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计算机工程专业论文

时间:2023-03-30 10:38:25

导语:在计算机工程专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计算机工程专业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针对就业市场对计算机人才(IT人才)的需求,提出了以实际企业工程项目为栽体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分析了高职计算机人才(IT人才)在就业市场上的定位及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剖析了工程项目选题的原则及实施的过程。阐发了对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却相反地成为了矛盾的焦点,出现了报考集中就业分散的社会现象。就业压力的增大,说明原有的教学目标体系、课程体系、知识能力结构已不适应现代企业技术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就业面积,培养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计算机系进行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实际企业工程项目为载体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大胆尝试,在此,结合教改过程谈谈对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一些认识。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市场及定位

当前,IT业已成为占据我国市场三分之一份额的支柱性产业。IT业的迅速发展,与不断注入的IT业人才有着紧密的关系。IT人才已成为人们心目中高科技的象征。对IT人才,用人单位实际上是有不同的需求层次的,要求掌握的知识结构也各不相同,除了IT基层劳动者(如打字、录入、生产线组装等)宜由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外,我们感到,高职应侧重于在如下几个方面对人才的培养:

1.设计型人才(如网页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建筑和家装设计、绿化工程设计、动画设计等)。随着电脑应用的普及深入,各行各业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电脑做形象宣传、包装、设计等工作。各类设计型人才作为IT业市场的生力军异军突起,其就业市场范围非常广、缺口比较大。但随着电脑软件的不断升级,功能的不断完善与强大,此类型人才由原来的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如网页设计人员除掌握专业网页设计软件之外,还应掌握图像处理软件和网站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如果再能掌握后台技术就成为宝贵人才了。其他如建筑、绿化、动画设计人才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学习其他相关知识体系。我们认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职业计算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办公应用型(如文秘、办公文员、行政助理等)。此类人才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管理知识,需要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类工作的主要要求是:熟练掌握应用软件、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责任心。此岗位职能的培养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办公管理软件,还要学会融通管理知识并切实掌握管理的基本功。

3.网络型人才。当今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之所以如此之快,除其具有强大而先进的功能之外,主要还归功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谈变得近在咫尺。网络型人才已成为计算机发展和计算机就业市场上的中流砥柱。此类人才不仅要掌握网络技术,还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开发型人才。作为计算机发展和完善的缔造者,开发型人才在IT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几年当中,我国对软件蓝领和软件工程师的需求潜力依然很大。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及我院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我们目前主要培养办公型人才、网络人才和开发型人才,同时兼顾设计型人才,下一步在新专业的开设上,我们打算加大设计人才的培养力度。

二、课程改革思路

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职业岗位为目标,重点突出职业技能。分阶段划分教学模块,按工作岗位确定实际工程项目,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实现学生的就业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熟悉并掌握计算机工程项目的组织程序,掌握计算机工程项目中的问题解决方法,针对具体岗位.掌握专门技能熟练完成具体工程项目。

依据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我系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是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而进行的,强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或职业群为基础,让学生先接受职业群内共同的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然后,接受专业基础理论教育,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社会需要,选择不同职业或专业方向,学习专业知识,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学生既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和适应能力,又具有职业针对性。课程设置总体分成三个模块。在对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通过整合,把课程分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职业基础模块”教学阶段。这一阶段强调宽基础,主要学习一些相关职业通用性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同时,要进行思想品行、职业道德、外语能力以及其他通用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此阶段一般不采用项目教学,但也必须把项目教学的精神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

第二阶段,“职业技术模块”培养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不同职业的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该模业知识的学习。该模块是高职教育的重要阶段,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我们结合IT技术的发展水平对相关学科进行整合和综合,以满足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更多更新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体现出宽和扎实。此阶段可部分采用项目教学,宜以工程项目中的技术项目的实施为教学手段。

第2篇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题库和考试系统也不少,但经过试用效果尚不理想。而且基本都是对理论客观题进行测试,失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准则。本论文的目标在于开发一个既能测试理论试题也能测试实践操作、功能实用、用户操作方便、能够随机自动组卷并能进行无纸化考试的考试管理系统软件。该系统能够适用于各种标准化题型的考试,具有良好的二次开发性,组卷形式灵活,实用性强,保密性好。支持多用户操作,可供考生在同一考场进行多专业的考试,本系统不再把专业人员和计算机人员捆绑在一起,而是将软件开发工作和题库建设工作分离开来,使各专业教师可以应用本系统,随时随意的进行二次开发,无须受计算机水平的限制。

