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30 10:38:37
导语:在微波技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1系统构思
系统必须要具备预警功效,并且尽量降低过失预警的出现几率倘若是高级用户就能对预警指标标准进行设置倘若出现故障,系统处理并解决故障的质量和效率应满足高标准要求,这是十分重要的系统具备较高开放性,不论是理论知识、测试系统,还是仿真训练,都应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确保在更新理论以及实践知识的时候能更加简便快捷有效采集、分析并处理数据,监测到的数据可以直接与电脑连接,而且能自动形成数据报盘。对于数据监控与故障排查,系统能结合故障形成原因作出相应分析,故障形成原因分析有隐性与显性两种,如设备故障、产品质量、容量偏差等。这套设备能在短期或是长期状态检修设备的时候发挥相应功效,系统可以检查并测试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结合采集的信息做全面分析与处理,进而确保设备当前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信息能有所获得,由此,能判定设备当前所处的实际状态及可能的发展趋势,并且能精准判定出检修成本,最终一起提交设备的状态报告和相应检修意见。
1.2具体设计
基于功能驱使情况下,系统能分为三个板块,即在线监控子系统、综合管理模块及辅助排除障碍子系统,本文结合在线监控子系统做相应分析。首先是客户端模块。客户端模块应具备数据分析、处理、上报、在线监控等多种功能,高级用户能对预警指标标准进行设置,能将在线监测到的所有数据进行自动保存,能保存并打印发生故障时监测到的数据。其次是控制端模块。控制端模块能及时、快速地采集到所监测的信号量,并对采集到的数字量信号和模拟信号作出相应处理,有效维护广播电视系统设备的状态,节省系统设备的维护成本。最后是数据库模块。数据库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查找、分析、储存数据。结合已经在广播电视系统中使用的设备,使用前都经过了严格检查与筛选,而且设备上的元件也通过了严格的检查与筛选。所以,刚投入使用设备,其稳定性与可靠性都必须要满足相应标准,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及使用环境的不断变化,加之一些工作人员在使用设备过程中未严格依照规定,使得设备的损坏情况十分严重。基于此种情况,农村广播电视的传播速度与质量都将会受到相应影响,甚至还能影响其正常播出。那么要如何才能及时发现并维护或是更换受损元件,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呢?本文认为,对各类元件进行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对元件进行维护和更换,具体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创建调查档案库,记录好设备名称、功效、使用时间、适用环境、使用条件、可能出现的损害情况等基本信息;二是定期检查设备元件外部,测试其电特性,查看是否有变化或是故障,做好检查与测试记录;三是高温高压工作情况下测试元件温度和电压范围,查看是否有超出范围的情况,同时做好全面、仔细的记录;四是对于已经失去效用的元件要仔细做好失效记录,做好相应预防工作,避免在设备实际运行中出现故障[3]。
2农村广播电视系统维护应注意的问题
2.1客户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农村广播电视系统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要确保农村广播电视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在客户端设计时就必须要切实站在客户角度考虑,确保能多方位满足客户需求。要给农村广播电视使用者提供更多方便与快捷,就需要优化客户端模块,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2.2数据库模块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数据库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收集信息并处理数据,因此在避免信息泄露方面有很强的功效,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要精确合理。农村广播电视系统具备较强的复杂性,虽说在出厂的时候经过了严格、全面的检验和检查,但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会因为这样或是那样的原因而出现各种新问题,所以,即便检验合格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要严格、认真对待。在设计数据库模块的时候要充分结合广播电视系统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高精确性和高合理性。
2.3远程控制端模块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在广播电视系统里,控制端属于技术核心,控制端的工作情况对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有直接影响,控制端除了处理数据外,还具备较强的功能,能在模拟信号与数字量信号间进行自由转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远程控制端也得到了一定应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也提升了工作效率与质量。因此,在设计远程控制端模块的时候应重视其技术核心的地位,认清其功能和优势,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3结束语
