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创新实践论文

时间:2023-04-01 10:06:32

导语:在大学生创新实践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创新实践论文

第1篇

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一、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

许多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育管理体系中,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只是简单停留在单纯组织开展的层次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只是被动接受;而由于缺乏统一部署,脱离了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学生在实践中无法获得专业学习,也起不到服务地方的作用,无法与实践单位有效融合,普遍存在应付敷衍的现象。同时,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高校普遍未对社会实践进行经费投入,而艺术类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由于需要相关原料、器材(美术类需要颜料等,而音乐类需要乐器等)的投入,经费往往较高,许多学生也不得不放弃某些社会实践活动。

二、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实效性建议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地方事业需要,帮助学生长才干、长见识的重要手段。艺术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服务于社会,因此,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有效的社会实践尤显重要。艺术类高校对待社会实践应当提高思想认识,进行统一部署,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不断完善组织形式、丰富实践内容、打造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立稳定专业实践基地,并及时交流总结评价,引导社会实践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迈进,扎实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一)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完成相关制度保障

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必修环节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善社会实践课程和大纲,突出艺术专业特点,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制度,从制度上确定社会实践地位,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一项常态工作。完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辅导员)的有效配合,比如,将参与、指导社会实践作为评优的参考依据,有效核定工作量并采取相应奖励措施,切实提高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成立学校层面的领导机构,充分整合各方资源

学校应当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提高认识,改变以往社会实践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统筹学校整体资源,统一制订社会实践方案,如,进行实践基地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打造、基金投入使用及配套措施等,从而做到从艺术学科的专业特点出发,构建起适应学生需求与发展的社会实践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

(三)增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有效结合的关键环节

1.结合专业、需求策划社会实践主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增强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首先在于课题的选择、计划。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突出艺术的专业特点,寻找符合地方实际需求,进行策划选题,提前做好活动计划。因此,在进行实践活动选题时就要从实际出发,做具体分析,寻找社会实践活动、艺术与社会需求三者的结合点。可以由专业指导教师直接根据社会实践具体要求和地方需求,结合学生所学艺术专业特点,设计社会实践的多个课题以供学生参考和选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有的放矢地设计选题。

2.建立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和团队 学校还应积极为社会实践搭建平台,联系政府部门或者相关机构,为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专门社会实践基地。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认识到艺术回归生活的价值,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魅力,加深对艺术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社会实践团队的建设是保证活动实效性、长期性和影响力的基础,因此,学校和学院必须努力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师指导团队,这样才能在学生中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形成文化氛围,实现稳定性、长期性。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问题;对策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特长,在课余时间进行的有组织地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理论宣传的教育活动。高校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成为高校实践育人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有待改进。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1.社会实践使大学生了解社会,树立理想抱负。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渠道,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深入到社会基层,观察社会现象,记录社会现实,展开社会调查研究,帮助大学生清晰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在体悟社会现实的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鼓励大学生承担起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树立远大理想,为国家的发展服务。2.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将认识和实践相统一。大学生接受的教育以课堂学习为主,是间接地,对理论知识系统化的学习,这对于大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和扩展有重要意义,而社会实践让大学生置身于社会中,通过更加感性的视角在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并将实际情况与所学理论知识相对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检验和深化抽象的理论,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获得知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全面发展。3.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个人素养和个人品质的基石。通过实践改善大学生协调人际关系的状况,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甚至挫折,帮助大学生健全身心承受能力,对90后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具有显著作用。4.社会实践能引导大学生端正自身位置,树立正确就业观。目前每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现实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就业观不端正也是原因之一。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通过亲眼所见、亲身体悟,更加深刻的了解社会现实,从而端正自己的位置,放低自己的身段,在投身于社会实际的实践中寻找职业方向。5.社会实践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补充作用。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在深入社会、深入继承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人民生活富足安定的丰硕成果,发自内心的更加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促使思想觉悟提高,从而进一步树立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年力量的责任意识。6.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国家和全社会倡导实践创新具有推动作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使大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得以开阔,创新创造能力得以提升,整个社会在大学生这一充满新鲜活力的群体的带动下,创新意识也得以激发,促进整个社会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加快国家和社会发展。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主体对社会实践存在认知局限,缺乏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20多年以来,社会各个群体对社会实践的认知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和局限。总体上看,社会实践主体对于实践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大学生是社会实践最直接的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认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实践的效果,但是受到升学、就业压力的影响,大学生往往重视学业多余重视参与社会实践,即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很多学生也是以有助于升学、就业为目的,背离了社会实践的本质;一些认为学生的主业是学习,而社会实践在学习之外,会浪费学习的时间,没有认识到实践也是育人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没有从家长的角度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充足支持;许多高校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模糊,没有真正认识到社会实践的实质,有的只是安排学生参观景区、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形式上开展了很多活动,实质变成了带学生旅游,一些高校确实安排学生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由于缺乏规划,社会实践没有持续性和连贯性,也没有固定的实践基地作为支撑。2.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持久性差、结合专业层次较浅。部分学生是被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局限于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实践流于形式。更有甚者,为了评定奖学金,根本没有参与社会实践,而是找关系开证明,敷衍拼凑一份实践报告。有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只是挂个名,开展活动前不积极参与到团队准备活动中,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只是走个过场,活动的参与度很低,活动结束后不做总结反思,没有对实践活动的持续性规划,导致实践活动成为“形象工程”,不能达到开展社会实践本身的目的,没有对社会实际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更达不到提出解决问题对策的效果。同时,社会实践在一些高校是与教学工作相分离的,往往是教学单位组织教学,团委等非教学单位组织社会实践,实践和专业教学结合度不高。3.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缺少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许多高校还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和成体系的组织机构,不能对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实现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督,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策划准备、组织实施、总结反馈等各个环节出现问题,影响了社会实践的效果。有的学生为了获得资金扶持、达到升学评奖等目的虚报项目,不开展实践活动,只在项目截止时间上交一份报告或论文,而高校对项目的准备、开展等情况不进行相应的监督,助长了这种现象。实践后期整理和实践成果运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有的学生参加完实践活动,不开展分析研究,也不总结归纳活动成果,没有达到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高校回收上来的实践报告大部分直接归入档案资料,没有对实践成果进行进一步开发,也导致了一些有价值的社会实践成果的浪费。大多数高校社会实践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在考核实践项目成果时,多是凭借成果申报表及撰写的社会实践论文,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4.社会实践缺少环境氛围,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和认可。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需要得到全社会协调联动的系统性工程。但是多年来社会各界特别是实践活动开展得群众对实践活动没有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开展社会实践地区的群众往往希望给他们带来具体的实惠,更关注能解决他们实际问题的行动,如资金支持、人员支持,而对于我们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则表现出较大程度的冷漠,这种现象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社会实践基地能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稳定的机会保障,部分高校仍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或者频繁更换,或者通过学生自己凭借关系寻找实践单位。而且,已有的实践基地相对不集中,不方便高校进行监督和管理,不利于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三、对策

