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30 10:38:59
导语:在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实验已在我县实施一年有余,为不断总结课题实验成果,撰写教学论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下面就教学论文写法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教学论文的概念。
教学论文是教师对教学领域里的矛盾和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和描述其研究成果的论文。是教师研究教学的记录和总结,是教学交流的一种方式。
二、常用教学论文的种类。
1、教学研究学术论文:
是阐述自己的一种教学原理或观点的教学论文。
2、教学研究经验论文:
是教师对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教学心得进行合理的论述与总结。
三、教学论文的一般结构。
教学研究学术论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引论,论文小帽,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本论,正文,对自己的论点进行论述。提出合理的理论与事实论据。 第三部分:结论,结尾部分,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升华。 教学研究经验论文结构:
第一部分: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介绍提出问题的背景或理由。
第二部分:正文,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说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以及相关的理论和事实根据。
第三部分:总结概括出什么结果,说出存在的困惑,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等。
四、教学研究学术论文与教学研究经验论文的区别与联系。
共同点:
都有论点和论据,都包括用理论与事实证明论点的过程。
不同点:
1、 教学研究学术论文的论点一般都在开头或结尾,而且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教学经验论文一般没有中心论点,只是提出一个中心问题,但围绕中心论点有多个小论点,而且论点一般在正文里。
2、教学研究学术论文有一定的理论高度,理论论据必须经典,事实论据众所周知;而经验论文只要谈出自己的感想做法,有一定的理论与事实根据即可。
五、写教学论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论点要正确:
就是能反映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写论文的最基本要求。对教学而言,就是能反映教学方面的事实或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如果论点不正确,也就找不到可靠的论据支撑,所写的论文也就没有什么学术价值。
2、论点要具体:
教师平时教学任务繁重,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少,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涉及面广的大课题。而且题目大,往往会力不从心,写出的内容会给人一种言之无物、华而不实之感。所以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写一些具体的小题目论文,尤其应该写教学经验论文。
3、 论点要新颖:
论文所选的题目要新颖、时尚,平时我们说喜新厌旧是个贬义词,但对于写论文而言绝对是个褒义词。人们总喜欢读有新意的文章,老生常谈、陈词滥调就不会吸引人的眼球,像现在涉及新课改方面的、有效教学方面的,就比较新颖,有时代气息。
4、 论据要确凿:
理论论据包括一般原理、方针、定义、法则以及成语、警句、谚语等,没有这些,被人们肯定的道理也可作为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人证、物证、典型事例、历史资料、历史事实、统计数字等。
无论理论、事实论据,必须众所周知,被大家广泛认同,最好典型有代表性。
另外,事实与理论要均衡,不能用事实代替理论,否则就写成了经验介绍,无所谓教学论文了。
5、 篇幅要短小:
大家看报纸、杂志,都愿意看短小精悍的文章,长篇大论谁也不愿意看。你看《师说》、《陋室铭》等名篇佳作,虽字数不多,却流芳千古。所以我们要写好篇幅短小的教学论文,只要能说明问题、能说清说透、切中要害即可。
6、 不要抄袭:
1.1教学内容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被调查的中学里,教学内容基本相同。大都遵循传统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原则,单纯的传授固定的技术动作。教学中过多注重技术和战术的训练,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体能和意志的锻炼。导致学生体能不足,意志薄弱。因此这些教学内容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1.2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对这些中学教师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在篮球课的教学中仍以传统的讲授、示范、练习、纠错等方法为主,那些现阶段广泛应用的如情境法、发现法、游戏法、竞赛激励法等虽也偶有运用,但并不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的中学体育教师在教法选择和运用上思想转变有些慢。这会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单调甚至有些乏味,影响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
教师掌握足够的篮球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选择“一般如此”和“偶尔如此”的学生占多数,这说明虽不是完全肯定,但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学生一定程度上的认可。这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在提高,同时表达出学生是渴望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的。
3鞍山市中学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3.1体育教师陈旧的观念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挥
“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为主”的观念一直深深影响着我们的体育教学。虽然在近些年推行教学改革以来,体育教师的传统地位有所动摇,但多数人的观念并没有完全转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篮球课上机械的灌输比较多,学生自主练习比较少。
3.2传统的教学内容、方式没有变化
由于领导者和实施者都缺乏现代的教学意识和理念,因此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仍在沿续。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学校还都是采用男女合班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同时也使学生难以正常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3.3场地器材和学生因素给教学带来困难
由于中学建校大都比较早,因此场地一直是困扰体育教学的难题。尽管近年来在上级检查验收时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多数学校的场地和器材仍然无法满足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需要。同时学生人数过多也是导致教学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4结论与建议
论文关键词:也思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最近这几年才出现的新名词,其实在出现之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也有过反省,只不过没有现在这样有针对性,这样有目的性罢了。在素质教育全面铺开的今天,追求完美而高效的课堂是每一个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而我们的每一堂课几乎都是不完美的,教学反思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显得越发重要了。在教学中通过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审视可以发现在我们的课堂中确实存在着许多的误区和不足之处,在课前或课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总结,避免下一次的错误。通过这样的反思,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客观的、理性的认识、判断、评价,进行有效的调节,并最终形成教师个人化的、独特的、带有新质特点的教育观念。可究竟怎样反思,反思什么的呢?
