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09:47:17
导语:在语言学概论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新课改正在向纵深发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潜能,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老师只有在教学改革中注意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掌握教学艺术,才能促进中学生由“苦学”向“乐学”的转变。
一、重视情感态度教育,创造“乐学”的基础环境
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强教学方法中的情感因素,并使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因为教与学的主体是人,连接学生的纽带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更重要的是人的情感。在教学中,忽视了“情”,则“理”无从渗透,“乐”又从何谈起?所以老师的教学要注意使用创造性、审美性、情感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
首先,老师要尊重学生。尊重是人际交流与沟通的基本前提,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只有尊重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智慧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才能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到做人的尊严。
其次,老师要以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如老师走进课堂时,衣着要整洁大方,面带笑容;讲课时语言和蔼可亲,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以情发声,用声传情,巧妙地运用仪态、眼神、手势、表情等无声语言艺术与学生交流。老师的这种调节、赏识、感化,不仅能去掉学生心理的压抑感和恐惧感,还能够激发起师生在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最后,老师的教育要充满爱心。高尔基说:“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都希望老师关心自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无时不想,无时不爱。只要老师用情感去影响学生,用语言去鼓励学生,用爱心去温暖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幅度提高。
二、重视人本性教育,创造“乐学”的人文环境
人本性就是指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老师要重视被教育者的人格和意愿,特别是在这种人格与意愿还不成熟,还有这样那样的失误和不足时,要尊重他们,要说服诱导而不是强迫他们接受老师的观念。即要把人当成人来培养,而不是当成一个容器,用来灌输知识,也不是当成一段木料,一块毛坯,用来加工成器物。如我在讲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有个学生当堂提出:“老师,我认为摩擦力的大小还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物体的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也越大。”当时我没有直接下结论,而是启发全班同学:“这位同学提到的问题很好,他的观点正确吗?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一下?”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小组间交流后再进行实验检验,让学生自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学生是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思维提出的一个错误问题,它也代表着一部分同学的疑惑。老师不能武断地否定这个问题,也不应该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而应先表扬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再循序渐进地诱导学生开动脑筋讨论,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自主探究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既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其次,重视以人为本,还应该创造多样的教育条件、教育机会和评价标准。只要你有勇气接受挑战,善于思考、辛勤耕耘,你就能抓住机会。因此,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育机会均等的态度对待成长中的学生。更新对教学本质的认识,更新老师在学生发展中作用的认识。三、重视创新思维教育,促进“乐学”的积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具有发展力的民族。新课改后的教育教学必须把创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方式中,让他们拥有创造的欲望,学会批判地吸收。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先给学生讲牛顿的故事,用小牛顿的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事迹,激发起学生亲身体验与探究的冲动。而对牛顿在晚年研究神学,企图用神学的观点去解释自然界的规律,则引导学生去批判。
学生有没有创造精神,还在于老师有没有创造精神。老师的育人观念不改变,学生的学习仍然会处于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之下,而难以自由地飞翔。如新课改后,我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辟出很小的一块设立“物理愚蠢园地”,主要是把我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滑稽可笑的错误写在上面,偶尔也登一点儿学生的,都是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融洽了师生关系。在课堂测试中,每隔五个题我会穿插一个让学生开心一刻的题目,如用最简单的方法说出你家的位置;有一只黑熊悄悄溜进了正在上课的教室,你该怎么做;怎样让同学相信你从火灾现场很轻松地走了出来等等。在试卷的最后我会画出一个方框,题目是:以下框内随意涂抹(100分)。在紧张的考试过程中,学生见到这样的题目都会心一笑,使紧张疲劳的心情得到了放松。这些题目既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又体现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回答好这样的题目也不是轻而易举的,答案是开放性的,雷同或模仿的答案都不会获得高分。所以必须调动学生自己的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使它们互相配合好,才能比较完善地回答出这样的题目。也就是说,这些题目在回答过程别注重学生的原创。在我看来,学生的学习优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已摸得很清,考试只是为检测一下他们对这一部分知识掌握的怎样,没有必要搞得太紧张。我还引导学生勇于挑战权威,质疑权威,甚至否定权威,而不是一味地把教科书视为“圣经”,对老师奉若神明。如牛顿第一定律没有通过实验的检验,它一定能成立吗?欧姆定律、功的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在什么条件下成立?有没有局限性?以此引导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
四、重视依法治教,保证“乐学”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 语言学概论 问题探究式 教学模式 具体实践
一、教学现状与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一)“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现状
“语言学概论”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该课程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语言学基本理论知识,还具有初步的理论运用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从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来看,“语言学概论”是一门理论课程,比“现代汉语”课程更加抽象。现代汉语是关于学生母语认知的讲授,容易有更多的汉语感性认知,“语言学概论”讲授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特征,涉及语种较多,语言现象丰富,更加高屋建瓴,理解和讲授都更加费力。
许多讨论“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的文章无一例外地谈到了“讲授法”的诟病,认为该方法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基于“语言学概论”的课程性质,为了使教学内容条理化、系统化,教学方式不可或缺。若以讲授为主则现状往往是: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记得手酸眼花,头脑昏涨。这种单向灌输、缺少互动的教学过程,常常让学生疲于吸收课堂教学内容,甚至产生厌烦情绪,无法发挥学习主体作用,更谈不上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在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中,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这种方法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合作研究、解决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在基于问题学习的过程中,问题设计、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者反思是增强学习效果的要点。
“疑则思,思则究,究则知”[1](李葆嘉,1985),意在倡导有疑问方能进一步思考,有思考才能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探究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由此,我们把“基于问题学习”和中国传统的“疑思究知”探究精神融合起来,称之椤拔侍馓骄渴健毖习方法。
“语言学概论”课程探讨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及语言与文字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它的纯理论性性质,更强调教学过程不应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应是一次感知、认知、寻求、发现的“探索之旅”。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应仅限于知识传授,而应是有着共同话题的对话关系。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问题探究式的“语言学概论”课堂,借助问题的展示和对学生的质疑问难,形成教学过程的双向互动交流,促使学生借助学习材料,围绕教学问题,通过独立探究或协作讨论等过程,得出问题的结论,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成就感等美好的心理体验,提高探究语言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一)学生主体的特点
