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09:47:15
导语:在初中教师德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情感教学 初中语文 教学 古诗词
伴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这些新要求正是情感教育发展的内在推动力。而作为语言艺术集大成者的古诗词,一方面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养分,另一方面通过精美又凝练的语言,表达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如何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巩固情感教育,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真正走进古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一、反复吟诵,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朱自清说:“吟诵是欣赏的必然步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诵读等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渐渐理解整篇诗词的大意,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古诗词的意境中,为进一步体会诗词中的情感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诗词中富有情感和艺术性的语言,在真情实感的朗读中体会和升华学生的情感。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这首古诗时,可以让学生在多种朗读形式的有效采用中,体会和感悟诗歌蕴含的丰富意象。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关注语言中的叠词现象,如文章最后的两组叠词“盈盈”、“脉脉”,从叠词声音与节奏的角度,朗读起来本身就有一种隐秘的哀痛之感,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可以初步体会出织女的相思之愁。而“盈盈”指水波清澈透明,“脉脉”又从人物描写角度将织女凝视河水思念牛郎的模样刻画得入木三分。学生在朗读中,不自觉地就进入织女的形象世界,感受她的哀伤与思念,最终升华为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推敲字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本质上讲,古诗词是对文字和语言的高度凝练,以表现出最为深邃的情感。在古诗词教学环节中对诗词中的句子或者字词的推敲,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更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深入诗词丰富的意蕴中。
有人说,古诗词常因为一字使用精妙而神采顿现。在抓住某个字或词进行推敲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替换法,通过换一个意思相近的字词,让学生体会原字词的传神之处,从而与作者的情感达成共鸣。如在学习辛弃疾《破阵子》一词时,学生对词人渴望重返战场、杀敌报国的情感是较容易理解的,但是如何更深入地体会“可怜白发生”的悲壮情绪,这种情绪才是词人更深沉与真实的情感表达。在“醉里挑灯看剑”一句中“挑”字就很需要推敲。首先在字音上它是一个多音字,这里应该是第一声还是第三声?结合意思这里应是把蜡挑一下,使其更明亮,而非用肩膀挑着烛灯。在学生理解“挑”字的意思的基础上,可以使用替换字词的方法,体会“挑”字与“拿”、“举”等意思相近的字的比较。在这句词中,抒情主人公喝得酩酊大醉,但是他并没有休息,深夜来到书房小心翼翼地挑拨着烛火,为的是再看一眼曾陪他征战沙场的宝剑。“挑”这个字结合“醉”、“看剑”这一系列的动作,更生动、贴切地表现主人公郁郁寡欢、壮志未酬的形象。而如果换成“拿”、“举”等字,虽然从意思上是相近的,但是从情感上讲,远没有“挑”字来得生动形象和情真意切。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提高其审美能力已经成为新的教学理念。而情感教育正是旨在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进而发挥行之有效的审美教育功能。因此,基于两者的共通与联系,运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初中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途径。
所谓情境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引导学生从古诗词表面描绘的景物进行观赏,继而站在作者的角度,寄情于景,对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进行更有深度和内涵的感受。
以杜甫《登岳阳楼》一诗为例,诗中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经典的写景诗句。洞庭湖水把东南两地分裂成吴国与楚国,天地万物都随着波涛起伏飘荡。这一句诗在描写湖水这个客观景物时,极言其波澜壮阔的气势。如何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杜甫所感受到的画面?这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诗句大意,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话将这幅景色描写出来,使其丰富、充实。学生在想象中,仿佛化身为诗人,在贴近诗中意象的同时,渐渐感受到作者隐藏在景物之中的更深的情愫。而要真切地感受寓于景物之中的深情,就必须了解诗人当时所处的境地。为了更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可结合关于此诗的写作背景介绍:杜甫创作这首诗时“左臂偏枯,右耳已聋,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漂泊”。学生在了解作者处境的同时,也能更全面、真切地进入诗人的内心感受。浩瀚的洞庭水此时有了更深的含义,世界如此广阔,诗人却在一叶扁舟上漂泊无依,大与小的对照,更凸显诗人的凄凉落寞。这是对于自身处境的一种私情,而此诗更想言说的是对国家与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的哀痛与不甘。李渔在《窥词管见》写道:“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说情。”通过对古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进行欣赏,教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不断挖掘诗词中的意境之美,实现诗歌感情的深层次鉴赏,也就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
参考文献:
[1]吕运理.初中语文古诗词浅析.学周刊,2015,01.
