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8:33:07
导语:在小微企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部分小微企业缺乏企业文化建设意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小微企业大多位于各行业产业链末端,职工人数少、生产规模小、自有资金少、利润水平低、经营管理不规范、持续经营能力弱,导致大多数小微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弱,生存难度大。因此,大多数小微企业首先考虑的是企业面临的生存困境问题,忙于应付市场压力,过分注重企业市场营销和成本控制、重视企业短期效益,企业文化建设严重滞后。小微企业要“先求生存,再求发展”,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成熟后的事情,缺乏企业文化建设意识,忽视企业文化建设。
2.企业文化缺乏共同价值观“小微企业的老板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快速奔跑的火车头”。可是,在一些小微企业里,企业老板唯我独尊、思想狭隘、个人意识严重,拍脑袋决策,缺乏卓越的战略眼光。老板的个人风格,处事风格和管理风格直接影响了整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部分小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缺乏员工积极参与,变成了“老板文化、企业家文化”。这种不符合企业共同价值观的“老板文化”由于既缺乏群众基础,缺少职工心声,不符合员工利益。同时,由于企业职工对企业文化发展缺乏话语权,员工对企业的发展缺乏主人翁精神,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偏低。
3.企业内部凝聚力不强小微企业大都属于家庭小作坊或个体工商户,企业规模小,员工工资待遇低,内部福利差、企业保障制度不健全,存在不讲诚信、污染环境、不注重社会责任等问题。企业及其员工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缺乏诚信意识,只顾眼前追求短期效益最大化。企业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不够,无法形成全员共有的企业精神、价值准则、经营哲学和行为规范,无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意识,这种缺乏凝魂聚魄的企业文化,导致企业内部凝聚力不强,员工离职现象非常严重。据《中国经营报》调查发现:全国民营企业普通员工的年离职率特别是规模小于500人的中小企业的员工离职率高达35%左右,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每年也有约20%的人寻思跳槽。
4.企业文化建设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从企业创立以来,经过企业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经营观念、价值追求的自我凝练和内化。虽然大多小微企业希望能够通过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但是许多小微企业文化是个“舶来品”,是利用咨询机构等第三方组织来帮助建立的,或者是借鉴、模仿、借用其他企业的文化内容,不是根据自己企业现状建立的,没有自我特色,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成为无根之物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看起来是一套一套的,却只是流于形式,停留在“纸面上、口号上”,对员工没有半点约束力和影响力,无人执行也无法执行。
5.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脱节由于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人员少,大多数管理者对员工管理习惯于使用老经验、老方法,实行强制性管理、粗放式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部分小微企业不注重文化建设与产品或服务质量相联系,缺乏品牌意识;忽视员工发展,没有考虑员工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实现,缺乏人本意识;职工文化生活单调,没有采取灵活多样的载体表现企业文化、传递企业文化,让职工接受和积极参与企业文化;重视物质激励,忽视精神激励等文化软性约束力。文化与管理两层皮,企业文化没有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经营管理也没有运用文化管理,导致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严重脱节。来,经过企业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经营观念、价值追求的自我凝练和内化。虽然大多小微企业希望能够通过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但是许多小微企业文化是个“舶来品”,是利用咨询机构等第三方组织来帮助建立的,或者是借鉴、模仿、借用其他企业的文化内容,不是根据自己企业现状建立的,没有自我特色,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成为无根之物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看起来是一套一套的,却只是流于形式,停留在“纸面上、口号上”,对员工没有半点约束力和影响力,无人执行也无法执行。
二小微企业文化建设途径
1.重视企业文化,树立企业文化意识我国著名文化学者、中央文史馆馆员舒乙先生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企业文化由于具有持久性、稳定性、渗透性和生动性等特性,对企业员工起着无声浸润、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企业文化管理已成为当今企业家的管理方式。小微企业管理者要树立企业文化意识,不要以为企业文化建设是大企业才有的事情,是企业发展成熟后才有的事情。小微企业既要重视物质激励、制度约束等强制性措施,更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引导、规范、激励、导向作用。