1.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加强关注和引导。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高校应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论述,全面地认识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高校要引导学生重视社会实践在自身成长成才中的巨大作用,把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中,通过增加社会实践在成绩考核中的参考比重、将社会实践作为毕业考核标准等方式,引起学生的重视。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社会实践意义的再认识。高校要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改变学生的固有观念,动员全体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打破以学生骨干参与为主的“精英实践”,逐步形成“大众实践”模式,满足广大学生的实践需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引导大学生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深入开展有专业特色和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项目,使得大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他们身心成长、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此外,高校应该全面整合社会资源,以高校为主导,建立校企联合的社会实践协调与组织机构,通过宣传引导,使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使大学生获得等多的实践平台,使企业和实践基地扩大社会影响、吸引高素质人才。3.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组织和管理体系。一是建立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把社会实践真正纳入到教育教学中来,能充分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规定不同的社会实践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丰富的活动,严格学时、学分等成绩考核标准。二是规范组织环节,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在实践前,严格审查实践团队的立项材料,剔除不合格项目团队,指出存在问题的立项团队,并敦促其及时完善材料;在实践过程中,高校要实时掌握实践团队在实践地的情况,监督各团队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的完成社会实践项目;在实践活动结束后,要督促各团队做好总结、写好实践报告,做好实践成果的转化工作;三是完善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教师和专业教师端正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加强自身理论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4.发挥高校优势创新社会实践形式。一是要发挥高校的理论优势和科研优势。高校专家汇集,科研氛围浓郁,开展社会实践要利用好这一特点,敢于对社会实践的形式进行大胆创新,探索社会实践活动的发生规律,依托专家名师向学生开设社会实践方面的讲座、课程,不断拓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路。二是要发挥好青年学生的优势,关注学生的实践需要,在思想、生活和学业上关心学生,保护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学校应借助“实践指导中心”对学生的优秀实践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同时,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丰富社会实践的参与面,提升社会实践的活力。三是运用好新媒体手段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引导和教育。对于社会实践这一参与度要求很高的活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新媒体环境能给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开展和成果转化带来了便利。高校应利用好新媒体社会实践资源,利用实践网站、微信平台等资源生动、形象、容易接受的优势,对学生的社会实践项目进行指导和交流。

参考文献:

[1]于贵书,韩晓雨.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和现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1):5-6.

[2]刘韧,易厚,贺宗彦.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问题与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85-87.

[3]柯佳敏.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新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1):116-118.

[4]邵朋来.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6):62-64.

[5]郑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学习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2017(01):4-9.

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究型互动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P.88)不断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推进课程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面临的现实挑战与教学改革发展趋势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数字化的时代变革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文化上,西方国家四处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竭力策动“”,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散布各种版本的“中国”,利用涉藏、涉疆、涉台和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对我国进行抹黑渲染,千方百计腐蚀青年一代,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如何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在意识形态领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思政课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和多发期。市场经济发展中不规范行为引发的负面影响、各种社会思潮的暗潮涌动、非健康文化在网络上的泛滥、新媒体时代信息的聚集和裂变等等,都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产生不利影响。如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正确诠释时代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新时期思政课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随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引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但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也应看到,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中,“本本主义”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在各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充分;课程的考核评价环节还不够科学,多元化、多样化的考核机制还未形成;相对于理论教学过程,实践教学环节还比较薄弱,存在“大帮哄”的形式化倾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高校应积极引入现代的、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思政课的本质特征,增强学生探索真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过程中,要突出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把课程教学关注的目光从教师与学生的联系移向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联系上,由双向交流变成多边交流,从双边互动变成多边互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目标指向

在一定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是理论教育。理论是真理体系、方法论体系,也是价值观体系,这决定了的理论教育必然是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价值教育的三维统一。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只能用真理的、科学的和逻辑的力量去影响或征服受教育者,使得他们自觉地接受相关的正确价值观”。[2](P.5)无论是知识教育还是价值教育,简单的真理灌输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的,也是无法塑造学生的理想信念的。特别是在当代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身处开放环境中的大学生面临的情况总是千变万化。“既定的结论遇到了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就会失去其现实作用。”[3](P.34)如果学生只知道了既定的结论,而没有掌握立场、观点和方法,没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难免产生对真理的怀疑,从而表现出认知与践行的错裂二重性,真理也就失去了其指导行动的本质意义。

探究型互动式教学理念来源于20世纪初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探究式教学理论,更是以认识论和实践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借鉴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结合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的。思政课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目标就是通过教师的主导,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中的思想碰撞,共同完成对现象和问题的解析,共同完成对真理的探索,从而得出科学结论,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进而完成科学理论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与固化,形成科学的理论思维,提升其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它追求的逻辑起点是对现实现象中隐含问题的体察和提出,它追求的内在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对真理的共同探寻,它追求的外在表现方式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的相互交流和探讨思辨,它追求的教学目的是学生对科学理论的认同把握和能力提升,它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思政课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的现象解析、问题提出、思维思辨、真理探寻、实践检验,共同探索真理,从而真正信服真理,用科学真理指导实践,以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的框架路径

构建思政课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要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核心,以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为手段,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一)树立科学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

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要把握理论教育规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增强双主体意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互动意识、能力培育意识,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实现“灌输式”、“注入式”等刚性教育模式向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转变,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完成教材体系向教学内容的转化

思政课教师要以国家材为根本,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要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紧密结合现实热点、难点和大学生关注的问题,整合优化成基于问题式的鲜活的教学内容,形成适宜进行探索研究的问题式案例教学专题,以提供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思辨探究,共同探求科学真理。在整合优化内容上要坚持理论自信,敢于面对社会现实,不回避主要矛盾,从而在讲清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用发展了的回答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三)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

思政课教师要积极使用研究式、启发式、案例式、专题式、参与式、互动式、讨论式、体验式等多样式并存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要引导学生自发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通过学生的自身思考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要创造如研读经典、撰写论文、师生对话研讨等具有问题探索性质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要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课堂的生动性,运用网络技术进一步延伸教学课堂。

(四)建立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要建立以思政课教学科研部门为主,教务处、宣传部、学生处、团委、产学合作办公室、教学质量评估中心等部门分工合作的实践教学组织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按国家要求设立实践教学学分、学时。要建立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划拨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思政课教学部门要设计具有明确教学目的指向的、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加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五)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

高校要积极探索和实施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提交成果与现实表现相结合、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样式的考核评价方式。多采用面试口试、现场答辩、师生研讨、论文撰写、操作演示、小组汇报、现实表现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将知识灌输的过程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学会研究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建立一体化的教育教学系统

高校要建立思政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立体式、多维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统筹设计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到理论教育与日常教育实践衔接融合,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为补充,做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相结合,挖掘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深入研究理论教育和传播的特点、规律及其特殊性,深刻把握大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用科学理念指导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要提高驾驭理论及相关学科领域知识的能力,打牢理论功底。要提高对当代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观察、提取、分析、研判能力。要提高与学生交流、思辨的能力,要深刻了解学生的期待与困惑,能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碰撞。要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用道德的力量去感化学生的心灵,用高尚的风范为学生树立标尺,真正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

参考文献:

[1]骆郁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M].武汉:武汉 大学出版社,2006.

