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工民建论文

时间:2023-04-01 10:05:29

导语:在工民建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工民建论文

第1篇

1、1墙体节能应用

工民建工程节能设计中,外表面由于是能耗主体,因而成为了重要的管控对象。通常可采用有效的保温方式实现环保节能目标。例如外墙内保温技术或是外墙夹层保温以及外保温手段。针对墙体内表面,可应用保温材料,确保雨水不会造成较大影响,该方式应用起来相对简便且销量较高。对于建筑墙体外保温,需要外墙体之外应用保温材料并加盖防水涂层,进而有效的预防太阳辐射,抑制对墙体形成的危害影响,令墙角或是梁等方位更加便于处理,抑制热桥问题,实现冬季保暖以及夏季隔热的目标,预防墙体应力造成的损坏影响。

1、2屋顶节能技术应用

工民建节能施工中,屋顶维护结构较为重要,对建筑项目环保节能以及屋顶保温隔热效果显著。当前,较多建筑工程为更好的实现保温隔热目标,位于房顶设置了保温层。通常选择在防水层以下填充导热系数较低的轻质材料,以达到预期目标。例如,位于隔热层加设膨胀珍珠岩,或是应用玻璃棉、苯乙烯泡沫材料等。当前,绿化工程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工民建工程屋顶设计中,应用草坪或是花园,不但同大自然亲密无间,同时可起到美化环境以及保温隔热的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1、3门窗节能技术应用

工民建施工中,门窗为主要的耗能部位,其能耗比例可达到建筑工程消耗能源总量的一半。因此,门窗施工环节更应采用有效的节能技术手段。例如可应用新型玻璃材料,有效的调节宅窗以及墙比,合理的提升住宅外窗整体气密性,进而在一定层面控制热能损失导致的能源耗费现象。由于低辐射玻璃体现出较低水平的反射率,因此可提升保温性能,实践应用中可合理的选择应用。另外在把控宅窗以及墙比的过程中应确保北、东、西、南的比例分别低于20%、30%以及35%。还应确保住宅外窗呈现良好的气密性,为实现该目标,可采用密封性能优秀的新型材料,也可通过加装泡沫塑料封条达到预期目标。

1、4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

可再生绿色能源包括水电能、太阳能以及风能或是地热能等。当前,该类能源更多的应用在大众日常工作、生产生活与工民建工程施工设计之中。太阳能应用方式具体为加装太阳能热水器,使得光照以及热能可源源不断的传输到工民建工程中。另外还有一类不断推广的资源为地热。其呈现出低污染、应用成本较低的特性。可在寒冷的冬季满足工民建项目采暖需求,同时可达到夏季制冷的目标。该过程仅需要应用地源热泵使得地壳更深层次的热水被抽取出来。新时期,工民建工程施工建设中,显现出了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问题,因此,需要科学的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方能缓和矛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意义

工民建项目施工建设阶段中,节能技术实现了良好的应用与推广,同时受到较多单位甚至是国家的鼓励与支持,体现出了较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可以说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应用节能技术手段不但可提升工民建工程施工技术水平,节约成本投入。还可全面优化工民建项目构造,推进温床、墙体保温技术与采暖、空调节能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引领相关产业的全面更新域优化。另外,工民建工程应用节能技术手段可节约有限的资源,更广泛的引入太阳能以及天然绿色的低污染资源,对生态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使成本费用得到有效节约,并可提升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实现双赢发展。

3、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发展

就当前我国工民建工程节能状况以及现实国情,应进一步在建材应用创新上狠下力气,确保环保、节能建材的合理应用。实际上,节能技术离不开节能材料的合理应用,因此建材创新为技术发展创新的核心基础。科技发达的今天,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正在广泛开展。然而,我国较多新型材料的应用仍旧依靠国外进口,使得投入成本费用居高不下,会进一步加大我国财政压力。为有效的解决这一矛盾问题,应积极向着自给自足的方向发展,真正的节约能源。针对新型工民建工程项目的材料研发以及独立生产,政府单位应扩充投资力度,积极的突破技术难关,推动工民建工程节能技术的丰富应用以及高速发展。另外,应注重的研发人员的教育培养,如果单纯的依靠新型材料不能使节能环保技术得到有效发展,因此需要优秀的技术人才方能推动节能材料的丰富、蓬勃发展。相关单位应制定系列化的奖惩激励措施令掌握先进技术方法的高新科技人才积极的参与到实践工作之中,为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多元化发展贡献应有力量。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之上积极的开发研究,依法规划设计,编制合理科学的节能标准,确保先进技术的全面落实到位。

4、结语

第2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工民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和资源,因此要加强对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的改造工作。节能环保技术是在新时代下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把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到工民建施工中可以有效的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促进建筑行业的集约化发展。(1)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可以循环利用,所以节能环保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应用可以节约施工的成本。(2)节能环保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可以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缓解资源紧张的现状。(3)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节能材料的有效开发和高效利用。(4)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人们寻找新的环保、绿色能源,可以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5)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促进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高整个工民建工程的施工水平。(6)建筑行业所跨的领域比较大,涉及施工企业、建设企业、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人文科学、地质地矿等多个领域,因此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运用节能环保技术有利于节能环保技术深入到其他的领域并得到发展。

2节能施工技术在工民建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太阳能节能技术

太阳能节能技术也叫太阳能集热器技术,太阳能节能技术主要是通过吸收太阳能辐射,然后通过自身的转化产生的热能,之后将产生的热能传送给需要的物体。在工民建筑的楼顶安装太阳能节能系统可以充分的利用丰富、绿色环保的太阳能,并把它们产生的热能转化成电能,以便居民采暖制冷。

