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9 02:30:17
导语:在文化习俗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冬至的传统文化和习俗_冬至都有哪些风俗”,欢迎阅读与借鉴!
冬至的文化习俗1冬至的由来: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土圭测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国的中心)。这种方法的要义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即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 用这种方法测到的就是“土中”洛阳、“洛邑”的理论位置。
依周公测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逸周书·作雒》载:“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定天保,依天室”,国家社稷(都城、宗庙)完成之后,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礼作乐,详细制订了国家礼仪制度,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至汉代依然如此,《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周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的习俗:
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汉唐以来,宫女冬至后的女红,每天要多用一根线。这也就是民间说的“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从冬至开始就“入九”了,人们往往在这天画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个瓣,名为“九九消寒图”,每天用红色涂一瓣,涂尽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称“数九”。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有的在这一天“晒冬米”。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冬至食文化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较为普遍的`是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的文化习俗2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2015年的冬至是:2015年12月22日。
冬至习俗: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更是流传下了丰富多彩的冬至饮食习俗,各地冬至饮食习俗也是很有趣的。例如,北方吃饺子,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而南方则吃汤圆、年糕、赤豆粥、黍米糕等。
汤圆
北方人吃馄饨和饺子
在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其他北方人来说,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
在超市销售冷冻制品专区可以看到,冷柜里摆满了状元、哈好妹、湾仔码头等各种品牌的速冻饺子和馄饨。不同地方的.人们对馄饨的称呼还不一样,比如广东人把馄饨称为云吞,湖北人则称之为包面,江西人称其清汤,四川人称抄手。河南人在冬至这天,要吃“捏冻耳朵”。原来,吃“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据说是吃了饺子后,可以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被冻掉耳朵。
江南一带吃汤圆
古诗有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在江南的超市里,思念、海霸王等各种品牌的大大小小的速冻汤圆被摆在了显眼位置,每个品牌的厂家促销员都摆上一个电磁炉,将煮好的汤圆送给消费者品尝,以此吸引大家购买。
据了解,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之一。广东潮汕人把冬至称为冬节。冬至的时候,他们也有吃汤圆的习俗,而且有“吃过冬节圆,就算大一年(岁)”的说法,意思是说,吃了冬至的汤圆,便又长了一岁。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江南百姓在冬至前,常用糯米粉做成面团,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馅料,制成汤圆。对于江南人来说,“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因为“圆”有“团圆”、“圆满”之意,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以此寄寓对来年合家团圆的祈福。此外,江南水乡还有在冬至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广东人吃冬至肉
对广东人来说,冬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甚至比春节还重要得多,所以,广东人有句话叫“冬至大过年”。
据介绍,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桌大鱼大肉、腊肉腊肠,谈笑风生地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大吉大利。有些广东人还有在冬至这天向亲朋好友送腊肉的习俗。为此,各家超市精心设置了红红火火的腊味坊,里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腊肉、腊肠、腊鸭、火腿、咸肉、熏肉等,不仅有散装的,还有袋装的,让市民各取所需。为了吸引市民购买,有的超市还派出工作人员,在超市外面摆起腊味品摊档,向过路的市民销售腊肉制品。
泉州人“冬节不回家无祖”
泉州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但清嘉庆《惠安县志.风俗志》对冬节吃丸是这样解释的:“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门。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阳始生,黍先谷而熟,而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荤素五味,入夜,又举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饼菜。泉俗过年,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据说都寓有“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旧时如属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词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合称春冬二祭。祭仪十分严格,参加者虔敬至诚。
在惠安,冬节除祭祖外,还有一些清明节同样的习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百无忌讳。
宁夏银川冬至这一天“头脑”也能吃!
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五更天当家的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水汽炒干后放姜、葱、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调和面、精盐、酱油;肉烂以后放木耳、金针(黄花菜)略炒,将清好的蘑菇汤加入,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就做好一锅羊肉粉汤了。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冬至,老百姓叫鬼节,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饺子,就买吊炉三尖饼子、茴香饼子泡着粉汤吃。羊肉粉汤黄萝卜馅饺子,对银川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饭食,外地人一吃却赞不绝口。在外地很少见这样香辣可口的饺子,这也算是银川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吧。
上海:家家户户做汤圆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
冬至的文化习俗3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饮食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南方则有冬至吃汤圆的习俗。现在,我们共同阅读全国各地冬至有什么不同的饮食风俗。
北方冬至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滕州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伏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江南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番薯汤果
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
“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
汤果,跟汤团类似,但个头要小得多,而且里面没有馅。汤果也被叫做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老宁波也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法。
宁波人在做番薯汤果时,习惯加酒酿。在宁波话中,酒酿也叫“浆板”,“浆”又跟宁波话“涨”同音,取其“财运高涨”、“福气高涨”的好彩头。
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台州擂圆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节气,在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祷祖先保佑全家人来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后全家人欢乐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圆”(擂圆,又叫硬擂圆、翻糙圆)是台州的老传统,擂圆取圆圆润润、团圆之意。擂圆是用糯米粉做的,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揉成面团,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圆子揉圆,煮熟后放在豆黄粉里滚拌,因为这个过程临海的方言叫“擂”,所以冬至圆起名叫“擂圆”,而豆黄粉是用黄豆炒熟后磨成粉再拌入红糖,味道香甜浓郁,配上糯米圆的细腻糯软,令人食欲大增。
苏州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江西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福建人祭祀时的供品。麻滋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麻糍也是闽南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产最为出名,其原料为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香甜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
合肥吃冬至面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面的风俗与节气、气候、农事有关。冬至过后即是数九寒天,每隔九天数作一九。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吃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才算是过了一个冬至。
广东潮汕的汤圆
潮汕地区汉族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
潮汕的人们吃了冬节圆后,还要在家宅的门、窗、桌、橱、梯、床等显眼处粘附两粒冬节圆,甚至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现代台湾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描述台湾冬节(闽南语称冬至为冬节)之日“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圆仔致祭祖先……从大门、小门、窗门、仓门、床、柜、桌、井、厕、牛舍、猪舍都得以冬至圆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四式汤圆
先将绿豆、红豆、糖冬瓜、芋头分别煮或蒸熟,去皮,分别加入白糖、芝麻、熟猪油等调味品制成四种甜馅料,将汤圆皮分别包入四种不同的馅心,做上记号。将四种汤圆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装不同馅料的汤圆各一个。
浙江嘉兴桂圆烧蛋
冬至古代为大节日,嘉兴重冬至,俗谚“冬至大似年”,保留古风。据《嘉兴府志》(卷34·风俗)记载:“冬至祀先,冠盖相贺,如元旦仪”。民间崇尚冬至进补,有赤豆糯米饭、人参汤;白木耳、核桃仁炖酒、桂圆煮鸡蛋等。
至今,嘉兴仍然传承冬至吃“桂圆烧蛋”的习俗,老人们说因为一年中冬至夜晚最长,不吃的话会冻一晚上,半夜还会肚子饿。
合肥南瓜饼
冬至过了眼看年,合肥人到了冬至都要吃南瓜饼,大街小巷弥漫着南瓜饼的香味,并且还有一句谚语叫做“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就是说过了冬至,就会夜短日长了,
冬至的文化习俗4霜降刚刚过去,接下来,我们就要迎来今年的立冬时节了,那么大家知道立冬时节习俗都有哪些吗?各地的立冬时节习俗有什么不同吗?