第4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一、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状况

(一)创业意向与认知大学生是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创新创业活动参与不仅可以满足社会与个体发展需要,更是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正确定位的重要路径。对于创业认知,有75.4%的学生认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就算,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创业是指开一个小店。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理性对待创业问题,不会好大喜功。但在对于创业前景的看法上,有44.15%的学生认为创业前景是美好的,有44.37%的学生认为前景不好说,只有11.03%的学生认为没有前景。大多数学生对于创业前景持中立态度。调查表明:我校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在就业发展的选择上,并不看好自主创业。约有54.55%的人没有自主创业的打算,有43.64%的人考虑过自主创业,仅1.82%的人正在进行自主创业。一半以上的学生根本没有自主创业的打算,而考虑创业又展开行动的更是少之又少。教育主体的学校、学生以及家庭对创业活动的认知,这些方面都影响到学生的创业过程及创业行为。可见,想要推广大学生自主创业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调查也反映出我校公共管理类学生缺乏了解、关注创业的内在动力。在“是否关注创业相关的节目或活动”调查中,有33.03%的学生表示有关注过,但66.28%的学生表示没有关注过。大学生不打算创业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人偏好(39.33%)、资金不足(30.96%)、没想好做什么项目(15.06%)。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缺乏经验和害怕失败以及失败所带来的后果只占了3.77%和2.93%,体现出当代大学生敢闯敢拼的特点,他们并不畏惧失败。此外,在调查中发现在创业领域与专业之间,只有8.12%的学生选择与自身专业相关的领域进行创业,约66.5%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创业。当前,创新创业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但是政策应被嵌入组织、个体的内部去,实现从精准创业政策到创业政策精准的转变。对于创业相关政策的了解,有69.23%的学生表示知道但没有去了解。从调查反映出他们不会积极主动去具体了解创业相关的政策,对于创业并没有很高的热情。大学生的创业活力依然未能充分被激发,这与创业政策不精准有关,相关政策未能充分嵌入到各层次、各学科,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二)创业知识和技能情况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主体和基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形塑具有正向的作用与价值。创新创业教育要使人从创业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从个体来看,大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有从事创新创业活动与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对于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满足程度,有53.31%的学生表示不满意,有32.72%的学生认为不好说,仅有13.5%的学生对目前学到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满意。对掌握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不满意这一状况,表明对公共管理专业加强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课程的传授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就有可能把创新创业选择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通过对大学生自身的了解,可以发现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在创业能力上不仅缺乏工作经验,而且对创业也缺乏了解和关注。在对大学生工作经验的问卷分析中,有71.88%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有15.87%的学生工作经验小于一个月,三个月到六个月占比2.04%,半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学生只有2.04%。(三)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与选择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满意程度的评价,有60.91%的学生表示一般,有21.36%的学生认为不满意,只有17.72%的学生认为满意。课程、师资、环境、学生个人特质等因素都影响到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对于创业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的侧重点方面,学生主要倾向于多样的创业技巧(62.22%)、选择创业信息的获取和利用(60.86%)、择业观与创业心理培训(55.66%)、沟通技巧(55.66%)、职场技巧(46.38%)、职场礼仪(42.08%)这六个方面的学习。当前高校应更关注和加强创业技巧、信息的获取、沟通交流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结果。对于创新创业授课老师的选择上,学生更喜欢外聘兼职的教师(44.17%),对于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只占了18.24%。对于创业知识的传授的途径,有55.86%的学生选择媒体或社会宣传,有47.52%的学生选择教师授课,41.76%的学生选择活动加训练。除了传统的面对面教育方式以及创业实践活动以外,媒体和社会宣传的途径更被90后大学生所接受,互联网这一传播媒体的利用成为创业网络教育推广的重要平台。关于期望学校能够为创业提供帮助的选择上,有22.12%的学生选择“创业知识培训”,23.02%选择“创业能力培训”,23.02%选择“创业资金支持”,9.48%选择“创业实践活动”,3.39%选择“创业政策支持”,2.48%选择“创业场所支持”,1.81%选择“专家咨询指导”,1.58%选择“创业硬件设备支持”。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创业最为需要的是创业培训和资金。

二、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分析

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也应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对应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设计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训体系,在实践教学中开创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途径。问卷集中反映了我校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创新创业教育深度不足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基于“知识”的学习模式向基于“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注重在动手实践中完成知识的迁移。而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关注度较低:一是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创业适应性仍较差;二是创业意识薄弱,存在对政策了解不够、市场信息匮乏、知识能力欠缺、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情境、协商、对话和共享是大学生提升创造性本质力量的必要环境或环节。”[3]必须根据公共管理专业发展实际、人才培养目标等因素综合考虑,采取最适宜的发展路径,共同创造创新创业情境,从而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度。(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手段与评价手段不合理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为大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及教师评价等方面的变革。在实践中反映出公共管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的单一性、师资力量的薄弱性、资源体系的分散性,实训和实践体系的不完善等问题。考核、晋升机制的科研导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需求尚有一定的偏差,缺少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过程、结果评价与质量控制的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组织支持指标体系、课程教学指标体系、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和活动延展指标体系的设计。(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需要彻底打破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取决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相融合、彼此渗透的范围、方式和深入程度。从目前来看,公共管理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理念提升不足,以教学和课程的改革促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足,仍缺乏公共管理专业性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双轨并行、相互助力的运行机制。除了提供创业课程、合作开发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外,还需要整体协调创业计划大赛等实践活动。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系列教学与课程活动,创新创业实践机制,实现“全覆盖”创业教育、“全链型”创业实训、“全方位”创业孵化三者结合。[4]从而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公共管理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过程,将创新创业文化的基因渗透到每一个空间,并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理念深度融合。(四)情境学习的作用体现不明显情境学习理论认为,能力的获得必须镶嵌在“真实”的情境中。创新创业能力也难以用简单的传授或单一的训练方式进行,需要重构学习方式,让学习在真实情境中自然发生,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大学教育应构建一个能够促进大学生整体性学习的情境。当前公共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具体的情境相联系不够,仍缺乏从观念到行为、从教师到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的文化土壤。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复合审视。借助类似于苏格拉底与学生的对话方式,共同完成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机制,这也是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过渡的重要手段。

三、推进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对策建议

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在环境、主体、关系、手段方面进一步持续推进,这就意味着需要不断探索形成公共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实际的教育教学范式,有重点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训体系的优化,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为服务“双创”战略服务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一)加强创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针对公共管理类学生的特点加强培养,一是聘请科研水平高、社会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的培训师,系统讲授项目申报书写作方法和科研论文写作方法,授课工作纳入教学工作量。二是开展公益创新创业辅导培训。应加强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大学生公益创业竞赛等方面的指导。三是扩展参与体验的方式。如网页设计比赛,网联网模拟投资项目、在校网站(微博、微信)上创新创业信息等。对创业能力进行分阶段帮扶提升,使得学习内容与社会实践所面临的问题发生关联,让大学生走进并体验充满生机和无限创造性的社会实践。(二)优化创业导师队伍创业导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资源。随着社会对创新创业知识掌握和创新创业技能内容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对创业导师知识和经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应针对公共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创业导师队伍培育、提升机制。一是加强对公共管理创新创业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支持教师挂职锻炼,参与行业企业及科研项目的创新创业实践,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交流和院校间的考察活动等,加强国际国内创新创业领域的学术交流,相互交流借鉴,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二是针对公共管理学科特点,设立创新与创业大讲堂,聘请成功进行创业的公益组织负责人或者具有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优秀创业校友等担任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业计划竞赛。可借鉴台湾的做法,善用本土校企资源加快人才培育集聚,推动“台湾城”与本土高校合作,充分利用校企的资源优势,引入经验丰富的导师与专业系统平台,加快人才的培育聚集。(三)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教学为主渠道,紧紧围绕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核心能力,优化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将创新创业的元素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体化”。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核心能力,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设置适应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教学和实践内容上凸显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通过分模块开设公共管理创业课程,构建辅修项目,开展创业领域前沿研究,培养符合公共管理学科属性的大学生实践技能心理、团队合作精神是提高学生的公共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出路。(四)拓展专业实习实训平台实践教学是公共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魏红征提出了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中应注重课堂讨论优化、信息管理实践、公共管理实训、校内部门实习、参与公共管理和实践论坛的实践教学形式。[5]改善大学与外部机构之间互动交流的环境,建设专业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能够有效保证创新创业的质量。一是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网络服务平台,为公共管理类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资讯、评测、指导和实训的全方位服务。二是积极建设公益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与社会企业或公益组织建立广泛而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通过公益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建设,联系公益组织或企业入驻。入驻公益组织或企业需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并对有意向从事公益创新实践与学术研究的大学生进行实训,实训内容分具体包括: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的写作技巧;公益创业的实务与技能;大学生公益创业创新项目申报书的写作技巧。学生以实训的方式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培养创业技能,塑造公益精神,增加其社会责任感。由此,使公益创新创业实训中心成为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孵化器,引导有志者从事公益创业。三是以专业为依托建立专业创新创业工作室,对学生开放,作为创新创业团队的遴选基础。四是合理布局实践教学基地。紧扣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技能训练方向,与有关单位共建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实习实训平台开展专业综合实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训练项目田野调查等专业实践活动,转变实践教学基地“蜻蜓点水式”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倾向。在开放的环境下,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参与各种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中,各种非理性、非智力因素,例如直觉、热情、想象力、意志力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必然既认知自我也认知社会,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本质力量,从而助推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公共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养成。

