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09:47:42
导语:在商业银行营销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系营销(relationship marketing)是对传统市场营销组合理论的变革与突破。传统市场营销与关系营销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传统营销是以上世纪60年代美国市场营销学家麦卡锡教授的4PS理论为基础的,即以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四个方面的组合来开展营销活动。而关系营销则是以4CS理论为其基础与前提的。它主张研究消费者欲望与需求(consumerwants and needs),研究消费者为此而付出的成本(cost),考虑给予消费者方便(convenience),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communicatlon)。
关系营销思想的关键在于:企业不仅要争取客户和创造交易,而且更重要的是与客户、分销商、供应商建立和谐的、彼此信任的、互利的、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
作为一种新的营销理念,关系营销在西方商业银行得到了普遍关注。西方商业银行积极运用关系营销进行经营管理,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认为,关系营销是他们能够立足于市场同时保持竞争优势的出路,并将关系营销作为其营销方式的主要手段。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银行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引入新的市场营销的理念。
推行关系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关系营销理念的认识
花旗银行在产品创新和保持竞争优势时,更注重与客户关系的维护与管理。花旗在全球市场上,将自己的服务标准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既注重了品牌形象的统一,又融入当地语言风情,花旗正是运用良好的关系营销使其成为全球银行业的典范。我国加入WTO后,众多优秀外资银行携资金及先进的管理模式与我国商业银行展开竞争。2002年3月,南京爱立信公司在交通银行不能满足其“无追索权应收账款转让”业务需求后,转而与汇丰银行展开全面合作,贷款金额达19.9亿元;4月浦发杭州分行优质老客户庆丰印染在归还所有贷款后,转投到上海的一家外资银行。面临优质老客户的流失,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摆脱过去陈旧的观念,摒弃高息揽存、压低费率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认真反思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使关系营销成为增强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主渠道。
2.缺少有序的市场环境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用其优秀的产品及良好的服务理念与我们争夺国内的客户。国内商业银行为了留住老客户,采取某些无策略的营销方式,如变相的高息揽存、降低贷款和中间业务费率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这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既没有突出各商业银行自身的优势,又造成盲目低层次竞争,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同时损害了银行的品牌形象。
3.个人作用被夸大
商业银行在现阶段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不完善的考核体系过分注重了个人在营销中起的作用。由此产生的现象是“人在存款在,人走存款走”,没有使银行与企业形成一种真正的鱼水关系,相互之间的忠诚度降低。
4.营销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人员大多保留着以前计划经济时期的“脑袋”,对科学营销观念的漠视造成了营销人员知识面狭窄,那些靠拉关系拉来存款的人则不思进取,不善学习,这样参差不齐的营销队伍阻碍了银行经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推行关系营销采取的措施
1.细分目标市场,吸引新老客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金融业的需求不断变化,要求商业银行不断地开拓自己的业务范围,不断地增加市场上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供给量。但是业务的开拓和产品的增加,必须和市场的需求相吻合,否则,带来的必定是成本的增加,利润的降低。将目标市场细分,可扬长避短,发挥特有优势满足客户需求,在开拓新客户的同时留住老客户,使银行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
2.培养专业素养,提高从业素质
员工是银行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客户关系的直接经营者。以人为本实施营销战略,是现代关系营销思想的核心。由于银行营销人员是客户的直接接触者,银行经营者的思想、观念、决策都体现在营销人员的日常工作和行为中,银行营销人员是银行营销活动的首要对象。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首先在提高专业营销人员素质上下工夫。不仅要对员工的思想品质进行教育,提高职业操守,还要重视营销人员的专业学习。
1盲目竞争,营销服务定位不清晰
市场是银行产品最终实现价值的地方,正确营销客户是商业银行网点营销活动成功的关键。差异化营销是未来国内商业银行网点抢占市场,赢得客户资源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资产支付服务、获取现金服务、银行贷款服务、金融顾问服务和资产安全服务。但是如果所有的商业银行提供的这些服务基本不存在差异化,所推出的金融产品市场定位不够清晰,在所有的业务领域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各家商业银行业务不精、产品趋同,而产品的过度同质就会不可避免地引起恶性价格竞争,相互压低各自的利润空间。
2银行经营网点营销策略分析
2.1准确判断客户类型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商业银行具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但是客户质量却参差不齐。因此,在银行网点的日常工作中,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就必须充分关注每一位进入大堂的客户,从客户迈进银行大堂的第一步,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就要分析该客户可能产生的诉求,了解客户诉求是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展开营销的基本,也是银行网点工作人员与客户沟通的纽带,分析客户的潜在诉求有利于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发展商机,为成功营销客户做好充分准备。而通过其外表举止分析客户性格及特点,为下一步的营销与服务做好铺垫。通过“望”观察客户的行为举止可以大致分析该客户的性格特点,在营销过程中,如果银行网点工作人员能够准确地分析该客户的性格特点与客户类型(老虎型、猫头鹰型、鸽子型、孔雀型),结合其诉求就可以制定符合其特点的营销策略。通过营销中的“望”的有效利用,银行网点工作人员不仅可以降低不必要的客户投诉,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银行网点营销能力,最终提高经营网点乃至整个银行的经济效益。
2.2进行有效的客户沟通良好的银行营销人员并非仅仅是能把自己的金融产品夸赞得天衣无缝,而是根据市场需求理论,及时发现客户需求才是营销的关键,因此在网点日常营销过程中,充分了解客户诉求,成为客户最忠实的“听众”,才是营销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忽略了客户的基本诉求,而只是一厢情愿地为其推荐其本不需要的金融产品,势必会造成客户的反感,这必定会导致营销的失败,甚至会引发客户投诉,最终导致客户转移资产到其他银行而失去该客户。因此,网点的营销人员在营销过程中必须学会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细心了解客户的困难,洞察客户的需求,从而进一步与客户进行沟通,并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推荐金融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客户的基本状况,为其推荐潜在购买产品,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营销效果。在营销过程中,只通过倾听客户的诉求与解释,银行网点工作人员难以了解客户最迫切与真实的需求时,营销人员就必须通过“问”的方式来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当然,营销人员在问的过程中要讲究方式与方法,大声的质问与漫不经心的询问都是营销过程中的大忌,这样的询问方式不但不能够让客户准确的表达其诉求,而且很可能引发矛盾与投诉。所以,在营销过程中,银行网点的营销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能够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专业化的营销话术对客户进行询问,使客户可以与银行网点工作人员近距离的交流,尽量让客户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将有购买产品意愿的客户作为营销的重点,通过有效的询问,着重挖掘客户的购买潜力,并选择最佳时机,以最恰当的方式向客户进行营销。比如,对办理汇款业务的客户,可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营销给客户;对办理大额存取款业务的客户,可将金卡、白金卡营销给客户等,从而提高营销的成功率。
1.1粗放型的商业银行营销战略
