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06:45
导语:在高校学生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高校学生宿舍硬件条件差
高校学生宿舍房屋整体布局差,走廊潮湿阴暗,内部设置简陋,有的还存在着漏水、电线老化、公共设施不完善等,特别是近几年,学校每年都在扩招,而学生住宿条件的改善跟不上,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2、网络对宿舍文化建设的影响日益增大
自从网络进入宿舍,给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有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在宿舍过起“虚拟网络生活”,整日联网打“网络游戏”。
二、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1、完善宿管员职责
宿管员要严格履行宿管员岗位职责各项规定,增强责任心,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深入学生生活实际,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切实做好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宿管部门应分层次对宿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增强各层次、岗位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提高其工作能力。
2、加强辅导员与班主任在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可以由辅导员担任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负责倡导广大学生树立爱护寝室公物、文明卫生、遵纪守法、按时就寝、遵守宿舍管理规定的良好风尚;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特别是加强对有心理疾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的教育和引导;协助处理学生寝室中发生的突发事件,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反馈上报;充分发挥宿管干部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班主任要深入学生宿舍,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与学生交心谈心,切实解决学生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指导班、团干部开展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和各项文化建设活动,建立健全班内宿舍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督促每位学生搞好宿舍内务卫生和文化建设,加强日常督察,深化过程管理,并根据督察情况,提出学生宿舍及有关个人的奖惩意见。
3、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继续实行并完善学院教职工党员联系寝室制度。在宿舍张贴栏公示各联系寝室教职工党员的姓名、联系方式。每位教职工党员联系一个寝室,深入学生寝室,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学生排忧解难,指导联系寝室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学生宿舍楼实行“学生党员挂牌”制,所有楼栋内的学生党员的照片、寝室号码、电话及邮箱,都公布在宿舍楼公告栏内。学生党员接受群众的监督,应主动关心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热心为同学服务;有学生党员的寝室一律挂牌“学生党员寝室”。
4、优化宿舍文化活动
用提高宿舍文化活动品位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在高校,宿舍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丰富多彩。我们在指导开展活动时,要努力优化宿舍文化活动,提高文化活动的品位,使活动具有科学性、知识性、真理性。例如开展“寝室文化节”组织优秀宿舍评比,优秀宿舍图片展,主题班会等宿舍文化活动,能够使宿舍整体思维文化寓于学生的生活,激扬同学们内心对宿舍大家庭的热爱,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他们的模范意识和文明意识,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从而在身心方面得到发展,为早日成才打下基础。
5、建立长效机制
一个班集体的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的保障,而高校班级管理中,没有形成全面的班级管理制度,就会出现漏掉的现象。比如在高校的“三金”评定中,评定助学金、奖学金等评优评先工作更多的是由班集体内部自己进行评定,然后再交给辅导员进行审核,而在评定工作中,一般是班委主持评定,而班委对同学们的具体情况缺乏了解,而所有的评优评先工作优先考虑的对象都是班级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或者班委成员,使得其他不常参与班级活动的同学不能及时的了解参评情况。
二、加强高校班级管理的几点措施
(一)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辅导员的培养与建设对于高校班级管理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我认为辅导员应当多与其学生沟通交流,时常跟学生进行思想的对话,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大一学生,由于多数的大一学生还没有从高中班主任“保姆式”的班级管理中脱离出来,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在外求学,因此,辅导员应当对大一学生进行更多的生活和心理上的关心和照顾,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其次,辅导员自身应该具备良好的素质,在班级管理中,要确立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民主化管理,在建设一批优秀的班委的同时,应积极动员班级所有成员参与班级管理,让同学们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真正实现民主化管理。
(二)发挥学生干部的主体地位
在初高中的教育中,学生更多的是处于客体的地位,而在大学的教育中,应当积极培养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他们不仅是管理的对象,更是管理的主体,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个体,因此,对学生的管理,不仅要符合教育规律、管理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更要体现管理中学生的主体性,更要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在新课程标准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多样性的发展,就应该让让他们完成从“监管对象”到“管理主体”的转变,让他们真正成为管理着,突出他们的主体性地位。”[3]大学是一个自由的,独立的、开放的学习生活舞台,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发现自我,提高自我,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其次,在建设班干部队伍的时候,可以实行“一期一换”制度,即每学期都更换班委成员,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从而全面提高班级成员的综合能力。第三,在班级中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氛围,大学生比之于中学生,则更具有独立性和散漫性,纵观当下大学生,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的生活中渐渐磨灭了自己的理想,丧失了自己的斗志,整个大学生活都是庸庸碌碌的,因此,建立竞争机制是十分必要的,班级同学间比学习,比创新,比思想,从而促使班级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班级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建立健全班级制度
文化传播学告诉我们,传播者的文化层次(如受教育程度、专业水平)和整体传播力量(如传播能力、人群数量)决定着文化传播的效果。综合分析高校学生状况,主要具备三个方面的优势:
(一)数量与专业优势