2.认真提炼、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企业员工对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的、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如海尔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真诚到永远”。因此,小微企业文化建设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色,根据企业追求和发展战略目标,认真提炼、培育出自己的企业价值观,特别是要培育能把企业、员工、社会的利益联系起来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激发员工动力,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全员参与,提高企业内部凝聚力小微企业要想发展成为“权责明确、管理科学”,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企业管理就不能只是企业家的事情,就不能用“家长式管理”取代团体智慧。小微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全员参与,全员认可。企业文化在建设过程中要求全体员工共同参与提炼企业价值观;员工培训时突出体现企业文化精神,共同感受企业文化;职工活动中融入企业文化、宣传企业文化;利用优秀职工、先进集体、创名牌产品等活动载体展示企业文化。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培养团队精神,才能提高小微企业内部凝聚力。
4.突出特色,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有人说,企业文化就如同一家企业的性格,不同企业由于其成长环境、经营领域以及发展方向的不同便会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比如,最初的海尔企业文化内容中就有“不准随地大小便”,当时这是海尔这家街道小企业的现实情况。因此,小微企业文化要突出企业自己的特色,不管是借鉴西方企业文化、传统文化,还是借鉴同类优秀企业文化,都要考虑企业自我特点,不能好高骛远,一定要根据企业现实情况,竞争需要,视环境变化进行自我创新,建设符合自我特色的企业文化。
5.文化自觉,与企业管理产生协同效应为了让“我在修建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房子”成为每个员工的价值追求和人生梦想,小微企业要在日常生产、经营、建设的过程中贯穿企业文化相关理念。无论是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品牌经营、客户服务、还是员工管理等过程中,都要渗透企业文化精神,使企业文化“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让企业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一个员工的生命价值理念中,不断提升员工自我价值,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发挥文化的软性约束功能,让文化自觉和企业管理产生协同效应。
三、总结
(一)健全服务小微企业金融机构体系,强化金融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应大力发展与小微企业相匹配的专营机构和特色支行,使其成为小微企业服务的生力军。主要是发展与小微企业、个体经济等微观主体具有信息、贷款供求相对称的、有序竞争的小型商业银行、专业支行、特色网点、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实现其专业化经营,适当放宽准入条件,鼓励民营资本参股入股小型商业银行。其次,大中型商业银行要健全小微企业经营部门,大力拓展对小微企业融资业务,持续积累为小微企业服务经验。第三,优化小型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完善治理机制,探索建立小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转让模式,量身定制差别化的小型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及时聚集资金支持小微企业。第四,推进金融生态文明建设。倡导诚信、文明、守规的现代企业文化、风险文化和管理文化建设,维护良好的金融发展秩序;加强金融市场秩序管理,规范抵押、担保机构行为;建立和完善小企业征信体系,构建小微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缓解信息不对称矛盾。
(二)搭建综合平台,提升融资服务能力
1、实现战略性转型,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商业银行要实现战略性转型,就需调整经营重心,建立符合经济结构调整愿景的新经营模式,做到既“重大户”,又“亲小微”,全面启动和强力发展小微企业普惠工程。按照价值最大化原则,在风险、资本边界约束范围内着力提升小微企业信贷资产比重,加大向小微企业业务的信贷资源配置、信贷授权、流程简化等方面的倾斜力度,优先、足额保障小企业信贷规模需求,确保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两个不低于”(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目标。结构调整信贷增量和存量,释放信贷存量的回收再贷,优先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同时,多维度结合调整客户结构、产品结构,拓展小微企业客户群,提高小微企业客户占比和产品覆盖率。2、拓宽融资渠道,多方满足融资需求一是发挥票据业务手段作用。商业银行通过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办理贴现等票据市场业务,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上,应适当降低抵押保证金比例,拟定较低贴现利率,做到既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又减轻其利息负担。二是搭建供应链融资平台。商业银行在与大中型企业或核心企业打交道时有机会接触到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小微企业,这些小微企业是大型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客户,其在整个供应链中完成大量的交易活动并形成交易记录。商业银行可借此迅速扩大对小微企业服务范围,充分挖掘商品交易记录、订单数据、应收/应付账款等信息,运用大数据技术,为核心企业产业链或供应链上有市场、有效益、有诚信、促就业的优秀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订单企业贷款等系列金融产品,推进集成批量融资服务。三是推出证券质押融资工具。借助股票质押融资服务系统的支持和保障,将证券质押作为缓释风险的主要手段,对借款人通过评分卡打分快速选择客户,简化信贷流程,以提高融资效率和便捷度。