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30 10:38:04
导语:在三角贸易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环境规制;产业竞争力;长三角纺织产业
1.研究背景
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失衡。进入20世纪以来,高污染排放所导致的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在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同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中国政府为向环境与经济的均衡发展模式迈进,高度重视环境问题,积极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包括将环境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不断加强环境管理机构建设,制定并完善环境法规及与资源环境有关的法规的相应手段,并将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置于比较突出的优先地位。但是,对一个国家来说,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发展经济至关重要。而环境规制是会促进长三角纺织产业的发展,还是阻碍其发展,进而削弱中国的经济实力,便是本文想要研究的目的。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以期对“环境保护”和“长三角纺织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均衡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2.基于中国长三角纺织产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2.1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环境规制和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中,本文将借鉴以往学者们提出的各种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指标,综合考虑指标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选择合适的指标。
2.1.1环境规制水平综合评价指标
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考虑到长三角纺织产业环境统计特点,以及对历年统计年鉴数据的整合,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环境规制ERS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标准化的目的是通过相关指标的数学变换来消除指标间的矛盾性和指标间的不可公度性。考虑到污染物的排放量为正指标,从而采用线性标准化的方法:设Xij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项污染物的单位产值排放量,其标准化后的值为Yij,βij为指标在观察期间的平均值。其标准化的公式如下:
Yij=Xij/βij (2-1)
Si=1N∑Pj=1WjYij (2-2)
ERS=∑Pi=1Si (2-3)
公式2-2和2-3中,
ERS为产业总环境保护强度;
Yij为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项污染物的单位产值排放量标准化后的值;
Sj为第i个被评价指标对象的综合评价值;
Wj为评价指标Yij的调整系数(Wj≥0但∑Wj≠1);
N为一个目标层中单项指标的个数。
调整系数类似于权重,其取值方法为:
Wj=Eij∑Eij/Oi∑Oi=EijOi×∑Oi∑Eij=UEij/UE―――ij (2-4)
公式2-4中,
Wj为纺织产业i评价对象的污染物j的排放Eij占长三角纺织产业同类污染排放总量∑Eij的比重(UEij/UE―――ij)与纺织业的总产值Oi占长三角全部工业总产值∑Oi的比重(Oi /∑Oi)之比。经转换变为:长三角纺织产业i评价对象的某污染物j的单位产值排放(UEij)与长三角某污染物j单位产值排放的平均水平(UE―――ij)之比①。联立四个方程得出环境规制强度指标。
2.1.2纺织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从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广泛性、系统性,以及产业竞争力评价本身的目的性、实用性等特征,从科学性、可行性以及过程指标和状态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出来,总结出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Mickaely指数这五种指标来共同构建长三角纺织产业的竞争力指标体系。
2.2 ERS与我国长三角纺织产业竞争力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分析软件从而得出环境规制指标和长三角纺织产业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并对其相关性拟合,得出系数表如下:
表1 2000-2012年长三角纺织产业ERS和竞争力指标的相关系数
X1X2X3X4X5X6
X11.0000.939-0.7900.7900.948-0.784
通过相关系数来反映两个变量线性关系程度和方向,系数小于0.3表示关系极弱,认为不相关;系数在0.3到0.5之间,表示低度相关;在0.5到0.8之间,表示中度相关,在0.8到0.95之间表示高度相关;大于0.95,表示显著性相关。从表1中可以看出,环境保护强度ERS与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指数TC、产业内贸易指数IIT、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MI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0.79、0.79、0.948、-0.784。
3.ERS对我国长三角纺织产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结论
从上节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环境规制对我国长三角纺织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方向并不一致,但是都有相当程度的影响。ERS在降低我国长三角纺织产业的贸易竞争指数TC和Ml指数的同时还提高了纺织服装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MS、产业内贸易指数IIT以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总结分析实证的结果,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环境保护对长三角纺织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是双面的。环境成本内部化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从而负面影响长三角纺织产业的竞争力。而企业在内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成本转嫁、产品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从而产生正面影响。当长三角纺织产业积极进行创新活动,从而使成本消除大于成本增加,就会出现环境保护与长三角纺织产业竞争力正相关的结论,而当成本增加较快,成本消除较慢则会使环境规制负面影响长三角纺织产业竞争力。
(2)模型和数据本身的不足,本文模型中缺少了产业地位、产品替代性以及垄断程度这些对环境保护强度和纺织产业竞争力同样有重要影响,但是不能量化的因素,应当从多个角度全面的分析环境保护强度和纺织产业竞争力。
(3)从长三角纺织产业的长远布局来看,环境规制对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无论从原料还是生产方式来看,环境规制对长三角纺织产业健康发展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要想我国长三角纺织产业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必须提高创新能力,由粗放型向环保型转变,以满足人类更高生活水平的要求。(作者单位:东华大学)
论文内容摘要: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是上海的四大新兴产业之一,本文从上海外高桥物流园的现代物流业入手,将其与宁波港、洋山港进行比较,深入分析现代物流业在上海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并探讨了整个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这种说法最早是日本的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的,所谓第三利润源,就是指节约物流费用而增加的利润。美国物流配送专家詹姆斯阿尔里德在其著作《无声的革命》中写到,通过物流配送进行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是我国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保税区,外高桥港区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成部分,其六期工程在建,预计到2010年集装箱年吞吐量可达1550万TEU,港口吞吐量达到1.2亿吨。2006年以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着力加快“区港联动”步伐,已初步成为长三角地区“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带动出口业及国际贸易配套发展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物流产业的区域联动关系
外高桥港、洋山港与宁波港三港是为不同资源服务的,处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状态中。上海集装箱码头处理能力与集装箱吞吐量需求之间矛盾突出,宁波港可以为上海港承担部分货运的分流任务。这种互补效应在洋山集装箱港建成后还将得以继续,今后将华北沿海诸港口原本由日本、韩国和台湾等转运的货物改由上海洋山港转运,这其中的资源又与宁波不同;同时,洋山港只能接纳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而宁波港能接纳第六代以上集装箱船,针对这一点,宁波港可坚持走大型化发展之路,与上海港错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物流产业与上海市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