[2]沈建红.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学术研究(教学动态),2015,05.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生命的感情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初中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学生,又因为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缺少朋友,生活圈子受到限制,容易产生孤僻、不太合群的个性,精神世界十分贫乏,容易失去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产生自我摧毁的倾向。因此,教师要借助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开导,让学生重新点燃生命的希望之火。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紫藤萝瀑布》一文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文中有一句话特别值得品味,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由此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乐观地去面对一切挫折,在挫折中奋勇前进。
2.培养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就是一种爱国、爱家乡的表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文章内容中的具体人物形象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从形象鲜明的人物和感人的事迹中受到感染,它与一般的政治课上的说教是不可比拟的。只要教师能适当引导,很自然地就能激起学生对祖国和家乡强烈的热爱之情,产生自强不息地奋斗的动力。例如,在教学《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时,可以通过祖国深厚的文化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飞红滴翠记黄山》《岳阳楼记》,可以通过作者所描写的黄山和岳阳楼的绮丽风光,来赞美祖国壮丽的山河和欣欣向荣的面貌,从而激起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对学生进行美德方面的培养
1.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虽然人们都过上了好日子,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还是不能忘记优良的传统美德,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更要懂得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要学会节约,要懂得不断奋斗,在奋斗中成为一个志向远大的人。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的内容是反映传统美德的。例如教学《多收了三五斗》,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更加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教学《俭以养德》,让学生明白节俭的重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2.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德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另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这也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之一。教师只有引导得当,才能让学生乐意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例如《窗》中描述了一个濒危病人给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希望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篇课文特别感人,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很有教育意义,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的品德。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这里所指的“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想必就是现时所谓的“语感”吧。其实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指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1 什么是语感?
语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语言交流中对词语表达的解释,使用习惯等的反映”。可见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知和丰富的理解,是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问题,老一辈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2 语感训练的意义
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曾说“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语感更是被提到空前的高度:“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的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由此可以看出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
2.1 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要重视语感训练。
2.2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而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如“田园”仅仅理解作种田的地方,而没能想象那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可见,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太薄弱。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才会大大增强,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3 语感的培养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本人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3.1 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 ,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 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 ,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关键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策略
【中国分类号】G633.3