我国商业银行在营销策略上还属于一种粗放型的管理,主要表现为还缺乏一套完整的Probe市场调查——Partition市场细分——Prefer市场选择——Position市场定位管理机制,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开发和利用远不能令人满意,同时也使得市场定位、产品策略出现偏差。例如最近新推出的产品:商业银行跨行存取业务,由于缺乏市场调查,导致业务费用远远高于客户的期待,导致产品使用率不高。
1.2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组合(4P)策略过于单一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的价格策略与促销策略上。价格策略方面,衍生金融产品、个人资产业务、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软肋,所以目前收费项目较少。但是在收费项目上,显然缺乏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导致针对性差,没能体现出“二八定律”。在促销策略上,目前商业银行采用较多的是广告促销策略,但是在销售促进、公共关系等促销手段的利用上,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
1.3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营销程度相对较低
以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中的中国银行为例,它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2004年中行资产和利润分布分别为:中国内地为78.06%、74.62%;港澳地区为24.47%、23.79%;其他境外地区为5.5%、1.59%,尽管中国银行在港澳地区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拥有数十家海外机构,但是总体业务占比较低,而其他三大商业银行该比率则更低。
1.4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策略观念相对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策略观念相对落后。例如,部分银行营销过程中,片面追求“关系”忽略真正意义上的关系营销;一些银行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采取一系列不正当的做法,“拉关系”甚至违规操作。忽视客户在服务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服务提供与客户要求脱节;银行更多地市关注员工是否严格按规定办理每一项业务,缺乏与客户的沟通与互动。
2我国营销环境战略的SWOT分析与外部经验借鉴
2.1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的SWOT分析
(1)SWOT分析原理。
SWOT分析理论是企业战略分析的常用方法,它是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en)的分析,从而形成企业的发展战略(详细见图1)。
(2)我国商业营销营销环境的SWOT分析。
根据我国实际环境,可以得出以下商业银行环境分析矩阵。
通过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环境分析不难发现:①我国银行的外部机遇大于威胁;这直接告诉我们,加入WTO后,尽管我国银行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机会大于挑战,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提高其核心竞争力。②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劣势大于内部优势,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营销手段、营销战略、营销配套管理组织方面均处于绝对的落后地位。仅有的优势根本不足以弥补大面积的技术落后,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商业运营过程中应采取WO争取型战略,以抓市场机遇为主,通过不断弥补自己的先天缺陷,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2.2国外商业银行营销战略借鉴
(1)美国商业银行的营销管理模式。美国商业银行的专家认为,银行经营的危险就在于只埋头办理传统的银行业务,而放弃对银行的监测工作,银行只有通过后者才能鉴定当前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客户的需要。为此,市场营销活动应主要致力于:①一揽子的服务方式,即系列化业务服务。为了适应客户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不同情况,美国商业银行将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进行配套,以从整体上满足和解决客户的各种需要。②针对性的服务方式。围绕客户需要,同时,这种服务还向客户提供集业务员、咨询员、情报员为一体的“个人银行家”,负责对客户的财务状况提供咨询,并对客户所需的金融服务项目作出安排,帮助客户处理遇到的困难。③关系营销。就是建立起跨越多层次的职能、业务项目和地区、待业界限的人际关系。“关系经理”不仅推销银行传统业务,而且还为客户提供并办理新的业务,使潜在的客户变成现实的“用户”,成功地实现账户渗透和业务的发展。此外,美国商业银行还注重加强公共关系,这是赢得公众好评是银行服务的基础。(2)日本商业银行的营销管理模式。日本国内的学者认为,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日益推广和普及、市场准入障碍的消除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加入,金融服务业将不可避免地沿着制造业和零售业的路子发展。大型集成化金融机构并不总是处在有利的盈利地位,对于专门从事某个领域的小金融机构和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银行业来说,依然有大量的商业机会。因此,商业银行为了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经营理念必须转向用户导向,建立“耳目商店”掌握顾客喜好的最新变化,开拓潜在的市场,重组面向用户的分支网点,建立有效的推销渠道。通过重组业务结构,发挥银行的内部潜力。金融机构要引入研究和开发的概念,加强业务领域中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发展以信息系统能力为基础的“内部办公室业务”,企业可以通过委托银行办理事务性工作,降低其劳动力成本和信息领域的投资支出,从而使经营活动更趋合理化。
3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转型的对策建议
3.1在营销竞争战略上,以WO战略为主
通过SWOT分析,已经知道我国银行的外部机遇大于威胁,内部劣势大于内部优势,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商业运营过程中应采取WO争取型战略,以抓市场机遇为主,通过不断弥补自己的先天缺陷,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3.2市场细分基础上,注重营销组合策略的灵活选择
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以业务品种为载体,进行个性营销。银行面对的是众多的客户,它们对产品的需求存在着差异,不仅仅体现在金融产品的类型和档次上,而且体现在对利率、费率和销售方式的不同需求上。因此,没有一个银行能通过一种营销组合策略能够满足所有客户的所有需求。因此,只有将市场区分为更细小的市场或客户群体,或区分为具有不特征的目标市场,实施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而且根据自身的战略定位,判定和选择相应的市场组合,才能做到银行营销的市场定位准确,从而达到营销的预期效果。
3.3加强金融品牌营销,强化银行品牌形象
金融品牌营销就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对金融产品的品牌的创立、塑造,树立品牌形象,以利于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也如一般流通行业一样,具有服务需求弹性大、提品的同一性和易模仿性等特点。我国商业银行想要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形象与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
3.4注重营销策略的选择
我国商业营销要在营销策略上逐渐寻求突破:例如关系营销、绿色营销、文化营销等手段。例如花旗银行的营销除了突出服务意识之外,还特别突出塑造成功的形象,这对年轻顾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化因素的注入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营销潮:一是有助于传递金融企业的差别优势。金融产品的趋同现象当前非常普遍,在众多模式化的宣传中,脱颖而出形成差别优势已成为金融营销的共同追求。而文化因素的注入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金融广告中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可有效地区别于竞争对手。
3.5注重目标市场的细分
任何一家商业银行,不可能满足所有客户的整体需求,不可能为某一市场的全体顾客服务。相反的,商业银行必须确认市场中最具有吸引力,且最能有效提供服务的市场区划,满足一部分人的某种需要。一般把这种商业银行选定的服务活动的对象称为“目标市场”。商业银行在目标市场战略中应分为两步:(1)通过金融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2)市场定位,拟定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位置。
参考文献
[1]刘永章等.银行营销[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1.
[2]陈小宪.全面开放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中国金融,2006,(23).
[3]范云峰,张长建.银行营销[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6.
