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30 10:38:40
导语:在国内经济形势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本论文通过对(一)市场渗透(二)市场延伸(三)产品开发(四)多元化战略 考虑在现有市场上,现有的产品是否还能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是否能为其现有产品开发新市场;是否能为其现有市场发展若干有潜在利益的新产品;是否能够利用自己在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根据物资流动方向,采用使企业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一体化战略。
关键词:安索夫;公司战略;财务案例;汽车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17-01
一、市场渗透(market penetration)
以现有产品面对现有顾客,力求增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以目前的产品市场组合为焦点,增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就宏观经济形势来说,中国国内经济地发展,个人财富以及消费能力提高,农村购买力提高,人均GDP显著增长。国际方面,国际市场在2011年末逐渐走出经济危机,经济开始复苏,同时,中国国际地位地提高,加强了国际购买力。纵观这些经济形势,若KEC实行市场渗透战略,无形中降低了实施该战略的成本。
在国家政策方面,国内政府刺激市场,采取特殊政策优势刺激经济的发展,政府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资。这时采取渗透无形中增加了一个有利条件。
KEC在经过多年发展,品牌初具规模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数个产品领域存在先入优势和品牌优势,并且已经占有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的优势,积极进行渗透。
在国际方面,特别是在罗马尼亚与FAST TRAN SRL合作,利用罗马尼亚政府给予的税收等政策优惠和自己的良好发展模式,加强企业在东欧和非洲以及中东地区的品牌认同度。
可以明显地看出,KEC的产品在市场中还没有达到饱和,若采取市场渗透,会相当有潜力,随着营销力度的增加,销售是会呈上升趋势的。
但是,KEC实施渗透,也有一定的不利因素。首先,KEC不能享受其他汽车制造商可以享受的国内政府规定的发动机排量在1.6升以下的车辆购置税的减少的政策优势;如果KEC继续以现有产品进行渗透的话,环保节能型产品地替代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威胁;KEC厂房设备陈旧,经营模式陈旧,成本计价法仍使用传统模式,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并且,中等规模大小限制了企业发展,没有与国外公司进行合作,这也限制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二、市场延伸(market development)
提供现有产品开拓新市场,企业必须在不同的市场上找到具有相同产品需求的使用者顾客。
对KEC来说,实施市场开发战略,有着相应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内政策支持;同时,在国际方面,国际市场在2011年末开始复苏,随着中国国际地位逐渐提高,可以通过总部香港的国际性位置,扩大国际销售网络,进行国际市场地开发。
但是,KEC进行市场延伸战略的劣势条件更为明显。在现有的经济情况下,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范围大,涉及区域广,产业能力足,要获得新的、可靠的、经济的、高质量的销售渠道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对KEC来说,企业本身研究和发展的人员和资金都严重缺乏,并不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更不用说拥有开发市场去扩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人力和技术资源了。
三、产品开发(product development)
推出新产品给现有顾客,采取产品开发的策略,利用现有的顾客关系来借力使力。
但是,运用产品开发战略不容忽视的两个因素,即企业要拥有雄厚的研发能力与资金。从对KEC的描述来看,在研发方面,技术员工整体素质不高,落后的研发能力,科技投入不足,产品更新换代不强,缺少关键技能;另一方面,研发需求的大量资金供己不足。
四、多元化经营(diversification)
提供新产品给新市场,此处由于企业的既有专业知识能力可能派不上用场,因此是最冒险的多样化策略。
如果进行多元化战略的话,KEC有一个很好的优势是它生产涉足的领域多,这个对实施多元化是一个很好的条件。
但是,进行多元化也是有比较多的不利因素和条件。在产品需求方面,虽然KEC原有的汽车的需求会随着政策的实施有所减少,但是其并没有处于寿命周期的衰退期,产品的需求并没有趋向停滞;同时,汽车产业现在正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发展的范围比较大,市场集中程度较低;就企业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当前还是有比较好的竞争力,可以继续从加强这方面的竞争力努力;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新行业是否能确保是一个问题,是否能保障进入新行业的资金、人才和管理经验也是一个问题,不确定的因素过多,风险控制难度加大。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VAN HORNE J C.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Policy[M].5th ed.N J: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1980.
[2]杨品文.安索夫模型与动荡管理[J].管理与财富,2007,07.
论文摘要:2008年美国次货危机攀发,金触危机很快艾延全球,给世界经济带来强烈发撼。时至2010年,这场风基最强劲的势头已经过去,全球经济开始回吸。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呈现出祈的特点,高失业率、预期通胀率、国际贫易竟争加剧、,易保护重断抬头……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的国际贫易艰难发展。面对祈的经济扶序,我们应该积极训整对外贫易政策,以在祈一枪竟争中盛取更有利的对外贫易地位。
2008年,潜伏已久的美国次级房贷问题全面爆发,掀起金融市场的狂风巨浪,贝尔斯登岌岌可危,雷曼兄弟土崩瓦解,AIG直面流动性危机,房地美、房利美巫待注资……这场金融危机强烈震撼了美国经济,使其遭受二战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并且很快蔓延至北美洲、欧洲、大洋洲直至席卷全球,世界经济经历了一场巨大浩劫。时至今日,全球经济体已经挺过这场风暴的中心,逐渐过渡到“后危机时代”。
这场令人谈之色变的金融危机一度使世界经济低迷,公众信心丧失,在与之周旋抗衡的过程中,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国际贸易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据世贸组织(WTO)统计,2009年世界贸易总额下降12%,降幅为60年来之最,而中国在2009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外贸出口一方面面临极为不稳定的经济大背景,另一方面又因为贸易竞争力的增加而承受着来自其他国家日趋强劲的贸易保护压力。这就要求我们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寻求出口贸易新模式,从而推进我国国际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
1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1 .1世界经济止跌回升.增速缓慢
随着各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落实,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世界主要经济实体的消费和投资逐渐升温,世界经济开始从衰退走向复苏。
2009年初,世界经济并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美国一季度GDP环比增长年率下降6.4%;日本GDP也因净出口和投资大幅萎缩,欧元区GDP更是大幅萎缩9.6%。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额下降了40%。二季度美国、日本、新兴经济体经济开始回升,韩国经济触底反弹,国际贸易降幅收窄,但仍高达两位数。进入三季度后,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回升明显,多数欧盟国家也出现复苏,印度、巴西等国回升势头也较强劲。在金砖四国中,俄罗斯相对较弱,但其5月份和6月份的工业生产指数均实现了正增长。世界经济基本上被确认见底回升。
中国经济在2009年上半年仍保持较高增长,第三季度增长率超过8%。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经济均有所企稳并出现回暖迹象。
虽然目前金融危机最强劲的势头已经过去,世界经济已经停止了自由落体式的下跌开始有所回升,但是我们却不能对其做出过于乐观的估计。金融危机导致居民财富缩水,储蓄率大幅上升,消费需求严重下降;同时由于缺乏新的盈利机会,加之目前全球普遍产能过剩,新的投资需求短期内很难大幅回升。因此,虽然经济开始回暖,但是其复苏的过程也是缓慢而曲折的。IMF估计,未来四年之内,全球经济增速将略高于4.7%,低于危机前几年的平均水平。目前全球经济逐步回稳但仍旧脆弱。
1 .2高失业率和通胀预期并存
金融危机给各国产业带来重创,失业问题随之加剧,全球就业问题异常严峻。2009年,美国9月份失业率达到9.8%,创26年来新高;欧元区8月份失业率升至9.6%,为欧元区诞生来最高;日本9月份失业率为5.3%,亦为十年来最高;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也令人担忧。高失业率将直接影响消费一一失业者无力消费,未失业者基于对未来的忧虑而不敢消费,进而影响到经济复苏的速度。
高失业率严重的同时,通胀预警也时刻存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经济复苏,各国都采取了规模空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国央行纷纷大幅度降低利率水平,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利率分别降至0%一0.5%} 1%和0.1%,均创历史新低。一些地区和国家甚至直接向市场注资从而提升大宗商品价格。目前美国、日本等国的货币供应增速均快于名义GDP增速,全球基础货币持续上升。在经济低迷时过剩的货币供应和较高的流动性往往不会形成通胀压力,但是当经济逐渐复苏时,这些内容则会因为政府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和抑制工具而转化为通胀压力。届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会进退两难。
1 .3贸易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需求大幅萎缩,国际贸易严重下滑,各国贸易竞争加剧。而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内需难以拉动,进一步刺激了其扩大对外出口的决心。内忧外患的状况使得众多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强硬措施以期有效争夺国际贸易市场,一些国家甚至不惜大幅贬低本币币值、采取各种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来提高本国产品竟争力,扩大国际市场。