立冬时节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的比喻。
关于立冬时节习俗,在食俗方面,立冬则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立冬时,到市场买倭瓜,已很少见。这种倭瓜是夏天买的,存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做饺子馅,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同时,古代认为瓜代表结实,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冬至也叫“过小年”,百官向皇帝朝贺,民间互相拜贺、宴请。普通百姓则食馄饨,象征咬破混沌天地,迎来新生。
而在我国南方,立冬时节习俗主要是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冬至的文化习俗5冬至
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由来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冬至传说
一、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二、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为何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温馨小贴士提醒您:
1.怕冷与饮食中缺少无机盐有关,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
2.冬季保健应适当吃“冷”,常饮凉白开水有预防感冒之效。
平时要多饮水,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裂,邪火上侵。
3.香菇味道鲜美且具有防治流感的功效,常吃还能阻止血管硬化。
4.冬季常吃萝卜,可达到止咳化痰,清热解毒之功效。
5.多吃蔬菜、水果,如葡萄、萝卜、梨、柿、莲子、百合、甘蔗、菠萝、香蕉等,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起到清火解毒润肺之效;
多吃豆类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腻厚味;少食用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烧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状。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耐寒能力;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因此,冬季适当增山芋、藕、大葱、土豆等根茎类蔬菜中含有大量矿物质和热量,经常食用也可增强人体抗寒能力。
6.冬天想通过食物“保暖”,不一定非要多吃性热的食物。
低温会加速体内维生素的代谢,饮食中应及时补充。 7.冬季早晚温差大,要及时增加衣物,防止受凉。常吃些大蒜可以预防感冒。
8.积极参与健身运
动,慢步、爬山、散步、游泳等等,都能使身体得到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冻疮应多参加各种运动,经常搓手、跺脚。
9.冬天适当吃点凉菜还有利于减肥。
由于天冷人们喜欢吃油脂多、高热量的食品,加之户外活动减少,因此易发胖,除了注意体育锻炼外,适当吃些凉菜,能“迫使”身体自我取暖,多消耗一些脂肪。
“客家门匾”习俗最早起源于客家先民南迁后的“同宗认祖”,后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得到客家先民们的传承和发展。上犹客家门匾习俗的源流从形式上是由民间姓氏挂“堂匾”和“牌匾”演变而来,从内容上是由南迁的汉民将古代士宦人家挂“阀阅功状”演变而来。“门匾”没有“阀阅”那么庄重,但却比“阀阅”简单、美观、实用。正是这个原因,“门匾”替代了古代士宦人家表示豪门高第的“阀阅功状”,进入了平常百姓家,演变成今天这种相对固定、千家万户喜闻乐见的门匾形式。
它往往记载着一段历史,叙述着一个故事,表达房主的一种理念,并随着家族的繁衍而世代相传。这种现象一直保留延续到今天的上犹城乡,并把它作为客家人崇尚祖训、铭记历史、注重家教、爱惜名节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
千百年来,这种文化现象在客家聚居地上犹,得以延续和发展,现有80%的居民都保存有客家门匾。上犹客家门匾习俗流传的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无论是数量上还是使用的普及上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文化的一景。
这种客家门匾习俗就是在民居大门的门额上制作一块长方形匾框,选取与自家姓氏相关的成语、典故或体现房主理念的一个词语镌刻其上,有的还配上吉祥图案,融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其内容或展示客家人迁徙发展的历史,或叙述先辈的嘉德懿行,或表达房屋主人的行为处事准则,意在褒扬先辈功绩,垂训后人创业。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实属罕见,堪称客家文化的一块“活化石”。
每一块门匾都是一部微型族谱,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是客家人尊宗念祖、家族兴旺的重要标志,也是研究家族史、客家迁徙史和民族史的珍贵资料。
上犹客家门匾习俗的内容可以分为传统型的和现代型的两部分。传统型的以姓氏郡望、堂号、祖居地和历代名人的有关信息以及中华古籍名言警句为题。
以姓氏来源为内容。如冰清玉润(凌姓):这里的冰字代表凌姓。据史书记载,凌姓的祖先在周朝王室担任储藏冰块的官员,叫凌人,“凌”,就是冰。
沈根传芳(叶姓):叶姓是春秋时叶公的后裔,叶公姓沈,名诸梁。
以姓氏先辈的祖居地、迁徙经过地、郡望为内容。郡望,是古代称一个姓氏成为名门望族时所在的河南省境内,钟、陈、赖等姓的祖先在颍川郡形成了名门望族。
太原遗风(王、易等姓):古代太原郡在现在的太原地哉,王、易等姓的祖先在太原郡形式了名门郡望。
以姓氏堂号为内容。堂号是一个姓氏或其中一个支脉的称号。
至德流芳(吴姓):“至德”是吴姓的堂号之一,来源于孔子的一句话。周朝周太王的大儿子泰伯,为了实现父王把王位传给二弟季雍的儿子姬昌的愿望,就与大弟促雍出走至今江苏地邑,先后三次放弃继承王位的机会。后来孔子评论这件事时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也,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紫荆传芳(田姓):“紫荆”是田姓的堂号之一。来源于一个分财产的故事。据田姓族谱记载,田氏28世祖田真、田庆、田广兄弟分财产时特别公平,要将房前的紫荆树劈为三份,搭配均匀,谁知道当晚紫荆树突然憔悴。第二天,弟兄们叹道:一株树木听说要分开就憔悴了,可见人还不如树木。于是大家不再提分财产的事,紫荆树也茂盛如初。
诗礼传家(孔姓):“诗礼”是孔姓的堂号之一,为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御封。据《论语》,孔子曾对其子孔锂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不学礼,就无法立身。这里的“诗”是指《诗经》,“礼”是指行为规范。
以姓氏先辈、、历史名人的有关信息为内容:
以名人的字号或誉称为题。
文正遗风(范姓):“文正”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谥号。
紫阳世泽(朱姓):“紫阳”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别号。
四杰传芳(王、卢、杨、骆姓):四杰是指初唐四位杰出的文人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
以名人的工作地、隐居地为题。
苏湖流芳(胡姓):苏州湖州一带是北宋教育家胡瑗讲学的地方。
富春流芳(严姓):富春江是东汉名士严子陵耕钓的地方。
溪世第(吕姓):溪是吕尚即姜子牙隐居钓鱼的地方。
以名人的官称爵号为题。
文林第(钟姓):唐代,福建上杭人钟以福任梅县县令,封为文林郎。
秘书世第(赖姓):唐代,江西于都人赖裴中进士,任崇文馆校书郎,他不上任,回家耕田,大家称他的住居为秘书里。
越国流芳(钟姓):唐代,江西兴国人钟绍京任中书令,因立功被封为越国公。
以名人的任职殿阁、职务为题。
端明衍庆(蔡姓):北宋福建仙游人书法家、桥梁建筑家蔡襄是端明殿的学士。
校书世第(刘姓):西汉江苏沛县人,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刘向曾在皇宫的天禄阁校对经书。
东观流徽(黄姓):汉代,江夏人黄得受皇上指示在东观这个藏书之所读书。后来做了大官。
以名人传说为题。
蓝田世泽(阳姓):传说汉代阳伯雍曾因行善被仙人授于“玉”的种子,在蓝田种下了玉,后来得到白璧一双做聘礼,讨得一位好妻子。
藜光衍庆(刘姓):传说西汉刘向在天禄阁校对经书时,在元宵节之夜,天上的太乙星官敲门而入,点燃青藜杖为他照明。
以名人的品德涵养为题。
梅鹤风标(林姓):北宋杭州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终身不做官。
百忍成金(张姓):唐代山东郓州人张公艺九代同堂,高宗问他和睦相处的秘诀,他在纸上写了一百个“忍”字。
卧雪高风(袁姓):东汉时河南尚水人袁安,遇雪天,因不愿打扰他人而在家卧床休息时被冻僵,官府认为他是贤人,举他为孝廉,后不但作了大官,而且为政清廉。
清白传家(杨姓):东汉时陕西人杨震任太尉,他不置办产业留给后代,而把清白廉洁作为遗产。
夜读传芳(欧阳):北宋时江西吉水人欧阳修,小时候家居贫寒,但他立志读书,勤学苦练,夜以继日,后来成了文学家。
以名人的才华业绩为题。
飞鸿舞鹤(钟姓):三国时,河南长葛人钟繇善书法,有“飞鸿舞鹤”之美。
洛阳世第(蔡姓):北宋书法家、桥梁建筑家蔡襄在泉州洛阳江上设计和建造了现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的石桥。
夺席遗风(戴姓):东汉时,河南平舆人戴凭为朝廷博士,元旦那天,光武帝令群臣百官比赛解读经书,赢者夺取输者席位,结果戴凭夺得五十多席。
云台光辉(邓姓):东汉时,河南新野人邓禹,为刘秀建立政权立了大功,后皇官将功劳最大的二十八位将军和四位大臣的像画在云台上,邓禹列位首位。
以名人的言论著作为题。
