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药化学论文

时间:2023-04-03 09:47:17

导语:在农药化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药化学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安全蔬菜生产农药的选与用

 

安全蔬菜是指在蔬菜生产、储运过程中,农药使用量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以内,消费者食用后急性、慢性和蓄积性中毒的蔬菜。

一、尽量少用或不用农药

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适合当地高产、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2、做好种子的处理,温水浸种,采有54℃的温水浸种15分钟,捞出后再放清水中浸泡4~6小时,可消灭黄瓜黑星病苗,又例如:西红柿在育苗前,把种子浸入50℃温水中浸种泡了30分钟,然后捞出,放到凉水中浸泡4个小时后,即可播种,可有效控制叶霉病,减轻旱疫病的发生;将种子放在凉水中浸泡4小时,捞出后放到10%磷酸三纳溶涂中再浸30分钟,可防治西红柿病毒病;防治茄子黄萎病时,先把种子在凉水中浸泡3~4小时,捞出后再放到54℃的温水中浸种15分钟,然后再放到凉水中浸泡1个小时,凉干后播种。

3、栽培管理措施农业论文,保护地蔬菜实行轮作倒插不仅可明显减轻病虫害,而且有良好的增产效果;水旱轮作,在蔬菜种植2年后,在夏季种一季水稻,有很好的防病虫效果。

4、药剂处理:充分采用苗前用药进行土壤消毒或药齐拌种可防治菜田苗期立枯病。具体方法: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苗床用药8~10克,与细土拌均匀后,先将1/3铺在苗床下部,2/3的药覆盖在种子上面。拌种可用40%的拌双,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的种子,可用75%百菌清按种子重量的0.3用量拌种,能防治早疫病、霜霉病、苗期炭疽病、叶斑病等。另外用福尔马林100倍液的水在播种前10天浇水在育苗床上,然后将药土翻入土中播种,可防治多种病害,如枯萎病、立枯病、根腐病、软腐病等。

5、采用生物防治。例如利用Bt乳剂1000倍夜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青虫。还可以采用以虫治的方法防治害虫。

6、采取其它方法进行害虫防治。如利用诱蚜板诱杀蚜虫,利用灯光诱杀害虫,利用性引诱杀虫等等论文格式范文。

总之,采取上述方法,目的就是减少蔬菜生长期间,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治病虫的次数,生产安全、放心、经济效益高的无公害蔬菜。

二、科学选用农药

1、首选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

微生物农药或生化农药(农用抗生素)和植物源农药既能防病治虫,又不污染环境和毒害人畜,且对农田自然天敌安全,害虫也不会产生抗药性。如苏云金杆菌制剂(Bt)、井冈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农抗120、喷可杀、蓖麻油酸烟碱、绿神花宝等。

2、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⑴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农田自然天敌杀伤力小的化学农药,且限量使用。如敌百虫、杀灭菊酯、辟蚜雾、克螨特、功夫乳油、波尔多液、DT、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锰锌、乙磷铝、硫酸锌、磷酸三钠、弱病毒疫苗N14、高锰酸钾等。

⑵有针对性地选用中等毒性农药。在使用低毒农药无法扑灭暴发性病虫害的情况下,可以选用中等毒性农药,但使用这类农药必须注意2点:一是要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程要求施药,不能随便增加药液浓度和施药次数;二是要选择其中毒性相对较低的药剂,如杀虫双、好年丰、巴丹等。

⑶严禁选用高毒、高残留、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两高三致)和禁用化学农药。如甲胺磷、呋喃丹、1605、1059、3911、氧化乐果、杀虫脒、杀扑磷、六六六、DDT、甲基异柳磷、磷化锌、久效磷、氟乙酰胺、有机汞制剂等。有些农药虽然低毒,但是在土壤和作物中残留时间长,也不宜在蔬菜上使用。如三氯杀螨醇等,其成分分解慢,施药1年后作物中仍有残留。

⑷选用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如灭幼脲、农梦特、伏乐得、抑太保等,这类农药的杀虫机理是抑制昆虫正常的生长发育,使之不能化蛹繁殖,从而发挥很高的杀虫作用,且对人畜毒性很低。

3、推广土农药

利用自己配制的而非工厂化生产的、且非药剂性物质来控制病虫的发生危害。如800~1 000倍的尿洗合剂溶液(1份尿素、0.2份洗衣粉、100份水混合而成)、石灰烟草水(石灰2份、烟草0.2份加水100份浸泡1昼夜过滤而成)等,对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用100~150g碳酸氢铵加水15千克喷雾,可防治黄瓜霜霉病;喷施1.5~2.0%的过磷酸钙液可防治辣椒、棉花等上的棉铃虫、烟青虫等;将自然死亡的菜青虫、棉铃虫等鳞翅目昆虫幼虫捣烂加水稀释后过滤,喷雾可防治菜青虫、地老虎等多种鳞翅目害虫;将20~30克大蒜洋葱头捣碎成泥状,加10千克水,取过滤液喷雾,对蚜虫、红蜘蛛等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三、科学施用农药

1、准确诊断农业论文,对症下药

在充分了解农药性能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防治病虫害种类,使用合适的农药类型,做到对症下药。如杀虫剂中的胃毒剂对咀嚼式口器害虫有效,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无效。

在正确诊断农作物所发生的病害和虫害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农药的性能和使用方法,选用合适的农药类型和剂型。如扑虱灵对白粉虱若虫有特效,而对同类害虫蚜虫却无效;劈蚜雾对桃蚜有特效,对瓜蚜则效果很差;甲霜灵(瑞毒霉)对各种蔬菜霜霉病、疫病等高效,但对白粉病几乎无效。在防治保护地病虫害时,为了降低棚内湿度,可选用烟雾剂或粉尘剂。高温条件下使用硫制剂防治瓜类蔬菜叶螨、白粉病,容易产生药害。