四是以理财产品为平台拓展、深化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链,发行信托贷款集合型理财产品,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3、全面降低融资成本,切实解决融资贵难题缩短小微企业融资链条,整顿不合理收费,取消对小微企业收取贷款承诺费、循环借款额度承诺费、拆借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或免除对小微企业收取的财务顾问费、咨询费、部分结算服务收费以及相关类似费用,杜绝只收费不服务的项目。扩大对小微企业结算同业业务覆盖范围,加大支付结算免费优惠力度。创新融资方式,减负让利于小微企业。通过提前续贷审批、开展网银循环贷、实行年度审核制度等措施减少企业高息“过桥”融资;在拟申请贷款种类不变,贷款额度和期限不增加的情况下,利用行为评分卡进行履约能力评价,达到规定分数审批通过后,客户可继续使用贷款额度,以减少利息负担。合理确定小微企业各种贷款期限,确保贷款期限与经营情况、订单约定支付期限及资金回流特点相匹配,减轻小微企业资金压力。4、精准定位融资服务重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密切关注国家城镇化建设,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涉农产业等带来的发展机遇,聚焦民生服务以及地方特色产业,选取包括依托专业市场、工业园区等集群化发展的小微企业,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核心企业或重点项目配套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有品牌、渠道、服务优势的物流和商贸的小微企业等提供融资服务。5、构建整体联动机制,提高融资服务速率一是构建政企、银企联动服务机制。商业银行应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民间社团等多方合作,建立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机制。汇聚多方资源推动小微企业产品开发,向小微企业提供授信额度、财务与并购顾问、债务和股权融资、PE主理银行等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二是整合各方优势,积极探索小微企业私募债、融资租赁等金融产品,广泛开展与创投机构、券商的业务合作,探讨投贷联合、股权质押等创新产品。三是整合商业银行内部公私条线资源,加强公私业务联动经营,实现客户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和交叉销售,发掘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提高小微企业产品覆盖度。
(三)构筑小微企业业务经营新模式,提高融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
在客户评级方法上,应建立有别于大中型企业、专业服务小微企业的评级模型和标准,改变只注重企业财务数据和可抵押资产的传统做法,区别不同规模小微企业,分别采用评级授信、评分卡、以交易记录大数据分析为核心的履约能力判断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减少小微企业融资屏障,降低融资门槛。在服务方式上,可采取通过市场、商会、协会、商圈、产业群、居民区等社区平台贴近客户等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服务方法,全面征询和了解企业和企业业主需求,变传统等客上门为主动营销,变单一信贷服务为提供集融资、结算、理财、咨询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在营销渠道上,应打造多元化渠道发展模式,实行物理渠道、电子渠道和网点渠道等多渠道并举。对设立的小微企业业务经营中心进行规范化升级改造;依托电子渠道,为新兴的网上客户群提供在线交易和融资的平台,特别是提供小微企业贷款申请、支用、还款等全流程、7×24小时网上办理的“网银循环贷”业务。同时,将传统客户经理操作的评级、授信、支用业务流程合并为评级和授信业务流程,支用环节由客户按需直接发起,通过商业银行网上银行自主支用;全面开通网点柜面渠道受理或办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探索网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客户推荐和销售的业务新模式。可将小微企业产品覆盖到所有结算客户,小微企业业务营销终端放到所有网点,提高业务辐射能力;把银行内部的评价、审批、监测等中后台环节集中放在小微企业经营中心,提高集约经营效率。在营销模式上,实施“平台工程”。通过搭建产业集群平台、供应链和产业链融资平台、网络银行平台、担保增信平台等营销平台,对商圈、供应链和产业链、平台类等小微企业客户进行批量化、集群化营销。在业务机制建立和考核方式上,要建立营销、经营、风控多位一体和责权利对等、风险与收益对等、激励与处罚对等的工作机制。将小微企业贷款新增、客户净新增、贷款覆盖率等重要发展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强化对客户拓展和服务覆盖面的考核,以提升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贷款覆盖率和综合服务覆盖率。完善跨部门、跨条线的利益分配机制、责任共担机制,促进业务联动,调动各条线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在破解“担保难”上,通过推动银担、银企、银证合作,搭建融资平台,把企业和个人不动产和动产抵押、存单质押、商户联保、互保、租金贷等担保方式组合打包提供给小微企业选择,为其提供第三方担保渠道。建立和推行由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商会共同出资的互保基金,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担保。
(四)再造融资业务新流程,提升融资服务效能