高校学生数量多、专业多、文化水平高、学历学位层次高。市内高校十余所,市内在校大学生达二十万人左右,在市区常住人口中,每六个人里就有一名在校大学生,这在国内地级城市中是十分罕见的。在这些学生当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占有很大比重,他们在校期间大多已经开始科研工作。高校科研条件优越,各校图书资料丰富,研究资金充裕,师资力量雄厚,能够为大学生从事地方文化研究提供各项保障条件。
(二)生源优势
高校的生源广泛,根据生源地可将学生分为三类:一是籍学生,在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中,本地学生占比都在50%以上;二是非籍国内学生,在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等省属院校和华北电力大学等部属院校中,外地学生占大多数;三是外国留学生,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均已开展国际教育工作,两校的留学生在校总数每年达500人左右。学生内联市内各县市区,外通全国各地与海外,这一群体将把独特的人文历史文化介绍到兄弟省份和世界各地,让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三)时空优势
高校坐落在市内,大学生每天都置身于地方文化氛围之中,地方文化资源近在身边,大慈阁、古莲池、直隶总督署、淮军公署等文化设施就在市中心,交通便利,周末课余乘公交车即可到达;清西陵、满城汉墓等文物古迹虽然散落于各县,但是车程一般不过一个小时,利用节假日考察参观十分方便。加之大学生课余时间较多,更有利于他们对地方文化进行考察。
二、加强对学生的文化传播,提高其文化素养学生在地方文化传播中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传者。
首先,要将其作为受传者进行分类传播,提高其作为传播者的地方文化素养。
(一)籍大学生
培养家乡情结,建立知识体系他们肩负着传承家乡文化的历史重任,但他们一般还未接受过系统培训,对文化的了解不够全面,地方文化知识体系尚不健全。对这类学生,重点要完善其文化知识结构,突出文化的核心部分和重点部分,通过集中学习,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家乡文化,建立较为完善的文化知识体系,主要包括:的历史沿革、的教育历史、享誉中国文坛的作家群、竞技体育方面的丰硕成果、的新能源产业、的红色文化等等。各校可以开设地域文化通识课程,为这类学生系统讲解地域文化,培养他们对家乡文化的深厚感情。
(二)非籍大学生
培养兴趣,寻求认同这类学生又可分为两类,即非籍的国内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非籍的国内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留有各地的文化印记,他们来到求学,有几年时间会被文化浸染,将来会把文化传到自己的家乡和未来的就业地。面向他们的文化传播,重点要突出特色文化即地方文化的差异性部分,特有的民俗风情(如踩高跷)、饮食习惯(如驴肉火烧)、健身方式(如保龄球)、文物古迹(如清西陵)、地方戏曲(如老调)等都比较容易被接受并为其留下深刻印象。外国留学生入学前对文化知之甚少,留学期间有机会接触到文化,毕业后将把文化传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外国留学生对灿烂的中华文明抱有极大的兴趣,对这些学生,在文化教学方面,应注意两点:一是把握好分寸,尽量回避文化中非兼容性部分,即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可能发生矛盾冲突的内容;二是处理好大中国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地方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对留学生进行文化传播,一方面要注意结合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介绍相关的地方文化,如体现中华民族文明、进步、和谐、侠义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突出地方文化中有特色且趣味性强的内容,如地方风俗(如北岳庙庙会)、地方特产(如槐茂酱菜)、文物古建(如直隶总督署),等等。对汉语水平较高的高年级学生,可以适当扩大文化教学内容,融入一些方言和艺术元素,学说方言笑话、观赏学唱民间戏曲或音乐、学习制作传统手工艺品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传播文化
(一)发挥数量优势,广泛宣传文化,扩大地方文化
传播范围。充分发挥高校学生数量多这一优势,动员他们向亲友、市民传播文化首先是向亲友传播。把宣传文化作为假期实践的一项主要内容,可以以“我和亲友谈”为题,让学生在节假日返乡期间向亲朋好友宣传,并将宣传成果以文字或影像形式记录下来,组织展评活动。对外地和外国留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将文化与家乡文化加以对比,分析异同,深化他们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其次是向市民传播。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走上社会,走进居民社区,开展文化义务宣传活动。把有关文化信息制作成图片、影像资料,根据宣传对象或宣传时间设定多个专题,进行巡回展览,提供现场咨询,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组织大学生走访市内中小学幼儿园,在摸清地方文化常识普及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确定宣传重点,定期为他们提供地方文化知识讲座。
(二)发挥专业优势,开发地方文化创意产品,延伸
1.施教者诚信缺失的不良示范。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作中缺乏踏实肯干的精神。例如有的教师不认真备课,不亲自制作课件,而直接使用教材附带的课件,并将制作者修改成教师本人的名字;有的教师为了评教获得良好,在对学生课程成绩评定时没有原则性的讨好学生,而不结合学生平时课业表现给予评定。二是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表现为: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等。殊不知,教师的上述行为都不经意间都潜移默化地在影响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取向,影响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形成。
2.诚信教育途径较单一。
当前,高校诚信教育主要通过第一课堂来实施,如以系列思政课的形式培养学生诚信态度,提升学生的诚信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由于途径、形式较单一,效果不甚明显,许多学生对诚信道德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感性认知层面上,没有达到理性认知程度,更没有形成内心信念和内化为行为习惯,使学生难以自觉做到知行的统一。
3.诚信操作教育惩罚机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实施诚信教学存在重课堂教学、轻操作教学的实际。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各高校在诚信操作教育方面虽然也制定了一些约束、监督机制,如签订考试承诺书和发表毕业论文声明等。但在约束的同时,缺乏有效激励、惩罚措施,更多强调克己和自我反省,对符合诚信准则的行为一般的做法是口头表扬,对违反诚信、违背道德的做法普遍做法是批评教育,没有建立有效的惩罚终止措施,诚信操作教育效果不明显。
二、扎实推进诚信教育对策
(一)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育人者的示范引领作用
高校教师作为传播高深学问的践行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担负着教会学生如何诚信做人的重任。一个对待教学严肃认真,对待学术严谨诚实的教师,必然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社会阅历和人生经历去影响学生。这对学生而言恰恰是看得到、听得见,且比起书本式的教育更显真实,更具说服力。为此,高校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诚信教育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一是高校要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将培养教师树立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师德建设的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使广大教师自觉提高为人师表的道德觉悟,以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等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自觉接受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和渊博的学识取信于学生,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诚信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二是高校要重视对教师学术道德规范的培养,制定相关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教师的学术行为。