物流产业已成为支撑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上海市在“十五”期间重点发展和基本建成4个市级物流园区分别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浦东空港国际物流园区、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它们都是各具优势,浦东空港国际物流园区依托国际大型空港,提供高附加值货源组织、中转、仓储运输、多式联运,集海关、监管、地面服务、为一体,并进行出入境快速处理。西北综合物流园区主要是为长江三角洲、华中和北方地区提供公路货运服务。
物流多元化市场格局形成。目前,上海已经形成国有、民营、中外合资、外资物流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它们凭借各自的优势条件服务于不同的物流领域或行业,共同推进上海物流业的发展。其中新兴的民营物流是现代物流的一个亮点,而中外合资的物流企业拥有现代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为合资外资企业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对提高上海现代物流服务水平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国际著名物流企业和货运公司代表着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也纷纷落户上海。上海已建成了亚洲最大的跨国采购中心,吸引了70多家跨国采购商,其中42家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总部,这为上海国际物流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长江三角洲的物流发展
长三角地区依托其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区位和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已构成了我国“外通大洋、内联腹地”两个辐射扇面的战略枢纽点,其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港口物流竞争激烈。2005年是长三角港口物流大发展的一年,上海洋山深水港二期工程的全面建设、宁波港口建设的加大投资,都加速了上海、宁波两大港的竞争步伐。而宁波-舟山港的年吞吐量规模也会毫不逊色于上海洋山深水港,加上杭州湾大桥的建设,上海与宁波-舟山港的竞争将空前激烈。除上海、宁波港口之外,长三角的其他港口,例如南京、苏州、温州等港口其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长三角地区共同组成的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港口群,将大大促进长三角和整个中国经济和物流的发展,但港口之间的竞争也将空前激烈。
孙华妤,女,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国际金融与商务研究所所长。已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7月―2012年11月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过努力从助教升任至教授;2010年3月―2012年11月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同时担任中国国际货币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12月至今,在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担任教授;在2013年7月同时担任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2014年5月至今,担任暨南大学国际金融与商务研究所所长。
二、研究领域
孙华妤教授长期从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特别聚焦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国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关系等领域。强调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必须从中国转型经济和发展中经济特点出发,参考和借鉴西方理论和经验时务必对其前提条件和现实环境有细致和深刻的理解,不能简单奉行“拿来主义”。
三、研究成果
孙华妤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诸多论文,在2008年教育部的“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活动中成为入选者。2013年发表的《操纵人民币汇率的可能与现实》荣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013年发表的《人民币升值并非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有效途径》荣获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优秀报告)。2008年的《贸易差额的衡量:基于所有权还是所在地》荣获第十五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奖一等奖。2004年《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负面冲击与钉住汇率制度危机的理论分析》荣获第十二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奖二等奖。近年孙华妤教授的研究重点在人民币汇率和汇率制度改革上,主持研究的科研项目有: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研究:目标与手段(项目号11AZD039)。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后危机时代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战略研究(项目号10AZD017)。3、教育部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利率管制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外自主性的衡量(项目号09YJA790037)。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外部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和应对策略(资助编号NCET-08-0762)。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和经济稳定增长的协调关系(批准号05BJL056)。6、国家外汇管理局研究项目《外汇储备规模和损益的再审视一从政策角度》。
四、主要论著
1、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运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升值压力的缓解:利率机制和政府对策,金融研究,2004年第6期。
3、“不可能三角”不能作为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依据,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8期。
4、利率市场化:目标、障碍和对策探讨,金融论坛,2004年第9期。
5、通胀和通缩时期中国货币数量与价格的动态关系,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10期。
6、化解热钱流入形成的升值压力――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和政策措施,世界经济,2005年第4期。
7、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下经济的自动稳定性,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8期。
8、贸易差额的衡量:基于所有权还是所在地,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5期。
9、汇率的四个事实――伯格斯坦《汇率的四个神话》背后的事实,武汉金融,2006年第6期。
10、中国货币政策独立和有效性检验:1994―2004,当代财经,2006年第7期。
11、传统钉住汇率制度下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和有效性:1998到2005,世界经济,2007年第1期。
12、坚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以改革促进内外均衡,国际贸易,2010年第4期。
13、坚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国金融,2010年第7期。
张传国,男,汉族,1972年9月生,山东莒南人,200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后受聘于厦门大学,期间在厦门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工作站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曾任康奈尔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厦门象屿保税区管委会主任助理(挂职),《Sustainable Energy》与《Advances in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编委。入选厦门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福建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荣获福建省第五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提名奖、2006年度“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年度“福建省优秀社科专家提名奖”与2012年度“福建省优秀社科专家”称号及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二、研究领域
张传国教授多年来从事区域经济与能源经济问题、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方向研究。区域经济研究涉及两岸经贸关系、台商大陆投资问题、区域经济分析与规划等,能源经济问题涉及资源与环境、城市化与碳排放、国际油价变动与中国经济等。