[参考文献]

[1][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34.

[2]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56-63.

第5篇

【关键词】数字电路课程;实践平台;工程设计;实验

1概述

在教学过程中,具备数字系统设计实践工程能力,涉及相关数字系统课程体系教学与实践,在各高校的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中,数字电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随着数字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在后续专业课程中,显而易见,随着电子产品数字化部分比重增大,它在数字系统设计中基础性地位越来越突出。

因此,培养适合现代电气、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卓越人才,创新数字电路的课程几次理论与工程实践教学迫在眉睫。

根据我校近几年电气、电子课堂教学的实践情况,数字电路课程应该以面向应用的数字电路设计为核心,在熟练掌握基本电路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数字系统设计方法的课程教学和实践内容。

工程实践过程中,逐步从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逐步转变到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中来,以教师科研应用来拓展,以全面培养优秀数字设计卓越技术人才[1]。

2探索构建数字电路教学中的多层次的创新实践平台

2.1多层次的数字电路创新实验平台构思。

面向卓越人才培养的数字电路课程创新实践教学,可以分层次进行在各个教学阶段逐步推进,包括:面向基础的数字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工程创新实验教学模块、面向应用的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教学和结合科研项目的创新实践平台[2][6]。

多层次的数字电路创新实验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

2.2数字设计的基础原理与实验教学。

数字电路基础原理和实验教学是数字系统设计的课程体系的基础入门阶段,是培养数字逻辑代数与逻辑电路的重要过程,大类可分为时序逻辑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其中时序逻辑电路主要包括:锁存器、触发器和计数器,组合逻辑电路包括,编译码器、多路复用器、比较器、加(减)法器、数值比较器和算术逻辑单元等。教学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组合和时序逻辑电路坚实理论基础,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不但要注重基本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理论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了解面向应用和现代科技进步数字电路新的设计理念[2][3]。

2.3面向应用的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实践教学。

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EDA)和可编程器件(CPLD)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以EDA技术为主导的数字系统理念已经成为企业工程技术的核心。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主要培养学生利用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器件和大规模可编程器件进行数字电路设计和开发能力。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结合前阶段数字电路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及EDA技术的发展状况,适时进行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和EDA技术课程的综合衔接,以及课程深度融合[4]。主要内容包括:

2.3.1基于Multisim等相关软件的数字系统仿真实验。可以构建虚拟数字实验系统,不但较好地模拟实物外观外,还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实验平台开展实验的设计、仿真,进行实验内容的逻辑验证。

2.3.2基于通用和专用数字芯片的数字系统设计。其主要特点是有很好的直观性和具体性。

2.3.3基于硬件描述语言(HDL)的数学系统硬件描述。采用硬件描述语言实现数字逻辑设计,基于EDA环境仿真和验证。可以结合上述(1)和(2)的优点,采用硬件设计软件化技术应用于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实验教学中,通过综合性实验的自行设计和实验,对实验内容、实验规模、实验方法进行了综合创新设计[5]。

2.4结合科研项目的数字设计实验创新平台。

在高等院校,教师即承担教学任务,同时有各自的科学研究方向,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加入教师的科研团队,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利的良性循环。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数字系统设计,可以借助横向或纵向科研项目形成综合教学体系。比如:搭建在线可编程门阵列(FPGA)创新实验平台,形成数字电路、电路线路课程设计、可编程逻辑器件以及集成芯片系统设计,形成面向数字系统设计的课程体系[3]。同时,应用高校与知名企业建立的校企合作平台,把企业界的研究信息和研发需求引入到教学平台,开拓了学生的研究思路和视野,提升了学生设计复杂数字系统的能力;目前,我校正在与国际知名的半导体公司Xilinx、Altera和Cypress陆续建立卓越人才大学培养计划,利用大学设置小学期,在FPGA和PSoC开发平台上进行了面向实际应用的数字系统设计,在实践平台上不仅有学校的任课教师,还有知名企业派来的一线工程师指导同学们的实践,相比改革前,取得很好的实践效果,同学们的数字系统设计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在编程、接口、通信协议等方面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对于优秀的学生,借助全国各种形式的大学生电子(信息)设计竞赛这个创新平台,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研究兴趣和创新意识,综合所应用的数字系统设计知识,发挥竞赛团队的协作精神。每年,我们都有部分优秀学生通过努力,创新设计的作品获得专业认可,并取得了良好的参赛成绩,也使得数字设计课程体系的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基于创新平台的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

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数字电路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协调好相关电气、电子类专业上下游相关理论课程、实验综合性设计同时得到协调发展。如何实践论文所提到的创新实验平台,应该引进现代数字设计理念,重点把EDA软件、设计工具、开发平台与传统的数字电路基础理论教学相衔接。我们在这几年对数字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逐步构建了面向应用的数字系统设计课程优化体系[5],如图2所示。

4不断探索数字电路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4.1以数字电路设计为目的强化基本逻辑电路理论教学。

在进行复杂数字系统设计之前应该熟练掌握这些常用基本组合和时序逻辑电路,包括电路的功能、电路的描述以及电路的应用场合等。

树立电路设计思想首先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功能电路。其次,树立电路设计思想需要理论讲解与实践相结合,逐步熟悉硬件描述语言的描述方式。数字系统设计强调采用硬件描述语言来对电路与系统进行描述、建模、仿真等[2][3]。

4.2掌握面向应用的数字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学生在掌握数字电路基本概念和一般电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数字系统设计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数字系统与EDA的相关概念、可编程逻辑器件、硬件描述语言、电路元件的描述、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开发环境与实验开发平台以及应用实例的介绍等。这些课程内容涉及面较广,为了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探索总结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内容,并作为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切入点[1]。

随着电子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代数字系统设计在方法、对象、规模等方面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基于固定功能的集成电路设计[1][2]。现代数字系统设计采用硬件描述语言(HDL)描述电路,用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来实现高达千万门的目标系统。这一过程需要也应该有先进的设计方法。根据硬件描述语言的特性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构特点以及应用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阐述了先进设计方法。例如:采用基于状态机的设计方法设计复杂的控制器(时序电路),应用或设计锁相环或延时锁相环来处理时钟信号,应用自行设计(IPcore)软核来提高数据吞吐量[1][2][3]。

4.3深化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训练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加强学生工程思维训练、新平台工具的使用、遇到逻辑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能力。在实践过程中的提高创新性和综合性能力,面向应用的数字电路创新平台建设,需要不断提高课程试验、实验和实践过程在教学中的比例,在符合认知规律的同时,逐步加强来源与实际需要的综合性数字设计实验。

5结语

数字电路是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论文针对当今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探讨了面向应用的数字电路课程创新实践平台。提出了多层次的数字电路创新实验平台结构和面向应用的数字系统设计课程优化体系。目的在于,通过课程及相关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使得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现代数字技术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孔德明.《数字系统设计》课程教学重点的探讨,科技创新导报,2012.1,173-174.