一、研究背景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所有学校的全部类型的考试基本上都是靠手工进行,一般划分为出卷、印刷、测试、阅卷、统计分数等过程。后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随机出题软件并被一些学校采用,但这些软件在使用时仍然需要人工干涉并贯穿考试过程之中。考试是一项极其复杂而严肃的工作,如果用手工计算则很容易漏算、错算。

数据库技术跟其他计算机技术不同,它不但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反而是历史弥坚的学科。这是因为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对数据库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数据库技术要想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扩大的背景下;在因特网普及率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使之可以在单个计算机中使用的数据库升级为可以供多台计算机使用的数据库,也成了必然的趋势。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我们开发的智能题库及无纸化考试系统,旨在探索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考试模式和试卷管理模式。通过这种新的模式,为学校以及各种社会考试创造一种新的考试环境,使考试中的考务管理工作突破时空限制,提高考试工作效率和标准化程度,使学校考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进行考试。

新课程理念向考试提出新的挑战。2001年5月,国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波澜壮阔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规模展开,崭新的课程理念向传统的考试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诸多新的课程理念中,尤其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和“建立学生自评为主,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这两段话告诉我们,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就必须树立新的考试理念,对传统的考试形式作出比较大的变革。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题库和考试系统也不少,但经过试用效果尚不理想。本论文的目标在于开发一个功能实用、用户操作方便、能够随机自动组卷并能进行无纸化考试的网络考试管理系统软件。该系统能够适用于各种标准化题型的考试,具有良好的二次开发性,组卷形式灵活,使用性强,保密性好。支持多用户操作,可供考生在同一考场进行多专业的考试,本系统不再把专业人员和计算机人员捆绑在一起,而是将软件开发工作和题库建设工作分离开来,使各专业教师可以应用本系统,随时随意的进行二次开发,无须受计算机水平的限制。

传统教学中时间、空间的限制,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精神和学习效率都有裨益,传统教育正面临着革命性的变革。

无纸化考试是教学的一部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所开发的网络考试管理系统就是在多媒体教学领域进行的有益尝试,该系统可以随机从试题库中选择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难度、不同的数量进行动态生成无纸化试卷和有纸化试卷,网络考试系统以准确、高速、网络化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了考试过程的高度自动化、科学化和教学反馈信息的深度挖掘。

三、国内外研发现状

国际上,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考试正在迅速发展,有关考试题库建设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简单实用的考试系统也连续推出。1986年美国心理协会出版了一部关于开发、使用计算机进行无纸化考试以及对考分进行解释的指南,此指南基本上变成了研究题库建设和考试无纸化应用软件的开发者的基本标准。已经投入使用的有,美国学院(American College)在1982年将远程教育的考试利用计算机进行了测试;美国国家教育考试中心(Eraduade Record Examination简称ETS)的考试在1993年使用计算机进行了考试;美国职业从业考试的护理证书考试从1994年开始,全部在计算机上考试。当前,国外很多的教育部门和职业认证机构一般都是以测量理论为基础建设题库、设计研究无纸化考试系统。

在国内,关于无纸化考试系统和试题库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起步都比较晚。但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很多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都在组织教师在进行题库建设和无纸化考试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目前各类考试系统中基本实现了试题的计算机管理,自动组卷,无纸化考试,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等的各项功能的一部分,但基本都不完善甚至有些系统的缺陷比较大,实际使用很不理想。主要存在问题包括:

(1)实践操作类试题没有实现自动出题。

(2)一般系统建立了客观题题库,但组卷方法选定不好都采用随机组卷,缺少理论依据。

(3)考试结束,没有对应的成绩分析软件,无法充分将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分析利用。

总上所述,我国无纸化考试系统发展比较快,但和国外相比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参考文献:

第3篇

   [参考文献]

[1]赵书博,王秀哲,谷文辉,平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5(5).

[2]许信刚,童德文.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1(10).

[3]王颖,尹勤,王晨,陆凯霞,万振东,唐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大学教育,2014(12).

[4]刘国华,张伟东.提高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

[5]王晓波.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流程和质量研究[J].大学教育,2013(5).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就业报告已出炉法学失业率排名第一.东南网.http://fjsen.com/m/2009-12/12/content_2478007.htm.

[2]凌斌.论文写作的提问和选题.中外法学.2015(1).

