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09:46:57
导语:在中西文化比较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摘要:礼貌原则是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的原则。然而中西方文化价值、自我观以及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导致了礼貌原则差异的存在,从而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一条原则——礼貌原则。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准则,是维系人际和谐的工具和手段,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成功交际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度有不同的礼貌表达方式,深刻理解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及其渊源,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双方增进文化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一、中西方礼貌原则概述美国语言学家
Grice(1967)提出了著名的言语交际中的会话合作原则(c00pemtive nciple)。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都有一种默契和合作,使整个谈话过程所说的话符合交谈的目标和方向。其内容体现为合作原则的四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英国语言学家IJeech于l983年在G ce的“合作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另一条语用原则——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信念的表达减弱到最低限度。具体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准则(1.actMa)【im)、慷慨准则(GeneIos h蜘m)、赞扬准则(AppmhtionMa)【im)、谦虚准则(哆Ma】【ill1)、一致准则(A脒IntMa】【irI1)和同情准则(lhyMaD【ilTI)。尽管IJ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的各准则在不同程度上适用于各种文化,但是不同社会间的文化取向、价值观、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不同文化对各个准则的选取侧重会有所不同。顾日国先生根据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特征,在Leech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于l992年提出汉语礼貌五准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
二、英汉礼貌原则对比分析
若将Leech的礼貌原则与顾日国的产生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礼貌准则相比较,我们便会发现二者的共性即是各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在礼貌原则的指导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都努力变得更加礼貌起来,都渴求自己能够被别人接受。我们在承认礼貌普遍性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其相对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实现礼貌的方法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是在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礼貌原则的运用和侧重有所不同。
1.贬己尊人准则与谦虚准则
谦虚准则相当于汉语中贬己尊人准则的一部分,即以贬己来抬别人,指以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为准则。然而汉英礼貌原则由于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跨文化语用研究中,对于同样的礼貌现象会存在不同的解释和反应。在汉语言文化中,贬己尊人准则是核心。在谈到自己或和自己有关的事的时候要“贬”要“谦”,而谈到听者或者和听者有关的事的时候就要“抬”要“尊”。“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但是中国人的“谦虚”与Leech提到的谦虚准则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汉语中经常听到“一点薄礼,略表心意,不成敬意”、“粗茶淡饭请海涵”、“鄙人拙见”、“不敢当”等类似的客套话,真正把对自身的贬损夸大到最大程度,以此来表示礼貌。西方社会的人们馈赠礼物时,会直接表达自己精心挑选的礼物得到对方喜欢、欣赏的希望,如“Ithinkit Ubeuse t0y0u.”或“Ih0peyou’ulikeit.”出于礼貌,接受者会当场打开礼物表达自己的喜爱之心和感激之情。另外,中国人和西方人受到赞扬后的回应也存在很大差异。当受到称赞时,西方人会欣然接受,说“anky0u”,避免损害对方的积极面子,符合礼貌准则。中国人受到别人赞扬时,往往是否定对方的赞美之词,贬低自己,以示自谦。如“哪里,哪里”、“不敢当”、“我做的还不够好”等。而这种答辞在英美文化中却被看作是虚伪、缺乏自信的表现,使西方人感到自己的话被直言否决而认为对方不讲礼貌。因此如果按汉语思维习惯与西方人交流,则必定会造成交际失败。
2.称呼上的差异
中国人“上下有异,长幼有序”的观念在称呼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使用称呼语时应考虑听话人的职业职务、年龄、性别、谈话场合以及同谈话人的关系等因素。如“王主任”、“刘老师”、“张经理”、“李医生等。并且人们非常重视用自称和他称来体现礼貌。如他称:贵姓、高见、大作等;自称:鄙人、卑职、拙见等。而英美文化中的称谓模式主要是称谓词Mr./Mrs./Miss./.+姓,如BiUG砒es,姓为Gates,名为BiU应称其为Mr.Gates。汉语文化中所讲究的“长幼尊卑贵贱”之分在家庭内部也有充分体现。在家庭成员中有叔、伯、姨、姑、兄、弟、姐、妹等表示辈分的称呼语。若直呼姓名则认为是不礼貌的甚至是冒犯的。在崇尚平等的西方文化中无论地位和职位高低,人们更愿意相互直呼其名,同辈的兄弟姐妹也不例外,这体现了朋友式的亲密关系。另外,汉语的称呼中经常出现“老”字,因为“老”是经验和知识的象征。“老司树’、“老爷爷”、“赵老”等称呼体现了对年长者的尊重。这在西方是无礼的,人们无法容忍。西方人害怕“老”,因为这意味着“孤独、痛苦、成为负担”。他们不愿意用“老”这个词,尤其是女性,最不愿意被问到的就是“H0woldarey0u?”