三、研究成果
张传国教授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40余篇,国际权威刊物6篇,被SCI、SSCI检索6篇,被ISTP检索2篇。出版专著5部,其中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对台商投资问题系统研究的学术专著,产生了广泛影响。近年来,承担或参加的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软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福建省社科基金与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其中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被鉴定为优秀,2012年度再次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获省部级以上优秀社科成果奖6项。
四、主要论著
1、台商大陆投资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
2、中国大陆利用台资政策综合评价与调控,鹭江出版社,2006年。
3、台商大陆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异与成因研究,世界经济,2003年第10期。
4、SARS疫情对两岸经济的影响,中国评论(香港),2003年第7期。
5、台商投资西部主要障碍,投资中国(台湾),2003年第5期。
6、长三角与珠三角利用台资的比较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2期。
7、新形势下厦门台商投资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亚太经济,2005年第3期。
8、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5期。
9、厦门港与高雄港综合竞争力定量化比较研究,台湾研究,2005年第2期。
10、对台资企业融资问题的若干思考,亚太经济,2005年第1期。
11、台商大陆投资的产业集聚问题,台湾研究集刊,2005年第3期。
12、台商大陆投资独资化的思考,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13、台商大陆投资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推动效应,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1期。
14、台商与港商大陆投资的战略比较,台湾研究,2006年第2期。
15、港台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战略构想,国际经贸探索,2006年第5期。
论文摘要:从全球经济来说,人民币汇率的适当升值并非是解决国际贸易不平衡的唯一救命稻草,国际社会也完全没必要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对中国施加压力。我国虽然尚未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下的可自由兑换,但国际资本通过各种变通的渠道流入我国的趋势并未逆转。结果使我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打了折扣,货币政策执行效果与预期目标不相匹配。由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不可逆转,为了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政策执行效果的有效性,有必要适当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一、通过适当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的理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独立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相对稳定的汇率三者不可兼得,即存在所谓“不可能三角”关系。我国奉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意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条件下的基本稳定。事实上,汇率管理有余,浮动有限,汇率较为稳定,使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累积,对国际资本流入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在寻求规避本国风险,追逐国际套利机会的背景之下,更是窥歔中国。我国虽然尚未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下的可自由兑换,但国际资本通过各种变通的渠道流入我国的趋势并未逆转。
二、适当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不会改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从比较优势理论看来,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工业化进程中建立了相对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低成本,虽然包括劳动力、土地、资金等在内的生产要素成本正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与欧美日发达国家形成上下游垂直产业关联关系,这与横向产业格局下辖依靠价格竞争情形有所不同,决定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不会因为汇率适当变动以及国内生产成本有所上升而发生根本逆转。也就是说,汇率变动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不大,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国际产业竞争力格局,反而会改变提高我国的贸易条件,对中国有利,更何况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汇率本身的必然升值。
内容提要本文以长三角内涵的变迁为基础,研究了长三角经济国际化的现状,并提出随着长三角推进经济国际化内外环境均已发生深刻变化,惟有转型才能提升长三角经济国际化水平,并最终提升长三角综合实力。但转型需要实行“两条腿”走路,即夯实长三角经济国际化微观基础及优化经济国际化战略。
关键词长三角经济国际化转型
2008年国务院通过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解决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下简称长三角)的范围定义问题,对更好地推进该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带动周边、服务全国均具有历史性意义。同时,也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了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这是长三角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并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心及先导力量的结果,是长三角经济国际化“引擎”作用的结果。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长三角经济国际化的环境正在发生着变化,迫切需要转型。
一、长三角经济国际化发展现状
IMF认为,经济国际化是指随着商品、服务和资金等要素的跨国流动规模加大、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历史进程。经济国际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从宏观层面看,经济国际化表现为贸易、资本、金融与生产的国际化及与此相对应的体制运行国际化等。其中,体制运行国际化是基础;贸易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资本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中级阶段;金融国际化则是经济国际化的推进器。从微观层面看,因为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因而,经济国际化表现为企业经营国际化,主要包括资本国际化、研发国际化及营销国际化等内容。
长三角经济国际化战略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经历了由积极参与鼓励对外开放阶段——被纳入重点开放区域阶段——利用外资起飞阶段——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国际化战略全面实施阶段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经过三十年发展,长三角经济国际化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表现出一系列特点。
(一)国际化基础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长三角业已形成较强的国际化基础能力,主要包括:健全且日趋优化的产业结构、与国际接轨的对外开放政策与保障机制及不断增强的国际集散能力等。
第一,健全且日趋优化的产业结构。
经过三十年的增长与发展,长三角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1978年长三角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6.01:57.83:26.16,2006年则变为3.72:54.94:41.34,二、三产业并驾齐驱,且优于珠三角及京津冀。大多数城市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或名牌产品,钢铁、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产业及金融、保险、贸易、航运等服务业在全国具有显著的地位,甚至在国际上也已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形成了松江、青浦、张江的微电子,宁波服装、家用纺织品及苏州、无锡、常州为核心的电子信息等众多颇具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正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支柱。此外,长三角还集中了数量最多、类型最齐、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多年的建设,它们均已发展成为主要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基地。