三省传家(曾姓):“三省”是曾子的名言,杨震推荐做了官的王密深夜带着金子送给杨震,杨震不要。王密说,深夜没有人知道怕什么,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没人知道?”王密惭愧而去。
金鉴流芳(张姓):“金鉴”是《千秋金鉴录》的简称。唐朝时,群臣为唐玄宗祝寿,他人多献奇珍异宝,唯宰相张九龄献上他自己编写的《千秋金鉴录》,受到皇帝的嘉奖。
现代型则以住居环境和处世理念等为题自拟。
以房主的有关信息及其理念为内容 :
以名和事件为题。
盛纳福祥:“盛”为房主名,“祥”为房主“过继子”名,意即盛接纳了福,带来了吉祥。
思缝传家:“思”为房主长辈的名,“缝”为缝纫技术,意即前辈的缝纫技术代代相传。
以知足自励理念为题。
陋室含春:简朴的房子充满着明媚的春光。
清庆芙蕖:以清秀可贺的荷花为榜样。
以传统古训为题。
友恭传芳:来自《三字经》:原文“兄则友,弟则恭”。
修身齐家:出自《大学》中的“八目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赞誉当世为题。
风淳云瑞:吹着淳朴的风,飘着吉祥的云。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从业。
以憧憬未来为题。
如意吉祥:即事事成功,称心如意。
燕喜麟祥:即燕子报来喜信,麒麟带来吉祥。
配方治病防病
七夕佳节有配药的习俗,人们常用松柏等入药配方,甚至还主张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并称它们为长生不老的仙药。中医认为,久食松子健身心,滋润皮肤,延年益寿;《玉楸药解》谓其“润肺止咳,滑肠通便,开关逐痹,泽肤荣毛”,《海药本草》说它“久服轻身,延年不老”;清宫还将松子列为御膳食品。柏子香气浓郁,能养心安神、止汗润肠;《本草备要》载,“凡补脾药多燥,柏子仁润药而香能舒脾,燥脾药中兼用最良”。荷叶能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滇南本草》说它“上清头目之风热,止眩晕,清痰,泄气,止呕、头闷疼”。
七夕时还常选用一些比较实用的药方治病。如晒槐汁治痔,将槐树枝切成小段,煎煮至药液呈绿色,先熏后洗痔疮处,有清热凉血、清肝泻火的作用,疗效很好;煎苦瓜治眼,苦瓜能清暑涤热,可治赤眼疼痛,《生生编》载其“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摘瓜蒂治下痢,瓜蒂被《本经》列为上品,《别录》云,“生嵩高平泽,七月七日采”,“治疟,无问新久”。
七夕,闽西客家人习惯用仙人草冬瓜块和水熬煮,再用洁净的瓦坛密封贮存,以治疗发热、头痛、中暑、惊风。这是有医学根据的,《本草求原》说仙人草能“清暑热,解脏腑结热毒,治酒风”,《本草再新》说冬瓜“除心火,泻脾火,利湿祛风,消肿止渴,解暑化热。”
储水辟邪防病
七夕储水的习俗由来已久。雍正《广东通志》载,“家汲井华水贮之,以备酒浆,曰圣水”,光绪《惠州府志?风俗》亦记曰:“七夕,男女晨起担水贮之,谓‘七夕水’,饮之可以治疾明目”。人们在七夕这天早晨都要取回水后用新瓮盛起来储存,用于治疗疮疖,除去湿毒,医治多种热证。中医认为,井内之水,多喝能消热解毒,利于小便赤热、艰涩不畅、烧酒醉死等。《本草纲目》说,“井水新汲,疗病利人,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其功极广,又与诸不同,主治酒后热痢,洗目中肤翳”。《濒湖集简方》记载一解烧酒醉死方:“急以新汲井华水,细细灌之,至苏乃已。”
七夕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说它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用它给小孩煎药杀虫效果好。中医认为,露水可以入药,可用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或把治疗疥癣、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药,可以增强疗效。
煎汤洗发护发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湖南《攸县志》记载,“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原籍浙江的台湾作家琦君,在《髻》中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在七夕沐发。还有些地区的未婚女子,喜欢在节日时用皂角树等树的液浆或枝叶汁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这当中除了女性祈愿仙子佑护之外,也有一定的医学道理。如皂角树枝叶煎汤沐发,能够清热化湿、祛除多余脂肪、通畅毛囊,对防脱发和乌发效果颇佳,不会刺激头皮。再如黑骨木树浆黑发功效也是极佳。
丰富多彩的潮汕民间乳名习俗
根据中国的民间习俗,乳名的取用主要有三种:一是借用生活中的花鸟虫鱼等动植物名;二是随排行而命名或出于迷信特意取用的;三是吉利喜庆的意愿,表达长辈对晚辈的美好愿望。潮汕人也依据这些基本规则,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乳名习俗。
1.以身体外貌特征命名
身体长得高的叫“两脚规”“竹竿”,身体肥胖的称为“大胖”“胖仔”“猪仔”,身体较瘦的称为“瘦猴”“瘦狗”,身体单薄或女性化严重的男孩子叫“姿娘”。此外,还有“乌弟”“乌妹”“白弟”“白妹”等。
2.以生理特征命名
头部有“大头”“尖头”“圆头”“扁头”等,眼睛有“大目”“小目”“圆目”“乌目”“眯目”等,耳朵有“大耳”“尖耳”等,嘴巴有“裂嘴”“阔嘴”等,鼻子有“尖鼻”“扁鼻”等,脚手有“长腿”“十一手”等,皮肤有“粗皮”“铁佛”“乌卵”“鸟”等。
3.以生产工具命名
“水桶”“草索”“扁担”等。
4.以食具、食物命名
“鼎柳”“肉丸”“菜脯”“蛋糕”“饼干”等。
5.以自然物命名
“石头”“水”“江”“河”“海”“湖”“虼蚤”“水鸡”(青蛙)“钱龙”(壁虎)“赤头”“宣溜”“淡甲”“墨斗”“石榴”“苹果”“成”(榕树)“竹”“竹头”“芋头”“菜头”等。
6.以生肖命名
如“牛”“狗”“猪”“羊”“鸡”“虎”等。
7.以生产与日常生活方式命名
“猪屎”“狗屎”“鼓”“锣”“灯”“书”“钟”“铁锤”“剪刀”“锁头”等。
8.以分娩情况命名
民间忌讳在异地或别人家分娩,一般要在自家分娩。如若在半路或遇到下雨等特殊环境分娩,“路生”“雨生”“河生”等就往往成为孩子的乳名。
潮汕民间乳名习俗的文化审视
1.具有明显的潮汕地方特色
“千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以中原移民为主体的潮汕人在传承中原乳名习俗的同时,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融合,不断创造,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乳名习俗。一方面,充分运用潮汕方言。如前文所举的青蛙称“水鸡”、壁虎称“钱龙”等,都是地地道道的潮汕话。另一方面,与潮汕物产特别是海产息息相关,如“赤头”“宣溜”“淡甲”“墨斗”等。再一方面,与潮汕民间生活习俗相关。“前榕后竹”是潮汕民间家居习惯,因而民间喜欢以“成”“竹”取乳名。
2.反映了潮汕人强烈的生命意识
人的身体是生命的载体和外在表现,人名的起源最初便与生理特征有关。“人的有名,乃在知识渐芽,人我之间的交际渐密,渐从形体、声音的特征加强认识,这种存留在心坎里的无声符号,可说是名的胚胎。后来人事日繁,群居生活日渐发达,觉得以形体声音的特征为某人默记的标准还不够,便需要立一个显明的符号以与某人,因是名便诞生了。”(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由此可见,人的名字的产生最早来自其形体和声音的特征。而民间的乳名至今仍明显地保留着这一特征,如“大头”“圆目”“阔嘴”等。这种名字对老百姓来说没有明显的褒贬色彩,所以,以此为名的人很少认为这是一种侮辱,尤其在孩提时更是习以为常。这种对其生理特征的突出,实质上是对生命自身重视的表现。在老百姓看来,与社会生活中的其他事情相比,生命自身更为重要。
潮地濒临大海,古为南蛮之地,自然环境恶劣。台风、地震、暴雨、干旱以及瘴疠等天灾人祸,时时造成极大破坏。潮汕人是一个移民族群,无论是颠沛流离、披荆斩棘的南下中原移民,还是离乡背井、筚路蓝缕的“过番”潮人,以及“爱拼才会赢”的现代潮汕人,他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同大自然与各种疾病作搏击抗争。潮汕民间男性乳名为“铁佛”“乌卵”(阴囊),女性喜叫“木仔”(番石榴)“石榴”“桃花”,是潮汕人的生殖崇拜,是潮汕人对生命创造的崇尚,是潮汕人对生命本色的张扬,充分反映了潮汕人强烈的生命意识。
3.体现了潮汕明显的宗亲血缘关系
南下的中原移民在潮汕平原聚族而居,形成一个个村落,宗族观念十分强烈,宗亲势力非常明显。潮汕民间乳名习俗也充分体现了明显的宗亲血缘关系。假如一户人家生有几个孩子,若都是男孩,就分别叫“大牛”“二牛”“三牛”“四牛”“小牛”;若老大叫“牛”,老二就叫“鹅”,老三就叫“猪”;或者干脆就根据在同胞或同宗同辈(如堂兄弟)中的排行,取的是不算名字的名字,如“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小五”“尾”;若同是女孩,就分别叫做“大妹”“二妹”“三妹”“细妹”“细”。
4.反映了潮汕人传统传宗接代的社会心理
在中国传统社会,乳名习俗与人们传宗接代的心理相通:一个人的生命力旺盛,那他就必然会有强大的生殖能力,否则就意味着其生命力的萎缩,后者通常是许多人最为自卑之处。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社会,以生育男孩为特征的传宗接代是封建伦理道德的一个最重要标准,是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潮汕人的乳名表现了这样的心理。如有的人生了女孩,便名之曰“来弟”,意为希望下一个是男孩;生了男孩,便取名“卵”“佛”,意为他是最强壮的男孩。这种现象反映了传统社会重男轻女的特征。
5.体现了潮汕人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深情寄望
乳名的贱化是一种普遍的民俗事象。乳名的鄙俗粗野是因为父母“大体都出于怜爱太甚,故示卑贱,希望容易养大成人”(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越是高贵的生命越娇嫩,越是卑贱的生命力越强,所以,给后代起贱名是希望经得起生活磨难,是为了美好的未来。可见,贱名在他人的心目中并不卑贱,它与高贵的名字是完全平等的,寄予了对孩子平安成长的深情厚望。
潮汕地区自古以来人多地少,生产生活条件相当恶劣,不少家庭的孩子易夭折,养不活。因此,不少潮汕家庭给孩子取贱名,如“大傻”“白仁”“瘦狗”“刺流”等,既出于怜爱,又有卑贱易养活的意思。这当中寄托着长辈希望孩童健康快乐成长的最简单愿望,浸透着浓郁的亲情。