[4]李元旭.中国非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0(3):41-46.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放弃了原有传统的经营理念。银行纷纷引进市场营销理念,努力创新金融产品,改革管理机制,初步形成了当今的以市场为取向,顾客为导向的服务型金融机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商业银行需要改进市场营销方案,成为更加完善的、以顾客为中心的、实质人民生活的金融机构。文章就产品创新、关系管理、促销组合方面谈谈对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看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产品创新;关系管理;促销组合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它拥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特点,这便导致了商业银行以市场需求为指导的经营理念的诞生。面对着顾客导向型服务需求的日益凸显和行业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及时地导入了市场营销的经营理念,运用市场营销组合,市场细分策略,客户关系管理及营销环境分析等,力求达到从根本上转换服务方式,创造无限市场需求,永续性经营的愿景。
一、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产品创新快,产品组合复杂化
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及衍生工具,种类加速多样化。创新产品给予顾客更大的选择空间,能过更好的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但是新产品的成功上市必须要经历创造构思,筛选分析,商业化和全面推广,其后还需不断监测,才能成功运行。因此新产品的推出需要大笔资金和时间,同时必须担当一定的风险。
以产品为基础的产品组合形式,日益增加。组合产品的营销不仅避免了新产品的弊端,同时又因为是使用成熟产品来组合,可以跳过产品投放市场的第一阶段――投入期,产品组合可以直接进入成长期。产品组合较之于新产品给人们以“似曾相识”的感觉,客户对组合产品具有认同感。但是产品组合的过于活跃也会给市场营销带来困难。例如一些对金融产品方面了解较少的顾客,会因为组合产品的复杂性而放弃投资。虽然银行营销人员在推销产品时也尽量简化操作流程和运作模式,可是消费者客在“接近――回避型”的动机冲突中,选择了后者的几率远远大于前者,这为产品组合的推广带来阻碍。
(一)顾客关系维系有所改善,但仍待改进
商业银行从以前的被动接受顾客,转为今天地主动保留顾客关系。将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二八”原则运用到商业银行中来。即是:银行80%的效益来自20%黄金客户,20%的效益来自80%的一般客户。这一原则是银行加强客户关系营销,细分市场的主要依据。但要遵循此原则,就涉及到资源的不平均分配,即很多优势资源都只能被20%的顾客所享有,而余下的80%顾客收益较少,很可能造成潜在20%顾客的流失。商业银行的现状是,一方面银行服务人员对小额存款项目嗤之以鼻,服务态度不够好。由于口碑效应的显著作用,会造成了大批潜在客户的流失。另一方面,对20%的黄金顾客,虽然配备专业的理财人员与其保持“一对一”的关系,但是力度普遍不够,顾客忠诚度不高。
(三)促销组合快速应用市场,但人员促销需要加强
银行的市场营销离不开促销,商业银行的促销方式主要有:广告促销、人员促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促销4种。而现在的银行已经在广告促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促销这三方面做的很好了,以刘翔做代言人的VISA广告和各地的银行营业点的丰富多样的有形展示就是很好例证。对于人员促销方面,由于金融产品的复杂性特征,应该聘请高校金融教师或者经营丰富的金融业内人士举办专业性讲座,提高员工专业水平,努力使促销简单明了。
二、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继续产品和服务创新
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发展状况,应主要从两个方面推进金融产品和产品组合的创新:第一,大力推进成功产品的创新。产品创新应突出中间业务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继续以信用卡、储蓄卡为媒介,发展电子货币、网上支付、工资等中间业务;发展理财和商人银行业务;进一步发展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基金托管等业务;大力发展信用证、外汇买卖及衍生产品;大力发展以住房信贷、汽车信贷、教育消费信贷、大额消费品信贷及旅游信贷等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第二,积极创新人员服务方式。创新客户服务模式,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稳定客户关系。
(二)更加深入的实现关系营销
银行要做好关系营销,即要做好内部营销和外部营销。即是要和员工、顾客、分销商、经销商、供应商等相关组织或个人建立、保持并加强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诺言,使有关各方实现各自的目的。在维系顾客关系时要特别做到20%和80%都能得到最大的顾客让渡价值,他们虽然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是不可同日而语,可是那80%的顾客很可能是20%的潜在顾客,很可能实现顾客阶层的流动。
(三)提高促销收益
要想达到好的促销效果,提供促销收益率,则应该做到整合营销。整合营销是一种从用于营销的每一元中获取最佳效果的沟通战略,各种媒介传递同样的信息可以达到最佳沟通效果。银行应经由广义的媒介如大众传媒、员工媒介(员工服务态度、质量、工作效率等),有形设施(环境、外包装等)传达银行信息,宣传银行的良好形象。整合营销中十分强调合作,这就要求企业各个部门之间要有很好的默契,很好的协作精神。而分支部门的沉默不合作现象在中国的很多企业中都不难见到,这就向银行的市场营销提出了挑战。
综述,中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在金融产品创新、产品组合策略、促销组合、市场细分、形象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要保证企业长久的发展必须要时刻关注市场,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结合各种促销形式,做好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关系营销,努力创新。
参考文献:
[1]朱昆锋.银行营销100[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
[2]许德昌,王谊.服务营销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朱敏.消费行为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本科专业教
关键词:商业银行;营销战略;服务体系;产品体系;营销队伍体系;品牌体系
“营销必须成为银行所有业务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美国银行高级分析师汤姆·布朗于19%年提出的观点震动了当时对营销还颇为自得并保持低调的金融服务业。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应以此为警醒,努力建设适应新形势、符合市场要求的新型营销模式,多方面打造自己独特的比较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一、塑造多功能全方位的营销服务体系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增强服务营销战略意识,扩大服务营销潜能,精心设计一套面向市场、科学合理、高效运作的服务营销体系。
(一)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随着银行金融产品和新业务研究开发的不断深人,其产品设计、服务层次、应用范围及使用方法也在千变万化,此种形势下,金融产品的销售必须以专业化的服务作为依托。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专业化正在成为商业银行满足客户日益发展的金融服务需要、拥有竞争优势和提高服务水平的核心目标。鉴于此,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必须顺势而为,不断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二)推行个性化的营销服务
由于银行经营的是同质对象的差异服务,客观上要求银行的服务营销必须注重市场细分,采用个性化营销策略。面对丰富多彩、不断发展的个性化金融需求,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必须积极适应其发展变化,不断更新营销观念及方式,大力推行个性化的营销策略。
(三)建立规范化的服务标准
服务具有易变性或不一致性,这会使得服务会面临质量不易稳定、顾客不易认知、服务品牌较难树立和服务规范较难严格执行等不利情况。服务营销的规范化,旨在商业银行构建服务营销体系的过程中,要确立核心理念,建立规范的量化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并用以规范、引导、约束服务人员的行为。
(四)实施差异化的服务营梢
当前,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应当坚持“客户分层、物理分区”的原则,对高、中、低端客户提供相应的差异化服务,以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一是锁定高端客户,提供贵宾式服务。高端客户和商业银行的利益休戚相关,其数量的多少以及交易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发展,因而商业银行要全力以赴,为之提供全程服务。二是培育中端客户,提供大众化服务。中端客户可以给银行带来一定的利润,是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对象,商业银行可以以结算业务和代收代付为突破口,通过提供业务柜台、电话银行、自助服务和网上银行等多种渠道,深挖其各种金融需求。三是稳定低端客户,提供便民服务。针对低端客户,商业银行要采取单项营销的策略,抓住他们日常最需要、使用频率最高的金融需求作为突破口,挖掘科技潜力,为之提供自助化、便利化、批量化的服务。
二、打造多类别系列化的营销产品体系
产品是客户接受银行服务的前提,也是银行创造价值的开端,而产品创新能力则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当前,随着客户需求的进一步转变、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内部创新机制的逐步完善,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拓展金融产品的广度和深度。
(一)细分客户市场,提供差别化产品
在金融市场上,不同的个人客户在年龄、性别、职业、收人、文化以及公司客户在企业规模、产品特性、业务特点、经营状况、风险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对银行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层次化、个性化的特点。中国“川渝城市群”的商业银行应当在“客户导向”的营销原则下,通过科学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选择适合自己优势的市场和客户作为展业领域,提供差别化产品,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合理组合现有产品,发挥产品的整体作用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各个产品的不同特性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分门别类,合理组合,推出系列化产品。如,对于个人贷款,可以推出“轻松地贷(带)”系列,囊括“房屋地贷(带)”、“爱车地贷(带)”、“创业地贷(带)”、“投资地贷(带)”、“诚信地贷(带)”、“综合地贷(带)”等多个产品,进行系列化营销。这样,既通俗易懂,容易被客户接受,又可以发挥产品的整体作用,为商业银行创造效益。