“语言学概论”的授课时段一般为大学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感悟能力普遍较强,具有强烈的求知热情和思考活力,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另辟蹊径。然而,照本宣科式教学,填鸭式教学,缺乏激情的沉闷讲授,都会使他们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一定程度上挫伤他们的热情。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适应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授课模式从“单向传递―被动接收”到“双向反馈―互动联系”的转化提供了手段和语境。
(二)课程性质的需要
语言学课程和文学课程具有不同的特点。文学课程以具象性、想象力和审美情趣为特色,“语言学概论”课程抽象性、理论性强,比较枯燥。年轻学子对它一开始可能有点茫然,易生畏难情绪。如果老师“满堂灌”,不注意巧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思考问题,学生就很容易觉得疲劳,导致上课开小差,甚至打瞌睡。
“语言学概论”课程围绕语言性质、结构及发展规律等逐层展开,循序渐进。虽然学生初接触时会感到困难,但深奥的语言理论总是以大量语言现象为基础,这些语言现象与学生个体及生活环境密切相关。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把难以理解的语言概念或理论与语言现象相结合加以阐释,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讨论,许多难点就有可能化晦涩为明白。
(三)教师角色的定位
教师角色定位的正确与否决定了问题探究式教学能否行之有效地贯彻在课堂教学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从传统模式的“讲授”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教师需要更准确地把握教材主旨,更深刻地挖掘教材内涵,更丰富地掌握专业知识,更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更深层次地为学生解难释惑,确保学生经过问题探究后有可能成功地领悟或“再发现”原理。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问,打破学生的盲从(书本和教师讲授)心理,实现师生学术交流、共同探索的平等对话机制。因此,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如何做好探究过程中的控制和指导至关重要。
三、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问题设置
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前,教师要熟悉和掌握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学水平备课。在综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师应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自身的教学理论、知识结构、实践经验相结合,综合考虑基于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问题”的合理设置。
首先,教师对问题的深度、广度、难度要有适当的控制。教师要把问题控制在“形散而神不散”的范围内,既有“中心问题”又有“子问题”,让它们形成一个连贯的合乎逻辑的问题系统;问题的科学性、探究性及解决的可行性,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问题设置要贴近学生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在实际教学中,要防止问题设置过于简单化和复杂化。因为“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许多技巧和活动。学生在成功完成包含许多技巧的活动时需要得到支持,例如:分析为了理解所要述的问题和论点而设计情境;搜集信息;产生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产生评价方案的标准等”[2]。“语言学概论”涉及的语言知识点较多,比如在讲授第一章时,可以设置问题:(1)“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认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什么?”(2)“你如何看待动物的语言”……这些问题背后实际涉及语言结构本质的知识点,对其理解和掌握都有一定难度。学生由于好奇、纳闷,就会查找资料,寻找答案,提前探究这些难度比较大的语言知识点,有效避免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排斥性心理倾向。
再次,问题设置要贴近学生的兴趣点。学生来自不同文化区、方言区,在教学中如能结合学生的母语,学生就会提高兴趣,抽象的知识就会转化成容易理解的实际语言现象。例如在国际音标教学中,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请在国际音标表中把自己方言中有,而普通话中没有的元音和辅音找出来,并举例说明其特征。”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深化了对音素发音要领的认识,许多难学难记的理论在实际运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
(二)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强调将问题的思考和课程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师生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引发新问题”的螺旋式过程中展开交流和学习。从课内出发向课外延伸,从课外延伸向课内深入,尽可能在课堂上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就话题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搭建更开放的学习平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培养探究能力―形成合作意识-促进教学相长。
首先,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语言现象、分析语言问题时,要善于在关键的地方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指导,既不能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又不能点拨太少,使学生学起来没有难度。例如在探讨“名”“实”问题时,课前给学生提供中西方关于这一问题探讨的相关指定材料和开放性资料,由课前确定的学习小组讨论提出观点,再由各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问题讨论时,先请做好准备的同学介绍分析情况,再请有不同思路的同学充分发表见解,展开多方探讨。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时引导,筛选有效信息,恰当指出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同时,在学生思路基本统一时,为了引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可以抛出棘手问题:人们用“红豆、黄豆、绿豆、青豆、黑豆”“铅笔、钢笔、粉笔、毛笔”等名称给相关事物命名,这些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看似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这类语言符号还有很多,你们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让学生在课前充分思考、准备的基础上,对这一现象做出解答。通过“名”“实”问题的探究,学生对荀子《正名篇》中“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的表述就有了深刻的理解。
其次,教师要在教材重难点之处精心准备,加大探讨力度和深度。落实重点,解决难点是“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重点和难点知识固然重要,但学起来相对枯燥深奥,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些知识点之处摒弃陈旧式样,老调新弹,推进思考。通过问题的探究、研讨,营造出新鲜又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氛围。例如在讲解世界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的母语是汉语,又不同程度地掌握了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出对比:(1)“我去公园”“她去公园”在英语表达中是否存在词形变化?(2)在汉语表达中是否存在词形变化?(3)汉语有没有这种语法意义?(4)汉语要表达这种语法意义,通过什么手段?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究,学生认识到了孤立语和屈折语的区别。这样分析、比较、质疑,比背诵语言类型和特征要深刻清晰得多。
(三)问题评价
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独特见解做出中肯的评价,适当表达对他们的鼓励与期望,这将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过程的评价。问题探究式教学强调的是学习过程教学,这一过程不只是传授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还应让学生掌握如何透过语言现象观察语言规律的方法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取得的探究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如何探究问题的过程。对学生的探究动机、参与意识、研究方法、合作精神及表达能力等应给予恰当及时的评价。
其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个性见解和创新思路的评价。依据建构主义,学生在已有生活学习中已经形成丰富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在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每个个体的建构方式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好学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对那些主动参与意识较差的学生,要尽量肯定合理的部分,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约翰・洛克认为,“教师的任务不在于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全都给学生,而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知识和尊重知识;在于当学生愿意学习时教会他正确的求知方法和正确的自我改进方法”[3]。尽管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操作中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深入实践和探讨,然而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道路上,是教师为自己设置的问题――如何提高自己的问题探究式素养和技艺。
参考文献:
[1]李葆嘉.为母校题词[J].东台县中学六十周年校庆专刊1925-1985,1985:46.