一方面高校要加大对学术道德规范基本要求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依据学术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在教师职前培训以及教师整个职业生涯中贯穿学术道德基本规范的培训工作。对在科研工作中出现的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而产生的不良学术影响制定相关惩处制度,发挥制度规范约束作用。三是要激发教师提高诚信度,发扬主人翁精神,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提升师德境界。要明确诚信道德培养目标,并将诚信道德修养自觉纳入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改进,将诚信道德规范转化为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并主动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实践中,提高诚信道德践行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以良好道德形象影响、感染、取信学生,培养学生诚信良好品质。
(二)以契约精神为导向,使受教者重视并践行诚信道德自律教育
契约精神是现代法治社会和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只有契约才能使现代社会建立所有人都平等互信的有效保障机制。契约的本质,在形式上体现了主体的相互平等和意志自由,契约主体行为是一个“他律和自律”不断交错的过程,如果达成了协议,则是他律和自律统一的结果,从过程到结果都具有道德性。为此,高校在对受教者实施诚信教育时,首先要在学生入学教育时宣传契约精神,通过课程教学、校园网页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对契约精神的发展历史、内涵、作用等方面形成感性认识;其次要让学生重视契约精神在诚信教育,特别是诚信自律教育中的重要性,使契约主体行为中“他律和自律”不断交错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律教育作用。将诚信道德教育自觉纳入到个人道德修养养成的过程中去,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改进,将诚信道德品质转化为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并主动融入日常学习、朋友交往等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提高诚信道德能力。
(三)重视诚信操作教育,建立集约束、监督、奖惩、评价为一体的诚信操作教育机制
游泳教学过程是要在水中进行的,水本身是个液态。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游泳欲望。比如:散热块、水下没有呼吸条件、阻力较大、听力差、能见度差,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在陆上直接行走的定向感觉,同时技术上的动作在陆地和水中的感觉也会不一样。所以人类在水中的行动会困难很多。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必须加强人体器官对水环境的适应能力、感知能力、自身调控能力。水感在专业游泳队伍中选材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可见水感在游泳教学中的地位。水感是需要将后天各种有效的练习方法提高到一个层次。由于高校游泳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游泳教师往往会忽视对学生水感的培养,重点却放在动作技术的传授上。每个学生有不同的水感,所以掌握正确的游泳姿势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有差异,针对这部分学生应该在课后加强自我练习。大部分学生只会让肌肉打开整体感觉很机械重复简单的动作,而忽略了对水的熟悉和感觉,应该慢慢在水中适应呼吸,逐步改变与平时不同的身体姿势,培养良好的水感能促进动作的规范性。在游泳课堂上不仅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姿势,还应该引导学生明白这样做的道理,最重要是让学生对正确的动作有优越感的亲身体会。比如:学生在各自通过亲身感受去体验正确的姿势和错误的姿势带来的不同手里感受,让学生自己在水中判别和纠正错误的动作。对于水感基础好的学生,应该更进一步加强水感的培养,有利于更好的掌握和运用技术。水感除了让学生及时的感觉到水的阻力、压力和浮力的变化之外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控制水的直觉能力,从而改进自己的动作。有水感的学生,划水动作好、划水效果佳、划水能力强、划水距离长。因此游泳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水感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自学效果。
二、肯定游泳教学的价值
1.培养学生的游泳意识
当代大学生对某种体育运动有兴趣而且积极参与运动时,加强这项运动的知识的教学和技能,对于培养大学学生正确的体育行为和意识有很大的帮助。高校游泳课受到大学生的喜爱,体育教师通过游泳知识与方法的传授,将学生带入更专业的游泳运动中去。通过游泳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快乐、自信和成功,使学生从内心深入感受到游泳运动也是人生活中的一种很有意义的运动,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游泳意识。在游泳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引导和起凡学生把强烈的热情上带入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中去,加强学生的游泳意识。
2.培养大学生健身习惯,加强健康意识
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增高,其中主要是人必须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因为身体才是知识的承载体,若是身体不好,就谈不上发展。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坚持锻炼,提高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要有健康的体育观念,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从大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教学出发,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健身习惯,鼓励他们个性发展。游泳教学要担负起这样的任务,通过对学生水感的培养,让大学生真正理解到游泳运动的真谛,才能树立起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的健身习惯。
3.让学生感受健身运动的生命意义
高校游泳教学原则和目标应该将“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作为原则,让学生在游泳练习中体会到游泳运动的效果和乐趣,让学生离不开运动,通过运动可以加强健康,提高生命的质量,促进精神面貌的改变,是人民生活的基础。其中,激发生命的内在力量至关重要,让人生充满生命意义,通过体育运动加强人的身体质量和身心素质。所以,高校游泳的教学目标应该放在全面健身的基础上来实施,将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身体技能作为目标,为社会创造更优秀的人才资源。
三、通过培养学生水感的方法,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1.增加心理体验,锻炼意志品质
水一种心理上的体验,游泳是人在“水环境”中利用四肢和躯干的协调合作进行的体育活动,要求人体器官都必须适应水的特点,这也是一种对水的感觉。初学时,部分学生对水都有恐惧心理,可以通过小练习和语言来消除他们心理的误区。比如下水后慢慢在水中行走、跳跳,或者玩一些小游戏使其学生逐渐加强自我控制能力,也可以试着进行水中的呼吸训练,在水中进行心理训练,消除他们对水的惧怕心理。水本身具有不可压缩性、流动性、粘滞性等特点,在学习和掌握游泳技能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类困难,如动作不协调,害怕淹水和呛水等心理障碍。通过游泳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百折不饶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最终可以达到锻炼学生意志的目的。