【关键词】无线 防火 监控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救助困难的自然灾害。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当森林发生火灾时,只有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才能把损失降到最小。针对我国森林防火的实际需要,专门设计了一整套森林防火的解决方案。
1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图,如图1所示。
1.1 图像传输设备的选择及技术参数
模拟图像传输系统采用调频体制,信号带宽27MHz。为了保证信号之间互不干扰,两路信号中心频率间隔应大于38MHz。目前国产模拟图像传输系统主要有L波段、S波段、Ku波段几种,频率范围分别为:L波段:950~1750MHz;S波段:2200~2700MHz;Ku波段:11~13GHz。
如果以38MHz频率间隔计算,各频段可同时传输的最多路数分别为:L波段:21路;S波段:13路;Ku波段:50路。
本系统共需同时传输15路图像信号,L波段利用频率复用技术可以做到30路图像传输,从系统要求整体设备性能及造价来考虑,选择L波段。微波传输需满足视距传输条件,即监控点至控制中心传输路径上无遮挡(收发天线间可视)。
该系统方便安装,传输图像鲜明,主要是利用微波频段传输,包括报警信号、伴音和视频。
微波图像传输系统:主要技术指标:频段:L波段950~1750MHz、KU波段11~13GHz;功率:10~40dBm;
微波工程接收机技术指标:输入频率: 950-2050MHz;输入阻抗:75Ω;输入电平:-65-- -35dBm;中频带宽:27MHz;噪声门限:6dB典型值;视频制式:PAL;去加重:CCIR405-1 625行;视频输出:1V峰-峰值;频率响应:+1- -2dB(10KHz-5MHz);工作电压: AC150V-AC270V;功耗:15W;LNA电源:18V/100mA。
1.2 无线指令遥控系统
无线遥控是指实现对被控目标的非接触遥远控制,在工业控制、航空航天、家电领域应用广泛。我们设计的系统提供的数据接口,以适应各种协仪。由发射和接收部分组成,可以控制云台、镜头。
2 原理设计
如图2所示。
2.1 功能简述
在森林内多个地点放摄像机,通过无线发射C(带烟传感接收)发射各种信号,接收机能够看到森林中各个监控点的实时状况。
前端指令机能接收到监控点发出的指令,解码器来执行中心的指令,控制云平台左右上下的转动,以及对镜头进行长焦、短焦的改变等。
2.2 控制原理
2.2.1 无线图像传输的过程
无线图像传输频率复用采用分割方式,图像通道采用微波点对点的方式。摄像机通过采集的视频信号输送给发射机,然后输出给天线,以微波的无线形式传送给监控设备的天线,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了以后,再经过解调还原视频信号,这样就可以有确盘录像机中显示图像了。
在实际使用的微波通信线路中,总是使用方向性非常强的天线,并把收、发天线对准,以使接收端收到较强的直射波。但是,由于受天线的方向性所限,总会有一部分电磁波透射到地表面,经地表面反射后到达收信端的天线,或散射进入太空;其次,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不均匀的气体,也会造成电磁波的折射和吸收,损失掉一部分能量;另外,由于微波无法穿过传输线路上的固体物,所以,在传输路线上的固体物,特别是高大的建筑物,就会使微波造成绕射和电平损耗。因此,微波通信既有直线传输特性,又有多径传输特性,在无遮挡的情况下,传输距离可达70公里。广泛用于公安、武警、消防、交通、金融、油田、厂矿等领域的远距离无线监控系统。
2.2.2 无线指令控制的过程
控制通道采用码分多址、一对多点方式。指令信号通过主机输入指令参数,再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森林中的各个监控点中,监控点接收到主机发射过来的信号,先通过校验,再通过无线指令接收机解调出控制数据给解码器,解码器再根据地址码来判断是否解码,同时具备双向语音功能,可以适时对话。
3 结束语
实验证明:通过采用硬盘录像系统,进行实时录象,上级领导可以通过联网的计算机进行远程监控并查询录像资料,能真实记录火灾发生及救火的过程,提供有效真实的资料,其性能可靠;高清晰、高画质,成为技术先驱。
参考文献
[1]杜建华,张认成.火灾探测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消防技术,2004(07):10-15.
[2]徐春燕.火灾探测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鞍钢技术,2000(09):60-62.
[3]花铁森.消防报警产品和系统的技术现状与市场[J].安防科技,2003(06):4-12.
[4]祁勇.火灾自动探测技术的发展和今后的方向[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2(04):3-4.
[5]谢磊.基于ZigBee的仓库数据采集传输管理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李志华.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火灾预警系统设计[D].汕头:汕头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7]颜学义.基于ZigBee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吴起,蒋军成.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的实验数据分析处理[J].中国安全科学报,2006,16(01):39-43.