[2]Sadhana Puntambekar,Janet L.Kolodner Toward Implementing Distributed Scaffolding:Helping Students Learn Science from Design[J].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05,42(2):185- 217.
(一)修订“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
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教学类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学校要求修订了“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修订后的新大纲有了以下变化:
1.新大纲在确定课程目标时,更加关注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课程目标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接轨,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置。改变了以前只重知识传授的目标指向,更重视教学能力培养和教学方法的训练目标。
2.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学生教学能力形成为核心,以传授最新教育理念为出发点。改变了章节式教学结构,以专题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共设16个理论教学专题和一个教学能力训练的实践专题。每个理论专题在1-3次课内完成,实践专题(20学时)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修改后的大纲将理论教学重点放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最新语文教学理念、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教学设计、说课与评课等方面,并在学生实践专题中完成学生讲课、说课的实践和指导。这样的改变力图通过“语文教学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学会基本的教学设计,能进行不同类型文本的教学,初步形成一定的教学能力。
(二)改革“语文教学论”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论”作为必修课,多年来的教学传统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教学录像示范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理论学习多,课堂研讨和教学实践少。2013年课程改革后,实行分班授课,教学方法上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基本上是三线并行:课前5分钟练习、教师授课与案例分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学实践。
1.课前5分钟练习,让学生初次体验登台讲课的感觉。每次正式上课前,按照学号每班一个学生讲课5分钟,教师点评。教学内容自选,要求讲课内容要有知识性,讲课结果作为平时作业成绩记录在案。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在讲台上讲课的感觉。
2.教师授课,理论讲解与课例观摩并重。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讲授课程内容,课上注重联系学生学习语文的经验,并辅以教学录像和文字课例观摩分析,学生观摩后评课并写出课评,作为平时作业成绩。
3.小组合作学习,由合作探究到真实的教学实践。在学期后半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课外时间,每周一次在教师能力训练中心共同备课,学生各自分工合作,最后每组指定两人分别做讲课和说课,所有人的活动按照参与情况赋分,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总分,整个活动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在课程结束时,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进行短时训练,每组推荐的优秀者可以模拟授课50分钟,其余学生观课、评课。这样做既能让学生得到锻炼,同时也便于教师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
(四)继续推行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是廊坊师范学院师范生培养的特色手段,开始于2011年。学生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以20人左右为一组,接受由中学优秀教师和校内导师合作进行的教师职业能力训练。训练内容按顺序有两个学期的基本功与教师入门、两个学期的校外见习、两个学期教学训练与微格教学。基本功和教师入门训练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教师职业特点,形成教师最基本的板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校外见习是对教师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全面认识和了解,包括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班级管理等内容。教学训练和微格教学则是侧重学生的实践过程,是教学理论的运用,也是教学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从教师素质和教育理念到教育教学见习再到模拟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培养了学生的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三年来,通过不断摸索与实践,师生共同努力,导师制也显现出较好的效果,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对学生参与导师制的要求也有了提高,由自愿参加变为必须参加,并要求校内外导师要加强合作,共同实现培养目标。
二、课程改革效果调查分析
为了能更科学有效地进行课程改革,更好地培养学生教学能力,课题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包括2010、2011级语文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调查,2010、2011、2012级导师制辅导调查等,参加调查的学生有558人次。
(一)语文教学类课程调查结果及分析
1.对“语文教学论”课程改革的认可度较高。对于“语文教学论”的教学内容,2011级和2010级有18.4%的学生表示很满意,有76.9%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但有5.3%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不满意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趣味性不足、实用性不够强几方面。对于“语文教学论”教学方法表示很满意的学生是16.8%,比较满意的学生是69.5%,另有13.7%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不满意集中体现在理论讲授多、学生实践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比较少、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几个方面。
2.对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强烈的期待与选课结果的背离。调查结果显示,2011级和2010级学生有66.25%的人表示想选择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如果把教师教育模块内的课程作为自由选修课,有81.4%的学生想选修学习。但事实情况是,学生在选择模块课程时更多地选择了文学模块和语言模块,而非教师教育模块。调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学生认为教师教育模块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趣味性和专业性不足。文学类课程因有作品赏析和作者生平经历而显得有趣味,语言类课程更是学生心目中当然的专业课,而教学类课程是边缘性课程,不受重视。第二,学生对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缺乏充分的了解。由于是新调整的课程,学生选课时对每门课程的内容不是很了解,担心这些课程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弱,也担心在能力方面得不到很好的锻炼。所以选课时只有部分有兴趣的同学选择,造成每学期都不够开课人数的状况。第三,考研方向影响课程选择。三年级和四年级是学生考虑考研问题并开始进行准备的时候,他们在选择课程模块时,一般会选择和自己的考研方向一致,这样有利于积累知识,有助于考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考研方向以文学和语言为主,教育教学方向的考生比较少。
3.对课堂教学实践的渴望。2010级和2011级平均有71.9%的学生认为,实习前非常有必要进行试讲。在学生建议的内容中,“实践”都排在建议的第一位。他们建议: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要增加实践课,要理论联系实际;“语文教学论”教学内容要增加实践环节,要多使用案例,联系语文教学实际,必要时要安排到中学进行试讲;“语文教学论”的教学方法要增加学生活动,要在学生讲课实践过程中指导学生,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这种现象充分体现出学生对教学实践有非常强烈的渴望。他们对于教学理论没有什么兴趣,而对于教学实践活动却非常积极。
(二)导师制调查结果分析
1.参加导师制的目的明确指向获取教学经验。2010级95%、2011级97.1%、2012级96.3%的学生都以获取教学经验作为参加导师制的目的。另外,最希望得到指导的内容位列前三的是教学方法与技巧(46.2%)、教学经验(34.23%)、学生管理与沟通(23.05%),还有获得教学实践机会也是学生非常看重的方面。这几方面也都侧重于教学与管理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个结果与语文教学类课程调查结果互相印证,说明学生对教学实践机会和获取教学经验有非常强烈的渴望。
2.学生参与导师制积极性高,但活动主动性差。2010级自愿参加136人,2011级68人,2012级全员参加113人(学校规定)。每次都能按时参加导师组织的活动的比例为67.7%,有时不参加活动的比例为31.06%,只有1%的学生从不参加活动。但是,能主动到中学向校外老师请教的只有19.05%,不去主动请教的有57.8%,偶尔会去请教的有23%。与他们希望获取教学经验的愿望相比,获取锻炼机会的行动却显得非常被动。
3.导师制指导内容设置满意度较高。对导师制设置的指导内容表示很满意的三个年级平均是23.5%,比较满意的平均是59.1%,不满意的平均是17.56%,这是由于个别教师指导不力造成的。对于辅导收获的大小,平均有19.18%的同学表示收获很大,收获比较大的占39.54%,一般的占33.25%,没什么收获的占8.04%。
4.导师制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集中。一是学生真正实践机会很少。在“教学训练与微格教学”阶段,多数指导教师没能很好地组织小组内的模拟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试讲的比例只有22.4%。二是部分指导教师没按要求开展活动,主要表现为活动内容没有规划,活动次数不足或没有活动。三是对学生没有严格管理,学生是否按要求参加活动,教师并没有严格要求,基本凭学生自觉自愿。四是学生对导师制辅导内容和要求缺乏必要的了解,以至他们不知道自己每学期应该做什么。
