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供给管理论文

时间:2023-04-03 09:47:46

导语:在供给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供给管理论文

第1篇

(一)制度中存在着缺陷

公路工程施工中,由于建设的项目比较多,施工的路线比较长,因此在管理中就可能造成机构不健全或者是管理人员自身出现了管理不当的状况。管理机构的不健全,容易造成工程机械管理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产生脱节的现象,使机械管理中责任不明确,管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管理的制度中,由于没有相关标准、规定进行约束,使得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工作不完善。制度上的缺陷造成了公路工程机械管理工作的混乱。

(二)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到位

当前在公路施工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项目部制度。但是在建设中由于项目部不能长期的存在,这就造成了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责任制度与管理出现了差错。在建设中项目主要注重的是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的进度,这就对机械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受到外界因素或者是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机械设备出现了不合理的使用现象,在工程施工前期的规划以及准备工作出现了漏洞,在工程机械设备在购置、调度以及分配环节中出现了问题。具体为:在机械设备的购置中,由于缺乏对机械功能的全面认识,使得采购出现了不合理的现象,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另外在工程机械设备的调度中,由于大多数机械设备都是处于保养缺乏的状态中,其工作能力比较差,因此使施工工程的质量受到了影响。

(三)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不规范

公路工程在施工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机械设备中,但是由于操作人员没有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容易出现操作失误,造成机械设备出现大量的故障,由于技术人员的操作不当使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的缩短,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严重的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施工的进度,造成固定资产在无形中流失。另外由于此类不规范的操作,很有可能造成操作人员自身人生安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这不仅影响了施工的整体进度,还大大的降低了集体在施工中的竞争力。

(四)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中出现的问题

施工中由于在观念上存在着失误,这就导致了工程机械设备保养制度与维修制度受到了影响,增加了故障的发生率。在公路施工中由于工程量比较大,并且施工的进度长,容易出现机械设备在病态中继续工作,为了加快施工的进度,不能及时的进行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这种无形的损失,就使得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受到了影响,并且会提前报废。

二、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调度

公路工程施工中其调度计划主要是针对路面实施的,在设计中采用的结构是:路面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在路面基层中采用的是水泥稳定碎石。在实行调度计划中,为了增强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保障机械设备的管理,这就需要在技术中加强标准规范,对于施工中遇到了难以保持连续作业的,需要进行流水作业,这样来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减少面层停工的次数,保持在施工中连续作业。在无间断的施工中,施工建设单位可以将人力和机械资源投入到其他的工序中去,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施工建设的成本。

三、改进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一)注重对机械设备的整体管理

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工程方案或者是工程机械设备,由于在功能以及种类中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施工中针对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就需要严格的按照招投标制度与项目建设制度来逐渐的完善,在施工中成立专门的机械负责单位,保障机械设备的购置与调度,做到集中管理,统一分配,在施工中根据具体的需要合理的分配,这样就使得机械设备的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

(二)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机械管理

对机械的操作需要施工操作人员根据操作流程以及机械的使用说明来对照进行,针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具体的分析,及时的辨别出现故障的机械设备,避免出现超负荷运转,影响其使用的寿命。另外在施工中需要对频繁使用或者是故障率高的设备加强维修和保养,做好跟踪管理,减少事后修理,在预防中加强管理。这样就提高了施工的进度。

(三)完善机械设备维修制度

工程机械设备在使用中由于出现了保养以及维修不及时,造成了提早报废的现象,因此在机械设备的管理中就需要加强保养工作,在保养维修工作中就需要管理人员记录好设备的使用状况,做好定期的检查,在使用中保持设备的各个部件能够正常的运作,因此就需要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制度,加强其使用寿命。

(四)注重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的素质,这样就能够大大的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施工的质量。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机械设备工作原理、结构形式以及操作规范等环节的学习,并且针对一些常见的故障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具体的了解。这样就为保证正常的施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避免在施工中一些机械出现“带病工作”而影响工程的进度。

四、总结

第2篇

1.1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在公路施工中,施工技术部分来制定该工程中相应的方针政策,主要涉及技术、安全、生产、设备、环保等方面。关于企业本身的生产、安全、设备、技术等方面的管理条例,以及在施工过程中进度情况和施工协调性问题都需要技术部分的即使解决。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核心部门,技术部分不但需要负责施工技术上的学习及交流,还要负责完善公司技术管理的工作。正因如此,施工单位有必要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该体系应该以技术部门为核心,其他部门协调其工作。该管理体系要根据各个部门的特点分配相应的工作任务,分期分部门对其进行考核,以督促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建立专门的技术管理体系对于公路施工单位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高效地组织技术管理工作需要合理的技术管理体系为支撑基础,还需要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约束作为保证。一个好的技术管理体系可以保证公路施工的顺利进行,也可以作为施工完成质量的评定标准。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必须明确,这样才能有效地监督工程进行的质量,才能更好的实施管理措施。

1.2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施工准备工作的正常进行是整个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充分了解工程的特点、工期情况、甲方要求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然后才能编制该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进行技术审核工作。施工的准备阶段也需要单位各部门的配合,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立各级技术负责制度。主要是以总工为主,对各个人的任务由上到下进行合理分配,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任务,并要及时协调其他部门的工作。

