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测量实训论文

时间:2023-04-03 09:46:55

导语:在测量实训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测量实训论文

第1篇

不容乐观的就业现状与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较差的就业能力,不得不让我们对现有的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方法与方式进行分析和思考。通过调整与相关资料分析,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教学实训基地不完善,缺乏就业实践平台;第二,缺少经验丰富的专职师资队伍。教师是中职院校教育、培养学生的的实施者。可是我们的中职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大学毕业就直接到学校工作,都是在学校这圈子里,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创业就业的经历有限,要求教师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很少;第三,传统的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方法与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不够协调。

2提升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途径

2.1通过产学结合,强化与改善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

(1)校企共建,实现前厂后校,探索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当地建筑工程类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分散式”建筑工程专业实训基地,把很难操作的大量学生一起集中实训化解成“多点分散式”的实训形式,使教师与学生在真正的职业环境中实现学习与工作的交替开展,切实受到锻炼。

(2)开展岗位教学,营造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内部建立工种实训场及综合实训场,依据建筑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分解技能基础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及行业管理能力开展建设。实训环境按照建筑行业施工现场设置,学生在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和培训,组建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团队,依据企业、行业标准和企业工作项目开展生产性实训。

2.2深化“2+0.5+0.5”学习与就业相结合模式

强化校外顶岗实习针对建筑行业受气候影响的季节性和建设周期较长等特点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继续深化“2+0.5+0.5”学习与相结合就业模式,即4个学期在校内学习(中间阶段开展校内外生产性实训),0.5个学期根据学生自选方向,在校内进行专业强化实训,0.5个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预就业顶岗实习,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导师加强指导,安排专业教师分区域开展技术指导和管理。尝试校企联合签发“工作经历证书”。

2.3实行“三阶段两能力”学用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1)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学用递进“三阶段”内容。第一阶段———基础/工艺实践阶段,以学为主。以基础课程教学实验、材料工艺加工和实验动手能力培养为重点,如专业概论课与参观实习、实验、上机、论文写作、金工实习、测量实习、社会调查等。第二阶段———技术/工序实践阶段,学用结合。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验和单项工序过程设计能力培养为重点,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生产与管理实习、课程设计/大作业等。第三阶段———工程/项目实践阶段,应用与创新。以专业课程教学实验和项目综合设计与组织能力、施工与管理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如科技活动周、专题研究、前沿讲座与学术报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2)课内外相结合的“两能力”内容。第一,人文社会实践能力。以思想政治系列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为主体,以公益劳动和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与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服务、读书活动、文艺活动、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为辅助。第二,工程技术实践能力。以课内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教育和实践教学为主体,以课内外科技立项、各种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参加教师科研和开展科技服务等为辅助。

2.4加强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验实训;实践教学;提高质量

实验实训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本文所探讨的实验实训教学是指在正常教学安排下的、使用实验实训室的元器件、材料、仪器设备进行的教学活动。该类教学既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独立动手和探索创新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巩固和验证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影响实验实训教学质量的因素较多,如:实验实训教学的目的要求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科学探索规律,实验实训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实验实训内容和实践操作工作量是否适度,实验实训室的各方面条件是否满足要求,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具体实践活动是否互动、有效等等。如果要想取得实验实训课的一节成功,必须对影响实验实训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和因素提出合理的质量要求,这些质量要求形成实验实训课教学质量的系统控制,并为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一、实验实训教学的目的和设置

1.确定实验实训教学目标。通过实验实训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学会在实验实训室的现有条件下,进行认为的控制,学会观察测量、记录实验实训对象的数据变化情况,学会整理、分析、综合、总结所观察、测量、记录的数据结果。学生只有从系统的实验实训教学活动中,亲自动手,学会思考、想象,推测实验实训的现象或结果,才能学会开阔思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利用实验实训技术和知识来解决问题。

2.实验实训项目和内容的设置原则。实验实训课程都是有一个或者若干个项目组成,项目的设置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而每个实验实训项目设置目的和要求又是通过实验实训教学逐步实现的。随着学科的快速发展,实验实训项目的内容也应该不断拓展更新,紧跟时展的需要。

(1)设置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验实训项目、目的。实验实训项目的设置应严格依据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和实验实训教学大纲,以实验实训教学条件为保障,明确实验实训项目的基本内容和目的。用最优的实验实训教学途径,使学生的各方面技能得以全面提高。

(2)采取“循序渐进”的设置原则。实验实训项目设置是系统工程,应充分考虑学生培养的系统性。通过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置基础型、综合型和设计探索型实验实训项目。项目的设置应全面考虑学生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相应的实验实训课程的学习进度,以及与这些课程的衔接问题,注意避免重复前期实验实训内容,更应该考虑学生实验实训知识的积累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步通过综合型与设计探索型实验实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训项目的类型明确,手段运用合理。基础型实验实训项目设置要帮助学生了解实验实训的现象、作用和设备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的基本要领,加深对理论知识关键点的理解,运用某一知识点、实验实训技能、所使用的仪器的正确操作、获得预知的实验实训结果。综合型实验实训项目是在基本实验实训项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训知识、运用多元的实验实训方法、多样的实验实训手段,使学生学会实践操作、数据采集的基本技能,掌握实验实训对象测试的方法,以及分析现象和结果的基本理论、方法。设计探索型实验实训项目,要求学生按自我所掌握的实验实训技能和相关知识,自我设计、制定实验实训方案、选定仪器设备,测量出实验实训项目要求的一组或多组数据结果,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能给学生一个宽阔的思考空间和综合能力的锻炼提高。

3.实验实训教学安排要合理、高效。实验实训教学是实现学生实践操作项目目标的关键。实验实训教学应与理论教学进度紧密结合,实验实训教学安排应合理、课时利用应高效,通过合理的分组能使每位学生得到实践操作锻炼机会。通过层次分明的基础型、综合型、设计探索型实验实训,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应用理论知识、掌握实验实训原理和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的水平。

二、实验实训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

影响实验实训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如实验实训室的软硬条件、实验实训室主任、指导教师、学生、仪器设备、所需元器件材料和场地环境等多种因素,因此,制定和明确各方职责是实验实训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