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最好途径就是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在课上及时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提高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调动起来,所以,在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前设定好要问的问题,在课上及时恰当的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1教师提问课上提问遵循教育民主化的原则
我们知道,教育的民主化原则包括平等、自主、参与、宽容四项内容。这要求教师在课上提问中要遵从这些原则,对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好坏不同就有高低贵贱之分,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将问题分成几个层次,有简单到困难,水平越来越高的阶梯式问题方式,有利于问题形成的系统性,从简单开始逐渐带入学生思考,逐步加深难度,开拓学生的思路,这样也能把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带动起来。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多多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循序善诱,特别对于那些想回答问题但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不足的同学,他们有时抢着回答问题只为了凑热闹,并没有思考过问题的正确答案,他们也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这时就要对这些学生多多教导,而不是直接冲学生发脾气。还有的同学因为被教师叫而过度紧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对问题没有掌握之重点的同学也有很多。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应该有更多的耐心,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回答问题,尤其是对回答问题就容易紧张的同学,更应该多锻炼锻炼回答问题,提高心理素质,也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给,灵活的变动提出问题的方式,从简单入手,先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可以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不一定就要固定在某一特定的格式中,做到求异,这也是教学民主化原则的具体体现,要多奖励见解独特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多多学习,这能更好的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2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
教师在课上提出问题后,要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鼓励学生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正确理解教材内容的情况下多思考,创新学生思维,在思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除此意外,教师还要把握好问题的难简度,不能因为问题的太难或太简单而影响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不要因为赶进度就减少学生思考的空间,要知道授之于鱼比授之于渔更重要,学生只有学会了正确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才能以后更加独立的解答问题,为以后的学习节省更多的时间。
3提问把握时机,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作为指导者,能够恰当的把握时机,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引导,充分考虑到课上学生会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周全,做好充足的准备,特别是对阅读中可能出现的重点难点,都要课前自己先考虑一遍。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提出的问题内容最好是新颖独特的,也可以是与学生的日常活动相关的,总之,提问要尽量从学生身边出发,可以直接触摸到学生的内心,激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更好的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课堂活动中,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提问,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在学习是要改变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的现象,要主动的去学习,去思考。
学习过程中本来就是要多多思考的,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提问,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导学生怎样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师要多鼓励提问中真正思考、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同时对课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也要多表扬,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增加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战。面对学生提问这一环节,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整体文化素养,才能更好的解决学生的提问。
结语: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提,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把我文章的思想,本文通过介绍几种提高初中语文阅读的提问策略,教师课上有效的提问,可以积极开动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寻求答案的欲望,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充分的彰显出来。
【参考文献】
[1]郭俊香.基于有效的提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行动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3,(12):36-37
在初中七至九年级语文课本中有51个通假字,有的与字典或辞典注释相同,有的则偏离字典或辞典的解释或读音,这实在让教师和学生为难。到底相信字典还是相信教材呢?现将教材中的通假字与字辞典注释有差异的字解释例举如下:
1.乌:《山市》教材P-97,注乌有:没有,乌同“无”。《中华古汉语字典》解释:乌,①乌鸦;②黑色;③传说太阳有三足乌,因此乌指太阳;④哪,何;⑤叹词,犹“呜”。《辞海》解释“乌有”,没有,如:子虚乌有。以《辞海》的解释与教材的解释乌同“无”是多余的累赘。“一切乌有”理解为“全都消失了。”
2.裁:《山市》教材P98注①裁:同“才”。《中华古汉语字典》解释:裁,副词;(1)稍微;(2)仅,刚刚,方始。《辞海》解释⑧通“才”,仅仅。“裁如星点。”理解为:“只有星星那么小。”通“才”要适合些。
3.扳:《伤仲永》教材P39,注:①扳(pān)通“攀”,牵,引。《中华古汉语字典》注解(一)扳(pān)①攀拉。《高僧传・僧彻传》“扳松而啸”;②搀挽。王安石《伤仲永》:“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③搭。《辞海》注解(二)通“攀”,援引,挽引。原句理解为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由此“扳”理解为“搀挽”要准确些。
