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06:36
导语:在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人文教育对培养合格的医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医学人文教育对医学生不但十分必要而且还要讲究策略。
一、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医学是直接应用于人的科学,人不是机器,人都具有人文属性,医疗活动必然会伴随着人文活动。然而,建立在分析方法之上的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就是把人当作机器来对待的。生物医学模式注重人体的研究,忽略了人的身体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注重人体结构和微观层面的生理和病理研究,忽略了人体系统功能以及要素与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注重肉体的研究,忽略了人的肉体与精神之间关系的研究。
无数事实证明,特定的人文因素会导致人类某些疾病的发生,要治疗这类疾病,就要运用相应的人文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病种面前,生物医学模式越来越力不从心了。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在生物医学模式主导的医疗活动中,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医患冲突时有发生,医学伦理难题层出不穷而且难以得到解决。
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O.L.Enge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文章对生物医学模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主张建立一种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替代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
新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本质上就是对人文的呼唤,呼吁人们在医疗活动中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与之相呼应,医学教育必然要融入人文教育。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人文知识的医学生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
此外,从医学史的角度来看,历史上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医学科学大师的横空出世都与彼时彼地的人文环境有着极大地关系。可以说人文环境极大地影响着医学科学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例如: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大背景下,人体解剖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同一时期,中国正处于明王朝的统治之下,封建势力仍然十分强大,人体解剖为封建礼教所禁止,解剖学学科无法获得创建和发展的机会。因此,一个医学生要想理清医学的发展脉络,把握医学发展的方向,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二、医学人文教育实施构想
目前,虽然在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科学的教学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界的共识,但医学教育模式仍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医学教育仍然过于关注技术,人文科学在医学教育中仍然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医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切入点还没有找到,医学人文的教育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其实,人文知识的获得就是一个长期的修养过程,要达到较高的水平,一靠引导,二靠积累。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来讨论医学人文教育模式的构建问题。
(一)引导与教学
1.宣传人文知识在医疗实践中的实用价值,增强人文教育的吸引力
第一,让学生了解人文社会致病因素。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文社会因素是十分重要的致病因素。人的不良行为和情绪都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目前人类46.7%的疾病均与自身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密切相关,不良的心理、行为因素已成为除生物、社会和自然因素外,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1]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极端的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如古代外科四大绝症之一“失荣”就是由情志不畅、忧思郁怒而引起的。人的精神活动如“七情(喜、怒、思、忧、悲、恐、惊)”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的,但长期的剧烈的情绪波动或消极的精神刺激就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人一旦生病,就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不良情绪,消极情绪又会反过来促成疾病的恶化。今天,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凡难以治愈的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艾滋病等,其背后都隐藏着令人心酸或震惊的导致疾病发生的世事人情。
第二,让学生了解人文医学的作用。医学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2]人文医学是以人文手段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医学。人文医学和技术医学同属于医学科学。例如:一个好的医生在诊疗实践中不但要会遣方用药,而且要会做思想工作以消除消极情绪对治疗的干扰,同时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以加速疾病的痊愈。医生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活动,科学证明大约百分之七八十左右的疾病在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中有自愈的倾向。
第三,让学生了解医学人文学的作用。什么是医学人文学?目前国内尚无权威的定义,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门学科的理解。医学是一门直接面向人的科学,医学人文科学是一门医学与人文科学交叉的科学。医学人文学是“随着现代医学所遭遇的伦理困惑和当代生物医学遭遇到的种种难题,由社会和医学本身,为解决上述难题和当前医德医风问题并思考未来医学性质及目的而主动提出的。”[3]医学人文学的功能就是赋予医学生更多人文精神,以培养有道德、有处理医疗问题能力的医生。
2.强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
第一,提高教师素质,保障教学质量。医学与人文学的相互渗透和结合要求从事相关学科教学的教师要具备医文两方面的知识修养。具有人文科学学历背景的教师要加强医学知识的学习。医学院校里的文科教师学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可以向医学生学习、向医学专家学习,可以很方便地走进医学专业教师的课堂。具有医学学历背景的教师要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这部分教师可以采取访学、进修的形式系统地学习相关的人文科学知识,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以积累人文科学素材。教师要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既要具有教书育人的能力,又要具有指导人文医疗和参与解决当前医疗热点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具有沟通和组织能力。能够组织各种学生实践活动,能够将相关人员及专家学者请进课堂。
第二,课堂教学形式要多种多样。教师既要组织好正常的课堂教学,又要组织好各种情景教学。如请一线临床医生或科研人员谈体会,请医疗纠纷当事人谈体会,请重大医疗政策决策者做报告,就医疗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演讲。同时还要布置好学生的课外作业,如指导学生阅读,指导学生写作,指导学生参加相关的社会活动。
第三,医学专业教师不但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且还要注重对学生加强科学精神的熏陶。事实上,医学的每一门分支学科都拥有功勋卓著的奠基者和开拓者,这些杰出人物都拥有超凡脱俗的科学精神,这些科学精神就是本学科的精髓所在。
(二)积累与实践
医学人文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学生的考核不能仅凭一次考试就了事,应为医学生建立教育及实践电子档案,让电子档案跟踪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过程,毕业前夕,教师才给学生做出综合评价。
1.电子档案的内容
电子档案应包括如下内容:(1)考试成绩。考试成绩体现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2)历史文献案例的收集和分析。查找历史文献,收集典型案例,并对案例加以分析,感知人文与医学的关系。历史案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普遍性的案例,如君王过度与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历史名人工作强度与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等。第二,独具特色的案例,如蔡桓公讳疾忌医,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等。第三,历史上著名医学家的成才之路及重大医学发明创造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分析。(3)亲身参与科研和医疗活动,对所参加的活动进行评价。(4)旁听医院伦理委员会对重大医疗活动的伦理辩论和决策,做好记录并对伦理辩论和决策进行分析。(5)跟踪了解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医疗纠纷,并对处理结果做出评价。(6)观察并体会人文因素对人类身体的影响。这类观察和体会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自身的观察和体会,如精神创伤(在精神上,每个人都有受伤的时候)对身体的影响。第二,观察周边人士,如失恋、中年丧偶、老年丧子等负性事件对当事人身体的影响。(7)调查知名医生运用人文知识治疗疾病的案例。(8)考察新病种的形成是否有人文因素的作用或影响。如对现代建筑综合征、电脑综合征等文明病形成原因的考察。(9)与患者沟通的能力。(10)团队合作精神。(11)科研组织和管理能力。(12)阅读书目及读书报告。
2.电子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第一,电子档案的建立。以学籍档案为基础,并结合医学人文教育的特点建立医学人文教育学生电子档案,在技术上并不存在问题。问题的关键是发起建立电子档案的主体应该是谁?是任课老师、学生辅导员还是学校层面的主管人员?如前所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教育在整个医学教育中的分量会越来越重,人文教育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着现代医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因此,发起建立电子档案的主体应该是学校层面的主管人员,学校主导有利于形成全面而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电子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电子档案建好以后,就应该交给学生本人和相关任课教师或带教教师来共同管理。电子档案内容的第二至第八条应该由学生按照要求定期填写,教师给予评价。电子档案内容的第一条以及第九至十一条应该由相关任课教师或带教教师填写,第十二条由学生提供详细材料,教师提出指导意见并录入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数据可以很方便地成为考核学生人文知识积累的依据。
