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09:47:44
导语:在学校综合治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工作目标
(一)校园内部安全管理
1、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严格执行门卫、值班、巡逻、消防、警校共育、食品安全、幼儿接送等学校内部安全工作制度。
2、提高自防守法意识。加强学校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药品管理和管制刀具的收缴工作,组织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深化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开展校园法制教育,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避免内部矛盾诱发治安刑事案件。
3、把好流进人员关口。严格审查临聘人员资质,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和健康体检,加强对夏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学校要完善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报告、分析制度,防止传染病在学校、幼儿园传播和流行,特别是要把学校出现的首例病例当成暴发疫情来调查处理,有效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严防发生传染病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防控工作,做好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加强后勤人员教育管理,转变提高服务态度,严厉打击粗暴服务、垄断经营、哄抬物价等损害师生利益行为。
4、确保营养午餐安全。大宗物品必须在有食品销售资质的经销商处购买,并索取质量检验报告(肉类要有动物检疫证明)和购货票据,进货后做好登记;严禁使用出售过期、霉变、腐败等食品;学生不得共用碗筷,切实做到“一人一碗一杯一筷一盆一巾”,严防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每餐为学生提供的所有食品必须用冷藏设施留样,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得少于100克,留样时间为48小时,留样品种要逐项登记;学生就餐期间学校教师必须维持就餐秩序。及时处置意外事件防止发生。定时清理蓄水设备设施,按时投放消毒药品,保障水源清洁。
(二)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1、严控校外寄宿。有住宿条件的学校,学生不得在校外寄住,家长申请的,学校应完善责任手续。有校外寄住学生的学校要由中心校与业主签订安全责任书,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经常对寄住学生住宿点的安全隐患进行督查,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严防火灾、煤气中毒、房屋垮塌、意外伤害、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等事故的发生。
2、严查饮食摊点。依法查处取缔校园及周边无证无照、达不到卫生标准的餐馆、饮食店、食品零售摊点,严禁出售“三无”产品和过期霉变食品,严防出售达不到卫生标准的饭菜导致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3、严管交通秩序。合理设置校园周边道路的减速带、警示牌、斑马线等交通安全设施和标识,加强学生上、放学时段交通管控,严禁非校车资质的车辆(含摩托车)接送学生(幼儿)上放学,严查严惩无驾驶资格的学生骑摩托车上放学。坚决取缔“黑校车”,严禁在校园门口乱停乱放车辆,保证校园周边良好的交通秩序,严防涉校交通事故发生。
4、严整娱乐场所。禁止在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开设网吧,严厉打击和取缔“黑网吧”,杜绝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规范文化娱乐场所的经营行为,及时查处、取缔非法经营的书刊店、音像店、电子游戏厅、台球室、网吧和歌舞厅和录像放映厅。严查严处以文化娱乐为名聚集未成年人赌博的活动和向未成年人提供、暴力等不良文化娱乐服务的行为。
5、严打违法犯罪。完善校园警务室,增设警力加大校园及周边治安巡逻力度。对学校周边治安状况进行全面排查,重点监控高危重点人员的活动情况和查处侵害中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典型案件,严厉打击针对师生的违法犯罪活动和向学生收取保护费的行为,对影响恶劣、社会反映强烈或屡禁不止的威胁、伤害未成年人的案件要快侦快破。
二、工作措施
(一)落实责任,明确分工
成立以乡党委、政府牵头,学校、派出所、卫生院、文化站、团委、安办、综治办、国土所、司法所、交警中队、畜牧站、水管站、工商所等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的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细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落实经费保障,形成学校治安秩序整治工作层层落实责任的工作体系。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自身的职责,落实具体人员负责开展此项工作。认真研究部署本单位在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上需要开展的工作,提出工作要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牵头组织开展整治;有执法资格的单位,必须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执法力度,常态执法形成长效。
1、乡党委政府牵头开展好辖区内的整治工作,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集中整治,加大对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监督检查力度,形成长效机制。领导组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处理,定期通报各学校和成员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领导组汇报,调整不同时期整治工作的重点,研究解决综合治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中心校暨各校点要随时掌握学校及周边建筑、交通、治安、卫生、消防、地质环境、环保等各类安全状况,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对不能自行整改的,迅速向乡人民政府报告,并配合政府做好隐患整治工作。学校要建立完善校园及周边安全管理制度和隐患台帐,并认真落实、整改,切实履行校内安全的主体责任。
3、村建中心要依法纠正、查处违反施工安全规定的行为,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并落实安全制度,完善警戒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依法拆除校园及周边违章建筑,确保学校及周边建筑施工安全。对学校周边占道经营和流动经营摊点的整治清除,保证师生进出学校安全、畅通。村建中心要联系环保部门对学校及周边在建工程、厂矿、企业、娱乐场所的噪音、有毒有害气体等污染的监督和查处。
4、安办要将涉校安全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综合协调和指导,督促学校和相关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把日常工作的情况纳入对各部门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的内容。
5、派出所要准确掌握涉校治安、交通、消防安全隐患治理情况,及时排查容易引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隐患,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纠正、查处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加大“黑网吧”的查处力度。加强警校共育工作,定期到学校清缴管制刀具,积极为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做好治安保障,严肃处理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危害师生人身安全的事件,严厉打击经常在学校及周边收取学生保护费的行为。
6、交警中队负责对对非法营运载客车辆的打击和对全乡“黑校车”的查处、取缔,严厉查处违反交通法规的涉校交通事件,严禁非校车资质的车辆(含摩托车)接送学生(幼儿)上放学,坚决打击无驾驶资格的学生驾驶机动车辆上放学。
7、国土所指导学校及周边地质灾害勘测和预防工作,指导学校搞好防地质灾害的应急演练。
8、食安办要加强对学校及周边食堂、饮食摊点和副食品摊点的食品卫生检查督导,联系食药监部门纠正、查处违反食品卫生安全的行为,食安办、卫生院等部门一起,查处取缔违反食品卫生从业规定的食堂、摊点;严把食品流通关,确保食品安全。
9、工商所对学校及周边无照经营摊点进行查处取缔;在颁发校园内经营的工商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时,应预先征得学校同意后按程序颁发,以确保校园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工商所、派出所、文化站一起,查处全乡“黑网吧”和非法图书音像市场。
10、文化站要联系文体广电部门负责对学校及周边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台球室等娱乐场所、图书音像经营市场进行规范和查处。
11、卫生院负责指导学校搞好卫生防疫和饮用水卫生工作,严格把握传染病疫情的情况,及时处置涉及学生的传染病事件,严防传染性疾病在学校蔓延。
12、司法所负责学校及周边人群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减少涉校安全事件的发生。
13、乡团委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对青少年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积极组织志愿者活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各种志愿者活动。
(二)狠抓落实,确保实效