(2)建立图纸方面的制度。将各个人的工作任务分配好之后,进入图纸审核阶段。该阶段针对施工图纸的合法完整性及技术设备、材料采购等方面进行审核,确保工程顺利竣工的情况下降低工程成本。此外,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是有交叉性的,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所以在审核阶段要对有施工阶段冲突的地方重点提出并找出解决方法。最后要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规范上进行明确的规定,方便之后的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3)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和工程验收制度。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种材料及特殊技术不明确的地方,设计方应该对施工方有一个交代即为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图纸中的所设计的技术问题进行咨询,明确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设备、材料数量等问题。工程验收是整个工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所以应该制定合理的制度保证工程质量。

1.3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现场技术管理就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需要施工技术人员从各个方面进行控制、协调,严格依据施工准备阶段所编制的方案进行施工。对于工程监理部门,要及时检查施工的进度及质量情况并记录,确保按合同工期交工。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虽说要按照相应的准则进行,但也不能太刻板。施工单位管理层要经常去现场了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工作上的调节,同时提出技术管理工作上的创新,围绕提高工程质量及降低施工成本来工作。

2结语

第3篇

(一)公立医院会计管理目标定位问题

会计管理工作应该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当时的经济背景进行科学的制定。但是当前我国许多公立医院的会计目标在定位使用者的范围方面不够明确,会计信息系统管理规定不够全面。使会计使用者得不到医院运行情况的实际信息,没有办法准确判断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公立医院会计管理制度实施问题

原有的会计管理制度并不健全,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医院发展的需要,一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的公立医院,对会计管理制度却不重视,没有切实的运用,执行力度不够,使会计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的实施。

(三)公立医院会计管理人员素质问题

我国公立医院的会计人员虽然也有专门招收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并不能达到工作的标准,会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一些失误,影响数据的真实性,从而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当前医院会计管理改革的重要工作。

二、公立医院会计管理新模式构建

(一)政府宏观调控

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在会计管理模式问题上,应该以政府的管理改革模式为参照,以服务模式为主,充分发挥在社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要求公立医院充分协助政府工作,创建公正、透明的医药交易市场,根据政府下达的各项规范进行会计管理工作,实现以政府宏观主导的公立医院会计管理模式。

(二)会计服务公司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单一的会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需要建立一些服务公司来分担公立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负担。公立医院可以通过跟会计服务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建立协作关系,将会计管理工作托管给公司,节约精力和时间,实现会计服务公司化的管理模式。

(三)自律型管理模式

行业协会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建立行业管理协会,形成一定的自律管理体系,与公立医院合作,共同建立自律管理平台,保证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诚信度,增强信息的可信度和高效及时性。建立行业的信息共享平台,互相监督,共同发展,提高公立医院会计管理工作水平。

三、公立医院会计管理新模式实施的重要保证

(一)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必须建立规范的财务人员引进制度,医院会计管理部门应注意人员招聘的合理性。严格考察会计管理部门人员的从业资格,要求从业人员考取上岗证,并积极参加专业技术职称考试。对于在职的会计管理人员,要定期安排培训,要求工作人员对会计知识具备一定熟练程度的同时,还要适当补充一些医院相关的知识。注重业绩考核管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将绩效考核和薪酬挂钩。按时安排考核,检验会计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并对成绩优秀和日常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并加强对这类人员的培养,为医院提供更多具备熟练技能、职业素养高的会计管理人员。

(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相关部门要制定能够保证医院会计管理新模式有效进行的规章制度,做到与新时代特征相符,并且能够满足我国现阶段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完善健全法律法规,并保证严格执行,切实的将有关法律落实下去,以保证公立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加强研究创新

公立医院的会计管理新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依然需要不断的改进,会计管理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实际经验,对新的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增强创新意识,加强改进和完善。充分吸收新的会计管理理念,并将这些理念实践运用到工作中,争取实现会计管理工作中的新突破,使会计管理模式更加具备科学性、系统性。

四、结束语

第4篇

摸到自己的设计好象摸到自己的小孩子一样,特别亲切。各位好,我今天早上听了一句话,觉得是对设计和创意非常好的诠释,他说无聊是创意的源泉。这个题目对设计来讲是一个比较新的看法。大家看这个图,是大三浙江大学毕业生的做法,他是用手的触感来做模型方块。今天我讲四个内容,第一,什么是手感,第二手感经济的发生,第三,手感经济美学的趋势,第四,华硕的经验。

第一,什么叫手感,手感我们甚为是超越大量生产品的独特温暖质感。这上面有一些从传统的物品来的,有一些从传统的纺织品。从欧美和亚洲已经兴起手工制造品,你在网上搜索会查到有很多的手工香皂、手工纸等等。

第二,为什么会有手感经济的发生。我们相对以前的经济方式是零情感经济,最主要是来自生产力,也来自DFM,就是设计为制造的理念,然后是精品产品开始大量的接受。

1、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在一般的半导体业界,大家都非常了解摩尔定律,但是在机械加工领域里面也有一个摩尔定律,但是周期比较长,在五年。每五年机械加工能力增加一倍。以前我们加工一个台式机的机箱底座需要5分钟。现在我们到苏州工厂发现生产一个底座只需要2秒钟,这是非常惊人的。第二,刺激型营销,改变了产品生命周期。大家看到左边这个形状是从导入期、成长期到成熟期到衰退期。大家比较注意消费性产品,大家发现手提电话在一个区间里面把量做到最大,但是一瞬间就改变另外一个机种,茶叶罐型已经影响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前是山形直线,现在是直接爬升的直线。