2.加强水中的身体感觉,提高社会的实践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水里面运动关键是要身体平衡。当身置出现转身或高浮的翻滚动作时,因为受水的浮力影响,重心与重力会发生变化,感觉器官都会受到环境的限制,所以只能依靠身体的感觉来感受外界的水压变化。因此要加强手掌、手指与手臂抓水、划水、抱水与推水感觉的训练,这些部位是游泳前进的主要动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游泳知识和技术,可以深入到社会实践中指导和帮助社会居民进行游泳锻炼,做到学以致用。这样能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学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真正步入社会需要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游泳,在大脑的指挥下协调动作的进行,对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对与改善大脑对各种系统的调节有非常好的作用,促进智力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1.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能
游泳是属于全身剧烈运动的项目,在一个动作周期中会有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样使人的身体机能发生变化。可以提高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和提高能量供应水平,扩大身体能量的储存。通过全面的锻炼,可以发展力量、耐力、速度,加强身体的综合素质,提高身体承受力,迎接更大的挑战。
2.改善身体的机能
经常进行游泳锻炼,可以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身体器官的机能得到健康的改善和提高,促进身体的基本素质得到提高,增强了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在忙碌的脑力劳动以后,适当的进行游泳锻炼可以减轻疲劳和恢复健康的提示。事实证明,内心的自信、旺盛的精力、健康的身体是大学生通往成功之路的内在条件和基础。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心理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方面。
一、高校开展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德育的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来说,在大学生中加强心理教育是由现代社会的客观条件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决定的。大学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充满机遇和挑战。求学、就业、交友、恋爱等使大学生面临多维的人生选择,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际关系纷繁复杂,而校园与社会的联系直接、迅速、频繁。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但缺乏社会经验,其思想处在正在形成但尚未定型的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和社会变革的冲击,这些都会使大学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扰。
因此,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变革中主动适应社会,对于培养大学生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环节。
二、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现状
1、生理结构变化导致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生理上日趋成熟,他们有了性冲动和要求,渴望追求异性,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缺乏认识,产生紧张、恐惧、羞涩的心理,在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排解时,轻者会出现性心理障碍,重者会作出不正确的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有资料表明,高校每年受处分学生中因性犯罪受处分者占20%左右,而且性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也在逐年递增。
2、情感丰富、强烈且不稳定产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正在迅速发展,在追求自主自立自强的过程中容易
偏激,感情用事,同时自我调控能力差,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经常徘徊在自尊和自卑,自信与自负,自控与失控的矛盾之间,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挫折承受能力差。
3、竞争激烈而残酷引发的心理问题
一些大学生由于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加之大学里强手如林,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容易产生失落感,部分学生由此走向极端,导致精神失常或自杀行为的发生。
4、人际关系不和谐促使的心理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条件。由于社会的纷繁复杂价值大学生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一些大学生经常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遭遇挫折,由此而孤独、迷茫、愤怒,严重的还会出现社交恐惧症。
5、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
所谓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在生活上、身体尚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或者家庭贫困,衣食拮据,或者身体病残,自理困难。这些困难往往造成并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中很多人在精神上心理上存在各种障碍或疾病,成为精神上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大多性格内向孤僻,沉默寡言,不愿也不敢在集体活动或公开场合出现,甚至不交朋友不谈恋爱,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上只是常见的一些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困扰着大学生。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
高校应根据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学科门类及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广泛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加强高校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及时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可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借助书信、电话、网络等形式向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使不同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同时,健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高校应配备从事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使班主任和辅导员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成熟的恋爱观和科学的性观念,加强性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从而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3、采取多种方式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