[2]任爱锋,孙万蓉,石光明.EDA实验与数字电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4,200-202.

[3]叶波,赵谦,林丽萍.FPGA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中国电力教育,2010,24,130-131.

[4]秦进平,刘海成,张凌志等.电类专业数字系统综合实验平台研制,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6,75-78.

第6篇

一、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再认识

1.从“实践出真知”的视角看其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离不开实践。的《实践论》认为,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我们也常说,“实践出真知”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在人们的认识和学习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1]。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培养创新意识,了解创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使大学生能像企业家一样,具备将来从事各自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特质[2]。所以,从“实践出真知”的哲学视角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锻炼和成长。

2.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看其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注重实践的教育,其核心在于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不可能依靠纯粹的理论学习自动形成。实践活动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能促进创新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形成,能促进创业能力的提升,只有通过实践活动的历练,才能使学生获得体验和感性认识,磨炼创业意志,锻炼创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从这个角度上讲,实践更能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和性质。

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项目特性分析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在创新创业课堂教学之外进行的实践活动,它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和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结合项目要素看,这种为了完成某种特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具备了项目管理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次性

项目的一次性是指项目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不会有完全可参照的先例,也没有完全一样的“拷贝”。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也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任务一旦完成,活动即宣告终结,是“一次性”的任务。此外,项目从未在同样的情况下出现过,而且以后也不会再发生。可见,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具备一次性特征。

2.独特性

项目的独特性是指每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或产品或服务都有自己的特色,或虽与其他类似,但其时间、空间、环境和条件等方面也已发生了改变,因此项目的过程始终是独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尽管许多项目每年(或定期)举行,例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但由于活动参与人员、活动地点、活动形式等内外条件的变化,在时间上、经费使用上、项目内容设计上和项目工作质量上都有不同的要求,每个项目的参加人员、项目组人员的角色和各自分工都会有所不同[3],所以,项目的执行过程不可能被模仿,更不可能完全一致或照搬照抄。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但在现实中实践不足已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具有的项目特性,为引入项目管理提供了可能。运用项目管理的关键链理论,抓住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计划、项目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估四个关键环节,可以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管理;关键链;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8-0087-03

3.目的性

项目具有明确的时间性、成果性和约束性目标。在项目实施之前,项目负责人要制订全面和系统的项目计划,分解项目的各个环节,明确项目成员的各自分工,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工作,项目成员间既分工又合作,攻坚克难,完成目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也要求在明确的时间内实现明确的目标,也具备了明确的目的性,而活动的开展自始至终以实现目标为原则,在完成之后总是以一定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因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项目管理都具备目的性。

4.过程整体性

项目的过程整体性是指项目过程是具有完整生命周期的,其一切活动都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为了实现项目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项目效益的最大化,项目管理要求对时间、成本、质量和进度等方面进行控制,而在对上述目标的控制时,往往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手段来实现。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包括申请、计划、实施、控制、结题和评估等一个完整的过程,也具备较为完整的生命周期,并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手段来协调时间进度,优化配置资源,以达到预期效果。因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也具有过程的整体性特征。

5.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团队的人员组成和职责在不断变化,项目组织没有严格的边界,是临时的和开放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组织也具有临时性和开放性特点。在项目开始初期项目负责人根据需要组建临时的项目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计划和任务的变更,需要调整或补充项目成员,而当项目目标达成后项目团队即告解散。可见,基于项目管理组成项目团队,有利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6.风险性

项目的风险性是指项目不能“试做”,启动后一旦失败就不能重新开始,就失去了在同样条件下开展原项目的机会,这是由项目的一次性决定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可控性,但是也有一定的风险。在实践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项目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并直接影响到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这就使得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关键链”

“关键链”是指项目实施中有瓶颈作用的管理环节。只要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抓住项目的瓶颈,加强对关键链的管理,就能用最短时间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从而推进项目的进行速度[4]。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管理,也可以通过加强关键链管理来实现最优化目标。结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特点,笔者认为,它的关键链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1.分析项目的可行性

可行性分析是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管理的关键链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一般来说,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选择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对项目的调研和论证,有时只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草率作出决定。当计划要转变为实际操作时,才发现自己不具备解决项目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项目无异于纸上谈兵,结果只能是失败。所以,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启动阶段,不仅是批准该活动能否立项,而且是要求项目团队在确定项目之前充分考量自身的兴趣、特长以及专业能力,全面、系统和客观地分析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明确项目是否可行,最终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2.制订项目计划

项目计划既是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也是衡量项目进度的依据,一个优秀的项目计划能让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明确活动的任务和目标,帮助双方实现有效的沟通与协调,降低活动失败的风险,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加项目成功的可能性。项目团队必须依照组织分工,从内容、范围、条件、进程和资源等方面编写创新创业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的里程牌和时间表,进行项目目标细分,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图,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

3.实施项目资源管理

项目资源就是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实际投入。随着项目的实施,必要的项目资源控制和管理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项目资源管理包括时间、资金、人员、工具和设备等方面,其中以时间、经费和人员三个方面最为重要。时间主要影响项目管理的进度,经费主要影响项目管理的成本,而人员则影响项目的组织结构以及激励问题。这些资源都是项目管理的有效抓手,有了这些抓手项目管理才能落到实处,否则项目管理就失去了调节的手段,容易导致项目进程与项目计划之间产生偏差,甚至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因此,项目负责人要依据项目计划和工作分解结构(WBS)图,确定完成每项工作需要哪些材料和设备、用多少经费、花几天时间以及由什么样的项目成员来完成,形成系统的项目资源管理计划,用资源规划矩阵、资源数据表、资源甘特图和资源负荷表等直观、有效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付诸实践。

4.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是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管理的最后一个关键链。通过项目评估肯定工作成绩,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根据项目特点改进和完善管理机制,运用更加科学和合理的项目管理理论,从而为今后的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积累[5]。

(1)建立科学评价标准

具体标准有三条:一是是否实现预期目标,这是评价项目的首要标准;二是资源使用情况,完成项目任务不能以浪费资源为代价;三是认可度,有没有得到师生的认可,有没有形成一定的轰动效应,有没有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2)分类开展项目评价

不同的创新创业项目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基础研究型创新创业项目主要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搜集的