2.2采光节能环保技术

采光节能技术就是把大自然中的光转化成我们所需要的能源,在以往的工农建筑中仅仅对侧面进行采光,由于受空间的限制不能充分的利用自然界的光资源。利用采光节能技术进行采光可以全方位、大范围的进行采光,采光的质量好且效率高。

2.3节能技术在建筑屋顶的运用

在工民建筑屋顶的工程施工中,可以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例如浮石砂保暖屋顶面,还可以利用倒置型或架空型保温屋面节能技术设置屋顶。进而实现工民建筑节能的目标。

2.4节能技术在建筑围护的运用

在墙体的外部使用防水材料和保温材料形成外保温层,在墙体的内部全部使用保温材料形成内保温层。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的结合不仅对屋内起到了保温的作用还可以减少实体砖的使用,节省了建筑材料。

2.5室内采暖供电节能技术

室内采暖节能供电技术主要运用的是水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系统。利用水源热泵系统可以把外界的热能转移到室内,进而达到采暖的效果。利用太阳能系统可以把丰富的太阳能热量转化为电能,给住户供电。

3不断的改进节能施工技术,使其更好的为工民建建筑工程服务

把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到工民建施工中可以有效的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促进建筑行业的集约化发展。所以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充分的利用各种节能环保新技术,节约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缓解资源紧张的现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新能源的开发,提高整个工民建工程的施工水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节能环保技术也需要不断的发展完善,这样才能发挥它在工民建筑施工中的最大用处。首先要建设节能环保技术体系。国家要制定节能环保技术使用标准,建立和完善节能环保技术的管理和控制体系,使工民建施工中运用节能环保技术更加的规范。其次要加速发展新的技术,加强与国外的节能技术交流,借鉴和引进国外的先进节能环保技术新理念。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合作,通过不断的研发和改进,提升节能环保技术。第三,要寻找新能源,把新技术和新能源相结合,运用到工民建工程的施工中起到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4结语

第3篇

传统民间工艺品种繁多,艺术独特,历经千百年的锤炼,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世代相传,融合中外,推陈出新,闽南民间工艺从单纯的手工技艺上升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闽南文化和艺术的活化石。它以物化的形式融合于闽南民间的日常生活,体现出民间艺人质朴、纯真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闽南石雕整合了工艺元素和文化艺术,化顽石为神奇,极富艺术之魅力,繁多的种类、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驰名中外,独树一格。闽南木雕始于先秦,兴于唐宋,成熟于宋元,明清时期步入巅峰。既有古朴、淳厚的中原雕刻工艺的痕迹,线条流畅,人物造型生动,又具有闽南文化精巧的成分,充分表现出闽南侨乡的艺术特点,作品更是享誉海内外。闽南陶瓷均属民窑,从内容到形式,处处反映出民族化、大众化的特色。独特的瓷烧技术,精巧的工艺,简洁的装饰,体现了民众淳厚、质朴的审美情趣。闽南花灯将雕刻应用于骨架的设计上,绘画和书法融于纸面的花色调配上,造型和漂染工艺应用于花灯创作的整个过程。丰富的造型、柔美的线条、精巧的工艺,创造出一种意蕴和谐之美。闽南纸扎千年传承,内容丰富,造型生动,简练概括,经过剪、镂、镶、贴形成强烈的装饰效果,作品在海内外颇具影响力。闽南民众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资源具有丰厚的民俗内涵,艺术的原发性、创造性和手工技艺正是一切艺术表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同时也成为具有闽南特色的民间艺术手工制作课程的资源库。

二、闽南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当代艺术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分析—以漳浦剪纸为例

漳浦以“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享誉中外,素有“金漳浦”之美誉。漳浦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据《漳浦县志》记载:“元夕自初十放灯至十六夜,乃已神祠家庙,或用鳌山运傀儡,张灯烛,剪彩为花,备极工巧。”可见唐宋时期漳浦剪纸艺术就开始应用于花灯装饰等民俗活动。⑤剪纸俗称“铰花”,与刺绣艺术有关,常被应用于刺绣底样的创作。在中原文化如贴“窗花”习俗等影响下,漳浦剪纸逐步以独立方式使用在各种婚庆典礼、祭拜祖先等民俗活动中。如今漳浦剪纸已被世界认可,并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和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继承传统、力求创新是任何民间艺术发展的关键,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漳浦剪纸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主要表现在其艺术风格的独特性、艺术技法的原始趣味性和艺术品自身焕发出的美感。通过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从理论上探讨漳浦剪纸的构图形式、造型手法、创作意识等,增强在当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性、本土化的创新与应用,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探索漳浦剪纸与环境设计、装饰设计、平面设计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结合点,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新的设计艺术形式、设计语言符号使设计产生新的飞跃。