围绕小额化、标准化,实施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流程再造。一是实施流程化零售银行工作模式,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建立行业/产品评审中心,实现标准化批量审批、批量管理,迅速扩大贷款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效率;科学分解标准化作业流程,采用核心业务由各岗位专业操作、非核心业务外包等形式,较大降低单笔交易成本;引进工厂流水线作业方式,建立小微企业业务“信贷工厂”,实行产品销售和后台作业相分离,审批人派驻,评级、授信、支用“三位一体”的流水线标准化流程,做到从小企业客户申请受理、评级到审批、发放、回收等业务全部在工厂内完成,实现提供现场受理、远程审批、后台放款的一站式服务。二是优化信贷业务流程,满足小微企业融资时效需求。在明确各环节操作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精简审批程序和环节,缩短审批流程和时间,提高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经办行应成立由客户经理和风险审批人员参加的工作小组,前台经营部门与后台风险审批部门紧密合作,实行“双人调查,一人审查,双人签批”的审批流程。规定贷款项目限时申报和限时审批制度,加快放款效率。在小微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或政府服务大厅成立中小企业贷款中心,减少工作环节。三是建立独立运行、管理高效的小微企业信贷系统。针对小微企业“短、频、急”的融资需求特征,按照差异化和弹性原则要求,对小微企业的客户选择、业务营销、客户评级、授信评价、信贷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等不同业务环节流程进行差异化设计,在审批机制方面实行“差别授权、垂直审批”模式,根据风险管理水平给予不同基层行不同的信贷额度审批权限。
(五)创新融资产品新功能,多面覆盖融资需求
首先,创新贷款和担保模式,满足差异化融资需求。研究创新推出“抵押贷+信用贷”、“担保贷+信用贷”等组合贷款模式;创新集合银团贷款、小额无抵押贷款、信贷资产转让、债券发行、企业现金管理等业务产品,提高服务附加值含量;探索“集群式”信用贷模式,搭建批量营销平台,借助平台合作优势,全面掌握小微企业经营规模、税收等情况,扩展贷前调查维度,增强客观性,提高业务效率;加大信贷循环类产品开发,实现小微企业贷款期限与生产经营周期对接,为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办理续贷或再融资业务,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研发推出“股贷通”产品,以股票质押融资服务系统作技术保障,将证券质押作为缓释风险的主要手段,帮助小微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针对存量优质结算客户,可采用无须抵押物,以客户持续有效的结算量、日均金融资产为依据,创新采用“预授信”方式开展信贷业务。针对某些小微企业抵押资产有限状况,可推出市场方担保、产业链核心企业担保、差额回购、银联担保、联贷联保、出口退税质押等多种灵活的担保方式。同时,运用“大数法则”,实行“无抵押、弱抵押、政府增信”的新型担保模式,为弱抵押的小微企业客户提供增加授信的渠道。其次,创新适合新兴市场需求产品,提高服务灵活性。在对小微企业客户需求和市场细分研究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新兴产业、新兴市场,特别是专业市场需求的个性化融资产品及服务,为重点产业集群、成长型产业集群和基地的上下游客户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围绕著名商圈、协会、专业市场等小微企业客户集中区域,可采用批量授信、循环授信等方式,批量调研后给出授信额度,使小微企业客户随到随借,随借随还,节省财务和时间成本。第三,创新客户服务模式,提升融资便捷性。营销人员、风险和审批人员共同对小微企业目标客户集群整体调研,总体研判,从“市场平台”、“客户”、“产品”、“风险缓释措施”等多维度进行市场准入、客户选择和产品配置,实现小企业业务的批量化营销、集约化运作、标准化服务。第四,充分利用大数据产品,以在时效性、质量和敏感度方面大大优于财务数据的海量客户实际交易数据,包括订单数据、交易数据、货运数据、客户网络活跃度数据、客户交互行为数据等为基础进行批量化处理,筛选最需要贷款、最有可能获得贷款的客户,精准预测判断客户融资需求,为解决小微企业提供可靠性强的融资方案。
(六)实施多元化管控方式,建立融资风险管理新机制
一是有效甄别优质客户。对经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筛选入库的目标小微企业引入“信用贷”标准,实行名单制动态管理。要求企业现金流,或企业主家庭金融资产,或企业主家庭净资产等能够足够覆盖贷款本息,从客户筛选源头把控风险。二是加强融资担保管理和风险管理工具应用,强化预警预控。在运用多种灵活的担保方式时,避免和防止出现交叉保证、循环保证、互保等圈链式担保现象。强化小微企业贷款全过程管理,加大早期预警、评分卡、评级模型等系统工具的优化和推广应用力度,采用现场与非现场监测手段并用,预警和化解并行的方法,提高风险监测效率和化解风险的针对性。加强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管理,确定合理的客户换手率。三是采用催收、盘活、以物抵债、企业重组、担保代偿、现金回收、核销等多元化手段化解和处置不良资产,提高不良贷款处置效率。
(七)营造有利的融资生态服务环境
(一)点对点融资模式
点对点融资模式作为互联网与小微企业重要的融资模式之一,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点对点融资模式是通过互联网中介平台,寻找具有相应贷款能力的贷款方,从而实现借方与贷方资金相匹配的融资模式。点对点融资模式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在防范风险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互联网可使小微企业与贷方的信息更加的透明,从而使小微企业能够选择更加合适的贷款方,而贷款方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小微企业采用点对点融资模式,首先通过对贷款方利率条件的对比,选择利己的利率,小微企业与贷款方进入初步借贷合作双向筛选工作,同时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其次贷款方通过互联网平台审核小微企业的线上资格、还款能力以及信用,另外贷款方还要确认小微企业的营业执照和银行流水账单等,最后双方还要进行资金的匹配,对风险进行防控。
(二)基于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模式
所谓的基于大数据下小额贷款融资模式指的是为了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电商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经过审核融资贷款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贷款灵活、资金周转快以及融资门槛低,小微企业的贷款流程更加系统化和网络化。基于大数据的小额贷款融资模式的流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资金贷款前,小额贷款公司对小微企业还贷能力的考察。小额贷款公司采用在线视频资信调查的方式,对小微企业的营业现状以及财务的真实性进行考试,并对其还贷能力进行评估,第二部分是在资金贷款后,小额贷款公司对企业状况进行监控。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小额贷款公司对小微企业的现金流、经营行为以及财务状况进行监控,并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以规避贷款风险。