材料和数据的分析而形成结题报告,评审委员会通过评估项目是否完成了规定的工作量和调研任务确定是否达到既定的目标来进行验收评审;应用型创新创业项目主要依据最终成果应用的数据结果来进行验收评估,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最终成果应用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同时结合成果应用客户的评价反馈[6]。

(3)积极寻求成果转化

针对验收评估后的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既可以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项目成果进行生产实践考察,又可以通过组织参加科技竞赛、和科技作品成果展示等多种途径促成创新创业项目成果产生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6]。

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价值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实施项目化管理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减少工作成本,节约项目资源,是健全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种创新。

1.有利于突破管理瓶颈,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新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而提升其实效性。作为一种普遍受欢迎的、具有明显管理特征的管理技术,项目管理已在国内外很多行业及很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管理,能够形成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模式,做到源头预防,过程中检查,完成时验收,确保项目处在控制之中,减少时间、资源和精力的浪费,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效率,有利于从根本上形成较为系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和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管理模式。

2.有利于健全管理制度,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由“人制”向“制度制”的转变

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管理,客观上要求建立科学、合理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能够对创新创业项目实施量化考核和绩效评估,也能为项目的成果转化提供便利条件。需要制定的制度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规范的立项审核制度。通过立项审核,排除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非理性因素,杜绝资源浪费。二是有效的激励制度。通过激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创新创业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三是健全的沟通制度。通过沟通交流,使各类信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有效地传递,客观上促成创新创业项目效果的实现。四是严格的监控制度。监控制度是创新创业项目得以按计划顺利进行的保证,它既能保障创新创业项目的如期实施,又能保障项目经费的科学使用。五是科学的成果转化制度。通过成果转化制度,既能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解决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又可以促成创新创业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从而更好地体现项目的价值。

3.有利于实现质量控制,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项目管理有助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以及资金和时间情况等选用适当的管理工具,实现创新创业项目的全面质量控制,达到项目的效果、资金和进度目标。在利用关键链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进行管理时,要求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通过对影响项目的关键环节实施控制,检查项目实施中资源使用、项目进展、团队合作和项目风险等情况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当出现偏差时要及时反馈,并尽快对原计划进行修正,从而确保项目的质量与效果,提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4.有利于节约项目成本,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配置

资源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现在高校已基本度过了规模扩大期,学校所拥有的资源逐渐减少,经费、场地、人力和信息等资源的不足都是困扰创新创业教育正常开展的现实问题。在高校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已成为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项目管理可以在计划的时间和预算内,充分合理地调配各类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资源浪费,降低项目成本,提升管理水平,提高项目效率,实现其最大价值。同时,高校应更好地利用校外资源,获取企事业单位的赞助,以利于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并产生辐射校外和影响社会的作用,实现企业、学校和项目团队的共赢。

5.有利于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成才动因

以往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沟通不畅、分工不明和权责不清等现象普遍存在,而开展项目管理有助于克服这些问题。项目管理既强调“守土有责”,又要求加强沟通协调;既强调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专业优势,又需要项目团队通过开放的信息交流和激烈的思想碰撞,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增加对团队的认同感,实现在明确分工基础上的充分沟通。同时,通过项目的具体实践,可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由“领任务”变成“请项目”,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内在的成才动因。

参考文献:

[1]郭星明,等.基于实战的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16).

[2]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3]吕哲峰.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化管理研究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

[4]马国丰,等.项目进度的制约因素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8.

第7篇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思政教育重点课题(SZ201101)、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2011年重点教改项目(TMZD1102)、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2012年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TM2012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彭金玉(1965-),女,湖南双峰人,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政治学。

党的十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今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也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校对思想政治课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不少成果,但与党的十 “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很有必要在前期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反思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改革,这不仅是教育管理者同时也是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一、创新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

党的十提出“立德树人”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也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明确要求学校德育工作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作为一项学校育人的基础性工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也是最能体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价值取向。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价值取向,至少蕴含着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在教学理念上坚持以生为本,二是在教学方法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立德树人包括“立德”与“树人”两个层面的内涵,“立德”为确立品德,树立德业,“树人”为培植成长,培养成才[1]。“立德树人”讲的是“立德为先、树人为本”,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根本和目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明白白地表达了我们党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坚守,它提示着我们教育的根本对象是“人”,根本目的是“人”,根本任务是“育人”,而不是升学率,不是论文和奖励以及头衔的多少,不是大楼和设备等等[2]。思想政治课要承担起“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思想政治课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主体地位的虚化,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教学活动变成了单向度的信息传输,带来的最直观后果就是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消极抵制,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所以,当前思想政治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为“教学理念”具有基础性、前提性的意义和价值[3]。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改进,影响着教师素质的提高。只有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才能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也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为此,要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必须改革创新,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高度概括了以生为本的真谛:教育是把一个人从黑暗引向光明,从虚假引向真实,从低俗引向崇高,这正是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要达到的理想境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课程教育教学中的根本体现和具体落实。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及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养成的特点,要求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并使其终身受益的课程。

二、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立德树人”能否取得成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否真正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在于探索和实施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超越“灌输”型教育,以启发和引导为主,以教师的育人自觉启迪学生的成人自觉、立德自觉;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充分调动并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使外在的、客体实施的教育转换成受教育者主体自身的能动活动;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了解学生主体的需求,激发学生主体创造,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非常明确地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这“三个注重”的规定为思想政治课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和具体的要求。

1.注重学思结合。这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的继承与弘扬,蕴含着三层意思:

一是学什么。一个人只有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正确地思考,作出科学的判断与分析。思想政治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提升青年学生基础知识修养、促进青年学生知识结构合理化的有效途径。一个人如果“忽视哲学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和政策法律知识等等的学习,就难免会造成知识面狭窄,缺少一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修养,考虑问题缺乏深度,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4]

二是如何思。对青年学生而言,其别重要的是批判性的反思以及在反思基础上的创新思维。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辩证态度,深刻领悟的批判精神,培养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养成创新思维意识与能力,学会运用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不轻信,不盲从,将理论知识经过思考与思辨自觉地接受、认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正如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青年学生所提出的希望:“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

三是怎样实现“学与思相结合”。“学”与“思”相结合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就是将所学的“知识”与所形成的“思想”二者内化为心中的“信仰”,这里有两条途径:教育与自我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道出了自我教育对一个人成长成才的作用,他说:“在对个人的教育中,自我教育则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5]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因为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青年学生的自我观念和竞争意识日益强化,同时互联网、手机、微博、飞信等现代信息工具和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得青年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多,但他们的心理还远不够成熟,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缺乏对外部世界的理性判断,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应该遵循青年学生的身心和思想发展的规律,引导他们开展自我教育着力培养和发展他们的道德能力,以努力培养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的选择能力、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自我构建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能力的转化,形成一种真正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新模式[6]。

2.注重知行统一。“知行统一”是认识论的重要命题,反映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要求,就是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就要是强化实践教学。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寓“知”于“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以认识论和实践论为依据,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为特征,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真正的信仰都是在实践与理论的碰撞中,在自己思想的不断成熟和稳定中,在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清醒面对中树立起来的。”[7]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青年学生走进社会,深入基层,接近群众,切实了解国情社情民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主要有:参观式实践教学、体验式实践教学、社会调查式实践教学等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着认识性难题、教学性难题、保障性难题。要解决这“三大难题”, 必须将实践教学纳入课程体系,实现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课程化[8],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3.注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思想,要求每一个教育者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行差异化教学,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实施因材施教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鼓励个性发展。同志曾对“因材施教”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当前迫切需要把教育从应试和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有创造性、有想象力、身心健康的人才……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做到因材施教,尊重、鼓励个性发展。”[9]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以木匠的慧眼”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赏识和激励,引导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显示出“皮格马利翁效应”。