三、中西礼貌差异的渊源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享有不同的文化系统和礼貌用语系统,由于文化障碍所导致的信息误解,使得交际中经常出现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其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原则的理解和遵循程度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文化价值差异
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长期以来提倡“礼”的精神思想。“礼”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个重要组成部分。“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上,这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汉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得体准则,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是礼貌的。因此,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以免显露出与恭维者不一致,令人难堪。中国人则大都习惯否认,提倡“谦虚”和“卑己尊人”,但这种做法却会给西方人带来面子威胁。中国人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更重要的是维系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社会。而西方人注重的是利用语言来表现个体的存在和价值。
2.自我观差异
西方社会崇尚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独立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和固定的内核,因此,西方人在交际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的面子。他们认为尊重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独立是礼貌的,反之,则是不适合的,甚至被认为是粗鲁的。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的内核,他人和自我的关系相对不是那么清晰、分明,自我的内核依照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而定,只有当自我被放在适当的社会关系中才会有意义,才会变得完整。汉文化人非常重视以及参与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在交际中,往往从集体主义文化观出发,强调群体的面子。因此,不断给宴请的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叮嘱生病的朋友添加衣物、按时吃药以表示关心等等在汉语言文化中是礼貌的表现,但在英语文化中却被看作是侵犯个人自主的行为。
3.语言间接程度差异
在交际中人们并非总是在句法或词汇上直截了当地表明说话者的意图,而是让听话者去意会其深层的寓义即“言外之意”(i呷licatlⅡ℃)。语言使用中的这种“拐弯抹角”的现象就是语言的间接现象(indirecⅡess),它普遍存在于语言中,具有共性,但每一种语言又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一般说来,礼貌程度与话语的间接程度成正比,话语越间接,语气就越委婉,给听话人留的余地就越大。正如【eech所说,我们可以保持同一命题的内容,而只须增加这个命题言语行为的间接性,便可以使该命题越来越礼貌。但是我们不能一概以话语表达的间接程度来确定话语的礼貌程度,因为中西方在直率的概念上有一定的差异。英语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人们通常会直接、明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因此交际双方不论在批评、邀请、馈赠或拒绝时,一般都直截了当。他们的语言直接、直率、肯定。汉语言文化是高语境文化,人们往往使用间接的、隐含的语言来沟通。只有明确说话时的情景并借助肢体语言、空间语言以及上下文联系后,接受者才能弄清对方所要传达的信息、观点或意见。当中国人想说“不”而不表示“不”时,或受到赞誉却不直接接受时,西方人迷惑不解。正是这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增加了中西方人际交往的困难。
论文摘要: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中西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所以了解文化差异的表现及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就中西文化差异和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比较。
前言
近年来,文化差异研究正在引起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语言文化教育者的普遍关注。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文化差异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是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 、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三、结 语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关键词:赛珍珠 角度 方法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潮流迅猛发展的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频繁。赛珍珠由于她的跨国经历和她所接受双重文化教育成就了她独特的文化视角,始终能够站在多元文化主义的立场,追求异质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异质文化双方价值观上的共同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合主义”的中西文化观。在全球化态势下研究赛珍珠的作品及其价值,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赛珍珠的文学创造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国内外学术界对赛珍珠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郭英剑曾将赛珍珠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1950年)。这一时期,人们对赛珍珠的研究与评论是自由争鸣性质的,不受非艺术因素干扰的,因而总体是比较客观的。第二阶段(1950―1980年)。中美双方两种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赛珍珠的作品基本上属于禁书,有关的研究文字不仅量少且失于公允。第三阶段(1980―)。经历了“”的惨痛教训使中国人民深刻意识到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东西方交流的必要性。八十年代末,对赛珍珠作品的研究呈现出逐渐繁荣的局面,各种赛珍珠研讨会纷纷召开,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著也都应运而生。
一.赛珍珠小说研究的角度
随着赛珍珠在现代文坛上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被赛珍珠的独特视角和写作方法所折服。对待赛珍珠及其作品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作品本身的评论鉴赏和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文化思想的审视,涉及到写作动机、写作倾向、写作风格,以及作品题材、结构、人物描写等各个方面。目前对赛珍珠小说的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赛珍珠代表作本身的主题、人物和民俗等的研究。1994年尚营林分析了赛珍珠作品中的主题,中国农民的传统价值观――恋土和传统家庭模式。1996年,姚君伟就《大地》及其他代表作的人物形象分析推出了系列文章,他从王龙的负疚感这个视角王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周松林和刘龙对《大地》中的婚嫁状态、神观、食俗、住宅样式和服饰等各种中国社会民俗都做作了细致的考察和分析。
2.对赛珍珠人文精神以及人道主义思想研究。作为中西方文化桥梁的赛珍珠,在全球化思潮的推进下,探讨其所做的各项促进文化交流的人道主义工作,以及在一定的情感背景下所生成的作品对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如朱希祥的《全球化语境中的赛珍珠研究》鲜明地阐述了全球化时代下赛珍珠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为我们提供了对待异质文化的视角与方法。李淑秀通过对《大地》、《群芳亭》和《东风・西风》的分析,探讨了赛珍珠的人道主义精神。2010年张桂玲在《论赛珍珠其人其文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作用》中提出了以赛珍珠强大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其独具特色的作品滋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对赛珍珠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研究。姚君伟在《赛珍珠在中国的命运》和《我们怎样接受一个外国作家――赛珍珠在当代中国的命运》两篇文章中探讨了过去几十年来赛珍珠作品在中国的不同命运。刘海平在赛珍珠母校伦道夫・梅肯女子学院主办的“赛珍珠百年诞辰国际研讨会”上也曾经做过《赛珍珠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的再审视》的专题发言。