1.漳浦剪纸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漳浦剪纸所反映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闽南地区的地理环境、百姓的日常生活和传统习俗活动以及民间神话传说等,这些都以独特的符号融入剪纸作品中。例如,茶壶就是剪纸中最常见的装饰图案,这无疑渗透着闽南人爱喝茶的习惯;剪纸中常加入一些龙虾、鱼、螃蟹等水产品,这充分体现剪纸的闽南地域性和其来源于生活的传统特征。作为一种独特的设计素材,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文化的传承上,都将成为本土风格环境设计的创作源泉。同时漳浦剪纸在艺术表现上立足本土,注重主观想象,艺术构图奇巧、简练明朗、古拙抽象,表达着古老的民俗文化传统,具有浓厚的“原生态”趣味及“乡土味”气息,这对设计本土风格的环境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师应该以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为己任,唤醒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记忆,将其融入现代城市功能设计中,赋予建筑内外部的空间乃至整个城市浓厚的本土特色风情。漳浦剪纸主要运用红色,通常以单色为主,其他颜色作陪衬,在对比色中求谐调,颜色上的创新运用突出了工艺装饰效果。这对设计闽南本土风格的室内空间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可运用漳浦剪纸的图案,采用闽南地区的红砖、白石为装饰材料,设计出有关闽南红砖文化的主题浮雕、壁雕等作品。漳浦剪纸造型独特,收放自如,运用在现代室内外立体造型的细部装饰上,如隔断花墙、装饰品花架、屏风等,具有通风采光、借景叠景等功能,不仅起到了特殊装饰和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也增加了艺术氛围。另外,还可以运用闽南文化元素的剪纸图案制成各种镜框式、挂历式的装饰画和装饰品,以此带动室内陈设品行业的发展。窗帘、沙发靠垫、沙、桌旗、布艺床品等都可以采用漳浦剪纸传统图案,这不仅使室内空间更具本土色彩,还能寄托民众美好的愿望。

2.漳浦剪纸在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漳浦剪纸将闽南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图案的形式表现在作品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折射出闽南人的性格和意识形态。漳州剪纸利用本身图案的抽象造型来反映闽南地区的意识形态和思想,糅合闽南传统文化。现代装饰设计对于诸如漳浦剪纸这类传统工艺的应用遵循“批判和继承”的原则,既尊重其自身发展特性,又对其进行产品创新,既将其作为现代装饰的补充,又在现代装饰中很好地对漳浦剪纸进行有效地传承。传统漳浦剪纸在线条、构图、剪功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折射了闽南文化多元化的特征和细腻雅致的审美取向,传达了浓郁的乡土气息。现代装饰艺术中对于漳浦剪纸的应用可从以下方面为出发点:一是结合装饰设计作品的主题,充分挖掘漳浦剪纸的特点,在作品中对其在材料、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二是根据不同设计作品的特殊风格,在刺绣种类、色彩选择、图案设计等方面进行搭配,凸显出漳浦剪纸的固有特性,同时又在装饰作品中呈现出典型的剪纸特性。3.漳浦剪纸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鲁迅先生说过:“在现在,艺术上是要有地方色彩的,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⑥漳浦剪纸蕴藏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韵味,具有特殊的地域性和造型手法。比如,漳浦剪纸通常采用“排剪”技法,结合“阳剪”为主、“阴剪”为辅的表现手法,形成其在工艺上纤巧细腻,构图上线条简练、圆满匀称、对称平衡的特征。同时在物象形态的刻画上应用的简约意象表达方式或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等都可以为现代平面设计所利用。因此设计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将设计主题与剪纸图形意蕴相联系,从创意选题的角度思考选择恰当的主题表意,有目的地去把握对象的整体结构式样;二是从创新的角度在图形、材质、风格等方面上将漳浦剪纸包含的图形图像或其他意象特征进行夸张变形、化繁为简、重组创新,深化对漳浦剪纸艺术的价值认识,同时与现代平面设计的构型审美相结合,利用剪纸图形的形似和神韵创造出贴切的图形语言;三是在表现技法上运用“排剪”技法创造出新的设计表现语言,扩展设计的表达形式,将漳浦剪纸的视觉特征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之中。

三、民间工艺美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方法

“生产者的艺术是世代人民所创造、所传播并表现他们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文化艺术形式。”⑦民间工艺美术作为生活世界的认知和诉求,是群体意识与思想认识的一种反映方式,不仅包含了大量原生态艺术图形和工艺技法,还体现了人类本源的思维意象、审美观念和情感表现。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不仅是要拓展学生的技法表现手段和途径,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价值,真正体味到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和情感魅力,并应用于现代设计。

1.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开设民间工艺美术课程审美认知与创造力的培养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核心,民间工艺美术样式几乎都同时具备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基本要素。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以其审美鉴赏、技艺造型、品格精神等为基本内容,积极开设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题材的艺术课程。在教授过程中,采用教与学的互动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突出创造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材料的把握和认识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精神,激发独立思考的意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诸如剪纸、雕刻、漆艺、陶艺、编织等课程,着重把研究民间美术功能的实用性、技巧的高明性、题材的丰富性、装饰的生动性、形式的多样性置于首要地位,把创造具有独特性和地域性的艺术文化作为教学的宗旨,做好民间工艺美术资源向地方工艺美术课程的转化,由此将传统与现代、现在与未来相互融合,形成未来艺术设计教学的新方向。

2.成立地方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机构,定期举办展览和讲座发挥地方的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优势,发掘和整合地方文化资源,成立高校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机构。组建一支以地方高校教师为主的研究团队,同时聘请地方各个门类的工艺美术大师、领军人物为客座教授,共同探讨民间工艺美术资料的收集、整理、理论研究和相关教学工作。通过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保护、创新、开发和研究,积极运用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将传统工艺的实用性、经验性和学术性特征应用于校本教材的编写中,用时代和科学的态度加以继承和改造,通过条分缕析、去芜取精、发展提高,形成一个特色鲜明而又具有时代感染力的文化产品体系。在教学中将民间工艺如雕刻、剪纸、编织等引入课堂,活化课堂教学,同时又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民间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在设计领域中的突出表现。另外,可以让民间工艺大师将制作工艺直接带入课堂,通过举办专题活动,从表演技艺开始给学生讲授和示范制作工艺,让他们亲身体验民间工艺美术的神奇。定期开展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学术交流、课题研究和专题研讨等,形成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将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真正融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