[9]田亚.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设计和实现[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简介
李庆华(1979-),男,湖南省郴州市人。现为东莞市同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电工。研究方向为电路设计与开发。
关键词:石榴石型铁氧体,离子掺杂,饱和磁化强度
0 前言
微波铁氧体材料在现代化、自动化的微波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 微波铁氧体器件已广泛地使用在雷达、通信、电视、人造卫星、导弹系统、电子对抗系统及高能粒子加速器等各个方面[1]。。随着微波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深入化,对各种微波器件诸如隔离器、环行器、变极化器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Gd3+对钇铁柘榴石(YIG)铁氧体进行离子取代,以降低YIG铁氧体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4pMs,提高温度稳定性等性能,从而制备出符合低磁矩大功率的石榴石型微波铁氧体材料,为微波器件领域做出贡献。
1 实验部分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以Fe2O3(AR)、Y2O3(4N)、Gd2O3(3.5N)、In2O3(AR)、CaCO3(AR)、MnO2(AR)、C2H5OH(AR)等为原料,Gd3+的掺杂量分别为0.41、0.51、0.61、0.71,共制备四组分样品(表1)以研究掺杂量对钇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表1Gd3+离子掺杂的样品配方
配方号 配方
1960年,当高锟加入英国标准电话与电报公司旗下标准电讯研究实验所时,各研究机构已注意到公众对改善通讯设施的强烈需求。此时,高锟的工作重点是研究和发展一套利用毫米波长的微波传送通讯系统,将通讯设备的资讯传送能力提高50%。
三年后,相信自己已完全了解技术的高锟开始对改善微波点到点传送系统的缓慢步伐和所面对的各种限制感到不耐烦,他决定改变工作环境,并获得密兰斯一家学院的聘书。但他的辞职引起了标准电讯研究实验所的强烈反对。
为了留住高锟,实验所专门派了一名律师替高锟索回此前去看新房子时付下的定金并取消买卖合约,与高锟的新雇主安排其退职手续,并愿赔偿他们在高锟身上所花费的所有开支,甚至表示可为其妻――黄美芸安排一份工作。
盛情难却下,高锟留了下来,开始研究如何利用玻璃纤维来传送激光脉冲,希冀可取代用金属电缆输出电脉冲的传统通讯技术。
1966年,高锟和他的团队《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提出用一条比发丝更纤细的光纤代替体积庞大的千百万条铜丝传送容量接近无限的讯息,传输量将比传统技术高出一万倍。
这一论点刚被公布,便被外界讥为“痴人说梦”,但高锟没有放弃。
“在同类研究上,同道似乎不多。我们论文题目并没有在通讯业引起太大反响。”高锟后来在自传中回忆自己当时孤军奋战的处境,“我想我们要将论文要点直接提交给对这种革命性通讯方法有兴趣的公司,才可能说服他们加入我们的行列。”
“光纤是世界上用之不竭的材料做成的,那就是沙粒。”高锟向这些公司大力强调用沙做材料的各种好处环保、成本低,具有轻盈和高度耐受力的特性,并且不会泄露光源。
研究如何实行“光通讯”基础理论时,高锟遇到的主要难题是:怎样除掉玻璃所含的铁离子?因为铁离子吸收和打散光线,使光通讯难以实行。
后来,他发现一种叫“溶凝石英”的玻璃提炼过程,能提炼出“无杂质”玻璃。
英文名称: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英语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8885
国内刊号:11-3486/T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4
期刊收录:
SA 科学文摘(英)(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SA 科学文摘(英)(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关键词】专管共用;天线球面近场;仪器共享
【Abstract】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pherical near-field antenna measurement system management and sharing mechanism. By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disciplines, the utilization of the advanced experimental platform is improved and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mode are formed. The research supports the construction of other large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and provides beneficial management experi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ized laboratory. Through exploring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mechanism,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equipment usage not only is improved, but also the normal operation can be maintained effectively.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can get strong support.