4.对赛珍珠作品中所渗透的哲学思想的研究。如周锡山的《论赛珍珠创作和论说中的辩证思想》具体阐述了赛珍珠对自己认识中国的辩证思想,对中西文化交融的辩证认识等。2004年,李贻荫通过对《梁夫人的三个女儿》的分析探讨了赛珍珠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的哲学思想。
5.对赛珍珠作品与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2007年曾青梅通过对赛珍珠的《闺阁》与张爱玲的《金锁记》对比研究,探讨了赛珍珠和张爱玲女性意识的不同来源。兰守亭的《鲁迅与赛珍珠小说人物形象比较――以阿Q和王龙为例》以及朱坤领的《中国女性的悲歌与颂歌――论赛珍珠与萧红女性题材创作的差异》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赛珍珠和其他作家进行了深刻的对比研究。
6.对赛珍珠的创作风格与特色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雨初在《作者勃克夫人》一文中从风格、题材、结构、人物描写和写作态度五个方面分析了《大地》的写作特色。2004年张春蕾对赛珍珠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有过一番研究,认为赛珍珠“在创作方法和技巧上,她致力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情节结构的布局安排、叙述方法的变化运用”。[1]
7.对赛珍珠翻译作品的研究。《水浒传》作为赛珍珠的一部典型译著,引起了国内广大学者的关注。如唐艳芳的博士论文《赛珍珠翻译研究》、以及朱文武的《语用等效与文化信息传递的矛盾――对赛珍珠英译本评价的思考》等都是对赛珍珠的译著《水浒传》的研究。
二.赛珍珠小说研究中的方法
对赛珍珠作品的研究,从研究的理论方法看,既有运用传统方法的研究,也有运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原型批评理论、后殖民主义等新方法的尝试。
1.女性主义批评的方法。90年代,姚君伟、刘海平等学者都研究了赛珍珠对女性命运、地位和自我实现的关注以及赛珍珠对待中国妇女的态度。21世纪以来,关注赛珍珠女性主义的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如王利娜的《女权主义的先行者――读赛珍珠》,庄晓敏的《顺从与反抗――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赛珍珠中的阿兰》等。
2.后殖民主义批评的方法。郭英剑于1994率先把赛珍珠纳入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视野,在《赛珍珠:后殖民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中对赛珍珠的创作进行总体把握,他认为赛珍珠是一位反殖民主义者,是后殖民主义作家的先驱。2011年晏亮在《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关怀――以赛珍珠、杜拉斯为例》一文中阐释了赛珍珠和杜拉斯作为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的西方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中渗透了后殖民主义和女权主义的有效联合。
3.原型批评的方法。沈阳师范大学的王家勇独辟蹊径地根据弗雷泽的《金枝》中所描述的社会的无意识象征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比较研究了赛珍珠《大地》和中国作家叶紫《丰收》中土地的原型主题――死亡与再生。2008年朱骅在《幻梦与原型:赛珍珠笔下的“中国话语”》中指出了赛珍珠将西方知识话语中的“农业中国”原型与美国海外扩张的“新边疆”梦想结合,在不自觉中迎合了海外殖民的国家意识。
4.跨文化的方法。在赛珍珠的中西文化观上,姚君伟推出了国内首部相关专著《文化相对主义:赛珍珠的中西文化观》,率先从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论视角切入,倡导对不同文化的建设性价值观念持宽容和接受的文化态度,从而论证了赛珍珠是积极意义上的文化相对主义者。除此以外,他还在《论赛珍珠跨文化写作的对话性》中谈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是展开对话,达成相互理解,还是维持互相误解的状况,不同的选择,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正是这个时候,我们联想起当年曾经通过多钟途径进行跨文化对话的赛珍珠。”[2]
5.比较文学的方法。北京大学的顾钧在他的博士论文《在中美之间――对赛珍珠小说的形象学读解》(2001)中,从形象学的理论视角来研究赛珍珠所塑造的中国形象。2010年吴小鹏又从形象学的角度,以作家的外部研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大地》中的中国人形象。
6.生态批评的方法。生态批评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于北美并迅速向世界扩展的批评浪潮,它站着在地球生物圈的高度上考察传统文学经典的构成、现成文学理论的得失,从而能够再现缺席已久的自然在文本乃至文化中的地位。[3]闫建华在《解读赛珍珠的生态意识》一文中从自然与人的关系出发重新审视了赛珍珠的《大地》,分析气候在《大地》中不容忽视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王龙与土地的悲欢离合,也决定了王龙生命的轨迹和意义。[4]朱丽在《赛珍珠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探微》一文中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把生态关注与女性思想结合起来,关注父权制社会中的生态问题与女性的生存状态。
赛珍珠一生都致力于构建中西文化之桥,并力求达到“天下一家”的境界。因此,在这样一个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语境下,我们研究这位“沟通中西文化的人桥”的美国女作家不仅具有学术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注释:
[1]张春蕾,徐晓明:《文化交叉小径边的一脉馨香――赛珍珠短篇小说创作特色论》,《江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12页。
[2]姚君伟:《论赛珍珠跨文化写作的对话性》,《外语研究》,2011年第4期,第98页。
[3]闫建华:在《解读赛珍珠的生态意识》,《外国语言文学》(季刊),总第90期,第274页。
[4]韦清琦:《生态批评:完成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最后合围》,《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第117页。
论文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世界日趋全球化。人类正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生活,人们之间的交往,无论是商务贸易,还是社会活动,甚至私人交际的机会都比以前多起来,而语言架起了人们沟通的桥梁。随着历史的沉积,社会的发展变迁,中西方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俗。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要真正掌握英语交际能力,必须要对英语语言文化有所了解。如果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只注重形式,忽视文化差异,就会导致语言使用不当,甚至造成误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对文化差异的感悟能力,增强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
1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给学习和使用英语带来的影响。这些差异往往存在于民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性格特征等,例如下几点。
1.1民俗差异.
在中国,由于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人们非常重视亲属关系,重视辈分的长幼,对老人的称呼不能直呼其名,每一个亲属都有一个称呼。而在英语中,兄弟、姐妹、表(堂)兄弟、表(堂)姐妹等称呼简单的归为brother,sister,cousin。
1.2打招呼的方式
在我国熟人相见打招呼的方式很多,像最常见的“吃了吗?”、“到哪去?”实际上我们对就针对句子的回答不感兴趣,仅仅是寒暄的一种方式。而对西方人来说,见面就问这样的话,他们会感到很奇怪,要么他们感到这些句子涉及到个人的隐私而反感,要么他们会给与答复。他们打招呼的方式更常用谈论天气。如:“Nice day,jsn’t it?”、“Yes,marvelous.”不用表露自己的感情,也不谈论自己的私事,选择天气这个中性的话题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
1.3谦虚的表达方式
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对长辈和上司惟恐不尊,更不愿意过分表现自己,他们在接受赞扬时会推辞甚至自贬,而西方人会接受。如:在中国,有人表扬你,“你的英语说的真好。”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好、不好”或“很一般”。在说英语的国家,对“Your English is perfect!”的回答却是“Thank You.”,如果你的回答是“Oh,no,my English ispoor.”会让对方莫名其妙。
1.4接受礼物
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往往推辞一番,而且不能当客人的面打开,以免显得不礼貌。西方主人收到礼物时会当客人的面打开并称赞一番。表示对客人的感谢。常会说“Oh,how nice,thank you.”、“Oh,Ilike it,thank you.”等。