3.创立民间工艺美术校内工作室和校外实践基地根据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种类,结合其美术特点对艺术设计教学实验室进行改造形成专门的工作室,以工作室为载体,通过选修等方式实行开放式教学,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如漳州剪纸工作室、惠安雕刻工作室、闽南“妆糕人”泥面塑工作室、树脂彩绘工作室等。工作室的教学主要采用艺人的“技”和教师的“艺”结合,即通过教师对设计作品创作思想的理论阐述与“请进来”的民间艺人的技术培训相结合,实现与艺人零距离的“手手相传”,将工作室中的工艺技术应用于作品的创作中,寻找与作品主题的契合点、差异点,改进民间工艺的表现形式,突出表现民间工艺技术的独特性,从而引导学生用民间工艺的手法来进行创新设计,提高设计水平。同时,“走出去”设立校外民间工艺美术实践基地,让学生到民间亲身去感受当地乡土乡情,欣赏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品,培养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情感和认同感,创造学习民间工艺美术的氛围,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研究水平。

四、结语

第4篇

些积极影响。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管理;问题;控制

0前言

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成为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研究的重点。其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偏多,同时其管理过程相对比较复杂,然而,为进一步确保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我们应该对工民建工程深入研究,以便提高施工质量。

1我国工民建施工现状

(1)施工复杂,很难实现有效的管理

施工过程相对复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施工参与人数较多、物料投入过多。而造成上述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民建工程属于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施工人员较多,特别是在施工场地,不仅人员多,而且人员素质有高有低,这样一来,在管理上难以对每位施工人员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在施工最后,如果出现个别施工人员违规操作,从而损害到工程施工质量现象较多;第二,由于对施工质量控制过程,物料投入种类较多,给质量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物料质量层级有多种,从而对工程的精准控制相对较难。

(2)施工资料存档相对落后,对施工管理带来一定影响

工民建施工管理除对施工人员、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材料等进行管理之外,还必须注意对施工资料存档管理。现如今,此点极易被建筑企业所忽视,误认为此项工作只是一种形式,如果有必要,也或者是在工程竣工之后,再将相关材料补齐。针对此情况,施工管理工程很难正常按照原有计划进行施工,而对于施工的管理也只是凭借以往的施工经验,缺少合理的依据。特别是在工民建工程最后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时,在处理时会十分麻烦。

(3)施工质量检验不达标,存在十分严重的管理漏洞

由于工民建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因此,它必然会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影响范围很难进行统计,所以,我们在进行施工管理时,通常是采用抽样检查的方式,同时,这必然会对建筑质量埋下诸多安全隐患,出现诸多施工环节不完全符合相关的标准规定,这是和国际标准相差相对较远的。

(4)施工管理意识偏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相对较高

现如今,安全管理意识在工民建施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其施工管理关系必然会对工民建工程带来巨大的影响。但是,目前有大量部分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未对安全意识引起高度的重视,从而造成现场施工人员对此重视程度不够深,比如:在施工现场,有些施工人员不按照规定要求,佩戴安全帽等。

2影响工民建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分析

(1)施工环境

可以说,施工环境会对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巨大影响,这样一来,在施工前,相关人员必须要对施工环境进行考察,从而更容易找出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科学、合理的利用有利的因素,从而将那些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才能将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缩到最小。其中,施工环节因素主要包含,地理条件、天气变化、噪声等,如果处理不够得当,那么势必会对工程施工的进度与质量产生巨大影响,甚至会埋下一定安全隐患,同时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施工的机械设备

近几年,因生产工艺的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得建筑施工设备数量与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技术含量也得到了快速提高,特别是施工机械设备,对工民建工程质量会产生巨大影响,而只有选用合理的设备,才可以大大提高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为工民建工程提供可靠保障。

(3)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质量也是影响工民建工程整体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以,施工单位在选用材料时,必须要选用经济实用的材料,切实提高采购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的辨别能力,并且,还要更好的把握施工材料市场发展趋势,避免因受利益因素影响而在施工现场中出现劣质的材料,减少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3切实提高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有效对策

(1)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安全管理质量

对于现代化的建筑企业来说,必须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将安全第一摆放在最前端,从而最终实现零事故率的目标。这样一来,在具体的施工管理工作中,要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作业时,要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此外,也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安全小组对施工人员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把安全管理落实到位。

(2)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所以,对于施工现场管理来说,要逐步强化对工序质量合理控制,一旦在施工最后出现偏差,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将其消除,从而确保每一道施工工序质量。此外,还要定期对工民建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避免质量事故的出现。

(3)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培训

由于当前工民建工程的施工人员素质相对较差,因此,尽管已经具备较为丰富的施工经验,但依然缺少一定的理论知识。因此,我们必须要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有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才能够使施工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与此同时,使工民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步。

第5篇

论文摘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肩负着国家基本建设的重任。建筑农民工是建筑业的主要从业人员,承担着建筑施工一线繁重的建设任务。长期以来,建筑业使用农民工不规范,缺乏针对农民工的有效管理制度,造成侵害农民工权益事件屡屡发生,阻碍了建设行业快速发展,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建立有效的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摆在政府、企业和所有农民工面前的迫切问题。

1建筑业施工企业本民工使用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约占GDP的7%。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6年建筑业的就业人员约有540.9万人,其中施工现场操作人员以农民工为基础。广大农民工为建筑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劳务市场中,客观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一些“包工头”随意用工,管理混乱,违法转嫁经营风险,严重侵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2、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严重不足,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给工程建设的安全和质量带来隐患;3、农民工队伍庞大松散,无序流动,给行业管理带来困难;4、工资水平低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严重;5、工作环境恶劣,农民工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6、十余年不变的价格体系,最大限度地去攫取人工费差价,安全、质量等方面很少或者基本不投入,导致部分工程项目施工如履薄冰。