2、共同零件/制造平台。全世界70%的笔记本电脑,基本上由5家生产出来的,全世界手提电脑是用这五家制造商生产出来的,不管用什么牌子,都是这五个制造商。造成价值链分工,导致所有的材料、东西越来越窄化。成本的考虑,我们会变成使用模块化的零件。近几年兼容机处于市场一部分,是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模块化的,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所有零件的独特性就会受限。

3、DFM,设计理念应该从“设计为制造服务”(DFM:DesignForManufacture)倒过来变成“制造为设计服务”(MFD:Man-ufactureForDesign)。。为了制造设计,会有非常非常多的限制,你设计的瓶颈就是你的制造瓶颈。在场可能有很多的设计师,你们有时候觉得是很非常好的创意,但是送到工程师那里,他会说这个无法开模。我们也会思考,开模真的是量产的唯一方式吗?我们开始反思这样的冲突。

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这是iPLAS(音),大家对它的印象是后面镜面加工的不锈钢,开始第一批用日本传统的打光技术做后面镜面的不锈钢。以大部分公司来看,它到底是不是量产,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多少已经卖了成千成万个。

4、精品产品接受度的提升。这几个要素大家都看到,新富阶层兴起,有别于传统,工艺量产化产品。消费者会想我要买跟大家一样的产品,还是买我自己需要的独特性的产品。

这是在上海的一个展览,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精品消费国,更让大家惊讶的是,它的成长非常快,它以20%的速度在成长。

在这样四个环境之下,我们开始考虑到,到底我如何平衡工艺跟量产,等一下我会找几个例子,让大家看一下。手感经济美学的趋势是整合手工和量产,不是单纯的手工或者量产。量产设备提供劳工,一个生产设计中和工艺突破量产,工艺技术是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前段时间我看家具展览会,你会发现一些家具不会变形,而我们身边的家庭里面钢管都会变形,这是超过几百年的加工工艺,现在用于设计。在这样的趋势下面,我想给大家做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图)这个产品实际上索尼的一个系列,是属于量身定做、半手工制作的产品,首先把你的头的尺寸量出来,然后找着你头的尺寸去做。如果你现在要买这个产品,索尼会跟你说这个网站已经关闭。这是意大利一个家具博览会中的两个产品,左边是1978年做的,用的材料同样跟你们路上买的差不多一样,但是它加了一样东西,就是手工精制抛光的技术。当然,你可能会在路上买上百个,你发现拿到这个东西,它的质感跟以前的材料有着非常大的落差。

第四,我们来分享一下华硕的经验。这是我们以往在做设计时候的方法。当时的主角就是产品设计师的灵魂,他掌握机器设备。我们做DFA活动里面,掌握材料,掌握机器做出产品,但是在手感经济里面,设计师无法做整个流程的主导师,我们需要工艺师。在手感经济里面,我们不但要掌握材料,要掌握设备,还要掌握工艺。大家都有皮包,但是并不了解传统设计师的设计,我们强迫设计师跟皮件艺匠交流,如何变形,如何制作,这上面都是我们的设计师,我们用一年时间了解皮件包括染色等各个方面。我们用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开始累积足够的对材料的支持,所以我们下了一个设计语言给笔记本电脑,就是皮革和金属为介质,来展现笔记本电脑的质感。

S6是贵金属衍生出来的产品,每一个产品件都是贵金属件组合出来的,每一个部件都要花很多的时间做出来。大家看到这个皮革没有怎么样,但是也会想皮革如何跟我的笔记本金属外表结合。我跟我们的合作伙伴做了一种特殊的胶,开发了一个很特殊的胶,而且开发了一种很特殊的加工方式。只要大家把身上的皮包拿出来看,为了笔记本我要做到0.2—0.5之间,同样很薄。我们在这个手感经济里面做了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设计方法。

当时我跟设计师说给我两张图,这是两个砚台。告诉大家什么是手感经济。对于不知道手感经济的人认为就是两块石头,如果你了解的话,这就不是墨而是用来研墨的东西。

现场观众京工业促进中心的,我想问张总两个问题,第一,您如何看待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第二,设计创新对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有哪些作用?

第5篇

1.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教育主管部门明文规定: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前,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的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它是高等学校的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也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过程要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是制约当前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水平提高的根本因素。就目前而言,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定位不准确。甚至部分高校的教学大纲将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定位专业选修课,这导致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课时的安排,教师人员的配置,教学设施的配备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对教师而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部分高校将毕业论文(设计)定位为一门选修课,而毕业论文(设计)这门课程所讲授的论文选题、论文写作的方法、格式和规范,参考文献选择、外文文献翻译等等需要花费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相应的课时安排和重视程度都不到保障,教师在论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只能侧重对于空洞的书面讲授,忽视了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强调实践性和参与性强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直接参与和动手写作的能力,不仅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显得力不从心。对学生而言,教学目标的不准确使得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产生了两点误区。首先,尽管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但由于本科生课程安排相对紧凑,学生用于开展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大多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不够。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培养和考查的恰恰是学生的科研能力,但由于课程的安排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无法将所学的有限的知识与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其次,由于大多数高校将毕业论文(设计)设置为选修课,学生对这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作为选修课,学生本能地认为毕业论文(设计)就是一门普通的增长知识的课程,只要求理解就可以,无需深入掌握。这就直接造成了学生普遍对毕业论文(设计)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结果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相关的问题层出不穷,学生没有能力将毕业论好。虽然部分学生论文写作达不到规定的标准,但是学生又得毕业,最终结果就只有在执行的标准上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培养。