2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消除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要消除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就要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学生能清楚意识到文化的差异,英语这种语言工具才能使用得当,更好的发挥传递信息的作用。
2.1依托教材,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中西方历史及社会发展史,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通过对本民族和其他国家历史的了解和学习,学生更能理解和尊重他国的文化现象,减少对其一些文化现象的误解和偏见。如:高职高专《英语》第三册(WesternHolidays}这一课讲述了圣诞节的起源和庆贺方式。文章涉及到《圣经故事和与圣诞节有关的风俗习惯,如:基督教徒、圣诞礼物、感恩节等。学生在学这一课时如果对西方文化了解少的话,会觉得文章苦涩难懂。如果对圣经的故事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Jesus,Chirst,Chirsmas,Thanksgiving day的历史渊源,会体会西方人在这一天(fullofjoy andgaiety,loveandlaughter,hospitalityandgoodwild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同时学生在学习中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与之比较,会发现他们的起源和庆贺方式的异同。在了解和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与之相关的词汇和语言使用环境,最终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2.2鼓励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
成熟全面的了解文化背景对语言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量的阅读。除了在阅读技巧方面给学生指点外,还要合理选材,挑选优秀作品。无论是小说、散文、剧本还是社会学,语言学方面的书都很好。很多文学作品不仅生动的刻画出社会各个,各个阶层的人民的生活,而且语言生动丰富,通过阅读学生对文化的了解更全面,深刻,学生不仅能了解风土人情的差异,还能了解另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甚至价值观上的差异。而且学生在了解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学到了语言知识。在以后使用英语中更能准确的选择语言形式。比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语言风趣幽默,其中有不少是他自己创造的,直到现在还在传说,引用。而有些作品中常出现用颜色来形象的表达每一种含义。如:in thered(负债),whitelie(善意的谎言),blue-eyedboy(特别得宠之人),green-eyed(嫉妒)等。这些短语在文章中不难猜出他们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级价值观念的变化,很多语言不断派生出来,他们首先出现在报刊,电视广播里,有的还会成为流行语,如:on the ball(勤奋),walk on air(非常高兴),costan arm and leg(t~常昂贵)等,他们的字面含义和真正的含义相差甚远,但是在语言环境中就不难理解。
2.3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说出或写出中国式的英语,这是因为学生总是用母语思维,然后译成英语,母语的干扰造成了语言的误差。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语法结构和句型,加强词汇学习,否则学生张口或提笔时过多的考虑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与否,从而阻碍了连贯思维,甚至会减少学英语的兴趣。其次是利用图片、照片、画册来介绍国外的艺术、文化、风俗习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组织学生观看英语教学片和电影等。学生遇到听不懂的词,通过画面的提示会猜出他们的含义。在看过电影和录像之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讨论和交换意见看法。在情景交融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也会跟着情节走,被动的思维变成主动的思维。另外在课余还可组织学生排练英语小话剧或举办英语晚会,让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还可让学生做翻译练习,在词汇的选择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别,长期有意识的训练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4在教学过程中。多涉及词的文化内涵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差异西方文化意识
英语作为一种外国语言,我们在教授与学习中应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渗透有关的政治、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西方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文化差异
(一)称呼语。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不仅用在亲属之间,在非亲属之间也经常使用。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在交际的工程中我们称对方“UncleGreen”“Auntie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非常别扭。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Tom”。又如“教师”这一词语。在中国的校园中,我们在称呼教师的时候很自然地会叫“王老师”、“张老师”、“李老师”。我们不仅把“教师”这一词语当成是一种称呼,还把它当成一种尊敬的方式。而在西方国家中,“教师”仅仅是一个职业而不是一种称呼,所以如果把格林老师叫成“TeacherGreen”,显然是不正确的。对方听完后.也会感觉非常别扭。在英语中,可以称呼对方“Miss.,Mrs.,Mr.”等。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对于女士,在不知其婚否的情况下,称对方为“Ms.”是最保险的。
(二)打招呼。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但你若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三)客套语。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四)隐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初次见面的时候,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总是会涉及到一些个人问题,譬如年龄、婚姻、收入等。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问题是对个人隐私的一种侵犯。年龄在西方国家一向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英语国家的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同样,对于中国人常用的寒暄用语:“去哪啊?”在外国人眼中也是一种对于隐私的窥探.在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也要避免。
(五)感谢和答谢。
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反而会疏远彼此之间的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问,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hT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当别人给自己提供帮助、服务或食物的时候,中国人即使内心很想接受,回答通常也是:“谢谢.不用了。别麻烦了。”这其中表现了中国人的含蓄与委婉。而外国人接受时会直接说“Yes,please.”拒绝时会直接说:“N0,thanks.”这其中体现了外国的人直接和坦诚。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就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人.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方法
(一)注重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作主观评价。如: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isa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对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如在老鼠的习性上,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大相径庭。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用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俚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应做有心人,随时给予介绍,使学生达到真正地掌握英语的目的。
