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家庭教育指导师论文

时间:2023-03-29 09:19:43

导语:在家庭教育指导师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家庭教育指导师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在线学习;存在问题;概念;特征;作用

在线学习项目是教育信息化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规模、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从目前中学教育的现状来看,针对学生的发展指导,绝大部分学校仍然停留在班集体管理建设的阶段,少部分学校在高考制度的影响下,逐步开展了以学习成绩为基础的分层次学习或者分科目辅导。没有对系统化的学习方法、心理指导、能力培养等领域进行研究。大多数学校受投入资源不足、大班教学等因素制约,没有针对学生个体学习存在问题进行有效诊断,更谈不上对每个学生的学业目标、职业目标及后续学业计划调整进行个性化发展指导。

目前对中学“个性化学业指导”的研究是极度匮乏的,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有关学业指导的研究论文有202篇,其中硕士论文5篇,博士论文0篇,然而有关个性化学业指导的论文几乎为零,很多仅仅停留在理论说教上,并没有涉及中学个性化学业指导操作以及指导效果分析,可见,研究“个性化学业指导”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在线学习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网络在线学习呈现出蓬勃发展的上升趋势,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总结归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硬件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

实现网络在线学习的前提需要是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但价格相对比较昂贵,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的西部地区),因经费问题而不能实现网络教育。而在一些大中城市,网络传输速度缓慢、在线教学信息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无法保证。以上这些都不利于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

2.课程设计与开发优化程度低

目前很多教育网站都只是把电子教案或者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站供学习者自己挑选而已。课程的设计上没有整体规划,相关学科的联系甚少,没有构建起一整套的教育内容或者各个层次的教程,和网络技术的结合也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优化组合。这说明我国的网络课程或课件开发还处于不完善阶段,亟待在相关理论指导下进行研发。

3.师资力量薄弱

网络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懂得如何教学,而且要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开发和设计教学课件,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辅导、讨论和评价。目前使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传统高校的教师,几乎没有专门从事网络教学工作的教师,适应网上教学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

4.评价与反馈缺乏

目前,我国的网络学院或网校倒是不少,投入很多的人力和财力,但效果如何尚不清楚。换句话说,没有对网络教育进行正确的评价。其实,评价与反馈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网络教学的评价方式仅限于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作业和考试),很少有人对学习者、教师和软件开发技术人员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二、个性化学业指导的概念

学业指导(或称学术指导,academic advising)指的是学校对学生在学习方面提供的各种指导和帮助,服务范围涉及与学习相关的所有方面,旨在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设计促进学生能力和兴趣的计划,确立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和目标。目前国内出现比较多的学业指导理论主要偏向于“个性化辅导”“个别化学习”“个性化教学”等,学业指导也是对大学教育而言,但对于中学阶段的“个性化学业指导”在国内几乎没有开办过,相关的学者也很少提及。

个性化学业指导是学业指导的深入发展模式,它包括学业指导的各个方面,但也有所不同。个性化学业指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业指导方式,它是指在指导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自身基础、学习习惯和爱好以及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不同,给出相应学习策略、学习内容的指导模式。由于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爱好与习惯、努力程度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所以要求学业指导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需求、能力差异、学习进度以及兴趣爱好,并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及进度。

三、个性化学业指导的基本特征

个性化学业指导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指导,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

个性化学业指导是建立在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期望价值理论、元认知理论、资源管理策略等理论基础上的科学理论,因此,科学性是其前提和保障。

2.主体性

广州市一模考试分析系统是以华附在线(爱学网)独家开发的总分定位系统和学科诊断系统为基础,整合了两大成绩分析系统(总分定位及学科诊断)的优势和特点,快速诊断优劣科目,从各题得分情况、知识点、能力分类、难易度等方面详细分析个人提分点,在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更科学、更专业、更详细地对学生模考成绩进行解剖分析,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制定最佳成绩提升方案,匹配全省最优教育课程资源,有策略地备战高考,实现高效提分。

3.有效性

我们提倡尊重个性、实施个性化教学,指导个性化、创造性,因此,如何界定个性化指导的有效性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开展个性化的学业指导,需要以全程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为前提。这是因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是收集学业指导信息数据的一个重要前提,有利于个性化学业指导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校建立并完善科学的、规范的学业指导体制。

四、个性化学业指导的作用

个性化教育是家庭教育专业化、学校教育个性化和社会教育系统化的有效融合和统一,个性化学业指导是个性化教育的具体体现。因此,个性化教育将有利于改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自身缺陷和不足。个性化教育的作用有:

1.改善家庭教育专业化不足

一个人的成长和未来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而不是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这是因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鉴于目前的考试制度,公办教育无法满足个体个性化教育的需求和发展,家庭教育开始蓬勃发展。但是家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缺乏专业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这势必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推广,而个性化学业指导将有效弥补家庭教育专业化不足。

2.促进学校教育个性化发展

当前学校的教育模式,就是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教学管理等都是标准化的、统一性的,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教育缺乏个性化,严重制约学生的创造性和自我个性化的发展,这是多年来我国创新型人才缺乏的一个主要原因。

3.促进社会教育系统化发展

教育无所不在,这是社会教育的一个特点。但是,社会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就是缺乏系统性,而个性化学业指导完全可以弥补社会教育系统性缺乏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多元智能理论述评[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8).

[2]李如密,刘玉静.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9):37-40.

第2篇

关键词:梁启超 家庭教育 爱国主义 民主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176

梁启超在家庭教育当中,很重视教育的方式方法,指导孩子灵活的运用学习方法,让孩子的学习循循渐进、劳逸结合。能够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注重孩子毅力和吃苦精神的培养,使孩子更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让他们在爱国主义事业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社会上磨练自己,成为具有优秀品质的人。主要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梁启超教育子女要做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人,自己的祖国就是自己的家,只有热爱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家人才能让自己和祖国发展得更好。梁启超总给他的子女讲爱国方面的故事,根据故事中的英雄事迹进行有关教育方面的思考,传达给孩子们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不局限于课本和历史,而是结合国家的现状对孩子进行合理的规划,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专长,他鼓励孩子出国深造,取长补短不断的提高自己。他的九个孩子当中有七个是留学海外深造。并且都有条件在西方国家过上优质的生活,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留在国外,学业有成之后都回到祖国,报效祖国。这些举动都是与梁启超小时候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离不开的。

2 吃苦耐劳的教育思想

在民国时期,梁启超可谓是上层社会的人家,但是梁启超教育子女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物质生活。当他的子女出国留学条件艰苦时,梁启超并不是给子女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而是教育他们自己在国外更需要锻炼自己,要能够吃苦耐劳,才能在异乡更好的生活下去,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他教育子女在舒服的环境下就会消灭志气,在困苦和沮丧当中会消磨志气。只有在坎坷的环境,又具备良好的心态才能提高自己的志气。年轻人更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的充实和锻炼自己,要热爱生活,养成吃苦耐劳的思想。对待事情要有敬业精神,梁启超教育子女要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对事物要两面性去看待,勇于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3 民主公平的教育思想

每一个家长都是孩子的好朋友。如果父母是孩子的好朋友,更容易与孩子沟通,促使他们喜欢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样,更容易与孩子们沟通,孩子们也将自己的想法、工作情况、心理状态和生活困难跟家长去谈。梁启超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就做得比较好,他的孩子不但尊重自己的父亲,还乐于将自己的想法和工作,生活等困难去和他谈。梁启超总会耐心的给子女处事的意见,这种做法是民主公平的思想教育,是值得在家庭教育中推广的。

4 劳逸结合、灵活变通的教育思想

对知识的求知欲是可取的,但梁启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注重孩子们的体育锻炼,梁启超对孩子们说过,做学问是不容易的,如果说需要时间去研究的话,我们可以去延长学习的时间,也不要每天研究十四个小时以上,每天必须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必须多做运动,经常与导师和同学商量,也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梁启超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对劳逸结合的思想教育的重视。且害怕自己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把书本读死,成为所谓的“书呆子”,读书要读活,要灵活的去研究问题,根据所学的知识在应用中合理的使用,切实地来研究当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梁启超强调读书不能死记,要根据一定的理解,有方法的去消化所学习的知识,需要必须记住的知识,也是理解性的基础上去记忆,而不是苦于背诵,什么都死记死背的方法是他所不赞成的。他主张发挥孩子们的悟性和对知识的兴趣的学习方式,学习时的状态和情绪很重要,他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绪才能更好掌握知识,同时还能获得愉悦,更能激发对知识的渴望。这些都是他引导孩子不要墨守成规的教育思想。

5 循序渐进、学之有道的教育思想

梁启超身为九个孩子的父亲,但是对每个孩子的教育都很关系,尤其是方式方法上,他不喜欢死记死背,更喜欢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循序渐进,学之有道。他了解每个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并告诫孩子求知的路上要听取教导,不能急于求成。知识学问是博大精深的,对知识的渴望是无止境的,但是必须从一方面做起,他对孩子说,自己也曾想把史学全部掌握,但是没有成功,他总结到做学问的人,不能从面去对知识研究,研究的内容多了,不如研究的精确,从点去对知识研究,学习要讲究方法,要注意点的研究,与面的掌握相结合地对知识进行学习。也就是在做学问的时候,做到对知识的专精,攻破一门学科,这样学到的专业知识才是有价值的,再去了解其他领域知识,就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作为父亲和孩子们的导师以及他们的朋友,梁启超积极的研究学术,将正确的教育思想,传达给他的子女。他告诫子女学问之道是博大精深的,学习过程中要自我剖析,要有学习的方法,懂得学习创新,这样才能在学习上有所突破,这样才是学之有道。

6 总结

在梁启超的正确的教育思想影响下,他的每个子女都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品质,才华出众,学有所成。他的公平公正,讲究学习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对家长的教育思想有很大的帮助。梁启超的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这些都是重要的思想参考资料,也是研究他的家庭教育思想的依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喻中.梁启超的法治概念:一个思想史的考察[J].新疆社会科学,2011,(2).