第二,体制运行国际化。
首先是经济市场化程度高。卓勇良的研究表明,2002年及2004年浙、苏、沪三地的市场化综合得分分别在全国列第一、三、六及第一、二、四位。据2007年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发表的《中国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上海和广东的市场化水平最高,而浙江、江苏、福建、北京、天津次之;可见长三角三地的市场化水平在全国均进入前四。其次是市场法规体系逐渐与国际市场惯例与规则接轨。这主要表现在各地政府为国际要素流动提供着越来越稳定、透明、公平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保障。人世以来,长三角各地通过切实推进对外开放管理体制和服务水平与国际接轨,能提供与国际惯例相匹配的行政架构和管理方式,形成了日趋完善的国际化政策环境。
第三,不断增强的国际集散能力。
当今社会,一国/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取决于该国/地区的国际集散能力。经过多年的建设,长三角已拥有由空运及海运构成的发达的国际航线。空运方面,形成了以浦东机场为主,南京禄口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南通兴东机场及无锡硕放机场等为辅的国际空运网;海运方面,形成了以上海港、宁波港、舟山港、南京港等组成的中国最大的港口群,其中沿海港口19个,内河港口10个。以上海港为国际性的枢纽港、航运中心,江浙分别为南北两翼的海运体系已经建成。
(二)核心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国/地区经济国际化能力最主要体现在其核心国际化能力方面,即该国/地区的商品国际化水平、资本国际化水平、生产国际化水平及金融国际化水平等四个方面。实践证明,长三角在上述四个方面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第一,贸易国际化。长三角对外贸易额由2000年的1281.8亿美元,提升到2008年的9255.6亿美元,年均增长32.63%。同期,外贸依存度由2001年56%提高到2007年的11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虽然2008年长三角外贸依存度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有限,仍达到98%,同样高于全国的60.2%。第二,资本国际化水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共有外商投资企业95745户,累计投资总额8188.7亿美元,占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的37.9%;注册资本4515.4亿美元,占全国的30.9%;外方认缴3705,7亿美元,占全国的38.6%。外资的流入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不断优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三角还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的研发型投资。第三,生产国际化。该指标反映的是一国/地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长三角,国内企业运行机制日益国际化,企业生产及产品普遍采用国际标准,会计制度接轨国际亦成趋势。企业境外投资与生产不断扩大,《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末,上海、江苏及浙江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列中国第二、五、六位;与此同时,长三角对外直接投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2007年,苏、浙、沪三地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位于全国第二、三、四位。第四,金融国际化水平。上海作为我国最早先开放、最具重要地位的金融中心,大批跨国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已经进驻,并逐步形成了布局日渐完整的流通网络。截止2003年底,已有包括花旗、汇丰、渣打、德富泰等22家中外资银行在上海设立了中国(总部级)营运中心(全市22家)。江苏则引入了比利时联合银行、恒生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汇丰银行、日本瑞穗等6家外资银行和4家外资银行代表处。浙江金融开放也不甘落后,仅杭州就已有日本三井住友银行、花旗银行及渣打银行等6家外资银行成功落户。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无疑国际接轨的金融服务环境,并最终有助于长三角经济国际化的推进。
(三)经济国际化对长三角及中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提高
经济国际化提升了长三角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该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规模不断提升、跨国公司研发型投资扩大、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不仅如此,长三角经济国际化还成为中国经济国际化的主要窗口和晴雨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入世以来,长三角外贸及出口总额对中国外贸及出口增长的贡献呈现出上升趋势,分别由2000年的27.02%和28.32%提高到2007年的38.89%和39.57%,尽管受金融风暴影响,2008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仍分别达到36.13%和39.32%。
(四)总部经济在长三角表现非常明显
所谓总部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而将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统称。人世以来,作为长三角中心的上海因其特有的区位优势与北京、广州一起成为拥有跨国公司总部最多的城市。截至2007年底,上海市外资总部经济项目达593家,其中国家级地区总部16家,成为国内拥有地区总部最多的城市之一。2008年上半年,上海浦东又有12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通过认定。通过与上海实行错位发展战略,南京的总部经济也正在崭露头角,据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的排行榜显示,南京总部经济发展能力位居全国第五。总部经济的形成给地处上海及周边的江、浙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带来了新契机。
二、长三角经济国际化转型迫在眉睫
综上所述,长三角经济国际化早已走上了快速发展轨道,并明显超过中国其他地区及中国整体的经济国际化水平。但现实告诉我们,长三角经济国际化必须实行转型,方能使经济国际化继续发挥提升长三角国际竞争力及综合实力的“引擎”作用,也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
(一)长三角经济国际化外部环境变化大而深
首先是国际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并存。目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已有二百多个国家/地区,即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地区均将其经济触角伸向了世界其他国家地区。随着大经贸观念的形成,承载客体开始向全要素转变,即经济国际化的要素已从货物,发展到包括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等在内的各个要素,形成了包括创造与形成要素优势的竞争。因此,一国/地区参与国际化的过程实际上已演变为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地区、全要素参与的过程。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贸易的自由化,但贸易保护仍客观存在着。世界银行统计,尽管2008年底在华盛顿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上宣称反对保护主义,但其后至少其中的17个国家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保护主义措施。仅金融风暴以来,全球各国推出或拟推出的保护主义措施竟有近80项,47项已付诸实施。世界上每七起贸易摩擦,便有一起针对中国。一些国际标准包括劳工标准、环境标准、卫生标准、技术标准等越来越严格和复杂,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也逐渐加大。
其次是《指导意见》明确了长三角经济发展及经济国际化战略推进的方向。《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长三角经济发展及经济国际化有了方向,当然也有了约束。概括《指导意见》,在长三角经济国际化的定位上至少有“四大变化”:一是区域范围:长三角由“16城市”扩容至沪苏浙全部区域,甚至还扩大的可能。二是功能定位:应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三是产业结构: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四是国际化发展道路:健全开放体系,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上述四大变化既是对长三角经济国际化发展的要求,也为长三角经济国际化指明了方向。
再次,长三角具备良好的经济国际化发展与提升水平的机遇。这种机遇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有两个机遇:其一是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机遇。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大企业出于节约运营成本、改善经营效率的考虑,纷纷将组织内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有专业机构预计称,全球财富1000强中95%的企业均在制定业务外包计划。长三角优秀的制造业基础和充足的人才储备,必将使其成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首选地区。其二是世博会机遇。世博会是一个连接国内与世界的舞台和窗口,能全面推进上海与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广泛接触与融合,促进上海熟悉国际惯例,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并通过世博会的“建设、举行及会后”三个阶段的经济效应,使上海进入一个较高层次世界级城市的经济行列,并加快国际化进程。世博会是上海的、长三角的,当然也更是全中国的。因此,世博会同样也为周边城市特别是长期以来作为其两翼的江苏与浙江的经济国际化提供了一个契机,并最终促进长三角成为名副其实的长三角大都市圈。