首先教师要对对教学反思有明晰而正确的认识,了解教学反思的作用,才能真正接受反思,从而激发起反思的内在动力,进而产生具体的反思行为。教师只有以自己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为前提,反思才有力量和效果。反思意识强的教师会经常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使自己不断完善。在长期的反思实践过程中,自己的反思习惯也就会慢慢养成。 其次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反思总结的形式可以是日志、叙事和教学案例,也可以是札记、体会和教学后记等。可以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让自己困惑不解的问题写出来,也可以针对教学中的某一闪光点或某一失误进行总结。这些都属于教学反思。通过反思,提高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认识,找出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缺陷和自己在哪些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上存在的不足,促使自己不断加强学习教育教学论文,从而达到促进自己向专业化、学者型教师发展的目的。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学反思的时效性,即总结反思要及时。教学实践刚完成,此时教学感受最深刻、最清晰,成功在哪里、失败在何处最有体会,此时进行总结和反思为最佳。否则,时间一久,真情实感就淡化了。
下面就如何从课堂的不同角度进行反思谈一点个人的体会和感受。
1、教学目的、目标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目的着眼的主体看,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教师的活动的一种期望,但其结果是否符合这种愿望,却难以预料和检测。教学目标则着眼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它不仅对教师实用,对学生也是必要的、适用的。 所以在教学反思中,首要的是反思“教”与“学”的 双边关系是否融洽,是否达到了各自的目的杂志网。
2、教学方法的反思。 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在课堂上采取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曾经听过一个教师的公开课,整个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完全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课后教师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与我以前用的方法一样啊!为什么区别这么大!在传统的教学中经验是教师教学的一大法宝,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的发展,对于过去的一些教学方式、方法到现在的学生课堂中使用,会有一些教师发现完全没有了效果,过去的法宝到现在却没有了用处。这使得一部分教师对于教学的技能和教学方法产生不理解,并且无技可施,造成教学效果显著下降,学生对老师也有着不好的评论与态度,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教育质量。因此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的变通,成为面对不同时期,特别是所处家庭、社会、经济环境完全不同的新时代学生,如何变通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也同时使教师不断的适应运动变化着的社会环境,是教育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3、课堂教学管理的反思。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有效而适宜的方法约束学生的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保持课堂良好的教学秩序。教师要高瞻远瞩,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要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并采取快捷有效的方式处置,且采取的方式既不能给学生太大的压力,又不妨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最好更能增加是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一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课堂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充满温暖、师生之间彼此熟悉、相互接纳、安全轻松的学习场所。因此,教师课堂的管理应是引导、对话与活动,教师对学生的行为首先应该是理解和尊重。 现实中往往会出现因沟通协调不够,处置方法不恰当,造成教师课堂教学积极性大幅度降低,甚至中途停止的现象,无法完成当堂课的即定目标,直接影响教学的进展和效果教育教学论文,同时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长期下去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4、学生学习指导技能的反思。在课余常听老师们抱怨,“这个班的学生太笨了”“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起,孺子不可教也”,可是我们有没有认真的去反省:该怎样指导他们学习?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的学习方式强调,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表示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无所作为。在处理教学中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者关系时,新的教学理念固然重要,但“指导”的技能也是致关重要的。比如,在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是围绕听课、记忆、迁移、背诵、演练等接受型活动而新课程则强调了学习的探究性,教师对学生需要进行问题发现的指导、问题解决的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则需要个别指导、小组指导等。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平等、自由、快乐的课堂环境,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供空间。
在实际教学中每次讲完课后,我都认真的从不同的角度反思这堂课的得与失,不仅可以促使我们克服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有助于防止某些失误的再次出现,同时根据课堂上反映出来的问题,采取“对症下药”,能迅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自我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可课堂艺术。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的思维加工中,才能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有效的发挥反思的作用,使教师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
[关键词]科学 课堂 自评 互评 综合评价 科学素养