[3]刘继峰.毕业论文与就业矛盾之分析及解决——以本科生法学专业为基础.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9(3).

[4]张英丽、杨景麟.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与对策——基于调查的分析.中国成人教育.2013(12).

[5]叶云飞.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焦飞,等.当前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态度的网络调查解析.医学与哲学.2015(1).

   

参考文献

[1]张晓帆.新形势下应用型高校毕业设计改革实践与探索[J].人民论坛,2015,(33):151-152.

[2]许骏.本科经管类毕业论文质量静态与动态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余嘉元,汪存友.基于VPRS和证据理论的毕业论文综合评价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14):230-232.

[4]李敦东.基于AHP-FCE的外语专业毕业论文综合评价系统设计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9):79-82.

[5]刘任熊,杨财根.引进第三方评价: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5,(32):91-96.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建设;教学体系;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8-31772-02

The Teaching System of Computer Multi-media Techniques Reform and Practice

XIAO Hai-hui

(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Abstract:The present paper puts forward a thought about reform on multi-media information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ts emphasis includes: curriculum structure, curriculum evaluation manners, academic and practical instruction.

Key words:computer multi-media technique; subject construction; teaching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1 引言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专业性较强、应用层次较高的计算机技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应用十分广泛,出现了多媒体技术人才需求两旺的现象,我院于2001年在江苏省率先综合多媒体艺术、新兴数码技术等多学科领域创办了计算机多媒体设计专业,成为省内较早开展多媒体设计综合性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之一。但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规模发展的时间较短,教学体系尚不成熟,许多问题,诸如专业建设、“双师”队伍建设、教材和课程建设等,尚在研究、摸索阶段,尤其是专业建设中的实践教学,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因此,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在高职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密切结合计算机行业背景,规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体现职业教育特点

教育是为社会各行业服务的,特别是高职教育直接面向行业的第一线,更应体现其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因此,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就应建立在行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基础上。只有通过充分的调查,才能了解专业人才在本行业的岗位和能力素质要求。专业成立几年来,我们组织专业教师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素质要求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分析表明:首先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应用需求为目标,正确处理好多媒体人才规格要求与专业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观点是:从事多媒体艺术设计的人才需求是少数,从事多媒体技术制作的人才需求是多数。因此,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应坚持以技术制作为主,艺术设计为辅,技术与艺术并重,培养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技术型多媒体技术人才来进行专业定位。

根据这一目标,我们组织以信息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岗位能力分析,根据岗位要求确定学生明确的实践能力要素和结构,将各要素分解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构成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和实践能力素质结构要求设置实践课程模块,形成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基本专业操作训练、基本专业技能实训、工程顶岗实践的循序渐进的实践环节。

3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技能培养

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因此实践教学改革具体体现是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教学要体现应用性和适度性,强化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3.1 完善与规范实践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开展教学的依据, 各门实践课程都应有规范化的教学大纲和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大纲的内容包括:课程的定位和目标、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内容如图。

3.2 实践教学要面向实际工程应用

实践教学要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实际生产结合起来,设计实践。在开设的专业课程――平面设计软件中,我们积极与企业联系,制作企业VI视觉识别系统,达到宣传企业的目的。

3.3 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考证培训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某一职业岗位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职业特征明显。将职业资格考证纳入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毕业前完成岗前培训,毕业可直接上岗;同时可让学生在毕业前得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近两年,我们积极联系信息产业部、劳动部,开设多媒体综合设计师和平面设计师考证工作,同学们报名踊跃,截止目前报名535多人,通过482人,通过率达到90%。

4 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保证实践教学的需要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需要的教学资源与一般计算机应用专业有较大的不同,传统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如软件专业,只需普通教室加计算机实验室即可组织教学,完成实验、实习、实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则由于要使用大量的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专业制作软件和多媒体信息采集与输出设备,需要有多媒体投影教室和高档多媒体技术实验室才能完成教学,另外还需要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与大量的多媒体设计制作素材用于教学指导和实验实训,技能型教学体系的要求与现有一般办学条件有较大的差距,存在教学资源建设与办学成本之间的矛盾。

针对以上矛盾,我们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来构建相应的资源体系:一是充分整合学院现有教学资源,利用动画艺术系和常州科教城动漫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构建基本专业教师队伍和教学实验设备资源;二是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广告等媒体的资源优势,构建校外教学实训资源体系;三是利用校园网络,收集整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教学、实验、实训、设计、制作素材,构建网上现代教学资源库体系。