1.2教师人员安排不合理

尽管我国相关教学大纲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应当由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项规定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目前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高级职称的教师都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首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对教师知识的储备和运用要求非常高,青年教师由于工作不久,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时间较短,在科研和教学方面都与老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困难。其次,部分高校对于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定位选修课,学校以及学院对课程教学的投入的精力和关注度都不够,更不可能为青年教师提供专项的进修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对于高级职称的教师特别是教授而言,时间和精力的缺乏成为制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而且还必须具备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教学工作。由于高级职称的教师特别是教授或是承担着较为繁重的科研工作,或者担负着行政领导职务,常常无法保证或投入过多的精力进行教学工作,特别是毕业论文设计还是一门选修课,教学的质量往往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1.3相关专业教材缺乏

教材作为承担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提高。目前,就全国范围内而言,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相关教材数量而言,专门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材可谓凤毛麟角。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在国内开设较晚,加之相关高校对课程的定位偏差,直接导致了国内从事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编订的人员有限。由于缺乏相应的教材,许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教材往往采用政治学或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资料,其内容缺乏公共管理专业所需的专业性、实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其次,就仅有的几部教材而言,教材内容普遍存在滞后性和非针对性。在这些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中,有的教材侧重于经济类管理,缺少针对性;有的侧重于政治学,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有的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随国内外公共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更新,许多方法和事例难以满足当前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要求。

1.4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

目前,相对滞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现阶段,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仍未摆脱普通课程教学的窠臼,缺乏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自身特点的教学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局限于知识点的讲授,并没有注重通过将知识点的理论与现实社会的实践有机结合,而是空洞的说教,一旦遇到具体的写作,学生就无从入手。因此,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仅仅停留和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需要。第二,教学手段单一僵化。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应该结合公共管理专业和本科论文写作的双重特点,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研意识。而现在的教学仍然停滞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依旧单一僵化。教学、教材和课件依然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被动地依赖教师,部分学生需要教师的亦步亦趋的督促式指导,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提升的路径探析

2.1明确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目标

设置公共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应当依据教育部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各自学校自身公共管理专业发展的情况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目标。就目前而言,应当突出强调它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地位,引起师生们的重视。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总目标应定位为:“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结合顾客——学生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建立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质量目标,达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高水平的知识运用、技能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开拓创新能力和学术道德的培养”。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在教师的教授和帮助下,通过学习了解毕业论文的基本属性和特点,逐步掌握如何进行论文选题、如何撰写开题报告、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检索、论文的结构和撰写规范,论文的修改和论文的答辩等相关问题,最终确保学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2.2优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针对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构成的现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其一,针对教学和科研相对欠缺的青年教师而言。未来公共管理专业的青年将逐步实现高学历,科研能力将成为青年教师的强项,教学经验的不足可以通过逐步的教学实践得以弥补。因此,未来青年教师无疑将成为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的主力。而就现阶段而言,首先,高校有关部门应当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其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恰恰需要平时的摸索和锻炼。其次,学校、学院可以聘请校内外一些学历较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通过这些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不仅可以减轻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压力,而且培养和锻炼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其二,针对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而言。老教师科研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他们参与到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中来,对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现阶段而言,由于老教师承担着相对繁重的科研任务或行政任务,而毕业论文(设计)课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部分学校强制让这些教师承担这门课程,其教学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目前最优的解决路径是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参与毕业论文课程的教学工作,老教师更多的是对青年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而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到教学的第一线,形成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教学梯队,既达到了锻炼教师队伍的目的,又扩大了学生与教师在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交流的空间,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

2.3更新专业教材内容

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材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不强,教材多侧重于经济管理类或政治学类教学,脱离了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为了改变目前教学的现状,相关部门应联系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高校,组织本领域的专家学者根据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编写不同公共管理专业领域的教材,提高专业教材内容的适用性。教材应当服务于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目标:首先,在理论层次方面上,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必须明确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共性特征和作为专业学科的个性特征。教材必须明确毕业论文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目标,并为教师的教授提供一个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学习论文写作的教材。其次,在实践能力方面上,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熟练掌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的撰写、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检索、论文的撰写规范,论文的修改和论文的答辩等相关问题。并且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实现将四年所学知识与实践问题有机结合,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学术科研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2.4改进教学方法

第6篇

关键词:清单报价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清单报价成为一种国际上通行的工程造价计价方式,是在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中招标人按照国家统一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要求,以及施工图、提供工程量清单,由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施工图、企业定额、市场价格自主报价,并经评审后,合理低价中标的工程造价计价方式。工程量清单由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组成,清单报价由计价工程量、综合单价、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组成。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职业技术课,它与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以及清单报价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因此,清单报价很需要施工技术中的如下知识。