除了争夺市场,各国亦希望通过促进本国产业来带动国内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加速经济复苏脚步。这势必使其更决绝的采取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国际经贸组织报告显示,2009年4月到8月短短5个月时间,20国集团就出台了91项新的潜在的保护主义措施。据世界银行统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20国集团中有17个国家一共推出了约78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中47项已经付诸实施。
但是在如今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的经济利益是互相关联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自顾自的采取贸易措施。所以,表面上各经济体会呼吁抑制甚至消除贸易保护,但实质上各国都不同程度的采取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这就使得近年来的贸易保护会以更新更隐蔽的方式出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贸易保护主义正重新抬头,并且即将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阻碍。
2经济形势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2 .1贸易额度下降.降幅趋缓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需求下降,整体贸易环境趋紧。2009年全球经济回暖,但全球国际贸易总量仍处于下滑趋势。这一年里,中国的经济形势较为良好,但外贸出口仍下降16%,然而相较金融风暴正劲之际,我国的外贸出口降幅已大大收窄。
2.2跃居第一大出口国.贸易康擦增加
在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中国的表现好于一般国家。特别是在2009年,中国的出口额占全球出口份额比重超过9%的,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这充分说明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发展自主产业,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但我国的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对外贸易处在粗放增长阶段,是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这种凭借数量型扩张取胜的粗放增长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引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全球整体需求下降和各国内需难以带动等对国际贸易竞争的刺激,外贸竞争力日益强劲的中国也成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点对象。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全球70%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与中国的出口贸易有关。2009年,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超百起、案值约120亿美元,两者均创历史新高。同时,中国产品遭遇贸易摩擦的连锁性突显,钢铁、鞋类、玩具、铝制品、轮胎等中国传统优势出口产品频繁出现一个产品在不同市场遭遇贸易救济调查的现象,呈现出摩擦国别扩散和救济措施叠加的势头。 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国际贸易经济环境将逐渐好转,中国的外贸前景看好。但我国的国际贸易关系也将随之而更加复杂,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更加严重。对于后危机时代的中国贸易,机遇与挑战并存。
2.3老牌合作伙伴贸易关系趋紧,贸易对象格局改变
欧盟是我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2009年,我国对欧盟出口总值达2362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19.66%,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形势将影响总体的外贸形势。然而目前欧盟经济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仅欧元区的货币稳定难以确保,而且由于经济问题而引发的政治问题也在各成员国内频发。内忧外患的状况使得欧盟诉诸于贸易保护主义,尤其是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政策。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但在2009年,欧盟国家频繁针对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从鞋类、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光伏、节能灯等拥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品,都是欧盟对华进行反倾销的对象。2010年,欧元区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更加严厉。
中国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贸易形势也都不容乐观。奥巴马政府出于减少国内失业率以及2010年面临中期选举政治压力的需要,不断对中国施压,出台了各种针对中国出口的贸易保护措施。经济陷人严重衰退的日本则更是大大缩减了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关系。
另外,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贸易救济调查也越来越频繁。仅2010年起就有韩国、阿根廷、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多个国家相继对中国的马铃薯、西服、高碳锰铁、榨汁机等多种产品施行禁运、反倾销调查等贸易措施。中国与老牌主要贸易国家的关系日趋紧张。
而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和中非贸易的健康发展,中国与东盟、非洲的贸易关系发展保持着较好势头。2009年我国对东盟出口额达到1062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占我国对外出口总额的8.85%。从长远来看,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中国与非洲、澳洲等国家贸易关系的促进,中国的外贸环境会逐渐好转,且新的贸易格局也会逐渐形成。
3未来的发展措施
3.1加快法制法规建设.拓宽贸易口径
中国加人WTO近九年的时间内,清理、修订、废除了数千件与WTO规则相冲突的法律、法规及各种红头文件,有效地实现了国内法律法规的配套。然而我国法律的修正并未趋于完善。从国内经济发展来看,需要创造更加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如建立稳定、透明的财税、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体系,明确政府对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融资支持、税收减免优惠、投资风险保障的鼓励政策等。通过规范国内竞争规则促进企业高速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国外竞争来看,随着国际贸易竟争的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之外,各个国家和地区更可能采取诸如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隐性保护策略。针对此种情况,我国需严格制定细致、规范的制度和法规,以立法的形式确保我国贸易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从而拓宽贸易口径,增大进出口额。
3,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
虽然我国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是目前我国仍以粗放增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缺乏自主设计,没有龙头品牌,产品质量和设计都还比较欠缺。当前我们还主要靠规模优势来赢取市场,在全球需求下降,各国各地区纷纷依靠本币贬值和出口补贴等手段来加大本国产品价格优势的情况下,无疑会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很大冲击。因此自主研发、提升质量、重视国际认证,全面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才一是保证和扩大我国对外贸易优势的有效途径。
3.3鼓励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虽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逐渐加强了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但是民营企业无论在自身的资金和资源优势上还是在宏观经济政策上都是无法与国企比拟的。然而中小企业因其灵活性、创造性、对发展机会强烈的渴望程度而对经济促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与国外拥有先进生产技术、优厚资金实力的国外企业、机构合作,招商引资,同时增进企业自身实力,不仅可以增强整个产业的竞争力,而且对于促进国内就业和扩大外商投资等各个方面都会有很好的成效。
3 .4优化行业发展结构,促进经济快速稳健进步
此次金融危机给欧洲所带来的打击远比美国要重,究其原因则是后者的制造业规模比前者要大得多。这给我们的教训便是,无论服务业如何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也是不能完全统一的。一定规模的、相对独立的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稳定的可靠保障。因此,我们既要加大发展服务业,增加服务贸易的规模和效益,也要狠抓制造业的发展。二者齐头并进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才能有效促进和确保经济健康高速平稳发展。
摘要通过几种价格指数之间的对比,进而选择较合理的能反映我国物价波动水平的一种价格指数,为进行有关研究做较好的铺垫工作。
关键词价格指数因子分析CPI
实际中常见的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GDP价格指数等宏观经济价格指数,如何度量物价波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学界关心的问题。
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用价格调查法。首先选定若干种具代表性的商品,编制基本商品物价指数,以此来代表整个物价水平的变化。CPI的商品分类按用途划分为类,在这类中选择了262个基本分类,每个分类下设置一定数量的代表规格品,作为经常性调查项目。CPI的权重,是依据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确定的。这种方法虽然采用直接调查的方式,但它只调查一部分商品而非全部。而且对于规格品的选择及权重大小也有争议,这样计算出来的指数只能反映部分物价波动情形。同样PPI,HPI,RPI也遭到类似的批评,而且它们只能反映某一方面的价格波动情况。