[2]朱俊瑞.梁启超“国学教育”思想研究刍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3).

[3]黄伟亮.梁启超廉洁思想及其实践探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4).

[4]金大宝,粟斌.梁启超的家庭教育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5]丁洁琳.梁启超与中国近代[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1).

[6]彭树欣.梁启超对孔子人生哲学的阐释[J].孔子研究,2013,(1).

第3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调查;问题和不足;思考和建议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样,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嘉兴市仅18岁以下未成年在校生就有60多万人,显然,他们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和党委、政府主导的家庭教育工作是一件值得关注的大事。为此,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妇联、市教育局于2012年5月组成课题组,就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资料查询、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对象是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生及其学生家长,还有学校教师。向五县市二区发放问卷3050份,其中,中、小学生问卷各850份,教师问卷600份,家长问卷750份。参加座谈会的有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县(市、区)妇联、教育局、关工委有关同志,约60人。除政策文件、专家论文及我市相关资料外,还查阅询问了周边省市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一、家庭教育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市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更新观念,勇于实践,家庭教育工作已有了明显的改观。同时,社会进步和家长文化素养提高,家庭教育的实际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机制和工作网络已经形成

2009年,我市成立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市妇联、市教育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文明办等10个单位为成员,成员单位分工合作,职责明确。各县(市、区)也相继成立领导小组。同时,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范畴,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全市家庭教育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家长学校是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的重要途径。学校家长学校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创建,目前已做到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2004年,由市妇联、市教育局、市关工委联合主办的市社区家长学校总校正式挂牌成立,现多数乡镇(街道),村(社区)已成立家长学校。

2010年,我市成立了嘉兴市家庭教育学会,这是家庭教育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志。学会成立两年多来,确立了一批“十二五”期间的市级课题,为开展理论研究明确了重点和方向。同时,连续2年举办家庭教育工作论坛、评选优秀论文,编撰《嘉兴市优秀家庭教育论文汇编》。2011年,市妇联关于新居民子女家庭教育的调研报告在“中国妇女网”发表。科研水平往往反映工作水平,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变化。

(二)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初步形成

调查反映,我市除广大学校教师这支队伍外,已初步形成行政管理、专家、讲师团、志愿者及社工等家庭教育工作队伍。

一是行政管理队伍。由妇联、教育、卫生、人口计生等部门行政干部组成,他们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组织学会各项活动,制订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并负责协调实施。

二是讲师团队伍。我市现有各级各类讲师团队伍上百支,拥有成员上千人。他们深入学校、社区和农村,传播家庭教育先进理念,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为家长释疑解惑,是活跃在家庭教育第一线的主力军。

三是专家队伍。如市教育局在2002年建立“青少年心理及家庭教育咨询中心”,由教育系统家教专家和心理健康专职教师担任咨询服务工作。咨询中心以热线电话82686112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并逐渐发展为家庭式面询、团体辅导、家教讲座、大型宣传相结合的综合性家庭教育公益指导服务。经过10年磨练,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有相当的专业水平,成为家庭教育的领军人物。

四是志愿者及社工队伍。各级关工委组建的“五老”(老战士、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劳模)队伍,20多年来一直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搞调研、作讲座、指导年青教师,是一支名符其实的志愿者队伍。近几年,随着社工服务事业兴起,如市妇联的“阳光家庭社工事务所”、团市委的“拾星者”未成年人教育社工事务所,也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对象着手,关注孩子在家庭中的健康成长。

(三)家庭教育工作在实践中创新

多年来,家教工作以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家长儿童为宗旨,以提升家长素质为核心,形成了一批成功的经验和创新的做法。

家教宣传教育活动形成特色品牌。从2007年起,市妇联每年9月邀请全国品牌“知心姐姐”为广大家长巡回报告家庭教育知识,每年一个主题,每次巡回报告40场,每次受益家长近1万人。2009年起,在此基础上开展“科学家教城乡行”活动,整合“知心姐姐”、家庭教育讲师团、志愿者等各种资源,上下联动,使更多的家庭受到了现代家庭理念和家教知识的指导。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家教格局取得突破。平湖市2009年开展了“教子有方好家长”、“优秀家庭教育工作者”、“家庭教育先进集体”、“优秀家长学校”等40佳评选,引起了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积极参与。平湖市原黄姑镇和曹桥街道于2008年首创了“家庭教育节”,至2012年已有7个镇、街道举办,预计2013年剩下2个镇也将进行。平湖镇、街道“家庭教育节”,集家庭教育、孝敬教育和文明家庭建设于一体,参与面广,受教育面宽,在整个镇、街道营造了重视、关心、抓好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

对运用现代传媒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嘉善电视台设置了“家园”专栏,通过实例拍摄和教育行家的参与,和家长们一起探讨如何培养好孩子,如何做个好家长。10多年来,每月1期,至2012年11月已播出141期,让家长们在茶余饭后轻松地受到教育。再如海宁电视台“潮乡童话”栏目每月播出家教节目,平湖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定期推出适合农村的家庭教育授课“菜单”以及桐乡家庭教育官方微博等等,各地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着多方的探索。如市第一、二、三幼儿园及卫生幼儿园,创建家长学校10多年来,坚持聘请幼教、心理、卫生等方面专家授课,保证教育的高水平。同时,坚持向家长合理收费(依托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以保证管理运行的高水平。这些做法为广大家长所认同,受到了广泛好评。如近年来市实验小学创建的合作型“家长联盟”、南湖创业学校(新居民子女学校)的以学校教育推动家庭教育,嘉兴一中已坚持9年的“家长论坛”等等,都从自己学校的学生、家长特点出发,努力探索提高家庭教育的成效。

(四)家长素养和育子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随着家长文化程度提高(问卷反映,高中及中专以上的占44.62%)及家庭教育工作普遍开展,家长素养和育子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是以人格健全、身心健康为目标的家庭教育理念已为不少家长所接受。

表1反映,相当多的家长重视孩子的道德养成和身心健康以及正常的社会化(做普通人,自食其力),有着正确的家教理念。

二是多数家庭亲子关系即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良好,为教育好孩子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条件。

在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的质量远比某一具体的家庭教育方法来得重要。如亲子关系不良,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不融洽,有隔阂,甚至有对立情绪,家庭教育也就难以进行。从表2、表3、表4看,无论是孩子看父母、教师看家长、还是家长自身评价,多数家庭的亲子关系是良好的。相比而言,初中学生对父母评价低的有27.27%,(见表2)这既反映了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叛逆”心理特征,也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

二、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我市家庭教育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家庭教育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必须理性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工作严格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至于家长素质提高及其教育子女能力的增强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家长、家庭教育层面,调查反映有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太爱孩子,又太不会爱孩子”。

表5反映,对孩子期望过高及偏高的占81.48%,家长有这样的心态,显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见诸于行动,则属于明显的抚养方式不当。

又如,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家庭的重要位置甚至最重要位置上,已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共识。但重视孩子的教育和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两回事。

表6反映还有相当多家长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这样容易出现家庭教育的偏差。如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孩子的道德人格教育,但不少家庭扬短避长,教育错位,成了文化课程的“第二课堂”、“补习班”,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孩子在家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就如一首儿歌所唱的“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作业最多的、考试最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这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也会对家长产生逆反心理。问卷反映,在回答“遇到烦恼的事,你最喜欢跟谁说?”的问题时,中学生选择对爸爸妈妈说的仅占14.4%。

再如,行为习惯养成与独立精神培养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内容,但表5、表6反映也不如人意。

在家庭教育工作层面,家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三大支柱之一,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它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期终评估报告指出,目前还存在着“家庭教育工作责任主体不明晰、经费投入无保障、服务与指导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家庭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和市场化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市也不同程度存在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人员、经费方面,和周边市相比有较大差距