1.实验实训室主任的职责。实验实训室主任的具体职责如下:负责在本实验实训室进行的实践教学方面的规划;负责实验实训教学工作人员的结构建设并明确其职责;负责明确实验实训室的安全责任人;负责实验实训教学所需的仪器设备、元器件材料及场地环境等硬件条件达标,满足实验实训教学的需要。合理编制本实验实训室的实践教学课程安排表和对实验实训项目进行评价。组织对实验实训项目的性质、手段、仪器设备、实验实训教学学时数进行认证,针对不足,及时调整优化。建立、健全实验实训室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档案,并按照要求妥善管理。积极建设实验实训室的实践教学特色项目,反映最新的实验实训教学成果,促进科研成果融入实验实训教学中,为学生观摩创造条件,并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使学生了解本学科最新实验实训的脉搏。

2.实验实训指导老师的职责。作为实验实训教学指导老师,直接面对参与实验的学生,应负责协助制定、修订教学大纲,根据实验实训教学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制定正常实验实训教学计划和应急计划,认真做好实验实训课前的准备工作,保障每个项目的有序开展,保障实验实训教学安排合理、高效,确保实验实训项目收到预期效果。认真做好实验实训教学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器件材料的登记报告工作,熟练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认真做好实验后的过程小结,以利后续实验的更好开展。

做好建立一套检查和评判学生实验实训前预习和准备情况的方法,认真做好实验实训过程中的指导工作和学生操作进程中正确性的评判工作;做好学生实验实训报告的指导评判工作;要有达到实验实训教学目标的考核标准。通过实验实训课程成绩评定的质量控制,促进实验实训教学目的全面实现,以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参与实验实训教改,教学改革是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质量的源泉,对完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优化项目,促进实验实训教学内容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实验实训室技术人员的职责。实验实训室的安全、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正常运行、实验器件材料的准备、实验实训场地环境条件、资料及档案的完备等是保障实验实训教学质量的基础。建立对进入实验实训室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制度,安全措施要落实,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急预案应完备。在每学期开学之前,按开设实验实训课程所需仪器设备、器件材料的配置、数量列出清单,完成本学期的实验实训器材准备。配合实验实训指导老师做预备实验,确保学生使用的实验实训仪器性能正常、完好率高、复套数量适合正常教学需要,实验实训完成以后,负责将其归位。对用电、易燃易爆、精密、贵重的实训器件、仪器设备有专人负责,严格执行安全、使用相关制度。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在安全、适度的前提下,加强旧仪器设备的改造和升级。记录好实验实训室工作日志,做好实验实训室档案和资料的整理存放。

三、实验实训教学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1.实验实训前的准备工作。明确实验实训项目的目的,预习设计方案,预习实验实训项目需要运用的技能、参数计算过程和理论知识;了解实验实训项目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实验实训项目的要点,熟悉即将进行项目的实验实训室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条例,并完成实验实训预习报告。

2.实验实训教学过程中的要求。在实验实训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实训内容和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按照教材指导书,独立、按步骤完成实验实训各个环节;认真观察、测量实验对象或现象的变化,要真实记录、描述实验结果和各种实验数据;特别注意用电、有毒、易燃易爆等安全防范工作,爱护仪器设备;实验实训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认真分析实践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故障原因。

3.实验实训项目完成后的要求。实验实训结束后所有人员必须自觉整理各种元器件和材料,放回使用前的相应的柜子或实验台中,恢复大型测量仪器设备,认真检查是否有损坏的仪器设备,并填写仪器设备使用、测量效果及损坏情况;清扫实验实训室的卫生,保持环境整洁干净;重点要根据不同类型实验实训,按照相应的实验实训报告或论文格式,认真撰写好实验实训报告或论文。

随着学科专业的发展,需不断更新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开设的实验实训项目尽可能难易适中、多样丰富,给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实训项目的空间和内容,以满足和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升每个学生的实践探索兴趣以及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实验实训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朱达凯.高职教育实验、实训、实习刍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9):111-113.

[2] 杨泉良.对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探索[J].成人教育,2008,(1):28-29.

[3] 裴有为.对高职实验与实训场地建设及有效利用的探讨

[J].职业教育研究,2006,(2):139-140.

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电子竞赛;竞赛培训课程体系;实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2-0092-02

1 引言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1997年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来,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国家一等奖、国家二等奖多项,山东省奖励若干。电子设计竞赛的举行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电子竞赛为契机,完善当前竞赛培训课程体系,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 完善竞赛培训体系

赛前选拔 首先,根据竞赛的时间,由学校教育处拟定竞赛通知,在全校二、三年级的电子类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中进行选拔。首轮选拔由学生自行填写个人情况表并参加面试考核。该过程主要考核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并是否参与过类似科技活动或工程训练项目等方面。对于此次选拔未能通过的学生,根据个人时间与兴趣,也可参加暑期的课程培训,由此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也可为今后的竞赛提供后备力量。二次选拔在暑期课程培训后进行,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参加竞赛学生名单,并由学生每三人一组,根据个人专业特长自由组队,并上报组委会。

题目讲座培训

1)竞赛题目解析。培训之前要对历年竞赛题目进行解析、归纳。近几年的竞赛题目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通信类、测量类、控制类、电源类。细分的话则包含运动控制类题目,高精度、高速度的仪器制作类题目,电源制作类题目,射频收发系统类题目,信号采集类题目,信号放大类题目等。对于仪器制作类题目运用到的知识点有振荡器、滤波器、放大器、CPLD、TTL电路、单片机等;电源制作类题目运用到的知识点有A/D、D/A、DDS、稳压电路、单片机等;射频收发类题目包含调制解调电路、射频功放电路、滤波电路等;信号类题目包含运算放大电路、波形产生电路、滤波电路等。

2)完善培训课程。根据对竞赛题目的解析以及归纳所能运用到的知识点,建立竞赛课程培训体系。题目所涉及课程广泛,包含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设计、单片机原理、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测量技术、EDA等课程。根据所涉及课程及知识点开展专题讲座培训,主要包含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实训、FPGA系统设计与实训、PCB印制电路板设计开发培训、模拟电路设计实训、常用仪器仪表系统设计与实训、小车及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训、电源系统设计与实训,以及射频传输、SOPC、嵌入式及操作系统培训等相关专题。竞赛培训课程内容必须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以最新器件的功能应用为前提,着重培养学生对最新知识、最新器件的获取能力。

实训项目模拟 以3人为一组队进行实训模拟,为竞赛作提前的检验。指导教师以历年竞赛题目为参考,给出实训项目,对学生进行项目模拟。本队成员集中讨论,分工协作。

1)制定方案。首先根据题目和参考器件或芯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芯片以及器件的功能、使用方法,制定出相关方案。