【Key words】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nd sharing usage; Spherical Near-field Antenna Measurements system; Instrument sharing
0 前言
先进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是高校的重要资源,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品科研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6]。如何管理并使用好大型科研仪器,使得其不仅在科研方面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衡量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7-8]。天线球面近场测量实验室是我校第一个全自动的专业天线测量平台,为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多个专业的师生提供了优良的工作条件,它能天线和天线阵列进行精确测量,快速获取方向图、增益、效率、极化等关键辐射性能指标参数,而且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彻底改变了过去相关专业师生采用人工或半自动方法测量天线辐射特性参数、效率很低、测量精度有限且工作量巨大的艰苦局面,数十倍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相关专业师生从持续时间长、强度高、体力消耗大的重复测试工作中完全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1 天线球面近场专管共用机制作用
1.1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立、实践和优化
依托天线球面近场测试系统,管理人员编撰了相应的操作手册,为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跨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开设了“无线通信中的天线测量技术”实验课程,进一步优化了天线专业课程的结构,让学生既能验证经典天线的辐射特性,又能自行研制新型天线并进行快速测量和优化设计,还能支持他们参加射频电路设计竞赛。上述举措,对内促进不同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设备共享效果, 对外展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学水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促进高水平研究论文、教材和专著的发表。在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和主要参加者还以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穿戴式系统为应用背景,结合自身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指导通信学科和电磁场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在0.8-6GHz频段上研制各种新型天线单元和阵列,研制了1.7-2.7GHz/5-5.9GHz频段的双频双极化宽带定向天线、小型双频段WLAN宽带定向天线、TD-LTE频段全向双极化天线、5.8GHz频段平面端射特性圆极化天线、多模宽带手持机天线、双辐射模开槽天线等多种新型天线单元,提出了多种新型天线设计方法,获得了丰富的原创科研成果。在该机制的实施和实践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始终立足于课程教学、人才培养和团队磨合的目标,依托国家科研项目和先进实验平台的支持,实现了理论教学过程、实验操作环节与科学研究、工程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彼此促进和补充完善,逐步形成了“课堂教学与理论分析-工程设计与实验验证” 相结合、教学科研相长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直接指导学生设计天线和实际操作测试平台,一方面强化学生对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又能增进教师、师生、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实现教师、师生、学生之间在科研过程中的逐步磨合,不断发现研究探索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并及时解决之,同时提高师生双方的工作效率,促使师生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科研模式,达到既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提升科研业务水平的良好效果。
1.2 支持不同学校学科的平台建设
天线球面近场测试实验室是江苏省无线通信实验室(归属于“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探索“共有平台、不同学科”之间的设备管理机制,不仅提高了管理水平和设备的使用效率,有效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其效能,而且还为我校省级射频与微纳电子学科综合训练中心(归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学生培养方面,电子科学工程学院、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务处三方协调,通过预约、课程设置等方式安排该试验系统的使用。在完善的设备管理基础之上,该实验设备对校内外师生、科研与生产单位开放,满足科研与教学活动需要,最大限度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该平台的功能辐射作用。使该平台成为我校射频与微纳电子学科综合训练中的子平台之一。通过利用该平台针对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的学生,开设相应的微波与天线测量、电磁兼容、等课程和多门实验课程,同时开展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进而鼓励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完成创新研究和科学研究项目。借助于该平台,学生可以在两个学院的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射频微波电路设计、射频器件测量、天线设计与测试流程,掌握射频与天线技术的一般设计方法、仿真与优化手段、现代微波测量技术,经过训练学生可以具备一名射频微波与天线工程师的基本素养。2014年在我校成功申请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过程中,基于该测试系统的教学成果作为天线与电波实验平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天线球面近场专管共用机制作用解决的主要问题
2.1 解决了相关专业研究生教学中只有理论授课、缺少实践环节的问题