调查反映,我市目前尚未有专职的家庭教育工作者,市、县(市、区)妇联、教育行政部门这两个主要协调指导部门也都只有兼职人员在做这项工作。2009年成立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后,主要工作由市妇联牵头组织,但每年只有4万元工作经费,与省内其它市比较排位靠后。

人员、经费的制约使得国家、省有明确要求的事项该做的未做。如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要求“县级以上电台、电视台开办家庭教育栏目,增加家庭教育咨询热线,以多种形式扩大家庭教育指导的覆盖面。”我市市一级及多数县(市)未能做到。又如我市家庭教育信息化程度相对迟缓。我市市一级及一些县(市)尚未建立家庭教育网站或网上家长学校。再如有县(市)关工委反映,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已经编写好家庭教育的乡土教材及案例汇集,但苦于经费没有着落,又不能向家长收费,至今未能付印。

(二)家庭教育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我市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工作热情高,在家庭教育工作中作出了贡献,但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一是专家队伍薄弱。受到学校、社区、家长欢迎的讲师团成员,一方面数量尚少,另一方面他们在本单位往往承担着很重的教育、管理、科研等任务,很少有机会拓宽视野,参加全国、省有关专业活动或家教培训。如全国妇联每年举办家庭教育培训班,跨省、市常举办家庭教育论坛,我市很少有人参加,这样,影响了他们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是学校教师缺乏家教能力,缺少家教专题培训。

学校教师,作为专职、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都承担着和家长沟通,指导家长教育好孩子的职责,表9显示的数据显然是不理想的。表10则进一步反映教师缺乏家教方面能力,与没有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理论或接受过专门培训相关。

三是志愿者及社工队伍组织松散,缺少专业支持。各级组建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人数虽多,但很少有相应的活动或交流研讨的机会。县(市、区)关工委的家庭教育讲师团组织较为健全,但学习培训的机会也不多。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一些流行的家教理念,如“三岁关键期”、“赢在起跑线上”、“右脑开发”、“脑只用了10%”、“早教越早越好”等,已为国内外科学家教理论及上世纪90年代脑科学研究成果所否定。这些,不仅绝大多数家长知之甚少,连我们的家教工作者也未必都知晓。

(三)家长学校建设及运行不平衡

通过家长学校提升家长素质,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是我国的一个创举,适合我国的国情。中小学、幼儿园举办的家长学校,对学校来说,家长是自己学生的家长;对家长来说,学校是自己孩子就读的学校,双方有着良好的合作意愿。和其它途径比,有着运作成本较低、组织工作较易、实际效果较好的优点。为此,国家、省层面都高度重视家长学校的建设。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于2004年、2011年两次做好家长学校工作的意见。浙江省先后颁发《浙江省家长学校工作规程》、《浙江省家长学校教学指导纲要》、《浙江省示范性家长学校评估办法》。但调查反映,我市家长学校建设及运行很不平衡,整体水平不高。好的如平湖市早在2002年就启动了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差的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学校,往往以家长会议代替家长学校授课,流于形式。究其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因素。

主观上,认识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少学校领导对“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有着深刻的理解,强烈意识到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且清醒地看到在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学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学校只靠自身力量已经难以提高教育质量,学校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一位校长说得好,“父母教子有方,相当于学校多了学生数量双倍的校外辅导员。”但不少学校领导还缺乏这方面认识,忙于具体事务,认为“学校那么多学生还管不过来,哪有时间去管家长”。认识上的差异导致家长学校的不同境遇。

客观上,保障条件没有落实。一是无经费,家长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费用未列入财政预算。《浙江省家长学校工作规程》指出,可“向参加学习的家长收取适量资料费、讲课费等”,但鉴于收费的敏感性,谁也不愿意做这件事。二是无教材,我市至今无各类家长学校的教材或授课参考资料。市场上有各种版本的家长学校教材,内容未必合适而价格却很高。三是无教师,如前所述,学科教学的行家里手未必能担当家庭教育的教学任务。在“三无”面前,不少学校领导对办好家长学校也就望而却步。

至于社区举办的家长学校,一是社区工作人员少,二是面对着不同学龄段孩子的家长,办学的困难也就更大。

(四)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亟待加强

特殊家庭包括离异和重组家庭、服刑人员家庭、流动人员家庭、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等。课题组着重对新居民家庭的家庭教育状况作了调查。与嘉兴本地居民相比,新居民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着诸多不利因素。其一,父母亲文化程度低,据统计初中及以下的占75.9%。其二,子女多。据桐乡2011年调查,对8250名新居民学生调查摸底,家里兄弟姐妹为2人的2024名,3人的2511名,4人的888名,5人及以上的240名。其三,家庭经济条件差。据市妇联2011年调查,家庭收入在3000元及以下的占50%。其四,不少新居民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少时间也少精力照管好孩子。近些年来,新居民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问题成了社会管理的难点,公众关注的热点,在查阅案宗及访谈有关人员后,课题组一致认为,造成新居民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的第一位原因是缺失良好的家庭教育。目前嘉兴有25万不满16周岁的新居民子女,加强新居民家庭教育的指导是一个既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五)家庭教育服务指导工作还不能满足家长需求

我市家庭教育工作既取得明显的进展,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这在问卷调查中也反映出来。

参与问卷的是小学四、五年级及初中二年级的家长,表11表明,43.76%的家长没有参加过家长学校的活动或者不知道相关信息。表12则反映,社会各个方面为家长提供的教育信息也是欠缺的,以至66.25%的家长没有接受过家庭教育方面的服务和指导。

表13则反映,家庭教育服务与指导工作还不能满足家长的需要,实际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思考和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党和国家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前所未有,继一系列政策文件后,又作出了调研、制定、颁布《家庭教育法》的果断决策。“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做好嘉兴家庭教育工作,事关一个个家庭的幸福和谐,事关嘉兴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谨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多渠道增加家庭教育经费投入,破解制约工作品质提高的瓶颈

全国《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五年规划》)指出,“要探索建立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采用政府投入、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化动作等方式,拓展家庭教育经费渠道。”为此建议,通过以下途径,增加家庭教育投入。

一是市、县(市、区)财政增加家庭教育工作经费。根据《五年规划》要求和家庭教育工作实际需要,参照周边市做法,加大经验投入,用于工作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各类培训经费、调研及理论研究经费、宣传普及专项经费以及表彰先进等。

二是家长参加家长学校学习承担一定的费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教育者,“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现在绝大多数家长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花钱,也要舍得在自己的学习上花钱。对于家庭教育教材、学习资料以及聘请专家、老师授课等费用,可在自愿参与基础上,由家长承担相应费用。向家长收费较为敏感,往往会有不同的反映。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学校等应形成共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敢于承担责任,善于沟通协调,稳妥地做好相关工作。具体可参照市第一幼儿园等收费模式,依托社会力量办学收费。也可通过家长学校总校机制,允许评估合格的家长学校办理收费许可。

三是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捐助。家庭教育有“两个特殊”的教育,除了上述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还有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包括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肢体残障、情绪行为障碍等儿童的家庭教育。显然,这些家庭的家庭教育的难度要比一般家庭大得多,且这些家庭中不少是困难家庭,企业和社会各界应伸出援助之手,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克服家庭教育中的特殊困难。

(二)建立培养培训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家庭教育工作队伍整体水平

全国《五年规划》指出,要“充实家庭教育专业力量。充分发挥专家、教师、儿童工作者、‘五老’人员、专业社工、志愿者的作用。各省市县普遍建立家庭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专家队伍、社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并且要求“加强家庭教育骨干系统化培训,推进家庭教育职业岗位培训试点,探索建立家庭教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提高家庭教育工作职业化水平。”确实,高水平的家庭教育有赖于高素质的家长,而高素质的家长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家庭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为此建议,要从嘉兴实际出发,抓紧建立培养培训长效机制,切实抓好队伍建设。

一是要建设好专职队伍、专家队伍。要积极创造条件,市、县(市、区)选配有志于家庭教育且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志专职从事家庭教育工作。同时,对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素养,已为社会所认可的家庭教育工作者,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地进行重点培养,使他们成为名符其实的家教专家。如目前全国妇联和全国家庭教育学会每年都有“菜单式”的家庭教育专题培训,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则有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尽管培训费用较贵,但要选送有关人员参加。

二是切实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背景(学校和家庭)、教育对象(集体和个别)、教育过程(系统和随机)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如前所述,不少教师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且多数教师认为自己有必要参加专门培训,见表14。

由此建议将家庭教育专题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同时,对骨干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如金华市、杭州市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市学习和借鉴。

三是落实好社工、志愿者、“五老”队伍的培训。专业社区队伍,志愿者队伍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新生事物,还缺少学习提高的相应平台。“五老”队伍多年来活跃在家庭教育第一线,但也需要不断接受家庭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各级妇联、教育、关工委、民政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在学习培训方面,为这些“好人”提供好的支持与服务。