1、建立完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学期召开一次会议,研究整治工作方案。平时视工作情况临时召开会议,分析情况,落实上级有关工作要求,协调解决整治工作的突出问题。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以及《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切实维护学校和周边治安稳定,我校根据市区教育局和采石街道统一要求和部署,结合实际,认真依照“打防结合、标本兼治,严格监管,确保平安”的原则,大力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切实加强校园内部及校园周边的安全防范工作,为师生员工创造一个和谐、祥和、平安的教育和工作环境。现将我校上半年所开展的工作做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全面动员,落实职责。
我校将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为重中之重,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关政策和措施,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切实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校领导多次在教师会上明确提出:每一位教师必须思想到位,对该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提高防患意识,明确工作责任,千方百计把该工作做得到点到位,确保每一位师生及学校所有财产安全。同时,我校通过全体教职员工大会向每一位教职工全面动员,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精神,提高教职员工对维护学校及周边治安稳定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要求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明确职责,始终把安全教育作为学生思想工作的重点来抓好,抓落实,以确保每位学生安全为己任,全面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及生存意识、安全意识,以此向学生、向家长负责。
二、教育为本,宣传到位,提高警惕。
针对学生人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等实际情况,我们采取立足于教育,以教育为本,加强宣传力度,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把普法教育、思想教育、班主任工作以及课堂教学等多种教育实践相结合,形成一种从课内到课外、从教师到领导、从专题教育到综合教育的多元化全方位宣传教育网络。我校充分利用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利用学校广播站、安全教育墙报、班级板报等宣传阵地,开辟专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教育,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运动安全、用电安全、卫生安全等安全教育。同时以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火灾的消防训练,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三、强化值日执导制度,共创和谐平安校园。
为了使学生在校有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使家长们放心让子女在学校学习,学校强化了校中层以上领导值日制度,从行政领导到教师、学生,人人参与。①学生执导。设班务日志,记录常规管理情况;一是坚持校中层以上领导值班制度和校领导接待日制度,设校务日志,记录当天教育教学常规及安全工作情况,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三是发挥红领巾监督岗的作用,加强文明学生、文明班级的考核评价。四是加强门卫管理和校警工作,对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实行登记制度。从而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为创建稳定平安的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积极开展教育延伸宣传活动。
我校一方面采取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为我校学生上法制课的集中学习与分散书写心得体会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定期召开“家长会”,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落实责任,制定周密系统的规划,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力求从家长延伸上入手进行“以大促小”教育。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 旨在为家长提供学习交流教育子女的机会和场所,让家长们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知识,改进管教方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防范为本、全面检修、防微杜渐。
为了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让安全教育工作防范于未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我校在加强教育,宣传,加强值日执导管理的基础上由校长室组织总务处等各有关部门对全校的每一个教室、设施设备,电器设备、活动器材、供电线路等进行了定期的全面检修,并对教学楼墙壁脱落及部分教室电线故障等安全隐患及时地进行修整;另外,学校还严格要求每一位教职员工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在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同时,要随时了解.掌握学生安全动态,提高 防患思想,做到—发现可疑问题立即与学校取得联系,在第一时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安全隐患抑制在萌芽状态之中,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加强协作配合,完善长效机制。
维护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学校由校长室组织、政教处牵头,和区教育局、采石街道、辖区派出所、交警、铁道等部门签订综治承诺书或共建协议,积极参与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活动,大力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注意对校内停放的教师车辆安全管理,落实保安人员全天候跟班巡逻。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根据《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有关要求。教务处为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认真落实“整治任务”。确保了专项整治组织到位、责任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现将学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对综合治理工作精密部署,认真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各教研室、图书馆、实验实训室相关人员学习综治精神,并逐级签定责任书,做到层层落实综治责任制,巩固前期综治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继续对本处所辖人员进行相关学习教育,认真检查各实验、实训场所的管理制度和落实情况,严防治安和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在每周的教职工大会上进行安全教育的宣传,使综合治理工作深入每一个教职工的心中。组织开展以安全教育为主的主题班会。
二、加强法制教育,预防各类违法行为发生。利用政治学习、教研活动和党支部组织生活等机会,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组织了考试,增强大家的法制意识,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并认真教育和管理好自己的家属子女,做到了本处人员及家属子女无违法犯罪和被治安处罚、无党纪、政纪处分。
三、积极参与开展安全文明的创建活动。动员全体教师利用好一切宣传工具,在课内、课外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安全防范知识,对学生在上课、实习、实训等环节的安全进行教育指导,对财产的管理有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根据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要求,开展防毒防艾等宣传活动,拒绝“黄、赌、毒”。
四、具体措施
1、教务处积极配合各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整治工作,措施到位。
2、各相关责任人责任明确,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并严格按照责任书中的条款逐一落实。
3、由教务处工作人员组成值日人员,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对教学楼、图书室、机房、实训室等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有无安全隐患、卫生情况、上课情况等内容,并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对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解决。
4、节假日期间,配合保卫科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要求有关责任人在放假前要检查门窗、电灯等是否关好,有无异常情况。发现情况,及时上报。
五、成效
为加强社区安全防范工作,不断强化安全防范机制,加强社区内治安管理,增强社区居民安全意识,掌握安全自救常识,避免事故发生,维护社区生活秩序,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治安防范能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社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依据,以做好社区治安安全为目标,强化法律教育,保持稳定大局,结合我社区实际出发,进一步强化责任制及组织网络,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师生安全意识: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师德师风教育,每周一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改变教育观念,不体罚、不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不挖苦学生,定期或不定期与学生谈心,定期进行家访,定期开家长会,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培养教育学生。