有种观点认为,GDP价格指数涵盖了所有的货物和服务,大于CPI、PPI等的产品范围,GDP价格指数可以全面反映综合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但实际上,很难获得GDP价格指数数据,这主要是因为GDP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但现实中很难区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这也是采用总产出和中间投入价格指数缩减的原因。常常反推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如果有国内生产总值的物量指数,可反推出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所以GDP价格指数似乎也并不适用于衡量物价水平的波动。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深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物价的波动受国际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更受国内经济波动、原材料价格等的影响,使得我国物价的波动变得极其复杂。由于物价的波动不是取决于某一种因素而是受多因素的影响。哪个指标来衡量物价波动较好呢?简单的多元回归分析已经无法满足分析需要。现选择15个经济变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RMPI,农副产品类购进价格指数API,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HPI,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CPM,全部单位从业人员人均报酬INC_A,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INCR_UQ,外汇储备RESR_US,货币当局储备货币M,广义货币供应量M2,国内生产总值增速GDPR,G7_PPI_加工品同比增速PPI_G7,G7支出法GDP指数GDP_G7,上证收盘综合指数SZ。采用因子分析各因素对物价波动的影响,然后决定用那个指标。样本区间为2000年1季度~2011年1季度。通过SPSS16.0进行因子分析,
得到四个较大特征根:9.4,2.0,1.1,1.0,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0%。应选取四个公因子。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
从因子载荷阵可以看出,货币因素在FI上载荷大,称为货币价格指数因子;需求因素在F4上载荷高,称为需求价格指数因子;代表成本因素的三个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在F3上有较高载荷,称为成本价格指数因子;表示国际经济形势的ppig7在F2上载荷大,称为国际经济价格指数因子。观察发现总的来说CPI在各公因子上的载荷较大,最能反映我国价格的波动情况。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当前形势下国际通货膨胀与货币流动性过大是影响CPI变动的主要因素。虽然某一价格指数都能反映不同方面物价波动,但最具反映能力的还是CPI。这与国内很多学者使用CPI来衡量我国物价波动情况也是相一致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资本账户开放 金融危机 资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8)02-052-04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墨西哥比索危机、巴西货币危机、阿根廷经济危机都伴随着危机之前危机发生国资本账户的大幅开放,因此很多人认为资本账户的开放是促成危机的一个因素而由此提出应谨慎开放资本账户,甚至提倡采取较严格的资本控制来避免危机的发生。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逐渐开放资本账户已是大势所趋。究竟资本账户开放在金融危机的发生与传染的过程中起到何种作用,已成为当前政策制定者、投资者以及广大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
国际上对资本管制、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大量的文献讨论了资本管制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是否应该放松资本管制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但关于资本管制的利弊至今仍无定论。而且这些研究对资本控制和金融危机的关系也存在着分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实行资本控制可以限制国内私人部门参与国际资本市场交易,控制资本流的规模和组成,从而减少投机攻击发生的可能性,延迟甚至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另一类认为实行资本控制会导致资本的低效运作,不利于一国的经济长远发展,甚至还可能引起公众以为不利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导致资本控制政策的实行,从而促进自我实现危机的发生。
本文重点围绕资本账户开放在金融危机发生和传染中的作用,从资本账户开放的利弊以及我国的资本账户开放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做一简要回顾,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利弊,并对我国的资本账户开放政策提供相应的建议。
二、资本账户开放支持论
认为开放资本账户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危机发生的学者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从理论上看,资本账户开放可使全球储蓄获得有效分配,导致储蓄流向生产效率最高的经济体,提高全球的福利水平。通过开放资本账户,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和降低交易成本,便利资源的分配,促进一国的对外贸易和金融体系的发展。因此,资本账户开放可以从许多方面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大大改善一国的经济基本面,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另一方面,一些实证研究表明,资本控制并不是避免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也不是防止危机发生的必要条件。相反地,资本控制可能会造成一国的经济低效,资源配置不当,降低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从而不利于一国的经济发展,还会加大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
(一)相关的理论分析
有的文献研究表明,资本控制不但不是防止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且会给一国的经济带来很多危害,损害一国的经济基本面,从而更易引发金融危机。多利和伊莎德(Dooley, Isard, 1980)认为资本管制并不是防止金融危机所必须的,资本管制的弊大于利。他们指出,虽然资本管制可以有效地防止投资者随意撤回资金,但另一方面将会导致该国外来资本的减少。戴拉斯和斯德克曼(Dellas, Stockman, 1993)研究表明,实行资本控制可能会使公众预期政府实行资本控制政策可能是由于宏观经济不稳定等原因引起的,从而导致私人部门的资本外逃。因此,可预期的将实行的资本控制政策增加了自我实现攻击的可能性。格雷利等(V Grill, GM Milesi-Ferretti , 1995)研究了一些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对资本流动的限制,认为虽然一些国家在国内利率低的情况下用资本管制限制了资本市场的国际套利,但同时资本管制对国际借贷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多利(Dooley, 1996)认为资本控制在产生收益差,掩盖汇率风险上有效,但却无力阻止市场上不连续的投机攻击。
还有些学者认为资本控制并不是避免危机发生的原因,不能因此放慢资本账户开放的脚步。爱德华兹(Edwards,1999)认为,智利在1990年代避免了货币危机的原因在于它严厉的银行监管而不是资本管制政策。费希尔(Stanley Fisher,1997)甚至认为,资本账户开放的好处大于其潜在成本;由于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和银行体系的稳健性敏感,开放资本账户可对资金内流国的宏观政策施加纪律约束。
(二)相关的实证分析
采用多国的时间序列或者面板数据对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危机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的论文也很多。格利克等(Glick, Hutchison, 2000)通过对69个国家1975-199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与习惯相反的是,对资本流实行控制不是减低而是增加了一个的投机攻击概率。波顿等(Bordo et al. , 2001)通过分析了21个国家1880-1997年阶段以及51个国家1973-1997年阶段的数据,认为金融危机更容易发生在实行资本控制的国家。
勒布朗(Leblang, 2003)使用probit模型对90个国家1985--1998年之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控制使货币危机更可能发生。格利克(Reuven Glick et al, 2004)通过采用配对和倾向打分的方法来消除样本选择偏差,得到的无偏估计表明资本帐户开放的国家发生货币危机的概率较低。
三、资本控制支持论
持否定观点的学者认为,取消资本控制有可能造成资本大量外流,国内金融市场容易发生动荡,而且容易受到别国危机的传染从而引发本国的经济危机。而实行资本控制可以防止短期资本的频繁、剧烈流动,杜绝汇率的不断波动,维持正常的对外经济秩序,保障本国银行系统安全。因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管制能有效地防止金融危机,在一国的金融市场尚未完善之前,盲目地开放资本账户将会引发金融危机。
(一)相关的理论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资本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迟危机的发生。庞克等(Wyplosz ,1986; Park, Sachs, 1987)是最早表明资本控制对于延迟危机是有效的。他们认为存在资本控制时,私人部分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交易是被限制的,而且中央银行只有在满足私人部门的商业目的时才兑换国内货币为外国资产。因此资本控制减缓了经济中实际货币拥有量的调整过程,从而延迟危机的发生。
众多研究论文主张在一国金融机构及相关监管机制还不成熟的条件下,应谨慎开放其资本账户开放。威廉穆森和德瑞贝克(Williamson and Drabek,1999)发现,有无发生金融危机及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是否开放了资本项目。在审慎监管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开放资本项目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或加重其影响,尽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国内的基本面不佳。斯蒂格利茨(Stiglitz, 1998)从实行金融自由化的角度出发,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和条件尚不具备时实现金融自由化增加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加剧了银行系统的脆弱性,严重时导致危机的发生。巴哥瓦提(Bhagwati,1998)也指出,亚洲金融危机是与亚洲各经济体放松资本账户的控制,从而使银行和企业能够在国外融资并由此引发大量国外短期资本的介人分不开的。