(三)医学人文教育模式构建的前景展望
论文摘要:分析了移动学习的对象、模式、特性、环境以及存在的不足,参考国内外移动学习的研究,对移动学习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0前言
移动学习作为数字化学习(E-learning)中的一个分支,是又一个新的学习模式,是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又一个新热点,对我国教育界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如今伴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逐渐看到、感觉到移动学习存在的巨大潜力,因此如何将无线通讯技术应用于教育和培训的话题又渐渐升温。正如基更先生所指出的“,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教育特性造就了远程教育和开放大学的成功,而是公众普遍拥有的技术造就了这种成功。”AlexzanderDye等人在它们的题为《MobileEducation-aglanceatthefuture》的文章中对M-Learning(移动学习)给出了一个较具体的定义: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1移动学习的对象
移动学习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还推广到公司员工、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又渴望学习的人等等,唯一的条件是他们必须拥有移动通讯设备。它的理念是让学习“随时、随地、随身”地发生。
(1)学生:在无线通讯发展迅速的今天,大部分的学生都拥有了电脑、手机等电子通讯工具。这就为移动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来弥补课堂学习中的不足。
(2)公司员工:对于公司而言,移动设备的齐全及其高级功能,使“随需应变”的“移动学习”变得可行。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相关的信息和材料在最恰当的时间提供给员工,保持员工的工作投入和竞争力。而移动学习也可以方便地借助他们现有的设备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3)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又渴望学习的人:这些人要么工作环境差,甚至很无聊,又没有机会参加任何社会组织的培训。但是他们共有的是移动电话,用它来发短信、聊天、玩游戏。移动学习就要借助他们的移动电话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给他们学习的机会,教给他们学习技能,让他们更好地就业。
2移动学习的基本模式
以移动电话为支撑的短消息模式:这是最基本也最普遍的模式,是正在运用和开发潜力最大的模式。
以互联网为支持的连接技术模式:移动学习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三者结合的产物。所以互联网的技术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在短信息模式中,可以借助这一技术基础。其主要的技术支撑是: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蓝牙”(Bluetooth)技术,一种用于替代便携或固定电子设备上使用的电缆或连接线的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即通过无线分组业务、3G通信协议等,从而为我们提供在台式和笔记本电脑上才能实现的功能,如收发E-mail、网页浏览、流媒体、多媒体信息等。
3移动学习的特性
(1)数字化:移动学习主要借助的是移动通讯和网络技术,它的数字化特性是由其自身所借助的设备和支持技术决定的,也正是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才更能够加快移动学习发展的步伐。
(2)即时性:移动学习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最宽松的环境,使你随时都能够与他人交流新的想法,把你思想的闪光点与他人分享。移动学习的核心特征就是让学习者能够体验学习的愉悦,让学习者能够在最佳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
(3)随意性:移动学习可以利用零散时间学习,可以在回家、旅途、商场等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时进行学习。而如遇到什么疑难问题也可以借助手机短信与老师和同学联系,获得解答。
(4)学习环境是移动的:不论是传统学习还是网络学习,他们的学习环境都是固定的。而移动学习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环境的移动性。这样学习不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环境,实现了学习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
4移动学习的环境
移动学习能否得到很好的应用和发展,与其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它的环境是移动的,教师、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学生都是移动的,这是不同于传统学习环境的一个特性。但是移动学习主要借助的是移动公司的短信服务和网络公司支持的移动设备,所以这个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与移动通信公司及网络公司达成协议,为我们的移动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构建移动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在任何场所学习的可行性。人是环境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这就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移动学习中的学习者在整个流程当中,要能够协调好与老师、同学、同事之间的关系,合理选择学习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有效学习。在这个环境中,物力、财力等因素也是要考虑的问题。移动学习毕竟需要的是手机和网络移动设备,这就提出了一个高于传统学习的条件。如今在大学中几乎实现了这样的条件,所以我们要能够利用便利的条件,发挥移动学习的作用,从而在实践中探索,达到移动学习的真正目的——随时随地随身地进行终身学习。
5移动学习存在的不足
(1)大多数研究者表示,PDA和WAP手机等移动设备只是目前在学习手段上的一种扩展,它们不能够替代现有的学习工具。更重要的是,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都适合使用移动设备。
(2)网络学习中在线阅读时间过长,学习者的眼睛容易疲劳,也容易让学习者产生厌烦感。而利用手机来进行学习,其屏幕的大小、分辨率等对阅读也有很大的限制,并且如果在路途中,车子的晃动等外在条件也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心情等。
(3)移动学习的运用时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人在走路或在车上学习时,最好是运用收音机、随身听或MP3等进行语言的听力训练。这样也就不需要运用掌上电脑、手机等昂贵的移动设备,节约了学习成本。
(4)人文因素。在移动学习中我们经常考虑的是如何利用现有的设备进行有效的学习,而忽略了学习者的需求。如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时运用移动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也节省了很多的成本。但是员工是否乐意学习,是否能达到培训的目的及产生一定的效果,这些问题都没有考虑过。
总而言之,移动学习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相信在利用各种设备的辅助之下开展的移动学习,也能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新的发展。但是,它的发展仍处在探索阶段,如何才能够发挥好它的内在优势,在解决技术、环境、物资财力等方面的基础上,更好地对学习者进行人文关怀,这都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问题。因为教育的要旨是使全体学习者进行愉悦的、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这就需要我们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有益的探索,真正实现移动学习随时随地随身”的终身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张载;教育思想;艺术人才培养
张载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人及“关学”思想的创始人,不仅是北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还是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学说对宋明理学的建立及宋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教育家的张载,一生致力于重教兴学、孜孜著述,通过自身长期的教育实践,总结出一系列的教育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对于当下的艺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尊德性”与“道学问”的道德教育思想
张载继承发展了孔孟的仁智统一原则,并逐渐演变为“尊德性”与“道学问”德智统一的德育原则。张载认为,人的不断完善体现在“自明诚”与“自诚明”相结合的修养过程中。学习知识是一个由内及外的过程,学者必须从道德修养入手,净化心灵、平静情绪,通过心灵的领悟来穷尽对知识的追求。张载还强调,“道学问”即“自明诚”———“自明诚者,先穷理以至于尽性也,谓先从学问理,以推达于天性也”[1]330。告诫所有学者要从客观知识、真理入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个人内在修养,提升道德水平,最终实现由外向内的自我完善。张载认为“道学问”与“尊德性”、“自明诚”与“自诚明”相互促进,道德修养离不开文化素质的提升,文化素质的提升又依赖于高尚的道德品质,如果两者脱节,只重视智力发展,道德品质缺失,即使聪慧过人也与豺狼禽兽无异。张载的德智统一观,继承和发展了孔孟之学,把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使人“成德为圣”,即教育就是使人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这是对教育伦理价值的终极揭示,符合教育观念深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反观当下的艺术人才培养,受功利化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往往更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法的传授,忽略了道德教育对于健全人格的影响。大多数艺术院校只关注专业教育,忽视心灵教化和人格培养,学校评判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专业课成绩,道德教育常常被视为第二课堂甚至是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没有纳入艺术人才培养的体系中,忽视道德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价值取向、道德意志的深远影响。长此以往,高校培养出的学生要么有才无德,要么缺才缺德,只会是技法熟练的“匠人”而非“大师”,德育教育的缺失致使高校艺术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按照张载的德育教育观,在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价值,让教育价值回归人的全面发展的本真。因此,艺术人才培养必须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处理好“德”与“智”的辩证关系,处理好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坚持德育为先,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终极教育价值观。
二、学“为人”、“贤人”、“圣人”的教育目的论