2加强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业农民工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建筑企业通过招聘、甄选、培训、工资支付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农民工进行有效运用和管理,满足建筑企业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要,保证建筑企业目标的实现和建筑农民工发展的最大化的管理过程。

目前,加强建筑业农民的工人力资源管理十分必要,表现在:

第一,加强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源的管理是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建筑业只有通过培训和开发农民工,才能使其掌握、熟悉并提高自己的技能,以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第二,加强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源的管理是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适应并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断充实、更新和提高农民工的知识、技能、素质。而这一切,只有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实现。

第三,加强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源的管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建筑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能够使农民工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水平,工程质量会大大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也会有很大提高,从而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随之提高。

第四,加强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源的管理可以提高凝聚力。建筑企业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使企业的理念文化扎根于农民工的心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企业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

3强化建筑业农民工管理的对策思考

3.1从政府角度出发

完善并严格执行建筑农民工工资制度。第一,劳动保障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建筑企业工资支付信息网络和工资支付信用制度,对建筑企业工资支付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对克扣、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可以在媒体上予以公布;对有可能转移、隐匿的设备、产品及其他财务,可申请法院对涉案财务依法暂扣。

第二,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目前拖欠工资行为主要承担民事责任,惩罚力度较轻,导致建筑企业选择“不守法”策略。为促使建筑企业守法,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第三,试行“日薪制”。目前建筑企业实际实行的是“季薪”、“半年薪”,甚至是“年薪”,这为企业最后拖欠工资留下了口子。政府应出台文件,鼓励建筑企业在部分能按日计算工程量的岗位上试行“日薪制”。工资发放时间缩短后,既可应对人员的流动和变化情况,也能更有效地激励农民工提高工作效率。

重视建筑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第一,充分考虑频繁流动与受益的衔接。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该考虑到农民工工作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加强各地社会保障制度衔接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加强要求建筑企业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的费用的力度,对于未按要求给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建筑企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限制其投标权利,对于情节严重的要加大处罚力度。

优化执法环境

第一,明确政府各级部门职责,杜绝行政“不作为”。各级政府相关执法部门尤其是劳动监察执法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应认真反思自己的工作失职问题,要坚决查处行政“不作为”。

第二,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建筑企业处于强势地位,对农民工拥有绝对的控制和支配权,是建筑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的制造者。为了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发生争议时应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从建筑企业角度出发

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

第一,合理安排培训内容。一方面结合工程进度和工程项目对生产技术的要求确定培训内容;另一方面针对建筑农民工特点,根据农民工实际需要设计课程体系。

第二,完善培训软硬件设施。建筑企业民工业余培训学校可建在工地生活区,与工地食堂或活动室合二为一。企业要为农民工业余学校配备教学必备设施。

第三,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学校的师资队伍由企业负责人、项目部经理、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技能水平较高的工长、队长担任。同时企业应邀请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为农民工授课。

第四,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由于建筑农民工培训是典型的“工学结合”形式,企业即可利用政府的优惠措施,在工程任务不紧张时,开办农民工业余学校;也可给农民工指派“师傅”,现场指导农民工的操作技能;还可鼓励农民工自学成才,学习相关的技能、知识,提高学历水平。

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劳动保护

建筑企业应加强与农民工的沟通与交流,关心农民工身心健康。同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完善的生活条件,关心其身体状况和就医情况,注重对职业病的防治有条件的建筑企业,可建造一些低价位的适合农民工居住的住房,制定配套政策出卖给他们,使他们做工有单位,居住有定所。

保障农民工的工资权益,加强社会保障工作

建筑企业应该按照《劳动法》或约定及时支付农民工的主体工资、加班工资、各种津贴和补贴,做到不拖欠、克扣农民工的工资。建筑企业还应按照法律规定为农民工缴纳各类社会保险,尤其是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避免劳动争议。

做好农民工绩效考核工作

在工作上应注重对农民工工作业绩的考核,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对于那些工作表现突出、业务精良的农民工应给予褒奖。同时允许建筑农民工可参加企业的劳模评比,对工作业绩出色的农民工,企业要提拔重用,为其他农民工树立榜样。

从建筑业农民工角度出发

提高职业技能。建筑农民工应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参加职业技术培训。根据自己在建筑业所从事的工种和自己的兴趣,选择最适宜自己的各级、各类职业知识和技术,特别是不断涌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夯实职业能力基础,做到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有了良好的专业技能,才能有事业的发展。

加强文化学习。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具备基本的文化素质。建筑农民工文化水平低,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更加重要。建筑农民工要自觉主动地学好文化知识,做到持之以恒。建筑也农民工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和学习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挤出时间多读书,多看报,多思考。积极参加各地为农民工举办的文化学校和培训班学习。有条件的农民工还可以参加更高层次的学习,如高等自学考试学习,以获得更高学历。

遵守公德、法规。建筑农民工要想获得社会的尊重,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建筑业农民工要克服“小农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注意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树立牢固的守法意识注意养成遵守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选择合法的维权渠道。

参考文献

[1].萧鸣政.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2].余红,丁.中国农民工考察[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

[3].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第6篇

舆论,就是公众意见的总和,也可以说是大多数人对同一事物相同或相近的看法的总和。舆论作为一种人的观念的表现形式,在人类社会形成的同时,也就跟随着产生了。舆论是一种民心的体现和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在现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发展起来之前,舆论就主要通过口头的形式进行传播,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传播手段也不断改进,先后出现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形式的媒介,尤其是近年来电脑网络的兴起,为信息的传递、资源的共享和意见的集成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每一个上网的人都能够通过键盘和屏幕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于某个事件、某个人物的看法,各网站的BBS关于当下热门话题的讨论也往往是趋向白热化。