(二)宜经济国际化环境弱化态势开始出现
这是生态环境失衡及资源瓶颈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一是生态环境的失衡。目前,“有增长而无发展”、“增长不等于发展”的现象在发展中国家仍很普遍。尽管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长三角在上述领域相对较强,但不恰当推进经济国际化还是严重的生态环境失衡问题,例如长三角“制造中心”的成长史带来了严重的水质污染。其二是由能源瓶颈、土地瓶颈及劳动力瓶颈三者构成的资源瓶颈日渐明显。长三角集聚诸多高能耗制造业企业,但同时亦是典型的能源资源匮乏区,一次能源需求的95%和电力需求的30%需从外部调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长三角地区人均耕地越来越少。近年来长三角“技工荒”现象越来越明显。
(三)政策、体制的国际化有待提高
虽然长三角在利用外资方面处于全国前沿,但长三角制造业在国际制造业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产业链低端,制造业的增长主要靠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来推动,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制造基地”有较大距离,至多只能称之为“世界的加工和组装车间”。一项针对长三角的调查表明:长三角地区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达到70%以上,但其中80%以上从事贴牌生产(OEM),只有18.3%的企业做ODM。而在贴牌生产中外商获利高达全部利润的90%以上,中国所获寥寥无几。其次区域内制造业的整体产业结构偏低,产业升级主要依靠外资来启动,经济对外依附性较高。再次区域产业内同构现象严重,利润空间日益狭小。
(四)经济国际化结构不够合理
长三角经济国际化表现为贸易强、资本强、生产弱,这种结构的不平衡,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地区经济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具体而言,从资本及生产的国际化来看,长三角目前引进来多,走出去少,目前仍缺乏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微观主体。尽管目前江、浙已分别拥有49个和83个中国名牌,但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中尚未见到来自长三角的,90%以上的出口仍然以OEM为主,自有名牌产品的销售比例只有10%左右,远远低于50%的国际水平。
(五)遭遇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
长三角是目前中国贸易摩擦爆发最多的地区。仅在2002年至2008年8月,浙江就遭遇到来自美国、欧盟、印度、土耳其、加拿大、埃及、墨西哥等25个国家/地区提起的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美国“337调查”等贸易摩擦案件296起,占全国总案件数的1/3,直接涉案金额则约占全国的1/4。江苏、上海遭遇的贸易摩擦也是数量巨大。2009年的1~4月,就遭遇30起各类贸易摩擦,相当于2008年全年发案总数的2/3,涉案金额则更是超过此前五年涉案金额的总和,涉案企业达到438家,是去年的1.7倍,产品涉及轻工、纺织、机械、钢铁、汽车及零部件等行业。
三、长三角经济国际化转型的路径
长三角经济国际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两条腿走路”,即夯实长三角经济国际化微观基础、优化经济国际化战略。
(一)夯实经济国际化的微观基础
1确立新时期长三角经济国际化理念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长三角经济国际化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深层次经济国际化发展新理念。具体而言,长三角经济国际化应实现“四个”转变: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由传统的由政府为主导的运作机制向由市场和企业为主导的运作机制转变;由发挥比较优势向大力培育竞争优势、从培育国内区域竞争优势逐步向培育国际区域竞争优势转变;由单纯地注重技术引进向引进技术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并举转变。而在国际化方式上,则应实现从以吸收外资为重心的倾斜策略转向出口、引进和“走出去”并重的全方位国际化策略转变。
2确立与深层次经济国际化相适应的观念与体制、机制
首先,长三角经济国际化要服从大局。长三角经济国际化已不再是过去十六城市层面上的国际化,而包括苏浙沪两省一市全部,甚至还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将其他如安徽等省吸收进来。其次,要提高政策国际化水平,避免内部竞争。
3切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地区经济一体化是地区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基础,是获取国际分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当前及今后,长三角应切实通过加强基础设施整合、生产要素整合、产业整合、环保整合及发展规划整合,真正实现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为推进长三角经济国际化提供保障。
4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这是长三角经济国际化的最直接的表现。当前应充分利用业已形成的拥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在长三角早日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首先是要强化长三角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建立区域企业创新体系,使该地区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其次要树立知识产权和高质量的产品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坚持自主品牌的发展模式,并将自主品牌培育贯穿于企业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尽快实现从“长三角制造”到“长三角创造”的经济转型;再者要在准确分析国际、国内市场的基础上,选择能弥补自身劣势的、业务相关的强势企业进行并购重组,使自己尽快成长为龙头产业。此外,应根据共性、互补性和竞争性原则,加快产业集群的建设。
5建立现代化开放型的产业结构体系
产业结构决定着地区以何种方式、在何种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长三角应通过“一明确,一提升,一淘汰”策略,建立起现代化开放型产业结构。“明确”是指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以《指导意见》提出的空间布局为准绳发展长三角产业。“提升”是指提升产业集聚的层次与水平。长三角应在总结本地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遵循“共赢”、“协同”原则,在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系统协调的基础上,促进长三角区内产业的分工、整合与集聚,形成最具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和持续的产业创新机制,使该地区企业集群保持动态竞争优势。“淘汰”,即坚决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与陈旧落后的生产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优化核心经济国际化战略
在核心经济国际化战略上,应全面推行“优化策略”。首先,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减少钢铁、纺织等资源型、耗能型产品的出口规模,加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力度,实现出口高增长、高增值。以服务业快速发展为契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服务项目出口,推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健全优化长三角出口产品结构的政策体制与促进措施。
其次,优化资本国际化策略。在利用外资的行业上,抓住两个重点,一是重点引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并向引进产业链高端环节和研发环节加大渗透力度。一是以推进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吸引外资为重点,大力引进金融、保险、物流、旅游、会展、商务及信息等项目,不断完善投资贸易综合服务体系,确保服务业利用外资总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为实现引进外资与建设长三角国际先进制造基地的目标有效结合,应以跨国公司作为今后最主要的引进对象。在方式上,侧重兼并方式,通过鼓励跨国公司兼并长三角地区长期分散发展的企业,达到提高市场和产业集中度及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的双重目的。提高国际资本进入的生态门槛,走经济国际化转型与环境均衡协调的发展模式,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环保监管,加快实施环境税制,减少并从根本上避免地区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招商引资行为。鼓励外商以并购方式进入,避免绿地投资带来更多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应注重资产的全面引进,兼顾关注资本实际到位率及对品牌、营销网络、商誉等无形资产的引进与利用。值得一提的是长三角应充分发挥本地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优势,强势推动“以民引外”的工作,鼓励民营企业与外资进行投资、技术及品牌合作。