其次,实施个性化教育,推行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育是针对当前思想政治课存在着的“整齐划一”和“一刀切”的教育教学现状提出来的,就是教育者必须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使受教育者个体的身心、智力、素质和能力等得到充分和全面的发展的教育过程。正如先生所提倡的:“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10]为此,思想政治课在教学中,必须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需求,及时了解他们关注的热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参与式、案例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判断,鼓励创新思维,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根据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的特点以及面临的新任务,针对信息化网络化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博客、微信、课程网站、QQ群等网络平台,拓展教学资源,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手段。

第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受教育者在接受过个性化的教育后,每个人的教育教学成绩也是因人而异的,如何评价这些教育教学结果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因此,要“加快建立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全面发展标准为主的评价体系。当前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几乎成了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唯一标准,不仅学生压力大,教师和学校的压力也很大。必须加快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11]因此,要改革现行的思想政治课的考试模式,建立多元联动的评价机制,既注重形成性评价,也要重视终结性评价;既注重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更要强调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通过这些评价,让每个受教育者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幸福,形成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自我认识和情感体验。

思想政治课要承担起“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张力纵论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J]人民教育,2013,(01):10.

[2]许武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13,(01):63.

[3]赵野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8):76.

[4]陈昌兴,李俊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新视点[J]现代教育科学,2010,(02):113.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207.

[6]柯文进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北京教育(德育),2013,(01):26.

[7]王丽萍,张明志知行统一命题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范式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7):106.

[8]刘建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构建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1).

第8篇

本科经济毕业论文范文一:知识经济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知识经济在当前新经济时代背景下,有着较大的影响价值。本文就主要针对知识经济所具有的特色展开了探究,并分析了知识管理发展的趋势,进而总结得出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开始出现,这一经济形势有效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其强调的主要观点就是利益竞争创新,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知识管理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够符合新经济时代的具体要求,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色

1.测量知识本身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经济活动所涉及到的内容和概念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人脑的研究属于自然活动的范围,在服务上以及在创新上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实物。所以,知识也就是一种服务的来源,但是其并不是指代的服务自身。经济活动的开展究竟是对服务本身的测量还是对知识的测量,这一问题的存在,就使得的测量知识本身就有重叠性的特征。

2.生产单元的线性已改变

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最终形成了全球化的经济,这一经济模式在实际的应用中,也促进了生产模式的转换,使得生产关系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生产者之间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很多的生产者已经在概念上无法进行类别的划分。

3.原本外部环境的改变依旧持续改变中

过去的经济模式在长期的使用中,也带来了诸多的益处,但是同时也伴随着很多不好的影响,过去的经济发展是以环境为代价进行的经济发送站,而如今的知识经济模式则对传统的经济模式不好的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弥补,使得环境得以有效的改善,并能够进一步的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知识管理的趋势

1.重视知识管理的哲学面向

现今的知识管理多数存在于期刊书籍的管理中,而针对知识管理的研究报道却并不一致,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也不统一,由于管理所发挥作用的不同,使得产生的效果和作用也不相同,由于个人对知识管理有着不同的认识,使得知识管理在实行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见解。一般而言,可以将管理哲学作为知识管理探讨的基础,这样比较容易对知识管理的内涵进行窥探以及掌控。知识管理强调的重点内容就是创新,但是知识管理也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使得创新无法顺利的开展。针对不同的组织来说,由于外部环境以及内部操纵的不一致,使得知识管理在广泛实行的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的困境。因此,在对知识管理进行广泛实行的时候,就要求组织成员能够明确了解到创新环境的需求,深入了解哲学,依据哲学就可以将一些繁杂的问题进一步理清。

2.强调创新价值与核心能力的建立

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管理应该逐渐向着强调创新价值和核心能力建设的方向发展。在知识经济前提下,注重对价值实施创造,将能力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充分的体现出组织的价值,根据相应的结果来判定个人的价值。相关的文献中也指出了人力资源所具有的激励特征就是使得能力产生的关键,就本质上来说,能力与资源价值都是不可测量的数值。由于能力与资源价值均具有不可测量性,那么如果一个公司要凸显其能力,将能力作为公司发展的基础,那么针对公司所具有的能力进行提升,大力支持资源的转换,就可以使得组织中存在的一些本质上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使得人力资源核心可以与人力单位产量保持一致,并且使得组织更加具有创新性。组织将能力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在发展的过程中,其会重点强调技术的应用以及问题的解决。所以,只有充分的发挥出组织的能力,有效的实施创新,并重视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负面问题,就能够使得组织实现高效的发展。

3.确立中阶主管的组织地位

知识管理所强调的主观精神就是创新精神,所以,在相关的组织中,需要对创新管理的职能进行切实有效的落实,使得中介管理人员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其管理的职能。而知识管理的这一发展趋势则有效的证明了知识管理融合哲学的重要性,在对组织理论结构进行强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进行反省工作,确保中阶主管组织所占的地位。知识管理重视创新价值的体现,而推动创新得以开展的主要动力就来源于知识漩涡。在组织中,知识管理主要是靠中阶管理者进行管理。就相关的人员所提出的观点可以充分的了解到,中阶管理方式相较于过去的管理模式来说,主要采用的管理方式就是自上而下的管理以及自下而上的管理。

三、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

1.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了国际探讨的主要问题。在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下,企业的发展也逐渐的实现全球化的发展。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组织结构都实现了有效的转变,而就以人力资源管理来进行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策略,同时也需要依据不同的员工自身特色和文化差异来进行管理方案的构建。就以微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在个人管理的基础上发展得来的,其主要构建于对组织层次之上。组织层次的界定,可以被看做是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观构架。由此就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中,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相较于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其所占的地位逐渐提高,并渐渐的发展为主流趋势。而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就是更好的凸显经济价值和创新价值,使得人力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得国家的文化可以得到最大化的认可。

2.对于多元化管理的反思

在弱势群体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的情况下,弱势群体保护的念头也逐渐的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就衍生出了多元化管理。这种多元化管理是以弱势群体保护为原则。到今天,都原发的发展潜能则需要进一步的由政府相关部门来进行挖掘,并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来对弱势群体实施保护。在多元化管理的理念下,人力资源管理多元化可以被理解为:在工作多元化的基础上,有效的对组织进行转变。通常来说,以大的层面来说,多元化主要是通过中下阶层来进行体现。而就小层面来讲,多元化则多体现于少数群体以及种族阶层中。上级对下级有着一定的管理落差,多元化管理使得女性群体与少数群体在管理上不具备突出性。多元化管理中,以弱势群体为主导,而其所造成的优点一方面帮助组织厘清、保护、探究与转变价值和实务,并且促进组织绩效;另一方面则培育帮助增进公共利益。

3.管理哲学与人文精神反思

目前与知识经济相关的若干科技业,大都以代工(OEM)为主,若无法研发、创新,则我国的知识经济依旧依附在美国的价值底下,代工是无奈甚至是长期科技发展的麻药,专利数量是假象而非科技实力,较之加州硅谷的技术高门坎进入障碍与创新能力,目前仍居劣势,发展若要稳固与持续,恐怕仍须回归对高等教育的重视;而学术研究伦理的建立亦为根本之道,扭转社会风气与提升研究水平,知识分子将任重而道远!犹有甚者,网络上的活动一旦普及,并成为人类的生活方式后,新经济与新社会也随之成形;但生活的考验与人文的变迁才开始运作,统合趋势与人文抗争并存的辩证逻辑,将是新社会演进的路径。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社会经济价值得以最大限度的凸显,该经济模式主要是建立在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在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前提条件下,知识管理更加强调追寻,更加注重创新,而人力资源管理也更加注重对竞争模式的创建,实现思维的无国界交流,就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来分析,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向着人文精神转变,是人类生存本质的深思。

参考文献:

[1]孟宪平.以人为本:改革的思维取向和价值选择[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2]吕福新.新经济时代对企业家的挑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06).