(三)规范家长学校管理,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如上所述,不少家长学校鉴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至今名不符实甚至流于形式。在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解决好经费来源、师资培训及教材、参考资料的编写或选定外,建议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明确家长学校的领导与管理。按照国家、省有关文件的要求,家长学校由所在地的妇联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牵头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中家长学校的指导管理,妇联和关工委共同做好社区家长学校的指导管理。嘉善县今年明确社区家长学校着重负责0-3岁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各县(市、区)当从本地实际出发,明确分工,责任到位,使家长学校的领导与管理落到实处。

2.出台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文件并建立督查评估机制。平湖市家长学校办得好,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早在2002年就制定了《平湖市教育系统规范化家长学校工作常规》。拟根据浙江省关于家长学校的三个指导性文件,制定市、县(市、区)的实施意见。并且借助全国、省示范家长学校评选,建立督查评估机制,设置合格家长学校及示范家长学校两类标准,督促主办单位切实做好家长学校的建设及管理工作。

3.学习借鉴周边市经验和做法。绍兴市创建示范家长学校工作已开展多年,并建立了进入与退出机制,2012年对先后命名的5批75所示范家长学校进行了复评。杭州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于2012年启动百万家庭共同成长计划,明确3年内将评选表彰全国、省、市级示范学校300所。这些市起步早,力度大,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四)引导支持多元主体参与,满足家长多方需求

调查反映,家长对家教知识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表15数据表明,对关系孩子德智体健康发展的各个方面,对教育孩子的具体方法,家长都希望了解和掌握。

调查也反映,家长对家庭教育相关服务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

表16数据反映,家长为了教育好孩子,尽管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每位家长的偏好也不同,但确实都希望有来自多条途径的指导和帮助。普及家教知识、服务社会公众是家庭教育工作根本宗旨。《五年规划》中也明确要求,要“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家庭教育活动。”为此建议:

1.继续办好党政主导的家教宣传服务活动。“科学家教城乡行”活动,家长参与面广,社会影响大;平湖市镇、街道的“家庭教育节”,富有地方特色,深受群众欢迎;这些家教宣传的好载体,好做法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并改进提高。

2.更好发挥媒体在传播先进理念、普及家教知识中的作用。市、县(市、区)电视台、电台、报社等应根据要求,参照海宁、嘉善等地做法,设立家庭教育专栏,积极探索家长增长家教知识,媒体增多受众支持的双赢局面。同时,市、县(市、区)都应顺应家长的需要,独立或合建家庭教育网站,以提升家庭教育信息化水平。

3.扶持培育家庭教育的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市教育局“青少年心理与家庭教育咨询中心”、市妇联“阳光家庭社工事务所”、团市委“拾星者未成年人教育社工事务所”以及正在筹建的社会组织“青鸟家庭成长中心”,这些组织面向社会,承担着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大型讲座、小型沙龙、个别指导等多重角色,要精心培育扶持,使之成为家庭教育工作中的品牌。

4.关注鼓励家长自助助人的家庭教育活动。如实验小学的合作型家庭成长联盟,借助家长不同的职业背景及专业知识,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在活动中家长互相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如市区“小咕咚童书会”QQ群,家长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相互推荐适宜孩子阅读的好书。这些都是社会进步、科技发达、家长素质提高后涌现出来的家教新模式,也是家庭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向,应予以关注和鼓励。

(五)重视特殊儿童、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如上所述,和普通家庭相比,特殊儿童、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有着较多的不利条件和困难。由于特殊儿童的数量少,特殊家庭中离异和重组等家庭的数量相对也少,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也就少。特殊家庭中流动人口家庭的数量虽然多,但这类家庭的增多是近些年的事,其研究和实践也显得薄弱。要努力改变这种家庭教育困难多难度大反而研究实践少的状况。

1.从特殊中找共性,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建议市家庭教育学会增加此类课题的立项,鼓励专家和家庭教育工作者多作这方面的研究。招收智力障碍、听力障碍儿童的市特殊教育学校,有着这方面的有利条件,要鼓励教师不仅关爱特殊儿童,也关注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

第4篇

你们好!

今天的学校因你们的到来而格外温馨,今天的校园因你们的到来而更加灿烂。首先我代表学校对能在百忙之中按时参加今天家长会的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在过去对我们工作的理解,更感谢你们给予我们最无私、最真诚的支持。因为你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今天我们才坐到了一起。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共同探讨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对策,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人成才。

各位家长,你们把自己的子女送到了我们的学校、交给了我们,我们不仅仅把他看成是你孩子上学受教育的事,而是把他看成是你把自己家庭的未来和美好的希望交给了我们。面对这最大的信赖,我们不敢稍有怠慢,我们只有无条件地付出才是踏实的!回首不平凡的2009年,回首我们师生一起走过的日日夜夜,我们有自豪,有感动,有惋惜,有思考。自豪着我们的些许成绩,感动着家长们的真诚支持,惋惜着我们发展中的不足,思考着我们明天的发展。现从两个方面向各位家长作个汇报。

一、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这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我认为,“和谐”应是生生间的和谐,师生间的和谐,师师间的和谐,学校、家庭、社会间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必然要有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一个公平公正的校园秩序,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直以来,我们以人为本,坚持“文明治校,质量立校,管理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坚定“让学校成为师生放飞梦想的精神家园,张弛有度,和谐有序;让学校成为师生可持续发展的人生舞台,张扬个性,收获幸福”的发展愿景。

在这些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努力创设育人环境。我们投入130余万元兴建了1800多平米的综合大楼,解决了行政办公与实验场地设施问题;投入10万元兴建了女生浴室、门卫室、添置80张铁床,完成了学生宿舍楼防漏与室内整修工程,改善了学生生活条件;投入3万元修建并栽种完成6个花坛、布置了学生寝教室,美化了校园环境;投入3万元添置了乒乓球台、篮球、排球、羽毛球架及乒乓球拍、羽毛球拍、呼拉圈、流星球等体育器材,为落实阳光体育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投入2万元兴建了第二间多媒体教室,为教育教学活动创设了条件。投入8万元装备了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舞台。

二、细化管理,努力打造高质校园

为突出教学中心工作,一年来,我们把转变师生观念、规范教学行为、课堂效率提高的研讨等方面作为着力点。

1、引导师生确立了一个观点,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终身发展的合格人才。通过不间断的培训学习,全体师生牢固树立了“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材”的人才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因此,我们高举理想教育大旗,积极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做到了全面开齐开足课程,均衡分班,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落实了阳光体育活动,丰富了科技文体活动。

2、指导教师明确了一个思路,即教学要以提高教学效率为核心,要加强常规管理,丰富课堂结构,加强校本研究。学校成立了包括中心学校第一校长在内的教学督查组,视导课堂。学校经常组织听课、评课、说课活动,广泛推出“公开课”、“示范课”,开展赛课及论文评比活动。一年来,有四位教师分别在市、县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特别是xx老师代表xx县参加全市数学说课比赛并获一等奖;有十余位教师获县以上论文奖;我校地方教材的编写颇有特色且有成效,目前已出集四本,被县教育局推荐为全县样板教材;语文学科“两改六落实”实验课题已在黄冈市立项,全县只有三家,目前该项研究工作如火如荼;数、理、化等学科的讲、学、练有序开展。

3.教育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即要成才先成人。在学习期间我们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要锻炼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品行,培养为人处世的能力。因此我们在重视教学的同时,把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另一重要课题。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以德育教育为先是创办理想教育的根本前提。在德育工作实践中,我们做到,一是抓好“德育活动”一条线,坚持常规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团日活动、文化艺术活动、月主题教育活动、竞技活动、标兵评比活动、专题讲座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熏陶、激励、内化,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是树好“环境育人”一面旗帜,深化文化建设。环境育人,环境造就人。我们在不断绿化、硬化、美化校园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学生文化。学生布置自己的寝教室环境,发挥“xx”广播台、《xx》文学社刊的辐射作用,开辟“xx文学社”网上论坛,打造精神文明的“花园”。三是塑造“平安校园”一个亮点,深化健康教育。①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意识。②以心理健康和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③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④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做到“定期检查”与“随时发现”相结合,“学校检查”与“班级检查”相结合,“老师检查”与“学生发现”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

一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各位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学校顺利通过了县农村合格学校的验收,先后获得:“中考优秀考点”,“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五四红旗总支”,“中小学美育节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仍在苦苦地思索:怎样办好我们的学校?把家长们的愿望变成现实?我们觉得学校的管理是办好学校的核心,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他们成人成才离不开学校这个大家庭,也离不开家庭教育这一前提,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你们对孩子的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学校而言,新年里我们有三点设想:①筹措资金着力解决学生食堂与宿舍条件,改善学生生活环境。②加强培训提高师资水平,采取优胜劣汰打造师资队伍。③贯彻方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智育为主不动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就家庭而言,在此我想与各位家长谈谈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

第5篇

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若干意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和谐发展"的育人理念,实施"文明在行动"系列工程,创建"文明学校,和谐马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中心工作