新闻媒体与公民舆论监督的发挥

新闻媒体是形成舆论的阵地

报纸、电视等媒体通过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提供给受众来自外界的各类信息,大到国家元首间的互访和会谈,小到住房政策的变化、菜价的变动等日常事务。既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大量的谈资,也为他们就关心的事务形成各自的观点提供了参考。民众不知情,就无从了解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就无法做出言论和行为上的判断。因此,新闻媒体要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地传播新闻信息,以满足受众的需要。

新闻媒体是反映舆论的阵地

公众的意见在最初形成时是一种各执己见,众说纷纭的状态,就像是千百万个并列的细胞个体,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有的意见被另一些更有说服力的意见所改变。这是一个复杂而流动的过程,分裂,重组同时间产生,就如同几股并行而相互挤压的旋涡,最后,大部分人的意见得到了统一,这种共同的意志和愿望就成为了当前的主要社会舆论,进而形成了强有力的社会向心力,就像台风的中心,汇聚了来自各方的力量,这时,舆论一经形成,就不容忽视。现代的社会变化极快,瞬息万变,舆论的形成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新闻媒介发挥其快速,及时的优势,捕捉人们所关心的题材,进行报道,同时对有争议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加以引导,能够起到理顺社会情绪,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新闻媒体是舆论监督的阵地

社会需要监督,政府需要监督,个人同样需要监督,一个现代社会的良性运作,是绝对少不了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的。在我国,除了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党内监督等手段外,新闻舆论监督也是一个极其重要和有效的方式。随着新闻事业迅速发展,报纸电视上的评论逐渐增多,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南方周末》等媒体,都成为全国人民非常熟悉的“监督强手”。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认为,他人的观点对单个人的观点和行为有相当大的规范和制约作用,这种作用甚至像法律一样威严。在洛克那里,因为舆论,法律有涉美德和恶行,但究其实质,舆论乃是指影响人们观念、行为的社会氛围和风俗习惯,即在各种人类社会中、种族中、团体中,建立起一种尺度,使人们按照当地的判断、格言和风尚,来毁誉各种行为。

新闻舆论在建构公民意识中的作用

公民意识指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其核心正是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即公民关注公共事务、监督权力运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在现代社会公共领域本身是一个独立领域,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它提供的是一个发表意见、讨论的场所,不同的观点在这里得到碰撞,谬误的观点受到真理的指正,从而归于理性。这样的社会讨论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公共空间,政府利益和公众利益在此空间内部进行争辩、妥协和搏弈,最终产生了利益均衡的最优化方案,维护了社会稳定。对于社会的运作和进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当前,构建公共领域的重担就主要落在了广大的新闻媒介身上。

新闻媒体可以通过舆论诉求,培植人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当前中国社会的现状来看,公民意识还是比较缺乏。这极大的妨碍了我国公共领域的建立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心理中,“服众”、“保守”、“无我”等思想占据了相当大的空间,要对其加以改变,培养公众的“独立”、“自我”、“进取”、“向上”、“民主”等心理因素,需要舆论引导来形成大环境。

新闻媒体进行舆论宣传和舆论监督时,可以提高受众的公民意识

首先,从舆论的所指对象上讲,可以从多个侧面教育受众。在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不公平现象进行舆论监督时,就能够教导受众学习运用手中的权利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受众在阅读这些报道时,潜移默化的,就增强了自我的权利意识;其次,新闻媒体能够利用其自身优势,积极的建构“公共领域”,在群众当中引发对某一难题的讨论,从而将受众的意见吸纳进决策中去,这样一种公共的征求意见的方式,能够让群众感受到作为一名公民的责任和权利,若使这样一种讨论的形式成为习惯,受众作为一名公民的民主意识会明显提高。

第7篇

【关键词】公民问责 社会契约 人民 公共选择理论

公民问责作为行政问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对政府及其官员的问责。具体是指以公民和公民组织为主体,以保障公民权益为目的,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官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复议、诉讼等方式,对其实施监督和追究责任。公民问责是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是现代公民权利的重要构成要素。对公民问责进行理论探源和价值分析可以更好地推动行政问责制的发展。

公民问责的理论逻辑

责任的产生—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由格劳秀斯提出后,经过霍布斯、洛克以及卢梭等人的论证逐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无论是霍布斯、洛克还是卢梭都把“自然状态”作为自己理论体系的基础和前提,他们都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有着与生俱来的自由、平等、独立等权利。但是由于自然状态存在着种种缺陷与不便,人们便订立某种契约。霍布斯认为,人们在签订契约时把自己的全部权利让渡给者,由者代表人民行使普遍意志的权力,这个者是专制君主及其政府。洛克认为,人们在订立契约时把自己的部分权利交给一个受大多数人委托的权威机构(政府),让它拥有最高的权力来保护人们的一些天赋权利。卢梭则认为,人与人之间通过签订契约结成社会共同体,共同体的意志即公意。公意要进入实施状态,就需要有一个执行的组织机构,这样,人们又同政府签订契约,由它来掌握社会管理的治权,但前提是政府必须保护公共利益、公民的自由和生命财产安全。