2)制作PCB印制板电路。在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中,元器件布局和电路连接的布线是关键的两个环节。布局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后面的布线工作,而且对整个电路板的性能也有重要影响。要求元件应均匀、整齐、紧凑地布放在PCB上,尽量减少和缩短各元器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

3)焊接、调试电路。调试电路是关键的环节,通过调试发现和纠正设计方案的不足和安装的不合理,然后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使电子电路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调试的方法首先是不通电检查,检查焊接的连线有没有“虚短虚断”,焊接器件的引脚有没有错误;接下来通电观察,观察电路有无异常现象,集成芯片有无发烫现象,如有异常应立即断电;然后进行静态调试,在不加入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各点的电位,观察直流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调试,在输入端加入合适信号,测量动态指标,如果发现不正常现象,分析原因,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

4)撰写论文。论文的撰写应包含方案设计、电路设计、测试方法、测试结果等。方案设计是指对该题目设计的可行性方案,提出选择方案的理由以及方案的优缺点。电路的设计主要指电路原理的叙述和主要参数的计算。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包含测试用的的仪器、测试的步骤和结果的记录。

3 注重学生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与团队精神

1)培养创新能力。当前教育的方式多数是填鸭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人文教育薄弱,学生缺乏积极的思维活动。大学生电子竞赛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竞赛过程中,面对难题要不断钻研、敢于克服、勇于创新。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同时也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践证明,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在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上要明显具有优势,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1]。

2)培养团队精神。在竞赛过程中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注重与别人讨论和分享成果。优异成绩的取得靠的是队员的协同合作、优势互补,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电子竞赛是一项团体的比赛,试题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各组成员内部必须充分交流、集思广益,才有可能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佳绩[2]。

树立正确的参赛观 在竞赛中取得佳绩是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幸事,但参加竞赛的目的不是盲目追求奖项。国家举办电子竞赛旨在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有些学校一味追求奖项,以奖项来衡量教学,并以高额奖金作为激励,这与举办电子竞赛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通过参加电子竞赛来巩固课堂知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而不以追求奖项为目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参赛观,参与竞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知识结构,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和对新技术、新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讲,将来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都是一种优势。

4 竞赛后工作总结

后备力量培养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面向学生的科技类活动日益增多,“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每两年举行一次,此外还有“山东省大学生电子竞赛”“嵌入式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多项赛事。每年在各项赛事如火如荼开展期间,学校需更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计划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推进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的创新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实验中心等实践教学区为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切实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场所。

加快资源共享 利用虚拟网络平台,建立资源库。将历年来学生参赛作品及项目论文等纳入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在日常学习、科研与教学中注意相关资料的积累,将科研课题和学生创新实验、创业训练项目进行汇总纳入题库,以备竞赛之前学生使用。将开设的培训课程及相关专题建立网络共享,带动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

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以利于指导队伍建设 竞赛结束后总结分析,与兄弟院校间进行交流,借鉴汲取其他院校在竞赛培训中的经验。组织兄弟院校间的科研活动或专题讲座,了解不同的文化氛围,为科研注入新的活力。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竞赛指导教师要在知识水平、实践经验、科研能力上实现自我提高[3],了解新技术、新器件的应用及发展,开阔眼界,拓展知识层面。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积累更丰富的经验,为实现多元化、开放性、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支优秀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韦文详,等.由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引发对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11-13,175.

第4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中职学校测量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05-01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手段的变化,传统的中职学校测量学实践教学手段进入到了一种瓶颈的状态,非常期待改革,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更好的融合。作为培养中职学校测量学人才的重要课程项目,要满足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需要,就应当与时俱进。就目前而言,作为测量一个重要环节的中职学校测量学实践课程的教育,却仍然局限于传统中职学校测量学的范畴,没有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如何使校中职学校测量学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反映出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体现中职学校测量学的基础研究工具的地位,切实提高中职学校测量学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成为中职学校测量学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中职学校测量学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

1、教学目的与实际不吻合,教材的内容体系老化陈旧,无法适应中职学校测量学的发展要求。目前,中职学校测量学实践课程的教学大多仍围绕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来展开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具备小范围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具有一定的施工放样能力为教学目的。而事实上,在中职学校测量学信息化背景下,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红外测距仪、全站仪、RTK测量仪器等新型测量设备的机会更多,所以,这样的教学目的明显与实际情况相脱节。

2、测量设备的更新缓慢,难以保证中职学校测量学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测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息息相关的,是测量仪器的快速更新换代。目前与信息化潮流相适应,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测量仪器,如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RTK测量设备等,越来越普及,越来越被广泛的使用,成为测量实践工作中的普遍采用的技术手段。但在学校,由于教学投入和教学经费等的限制,是的许多在生产实践中已被普遍采用的新仪器设备,在教学单位却还没有,从而导致教学内容严重的落后于测量生产实践,使得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生产单位的要求,到生产单位后不得不接受再次培训教育,这样会使得学生在横向比较中的学习积极性被伤害,阻碍教学质量的提升。

3、测量实践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不够,实践环节教学水平低。这个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中职学校测量学实践教学设备陈旧带来的,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由于课时不足引起的。中职学校测量学实践教学的设备需要学校的投入,才可能实现实时的更新换代,与时俱进。而课时不足则是由于学校对中职学校测量学的教学存在的许多矛盾,比如师资力量的不足,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等。为了缓解矛盾,不得不减少中职学校测量学的可是,降低中职学校测量学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这样的方式方法,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直接降低了中职学校测量学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4、教师的自身知识素养和知识结构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由于我校的中职学校测量学教师,大多不是各高校专业中职学校测量学专业毕业的,所以理论知识素养和知识结构层次不够完善,也缺乏再次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因此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已经无法适应中职学校测量学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要求,不能够有机会学习到中职学校测量学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于中职学校测量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无法提供有力的支持,这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除了以上的因素之外,教学手段的落后、教学方式的单调等,也影响着中职学校测量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中职学校测量学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1、重新确立中职学校测量学实践课程培养目标,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重建实践教学培养目标。重建教学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体系重建教学培养目标,核心就是要使中职学校测量学课程的教学能够顺应测绘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信息化背景下,测绘学科在研究对象、内容体系、研究手段、工作重点以及最终的产品形式和特点等方面发生的重要变化,适应市场经济、人才培养和用人机制的需要。