2、把握适期,适时用药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严格掌握最佳防治时期,做到适期用药。根据各病虫的防治指标确定相应的防治时期。在多种病虫害发生时,要明确主要病虫及其发生动态,综合分析,确定主治与监制对象,协调好关键用药时期。不要一见到田间病虫害就喷药防治,如果用药防治也只能挑治。如蔬菜播种或移栽前,应采取苗床和棚室消毒、土壤处理及药剂拌种等措施;当蚜虫、螨类等点片发生,白粉虱发生密度较低时采取局部施药。一般情况下应于上午用药,夏天应于下午4时后用药。

施药时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确定植株不同部为标靶,进行针对性施药,达到及时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病原和压低虫口的目的,从而以减少用药。

3、控制药量,调适浓度

不同蔬菜种类、品种和不同生育阶段的耐药性常有差异,要根据农药的毒性及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结合气候、苗情等,严格掌握用药量和配制浓度,防止造成药害及对天敌的杀伤,只要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即可论文格式范文。如防治白粉病,对于抗病品种或轻发时只需用粉锈宁45~75 克/公顷(有效成分),而对于感病品种或重发生时则要105~150 克/公顷。此外,提倡运用隐蔽施药(如拌种)或高效喷药(如低容量细雾喷施)等施药技术,并且提倡不同类型、种类的农药合理交替和轮换使用,可提高药剂的利用率,减少施药次数,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从而降低用药量,减轻环境污染。

4、科学混配农业论文,兼治病虫

农药混配应以保持原药有效成分或有增效作用,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状为前提。如果混配不当,不但在不到混用效果,还会引起作物药害和毒害加重。

采用混合用药技术,可以达到一次施药控制多种病虫危害的目的。一般各种中性农药之间可以混配,中性农药与酸性农药可以混配,酸性农药之间可以混配,但碱性农药不能随便与其他农药(包括碱性农药)混用;微生物杀虫剂(如Bt)不能与杀菌剂及内吸性强的农药混用,以免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5、交替轮换使用农药品种

为防止和减缓病虫对农药产生抗性,要交替和轮换使用农药,同一种类农药不要在同一种蔬菜作物上连续使用。在选择农药时,应注重选用化学结构不同,有效成分不同,作用机制不同以及有负交互抗性的农药品种。

6、选用先进施药技术

积极推广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大力推广烟雾剂及粉尘剂等高效剂型。

7、有效间隔,确保安全

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的时间距收获期的天数,在采收之前应有一定的间隔期,防止蔬菜产品中残留农药。这是减少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防止残毒的重要环节。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必须严格按照此要求施药。农药安全使用准则中规定了每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一般规定间隔期在2~7天内,但也有间隔期达10天以上的。蔬菜喷药后一定要农药降解到无残毒时,方可采收上市。多次采收的蔬菜,必须做到先采收后喷药,以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第2篇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培植,要素

 

从世界范围来看,对于无公害蔬菜的基本概念,先后出现过许多相似的提法,诸如清洁蔬菜、健康蔬菜、无农药污染蔬菜、天然食品等等,至今尚未对无公害蔬菜的概念形成统一的说法。笔者认为:以国家颁布的《食品卫生标准》为衡量尺度,农药、重金属、硝酸盐、有害生物(包括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等多种对人体有毒物质的残留量均在限定的范围或阀值以内的蔬菜产品,可统称为无公害蔬菜。

早在20世纪20年代,国外就开始发展无公害蔬菜,其主要生产方式是无土栽培。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单用营养液膜法(NFT)栽培无公害蔬菜的国家就达76个。在新西兰,半数以上的番茄、黄瓜等果菜类蔬菜是无土栽培的。日本、荷兰、美国等发达国家,采用现代化的水培温室,常年生产无公害蔬菜。论文参考,要素。。此外,在露地蔬菜的无公害生产技术方面,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我国无公害蔬菜的研究和生产始于1982年,该年召开全国生物防治会议,江苏省率先提出用生物防治代替化学农药防治。1983年,在全国植保总站的大力支持下,全国23个省、市开展了无公害蔬菜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工作。通过几年的研究实践,探索出一套综合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术。1985年全国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4万hm2(60万亩)。目前,该项工作仍在不断往前推进。论文参考,要素。。无公害蔬菜是无农药化肥残留污染而洁净卫生的蔬菜。大量供应无公害蔬菜,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迫切要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一、选用抗病品种

蔬菜种类繁多,品种多样,要因地制宜选用抗病、优质、丰产品种。如目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新1号大白菜,矮抗青小白菜,中甘11号、西园4号甘蓝,中蔬5号、6号番茄,

津研、津春号黄瓜,中椒4号、湘研2号、湘研5号辣椒等都是抗病良种,可减少农药用量,防止污染。

二、农业防治技术

采用轮作、间作、套种,减少病虫危害。例如,瓜类、茄科类蔬菜连作病害严重,可实行3年以上轮作或水旱轮作、粮菜轮作、棉菜轮作等。论文参考,要素。。大蒜与小白菜间套种不发病。做好清园,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枝烂叶,保持田间卫生,防止病虫传播。论文参考,要素。。深翻晒土,可杀虫灭菌。进行土壤和种子消毒,杀死病菌和虫卵。