由此可见,社会契约论者的契约理念虽然在权利让渡的形式、公民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来说社会契约理念都包含了一些最基本的因素:即政府是社会契约的产物,是人们在平等、自由和公意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契约关系,人们订立契约后,把自己的全部或部分权利交于政府,从而形成公共权力与公共意志,使政府具有合法性。当然,政府在享有权力的同时也必须遵守一定的义务,承担相应的责任,政府作为拥有责任和权力的一方必须要对授权者负责,保证责任的履行,这是社会契约论的必然逻辑结果。正因为人民的授权,政府的行为如果超出了建立在公意之上的契约所预设的宗旨或范围,没有完成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则其权力的合法性必将动摇。因此,一个按照契约理念履行职责的政府必须是一个有责任的政府。

责任的缺失—委托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当今社会,政府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和认可,政府作为权力的人应当为人民的利益而负责任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人民同政府间的这种授权与被授权关系,可以看作是一种委托—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使得政府有失责的可能。委托理论认为,由于人(政府)具体管理着事务,和普通公民相比,在信息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掌握着比委托人(人民)更多的信息,因此有条件凭借这个优势来获得更多的私人利益,从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因为政府行为具有理性和自利的特征,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委托人和人之间的目标和利益差异,因而容易产生有悖于政府公共性的行为。为了有效地促使政府认真履行职责,人民必须选择有效的机制来监督和约束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

美国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布坎南认为:身为一个人,无论他地位如何,无论在政治活动中还是在经济活动中,他的动机与目的都具有相似性,也就是满足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政府作为人类的组织,它是由各个机构组成的,而机构又是由许许多多官员个体组成的,政府是追逐自身利益的人的群体总和。政府官员和政府机构都有自己的行动目标,官员们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政府机构谋求部门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目标并不一定符合公共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背离就导致了各种责任缺失问题的出现,这种责任的缺失需要来自政府外部的监督和制约。因为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政府,如果通过内部监督来弥补政府失灵,其结果只能是救治的失败,因此来自外部的民众监督则显得势在必行。

谁来问责—人民理论。人民理论是由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来的,它是近现代西方国家宪法的思想基础之一,人民思想表达了这样一些基本理念: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但人民并不直接行使,而是把它交给能够代表人民意志的权力主体来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政府则是这种权力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政府权力能够按照人民的意志行使,它需要随时接受人民的监督,由于在民,国家只能是人民的仆人,相对于“人民”而言,政府的权力只能称得上是“治权”,是处于从属地位的。政府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能是人民的官吏。因此,人民能够对政府权力的行使进行监控,有权对各级政府及其官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问责。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明确了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本源。《宪法》第二十七条进一步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以上规定,明确了公民对于政府及其官员的问责权利以及政府机关必须接受监督的义务。总之,公民作为者,对于政府及其官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应该能够以者的姿态站出来说话,主张或指控政府及其官员的责任,要求政府及其官员作出回应,制裁和惩罚那些失责或卸责的行为。①

公民问责的实践价值

促进政府对公民利益的维护。在现代社会,政府的首要责任是对民众负责。作为单一行政系统内部的同体问责却存在着诸多弊端:例如彼此相熟而息事宁人,互相袒护;害怕部门利益冲突而不闻不问;怀着“遮羞”心理而不愿问责。②而作为公共利益维护者的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这些异体问责主体,虽然会对政府履行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但政府是否履行责任以及责任履行到何种程度,对他们自身利益并无直接影响,这样就难免出现消极问责的现象。但以公民为主体的问责,独立性强,较少受到来自行政体系内的约束和干扰,因此能够站在更公正的立场上,态度坚决地实施问责,以保证问责的效果。而且对公民而言,政府职责履行程度、政策实施情况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相比权力监督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更具有监督与追究的自觉性和彻底性。公民这种问责态度促使政府及其官员在行使行政权力、作出行政行为时,必须考虑民众的意志、利益和要求,真正把“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落到实处,从而保护公民的利益,做到对公民负责。

加强政府与公民的合作沟通。公民问责作为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它是一种指控或追究政府及其官员责任的社会活动,这种责任的追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政府与公民的紧张关系,但是从长远来看,公民问责可以使民众的不满与需求及时反馈到政府部门,而且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增长,广泛的公民问责正在形成“倒逼”效应,使政府必须应责。政府在回应民意的过程中可以宣传、评价施政理念,解释、修正既定政策,给民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样一种经常性的问责—应责关系,有利于促进一个合作社会的形成。公民问责从本质上讲是公民参与国家治理的过程,它是当然的治理主体,同政府一起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形成“善治”的实践。公民通过问责表达愿望、宣泄情绪,维护自身利益,政府了解公民的诉求,与公民进行对话和协商,代表公民利益作出相应的决策,解决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这样,一方面增强公民对政府的认同感,政府的决策将会赢得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公民行为也会赢得政府的信任。由此,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信任程度增强,合作空间进一步扩大。

构成对政府权力广泛而有效的监督。公民问责是一个监督政府活动的过程。同其他问责方式相比,公民问责的主体是最广泛的。每一位公民都是一名监督员,都可以随时随地的监督政府行为。而权力机关或专门的行政监察机构在进行监督和问责的时候,面对庞大的行政队伍和行政事务,需要付出相当的人力和财力,耗费大量的时间,但监督范围却是有限的。由公民启动的对政府机关及其行政人员的问责,由于每一位公民都是一名免费的检察官,对于减少行政监督机关的监督成本,扩大监督范围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全体公民都具有了行政问责的意识和能力的时候,也就在整个社会构建起了广泛而全面的对政府权力监督的网络。而且,如此数量庞大的监督主体进入到问责制度中来,对于政府机关及其行政人员来说无疑是个威慑。藉此可以大大减少违法违规行政行为的发生,公民问责的事前防范作用就得到了有效发挥。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注释