(二)相关的实证研究
德米古奇坎特和德特齐奇(Demirguc-Kunt and Detragiache, 1998)在对53个国家1980-1995 年发生的金融危机研究后发现,在国内银行体系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条件下,资本账户放开及实施其他金融自由化措施之后,银行容易受到外部冲击。
爱德华兹(Sebastian Edwards, 2005)使用一个广泛的多国数据集分析了资本控制与外部危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些证据对加大的资本流动性会引起宏观经济脆弱性的增加这一论断提出了质疑。他们发现没有系统的证据表明,比起资本控制较严的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更高的国家发生危机的次数更多或者面临更大的发生危机的概率。但他的结果表明,一旦一国发生了危机,资本开放力度更大的国家会面临更高的增长下降。
四、有关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政策的研究
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很多学者通过分析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及金融体系的现状认为中国应该谨慎开放其资本账户。麦金农(Ronald McKinnon, 1998)认为目前中国不应该开放资本账户,开放资本账户的成本会超过其收益。卡顿(Cordon, 2002)则认为在资本管制的情况下,保持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将会减少外汇风险、交易费用以及交易投资的不确定性,为外来资本的长期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果中美贸易在两国总贸易额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两国从中得到的收益也会增加。俄若炎(Arroyo, 2003)认为,完善的国内市场并不一定能消除资本账户开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因为当一国放松资本管制,它必须放弃汇率稳定或者独立的货币政策,而放弃这两者之中的任何一个,宏观的管理将变得更为艰巨。目前中国正面对着失业和社会保障低等宏观问题,政府还没有能力完全控制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麦金农等(Ronald McKinnon, Gunther Schnabl , 2003)引用了日本在1980年代早期的经历,分析并说明了由政治压力而改变汇率政策最终会毁了本国经济,警告中国可能会因为人民币升值而引起通货紧缩(当时日本屈从了美国的压力为了平衡贸易而使得日元迅速升值,给国内经济带来了通货紧缩,导致了货币流动陷阱)。同时,他还指出资本项目的放开必须在改革进程的最后,在国内金融自由化、银行改革和贸易自由化完成之后才能进行。罗娟和唐文进(Juan Luo, Wenjin Tang, 2007)建立了一个存在多重均衡的金融传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经济基本面处于存在多重均衡的薄弱区,如果受到投机攻击和流言等导致大量资本外流则极易发生危机,故应审慎开放我国的资本账户。
五、对我国的启示
上述众多的文献研究表明,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十分复杂。资本账户开放并不一定会引发金融危机,开放的时间和力度不同,它对经济的影响大小及方向也不同;研究还表明,资本账户的开放过程既伴随着收益又伴随着风险,具体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取决于本国经济的基本面、政治文化状况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账户开放是否会加大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度。具体到我国究竟该实行怎样的资本账户开放政策,需要认真权衡比较资本账户开放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利弊,才能制定适当的资本账户开放政策,确保我国经济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一)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收益
就我国实际来看,资本账户开放后的收益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提高国内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资本管制的解除会修正生产要素流动的扭曲机制,使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提高。一方面减少了资本流动的成本,促进资金在全球的流动,进而使得整个经济体系的资金使用效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资本账户开放有利于商品劳务的国际流通,促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开展,从而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2、完善国内金融市场,促进金融效率的提高。资本账户的开放将使外汇市场趋于完善,国内外金融业的共同竞争有助于降低国内金融市场的成本,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效率。资金的国内外合理分配也有利于分散资金风险,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风险
在资本项目开放带来许多收益的同时,开放资本项目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由于三角悖论的存在,开放资本账户会导致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汇率稳定两者的冲突。虽然我国现在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由于出口需求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汇率的频繁大幅浮动增加了进出口的风险,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对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开放资本账户势必会削弱货币政策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有效性。2、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国际资本的流动,特别是大量短期资本的频繁流动,增加了我国金融经济发展中的风险。一旦受到国内外的冲击,容易引发金融危机或受到别国危机的传染。
(三)制订资本账户开放政策应审是度势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由于资本账户开放的两面性,是否应该开放我国的资本账户应建立在对国内外形势的具体分析的基础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深化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也应因时而变。现在结合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可以肯定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步开放资本账户最终实现资本账户完全开放是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资本账户开放存在很大的风险,资本账户开放必须先达到一定的前提条件。这些文献总结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成功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内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完成;对金融体系的有效监管。
入世以来,我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实行资本管制的成本也越来越大,我国逐渐加快资本开放力度的压力越来越大。逐步放松资本管制,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目前我国主动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因应入世要求的客观选择。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经济基本面仍处于多重均衡的薄弱区(罗娟,唐文进,2007 ),离实现资本账户完全开放还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日益积累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银行机构风险威胁着我国金融稳定。若贸然大幅放开对我国资本账户的管制,引起资本的大量流动,若再加上此时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如美国利率变化、投机攻击、贸易伙伴国家或地区发生危机等),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极易受到危机的传染并引发危机。
因此,我国资本账户开放要采取审慎的态度,要与深化国内金融机构改革同步进行,增强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稳妥、有序地放松资本管制,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进一步改善宏观经济形势,使得经济基本面得以改善而跳出多重均衡区域,防止金融危机在我国的发生和传染。
参考文献:
1.Dellas, H., Stockman, A. 1993. Self-fulfilling Expectations, Speculative Attack, and Capital Controls [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No.25: 721-730.
2.Dooley, Michael. 1996. A Survey of Literature of Controls over International Capital Transactions [J]. IMF Staff Papers, Vol.43, No. 4: 639-687.
3.Bartolini, L., Drazen, A. 1997. Capital-account Liberalization as a Signal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No.87: 138-154.
4.Leblang, D.. To Defend or to Devalu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xchange Rate 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J], 2003, No. 47: 533-559.
5. Luo Juan, Wenjin Tang. 2007. Capital Openness and Financial Crises: A Financial Contagion Model with Multiple Equilibria [J]. Journal of Economic Policy Reform, Vol. 10, No. 4: 283-296.