(三)大众筹资融资模式
大众筹资融资模式主要是指利用社会性网络服务平台,小微企业采用预购或者合资资助形式向社会公众募集融资资金的模式,大众筹资融资模式主要包括股权众筹模式和创新项目众筹模式,其中股权众筹模式主要特点是小微企业利用股权众筹股权融资信息,实质上小微企业的融资开辟了一条新渠道;创新项目众筹模式的特点是小微企业融资利用市场宣传平台,提前预售创新产品。
(四)电子金融机构———门户融资模式
所谓的电子金融机构———门户融资模式是指利用互联网金融门户服务平台,采用“收索———比价”方式,对各家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进行对比,并向其提供立体融资服务模式,电子金融机构———门户融资模式是一种创新服务模式,对小微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结论
总之,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协调配合能够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的现实意义,并介绍了互联网与小微企业的四种融资模式,笔者认为通过对这四种模式的不断探讨,希望能够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
第一,小微企业经营风险较高。在我国,大多小微企业是所有者和管理者合一的,运作灵活、效率较高等优势推动了企业的管理发展,促进企业的成长壮大。但是这种经营方式也很容易形成风险,企业管理不易规范,企业内部没有形成科学完备的经营管理体系,大多依赖企业主的个人能力。第二,小微企业信贷的市场风险较高。小微企业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小,不存在规模优势。其中,相当数量的小微企业处于生产环节上游,依附于大型企业进行配套加工,或是处于流通领域,容易被市场淘汰,企业存活率低。这些因素都加大了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第三,小微企业贷款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严重。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十分迫切,一些小微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后随意改变贷款的用途,如投资高风险高盈利项目等现象加大了银行的风险程度。除此之外,一些商业银行基于谨慎提高了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上浮利率和费用甚至不予贷款,这样会因阻止了低风险、稳回报的企业寻求贷款而使自己承受的风险增加。第四,小微企业缺乏良好的担保抵押措施。小微企业常见的贷款抵押担保方式有自身财产抵押、互助担保、专业担保机构担保等。小微企业自身固定资产少,贷款抵押额度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
二、完善小微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的建议
(一)建立小微企业征信数据库
信用模型研发所使用的数据必须具备程度很高的的正确性、充足性和真实性,从而保证最后模型可以明确体现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状况。商业银行应逐步建立风险损失数据库,记录风险损失数据,形成对于风险暴露和资本分配进行度量的数据基础。第一,确定数据的来源,尤其是注重“软信息”的收集。建立数据质量管理的标准是确定哪些数据对银行来说最重要以及哪些是商业银行的关键数据,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获得小微企业信息,系统汇总财务信息,现场核查“软信息”,逐步把数据库的质量提高到内部评分模型可以依赖的地步。第二,客户征信数据库可以从目前已有的信息入手。先整合信息基础好的公司客户的非财务数据、账户数据和交易数据,进行客户信用分析、利润贡献度分析,为产品组合服务和产品营销提供支持。第三,对征信数据库进行分析。利用数据库,收集客户基本资料和账户等信息,分析小微企业征信数据库中客户的信息,并对优质借款企业进行实时跟踪和动态监测,挖掘借款企业信贷信息的潜在价值,最终确定目标客户群体。
(二)开发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计量技术
第一,构建“硬信息”和“软信息”结合的指标体系。商业银行应对现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做出一定的调整,适当减少评价小微企业经营规模等方面的指标,增加评价企业现金流量方面的指标,运用暗中包含在小微企业银行结算流水账、产品订单、税单等数值资料中的信息识别其财务信息准确性,并将之与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一起作为对其进行信用评级的根据。第二,建立独特的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计量技术。在数据质量得到根本改善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的小微企业信用评分模型,对客户进行评级打分,作为筛选客户准入的第一关。第三,持续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因为大中型商业银行与小型商业银行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
(三)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
第一,为了规避担保机构的不作为和潜在的道德风险,商业银行要对合作的担保机构做好职责范围内的考察,尽量调查并把握协作担保公司的基本经营情况,尽力与担保机构保持长久、稳固安定的合作关系。第二,完善商业银行、担保机构与小微企业的风险分担机制。与合作担保机构确定稳妥的担保比例。第三,增加与担保机构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建立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之间的借款企业贷款信贷消息共享平台。
(四)创新小微信贷产品
益民家具城目前尚属小微企业,经营者开办目的十分单纯,就是为了养家糊口,短期就能获利,梦想做强做大。但是经营者并没有接受过家具行业系统的培训,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缺乏营销理念,企业文化素质偏低,在营销时总是盲目跟风,缺乏创新和个性特色。目前,石拐新区仅有2家家具店,有的时候,经营者看到别人的实木家具好卖,就舍弃原来经营的产品而转向实木家具,营销思想摇摆不定,这导致家具市场不光产品同质化严重,甚至营销手段也出现雷同,其结果可想而知。