2、在学生管理方面,加强组织纪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理想教育、常规教育,根据不同年级分别进行不同的教育。
四、工作重点:
(一)为提高全体教师对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认识:本学期开始我们将在各班级建立综合治理领导机构,班主任为组长,并且为本班社会治安负责人,校长与班主任及教师之间实行层层责任制,力争形成积极主动地治安管理网络。综合治理工作与班级及教师年度考核挂钩,严重的年度考核做不称职处理,建立各种安全防范规章制度,加强学校日常管理。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每学期召开两次全体学生大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法律意识。
2、班主任利用班会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法律知识教育,学习安全自救常识,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的同时,懂得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以板报为载体,以晨会、班会为主阵地,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每两月出刊一期《平安校园》为内容的板报。
3、每学期请法制副校长和公安人员进行一次安全法律知识教育,让法律走进校园。
4、与各班班主任签订安全卫生目标责任书,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及学生签订安全卫生目标责任书。
5、学校要求任课教师保证上课期间的安全问题。校内课间不乱跑,不拥挤,上下楼梯快步轻声,靠右边。放学按时离校,不经老师允许不能随意在校园内逗留。入校后不得随便出校门。上体育课、晨练及课外活动是要注意与他人合作,防止机械伤人,保证安全。
6、学校与保安、门卫、住校生管理教签订安全卫生目标责任书。具体负责本职范围内的安全工作。
7、认真做好外来人员管理工作,杜绝发生不安定因素,严格进出校门手续制度,不放一个闲人进校,排除校边四周不安隐
患,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妥善处理。8、每学期举行一次安全法制教育知识竞赛或征文,做到天天讲安全,人人保平安、个个守纪律。
9、每月检查一次线路、电器、床铺、门窗及公共设施,做到及时检查。特别是电器设备的隐患。保证用电安全检查,不乱动电源插座,信息课上要按规定程序操作机器。
10、严格遵守制度饮用水卫生制度,做好卫生教育工作,保证在校就餐学生吃饱。不到小摊小贩购买食物,不吃不洁食物,注意身体健康。每周至少检查二次学生伙房卫生、饭菜质量,原材料的进货渠道等,同时每周召开一次伙房管理人员会议,对他们进行学习、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服务意识、自身素质、服务水平。
11、每天有一领导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全天值班,包括教学楼、楼道值班,负责学生全面工作。
12、配备一名保安,两名值班人员24小时巡逻,重点对宿舍、伙房、办公楼、科技楼进行巡逻。
13、每学期检查二次实验室人员对易燃易爆及有毒药品的存放管理工作。
14、提高警惕防止坏人破坏或投毒。15、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整治。抵制腐朽文化和的侵害,为广大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规范行动,确保落实:
1、教学管理。按教学大纲进行授课,讲求课堂效果,注意精讲精练,讲练结合,避免题海战术。转变教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狠抓双基,使学生人人成才。
2、学校各种收费,严格按照区、州、县有关部门规定,并有物价等部门批准收费,除此之外不得任何处室、班级及教师个人自行收费,如发现严肃处理。
3、各年级除课本外不得以任何形式自行征订资料。
4、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及时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得拖延或掩盖。
5、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确保安全行走。
6、确保运动安全。学生在参加田径、球类等活动中,要重视对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加强对室外活动的管理。在组织竞赛活动时,个别不适应的学生,可不让其参加,认真检查体育设施,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7、确保活动安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要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各种外出活动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周密组织,精心安排,指派人员勘察活动场所,并有学校领导和教师带队。凡不安全或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场所,不得组织学生前往。
8、确保劳动安全。学校在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技能训练、社会公益劳动、义务劳动等各种形式的劳动时,必须经上级领导部门批准,方可外出,并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保证外出人员的安全。
9、确保教学实验安全。教学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课前必须检查好设施,并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规程及安全教育。要对易燃、易爆、放射、剧毒等危险物品按上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并做到安全使用。
10、确保学生饮食卫生安全。总务处加强食堂的安全管理,按卫生部门的要求,搞好饮食卫生工作,做到定点采购,确保师生的饮食安全。
11、确保建筑设施安全。学校的教学、生活、活动等设施的建设,要布局合理、坚固耐用,符合安全要求和质量标准。
12、确保消防安全。各处室、各楼管人员要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管理。做到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并加强对用电、用火、用油等的安全使用教育,防患于未然。
13、确保学校治安安全。教导处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班主任平时注意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门卫加强出入校门的管理工作,严防坏人入校扰乱,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14、重视管理失当安全。学校教职工要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科学施教。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防止因管理失当,造成学生自伤、误伤、自杀及其他意外伤害,给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和服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措施,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进行挫折教育,增强心理调适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加强自我教育,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同学、老师保持和谐的关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自觉遵守《青少年文明网络公约》,不看不健康的书、报等;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15、建立安全与治安事故发生报告制度。学校对发生师生重大事故必须于第一时间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对发生严重、重大、特大交通、火灾、校舍倒塌、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要及时上报当地政府、公安等部门,全力组织抢救,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各处室领导、管理人员及任课教师要认真履行其职责,因未按规定办事,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的对其主要领导和具体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
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师及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1、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行为不良”学生帮教机制,教好“行为不良”学生的转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家访谈话制度。建立健全“学困生”思想行为档案,做好学生学籍管理,本学期将由学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负责,教导处认真抓好“思困生”的辅导、教育工作,建立“思困生”工作的责任制,指定干部、教师对其进行具体帮助,力争不造成一名学生掉队;将“思困生”姓名、性别、年龄、后进生的过去表现、现在的表现、成为思困生的原因、帮教的措施、进步幅度、帮教人等建立档案,进行登记。做到关爱,关心学生,特别要关心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期末并且将在奖励优秀生的基础上设立思困生进步奖。要杜绝“流失生”,防止在校学生犯罪,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巩固率。
2、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普及师生法律知识。做好与交警大队