三、生物防治技术

采用嫁接防病、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等新技术。例如,利用黄瓜枯萎病菌不侵染南瓜,西瓜枯萎病菌不侵染葫芦的特性,用南瓜作砧嫁接黄瓜,用葫芦作砧木嫁接西瓜,防治

枯萎病效果达95%以上,增产20%~100%,番茄、辣椒接种弱毒疫苗,防治病毒病效果显著,促进早熟高产。

四、物理防治技术

采用诱蛾摘卵、通风降温防病等方法。盛蛾期用灯光诱蛾,用糖醋诱杀地老虎,人工捕杀斜纹夜蛾幼虫,摘除卵块、虫果、虫叶、病叶。大棚番茄加强通风换气,控制浇水,棚内湿度不超过70%,可减轻早疫病和晚疫病。大棚黄瓜前期促温降湿,中后期通风排湿,随着气温上升,加大通气,湿度夜间保持95%以下,白天保持50%~60%,温度夜间15~17℃,白天25~27℃,可控制霜霉病和菌核病。

五、化学防治技术

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退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施药次数和用量,有的放矢用药,交替用药,施药七天后方可上市。适时抗早浇水,严禁污水浇灌,污水含大量病菌、虫卵、毒物和重金属离子等,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与清水混合浇灌。不施硝态肥,防止硝酸盐积累污染,叶菜类不施叶面肥。论文参考,要素。。定苗后要追肥1次,浓度比上次稍大些,另加0.1%一0.2写的尿素,以促苗健长。第2次间苗和定苗后,分别浅中耕1次,以锄破地皮为度。中耕时注意不要伤害植株,以免造成伤口,引起软腐病的发生和蔓延。发棵期,外叶生长迅速,需要较多的肥水,可在发棵前后各追1次肥水,每亩每次施人畜粪水3000~4000公斤、尿素7.5公斤左右。包心期是早熟大白菜生长最旺盛的时期,需要充足的肥水,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浇施清淡粪水2一4次,并重施肥1-2次。每次亩用尿素10公斤左右。

六、科学田间管理

科学管理可减少病虫害,进而减少农药用量,达到蔬菜生产无公害标准。适时抗旱浇水,严禁污水浇灌,污水含大量病菌、虫卵、毒物和重金属离子等,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浇灌。论文参考,要素。。尽量不施硝态肥,防止硝酸盐积累污染,叶菜类不施高毒高残留的叶面肥。基肥或追肥如施用农家肥,一定要允分腐熟,防止病菌传染。适时适量浇水、施肥,可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增加抵抗力,减少发病率。冬季棚室蔬菜浇水要看天气、长势,选择晴天上午在植株开始缺水时浇灌,尽可能小水膜内浇灌,防止浇水过多降低地温、增加湿度,加重病虫害。及时整枝、打叉,保持良好田间通风,将感病植株或老叶带出田间销毁,对发病地点单独进行重点药物处理,防止蔓延,也是减少病虫害的良好措施。及时除草,既能防止杂草争夺水肥,也可减少以杂草为生或传播病毒的害虫发生,可减少植株发病率和农药用量。

参考文献

[1]唐锡永,廖双源,莫良瑞,伍文初.生姜无公害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0,(04):24-26

[2]马钟艳.宝坻区红皮大蒜无公害栽培技术[J].天津农业科学,2010,(01):149-150

[3]王丽霞.无公害高油大豆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07):219-220

[4]康书平,周绪鹏.无公害柿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0,(01):29-30

第3篇

论文摘要:果蔬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蔬菜农药残留的危害,并结合相关资料和实际情况介绍了消费者减少蔬菜农药残留危害的方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们开始关注蔬菜的质量问题。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重茬、导致蔬菜病虫害加重,造成每年蔬菜总产量损失20%以上。各地在防治病虫害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由于大量持续的使用化学农药,使得蔬菜病虫对化学农药产生抗药性,菜农只能加大农药的使用量,农药使用和依赖程度呈现出恶性循环。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蔬菜中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突出。本人就蔬菜农药残留的危害和消费者减少蔬菜农药残留危害的方法加以介绍,并提出相应的对应对策。

一、蔬菜农药残留的概念

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s),是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一部分农药直接或间接残存于谷物、蔬菜、果品、畜产品、水产品中以及土壤和水体中的现象。农药残留问题是随着农药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而产生的。目前使用的农药,有些在较短时间内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成为无害物质,而一些有机氯类农药却难以降解,是残留性强的农药。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会直接危及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肝、肾等重要器官。同时残留农药在人体内蓄积,超过一定量度后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由于农药残留对人类和生物危害很大,各国对农药的施用都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容许量作了规定。

二、蔬菜农药残留标准

目前,我国与蔬菜有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35项,涉及农药残留指标58项,农药52种,名称如下:对硫磷、马拉硫磷、甲胺磷、甲拌磷、久效磷、氧化乐果、克百威、涕灭威、六六六、敌敌畏、DDT、乐果、杀螟硫磷、倍硫磷、辛硫磷、乙酰甲胺磷、二嗪磷、喹硫磷、敌百虫、亚胺硫磷、毒死蜱、抗蚜威、甲萘威、氯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氟氰戊菊酯、顺式氰戊菊酯、联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氟胺氰菊酯、三唑酮、多菌灵、百菌清、睡嗓酮、五氯硝基苯、除虫脲、灭幼脲、双甲脒、敌菌灵、异菌脲、代森锰锌、灭多威、克螨特、腐霉利、乙烯菌核利、甲霜灵、伏杀硫磷、2、4D。