(二)创设运用英语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
我们的学生虽然水平有限.不可能完全达到运用英语思维,但是作为教师必须进行引导,由易到难,逐步培养这种思维能力。背诵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教师挑选一些有关外国文化的小文章,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背诵,接着教师就文章的内容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学生是不需要先把问题和答案翻译成汉语再进行回答的。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进行复杂的训练活动。如:编排话剧、讲故事等。这些方法既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方人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更能有效训练英语思维,运用英语交流,真正达到学习英语的交际目的。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
近世基督教与儒教的接触
龚道运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来到中国,初着僧袍,后改儒服,援引中学解释天主教,企图融合儒耶两教。在中西文明交流的意义上说,利玛窦的贡献非凡,他不仅带来了依附在基督教上的西方文化,也传播了西方的数学、地理、天文等科学知识。儒耶两教真正的交流自此开始。在利玛窦来华之前,唐代贞元九年有基督教分派景教进入中国,“虽以尊君事父相号召而欲与儒学伦理妥协,但终究谈不上与儒学的会通”。在利玛窦来华后,会通儒耶两教,相互阐释,遂进入了完全不同的格局。直到19世纪,基督教和儒教才达到广泛而深远的接触,中国文明由此跨进现代世界。现代的中国是世俗化的、多元的,甚至文化上有着半是被殖民的趋向。
龚道运先生所著的《近世基督教和儒教的接触》一书由13篇论文组成,集中讨论了儒耶两教的接触及其影响。这种比较研究实际上也是一种会通,以20世纪学人的多元文化观念来体认和重新阐释儒耶两教的相互碰撞,以及中国以其儒教本位文化作出反应,并带来的一系列现代性问题。首篇论文《儒学和天主教在明清的接触和会通》探讨的触因是中国思想文化现代进程的源头,即明清以降,以儒学和基督教的会通为主导,经由中西文化的相互认同和辨异,最终杂糅而产生了现代的中国思想文化。这种有益的探讨,最基本的假设是,不同的文化维度,有着共同真理价值,虽然在其表征和细节方面有着不同的差异。利马窦将基督教一定程度上中国化,制定了“合儒”和“补儒”等的传教策略,“引六经之语,以证天主之实”。这种融合会通,虽然不免流为文化误读,有穿凿比附之嫌,但是实际效用是在天主教和儒学的会通基础上,“加深了儒学重智派的传统,从而扩大了儒学的视野,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龚先生为现代新儒家宗师牟宗三先生的大弟子,新儒家的第三代传人,又是国学巨擘饶宗颐先生的入室弟子。先生学力精深,专力研治中国思想,于孔孟儒学、先秦诸子、宋明理学,以及儒耶两教之比较研究有不少新见。《近世基督教和儒教的接触》一书中大部分章节关注的是19世纪儒耶两教的接触,尤重于对基督教传教先驱言行的讨论。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1834)、米怜(William Milne, 1785―1822)、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1857)、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这些传教士在中国口岸开放之后,先后来华传教,与口岸的知识分子有着极为密切而频繁的互动。他们用汉语翻译《圣经》和西方科技著作,编纂字典和文法、英译儒教经典、创办学校和报刊。这些举动的目的是为基督教的传入,最终却将中国带进现代世界。
这些来华的传教士跟下层儒士学习汉语,而儒士往往是冒着受辱或生命的危险,这是因为清政府严文禁止,加上儒士有着某种文化上的自我优势感。有趣的是,当时曾有一个儒生去给马礼逊教授汉语,怀里揣着一只鞋子和一瓶毒药。前者表明自己是去买鞋,后者是以防万一自己被人识破,只好服毒自杀。后来,传教士开始雇用儒生配合汉译《圣经》。他们遭遇了不少问题,最关键的是他们使用的汉语本身浸染了太多儒家的理念。其中,关于“God”的译名,尤为争论纷扰。马礼逊和理雅各两人参与了对基督教至高神译名的讨论,并最终将“God”一词定译为“上帝”,而非初译时的各种译名如:“神”、“真神”、“真活神”、“神天上帝”、“真神上帝”等等。在汉语中,“神”、“天”、“上帝”三者,有时通行,而且“神”有时与“鬼”同义,“天”是指“苍天”,一个非人格化的超验的所在,而“上帝”的称法,常见于古经,正可借用。理雅各有趣地盗引孔颖达《周易正义》所云:“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一语,断章取义地证明帝(上帝)是为创生之源;此义正与《圣经》中上帝创世创生之说相同。这种文化误读多数时并非出于语言使用者的本意,但是两种语言使用环境一旦变化,就会难免要发生。从语言的角度看,两种存在于不同文字的文化,无论怎么阅读,都必然要产生转义的现象。传教士们的中西互释产生的种种误读,也正如是。
19世纪来华传教士们的文化误读还表现在他们将基督教视为本位,而在中国占垄断优势的儒家,则被视为头号劲敌,处处被加以贬低,以彰显基督教上帝的荣耀。这与200多年前他们的先驱利玛窦是完全不同的态度,后者言行谨慎,对中华文明心生由衷的钦佩,他往往是将天主教义夹杂在对儒家经典的阐释中。这或许是因为时世迁移的原因。利氏之所以谦卑好学,或在于势单力薄;近世的传教士之所以那么嚣张批判儒家,或因于近代中国在外交和内政上的失败和受欺。由来固然,一种文化在文化交流中是否占据优势,在多数情况下要看它所寄存的国家的力量是否强盛而定。因此,也难怪理雅各在英译《论语》、《大学》等中国经典时,从基督教教义的角度对孔子的儒学有所批评。孔子所讲的诸种德目,如“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直报怨”,在理氏看来,远没有耶教的博爱、赎罪那么精深。米怜同样从基督教义出发,批判了中国的哲学系统,进而是神学系统、法政系统和意识形态。在今天看来,这些批评有着明显的基督教和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对一个弱势的国家,施以文化上的强压。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 Weber, 1864―1920)将儒教视为牢不可破的传统主义,没有道德预言和超越现世的上帝。但在龚先生看来,则儒教尤其是孔子的儒学,是融宗教、道德、哲学为一体的;不可以以西方的神秘型或预示型的宗教类型来看待。毋庸置疑,现代中国仍然是深浸于儒教氛围中,它的首要的问题,不是基督教式超越色彩的彼岸的末世救赎,而是伦理的现世道德问题。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注重的是个人的俗世幸福和国邦富而有礼的追求。
摘要:
许多学者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做出过研究,表明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文章首先论述了文化教学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然后对高职跨文化交际课堂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和建议。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高职教育
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除了是门语言基础课程以外,也应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也应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对其传授国际文化知识。但是,我国大学英语专业文化教学仍然“没有可以依据的完整的文化教学大纲”[1],对于英语课堂中文化因素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讨论尚在宏观层面。本文旨在分析文化教学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以及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中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
1文化教学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当今的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是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语法知识,足够完成日常英语对话。但是,当学生用英语与外国人沟通时,常常不知所措,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究其原因,正如张友平指出:“外语学习到了一定程度,其主要障碍已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学习者对目的语和母语的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两种文化差异的熟稔与思辨。”[2]英语对高职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沟通工具,而对英语文化内涵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学生能否利用英语进行无障碍交流。