2、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中职学校测量学起源于实践的需要又直接服务于实践的需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因而,实践教学是中职学校测量学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反映中职学校测量学课程的最终教学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职学校的测量课程的理论教学就是围绕实践环节展开的,落脚点在实践。搞好实践教学,最基本的就是要保证实践教学时数。由于目前测量教学时数总体偏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课堂搬到测量实训室进行。边教边看,边学边练,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节约课时,缓解总时数不足的矛盾,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传递的信息量小,效率低下,而且教学内容不直观,与实践环节相脱节,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通过非常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方便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传递更多的信息,从而能将测绘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等更多地介绍给学生。

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知道现目前中职学校测量学实践教学的严峻形势。但是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也并非无从下手,只要在实践教学中改进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及时的跟新实训设备,增加新颖的教学方法,也是可以实现中职学校测量学实践教学的进步的。

参考文献:

[1] 学术期刊 《测绘工程》 2007年2期 作者:王庆国 邹进贵 杨华 篇名:《提高《测量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第5篇

专业介绍:

主要课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程力学、水力学、测量学、水泵与泵站、水处理微生物学、无机化学、水分析化学、工程制图、电工与电子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管理科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制图、管道工程安装实训、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工程施工实习、CAD制图训练、物理实验、力学实验、化学实验、水质分析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就业方向:设计部门、规划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工矿企业、经济管理部门和政府部门等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第6篇

关键词:点火故障简析、供油故障、发动机故障

当今世界汽车工业飞速发展,迫切需要更多合格的高素质汽车专业技能人才,为更好的满足汽车专业教学的要求,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通过全面分析,理解,实际操作解决故障,最终撰写该文。

该文主要围绕一汽威志实训车点火不着故障展开,通过分析该车点火系统、进排气系统、供油系统等可能引发点火不着故障的原因,并且将实际检测与维修以文字的形式写入该论文,通过解决该故障,可以将问题扩散到其他车辆,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更加清晰系统的维修分析思路及相应的维修办法。

同时,希望能与同行交流,对文中的不解或疏漏,敬请批评、指正。

1.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汽车发动机常见几类故障,启动不了、能启动但是点火不着、点火正常但马上熄火等。首先描述该车故障现象:打开威志车点火开关至ON档,各类仪表指示灯显示正常,燃油表显示燃油充足。启动车辆,启动机带动发动机转动,但一直不着火。第二步从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故障原因。然后根据故障原因制定并实施维修计划,维修完成,启动车辆,一切正常。最后,对此故障进行简析总结,并提出反思,为何出现此故障。

2.系统分析

根据故障现象对该故障进行原因分析,主要从点火系统、进排系统、供油系统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2.1点火系统分析

由于电源电压正常,启动机正常转动,固首先考虑点火系统是否出现问题。那么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分析点火系统故障。

(1)点火相关保险首先考虑点火系统相关保险是否烧毁,导致点火系统故障。

(2)点火低压段分析完点火相关保险原因,在分析点火低压段线路是否正常,点火保险仍属于点火低压段线路。

(3)传感器及ECU考虑是否有正确的点火信号传输,对各类传感器进行分析;电脑ECU是否正常,是否点火正时正常。

(4)点火高压段分析高压段出现的故障。

通过对点火系统故障全方面具体的分析,做出相应的检测。

2.2进排气系统分析

(1)进排气管道故障发动机不着火,很多情况跟空燃比有关系,可能出现“闷缸”现象,致使点火不着。发动机缸进排气口可能堵塞。

(2)节气门故障节气门出现故障。

2.3供油系统分析

在供油系统分析时从供油管道、供油系统电路、燃油泵几方面进行分析。

(1)供油系统电路供油电路出现故障,会导致不供油。

(2)供油管道供油管道堵塞或断裂,且这是一个常见的故障现象。

(3)燃油泵燃油泵是供油的主要动力,燃油泵不工作,供油无动力,则点火无法正常经行。另由于燃油泵堵塞,也会导致不供油。

2.4其他故障分析

分析完可能出现的主要故障原因,还有部分其他原因,虽然这些故障现象很少出现,但也不排除有一定的可能性,如:气缸无压力;气缸漏气;发动机缸体或活塞严重变形等等情况,这些故障因为排除困难,故可将其放在最后进行检查排除。

3.该车辆故障检查与排除

3.1点火系统检查及故障排除

(1)点火相关保险检查

分别取下100A主保险,50A(B+)保险,用万用表测量通段,测量结果:正常;检测保险阻值正常。分别装上主保险及50A保险,在用试灯进行检测,正常。结论:点火保险正常。

(2)点火低压段检查

用万用表或试灯对低压段线路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所有常火线路端电压均为12.7(负极打铁),试灯测量均亮;检测负极线均正常。分别检测各缸点火线圈插接头三颗端子线路,正常。结论:点火低压段线路正常。

(3)点火信号相关传感器及ECU检查

利用示波器检查曲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传感器正常;检查进气温度与压力传感器,正常。分别取下各缸点火线圈插接头,检测点火信号线正常,用示波器测得点火信号波形正常。检测点火正时,正常。结论,点火信号相关传感器及ECU检查正常。

(4)点火高压段检查

拆下各缸点火线圈,观察正常。利用“跳火”实验,检测各高压线圈是否跳火,工作正常;用火花塞套筒分别取下各缸火花塞,检测正常。通过“跳火”实验得到结论:点火高压段正常。

综上所述,点火系统相关元器件及线路检测均正常,且能正确产生点火信号。故进行下一部检测与维修。

3.2进排气系统检查及故障排除

通过以上关于进排气系统故障分析,对其进行检查与维修。

(1)进排气系统检测

拆下发动机进气管,检查未堵塞,检查空气过滤器,正常。查看排气管道,启动发动机,有排气现象,正常;用手稍微阻挡进气口,有明显压力,进气正常。

(2)节气门检测

检查节气门,转动正常,检查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正常。气缸各阶段压力检测正常。

通过对进排气系统检测,检查进排气系统正常。故进行下一步检测与维修。

3.3供油系统检查及故障排除

通过分析供油系统故障,从下面几项对供油系统进行检测维修。

(1)供油系统电路检测

首先检测供油系统相关电路继电器,分别拆下主继电器和油泵继电器,测得阻值正常,打开点火开关至ON挡,主继电器工作正常。燃油泵继电器在开关打开一瞬间,检测正常,燃油泵继电器工作正常。检测燃油泵端,燃油泵端均正常。得出结论:供油系统电路正常。