张载根据“变化气质”、“善反本性”的思想,提出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学“为人”、“贤人”、“圣人”。学“为人”是教育的基本目的,张载提出,人应当通过教育学习,改变不善的气质之性,回归人的本然之性,使人成其为“人”。学者必须明白做人的道理,要有“仁人”之心,懂得爱人,善待别人。“贤人”、“君子”是教育的第二个层次,他认为“贤人”应该具有“成身成性”之功,要培养人具有“善以天下”、“不善以天下”的品格。“学必如圣人”是教育目的论的最高层次,即尽善尽美、无物无我、既知天道、又尽善性的完美境界。这一目标并非抽象化、理想化,而是我们所说的德才兼备、言行一致、利济民生、道济天下的现实中的“圣人”。在张载看来,“圣人”通过自身学习已经克服了“气质之性”中的恶,实现纯粹的自然本性中的善,“知天”就是充分发挥天的德性,懂得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因此,“圣人”能将天地之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所有的德行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本能,他一再强调能够“乐己行德”就能达到“天人合一”。冯友兰曾经将人的修养格局分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他提出的“天地境界”与张载的“天人合一”具有一致性。冯友兰认为:“一个人因为所处境界不同,其举止态度表现于外者亦不同,即道学家所谓的气象。一个人所处境界不同,其心理状态亦不同,此不同心理状态即怀抱、胸襟或胸怀。”[2]因此,境界的提升就是胸怀或胸襟的扩大。按照张载的教育目的论,艺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德才兼备、尽善尽美的“圣人”,即真正的艺术大师。而艺术教育的最基本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只有在懂得做人道理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学者、君子、圣人的状态。因此,要将“修养成性”的格局观贯穿于艺术人才培养的始终,提升艺术生的道德修养,树立“穷理知性”和“知理成性”的人生境界,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宽阔胸襟、境界非凡,拥有深厚人生感和艺术感的艺术巨人。
三、“尚礼”、“重实”、“致用”的教育实践论
张载首先强调学礼的重要性,将礼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通过礼的学习熏陶,使学生持礼成性,守礼进德,最终达到成“圣人”的教育目的。他强调,学者要想有所成,必须践行“克己从礼”的自我教育,最终实现“不为外物所役”、“无物我之私”的高度自觉的精神境界。张载认为接下来学《易》,它记载了天地变化、万物运行的天道,反映了人事通变、天下治乱的人道,揭示了自然与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他重视自然知识的掌握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培养“重实”、“致用”,善于理论思维的学者。张载认为还要学习《论》、《孟》、《诗》、《书》、《大学》、《中庸》等书,他认为这些书皆出圣门,一样都不可少读。这些经典古籍在实现培养“圣人”的目标中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张载培养“圣人”的教育目的,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以重实、致用为宗旨,重视自然科学,突出对现实社会的改造意义。在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这种重实致用的思想同样具有深远意义。在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但要“穷理知性”,将知识彻底掌握消化,还要躬行实践,将自己的思想、灵感转化为生产力,教育学生能将知识与实践结合,做到知行合一。艺术是一门实践性更强的学科,要教育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实践—学习—再实践。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还要不断加强艺术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总之,张载的人才教育体系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教育意见及主张,他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其教养结合、政教统一的教育观,多层次的教育目的论,敢于探索求新的为学精神,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等,都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对于当下的艺术人才培养亦有借鉴、继承价值。因此,我们应秉承“古为今用”的原则,汲取其中有益的思想为当下的艺术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麻醉医师对患者的心理因素、精神面貌乃至病情转归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麻醉医师需注重对患者给予高度的伦理责任和人文关怀,具体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
1对术前患者的伦理责任和人文关怀
麻醉医师应该高度重视对术前患者的访视工作。这样可以的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患者的全身情况,依照拟实施的手术,制订理想、恰当的麻醉方案。麻醉医师要客观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方式,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或意外,术前注意事项等;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再履行协议签续。麻醉知情同意是麻醉医师对患者或家属自的尊重,也表明患者及家属对麻醉医师的信任和对麻醉风险的认同和承担,并以此激励自己努力履行医德义务、伦理责任和人文关怀,而不把它看成是推卸责任的借口。
麻醉科医师在要求患者术前禁饮食时,不能简单粗暴,对为什么要禁饮食、禁多久等,都要作详细的解释,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手术较多,可能每个手术间1d会安排几台手术,称之为“接台”,这样,就涉及到排在后面的患者。对这种情况应当灵活掌握区别对待,比如预计手术会等到下午,可以请他早上吃点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或者在上午即开始输液。尤其是儿童患者,更特别要注意不能禁食过久。
对精神特别紧张者,除了解释、安慰和鼓励外,麻醉医师术前晚还应给予术者口服镇静剂,否则患者可能彻夜难眠,使其生理机能降低,对接受麻醉手术不利。比如作椎管内麻醉的患者,抗凝药阿司匹林就要至少提前1w停服;而高血压患者,则要强调按时服用降压药,以维持血压的稳定水平。一般大一点的手术,可能要求术前安放保留尿管,有的还要安放胃管。在无麻醉的条件下安尿管、胃管,实在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所以,麻醉医师应坚决改变旧习惯,待将患者接到手术室麻醉后再安尿管、胃管。
2对术中患者的伦理责任和人文关怀
患者入手术室后精神欠佳,反应迟钝,不能很好地配合麻醉医师。麻醉医师务必牢记,躺在手术台上的,是一个人,而非机器,所以麻醉医师要做的每件事,都要考虑到患者的感受。
首先进行仔细的查对,然后对患者进一步做些亲切安抚,使其打消顾虑,求得最好的配合。通过先进的仪器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生理状况,增加其信心和信任感
虽然现代化手术室有中央空调,可以保持恒温,在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麻醉医师尽可能使其舒适,若无必要,尽可能不暴露其隐私部位。
非全身麻醉,在术中应尽量使用一些静脉辅助约以让患者安静入睡,解除其焦虑、恐惧的心理。应用咪哒唑仑以达到顺行性遗忘,让患者忘却麻醉、术中的一些恶性刺激和记忆,以免遗留不愉快的回忆。
3对术后患者的伦理责任和人文关怀
关键词:审美教育;医学生;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73-02
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有机结合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服务的对象也是人。一个合格的医学人才不仅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医学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审美教育,作为一种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功能。
一、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审美教育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
审美教育,即美育,先生的定义是:“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1]也就是说,审美教育是一种运用各种美的理论和形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优化人的心理结构。
作为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关乎人类心灵的建设,触及人的整个生命。它使人类意识到自己并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是作为情感的动物而存在。人类除了要从自然界中获得生活资料以维持自己的生存之外,还要获得精神的享受;除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之外,还要对世界有一种诗意的感受;除了不断发展和欣赏自己的本质力量之外,还要不断去除人性中卑污混浊的成分,让身心和整个世界和谐交融。而这种身心的优美和谐与世界的优美和谐相一致的状态,就是人最美的境界。审美教育就是要通过营造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和谐、亲和的审美关系,教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社会和自身,运用美的巨大的感染力来陶冶、净化人的心灵,实现人格的健康发展。
2.审美教育可以激发想象力、创造力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想要给“美”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但是历经沧桑变迁,却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正是因为美这种千差万别、变化无穷的特点,才使得美的对象可以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才使得“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当人们通过对“美”的知觉和欣赏,从世俗的、繁忙的、受限的生存状态中解放出来,自由地感受、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崭新意义的时候,头脑中就会充满想象的火花,而想象力在智能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有文学、历史和其他人文学科等方面的知识,他们热爱艺术和音乐,他们甚至能够绘画或者演奏乐器。”[2]这种“良好的教育”就是审美教育,它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启迪人的智慧,使人们挣脱心底无形的压制与束缚,释放创造潜能。