[正文]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评价指标应该是多元的,要包括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评价主体则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评价对科学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因此,要想使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顺利开展,就必须对评价加以改革,以全新的课程理念为准绳,以课堂教学评价为规范,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个性发展,使学生多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在不断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尽快解决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多几把尺子去衡量学生,并努力把评价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在以新理念为指导进行科学教学中的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这样一来就要求评价手段多样化,不再以考试为唯一评价手段,以学生成绩为评价的唯一独立变量。坚持笔试同时,采用建立成长档案,交流和汇报及实践技能考查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对学习做出评价。不仅评价结果,而且评价过程;不仅评价知识、技能,而且评价能力、方法及情感态度。还要拓宽评价的内容范围,评价重视知识的运用与理解、实验技能的评价,如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和观察的技能,收集气体、配制溶液等基本实验技术,查阅信息资料的技能等,更重视探究学习过程的评价,如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表达与交流等。不仅重视学生智能的发展的评价,而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评价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科学学习的评价本着纲要精神,发挥评价的甄别功能同时,更要发挥评价的改进激励、反馈与发展功能,注意总结性评价,同时更注重形成性评价,注意集体评价同时更注重个别评价,密切关注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每一细节,及时提供反馈以便于调节探究学习活动。另外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不仅是评价的客体,而且是学习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体不仅是教师,而且还包括家长、同学和学生自己。这种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从不同侧面给学生提供反馈,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这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增强,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对课程改革评价体系的认识,在科学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通过同学自评、同学互评、小组互评、拓展评价的空间,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结合教学实际,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提高自己。
首先,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自评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反思,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我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评价。例如,我在讲《改变浮和沉》时,先叫同学进行猜想,“物体的浮和沉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的同学只讲到“自身重力的因素”、“物体形状的因素”、“附着沉或浮的物体的因素”中的一个原因,而有的同学一口气就可以想的较全面,问题的原因何在?同学们进行反思,渐渐领悟到,科学中的猜想源于生活中的观察、体会。
其次,组织学生开展互评。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交往,课堂教学中,我将评价的主动权还到学生的手中。例如,同学们在做《水火箭》实验时,就有如下的对话:“你的瓶子太大,装的水又太多,同样作用力下不易发射得高”,“你真聪明,你选的瓶子很‘苗条’,所以发射得特别高”。同学们的评价朴实而真诚,我想这样的评价比老师赞扬的话要实用得多,学生也乐于接受。通过这样的学生评价,不仅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使学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合作、竞争的意识,促进了学生不断进步。
在科学课堂评价制度的改革中,不仅要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同学自评,生与生之间的评价,还应该包括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学生不仅是被评价者,也应该是评价者,在科学课堂中,我们老师要放弃所谓的“师道尊严”,彻底转变观念,以朋友式的平等的身份,接受学生的评价,参与学生的评价并指导学生的评价。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 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 学生在欣喜、受宠若惊之余,更多的是快乐。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 , 好好地表现一番。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将对学生的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在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青岛版科学教材分为四大版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拓展活动,我们也将科学实验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探究阶段、总结阶段和拓展阶段,在实验操作的各个环节,教师都要结合学生的操作实际,进行积极适当的评价,肯定学生实验中的成绩与效果,为学生进一步进行科学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准备阶段,评价激起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青岛版科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自备材料的机会,自备材料本身,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感受科学的机会,准备材料的过程,就是一个亲历科学的过程。因此,评价学生实验材料的准备情况,可以了解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如何,对什么样的问题感兴趣,喜欢进行什么样的实验研究等等。比如,《有趣的浮沉现象》《灯泡亮了》《有趣的磁铁》等,都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实验操作材料,对我们的探究活动有很大的帮助。