纵观国内研究生天线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一直是以理论授课为主,过去只有少数重点院校有能力开设配套的实验操作课程。特别是天线辐射特性测量实验,通常只对电子、雷达、无线电物理等专业而设定,在通信类专业中尚未见有报道。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特别是充分发挥先进科研平台在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必须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利用天线球面近场测量系统,为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两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开设了“无线通信中的天线测量技术”课程,改变了我校在以往相关课程教学中,只有理论授课而缺少动手操作环节或实践环节少且操作复杂度过高的情况。通过操作天线球面近场测量系统,学生可以地直观验证教材中各种经典天线的辐射特性,加深对天线基本参数、基础天线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逐步从理性上定量了解天线的工作机理,走出过去对天线专业课程“全是抽象数学符号和公式推导”的认识误区,产生和增加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吸引有潜力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帮助解决科研项目中的天线分析和设计问题。利用天线球面近场测量系统,能够快速验证研究过程随时出现中的各种新点子、新想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天线领域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2.2 解决了相关专业学生和教师的科研工作平台条件问题,为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天线球面近场测量实验室是我校第一个全自动的专业天线测量平台,为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两个专业的师生提供了优良的工作条件,它能对0.8-6GHz频段、尺寸不大于45厘米的天线和天线阵列进行精确测量,快速获取方向图、增益、效率、极化等关键辐射性能指标参数,而且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彻底改变了过去相关专业师生采用人工或半自动方法测量天线辐射特性参数、效率很低、测量精度有限且工作量巨大的艰苦局面,数十倍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相关专业师生从持续时间长、强度高、体力消耗大的重复测试工作中完全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在先进天线测量平台的支持下,负责人于2013年获得了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研究A类资助项目,2014年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目前,课题负责人正在围绕新一代移动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和穿戴式系统等不同应用,与不同学科的师生合作,开展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应用基础研究。
2.3 解决了提高相关专业师生教学科研水平的问题
通过该平台的共管与共享,不仅显著地提高了相关专业师生研究工作的速度、效率和质量,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天线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吸引更多有潜力、有志于从事天线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学生主动参加到教师的科研实践中,形成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显著提升了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科研水平,为我国通信行业培养了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工程经验丰富、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天线专业人才。得益于先进工作平台的支撑,相关专业师生在天线方面的科研实践持续不断,一系列全新的研究思想、设计方法与工程设计方案得以快速验证和优化实现,从而催生出一系列高水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实验室建成后,相关专业师生已出版专著1部,申请了十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5项已获得授权),而且还在天线与传播领域的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或录用了近30篇研究论文(其中近一半被SCI收录),7篇发表在IEEE Trans. Antennas & Propagation,IEEE Antennas &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等顶级刊物上,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多次引用和关注。
3 天线球面近场专管共用机制实践过程及推广应用价值
在专管共用的实践过程中,负责人首先为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讲授了“移动通信中的天馈技术与应用”理论课程,然后依托天线球面近场测量系统,开设了配套的“无线通信中的天线测量技术”实验课程,通过48学时的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对相关专业研究生进行了完整的科研训练,为学生从事天线专业方向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系统管理人员一方面指导自己的硕士研究生展开科学研究,另一方面积极配合电磁场学科的教师,协同指导从事相关专业方向工作的硕士研究生,依托天线球面近场测量系统,围绕新一代移动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穿戴式系统等应用背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资助下,研究新型天线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在小型天线、宽带天线、多频段天线、圆极化天线等不同领域内展开全面探索。本课题发表的3篇研究论文均发表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其中2篇被SCI收录(源)的研究论文,主要作者均为课题负责人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还出版了专著1部、获授权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说明通过对先进天线测量平台的有效管理和使用,不仅对提高我校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成果,获得了国际和国内同行的充分认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同等先进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探索本实验室的共管使用机制,为不同学科、从事相似研究方向的教师提供了充分磨合、相互配合的良机,为我校省级射频与微纳电子学科综合训练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产生了“1+1>2”的效果,说明通过对先进天线测量平台的有效管理和使用,已经为今后课程与平台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等后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凯.推进研究型大学大型仪器共享管理机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4):8-9.