1.城市品牌的含义及功能
美国杜克大学KevinLaneKeller教授在《战略品牌管理》中对城市品牌定义如下:“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城市品牌是城市吸引人们的系统标志,它包括城市的名称、环境,城市的企业、产品、服务,以及城市形象、个人等。直观而言,城市品牌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感知,是城市整体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市民对城市、对其生活方式的自信心、自豪感及未来远景的表达。
城市品牌可以提升市民的自豪感、认同感,推动城市文明的发展;良好的城市品牌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和人才的关注;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有利于开展对外的交流和合作,也有利于本地区企业的发展。总体而言,城市品牌具有如下基本功能:(1)标志功能:城市品牌是城市的标志和名牌。是城市间区分的标记,在观者看来,城市品牌的主要功能是一种速记符号。(2)象征功能:城市品牌是复杂的城市象征。这种象征因市民和观者的印象及自身内涵界定最终目的是创造可供识别的差异性。(3)认知功能:城市品牌是观者对城市的知觉。城市品牌是城市、市民、观者关系的载体,当观者对城市品牌有了积极的态度,城市品牌就能在观者心中形成正面影响。
2.城市品牌营销的含义
城市品牌营销是城市整体形象的营销,是城市决策层对城市整体性、独特性卖点的宣传推广活动。城市品牌营销是指城市营销者对城市的品牌特征的系统营销,包括对城市环境、经济、文化、精神等功能的战略规划、调查研究、形象定位、品牌设计、推广传播、经营管理等。这个过程也是城市营销者向观者传递城市品牌形象及内涵,建立城市知名度、忠诚度和美誉度的过程。
有些城市品牌自然而有,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出来的,无需刻意树立。但一些城市品牌,特别是发展历史较短,文化底蕴较薄的城市,则需要从经营中锤炼。作为只有三十年历史的年轻城市,深圳应积极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让市民和观者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品质和特色。
3.深圳城市品牌营销的必要性
《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深圳综合竞争力名列第二,城市总体品牌名列第三。书中点评,深圳在显示性指标中,质量、就业、规模和结构指数名列前茅,生活质量水平、就业机会排名第3,但深圳的综合经济效益状况不佳,排名仅为77,产出效率、增长指数排名分别位于17位和19位。在创新环境,人才技术水平、财富水平方面深圳名列前茅,但深圳的社会环境竞争力排名仅为第54位,是制约城市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这说明深圳在经济发展中还亟待提高综合效益水平,才能落实“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奋斗目标。
深圳是梦想之城,是年轻人向往的城市。但深圳资源紧缺,人口密度大,城市发展历史短,文化底蕴薄,居民缺乏明晰的归属感。面临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这些问题已成为深圳进一步深化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深圳的城市经营需要进行多方面统筹兼顾、平衡发展,特别是要促进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的步伐,使深圳人继续发扬勇于开拓的精神,使城市日益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统一的城市品牌形象。城市品牌营销,是深圳提高综合实力的有效推动力量。
二、深圳实施品牌策略的SWOT分析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深圳的环境进行分析,通过SWOT分析为深圳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找到切入点。
1.优势(STRENGTH)
(1)政策优势: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将深圳划为经济特区,给予各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深圳成为改革开放的窗口,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力量。不到三十年内,深圳已建设成为基础建设完善、商业环境优良、制度相对健全的现代化城市。虽然优惠政策逐渐减少,特区“特”的精神依然存在,“特区”仍是深圳一张闪亮的名牌。(2)区域优势: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前沿,南接香港,东临大亚湾,西抵珠江口,北临东莞和惠州,是中国华南沿海的交通枢纽,区域性经济合作的中枢。西部通道的开通促进深港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香港城市品牌营销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是深圳学习的榜样。(3)产业集群优势:目前深圳已初步形成了七个具有品牌优势的产业,品牌规模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明显。品牌产业辐射效应强,为拉动深圳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产业品牌效应与城市品牌效应互相促进。
2.劣势(WEAKNESS)
(1)资源贫乏:深圳可建设用地仅剩200多平方公里,存量难以满足发展需求。人口急剧膨胀、环境质量也面临下降的威胁,原有支持深圳速度发展模式的众多生产要素、条件、基础已经弱化或者丧失。建立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的内在竞争力更为必要。(2)居民生活成本高:深圳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居我国大中城市前列,美国美世咨询公司在2007年公布的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中,深圳居国内第三,制约了深圳的吸引力,降低了市民的凝聚力。城市品牌的重要作用就是在公众心目中形成积极的形象和提高城市的归属感。(3)文化底蕴薄:深圳经济建设速度很快,但文化发展的步伐远落后于经济。深圳外来人口超过总人口的90%,文化发展无统一基础。近年来深圳高度重视文化发展,文化是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文化氛围是城市品牌的核心问题之一。
3.机会(OPORTUNITY)与威胁(THREAT)
(1)WTO与深圳对外贸易:深圳是全国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是WTO关注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焦点。入世后深圳对外贸易取得迅猛发展,但同时也是贸易摩擦多发区。当前国际贸易争端中,非关税摩擦成为贸易争端的重点,非关税壁垒的内容与城市环境建设、城市品牌密切相关。(2)香港对深圳发展的影响:“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协议的签署,进一步提升深港合作关系。深圳可借助香港作为国际信息、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协议》也对深圳经济产生冲击,如关税的安排更有利于香港;同样的投资便利条件和零关税待遇,香港总体服务环境更好,跨国公司总部可能选择香港。面临香港的挑战,唯有树立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深圳才能脱颖而出。(3)珠三角区域化的机遇与挑战:珠三角地区是深圳发展的背景,为深圳的工业发展和转型提供良好条件。深圳工业化程度较高,制造业走向高新化,淘汰出去的工业可转移到周边城市,珠三角城市群将形成更完善的工业体系,但珠三角城市也逐渐成为深圳的主要竞争对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内地的大中城市也呈现出强大的竞争实力,在劳动力、资源、生活成本、环境等方面对深圳提出了挑战。
三、深圳城市品牌营销的具体策略
优势和劣势是内在要素,机会与威胁则是外在要素,通过SWOT分析后,可将深圳“能够做的”和“可能做的”进行有机组合。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向着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目标迈进的过程中,要体现出特区的开拓精神,发挥区域协同经济效应,展示作为中国“世界之窗”的迷人魅力;重点改善城市品牌建设中资源贫乏、生活成本较高、文化底蕴薄等薄弱环节,树立“构建创新体系,营造创新氛围”品牌形象;把握时代机遇,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推动城市的快速、良性发展步伐。
1.深圳城市品牌的定位
深圳临近广东省会广州,毗邻“亚洲国际都会”香港,清晰定位是城市品牌战略首要解决的问题。深圳的核心是经济特区,具有区位、政策和功能“三特”。从城市学角度来看,深圳与香港构成一个大都市圈,一方面向大陆辐射,另一方面向世界辐射。深圳需“向香港学习,为香港服务”,进一步提升深港一体化水平,建设世界级的“深港大都会”,体现出“改革开放之窗,创新活力之都”的魅力。深圳在政策和地理位置上具有一定个性,应继续发挥改革创新先锋作用,坚持并不断提升龙头产业的辐射力,以服务业、金融业、高新科技业为首,树立起区域国际大都会的品牌形象,以制度创新、形式创新、效益创新为品牌核心,更好的区别于其他大中城市。此过程中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定环境背景,为我国社会经济改革提供良好借鉴。
2.深圳城市品牌的塑造
一般而言,城市品牌的经营由政府及其相关职能机构完成。政府对整体城市形象进行设计,然后将具体落实工作交由对应部门实施。深圳需继续深化和细化国际城市建设的各项标准,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文精神培育、城市品格塑造等方面坚持高品质、有特色。对于城市这一特殊形式产品,城市居民也是城市品牌的建设者和塑造者,因为人是城市的核心。近年来,城市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是深圳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深圳需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综合素质,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不断积累城市人文厚度,培养市民的自豪感,让每个市民都成为一张锃亮的城市名片。
3.深圳城市品牌的推广