第8篇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的是“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创新性”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体现“与市场接轨,适应行业需求”的宗旨。按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要求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结合行业发展变化、根据用人单位意见和建议,制定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专业设计及培养方案。在专业设置过程中结合“现代艺术设计”与“云南民间工艺”制订出产业需求的专业,紧密结合“艺术设计类”设置课程,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在云南省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的地位,强化专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更新培养理念,突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凸显“云南艺术民间工艺”课程建设,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

将云南民间工艺成果、技术、内容充实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倡导以民间艺人与教师“1+N”指导教学、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形成具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考试手段。在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民间手艺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传承学生学习民间工艺的制作,同时设计专业教师则负责传授现代的设计理念和现代工艺,通过“调研、改进、提高”的良性运行机制。

(三)建设双师型队伍,引进民间手艺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改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的职称和学历结构。

引进民间手艺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继续完善双师型队伍建设,加大双师型教师比例,加大引进人才力度,争取每年引进1-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力争在引进教师的学历结构上实现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突破。在引进高水平人才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每年选派3-5名学术梯队中的教师外出进修或到国内外作访问研究。拓展与企业界的联系与合作,聘请一批有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和创业指导教师,努力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四)共建设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训平台,探索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努力做好云南区域内民族文化的重新发掘与设计,充分利用云南地区的民族文化多元性和旅游资源丰富优势,努力将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教育实践,成为区域的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投入专项资金,建设艺术设计工作室和设计工作室,民间工艺设计实训室,同时邀请民间艺人和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人到校进行讲学。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积极与云南省设计企业展开合作建立了“艺术设计实训基地”。

(五)建立与市场相协调的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以项目(任务)为中心、案例驱动教学,强调真题真做,模拟真实场景、运用真实项目案例,实现以就业为导向,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应用项目真实案例分阶段、按项目方式进行学习程度考核,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形成了一条从课堂、实验室、工厂、公司到市场的特色教学链。完善相对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形成本专业的特色教学经验。

第9篇

【关键词】农民工 文化权益 保障 完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至“2015年,形成相对完善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文化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民工文化服务切实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因此,加强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问题的研究,是贯彻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一、农民工的文化权益的基本状况

(一)文化生活的贫乏。农民工的劳动强度普遍较大,工作时间长,休假休息日较少,务工收入偏低。由于务工地的排外和歧视,政府和企业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有限,再加上自身的自卑,交际圈狭窄,融入务工地居民的生活圈十分困难,其娱乐休闲方式显得十分单一。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匮乏不利于增强农民工对务工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容易导致社会不良的精神文化现象、产品和服务的滋生。

(二)培训权益的缺失。我国农民工的总体素质不高,文化程度偏低,专业技能较弱,适应的岗位狭窄,大多数从事脏、苦、累、险、毒的体力劳动和相对简单的低层次脑力劳动。全国总工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平均年龄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岁数基本为刚毕业年龄。这意味着培训不仅对于企业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而且对于农民工个人的发展尤为重要。但是农民工的培训权益缺乏有效的保障。

(三)子女在务工地受教育权益的缺失。长期以来农民工子女在务工地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地解决。尽管教育部门也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要求保障农民工子女在务工地顺利入学,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费有限,一些地方仍然以户籍为借口做出限制,这些都使得农民工子女未能充分享受务工地均等的优质教育资源。除义务教育外,农民工子女在务工地接受高中教育的难度更大。

二、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的重大意义

(一)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是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农民工大多集中在制造、建筑、传统服务业等领域,承担着最苦、最累的工作。由于受到自身经济、时间、居住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基本文化权益实现的程度还有较大欠缺。因此,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要求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他们和所在地居民一样,享受到普惠、均等、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加大面向农民工的文化投入、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文化资源供给等方面的力度,增加农民工文化服务网点和文化服务总量,强化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激发农民工群体的文化创造活力和文化传播活力,将会有力地促进城乡文化统筹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从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三)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是建设农民工精神家园,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农民工背井离乡、身心长期处于城市的边缘,耳闻目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心理容易失衡,容易引发一些社会问题,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文化熏陶、心理疏导,有效地满足农民工的精神文化诉求,加快建设农民工的精神家园。只有认真做好农民工文化工作,为农民工了解城市开通更多的渠道,搭建更好的平台,帮助农民工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尊严感和幸福感,才能有效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农民工文化权益保障机制的完善建议

(一)构建以农民工为主要对象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工融入城市,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权利。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达2亿多人,其文化需求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之间尚存在一定缺口。因此,应充分考虑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构建积极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使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构建农民工技能培训机制。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适应经济结构调整、逐步融入城市的重要途径。目前,很多农民工没有一技之长,在求职过程中经常面临“技术尴尬”。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农民工对技能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体会得很深,普遍具有接受培训的愿望,但较低的收入限制了其参加高层次培训的机会。为此,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农民工的实际情况,满足他们接受技能培训的愿望。

(三)明确政府的职责,加大对公办学校的投入。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要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扩大城区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中小学校的数量和规模,让更多的公办学校向农民工子女敞开大门。建议政府要以逐年递增的方式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要向承担义务教育任务重、接受农民工子女多的学校倾斜,帮助农民工子女集中的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要长远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新城区学校的改扩建工作。

(四)构建农民工文化生活的质量保证机制。满足农民工文化生活需求,不仅要注重量的增长,更要强调质的提高。受各种因素影响,农民工文化生活方式及内容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容忽视的是,部分农民工消极、落后、颓废的文化生活方式依然存在,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目标相悖。因此,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应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农民工的思想阵地,帮助他们抵制庸俗文化、落后文化、颓废文化的侵蚀。

基金项目:2013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2013lslktfx-18)。

参考文献:

[1]叶文姬.转型期农民工问题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雷世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