4.止:《狼》教材P229注释③止,通“只”。止有剩骨。《中华古汉语字典》止[zhǐ] :注④停止,停留;副词,仅,只。如《宋史・岳飞传》:“洞空峻环水,止一经可入。”《辞海》注解:止,注⑧只;仅。通过上述比较以字典解释更简单些。原句理解为“只有剩骨。”
5.邪:《孙权劝学》教材P113注解①邪(yé):通“耶”,语气助词。《中华古汉语字典》,邪读(yé)助词,①用于句末,表示判断,疑问,感叹,反诘,揣测语气;②用于句中或分句末,表示停顿,亦以舒缓语气。《辞海》注解(二)读(yé)①表示疑问语气;②同“也”。原句“孤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在句末,应以《中华古汉语字典》解释①为宜。
6.要:《桃花源记》教材P170注:要(yāo),通“邀”,邀请。《中华古汉语字典》解释(一)要(yāo)①“腰”的本字;④邀约。如《诗・桑中》:“要我乎上宫”。《辞海》解释:要(yāo)①腰的本字,②通“邀”,中途拦截,遮留。《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的《桃花源记》注解⑧要:邀请。原句“便要还家”理解为“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由此“要”解释为“邀请”即可。
7.有:《核舟记》教材P179注解③八分有奇(jī):八分多一点。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中华古汉语字典》,解释:有(yǒu),通“又”,①再,再次;③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这里“同”和“通”是有区别的,应作通“又”来理解。
8.诎:《核舟记》教材P180注⑦诎(qū)同“屈”,弯曲。原句诎右臂支船。《公输》P153,诎(qū):通“屈”,意思是理屈。原句“公输盘诎”。《中华古汉语字典》的解释(一)诎(qū):①弯曲,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其次诎体受辱”;②迟钝;③疲困乏力;④屈服。《辞海》解释诎:①通“屈”,屈曲,折叠;②屈服,败退;③语言钝拙;④冤屈。《说文解字》P71:诎,诘诎也,一曰屈襞,从言出声,区勿切,诎或从屈。而查《学生新华字典》“屈”字的解释为①弯曲;②让步;③理亏;④委屈。由此“诎”同“屈”有理由,而教材“诎”(qū):通“屈”,意思是理屈,没有理由。“诎右臂支船”理解为“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诎当作“弯曲”即可。“公输盘诎”理解“公输盘理屈”。这儿的“诎”理解为屈服,与上述《中华古汉语字典》注④理解相同。
9.衡:《核舟记》教材P180注:衡同“横”。《中华古汉语字典》解释“衡”:注④横,与纵,直相对。《辞海》解释②车辕头上的横木;⑤平;通“横”,《诗・齐风・南山》衡从其亩。原句“左手倚一衡木”理解为左手靠着一根横木,以《中华古汉语字典》解释为宜。
10.与:《大道之行也》教材P183注解②选贤与(jǔ)能,与通“举”。《古汉语字典》解释与(一)读音 (yǔ)通“举”,①推举选拔。《辞海》解释与读为(yǔ)通“举”,选拔,全都。注解相同,读音应该以字典为准。
11.阙:《三峡》教材P196注③阙通“缺”。《中华古汉语字典》注解(二)阙(quē)①空缺;②亏缺;③缺略,欠缺;④削减。《辞海》解释(二)阙(quē)①通“缺”,缺点,错误。②空缺,亏损;③毁除。《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407页,注①略无阙处:简直没有空缺中断的地方。由此“阙”理解为“空缺”即可。
12.见:《马说》教材P176注①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中华古汉语字典》注解(三)见读作(xiàn)①出现,显现。《辞海》注解(二)“见”读作(xiàn)①同“现”,显现。②现成的;③引见,推荐。字典和辞海没有注解通假。应理解为“显现”即可。
13.材:《马说》教材P176,注解⑤材,通“才”。《中华古汉语字典》解释“材”:①木料,木材;②材料;③才能,⑧通“才”副词,仅,只。《辞海》注:③材同“才”,资质,才能。原句“食之不能尽其材”理解为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应该按字典和辞海解释③来理解。
14.仓:《唐雎不辱使命》教材P195注③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中华古汉语字典》解释③通“苍”,青色。《辞海》解释③通“苍”,青色。教材应该补注青色。
15.:《曹刿论战》教材P171,注⑤通“遍”,遍及,普遍。《中华古汉语字典》解释,是遍的另写法,注①普通;②全;③量词。《辞海》是遍的异体字,注①普通,到处;②从头到尾经历一次。教材注解通假多余。
16.厝:《愚公移山》教材P180,注一厝(cuò)朔东;一座放在朔东。厝,通“措”,放置。《中华古汉语字典》解释(一)(cuò)①置,置身;②措手应付;③葬;(二)(cuò),通“错”,错杂。《辞海》厝解释:①安置,措办;②浅埋以待改葬或停柩待葬;③通“错”,错杂。字典和辞海没有注解通“措”。厝字应理解为置,或安置,放置即可。
素质教育呼唤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辟探究空间和营造创新氛围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意在以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如何开展和组织好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应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研究性学习呢?我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 语文教学中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和探究氛围的营造
传统的语文教学,无论是采用了何种独特新颖的启发式教学,无非都是在师生一问一答的方式中进行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始终受制于教师的主导性。不管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差异,也不管知识水平、能力层次的高低,个性气质的不同而异中求同。更有甚者,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制约和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苦于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各种考试而身心疲惫,教学效果也是事倍功半。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初中生的知识、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单独个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尚不具备,我们应该重点指导小组合作式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因此,这就要首先考虑教室内学生的座位应怎样摆放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单人的课桌已不适应集体探究、合作的需要,多人一桌的方式更有利于共同研讨。同时,由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管理者、解释者、评判者、讲授者,转变为服务者、咨询者、合作者、协调者、组织者、支持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2 营造和创设“探究、创新”的校园和课堂氛围
我们要努力营造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校园和课堂氛围。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应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同时,创设一种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让他们乐于去探究,并在适当的时间和条件下,以适当的方式组织探究活动,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于学生何种方式的问与答、说与写,都应多给予肯定与支持,鼓励其思维向纵深及科学性、逻辑性和周密性、完备性的方向发展。作为教师,还应主动参与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去,以身作则,亲身实践,带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与热情。