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首先应放在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较快完成转变上。同时,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人际交往中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
4、努力营造宽松、公正、向上的校园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加强人际交往中的品德和修养,增进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张弛有度,避免过分焦虑。尤其是对毕业生要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6、关注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对这类大学生,高校应注重在物质生活上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把他们看成是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在精神生活中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积极、平衡的心态,使之健康成长。
综上,心理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高校加强心理教育,对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21世纪的建设者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为深入了解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现状,通过配额抽样、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笔者于2012年底对广东省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样本覆盖普通本科、高职高专、独立学院三类高校,发出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89份,有效问卷861份,有效率87.06%。此次调查通过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一)社团成员满意度低学生对社团的期望较高,73.1%的受访学生认为学生社团在其成长成才中的作用重要,其中21.1%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事实上,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的作用与学生的期待明显存在差距,46.7%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活动使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有些许提升,15.1%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提升,27.13%的学生认为加入社团完全没有实现初衷。对社团活动的整体评价,51.5%的学生认为活动质量一般,甚至13.7%的学生认为活动质量差。对社团活动的具体评价,28.0%的学生认为活动没有意义,26.3%的学生认为活动枯燥没有创意,46%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社团的活动背离了社团本来的宗旨。
(二)社团自主发展能力弱66.3%的受访学生认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是经费不足,32.2%的学生认为社团活动和办公条件不够完善,甚至24.9%的学生认为很不完善,但在学校提供的资源条件不够时,55.3%的学生选择部分活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但大部分情况下只能取消活动,还有8.7%的学生表示完全没有办法。53.1%的学生认为社团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46.5%的学生认为社团没有形成自己的组织文化。91.1%的社团成员是本科一二年级学生,社团成员和干部明显缺乏素质和能力上的准备,但又普遍忽视社团新老成员的相互传承(占78.3%),社团干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占82.3%)。
(三)组织价值实现程度低大学生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塑造的重要依托,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3]而在实践中,娱乐性、快餐性的活动占78.3%,启迪性、思考性的活动只占13.5%,形成表面热闹、实质浮躁的校园氛围,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方面产生不良导向。虽然82.7%的受访学生加入了社团,但57.7%的学生只是偶尔甚至从不参加社团活动。社团活动的品质直接影响着社团成员的品质,社团整体上没有有效凝聚学生,社团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作用远未得到应有的体现和实现。
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在管理定位上重完成事务,轻组织发展当前学生社团管理普遍的价值取向是“学校现实需要主导型”而非“社团发展需要主导型”,管理者往往以工作为中心,以“不出问题”为最高宗旨,过分强调“做事”,忽视对社团自身需求的研究与尊重。社团活动是学生社团赖以生存、实现其宗旨的根本,但在现行管理中,社团活动却经常成为了完成管理者工作任务的一种形式,活动内容和方式往往由学校管理部门安排和设定,随意性大而规范性不足,结果是社团多限于协助上级机关开展活动,社团的根本宗旨发生偏差,社团组织成为了管理者完成事务的工具,社团成员则成为了临时突击队,严重违背学生社团应有的自治属性,挫伤社团自主管理、自主服务、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导致学生社团的运转失去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二)在管理方式上重行政指令,轻人文关怀学生社团管理工作是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但在对社团管理的过程中,官僚化趋向严重,管理者普遍把社团成员看成是接受约束和监督的对象,强调自下而上单项服从,忽视双向平等的对话,忘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忽视学生精神寄托、心理抚慰、情绪宣泄、个性张扬的诉求,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缺失,结果是不仅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能动性,反而大大影响学生对社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在管理重心上重微观管理,轻顶层设计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多由团委负责管理。当前的管理基本上是微观层面的日常性管理,诸如社团成立、活动审批、表彰奖励等。而团委作为高校内的群众组织,其自身在高校内的地位和作用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权威性不强,在学校党政、教学、科研的实践中多数起协助执行的作用,在学校的诸多宏观问题上并无大的话语权。学校未能从整体的高度作出决策、规划顶层设计,对于社团发展的关键问题,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育人体系、经费场地正常化等也不能有效落实。
(四)在管理方法上重划一管理,轻分类引导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社团数量逐渐增多,类型不断多样,出现与社会联系增多等新情况,但作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部门的团委并未主动去适应这些新变化,继续沿用传统的党团工作方法,出现许多不契合实际的主观主义,直至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与党团组织甚为相似的工作机构,社团沦为了没有特色、更没有实际存在意义的趋同性组织碎片。
三、科学发展理念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走出困境的路径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社团管理定位、管理方式、管理重心和管理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学生社团管理整体效能的实现,最终影响学生社团的科学发展。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转型。