[2]王力清.行业高校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现状及原因分析[J].实验室科学,2015, 4:181-184.
[3]王嘉滨.浅谈实验室大型仪器的开放与共享[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8(5):97-98.
[4]曾晓思.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研究综述[J].实验室科学与技术,2013(2):45-46.
[5]蔡兵.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2):259-263.
[6]胡金莲.专管共用发挥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8(3):14-15.
论文摘要:随着油田的开发,偏远油区的数据监控、视频监控在油田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已逐渐成为各种监控系统的主要链路方式。本文对目前广泛应用的几种无线通讯技术的进行简单介绍,分析偏远油区的地理环境及生产环境对无线通讯技术应用的影响。并对应用无线网桥技术进行的平台视频监控项目中的成功应用做简单介绍。
1引言
在油田偏远油区生产过程中,对相关生产参数及油井视频进行远程监控对偏远油井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偏远油区装置远离油田总部,应用有线的通讯方式,施工困难且周期长、灵活性差。而无线通讯方式由于其建立物理链路简单易行,成本低,可以根据现场需求及时调整项目方案,灵活性好,系统的功能扩展方便,因此特别适合偏远油区对通信链路的要求。
2常用的无线通讯技术
目前在油田现场广泛应用的无线通讯技术主要有GPRS/CDMA、数传电台、扩频微波、无线网桥及卫星通信、短波通信技术等。
其中GPRS和CDMA技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公司的主营数据传输业务,在数据传输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即信号覆盖范围广。对于陆上油田生产区域基本完全覆盖。但由于海上油田地理位置特殊,远离陆地的基站,因此很多海上生产平台还无法为GPRS/CDMA信号完全覆盖。此外经过测试,GPRS的平均速率为20kbit/s~40kbit/s,CDMA的平均速率为80kbit/s~100kbit/s,可以满足传输小数据量的生产数据要求,但无法满足大数据量的信号(例如视频信号)远程无线传输。虽然有利用CDMA技术进行视频信号传输的案例,但效果并不理想。
数字电台用于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工作环境,能够提供标准RS-232接口,可直接与计算机、RTU、PLC等数据终端连接,实现透明传输。数传电台的传输速率从1200~19.2Kbit,传输距离20~50公里。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接收灵敏度高等特点。数传电台技术比较成熟,标准统一,一直以来广泛用于油田的数据遥测/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项目中。但随着GPRS/CDMA技术的日渐成熟,相应的设备价格的降低,使得在很多应用场合中数传电台被GPRS/CDMA所取代。但同时,数传电台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智能化、网络化、高带宽的数传电台也不断涌现。结合数传电台误码率低、信道可靠的特点,数传电台必将成为海上油田通信技术应用的可靠选择。
扩频微波和无线网桥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数据传输技术。扩频微波最大优点在于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保密、多址、组网、抗多径等,同时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等特点,特别适合野外联网应用。而无线网桥是无线射频技术和传统的有线网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无线网桥是为使用无线(微波)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的点对点网间互联而设计。它是一种在链路层实现LAN互联的存储转发设备,可用于固定数字设备与其他固定数字设备之间的远距离(可达50km)、高速(可达百Mbps)无线组网。这两项技术都可以用来传输对带宽要求相当高的视频监控等大数据量信号传输业务。
例如,对于远离陆地且无法进行中继的海上平台,通讯链路只能通过卫星通信和短波通讯。其中卫星通信范围大,只要卫星发射的波束覆盖进行的范围均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影响,建设速度快,易于实现广播和多址通信等等优点。但其运行费用相对昂贵,且系统维护要求高。短波通讯以往只在军事通信、专业通信、业余通信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其传输速率低、噪声大,电离层反射天波为主,通常不能稳定的使用固定频率工作等缺点,因此在其他领域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尽管短波通信存在一些缺陷,但对于海上油田而言,短波通讯作为可靠性高、覆盖区域广的通信方式,用于海上平台的紧急通信及小数据量传输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3环境因素对技术应用的影响
偏远油区的环境因素以以海上油田最为特殊。海上油田除了考虑信道带宽,传输数率,传输距离,发射功率,天线要求等通信设备本身的技术参数外,在应用无线通讯技术的过程中,还必须全面地考虑海上平特的地理环境与地理条件对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的影响。
3.1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可以通过选取性能好的设备或应用抗干扰措施以减少甚至避免干扰。但无线通信过程中的信号衰落问题则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海上油田远离陆地,与陆地之间的广阔的海域、多变的气候使得在陆上应用效果很好的技术在海上应用时没有了用武之地。
微波在空间传播中将受到大气效应和地面效应的影响,导致接受机接受的电平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起伏变化,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衰落。从衰落的物理因素来看,可以分成以下几类:吸收衰落、雨雾衰落、K型衰落、波导型衰落、闪烁衰落等等。在各种衰落因素中,吸收衰落、雨雾衰落及K型衰落对海上油田的无线通信应用影响较大。
3.2对技术应用的影响
各项通信技术在海上油田应用中还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其独特的现场环境。海上平台一般空间狭小,还要考虑海上多风,平台最高点一般较低的特点。
首先是对天线安装的限制。海上微波通信受地形地貌影响,相同的通信距离要求两端天线的高度更高。对于卫星通信、扩频微波、短波通信等天线体积较大的应用,由于海上风力较大,抗风性的要求也使得设备在小平台的安装变得十分困难。
此外,对于无人值守的平台,设备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可自动维护、参数远程设置等功能。而对于卫星通信、短波通信等要求平台上配备专业管理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的管理维护,这一特点也为技术的应用带来一定的限制。