1.1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能够记录和反映文化;文化也在方方面面影响和塑造着语言。Nieto指出:“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文化之中,同时也是文化的一部分。”[3]同样,Samarar也提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他们相信,文化与语言不可分割且相互依存。“语言表达和象征着文化,是文化现实的形象体现。”[5]因此,语言与文化是共生关系,语言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必定会面对目的语文化问题,而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必定会触及到文化因素。在教学中,文化通常被分为两类:根据LEE[6]的定义,较为明显的文化因素如节日、习俗、历史、地理等被称为CulturewithaBigC;而隐含在外露文化现象下的因素如信仰、价值观、社会规范等则被称为CulturewithaSmallC。这种分类的好处是简单直接,易于理解,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
1.2学习需求和兴趣
不同于本科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英语教育重视英语与职业行业的结合,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英语作为交流工具应用到商务、外贸、展会等行业中,一旦学生对英语文化内涵理解不足,容易造成沟通上的偏差和误会,影响业务的开展和完成。因此,从人才培养和与职业接轨的角度看,加强高职学生的英语文化教学十分必要。另外,兴趣是重要的学习动机。据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识到文化知识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十分浓厚[7]。而且学生对关于西方国家政治、地理、节日风俗等文化知识显示出极大热情,报读相关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也常超出预期。可见,高职学生不仅在工作、学习层面需要英语文化知识,在情感上也十分愿意学习相关内容。
2跨文化交际课堂中的教学方法
由于文化的定义过于广泛抽象,英语学习过程中又缺乏良好的语言和文化氛围,在实际课堂上,文化教学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以下几种方法具体可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2.1适度引入文化理论
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抽象概念。在讲授、分析和讨论文化现象和知识时,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而一些学者对文化的阐述和理论则正好可以给文化教学提供帮助。如有关“冰山理论”的文化:位于水面上的冰山可以看作语言、食物、服饰等明显可见的文化范畴,只占文化的一小部分;而位于水面下的冰山则表示意见、态度、价值观、行为准则等隐含的文化因素,占文化的极大部分且更为根本及重要[8]。这一理论使学生对文化有更为感性直观的认识,也明白到中西方文化在生活习惯、节庆习俗、行为方式上的不同来源于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另外,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1)权利距离;2)个体/集体主义;3)男性化/女性化社会;4)不确定规避;5)长期/短期导向也是帮助我们分析、探讨文化现象和文化因素的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引入文化理论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利用一定的标准去分析、探讨和研究文化知识,因此,应结合高职学生的理解水平,选取较为简单直接、易于理解的文化理论,使文化讲解更为直观具体。
2.2善于利用图像、影视作品
视听结合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而事实也证明,图像和影视作品较能给予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其学习愿望。例如,在讲解中西方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差异时,可给学生展示组图“一个德国人眼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组图显示出中西方文化对待不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例如,对待天气,西方人偏爱晴天,而晴雨天气对东方人的心情影响不大。又如,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西方人倾向于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个体,而东方人则偏向以孩子为中心,等等。然后再针对这些对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讨论及发表个人看法。再有,在讲授非言语交际时,可选取电视剧“LietoMe”某些片段,让学生感受中西方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上表达的异同。还有,涉及西方餐桌礼仪时,可截取电视剧“DowntonAbbey”中某些场景进行讲解。虽然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广泛,但若想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花费颇多精力选取材料和设计教学步骤:首先,在教学前应对材料进行精心筛选和截取,务求选取能合理贴切、客观直接地阐明文化知识的内容;其次,应该控制影视作品播放的时长,始终带领学生把焦点放在将要讲授的文化知识上;再次,课前还需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巧妙地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最后,在课后,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重新审视所选的图像或影视作品,并及时调整教学步骤或方法。
2.3中西文化对比与反思
能够正确认识中国文化是成功学习英语文化的重要前提。如果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首先要让学生对自身文化进行深刻了解和反思,再将其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学生长期处于中国文化之中,难免会忽视身边的文化现象。对此,教师应适时指出并帮助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例如,在讲授美国核心价值观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时,可先指出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传统价值观col-lectivism(集体主义),并引导学生罗列出生活中常见的能体现集体主义的例子,然后与individualism作比较,最后再帮助学生找出中西价值观差异在历史、地缘、政治等方面出现的原因。熟知中西文化差异的表象并了解差异出现原因对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尤为重要。当文化敏感性提高了,学生在遇到跨文化交际冲突时,便能迅速根据目标语文化习惯采取相应的交际策略,完成交际任务。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采取更多其他的教学手段。在碰到西方典型文化词汇(如:sin,apple,yuppies等)或意象词汇(如:owl,bluebird,bat等)时,可对其进行讲解和分析。例如,sin(原罪)就是一个有宗教内涵的词汇。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影响颇深,而“原罪说”则是基督教重要教义之一。通过给学生解析原罪的含义、构成和对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能使学生对西方文化及其根源有进一步的了解。又如,bat(蝙蝠)这一意象在中西文化中的象征相差甚远。在中国,由于“蝠”与“福”同音,所以在很多的建筑、雕刻、画像、刺绣等都出现蝙蝠的形象,代表着幸福。但是,在西方,蝙蝠被认为是吸血鬼的化身,象征着神秘阴森、邪恶等。通过对文化词汇和典型意象的讲解,学生在读懂字面意义的同时,更能够体会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加深理解。还有,教师可给学生展现跨文化交际案例,如跨国公司广告、由价值观各异引起的交际冲突、肢体语言造成的理解有误等,引导学生分析例子、归纳交际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挖掘交际失败的深层理由,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技巧。再者,还可组织学生对英语经典名著赏析、扮演和改编,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寓教于乐。
3结语
总之,高职跨文化交际教学应从学科特点、学生需求和兴趣出发,在介绍文化现象的同时,利用相关理论、影视作品等手段,较为客观地展示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隐含在外露文化现象背后的行为准则、价值观、世界观等,使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另外,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帮助学生加深对本土、本国文化的了解,进而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和反思,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吕文丽,李晓红.高校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4(2):136-140.
[2]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外语界,2003(03):41-48.