三、蔬菜农药残留的危害

目前我国农药年用量为80-100万吨,居世界首位。其中剧毒的有机磷类农药年使用量约占70%,毫克级的有机磷类农药即可致人畜于死地。当农药残留在人体中达到一定的数量,不为人体所分解时,将无法避免地发生各种病变。急性中毒,导致死亡、终身残疾。亚急性中毒:致癌、致畸(畸胎和畸形儿)和致基因突变(损伤生物的遗传物质,导致不可逆诱变的作用),损害人体的重要脏器。慢性中毒,农药残留更为可怕的是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慢性中毒。慢性中毒作用包括神经、生理、生化、血液、免疫和病理等方面。危及青少年、儿童成长发育,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导致神经系统失调,破坏人体器官生理功能,内分泌紊乱,引起妇女经血失调及面部生出各种斑痕。引发中老年人各种疾病。

四、减轻蔬菜农药残留危害的方法

农药残留有两种形式,一是附着在蔬菜、水果的表面;一种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农药直接进入蔬菜、水果的根茎叶中。以下几种方法能有效去除蔬菜农药残留:

1、浸泡水洗法

蔬菜污染的农药品种主要为有机磷类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难溶于水,此种方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农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它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基础方法。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时可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泡后要用流水冲洗2-3遍。

2、臭氧降解法

臭氧处理是现在应用较多的一种降解农药的手段。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水中有极强的氧化分解能力,臭氧在水中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单原子氧(O)和羟基(OH),瞬问可分解水中的有机物质。它可选择性的与化合物中杂原子发生反应,主要使农药分子化学键断裂,生成小分子产物挥发或溶于水中。由于大部分农药本身含有杂原子,所以容易被臭氧降解。它不仅能够破坏马拉硫磷、乐果等有机物分子结构中的烯炔、炔烃等碳链,而且对其基团有着强烈的氧化作用。这种打断连接键和基团氧化的双重作用使得上述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彻底改变,从而起到解毒、降解农药残留的作用。

3、碱水浸泡法

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次方法是有效的去除农药污染的措施。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方法是先将表面物污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毫升水中加入碱面5-10克)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4、有机磷降解酶

有机磷降解酶可与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表面残留的农药发生化学反应,能破坏剧毒成分的结构,使剧毒农药瞬间变为无毒、可溶于水的小分子,以达到果蔬的迅速脱毒,这种降解酶做成的洗涤液对环境不会有二次污染。使用发酵液和不同的酶制剂能有效去除农作物表面的农药残留污染,而且酶促反应速度快,专一性高,酶与底物作用不需要摄入机制。

上述几种化学方法都可以有效去除果蔬农药残留,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对象和范围,我们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以达到去除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伟,高晓娟.蔬菜农药残留污染及预防控制对策.食品与药品,2005年。

[2]谢惠波,李仕护.蔬菜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及去除方法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5[5]。

[3]宗荣芬,梅建新,刘文卫.去除蔬果中农药残留的方法研究.职业与健康,2004 。

第4篇

论文关键词:梨木虱,噻虫胺,毒力,药效

 

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属同翅目,木虱科,主要在北方梨树上发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衍变成为危害梨树的重大害虫[1]。该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芽、叶及嫩梢的汁液为害,若虫能分泌大量蜜露,滋生黑霉菌而污染叶片和果实,常使叶片粘连在一起而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危害严重时常导致落叶,使梨树出现二次萌芽和开花现象,造成树势早衰,严重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2]。目前防治梨木虱主要使用的常规药剂包括有机磷类的毒死蜱和乙酰甲胺磷,氨基甲酸酯类的灭多威和丁硫克百威,氯化烟酰类的吡虫啉和啶虫脒,及抗生素类的阿维菌素等。但由于害虫本身的生物学特性,频繁使用化学杀虫剂以及用药的盲目性,导致梨木虱对多种化学农药产生了抗性[3~5]。目前梨园防治梨木虱使用最多的农药是阿维菌素,虽然现在还未出现梨木虱对阿维菌素产生抗性的报道,但已经发现害虫对阿维菌素容易产生抗性医学检验论文,张雪燕等[6]用阿维菌素筛选小菜蛾至25代时抗性提高了100.7倍,二斑叶螨、马铃薯甲虫以及西花蓟马等对阿维菌素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性[7~9]。因此,为延缓梨木虱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筛选高效轮换药剂势在必行。

本文测定了11种不同类型药剂对梨木虱的触杀毒力,进行了4种农药药剂防治梨木虱的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梨木虱的防治筛选高效药剂,为梨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虫源

供试梨木虱采自聊城市冠县清水镇刘屯村梨园,室内饲养稳定24 h后用于毒力测定。

1.1.2 供试药剂

96%毒死蜱原粉,山东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7.3%啶虫脒原粉,中农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95%阿维菌素原粉,齐鲁制药厂生化制药厂;92%吡蚜酮原粉,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98.1%哒螨灵原粉,95%溴虫腈原粉,95%高效氯氟氰菊酯原粉,95%高效氯氰菊酯,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96%氯虫苯甲酰胺原粉,农业部农药检定所;97%噻虫胺原粉,25%噻虫胺WP,山东京蓬药业有限公司;95.4%吡虫啉原粉,15%扫螨净EC,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吡蚜酮WP,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5%氯虫苯甲酰胺SC,美国杜邦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室内毒力测定

采用试管药膜法[10]测定。将原药用丙酮稀释成系列浓度,用0.5 ml移液管准确量取药液0.5 ml,加入20 ml玻璃试管中(标准试管),将之平放于实验台上并不断滚动,使丙酮挥发,使药剂在玻管内壁形成药膜,以仅加入丙酮成膜的玻璃管作对照,每一浓度重复4次。每管内接入发育一致的成虫30头,管口用细纱网封住且朝下倾斜35°放置,处理后5 h检查死、活虫数,死亡率用Abbott公式校正,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算毒力回归式及LC50等。