探究阶段,评价持续学生高涨的探究热情。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恰如其分地评价,肯定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探究经历,学生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研究的兴趣更浓了。比如,在教学《灯泡亮了》一课时,教师在自由组装电路的活动中,对学生的操作过程积极地进行评价,“XX小组合作得非常好!”“XX小组连接得真快!”“你们小组操作得非常规范,还能找到不同的连接方法吗?”从而对学生的科学知识掌握情况、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小组共同探究中的团结合作精神、是否具有集体意识等进行及时评价。
总结阶段,评价张扬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在进行实验汇报交流时,对学生的表达、归纳、概括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是学生非
常喜爱的评价内容,学生的个性往往在这时得到张扬和发展。教师根据学生日常的表现,在学期末,根据不同阶段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公正评价。内容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本着可操作、实用性原则,我们设计了学期综合评价表,评价表附在《科学活动记录册》的最后,评价表由评价项目、评价等级及学科评语组成。评价项目包括:科学能力、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与情感、科学知识等内容。各评价项目都有详细的评价内容,项目评价采用等级的方式,等级均为优、良、还需努力三个等级。一颗星代表还需努力;二颗星代表良;三颗星代表优。评价的时候,教师根据被评价者的各种信息公正地进行评价。操作时只需在星上做一个标记即可。学科评语部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用简单的语言指出学生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而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作用。学期综合评价表
拓展阶段,评价延续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水在哪里》一课,设计了一个拓展实验:一个苹果中含有多少水,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条件,先制定自己的研究方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确定自己的研究方法。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先把苹果用果汁机榨成果汁,再用沙布过滤干净,称出果汁有多重,就是苹果中的水有多重。教师及时肯定他的想法:你想得真周到,连他*的果汁机都用上了,用沙布过滤的方法也非常好,可以保证果汁中不含果肉。在评价的同时,对学生的操作提出了有效的建议,鼓励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取得家长的帮助和支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课后进行探究的欲望。
新课程要求“以人为本”,学习过程就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主旋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样是评价学习活动的主体。对于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情感体验,如是否喜欢科学,对学习科学是否有信心,学生的感受是最直接、最真实的。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有利于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能力。如:在上完《斜面》这节课后,我组织了学生自评。
自我评价表
合作学习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素质,他是否积极参加小组活动,是否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小组内的伙伴们相互最了解。因此,同伴互评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同时,学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也学习了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如:在上完《热传导》一课后,我组织了小组内同伴互评。
小组评价表:
其实,科学课堂评价是丰富多彩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它更是智慧生成的,需要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力与精彩的课堂语言。随着课改的深入,精彩的即时评价也正成为广大教师的终极追求。相信,只要教师在课堂中倾听、在生活中积累,在实践后反思,学生会因为你的评价而一次次惊喜,教师也因为自己的评价而一次次享受课堂,那时,课堂之水才会真正沸腾起来,上升成童年天空中最美丽的彩云。
1.《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发展性课程评价方法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2004/1
3.《科学新课程与科学素质培养》.叶禹卿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
4.郭启明主编《教师语言艺术》教学出版社,2001年
5.《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方法型教学论文
方法型教学论文的写作过程首先先阐述这种方法教学的理论依据,然后再介绍这种方法的实施过程,陈述实施这种方法后的教学效果,最后再陈述若干实施方法中的注意事项。
第二、观点型教学论文
观点型教学论文的写作过程与方法型教学论文大同小异,观点型教学论文在现有的教学现状上提出新的教学观点,再据对新提出的教学观点摆出依据,分析观点,最后根据依据,分析得出新观点的结论,并提出新的政策。
一、教学目标分层
不同层次的学生其认知能力、智力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而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也要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分析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科学制定出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提优、补差的教学目标。
二、分层检测,反馈小结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分层测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测验,检验每个层次的学生本节课学习情况是否达标。教师应该在学生达标测验的过程中,就开始对部分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的作业进行抽样批阅,课堂中其他没有批阅的作业,课后应该由组长和学科组长共同进行批阅,批改完作业后并写好分析交予教师审阅。此模式的主要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指导,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让每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学到知识。