、派出所、居委会、及有关村社的联系,及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与法制宣传活动。3、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分年级、分层次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学生法制教育专题会议每学期不得少于两次,在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时扩展学生法律知识。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弘扬人间正气,提高教师社会形象、形成高尚的教师群体。
***县实验小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汇报材料
大家可能见过这样一种现象: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是真的吗?其实这是真的。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样荒谬的场景。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人们说,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可见,习惯的力量多大!难怪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基于这样一种思想,近年来,实验小学德育工作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为载体,在学校“立足审美、奠基人文、扬长个性、主体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引下,以“在规范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在活动中涵养学生高尚人格“为育人理念,通过规范地坚持,不仅促进了全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也扮靓了学校德育工作特色----活动育人。
一、讲规范,合力营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教育环境
近年来,实验小学在“依法办学,规范办学”思想指引下,根据实际,提出了“抓常规,求规范,树正气,谋发展” 的工作思路。为此,学校德育工作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这股东风,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从学生终身发展出发,确定其近期工作目标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创“中小学行为规范四星级学校”,以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涵养学生高尚人格。
(一)营造氛围
1、准确定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一支以省市县优秀班主任、辅导员为骨干、学科教师全员参与的治理工作队伍,通过行政会、教师动员大会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的含义进行了准确的定位: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 “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联动效应。
2、创新宣传。为突显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实验小学在“宣传”二字上加以创新,除了常规的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墙报、板报、校园网络、班队会和国旗下讲话等宣传窗口外,学校还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了以“规范行为,你我同行”为主题的宣传词征集活动,征集了“你我多一份自觉,学校多一份清洁”;“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整洁校园,人人有责”;“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等数十条环境宣传词。校园内悬挂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宣传标语,走廊、教室内设置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书画作品,楼道间展示了学生每天行为习惯评比结果。一条条含义深刻的宣传标语,一幅幅精彩纷呈的书画作品,一个个红星闪闪的班级常规评比栏相互映衬,使全校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习惯的约束,受到美的熏陶。
(二)建立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使学生行为习惯有“法”可依,学校制定了大到学校、小到学生个人的各种行为习惯准则。为方便学生接受和理解,我们主要通过建设班级文化来推动工作。具体做法是:有要求、有评价。
“有要求”是指:我们要求班级文化建设分三步走: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班级管理文化建设;班级行为文化建设。
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各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设置班级展示区:“班级全家福”(含班级特色)、“星光灿烂”(学习星、礼仪星、环保星、安全星等)、“兰亭初序”、“班级公约”,“班级周目标”(我会走路、我会扫地、我会说话 文明上厕、不吃零食、礼仪用餐、弯弯腰),“几角”:图书角、卫生角、张贴角,桌椅板凳、书包文具等都要求以年级为单位,统一要求,做到整洁有序。(出示PPT)
2、班级管理文化建设。要求班主任充分运用魏书生的班级管理法则:“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要求各班:⑴有班级组织机构;⑵有班风(由一句简短的话组成);⑶有班级奋斗目标;⑷有班级制度或公约。(5)有评价激励措施,(6)有过程性记录。按要求使用《班主任工作手册》,并按时召开班队会。有体现学生民主管理、制度管理的相关会议、活动资料,突出班级管理特色。(出示:“班级公约”)
3、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围绕学校总体工作,通过开展有主题、有特点的班队活动,让各种行为准则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学生心中留下烙印、得到内化,长久坚持下去,就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表现出良好的班风班貌。
“有评价”是指:(1)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每班必须有“班级评比栏”、班级“星光灿烂”专版,每班每月必须产生班级十星,并在班级“星光灿烂”展示;学校每月评选“实小之星”。(2)对班集体的评价,学校通过对各班“两操”、“安全”、“环境卫生”、“文明礼仪”等采取日评、周评、月评、期评的方式进行,评比结果与学校“星级学生”评选、“星级班级”评比、班主任津贴挂钩。(出示PPT:《实验小学星级学生评价表》)
二、重活动,努力涵养学生高尚人格
20世纪40年代鲁宾斯坦和维果斯基以活动范畴解释人的心理结构,指出:“心理不仅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而且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活动是个体习惯、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
为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落到实处 ,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1、在活动中活动
(1)扎实的班队主题活动
开展了历时近三个月的“规范行为--创星级班级,做实小之星”主题班队会竞赛活动。本次活动由少先队大队部牵头,年级组长具体负责,班主任、辅导员按照活动方案,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按照年级组内班队活动赛课---校区班队活动赛课---学校班队活动赛课的方式进行。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低年级孩子的“童眼看文明”、“我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手抄报比赛到中年级学生的“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实验小学学生、家长倡议书》),再到高年级同学的“给家长的一封信”、“我和陋习说再见”演讲比赛等活动,都让学生真切地明白了爱护环境、礼仪待人是一个人良好内在修养的具体表现。
(2)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为绿茵校园出份力”主题活动; “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 (《实验小学学生、家长倡议书》) 实验小学学生要将共建文明城市的要求和知识带回家庭,带到社区;积极担当“小督察员”、“小交警”、“小卫士”,对身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充分发挥 “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联动效应。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勇敢地站在交通指挥岗上,“小小交通员”告诉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他们回到家中,向家长、亲友倡议: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他们走进大街小巷向人们宣讲“花园水城是我家,人人有责爱护她”,告诉人们“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出示PPT)