3 处理好语文教学中读书与研究的关系
语文的阅读教学强调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读书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在读中析文、读中悟情、读中求知、读中求乐。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产生需要研究的问题开始,以学生发现新问题为终结。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将读书方法的指导融入探究活动中去,以读为探究的基础,在读的基础上提问,以读的方式研讨、交流和发现新的问题,以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由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决定了读的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总之,在读中探究、在探究中读;以读促探、以探助读的这种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必然会使语文阅读教学事半功倍,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地全面提高。
4 建构多元、开放、灵活的评价方式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通过一些小实验来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在预习和自学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对某些新的物理概念似懂非懂,对某些物理规律将信将疑,有时想不通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自学效果。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呢?指导学生做个小实验就是好办法。
1.例如,小实验“筷子提米”,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确信了摩擦力的存在,认识了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2.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学生用导线将电池(三节)、小灯泡和两个鳄鱼夹组成一个检验物体是否导电的实验组。当鳄鱼夹夹住铅笔芯部分时,小灯泡发光,说明电路连通,碳质导电是导体;当鳄鱼夹夹住铅笔木质部分时,小灯泡不发光,说明干木材不易导电,是绝缘体;当用两手各握一个鳄鱼夹时,小灯泡亮了,说明人体导电,是导体;当松开一只手时灯泡熄灭,这说明空气不易导电,是绝缘体。通过实验学生认识了导体和绝缘体。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实践中提高,思维在训练操作中也得到了发展。
3.为了帮助学生区分熔化和溶解两个概念,我便让一个同学亲自动手做两个小实验,其他同学当参谋。实验一:把一勺白糖放入盛水的试管中,观察白糖有什么变化?思考试管里有几种物质组成?实验二:把一勺海波放入空试管中,用酒精灯均匀加热,观察海波有什么变化?试管里有几种物质组成?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实验有什么区别,再用熔化概念去对照分析哪种属于熔化现象,最后让学生讨论。可见,借助小实验可以形象、具体、直观地说明问题,使学生能够尽快弥补知识和技能上的欠缺。
4.教学“压强”时,上课一开始,向学生提出:“图钉的一头为什么做成尖锥形?”并指出,“如果我们学好了压强,就能知道其中的道理了。”学生顿时感到惊讶,想不到小小的图钉还有科学道理,随即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通过实验来了解压强、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5.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以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
6.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7.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和保温性能进行分析与比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解答。如果有条件,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
1.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展示低碳意识
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现在由于人类活动,如,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大量砍伐森林,已经引起了气候的一系列变化,而现在出现的环境的恶化、生态平衡的破坏、极端的灾害天气等无不与之相关。通过理论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为了人类的生存,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人类不得不做的抉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低碳意识的目的。
2.在化学实验课教学活动中渗透低碳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就是化学学科的生命线。在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利用化学实验进行低碳意识的教育。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手段已不足以完成其中的教育任务了,因此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起来,达到目前教育赋予的责任,是现代教育的义务。目前“微型化学实验”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手段即是一种成功的案例。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虽然它的化学试剂用量只为常规实验用量的几十分之一乃至几百分之一,却可以达到准确、明显、安全等目的,也能够有效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低碳从某个角度讲就是碳“零排放”,一方面要控制生产过程中不得已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另一方面是将不得已排放的废物充分利用。我们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但是可以从减少自然资源运用……通过教师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对低碳意识的认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
3.在化学课的探究活动中强化低碳意识
通过化学课程设置的特别性,利用课内外设置的探究活动,组织学生从课外的生活中收集有关低碳的素材或者案例进行低碳生活宣传,强化学生的低碳生活意识。例如,联合国亲善大使周迅的行动:“我在2008年里飞行里程约15万公里,折算成碳排放量约20吨,捐出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树苗238棵。”利用“明星”效应在学生心里打上低碳意识的烙印。让学生结合有关数据计算出自己或者自家的碳排放,从而使学生对低碳有形象的认识,同时引领学生身体力行地践行低碳生活。此外,结合化学课程设置的课内外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对当地河流与湖泊水质、资源利用、政府政策等进行考察调研。根据发现的问题开展环保与低碳宣传,以唤起民众的低碳行为意识。例如,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地球一小时”就与低碳意识不无关系,即可让学生从此方面开展低碳宣传,让更多民众参与到低碳行为中来,为低碳生活出一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主性教学 实施策略