(2)供油管道检查

检查供油管道正常,畅通,无泄漏。检查回油管及燃油气收集管道均正常。用大力钳取下燃油进油管,流干管道内燃油,打开点火开关,燃油并未连续泵出,得出结论:供油管道正常,但无燃油泵出。

(3)燃油泵检修

对燃油泵进行检修。用万用表测量燃油泵各端子,正常。打开点火开关,燃油泵电机工作,转动正常。拆下油箱盖,取出燃油泵,测试燃油泵电机工作正常,但无油从出油口泵出。取下过滤网端过滤网及相应部件,正常泵油。得出结论:过滤网端堵塞。

检修:用化油器清洗剂对过滤网进行喷洗清洁,直至清洗过过滤网的清洗剂变正常颜色。装复过滤网,从新测试泵油正常,故障解除。打开点火开关,启动发动机,发动机着火,工作正常。

4.总结反思

4.1总结

通过简析并排出此故障,可得到结论,出F此类故障,我们可能从各方面去进行分析,影响车辆不点火的主要因素:点火系统、点火正时、进排气系统、供油系统、以及其他发动机变形等原因。通过分析检查,该故障为燃油泵过滤网堵塞。

第7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 项目教学 实验实训平台 构建与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浙江省电子专业已全面实施课改新方案,核心课程教材已进入课堂教学实践,即将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项目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与设计都基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并将支撑知识细化为若干任务与学习项目。在教材中每一个教学活动基本上都是以“情景导入――确定任务――知识准备――任务实施任务小结评价”几个环节,完成“做―学―做”设计。

要做到教学改革与教材的建设同步,必须打造理实一体的“实验实训平台”。近年来,电子专业的教学模式都是理论课与技能课分开进行授课的,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中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在基础课论课堂中,大部分学生感觉理论学习无趣,部分学生有开小差、睡觉的现象。在技能课课堂中,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技能训练就是做实验,但实验、实训的目的他们不清楚,没有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没有养成对科学探究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精神。为了让学生对专业课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学情,开发适合教学的实验实训平台,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生动的感性认识,使他们通过“做中学,做中教”形成新技能和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使其建立学习信心,提高操作技能。综上所述,在电子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立足于加强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技能和理论水平的实验实训平台,这对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概念的界定

实验实训平台就是以实验、实训的方式将课堂理论教学置于真实的或者是虚拟的实验实训教学环境中,通过情景学习、演示实验、动手实验或仿真实验等方法,以确定任务、协作学习、学习评价等丰富的教学活动为主体,辅以多媒体技术、实物和课程课件,建立一个服务于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和积累实验实训基本技能的实验实训平台。

三、实验实训平台构建与实践

《电子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课中设置了10个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都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通过典型的项目学习,使学生掌握检测、焊接、安装等技能。为了教学项目的有效实施,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了实验实训平台,通过自制实训操作视频,结合实物和图片、借助优秀学生作品等形式帮助中职电子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

(一)自制实训操作视频,构建“动感”的实验实训平台

笔者对该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完成一个教学项目必须要学会检测、焊接、安装电路等技能,这对于没有任何操作基础的高一年级学生来说,困难太大。于是,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将元器件的检测、焊接的步骤、测量的步骤、安装的步骤等内容拍摄成了一个个小视频,有效地将实训内容进行了分类,对教学难点、重点进行了强调,对操作动作进行了分解,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引导、示范作用。

操作视频的制作过程中,笔者以高二、高三年级中技能较强的学生作为拍摄对象,为了教学的需要,笔者将学生容易出错的操作过程进行重点拍摄,比如焊接的过程,万用表的使用过程,电路的安装等。通过这些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找出操作误区,纠正错误,学习正确、规范的操作过程。除此之外,笔者对平时的实训课堂也进行了观察,将学生的工位、坐姿、操作的过程进行了视频积累,回放这些视频,能让学生学习工位的整理,纠正不良的坐姿,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规范的操作要领。

(二)结合实物和图片,构建“直观”的实验实训平台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遇到最多的问题是:学生对元器件的符号和实物对不上号;有的学生不能识别元器件的极性;有的不能把握焊接(包括布线和焊点)的质量;有的不能正确摆放元器件的位置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和学生共同将常用元器件的实物和符号进行了图片收集和查寻,制作成实物和符号的对照表,并纳入学习指导书中,便于学生学习时查阅。同时,将学生实训时的电路板拍摄成照片,主要有焊点、元器件摆放、元器件成型、输入输出引出线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测量电位、正确使用万用表,将部分电路的测量点进行图片积累;万用表的挡位选择、红黑表笔的连接也进行了图片积累。这些直观形象的实物和图片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找到学习的目标,有效地完成实训任务。

(三)借助优秀学生作品,构建现有的实验实训平台

展示优秀学生作品,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进行资源再利用。该课程中重要的一项技能是测量,笔者借助优秀学生的电路作品,对进行电路功能的分析和电位测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学生完成电路制作后,笔者根据学生制作电路的成功率进行教学安排。如教学任务:“数字译码显示器”电路的安装与检测,参加电路制作的同学有49人,电路功能实现的有37人,笔者从这37人中选取12个工艺优秀的电路进行数据测量,之后笔者将全班49人分成8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数据的测量。

利用优秀学生的作品(电路)作为实验实训平台,可以避免部分学生因自己的电路未成功而无法进行测量技能的训练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优秀的学生作品再利用,还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学习优秀学生技能的“闪光点”。

[教学案例]

笔者以教学项目《组合逻辑门电路的安装与测试》中的学习任务《数字译码显示器》为例,围绕教学过程的五个阶段即情景聚焦、任务确定、知识准备、任务实施和任务小结评价等环节来阐述实验实训平台的构建与实施实践。

第一阶段:情景聚焦

《数字译码显示器》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多,笔者例举了生活中常见的“红绿灯”来导入本次学习任务。

第二阶段:任务确定

任务1:正确安装译码显示电路。

任务2:正确测量数码显示器的输出端电位。

学生了解了“数字译码显示器”在生活中的运用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本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本项目的主要任务,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制作好的电路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并演示数码显示器的显示10个数字的过程。