6.反映了潮汕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追求
“在原始社会,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方式是狩猎,人们的衣食都取决于生存于自然界的飞禽走兽。因此,当时人们都十分崇拜一些与其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生物。根据人们的这一习性,当时社会上形成了用某些动物的名称给自己的子女命名的习惯。”(穆台力甫·司地克:《维吾尔族人名和姓氏初探》)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动物不但不比人类低下,反而成了人类的主宰。另外,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相信万物有灵,而且生死轮回:人死后可以变为动植物,而动植物死后也可以再变成人。在人与动植物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根本上说,二者是完全协调平等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观。潮汕民间乳名习俗也充分运用这一文化规则,“水鸡”“钱龙”“鹅”“鸭”“宣溜”“莲”“兰花”“石榴”等动植物便成为潮汕人的乳名。
7.充满了浓郁的潮汕农业生产气息
在农业社会,谁占有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越多,谁就越能得到人们的尊重。以这些东西作为乳名,说明了农民终生和它们不可分离,其命运与此息息相关。就潮汕民间乳名习俗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⑴生产资料类。几乎各种可以充当劳动工具的家畜名字都可以用作乳名,如“大牛”“水牛”等;属于劳动工具的还有无生命之物,如有些人的乳名为“扁担”“马索”等;还有农作物之类的乳名,如“白菜”;以“猪屎”“狗屎”“鸡屎”等为乳名的,则反映了潮汕农民十分重视种田用的肥料,因为旧时没有“尿素”之类的化学肥料。上述这些,反映了人们希望有牲畜使用、有土地耕种的田园之乐。⑵属于衣食住行之类的生活资料类。如:“斗笠”“草帽”“扁担”等作为乳名,反映了旧时潮汕农民朴素、节俭的生活态度和劳动致富、丰衣足食的人生愿望。
8.反映了潮汕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道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民间百姓对美的追求较侧重自然美。作为乳名,其表现对象主要就是自然界尤其是农村常见的能够给人在视听方面产生美感之物,即鸟兽虫鱼和花草树木类,特别是女人喜欢以各种花草水果等植物为名,如“兰”“杏”“红花”“石榴”等。这些鸟兽虫鱼或花草树木,具有美丽的声音、色泽、线条、外形,是“罕见”和“美丽”的意思。潮汕民间丰富的乳名系列,尤其是女性植物类乳名,体现的是以农业社会为特征的美丽的大自然具有明显的感性美,反映了潮汕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9.潮汕民间乳名习俗不可避免地发生流变
【关键词】凉山彝族;命名;文化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共同书写出了辉煌的华夏文明,其中彝族为华夏文明的书写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在西南众多的少数民族中,彝族是人数最多,分布最广,支系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这样一个民族背后积淀了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凉山彝族人名命名,则反映了我们彝民族的心理、民族传统观念及民族价值观等方面。凉山彝族的姓氏是一个群体的指称,是用来区分群体的符号,而名字是个人的指称,是用来区分个体的符号。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姓氏代表一群人,而一个名字只代表一个人。
一、彝族子女命名习俗概说
彝族人在给小孩取乳名时举行的礼式是很独特的。彝族人的命名一般在婴孩出生后的第三天举行举行一次“”出门见天日“的仪式,彝语叫‘得波都’,其意为‘出门’。
彝族名字的构成:
凉山彝族人不管男女都有两个名字。一是本名,一是尊名。
(1)尊名
尊名有一定的使用氛围,彝语叫“米卓”,意思为代替名字之名,相当于一种称谓。尊名具有浓厚的敬重感彩,因而有它的使用场合,一般来讲,尊名多为排行名,是同辈和姐弟妹用的呼名。我们凉山彝族尊名多为排行名(从尊名可推知其排行长幼),尤其以甘洛、越西、峨边、马边一代的彝族比较严格。
其它地方的尊名则不那么严格,长子,次子,中子,幼子……等都很随意,没有排行名,比如:
(2)本名
本名对凉山彝族是最重要的名字,彝语叫“咪”,意为名字。使用的场合一是用于父子联名的族谱中;二是用于宗教仪式;三是用于长辈晚辈之间,只有长辈与年长者才有权直呼晚辈和年幼者的本名。
二、彝族命名中表现的民族性的精神寄托
1.纪念意义
纪念意义主要是指对已故父亲的纪念。这种命名方式多为遗腹子所使用,在具体的名字中常用“书”来表达“铭记”、“不忘”、之意,表达对过世父亲的怀念,通常取名如“书哈”、“书古”……这种命名方式体现了彝族人民重视父亲血缘的传统,以及尊敬孝敬长辈的传统观念。
2.祝愿意义
各民族命名中都有取名以祝愿子孙康健富贵的传统,凉山彝族人民也不例外。在命名中,彝民常为子女取名如“石”,“石古”,“木撒”,“撒坡”……译为安康、幸福、平安……之意。这种命名方式体现出的对平安的向往是彝族对人生幸福的一种寄托与向往,是对子女后辈的祝愿,同时也是体现了彝族人追求平安幸福的人生理想。
三、彝族人的命名中表现出的意义
1.图腾崇拜的表现
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包括万物有灵、图腾崇拜合为一体的原始宗教,其中图腾崇拜是多神崇拜,尤其是动植物崇拜与血缘观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们幻想起自然的力量与超社会的力量相结合的产物。图腾,属先民信仰,盛行远古,遗风沿习至今。彝族的图腾崇拜体系中包括彝族普遍崇拜的竹图腾崇拜,以及非普遍崇拜的虎图腾、鹰图腾、龙图腾等。凉山彝族的这种图腾崇拜在姓名中体现如下:
“拉洛”――译为“黑虎” 长辈为其取此类名字是对虎豹等动物的崇拜,对力量的崇拜,希望子辈如这些动物般勇猛……
“各其”――译为“甜荞” 长辈为其取此类名字是对植物荞麦这类农作物的崇拜,希望孩子能像荞麦一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久惹”――译为“鹰子”长辈为其取此类名字是对鹰等动物的崇拜,希望子孙后代像鹰一样自由,一样的雄鹰展翅,
…………
2.根据“八方位”命名
东 南 西 北 东南 西南 东北 西北
是根据母亲生孩子时的命向来取名。指孩子降生时,根据彝族的历法推算孩子的命宫所在方位给孩子取名。传统上,凉山彝族根据八方图(见八方图表及说明)推算孩子出生时的命宫所在,并可依此给孩子取名。如某男孩的母亲生他时的年龄为21岁(虚岁),则从依木(南方)起计算,一格为一岁,数到21格时为你瑟方向(东北方)。则该男子的名可为你瑟,或头字为你后加达、恰、步、火等构成名。某女孩的母亲生她时的年龄是25岁(虚岁),则从依我(北方)起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数格,一岁一格,数到25为依我(北方),则该女子名可直接为依我,或头字为依后加青、娓、落、张等构成。
凉山彝族首先确定四个正方位,确定了四个正方位之后,再在四个正方位之间设下四个副方位,形成完整的八方观。
四、彝族命名中表现出的民族心理
1.祈求子女健康
在过去,凉山彝族人民生活在卫生条件差的山区,彝区婴儿多有夭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为新生儿取名的时候,长辈会给孩子取一些与惯例矛盾的名字,即一户人家之前所生某一性别的孩子总是夭折,当再生一个相应性别的孩子时,往往会给他取一个相反性别的名字,或者在名字中的性别标志词运用相反的标志词。通过这种方法以求子女的存活健康成长,同时希望从这一胎子女起以后的婴孩也一如健康。
2.家族的整体性心理
在凉山彝族家庭中多不止一个孩子,在多子女的家庭中给新生儿命名的时候,往往体现出一定的统一性以及差异性。在一个家庭中,长子或长女的名字常常会成为弟弟妹妹们名字的一个方向,如某家的长女在行“出门礼”时候,用羊庆祝,婴孩取名“友果”,此名字与羊有关,后来他的弟弟妹妹虽“出门礼”所用的牲畜非羊,但他们的名字分别“尺呷”“尺哈”
……以延续哥哥的名字而与羊有关,表现在家族中姓名一定的统一性。当然也含有希望子女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而共同健康成长的含义。
五、时代变化的彝族命名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间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1949年以后,凉山彝族的姓名文化中就出现了大量的学名,即汉姓和汉名。也有用彝姓用他民族的名的。如“吉克富华”“海来发财”
关键词:赠答 特点 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95-02
古今中外,礼尚往来一直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在日本,赠答行为便是从古代开始就被制度化的习俗,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街坊邻居,无论是上司老师还是同事客户,都需要通过赠答习俗来培养和维护感情,稳定自己在家庭、学校、公司和社会中的地位,赠答习俗在日本社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礼品更是被称为“人际交往的剂”,它作为交流的媒介,可以使人们从琐事中暂时脱身,完成一次或大或小的交流,并时时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以及这种存在对于自己的意义,这对于生活在快节奏中焦头烂额以至于有时连自身的存在都会忽略的现代人来说,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
一、关于日本赠答习俗