[3]彭雅.论新经济时代中国企业价值观的变革[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01).

[4](德)迈诺尔夫?迪尔克斯(MeinolfDierkes)等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知识与信息课题组译.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年本刊总目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12).

[6]潘连乡,叶传财,韦凯华.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J].企业经济,2013(02)

本科经济毕业论文范文二:经济管理教学改革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管理型人才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由于运用专业的经济管理知识来管理企业,可以大大地减少企业项目投资的盲目性,因此经济管理人才也日益受到企业的热捧。高校作为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了培养出更多理论知识基础深厚和专业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必须提高实际的教学质量,采取创新性的改革策略。文章简要介绍了高校经济管理教学的主要特点,具体指出了高校经济管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经济管理教学改革所采取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经济管理教学;特点;存在问题;改革策略

济管理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当前市场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与理论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因此对高校经济管理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针对目前高校经济管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策略以真正提高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够真正培养出符合经济时展需要,具有丰富的经济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综合性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

一、高校教育特点以及经济管理教学的特点

高校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社会所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务,高校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高低。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培养目的就是培养出具备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高校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本科教育与传统的高中教育具有明显的差别,高中教育注重基础性知识教学,教学课时和教学科目都比较固定;本科教育的教学课程数量居多但学习时间较少,学习内容更加宽泛和灵活,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第二,高中教育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应试能力考核,而本科教育则更加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经济管理教学的特点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针对性。经济管理教学既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的经济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要求,拟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且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能够结合具体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能够对比所学的经济原理,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参与性。高校的经济管理教学特别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注重整体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一定要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教师将自己搜集到的材料和观点加以分析,在相互的讨论过程中开拓创新思维能力。最后,实践性。经济管理教学旨在培养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专业性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别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验操作,同时也特别注重学生在毕业后对经济管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学生管理经验的积累。

二、高校经济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管理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其重要性在实际的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会进行处理。但是目前高校的经济管理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手段单一。高校目前的经济管理教学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影响,存在课程教学理念滞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会采取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往往由于过分放大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导地位,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很容易降低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学习兴趣。很多经济管理的任课教师对学科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够科学,过于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讲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容易忽略学生自身的实际特点,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比较少,从而导致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欠佳。

2.教学硬件设施不足,实践基地缺乏。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科应用性比较强,对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配套教学硬件设施和实践基地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是由于受到教育经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硬件设施配备和实践基地建设严重不足。在经济管理课程上需要针对教学案例播放某些视频,但是由于学校没有配备专业的多媒体设备而导致学生无法更加直观和形象地了解到教学内容。此外,很多高校仍然存在着教育实践基地发展滞后的问题。由于学生会在经济管理的实际课堂中学到如市场营销、生产运作以及经济管理等理论知识,但是如果没有在实践中真正地加以演练,那么学生就很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导致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由于学生实习的地点多为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贸易公司、物流公司等经济相关单位,而专业所涉及的岗位也包含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比较核心的部门,因此多半不愿接收在校大学生的实习,因此学校硬件设施不足和实践基地缺乏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3.实践性教学程度重视不足。很多高校由于受到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教育经费不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上还没有对实践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高校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实践性教学长期得不到重视。首先,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一种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注重让学生收获较多的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学上的很多实践课程都停留在了形式的层面上,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其次,高校经济管理教学主要采用的是理论加上实践举例的方式,缺乏一些实践环节的安排,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经济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如果不经过实践平台上的操作练习,是根本无法累积到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和实战经验的,如果学生不能够自己操作所学的理论知识,那么一旦学生遇到了实际问题就会出现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最后,经济管理所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宽泛,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行业领域相关知识非常多,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却过多地关注了书本教材上一般性的知识介绍,而对实际前沿的实践理论脉络无法从整体上清晰地把握,因此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

三、高校经济管理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

针对目前高校经济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结合经济管理专业教育本身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教学改革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

1.优化课程结构,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要想提高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将实际的课程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将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建立起来。首先,一定要对整个经济管理专业进行合理化的归类和划分,准确定位经济管理的专业特点,包括其实践环节的具体内容安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安排,建立一套科学而完善的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对经济管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其次,要高度重视实践教育的意义并能够充分发挥出实践教学的优势,真正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充分地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分阶段性地开展教学,并灵活而及时地进行教学时间上的安排和调整,突出环节中的重点。最后,课程本身要有一套科学而完整的考核标准,教师要能够从学生的考核成绩中及时了解到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程度和真实的评估情况,以便日后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

2.利用多种形式加强经济管理的实践教学。由于受到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经济管理的实践教学环节长期得不到重视,而实践环节对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利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首先,可以利用模拟教学的形式,如运用ERP沙盘模拟形式开展经济项目管理的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有机会运用到所学的知识。其次,安排学生到社会企业的实习,制定系统的实习指导方案,包括常见问题解决办法等。还可以鼓励广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经济管理的真实理解,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建立多种模式并用的实践教育平台,鼓励学生运用自身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推进创业实践。通过高校、政府以及企业等三方面的协调管理,搭建完善的创业平台,可以引进风险投资基金,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创业的资金问题。最后,还可以依托于一些课外科技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创业综合技能,利用一些如竞赛等渠道有效地提高实践效果,如创业沙龙、创业论坛、创业培训班、创业研讨会、创业俱乐部等,还可以结合经济管理专业的具体特点,举办一些挑战赛,如电子商务大赛、商务公关大赛、商务谈判大赛、物流设计大赛、股市期货模拟大赛等,让学生在实际的操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3.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相较一些如土木工程、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性比较突出的专业而言,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性不是很强,但是其实际的覆盖范围相对比较广泛,毕业生在毕业后的择业方向更是多样,因此对学生知识面的宽度和广度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在实际的经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并且要注重整个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全面,要适当地进行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方法的介绍,要让学生能够脱离书本上的纯理论知识,多了解一些社会企业经济管理方面的背景知识。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特别是要结合当前最新的发展形势,介绍一些经济管理理论的新情况,如增加一些对大型复杂项目管理理论的讲解,最好是能够借助一些真实性的案例,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管理性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加快市场经济发展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广泛从事于财政、税收、金融、贸易等经济部门,也会有很多人在大中小企业担任经济相关的管理工作,因而其在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高校经济管理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某些不足的地方,因此需要在相关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改革性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实际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平.经济管理教学改革相关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180

[2]欧阳胜.基于微信的电子商务教学实践论[J].信息化建设,2015,05:75-76

[3]刘芳.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教学改革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0:187-188

[4]欧阳胜.高校电子商务在线教学设计的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10:377-378

[5]林云华.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4,09:108-110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