第三阶段:知识准备

1.复习巩固:8421BCD码译码过程;七段数码显示器的排列、数字组合和两种接法。

2.知识准备:CD4511数字译码显示器的框架:计数器、译码器、驱动器和显示器。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将抽象的8421BCD码译码过程转化成直观的示意图,学生一下子就能理解译码的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对抽象的电路符号进行认知,笔者将数码显示器的实物和电路符号进行对比展示;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字译码显示器的组成,笔者将电路拍摄成图片,对电路的每个部分进行分解说明。

第四阶段:任务实施

项目的实施是项目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包括元器件的选择,电路装配,电路调试和电路检测。笔者通过教师示范演示、学生动手实训,组长和教师跟踪管理来完成项目的实施,具体见附图1。

1.元器件选择

该学习任务的元器件主要有CD4511集成电路、半导体数码管、电阻、双位按钮开关、发光二极管等元器件组成。识别最有难度的是CD4511集成电路、半导体数码管和发光二极管,因此在实施任务时,笔者先让学生自由查阅学习指导书,之后帮助学生识别CD4511集成电路各引脚的功能,半导体数码管的正确接法,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

2.电路装配

元器的装配包括:元器件成型、焊接电路、电源线的连接等。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有选择地将操作重点和难点进行汇总,并将课前准备好的视频进行播放。如CD4511集成电路的焊接过程,数码管的引脚的摆放,是“电路装配”环节中的难点,笔者首先通过课件视频对焊接过程进行播放,让学生了解CD4511集成电路的整个焊接过程;第二,将焊接的要领在图片的帮助下进行分解讲授;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让组长对整个焊接过程进行演练示范。突破教学难点后,要求学生独立进行焊接和装配,在这个过程中,组长和教师对组内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再次示范和讲解。

3.电路调试

电路安装好以后,学生要对电路进行调试。电路的功能和调试的结果在布置任务时已经通过了视频和实物进行了展示。(这里不再继续展开)。

4.电路测试

电路的测试分成三个任务来完成具体如下:

任务一:测量译码输出。①操作示范,以显示“0”时为例,突出操作步骤:一接通电源;二选择万用表挡位;三测量电位并读数,四填写数据。②学生操作,以小组为单位测量显示“1、2、3、4、5”时,a-g各段的电平,完成数据表格1―5的填写。③结果反馈,反馈测量的数据和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任务二:转换表格。①明确“约定”,a-g端有输出时为1,无输出时为0。②转换表格,并完成真值表。③总结规律,先将8421BCD码译成十进制数,根据数码管的排列顺序,将点亮的abcdefg发光段填1,不亮的发光段填0。

任务三:填写真值表。根据译码过程,直接写出显示数字“6、7、8、9”时,各发光段a-g的输出电平,填写真值表。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笔者将电子班的49位学生分成了10个小组,每5人一组,再从49个电路作品中挑选了12个优秀作品,让学生进行分组测试译码显示器的输出。在学生测量前,笔者通过教师系统示范、操作过程分步讲解、小组长示范操作三个形式,借视频、图片、电路成品等实验实训平台来完成教学活动。从简单到复杂,从整体到局部,从视频到实际操作,逐步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90%学生掌握了装配和测量技能。

5.跟踪管理

学生在实验实训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元器件的正负极判定错误(特别是三极管的EBC)、焊点不够光亮、布线不够平直、电位不会测量、不会排故等。小组长和教师通过辅导及跟踪管理,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及时的讲解、示范,而且教师通过现场示范,让学生快速地掌握了技能、技巧。

第五阶段:任务评价

1.学生任务评价

任务小结可以通过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来总结本次项目制作的心得体会。评价表见表2

2.教师任务评价

笔者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包括:对知识理解10%、技能掌握20%、合作能力10%、安全文明生产10%和工艺及功能40%。评价方式为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这样能使评价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利用实验实训平台,我们还需要通过开放实训室延长学生的操作时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平台的教学环境。笔者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将学生进行分层,并安排了不同的实训项目、实训时间、实训地点和管理者,具体如表3所示。

笔者在实践中试着让学生参与到实训室的管理中来,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管理人员。他们需要完成以下几个任务:任务一,帮助教师完成实验实训课的准备,如清数元器件、布置实训场地、准备实验仪器。任务二,辅助教师安排工位及值日生工作。任务三,教师课堂的小教员,帮助同学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四、几点体会

(一)实验实训平台能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发展

实验实训平台是基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学程序与教学策略应用的具体体现,它需要教师系统学习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提高综合教学能力,打造实验实训平台,学习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掌握教学方法和实验设计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提高操作能力、实践能力。

(二)实验实训内容能体现技能训练的层次性

如典型电子产品项目安装技能训练有以下几个阶段:第一,能够熟练识读电路图;第二,能够熟练识别、检测所需元器件;第三,正确安装、焊接,基本调试好电路;第四,测量有关数据(电位、电压、输入、输出波形等)。每一关都是下一关的基础,只有完成前一关才能开始下一关,通过台阶式训练,以确保学生技能的提高。

(三)实验实训内容能体现技能训练的重复性

以实验实训为平台,促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多个途径的“实验技能”训练,在不同的项目中进行焊接技能、测量技能、元器件的识别技能的反复训练,在不断的强化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打造实验实训平台,关键在于它能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生动的感性认识。

通过“做中学”让学生体验、内化和反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实操展示、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的演示学习,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动作技能的正确清晰表象,而且还能在不断的操作训练中提高装配技能。

(四)“小老师”形式解决学生学习技能的差异

学生的学习能力客观上存在着差异,有13%左右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完成技能项目,有9%左右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在较短的时间能完成实验实训。为了扶优补差,笔者将这些较强能力的学生培养成了“小老师”,在实训座位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每条生产线安排了2位组长,主要随机解决本组成员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再找老师。

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使同组之间的同学进行技能交流,锻炼了“小老师”的能力,提高了个别后进生的技能学习,使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电路的制作效果明显提高,完成的时间大大缩短,未完成的学生从原来的13.7%下降到4%左右,他们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

(五)“开放实训室”延长解决了学生操作时间

实训室的开放延长了学生的操作时间,为学生对技能训练和提高提供了教学环境。学生参与到实验实训管理中,不仅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通过实训室的开放,努力打造实验实训平台的教学环境,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使技能薄弱的学生不再为完不成学习任务而失去学习兴趣,使技能较强的学生在掌握课堂学习任务的同时,可以拓展本专业技能知识。