在日本,赠答习俗时刻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在“お中元”(中元节)和“おr暮”(岁末)。中元节从7月15日开始到8月中旬结束,岁末从12月上旬开始到12月下旬结束,日本人在此期间相互赠送礼品,以此来表达对上司、老师、长辈、亲朋好友等的感激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赠答行为在情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也逐渐流行了起来,既增添了节日的氛围,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除此之外,结婚、生子、祝寿、入学、探病、乔迁新居等都需要赠送礼品。即使是出差一天,回来时也需要带一些当地的特色礼品送给亲朋好友和同事,同他们分享所见所闻。可以说,日本人随时随地都在互赠礼品。
(一)日本赠答习俗的含义
所谓“赠答”,《广辞苑》释义为「物をおくったり、そのお返しをしたりすること(送出物品并得到返还);《新明解》解释为「歌 手物などのやりとりをすること(诗歌、信件、礼物等的交换);而在《日本国语大辞典》中则为「歌
?? 手または品物などを、おくったり、おくり返したりすること(诗歌、信件或物品等的赠与及回赠)。
(二)日本赠答习俗的起源
在古代,人们主要依靠稻作来满足生存的需要,稻作文化是日本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风调雨顺、无灾无害、粮食丰收对他们来说便尤为重要。日本人相信祖先及神灵会保佑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子孙幸福美满,所以在正月要供奉祖先及神灵,献上供品,祈求愿望的实现。祭祀时用的供品大多数是米、鱼或酿造的酒等。祭祀结束后,人们便把供奉给祖先及神灵的供品拿来共同分享,加强亲朋及近邻的关系。这就是日本赠答习俗的起源,并且这种习俗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赠答文化”深深扎根于现代日本社会之中。
(三)赠答时的用语
在日本,人们喜欢以心传心的交往方式,说话时往往不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而是使用大量的客套话,特别是在赠送礼品和进行答谢时,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化的表达方式。在赠送礼品时,人们一般会说「つまらない物ですが、どうぞ、お受け取りくだ さい(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请您收下)或者「お粗末なものですが、どうぞ受け取ってください(不是什么好东西,请收下);而收到礼品的人,一般会说「うれしいですが、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我很开心,十分感谢),并且会在之后见面或电话中数次表达谢意。即使不喜欢对方送的礼品,日本人也会表现出很喜欢很高兴的样子。
(四)赠答时的禁忌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因此,在与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人交往时,我们应当注意礼节与忌讳,避免误会与冲突的产生,在日本也是如此。
首先,赠答时必须注意礼品和礼金的数量。在日本,人们崇尚奇数文化,他们认为奇数代表吉祥,因此在送礼时多选用3、5、7等数量,礼金也以1万、3万、5万日元居多。但值得注意的是,日Z里9(く)的读音和“苦(く)”字相同,所以即使是奇数,人们也要避讳。除此之外,4(し)的读音和“死(し)”字相同,而我们中国人喜欢的6和8在日本被视为阴数,所以送礼时日本人都会避免上述数字。在送新婚夫妇红包时,十分忌讳送2万日元或者2的倍数,因为在日本民间普遍认为 “2”这个数字容易导致夫妻感情破裂。
其次,赠答时要注意礼品和其包装的颜色。日本人大多信仰神道和佛教,因此很忌讳绿色和紫色,他们认为绿色是不祥的颜色,紫色则代表悲伤或不牢靠,所以礼品或礼品的包装要避免这两种颜色。此外人们甚少选择代表丧事的黑白两色,也会尽量减少色彩艳丽的包装纸的使用,因为明亮艳丽的颜色过于花哨而显得不够庄重礼貌。
另外,在送礼时,还有很多讲究和避讳。例如在探望病人时,不要送盆栽或者带有根部的植物,很容易使病人联想到疾病无法根治,不能除根;且在日语中「根付く(ね づ く)(植物生根、扎根)的读音与「寝付く (ね つ く)(卧床不起)极为相近,病人往往对此十分忌讳,认为很不吉利。日本人在探望病人时一般也不会送食品和水果,这一点和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在庆贺新婚时,十分忌讳送菜刀、玻璃制品、陶瓷等容易让人联想到分离、破碎的礼品。在庆祝乔迁新居时,要避开打火机、炉子等与火相关的礼品。因为梳子的发音与“苦”和“死”相同,十分不吉利,所以日本人对此也十分忌讳。诸如此类的禁忌还有很多,因此在送礼时需要十分谨慎,思虑周全,否则便会失礼,变好事为坏事,使双方陷入尴尬,变得难堪。
二、日本赠答习俗的特点
(一)赠答对象范围广
与西方的个人主义相比自不必说,与同属于东方文明的中国人相比,日本人也更加重视以家庭、亲缘、集团、地域等为纽带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所以赠答对象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一般送礼给家人或朋友,但日本人除此之外还会送礼给周围的邻居,甚至是平时不常往来的人;在职场中,中国人的赠答对象通常是位高权重者,而日本人除了上司之外,赠答对象还有全体同事。相对于个人的情感,日本人更加重视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即人的社会属性。日本人通过赠答习俗来稳固自己的社会地位,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二)注重礼品的实用性
M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礼品的种类在不断增多,但是在日本,实用性的赠答品依旧是人们的首选,选择食品或日用品的人占大多数,选择奢侈品或者非实用的装饰品的人很少。例如在中元节和岁末,从酒、饮料、海鲜、肉食品等食品,到洗衣粉、洗发水、香皂等日用品全,都可以作为赠答的礼品。在其他节日,巧克力、糖果、土特产等也是十分常见的礼品,甚至商品打折券、图书券、电影票、门票等也可以被当作礼品,有些礼品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甚至是无法理解的。这因为在日本,人们追求的是礼品的实用性,追求的是心意的表达,而并非高昂的价格。
(三)注重礼品的包装
日本人十分讲究赠答礼品的包装,一件礼品无论价值如何,往往要里三层外三层包得严严实实。对于外国人来讲,收到日本人送出的礼品,首先都会惊叹于华丽精致的外包装,拆开包装后又会诧异于与华丽包装不相符的礼品本身。在日本,人们会挑选恰当的或是收礼方喜欢的包装纸,打包完毕后再系上一根漂亮的缎带或纸绳,这样不仅使收礼方心情愉悦,也充分地体现了送礼者的审美水平和重视程度。日本人认为绳结之处有人的灵魂,代表着送礼人的诚意。即使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礼品,也要精心包装,而且日本人往往乐在其中,不觉乏味,注重礼品包装大过注重礼品本身的价值。
(四)注重还礼
日本人十分注重还礼,从赠答一词就能够看出日本人的内心,接受礼品之后进行还礼是一种社会共识,更是赠答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收到礼品后,当面或致电表示感谢是最基本的礼仪,且无论相隔多长时间后再见面也要再三提及以示感谢,最重要的是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会尽快进行还礼。人们会回赠送礼者价格相当的礼品,这被视为一种义务,也足以证明日本人对于赠答双方要保持平等的重视程度。这与中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在中国礼品的价值往往体现着送礼者的诚意,所以一般还礼者会回赠相对价值更高的礼品以示尊敬。
三、日本赠答习俗中蕴藏的文化内涵
(一)日本人具有强烈的集团意识
在日本,送礼的时间、用语、内容等几乎都是固定的,由此不难看出日本人有很强的集团意识。日本人自古以来便“和”为贵,他们不愿意固执己见,从不过分地坚持自己的主张,而更喜欢赞同大家的意见,与大家采取一致的行动。正是因为这种思想,日本人十分注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当他们在大庭广众被人瞧不起或遭遇尴尬情况时,他们会感到这是一种耻辱。对日本人来说最可怕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受到周围人的孤立,脱离了集体的日本人必定痛苦万分。而在日本的教育问题中,报道最多的就是同学间的“欺负”问题,它的核心是集体排斥个人,很容易造成辍学、各种心理问题甚至自杀的严重后果,是日本人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二)日本人具有明确的义理观
有贺左卫门曾这样叙述“义理”,即是「日本の社会vSを制する一定の生活の意味(规定日本社会关系的一种生活规范),「集猡虺证纳活にする人の立訾湟庵 感情は、人情としてこれに立したり辘筏郡辘工毪猡韦扦る(相对于集团意识这种生活规范而言的个人的立场、意志感情,顺应于义理并与之对立)。日语中还有「x理を返す(还人以义理)这样的说法。日本人认为在接受了别人的义理之后,就如同欠债般,若不返还则无论如何都无法被社会道义所认同。这样的观念放在赠答的领域中,也就不难理解日本人为何有对赠礼进行还礼这样的既定义务了。这种形式化的义理观对人的要求极其严格, 已经成为日本人生活中无形的法律。因此,在日本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收到礼物之后还需要进行还礼。在接受礼物的同时,日本人便觉得对方也期待着自己以一种有形或无形的方式进行还礼。如果收了对方的礼物而不进行还礼的话,日本人会认为这是不符合“义理”的行为。
(三)日本人注重外表忽视内在价值
日本人十分注重礼品的包装,在选择礼物时,他们常常重外表而忽略内涵。这种重外在而轻内容的文化还体现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例如,日本人很重视学历,他们往往在乎你是否毕业于名校,而不关心你是什么专业。再比如,如果你问日本人是做什么工作的,他们通常会回答你自己工作的公司是什么,因为日本人并不关心你具体的工作,他们只是想知道你工作的公司是不是有名的大企业或上市公司。他们觉得只有工作的公司很好,自己才很有面子。
参考文献:
[1]L谷川松治U.菊と刀[M].文弘社,1967.
[2]伊藤种.与交Qの人学[M].筑摩房,1995.