(一)坚持学生社团发展回归人本,变工具型管理为价值型管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学生社团管理,呼唤高校摒弃现时社团管理将学生社团视为办事工具的现象,进一步明确、突出并始终坚持社团管理和社团发展的人本取向,从“社团———工具”的管理定位向“社团———价值”的管理定位转变,切实做到充分尊重社团成员的主体地位、注重社团成员的价值实现、以社团成员的利益作为根本立足点。第一,尊重社团成员的主体地位。学生在社团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可以产生一种由内向外、强大的推动力量,这是学生社团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要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以社团成员为主体、服务社团成员发展的工作理念,对每位成员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社团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第二,注重社团成员的价值实现。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要重视社团成员的实质性诉求、注重挖掘社团成员的潜能,发挥社团成员的特长,努力营造相对宽松的内外部条件和环境,把更多的自交给社团成员,让他们自主确定社团发展目标、实施社团发展计划、处理社团日常事务,给社团成员施展才华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一个社团成员的追求和价值在组织和活动中得到应有的实现。第三,以社团成员的利益为根本立足点。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不仅要解决好如何发展社团、依靠谁发展社团的问题,还应当解决好为谁发展的问题。在学生社团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坚信学生加入社团和参加社团活动是依托组织借助群体实现自己的期望和目标的手段,始终以社团成员的利益为根本立足点,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发挥好学生社团在丰富社团成员生活、满足社团成员精神需求、提高社团成员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坚持学生社团协调发展,变行政型管理为服务型管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从自上而下的“单向———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上下结合的“双向———服务”管理模式,既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要求的内在需要,也是构建社团组织与管理机构之间和社团成员与管理者之间和谐关系,推动学生社团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一,以明确权责为前提。大学生社团的管理主体多种多样,有学校相关部门如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等作为管理部门的,也有由上述部门牵头或联合组成的社团管理中心、社团管理指导委员会等进行管理的。但无论是谁,都应首先明确其对学生社团工作的权责,切实做到有章可循、岗位明确、分工清楚、责任到人,才能使学生社团的服务规则、服务方式、服务程序得以建立和完善,服务才能有序有效。第二,主动服务至关重要。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必然是主动服务。具体到大学生社团管理,必须在充分认识学生社团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社团的服务意识,把服务学生发展和社团发展作为贯穿工作的主线,努力系统构建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长效服务机制,切实提高服务水平、质量和实效。第三,强化民主理念。民主是以平等为预设的,反映人类价值追求的准则。民主所蕴含的价值准则,如自主、信任、平等等在高校学生社团的服务中普遍适用。高校学生社团工作者要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充分彰显人文精神,不仅要做到“为了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还要做到“依赖学生,满足学生,发展学生”,努力营造一种互信、平等、民主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变策略型管理为战略型管理策略管理是在事情确定的前提下,如何把事情做好的过程,而战略管理强调的首先是选择做什么事。至今重微观管理轻顶层设计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过多地表现为策略管理,社团建设发展“见树不见林”、难以持续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坚持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从“微观———策略”的管理视角向“宏观———战略”的管理视角转变相当必要和迫切。第一,正确把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宏观问题。在学生社团的建设发展中实施战略型管理,哪些是宏观问题,哪些是微观问题,社团管理者必须首先清楚并正确把握。对于一所高校而言,学生社团如何发展、靠谁发展、为谁发展;如何主动跟上时代步伐,顺应学生发展需要规划社团发展;如何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和力量等,这是具有整体性和全局性的宏观问题。而某个社团的组织目标是什么、负责人如何选配、活动如何有效开展等问题,则是个性化和局部的微观问题。只有把握并解决了宏观问题,学生社团的建设和持续发展才会有基础性、内生性支撑。第二,将学生社团建设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高校应重视学生社团在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对学生社团建设的领导,建立健全学生社团建设的工作机制,把学生社团纳入到大学生德育一体化的育人体系中,从学校全局的视野强化学生社团制度安排的权威性、统一性,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制订校园文化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学生社团元素。第三,建立以学生社团整体愿景和使命为导向的运作机制。学生社团的战略型管理是管理者根据自身客观条件以及对学生社团终极价值和发展目标的认识与把握,通过战略运用协调学生社团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动地跟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新要求,不断选择、拓展和跃迁,实现学生社团持续成长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中,需要管理者的权变思维和协同机制,但权变和协同必须紧扣并指向学生社团整体愿景和使命。因此,以学生社团整体愿景和使命为导向的运作机制是学生社团战略型管理的内在要求。
(四)坚持学生社团全面发展,变统一型管理为差异化管理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丰富的多样的,这决定基于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学生社团的多样性。学生社团类型、规模、发展历程、目标定位、运作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都是学生社团多样性的具体体现。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应从“整齐———划一”的模式向“分类———差异”的模式转变。第一,优化社团类型结构。优化学生社团的类型结构是对学生社团实行差异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把大学生社团概括为四种类型,即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兴趣爱好型和社会公益型四类。在此基础上,高校根据各自学生素质和校园文化的实际对学生社团的类型作进一步细分,构建社团发展的合理生态结构,推动多领域、多层次、各具特色的社团工作局面的形成,使学生社团更广泛更深入地覆盖学生的发展需求。第二,坚持分类指导。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有着不同的成员对象、不同的工作需求和工作目标,因此衍生了不同的社团生存环境和成长方式。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者要基于不同类型学生社团的特点和需求,根据各类学生社团生存和发展的不同规律进行分类指导。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积极倡导志愿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