五、几点思考

(一)构建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验实训平台

通过自制操作视频、操作图片、现场演示等方式为学生创设课堂教学的实验、实训平台。项目教学中要求对每个项目进行安装与调试,但由于平时教学课时比较少,笔者就组织学生提前制作电路,为测量数据提供一定质量的实验平台。创设的实验实训平台是完全符合日常教学的内容,为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二)当实验实训环境允许时,创设“真实”的实验实训平台

当实验实训条件允许时,应当通过真实的实验实训平台来完成教学活动。真实的实验平台包括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不管是哪一层的实验,教师都必须亲力亲为,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设计好理论内容与实验内容的结合点。一般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设计方案。根据教学项目和任务,立足于现有的实验实训平台,进行方案的设计。第二,验证方案。教师要亲自到实验室做实验,一是确认实验实训方案能否实施,二是确认实验方案是否最优,三是确认实施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故障;第三,修订方案。例如二极管正负极检测时,教师首先要设计一个方案,包括实验器材的准备(电子百拼套件),分组(前后四位同学),选择教学场地(教室)。第四,教师亲自搭拼电路,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参数(电源、开关、二极管、电阻)。第五,修订方案,研究具体的细节。

此外,由于受到实训室硬件环境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对所学的理论知识都一一进行实验研究,在进行实验实训平台的设计中,教师可适当借助仿真教学等教学手段,但“能实勿虚”。

(三)当实验实训环境不允许时,创设“虚拟”的实验实训平台

当实训条件不允许时,教师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实训平台创设实验情景,引导学生从实验的角度去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时,仍应立足于实验实训的理念,充分发挥多媒教学“图、文、声、像”优势,展示基本电路、仪表、元器件,增加操作性、综合性,方案的设计可以灵活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例如,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该内容是中职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比较抽象,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了交流电正半周、负半周时四个二极管的导通情况,以及在负载电阻上产生的电压方向。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在虚拟的教学实验中,学生看清了桥式整流工作过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难点的突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虚拟的实验实训的操作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此外,电子仿真实验不需要有大量和高档的实验器材,只需要电脑和软件,这个软件里有虚拟元件,并能连接成具有实物功能的电路,再接上虚拟的电源和测量仪器,闭合开关后就可以自动仿真,达到和实物实验一样的效果。

总之,笔者通过实验实训平台的构建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实践,做到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了核心技能。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验实训平台管理、实验实训时间的控制、实验实训数据分析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唐湘桃.基于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的实验教学平台设计.2009年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获奖作品(下册),57-60.

[2]刘怪恒.电工实验探索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电子世界,2012(1).

第8篇

论文关键词:电工实训;现状;对策研究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的,其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培养从事机电设备的生产、维修、检测、工艺设计,以及机电设备的维修维护、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除了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

随着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可度的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前景不断向好。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毕业后从事电工的高职学生保持着稳定的高收入,比其它生产线上的工人入门工资高三成。而且在一步步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证书后收入更是显著增长。面对这么好的就业形势,学生能否把握机会呢?通过对我们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只有10%的学生能够顺利地通过企业的考核,最终从事电工工作。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学生机电专业毕业,并不能胜任电工工作,而需要在工厂再学习,再培训,再考核,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电工。笔者反思,高职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为什么不能实现学校和企业的零对接?

二、高职机电类学生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

目前高职院校,同本科院校相比,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差,学习兴趣,特别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兴趣的不足,自然影响到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如何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有待破解的难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来走向社会,根本无法适应社会竞争。

(二)缺乏规范化的电工基本功训练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基本功训练是学生接触电工专业技能训练的开始,是良好的职业习惯的形成阶断,是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基础的。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不能熟练掌握电工的操作技能;没有规范的电工基本功训练,就无法胜任复杂的工作岗位。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电工基本功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并不重视基本功训练,90%的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规范的电工基本功训练。这些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时,没有电工基本功训练的课程,将基础性的基本功训练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对一些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训则安排大量的时间,轻基础训练,重综合训练。殊不知,机电类的学生,面向的岗位群,是各种电类的操作工,维修工,毕业后大多数会到企业一线,真刀真枪地干事,没有平时扎实的训练,没有过硬的基本功,根本无法适应将来的工作,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工。

(三)缺乏分专业、分层次的电工基本功训练

不同专业的实训内容有所不同,目的是使其掌握的电工知识和所具有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适合其所学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训课题有所不同,目的是因材施教,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力得到最大的提升。

过去做实训,不论什么专业,实训内容都是一样的。根本没有根据专业的不同、岗位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实训内容,更没有依据学生的个人能力的高低,制定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实训课题。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三、对策研究

(一)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职的学生,相比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其文化知识基础比较差,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普遍不足。如果还像中学阶段那样大量地讲述理论知识,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所以要对课程进行改革,加大实训课程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比例至少达到2:1,争取达到1:1。这样,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训练专业技能,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学习的对象不再是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还有很多直观实用的实践知识与操作技能,二者互相促进,学生兴趣必然大增。

(二)要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电工基本功训练

1、应把电工基本功训练当成学生的一项重要的技能来训练。要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内容、学时和顺序,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对操作的姿势、动作、技术要领和工艺要求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和讲解。

2、要规范电工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和要求。那么,电工基本功训练应含有哪些内容呢?本人认为,应含有以下几个模块:

模块一:电工安全用电知识。安全用电知识,对每一位从事电类工作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应该放在电工基本功训练的最前面。

模块二:通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在对电气设备、线路进行安装和检修时,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电工工具,通用电工工具应包含:(1)电工通用工具的使用,如试电笔,螺丝刀,钳子,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网线压线钳,电工刀,电工包,扳手等工具的使用;(2)电动工具的使用,如手电钻,冲击钻,电锤电动螺丝刀的使用;(3)加热工具的使用,如电烙铁、吸锡器;(4)热风枪的使用。

模块三: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电工仪表对整个电气系统的检测、监视和控制都起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一名电工,不仅要了解电工仪表的分类和特点,还必须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并控制误差。出于成本考虑,电工仪表应有以下几个部分:(1)万用表(指针式和数字式)的使用;(2)兆欧表与钳形表的使用;(3)直流电桥的使用。

模块四:常用导线的连接工艺。电源与负载之间,电路与电路之间是依靠导线的连接来完成的,而连接部位是整个电气系统的薄弱环节,当这部分出问题,整个电路必然会出问题,因此,导线的连接技术也是从事电工工作的基本功之一。

模块五:照明电器安装与内线工程。照明电器的安装方法、安装工艺及注意事项,也是电类专业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三)要把电工实训内容专业化,层次化