深化荣辱观教育,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树立为国争光的志向;加强法制安全教育,争创平安和谐校园;开展文明在心中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住校生管理,提升住校生管理品位;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校互动效能,

重视德育队伍培养,落实德育导师制工作;搭建心理教育平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主要措施

开展以"感受新变化,迎接_大"为主题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向学生宣传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_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他们了解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发展进步,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学生对中国_的热爱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逐步树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的志向,并努力把远大志向化为每一天的具体行动,健康成长。

围绕着活动主题,重点开展好六个"一"教育活动:

(1)上好一堂形势教育课。(2)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要根据课本上布置的社会实践题目,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感受家乡的变化,感受社会的变化,以亲身体验来加深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3)开好一次主题班(团、队)会。各校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利用庆祝58周年的契机,安排各班开好一次主题班(团、队)会,让学生畅谈、交流自己在学习、教育和在社会实践中的体会和收获,以小调查报告、演讲、绘画等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4)出好一期专题黑板报或墙报。在主题教育活动月期间,要以"感受新变化,迎接_大"为主题,以班为单位出好一期专题黑板报或墙报,还要布置好校内的宣传橱窗,加大教育活动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5)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中华经典美文朗诵会。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和先进文化的学习和热爱,增强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6)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民族精神教学论文评比活动,选送一批优秀论文参加评比。

2.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们广大中学生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对我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校决定进一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活动。

(1)、通过荣辱观教育的再深化,使广大学生更能明辩是非、善恶、美丑。

(2)、通过荣辱观教育的再深化,使广大学生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3)、通过荣辱观教育的再深化,继续提升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

(4)、通过荣辱观教育的再深化,再次推动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5)通过荣辱观教育的再深化,有效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3.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队伍,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重视师德建设,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教师"十不准"激励教师树师德表形象,用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使之成为高尚的有益于社会的人。

继续坚持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切实履行班主任岗位职责,班主任要求做到:"勤"--勤下班级,勤下寝室,勤抓学习,勤做思想工作;"韧"--小错误,小问题不能小看,诚心、细心、恒心地实施学生行为量化考核;"严"--从严治校,从严治班。

进一步完善班级量化考核办法,以班级量化考核为核心建立制约激励机制,通过开展"评优争先"活动为契机,抓典型,开展"榜样在我身边"活动,激励班主任争先创优,促进班主任工作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加强年级组建设,进一步健全年级组长例会制度,及时交流全段工作情况和经验,研究解决年段工作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充分发挥年级组长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强化年级组在日常教育中的管理功能,促使班级常规考核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对年轻班主任培养。切实做好新老班主任结对工作,明确"师徒"职责,定期给新班主任开设讲座,加快班主任后备队伍的建设。

加强学校的信息宣传工作,继续落实处室责任制,分解工作目标,努力完成市教体局下达的任务。

4.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继续进行安全工作每月大检查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工作计划,通过讲座、广播会、安全疏散演练等形式,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开展安全工作"月检"和"五查"活动,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除"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卫生"等专题教育外,还应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控能力"等方面加强宣传和指导。扎实做好以"认识社会、拒绝诱惑、远离犯罪,防范侵害"为主题的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

5.加强学生常规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切实开展"德育导师制"的教育模式,建立导师聘任制度,受导学生档案制度,定期谈心与交流制度,定期家校联络制度,定期例会制度。每位导师对责任圈内的学生从结对到学生毕业予以全程关注,全面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提高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加强学习,转变育人理念。形成"力求人人都能成功"的教育理念,成功教育主张: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巨大潜力,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每一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成功的体验是进一步获得成功的动力,倡导教师要为每一

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要帮助学生取得成功,成功不局限于学习的进步和优异成绩的取得,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的进步都是成功,把握契机,适时激励学生把各方面的成功体验迁移到学业中来。

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建立定地点定人员定时间定职责文明岗制度,提倡学生自主管理,从学生的书包、发型、服饰着手,狠抓行为习惯、仪容仪表、环境卫生、公物爱护等。继续实施"首遇责任制"。全方位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加强校园卫生,自行车停放检查力度,为净化、美化校园本学期实施"买零食,吃零食"的若干规定,组织搞好每月一次的大扫除,提高卫生标准、地面、门窗、墙等要见本色,清除卫生死角。

加强住校生管理。进一步强化住校生的管理工作,狠抓住校生寝室物品摆放和安全卫生,开展寝室的评比和住校生才艺秀等活动,着重抓住校生的文化建设,力争在住校生设施方面得到进一步改善。

6.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第6篇

1980年中州书画社出版了栾星整理的《歧路灯》,世人方得以见其全貌,从而引起更多学人的重视。为此,河南有关方面曾于1981年在郑州召开研讨会,1982年又在洛阳再次召开。洛阳之会我收到邀请,会前认真研读了这部小说,也仔细阅读了郭、朱二氏的评论文章,认为他们的分析一般说来还是中肯的,但评价未免过高,乃撰写了《〈歧路灯〉与〈儒林外史〉》一文提交大会(收入《歧路灯论丛二》,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3.)。会后又略加修改,文题改为《〈歧路灯〉不能与〈儒林外史〉等量齐观》,以突出一己之见,发表于《江淮论坛》1983年2期。文末说明之所以“较多地论及《歧路灯》的不足之处,这并非要否定它的文学价值和文献价值,也并不是以今日的是非观去求全责备二百年以前的作家李海观, 更不是对《歧路灯》的全面评论”,只是不同意将它与《红楼梦》、《儒林外史》并列为第一流小说而已。但也不以一己之见为定论,文末还说,随着“整理本的大量刊行,必将促进对它的深入研究,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从而使它得到在文学史上应该得到的地位。”

为了探讨《歧路灯》如何继承前人的艺术经验, 为其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中定位做些前期准备,我又发表了《试论〈金瓶梅〉对〈儒林外史〉和〈歧路灯〉的影响》一文[1],意在说明《歧路灯》虽不能归之于一流作品,但也自有其价值,不能忽视,因为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局面,不仅仅是几部一流小说所形成,也有赖于大量的二、三流作品的支撑,研究者不能只注意月亮的清光,而忽视群星的闪光。

栾星同志整理的《歧路灯》出版以后,又于1982 年7月在中州书画社出版了《歧路灯研究资料》,该资料有三部分内容:栾星撰写的《李绿园传》;绿园诗文辑佚;《歧路灯》旧闻钞。《李绿园传》虽仅五十余页,但却包括了家世、生平、着述、交游、年谱等内容。这份“资料”的出版,为研究者提供了许多不易见到的文献。

为配合学术讨论会,中州书画社还于1982年8 月出版了《〈歧路灯〉论丛》第一辑,辑录了1928年以来有代表性的论文以及郑州会议的论文,计24 篇。1983年12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则出版了《论丛》第二辑,收录洛阳会议论文34篇。两次会议后到新世纪之初,发表的《歧路灯》论文,据李延年君统计亦有四十篇左右。

1992年10月,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杜贵晨的《李绿园与歧路灯》,约6万字。1996年4月台北出版了吴秀玉的《李绿园与其〈歧路灯〉研究》,约36 万字。由此可见,研究《歧路灯》者,代不乏人,且从大陆延伸至台湾。

笔者于上述二文发表后,未再对《歧路灯》作进一步的研究,并非以为它没有研究价值,而是另有课题,无暇顾及。但却鼓励弟子们对这部小说进行深入探讨。如上世纪80年代随我学习的研究生万建清,其学位论文就是作的《歧路灯》研究。其中主要章节已在《明清小说研究》上发表,如《论〈歧路灯〉反映的社会问题》(1989年3期)、《“运铅之役”·李绿园·〈歧路灯〉》(1990年2期)、《论清初统治策略对〈歧路灯〉的影响》(1990年3-4期)和《论清初学术思潮对〈歧路灯〉的影响》(1995年第2期)等。万君获得学位后,长期从事文史研究工作(现为省党史办副主任),不再专门做小说史的研究。

1994年随我攻博的李延年君,曾在陕西师大霍松林先生处获得硕士学位,由霍松林、朱一玄、王利器三位先生推荐前来报考我的博士生。他曾在《河北师大学报》、《河北学刊》发表过有关李绿园和《歧路灯》的研究文章。三年攻博期间,重点研究《歧路灯》,其博士论文《歧路灯研究》答辩通过后又不断加工,再三打磨,于2002年7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30余万字,并由笔者与朱一玄先生为之作序。延年现为河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从研究《歧路灯》起始,扩大范围,对教育小说进行全方位的研讨。