3.审美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3]“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3]从王国维这段对“完全之人物”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审美教育是人走向全面、自由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科技至上的价值追求导致的异化现象,严重扭曲了人的生命和精神,现代人确实需要一些审美活动来超越、调节、补偿匮乏的精神生活。没有审美,人就不能暂时脱离现实世界,创造一个超然物外的理想境界,实现现实世界的升华;也不能超越身心的局限,激发人们内在的情感,使平常的事物理想化、诗意化,进入物我同一的境界;更不能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力量,使生命达到崭新的境界,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因此,没有审美教育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接受过审美熏陶的人,也不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医学虽然是一门有着鲜明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学科,但同时也是一门从生到死关爱和珍重人类生命的科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必须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识。然而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在许多方面还不容乐观,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知识层面上,由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大部分医学生都是理科生,在高中阶段比较重视数理化等科学知识的学习,人文知识相对薄弱,结果导致人文素质普遍存在“先天不足”。进入医学院校后,面对市场利益的驱动和就业压力的催化,一些学校在医学生教育中不断增加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比重,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及投入的教学资源则不断萎缩。一些医学生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医学书,被繁重的医学知识和相关的自然科学所包围,丧失了对历史文化、文学艺术、人文情怀的学习与培养。
第二,在能力层面上,一些学生由于长期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缺乏了解和认识,导致他们知识面过于狭窄,综合素质较低,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个体审美能力及审美情趣发展不健全,缺少创造性思维。长此以往,必然会对我国的人口素质、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第三,在修养层面上,由于医学专业课程比较繁重,学业周期长,学习压力大,使得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学生,常常感到精神紧绷,郁闷乏味,压抑消沉,忘记了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爱自身。这时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引导和缓冲,容易导致学生的精神深处出现危机,身心不能和谐发展,失去对真、善、美的挚爱与追求。
以上这些现象的出现,很重要一个的原因就在于医学教育中不够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医学教育中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迫切要求。
三、审美教育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医学生是未来各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后备军,肩负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使命,这不仅要求他们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学会用一颗仁心去关心、关爱、尊重病人。因此,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中,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人文精神的灌注,培养出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善的人格修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审美教育作为以人性的自我完善为最终目的的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加强医学生的审美教育,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需要,也是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1.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医学生的道德修养
一个高素质的医学人才,首先必须是一个高素质的“人”。一个高素质的人,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也都开设思想政治课程,注重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但是由于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较强,思想政治课的说理性过强,使得这种关注学生思想情感的课程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而审美教育则不同,它不像传统的道德教育那样,通过枯燥的说教使人分晓善恶,而是以美引善,用鲜活的美的事物和意象感染人、影响人、陶养人,使人明辨是非美丑,在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人”的内涵,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正如先生所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使之日进于高尚者,固已足矣。”[4]可见,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道德修养离不开审美能力的提高,审美教育对道德的养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审美教育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众所周知,医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专业性较强,有些医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外,对其他的知识都不感兴趣,在埋头苦学的同时,忽视了与外界的交往,忘记了自身人格、气质的修养。这种缺陷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对人、对事自私冷漠,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宽容心等症状,不能很好地履行一个医生的职责。审美教育作为一种人的教育,实现了医疗活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旨在培养医学生以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和人生。它恢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沟通,点燃了人性的温暖与亲和,营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和谐,实现了学生心理与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心理与人格的健康则是成为一个生命守护者的必要条件。所以,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中,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审美教育的浸润与引导,这样才能使生命得到尊重,使患者与医生审美地生存。
3.审美教育有助于医学生人格境界的提高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无穷的活力,另一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体现在医学生身上,表现为在单一专业课程压力下,学生的精神世界空虚无聊,对未来产生疑惑,审美情趣出现世俗化的倾向。这种精神失调的根源在于被各种情感和欲望充斥的心灵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与释放而导致的阻滞。审美教育作为一种作用于人的情感,陶养心灵的教育,它能使人压抑的灵魂得到解放,使人暂时忘却现实生活中的困惑,进入到一个超现实的美的境界,通过对美和善的尽情发挥,引导、宣泄失意和忧伤,不断地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人们只有不断地追求美,才能获得人性的复归,实现人格的完善;人们也只有不断地以美来塑造来自己的心灵,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实现自己的价值。总之,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不应是仅仅局限于某一狭隘领域里片面发展的单面人,而应是知识广博、人格完善、精神高尚、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人类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审美教育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审美教育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平叔.美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266.
[2]周昌忠.创造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194.
关键词:文化;信息文化;信息效应
一、“张氏信息论”的提出
基于国内外学界对于信息基础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张辑哲分别指出了其主要的理论以及其混沌之处。维纳和香农开启的“信息概论”、“信息管理概论”有疏漏、肤浅乃至荒谬、混乱之处;我国学者黎鸣和邬j开创的“信息哲学”,基本上就是从信息角度重释传统哲学。两者的定位都有其混沌、似是而非之处,很大程度上张辑哲学者认为以上的定位和研究并没有让人摸清信息理论的边缘,信息基础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学说并没有从整体上呈现它的框架[1]。
张辑哲从信息主体(人)与信息的关系角度确立信息基础理论研究的立脚点和出发点。他认为把信息理论研究没有划清界限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把信息主体(人)与信息的关系理清,导致对信息的研究总是和其他具体学科、学说联系在一起。最终张辑哲将信息基础理论分为三大部分:第一,信息本体论;第二,信息行为论;第三,信息效应与信息文化论[1]。笔者对于信息本体论和信息行为论的认识尚浅,不做具体的讨论,对于其信息效应和信息文化论的著说某些方面有一些浅薄的认识,在此文中将加以阐述。
二、“信息效应与信息文化论”基本介绍及其认识
效应是一种因果现象,信息主体进行社会实践产生的结果就是信息效应。具体内容将在下面的章节详细讨论。本文对于张辑哲在信息文化方面的认识有一点不同的认识,下面内容将详细阐述。
对于这部分的系统研究的原因是张辑哲认为信息效应和信息文化的理论研究一直都被按学科分割开来,都是学科从自身角度分散研究,因为信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无处不在,从各自学科的问题去研究信息文化和信息效应的问题无可厚非,但是这种分散在各个角度的研究并不能从总体上把握信息效应和信息文化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对于信息基础理论研究框架来说是严重缺少的部分[2]。
传统上对于信息基础理论的讨论基本都是建立在通信、计算机等学科基础之上,属于它们的分支,或边缘化的讨论,本质上是为具体的学科服务,并没有独立的建立它的理论框架。
他没有在具体琐碎的点上去讨论信息效应和信息文化,而是用两组新的概念展开并涵盖信息效应和信息文化。展开并涵盖“信息效应”的一组概念范畴是:“信息效律”、“信息效域”和“信息效度(分寸、临界点)”;展开并涵盖“信息文化” 的一组概念范畴是:“信息心理倾向”、“信息行为习惯”和“信息制度取向”[2]。
三、对于张辑哲“信息效应”认识
如果说信息效应是信息在被使用过后所产生的A,以及由A引发的B(其中A、B都是结果),那么结果A引发的结果B是否被使用过呢?A引发B的时候主体为A,A是属于结果也就是产生的现象,并不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这种逻辑式的推导可能存在不合理,因为信息效应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确切的定义。
张辑哲学者将信息效应分为心理效应和行为效应两个基本部分的原理可能是基于人类产生行为的过程,先有心理上的需求,再发生实际行动。信息的心理效应是在信息被使用过后,在精神世界或者说大脑中产生的直接反映结果,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联系性的间接反映结果。效应是一个具体的结果,心理效应是人能感知的,行为效应是人能可见的。