5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实训教学应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技能训练不断线、产教结合的原则,在实训教学中应将技能训练作为学生学习的突破口,通过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达到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目标。为此,我们还将努力探索专业产教结合、校企结合的途径,积极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常州加减广告设计公司)建立实习基地,同时协调现有的两个校外实训基地(常州电脑城“世纪方园”学生实训基地、常州大学城信息化研发培训中心)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关系,为实现学生的职业技能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完全意义上高层次的应用型一线人才。

为了更好地大力推广职业教育改革,加强对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我们在与常州加减广告设计公司互设教育实训、产学研基地。基地提供各种规范的职业实训项目,考证项目,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双方共同以“产学基地”为平台,面向社会,学校,企业,将职业技能实训推向产业化发展,为社会做贡献。每周安排到学校开设讲座,使经验丰富的多媒体设计、制作、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弥补了学校教学师资与实践差距的不足,带来了设计、制作一线的技术信息,活跃学术氛围,开拓视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了职业技术教学的针对性、学校教学的全职业化,工程化的效果,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就业教育和就业适应训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6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此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计算机专业设计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多媒体实践操作技能,懂得计算机工程设计的运作,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不可能完成。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坚持“持证上岗”,要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必须有相关职业资格证或工程实践合格证才能上岗;另一方面采取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聘请相关工程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派送专业教师定期到实训教学基地企业(常州电脑城“世纪方园”学生实训基地、常州加减广告设计公司)参加生产实践,提高了教师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为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学院制定了较好的教师引进政策和培养方案,近三年,分别从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省内外高等院等引进了专业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研究生等多人。我们通过以老带新、随堂听课、教研教改、参加企业培训、参与科研开发等形式,培养和提升了一批青年教师队伍,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向本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每年做到“六个一”的要求, 即要求每人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准一个专业方向、精讲一门课程、参编一本书、搞好一项科研、带好一个班、提高一个层次。通过一系列的步骤,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师先后在《Journal of Harbin of Technology》、《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等杂志、期刊上发表了10篇论文,参与开发了教育部、省级和学院的共计9项科研课题,获得了各类奖项16项。

7 结束语

我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经过多年持续建设,已形成了一个理论、实践和技能培养并重的体系,通过产学结合探索一条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行业需求的不断提升,我们对该专业改革还需不断探索,我们将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统筹兼顾,合理结构,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得到积极稳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建求. 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特征[J]. 职业技术教育,2001,(2).

[2] 杨文安. 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J]. 职业技术教育,2002,(2).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挑战・探索・实践(第三集)[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 刘广聪. 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1).

[5] 杨金土. 关于高等职教的特色问题[J]. 职教通讯,2000,(1).

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在数字化校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变了高校信息系统各自为政、一个用户N多个帐号或需要重复登录的状况,实现单点登录,有限的提高了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的工作效率。而基于LDAP的统一身份认证让实际开发变的更加轻松、可行性更高。

一、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高校都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数字校园”即是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改革过程形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数字校园中,学校针对各种需求建设应用系统,力图通过信息化来整合机构内的各种资源。但在实际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前期缺少统一规划,并且高校系统软件很少有做的很全或很专业的公司,基本上是学校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各自购买建设自己的信息系统。如教务处购买自己的教学管理系统,学生处购买单独的学生综合管理系统,图书馆有自己的借还书管理系统。

在多系统并存的情况下,校园网内每个用户拥有多个密码,用户需要逐一登录自己所要使用的应用系统,这给用户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安全性存在严重隐患。同时,用户的信息分散存储于各个应用系统中,这不仅为用户的正常使用也为应用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增加了很大的麻烦,工作效率重复低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多应用系统并存的情况下,实现应用系统间的用户统一认证和信息共享。

二、统一身份认证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网络信息系统的统一认证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从门户网站(如新浪)到企业内部网(如平安保险公司)都对原有的系统进行改造升级,使得不同历史时期购进的信息系统能够整合起来,进行统一认证,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又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对用户来说也解决了多账户多密码难于记忆的问题。

目前,各大高校也在整合自己的网上资源,把各个独立信息系统的认证统一起来,实现统一身份认证,通过统一规划整合认证后的校园信息系统最大限度的减少用户的帐号数,简化登录过程,实现一次登录多点使用,实行统一管理,方便用户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校园网内用户只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其它的网络资源。可以说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统一身份认证是重中之重,信息建设部门应做好统一规划,后期的软件开发应用必须和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对接。