4无线网桥技术在海上平台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在实际的现场应用中,我们选取了基于5.8G无线网桥设备进行了现场应用测试。测试地点为浅海油井,测试内容为4路视频监控图像的传输。该系统具体解决方案是利用摩托罗拉Canopy5.8G无线网桥建立通信链路。在平台一侧首先通过视频服务器将模拟视频信号转化为可在网络传输的IP数据流,之后由无线网桥将信号传输到陆地端。陆地端一侧通过无线网桥进行接收后由视频监控服务器处理后,对视频信号进行录像存储及Web。相关用户可依据相应权限在局域网内进行视频图像的浏览、录像等操作。
系统通讯链路建立后,可远端对设备参数进行设置,设备维护方便。监控视频图像清晰、连贯,满足监控要求。从系统的链路冗余可以看出本次测试的应用距离已接近5.8G无线网桥技术在海上应用的最远距离。从系统的稳定性出发,在更远一些的类似应用中应谨慎选择这项技术。
【关键词】 中药直肠给药;热疗(tdp);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及检查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年龄16-66岁,病程4-41个月。其中31例曾患性传播性尿道炎。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白、尿后滴沥、尿道灼热不适症状33例,下腹部及会阴隐痛、阴囊及坠胀痛58例,性功能减退、腰酸乏力18例。
1.2 实验室检查 治疗前:①尿常规:wbc≥10个/hp38例。②前列腺液常规:wbc≤10个/hp4例,wbc10-20个/hp50例。③前列腺液细菌培养:100例患者中有36例培养出主要致病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8例,大肠杆菌14例,淋球菌3例,变形杆菌1例。④前列腺液pcr检测:衣原体阳性12例,支原体阳性6例,两者均阳性3例,淋球菌阳性4例。
1.3 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常规抗炎,口服诺氟沙星0.2g,每日3次。治疗组前列速舒膏合tdp:前列速舒膏主要成份有:麝香10g,丹参20g,黄柏15g,赤芍10g,蒲公英15g,野20g,琥珀15g,血余炭15g,皂角刺15g,冰片10g。工艺:药物选择—煎汁—浓缩—敷形—灭菌—包装。具体治疗方法:经、直肠挤入前列速舒膏3—5g后,tdp仪器采用北京科思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型号:1551129微波治疗机,下腹部前列腺及会位照射30分钟,轻症1日1次,重症1日2次,10日1疗程,治疗2-3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尿频、尿痛、尿白、尿后滴沥、会疼痛等症状消失,前列腺液常规镜检wbc≤10个/hp,前列腺液细菌培养或pcr检测,支原体、衣原体为阴性。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正常,肛诊压痛消失,质地正常或接近正常,b超检查大致正常。显效:尿频、尿痛、尿白、尿后滴沥、会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症状积分消失率≥80%),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wbc值较前减少或<15个/hp,触诊压痛及质地均有改善,b超检查有所改善。前列腺液常规镜检wbc10-20个/hp,前列腺液细菌培养或pcr检测支原体、衣原体为阴性。有效:症状减轻(症状积分消失率>30%),eps检查较前改善。无效:尿频、尿痛、尿白、尿后滴沥、会疼痛等症状积分消失率<30%,eps检查无改善或加重者。临床症状及前列腺液常规镜检无改善,前列腺液细菌培养或pcr检测支原体、衣原体仍阳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0.05),见表1。
3 讨 论
随着前列腺炎患病率的升高,前列腺炎这种疾病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男性患上前列腺炎之后,不仅仅是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就连日常生活和工作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前列腺炎的因素很多,而且不同年龄段,前列腺炎类型也不同。从青壮年时期开始,直至老年期,前列腺疾患的发病率迅速增加,不过随各阶段的不同,发生疾病的种类也有所不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感染类型是经尿道直接蔓延感染:细菌经尿道口上行进入尿道,再经前列腺导管侵入前列腺体,引起急性或者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或存在结石可使前列腺部尿道变形、扭曲、充血和排尿不畅,并使前列腺部尿道黏膜对抗尿道内原来可以和平共处的非致病菌的免疫能力下降,因而易发生前列腺炎。前列腺的生理功能主要为外分泌功能。它可分泌前列腺液,是的重要组成成分,内分泌功能。前列腺内含有丰富的5α-还原酶,可将睾酮转化为更有生理活性的双氢睾酮。双氢睾酮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阻断5α-还原酶,可减少双氢睾酮的产生,从而使增生的前列腺组织萎缩。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血尿、脓尿、腰骶部、耻骨上区、会痛、性功能减退等。
研究表明,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病毒均可导致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治疗
困难,与前列腺结构有关,尤其前列腺包膜存在,使许多药物不能顺利透过血-前列腺屏障,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慢性前列腺炎中医属于“淋浊”、“劳淋”、“白浊”等范畴。中医总结、归纳为湿热下注,需用清热利湿药治疗,但最终的效果并未达到理想状态,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推动了中医微观辨证的兴起,这使得人们对慢性前列腺炎病机的认识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医学资料研究表示慢性前列腺炎共同存在的病理主要包括了前列腺腺管、水肿,腺管阻塞、腺泡及间质充血腺液滞留、炎性反应包裹及间质纤维化,出现前列腺硬结和硬化,这就能够说明血淤症的存在。清热利湿与化淤散结两者结合,能够在同时间发挥作用,这就使得该方式成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手段。根据当今的药理研究可知,清热利湿解毒药可以将炎性病灶消除,以实现炎性分泌物的对外排出。麝香、丹参、黄柏、赤芍、蒲公英、野、琥珀、血余炭、皂角刺、冰片。清热利湿,化瘀消肿,故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慢性前列腺炎,再加以tdp微波照射,微波热疗以辐射形式使前列腺及周围组织升温至40℃-43℃,加强腺体内组织血液循环,使药物渗透量增加,使吸收充分,从而提高对致病微生物的杀灭作用,故疗效更佳。
综上所述,资料显示,前列速舒膏联合tdp热疗无不良反应,前列速舒膏合热疗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检查指标影响及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特别针对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治疗,症状及临床检验指标改善不明显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张敏建,郭军.疏肝理气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期刊论文] -中华男科学,2002(01).