关键词:现代新儒家;中国文化;文化主张;人文主义;科学主义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2
有不同的文化就有交流,历史上文化交流一直是丰富多彩的,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更成为人类活动的一大风景。不同文化进行交流中必然产生一定的碰撞或磨擦。文化比较研究就成为一门科学或学问。中西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西方文化以美国为代表。我们了解西方文化、认知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以有助于我们的吸收与发展。
一、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中西文化比较,可以以各种基点出发论其异同,但“论文化必重观其大,且必视其所以相较者以为言,否则,无文化精神之异同可论。”[1]从总体精神上相较而言,中国文化是人文的,而西方文化则是科学的。在这里,人文和科学都取其广义,人文取艺术、道德伦理,科学则概指科学、法律。人文与科学的差别就是中西文化差别的根本所在。当然这并不否认中国人文文化中含有科学性,西方科学文化中含有人文性。“艺术的精神是借着具体的意象,传神活现,画龙点睛地表达一己的感受或价值判断,目的是价值的欣赏和创造。”“科学的精神是借着抽象的符号,利用分析的和实证的方法从而对事物做理智的了解,目的在寻求真理。”中西文化精神的差异可以通过哲学、科学、艺术、伦理表现出来。
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哲学的不同
西方哲学的研究对象也在于求知事物之理,但这事物之理为事物存有之理而非事物生存之道,因此西方哲学的研究对象为追求物之理、求知真理。然而西方哲学大多研究抽象的本体论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康德的绝对观念等等。当然也要承认西方存在主义注重人的精神的一面,但影响较小,不占主导地位。
而且中国哲学的研究不用分析研究方法,而常用文学家的方法。文学家的目的在于求文章之美,多用比喻、铺排,所以中国的文化中修辞学和章法学很发达,而逻辑学、实证方法则欠发达。而西方哲学所用的方法则多用科学家的方法,界定概念,分析实证。因而归纳法、演绎法等科学方法较发达如圣多玛斯在他的神学集成里,对于每一个问题都有严密的界定,前后一律。
总之,中国哲学是人生哲学,人文哲学,注重实际人生,这一点在儒家哲学有鲜明体现。而西方哲学则在于形上学、认识论,相较于中国哲学,和实际生活不相关联。概而言之中国哲学表现的多是人文精神,西方哲学表现的多是科学精神。
(二)中国文化的艺术性与西方文化的科学性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疏于科学知识。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几乎没有自然科学。中国历史上虽有不少科学的发明,但未形成像西方那样有意组成系统并且大规模推进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国的天文学、数学、医学都停留在直观水平上,且服务于实用的目;但又不是应用于生产实践,而是应用于占卜和迷信活动,如指南针成了风水先生最好的工具就是明证。但从另一方面讲,中国之科学则富于艺术精神。中国固有科学中的医学,其诊断之法有望闻问切,而把脉尤为最重要。医生之号脉,乃是以其生命之振动与病人的生命发生共感作用之一直觉的诊断法。此法实类似于艺术之移情活动。又如中国名扬四方的拳术,实是一种体育学;但是中国之拳术运动,多曲线运动,其回互往复、周旋进退,实近乎舞蹈艺术,如太极拳等。又如中国古代历法,逐渐与音律学之学合一,故称为律历。古所谓以十二律之管测气候之变化,即是以音乐之眼光观察宇宙之运行。中国动植物之学,成欣赏花鸟之学,亦源于此。中国政治经济法律之学,古皆统于治术名辞之下。治术之本,如制度之立,根于道德原理;而治术之运用,所谓默观风气,体合物情,见几而作,动合无形。皆一种善于移情于物,与物俱往,游刃于虚之艺术精神中
西方以幸福主义、个人主义为价值目标,这需要科学技术来保证,所以西方人重视知识,推崇理性,弘扬科学,热爱真理。在《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中说:“西洋近代文明的精神的第一特色是科学。科学的根本精神在于求真理。”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文化有二精神:一为阿波罗精神,一为狄俄尼索斯精神,两者共同构成了希腊科学的根源。前者是米利塔学派及德谟克利特派自然哲学的源头;后者则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理哲学的源头,这一派尤其促进了几何学的发展。整个西方一直有科学的传统。很重理性的希腊人有“爱智”的训诫,甚至把以知性活动求得真理认定为最高幸福。斯多葛派以理性发现自然律之普遍性,用之于政治社会,遂有自然法观念,后世遂有罗马法;法律亦成了西方社会传统。近代西方培根又提出了“科学就是力量”的响亮口号。而另一方面,如果说中国传统科学充满了艺术精神,那么西方的艺术则充满了科学精神。如西洋画重貌似,重明暗,重远近之景观,所会物象,形界分明,如可握持,几乎科学家观测实物之精神。文学中多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对现实做详尽、细密刻画,其根本精神为科学的。
(三)中国重伦理教化(秩序),西方重法律约束(秩序)
以自给自足的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中国宗法社会,以家族扩大为国家,形成家国同构的局面。血统联盟构成生活制度的基础,而血统联盟得以运转不是依靠法律制度,而是依靠以血亲意识为主体的礼俗习惯。在家族性的社会结构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一根情感的链子连接着,治理这样的社会最好是经由教化。梁漱溟说:“中国社会秩序靠礼俗,不像西洋之靠法律。靠法律者,是在权利义务清清楚楚,互不相扰。靠礼俗者,却只是要厚风俗。在民风醇厚之中,自然彼此好好相处。”所以古代中国,中国文化主要探讨自己行为的规范,而非对自然的了解,重视的是善的问题,而非真的问题,是人伦的问题而非自然的问题。道德学是显学,其他学科大都以其为起点和归宿。哲学、心理学,本与伦理学有密切之关系。我国学者仅以是为伦理学之前提。其他曰为政以德,曰孝治天下,是政治学范围于伦理也;曰国民修其孝弟忠信,可使制梃以挞坚甲利兵军学范围于伦理也;攻击异教,恒以无父无君为辞,是宗教范围于伦理;评定诗古文辞,恒以载道述德眷怀君父为优点,是美学亦范围于伦理也。我国伦理学之范围,其广如此,则论理学宜若为我国惟一发达之学术矣。”
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个人主义为基点,以幸福主义为目标。但个人主义、幸福主义没有监督和制约就可能走向极端。为保证社会整体价值目标的实现,西方选择了法律。西方一直有法律的传统,西方传统认为社会是经由自然法、契约自由组合而成的。《罗马法》、“社会契约论”等等极大影响了西方社会。只有在法治原则的规范下,个人奋斗求得的幸福才是合理的,在西方社会,一切都受法律控制,靠法律调节,依法律办事。法律具有绝对的权威,政治权利也被纳入到法律的监控之下。在西方,民告官是很正常的,即使是总统也得遵守法律。近代西方更是自觉地把接受法律的惩罚当成犯人自由意志的必然要求。
四、中国文化的出路
中国文化的总体精神是人文主义的,西方文化的总体精神是科学主义的。但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西方文化不能仅只依靠科学与法律来维持和发展;中国文化也不能仅只因循旧的艺术与道德之路来成长。中国社会要发展,中国文化也要发展。那么传统中国文化的出路在那里呢?现代化是中国的必由之途,也是中国文化的必然出路。
(一)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主张
现代新儒家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问题上,关于文化建设问题的基本主张是“以人文价值统御科学成果”,无论中国或外国的文化建设概莫能外。现代新儒家一般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并承认这三个层面对于人类生活各有其意义。他们认真对中西文化坐了对比和研究。看到了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发展了科学技术,在征服自然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满足;同时也注意到西方文化“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不平衡”,即西方在发展科学的同时,却忽视了人的精神价值,忽视了人对于价值理想的追求,从而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失落,或这说“道德的迷失”,“形上的迷失”。他们认为西方社会自然环境的破坏、人际关系的紧张、犯罪率的上升、精神危机的出现等所谓“西方之自毁”,都和科学与人文的不平衡发展有关。总之“今日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既是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不平衡”,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以人文价值统御科学的成果”他们认为“中国文化是在非宗教世界中,惟一强调人本身修养的文化”,而这一点主要是传统儒学对于人的道德修养的强调决定的。因此,现代新儒家认为,使“儒家式的人文主义”――以道德为本位的人文主义──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作为价值准则而发挥作用,就能够避免科学与人文不平衡的危机。