从以上简单的排比中可以看出,自1980年出版《歧路灯》全本后,学界对它的研究就未曾中断。于 1982年洛阳之会后历经28年之久,河南有关单位又于2010年8月在平顶山召开有海峡两岸学者参加的《歧路灯》学术研讨会,较之前两次会议仅有大陆学者参加不同,规模和研究队伍均有所扩大。笔者以为在重视教育工作和文化工作的形势下,召开这样一部小说的研讨会,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产生于清中叶的《歧路灯》反映了我国18世纪封建社会的生活实景,重点在于市井细民的生活,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起伏兴衰的人生际遇。它既不同于《儒林外史》,又不同于《红楼梦》,而是通过浪子回头故事全过程的描写,让我们认识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乃至风俗民情的实况,同时,作者通过他所塑造的这一“失教”子弟回头的形象,着力提出了如何教育子弟这一重大问题,表明了他以小说创作“匡世济俗”的良苦用心,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在小说第一回,作者便开宗明义地表明:“人生在世,不过是成立覆败两端,而成立覆败之由,全在少年时候分路。”这就告诫世人,如果少年时代走错了路,终生便陷入“覆败”局面之中。小说中塑造的由“失教”而“回头”的谭绍闻的一生,便形象地体现出作者这一理念,而其所作又名之曰“歧路灯”,更是意图以谭绍闻为教训,使之做为观照青少年前程或 “成立”或“覆败”两条不同人生道路的明灯。

作者李绿园这一创作意图,历来的研究者都做了正确的揭示,早在1928年发表的朱自清的文章中就说:“《歧路灯》的题材,简单地说,是‘浪子回头’。”(收入《歧路灯论丛一》)上世纪80年表的一些论文也都作如是观,如田璞在《〈歧路灯〉初探》(收入《歧路灯论丛一》)文中说这部小说的“第一个显着的特点,是为劝戒青少年而作”

,“第二个显着的特点是以青少年失足者为中心人物”。向达翔的文章题目即是《封建社会的教子弟书》(收入《歧路灯论丛一》),认为李绿园“乃以斍世之心,自托于 ‘小说稗官’,试图从教育入手,挽教那些封建阶级的风流浪子,为那个即将坍倒的封建大厦加一根支柱”。王鸿芦的《歧路灯五谈》(收入《歧路灯论丛一》)中第一节就说“《歧路灯》提出了‘怎样教育后代’的问题”。胡世厚的《试论〈歧路灯〉的思想倾向》(收入《歧路灯论丛一》)一文,也认为它是一部 “淑世书、教子弟书”。的《我国古代的〈教育诗〉与社会风俗画》(收入《歧路灯论丛一》)一文中, 第三节小标题为“《歧路灯》是一部值得借鉴的教育小说”。该文从小说类型的视角为其定性,提出无论从李绿园创作这部小说的“动机”,还是从《歧路灯》作品本身的“主题思想、艺术风格”等方面来研析, “俱与其它古代小说不同,实应据实命名,称之为教育小说”。在此体认下,张文又进一步将其与法国思想家卢梭创作的《爱弥儿》和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所作的《教育诗》做了初步的比较,认为李绿园创作的《歧路灯》“填补了我国古代长篇教育小说的空白”。张文首次明确提出《歧路灯》实为“教育小说”。 四

世纪之初出版的李延年着《歧路灯研究》一书, 对《歧路灯》的丰富内涵作了细致分析,认为该书具有多项主题,因此将其划分为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两部分。而主部主题认定为“教育小说”,赞同张氏主张,并将这一主题概括为“形象化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的形象化”,以较大的篇幅对这一主部主题进行了探析。

首先在全书引论中,延年提出界定“教育小说” 必须同时具备三要素,即“教育者(教师、家长等); 受教育者(儿童或青少年学生);教育方法、内容、目的”。

接着,延年又将历来文学作品中有关这一题材的情节予以梳理后举例说明,“教育小说”自有来历, 从唐传奇的《李娃传》说起,以至元杂剧中的《东堂老》,明人小说《觅灯因话》中的《姚公子传》,以及《二刻拍案惊奇》、《型世言》、《五色石》、《醒世恒言》、《豆棚闲话》、《西湖二集》、《醒世姻缘传》、《八洞天》、《照世杯》等等作品,将其中类似情节摘剔出来,说明它们在不同的层面上对《歧路灯》所可能产生的影响,这可谓是对教育小说的溯源。同时,又将《歧路灯》与国外的作品进行横向比较,延年选择了与《歧路灯》几乎同时面世的卢梭的《爱弥儿》这部教育哲理小说作对比,将二者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方面的异同作了精要的分析。这些探析工作,意在说明“教育小说”不仅在我国文艺史上早就产生,而且在国外文艺作品中也曾出现,因此,李绿园《歧路灯》的面世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根据“教育小说”同时出现的三要素,延年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方面对《歧路灯》所反映的现实作了深入研探,所述颇为中肯。

如果有补充者,则应考虑封建时代的教育制度的影响,也就是自隋唐兴起发展至明代已十分成熟的科举制度的影响,这一制度其实是教育和选官制度的结合,《明史·选举志》即云“学校以教育之,科目以登进之”。科举考试考什么,学校就教授什么, 考试用八股,学校就教时文,《歧路灯》中谭绍闻的塾师侯冠玉就主张“学生读书,只要保功名;不利于功名,不如不读”,他认为“时文有益”于考功名,所以他要求谭绍闻只把“新购的两部时文,千遍熟读、学套,不愁不得功名”。虽然绍闻之父谭孝移不以为然,但侯冠玉的识见在科举社会中却是被普遍认同的。因此,论及当时的家庭教育也好,社会教育也好,学校教育(私塾、社学等)也好,都不能不受封建朝廷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所左右,它的影响无所不在。《歧路灯》中正面叙及的笔墨虽不多,但当时的塾师大都是从这一制度中讨得秀才身份的士人,他们的言传身教不能不烙上这一制度的痕迹。

《歧路灯》是教育小说,是对“失教”少年的教育 “课本”,这已得到历来研究者的共识。当今,我们对青少年的教育十分重视,各地都有关心青少年工作的相关组织,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研读一下《歧路灯》也的确不为无益之举。例如《歧路灯》谭孝移临终前再三叮嘱其子绍闻要“用心读书,亲近正人”。这样的训诲,从抽象的意义来说也还是可以借鉴的, 在旧时代士人心目中,读“书”首先读四书、五经, “正人”自然是指恪守封建伦理道德的君子。在今日,好“书”与“正人”的标准自然不同于往昔,如果按照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准去选择“书”读,去亲近忠于国家、服务人民的“正人”, 又有什么不好呢?

目前,举国上下都重视教育事业,都认识到全世界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而要提高民族素质,就必须重视和发展教育事业。而发展教育事业重要的一环就是师资。要以教师为本,要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近年来又大幅度地提高义务教育师资的待遇。《歧路灯》中,李绿园的笔下,对蒙师十分尊重,不仅束金丰厚,而且在多种场合待之以礼。

当然,《歧路灯》中尊重、优待塾师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对教师也有所要求,那就是要“学问渊博”, 为人“端方正直”,敢于管教,绝不“纵惯学生”。我们要求为人师者也必须有丰厚的学养,高尚的师德, 能以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去培养、教育下一代。

但是在封建时代常有衣冠禽兽厕身于教师队伍中,如同《歧路灯》中所言,这些为人师者不过是“聊存名目而已”。他们的施教实在是误人子弟,遗害无穷。如塾师侯冠玉之流,只知教读时文,全无学问, 这且不说,其行为也不端,“在家下弄出什么丑事” 来。返观今日之师资队伍,思想品德、学术修养符合要求者当然占据主流,但也不可否认良莠不齐现象的实际存在,报端不时有所披露,以学养而言,学历造假,学位来路不正,着作抄袭,或倩人,或侵占他人成果,等等;以操守而言,有教授被捉,有博导谈婚外情,老师打牌让女学生作陪,等等;以施教而言,导师与研究生很少见面,人都不识,哪里谈得上指导,《歧路灯》中所写:“有一日先生到,学生没来;有一日学生到,先生不在,彼此支吾躲闪,师徒们见面很少,何况读书”,岂料这种现象在今日之学校中也偶有出现,为师者之学问不足以指导学生,所以也尽量少见学生,偶尔一聚,彼此敬烟,老张老李乱哏一通,真是“师不师,生不生”,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这些情景,令人痛心。尽管它不成为今日教育事业的主流,但出现这种现象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惊惕。在这种现实面前,读读《歧路灯》不也可以有所触动和引起我们的反思么!