三、改进措施与改革前瞻
(一)改进教师教育模块选课方式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对他们教学能力形成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模块课选课之前,应该集中对模块课程进行详细说明,内容包括课程设置的目的、课程的主要内容、授课的主要方法、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授课教师的基本情况等。另外,选修课程的选择方式不应该是单一的模块或自由选修,可以尝试多种方式。
1.模块选择与自由选择相结合。模块课设置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未来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但现实是学生在三年级选课的时候对自己的未来还比较茫然。考研还是就业?做教师还是考公务员?当这些问题还没有确定答案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和课程的特点对课程选择就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模块课程的缺点是选择一个模块就要放弃其他模块,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以采用模块选择和自由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即学生选定一个模块之后,其他模块课程可以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2.模块课程与限选课程相结合。教师教育模块有些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教师技能训练”。因此,无论教师教育模块是否能正常开课,无论学生选择哪一个模块,这门课程都应该作为必选课,以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学技能的系统训练,这也是此次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目标。3.重新组合模块选修课程。取消模块限制,在三个模块课程中任意选修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课程,每学期每个模块选修课程不少于1门。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未来需要,又可以兼顾学生学习兴趣,无论考研还是就业,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内容。
(二)课堂教学增加学生实践比例
“语文教学论”在原有改革的基础上,要给学生更多实践机会。
1.增加小组合作的内容,丰富合作活动的形式。学生按照每7人一组的标准进行小组合作,合作分为三种形式:一是课堂上分组进行中学语文教材分析,学会备课。二是以小组为单位备课讲课,小组合作准备1课时的教学内容,推荐本组同学进行说课和模拟讲课。三是每个学生另外准备15分钟课程进行视频录制,同组同学模拟中学生配合课堂互动,录制的教学视频经过教师评判赋分,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这个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模拟授课,且大家互为师生,真切体会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角色的不同特点,思考语文教与学的规律。
2.增强教学视频观摩后现场评课的力度。结合所讲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增加中学语文教学视频观摩的次数,并由学生和教师进行现场评课,评课内容结合语文教学理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印证。这样既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语文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体会。
3.学生讲授和讨论“语文教学论”课程内容。对“语文教学论”中的某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备课讲课,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思考关于语文教学的问题,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开拓自己的视野,也锻炼讲课能力。对于某些新的有争议的观点,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三)进一步加强校内外沟通与合作
双导师制的实行为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学生受益匪浅,但也存在多种问题。为了能提高导师制的辅导效果,应该进一步加强校内外的沟通与合作。
1.对学生进行导师制宣传与说明。有些学生对导师制的要求并不明确,更没有认识到导师制的重要意义。因此,校内导师应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导师制的宣传和说明,介绍每一学期的指导内容、目标和要求,学生可以按照要求评价校外导师指导的质量,以便改进存在的问题。
2.加强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合作。按照学校规定的教师职业能力训练要求,校内外导师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指导方面要充分合作。比如,校内“语文教学论”课程开设的学期,是学生进行校外教学观摩的阶段,校内导师可以在讲授了教学的基本原理之后,让学生去校外导师处进行观摩,记录校外导师教学的过程;或者由校内导师布置教学设计的作业,学生的教学设计由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校外导师根据要求给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由校内导师监督执行。这个过程既符合学校双导师制的设计初衷,也能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改革
从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诞生,到今天只有半个多世纪,然而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已经覆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学校和家庭。由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结合起来的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社会的第一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技术基础和保证。从掌握计算机这个"人类通用智力工具"的必要性来看,同学习语言、文字一样必须从娃娃抓起。计算机教育,尤其是计算机在中小学的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而有关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也显得势在必行。
一.信息技术课内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
计算机普及教育推动着教学体制的结构性改革。大量实践表明,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课内外结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对学生的计算机教育要达到基础知识普及、科技素质训练、培养计算技术后备人才的多重任务,因此要课内、课外并举构成一个有机配合的整体。
⑴.课内教学要完成对青少年的计算机知识普及。首先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及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增长对计算机的基本了解和爱好,能适应学校教学中逐步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的要求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本人担任高一年段的计算机教育课程,所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正是重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主要讲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应用、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技术(五笔字型)、Word2000文字处理系统,VB程序设计基础等。
计算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要重视理论知识与上机相结合。
⑵.校内、外的课外科技活动要为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提高的条件。更好作到计算机理论与上机相结合。我校一直重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并且取得好成绩:数学、物理、化学等都有全国、省、市竞赛中获奖的。电脑兴趣小组才刚刚起步,就有喜人的好开端。晋江季延中学在近四年"中国电信杯"信息学竞赛中三次取得了初中组团体第一、两次取得了高中组团体第一、个人奖第一的好成绩。而且信息技术会考也大面积的丰收,今年高一所有学生将参加福建省信息技术(二级VB)会考。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经过我们的努力,以后定能硕果累累。我曾设想,中学也象大学一样,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将机房向有志学习计算机的老师与学生开放。当然这样可能产生人多、设备不够的矛盾,不过凭"机票"上机能解决此问题,我校目前每天中午与周末免费开放电脑室让学生上网进行"研究性学习",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知识,也加强了信息技术的学习。目前中学有繁重的基础教育的任务,可能会对其他学科在时间上有小的影响,但若真正推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加强计算机教学正是其有效途径。而且能真正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素质,从而给其他学科带来好的影响。
二.关于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六点建议
现在教育体制改革正大力推行,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
1.关于信息技术课的地位