信息效应的三个基本范畴在逻辑上有不合理的部分,或者说难以在一个逻辑层面上解释它们,本文对于这三者的理解是:信息引发的结果形成的规律、信息引发的结果在空间的作用范围的规律性、信息产生结果的程度。信息效律是平面上理解的,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信息效律上理解就是被蛇咬这件事告诉人们蛇会咬人。在信息效域上的理解就是蛇出现的地方危险,这种理解也可是信息效律上的解释,可能是笔者对于“张氏理论信息学”理解的存在偏差,这种理论上存在交叉重叠意思的概念是否与张辑哲学者对于解释信息基本理论含糊不清的初衷有所违背。最后在信息效度的理解上可能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笔者学术尚浅,难以理解“临界点”的界定,特别是在具体的信息上,怎样用信息效度去解释信息效应,目前只能做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四、对于张辑哲提出的“信息文化”的认识
信息文化属于文化范畴,文化是多种多重信息的重构,但是信息不等于文化,张辑哲学者阐述的信息文化是从信息角度认识社会主体社会实践中所产生并形成的具有共同性和稳定性的精神传统及其行为习惯[2]。文化本身是多学科、多角度的去涵盖。
张辑哲学者将信息时代的文化现象是信息技术的冲击、影响出现的。这样说有它的合理性:因为21世纪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产生的速度非常之快,有些信息并不是一次可检验,即使大量类似信息同时出现也不能说它就已经形成了文化,它是结果不是单纯的现象,文化本身是需要时间,比如一些一闪而过的信息,可能就是一条信息而已,或者只是这个阶段的特别现象,随着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也就会消失,它与信息本身直接带来的现象不同,比如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就是围绕信息本身产生并形成的信息文化。但是也有其不合理的地方:张辑哲认为信息文化的主体是人,它与社会经济文化紧密相关,它是根据现象总结而来的结果,那么人类出现之前的现象总结而来的结果就不属于信息文化了吗,例如根据“树木的年轮推算以前的气候特征,总结一定的经验”,类似的难道不属于信息文化吗,张辑哲学者定义的信息文化有其漏洞和不严谨的地方。
信息效应的内涵和外延与信息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有交叉重合的地方,但是两者的外延不能用谁大谁小来判定。信息效应经过反复多次的发生经过历史和社会的沉淀与积累最终会形成信息文化,但是信息文化本身的外延又超越信息效应所产生积累的那部分。
张辑哲学者用信息心理倾向、信息行为习惯、信息制度取向三个基本概念范畴来研究信息文化框架内容。首先,信息心理倾向、信息行为习惯和信息制度取向这三者在逻辑上和内涵上是比较容易理解,没有概念上的交叉纠缠。其次,这三个概念的所指对象关系有机而紧密,信息心理倾向对信息行为习惯和信息制度取向具有基础作用;信息行为习惯和信息制度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信息心理倾向在信息行为和信息制度层面的体现;而且,人们的信息行为习惯和信息制度取向,反过来又影响着人们的信息心理倾向。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息文化的主要内容。
五、与信息效应和信息文化有关的其他认识
信息文化与信息效应在张辑哲学者的基本概念中的表述可以看出属于意识范畴,社会生活的一切现象是不可能由信息效应和信息文化直接导致的。信息效应和信息文化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物质中介。信息本身就不能独立存在,信息不是物质,但是信息决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甚至超过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2011年8月24日,美国弗吉尼亚州发生地震后,大量消息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传播,短短四分钟已经传播至全世界,而地震波的扩散的速度还没有这个快。不仅是速度上,还有很多方面显示着信息效应带来的力量已经不可忽视。对信息效应的研究刻不容缓。从信息角度来研究社会实践中的问题可以更客观的判断,减少社会风俗和行为习惯对其影响[3]。(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辑哲. 信息基础理论问题框探[J]. 档案学通讯,2009,02:29-32.
关键词: 人本主义理论 语文课堂 教学改革
引言
人文主义是近年来新近流行起来的教育理论,与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基本相同。人文主义强调在教学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因此在课堂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再加上与其他学生交流和讨论,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语文人才的需求更多,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人本主义,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帮助学生掌握适合的学习方式,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语文人才。
1.人本主义的内涵
人本主义的最早提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际上引起重大反响。这项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将个人发展作为主要思想。之后将人本主义引进教育界,将自我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学生在教育中学习到要自主学习,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以求能够适应社会的各项发展和进步。此外,人本主义还要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综合看来,学习技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人本主义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注重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充分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在学习上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的不是教师而是学生,传统教学中,教和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的教学方式一般是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样不仅难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而且严重影响人本主义在教育界的进一步发展。
2.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学生学习不积极
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都不一样,这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不相同造成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的学生往往成绩比较优秀,而那些学习积极性比较低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一般。这是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沿袭传统的学习方式,这样,非常不利于掌握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学质量不高,达不到教师的期望值,达不到自己的目标要求,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降低学习的期望值。再加上我国普遍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师放在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的重要性,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性,造成学习效率低下,限制人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2教师缺乏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教导学生学习知识,另一方面要督促学生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认真考虑教学方式,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要位置。此外,还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耐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比如说,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交流与合作。但是实际上,很少有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做到这一点,再加上教师缺乏定期交流和培训,不利于教师提升创新水平,同时限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严重影响合作教学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3.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对策
3.1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在学习和课堂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要重视这一点,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民主的良好环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树立良好的学习价值观,全面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全面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实践课堂中要注意这个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要占据十分重要的主体地位,不仅在教学课堂中占据主体性地位,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占据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将重心都放在了教师的教上,忽略了学生的学的重要性。新课改后,一些语文教师逐渐认识到学生在传统教育中削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但是单凭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限制了课堂教学中人本主义的发展。
3.2加强合作学习在语文中的运用
人本主义的核心思想中,一方面要增强学生主观能动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在课堂上组建学习小组,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良好的小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论学习中,畅所欲言发,发表看法。很多时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但是下课后会双眼放光,侃侃而谈,这都是由于上课时教师的压力,限制学生发表看法。课堂上一直注重教师主导地位,对学生造成压迫感。学生受到限制不敢随意发表看法,但是同龄的学生相处时,处于相同的地位,在谈论学习中能够积极地说出看法。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不仅能够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结语
人本主义强调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项理论与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在本源上大同小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人本主义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龚由志.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与语文教学活动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2011(10).