李绿园从事文学创作是有所为的,不是一般文人为的自我愉悦,无论是作诗还是写小说,他都是为了宣传一种思想观念,在《绿园诗钞·自序》[2]中就表明“诗以道性情,禆名教”;在《歧路灯·自序》[2]中认为自己所作,完全符合朱子所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认为《歧路灯》一书为“田父所乐观,闺阁所愿闻”,并且借友人之语称赞所作“于

第7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素质;测评;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44-02

一般地,研究生德育测评应该包括对研究生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德育工作部门、德育工作者的考评,不仅包括对德育效果的考评,也包括对德育工作过程的考评。但在目前在笔者能搜集到的资料中,这类文献并不多见,零零散散地见之于一些不入流的报刊和书籍中,现撷取部分内容加以介绍。

一、关于德育测评体系及其构建的研究

刘顺厚[1]在对研究生德育绩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研究生德育绩效评价体系,包括构建的意义、要素、指标体系以及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索。[1]戴艳军等人[2]探讨了构建研究生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基本结构及其操作中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赵鹏飞等人[3]认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在文章中,无论是指标内容还是权重的赋予,都缺乏合理的解释和依据,令人无法信服。类似文章还有《高校学生思想品德行为量化测评浅探》[4]等。有学者还试图对思想道德测评体系进行构建,如周甜等人[5]依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和研究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建立了由思想、政治、品德三维度组成的立体结构以及它们各自所分解的12条项目和相关细目组成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品德考评的指标体系。考评方式主要为研究生自评、年级同学间互评、教师的师评这三个基本途径,然后根据一定的权重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品德的综合考评。许二平等人[6]在对高校现行的大学生综合测评制度进行调查和分析后,提出应该把素质测评分为基础素质和发展性素质两方面,采用平时考核、自评、互评、师评的方法,并提到“德”素质测评由“纪实”和“评议”两部分组成。

二、关于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研究

施昌海[7]针对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估方法的复杂性,从选择评估内容、采集评估信息和确定评估内容等方面研究了相应的对策:抓住基本要素,坚持综合评估与单项评估相结合的方法;选准基本渠道,坚持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客观公正,坚持量化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崔连昌[8]对研究生德育工作实施评估进行了思考,对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评估工作成果的推广以及开展评估工作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他强调:要认真把握好评估的指导思想,处理好专项和整体评估的关系,要正确看待评估结果和平时工作。另有学者[9]针对应该如何建立高校德育工作评估体系以及高校德育评估的要素构成等问题进行了思考。有关研究生德育工作开展及其途径的研究比较多,有学者[10]讨论了如何利用校报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学者[11]认为应该通过党建工作来促进德育工作。丁江、丁鸣[12]、赵莹[13]和王玉芝[14]等人从发挥导师的作用来探讨促进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方法;罗玉华[15]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张富良[16]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社团在研究生德育教育中的优势,体现的德育教育内容及其重要作用和意义。

三、关于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方法的研究

学者们对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方法的讨论比较少,更多的是对大学生的探讨,且多是在讨论综合素质测评方面时有所提及。冯瑞明等人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时提到,“德育评价完全量化缺乏科学性。‘品德竟然也可以用分数来衡量,并且可以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几位数’这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的品德是很难量化的。”[17]裴劲松等人认为,现行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思想考核公正性差,时效性较差。在对思想方面进行考核时,缺少具体的要素限定与分析,定量分析方法水平较低,部分评估环节过于主观,影响了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容易出现争议和平均主义,而且评价大多是期末时进行,评价者很难准确记得被评价者长时间的表现,都是凭模糊印象打分,时效性很差。”[18]对此,他们主张通过理论创新来提高现行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理论。

四、关于研究生思想状况、特点的研究

黄艳秋[19]分析了研究生在思想政治、道德、人生观、成才意识、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点,包括有较强的自尊心、压力感,最高需要是事业的成功,价值观趋于注重实际,偏重物质利益,强调自我价值,呈多元化发展。在成才方面,他们更看重的是个人的自我奋斗,但是这在传统观念中与自私自利等同。还有以个案调查来研究思想的。如管晓风[20]是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个案进行研究;戴亦军等人[21]是以教育硕士专业学生为个案进行研究;陆永忠等人[22]对软件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进行思想教育问卷调查;等等。这些研究为讨论现行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方案是否合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使讨论可以站在研究生的立场上,从其特殊的思想状况、特点来着手研究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如何测评。

五、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有关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但大多是集中在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开展上,包括从各方面提出如何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的文章,如社团建设、党建工作、导师作用、家庭教育、校报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等;有对研究生德育现状的调查,包括从研究生整体调查、分学校调查、分专业、分学科性质调查等,然后给出对策建议;有对德育工作的现状了解与思考建议等。构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学位论文,有思想道德对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及对研究生德育的重要性、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特点的探讨。德育测评的研究在我国已经广泛开展起来了,但是针对高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德育测评研究还比较少。相比本科生而言,关于研究生德育测评的研究更少,只是散见于对大学生的研究中,且对思想道德素质测评的研究多散见于有关综合素质测评的文章中,极少有专门的文章是针对思想道德素质测评的,且实证调研方面的较少。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针对研究生的特点展开专门的实证研究。

现有研究大多都是从理论等出发来研究的,鲜有从评价学的角度来探讨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如何提高,德育工作应该如何完善,期待有新的方法来推动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工作。

参考文献:

[1]刘顺厚.研究生德育绩效及其评价[D].上海:复旦大学,2004:16.

[2]李志强.谈研究生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4).

[3]赵鹏飞,陈家润,原刃锋.大学生德育素质量化考评之研究[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3,(6).

[4]林雷.高校学生思想品德行为量化测评浅探[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6).

[5]周甜,张陟遥.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品德考评指标体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

[6]许二平,姬旺华.对高校现行的大学生综合测评制度的调查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1).

[7]施昌海.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估方法探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3).

[8]崔连昌.对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估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01,(6).

[9]冯翠玲,李义丹.高等院校德育评估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1,(9).

[10]曹启娥.论校报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J].思想政治教育,2008,(6).

[11]胡章萍.加强研究生党建推进研究生德育工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3).

[12]丁江,丁鸣.发挥导师育人优势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2).

[13]赵莹.导师负责制下研究生德育工作探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8).

[14]王玉芝.实施德育导师制探索研究生思想教育新路[J].中国高等教育,1999,(21).

[15]罗玉华.论家庭教育对大学生诚信品质培育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2008,(6).

[16]张富良.研究生德育教育的“第二课堂”――高校社团[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3).

[17]冯瑞明,侯铁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思想教育研究,2006,(3):46.

[18]裴劲松,张影强.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理论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9):25.

[19]黄艳秋.研究生思想特点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1998,(1).

[20]管晓风.当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个案[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12).

[21]戴亦军,刘四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道德特点及其管理机制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4).

第8篇

【论文摘 要】我国迎来了独生子女的第一代子女,也就是现在所说的“6+1家庭”。这就决定了幼儿的成长势必是在备受关注的环境中,家长过多地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淡化了其经历挫折和苦难的机会。孩子们不懂得什么是挫折,也更谈不上抗挫折能力。家长教养态度和方式的不正确,不仅不利于幼儿个人的成长,同时也不利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本文着重阐述了什么是挫折及幼儿挫折教育,并结合实际浅谈家庭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应如何进行开展。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能从事相应的职业;又要求具有一定的意志品质,能经受住工作和生活的波折。这就要求我们要启发和促使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幼儿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进一步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一 挫折及幼儿挫折教育

人的一生既有顺境也有逆境,挫折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我国近几年对挫折教育尤其是幼儿挫折教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综合国内外有关理论和学说,本人认为所谓挫折就是指人们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在追求达到特定目标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和消极的情绪反抗。所谓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事业发展和教育的要求,利用或创设某种情境,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使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二 实施家庭幼儿挫折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幼儿挫折教育的内容

第一,正确地认识挫折。挫折几乎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重要的伙伴。它伴随着我们起伏跌宕的一生。有的理论强调挫折会引起人的情绪恶化,但错并不在于挫折本身,而在于每个人对挫折的认知和态度。所以说形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是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关键。而这就需要家长做到教会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正确认识和理解挫折,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第二,真实体验挫折。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往往会采用说理教育法,这也是大多数家长的通病,他们恨不能将所有的经验和教训一股脑地教给孩子,以避免其将来走弯路。但是家长却忽略了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才是挫折教育的基础。相对于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更让孩子们印象深刻。当他们面临困难时,成人常常会代他们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可能会有对挫折的充分感受和深刻体会。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幼儿形成依赖心理。而挫折教育势必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切身地感受困难。我想只有当孩子们充分地感受到了挫折带来的痛苦体验时,才会激发他们解决问题及克服困难的能力。

第三,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面对挫折我们不能盲目应对,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家长一定要做幼儿行为的导师。通过挫折教育,要使孩子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加强挫折认识,并积累经验、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相信只有掌握正确的对抗策略,幼儿应付挫折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一般来说,幼儿战胜挫折的方法有:自我鼓励法、补偿法和适度宣泄法。

2.幼儿挫折教育的途径

第一,利用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挫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利用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挫折情境,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自然情境因为有自然性和真实性,能使孩子充分地体验挫折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挫折的思考和领悟会更成熟。如,孩子跌倒了,家长不要去扶,要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这就是一种简单而实际的磨炼。生活中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要学会放手,给孩子学会独立的空间和接触挫折的机会。

第二,通过创设困境进行挫折教育。为了让孩子适应现代人的竞争能力,家长应舍得让孩子去吃苦,并有意识地去给孩子创设一些困境,使孩子的意志得到更好的磨炼。国外的幼儿教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如日本有许多幼儿园,无论是春夏秋冬,都让孩子进行裸身锻炼;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尽管身价亿万,却要求子女去打工挣钱;印度已规定了小孩子的“饥饿日”。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3.幼儿挫折教育的方法