城市品牌塑造需要持久的积累,深圳品牌建设和推广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除了运用一般宣传和推广手段外,也应当在市民和公众中进行传播。市民的言谈举止是传播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城市品牌策略由深圳全体市民共同实施,只有市民了解自己城市的最终目标,才能激发市民的斗志,鼓励市民为城市宣传做出努力。深圳是一个外向型城市,企业、商家与国内外接触的机会甚多,通过人与人的传递能更深刻地将深圳品牌深入人心。
4.事件聚焦策略的冲击
利用活动或事件,聚集中国乃至世界的目光,是城市品牌运营的重要策略之一。许多城市着力打造的“特色城市节”,目的就是要聚集世人目光,如南宁的“民族节”、青岛的“啤酒节”等。近年来,深圳举办的交易会、交流会越来越多,知名度和品质也不断提高,一方面能吸引国内外商家的眼光,另一方面也为深圳带来了新技术、新思想,促进深圳创新氛围发展。同时深圳给“客人”展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为城市品牌广做宣传。2007年1月17日,国际大体联宣布2011年第26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办权花落深圳。这无疑为深圳的城市品牌营销提供了一次良机,通过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深圳能吸引全球的目光,借此良机将深圳的形象扬名海内外,获取长期软收益,是一个深圳城市发展的契机。
四、结束语
构建深圳城市品牌,需要在城市营销理论实践中不断创新,进行科学定位,培养民众的品牌意识,塑造城市独特个性,利用时代赋予的机遇,提升深圳的竞争力,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辉:城市营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3]刘彦平:城市营销战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杨玉梅:论我国城市营销现存的问题及其策略[J].技术与市场,2005(7)
[5]徐敏豪施向农:城市品牌营销有讲究[J].中华建筑,2006(11~12)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物流园区功能定位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园区作为物流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作用日益突出,各个地方纷纷兴起建设物流园区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20多个省市和30多个中心城市政府制定了区域性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还有数不胜数的城市、乡镇甚至街道办事处都要发展物流园区。各个地区物流园区的盲目建设致使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中存在功能定位不清、盲目攀比、变相圈地等现象。
2004年国务院针对各地由于纷纷盲目建设物流园区出现的不少问题决定将物流园区列入整顿范围。今后的物流园区建设将进入冷静、科学和多元化发展阶段。在全国各地区、 部门和行业分割的管理下,为了防止物流园区在各地布局结构趋同及资源重复配置,有必要对物流园区作更高层次的统筹规划,以实现区域内物流园区的协调发展。
本文针对各地物流园区建设中存在的功能定位不清,资源重复建设等问题,试图从宏观层面通过对物流园区依托地区的条件分析,以及对各有关地区的横向比较研究,确定物流园区宏观布局载体的层次结构体系,判断某地区适宜建设的物流园区层级,对物流园区的空间类型进行合理划分,进而对物流园区进行合理定位。为此,借助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通过使用多个经济指标,实现物流园区空间类型划分,以期望对我国的物流园区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作用。文中选取泛珠三角地区进行实证分析。
二、物流园区空间类型及功能
物流园区空间类型是指物流园区的空间层次类别。物流园区空间层次主要是指物流园区空间布局体系中的层次等级问题。物流园区的层次定位主要取决于其在整个物流服务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物流园区主要空间服务地域层次可以将其划分为国际性物流园区、区域性物流园区和城市性物流园区。其布局的空间层次关系如表2.1所示。
对物流园区宏观空间布局层次的划分主要是对其载体层次的划分。分析物流园区宏观布局层次类别,主要是判断作为其宏观布局载体的省区和城市能够建设的最高级别物流园区种类情况。物流园区空间布局载体主要分为如下3个层次类别。
上层为国际枢纽型物流园区载体城市,也可称为物流中心城市,该类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建有或具备条件建设国际枢纽型物流园区,其物流服务辐射范围广,物流相关作业规模大。
中层为区域集散型物流园区载体城市,该类城市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建有或具备条件建设区域集散型物流园区,其物流服务辐射范围一般在本区域内。在物流园区布局层次体系中,此类城市主要承担联结上下两类层次城市的功能。
基层为物流本地生成城市,该类城市是物流服务的本源需求地和最终消费地,因此每个地级城市一般都需要建设本地配送型物流园区。此外,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群作为空间经济体系不断出现,应当考虑在密集的城市群间规划布置公共的配送型物流园区。
三、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在泛珠三角物流园区功能定位中的应用
1.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是多元统计分析中一种重要的方法,用来考察多个定量(数值)变量间的相关性。在多指标(变量)的研究中,由于变量的个数较多,并且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而使得所观测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信息有所重叠,而且当变量较多时,在高维空间中研究样本的分布规律及特征比较麻烦。它是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主分量(即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来解释多变量的一种方差-协方差结构。主成分分析的应用使问题得到简化,即采用降维的方法找到几个综合因子来代表原来众多的变量,使这几个综合因子尽可能反映原来的信息,而且彼此之间不相关。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usis)是统计学所研究的“物以类聚”问题的一种方法,它属于多变量统计分析的范畴。它是一种建立分类的方法,能够将一批样本数据(或变量)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分类。这里,一个类就是一个具有相似性的个体的集合,不同类之间具有明显的非相似性。在分类过程中,不必事先给出一个分类标准,聚类分析能够从样本数据出发,客观地决定分类标准。
2.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在泛珠三角物流园区功能定位中的应用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的举行,标志着包括华南九省区以及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泛珠三角合作全面启动。目前,泛珠三角区域正在协力打造全中国最为庞大的一体化产业带、交通网以及信息流,在发展物流业的过程中,泛珠三角区域各大城市应根据各自的产业布局,以及优势,实行对物流产业的合理定位与规划,进而达到各城市在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布局方面要相互协调发展的目标。本文利用主成分及聚类分析法,对泛珠三角各省区的物流业进行综合分析,对各省区的物流园区空间类型进行科学定位,从而得出各省区适宜建立的物流园区层级。
(1)评价指标的选取。建立分类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对物流园区宏观布局载体样本进行分类研究,在进行物流园区空间布局载体分类指标体系的选取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关系到分类结果的正确性。因此,在选择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然后选择出影响较大的因素和条件进行分析。
本文从研究的总目标出发,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结合物流园区与其空间载体的相互关系,注意空间载体对不同层次类别物流园区的适应性,建立一个系统完整、有机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以满足指标选择的各项原则。本文选取GDP(X1)、人均GDP(X2)、GDP增长率(X3)、居民消费水平(X4)、工业总产值(X5)、工业增加值(X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7)、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X8)、批发零售贸易业总额(X9)、制造业总额(X10)、实际利用外资额(X11)、进出口总额(X12)、外商投资企业数(X13)、社会货运量(X14)、铁路货运量(X15)、公路货运量(X16)、水路货运量(X17)、铁路网密度(X18)、公路网密度(X19)、公路货物平均运距的倒数(X20)、地理区位(X21)、是否为全国通枢纽规划城市(X22)等22项指标。
(2)主成分分析结果。以泛珠三角区域内9个省区为研究对象(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及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文中未将两个特区纳入研究范围),将9个省区的22项指标用主成分法进行分析,得到22个主成分。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超过85%的原则,提取前5个主成分作为第一、第二、……第五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8.064%(见表2)。这说明前5个主成分已提供了全部原始数据的98.064%的信息。
(3)聚类分析结果。根据主成分的计算方法,得到各主成分的特征向量,根据各主成分特征向量,计算前5个主成分的标准得分系数,将主成分的得分系数代替原始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利用统计软件SPSS12.0中的系统聚类方法,对9个省份进行R型聚类,即对个案聚类,得到聚类结果,如图所示。
(4)泛珠三角区域物流园区空间类型定位。通过对各省区的聚类分析,从图可以看出,泛珠三角地区物流园区空间类型可分为3类,广东为一类,江西和湖南为一类,福建、广西、贵州、海南、四川和云南等5省为一类。