[关键词]人口;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车士义,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研究生,郭琳,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中图分类号]F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0-0104-04
2008年对于中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的整体经济形势也可以用“大起大落、震荡前行”来形容,对于处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目标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是学者、政府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就业问题及对策、各群体的收入提高及差距的弥补、人口红利的利用等则是人口学界热切关心的话题。值得说明的是,学者们的研究往往并不是就一个小的专题,而是不同专题之间的结合。如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关系、人口抚养比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对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等。
考虑到论文的代表性,本文的检索范围是2008年全年在五种人口学界核心期刊(《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人口与发展》《人口与经济》和《人口学刊》)公开发表的所有有关人口与经济发展各个主题的论文,也包括部分相关学科较有影响的期刊论文,共检索有关论文75篇,进一步筛选其中主要文章,检索以主题和关键词为主。如就业问题就以“就业”主题(这样会包括有关“失业”和“工作”等方面的文章)和“就业”关键词分别对5种期刊进行逐一检索。然后进行汇总。当然检索难免有所遗漏,取舍和解读也会有或多或少的偏颇。只期望能够抛砖引玉,以方便同仁的进一步研究。
(一)就业
伴随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和全球金融风暴的席卷而来,我国2008年的经济形势出现了大的转折,大量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面临失业的风险,于是就业问题作为长期的热点在2008年更加升温,关于就业的研究热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总体劳动力供需形势与就业问题;产业结构变化与就业;大学生及其他弱势群体就业和保障问题(包括农民工、农村女性、残疾人等)。
全球经济增长中表现出低就业的趋势,从2000年到2006年,伴随着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增长率为6.26%),失业人口增加了约10%(从2000年的1.77亿增加到2006年的1.99亿),因此如何把经济增长转化为就业岗位、减少贫困就业者的数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刘瀑,2008)。
我国同样表现出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同步的现象,就业压力增大。我国劳动力总体供给远大于需求的局面近几年并没有转变,2001~2005年劳动年龄人口每年多增加440万人以上,2006~2010年多增加200万,2011~2015年多增加100万左右,2015年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薛峰,2008);而劳动力的总体需求则出现下滑。原因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逐步减小,最能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传统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不同的产业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大不相同。对上海和广东吸纳劳动就业能力的对比发现,类似的经济增长,但不同的产业结构、国有经济比重和集体经济活力等创造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却差异巨大,1996~2000年期间广东从业人口增长了32.36%,而上海仅增加4.3%(张祺、王桂新,2008)。而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指标对江苏省的研究也发现,三次产业的偏离度大大高于国际标准,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偏低,说明我国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仍不符合,需要加大对第二和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扶持力度,同时优化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能力(战磊,2008)。对鲍穆尔一富克斯假说的检验也说明,制造业相对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促进服务业各行业就业的增长,也是制造业就业弹性不高的原因(王俊,2008)。
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大批高校扩招,2008年我国大学毛入学率已经达到适龄人口的23%(广州日报,2008-11-11),大学毕业生数量的跃升也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2002年“大学生就业难”开始出现,之后越来越严峻,在大学生供给增加的同时,大学生需求下降(姚裕群,2008),2008年大学毕业生达558万。是扩招前的2001年毕业生人数的4.8倍(姚裕群,2008b),而同期经济增长率仅增长一倍多,加之就业弹性的降低,尤其是全球金融风暴导致的国内经济困难,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可以说,大学生就业难是总量问题、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和经济形势等共同造成的。
另外,学者们一直都在关注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首先是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问题的深入探讨。农民工就业歧视表现为就业机会歧视、就业待遇歧视和就业保障歧视三个方面,农民工就业歧视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基础,加重了农村社会保障的负担(曹信邦,2008)。其次是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市场机制是导致性别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但在最近的10年里,性别歧视因素成为影响性别收入差距的更重要的因素(李春玲、李实,2008),由于女性所承担的生养责任、我国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等现实,使中国女性在经济转轨中面对市场的冲击更大(李爱莲,2008)。还有残疾人就业问题。张建伟、胡隽回顾了我国残疾人就业的成就、问题,认为近年来。我国残疾人的就业率、就业规模和就业服务均取得很大进展,但在总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大背景之下,作为最困难群体的残疾人就业更为艰难,存在就业层次低、收入水平低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张建伟、胡隽,2008)。
学界对就业问题的关注还涉及到失业保险体系的国际比较(董克用、李刚,2008)。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李雨潼、王海红,2008),农村失地妇女的创业问题(王静,2008),就业稳定性对不同群体工资差距的影响等。
(二)收入分配
对收入问题的研究可以细分为三个方面:收入的影响因素;收入差距(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的原因后果和措施;如何提高收入;等。2008年学界的研究主要关注我国城乡、地区、职业、年龄等多方面的收入差距和弱势群体收入提高的问题。
伍小兰(2008)利用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老年人口的收入差异,发现老年人口内部的收入差异较大,总收入的一半以上集中在20%收入最高的老年人群当中。薛进军、园田正等(2008)对深圳市2006年住户调查分析分析发现深圳市的基尼系数为0.56,已成为中国收入差距最大的城市。朱农、骆许蓓(2008)利用1989和
2004年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认为,中国城乡收入水平总体显著提高,贫困率极大降低,但是城乡之间、城市内部等收入的不平等也都在明显扩大。
对于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学者们大都归因于教育差距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歧视等方面。如薛进军、园田正等(2008)认为,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是由政府的差别性政策等制度性原因和教育差距等市场因素造成的。朱农、骆许蓓(2008)则发现收入水平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教育回报率的上升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Sylvie Demurger、Martin Founder(2008)认为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城镇地区职工的收入差距拉大有显著影响。
王晓峰(2008)关注了农村青年劳动力致富(提高收入)的问题。认为青年自身应提高教育程度、积极外出打工。政府应拓宽农业投融资渠道、改善进入市场的便利程度等。
(三)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因此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口大国的优势,必须实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学者们对人力资本的研究集中在分地区、分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以及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等。
人力资本提升对地区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是学界的共识,而新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的作用在地区之间、性别之间等都是有差异的。唐祥来(2008)采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Lueas生产函数研究认为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江苏省存在地区间的差异:高等教育对于苏南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其他两个地区都明显;苏中和苏北,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且苏中地区物质资本投资作用凸现。而由刘洪银(2008)的研究可能发现这种差异应该是地区间对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不同所造成。顾佳峰(2008)研究发现相对于女性,男性人力资本的提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且贡献更大。郑勤华、赖德胜(2008)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差异系数分析技术考察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认为人力资本水平对城市化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能够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中国地区之间的城市化水平由于人力资本的差异而更显著。
(四)人口红利
在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高的情况下,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也较高,从而带来经济的更快增长,这就是人口红利的一般含义。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人口红利的这种定义表示质疑,或者提出新的概念进行修正,或者对人口红利的实现附加一系列条件。
陈友华、吴凯(2008)认为国际上通用的联合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划分标准“实乃国人的一大误解”。因为它导致了中国的年老型社会与人口红利并存的矛盾。作者构建了新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划分标准,指出在目前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水平下,只有当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或超过17%时才能认为进入年老型社会,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了不同的视角。陈涛、陈功等(2008)则认为“人口红利”并不单由人口年龄结构决定,还受人口规模、人口素质、就业结构、生产与消费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在对人口抚养比进行标准化的基础上,作者引入“标准消费人口”的概念,对不同年龄结构人口的消费状况进行统一,同时考虑不同产业的劳动人口就业率和产业之间的产出差异,并将标准化后的抚养比称为“社会抚养比”,最终发现标准化后的实际抚养比很大程度上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关。而穆光宗(2008)则认为人口红利实质是指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并据此提出了三个判断:“人口机会窗口”不等于“人口红利”;中国有窗口之美而无机会之实;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收获人口大红利。作者还尝试构建广义人口红利理论,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收获人口的转变红利、投资红利、转移红利和转型红利。