(三)丰富产品种类,拓宽金融服务领域
一方面,商业银行要抓住金融市场发展的契机,虚心学习同业经验,认真钻研业务,尽快推出具有自有品牌的、符合广大客户尤其是高端客户需求的个人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提高与金融同业合作的主动性,寻求交又销售机会,积极金融同业产品,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四)建立科学的跟踪分析机制,分层次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工作
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尽快建立科学的跟踪分析机制,时刻追踪国际、国内金融行业的最新动态,注意学习借鉴国内兄弟行和国外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要把产品创新与本行实际情况相结合,把重点放在基础性产品的创新上,特别是增强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价值创造能力。
三、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营销渠道体系
渠道是客户获得银行产品与服务的载体与通道。多层次立体化的渠道体系结构是在传统渠道的基础上,由银行柜台、自助设备、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各种智能终端等具有不同特色的系统和设备共同搭建的营销大平台,使客户随时随地享受银行的服务。
(一)重塑渠道功能体系,推进支行多功能建设进程
在渠道功能方面,自助银行是无人销售平台,主要通过大量的机器设备承担常规业务的操作、交易职能以及部分的宣传咨询功能,配合电话银行、网络银行、自助终端、客服中心、审批处理系统等完成绝大多数操作业务;贵宾俱乐部则主要由理财专业人员组成,为客户提供咨询与理财顾问服务,是基层的营销平台与服务平台;营业网点则是商业银行“面对面”营销的主要营销渠道。当前,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要大力推进支行多功能建设,大力拓展基层网点的业务范围,努力实现“注重网点的单一管理”向“多种综合协调管理”转变。
(二)注重全员营销,扩大营销范围
全员市场营销是银行市场营销的必然内涵。银行各个部门及其岗位都有营销的职能,只是在具体的分工和主要职责的内容与侧重点上有些区别。当前,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要深人贯彻全员营销的理念,构造“行领导亲自抓,业务部门具体抓,管理部门协同抓,全体员工齐上阵”的大营销网络框架。
(三)加强同业合作,提升渠道功能
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必须加大银证、银保、银基、银券等同业的各类业务合作及跨行业合作,将网点建设成为各类金融产品展销的金融产品超市。同时,应当充分挖掘和发挥银行渠道的潜在价值,使之不仅成为销售和营销平台,更要成为客户关系管理平台和对外合作平台,使渠道在银行价值供应链和利润分配体系中的作用得到更大的体现。
(四)大力发展电子银行,拓宽新的营销渠道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化成为银行发展的必经之路。与其它营销渠道相比,电子银行营销渠道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特征。今后,在瞬息万变的营运环境中,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大对网络银行的投人和开发力度,借助新技术和电子设备不断开发新的营销渠道,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营销队伍体系
随着营销理论的发展,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对于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对“人”的重新重视导致对内部营销的需要日益增加。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本”的观念,将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
(一)加快网点营销队伍综合建设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以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理财经理三个递进层次为核心,以网点负责人、柜面员工为补充,对目标客户进行由浅至深维护的营销队伍,形成层次分明、职责清晰、直面市场、拓展力强的业务营销体系,真正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二)科学界定营梢人员的岗位职责
大堂经理的工作职责应界定为负责分流、疏导、识别客户,收集和整理市场信息,提供基本的业务咨询和产品营销,对营业大厅的客户服务区、自助服务区加强日常管理;客户经理的工作职责应界定为搜集客户信息,建立完备的客户档案,利用现有内部资源发现潜力客户,主动挖掘外部客户资源,密切关注优质客户的服务需求,不断捕捉潜在销售机会;理财经理应重点对营业网点理财业务提供营销策划、产品培训支持,并负责对VIP客户的深层次服务和增值服务。网点负责人更重要的是承担协调、组织、策划、指导等职能。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对营销队伍考核时,要坚持职责明确、考核公正、奖罚分明、动态调整的原则,建立包括业绩、取得的资格认证、学历、德勤、业务知识和政策理论考试等指标的综合考核机制,并且要把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风险监控机制,防止客户经理为获得激励而片面追求短期利益,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
(四)建立科学的教育培训机制
首先,要对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分类培训,要采取长期和短期相结合、脱产和在职相结合、系统教学和专题研修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政策法规、经营知识、科技知识、岗位技能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培训。其次,员工培训要有针对性,要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体系。再次,要建立行外专家与行内人员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制度,双管齐下,提高培训效果。最后,员工培训应当不间断地进行,并且要把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融合其中。
五、创建高品质的营销品牌体系
当今社会已进人品牌经济时代,拥有知名的企业品牌已经成为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共同特点。商业银行品牌不但能够快速向客户传达商业银行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整个商业银行的社会认知度,而且也为商业银行引进优秀人才、进人新兴市场、赢得客户信任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提升品牌价值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创建金融品牌要有卓越的品质作保证。在品牌创建过程中,要结合商业银行的特点,从运行质量、服务质量和金融产品的投资质量三个方面开展品牌质量建设。首先,要把商业银行的运行质量和运营安全作为创建品牌的先决条件。其次,要把服务质量作为品牌的灵魂和精髓,敏锐把握市场变化,及时捕捉客户消费心理,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最后,要将金融产品的投资质量作为品牌质量建设的落脚点,帮助客户实现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完善品牌识别
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较高价值的金融品牌,需要通过完善品牌识别、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商业银行品牌不仅仅是一个视觉识别的体现,而且还包含服务以及客户对品牌的使用经验等。当然,从国内外较为成功的商业银行品牌来看,完善品牌识别的关键在于建立统一、规范、具有鲜明个性的形象识别系统,同时又必须注重品牌之间的统一性、连贯性和继承性。
(三)维护品牌关系
企业的品牌得到客户认同后,就需要良好的品牌关系来维护忠诚客户。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由于其服务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客户对于品牌的忠诚度较低。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大众媒体、户外广告、互联网、公关路演、客户中心和银行内部宣传渠道(账单、用户手册等),迅速传递各种品牌信息,加深目标客户对品牌的认知,提高客户品牌忠诚度。
关键词:商业银行;营销渠道;核心资源
1引言
随着金融全球一体化趋势以及互联网金融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不仅面临着国内外银行同台角逐的市场竞争,同时还需要应对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冲击.在多重竞争压力下,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逐渐成为实践界与理论界共同关注的新话题.银行营销渠道作为联结商业银行和银行客户的通道,是金融服务和产品由商业银行转移到银行客户的途径,除了完成产品及服务销售基本功能外,还承担者向潜在消费者宣传银行新产品、为营销部门和广告机构反馈市场信息、提升营销策略实施效果等诸多职能.因此,构建科学完备的营销渠道体系是商业银行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也是商业银行在日益激烈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不断提高的环境下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出路.然而,目前国内文献对商业银行营销渠道体系缺乏系统性的梳理与分析.鉴于此,本研究试图在界定清楚商业银行营销渠道概念内涵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归纳与分类,并分析商业银行不同类别营销渠道的特征,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分析基础,以及为商业银行在不同营销渠道、客户群体和银行业务间实现资源合理布局与协调,整合多渠道金融服务体系优势提供支持.
2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概念内涵
营销渠道作为现代营销理论一个重要分支,是商家产品加工生产完成以后,经过一系列途径或通道使得产品到达消费者手里.简而言之,营销渠道是指产品由供给者流向最终消费者所经过的所有直接或间接路径.营销渠道作为嫁接商家与客户的桥梁,能够实现产品销售、服务提供和信息交流等诸多功能,是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路径.人们在日常消费等方面以及公司在投融资和理财等方面对金融服务和产品具有刚性需求和弹性需求,同时商业银行作为盈利性机构,需要通过提供金融服务和销售金融产品来获取利润,而将两者联结起来的就是商业银行的营销渠道.结合营销渠道的概念逻辑,笔者认为商业银行营销渠道是指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由供给者(商业银行)到达消费者(银行零售业和批发业客户)所有方式与路径.
3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分类及其特征依据
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和销售理财产品方式的不同,商业银行的营销渠道可划分为直接营销渠道和间接营销渠道.如果商业银行通过自己建立的营销网络将金融服务和产品提供给银行客户,该营销渠道称其为直接营销渠道.如果商业银行利用外部营销网络将金融服务和产品转移给银行客户,该营销渠道则称其为间接营销渠道.