1.2.2 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地选在聊城市冠县清水镇刘屯村梨园,选取树龄在40 a以上的梨木虱发生较为严重的梨树作为试验对象,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药剂加水稀释1500倍喷液医学检验论文,空白对照喷清水。施药时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配有加长杆)均匀喷雾药液30 kg,以全株叶片均匀着药并开始滴液为准。喷药前,每个处理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各固定一个枝条,记录成虫、若虫(不分龄期)数目,于第3、5、7、10 d记录残虫数,计算死亡率和防效,并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11种药剂对梨木虱成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阿维菌素、哒螨灵、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胺对梨木虱成虫的毒力都很高,LC50分别为0.9877 mg/L、1.3985 mg/L、1.9026 mg/L和2.7245 mg/L,毒力分别是高效氯氰菊酯的28.22、19.93、14.65和10.23倍;吡虫啉、吡蚜酮、溴虫腈、啶虫脒及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毒力也较高,LC50分别为3.1971 mg/L、3.8419 mg/L、4.0356 mg/L、6.4375 mg/L和7.3624mg/L,毒力分别是高效氯氰菊酯的8.72、7.26、6.91、4.33和3.79倍;在梨木虱防治中长期大量使用的药剂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毒力都较低,毒死蜱略高于高效氯氰菊酯论文的格式。在梨园用药调查中也发现,这两种药剂已不能控制梨木虱的危害。

表1 11种药剂对梨木虱成虫的毒力

Table 1 The toxicity of eleven insecticides to Psylla Chinensis

 

药剂

Pesticide

LC50(mg/L)

毒力回归方程

Regression equation

95%置信区间

(95%CL)

卡方值(c2)

斜率标准误(SE)

毒力倍数toxicity ratio

阿维菌素

avermectins

0.9877

y=0.0116+2.1575x

0.6449~1.2608

2.895

0.4847

28.22

哒螨灵

pyridaben

1.3985

y=-0.2137+1.4673x

0.7138~2.1017

3.247

0.2559

19.93

氯虫苯甲酰胺

chlorantraniliprole

1.9026

y=-0.5909+2.1154x

1.3606~2.4219

1.618

0.3504

14.65

噻虫胺

clothianidin

2.7245

y=-0.6535+1.5014x

0.6054~4.7424

2.870

0.3891

10.23

吡虫啉

imidacloprid

3.1971

y=-1.0011+1.9834x

1.9398~4.2899

6.093

0.3536

8.72

吡蚜酮

pymetrozine

3.8419

y=-0.9589+1.6404x

1.6223~5.6386

3.634

0.3930

7.26

溴虫腈

chlorfenapyr

4.0356

y=-0.7952+1.3124x

0.3553~7.3098

3.046

0.4421

6.91

啶虫脒

acetamiprid

6.4375

y=-1.6790+2.0761x

3.5498~8.7561

3.245

0.4211

4.33

高效氯氟氰菊酯

cyhalothrin

7.3624

y=-2.1686+2.5012x

4.9759~9.2958

2.817

0.4649

3.79

毒死蜱

chlorpyrifos

17.4442

y=-2.6961+2.1713x

12.118~22.145

3.123

0.4007

1.60

高效氯氰菊酯

beta-cypermethrin

27.8750

y=-3.2234+2.2304x

16.096~37.8301

5.152

第5篇

论文关键词:黄瓜,病害,公害,防治,配药

 

黄瓜霜霉病、角斑病、白粉病是造成黄瓜减产的主要病害。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污染,应尽量使用无公害农药。在多年种植黄瓜的实践中,农业科技工作者摸索出一些无公害农药的配制方法,通过使用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现向瓜农介绍如下,供农民朋友参考:

一、尿糖液

黄瓜生长中后期,如果肥力差、长势弱,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黄瓜植株体内汁液的氮糖浓度比值如下降到2以下,就容易发生霜霉病。如果把汁液浓度比值提高到2.2以上,则可预防霜霉病的发生。据我在实践中测定,抗病品种含糖量高,而感病品种含糖量低。所以,也有人把霜霉病称为“低糖”病。于是,通过补充营养,可达到防治的目的。我的配制方法是:用尿素0.2公斤+糖(白糖、红糖均可)0.5公斤+水50公斤。在生长盛期,每隔5天喷1次,连续喷4~5次,防效达90%左右。一般于早上喷,喷在叶背面,并可用在感染病品种上。

二、糖酒醋M酵素法

糖酒醋农药可防治黄瓜的多种病虫害,还可以防治果树的灰星病、黑星病。制作方法简单、效果好。本人的制作方法是:将EM生物菌剂原液、红糖、白酒(30℃以上)、醋、水按1∶1∶1∶1∶10的比例配料混合,将混合液放入聚乙烯塑料容器里,将盖子盖紧,放入常温的室内发酵。确认溶液温度不超过40℃,数天后,发酵液会产生气体,容器会鼓起来,这时需松动盖子,放出气体,然后再立即盖紧。第1次气体产生后每3天左右需放1次气体,若气体不再产生,表明发酵已完成,可闻到刺激性醋味。发酵时间夏天大约15天,冬天20~30天。常温下密封保存期限为2~3月。若醋的气味消失,表明已经失效。防治病虫液的标准稀释倍数是1000倍液,如喷洒后效果不明显,可逐渐将稀释倍数提高到50~200倍,嫩叶、幼苗不要低于800倍液。叶子两面、幼嫩茎叶秆都要喷到。使用配制液最基本的目的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所以应及早使用,若病虫害大量发生时再使用,效果就不理想了。