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龙头,它的出现和发展,把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创了一个技术革命的新时代。计算机把人从重复性的或有固定程式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人类智能获得空前发展。科学家们曾预言:计算机科学将是继自然语言、数学后的第三位的,对人的一生都是大有用途的"通用智力工具"。正因为如此,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大趋势。在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是提高人才科学素养的需要。过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恐怕不行了。社会向前发展了,跨世纪人才的科学素质应有五大支柱: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近年来国家教委提出了在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的规划,强调了计算机在中小学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十分重要和正确的,也真正体现了小平同志曾说的"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的地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⑴.计算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知道当今社会计算机的普及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计算机教学。我们肩负着"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
⑵.对已有的计算机房加强管理,让设备发挥最大效能,而不是应付上级检查或为了提高学校名气的单纯的"摆设"。
⑶.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狠抓计算机教学效果,干出成绩,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看得见"有投入必有收成"。
⑷.保护和调动计算机课程教师的积极性,在考核、晋升、进修等方面与其他学科等同对待,甚至优先考虑。
2.关于课程结构与课时调整
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比较重视分数。时常用考试来刺激学习,"考试是法宝,分数是命根"仍在一定程度上起很大的作用。计算机课决不能再循老路。计算机应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实践学不会,不实践学了也没有用。针对这一特点,计算机课程应以实践为主,精讲多练,让练的比重大于讲。
一个中学生坐在计算机前,他所面对的不是一般的物理仪器或化学试验装置,而是他可以用来进行学习、动手实践和进行构思与创造的环境。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还有创造能力的培养都可以借助于这个环境来实现。
鉴于目前中学生负担比较重的情况下,不可能拨出很多计算机课时,因此必须通过教学改革通盘考虑。比如有的课的部分内容可以利用计算机上,计算机课的作业也可以用于解数学题或物理题。总之,在中学开设计算机课,决不是仅仅多了一门课,给一些课时的单一问题。教育部门及学校都应做好课时的适当调整。中学计算机教学每周至少应安排2课时,才能满足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操作的需要。
3.师资培训:
面对计算机普及的大潮,师资水平的提高显得越来越迫切。目前计算机课的教师紧缺,真正计算机专业人才不太愿意到计算机教育第一线。大部分中学计算机教师是从数学和物理课转过来的,多数人边教边学,非常辛苦。加之计算机学科的知识更新极快,更加使这些老师难以胜任。为此,师资培训工作很有必要开展起来。我们从事计算机教育的老师,特别是中小学老师深感计算机文化交流的范围太小,须知搞计算机工作绝对不能闭门造车,所以迫切希望教委能多给我们一些培训的机会。
师资培训还包括对其他非计算机行业老师的培训。我校就经常利用假期对青年教师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与培训,学校规定每周六下午为学习电脑日,早在1997年就对全校教师大规模进行电脑培训,部分老师不只通过了全国计算机一、二级考试,掌握了计算机入门知识,以及一般教学软件的使用知识,如:Windows98、Word(wps2000)、Excel、Powerpoint、IE5网络浏览器、E-mail电子邮件等。现在几乎所有老师可以通过电脑编辑打印试卷,为真正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而精选试题,精讲精练,所有教师都能使用校园网络系统辅助日常教学,大大推进了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的应用。这样既提高了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又让更多青年教师能参与到计算机教学中来,从而更好推动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展。
4.要把计算机做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学校。
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沿续了几百年,这中间有过改革,但从总的投入产出的教学系统效益看,其能力接近饱和,已经不太适应新的形势。作为新体系的物质方面的支柱,历史地落到了信息科学的头上,这里最重要的是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势在必行,也已成为发达国家的趋势。科教兴国,重点首先是教育。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支持环境要定位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当然,限于国力,我们不能想像全国80万所中小学全面铺开,但我们又不能不开始试点。先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始试点工作,不然,我们还会贻误时机。使我们感到高兴的是我们学校算走在前列,为了推行"素质教育",我校花了大笔的资金添购新的电脑设备,还搞起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我校真正成为"窗口学校"、省重点侨校。
5.加强学生信息化教育,有效使用校园网络系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为了加强学生的信息化教育,还必须更好使用校园网络系统。只有学生的信息化教育水平提高了,学生才能主动接收并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学习,相反,只有加强信息化教育,才能更加有效使用校园网络系统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服务。当今发达国家都把信息化教育摆在首位,我国信息化教育也必须加强,我们学校在信息课教学中不只是教会学生"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操作",还把"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所提供的强大能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作为重要内容,让他们能主动有意识地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学习更多的新的知识。早在几年前我校就将计算机列为了必修课,学校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和网络兴趣小组,在福建省中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竞赛方面成绩十分喜人。我们还建立了一支学生计算机管理员队伍,他们不仅能在日常的计算机教学中承担管理计算机的工作,而且能指导其他学生学好计算机。同时他们也能很好使用和管理教室里的终端设备。
6.以国际互联网为拓展,建立学校网页、班级主页、师生个人主页,从而开展"自主性学习"。
在校园网络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同时,我们以国际互联网为拓展,建立学校网页、班级主页、师生个人主页。学校网络系统对外通过高速光纤(10M)宽带网专线24小时全天联接Internet网,季延中学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址:),网页全面介绍了学校各方面情况,开设了领导机构、光辉历程等栏目;有的教师从互联网上找到相关的资料,为做课件服务,也制作教师主页,把所教学科的一些具体内容送到互联网上,给同学们开辟了一个永不落幕的第二课堂。学校每天晚上对教师开放网络教室,中午对学生开放,让他们能上网主动参与网上文化建设。还专门组织成立了网页制作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班级主页(比如《演义二班》)和一些优秀的个人主页。同学们从国际互联网中学习到了更多新的知识,开展"自主性学习",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使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愿全社会多关心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改革,为"科教兴国"献上一份厚礼。
以上仅仅是本人在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建议,希各位领导与同仁们指教。
参考文献
1.吴文虎主编:中小学计算机知识辞典
2.吴文虎主编: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理都有一些需要,当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实现。学生只有满足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互敬、合作的需要后,学生才会因此自尊、自强、自重,甚至才会自信,才会感到自身的价值和人格尊严得到承认,才会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避免无所谓的争端、烦恼和恐惧。因此,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理念强调师生平等,要求要构建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平台,师生在坦诚,互敬互让的环境里共同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英语教学,不仅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语言交流,更是三者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谐的师生关系事关课堂教学的能否顺利。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法,允许学生出现错误,鼓励学生创新,倾听学生心声,启发学生心灵,让学生思维的翅膀得到自由飞翔,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天地里有更多的训练和创造。师生之间有了心灵的默契,教学才不再是枯燥的灌输和接受,而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愉快学习。
二、构建学习方式的和谐——合作共享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的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交流氛围。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并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合作学了小组学习外,还可以打破课堂的空间观念,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组合学习。
英语学习是一门语言交流的学习,学生的课堂交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是学生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允许学生独树一帜,激励学生求知欲望,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这必然要求师生互动,交流合作,否则,语言就得不到训练,语言在教学中就成为枯燥无味的东西。