商场如战场,遵循着“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法则。史玉柱的脑白金屹立在保健品市场十多年不败,并保持着高速成长的速度。尽管你可以指责脑白金广告的恶俗,你可以对其文化内涵的浅薄而不肖;你也可宣称:“打死我也不买脑白金”。但你也不得不承认史玉柱在保健品市场大获成功的事实。
众多营销专家把史玉柱所创造的营销神化归结为“人性化营销”的成功范例。但只要我们真正透视一下脑白金的营销模式,并非象专家们描述的那么完美。至少对其他企业而言,毫无可借鉴性和模仿性。
笔者提出心中五大疑问,与读者共同探讨:
疑问一:脑白金能活多久?
史玉柱自称:“花70%的精力研究消费者,20%的精力管理好终端,10%的精力管理经销商”。史玉柱对消费者的研究可深可精,他明白国人逢年过节得送礼的情结,买者不喝,喝者不买;将自己的产品打造成送礼佳品就行,至于消费者是否真正喜欢未必重要;只要送礼人有了面子就足够了。就这种畸形的消费模式以及思维怪圈造就了现行的脑白金营销模式。
品牌的立足点在于产品的核心价值。而脑白金的核心价值又在哪里呢?只不过是作为礼品的最佳选择。国人的送礼情结不变,似乎脑白金就有生命力;这也是史氏广告长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广阔,尤其是农村市场的非理性化和不成熟性,也为脑白金类的产品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但脑白金品牌内涵的苍白以及文化价值的缺位,会导致脑白金类产品根基的浅薄和生命力不强。脑白金所推广的不过是保健品的一个概念,它无法与消费者在价值理念,消费习惯以及社会文化层面上真正达成共识;无法形成忠实,稳固的消费群体。脑百金不过是特定时期的消费热点,总有时过境迁的时刻。史玉柱对经销商的漠视,导致经销脑白金的销售商利润不足1%。脑白金之所以生存至今,只不过是靠高强度的广告来维持。史玉柱其实早已看到了这一点,几年以前,就将脑白金的所有权卖给了其他公司。脑白金还能活多久,笔者以为屈指可数。
脑百金的营销模式不过是“捞一把就走”急功近利的模式。脑白金的起步得益于保健品鼎盛时期。其营销模式无丝毫可借鉴性,亦不可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否则你就等着后悔去吧。
疑问二 黄金酒的成功系数有多高?
史玉柱连手五粮液集团打造的黄酒酒成功系数有多高?现在定论还为时以早。黄金酒延续了脑白金的营销模式,在春节即将来临之即,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声中上市了。黄金酒的广告延续着恶俗的老路子。在史玉柱看来,你可以讨厌我们的广告,但越讨厌,越容易记住我的广告。如去年同期的恒源祥广告在一片叫骂声中,让全国人民记住了恒源祥。“不能名垂百世,也要遗臭万年。”这就是众多广告人的思想。
但酒并不等同于保健品。酒文化在中国源源几千年。国人对酒的认知和偏爱非一片叫卖声中可以改变的。酒行业经过十多年来的起伏和沉淀,已形成较为固定的市场格局。史玉柱的黄金酒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史玉柱以为借助着五粮液的金字招牌,再加上他那屡试不爽的营销模式;今年在酒市场可以所向披靡。笔者以为史玉柱低估了国人的智商。第一 黄金酒定位模糊,是将其归为保健酒还是白酒系列?如归为保健酒;以劲酒,椰岛鹿龟酒为代表的保健酒所已形成的优势,将阻挡黄金酒的步伐。第二 黄金酒缺乏根基,一个OEM模式的新兴酒企业毫无技术含量。第三。以保健品为主而建立起的销售团队和销售渠道,在酒的销售上有多强的销售力?
现在就说黄金酒难以成功还难以定论,据闻黄金酒的发货量已达到二十亿。真正实现销售的尚无法统计。笔者以为或许史玉柱能在黄金酒上赚上一笔,但存活期不会超过三年。
疑问三:史玉柱的营销有“人性”吗?
中国的人文文化中强调的是一个“孝”字,正所谓“百善孝为先”。脑白金的广告中在不停地叫喊“送父母,送长辈,送老师”,在迎合国人尊老爱幼的传统。于是有专家就把“史氏广告”归结为人性营销。
我们先不论“史氏广告”制造的噪音,倒了多少国人的胃口。就冲其在广告中无限制地夸大产品的功效以及为推广自己的产品而挑起消费者相互间的攀比,就表现出该企业诚信的不足以及公德的缺位。
人性是什么?从社会的角度来讲,人性对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从道德的角度上讲,人性是人情伦理的尊崇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脑白金在无休止地重复着“爱父母,爱子女,爱长辈,爱老师”之时,又为真正所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做了什么呢?至少史玉柱在慈善事业上做得是远远不够的。
国人的送礼情结是不值得倡导的。每年有多少官员倒在腐败的路上,又有多少国人勒紧裤腰带,做不必要的送礼;节日期间,又有多少礼品是东家送西家,西家再送北家?其实许多人也讨厌礼品大回转。只是风俗如此,无法改变罢了。每年春节之后,因过期或霉变而扔掉的礼品有好几十亿。这又是多大的资源浪费?最不道德的就是“送老师”。让还未踏入社会的学生就学会送礼,这正是对中国教育机制的最大讽刺。
“史氏广告”是对社会不良风气的迎合和推波助澜。完全出自于企业的功利,至社会公德而不顾;那有什么人性而言?“史氏营销”充其量不过是“功利营销”。把它说成是人性营销确实是言过其事了。
疑问四:史玉柱的“强势落地”法则有多少科学性?
其实史玉柱的产品推广模式无丝毫的技术含量。他所强调的有两点:一是高空广告起效,二是终端落地的配合。也就是说空中铺天盖地的广告,地面多渠道的铺市和产品陈列。这对稍有经验的营销人员来说,这不过最为简单的运作模式。只不过许多企业不具备这个经济实力罢了。
“强势落地”法则一直被史玉柱津津乐道。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除无技术含量之外,也有多少科学性?这一法则强调的有两点:一是广告的密度,二是产品的覆盖率。广告强调的是重复性,高密度的广告就是不间断的广告强行向消费者灌输产品信息。史氏产品的广告基本集中在电视剧开播的前后和中间。该时间段的主要收看对象是中老年观众。抓住了其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但不要忘了,中老年群体的审美观,消费习惯,价值取向差异性很大。城乡差异,文化差异都会影响到广告效果。只是恒而为一的广告传播,会导致广告资源的浪费。“史氏广告”一味走低俗化道路,会激发起人们对“史氏产品”的反感。在较为发达的地区和中心城市,脑白金的销量在下降。虽凭借这广阔的农村市场,脑白金还能活得有滋有味。但绝不要忽略了城市对农村市场的影响力。
为保证“史氏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史玉柱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建立了办事处,3000多个县建立代表处,有8000多名销售人员。这让我们想起了当年的“三株”口服液。销售渠道无限制的延伸,销售队伍的庞大,对企业而言意味着埋下了定时炸弹。其实史玉柱的营销团队管理机制早已是危机四伏了。工作效率的低下,流程的混乱,产品冲流货现象严重,经销商积极性低落等弊端,以让史玉柱感觉到危机重重。
“强势落地”法则只不过是保健品的高利润率所决定的。绝不能成为效仿的对象。
疑问五:史玉柱是营销高手吗?