三、基于LDAP的统一身份认证的建设与特点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目的是要解决不同的应用系统用户名和口令不统一的问题,通过提供统一的授权机制及一套方便、安全的口令认证方法,让用户只要一套用户名和口令就可以使用校园网络上有权使用的所有应用系统。保证用户通过网络单点登录或手机登录方式进入系统。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采用目录访问进行身份认证,此技术基于LDAP(轻量型目录访问协议),具有高效的查询速度。利用LDAP 服务特性及WEB相关技术, 实现了对数字校园中用户及网络应用资源的统一开发管理。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开发功能如下:

1、目录服务:目录服务与现有系统集成在一起,充当一个集中化的身份信息库,用于将学生、教师和其他人员的信息集中存储。

2、统一认证:认证服务提供了平台的核心基础服务,用于对学生、教师和其他人员的数字化身份的认证。   3、身份管理:提供基本的组、用户、用户属性、用户类型、口令的维护功能

4、管理控制台:承担整个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身份数据管理、系统服务管理、平台运行管理工作,是整个平台的集中管理控制中心。

基于目录访问协议的身份认证基于Linux系统下OPenLDAP设计,能够批量导入加密后的用户信息,打印明码条发给用户。然后围绕认证数据库进行各种应用程序设计,包括:基于浏览器界面的统一认证Web应用程序、基于窗口界面的登录界面设计(用于桌面应用软件等)、基于浏览器界面的统一认证后台管理Web应用程序等等。

基于目录访问协议的身份认证优点很多,主要有:采用开源解决方案,不需另外购买商业软件,可以在源码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能够最大程度减少IT信息建设投入;采用OpenLDAP进行系统认证,一定程度上防止SQL注入攻击,有效保护后台数据安全;LDAP具有很高的查询速度,保证认证查询速度;采用Linux作为认证平台,安全、稳定。

四、结束语

当然,统一身份认证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难点,主要是接口问题,如很多以前实施的应用系统现在开发商都联系不到(这种情况各个高校都有),整合到认证系统中可能花的代价比重新开发或购买的成本还要高。所以在后期规划中,要求系统供应商必须提供或开发和身份认证平台统一的接口。

目前,经过统一规划和投资,身份认证系统在苏州大学已经基本完成,整合集成了教务、学工、人事、行政等各种信息服务,是数字化校园的信息集中展示平台,也是校内重要业务系统的统一入口。经实际使用证明,它不仅提高了数字校园中各种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也给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方便了数字校园的用户管理,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openldap.org openldap官方网站

[2]宫恩辉,朱巧明,李培峰,史鑫.LDAP和Kerberos在统一身份认证中的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3]张辉,杨岳湘,汪诗林.数字校园中基于LDAP的统一用户身份管理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5年第27卷第1期

第6篇

戴博,2011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1986年出生,2009年于香港城市大学获电子及通讯工程学荣誉学士学位(甲等),2013年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获光子及量子学哲学博士学位。2011年获日本情报通讯研究机构实习研究奖学金,在此机构担当实习研究员1年多。研究方向包括光通信、全光信号处理及光学成像。读博期间,在IEEE/OSA学术杂志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8篇。

对我来说,能够获得自费生奖学金意义深远。首先,这是祖国对我科研成果的肯定,是一份特别的荣誉。其次,也鼓励我再接再厉,在科研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作为一个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者,一直都希望能够把自己在西方所学到的规划理念和研究成果应用到祖国的城镇建设中去,为祖国的城镇化作出贡献。——林艳柳

林艳柳,2012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1980年出生,2004年获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学士学位,2005年获比利时鲁汶大学人居专业硕士学位,2011年获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方向博士学位。2012年9月于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城市规划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和教学。博士期间,在Urban Studies、Habitat International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多次参加该领域国际会议和竞赛,是多种刊物和会议的委员会委员及审稿人。

万里求学路,十载砺剑心。能获此殊荣,我非常感动。这不仅仅是一份奖励,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知识的尊重,对知识分子的厚爱。衷心感谢祖国的养育、导师的培养,以及亲友们无私的扶持。我一定会再接再厉、激流勇进,以期将来能为祖国的发展与进步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黄斌