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主张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在今天也很有现实意义。但“现代化不能从内圣之学方面去讲”。由于他们在内圣与新外王之间过分注重内圣,注重精神文化的价值,强调几乎完全遵守传统儒家的成德之教,修身养性,塑造人格,实现其道德价值;并把传统“内圣学”升华到了超越时代,超越社会形态的“恒常之道”、“恒常之理”。这不仅从理论上看是不符合历史主义的原则;而且在实践中,当民族文化因深刻的社会矛盾而出现危机时,当它与同时代的先进文化形态相比在物质层面与制度层面一十分落后时,宣扬精神层面的作用,无疑是行不通的。况且由于认为中国文化“圆而神”,他们主张的“返本开新”的深层本质实是“由中国文化精神之圆中,化出方来”。主张返本开新即是回归到儒家的道统,以“道统”、“政统”为前提开出科学与民主之新,势不可行。现代新儒家所主张的新外王如何开出成了极难落实的问题。
(二)中国文化的出路
中国的文化出路在何方?毫无疑问,从广义的总体文化精神上说,中国文化要实现由人文主义单向发展转化为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双响平衡发展,在现当代尤其要强调科学主义的发展。从狭义的文化既观念文化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文化要实现由传统伦理精神向现代民主精神、法治精神的转向。具体来讲:
1、由于中国文化的弊病在于缺少“知性”,所以首先要大力倡导科学精神,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同时要继续高扬现代人文精神,提倡人文关怀,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但决不能使当代中国文化分裂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极。
2、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又要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中国文化的“政道”不足,就要学习西方民主政治的优点,促使中国制度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经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才会协调发展,中国文化才会正常发展。
3、要重视法制建设,倡导法的精神,培养法权人格;又要强调道德建设,提倡道德意识,培养道德实践主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在铸造法权人格的同时铸造道德实践主体,以保持文化精神的生态平衡。
4、既要接受外来文化中蕴涵的普世性价值,用以推进现代化事业;又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智慧和价值的因素,从而对现代化的理念作出必要的修正。总之要以开放的心态,自觉地把全球化蕴涵的普遍性与中国文化包含的特殊性有机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语言和文化 差异 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足礼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足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肓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刚(con—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_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占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渎,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了解语肓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两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Ⅲ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用How muchmoneycanyouearn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厂别人隐私(pir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areoverpraising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青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仪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族的语言的基础”。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适当的语言交际教学法。语占交际教学法的语言理论基础是它把语言看作是交际。既然语言是作为交际的一种手段,那么教师就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巾,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insheep’Sclothing;“同舟共济”,英语为inthesame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twicebe-foreyouact;“蓝图”,英语为blueprint,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牧举。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促进Englishlearners在目的语(targetlanguage)学习中的“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但是,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code),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龙”,“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围人来说必然是云里雾里,不知何物。同样,我们看到英语中Heisa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中两两种文化的差异还可以从动物的“文化附加义”的差异窥见一斑。财于狮子的勇猛(brave),绵羊的温顺(gentle),狐狸的狡猾(sly),乌龟的迟缓(slow),猪的贪婪(greedy),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基本相同。仳在老鼠,骡子和猫头鹰的习性上,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则大相径庭。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用以形容鬼患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俚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更由于迪斯尼先生创造了MickeyMouse这个尤物,从而使得老鼠的形象大放异彩,成为千家万户所喜爱的动物,尤其在儿童心目巾,更是机智,智慧的象征。至于骡子,在汉语中,“寿命长,体力大”足它的特征。而英语中骡子足“顽固(stubborn)”的代名词。汉语巾人们用猫头鹰象征不祥之兆,如“猫头鹰进宅,无事小来”,而英语中的猫头鹰则是智慧之鸟。
此外,中西文化的差异还有很多,如熟人,朋友间见面打招呼时的差异(中国人见面多问“你吃了没有?”“你到哪里去?”;而外国人则说“Hello”);人们接受礼物时表达自己态度的差异(一般中国人不会当着送礼物人的而看礼物;而外国人往往会当面拆开礼物并高兴地向人家连声称谢“Thankyou.Ireallyap—preciateit.”)。
三、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中,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又如:教词汇porfessional时,告诉学生Heisaprofessiona1.和Sheisaprofessiona1.可能会引起天壤之别的联想意义:Heisperhapsaboxer.和Sheislikelyaprostitute.这是由英美的文化所触发的定向思维。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