初中语文自主性教学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初中生语文学习能力及其特点编制的,其对社会环境等因素等进行充分考虑,并在此基础上所制定的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手段,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时同步实现读写听说的进步,还能使身心发展的更加协调。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不能按部就班的制定教学策略,实施教学策略时也不能守旧,需要具有较强的弹性,同时,也需要给予充足的空间,以便于教师充分发挥其教学水平。
一、如何实现课堂合作从而达到自主性教学的效果
1.1利用“生活”,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
把教师的思想束缚在课本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失去生活这个“源头活水”,教师便会“江郎才尽”,语文也就越教越死。教师只有深入生活,开拓视野,才能在学习指导中内引外联,挥洒自如。正是从“生活”这个基点出发,语文自主性学习倡导教师“下水”,独立选择、承担自己的学习课题,全过程地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并接受他们的评价。这样,在学生眼中,教师就不再是一个学习的“局外人”。这是教师的“学习者”角色获得认同的基本前提。作为教师,也在切身的学习中加深了对自主性学习的理解,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1.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1“洗脑式”激趣法
这里的洗脑并不是要强制学生接受一种观点,而是要告诉学生学习语文课的重要性,也就是强调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一定要反复强调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特别强调知识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知识确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现在和将来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要启发学生懂得:人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我们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否则将会空虚和枯燥无味!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1.2.2举例激趣法
一味的强调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还不足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实践证明,通过现实中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明显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工作中,老师可以举一些学习成功的例子,比如在作文课的学习中,可以拿一些优秀学生的作文来进行展示,通过当场阅读展示的形式激发其他学生向这些优秀学生看齐的念头,从而做到主动学习。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人认为写作没有前途,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可以举一些成功作家的案例,比如一些畅销书作家。告诉他们如果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有前途的作家,学好初中语文是关键的一步。
1.2.3竞争激趣法
所谓竞争激趣法,指的是在平时的学习中引入竞争的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比如上面提到的阅读优秀作文的方法就是一种竞争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的奖励,使学生们感受到被当做范文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从而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并努力学习,争取下一次自己的文章也被当做范文阅读。还可以组成学习的兴趣小组,每个小组之间可以展开竞争,比如有些课文是需要学生们背诵的,那么这些小组成员就要一起努力学习,而对于一些字词等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在这个集体中完成。最后小组之间要进行一次学习成果的比赛,通过这种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1.3指导学生掌握主动学会的方法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鱼”。
1.3.1规划法
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时间进行短期规划,使其知道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做什么、怎样做,如何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然后逐一去实现。
1.3.2质疑法
鼓励学生从无字句处读书,从课题、重点词句、课文的矛盾处、语言表达、布局谋篇、中心思想、标点符号等处质疑,教师带着疑问走向学生,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
1.3.3查阅法
就是教给学生在发现疑问后,能根据工具书、资料、文献、网络等提供的信息解决疑难的方法。
1.3.4探究法
鼓励学生勇敢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新的思维、新的表达,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其具体做法有:下放争论焦点,提供探究机会;自主筛选目标,营造探究氛围;关注生活现象,拓展探究渠道等。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1重视课堂学习效率
课堂是学习的最佳时间,短短的四十分钟,如果学生不重视听课效率,并不能学到什么东西。因此在课堂上一定要讲究合理的听课方法。其中的一点就是要做好课前预习工作,预习是提高听课效率的最直接的办法,对第二天要讲授的知识提前进行梳理,对于一些不明白的地方用笔勾画出来,等到课堂上重点听讲。课堂上要记好笔记,以待课下进行复习。作为老师也要重视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老师要做好备课工作,以最清晰的脉络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有些老师没有备课的习惯,或者备课不充分,这样到了课堂上,难免会造成讲课思路不清晰,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教学效率肯定不高。
2.2重视课堂的互动性
比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般的形象描写都会选择面部表情,通过表情的变化来反映主人公的内心,但是为什么朱自清非要选择父亲的背影来进行描述呢?老师在提出这个问题以后,可以请同学们回答,也可以是自由的发言,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答案可以是多样的,最后老师可以提出自己的理解:父亲的背影承载了太多的苦难和辛酸。通过描写父亲颓唐的背影,使作者联想到父亲操劳的一生,父亲的背影正是他人生的写照。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父亲的背影,比如翻过月台去买橘子时候的背影,临走时的背影等等,这些都是打动读者的地方。
三、总结
语文的学习遵循科学的规律,相信在兴趣的引导下,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习惯,一定可以学好初中语文。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