第6篇

关键词:马尾松毛虫 灭幼脲粉剂 防治

马尾松毛虫是德庆县的主要森林害虫,也是我国南方森林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分布范围广,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世代多迁飞扩散能力强,繁殖量大,防治难度大,给林业生产和松脂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七十年代以来我县大面积推广应用白僵菌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白僵菌对环境因子有特殊要求,对温、湿度的要求也较高;八十年代,大面积连续使用菊脂类农药防治马尾松毛虫,林间自然抑制松毛虫能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松毛虫连年大发生。

灭幼脲是一种仿生合成杀虫剂,具有生物农药的特点又具有化学农药的优点,其粘着力强、不易分解的特点,药效期特别长,可与具有传代作用的生物药物相媲美,能较长期的控制松毛虫种群的再次发生。科学应用灭幼脲粉剂防治马尾松尾虫,总结了应用技术,供应用参考。

1 应用概况

德城、新圩、官圩、马圩、永丰、播植、高良、莫村、凤村、九市、回龙等乡镇,是我县松毛虫危害最严重的乡镇,低丘陵山地,松毛虫常发区平均海拔在180m之间。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1.5℃,年积温7351℃,年平均降雨量1494mm。防治试验林地为18-20年的马尾松林,郁闭度4-5,胸径10-11cm,样地设置的调查面积均为1ha。

2 药剂及应用方式

灭幼脲粉剂(深圳星火化工厂生产),采用地面人工机动喷粉进行防治,根据虫龄、虫口密度应用不同用药量为每公顷450-750克。

3 结果与分析

3.1防治时期选择:2003年-2008年应用灭幼脲粉剂防治不同龄期的松毛虫试验,均有显著的毒杀作用,但对不同龄期幼虫用药量有所不同,死亡高峰期的出现亦不同。一般虫龄小,用药量相对少,死亡高峰期出现亦快,死亡率亦高;虫龄大,用药量较多,死亡高峰期出现亦慢,死亡率偏低。如:新圩试验点,防治第一代3-4龄幼虫,用药量450 g/ha,喷药后第10天虫口减退率达75.5%,死亡高峰出现在l0天之内,第15天虫口减退率达96.7%,虫口密度由37.3头/株下降为1.1头/株。马圩试验点,防治越冬代5-6龄幼虫,用药量750g/ha,喷药后第25天检查虫口减退率为70.1%,第30天检查才出现死亡高峰,较防治3-4龄幼虫虫口减退慢,第40天检查虫口减退率为91.2%,因此应尽量选择在低虫龄时进行防治。

3.2 喷药方式的选择:灭幼脲防治马尾松毛虫可采用地面人工机动喷粉方法,可有效控制,对于大面积即将暴发危害成灾控制效果亦明显。

3.3 最佳用药量选择:灭幼脲粉剂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用药量与虫口密度、虫龄、气候有密切关系。一般虫口密度大比密度小的用药量稍多,虫龄大比虫龄小的用药量稍多;高温季节松毛虫幼虫期较短,食量大,发育快,灭幼脲的杀虫效果见效就快,用药量可以适当减少;防治结果表明,4龄前幼虫采用地面灭幼脲粉剂最佳用药量为450-525g/ha,在5-6龄幼虫期用药量为600-750g/ha,效果为好。

3.4 对不同虫口密度的马尾松毛虫均有显著效果比较:虫口密度高区(回龙镇),灭幼脲(750g/ha)防治一代马尾松毛虫,喷药后第23天虫口密度由防治前103.4头/株,下降为9.1头/株,虫口减退率为91.2%,针叶保存率达90%以上。虫口密度低区(莫村镇),灭幼脲(450g/ha)防治越冬代幼虫,喷药后第13天虫口由防治前10.5头/株下降为0.3头/株,虫口减退率为97.1%。

3.5 试验结果。

4 结语

灭幼脲粉剂防治马尾松毛虫,除能有效控制虫口外,还有利于天敌的繁衍,该药本身不直接杀伤天敌。害虫死亡高峰期过后,剩下的残活幼虫死亡速度较慢,有利于天敌的生存,一般灭幼脲中毒而未死的松毛虫体质弱,易感染病原微生物;使用灭幼脲防治的林间,尤其是越冬代最易引起白僵菌病流行,更加稳定林间控制松毛虫灾害的效果,因此可以作为松毛虫综合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结合病原真菌白僵菌的应用可利于长期控制松毛虫在低虫口状态,起到持续控制效果,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致谢:德庆县林业局,德庆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参考文献:

[1]陈杰林 害虫综合治理 1990

[2]宋玲 25%灭幼脲3号农药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试验初报 [期刊论文] -安徽农学通报2008(16)

[3]叶小瑜 阿维灭幼脲对马尾松毛虫幼虫的毒力测定 [期刊论文] -华东昆虫学报2006(4)

[4]林青兰.刘际建.黄玲丽.李克恩.陈小雅 灭幼脲3号、阿维菌素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药效试验 [期刊论文] -防护林科技2004(z1)

第7篇

 

21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主体,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其培养机制改革一直以来是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国家在逐年增加对研究生培养的经费投入,希望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综合型高水平人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如何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日渐显示出其必要性和迫切性[1]。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研究生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使用、学术氛围的营造等因素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作为农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的硕士生导师,试图从本专业角度探讨如何在培养过程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加深理论教育,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

 