(3)多种形式的社团组织。学校成立了梧桐雨文学社、红领巾合唱团、舞蹈队、竖笛队、墨香阁、绘画组、管乐队等学生社团组织组织。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社团组织里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行为习惯也得到了严格的规范,如:红领巾合唱团、舞蹈队要求队员举止优雅、仪态大方,墨香阁在练字之前就要求队员注意环境卫生,不乱洒墨水、不乱扔纸屑等 。可见,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涵养了学生的人格。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们认为,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 “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联动效应,这就是我们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的理解。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同时也使得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等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更是如此。毕业后,大多数是从事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应具备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的素质,是促进健康,防治疾病,提供初级卫生保健者。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迎接21世纪的挑战,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已成为高等医药卫生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谈到素质教育,首先应明确素质的涵义。狭义的素质是指人的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生理的和心理意义上的素质,是身心发展的基础,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广义的素质概念,是指教育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即在先天与后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素质的透视与测评》中认为,人的素质所包含的要素有生理内涵一指有机体以遗传为基础的解剖生理特点;品德内涵一指人的思想品质、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内容,包括职业道德、社会道德、政治道德;心理内涵指个体所具有的个性、思维方式、兴趣追求、情绪等个体差异;智能内涵主要指后天环境中习得的知识、文化、能力、社会认识等方面[1-2]。培养学生要立足于社会,着眼于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综合服务。
护理学生是我们社会未来的医务工作者。社会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具备相应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具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具有与各种人群打交道的本领及应对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高等医药卫生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正是医务工作者形成这些素质的最为重要的基础。为此,高等医药卫生职业教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何有效的开展综合素质教育,归纳起来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由于高等医药卫生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它培养的学生更要求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同时作为新世纪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的能力,所以在高等医药卫生职业教育中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课堂上,辅以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改为“启发研讨式”教学,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更“授人以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员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努力做到让学生通过个人努力去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达到培养学生探究式思维方式的目的。例如:创建多学科整合的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教学实验,培养创新意识、独立学习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在课堂外,让学生早期接触患者、参加社区医疗护理实践培养未来医护人员对患者和社会的责任感;并通过临床见习与临床实习,以临床教师的传、帮、带为主要方式,帮助护理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
2 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对于绝大多数护理学生来说,从事医务工作将是他们的主要职业和生活依靠。职业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学生的发展。从西方的先哲希波克拉底到东方的药圣孙思邈,从国际战土白求恩到当代医生的楷模林巧稚,无一不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献身医学事业的精神。在当今,应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中心,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等教育阵地,培养和树立学生的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精神、慎言守密,医纪严肃,尊重患者的作风、医行端庄,语言亲切,热情周到行为风尚、尊重同行,团结互助,精诚合作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2]。
3 增加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学习
由于高等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院校的专业性较强,使得长期以来护理学生片面追求生物医学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忽视了生物医学的伦理、社会和审美价值,严重制约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这种情形下毕业的学生难以处理好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复杂关系,难以成为符合新时代新世纪要求的合格医学工作者。医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良好而深厚的人文知识,就不可能有医学的卓越成就。失去人文精神的医学必然导致医学目的的偏差和人文医学发展的滞后。所以高等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院校应加强人文社会学科相关课程的开设,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这将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本质,构建有益的价值体系,塑造宁静和谐的精神家园。
4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和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医学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2-3]。要建立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使之在实施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以及言行举止来感动和影响学生。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明确教师的劳动不仅在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做人;教师的教育手段不仅是教材与实验设备,更重要的是自身高尚的人格品质[4]。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以思辨的、情感的、道德的人格力量激励学生,影响其志趣、启发其思维,锤炼其能力,使之能顺利地步人浩翰的医学殿堂。
5 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导向和凝聚激励作用,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依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来感染、熏陶学生。还可以邀请校内外的著名人士学者开展一些涉及人文、历史、经济、国际等方面的讲座,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们的文化生活,开拓他们的视野,而且在培养他们成为新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方面起着良好的作用[5]。实践证明,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而且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护理学生的素质教育已受到各高等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院校的重视并且许多院校在这方面已进行或正在进行着有益的尝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既要重视和不断加强、改进文化知识教育,又要重视和不断加强、改进思想道德教育[6]。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敬业爱岗和服务质量意识,养成既讲竞争进取,又讲团结合作的风气。相信在全体高等医药卫生职业教育工作者和全体医卫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的模式并且在各个院校得以很好的实施,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护理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月光.现代医学教育教师人格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中国前沿医学,2007,10(19):44-45.