三、评价分层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与其相应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对落后生,可以采取表扬性评价,充分挖掘其优点,肯定其进步,消除其自卑心理,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中等生,可采取激励性评价,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的同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指出努力方向,促进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秀生,可采取竞争性评价,肯定其成绩,坚持高标准的要求他们,帮助他们戒骄戒躁,调整心态,继续努力,以取得更高的成就。
四、合作互助、分层练习
教师课前要研究分解本节课的具体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导学案预设好的练习,根据自己基础能力的情况先完成与自己能力相对应层次的练习,完成后,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去完成其他的提高型习题。等大多数学生都完成与自己相对应的练习后,先组内互相检查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组内讨论纠正。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派代表提出了,由其他组回答解决;都解决不了的,就是本节课的难点,再由教师去集中引导分析讲解。这样在教师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不仅节约了讲解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他们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五、测试分层
测试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们不可能用同一把“尺”去量尽世界上的万物,同样我们也不能用同样的要求、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因此,要达到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从而提高整体水平,没有分层测试是不行的。分层测试题可以分基础题和分层题或A、B卷或基础题和选做题等。基础题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做,而分层题是指同一大题出三个层次不同、难度不同、分数一样的题目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从而使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也可以尝试到高分的乐趣,进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优生又可避免因常得高分而产生自满情绪。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测有课堂检测和单元测验,课堂检测一般采用问答的形式,出现问题及时矫正;单元测验一般采用试卷检测,命题可以确定基本目标题100分(适合完成一类教学目标的学生),再加上两个层次的附加题,分别为20分和30分(完成二类教学目标的学生再答20分附加题,完成三类教学目标的学生再答30分附加题)。通过目标检测,及时掌握目标完成情况,再通过课后分层辅导巩固所学知识。
要循序渐进。首先,把新课轻声地朗读几遍,了解一下课文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接着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然后在初步弄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思考一下文中的重点字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来表达中心思想;最后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
预习揭示和思考练习。在新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前都有。提示预习的具体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根据这些具体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带着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去认真地读课文,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把要求做的地方做一做。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对预习也很有帮助。思考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课文的重难点。预习时,看看并想想这些题目,可以帮助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难点。练习题则侧重词句段的训练,富有启发性。预习完课文试着口头做一做,可检查预习的效果。
懂得使用工具书。预习课文时,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学过现已回生的字词。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现在小学生最常用的工具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
九年义务教材小学语文教科书,在写字教学方面,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在课本的练习中,特意设置了田字格的写字练习,从看到摹再到临写,体现了写字能力的的渐进性,较好地遵循了人类的认识规律。这种设计,体现了编者的独具匠心和良苦用心。本人以为,这样的设计已进一步将小学的写字教学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再也不可等闲视之了!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本人在对低年级学生的写字教学上,有了点滴体会。现将它阐述出来,与各位同仁商讨,也想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写字教学中,本人曾走过一段弯路。拿到新教材,刚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时,我只让学生在教科书的田字格内写字,然后又让学生在田字格练习本上,每个字写一行(8-10个)或两行(16-20个)。虽然在课堂上,我也花心思对每个字的间架结构进行了指导,但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的字,依然还是很难看。特别是在当天学的生字比较多的情况下,结果更是糟糕,最差时,全班写字的合格率竟在20%以下,优秀率几乎为零。