关键词:酒文化;传统习俗;作用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202-01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酒,可谓是中国人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东西。朋友聚会觥筹交错间,距离拉近。家人聚会中举杯盏影间,流露着默默温情。同时,各种社会风俗习惯中也离不开酒。如新人结婚,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要前去喝“喜酒”。孩子满月,其父母会大办操持一场“满月酒”,以祝福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端午佳节,人们要喝雄黄酒,寓意驱邪避祸。清明重阳更是要以酒祭祖,表达对先人逝者的怀念。可见,酒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更有一句俗语“无酒不成席”,可见酒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人的婚嫁庆典上,无论是在中国当今社会还是传统社会中,酒是婚俗中不可或缺的点缀品,甚至在许多民族的婚嫁中,自始至终都有酒的参与。酒固然有喜庆的含义,但同时酒还有约定盟誓的功能。结婚的序幕是“订婚”,许多民族订婚的俗仪,都是酒字当头,所以婚俗的帷幕就是由酒来拉开的了。例如在东北,男女双方经媒人的中介议婚后,第一步就是“喝相亲酒”。相亲酒宴上,被相的男女要出场敬酒。双方无异议时,席面上由双方的主婚人交换酒杯一饮而尽,或由媒人举杯饮尽,谓之“端盅”,以示婚约已成。而在陕西安康一带,新娘被送至男方家时,一进门,便有两个妇女向之递酒,名曰“喝迎门酒”。随后拜完天地,进入洞房,新婚夫妇双方还要共喝“交杯酒”。交杯酒是由“合卺酒”发展来的,“卺”是葫芦,一分为二成为两瓢,夫妻双方各执一瓢盛酒同饮。酒在此便是约定盟誓作用,表达了夫妻双方合二而一、不分彼此、祸福同享的决心。
在现代人们的交际生活中,喝酒应酬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在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中,以“酒”示仪的传统礼俗更是比比皆是,表达了对客人的欢迎和真挚热忱的情感。如广西瑶族的喝“三关酒”的礼俗,当有贺客来临之时,主人就在屋外组成三关,每一关都敬客人两杯酒,以示款待之诚。瑶族有喝“笑酒”的习俗,当亲朋聚饮之时,或提出笑话佐酒,或边喝边唱“笑酒歌”或者吟“笑酒词”。还有广西壮族喝“交臂酒”的礼俗,主人和客人喝酒时,要主客交臂,各饮自己所执的杯中之酒,以示情谊之深。人们推杯换盏的举动,就是互敬互让的表示,所以感情越喝越厚。
传统的汉族祭祀活动大都有三祭:春节祭、荐新祭(收获季节的农耕习俗)、清明祭,这些祭祀活动中都离不开酒的存在。以春节祭祖的习俗为例,祭祖寄托了后世子孙对祖先“水源木本”的情思和“慎终追远”的悼念。除夕前一日,家人都把“宗谱”悬挂在堂屋的北墙上,下设供桌,摆上供器、供品。贴上对联吊钱等物,作为祭祖的神坛。除夕的上午,家中老少要带着烧纸和白酒去先人的坟头烧纸奠酒,意为给逝者带去钱财、酒肉。烧完纸,奠完酒,要点上一饼爆竹,意为请先人在此“喝酒拿钱”。同时。除夕十二点除焚高香、烧大纸、供酒、奠酒的祭仪外,还要添加供饭、子孙们磕头礼拜的祭仪,酒在这里又一次充当了主祭品的角色。除祭祖的活动外,一些少数民族还有祭天地、川泽、山林、社稷、芒神、蚕神、财神、龙王爷、药王爷、牛王爷、马王爷等祭祀活动,寄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口平安的愿望。
参考文献:
[1]武占坤,王凤艳.漫话“无酒不成俗”――谈酒文化对中华民族习俗的渗透[J].天中学刊,2001(03).
[2]徐少华.中国酒文化研究50年[J].酿酒科技,1999(06).
[3]吴小如.诗词札丛[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关键词 生活习俗 日本 文化 兼容性
中图分类号:G13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75
On Compatibility of Japanese Culture through Living Customs
WANG Xiaoqi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Haihua College, Shenyang, Liaoning 110000)
Abstract Japan is one of the major economic powers in Asia, during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not only made another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world economy, while also showing a thriving cultural situa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Japanese culture, we can find that Japan is a good learning n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to develop a national culture, their effective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Eastern culture, and through its own compatibility, making the Japanese culture after each draw the essence, still retain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world culture. Compatibility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Japanese culture, its rooted in real life, there are compatibility reflected in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in Japan.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studies on Japanese customs, hope compatibility of Japanese culture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author's efforts through customs, and then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Japanese culture.
Key words living customs; Japan; culture; compatibility
0 前言
日本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国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日本民族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国家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从整体上看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一定的共通性,尤其是在传统文化方面相似之处比比皆是,这与历史上日中两国之间频繁的交往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向中国学习外,日本在近展的过程中更是将目光着眼于全世界,将西方的一些先进文化也积极引入日本文化之中,使得日本文化在层次性以及兼容性上都有所体现。
1 语言习俗
语言是民族文化最直接最具体的展现方式,日本人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的形式十分丰富,不仅带有日本本土语言特色同时还夹杂着一些外来语以及流行语,这使得日本语言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了多元化的特征,可以将更多的文化内容兼容其中,让日语的表达更加丰富多彩。
1.1 谦恭的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是一个复合性的行为,人们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将语言抒发出来,同时还要根据语言的内容加入一些肢体上的动作,使得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对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深化。例如,在日本要想向对方表达诚挚的问候或者深刻的歉意,一般都会在说话的过程中辅以鞠躬的动作,加深情感的表达。这种鞠躬的行为其本身带有着一种对长辈对朋友的尊重,同时也是日本文化中谦恭、礼让思想的体现。除了鞠躬以外,点头或者附和也是日本人进行交流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的动作,这种赞同性的动作在谈话中被应用,可以让对方感受到聆听者的专注与尊敬,同时也可以给对方以鼓励,让对方更加顺畅地将语言表达清楚。这种谦恭的语言表达方式是日本语言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其不仅可以照顾人的心理感受,同时还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交谈变得轻松自在。
1.2 柔和的语言表达
语言与感情相关联,同样的语言、同样的含义通过不同的语气或是不同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例如,在请人帮忙时祈使句和请求句给人的感觉就有很大的不同,通过疑问的方式将请求表达出来更加容易达到目的。日本人在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深谙语言表达的技巧,一般在进行对话交流时,极少使用过于尖锐直白的表达方式。通常情况下日本人都会通过柔和的语言进行表达。例如,在阐述自己意见的过程中,日本人经常会在结束的时候询问对方的看法,使用“您觉得如何”“还可以吗”等谦虚柔和的词汇与对方进行沟通。这样的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化解语言上的锐气,使得语言的表达更加容易被人所接受,并且通过柔和的语言也可以给自己的意思表达获取一些转圜的余地。这对于帮助日本人民适应国际化的社会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在与其他国家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避免因文化的不同而造成交流的冲突,充分体现出了日本文化的兼容性。
1.3 敬语的应用
大多数的人在与日本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都会对日本人的礼仪以及礼貌用语印象深刻。由于日本文化中对于礼仪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在日本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敬语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例如,在与长者或者前辈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年轻人要用“您”当作代称,同时对自己还要谦称后辈、晚辈等。除此之外,贵公司、鄙人等也是日本人交流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敬语。这些敬语的应用使得日本人在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种对对方的敬重之情,让对方体会到了语言表达者的友好,可以有效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少谈话过程中的生疏感。