史玉柱是个非常会作秀的人。无论是“赚钱还债”,还是在“赢在中国”栏目里高谈阔论。脑白金的大旗竟然十多年不倒,近几年来又大搞《征途》网络游戏,推出黄金酒。于是专家们就将其称为“营销高手”。
专家永远是马后炮,成功时一片赞誉,失败了一无是处。史玉柱大起大落,笔者以为称之“营销高手”难以名副其实,称之为“营销怪才”到更准确些。
营销是门科学,更是门艺术。营销的魅力在于创新。“史氏营销”不过是重复了他人多年的老路,无丝毫创新。国内企业界此类营销模式处处可见。如哈药集团等等。只不过史玉柱坚持得更长久,更恒一罢了。
论文关键词:维吾尔人;生态意识;环境伦理
所谓生态环境意识是人类对自己所生存的生活和活动环境的自觉保护及使其美化的意识,即人们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适应和追求。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维吾尔人是生活在中亚和新疆这个干旱地区塔里木——吐鲁番盆地上的绿洲上的古老民族之一。他们自古以来,从追逐水草、土地和环境的游牧阶段逐渐地进入了稳定居住的农业——园艺经济阶段。该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了适应自己生存条件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意识。维吾尔族的传统的生态环境意识在他们在原始时代的崇拜自然和万物有灵论的观点基础上形成并逐渐发展,与他们原始时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密切相关,在他们的生活实践过程中深深地生根发芽,并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同时它在他们的生命意识、民间文化、道德观念和日常生活习俗中生动地表现出来。
维吾尔人从远古时代起就认为客观世界和生命由水、空气(风)、土地、火等四个因素构成的,并且对这些客观物质对人类生命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依赖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他们不仅把自己关于客观世界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科学和人文性的观念,在自己创造出来的语言、文学、生活习惯道德和审美观点上具体地再现出来.而且把这种传统意识代代相传;与此同时把生存环境看作是对生命产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对其时刻予以维护。
一、维吾尔人对绿色植被的关爱意识
维吾尔人自古以来,在广阔的田野中自由生活。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认识到作为自然界的资源的森林和植物不仅给人类提供物质能源和生活资料,还认识到它们在生态环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把森林和苔藓看成生命的重要标记之一。维吾尔人的这种环境意识在他们的古代文学艺术遗产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比如在英雄史诗《乌古斯汗的传说》中,叙述了作品的主人公乌古斯可汗某一天在一个神秘的湖中的一棵树孔中看见了神性美女,并娶她为妻的情节,其中森林风景的描述特别值得一提。《牟羽可汗的传说》叙述了盖世英雄布谷出生于非常神秘的两棵树之间的土丘和他长大后与他的同胞弟兄们向这两棵树顶礼膜拜的情节。维吾尔人对树木和苔藓植物的爱护,甚至把它们与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在后来的农业和园艺经济阶段中表现突出。在维吾尔人的古代族源和图腾神话中,存在着有关崇拜树木的神话。如回鹘可汗被认为是从神树诞生的。据(元)募集
高昌汗国时期古维吾尔语诗歌中对树木和绿色环境的描述也十分突出。维吾尔人对绿色环境的爱护,甚至把它们与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在后来的农业和园艺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为了改良自己耕种的沙滩地和盐碱地并减少污染土地的物质,维吾尔族农民习惯于村庄和田堤上栽种胡杨、红柳、梧桐、垂柳、沙枣等树木。他们通过实践认识到这种树木有改良土壤.分解土壤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并减少其危害等作用。
历史上生活于典型的内陆地区的维吾尔人在古代时用柏树、香树、骆驼蓬等树木点火或者点香,利用其香味给人治病或者表示对诸神的崇拜。这方面的一部分内容除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有详尽的表现外,在维吾尔民间故事中也有所呈示。上个世纪8O年代我国考古学家们从新疆孔雀河一带挖掘出的“具有4千年历史古尸《楼兰美女》旁曾发现一捆麻黄和其他东西”,这说明古代维吾尔人的先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认识到一些树木和植物具有净化环境和杀灭病菌的作用,因此把其看成是神圣树木并已知道多方面使用这些树木和植物的方法。由于维吾尔人历史上靠农业园艺业和畜牧业生活,他们便自觉地认识到树木和植物具有防风治沙,美化、净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因此他们养成在村庄和路边植树造林的习惯。他们无论在何处建房居住,都要在住房庭院内修造果园,种植葡萄瓜菜大搞绿化,还在农田周边种植桑、沙枣等果树,他们把这一作法看成是行善积德。维吾尔族聚居的南疆地区,各地人们特别重视果木园甚至有些乡村的名称也与果园有关系。例如:多来提巴格(幸福之园)、夏马力巴格(空气好的园地)、比依稀巴格(象天堂一样的园地)等。另外,维吾尔人的美化自然环境和绿化意识还突出表现在他们的传统服装和住房装修习惯上。如:维吾尔人的传统服装布料图案有的就采用了一些农作物和果树的图案(尤以在他们戴的帽衣图案表现得特别突出)。
维吾尔人古代时期特别崇拜自然。如萨满教就认为蓝色象征神理,崇拜蓝天和蓝色,同时还把绿色看成是兴旺和从政的标志。这种原始信仰和概念在他们创造的神话传说中表现得很明显。因此该民族农民至今十分倚重村庄,注重庭院的绿化,出现损害树木和植物的现象.就会受到谴责。
二、维吾尔人的土地意识
土地至高无尚是古代维吾尔人的主要信仰之一。这一信条在他们传统风俗习惯和多种原始宗教信仰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同时,伊斯兰教认为“人来自于土地,其生命与给养也跟土地息息相关”。他们对土地推崇的在萨满教流行的时期创作的一些神话传说中可见一斑。如在《艾司玛女神》神话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内容:据说天上的天使之皇长得比所有的天使都漂亮,她住在七重天上。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现象都是由这个天使的情绪变化中产生的。天使睁开眼睛,太阳光便普照大地;天使睡觉整个世界变得一片漆黑,天使哭了就会下雨,笑丁就下雪.天使呼吸便会刮风.天使张嘴便会狂风大作,天使翻眼皮天气就变坏.天使发火便会发生地震.天使皱眉头,天空便会出现彩虹。
维吾尔人对水和土地的这种推祟意识在鄂尔浑时期产生的碑铭上也有所表现。例如《阔特勤碑铭》上有“腾格勒(天),乌迈女神,土水神保佑我们”的字样。维吾尔人把人类和大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而推崇大自然、爱护土地的意识,在伊斯兰教传人后出现的《福乐智慧》《先知者传》《君子神往》《世事记》等文学遗产中也有突出的表现,甚至认为这种精神是做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维吾尔人中自古以来就有类似“土地伟大,人也伟大”“土地吃不饱,人也不会吃饱”的谚语。古代维吾尔人还在发生旱灾时公众集中在某一地举行求雨活动。在历史上维吾尔族农民就是再穷也从不挖甘草、麻黄等这些保护土壤的植物去卖钱。就是到现在维吾尔人为死者送葬时将死者尸体放人墓穴并盖上后,就开始诵读《古兰经》,这时送葬的人,每人都抓一把土放在手里,当诵经完毕后,所有人手中土都被集中起来,向墓投去,表示人们向死者亡灵祝福,这些土被称为“崇敬土”。维吾尔族手工业经营者往往把刚开业赚到的钱扔到地上,让钱沾上地上的土后,然后再装进口袋。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兴旺。当前在解决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减少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之间的矛盾处于严峻形势的情况下,保护好土地和自然环境,这具有更大的科学价值。