另外对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学界也继续深入探讨。如陈友华(2008)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红利的跨期分析发现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由负转正,并逐步增大至10%以上。而刘洪银(2008b)则发现人口抚养比与经济增长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对经济增长的显性作用不强,但隐性影响较大。
老财务人员业务处理能力强,但大部分学历层次偏低,自学能力差,理论水平不高,财务视野狭窄,会计知识老化。难以满足现实财务工作的需要,也不利于个人职业的提升。煤炭企业鼓励并支持他们进行学历提升、职称晋升和更新财务知识的培训。
2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的建议
高校是培养会计人才摇篮,企业是会计人员施展才能的舞台。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是高校和企业的共同的愿望。高校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动机和能力,企业有对理论指导企业财务实践的需求和场所。校企应当本着“提高会计教学水平,服务企业财务”的宗旨,建立校企互动合作平台,打造校企全方位、多层次和常态化的合作关系。
2.1建立校企互动合作平台
①建立校企高层次定期走访和会晤的机制。企业财务负责人和会计院校负责人定期进行互访,高校可借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新出现的财务问题等各方面的情况;企业可以了解高校学生的情况,课程设置,科研水平等各方面情况。通过互相了解,巩固合作关系,开拓合作新领域,并对合作提供总体性指导意见。由高校会计专家教授同企业财务领导对具体合作项目进行沟通,对前期合作项目进行评估和总结,对今后人才培养和课题合作等达成框架性合作意向协议。②建立青年会计教师同企业财务中层领导对接机制。加强他们的联系与合作。青年教师大多是没离开过校园的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虽然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但企业实践欠缺成为制约了他们的发展短板。他们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利用暑期深入企业考察生产经营流程、生产环境、观摩财务处理流程;企业中层财务领导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理论素养,是企业财务战线的中坚力量,但是他们整体理论水平差,建立青年会计教师同企业财务中层领导形成对接机制,有利于促进共同提高财务理论水平和业务实践能力。③建立企业财务人员和高校学生交流机制。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由于高校教师实践缺乏以及教学环境本身的限制,高校教学偏重于理论,现场实践不足,导致学生业务操作能力不强。通过企业财务人员和高校学生交流机制,高校可以大一时组织学生到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流程以及财务在企业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对会计学科直观的感性认识;大二到大四,结合所学的课程,在周末和假期分批分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观摩学习,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毕业之前可以到企业实地实习,提前实现从学生到员工心理和知识的转变。将实习贯穿于整个学习期间,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④校企联合培养学生。高校和企业达成联合培养学生协议,在大一的时候,企业通过考试和面试确定一些企业预备生。实行双向培训模式,平时在学校学习,暑期到企业财务实习。企业为他们提供部分生活补助,并进行持续跟踪考评,不符合条件的学生退出预备生,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奖学金。毕业之前再进行综合考评,合格人员毕业之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就业。
2.2增加新课程,满足专项需求
高校应当对学生进入企业之后的情况进行跟踪了解,根据学生出现的情况,增设相关课程对学生全面的培训。①进行职业道德和财经法律法规教育。会计属于高危职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应当树立牢固的风险理念,认真学习财经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财务保密教育,强化规避财务风险和个人风险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当中遵纪守法和规避风险。②开设社交礼仪课程。会计岗位需要和各方面进行沟通和协商,高校应该考虑增设公关课程进行情商教育,学习基本的社交礼仪和沟通技能,懂得包容、妥协和合作。为走上工作岗位建立广泛的人脉打下良好的基础。③开办讲座,拓宽学生视野。学校要定期邀请财务专家给学生开办讲座,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状况,讲解重大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变化,协助规划企业财务战略和内部控制的建设。使学生开阔视野,认清形势,增长知识。④开设办公软件培训课程。办公软件是会计人员工作的基本操作工具,学校应该开设相关课程进行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培训,使熟练操作办公软件成为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⑤对本科生开设系统化的论文和写作培训课程。本科教育不像研究生教育有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性要求,学校没有进行相应的学术论文培训,学生也没有进行专项练习。本科生缺乏理论性和系统化的指导,这都导致了学生科研能力欠缺。高校应当考虑开设论文的相关培训,以提高同学的理论和科研水平。学校也应当对财务写作进行专门培训,使学生能掌握财务专业写作技巧,具备专业写作能力,提高他们财务分析的水平。
金融活动的过程中总会伴随风险,这是金融市场永恒不变的法则,尤其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显得最为突出,已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面对这种现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为此展开思考,建设一个更为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以此来将信贷风险控制在能够不影响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范围内。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工作,是我国金融业获得发展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
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信贷风险
银行是能够集中反映出其所在国家的信贷风险指标的金融机构,在我国的银行经营体系中,信贷收益是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大多数银行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经营收入都来自于信贷业务。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成果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经营收入。
一、信贷风险形成原因与产生根源
(一)信息不确定性银行信贷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借贷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这一概念来自于市场经济活动中,在一般市场交易或金融活动中,交易双方对于彼此的信息了解情况存在差异,经常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种差异会导致对对方了解较少的一方容易出现因为缺乏对另一方的信用了解而产生投资风险。在银行信贷业务中,银行往往对借贷方了解较少,在缺乏贷款者信用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放贷,自然就会出现信贷风险。
(二)借贷者借贷动机不纯银行的商业信贷行为中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信贷行为就会产生一定的投资风险。在借贷时借贷者会为了达到借贷目的或提高借贷额度,向银行方面隐瞒自身实际信用能力。这种对信用能力的隐瞒,一般都因为借贷者经济实力不足,最终导致银行无法收回贷款,造成自身利益亏损。
(三)银行的错误信贷行为部分银行由于管理层过于迫切地盼望得到利息回报,或者内部人员工作存在疏忽,在融资活动前没有对借贷方的信用信息做出充分调查。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方面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信贷行为。因为借贷方不具备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最终导致银行放出的贷款不但没有为其获得收益,甚至在本金追回方面也面临巨大困难。
(四)经济周期及周期内经济形势剧烈震荡在一个经济周期内,处在经济上升期时银行信贷风险较小,而在经济下行期则银行信贷风险较大。当在经济周期内经济形势剧烈震荡时,银行的信贷风险则更难把握。在目前的主流银行经营理念中一般把信贷活动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谨慎信贷活动,第二种是风险信贷活动,第三种是巨额信贷活动。银行在进行信贷行为时需要针对现阶段自身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金融发展状况,来选择信贷行为方向。在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或社会经济正处恢复阶段时,银行一般主要考虑信贷行为安全性,因此一般选择相对谨慎的信贷活动[1]。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繁荣时,投资方向通常会着眼于有一定风险的高回报投资项目,以提高经济收入份额。在社会经济发展势头持续上升,企业投资者不断增加投入,信贷需求大幅提升时,部分银行的信贷活动就会逐渐倾向巨额信贷方向。但在进行大规模的信贷投入时,会出现银行利率与资产值下加速度失去平衡的现象,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银行现阶段经营亏损,其巨额的投资也会成为日后银行的负资产。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策略
(一)建立审贷分离的管理体制在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中,商业银行应该建立严格的审贷分离的信贷管理体制。银行的信贷经营部门、贷款审批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应相互独立,相互制约。信贷经营部门负责贷款调查、申报,贷款审批部门负责贷款的审批,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贷款风险的管理。通过建立这种严格的审贷分离的管理体制,可以有效防止银行信贷人员全流程的信贷行为,防止银行信贷人员业务风险和道德风险。
(二)强化贷款“三查”1.加强“贷前调查”。加强贷前调查,是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的首要环节。银行信贷经营人员要全面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重点关注客户的产品、市场、供应链、上下游、成本、利润情况,了解企业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什么阶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2.强化“贷中审查”。贷中审查是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的关键环节。银行信贷审批人员要认真查找信贷业务的风险点,尤其是要高度关注信贷业务的关键风险点。3.做好“贷后检查”。是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环节,银行信贷经营人员要及时了解客户贷后生产经营变化情况,发现风险苗头和风险隐患,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加以防范。
(三)加强银行信贷管理工作的三性管理三性原则,指的是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三大原则。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要求,占有核心地位,是指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力争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也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费用换取最大的经营成果;安全性是指银行管理经营风险,即要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其资产、负债、利润、信誉等方面的影响,保证银行的稳健经营与发展;流动性是清偿力问题,即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满足必要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
(四)建立风险识别系统风险识别系统的作用,是能够通过借贷方信用水平分析信贷行为风险。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风险识别工作已经有了一定进展,通过运用各种风险计量工具,建立了各种风险计量和识别模型。但在实际使用效果上,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式还有一定差距。
(五)逐步杜绝政府行政干预信贷行为由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很多企业对政府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尤其在企业的融资活动中,地方政府常常出面或者牵头组织一些银企活动,要求银行满足企业的融资要求,实际上在直接或间接干预银行的信贷经营。部分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密切,严重影响商业银行与之交易的公平性,从而使商业银行信贷经营产生风险。面对这种现状,政府需要对相关企业给出明确态度,拒绝向此类企业提供信用庇护,逐步杜绝政府行政干预信贷行为,这样才能够有效维护金融企业信贷安全。