合作学习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对于教学来说,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合作学习应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感彩,从其整个过程看,感彩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其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通过互相帮助影响别人的需要,又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当然,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合作效果、讨论焦点、认知过程等等,灵活运用教学环节,在学习中合作与共享,满足学习心理需求,在合作学习中感受快乐与成功。
三、探究教学过程的和谐——自然流畅
完美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的,它给人的感觉往往是高山流水,一泄千里,一气呵成。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学中无论是运用课文中美的东西去感染学生,还是教师组织教学的艺术美作用于学生,都要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让学生将规定的学习功课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可见,课堂教学的艺术应该在增强学生积极参与意识,提高学习兴趣,领略成功的喜悦,在情景交融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展示的不仅是他的语言、板书、教态,更重要的是要展示他的思想,他的组织魅力。教师要通过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响、节奏、图象等手段,创造具体、形象、直观的审美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优化学生的认知活动。我们往往佩服一些脱口秀的节目主持人,他们语言自然流畅,天衣无缝,现场气氛恰到好处,应对观众轻松自如,时刻吸引着观众的注意。我们教师也应学习一些主持本领,把英语课堂当成一次节目展示和美的享受。如某老师在上到“用英语询问时间和在一定时间内从事某种活动时”,为创设语言情景,拿到一只挂钟教具,一边转动时针一边让学生机械地跟着读:“What''''sthetime?It''''s….”从一点一直读到十二点,然后再学习一些从事活动,如:getup,gotoschool,playgames,gohome——直到gotobed等。由于学习活动处于机械被动状态,情景因缺乏意义而失去活力。所以,教学过程应注意时间、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有机统一和自然衔接。
四、设计课堂内容的和谐——丰富有效
课堂内容的单一性简单化,学生会感觉到索然无味。新课改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体验语言的运用。”英语课堂如果一味枯燥地诵读,学生会很快就失去信心,所以,丰富英语课堂内容必不可少。课堂内容应围绕中心主题、关键词、句、重、难点突破,创设接近生活的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可组织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可运用实物、图片、简笔化、教具等巧设情景,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和语言能力;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寓教于乐;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创设动感情景,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而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语言基本技能也得到训练,使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得到培养,并为实现英语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巩固和强化课堂教学的质量。
总之,转变教师角色,适应新课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以人为本,充分挖掘课堂潜能,潜力研究教学方法,精心实施教学行动,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才能不断提高娴熟的驾驭课堂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和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肖之芳.《新世纪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M〕.山东教育.2003(10).
[2]陈爱娣.《让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J〕.福建教育.2003(5).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师生关系及教师的作用
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并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展开讨论。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不断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及时揭示那些出现在学生中的新颖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
二、中学数学教师应做角色转变的准备
首先,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学过的,也有内容是教师没有学过。为了适应教学,中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数学文化课的开设,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中学数学教师要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它相关学科的应用等。也就是说数学教师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三、教师施教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是初中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语文教学改革,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保障,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以下,笔者就对新课改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一、精彩课堂导入,引发学习热情
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开始,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新课改实施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堂导入的设计,可以深入语文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兴趣为学生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主动性。
以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在授课之前,应深入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钻研教学内容,然后可以借助网络查阅下载相关的教学资料与素材,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并借其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课前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万物复苏”的春景图或相关的春景视频导入课堂。同时以语言引导学生:“提起春天,我们总会感到万象更新,一切都充满无限生机与无穷力量。正因如此,古今中外才会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描绘春天的美景。如:杜甫《绝句》、王安石《泊船瓜洲》;秦牧《春天的色彩和声音》、契科夫《在春天里》等。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下朱自清先生的《春》,看看他笔下的春与我们见到的是否一样。”然后,教师可以借助课件为学生介绍作者资料与课文创作背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另外,通过以上形式导入课堂,有助于引发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兴趣。
二、优化语文课堂,营造学习氛围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为保障学生语文分数,促进升学率的提升,通常采用单一、灌输式教学方法开展语文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将学生做为了学习机器,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新课改实施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优化语文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明确自身辅助者、引导者的职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提供有力保障。另外,教师应注重教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以《小圣施威降大圣》这篇课文为例,课文是学生熟悉的《西游记》中的精彩片段,故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播放该段视频,带领学生回顾已知知识。视频播放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如:“从影片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二郎神与孙悟空大战几百个回合,为什么孙悟空总是落荒而逃,难道是因为二郎神比孙悟空厉害吗?”借助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学生表明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出《小圣施威降大圣》这篇课文,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知识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三、加强师生互动,促进自主学习