[2] 唐军,叶本兰,黎海蒂.浅谈军校护理学生素质教育.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5(5):534-536.
[3] 林少琴.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2,3(3):111-113.
[4] 李鲁,郭永松,施卫星,等.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的全程医德教育改革与实践.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6:25-28.
我校(贵州省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是一所中等职业国家级示范校。具有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中、高级技术人才对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当前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企业的改革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各类中、高级技工的缺乏。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为此2014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350万人……”。
随之而来的是:各类新的职业技术学校(院)大量涌现,激烈的竞争不可避免。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生存、发展,成为我校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能人才成为我校的生命线。
目前的生源现状
随着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大专院校、普通高中的扩大招生,民办学校的新增,有志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相对以前减少了很多。生源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与此同时生源的文化基础、综合素质等方面相对下降,这样就给我校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我校办学综合实力
师资力量的现状
当前在我校的师资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师资力量不足,特别是学科带头人较少。二是专职理论教师和实习操作指导教师之间沟通、交流有待提高。导致在教学中出现理论与实际脱节。三是结构层次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专业结构配置不合理。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的教师比率失调、不同专业学科教师与学校所设置的专业和课程比率失调,结果导致师资资源的闲置浪费或师资不足。四是教师的年龄结构层次不合理,出现断档现象。五是教师的知识更新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е陆萄е柿康南陆怠A是师生配置比率不合理,出现师资不足的现象。七是教学观念有待转变。教学艺术和手段有待提高等。八是学校、企业合作不够,使培养的学生到企业后不能马上适应企业的用工要求。九是“尊师重教”有待落实,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师资流失时有发生。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人手。
加强在职教师的培养。要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首先应该着重考虑对现有的在职教师进行培养。因为在职教师都是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教学程序都比较熟悉了,对学校而言投资小、见效快。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学校设置专业和学生就读情况的需要。针对现有教师的专业结构和自身特点。有计划的采用各种方式,对部分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或通过校内以老带新、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间相互交流、学习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水平。有效地缓解师资力量的不足。在这方面近几年已有了很大的改变。
开放校门向社会引进、聘用人才。内部师资培训挖潜毕竟有限,必须向社会引进适用人才。学校发展也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适时的补充新生力量是学校发展的保证。严格招聘制度,合理有效地引入实用人才。
例如:从全国各地高、职院校引进专业对口的优秀毕业生(或在职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从一些公司、企业中引进专业技术骨干。还可以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吸纳社会人才。
建设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师资队伍。在师资培训,师资引进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成长特点。在强化师资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政治思想素质的建设,“树人先树己。育人先做人”。要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的师德素质。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的师资队伍。树立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形象。这对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必要。
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师资队伍。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师资队伍,加强师资力量,保障教学的顺利实施。
学校可以按照实际需要化分岗位。根据不同岗位,不同环境制定出人性化的科学管理和考核制度,通过竞争和激励机制,充分了解、考虑每个教师的专长、特点及爱好,合理安排岗位。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进行量化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进行回炉或转岗,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使教学质量真正提高。
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让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教师下企业实践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教师通过企业实践,了解了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研发、售后服务等全过程,提高动手能力,体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以后的教学专业设置、构建适应的课程体系作好市场调研。通过教师企业实践,培养教师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成为符合职业教育需求的“双师”型教师。
爱借人才、尊重人才、留住人才是师资力量的保证。“失去后才知珍贵!”。一个从教多年的合格教师,往往都是经过多年摸爬滚打过来的,不论从教学经验、还是专业能力上来讲,都有着很强的教学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素养,是学校的财富。“尊师重教”要真正落实到实处,不能当成挂在嘴上的空洞口号。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具有人性化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为教师提供一个和谐良好的工作平台,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责任感,真正感受到以校为家的温暖,从心底产生出“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认识,自觉自愿地把所有一切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教师不是件容易的事,引进人才不容易,留住人才更难。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需求;训练项目;设置
作者简介:朱海莲(1966-),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11年度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基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需求的拓展训练项目重构研究”(浙金院[2011]67号)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朱海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33-0085-03
一、研究目的
职业能力训练起始于二战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引入中国大陆,2002年正式引入高等职业院校。国外职业能力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在国内培训领域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众多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不同形式开设了职业能力训练课程,得到教育专家、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但在引入和开展能力训练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如何根据不同高职学生的需求特征设置训练项目。许多学院没有很好地考虑到高职教育的特色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需求,而是不经过筛选照搬企业的职业能力培训项目。不同的项目具有不同的培训目的和意义,不同的职业群体也需要不同的训练项目。因此,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对不同职业类型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以期达到一个最佳的培训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专业学生200人、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工专业学生200人、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民航乘务专业学生200人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几所职业能力训练较优秀的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回收6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600份,有效率100%,将“准职业人”(学生)对职业素质需求的趋向性进行分析与研究,所有数据的处理、统计与分析借助于SPSS11.0统计软件包和Windows XP操作系统进行。
2.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职业能力训练》专业书籍及大量期刊及浙江省几所高职院校《职业能力训练教学大纲》等关于高职院校职业能力训练项目的有关资料。