1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落后,存在思想误区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工作对于心理教育也德育教育不能很好地辨析,盲目地将学生的心理类问题归为德育类问题,对学生的心理引导与排解难以"药到病除",从根本上说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存在漏洞。目前,许多高校所聘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大部分由思政工作者所担任,认为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是一中品德错误,通常使用德育内容来处理学生心理难题,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认识误区与错误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独立的教育学科,对高校学生具有其独特的教育引导作用,简单的德育教育难以将其囊括。(2)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结构单一,受众面狭窄我国大部分高校主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建设是通过课程、心理健康咨询以及活动等来实现,而许多高校也就止步于此,将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工作桎梏在这三种形式之中不再拓展,从建设结构角度上元素单一,不能将全校学生作为受众面开展。(3)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片面性近年来高校大力提倡心理健康教育,热衷于对在校学生开展各类心理测试,美其名曰"硬件上下功夫",然而这种实践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简化的形式主义,心理测试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此外,这种片面性还体现在咨询体系的片面,心理健康咨询应包括障碍咨询与发展咨询,而高校所设立的咨询机构主要面向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对正常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采取漠视态度,直接或间接地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狭窄化,抑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作用发挥。
2如何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工作
大学是很多学子内心向往的象牙塔,天之骄子享受着社会各界对他们投来的羡慕与期许的目光,其内心深处却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产生诸多心理障碍与发展问题,许多人走向了迷惘的深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1)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高校应首先对自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进行革新,确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将建设工作放眼于全校,拓展心理教育收益面积,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工作中,辐射更多人群关注心理健康。此外,充实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的专业人才,聘请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和志愿者开展、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咨询活动等,真正将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工作作为独立的科学来开展。(2)建设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拓展高校受众人群除了举办心理教育讲座、开展心理测试活动外还应组建一直专门的心理健康研究队伍以及咨询机构,由老师和学生组成,各部门任务目标明确,规范有序地组织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内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周,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教育结构网络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其,既可以给予有心理冲突与困惑的大学生及时必要的帮助,还可以为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引,帮助其完善自我。(3)构建大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教育机制心理咨询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构建大学生自助机制是指大学生要学会自我调适,形成自身内部的一种教育机制。在形成自助机制的同时,高校更应着力于帮助大学生构建心理互助机制。通过培训学生心理辅导员,学生自主开展心理互助活动能够更加深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探索正确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有效、深刻的心理健康教育。
3结语
关键词:高校;安全教育;事故原因
一、背景
2005年5月2日某某大学一位学生在长江荆江段涉水,不幸滑落深水中,溺水身亡;2009年10月17日和2010年10月5日同一学校又发生两起溺水事故。据调查,这三起学生意外溺水事故都是班里几位同学一起到江边游玩,一时兴起而涉水造成的。2005年11月2日15时许,北京市林业大学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了爆炸起火,一男一女两名研究生在大火中丧生;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栋女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在消防队员赶到之前从6楼宿舍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2003年11月24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41名外国留学生死亡,近200人受伤,其中有中国留学生46人烧伤,11人死亡;2006年1月8日菲律宾马尼拉市北部大学区的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8人被烧死……。这些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反映了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同时,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更有义务和责任确保高校校园的安全,努力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生的成才和全面发展,在科教兴国、实现创新型国家中做出更大贡献。
二、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共性原因分析
安全科学有三条公理性基本观点,即任何事故都是原因的,任何事故都是由“人”和“物”两方面原因引起的,事故的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频率间存在“三角形”分布规律。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场所及其“物”方面原因可能完全不同。但是,从事故原因的深入分析中可以发现有三点是共同的,即事故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这三点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根据海因里希(Heinrich)的事故“三角形”理论,这三个共同点间的关系为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可以产生两个结果,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人的不安全行为一部分直接导致了事故,一部分又导致了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再引起事故的发生。