黄斌,2012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1984年出生,2006年、2008年分获中南大学工学学士、硕士学位,同年获澳大利亚政府全额奖学金资助赴南澳大利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机械工程及特种机器人技术。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18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2篇,获各级奖励和资助35项。

第7篇

随着高考人数的增加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考场编排方式逐渐由人工编排转向了计算机自动排考。目前由于国内高考招生考试时间短,考生考点分散,各考点的考场容量不一致,各校的考场编排需求不同等因素使得考生考场号和座位号的生成方式尤为复杂,准确性和效率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合理分配时间与空间资源以保证无冲突的发生,科学地解决考生编排和考场设置的问题是考试信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中设计了用于实现计算机自动编排考场的随机分配算法,该算法具有执行效率高、通用性强、易于实现、随机性强的特点,对高考管理工作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1 算法分析

设total 为报考相应专业的考生总人数,count为每个考场的人数最大考生数,rc为考场数,i为考生报名编号,设集合A为已生成的考场号和座位号的元数据集合。Ai为第i为考生的考场号和座位号的二元组。(Ai∈A)

2 数学建模

公式1:Aj=f(a,b)0

其中Aj A

Aj为第j位考生的考场号和座位号,Aj应不在已生成的考生考场号与座位号集合中。

公式2:rc=g(total, count)=total/count+1当 total mod count≠0;其中rc为考场数

公式3:b=h(count)=Random(count)+1

公式4:a=l(rc)=Random(rc)+1

3 算法描述(java语言):

3.1考场数目计算

根据公式2得到以下算法:

int room=total%count==0?total/count:total/count+1;

3.2设置已生成考号集合

int rncode=new int [total][2];

3.3设置考场随机编码

根据随机产生器得到考场编码:

Random random=new Random();//设置座位随机产生器

int coucer=0;//设置游标指针初值为0;

3.4考场号和座位号算法

根据公式1-4,采用循环为每一个考生计算并生成考场号和座位号,为生成考号提供了数据基础。

while(coucer

int r=0,c=0;

r=random.nextInt(room)+1;//随机获得考场号

c=random.nextInt(count)+1;//随机获得座位号

//判断当前考场号的当前座位是否在已生成集合中,如果在//重新生成并继续判断直到当前考场号和当前座位号不在//集合中时将其存入已生成集合。

for(int i=0;i

if(rncode[i][0]==r&&rncode[i][1]==c){

r=random.nextInt(room)+1;

c=random.nextInt(count)+1;

i=0;

}

}

rncode[coucer][0]=r;

rncode[coucer][1]=c;

coucer++;

}

4 算法总结

该算法首先采用数学建模建立随机分配考场和座位的数学模型,从而保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再结合算法分析,依据报考人数和考场最大人数为每一位考生随机生成考场号和座位号。为了保证考场号和座位号的唯一性,算法中提供了相应的控制机制来智能排除重复结果保证每一位考生获得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唯一。该算法复杂度大,执行效率欠佳。

5 算法改进

5.1影响算法复杂度的主要原因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上述算法的主要开销用在冲突检测上,所以改进算法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放在改进检测算法上。

5.2改进方案

为了实现冲突域快速定位,我们设置一个长度为total的标志:

boolean flag =new boolean [total];

通过检测第m位是否为true 即可检测冲突。考场号和座位号可依据如下公式算得:

r=m/total//获得考场号

c=m%total//获得座位号

5.3改进算法实现

while(coucer

//生成随机种子

int m=random.nextInt(total)+1;

//判断种子是否存在,若存在则重新生成

while(flag[m]){

m=random.nextInt(total)+1;

}

flag[m]=true; //设置标志位

//根据种子生成考场和座位

int r=m/total;

int c=m%total;

rncode[coucer][0]=r;

rncode[coucer][1]=c;

//游标自加

coucer++;

}

6改进算法总结

改进算法通过对影响排座算法复杂度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找到了大幅度降低算法复杂度的方法,使得改进后的算法在保持原有优点的基础上,执行效率大幅度提升,更符合实际应用。

本算法关键在于数学模型的建立, 结合实际考场编排问题的一些常见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提出对该问题的一种特定的解决方案,对如何合理、完善、快速的编排考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l]杨颖辉,魏彩娟.运用VFP8.0实现CET监考随机分配.科技创新导报,2010.

[2]范玉顺,二基工握合算法的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座位编排系统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冯向萍,张太红,李萍.高考考场编排算法研究.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8.