三、维吾尔人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维吾尔人自古以来就认为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从原始社会阶段起,他们就把水看成是神圣的东西并将它神化,还把它看作幸福、兴旺的象征。他们把自己的城市和居民区建在河边。在古代夏季发生旱灾的地区他们搞求雨活动;冬季他们搞降雪庆祝活动,打雪仗。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维吾尔人推崇水的信仰观点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一观点在英雄史诗《乌古斯汗传》中有突出的表现.史诗叙述了英雄乌古斯汗娶一个从湖中树上出现的女子为妻,还叙述了乌古斯汗,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海”(dengiz)的情节。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会破开的山》则叙述了一个受虐待的孤女的妹妹因喝了“神秘的水”而变成了鹿,而孤女本人在“水神”的帮助下摆脱了敌人的控制的故事。这种故事情节明显地彰显着古代维吾尔人对水的原始信仰。
历来把水看成无比神圣的先辈们在给子女们取名字时往往使用“阔力”(维文意:湖)这个词构成“阔尔特勤”“阔尔毕伽…‘阔尔塔尔汗”(koltarhan)等名字。维吾尔人居住的地方大多数是干旱地区,因此他们先民们特别崇尚水,保护水域和水源已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并认为可与人道主义精神联系起来。维吾尔人历来就有诸如“水伟大,人也伟大”“水是土地的血液”“一口水应得到四十年的敬意”等谚语或传统习惯。维吾尔人不仅禁止在沟渠湖边洗衣服梳头和带牧畜进渠堂饮水,而且还严禁向水中乱倒脏水、垃圾、炉灰等肮脏的东西,甚至把这种行为看成是罪孽,对少年儿童从小就进行上述教育。维吾尔人的英雄史诗《英雄勤钦木尔》中的主人公马合图木苏拉不听其哥哥劝阻去河边梳头.被卡力玛克人首领抓走及后来他的悲残生活遭遇就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一点。现今水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所经常遇到的世界性的大问题,我们为先辈们为保护水资源而作出努力的这种环境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而感到无比的骄傲。
四、维吾尔人对住房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追求美、爱护美和再创美是人的本质,也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方式。维吾尔人特别重视住房建筑设计和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盖房前考虑房屋的位置、阳光、空气等环境。维吾尔人在古代就认为空气是构成世界和生命的重要因素。过去他们的传统居住环境主要是“露天、自在的环境”或“半野外环境”。农民在建房前要充分考虑建房环境,房前要修建前廊,庭院内要栽种果树和花卉。任何~处住房的门窗都要认真、周密地设计,以确保光线明亮,空气流通。维吾尔人中有“新鲜空气治百病”和“清洁环境使人健康聪明”的谚语箴言。因此在维吾尔人中早晨起床后立即开门窗换气已成为他们的习惯,他们甚至在冬季的白天开窗换气。他们认为“在清新的空气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成聪明的人”“在清新的空气中生活的人是健康的人”。著名学者麻赫穆德·喀什葛里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提供一部分维吾尔人居住的古代城市的信息时,对这些城市的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作了详尽的论述。维吾尔人一般除了院落外还特别重视房内装饰和室内卫生,他们用图案、雕刻和各种饰物将住房装饰得很漂亮。历史上维吾尔人不仅重视美化自己的住房环境,而且还特别注重清真寺或大礼拜堂的装饰。维吾尔人中还有“不看女人的眉毛而看她的碗边”的谚语。这里的“眉毛”是指女人的外表美,而“碗”的引申义则是指女人所拥有的住房及家具的卫生和质量。平时维族妇女每天很早就起床,先把房内和院子收拾好了以后,再做其他事情。他们在传统的日常生活中禁止周边随地倒污水和垃圾的行为。
五、维吾尔人的动物保护意识
动物是大自然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永远的朋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动物界的作用。维吾尔人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教育以及他们保护动物和鸟类的传统美德和风俗习惯在民间文学作品里表现突出。维族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绝大多数都是与动物有关的标题,他们都以人和动物的亲密关系作为主题。例如维吾尔文学早期出现的《狼的图腾神话》中.描述了一只母狼将一个古代部落中遇难的十几岁的男孩救了出来,后来这个男孩与这只狼结成伴侣后.狼生了九个男孩.使维吾尔人不但没有绝种.反而继续得到发展的情节。《属相的传说》中则描述了传统的属相年鉴中的12种动物的名称及称呼的原因。在维吾尔民间文学中关于动物的传说故事中.描述人将一些野生动物或传说中的凤凰等救出,后来这些它们做好事报答人类的情节也是较多的。当今维吾尔族传统乡镇居民除了养殖牛羊外还有用鸡、兔、狗、猫等与人作伴的习惯。认为大自然与人类生活同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于是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宠儿——动物和鸟类就成为维吾尔人的传统美德和生活习惯。维吾尔人不管在佛教、摩尼教或是伊斯兰教文化的环境下.都没有为满足消费和谋利的需要而随意猎杀捕捉部分飞禽走兽的习惯(边远地区例外)例如在古代西域除了《投身饲饿》《舍头施人》《挑眼施人》《割肉贸鸽》等故事外,还广泛流传《金光明经》等佛教文学作品宣扬佛教禁杀生的教义。伊斯兰教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巨作《先知者传》也具体表现出爱护动物和鸟类的人文思想。维吾尔人给已去世的亲人扫墓时,为了鸟类的食用或出于行善积德的用心,往往在墓前撒上麦粒、玉米粒或大米等谷物。另~方面他们认为墓前撒上的麦粒、玉米粒对死者来说起到减少罪孽的作用。在维吾尔人居住的农村普遍禁止捕杀猫、兔、狗等家养小畜,也不得捕捉各种鸟类尤其是燕子、麻雀等。维吾尔人认为无故的虐杀动物是一种造孽行为。在维吾尔族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中描述人将一些野生动物或凤凰、山鹰救出,后来这些动物飞禽做好事报答人类的情节很多。维吾尔人保护树木、将土地视为至高无上、崇拜和保护水资源、保护动物和鸟类等古代民俗习惯起源于他们祖先原始时代的万物有灵论和萨满教的影响。现代科学更进一步证明动物和鸟类在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从哲学观点来看,社会存在物决定于人的社会意识。因维吾尔人历史上生活在典型干旱地区,而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具有与悠久的民族传统,长期以来这种意识不仅表现在他们所创造的民间文学遗产、生活习俗中,而且这种意识在历史上他们所创造的有文字记载的文献上也表现得较突出。例如根据关于在塔里木河流建立的楼兰王国去卢文文献看,大约2千年前维吾尔等民族中曾有正式的保护森林法和关于管理水利的规章制度。
因古代维吾尔族具有高度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伦理思想在古代民问歌谣和书面作品中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有这样一首民间诗:“小鸟从你处逃掉.燕子停栖在我这儿。百灵鸟甜甜啼叫.雄与雌并飞相合”。尢素甫·哈斯·哈吉甫在《福乐智慧》第四章中关于春天的描写就表现出了这样的意境:“积雪消失大地充满馨香,脱去冬天衣世界又穿上新装。春天的和风搞走了严冬,明媚的春天又调好了幸福之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