2解决问题的途径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政府需要转换姿态,实干兴区,从硬环境和软环境2个方面给予这样的小微企业指导。所谓硬环境就是指基建中为创设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的交通、电力、通讯、供水、经营场地等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所谓软环境就是指在经济发展中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等“硬件”而言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政府行政能力水平和态度等。具体帮扶措施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2.1帮助小微企业拓宽融资的渠道,保证资金链不断裂政府需要鼓励金融部门,比如各类银行多推出助力小微企业成长的金融产品,另外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担保体系,制定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指导意见,建立再担保机制,能够形成上下一致的担保体系的建设,能够提高风险抵御能力,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水平,使更多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同时,政府还要抓紧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做好工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收集中小企业和小企业的信贷机构或者信用记录,能够形成一个收集、评价、公布机制,使社会上更多机构,便利查询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使更多机构对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保障和调节。
2.2政府利用多种媒介帮助小微企业宣传产品或服务政府出面帮助小微企业和各类媒体打交道要容易很多,比如各大报纸、电视台、广播、网络,甚至微信平台等等。利用这些信息平台,政府要正面宣传企业发展历程,包括企业经营者,还有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宣传帮助小微企业塑造形象,吸引更多的受众。政府要转变姿态,起到桥梁作用,目的就是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政府相关人员要从办公室走出来积极深入群众,向小微企业调研,宣传什么、怎么宣传都要和企业共同协商,找到小微企业所急所想,帮助小微企业的同时,就是为打造强区、强市做贡献。
2.3将家居园区融入到石拐新区附近的工业园区内工业园区是实现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发展的主要载体。由政府提供场地,拓展了家具行业的发展空间,也集聚了购买家具的消费者。以园区为依托,创新园区招商引资方式,鼓励家具行业强强联合,解决非公小微企业小、散、弱问题,逐步实现产业集群化。所谓强强联合,在家具行业可以这样举例说明,比如做门的企业可以与做套房家具的企业实行联合,让消费者在买门时便可以享受到优惠的套房家具,反过来也可行,推出一系列的联合优惠政策,共同抢占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在了解家具行业其他产品线时,可试探性转型,不要盲目转入完全不了解的行业,避免走入转型迷区。
2.4要重视非公小微企业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将非公有小微企业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纳入整体人才发展规划,在政府奖励、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业人才同等的政策待遇。内蒙古大约有50多万户的非公企业,非公企业已成为创造社会财富、增加就业岗位、扩大财政收入、推动城镇建设的有效途径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级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对非公企业社会保障服务工作,转变思想,强化服务意识,认真履职,并结合其他省区的经验,提出具体的措施与办法,切实为非公企业提供便捷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
2.5严格执行国家扶持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针对失地农民实行创业补贴制度,依据地方财政,对连续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3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制定促进失地农民工在乡创业激励办法,全区、全市甚至全村每年评选一批创业先进典型,并给予表彰奖励。
1.1企业营销弊端。
在微时代企业营销中,有些微博是语言犀利,点评时事,如平壤崔成浩微博,确实让人看的大快人心,嘴要够损,易招惹官司。微时代企业营销中,还有的是通过办活动,转发抽奖,往往是活动结束,粉丝也会减少;也有的是高校微博营销,会让别人觉得这个微博不专业;故此,针对企业营销方面,可以选择普及知识,利人利己,虽然这样培养粉丝速度慢,但是时间久了一样会有效果。
1.2企业营销优势。
在微时代,对于企业营销中,可以实现微信营销,微信的粉丝更加的精准,适合用微时代平台做企业的推广营销,更适合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去发展新客户,同时也可以有效推广企业品牌,将企业发展形势由被动转化为主动,通过微时代营销手段,转化需求关系,更精准的定位用户信息,为企业产品带来受众群。微时代营销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企业营销中,需要淡化网络媒体的营销实力,也不是要放弃传统的广告播放渠道,而是要将其能够与其他影响媒体整合在一起,实现线上、线下的营销推广,更加广度的提升企业营销传播内容可行度,促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实现。
2、微时代企业营销实践
2.1微博营销实践。