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根据专业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实训课题。

以前职业院校对实训课程不太重视,同一门课程的实训基本一个样子。这种训练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了。所以在制定实训内容时,要对学生就业的岗位群进行调研,然后将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汇总,分专业制定差异化的实训课题,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

其次,学生和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课堂学习能力上,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别也很大。所以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应遵循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将实训内容分为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提高、自行设计制作电路等几个层次。基础差的同学可能把训练重点放在基本技能培养上,掌握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使用,熟悉电路基本元器件的性能、用途和基本测量方法。基础好的同学可以把重点放在综合运用能力训练上,安排诸如万用表的设计、安装、调试等实验项,培养学生电工领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情感和创新个性。通过上述不同层次的实训,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实训水平、实际动手能力和对电工理论的应用能力。

四、几个促进措施

(一)把考试与训练结合起来,与技能竞赛结合起来

要提高电工实训的水平,必须制定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考核评估体系。以考促训,考训结合。应改变以前的终结性考核为过程性考核,对实训过程分阶段、分项目进行考核。同时,每学期举行电工技能大赛,通过竞赛,树立一批操作能手,在学生中起到示范作用。

(二)把电工实训与电工上岗证结合起来

构建“一线三训”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职业资格证书引入《电工》课程,把职业资格培训贯穿到整个实训教学中,实现知识到岗位能力、岗位资格、职业技能的全面提升。

(三)在训练基本功的同时,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实训教学中,通过小班制教学、严格考勤、任务分配、效果点评和整理实训室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在安全教育、电路装接与调试、电气测量、报告撰写等实训环节中,督导学生严格执行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培养学生的安全与质量意识和严谨细致、认真务实的职业精神。

第9篇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 开放式实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

0145-02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逐步地完成由学习者到实践者的转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进行探析。

一、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现状

第一,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多,时间短。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学生既要学习医学影像课程如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等,又要学习影像技术课程如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影像电子学技术等,总共30多门课程。理论课学时多,实验教学学时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基本上是采取“满堂灌”的方式。第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设备比较昂贵,专业性强,实验室购置专业设备多为单台套购置,如B超、X线机等,部分学生没有操作机会。第三,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实验设备的补充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人均实验面积少。在教师进行实验指导时,出现因人数多造成实验室拥挤,导致部分学生无法看清实验演示的现象。

二、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必要性、作用与意义

以前,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实验课的时间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以专业划分的自然班为单位进入实验室,实验内容、实验项目统一确定,学生没有太多的选择,按照实验要求和步骤完成,缺少发挥的空间,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是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医学影像技术是技能性很强的专业,采用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无法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实施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具有以下作用与意义。第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才。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选择感兴趣的实验内容、课题或设想进行验证、探索。它将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视野,逐步提高学生对实验研究中各种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创造性的人才。第二,对师资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选择实验内容的空间越大,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开放实验中就会发现更多更深更广泛的问题。这就要求实验师资队伍(教师、实验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经常参与实验课题的开发研究工作,调整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向分层次、多元化教学发展,向能力素质教育转变。第三,有利于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开放式实验教学必然要求实验室开放,开放时间长、内容多。有些设备不受空间、时间和课程的限制,这将会极大地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效率。在目前仪器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应确保实验教学质量,发掘实验室的潜力,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真正地实现开放使用和资源共享。

三、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施

(一)制定实验开放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推动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开展,确保开放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满足《高等教育法》的具体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管理。一是健全实训中心管理制度。目前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已成立医学影像实训中心,实行实训中心主任负责制,每个中心有多名实验员进行管理。二是制定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文件。制定《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暂行办法》、《开放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开放实验室安全制度》、《开放实验室预约办法》、《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三是制定支持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激励政策。要确保开放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必须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按实验教学的工作量计算课酬。对实验室管理实行流值班。

(二)修改和补充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项目,提高创新性项目的比重。目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实验项目绝大部分是专业基础性实验,包括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基本操作技术训练等,综合性和设计性的项目较少,实验项目缺乏创新性,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不能被有效激发。针对这种状况,在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尽量做到在基础实验上,改革实验教学项目,开放实验教学的内容应该比常规实验教学的内容更新颖、层次更高、形式更灵活,提高创新性项目比重,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逐步提高实验教学层次。例如,在医学物理课程实验测定液体粘滞系数中,按照实验要求只用掌握奥氏粘度计测定液体粘滞系数的原理和方法。这个实验属于专业基础性实验,实验的步骤也很简单,学生很容易操作,学生实验积极性不高。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增大了难度。将这个实验扩展为掌握奥氏粘度计和沉降法测定液体粘滞系数的原理和方法并比较两种测量法的优缺点,分析误差来源,探讨如何进行误差处理。学生通过实验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把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中,强化了专业知识理论的理解和实验基础。在完成这些实验的基础上,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进一步加大实验的难度,即讨论液体粘度的大小与温度的关系。粘度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性质与温度,温度升高,粘度将迅速减小。测定液体在不同温度的粘度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让学生继续研究变温粘滞系数测量与分析。实验室提供例蓖麻油,在室温附近温度改变,粘滞系数改变情况下分析,欲准确测量液体的粘度,必须精确控制液体温度。通过修改和补充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项目,激发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三)与学生毕业论文相结合,让学生进行设计研究型实验。由教师根据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拟定毕业论文题目,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选定毕业论文题目,进行设计研究型实验。设计研究型实验主要对高年级学生开放,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建课题小组,查阅相关资料,制订实验方案;学生利用学校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由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形成毕业论文。每年向高年级学生公布毕业论文题目,让学生选择。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曾经公布的题目有:计算机辅助诊断超声内镜图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解剖影像学研究及相关治疗的系统评价、颈椎融合与非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基于CT图像的肾上腺三维重构研究、腰椎稳定性与腰背肌退变相关性的研究、股骨头坏死DSA血管形态和平片骨质硬化的相关性、双源CT评价索拉非尼影响兔VX2肝癌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小儿病毒性脑炎头颅CT与MRI的比较、超声弹性成像评价肝脏射频消融范围的研究、脑白质疏松症MR图像病变区域分割方法研究及量化分析,等等,共有30多项。此外,学生可以自己开发一些研究项目进行设计研究。这种方式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学生有一定的压力,同时课题是由学生自己选择,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对培养具有较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伟,张田梅.构建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

[2]陈华,刘官元.大学物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09(5)

[3]刘虹.论开放式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