3.1直接营销渠道
商业银行的直接营销渠道主要以物理网点为主,物理网点被称为银行传统营业网点,是商业银行最为重要的营销渠道,扮演着建立和维护银行与客户直接联系的枢纽角色.商业银行的物理营业网点地点较为固定,为网点周边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银行物理营业网点可分为以下几类:(1)全方位物理营业网点渠道.该营销渠道主要为批发业务客户和零售业务客户提供全面综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2)专业化物理营业网点渠道.该营销渠道主要是针对银行业务具体细分后设立的专业营业网点,如为客户方便办理住房贷款而设立住房金融贷款中心等.(3)高端物理营业网点渠道.该营销渠道是为高价值优质客户提供服务,以满足高端客户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如个人理财中心等.(4)批发型物理营业网点.该营销渠道是针对大中型公司提供金融服务和理财产品,如说银行通过批发型物理营业网点为这些公司客户提供代收代付、存贷款等业务服务.(5)零售型物理营业网点.零售型营业网点是专门针对个人和家庭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和理财产品,如银行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现金存储、信用贷款等金融服务.从服务功能看,银行直接营销渠道(物理营业网点)是商业银行渠道中服务种类最多、功能最完善的渠道,能够办理银行几乎所有的业务.从服务方式上看,物理营业网点是面对面沟通的服务方式,商业银行服务人员与客户直接面对面沟通交流,能够清楚的了解到客户的需要,并提供相对应的金融服务.从服务时间和空间上看,物理营业网点主要以银行人员服务为主,由于人员服务时间有限,物理营业网点不能像自助渠道一样24小时全天候服务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此外由于物理网点较为固定,银行物理营业网点的服务空间地域存在局限,主要为周边区域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从服务对象上看,物理营业网点可为个人和家庭客户办理零售业务,也可为公司客户办理批发业务.从建设和运营成本上看,银行建立物理网点的成本最高,其单笔业务费用约是自助银行的50多倍.从发展趋势上看,物理营业网点虽不及自助设备和电子银行办理业务便捷,但是功能上占有绝对优势,未来一段时间内物理营业网点仍是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中坚力量.
3.2间接营销渠道
商业银行间接营销渠道包括自助设备和电子银行.电子银行渠道是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商业银行兴起的营销渠道.
3.2.1自助设备渠道
商业银行自助设备是通过整合和利用电子设备技术为银行客户业务受理提供自助服务,可被看作是一种自行操作和无人值守的营业网点.商业银行自助营销渠道包括自动取款机、自动存款机、自动存取款机以及自助其他服务终端.由于银行自助设备的界面功能清晰和使用便捷,其不仅可减轻银行营业网点柜台压力,降低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提高银行服务的柔性,还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整体形象.依据自助渠道是否依附于商业银行物理营业网点,可将其分为附行式自助设备和离行式自助设备两种,前者是物理营业网点一种扩展形式,依附于营业网点而建立,后者不依附于银行营业网点,是银行单独建立的自助渠道,如自助银行等.
3.2.2电子银行渠道
电子银行渠道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以及商业银行营销服务模式革新的集合产物,指商业银行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电话、手机等通讯载体,为银行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业务服务的渠道.商业银行通过搭建这种电子化服务平台,有助于拓宽金融服务时间与空间,满足银行客户足不出户全天候办业务的需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电子服务渠道有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
3.2.3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是目前普及程度最高的电子银行渠道,是商业银行通过借助互联网载体,在线实时为银行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及综合业务服务.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到目前为止国内各商业银行陆续开通网上银行渠道,推出网上转账、在线支付、代缴费用及个人理财等一系列功能,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要.
3.2.4电话银行
电话银行是商业银行通过客户服务中心利用语音自动应答和人工话务方式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渠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客户服务中心已从最初集中处理客户来电,逐渐演进可通过电话银行渠道为银行客户办理对公和对私业务以及提供账户挂失、转账等多种金融服务.电话银行可以实现双向服务,既能处理银行客户办理业务的要求,还能主动跟进客户,销售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全方位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3.2.5手机银行
手机银行是商业银行为了应对信息移动终端化浪潮,以随时随地服务于银行客户的宗旨,创新推出的一项新兴银行营销渠道.手机银行是商业银行通过借助移动电话通讯载体,实时实地为银行客户提供金融业务服务的渠道.手机银行作为网上银行的延伸,整合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优势,使得银行客户可在任何时间和任意地点享受金融服务,客户甚至在旅游、出差中都可高效便捷处理金融业务.从服务功能上看,电子银行渠道除了现金交易外可为客户提供几乎所有银行金融业务,这些业务包括代缴代付、结算查询、网上支付等标准业务,基金、保险、证券等投资业务以及综合全面理财产品和信息服务.从服务方式上看,电子银行渠道和自助银行渠道一样,依托于互联网和电子通讯工具,通过识别和执行客户提交的交易指令来完成其所对应的服务.电子银行渠道更多的是提供以客户需求为依据的单向交易平台,无法实现与客户深层次的沟通互动.从服务时间和空间上看,电子银行渠道所提供的服务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能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服务,且基本不受客户流量影响,能有效突破物理网点服务能力瓶颈,将银行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不断拓展商业银行服务能力和规模效应.从服务对象上看,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工具普及率提高,电子银行渠道所服务客户群体逐步扩大,从最初只服务少数客户扩展到如今服务大部分客户类群.从建设及运营成本上看,电子银行渠道成本是所有渠道中最低的.电子银行渠道只需支付一次性软件研发和服务器购置等硬件投入费用,不像物理网点和自助银行渠道那样需要固定的营业场所,因而其建设成本最低.电子银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只需要承担服务器运行、软件升级以及日常维护等成本,由于电子银行设备和人员是集中投入和集中管理,相比其他营销渠道分散和持续的投入,其运营成本也是最低的.从发展趋势上来看,随着互联网、手机通讯工具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银行逐渐被社会公众所接纳和使用,其普及率也会越来越高.
4结束语
在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和银行客户需求不断提高的复杂变化外部环境下,如何求生存,谋发展是商业银行必须要思考的现实问题,也是值得研究者关注的理论话题.商业银行营销渠道作为银行与客户联结的桥梁,是商业银行吸引和留住银行客户的重要途径,更是商业获得差异化优势、争夺金融市场份额以及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本文对商业银行营销渠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归纳梳理,并分析了不同类型银行营销渠道的特征,可以为后续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理论研究铺石引路,也可为推进银行商业营业网点转型和网上自助银行等电子金融渠道建设,发挥多渠道金融服务体系整合优势,提升银行营销渠道自身适应能力和竞争力,采用合适的现代化营销渠道来解决客户金融需求提供借鉴意义.
作者:海竣翔 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谢治春.互联网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营销渠道的变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48G57.
[2]孙波.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09):35G37.