[2] 陆原,陈达灿,李强.中药尿路清对临床不同血清型解脲支原体及其耐药菌株的药敏试验[期刊论文]-中华男科学,2002(02).
[3] 李曰庆,贾玉森.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述评,1999(05).
[4] 张亚强,刘猷枋.前列腺方治疗前列腺炎血瘀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09).
[5] 李正东,蒋学洲,夏正平.摄护宁胶囊治疗无菌性前列腺炎实验研究,1999(02).
[6] 许涛,戴宁,江安红.男炎消对大鼠实验性前列腺炎影响的病理学观察[期刊论文]-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01) .
[7] 贺菊乔,朱晓明,曹晖.紫金胶囊治疗大鼠细菌性前列腺炎实验研究,2000(02).
[8] 蒋毅,王久源.中药前必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期刊论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02).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创新性学习和研究,学习状态,培养途径
1 大学生在现行教育机制下的学习状态分析
1.1 大学生学习现状及其原因
很多高校的图书馆每天都是人满为患,有些甚至为了在图书馆占位置,清晨便在大门外大排长龙,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宿舍玩电脑、打游戏、追各种剧,及经常逛街、唱k、泡吧……也是大有所在,这些表明大学生学习现状不容乐观。还有部分大学生刚进入大学就感到茫然,对自己没有现实、可行、明确的目标,不断的彷徨在没有使命感的人生中。也有部分大学生,步入大学后,开始从内心里释放自己,不再把重心放在学习上,整天沉浸在网游,旅游,恋爱等活动中,这样意志慢慢被时光所消磨,精神也慢慢被侵蚀。还有不少学生,由于填报志愿的时候,对于本专业不了解而选择了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使其在痛苦中学习,甚至放弃学习,失去了学习的内部动机。因此,导致专业知识欠缺,更不用谈创新性的学习和研究,因为该种学习方式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兴趣。
1.2 高校的创新性学习环境不容乐观
很多高校在课程的设置,尤其是教师教学方式上,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与学生个人感受的联系。而且部分大学的授课方式不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和思考,课堂比较低沉与死板。我国教育中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压抑和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没有让学生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的中,课堂中既不敢向教师提问,也不想表现自己。有的学生心里其实很想发言,却不敢站起来;有的学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怕说出来,遭别人笑;有的学生看到其他同学都不说,自己只好保持沉默等。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我们学习的环境太严肃、紧张,不能给学生一种随意、轻松的学习空间,无形之中给学生制造了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了思考的习惯,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冲动,只会“从众”[3],因此,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知识的目的以及学这些知识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其结果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目标与兴趣,再也没有学习的动力了。
1.3 家庭与社会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从出生以来就活在家长与社会的呵护中,学生容易养成依赖的习惯,有些学生的依赖思想相当严重,极度缺乏自强自立的精神;特别是面对学习上的挫折时,农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往往易停滞不前,遇到失败就心理承受力不足;当他们单独面临问题时,不能独立判断与解决问题。
2 解决途径与建议
2.1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对于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首先要加强理想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大学阶段是人生重要的一个阶段,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民族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远景性学习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其次,学生需要树立近景性学习目标,感受学习带给自己的满足感,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个人修养。最后,学生需要认识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终身学习的保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职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学习也正由阶段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化,学习将成为个人生存、竞争、发展和完善的第一需要[4]。在这个知识爆炸性增长及陈旧周期迅速缩短的情况下,大学生的职业将变成更加不稳定。因此,大学生更需要要加强学习,热爱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性学习和研究能力。就如何提高该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学习中,我们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我们在学习理论时,不但需要要知道该理论本身的内涵,而且还要懂得理论背后的深层意义以及理论的由来。这样,未来我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时,我们才会主动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只有懂得了知识背后的道理,才能够在遇到新的问题时举一反三,在需要创新的时候,灵活地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