第一,客观地评价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及成长背景不同,所以也会各有长处和不足。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家长只看到孩子的优点,而无视他的缺点,孩子也就会对自身的不足缺乏认识而变得骄傲自满并且不能接受失败。如果家长对孩子教育期望过高,不符合实际,就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使孩子不敢面对失败。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谓知己,就是说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样我们才能知道未来的人生道路可能会在哪方面受到挫折。而知彼就是要帮助孩子认识环境、了解社会,如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现实生活中又存在哪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等。必须让孩子懂得做事要向高目标努力,但同时也要做好承受最坏结果的思想准备。

第二,给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克服、战胜困难的信心。家长在幼儿的眼里是非常高大、无所不能的,家长的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幼儿,对幼儿来说家长的行为是最具说服力的榜样。因此,作为家长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常常向孩子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并教育孩子要把名人作为榜样,激励幼儿勇敢地面对挫折。要让孩子知道:只有在挫折中不断进取的人,才有可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第三,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家长要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在闲暇时多带孩子到公园、游乐场活动或到亲戚朋友家做客,鼓励孩子不断适应新环境,多与人交往,从中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并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这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力,培养互助精神,增强团结友爱的意识,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第四,引导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一是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首先应纠正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从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服开始,大胆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二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到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一定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三是培养孩子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家长应注意创造机会,在家中营造民主的氛围,给予孩子决策的权利,培养孩子选择和作决定的能力。

第五,加强艰苦磨炼,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家长应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况,加强对孩子艰苦磨炼,让孩子获得适应能力。一是让幼儿体验“累”的滋味;二是让幼儿体验“饿”的感觉;三是让幼儿体验“冷热”刺激。

第六,增强孩子心理防卫机制,树立正确的成败观。我们知道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还包括心理上的,甚至心理健康被看做是更为重要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提高其对挫折的忍耐力,消除负面影响,增强幼儿的心理防卫机制。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教会孩子在失败中总结教训,鼓励孩子在挫折中百折不挠,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成败观。

所以说,学前时期承受一些挫折是一生的宝贵财富。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在当今社会的形势下显得尤为必要。家庭是人生启蒙教育的第一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需要我们了解、掌握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承受能力,循序渐进,并掌握好挫折“度”,避免负面效果的产生。家庭这一个体社会单位具有教育的随机性、长期性和影响性。所以,幼儿在学前期实施家庭挫折教育是实施幼儿启蒙性挫折教育的最佳途径,对幼儿的一生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9篇

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教育与学习。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大大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教材的形式,促进教育模式、方法及观念的变革。其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化环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学习化环境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学习环境上不是只专注于目标知识的呈现和传递,而是致力于反映学习者对信息的理解和主动建构过程。通过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具有更多的主动和自由的环境,使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自由的探索和学习,学习者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多媒体光盘和Internet的资源),综合各学科的知识,与同伴相互协作,或者在教师和家长的支持与帮助下,完成意义建构。

学习化环境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手段,并具有“真实世界”的特征和能力要求,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和学会学习的今天,构建学习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这里讨论三类学习化环境及其对教师角色的影响,这三类学习化环境与现代科技发展相关,而且三者联系紧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可融合在一起。

1、基于媒体的学习化环境

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电子媒体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传递各种教育信息的媒介,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多的认知工具,更为丰富的学习环境。基于媒体的学习化环境正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强调了媒体的功能,即不是用于传递预先设定的教学内容,而是用于支持更为丰富的情境,提供更多的学习工具,以鼓励学生的探索和发现,实现更具个人意义的学习。

在基于媒体的学习化环境中,媒体的功能主要有几个方面:作为通讯工具,以促进学生交流与协作;作为资源,通过超媒体、Internet、光盘等支持学生的信息探索探究活动;作为内容情境化的工具,使学习置于一个真实的情景中,支持意义建构;作为可视化工具,促进学生将抽象的数据转化为现实模型,以发现事物模式和趋势;作为表达工具,通过电子作品的形式发展学生的信息文化素养。

在这一环境中,学生的探索空间增大,教学策略更加灵活多变,教师作为信息源的角色减弱,而更多地是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仅要学会如何用媒体来传递教学材料,如何使用课件来辅助课堂教学,更关键是如何将媒体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情景。例如运用Internet 和数据库软件Access收集数据,再用数学工具软件Math lab进行统计分析,然后用Word 制作电子简报,用PowerPoint向其他学生做演示。因此,将媒体集成到教学中,运用多种媒体创设学习化的环境,是对教师新的挑战。

2、各学科综合的学习化环境

现代科技发展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这种趋势促进了学校教学目标的改变,要求学校设置综合课程,使学生获得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并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综合的学习化环境正是体现了这一要求。

综合的学习化环境主要有三个特征:

注重体验。将学科学习内容融入到生活体验中,通过接触实际现象,获得意识和经验,这些获得的经验也能为今后学习提供有意义建构的基础。

注重跨学科的关联。综合化是和课程的整体结构相联系,它所关心的核心是各个知识领域和知识类型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问题。目前主要采取交叉模式(课程间知识技能重叠交叉部分来进行关联,如数学和自然科学中数据的搜集、分析和制图是相通的)和问题模式(选择一个较有学术价值、有争议的问题或重大社会问题,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种族歧视问题等)来展开教学。

注重方法性的知识。信息时代里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很重要,因此综合化的学习环境更重视方法性知识,立足于社会中复杂而综合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并掌握各种信息处理方法。方法性的知识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与交流的方法,调查和访问的方法,统计测量的方法,发表和讨论的方法,评价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学生未来生存的基本能力;另外,学生也发展了与学科相关的特殊方法,如艺术学科中鉴赏的方法等。

/!/ 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综合的学习化环境构造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在实际教学中,综合化的学习环境往往用计算机作为处理和分析信息的工具;以网络作为资源环境和交流协作的媒介;以问题为中心,与研究和探索结合起来,发展学生应用实际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例如,地理课可以用数据库收集气象数据,运用数学工具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网络查找资料,使用文字处理工具写成小论文,并通过校园网自己的作业和进行讨论。可以看出,综合化的学习环境要求教师对课程间的联系有高度的敏感,并能利用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来展开“问题解决式”教学。

3、家庭化的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也影响着学习者的成长环境—家庭,促进了家庭教育和学习化家庭的发展。家庭教育是社会

整个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学校教育需要家庭配合,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指导。构建家庭化的学习环境是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的。过去,教育责任主要交给学校来完成,家长主要承担抚养责任,很少参与学生学习活动。随着社会发展,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在家庭普及,通过媒体的学习经常发生在家庭里,通讯工具的发展为家庭与学校增加了交流的机会;现在的家庭规模变小,现一代家长比上一代具有更多的时间与小孩一起活动;现一代家长的文化基础比上一代好,为小孩与家长进行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能;由于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子女有可能比家长更早、更快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和新方法,家长在引导小孩的同时,家长自己也往往在受到教育,例如学会电脑操作的往往先是小孩。因此,“学习型家庭” 正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当今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家庭化的学习环境正是“学习型家庭”的体现。 家庭化的学习环境主要特征有:

注重家长和子女共同学习。广播、电视、计算机或到博物馆、展览馆等地的参观,有助于提供共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环境。例如,子女同家长一起听广播、看电视获得知识和交流是很有教育价值的。家长的参与为学生提供了情感支持,有利于学生积极的探索,对发展智力、减轻学业负担大有裨益。

注重生活化的学习。家庭中存在大量的学习机会,家长利用日常生活情境帮助孩子将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转化为现实中可观察、可操作、可实践的经验,对孩子动手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加强学习与家庭生活的结合,并不是要使学习脱离学术轨道,而是给已经学术化的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充分重视家庭化的学习环境,也有利于整个家庭的学习,有利于家长学习新技术和接受新观念,这无疑是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一种全民教育,是朝向终身教育的全面实施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家庭化的学习环境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掌握与家长交流的能力,为家长提供咨询和促进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协同教育。主要包括:教师应促进家长成为学生学习的情感支持伙伴;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将学科知识转化为现实中可实践的经验;促进家长与子女的交流和活动,利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增加家庭内的教育机会,构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如,布置家长与学生可一起完成的作业。

从上面三类学习化环境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教师的任务和角色的变化。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指导者”。未来教师的概念可被描述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习资源管理者、导师等。教师的工作需要更多的运用新技术的技能、人际交流和团队合作技能、规划和组织能力及研究能力等。因此通过相应的培训能使教师更好地担当起他们新的角色。

二、师资培训的新任务

师资培训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和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通常师资培训主要着眼于课堂教学技能,如,语言技能、板书技能等。例如,微格教学就是通过摄录像媒体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式。这些技能训练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强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确实有利,但基本上不涉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体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帮助者的角色,不关注学习化环境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