关键词:营销理论;商业银行;策略分析
1营销理论的发展
1964年,美国营销专家鲍敦提出了市场营销组合概念,是指市场营销人员综合运用并优化组合多种可控因素,以实现其营销目标的活动总称。这些可控因素后来被麦卡锡归并为四类即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从那以后4P成为每一个商业人士的公用语言。风行营销界30多年。
1990年,美国学者劳朋特(Lauteborn)教授提出了与传统营销的4P相对应的4C理论,即消费者(Consumer)、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成本(Cost)、购买商品的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4C理论的提出引起了营销传播界及工商界的极大反响,从而也成为整合营销理论的核心。
21世纪伊始,《4R营销》的作者艾略特·艾登伯格提出4R营销理论。4R理论以关系营销为核心,重在建立顾客忠诚。它阐述了四个全新的营销组合要素:即关联(Relativity)、反应(Reaction)、关系(Relation)和回报(Retribution)。
24P、4C、4R三种理论的比较分析
4P理论从企业出发,以产品策略为基础。企业决定制造某一产品,制定一个可以弥补成本又能获利的价格,自己掌控营销渠道并进行促销,基于4P的传统营销是一种为内向外的推动模式,倡导的是“消费者请注意”。主要面向的是无显著差异的消费大众来销售大量制造的规模化产品,注重销售量,采用的营销方式是规模营销。由于在4P中企业处于主动地位,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是“一对多”的沟通,缺乏互动,难以与客户建立长久合作关系,顾客回头率低。
4C理论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满足消费者为出发点,以“请注意消费者”为座右铭。营销模式由4P的由内向外的推动型转为由外向内的拉动型。由于明确了顾客的需求,4C的营销策略走向细分化,采用差异化营销。强调与消费者进行平等的“一对一”的沟通,充分听取顾客的意见,满足他们的需求,减少客户流失。
4R理论更明确地立足于消费者,认为顾客需求已从对核心产品、延伸产品等物质需求转变为对购买和使用过程中综合服务的需求。强调以竞争为导向,要求企业在不断成熟的市场环境和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冷静分析自己的优劣势,采用整合营销,快速响应市场,在竞争中求发展。在沟通方面比4C更进了一步,强调“一对一”双向或多向沟通或合作,将客户纳入企业,成为企业一员,参与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创造共同价值。
综合来看,4P理论使市场营销理论有了体系感,建立了基本框架,是以后逐步发展的各种营销理论的基础。其之于市场营销学的地位,就如同凯恩斯主义之于整个经济学的地位,不是不可逾越的,而是可以不断发展的。4C、4R理论都可看作是对4P的延伸和发展,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个问题。目前,它们都并不是完善的理论,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取代,而是完善、互补、发展的关系。因此,只有把4P、4C、4R相结合,扬长避短,互补应用,才是企业的长远之策。
3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金融业已全面对外开放。面对外资金融机构带来的巨大挑战,与金融创新、金融改革一样,银行营销体系完善与创新已成为银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何运用营销策略,扩大客户群体,提高资金利用率,已成为银行首要之举。我们已经分析了4P、4C、4R的理论,知道4P是营销的基本框架,在此,就运用4P来分析一下我国商业银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产品。不注重与客户的沟通,咨询业务这一块,无法基于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在4P理论中的产品要注重产品的实体、服务、品牌和包装。银行的金融产品和一般企业的产品有很大的不同。在产品的使用价值上各个银行的产品的差异性不大,并且由于我国目前的国情,银行完全自主定价的可能性很小,这就意味着各银行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了对产品的相关服务上了。然而目前我国银行在为客户人性化的服务这块做的很不够。各银行同质产品过多,真正自主创新的少,多为相互间的复制。
(2)价格。银行所受到的限制约束较多,且又无法真正与客户进行相关沟通。价格是4P理论中的重要因素,直接对消费者产生作用。目前各银行的金融产品鲜有人问津,真正卖掉的不多。我们知道,理财计划无收益率上限,但是不能承诺收益,并且投资品种受管理,货币市场产品只能投货币市场,每只产品都有报备审批,限制颇多。另外价格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的,有宏观层面的因素,也有微观客户选择性替代产品的影响。价格营销的作用在我国银行中并未真正起到作用。
(3)渠道。目前我国银行的分销渠道存在不合理之处。银行在营销渠道上的设置还是以遍布大街小巷、农村乡镇增设实体网点为主。国有商业银行是按行政区域设置,由上而下多个层次,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管理层多,网点分散,效益低,造成资源浪费,配置不合理。
(4)促销。促销方式较多,但往往形式主义,未人性化考虑客户。产品的促销方式基本有四种: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目前的银行广告多以“广而告之”为主要目的,能够起到强化提醒说服作用的不多。在人员推销方面,业务员的素质不高,内容单一,无法与客户有效沟通。营业推广上,目前银行主要产品都是近似同质的,无法使客户建立长期的忠诚度。公共关系上,银行在与客户的联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巩固。
4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
针对上述基于4P理论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提出4P+4C+4R的营销策略。此三者结合应
用,更有力于改善目前银行营销存在的弊病。
将4R中的“回报”独立出来先进行说明,笔者认为,“回报”始终贯穿于以下四个策略之中。是指市场营销为企业带来短期或长期收入利润得能力。无论是产品、价格、渠道还是促销,银行都要求有回报,才会去针对市场,研究策略,并花费相应成本去实施。追求回报是市场营销发展的动力,也是维持市场关系的必要条件。银行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价值,同时获得利润。
(1)产品+消费者+关系=实施以与消费者改进关系为前提,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产品策略。
与消费者改进关系指尽量对每一个不同的消费者的不同关系进行分辨,分清不同关系再进行营销,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我国银行金融产品同质性大,真正创新的少,推出的理财产品乏人问津。这与未与消费者建立密切联系有关,产品无法获得有效的市场定位,满足顾客需求。只有与顾客建立了关联,对他们进行充分的调查与了解,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将市场细分化,才能创造出可以满足特定目标消费群的产品,也才能实现真正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产品策略。另外,市场进行了细分,也有利于开展产品差别化策略。在今天的高度同质化市场上,产品能否实现差别化变得尤为关键。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产品的USP(独特的销售主张),要同时满足的特征有:1、必须是独特的;2、必须能为消费者提供明显的利益;3、必须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首要需求。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实施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产品策略才能更好的使银行具备USP。在此方面,做得较成功的是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其与客户以及其他商业企业均有良好的关系,对市场不同的消费群体做了细分,定位明确。有专为企业打造的商务卡,学生族的Young卡,MSN族的珍藏卡;与其他商业企业合作打造的携程卡、百盛卡等等。使产品差别化,真正满足顾客市场的实际需求。
(2)价格+成本+反应=实施以对市场情况速讯做出反应的,满足消费者需求所付出成本为导向的价格策略。
金融产品的定价受到多重因素的作用。概括来说,分为上中下三层因素。上层主要为价格制定受到政府机关的管理调控和宏观市场的波动影响,如央行的存贷款准备金利率、国际汇价、CPI指数等。中层指的是受与该银行所营销产品同质的其他银行的相关影响,由于这些同质产品可以是消费者可选择的替代性产品,其他竞争对手针对相似产品的策略动向就显得十分重要。下层指的就是消费者的需求对于该价格制定的影响力。在本文中,笔者所阐述策略主要是针对于中下层的考量,由于上层的政府决策和国际宏观市场是所有银行都无可避免的,故不在探讨之列。
这里所说的迅速做出反应,是同时针对竞争对手和消费者而言的。对竞争对手,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及时了解他们对于相似产品的策略动向,从而适时调整自己的价格营销策略。针对消费者,主要是要及时听取他们的需求,了解消费者需求所付出的成本,从而快速反应定价。这里的消费者需求所付出的成本,主要指定价不应该按银行的销售成本进行,而应该是消费者对产品成本的认知来定价。金融产品具有无形性,着重于银行的服务和与客户关联的持续性。所以定价时考虑消费者,就应针对某一个消费群体开发出一个金融产品概念,并以这一产品概念在目标消费群进行测试,以便了解他们购买此产品所愿付出的成本。然后,在进一步准确估计目标消费群的数量,最后综合考虑制定出价格,使银行更具有竞争优势。
(3)渠道+便利性=实施以提高消费者购买便利性为导向的渠道策略。
在这一点中,运用4P、4C理论便能清晰地说明问题。目前银行的营销渠道仍旧以实体网点为重,效率低下。这点最显著的体现在银行的“排队”现象上。尤其最近证券市场的牛市行情,造成了消费者为股市开户、基金申购,国债购买等在银行排长队,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且多数上班族由于时间问题,无法进行购买。
因此,应当继续大力发展网络金融服务,真正实现银行网点虚拟化,这不但可以适应客户需求,提高其便利性,也使银行的成本降低,办理业务的效率提高,营利能力增强,是一个“双赢”策略。但不是说要将全部精力都放在网络这一块的建设上,而是要根据客户的需要、效益优先的原则,有限度地增加部分网点,以起到虚实互补的作用。
在此方面有所突破的当属工商银行。工行网上银行已专门开通基金申购的服务。这样,消费者购买的便利性就大大提高了,不用长时间在实体网点排队。上班族们也不用担心由于时间上的匹配问题无法申购到,大大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银行收益增加,效率提高对双方都有利。
(4)促销+沟通+关联=实施以与消费者建立关联为前提,以沟通力为导向的促销策略。
和消费者建立关联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银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在业务、需求等方面与客户建立关联,形成一种互助、互求、互需的关系,把客户与企业联系在一起,赢得长期稳定的市场,建立牢固的关联,这样才可以大大减少客户流失的可能性。只有与客户建立起了牢固的关联,才能进行良好持久的沟通。这里的沟通,在当今市场上应指的是4R中的“一对一”双向或多向沟通。哪个银行能制定出极富沟通力的促销方案、实施具有沟通力的促销活动,必然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要进行有沟通力的促销,就不能只是单单“广而告之”化的广告促销形式。要与顾客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广告需符合接受者的品味。现在我国居民可用作投资的资金不少,但居民的金融知识却相对匮乏,选择理财产品时不免有盲目性。所以,在促销中银行应有传播相关金融知识的责任。这一点花旗银行可谓典范,值得借鉴。另外,人员推销上,要加强推销人员的素质,诚心服务,才利于与顾客沟通;公共关系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同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关联。
参考文献
[1]景进安.从4P、4C营销理论到4R营销理论[J].北方经贸,2003,(11):53-54.