三、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高校的安全意识普遍不强,安全观念相对比较落后。就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能力都难以令人满意,更谈不上安全习惯。在教职工中也普遍存在学生安全就是治安和消防的片面认识。这种现状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意识到学生安全事关高校全局,没有学生安全,高校校园稳定就失去了基础,而高校的安全稳定对于社会安全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学生安全涉及面广,包括健康、饮食、交通、学习、心理、恋爱、校园安全与社会安全等。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也纷繁复杂,有自然方面的,比如地震、海啸、台风、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等等;有社会方面的,比如社会治安、交通、国内社会矛盾和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矛盾与冲突等等;有学校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比如消防隐患、饮食卫生差、教学设施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等等;有家庭和个人方面的,比如家庭经济困难、与家人感情不睦、个人学习压力、升学就业压力、恋爱和婚姻困扰、交友困扰、网络成瘾等问题都可能引发个人安全问题,个人安全问题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群体安全甚至社会安全。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研究和探索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任务紧迫而重要,也只有开展好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才能有效预防和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通过对高校学生事故共性原因的分析,我们得到事故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事故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因此,高校安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现代安全理念教育
从对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在各种伤害事故中,不安全事故只占4%,不安全行为占96%。在所有事故中只有2%是天灾,98%是人祸,由此可见人的意识和行为在日常生产和工作中至关重要。要消除不安全行为,就必须有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态度,需要从思想上、意识上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在科学技术进步、文化繁荣和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将“安全第一”、“安全至上”、“安全超越一切”的理论,即“安全第一公理”牢固树立在广大师生心中。“安全第一公理”的实质就是安全高于一切,其目的就是以人为本,人命关天,把关爱生命,珍惜人生,保护人类从事的一切活动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放在超脱一切的位置。因此,必须加大安全理念教育的力度,在校园中形成一个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树立“以人为本”和“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培养出具有本质安全化的素质的人才。
对广大学生进行现代安全理念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大学生的安全素质,这对于提高其走入社会安全生存具有基础性意义和战略性意义。大学生应具备的安全素质不仅包括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还包括安全伦理、情感、认知、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水平以及行为准则等。
(二)法制观念教育
作为培养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应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为社会输出的人才应是懂法、守法、执法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从而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特别是要加强大学生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除在法律课、德育课等必修课中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外,在其他课程教学及安全教育中也要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如:《宪法》、《刑法》、《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法》、《保密法》、《消防法》、《游行示威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知识教育,使学生懂得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分清犯罪与非罪的界限,了解道德、纪律与法律的关系,明确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并能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和自身的利益和权益,与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基础安全文化知识,是指提高大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应具备的安全文化知识。例如,起居安全、一般用电安全、交通安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及避灾和逃生等。这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存素质。二是专业安全文化知识,是指从事各类生产活动和科研活动时所具有的安全文化知识。例如,化工安全技术、矿业安全技术、冶金安全技术、消防安全技术、建筑安全技术、运输安全技术、机械安全技术、科研实验的各类安全防护技术等。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生活常识和安全防范的基本知识,增强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既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也可以在危险时更多地帮助周围的人。
(四)安全防范、自我保护的知识教育
增强学生的安全及防范意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高校要教育大学生懂得安全防范自救的一些基本知识,如熟记火警“119”、匪警“110”等报警电话号码,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或自己、他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或侵害时,要立即想办法报警,如无法报警,要能沉着冷静地寻求自我保护和自我解救的方法。大学生还应懂得一些基本生活常识,如使用灭火器等知识。总之,在校内,学生特别要加强宿舍以防火为重点的安全防范,了解掌握防火、防盗、防骚扰等知识以及防受骗、防食物中毒、防意外事故等常识。更要掌握在校外防抢、防受骗、防流氓滋扰、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事故等常识。教育学生遵守校纪校规,不到偏远地方游玩,出游最好结伴而行。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女生在与异往中,更要注意保护自己。学校在安全教育及日常管理中应经常不断地给学生讲授这些知识,警钟长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及自救的知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傅贵,李宣东,李军.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为科学预防策略[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2).
2、田毅,潘洪江,张福喜.高校学生安全工作体系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青年研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