一、编制清单报价最需要施工技术课程中土方工程、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的知识。

在编制清单报价时,土方工程是一很重要的组成部份,计算土方工程中的每个分部分项工程都要写清项目名称以及项目特征,而项目特征的内容就需要施工技术中土方工程的知识,土方工程中讲述了土的分类,开挖方法以及开挖的工具,在计算挖土方时,自然土的体积、夯实土的体积以及松散土的体积,需要可松性系数才能计算出工程量,还需要掌握土方工程中的施工顺序。土方定额内讲述了,均未包括地下水位以下施工的排水费用,发生时另行计算,在土方开挖时需用什么样的开挖机械节约时间又节约费用都是工程量清单报价中很需要的,按竖向布置(超过30cm的挖土方、用方格网控制填至设计标高就叫按竖向布置挖、填土方)进行挖、填土方时,不得再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在计算工程量时应防止漏算及多算。比如说在土方开挖中遇到有地下水,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开挖时设土壁支撑防止塌方,选择什么材料对土壁支撑更加有利,又能节约费用,这都是编制清单报价时非常重要的,合理选择支撑方式、材料是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以及因安全事故所产生费用,土方填筑与压实时为了保证填方工程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心须正确选择填土的种类和填筑方法。因此,编制清单报价最需要施工技术中的土方工程、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的知识。

二、编制清单报价最需要施工技术课程中砌筑工程的知识。

砌筑工程属于清单报价中计价工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脚手架、垂直运输设施、砌体的材料、基础的砌筑及墙、柱的砌筑,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设施是措施项目清单中的一部分,计算工程量时需要了解脚手架的的形式,为后面套用消耗定额计算费用打下基础。垂直运输设施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也是最重要的,根据工程的需要选择适合的垂直运输设施。计算砌筑工程中的各项内容时,需要掌握它的施工顺序,这样才能准确的列项,并计算出工程量,基础的砌筑需要掌握它的基础放脚形式,在计算计价工程量时才能计算得更加准确,在报价时更合理。在计算空斗墙的工程量时,需要施工技术中的砌筑形式及砌筑方法,才能确定出价格,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外形体积计算,应扣除门窗洞口及0.3cm2以上孔洞所占的体积,墙角、门窗洞口立边、内墙节点、钢筋砖过梁、砖碹、楼板下和山尖处以及屋檐处的实砌部分已婚包括在定额内不另计算,但附墙垛(柱)实砌部分,应按砖柱项目另行计算。砖墙的计价工程量需要砖墙的厚度、砌筑砂浆的强度,这些知识都是在施工技术中砌筑工程中的讲述。可见,编制清单报价最需要施工技术课程中砌筑工程的知识。

三、编制清单报价最需要施工技术课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的知识。

清单报价中钢筋混凝土工程和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是整个清单报价的重中之重,它包含的内容泛多,计算量大,复杂。施工中钢筋混凝土工程包含了模板、钢筋及混凝土等等,模板费用计算属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和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作用,施工中讲述了混凝措施项目费中的一部分,在施工中应选择模板的形式,材料及合理组织施工,对加快土的强度等级、如何浇筑混凝土等的知识,钢筋的型号,用什么符号表示,钢筋的计算以及钢筋在混凝土中的保护层厚度,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顺序。梁或柱的施工应先支模板,后放入钢筋笼,然后在浇筑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工程讲述了张拉设备及人工时效,在清单报价中需要乘以相应的系数才能合理的得出费用,掌握了这些知识在工程列项、计算计价工程量以及清单报价都是很重要的。

四、编制清单报价最需要施工技术课程中屋面及防水工程的知识。

施工技术课程中屋面及防水工程包含屋面防水工程、地下防水工程、室内其他部位防水工程。屋面防水工程中有卷材防水屋面和刚性防水屋面等,并述了各种屋面的施工工艺,材料选择,这些内容在清单报价中的列项、计算计价工程量以及套用消耗定额都是需要掌握的,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够准确的计算综合单价、以及最后的报价。地下防水工程中的基础防潮层、变形缝、后浇带的处理,基础防潮层材料有卷材防水和结构防水,这些费用的计算都需要施工技术中的施工工艺、材料来确定。因此,编制清单报价施工技术课程中屋面及防水工程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五、编制清单报价最需要施工技术课程中冬期与雨期施工的知识。

冬期与雨期施工给施工现场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于常规的施工方法已不能适应,在冬期和雨期施工时,必须从具体的条件出发,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制定具体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以及降低工程费用,在结冻时土的机械强度提高,挖土困难,费用相对增加,计算费用时应乘以相应的系数,避免漏算,雨期施工还应考虑现场排水、设备排水防雨措施,这些知识在清单报价时都应考虑。

可见,编制清单报价施工技术课程中的知识占了很大的比重,要想编制出好的清单报价,降低成本、合理低价中标,施工技术课程中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整个清单报价中最需要的知识之一。

参考文献:

[1]编著:袁建新[工程量清单计价]出版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第一版。

[2][建筑施工技术]三者内部资料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第7篇

近年来,集团公司的管理制度数量逐年增多。以集团公司总部为例,2005年制定规章制度25项,之后的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的制度数量分别为24项、35项、38项、60项和82项。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底,集团公司各级单位的规章制度达8054项。随着规章制度数量的不断增加,公司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在内容体系方面:第一,制度体系还不够全面,有不少“盲点”和“死区”,一些重点管控制度陈旧、缺失;第二,制度体系不够系统,缺乏层级和结构性,单体制度之间没有形成较强的关联和支撑;第三,体例不规范、内容不严谨、责任主体不明确等。在管理体系方面:一是分层次组织保障体系尚未建立;二是缺乏对制度体系建设工作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在制度执行情况方面,由于责任追究不明晰、制度数目繁杂、更新和修订拖延、内容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公司的制度执行环境欠佳。为建立起一套全面系统、科学规范、持续改进、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公司于2011年11月正式启动制度体系建设。