结合实际可见,聚类分析的结果较符合实际。这3类都有各自的特点:
①广东省是泛珠三角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港口、机场和陆路交通十分发达,省区内多种运输方式骨干线网交汇,工业商业、宏观环境、经济发展等优势明显,发展物流所依托的各方面资源都很好,因此,广东省具备建成国际枢纽型物流园区的条件,广东省在泛珠三角地区处于物流园区空间布局的最高层次,是物流园区布局的1类地区。
②江西和湖南两省在泛珠三角地区中除广东省外地区实力较强的省区,发展物流的综合实力比较突出,因此,这两个省份适于建成区域集散型物流园区,是物流园区空间布局的2类地区,适宜建成跨省区区长途运输和省区城市间配送体系的转换枢纽,承担周边省区与城市物流的集散功能。
③福建、广西、贵州、海南、四川和云南5省发展物流的实力较弱,属于物流园区空间布局的3类地区,即物流本地生成城市,适于建成城市型物流园区,主要保障商贸与城市生产,承担各自省区的物流配送业务。
四、结语
文中选取反映物流业发展的22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主成分模型,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以主成分得分系数代替原始指标进行聚类,在聚类分析时,用多种聚类方法进行分析,聚类结果较为一致,这表明将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法相结合,可有效避免原始指标间存在相关性造成聚类偏差,聚类结果较为客观准确。
本文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上,为了合理对泛珠三角区域内各省区的物流园区进行定位,首先从宏观层面,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泛珠三角范围内各省区的物流园区的空间类型,然后,从微观层面,在确定各省区物流园区空间类型的基础上,对各省区的物流园区功能进行定位,分析的结果较符合客观实际。在目前物流园区建设热中,可将该方法应用在确定全国物流园区的宏观空间布局规划中,通过分析全国物流园区空间类型,以便提高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决策科学性,避免和减少极易出现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参考文献:
[1]汪鸣:宏观调控环境中物流的收获与期待――2004年我国物流发展综述[J].综合运输,2005
[2]王庭建:物流园区及其建设发展研究[J].物流科技,2005,28(114)
[3]张晓东: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4
[4]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论文陈述《论城市经营与会展业的互动作用--以广州为例》
一、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中国已经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通过积极推动国际会展产业发展为自身带来了客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树立城市品牌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在竞争激烈的城市世纪下,广州城市发展面临着难得的亚运及构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契机。在此背景下,以会展业促城市经营,从而达到城市经营与会展业的融合与发展,以此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目的,本文从新的角度揭示了会展经济与城市经营的关系,为尚在探索阶段的中国城市经营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也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
二、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外有关城市经营、会展业、会展经济的课题研究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而言,均达到一定的影响力,对城市经营的策略、会展的发展以及会展经济的分析有较多的文献论述:
(一)城市经营类
主要探讨城市经营的竞争策略,强调政府与市场对城市经营所起到的主体作用,全面提倡资本化经营,剖析国内外城市经营中的所存在的误区,更有对城市经营思路的探索。
?
如:《我国城市经营应注意的问题与关键》?许正中许铭桂国家行政学院
文章认为,现阶段进行城市经营促进城市发展要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增强城市聚集经济的能力,增加城市经济的乘数效应,顺应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积极培育积极增长极。同时,文章指出,培养产业集群是关键。
《城市经营的品牌战略研究》左辅强重庆大学
该文章基于当前城市经营研究与发展,以介绍城市品牌战略的新内容为主,把营销管理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前沿思想应用于城市经营领域,尝试以市场为导向,从商业化营销城市角度探求新的城市管理战略运行模式及思路,创新并发展城市营销的方法和理论,并提出一个城市品牌化经营的广阔视野和分析框架,通过阐述品牌战略在城市规划中的角色,讨论了它的特性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求城市与时俱进之路,以提升城市魅力和综合竞争力。
?
(二)会展经济类
主要通过总结国际会展业成功的基础上,分析会展业的影响作用,提出加快我国会展业的对策以及目前存在问题。
?
如:《发展我国会展经济刍议》韩邦跃天津职业大学
文章认为会展业由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特殊推动作用,它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会展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然而与会展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会展业的水平还比较低,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该文就我国提高会展业发展水平的意义、紧迫性以及措施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构建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皮平凡广东商学院
文章认为随着中国假如WTO,表明中国将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与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联系更加深入。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会展经济已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广州、深圳、东莞、珠海都把会展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该文认为,上述城市作为珠三角的中心城市,二、三产业发达,且结构相似,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为止接近,又毗邻世界著名的会展中心――香港,从整体构建以四城市为中心的珠三角会展经济带十分重要。
《关于进一步次紧我国会展业创新的对策分析》潘莉娜东南大学
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展业在促进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极大了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我国城市经济的亮点。但我国目前的会展经济仍存在着市场化程度、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科技含量,积极引资引才,走产业化的道路。
?
综上所述,有关会展经济或者是城市经营的研究已经开展得比较完善,提出了很多发展其道路的优秀建议。尽管如此,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方向仍主要停留在对城市经营或会展经济的单方面分析上,尚未发现有将城市经营和会展经济两者相结合起来探讨的。城市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全新的理念,规律还在探索实践当中,理论界也没有定论。
?
三、文章结构及思路
通过研读相关领域的文献,本文创新地尝试将城市经营和会展经济这21世纪两大热点联系起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城市经营和会展经济。这也正为此类问题的探讨提供了开阔的空间,也让政府在探索城市经营道路上拥有更多的选择。
?
1、(图一:广州城市经营SWOT分析图)本文首先运用SWOT分析法描述了广州城市经营现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从SWOT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广州城市经营优势与劣势并存,在其他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威胁之下,也迎来一个极好的机遇——2010年亚运会以及政府提出了构建构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战略目标。许多城市经验显示,在城市世纪下,把握好承办亚运及国际会展业发展的契机进行城市经营,将大大地有助于主办城市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增强优势,转化劣势,摆脱威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2、接着将从城市的硬、软竞争力进行分析展现会展业与城市经营互动关系。
?
一方面运用波特钻石体系模型(图二:“钻石体系”)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和企业结构、企业战略及同业竞争四大关键要素,分析会展业对城市硬竞争力的影响;。
?
另一方面从城市品牌、形象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会展业对城市软竞争力的影响
?
综上所述,亚运及构建会展中心城市契机下,(图三:“会展业推动城市经营效果图”)会展业在波特钻石体系各关键要素中体现的竞争优势和其对城市魅力提升的独特作用,形成技术推动、需求推动、财富推动和投资推动,从而有助于形成较明显的集聚效应,同时通过产业辐射、地区辐射以及城市魅力的提升增强城市的辐射效应,从而最终有效提升城市的软硬竞争力,促进城市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