下去。总之,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综合了符号互动论、拟剧论、常人方法学、社会建构论和情感社会学等多个理论,把微观分析扩展到宏观层次,从而对社会分层、社会运动、社会冲突等宏观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

整体而言,柯林斯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如下:第一,柯林斯理论的主要意义在于强调宏观社会现象的微观基础。我们在观察宏观社会现象时,需要从微观的视角出发,将宏观和微观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柯林斯通过情感能量将社会世界描述成一个互动仪式相互交叉和自行扩展的网络。情感能量是个体参与互动仪式的基本动力。在具体的某一互动仪式中,情感能量是稀缺的,这意味着在一方得到更多情感能量的同时,另一方也失去一些情感能量。多得者会在某一次的互动仪式之后强化他对这类互动的参与,而少得者则会转向其他新的互动仪式。这样,某一互动仪式就会扩散为一系列的互动仪式,而情感能量会在互动仪式的链条中传播并推动新的互动仪式产生。然后,整个社会世界就被情感能量的互动链组织起来。柯林斯的研究可以帮助解决日常民族主义理论的困难。实际上,民族生活也是一个仪式互动的过程。在下一部分,笔者将在借鉴柯林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族内互动场的分析性概念。

四、族内互动场:一个分析性概念的提出

族内互动场这一概念用来描述一个民族内部从大众个体到高层精英的互动过程。这一概念有三方面的规定性内涵:第一,这一理论分析的范围是民族内部。目前这一理论并不打算讨论族际互动的问题。第二,这里的互动是指民族内部的一种日常的仪式互动。第三,笔者这里选用了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field)来替代“链”。“链”更多是一个连贯的、相互齿接的条状物,而“场”则是一个横向的、各种力量参与其中的社会空间。布迪厄认为,场域是个体之间实践关系的一个重要媒介。因此,笔者认为这里用“场”更为合适。

具体来看,这一理论由微观基础、宏观架构和动力系统三部分内容构成。首先,族内互动场的微观基础是地方民族生活。地方民族生活是族内互动的一个子集,其本身是精英个体和大众个体关于民族叙事的一种互动。在一个地方民族生活中,行动者基本可以分为大众个体和精英个体两类。大众个体之间、精英个体之间以及大众个体和精英个体之间都存在互动的机会。在民族叙事的背景中,大众个体与精英个体之间会存在一个民族生活的互动场域,即地方的族内互动场。在族内互动场中,精英个体和大众个体都贡献和汲取一定的要素。精英个体通过组织民族符号的再生产为互动场贡献力量,同时作为回报从互动场中汲取一些支持性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情感能量)。大众个体为互动场贡献支持性的资源,同时从互动场中获得一种包含有系统民族知识的生活方式。从内容来看,地方的族内互动场需要包含以下要素:(1)每一个族内互动场需要两个以上的民族成员聚集在同一场所,并通过身体在场而相互产生影响。(2)每一个互动场都有一个外在的边界,即参与者知道谁可以(谁不可以)参加这一民族生活的互动。(3)互动场内的“精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或者更准确的概念是“相对优势者”,再或是通俗的概念“领导者”,即在一个互动场中,即便有两个人,也会存在有一个精英。(4)民族想象是互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精英个体对民族知识进行积极性的叙述和阐发,而大众个体则通过参与仪式来完成民族想象的演绎和塑造。(5)参与者在互动中形成了一些共同的情感,这些情感积淀下来就构成了个体对民族或族群的一种依恋。

其次,族内互动场的宏观架构实际上是微观部分的向上拓展。从宏观架构上来看,民族生活可以被分为中央民族生活和地方民族生活。中央民族生活也是民族互动的一个子集,但它是地位和层次较高的一种。如同地方民族生活一样,中央民族生活的行动者也分为大众个体和精英个体。原先在地方民族生活中作为精英出现的个体,在中央民族生活中则多数处在大众个体的位置上,这类精英可以被称为地方民族精英。在中央民族生活中处于精英地位的个体可以被称为中央民族精英。这里引入帕累托的“剩余物”和“衍生物”的概念来说明中央和地方民族精英的区别。帕累托认为,“可观察到的人的行为c”由恒定的因素a和可变的因素b组成。a表示人的心理内核,即剩余物(residuum)Ib表示人对自己行为所作的一种伪逻辑说明,即衍生物(derivation)。剩余物有六种:(1)组合的本能;(2)集合体的持久性;(3)用外在行为表现情感的需要;(4)同社会性有关的剩余物;(5)个人及其附属物的完整性;(6)性剩余物等。帕累托将社会分为上层的精英阶层和下层的被统治阶层,同时又精英分为统治精英和非统治精英。在帕累托看来,统治精英拥有较多的剩余物(1)、(2),而非统治精英和被统治阶层则拥有较多的剩余物(2)、(3)、(5)。对中央和地方的民族精英比较可以发现,中央民族精

英拥有较多的剩余物(1),即强调民族内部微观群体的组合。本文的一个基本逻辑倾向是,民族的宏观架构是由微观群体自下而上演发和联合形成的,所以在民族宏观架构的形成中,中央民族精英发挥了重要的组织者的角色。他们尝试建立跨越地区限制的民族体系,创新民族仪式,制造和演绎民族符号,并且在更广阔的空间层面上组织民族想象。相比而言,地方民族精英则拥有更多的剩余物(2),即强调群体持续性。作为中央民族生活的参与者和地方民族生活的组织者,地方民族精英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他们一方面要传播中央民族精英发明和演绎的民族符号,另一方面需要在地方层面维持民族生活的长期存在,以便为中央民族生活提供支持性资源。

最后,族内互动场的动力系统由情感能量、民族符号和民族想象三部分构成。情感能量可以解释民族互动的拓展。在一个民族互动仪式中,情感能量是稀缺的。一些人在其中获得了更多的情感能量,而另一些人则在其中丧失了一些情感能量。那些丧失情感能量的人会去参与或组织另一些民族互动仪式,并可能会在新的互动中获得一些情感能量来补充自己。譬如,一个成年男子参加社区层面的民族活动,在其中,由于他只是一种消极的参与,所以他的情感能量下降。然后,在回到家后,他会把某些民族仪式转移到家庭生活中。在家庭中,他是主导者和组织者,那他的情感能量又得到了补充。换言之,即便是处于民族结构最底层的人也可以通过在他的家庭中组织民族仪式来获得情感能量。某一家庭中的女性成员可能是最底层的民族成员,但是同样她仍然有机会从她孩子的民族社会化中获得情感能量。简言之,在民族生活这一文化仪式中,情感能量是最重要的驱动力。民族符号发挥工具性的功能,即帮助构建集体的民族想象。民族想象是一个集体参与的过程。这种想象既是一种基于历史的想象,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想象。不同的微观民族生活会产生许多关于同一民族的不同的神话和叙事版本,这归功于精英在地方民族生活中的创造性阐发。整体来看,情感能量是动力来源,民族符号是动力介质,而民族想象是动力过程。这三个要素共同构成了族内互动场的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