研究生培养过程主要包含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两个部分。理论学习部分重点强调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引导研究生接受相关内容。在这个部分中,教师要注意在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本学科的研究前沿和学术研究动态。例如,在农药化学课程中,教师讲到新型农药化合物分子设计理论时,首先给研究生介绍新药创制研发的“中间体衍生法”新思路,并介绍使用该思路设计新型化合物分子的相关英文文章,要求他们精读其中的分子设计部分内容[2,3]。通过这种方式介绍新型化合物设计方法的成功案例和研究成果,研究生不仅能掌握分子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其实际应用,还能够提高阅读高水平英文文献的能力。另外,为了鼓励研究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尝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以试卷考核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将一部分成绩用于考核研究生对于相关学习内容的拓展能力和水平。研究生通过课后对课程的特定知识点进行分析研究并在网络上并查找相关文献,获取更丰富的学科前沿知识,再回到课堂上展示其检索结果。该方法不仅锻炼了研究生检索文献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对课程中的难点主动出击,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养成了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研究模式。

 

另一方面,通过建设研究生精品课程,提高授课教师理论水平,使教师充分认识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对于提高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性。根据应用化学学科的特点将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丰富教学内容,以确保学科知识的基础性、技能的广泛适用性、课程内容的时代性、教授方法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将原有的讲授式教学扩展为多种教学方式,如专题讲座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不仅调动了研究生学习积极性,还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4]。

 

二、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在具备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基础上,研究生培养还要注重为其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通过多种方式,让研究生积极参与到学术研究的大环境中来[5]。

 

(一)参与研究生科研创新课题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参与到各层次的研究生科研创新中来。目前我校有各级研究生创新课题可供研究生申报,导师应鼓励研究生以研究主体的方式参与到研究工作中来,在撰写申请书、设计实验研究内容、完成研究目标、发表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同时研究生院和各学院也分别建立了激励机制,对于科研项目成果突出的研究生进行表彰,鼓励其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并申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二)多参与学术交流,拓宽视野

 

为了使研究生更好的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并与自身所学相结合,激发创新性思维,要从多方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给研究生创造接触最新研究成果的机会。我校近年来建立了“院长论坛”,通过邀请知名教授做客,给广大研究生带来论文选题,学术研究等相关方面的指引。各学院也结合自身学科特色,举办了相关的学术报告。如我院近期邀请了创腾科技生命科学技术部总监张春生博士介绍了分子模拟技术在农药研究领域的应用,报告中关于分子模拟技术在农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和Discovery Studio在农药分子设计中的应用吸引了研究研究生的注意力。通过参加各种专题式讲座,研究生不仅可以更快更顺利的进入选题阶段,还为他们逐步进入各级别研究生课题申请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积累。

 

除了听报告,还要给研究生讲报告、表达自己的机会,我校目前每年举办的“博士论坛”,鼓励在校研究生对论坛进行投稿并发表演讲。参加论坛的研究生从论文选题、立题依据开始,到研究方案、具体实施方法、研究创新点、可行性分析,再到搜集研究信息、分析研究实验结果,向其他研究生展示了自己的宝贵经验。此举大大增强了我校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意识,也提高了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他们的科研、学术和文化交流,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搜集信息,并分析这些有效信息的一个系统化的研究过程[6]。在积累足够的基础知识之后,研究生的下一任务目标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和实验手段,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最终实现。进行这种研究性的学习,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驱动力,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作为刚开始接受系统研究方法训练的研究生,导师应该教会他们建立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研究路线—确定研究方法—搜集研究结果—得到结论”的完整研究工作模式,养成主动寻找并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在逐步接受该研究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教会研究生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以及通过不同手段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证实的科研方法,采用科学的方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整理出结论。例如,在一年级的研究生开始研究工作之前,导师应该教会他们熟练使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基础的科研方法。在高年级研究生开展研究过程中,导师要积极营造质疑、辩论的研究氛围,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准确判断并得到合理的研究结果,在科研室中建立起良性的互动机制。

 

综上所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能一蹴而就,研究生导师要从多方面着手,帮助研究生建立良好的创新性学习研究模式,为以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8篇

您好!

工作辛苦了!首先向您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自荐信。

我是XX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0XX届农药学专业的应届硕士毕业生XX。素闻贵校任人唯贤,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温馨的工作氛围令我神往。所以,怀着一颗激动的心和满腔热情,我向您走近!

我的信心来自多年学习和生活的积淀:

良好的品格作风学习上认真刻苦、勤奋好学,生活上乐观、待人热情、性格开朗的我,有着诚恳严谨求实、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年本科和三年研究生的踏实学习使我获益匪浅。本科期间,我全面学习了植物保护专业各方面的知识,研究生阶段则系统深入地学习了天然产物化学、天然产物农药、农药学原理、农药毒理学等专业方面的课程,成绩优秀,具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先后从事“丙烷脒合成工艺优化研究”、“丙烷脒杀菌作用机理研究”以及农药生物测定、田间药效试验等工作,锻炼了专业技能;同时,我学会了操作高压液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光谱仪等大型仪器;发表X级期刊论文X篇,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

英语和计算机是现代社会必备的工具。本科期间辅修了计算机专业课程,可以熟练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photoshop等软件;硕士期间,一直从事XX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网站和无公害农药论坛的制作和维护工作。同时,英语“读、写、听、说、译”能力较强,已顺利通过XX省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统考(get)和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具备了阅读英文专业书籍和运用专业术语的能力。

我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培养自己,自己提高自己,自己养活自己”为标准,认真学习知识,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校期间,我连续7年从事学生干部工作,有意识的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工作和组织能力,组织并参加了学校及院上的各项活动,培养了我严谨求实、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组织管理、协作共事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同时,我还多次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社会调查,做兼职家教,这些都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研究生期间还参加了“XX”服务队,深入XX进行社会调查,并完成了一系列科研工作。

此致

敬礼!