二、主要做法

(一)对集团公司的重点业务管理流程进行梳理

对陕西地电供电单元的业务领域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后发现,集团公司的重点业务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基建及生产技术五大职能模块。在此基础上,对五大业务领域的职能循环、关键控制点进行了明确划分。

(二)构建集团公司制度框架体系

按照分层、分类、分属性的原则进行构建起新的制度框架体系。分层是指按照集团的组织层级划分制度,分为总部、市级公司(直属子公司)、县级公司、站所四个层级。以“制度树”理论为依据,将规章制度按照分类标准的重要性和管理便捷性,进行逻辑排列和展现,制度树的“根”在集团公司总部,根据不同的管控模式,“干“”枝“”叶”向下延伸到供电单元市分公司、县分公司、各站所以及发电、辅业、多经单元的各子公司。分类是指按照集团公司的业务领域、职能领域划分制度,使制度能覆盖各领域。将集团公司的业务领域分为供电、发电、辅业、多经四个单元;而将职能领域划分为营销、支撑、保障、监督四个职系。分属性是指按照集团公司规章制度的内容属性进行划分,确保单体制度结构的完整。将所有单体制度的内容属性划分为组织、管理、技术、监督四种属性。

(三)建立集团公司制度目录体系

制度目录体系的建立是通过职能分解和制度命名来实现的。制度分解是以“波特价值链”理论为依据,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将集团公司的价值链分为营销、支撑、保障、监督四个大的环节,并对应到各部门,将各部门的职能分解为一级职能和二级职能。集团公司总部各部门最终确定的一级职能有77项,二级职能有78项。在此基础上,根据各部门的职能和业务领域设计相应的制度目录,制度命名按照制度的逻辑体系,分类命名为章程、规则、规定、办法和细则五种类型。以市场营销部为例,其职能分解为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供电服务、计量管理、电价执行等五项一级职能,市场营销又分解为市场开拓、市场分析与预测两项二级职能,电力市场开拓职能有《电力市场开拓管理规定》《电力市场开拓奖励办法》两项制度,市场分析与预测职能有《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管理办法》《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两项制度。与此类似,其他二级职能也对应不同的规章制度。通过职能分解和制度命名,最终确定了集团公司制度目录体系。公司总部、供电单元市、县分公司、辅业单元、多经单元和直属中心分别有238项、99项、191项、98项、61项、101项规章制度,集团公司共计788项。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制度体系,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特点,确保了横向各部门、纵向各层级的制度之间协调统一、衔接配套,完整反映业务流程和价值链,使制度形成有机整体,有效避免了制度之间的冲突、交叉及缺失问题。

(四)开展制度修编,建立起新的制度体系

公司各部门及分、子公司成立了制度修编小组。首先,制定了制度编写标准化模板及制度修编指导书。其次,组织各单位制度修编人员举行了制度修编培训。再次,培训结束后,各部门及分、子公司的制度修编小组对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并根据制度目录起草了新增制度。制度修编完成后、集团公司各层级单位对新增、修订制度进行,对需要废止的制度进行废止。通过新增、修订的管理制度,清理需要废止的制度,集团公司新的管理制度体系构建起来。

三、主要成效

(一)加强了集团管控能力

通过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初步建立起一套“角色定位清晰、权责明确”的制度体系,公司的集团化管控模式得到进一步强化。集团公司根据业务特性和集分权程度的不同要求,对各业务单元采取不同的管控模式,使集团的管控意志在制度中得以体现和贯彻,实现了对各业务单元的有效管控和协同管理。

(二)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构建与实施,促进了集团公司由“人治”向“法治”、由“经验管理”向“职业化管理”的转变。通过新增重要制度,及时修改、清理了一些不适应当前形势的规章制度,使得集团公司的各项工作有了明确的制度依据,大大加强了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三)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

第8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只用生产不管销售的情况已经不再可能。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厂家既要担心生产又要计划销售,以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企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流程是:根据企业的特性及生产经营规律,控制产品的成本,制定合理的价格,合理分配企业的各项资产。当然,价格越低越有市场竞争力,以此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注重生产销售的同时,企业还必须要为员工提供优厚的薪酬福利,来获得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更乐意为企业服务。合理分配各项资产的意义在于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投资的有效收益率。

二、我国供电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了在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经济管理创新与变革的重要性,也进行过一些尝试,但是成果不是很明显。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改革的程度不够,没有从本质上改变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企业对经济管理缺乏有力的组织协调,对经济管理的战略性与紧迫性仍然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识。而一些已经有了先进经济管理理念的企业又不懂得如何去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实践,科学、能动地运用先进经济管理理念。经济管理的不科学、流程较为随意等甚至已经成为我国很多企业的通病。当然,企业的内部管理也是经济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很多企业都没有意识到内部管理的重要性,部分中小型企业甚至就认为企业的内部管理仅限于对于财务的管理控制,视野过于狭窄。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比较简单,基本上属于流于形式,不利于高效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形成。客观的经济规律告诉我们,随着企业的规模的扩大,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更大,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应该更高。企业想要而长久地全面发展,必须进行经济管理的创新和变革。