(六)完善市场法律体制银行信贷经营风险,是由于借贷者单方面缺乏诚信进而导致与之发生信贷行为的银行经济利益受损,解决这种性质的问题的制度管理应该以法律政策为主导。虽然目前我国已经针对这一问题出台了一套法律政策体系,但银行在贷款抵押品的保全、拍卖、处置上仍存在很大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在法律上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三、结束语
国内企业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企业的经济支持,若金融企业的信贷安全难以确保就无法为有正当融资需求的企业给予融资支持,严重制约国内企业的发展。因此,若金融市场中存在威胁商业银行信贷安全的问题,企业与政府应该通力协作控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以此来确保我国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政策的不同组合。现在我们从松紧搭配出发来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效应。
(一)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信贷支出的规模,增加货币的供给。显然,“双松”政策的结果,必然使社会的总需求扩大。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扩大就业,但却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二)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等,来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率、提高利率来压缩支出的规模,减少货币的供给。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制止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经济停滞的后果。
(三)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制止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四)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大量的财政赤字。
从以上几种政策组合可以看到,所谓松与紧,实际上是财政与信贷在资金供应上的松与紧,也就是银根的松与紧。凡是使银根松动的措施,如减税、增加财政支出、降低准备金宰与利息率、扩大信贷支出等,都属于“松”的政策措施;凡是抽紧银根的措施,如增税、减少财政支出、提高准备金率与利息率、压缩信贷支出等,都属于“紧”的政策措施。至于到底采取哪一种松紧搭配政策,则取决于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及其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一般说,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总供给,就应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的总需求;而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总供给,就应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到这里,我们的分析主要还是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节效应放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上,实际上,不管是松的政策措施还是紧的政策措施,在调节需求的同时也在调节供给。同样的道理,在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况下,既可用紧的政策措施来抑制需求的增长,也可用松的政策措施来促进供给的增长。因此紧的政策措施和松的政策措施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如果从结构方面看,问题就更清楚。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情况下,也会有一些部门的产品供大于求,另一些部门的产品供小于求;在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的情况下,同样也会出现有的部门的产品供大于求,有的部门的产品供小于求。这样单纯地采取紧的或松的政策调节,都不可能使部门之间保持平衡。因此,还要从结构失衡的具体情况出发,采取或紧或松的政策措施加以调节。由此可见,当我们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时,不能只看到需求的一面,还要兼顾供给的一面。当然也要看到,采取紧的政策措施在压缩需求方面可以迅速奏效,而采取松的政策措施在增加供给方面往往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能见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摘 要】作为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得好坏直接影响经济运行。不同的经济形势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相应的搭配模式。一般在不同时期中央政府会对既定的政策模式下的政策手段、政策侧重点给予调整,即纵向协调;在某一时期的政策配合模式下,政府不仅要调整政策本身,也要注重政策配合系统的整体优化,即横向协调。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一、文献回顾
在调节范围、调节手段、调节的侧重点以及作用机理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必须紧密结合,扬长补短(贾中慧,2009)。我国加入WTO后,加大了与世界市场的关联度和互动性,不仅要防患外部经济的冲击,也要重视本国经济政策对国际社会的影响;随着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这将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好地协调配合,但是会暂时出现的脱节现象,这就需要加强两大政策的配合(贾康,2009)。在两大政策配合模式的选择上,大多数研究都赞同“财政政策调结构、货币政策控总量”的观点,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相应的政策组合方式,即对“双紧”、“双松”、“松紧”和“中性”四种模式的选择(任碧云,2009)。毕海霞(2006)分析了过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基本轨迹,发现两大政策在配合日臻完善的同时,缺乏更深层级的配合,包括调节分工不明确、配合效果不明显等。影响政策配合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两方面,前者是指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手段和工具紧密联系的因素,后者主要指政策实施的宏微观环境和政策执行能力等。技术因素由于其对政策配合效果影响的直接性而更为重要(任碧云,2009)。对于两大政策自身的完善,要侧重两大政策的手段和工具的运用(王国林,2004),同时注重政策配合环境的建设,主要是相关财政和金融制度的建设,健全货币市场,从而提高政策实施主体和执行主体的执行能力(贾康,2009)。
在文献梳理过程中,笔者发现在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模式上,只是简单地描述IS-LM模型,并没有突出“协调”,而且单纯地从目标与现实的不合,理论性地评价政策配合的效果。笔者认为这种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并没有真正发现两大政策的不协调之处,因此政策建议也缺乏针对性。在一定的经济时期,要优化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最为关键的问题是通过某种更有说服力的方法寻找两者之间配合的不足以及影响政策配合的不利因素。本文首先对协调和配合进行重新界定,并尝试将协调分为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通过1997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的纵向对比,探讨两次危机时的政策配合的差异,并分析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试图寻找现实中两大政策的配合与协调。
二、政策协调――以两次金融危机为例
1.概念的界定
在《辞海》中,配合是指通过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协调不仅需要配合,而且需要配合得当。二者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并不能反映分工合作的效果,而后者包括前者,它既可以指事物间关系的理想状态,也可以指实现这种理想状态的过程,强调“理想”。那么政策协调就是指,在既定政策配合下,针对分工合作中出现的与任务目标相悖的问题进行政策手段的调整,以达到政策配合的最优化。因此,我们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协调,而不是配合。本文将协调分类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不同时期相似经济环境中,相同的政策配合框架下政策目标、政策有无调整;后者则指在某一的经济环境下,由于经济形势的“左”(与政策调控方向相反)变化或者政策效果与目标相悖时,既定的政策配合模式下会出现某些政策手段的调整。
2.纵向协调――两次经济危机
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本次金融危机是近年来两次主要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其根源是相同的,过度金融创新而忽视了安全性,国内经济泡沫破灭。尽管二者在影响力度等方面有所差异,然而都暴露了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造成的消极影响广泛,主要表现为出口贸易大幅下降、利用外资情势恶化、内需不足、经济增长放缓。
1998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偏松)的配合模式。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财政支出,主要是购买支出和转移性支出;鼓励投资消费,刺激出口的税收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等。稳健的货币政策涉及存贷款利率、准备金利率的调整,以扩大社会总需求。再看2008年,政策配合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方面,增加财政支出,税制改革等。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加强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着力优化信贷结构。
与前次金融风暴不同的是,面临本次经济危机,在财政政策方面,我国政府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将支出重点倾斜于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中小企业;税制不再是小修小补的改良,而是变动了增值税这一主体税种,即真正意义上的税制改革。总的来说,财政政策特别着力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保障民生,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货币政策方面,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更大,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率和力度都明显增加,为了吸引投资,优化投资结构,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三农”、灾后重建、助学、就业等的信贷支持,加大对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过剩产能转移、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优化信贷结构。这不再是只关注货币政策调节总量的一个转变,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调节经济结构。
通过对比,我们得出两个结论:第一,虽然1997年金融风暴后实施的经济政策,其目标也是扩大内需、优化结构、刺激消费、投资和出口,但是政策配合中,刺激居民消费的财税力度不大,且消费人群更关注城市居民民,尽管在增加政府支出也包括对低收入人群消费的转移性支出,但是政府支出的重点仍然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忽略了乡村居民的消费培养;虽然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拉动经济增长三大马车的结构不协调问题,但是政策仍然缺乏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倾斜。事实也证明,前一次经济危机暴露的问题,接下来的这一场经济危机中依然存在。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有效需求不足、中小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较低等。因此,1997年金融风暴后政策配合模式选择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在手段、调节对象等方面需要改进。第二,2008年经济危机中的经济政策不仅刺激投资,更关注内需的扩大,不仅要出口数据上升,更重要的是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如利用出口退税政策限制“三低一高”产品的出口;不再将收入分配的重点置于城镇居民,对低收入者和农民给予充分关注。这种政策配合模式中手段和侧重点的转变和调整表明我国进行了政策配合中的纵向协调――不同时期相似经济形势下的政策协调,以期更好地解决经济问题。
3.横向协调――2008年经济危机
如上所说,2008年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深刻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失业增加;出口下降,首次贸易逆差,出口企业大量倒闭;消费、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凸显;外商直接投资减少;外汇储备风险增加;证券市场受挫等。面对如此恶劣的经济形势,中央政府果断实施了“双松”的政策配合模式,强劲的政策力度使得我国整体经济复苏速度较快。当然,其成绩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是配合模式是否“天衣无缝”?