第9篇

压缩四大化学基础课学时,合理配置先修后继顺序河南大学原有的应用化学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模块和化学专业基本相同。四大化学及其实验课时充足,基础非常扎实。但是,由于课时太多及先修顺序问题使得后续专业方向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压力较大。造成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学生课业繁重,影响其考研、找工作及实践课程的学习;另外,专业课程完全地偏于理科,达不到理工结合,也缺乏特色。四大化学课程中存在的重复交叉内容,也很有必要进行删减、理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发行了相关指导草案,使得在保障四大化学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压缩学时成为可能。压缩四大化学学时,依照无机、分析、有机、物化的合理顺序依次排课,并在前四学期内完成全部教学,给后续以四大化学为基础的应用化学专业课程提供时间和空间。如无机化学及实验的学时压缩为54+36,在第一学期完成全部教学。分析化学及实验压缩为36+36学时,第二学期开课。同时,增设《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共72学时,其中讲授36学时,实验36学时。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仪器分析在工业生产和科研中广泛应用,要求必须加强此课程。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都为108学时,分为(一)和(二)分别提前到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开课,相应实验和课程同学期开设,并在第五学期前完成全部四大化学基础课程。

增设必要工科基础课程,夯实工科基础应用化学专业兼具理科和工科的特点,需要有坚实的化学基础理论还需要兼具必要的化工基础理论。原有的《化工基础及实验》是为非工科化学类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已远远不能适应目前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因此,必须采用化工基础理论课程———《化工原理及实验》取代原有的化工基础及实验课程。《化工原理》是以四大化学为前修课程的一门化工基础理论课程。开设学时设定为72+36学时,分别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开课。《化工原理实验》课程设置36学时,第五学期开课。此外,工科学生的培养,尤其是化工方向,离不开相应的电子电工学基础以及工程制图或化工制图等方向的课程。在保证数学、物理等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基础上,必须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中增设《电子电工学及实验》和《工程制图》课程及金工实习环节。《电子电工学及实验》设置共72学时,其中36学时讲授,36学时实验,第三学期开课。《工程制图》设置为54学时,第三学期完成课程教学。金工实习2周,第五学期进行。

开设“宽口径”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应用化学还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学科。从全国重点高校的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来看,各个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特色模块差异较大,但是都体现自己的科研特色。例如北大,具有核药物化学、辐射化学和辐射高分子、超分子化学与材料、新能源与材料和核环境化学5个特色研究方向,并开设应用辐射化学、应用放射化学等方面的选修课程。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必须和学科科研特色结合起来,开设相关课程。根据自身学科科研特色以及师资力量,我们设置3类可供选择的专业选修课程:偏向理学的应用化学方向模块课程、偏向工科的专业方向模块以及高分子材料方向模块。此外,根据目前我院教师们的学术专长、特色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开设了应用化学前沿讲座、日用化学品、阻燃技术,农药化学、高分子助剂及应用、染料化工与助剂、催化原理、精细化学品开发与设计等选修课程,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分享老师们研发产品的经验、教训以及研发思路。

以“大论文”为抓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型综合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强化“基础课程实验—专业实验—金工实习,工厂见习和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多层次课内实践教学体系[2]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以毕业论文环节为抓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是本科生人才培养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保证人才质量、与人才市场对接是至关重要的。针对目前毕业论文环节设置不合理,时间短,任务重,监管不严的问题,我们采取“大论文”措施改革毕业论文环节,通过延长时间,注重过程,加强监管,使其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大论文”之“大”主要体现在:思想意识上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的提高;毕业论文要求的拔高;毕业论文时间的增加;毕业环节和专业课程的关联与衔接更加密切;学生能力培养也更加综合、立体等方面。首先,毕业论文开始时间提前到第五学期,在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完之后,即对学生开展毕业论文要求的教育,同时结合学院教师科研特色开展专业研究方向介绍,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双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和指导老师。然后根据课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使学生有目的地选修必要的专业选修课程,为进入课题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结合第五学期设置的文献检索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在相关课程教师和课题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围绕自选课题进行相关文献信息的检索,和专业文献的阅读与翻译,相应考核成绩分别记录为文献检索及专业英语的课程成绩。第六到第八学期,学生进入实验室,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的初步探索。并在课题老师的指导下继续选择必要的专业课程进行学习。这个过程中,实施论文中期检查回报和毕业答辩的监管。严格管理程序,设置必要的奖励机制和淘汰机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热情。

增加学生选课自由度,逐步实现自我规划,自我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的源动力。并且传统的理学“精英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大众化教育”的现念相悖,也不符合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使得一些不擅长逻辑思维的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培养了众多远大于社会需求的研究型人才,而社会和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得不到满足。进入大学第五学期以后,学生已经具备了必要的应用化学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必要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修专业课程,实现个性化教育[3]。因此,必须增加选修课比例,扩大选修课程范围,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留有充分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充分地、健康地发展。表1是河南大学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我们在专业选修课程模块设置了大量可供选择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分为三类,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增大了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也使得学生的自我规划,自我培养成为可能。选修课程的学分从原来的12学分提高到36.5学分,选修课程总比例达30.1%。当然,为避免个别学生的盲目性,选修过程是和前述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相结合的,在论文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的选择。此外,我们还采用积极支持低年级学生自由选择参与的开放实验、创新实验以及高年级大学生的课程设计大赛等课外科研创新活动。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实践教学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以全方位“立体”的教育模式实现教育目的。#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