[4] AnanyLevitin.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王玲.分布估计算法在排考中的应用[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6]蔡木生.高校自动排考算法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0.

(作者单位:陇东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第8篇

1德国教育

德意志民族一向非常重视教育。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Friedrich Wilhelm I,1688-1740)颁布学校教育法令,强制推行全世界最早的、免费的初级教育制度,确认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几十年后,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对德国教育实行全面的改革,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确立教育的三个“自然阶段”,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直到今天,洪堡的三阶段教育主张还被广泛采用。在德国,教育被视为国家之根本。有一次在内阁会议上,威廉三世国王(Friedrich Wilhelm III, 1770-1840)就对大臣们说:“正是因为贫穷,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说一个国家是因为办教育而办穷了,办亡国的。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穷和落后的最好手段”。所以,即使在历史上非常困难的时期,政府也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保证教育方面有足够的投入。

教育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是提高国民的素质,为国家培养了人才,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它是现有社会结构的稳定因素。在国家的教育体系里,高等教育是主要成分,发挥关键、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建设直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员,以及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人才。在某种程度上,高等教育体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在欧美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德国的高等教育有很悠久的历史,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学成立于1368年。十九世纪,按照“洪堡教育理念”成立的德国大学更是以其教学与科研统一及学术自由等特点被奉为欧美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楷模。洪堡主张把大学办成哲学、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中心。毫无疑问,作为老牌的经济大国,德国的高等教育也是非常发达,学科门类完善。但不像美、英等国有所谓的一流或名牌大学,德国大学的水平大体均衡,不同的是一所大学在某一学科或者专业有公认的声誉。比如,在计算机领域,亚琛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和锡根大学等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德国现有各类大学一百多所(不考虑其他的高等专科大学),在校学生约两百万。学生有多种途径取得大学入学资格,基本上能够根据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一般地,经过五年的学习,才能被授予德国的Diplom学位,相当于一些国家的硕士学位。但是,由于在德国大学里没有学习年限,且不需交纳学费,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校逗留时间超过六年。这种情况导致了至今未停歇的、轰轰烈烈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大讨论。且为了与国际接轨,德国一些大学开始授予学生“学士”和“硕士”学位文凭。

2计算机教育

德国是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国家,德国人Konard Zuse(1910-1995)被认为是现代计算机的发明者。他在1936年建造出第一台可以编写程式的计算机Z1和后来更高级的Z3和Z4。然而,尽管是世界上计算机研制起步最早的国家,受二战后盟国政策的影响,计算机技术在德国属于受限制发展的范围。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德国计算机应用和技术的发展才开始,相关的计算机教育和学科建设才起步和推动。今天,德国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工业、媒体和生活等各个领域已经相当普及。

计算机普及和就业市场的旺盛需求推动计算机学科纵向和横向地朝各个领域快速扩张和发展。德国的情形也是一样,跟随各个行业信息化的浪潮,计算机的影响席卷科学、社会和经济的所有部门。每个人都以某种形式来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计算机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大学里,可以找到所有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和专业,可以授予计算机科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面对目前供不应求的情况,计算机毕业生炙手可热,大部分愿意早点时间进入就业市场,有些人在工作几年后再回来深造并完成博士论文研究。德国大学的计算机课程与电子电气课程在一个系里,不是彼此独立设置,这点给我深刻的印象。在德语里,Informatik其实是个来自法语的单词,表示计算机科学的涵义,与电气Electrotechnik或电子Electronik结合,意味着这一学科与工程的紧密关系。这点与德国人那种实践主义的精神很吻合,但并不就是说德国大学的计算机课程只注重工程方面的应用。

德国大学计算机专业设置与其他国家大体相同,有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软件工程。也有像人工智能、多媒体、图形学、机器人和生物医学二级专业门类。计算机专业在德国能够吸引高质量的学生,大学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在开始学习阶段,学的是学科和专业基础相关的课程,比如数学课程。到了后半段学习时间,学生才会深入接触专业课程。这些专业课程的选择通常与将来合作的教授的研究兴趣有很大关系,另外,学生的Diplom论文工作也与教授的研究项目有关。在德国的大学里,一个教授即是一个研究所,一个研究所一般也就一个研究方向,很少有超过两个教授以上的研究所。假使有两个教授的研究所,也是工作在同一个课题方向。德国大学的学生很容易接近教授的工作,这点跟我国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3教学和科研统一