三、供电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变革的重要性

作为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管理与生产力可以说是呈正相关的,管理水平越高,企业的生产力也越高。而随着经济形势的改变,供电企业的一家独大的局势也受到了挑战,电力市场的竞争也开始日益激烈,对电力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创新与变革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不同企业涉及的行业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在管理体系和企业运作方式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影响经济管理的因素也大致相同。目前对企业经营影响最大的因素有以下几项:(1)以知识经济作为主体的新经济特性影响。(2)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3)互联网对于传统经营方式的挑战。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各行各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谁能够最先适应新环境,谁就能最先占有市场份额。可以说,当前的经济环境对于电力企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激烈的竞争势必造成企业管理方面的改革,通过加强企业自身的经济管理来促使企业发展壮大。

四、供电企业经济管理有效的创新和改革措施

(一)加快思想观念上的改变

针对上文提到的很多企业都没有意识到内部管理的重要性,部分中小型企业甚至就认为企业的内部管理仅限于对于财务的管理控制,视野过于狭窄,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比较简单,基本上属于流于形式的情况,需要企业进行观念上的改变。企业的管理层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身的经济管理理念,为新的经济管理奠定基础。

(二)建立健全的经济管理体制

健全的企业经济管理体制是企业进行有效的经济管理的制度依据。完善了企业的经济管理体制,能够保证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有理可循,保证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帮助企业真正实现经济管理上的成功转型,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当然,这种经济管理体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还必须根据企业发展的现状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造出最适宜本企业的经济管理体制。

(三)加强对于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建立高素质的经济管理队伍

供电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拥有一支可靠的经济管理的队伍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将是非常有利的。当今的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对于人才的竞争,哪个企业拥有的人才越多,经济管理越先进,就越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因此电力企业不妨加强对于经济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及时更新队伍自身的经济管理观念和方法,既保证了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拥有坚实的基础,也让企业的实力更上一层楼。当然,加强对于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还能够有效避免人员腐败情况的产生,保证企业的财产安全。

五、小结

第9篇

关键词:人才市场;现状;对策

一、我国人才市场发育现状

面对与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的人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相对滞后。从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三个方面衡量我国人才市场的发育程度,目前我国人才市场发育度偏低,具体表现在:

(一)市场价格机制尚未形成

其主要表征为,同一地区的不同行业的人才价格,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不同地区人才价格,同一地区的不同所有制单位的人才价格,在较长时段内都处于非均衡状态,存在过大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

1、全社会人才价格,人才供求信息的汇集与尚未成为公共产品,用人单位与人才之间价格信息传递的渠道不畅,不能及时反映及预测人才供需数量、结构的状况和趋势。

2、人才评价的社会化,市场化机制还未形成。体制内的人才评价多数仍在沿用学历、职称标准,体制外的人才标准更重视经历、能力和绩效,致使体制内与体制外的人才价格形成较大的反差。

3、薪酬制度不透明。用人单位的市场报价一般只限于工资水平,而津贴、奖金及福利则处于隐秘状态,从而扭曲了人才市场价格。

(二)人才供求机制不健全

1、全国统一的人才市场均未形成,存在着人才就业和流动的区域性壁垒,严重限制了全国市场容量的扩大,增加了交易费用。目前政府所属人才中介机构掌握人才信息的主渠道,但各自为政,相互封闭,使人才信息局限于本地区内,妨碍了人才信息的全社会流通。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制度、职业资格认定、市场准入等行政壁垒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人才流动。

2、人才市场格局存在“场内”与“场外”的市场份额倒挂。目前,全国人才中介机构场内成交率约为15%左右,即使考虑人才多次求职的因素,场内成交率也不会高于30%。70%以上的场外成交多数是通过社会人际网络进行的,不仅交易成本过高,不符合市场公开、公平原则。

(三)人才竞争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人才市场上,市场主体的信用与道德问题一直困扰着人才市场成熟与发展。人才在流动中由于缺乏道德与自律意识,引起各类人事争议及知识产权纠纷;用人单位与人才互不信任,缺乏承诺,将契约关系视同儿戏。为了应对人才泡沫,企业对人才许诺不切实际的待遇和机会。市场竞争机制的不完善,还表现为人才不正当竞争。如职业经理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损害委托人利益,人员流动之中窃取机密,带走客户等行为;人才中介机构信息披露不真实,用人单位以“土政策”限制人才流动等。

因此,由于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远未形成,还难以完全承担人才配置的基础。

二、人才市场发育程度偏低的原因

(一)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人才市场发育的环境不成熟

政府宏观调控滞后的主要表现:一是政策不规范,缺乏相配套的完备的政策法规,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二是对市场主体的引导、开发、培育滞后。三是缺乏总量控制,人才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四是结构调整不到位,没有充分运用产业政策、分配手段、经济手段引导人才的合理布局。

这样势必造成人才市场的发育环境不成熟:

1、人才市场的社会支撑体系不成熟,特别是户籍的管理、住房的问题以及社会保险制度等尚未同步健全起来;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目前的人事机制还存在着许多不符合市场规则的地方;政府对人才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还发挥得不到位,一些管理人员尚未真正树立市场经济理念。

2、人才市场的市场规则不够成熟,人才市场上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法治体制不够完善。