通过上述表达我们可以知道,日本语言的表达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其中不仅包含了本土语言的精髓并且还融合了一些西方与东方的文化内容。但是从这种融合的方式上来看,日本语言的融合不是单纯的堆积或是组合,其是一种吸收后的重新包装,使得东方以及西方的文化在日本语言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形成了一种具有日本特色的语言表达形式,具有着谦恭、柔和、礼让的表达特点。
2 饮食习俗
饮食是认识一个国家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日本的饮食颇具特色,并且在日本政府的有意扶持与发展之下,日式料理俨然已经成为了日本重要的标志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国民众的追捧。不少游客更是希望通过品尝正宗的日式饮食以加深对日本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但是通过对日本饮食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现代日本的饮食虽然极具特色但是其与传统的日式饮食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受到了文化兼容的影响,使得日式饮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对传统饮食习俗进行了发展,同时还融入了一些新鲜的元素以及异域的文化,使得日式饮食习俗更加具有时代性,更符合现代日本的发展要求。
2.1 食品种类的兼容
不同的国家由于农业发展、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的不同,其饮食的种类以及食品的样式都会有所不同。以我国为例米饭、馒头是最常见的主食,而西方国家则将面包作为主食。因此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在饮食种类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偏重,其中最常见的有寿司、乌冬面、海产品等。这些食品是日本比较传统的饮食种类,虽然极受日本人民的喜爱,但是随着日本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外来的食物也逐渐被端上了日本民众的餐桌,使得日本的饮食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中国作为日本的邻国,其从古代就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日本的餐桌上中国食物极为常见,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饺子、馄饨等。随着西方文化在亚洲的盛行,西式餐点也逐渐被日本民众所接受,并且在西式餐点和日式餐点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巧妙地将西餐与日料结合在一起。现在日本的餐饮业已经成为了日本重要的经济发展产业之一,传统与现代的多元化交融,使得日本饮食更加迎合了大众的口味。
2.2 饮食习惯的兼容
日本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对于酒和茶有着深厚的民族情结。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的日本人都会在用餐时间或者休息时间进行饮酒或者品茶。并在饮酒与品茶的过程中对自身精神进行放松,有着一定的减压作用。酒是餐桌文化的衍生品,并且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酒文化。就我国而言桑落酒、杜康酒、屠苏酒都是历史较为出名的佳酿,并且时至今日仍被后世所称赞。而日本备受推崇的酒则首推日式清酒。日式清酒与日本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本的各种祭祀以及节庆中清酒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例如,日本男女在进行成人礼的过程中,就将饮清酒当作礼成的标志,并以此预示今后将作为一个成人生活于这个世界上。虽然当今日本现代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但是这种传统的仪式仍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不仅生动地展示了日本的文化,同时也体现了清酒在日本饮食中的地位。在日本茶与酒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茶要较酒更加具有文化韵味。中国具有着悠久的茶文化,经历史研究证明,日本的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并经日本人民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使得日本的茶道与中国的茶文化出现了同根但不同形的局面。日本对中国的茶文化进行了发展,其使得饮茶成为了一种艺术,兼具了美感与思辨。日本人在饮茶的过程中注重内心的安静以及品茶的过程,通过品茶达到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目的。这是一种饮食上的禅意,使得日本的茶文化又添加了一层神秘的精神力,成为了日本文化的突出代表。
3 服饰习俗
3.1 传统服饰的兼容
在古代不同的国家以及民族在服装上具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不断加深,全球一体化使得各国之间在服饰上的差异性开始不断缩小,但是为了对传统文化进行保留,并保持本国文化的延续性,各国仍对本土的服饰给予了一定的保护,希望其在今后的岁月中可以得到有效的传承。日本在民族服饰的传承上相对比较优秀,其不仅将和服保存了下来,并在大型的庆典或者祭祀活动中将和服设定为正式服装。日式和服的制作以及穿着都比较繁琐,并带有着中国汉服的一些风格在其中,尤其是女性的和服,在制作以及穿着上都十分讲究,并且针对出席活动的不同,和服的款式以及图案等都会有所差异。其中和服的图案决定了和服的穿着效果,因此在进行和服制作的过程中,图案的选择十分重要,最常见的和服图案主要以自然景物为主,包括水文、花鸟等,随着文化的不断交融一些中国风的图案也逐渐在和服中有所体现。
3.2 现代服饰的兼容
虽然和服在日本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受到了日本政府的保护,但是并不影响日本民众追赶服饰上的潮流。随着日本服装产业的不断发展,日系服装在时尚界也占领了一席之地,受到了全球各国时尚达人的争相追捧。目前在亚洲范围内日本以及韩国是服饰潮流的风向标,尤其是一些青少年经常会模仿日韩偶像的穿着,并搜集一些日韩街拍当作学习的范本。因此在日本街头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日本青年人在穿着上十分前卫,尤其是受到欧美服饰搭配的影响,日本少年更加倾向于混搭风格。例如,丝袜搭配面包鞋、夹克搭配太阳裙等。这种服饰的搭配以及穿衣的风格,(下转第177页)(上接第152页)使得日本的街头洋溢着时尚的气息。与青少年不同,日本的成年人尤其是男人由于需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因此日本男人的性格比较严谨,在衣着上相对保守,但是仍能显示出日本文化中的兼容性。例如,在上班期间大多数的日本男人会以西装作为正装进行穿着,虽然西装的款式基本上大同小异,但是由于颜色搭配以及领带选择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使得日本的上班族也具有着一定的时尚性。并且在上班之外的时间里,大多数的上班族都会放弃西装而选择更加休闲的服饰进行穿着,使自己从心理到身体都得到完全的放松。
4 建筑习俗
衣食住行与人类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人类最基础的生活需要。因此在对日本生活习俗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日本的饮食、服饰、语言等进行研究,同时还要对日本的建筑习俗进行关注与了解。在对日本建筑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日本的建筑分为现代建筑以及传统建筑两种,这两种建筑在风格上以及形制上都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却都具有着兼容性的特点。
4.1 传统建筑的兼容
传统的日本建筑以日式庭院为首要代表。庭院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常出现,并且拥有着不同的形式,其中中国北方的四合院最为出名,但日式庭院却与中国的传统庭院有着极大的不同。其在进行建筑的过程中,以小巧精致为主要的建筑特点,大多数的日式庭院内还会栽种一些植物或者布置一些盆景,以达到装饰美化的作用。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日式庭院在建设的过程中开始有所改变,将一些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兼容其中。例如,现代日式庭院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会保留原有日式庭院的精致小巧,并力求达到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但是在进行内部设计的过程中,却开始将一些现代化的部件设计其中,使得主人在居住的过程中可以更加舒适便捷。
4.2 现代建筑的兼容
日本国土面积相对狭小,因此随着日本发展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开始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日式庭院。在进行现代公寓设计的过程中,大多数的设计师都会以现代、时尚、方便、实用为主要的设计原则。但是为了迎合日本民众的居住习惯,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也会加入一些传统的元素在其中,使得现代的日式建筑更加具有兼容性。例如,在进行现代公寓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满足日本民众供奉神像的要求,设计人员会在公寓中设计出“壁龛”以方便居民进行日常的宗教行为。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沿袭了日本传统的居住习俗,将推拉门引入公寓之中,使得主人可以随意拓宽室内空间,将席地而卧的传统习惯保留下来。这种将现代与传统融合在一起的建筑方式,形成了日本新时代的建筑习俗。
5 总结
综上所述,日本文化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带有着明显的兼容性,其不仅将本土文化进行发展与完善,同时还借助自身的吸收以及消化功能,对其它国家的文化以及习俗进行了兼容,使得日本的文化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日本的崛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佟晓东.从生活习俗看日本文化的兼容性[J].中外企业家,2014.3(14):34-35.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2000)
摘 要:鹰猎对于游牧民族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汉民族,放鹰除了作为狩猎的收益,同时也是一种娱乐方式,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清代更是有人以此为职业。吉林省作为满族的龙兴之地,对于鹰猎文化习俗有着较好的保留与传承,洞悉吉林省鹰猎文化的发展历史,也是对东北地方历史民俗的一种深度探索。
关键词 :打渔楼村;鹰猎;地方史;满族
中图分类号:K8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013-03
鹰作为一种狩猎工具,最早可以回溯到唐代。到两宋时期,随着游牧民族的日益发展,鹰猎的发展也逐渐兴盛。到了清代,清廷专门在东北的吉林乌拉设立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专门派遣兵丁于此地为朝廷进行鹰猎,俗称“狩猎八旗”,原址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土城子打渔楼村,现今仍得到较为完整的保护。