针对企业营销中,应用微时代便利,可以基于微博平台,为企业制定营销战略。例如,基于微博没有名人效应的情况下,可以一步一步的做;在装修企业微博中开设几个知识点(所谓的小栏目),一个星期有七天,每天一个知识点,每天发十条,这个是量化的,其它如果有新奇的内容可以转载过来,增加和人互动的机会。微时代企业营销中,可以用装修风格、家装板材、工装常识、另类装修等栏目,与人互动,建立沟通,在营销企业优势的同时,也可以为人们介绍工装知识;再针对现在人都注重绿色装修,可以发清新的效果图,亲情类的家装图,加文字描述;按这种方法循环一个月,如果能有十个粉丝发现我们的这个规律,就说明很成功了,如果没有,再换方法。微时代的到来,让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不得不去重新审视企业形象,加大企业在微时代的宣传,调控沟通机制,应用微博作为企业营销平台,传播企业核心知识,微博的内容知识成分大,看的人就会仔细看,会给企业带来受众群体。
2.2企业微信营销实践。
针对微时代的企业营销中,企业要想营销微信营销,在应用之前,一定要先考虑企业品牌特点,借助微信将品牌、产品的特点放大;对微信所独有的特点来调整企业营销的目的与方式。微时代企业营销中,应该满足“增供扩销”需求,为客户提供更满意的服务,在营销中,还应该确保客户可以随时利用电话、传真以及电子邮件的形式访问获取所需要信息。微时代企业营销中,应用微信传播广告,精确投放给需求用户,减少企业营销信息传播时间,成本也低。对于微时代企业营销之中,应用微信沟通平台,实现用户与品牌商之间的交流,可以精准定位与互动,避免产生营销偏差,获得更多的客户群,通过朋友圈来实现企业营销信息的传递,实现企业与客户信息的平等传递,降低用户抵制事件的发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有助实践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目标。
2.3优化企业营销管理。
在企业营销工作中,应用营销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将单机分散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同时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消费者以及营销管理信息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获取更大利益的客户服务;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企业营销管理系统的作用,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在微时代下,企业营销中,设置客户服务中心子系统、营业管理子系统,从而实现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全面掌控。微时代企业营销中,对于销管理决策支持层,负责客户服务、营销业务以及管理营销工作质量的,具有决策职能,营销管理对外窗口,是与客户沟通的必备途径,满足对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需要负责收集客户对企业信息的需求,从而实现对今后企业发展的优化。微时代,应用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讯技术,推进企业营销管理系统应用,实现企业中营销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企业的营销效益,向客户也可以提供更加快捷优质的服务。
2.4规避企业营销风险。
有人说,微时代,有好创意,再平庸的产品都可以流行。但其实并非如此,企业营销中,更是要关注此项问题,提升企业质量,才能在微时代更好的营销自己的产品,只有空洞的炒作,很难支撑持续消费者,企业营销要谨防昙花一现。企业营销之中,企业品牌可以做到使从消费者认知企业内涵及企业文化,在企业营销中,通过微时代营销手段,打响企业品牌推广,让企业品牌产生价值效应,有更多的人去选择该品牌产品,为企业营销带来助力,使企业价值得到提升。企业营销中,在微时代信息平台下,避免信息透明化“闭门造车”风险,了解消费者需求,更好的为企业长远经营战略做准备。
3、结论
(一)研究思路
以发展经济中“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为依据分析我国市场需求,利用消费拉动内需,并以目前市场需求相对较大的高校市场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和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掌握其消费的倾向和特点,进而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出合理的建议,最终达到发展经济,双方共赢的目的。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工具
以安徽省蚌埠市大学城各大学(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蚌埠学院,蚌埠电子学院)大一至大四各年级的同学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为研究对象。方法工具主要是就调查项目编制成问卷,分发给学生,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调查文献全面获取相关资料,搜集诸多消费案例作为研究的实证材料;走进市场认真观察大学生的购买行为,提取消费者的行为信息和揣摩消费者的心理。最后统计整理获得的各项数据并通过EXCEI图表工具分析。
(三)调查结果
课题组的成员共向蚌埠大学城的高校大学生发放纸质调查问卷1600份(其中分别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蚌埠学院,蚌埠电子学院大一至大四不同年级的同学各100份),网上电子问卷400份共计2000份调查问卷,经回收问卷统计有效问卷数目为1868份,问卷有效率为93.4%。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得到具体的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消费结构,具体分析报告如下:(1)参与问卷调查的人中有77%以上的的同学每月的生活费达700元以上,必须的生活费外还有不少剩余的钱;(2)大学生消费主要集中于饮食、化妆品、娱乐、服装等,其中饮食占主要部分达52%;(3)被调查的学生中93%的有网购经历,72%的人经常网购;(4)高校大学生在消费时更关注产品的时尚性、差异性和实用性;(5)简答题统计表明大学生商家的创新性营销策略更能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二、高校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特征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并结合饼状图的分析,我们注意到,高校大学大学生消费的心理与行为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的倾向和六个突出特点