第9篇

关键词 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0-0225-0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现状

在世界范围内,通过网络购房早以成为购房者的首选,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美国75%的房产商利用互联网销售房屋,80%的购房者通过互联网寻找理想住房,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借助互联网找到了理想住房。这是因为在在国外二手房市场较为成熟,网络也更为发达。美国从1975年后开始房源信息就登记在电脑上,到了2003年就能在互联网上查找到各种房源信息。并且由于政策与网络速度等的关系,到现在网络视频看房在美国、欧洲发展也很快。

1.2 国内现状

由于网络迅速发展和普及,国内房地产电子商务还是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根据中国房网大全的统计,目前中国拥有与房地产相关的各类网站已经超过了10 000家,据不完全统计,房地产网站的使用人数超过了1 000万人。用户使用访问房地产网站最主要的原因是网络信息方便快捷,消费者最常获取房产类信息或资源的途径中网络已经以微小的差距排在仅次于报纸的位置,其百分比远远超越杂志、广播和房屋中介等途径,并且其增长速度较快,可以预测用不了多久网络将会成为最主要的获取房产类信息或资源的途径。

目前房地产公司都很重视网络这个平台,有很多企业还有自己的网站。应该说房地产公司利用网络的情况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企业宣传与服务于企业内部的一个概念上,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大的交易型平台。有些企业会选择一个成熟的房地产专业网站,利用网站宣传企业品牌文化;有些企业希望网络成为一个交易的平台,等于说是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还有一些企业是希望两者结合起来。

2 研究意义、目的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着人们观念,正在促使着房地产业经营模式的转型。近期消费者网上找房的需求处于增长的态势。以前,北京约有80%的人是通过实体的中介店来寻找房源,而现在已有超过半数的消费者则是通过网络来需找信息。房产经济网络化需求增长的同时也给房地产企业平安发展带来了契机。

房地产网络化对于房地产公司来说,主要有两大改变。

第一个改变是看房、选房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效率大大。房产网络化是房源信息更集中、更丰富、传递的范围更广,让购房者在选房环节不必四处奔波,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购房的效率。

第二个则是对房屋价格本身的影响。中介网上开店,省去了实体门店支出,由此节省房租、宣传印刷和人力成本,总体费用减少,相应房地产公司也会靠降低中介费来吸引更多的客户,这样就会使得购房者购买房屋的费用相应降低,从而达到降低房屋价格的目的。

2.1 研究内容

网上房地产销售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先进的平台技术和设计构架,建立公司与个人之间网上销售的通道,实现公司在网上可以房产信息,也方便客户在网上查询、预定和购房。本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房地产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将整个房地产公司的销售业务统一管理,实现数据共享、达到数据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

1)用户管理功能模块

设置用户的可用状态,实现冻结和解冻,查看用户信息。

2)购物车管理模块

查看已购楼房、进行数量变更、确认已购楼房

3)订单管理模块

查看订单是否被处理、楼房是否被发出。

4)房屋管理模块

添加或删除楼房、按大小种类查询楼房、设置特价楼房。

5)“留言板”模块

查看留言板,删除留言。

2.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现有的地产企业的网站和B2B电子商务网站的分析,收集大量的相关实例,对所收集的例子进行分析比较,努力研制出一个易用的、介绍丰富、功能全面的网上房屋销售系统。在进行本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综合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归纳统计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设计科学方法、综合法及图表法等研究方法。

在论述本系统开发背景的时候,主要用到了比较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收集,通过对不同国家间网上交易额的比较和我国不同时间段期间网民人数的比较,以及当今楼市的发展状况,得出了网上购房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结论,进而明确了系统的运用前景。从全文的角度看,设计科学方法在系统分析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设计科学方法(design science method)定义设计了什么,解决了什么,评判系统效果的标准是什么几个方面的内容,使论文的设计思路更加明确,设计解决了消费者轻松购房的问题,使消费者不用再受地理位置的局限,在网上楼市系统中随时选出自己喜欢的商品,同时省去了地产厂商大量的时间和资本投入。系统对前台需求的响应速度,会员注册数量,楼市的销售量及留言频率即是对系统效果的最好评价。

参考文献

[1]刘洪玉.房地产开发[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2]苗天青.我国房地产业.结构、行为与绩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王要武.房地产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建设科技,2002.

[4]陈敏.基于XML和Java的异构数据库集成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