关键词:商业银行 市场营销 投资者关系 管理
银行营销是商业银行以金融市场为导向,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通过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把可盈利的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销售给客户,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实现银行盈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1.商业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内容
一是信息调研。它是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前期辅助工作,包括信息搜集和信息分析,所需搜集的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银行自身信息,银行外部环境信息和投资者信息。信息搜集之后的信息分析工作包括建立投资者数据库,对投资者进行细分,明确目标投资者。二是信息沟通。一方面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避免投资者对银行的怀疑心理,降低投资者投资于银行股票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与外部的投资者、媒体、政府主管部门保持良好的公共关系,维持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和形象、促进上市银行与投资者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三是危机处理。当危机发生后,投资者关系管理部门要迅速提出有效的方案加以应对,消除危机给银行经营战略实施带来的负面影响;四是信息反馈。是指将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过程中所获取的各方的信息进行筛选归纳,然后将整理后的信息传递给银行高级管理层。
2.做好充分的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充分而完整的信息披露表明了企业开诚布公的坦诚态度和较高的透明度,是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基础。投资者关系管理所要求披露的信息量远远超过强制性信息披露,其披露的领域不仅包括经营和财务信息,还包括企业战略、文化等各方面的真实信息。我国自愿性信息披露近几年呈逐年递增趋势。一方面,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各种披露内容与沟通手段都有逐步由自愿性转为强制性的趋势,银行为了避免来自政府和投资者的压力会增加自愿性信息披露。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投资者关系管理服务项目的范围会逐渐扩大,相应的信息披露的边界也会发生调整和扩展。同时,投资者关系管理披露信息的方式更为灵活,电话、参观等形式被广泛运用于投资者关系管理。在这个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投资者对银行了解的深浅不同、其投资偏好不同,必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个性化问题,其交流的内容也就远远大于强制信息披露的内容。通过这种沟通,银行可以了解到投资者对银行的认知,也需要进一步判断,哪些信息有可能形成股价敏感信息,而需要公开予以披露。
3.加强与投资者交流和沟通,使投资者了解企业
投资者关系管理面向的对象是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既包括个人投资者也包括机构投资者。银行应当根据不同的投资者对象,针对他们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形式,重点交流其关注的信息。比如潜在投资者可能对银行没有系统的了解,甚至对银行所处的行业也不了解,银行就应当主要与之交流行业特点,并突出特点和价值所在。而机构投资者甚至银行的战略投资者,谙熟银行的背景和特点,投资者关系则应侧重使其对银行的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建立在长期信任的基础上,个人投资者有的善于短线操作,有的看好企业未来,愿意长期持有,银行也应根据其不同的需求分别给予关注的信息,从而针对投资者的不同诉求点,实现高效沟通。
4.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核心是通过沟通,促进了解和认同
如何与投资者有效沟通,促使他们全面真实地认知银行,是摆在银行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与投资者有效的沟通,促进他们对银行的了解和认同。在沟通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注意的是,银行应当将投资者关系管理作为银行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与投资者平等、诚恳、相互尊重的沟通,取得投资者的信任。其次,就是要讲究沟通的方式方法,注意运用资本营销等技术,从而促进沟通的效果。
总之,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上市商业银行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投资者关系管理有助于商业银行积极主动地与投资者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增强投资者信心、发展诚信文化;有助于处理好商业银行和股东之间的关系,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状况,强化投资者的股东意识与理性投资理念,是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举措。二是投资者关系管理是银行适应资本市场新变化的需要。建立规范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有利于银行应对金融市场新变化。三是良好的投资者关系是商业银行实现公司发展战略、提升公司价值的重要支撑。有效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可以实现投资者的广泛认同,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加强对投资者预期的引导;有助于保持股票的合理流动性和公司股价稳定,增强在资本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杰.关于对银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拓展的几点意见[J].北方经济.2012(10)
关键词:商业银行;营销战略;服务体系;产品体系;营销队伍体系;品牌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8-0053-04
“营销必须成为银行所有业务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美国银行高级分析师汤姆・布朗于1996年提出的观点震动了当时对营销还颇为自得并保持低调的金融服务业。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应以此为警醒,努力建设适应新形势、符合市场要求的新型营销模式,多方面打造自己独特的比较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一、塑造多功能全方位的营销服务体系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增强服务营销战略意识,扩大服务营销潜能,精心设计一套面向市场、科学合理、高效运作的服务营销体系。
(一)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随着银行金融产品和新业务研究开发的不断深入,其产品设计、服务层次、应用范围及使用方法也在千变万化,此种形势下,金融产品的销售必须以专业化的服务作为依托。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专业化正在成为商业银行满足客户日益发展的金融服务需要、拥有竞争优势和提高服务水平的核心目标。鉴于此,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必须顺势而为,不断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二)推行个性化的营销服务
由于银行经营的是同质对象的差异服务,客观上要求银行的服务营销必须注重市场细分,采用个性化营销策略。面对丰富多彩、不断发展的个性化金融需求,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必须积极适应其发展变化,不断更新营销观念及方式,大力推行个性化的营销策略。
(三)建立规范化的服务标准
服务具有易变性或不一致性,这会使得服务会面临质量不易稳定、顾客不易认知、服务品牌较难树立和服务规范较难严格执行等不利情况。服务营销的规范化,旨在商业银行构建服务营销体系的过程中,要确立核心理念,建立规范的量化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并用以规范、引导、约束服务人员的行为。
(四)实施差异化的服务营销
当前,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应当坚持“客户分层、物理分区”的原则,对高、中、低端客户提供相应的差异化服务,以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一是锁定高端客户,提供贵宾式服务。高端客户和商业银行的利益休戚相关,其数量的多少以及交易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发展,因而商业银行要全力以赴,为之提供全程服务。二是培育中端客户,提供大众化服务。中端客户可以给银行带来一定的利润,是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对象,商业银行可以以结算业务和代收代付为突破口,通过提供业务柜台、电话银行、自助服务和网上银行等多种渠道,深挖其各种金融需求。三是稳定低端客户,提供便民服务。针对低端客户,商业银行要采取单项营销的策略,抓住他们日常最需要、使用频率最高的金融需求作为突破口,挖掘科技潜力,为之提供自助化、便利化、批量化的服务。
二、打造多类别系列化的营销产品体系
产品是客户接受银行服务的前提,也是银行创造价值的开端,而产品创新能力则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当前,随着客户需求的进一步转变、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内部创新机制的逐步完善,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拓展金融产品的广度和深度。
(一)细分客户市场,提供差别化产品
在金融市场上,不同的个人客户在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文化以及公司客户在企业规模、产品特性、业务特点、经营状况、风险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对银行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层次化、个性化的特点。中国“川渝城市群”的商业银行应当在“客户导向”的营销原则下,通过科学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选择适合自己优势的市场和客户作为展业领域,提供差别化产品,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合理组合现有产品,发挥产品的整体作用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各个产品的不同特性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分门别类,合理组合,推出系列化产品。如,对于个人贷款,可以推出“轻松地贷(带)”系列,囊括“房屋地贷(带)”、“爱车地贷(带)”、“创业地贷(带)”、“投资地贷(带)”、“诚信地贷(带)”、“综合地贷(带)”等多个产品,进行系列化营销。这样,既通俗易懂,容易被客户接受,又可以发挥产品的整体作用,为商业银行创造效益。