3.实地考察法。对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水利水电学校、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的职业能力训练场地进行实地考察。
4.专家咨询法。对几所高职院校的职业能力训练指导教师、管理者及几位企业专家进行访谈咨询。
三、结果与分析
(一)现阶段不同专业高职大学生所需职业能力的趋向性特征
为全面了解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所需职业能力的趋向性特征,我们对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专业学生200人、浙江水利水电学校水电专业学生200人、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民航乘务专业学生200人分别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统计表明:金融专业、水利水电专业、民航乘务专业“准职业人员”在总体上对职业综合能力均有较强的需求,尤其表现在诚信品质、抗疲劳能力、吃苦耐劳品质、坚强的意志力、社会交往和开拓创新精神等方面,见下表1。以五点量表强弱度测量法,参照调查认可度进行评判,80%以上很强(++)、60-70%强(+)、40-59%一般(0)、20―39%较弱(―)、19%以下弱(--),具有一定的趋向性特征,见下表2。但研究对比发现,“准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特别对诚信品质、交际能力、吃苦耐劳和抗疲劳能力有特别强的需求;而“准水利水电行业从业人员”则对抗挫能力、抗疲劳能力、吃苦耐劳等素质的需求特别强烈,可能水利水电的学生考虑到将来所从事的在野外操作的工作性质有关;“准民航乘务行业从业人员”选择前三位职业素质的分别是交际能力、抗挫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社会需求
高职院校学生是在校接受职前教育的最后阶段,他们最终将走出校园,步入行业、企业,接受社会的检验。在过去人们的观念里,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出类拔萃,只须不断补充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即可[6]。但在信息时代,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仅仅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中国青年报2001年11月份做的《人才资源:青年职业前景与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调查显示:团队精神、忠诚度、创新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是跨国公司选拔人才最重要的四项特质。2004―2007年,我院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文献资料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较多表现在,除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需进一步加强外,主要集中在工作积极(主动)性低下、人际沟通技巧缺乏、团队意识欠缺、爱岗敬业不足、意志品质薄弱、工作倦怠频繁等职业素质方面。众所周知,这些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模式和说教式教学方法培养效果不太理想。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如何根据其岗位(群)的标准和需要,设计出职业素质培养的具体方案,并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准”岗位(群)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及发展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职业能力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要采取切实措施予以优化,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综合职业能力训练是开展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养成教育与提升工程的基本手段之一。
(三)高职院校开展职业能力训练存在的问题
1.照搬企业培训项目,对职业能力训练项目的培训目的、意义认识不清。不同种类的项目,具有不同的培训目的和意义,当然也就有不同的适宜培训对象。如:个人挑战项目的培训目标是增强个人抗压能力,认识自我、挑战自我、激发潜能,建立自信心;团队合作项目的培训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各尽所能、为团队奉献,增进学生对团队力量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感受沟通合作、相互信任、融洽人际关系以及遵从团队规范的重要性;而野外生存项目是培养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中与同伴的协作、沟通、互帮互助精神,并让其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为目的,还能磨练学生坚忍不拔、遇事冷静思考、勇于探索等意志品质。因此,在项目的选择上,高职院校不能照搬企业培训的项目,而是要针对职业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和行业的需求,有选择的引进和创新项目。调查发现,许多高职院校在职业能力训练项目的选用上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盲目追求项目数量、片面追求刺激或相对较安全的项目。
2.缺乏创新型训练项目,并且项目累积量不够,影响培训效果。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职业能力训练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校区内建设训练基地,从而在基地里开设训练课程;另一种是学校统一组织到专业能力训练基地进行。两种训练方式流程相似,但目的不同――教学与赚钱,而且在训练量上第二种形式远不如校内基地多,且校内训练更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3.出于安全问题考虑,高职院校的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只局限于场地项目。由于综合能力训练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目前,高职院校的训练项目主要集中在场地的中、低空项目,真正投入到野外的户外运动和一些高空场地项目,既能培养学生的意志,让其掌握基本的野外生存技能,又能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团队合作的愉快,体验相互信任、相互负责的团队精神。调查各所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开展野外生存和场地高空项目。影响了开展综合职业能力训练提升职业素质的效果。
四、对策和建议
(一)针对“准职业人”(学生)目前所学专业、未来可能从事的第一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合理设置训练项目
项目是职业能力训练活动的载体,同时也是训练课程的主要内容,然而,不同的项目其教学目的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受教群体选择适宜的项目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见表3。
(二)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发展的社会需求组织课程内容,设计课程体系
综合职业素质训练课在课堂教学中,围绕“一个中心”:即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发挥“两个作用”:即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与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实行“三个转变”即: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考查方式的转变;突出“四个重点”:即自我教育与人格发展、潜能激发与挫折应对、团队意识与人际沟通、社会适应与职业素质提升;设计“五个环节”即: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
综合素质训练课程并不是简单的理论加实践,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心应突出职业实用性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也就是说,课程建设不应采用传统的理论来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和实施教学大纲,而是要根据职业岗位的一般职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及岗位适应能力等的需求特征,来作为工作任务,进行课程设计、实施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
实践证明,体验式职业能力训练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手段,应针对职业人员综合素质需求特征及需要对训练项目进行遴选、归类、整合和设计,不同的职业综合素质应采取相对应的训练案例。这对有效保障训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三)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建设属于自己的训练基地
职业能力训练因其选择场地的特殊性,活动内容的未知性以及特有的心理挑战等,决定了训练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如何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如何让参训学生的身体、心理上获得安全保障,是能力训练课程更好地发展进入高职院校教学课程至关重要的一环。应引起高职院校管理者及教学人员的高度重视。
(四)能力训练教师应加强学习、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综合素质训练的成效关键取决于指导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善于利用项目导航、现场过程的观察及活动后的反思迁移引导,建议以高职称和教学能力优良的教师组织教学力量,为职业素质训练课教学创新与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起到保障作用。开展课程教学的教师尽快需要进行课程的进修与培训,努力提高引导和反思的组织能力,要引导学生将体验转化为自己的人生知识,以便日后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建议能力训练教师加强学习,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应按职业需要科学设置,教学效果有待于巩固、提高。
(五)在综合职业能力训练课程教学中引进、创新、增设户外活动课
职业能力训练课程的效果经实践检验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教学的效果并不是某几个项目或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没有项目的累计,对学生的心理冲击力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建议该课程可安排在周末,并重视给学生讲授安全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户外安全注意事项,在整个能力训练课程中,既要有理论课,又要有实践课,还要有提高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能力的野外活动课。
参考文献:
[1]何立志.在综合设计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Z2).