3、人才市场的市场伦理道德不够成熟,我国人才市场上的各方诚信度偏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市场中介的欺诈行为、逐利行为、短视行为都很严重。

(二)人才市场的主体到位速度缓慢

从人才的需求方来看,由于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改革滞后,人才管理配置60%以上依靠行政权力。用人机制仍然处于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尚未完全走向市场。而用人主体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一些“三资”、民营企业,其用人数量不可与前述单位相比,而从择业主体看,对人才市场的信任度没有树立起来,多数的就业方式仍以社会关系和各种各样的人际网络为主,而且户籍、档案等人为因素又降低了人才流动率,需求双方主体还不能完全以市场导向自主决策,影响了我国人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三)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

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人才市场又滞留着千千万万的求职者。随着高校扩招之后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多,这种状况还在加剧。同时,低端的技术劳务人才市场也出现了结构性失衡,熟练的蓝领技术工人供不应求。人才的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初次就业失业交织在一起,使得我国人才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更加复杂,解决难度更大。造成我国人才供求结构性失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对人才的特定结构性需求与人才培养供给的不对应,以及人才的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失衡,整个社会的人才培养与开发体系结构性失衡。

(四)人才市场的渠道不畅

主要表现在:

1、人才流动的市场化导向需求与人才市场由政府主导的现状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我国人才市场以政府行为为主导,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多为垄断型实体,为人才流动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业务收入所占的比重很小,人才中介服务市场市场化程度低。

2、人才中介服务需求多样化与国内人才中介服务产品单一的矛盾。目前我国人才市场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单一,大多只能提供人才招聘和求职信息、代管人事档案等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服务产品,各类人才交流大会仍然处于大集市水平,成交率低。不适应现代人才市场需要的服务方式。3、人才价值发现、复归以及对人才的信用需求增加与人才市场评价机制缺失的矛盾。人才价值需要在人才市场上得到客观的显现与界定,他的道德与信用水平的积累更需要获得验证。但我国人才市场上没有形成人才价格与价值的指示器,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对人才信用价值的考证也无从着手。

此外,我国人才市场上缺乏用人单位与人才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渠道,不能及时提供反映及预测人才供需数量、结构的状况和趋势的确切信息。需求方的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到供给方,人才根据需要对自身知识和技能结构、就业区域与行业选择以及就业期望的调整更加滞后。

三、加快我国人才市场培育和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转换职能,强化宏观调控

政府的职能不是办市场、中介机构,而是制定必要的政策,保证人才市场健康、有序地运作和发展。

1、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抓好人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发展环境。培育人才市场体系,监管人才市场的运行和维护平等竞争。调节人才的社会分配,组织人才的社会保障。制定和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保证人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加强政府对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政府部门应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手段,拓宽服务范围,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服务。

3、改善和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流秩序。

4、加强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当前急需提高立法层次,建立行业标准,规范取费方式,尊重和保护人才中介服务方法的创造性发明。同时,要抓紧建立人才安全体系。人才资源作为国家的战略性资源,不可能完全自由交易,必须有安全体系作保障。在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制定和完善规范中介服务、反不正当竞争的管理规章,逐步实现人才市场的政策性规范向法制性规范转变,审批管理向资质管理转变,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

5、推进政府建立的人才服务机构改革,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目前我国人才市场中政府建立的人才服务机构大部分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社会公益服务与市场经营业务不分,有意或无意地依托政府委托的社会公益职能,在人才市场中参与竞争,导致了事实上的不平等竞争。应当把公益性的人才服务机构与经营性的人才中介机构明确划分开来,人才服务机构作为事业性质的服务部门,接受政府委托,承担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人事公证、人才信用体系建设及人才社会化的具体事务。人才中介机构作为企业性质的经营机构,开展公平竞争,与其他要素市场融会贯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人才大市场

人才市场的统一,是指市场机制能够在全国范围或一个较大区域内畅通无阻地运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成熟市场的主要特征之一。

统一市场的形成,以减少直至消除各种市场壁垒和非市场壁垒为前提。目前,这两种壁垒在人才就业和流动中都有存在,主要以行政区域壁垒、中心城市壁垒、城乡壁垒的形式出现。全国人才市场被分割成众多的区域性市场,人才市场统筹的最高水平只能达到省级程度,大量存在的是市级,区级甚至小范围的人才市场,由于在信息、资源、利益上不能实现共享,使人才资源配置的效率只能局限于区域市场,无法在全国市场实现。

因此,必须进一步消除各种体制,打破人才市场条块分割的局面,让人才市场与商品市场及各类要素市场相衔接,形成全国统一的人才市场,并与国际人才市场接轨。

(三)创造推动市场主体到位的新机制

尽管人事制度改革不属于人才市场体系建设讨论的范畴,但属于人才市场建设的环境问题。

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四个尊重”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消除制约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发展的政策性、体制,把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员的进出口与市场紧密衔接起来,不断扩大市场招聘选拔的范围,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人才服务机构和经营机构的能力建设

要优化从业人员素质,就必须建立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人才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强化职业道德和行业服务标准建设,转变从业人员的观念,从人才市场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市场建设的新路子,致力于人才市场的可持续、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要进行资源整合,建立人才实业集团,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人才产业的多元股权结构和独立法人结构,打造人才经营的知名品牌,实现素质、能力、结构、业务的国际化,使市场经营体系强壮起来。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