首先看一组宏观经济数据。到2010年5月份,CPI为3.1%,首次超过3%的调控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维持高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5.9%,比预测高0.2个百分点;5月份出口增速达48.5%,大幅超预期。再看2010年以来中央银行调控准备金的频率:2010年1月18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10年2月25日,国内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6.5%(上调0.5%);2010年5月10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
毋庸置疑,至2009年上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出口逐渐回升、居民消费持续上涨、整体经济回暖。但是进入2009年下半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出现了跳跃式增长。货币和信贷的高速增长为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是也带来了通货膨胀预期上升、资产市场泡沫加速膨胀的负面作用。因此,2010年货币政策更侧重于“适度”。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货币供应量上,一方面保持充裕的信贷货币,保证经济运行所需的资金;另一方面,在“适度宽松”基调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回收流动性。
这一事实说明了两点:第一,我国中央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在现实经济出现了与目标相悖的情况下,对政策手段和侧重点进行调整,以达到预期目标。但是这种调整只是货币政策自身的完善,并没有涉及财政政策,忽视了配合系统的优化;第二,不管是货币财政还是财政政策,抑或是其他的以调控宏观经济为目标的经济政策,更应该注意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才是保持经济长久增长的关键。而不应该只关注形式上的经济数据,即关注促进经济质量提升方面的政策而非单纯地刺激数量。这两点也应该是今后两大经济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向。
看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配合”的人还看了: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配合使用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方式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贸易结构升级 创新
内外经济形势凸显经济发展方式和贸易结构升级的迫切性
(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通过三大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的统计(见表1)可看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低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一直小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受国际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而呈现一种不稳定的态势。2009年作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的一揽子刺激政策实施的第一年,我国经济增长依赖于投资和出口。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央出台一系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致使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信贷规模过大、银行体系资金流动性过剩,但这是典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是经济内外失衡的外在表现。
(二)产业结构失衡
从我国近二十年来的三次产业贡献(见表2)发现,第一产业比重呈减小趋势并相对稳定,基本维持在10%以内;第二产业比重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2009年达52.5%;第三产业比重呈现上升趋势,2009年达42.9%,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9%,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54.6%。
(三)能源消耗过度且利用效率低下
早在2002年,我国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能源消费大国,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2008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6亿吨标准煤,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与此同时,我国也成为超过美国的世界最大排放国,占世界排放总量的21%。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能耗强度有所降低,但仍然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2010年,我国GDP总量首次超过日本,但日本当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是6.6亿吨标准煤,利用效率是我国的5倍;我国出口在2010年超过德国,而德国当年消费4.4亿吨标准煤。
(四) 内外需结构失衡且对外依存度过高
2008年前后,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化较大,2006-2010年分别为65.2%、62.8%、57.3%、
44.2%和49.2%。入世以来,我国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22%,出口需求平均每年拉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表1显示,危机前的2007年出口去求拉动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危机初期的2008年也拉动了0.8个百分点,2009年危机蔓延后,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拉动-3.7个百分点。危机前后的比照,出口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其超过了4个百分点。
对外能源依存度过大。在石油方面的依存度大,我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是在1993年,以后净进口量逐年增多。2009年我国生产原油1.89亿吨,净进口原油却达到1.99亿吨,原油进口依存度首超50%的警戒线。2010年全年我国进口原油2.39亿吨,比上年增长17.5%,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逼近55%。我国原油进口总量60%来自原中东和非洲,中东局势不稳造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较大,使我国的能源安全形势进一步加剧。
对内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贸易结构升级
(一)重视并加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投资增长一直是支撑我国GDP增长主要源泉,这导致了大范围的重复建设问题,2009年上半年六大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货币供应量超多,M2 与GDP比重一度达到了1.8,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很少见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信贷规模的扩大,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通货膨胀,使市场上物价开始上升,同时,资产价格泡沫的迹象开始显现。因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着重提高城镇居民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决定消费能力,而收入水平越高的人,其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反倒越低即其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对内需的拉动就极为有限。第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有效释放居民消费能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实后盾。第三,加大政策引导消费的力度,净化消费环境。政府应制定和出台鼓励消费的相关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合理调整消费税、购置税等与消费直接相关的税种。拓宽消费领域,积极适应社会需求的增长,积极培育旅游、文化、休闲等消费热点,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从1990年的41.0%上升到2009的52.5%,提高了11.5个百分点(见表2)。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从1990年的17.3%提高到2009年的42.9%,提高了25.6个百分点,但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而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导致经济粗放式增长的重要原因。
我国必须优化第一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积极引导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提升第二产业层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要正确处理新型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效地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
(三)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政府应逐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企业创新激励体制,为创新型企业提供税收的优惠和信贷支持,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服务,为企业的自主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必须强化自主创新人才培养。人力资本是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是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载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实施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各领域创新人才,充分发挥高校等科研院所创新资源的积极作用,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为自主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四) 健全资本市场体系
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愈发突出,一个健康的经济体必然需要有发达的资本市场和顺畅的资本投资渠道。健全的资本市场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健全资本市场体系,加快资本市场发展关键是要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进一步规范发展股票主板市场,改善上市公司质量结构。积极稳定的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建立满足不同规模的企业融资需求的资本市场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投机行为,使得社会资本真正高效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贸易结构升级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要注重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以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优品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基地,努力增加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促进贸易平衡,扭转过大的贸易顺差。
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加工深度。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要注重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和加工深度,延长加工贸易的增值链条,通过技术引进和创新推动我国的加工贸易向产业链上游研发设计延伸,提高我国加工装配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
大力对外发展服务贸易。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发展对外服务贸易,鼓励素质较高、竞争力较强的服务行业出口,巩固并加快发展旅游、运输、建筑等具有比较优势服务行业的出口,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扩大引进外资规模,提高引进外资质量。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要在扩大外资引进规模的同时提高外资引进质量,坚持引进外资与引进技术紧密结合,鼓励外资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鼓励引导外资的产业投资趋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鼓励引导外资的区域投资趋向,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鼓励我国企业通过并购等形式积极拓展海外经济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国外研发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资源型企业积极走向海外,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基础。适当降低资源性产品的关税,鼓励国内短缺资源的进口,建立健全资源的进口机制和储备体系。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充分利用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自贸区的合作优势,稳步推进双边贸易,服务双边经济发展;在WTO框架内,妥善处理中美、中欧贸易争端;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适度、渐进性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升值以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
参考文献:
1.李晓,熊金超.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法[J].发展论坛,2009(12)
2.汪斌锋.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困境及出路[D].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
3.张艳.我国成为第一能源消费大国[N].京华时报,2011-2-26
4.王一鸣.当前经济运行的政策取向[J],望.2007(21)
5.刘伟.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的转变[J].大连干部学刊,2010(5)
6.李岚红.我国能源消费现状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0(7)
7.白雪飞,温凤媛.基于技术创新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
8.赵凌云.中国发展过大关—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与路径[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9.黄海燕,黄振奇.“十二五”中国经济开始第三次转型[N].中国经济导报.2011-1-11
10.金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的唯一选择[J].经济研究,2010(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