起初,我还以为学生是刚入学,各个方面均处于起步阶段,且写字又属于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巧能力,此时学生的字写得差,当属情理之中,在所难免。可是,半个学期过去了,学生的写字能力竟是毫无起色。虽然本人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了指导或辅导,用尽心机,嗓子喊得发痛,但受效仍是微乎其微,事倍功半。受师德之谴,本人开始在这方面警觉起来了。察看书法专业的指导书籍,了解书法家成长的故事,但那些东西似乎与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全体学生,还有许多距离,好像有许多“高高在上”、“格格不入”的地方。在这一条路上,“久行”不得要领之后,我不得不从自身的教学方法上来找缺点、想办法。
经过反复的钻研教材上的设置和琢磨编者的意图之后,我终于受到了启发。教科书上的写字练习,浅看起来,总觉得有点儿“份量”不够(写字的专门练习,一般每个字只让学生写两个)。出于好奇,我将一部分学生的教科书收上来看看。出乎意料之外,看到的绝大部分都是横平竖直,像模像样的字!虽然笔力上还有显得稚嫩,间架结构上也还有不少的欠缺,但与他们练习本上写的字却是大相径庭,判若两人。对于一个入学不到半年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字,写得已经够好的了。难道在写字教学上也要给学生“减负”?受此启发,我就试着在学生写字练习的数量上,给学生进行“减负”。我一改写字练习让学生每个字最少也要写八个以上的做法,一下子将写字练习的数量减到了每个字四到五个,并且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所谓“万事易做,一诀难求”,这句话的道理,在我的写字教学中,立刻显现出来了。在经过不到二十次的练习以后,本班学生的写字能力,一下子提高了许多,写字的合格率,一下子升到了85%以上,优秀率竟接近30%。看到这样的结果,本人虽谈不上欣喜若狂,但说喜不自胜那可是一点儿也不过分。
为了进一步探明究竟,我及时地对部分在这方面进步较快的学生进行了家访。家长们普遍反映,子女在做作业上有了同一种变化:原来是先做完其他的作业,接着是痛痛快快地玩一顿,等到了上学的“临界点”,再万般无奈地拿起语文作业,一阵胡乱的“涂鸦”之后,语文作业数量上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但质量上却是如前所述,写字能力的提高与否,那是更谈不上了。现在,则是调了个头。放学后,一有空就是正儿八经,认认真真地先将语文作业做好,然后再完成其他的作业。这样,我的语文作业,就在学生所有的作业当中,占尽了“先机”。相对来说,其质量当然也要好得多了。通过家访,我明白了:学生写字进步快的原因,除了我在数量上给减了“负”以外,还与由此带来的学生主观上的主动,心理上的耐心,有很大的关系。我也明白了不少的书法家以“宁静可以致远”作为座右铭的真谛了。同时,我还明白了,通过“减负”,学生写字能力提高“神速”,也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了。因此,我也得出了一个结论:“精雕细刻”一个字,比胡乱“涂鸦”一百个字,进步都要快得多呀。如此看来,在对学生进行写字教学或写字能力训练时,“减负”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1.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我国现阶段的小学美术课堂还存在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方式,无论在教材的选择还是课堂教学的设计上都缺乏创新意识,这就使美术课堂缺乏活跃的氛围。小学生的课堂实践是按照固定的形式开展的,长此以往会严重束缚小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就无法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设备不够健全,导致教学手段落后一些学校没有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美术教学方面,这就导致美术课堂没有完善的教学环境,同时缺少先进的教学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依靠教师对新知识的讲解,以教材中的范例为学习道具,小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听完并听懂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因此,应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改变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小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成为当下基础美术教学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3.受固有教学模式影响,教学观念落后由于受固有教育模式的束缚,即使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到学校教学的各个科目,但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思想依旧是一些教师的主流教学观念,这就使教材的知识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置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轨。同时,固有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和教材为课堂中心的,教师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开展课堂教学,而忽略了课堂的主体——学生,这就使美术课堂毫无生趣可言,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不感兴趣。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途径
1.创新课堂教学设计,突破固有教学模式的束缚,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一,明确课堂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给予学生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并为其创造相对放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要使现代绘画艺术的创新意识完美融入小学基础美术教学,就要求美术教师运用情境教学,创建美术课堂情境,从而提升小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2.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只有不断丰富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才能突破以往美术课堂教学的局限,将现代绘画艺术融入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丰富绘画的具体内容,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3.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小学美术教师要想更好地将现代绘画艺术的创新意识融入课堂教学,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对现代绘画艺术要有深刻的认识及见解,强化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为提高自身专业美术功底而持续“充电”,真正掌握现代美术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从而完成美术课的基本教学任务。第二,小学美术教师要实事求是,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选择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并关心学生,从而激发小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