一、鹰猎缘起的民族背景
满族是以射猎为生的民族,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很早就开始驯化猎鹰,用来帮助捕获猎物,这一过程俗称“放鹰”。在唐朝时期,“海东青”的猎鹰精品就已经是满族先民靺鞨族人朝奉的名贵贡品。到了金代和元代,当时的朝廷就有规定:凡流放到辽东边地的犯人,若能“获海东青即赎罪,传驿而归”,①即捕捉到海东青就可以赎罪。可见当时政权对于鹰的重视。海东青缘起于肃慎语中的“雄库鲁”,意思是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也有“万鹰之神”的含义。
早期的肃慎先民是现代满族的祖先,为早期中国古代东北民族,又称息慎、稷慎。传说舜、禹时代已与中原有联系。周武王时,肃慎贡“楛矢石砮”,臣服于周。左传中有云:“肃慎、燕、毫,吾北土也。”据考古发现显示,肃慎民族商、周时分布于我国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大体分布在今长白山以北,北至黑龙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域,西至松嫩平原,是最早向中原朝贡的少数民族之一,曾有孔子“肃慎氏之贡矢”的典故。
而最初的海东青可以看做是肃慎的最高图腾,类似于汉民族的凤凰崇拜。据《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句曰九凤。”②但随着人当地人认知程度的逐渐提高,海东青也逐渐走向世俗化。《本草纲目·禽部》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逐渐成为用于满族人民标准狩猎的猎鹰,也称矛隼。虽然大小如鹊,但天性凶猛,可捕杀天鹅、小兽及狐狸。③
末代契丹统治者天祚帝定期派出银牌使官强行要求女真族进贡海东青,且“每至其国,必欲荐枕者。其国内轮中下户作止宿处,以未出室女待之,后,使者络绎,恃大国命,惟择美好妇人,不问其有夫及阀阅者”。④由此激起女真人的怨愤,在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率领下,“集女真诸部兵,擒辽障鹰官”。清代文人沈兆提曾评价道:“辽金衅起海东青,玉爪名鹰贡久停。”⑤便是著名的辽金“海东青之役”,最终导致了契丹王朝的灭亡。
二、鹰猎历史变迁
海东青虽然是最早起源于肃慎民族的图腾神话中,而鹰隼的最早出现则产生于春秋时期,此时的鹰猎单纯作为一种捕猎方式,在中华民族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时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最早作为一种宫廷贵族娱乐则见于《唐书》中对与渤海国纳贡的描述。
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渤海国在中国唐朝时期统治东北的政权,在698年,建立靺鞨国,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自号震国王。唐玄宗时期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统辖忽汗州。从此以渤海为国号,忽汗州地区从此成为唐朝版图,被称为羁縻州。当地受唐朝文化影响很深,享有“海东盛国”的美誉。海东之国,即海东青之国,在行唐帝国的朝贡体系中,海东青无疑是重要的纳贡物品。
而进入辽代,契丹人所建立的政权虽不断地学习汉民族文化,但其皇室的重要活动仍然和他们的游牧民族个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契丹统治者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取海东青,重熙二十一年,辽兴宗遣使前往五国及鼻骨德等四部索要海东青,周边的各个部落都需要定期向辽朝进攻鹰。辽国也将海东青作为国礼送给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有诗云:“俊足来山北,猛禽出海东。”由此可见一斑。为了让海东青的供应和驯化更加满族契丹统治者的需求,辽国效仿唐制,设立长官鹰的五坊,并将海东青的图像绘画与军旗之上,可见海东青代表的极速和迅捷对于契丹社会具有重要象征意义。而随着末代皇帝求海东青五度,并以海东青为名不断地压榨女真,促进了女真的反抗和强大,最终以海东青为导火索导致了辽朝的灭亡。
而金朝对于海东青的态度基本沿袭辽俗,行捺钵之制,设立鹰坊。“捺钵”即契丹语行营的意思,从辽代开始,“捺钵”原来是指行宫、行营、行帐。后来逐渐被引申为帝王的四季渔猎活动,即所谓的“春水秋山,冬夏捺钵”,合称“四时捺钵”。春捺钵即纵鹰捕杀天鹅,鹰坊里的海东青听过各自的牙牌用以给金主享乐。但是或许和辽朝灭国的原因有关,金朝时期统治者对于海东青的需求量逐渐减少。
作为入主中原的蒙古族,鹰猎也同样作为贵族娱乐的象征。并对于自辽代开始从东北向大都进攻海东青的“鹰路”做了进一步的规划,使整个进程更加便捷。元代以海东青上次臣下的手法颇为常见,并设立专门打捕鹰房人户共4423户,岁用肉30多万斤。专门的负责驯化捕捉猎鹰人在元代称为“昔宝赤”,“鹰坊之执役者。每岁以所养海东青获头鹅者,赏黄金一锭”。⑥
而进入清代,鹰猎逐渐变成一种职业,专门从事鹰猎的人被称为鹰把头,猎鹰看起来不可战胜的雄姿,使少数民族形成了强烈的鹰崇拜,并在时间的流逝中创造了鹰神的形象。而鹰猎文化也逐渐由国家统一到吉林省的一个小村子,集中为朝廷进贡猎鹰。
三、清代鹰猎文化完整保留地打渔楼村
始建于明代后期的打渔楼村,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渔楼乡,后金和清初时是朝廷的渔猎之地,现隶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
明末清初时,乌拉国金珠哈达城的渔猎户就在这里居住。乌拉国被清太祖努尔哈赤灭后,国土成为后金皇室的渔猎之地。打渔楼东侧的江面首先被皇家所占据,成为供皇家捕鱼和狩猎的场所。由于当地居民数量的不断增长,朝廷在顺治三年,由盛京工部出资在此建造一座存放渔网和牲丁休息的打渔楼,打渔楼村因此得名。据清光绪年间版《打牲乌拉地方乡土志》记载:“旧有二层渔楼一座,向为存贮本署捕打冬鱼大网,原设鱼楼三间,东、西配房各三间,门楼一座,周围土筑群墙。”⑦祖居与楼村的清末恩贡生富森曾有诗作:“当贡鲟鳇筑一楼,临江晓起景偏幽。任他波浪兼天涌,我在齐云最上头。”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清廷在乌拉街设立负责皇室、王爷、贝勒等贡品采捕与管理的总管衙门,将专司打牲采贡的镶蓝、镶红等旗牲丁设于此地。打渔楼村的满族世代以渔猎为生,冬天为清皇室狩猎获得毛皮,春天夏天捕捞鲟鳇鱼和采集东珠。清朝灭亡后,当地村民虽然不再需要向清朝廷进贡,但几百年的渔猎习俗仍被传承下来。据当地地方志记载,赵氏家族的四世祖莫尔根就是鹰达(捕猎首领),罗关家族的三世祖尔胡里也是一名出色的鹰达。⑧
而今天的打渔楼村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村管辖,鹰猎文化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现在当地成立了鹰猎文化协会和鹰猎文化博物馆。每年7月份开始,当地就会组织上山捕捉鹰,开始为期1个月的熬鹰过程。鹰猎的种类也从单纯的海东青变成了各种富有观赏性的中大型猛禽,每年都会吸引一系列旅游爱好者到此参观摄影。并且从2012年开始举办鹰猎文化节,为全国各地的鹰猎爱好者提供给了展示自己的平台。
四、满族鹰猎流程与神话风俗
满族鹰户捕鹰,有独特的方法和技能,其中大致分为拜鹰神、拉鹰、训鹰、行围、送鹰五个步骤。每年旧历八月,是补鹰开始的最好时节。捕鹰前,要叩拜鹰神,神鹰在满族神话是部落的守护神,猎鹰曾经作为图腾被少数民族崇拜着。在满族神话中,鹰神是司火的神祇,与火崇拜联系在一起,有的满族神火把鹰神说成是女萨满,也称鹰神格格。在满族民间还有许多和猎鹰有关的神话,比如《鹰城与海东青》的故事,写的是女真首领阿骨打率兵攻打大辽国,借助海东青助战以少胜多,大败辽兵获胜。在满族萨满教神谕中,唱赞鹰神有“遮雪盖地的金翅膀,怀抱两个银爪子,白天背着日头来,晚上驭着日头走”,⑨海东青成为人世间光明与黑暗的支配者。同时鹰神与雕神又是力量与威武的象征,鹰神和雕神被认为是最凶猛的宇宙大神。实际上,鹰猎习俗即是满族先民对于萨满宗教的一种展示。⑩
进行了拜鹰神之后,就是捕鹰环节。用细式套、用雉鸡、鸽等做诱饵,来进行捕鹰。捕到鹰后,要驯鹰。首先要“熬鹰”,即把它的野性熬掉,办法是猎户要陪着它,不让鹰睡觉。然后训练它逐渐熟悉开始接近主人,使猎鹰站在主人手臂上成为一种习惯,这一过程叫“过拳”。这之后的流程就是让它在远处听到呼叫,能直接地飞到主人的手臂上,这一项训练流程被称为“跑绳”。在正式放鹰之前,还要熬鹰,熬鹰的过程比较血腥,就是让鹰吞下两三个裹着肉片的麻团,便鹰呕吐不止,这个过程也叫做“勒膘”或“甩轴”。这样,鹰的体重就能减少在2斤左右,使猎鹰能行围了。
行围时,主人要站在山头最高处,还有四五个人成“一”字形排开,嘴里不停地发出“嘟、嘟、嘟”的叫声,用棍棒不停地打树丛。猎鹰一旦发现猎物,就直扑过去,尾部的白色羽毛上栓有铃铛,在此时发出声音,让猎手知道鹰和猎物的位置。无论是兔子或雉鸡,瞬间便倒在猎鹰的利爪之下。
而满族鹰猎习俗的一大亮点就在与春季的放鹰活动。猎人辛苦了几个月才捕捉驯化好的猎鹰,经过了不到一年的短暂相处,在春天必将猎鹰放回自然。这是满族鹰猎习俗的传统,也是不可打破的铁律。它生动地诠释了现代社会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只在长白山和东北满族中存在,这其实是一种文化完整性的体现。正是由于古老的春季放鹰仪式的存在,鹰猎习俗才能完整地保留至今。
五、满族鹰猎文化与其他鹰猎文化的比较
满族的早期先人女真人作为游牧民族的代表,将鹰视为部落的守护神,并创造了一系列的神话传说来佐证鹰的神圣地位。
以汉民族文化为例,在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龙山文化中,鹰纹是鸟纹中最为常见的图案。各个民族先民对于鹰文化的崇拜应该是直接起源于对于自然的观察,鸟类具有人类没有的本领——飞翔。无论是什么民族,都会对于这种能力感到神秘,对于天空的崇拜与恐惧是早期人类将飞翔看成沟通神灵的一种方式,鹰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神的化身。
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鹰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打猎中。此时鹰猎文化开始产生了分歧,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鹰猎是生活的必需活动,贴近到每个人的生活,在部落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而汉民族作为农耕民族,不靠狩猎生活,鹰猎只是贵族娱乐的一种方式。鹰的地位逐渐沦落为王公贵族的玩物。所以,游牧民族将鹰奉为部落守护神,赋予鹰链接天人的能力。而汉民族对鹰图腾的崇拜逐渐淡化消失。在汉民族中鹰的比喻存在一定的贬义,如对趋炎附势的小人形容为“鹰犬”,也反映出鹰在汉族生活中不过是狩猎娱乐的附属品,而非神物。禽鸟崇拜逐渐被凤凰、大鹏等现实社会中不存的在禽类所取代。
游牧民族的鹰猎文化则比汉民族更加丰富,对鹰图腾的构想也更加神圣。主要是源于在游牧民族中,鹰贴近生活,贴近生产,在劳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游牧民族所处的环境更容易捕捉到易驯化的良种猛禽,并且游牧民族开化较晚,在受到中原华夏文明影响之前,原始宗教的多神崇拜保持较为完整,使鹰图腾得以延续,并且使得鹰猎文化不断发展。
注 释:
①元史·第二十三.
②山海经.
③本草纲目·禽部.
④金史·本纪·天祚皇帝二.
⑤叶子奇.草木子·杂俎篇.
⑥元史·卷二二·行营志.
⑦打牲乌拉地方乡土志.
⑧曹保明.猎鹰家族.
⑨满族说布.鹰城与海东青.
⑩彭玉善.满族与海东青.
参考文献:
〔1〕摩尔根.古代社会[M].商务印书馆,2012.
〔2〕渤海国志长编[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3〕聂传平.辽金时期的皇家猎鹰——海东青[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5).
〔4〕聂传平.唐宋辽金时期对猎鹰资源利用和管理——以海东青的进贡、助猎和获取为中心[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9).
〔5〕汪丽珍.满族萨满文化中的萨满与鹰[J].民族文学研究,1998(2).
〔6〕于学斌.满族的鹰文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