[2]刘莺.护理专业实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20).
[3]沈梨芳,李健美,谷娟娟.设计性实验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01).
[4]乔昌秀,等.护理专升本《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吉林医学,2009(16).
关键词:高校;排球课程;教学;综合能力
排球技术是指在排球规则允许的条件下,运动员采用的各种合理的击球动作和为完成击球动作所必不可少的与其它配合动作的总称。然而,当前的体育教学普遍存在偏重于结果而忽视过程,重视技术的发展而轻视理论水平的提高,重视人体改造而轻视能力培养的现象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培养对象的畸形发展,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培养新型的体育人才的需要。
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l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国内外大量关于教育改革的文献资料。
1.2 实验法
在排球技术课教学中进行了两轮教学实验,均采取随机抽样,其授课内容、进度、时数、场地器材、测试标准、任课教师水平等条件均相同。为避免实验对象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试验效应,遵循了施加因素的组间双盲性原则。
1.3 数理统计法
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全部数据皆用SPSS软件处理。
1.4 研究对象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2011级教育学1班、2班共60名学生,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每班30人。试验前有专家分别进行了技术水平测试,并进行了T检验(p>0.05),说明两班无显著性差异,符合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的要求。
2 提高综合能力教学手段的运用及实施过程分析
2.1 利用现代科技于段,为教学服务
在实验中,我们把摄像机、电视机、幻灯、投影仪、计算机等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适时运用于课堂教学。使用这此仪器,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有效地延伸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2 重视综合能力培养,拓展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采用了理想作业法、自拟试卷法,让学生自学排球教材,自己发现观点,提出问题并予以回答;或教师规定题型、题量、分值等让学生自拟试卷并附标准答案。这样的手段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由被动完成作业到主动发现问题,从中体会掌握知识的乐趣,有目的地记住所学知识。此外,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展示教学挂图或观看技术录像片,领悟技术动作的关键环节和难点及彼此之间的异同。或让学生观摩体育课,从中发现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比法是由教师或学生作示范或观看学生技术录像,让学生辨别动作的正误,并分析其原因。
2.2.2 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实验中我们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其担任组织者,轮流带准备活动,分组练习时轮流当小组长,组织教学比赛并担任裁判等。在授课的过程中,尽可能提供条件让学生多开口,让学生回答问题,在讨论、总结会上发言等,以锻炼其胆量和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
2.2.3 归纳演绎能力。归纳演绎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基本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记住技术要点,教师讲解技术要领和作过示范后,启发学生将要领概括归纳为简明扼要、形象准确的几个技术要点,便于归纳概括,也可由教师说出技术动作的要点,让学生叙述动作要领。这样交叉运用的结果,使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也比较准确地加深了对技术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2.4 创造和应变能力。这是注重能力的总和,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人的认识、理解、综合能力的升华。培养学生发散比思维或意象思维,鼓励学生大胆直言,发现闪光点,立即予以肯定。同时,列举排球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并结合实践,给出特定的情景和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如让学生设计技术练习方法或涉及两三人之间的配合方法等。
2.3 立体式提高学习效率
全方位激励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立体式提高学习效率。为了激励学生奋发努力,重要的是心与心的交流。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可采用设疑的方法,课课有质疑题、思考题,让学生主动探索、讨论、求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未知到知,从已知到知之甚多,不断深入从而逐渐把握学习的规律。
2.4 优化教学内容
剔除一些“难、繁、偏、旧”的学习内容,主要采用“破除系统化”的做法,排球运动相对其他竞技运动,如田径、篮球、足球等而言,教学内容要复杂一些,主要有传球、垫球、扣球、发球、拦网等技术,而在排球教学中又不可能让学生将所有技术动作都完全掌握,并且熟练地运用。由于教学时间较短,只有将教学内容加以简化和改浩伸之成为更适合所教授对象的教材。从对学校秋季球类比赛女子排球赛的技术统计可以看出,比赛中使用率最高的是垫球和下手发球,分别占82.9%和90.8%。因此,在实验班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发球和垫球上。因为这是基层教学和训练的重点也是比赛的基础,而对传球、扣球、拦网等不作重点教学,只是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组织比赛方面的教学。
3 结论
首先,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加强能力和全面的素质教育,是当前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其次,体育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既注重结果,又重视教学过程,既重视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又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才能赋予教学以强盛的生命力,这样体育教学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最后,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手段,尽力拓展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通道,是培养和提高综合型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