(三)丰富产品种类,拓宽金融服务领域
一方面,商业银行要抓住金融市场发展的契机,虚心学习同业经验,认真钻研业务,尽快推出具有自有品牌的、符合广大客户尤其是高端客户需求的个人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提高与金融同业合作的主动性,寻求交叉销售机会,积极金融同业产品,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四)建立科学的跟踪分析机制,分层次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工作
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尽快建立科学的跟踪分析机制,时刻追踪国际、国内金融行业的最新动态,注意学习借鉴国内兄弟行和国外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要把产品创新与本行实际情况相结合,把重点放在基础性产品的创新上,特别是增强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价值创造能力。
三、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营销渠道体系
渠道是客户获得银行产品与服务的载体与通道。多层次立体化的渠道体系结构是在传统渠道的基础上,由银行柜台、自助设备、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各种智能终端等具有不同特色的系统和设备共同搭建的营销大平台,使客户随时随地享受银行的服务。
(一)重塑渠道功能体系,推进支行多功能建设进程
在渠道功能方面,自助银行是无人销售平台,主要通过大量的机器设备承担常规业务的操作、交易职能以及部分的宣传咨询功能,配合电话银行、网络银行、自助终端、客服中心、审批处理系统等完成绝大多数操作业务;贵宾俱乐部则主要由理财专业人员组成,为客户提供咨询与理财顾问服务,是基层的营销平台与服务平台;营业网点则是商业银行“面对面”营销的主要营销渠道。当前,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要大力推进支行多功能建设,大力拓展基层网点的业务范围,努力实现“注重网点的单一管理”向“多种综合协调管理”转变。
(二)注重全员营销,扩大营销范围
全员市场营销是银行市场营销的必然内涵。银行各个部门及其岗位都有营销的职能,只是在具体的分工和主要职责的内容与侧重点上有些区别。当前,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要深入贯彻全员营销的理念,构造“行领导亲自抓,业务部门具体抓,管理部门协同抓,全体员工齐上阵”的大营销网络框架。
(三)加强同业合作,提升渠道功能
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必须加大银证、银保、银基、银券等同业的各类业务合作及跨行业合作,将网点建设成为各类金融产品展销的金融产品超市。同时,应当充分挖掘和发挥银行渠道的潜在价值,使之不仅成为销售和营销平台,更要成为客户关系管理平台和对外合作平台,使渠道在银行价值供应链和利润分配体系中的作用得到更大的体现。
(四)大力发展电子银行,拓宽新的营销渠道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化成为银行发展的必经之路。与其它营销渠道相比,电子银行营销渠道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特征。今后,在瞬息万变的营运环境中,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大对网络银行的投入和开发力度,借助新技术和电子设备不断开发新的营销渠道,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营销队伍体系
随着营销理论的发展,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对于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对“人”的重新重视导致对内部营销的需要日益增加。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本”的观念,将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
(一)加快网点营销队伍综合建设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以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理财经理三个递进层次为核心,以网点负责人、柜面员工为补充,对目标客户进行由浅至深维护的营销队伍,形成层次分明、职责清晰、直面市场、拓展力强的业务营销体系,真正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二)科学界定营销人员的岗位职责
大堂经理的工作职责应界定为负责分流、疏导、识别客户,收集和整理市场信息,提供基本的业务咨询和产品营销,对营业大厅的客户服务区、自助服务区加强日常管理;客户经理的工作职责应界定为搜集客户信息,建立完备的客户档案,利用现有内部资源发现潜力客户,主动挖掘外部客户资源,密切关注优质客户的服务需求,不断捕捉潜在销售机会;理财经理应重点对营业网点理财业务提供营销策划、产品培训支持,并负责对VIP客户的深层次服务和增值服务。网点负责人更重要的是承担协调、组织、策划、指导等职能。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对营销队伍考核时,要坚持职责明确、考核公正、奖罚分明、动态调整的原则,建立包括业绩、取得的资格认证、学历、德勤、业务知识和政策理论考试等指标的综合考核机制,并且要把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风险监控机制,防止客户经理为获得激励而片面追求短期利益,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
(四)建立科学的教育培训机制
首先,要对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分类培训,要采取长期和短期相结合、脱产和在职相结合、系统教学和专题研修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政策法规、经营知识、科技知识、岗位技能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培训。其次,员工培训要有针对性,要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体系。再次,要建立行外专家与行内人员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制度,双管齐下,提高培训效果。最后,员工培训应当不间断地进行,并且要把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融合其中。
五、创建高品质的营销品牌体系
当今社会已进入品牌经济时代,拥有知名的企业品牌已经成为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共同特点。商业银行品牌不但能够快速向客户传达商业银行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整个商业银行的社会认知度,而且也为商业银行引进优秀人才、进入新兴市场、赢得客户信任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提升品牌价值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创建金融品牌要有卓越的品质作保证。在品牌创建过程中,要结合商业银行的特点,从运行质量、服务质量和金融产品的投资质量三个方面开展品牌质量建设。首先,要把商业银行的运行质量和运营安全作为创建品牌的先决条件。其次,要把服务质量作为品牌的灵魂和精髓,敏锐把握市场变化,及时捕捉客户消费心理,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最后,要将金融产品的投资质量作为品牌质量建设的落脚点,帮助客户实现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完善品牌识别
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较高价值的金融品牌,需要通过完善品牌识别、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商业银行品牌不仅仅是一个视觉识别的体现,而且还包含服务以及客户对品牌的使用经验等。当然,从国内外较为成功的商业银行品牌来看,完善品牌识别的关键在于建立统一、规范、具有鲜明个性的形象识别系统,同时又必须注重品牌之间的统一性、连贯性和继承性。
(三)维护品牌关系
企业的品牌得到客户认同后,就需要良好的品牌关系来维护忠诚客户。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由于其服务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客户对于品牌的忠诚度较低。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大众媒体、户外广告、互联网、公关路演、客户中心和银行内部宣传渠道(账单、用户手册等),迅速传递各种品牌信息,加深目标客户对品牌的认知,提高客户品牌忠诚度。
(四)把银行品牌价值与文化因素紧密联系
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一定是与某种文化思想、文化现象相联系的,一种产品一旦被客户群体拥戴为品牌,那么这个品牌一定呈现出了它独有的丰富文化内涵,使人们在得到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品位和精神享受,从而形成独特的品牌文化。因此,中国“川渝城市群”银行应当充分认识到:只有当银行文化被社会所普遍接受时,银行才能获得稳定而巨大的品牌价值,从而达到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的目的。
市场是商业银行营销的归宿,有了市场,商业银行就有了生存的空间。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要开辟新的市场,必须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的营销战略体系。
参考文献:
[1]安贺新.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营销战略问题[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4).
[2]陈谊.中外资银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对比分析[J].中外企业家,2007,(12).
[3]王德荣,杨琳.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营销战略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理论与现代化,2007,(1).
[4]潘国锦.试论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的转变[J].南方金融,2005,(7).
[5]陈卫东,苗文龙,王宇.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的思考[J]. 现代企业,2005,(3).
Construction of the Marketing Strategy System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XuQirui
(School of Finance and Tax, Zhongnan University of Law and Politics, Wuhan 43006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