教学本身就是师生、生生“教”与“学”的互动活动。但在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了互动的重要性。通常以“权威者”的身份主导课堂,采取单向、静态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听讲且不容置疑。这样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新课改实施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并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
教师在讲到《芦花荡》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如:课前,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人数,将班级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按“同组异质”的形式进行分组,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课文阅读”、“角色分析”、“问题抢答”、“课后总结”与“课堂表现”等几个环节,让各小组合作竞争学习。在教学知识讲完之后,教师可以选出表现最好的1―2组给予适当的奖励。通过这样的形式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同时可以为语文课堂注入活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语文学习。另外,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开放性的作业,如:“还原课文情景剧”,让学生分角色将课文内容呈现。通过这样的形式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同r可以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人物特点。
在新课改实施以后,初中语文课堂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越来越多教师开始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为保证初中语文的良性发展,在新时代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改革、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课程实施有三种取向,一是得过且过取向;二是改编或适应取向;三是忠实或精确取向。第一种取向是避开问题,而不是指向目标。第二种取向意在重视课程实施者的变通运用。而第三种取向,则是实施者完全反映课程设计者的意图,不管适当与否,都依样画葫芦。从我国现阶段的各种事实来看,我们的高中语文课程实施遵循了第三种取向,即自2003年4月我国出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来,高中语文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言文教学也有相应变化。
为数不少的教师爱跟风,这就导致语文教育史上出现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两极格局。2003年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文言文是“文”和“道”的统一。在这样的指挥棒下,铺天盖地的文章跳出来指责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只关注“工具性”,即“文”,而忽视文言文的“人文性”,即“道”。大多数文章极力抨击传统文言文教学的腐朽,提出应该在课堂上缩短文言文字词句翻译的时间,更有甚者提倡完全不要这一环节的时间,而是放在课下学生自己完成。新一轮的文言文课堂教学高举人文性的旗帜,整堂课程都只在人文性的感悟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用之于白话文的阅读目标用之于文言文教学中
白话文是在以后提倡起来的,它广泛吸收西方的词汇资源、语法结构,在语言、文字、思想等多层面展开。因而,白话文的阅读目标在于重文理,注重文章的整体感知、感悟。采用白话文的阅读目标来展开文言文教学,就是要求老师和学生抛开文言文的中国特色,采用西方思维方式来教学,打破惯有思维,断章取义,统而概之来完成文言文教学。
总之,将白话文的阅读目标完全应用于文言文教学当中,实行文白混教,淡化了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界限,是以现代文的思路统摄文言文,引导学生重文理而轻文字,使学生的学习零碎而不系统,肤浅而不扎实。
2.将课程标准中的“人文性”、“综合性”极端应用
越来越多的教案表明,现代的文言文教学以凸显“人文性”和“综合性”为主,认为只要做到了“人文性”的感悟,“综合性”的概括,这堂文言文教学就是好的。而“人文性”的综合感悟,又以学生为主。这样的氛围下,我们的语文老师把严谨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散乱的、不系统的、没有指导的所谓“学生主体”活动。老师主要让学生学会感悟,至于怎么感悟,没有明确的说明,也没有办法说明,这样的感悟,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准,老师只有把大家说的都总结起来,最后,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散漫凌乱,对知识没有一个系统的吸收,甚至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学生学的知识完全是错误的。
二、文言文教学与评价的脱节
课程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由于我国国情的原因,我们多采用目标评价,而目标评价又以高考评价为主。
然而,通过对2003-2011年以来的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分析发现,课改以后的文言文教学与高考评价存在脱节的现象。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部分共20分,其中实词、虚词和句子翻译占分14分,内容分析占分6分。2004年文言文部分共20分,实词、虚词和句子翻译占分14分,内容分析占分6分。2005-2011年文言文部分共19分,实词、虚词和句子翻译占分13分,内容分析占分6分。
在全国卷的文言文考试当中,我们发现高考考查的是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和句子翻译的把握,即对文言文“工具性”的掌握和运用,这与当下我们提倡的所谓摒弃工具教学,走向人文圣殿的文言文教学是脱节的。也正是由于如此,越来越多的老师迷惑不解,我们既不能走以前“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又不能走人文体悟的圣殿,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到底该何去何从?老师们的迷惑是有道理的,我们现在的文言文教学有不完善的地方,而文言文的评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样,实施和评价的不同步,会导致文言文教学的进一步衰竭。那么,要解决两者的脱节问题,就应当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做到教学有目的,评价有反馈的双向统一。
三、文言文教学与评价的和谐统一
1.文言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其实2003年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这一目标告诉我们,文言文的“工具性”教学依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能因为课改前这一方面的教学出现滥觞而对其全盘否定,然后在全盘否定的基础上又全盘肯定“人文性”教学,把两者极端化,造成“人文性”教学的滥觞,其危害是可想而知的。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高考学生在文言文这一部分的得分并不高,这不能不说是两极化的后果。
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我们可以借鉴容理诚老师执教《劝学》的案例,正确运用白话文教文言文,这里,我们强调的是用白话文而不是用白话文的教学目标来教学文言文。容老师以文章的第三段为例,通过“听答”、“听写”两种方式让学生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并且理解文言文单音节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再抽取典型的文言句式加以归纳,让学生掌握此段文言文的一般规律。然后,是“训练与测试”,容老师将自己根据《史记》改编翻译的一个白话文故事让学生参考学过的《劝学》第三段翻译成文言文。在翻译过程中,学生精神高度集中,全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有的忙于查找工具书,有的在互相交流,容老师则在旁边适时的加以指导。整个课堂既安静又忙碌、既和谐又高效,既是“工具性”的课又是“人文性”的课,既有学生的主体又有老师的主导,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培养学生使用有关工具书及查找、筛选资料、分析综合资料的能力,又使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学生不仅能熟悉教材中的文章内容,更能读懂教材外的浅易的文言文的内容。
2.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的命题建议:加大主观题比例
为什么同样是语段阅读题,文言文阅读却要遵从所谓的“标准化”让选择题独占鳌头,而现代文阅读题却只有一两道的选择题。难道说我国古代的文本过于艰深导致学生无法用现代汉语阐释?还是命题者在命题过程中忽视了文言文能为学生的文化素养提供给养?由于对于古代作品的评价未必做到千人一面,那么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简答题的优势明显要高于选择题。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可以通过主观题来抒发感想,而阅卷者完全可以采用与现代文阅读简答题相同的批改方式来评判。
高考文言文必须体现文言文教与学的特点,试卷应该重视主观性试题。让学生在考卷中能够发表见解,提出个性化意见,培养学生积极创造的思考能力。只有这样,文言文教学和考试才能真正培养、检测学生的真实的文言文水平和能力,也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语文素养不仅仅是语言的积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一些工具性的能力,还应该包括思想品德、审美鉴赏、知识拓展、情感价值观等人文性的能力。若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从加强文言文的语感教学和语感评价方面入手。
论文关键词:古建园林赏析,素质课,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素质课程的建设是普遍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针对高校开设艺术类素质课,是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艺术类素质课可以使学生健身娱人、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挖掘想象力、开拓形象思维、、增强创造力,同时也是当今高校教育发展方向。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建园林欣赏作为一门精神产品的艺术类素质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领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活动。课程主要是从传统建筑园林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力求深入浅出,以提高大学生艺术情操等综合素质为目的,从旅游鉴赏的角度阐述了中西方古典建筑、城市、园林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从文化渊源、典型案例、历史典故中,提供给学生可以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的并带有趣味性艺术知识和精神粮食[1]。古建园林赏析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类素质课,针对大学素质课教学的现状,怎样提高这种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一起探讨的。下面多年的素质课教学实践出发,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讨论艺术类素质课程的教学。
1 艺术类素质课程的重要性
1.1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素质
由于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相对滞后,大学生在艺术上的文化品位不够浑厚可能导致心理上的不健全,对真、善、美的认识理解出现了偏差。大学生作为高层次的“文化型,创新型人才”应该有更高的审美修养教育论文,特别是气质、情感、涵养、风度、形貌、言谈举止等各个方面都应更加得体。艺术类素质课程的开设是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如古建园林赏析课程,是一门具有景观鉴赏价值和体验自然真谛的综合艺术。课程介绍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演变、特征、美学思想,配制大量鉴赏价值较高的经典案例。
1.2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与创新能力
教育家早已意识到教育需要多一点引导、激励及自我潜能研发,少一点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期刊网。而约翰·海瑞思曾说:“真正的教育就是发现,而真正的教师是勘探者。”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要相互理解、相互促进。所以艺术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清华大学早就实行了“大学生艺术素质必备”,其中一个环节就是没有艺术选修课学分的学生不允许毕业,艺术对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最高境界,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园林赏析本身就是对东西方艺术的一种鉴赏,而经典园林却是设计者创新能力的体现。
2 素质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综合素质课是大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是指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以学生的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为目的,按照因材和因需培养的原则,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方法,能够反映自身专业特色的多种科学的教育。近些年,大学课堂素质课的规模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各类知识的需求,但同时其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2.1 素质课程选择受到限制
综合素质课,顾名思义其价值在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尽可能地塑造相对完善的个体。学校应在综合素质课选修过程中的科学性、计划性问题上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避免“盲目放羊”状况的出现。在功利化的教育背景下,有些教师为了生计去挣“工分”而拣轻避重讲求“效益” 变得更加现实, ,而许多大学生也不是认真规划、合理选择素质课,或者是学校素质课本身就少,学生没有选择余地,导致学生如何拿够规定的学分,如何能轻松拿到学分,怎样不去上课也可以拿到学分还能取得好成绩成为他们追逐和选课的依据。所以像电影欣赏、音乐欣赏就成了学生素质课的首选,而有些真正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却无人问津。
2.2课堂教学质量较差
“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少部分老师对待素质课的敷衍态度对课堂来说是个致命的伤害。据调查,高校有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教育课程的学习,有些教师可能专业学术能力强却没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讲课沉闷无趣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有些教师可能在讲课内容把握上没有抓住重点热点,或者所讲内容太专业化,其所讲并非学生所想听或者能听懂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课堂是学生自身原因,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生动也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种种情况势必造成师生双方配合不够默契。
3 提高素质课教学质量的方法
针对高校素质课教学现状,以古建园林赏析素质课的教学实践出发,本人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研究入手教育论文,为提高大学素质课程的教学的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3.1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进
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提高素质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古建园林赏析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教学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上课时如果像针对专业学生一样讲解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采用理论与经典案例相结合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如“挖湖堆山”“一池三山”的造园手法以四大名园之一皇家园林颐和园为案例,而讲到“欲扬先抑”“开门见山”的艺术法则却用私家园林代表拙政园为案例来分析,用高清图片说明,同学们的记忆深刻,比纯粹理论授课的效果显著。针对古建园林赏析课还可以采用“直观法”教学,把学生带到城市公园实地上课,把公园当作教室,另外“互动式”教学在素质课也应该经常使用,由于素质课多为外专业教师上课,相互交流较少而经常出现老师唱独角戏的情况。要让学生搜集阅读一定量的信息、参加些社会实践活动、搞一些调查研究、写一些小论文等等,来锻炼学生观察、认识社会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手段的多样可提高艺术类素质课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上课一定要能吸引学生的眼神,教学手段单一很容易使学生审美疲劳,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为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各种媒体的组合应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在教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古建园林赏析课程知识丰富,如果单凭课堂的泛泛讲授,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很难使学生对园林艺术的精华产生深刻的认识,上课时除了用大量经典的图片,还可以用高清的视频图像来辅助教学。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不能胜任对各种多媒体资料的快速传递,而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会较轻松地解决这一问题。网络上关于古建园林的知识很多,因此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手段,积极推广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教育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的体验、反思,批判、追问意识以及相应多种能力的养成期刊网。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来思考,思考要与社会人生联系起来,而且要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思路和办法,之后还要进行交流。总之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是提高艺术类素质课的教学效果的保障。
3.2引导学生科学地选修素质课,加强素质课课程建设管理
艺术类素质课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的品味和趣味,同样也可强化其专业及未来职业的针对性教育论文,在课程学习态度上要努力让学生树立这样的理念,认真对待各门课程不仅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更是对国家、社会提高人的素质、培养高素质公民的教育理念的积极回应,从而使其在心理上塑造一种积极的印象。学校应该尽量多开设门类齐全的素质课,在学科专业上加以限制,让学生每学期都有较大的选择范围,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完善其知识结构,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2]。
加强综合素质课课程建设,切实满足师生综合素质课课程建设的需要。加强教师队伍、教材、教学资源及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重点扶植、建设一些具有代表现的课程。把地方文化教育和宏阔的视野相结合,这样的教学要求必须是动态的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编写和教师校本教育的教学状态并形成互动,构成合力,建构良好文化素质课建设理念和机制。每门课程应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攀登到所学学科的高峰。因此,最好的教材就是要使学生以最短的路径到达学科学科前沿。若没有适当的教材可以选用,学校应当考虑编写适合素质课教学要求的特色教材。课程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学校要加强素质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引导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实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真正实现素质课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托.园林艺术[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2]苏志翠.大学生选修综合素质课中的问题、原因和建议[J],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