(一)两极化的消费倾向
1.理性消费倾向
理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在经济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注重效用最大化和满足最大化的消费。因为高校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和亲戚的支持所以他们在消费时往往更看重商品的实用性,对价格比较敏感,这类人群平时消费只会买自己需要的商品,并不是那么的关注商品的外包装和时尚性,不盲目攀比从众,理财能力较强,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生活费做到计划消费。
2.非理性消费倾向
非理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时做出的不合理的消费决策,一般表现为消费者不按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和满足最大化进行消费,或者是消费时不考虑收入的影响,亦或是不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原则进行消费等。调查中发现部分大学生理财观念弱,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费,每到月末基本生活费已所剩无几,他们往往容易盲目攀比从众,对价格的敏感度较小,更看中的是商品的时尚性和差异性,追求在人群中与众不同,标新立异。通常这类人有的是一些知名甚至奢侈品牌的忠实粉丝(fans)如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等,有的是一些电子产品的发烧友如小米手机,苹果手机(iPhone)等,还有一些是比较注重精神内涵方面产品他们看中产品的服务和商品能带给自己精神方面的提升。下文的七个突出特点中会做具体详细的分析。
(二)消费特点
1.追求商品时尚特性
当前高校的学生主要以“90后”为主,对时尚元素敏感,关注时下的各种流行元素,收看各类时尚杂志新闻,喜欢尝试新事物,追求个性和商品的差异化,以与众不同为乐,喜欢把自己新购买的东西展示给同学。“90后”做新时代的主力军,引领着时尚潮流。
2.注重精神文化消费
学生的消费行为中,为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富含文化内涵的精神文化消费一直是重要的内容。一方面,精神消费表现在从纸质到电子书籍,从音乐演唱会到现场歌舞剧,从旅游到健身,更突出的是关系自身发展的各种教育培训,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消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即使是从该类支出占大学生生活总支出的比例上,也是不可小觑的。另一方面,这种消费特点也体现在普通消费中,大学生偏重消费品或服务的精神内涵和象征意义,追求商品带给自己精神上的感觉,享受精致的服务和商品的浪漫情调。
3.价格敏感青睐实用
因为大学生的生活费多来自父母,自己除兼职外很少能获得其他方面的收入。所以其在消费中计划消费,量入为出,生活中勤俭节约不乱花钱。价格敏感的学生在选择购买时较那些华而不实的商品更亲睐价格相对便宜的实用商品。
4.痴迷的发烧友式消费
这里的发烧指的是对某种事物极度痴迷,发烧友就是用来形容对某类物品狂热追求的人。从最初的音响器材爱好者,到现在的汽车发烧友,摄影发烧友,手机发烧友,电影发烧友,具有发烧消费特点的群体越来越庞大。发烧消费的特点是无限追求品质,较少关心价格,或者说这类人会为了商品或服务的极端品质付出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5.崇尚消费的社会责任
今日的大学生消费者,已经不仅仅在意自身在消费中获得的满足和享受,更明白在物质交换中对社会发展造成的潜在影响,即交换不再只是交换,而是人与社会及社会其他个体的相互作用,是相互沟通,是相互影响。这种变化一方面体现在除了企业讲究社会责任外,大学生消费者也开始注重自身消费对社会的影响,也就是消费者行为所负有的社会责任。绿色消费,文明消费等观点正是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消费者开始认为除了提供质量过关价格公平的商品和服务外,企业在社会公益等方面的态度和做法,也是大学生衡量和选择产品品牌的重要指标。
6.拥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
大学生往往更容易成为品牌的忠诚者,忠诚的消费者和传播者。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拥有一个自己喜爱的品牌往往就像是有了一个个性化的标签。同时,由于大学生的群居性,大学生的消费也就更具有示范效应。对一个品牌的好感很容易在同学之间广泛传播,并最终形成强大的购买力。大学生不仅追随品牌,更追求与品牌的互动。所以对一个品牌而言,拥有一群大学生消费者喜爱自己关注自己,既能支撑品牌发展,也能使品牌更好的了解市场的变化趋势。
7.选择多元的消费渠道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购买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高校大学生,购买商品的从传统的门市店,专卖店,商场和超市到现在的电商如淘宝,苏宁易购,京东商城等,消费的方式更具多元化,选择的渠道更多。
三、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企业营销策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了解高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以及由特定的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方能更好的开发整个市场,以下针对上文介绍的七点大学生突出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给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的几点建议:
(一)针对关注商品的时尚性消费者建议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更加注重其外包装,以时尚简约的产品包装第一时间抓住高校学生消费者的眼球,以时尚换奢华,以简约代繁杂,这一理念正中时尚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二)产品策略,倡导社会文明提供趋于服务和供应综合利益的的产品。赋予简单的产品以特色的文化内涵,通过创造产品的纪念价值和情感价值使产品得到升华,提升产品的增值空间和市场竞争力。如奇瑞把QQ定位于“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并开创性的在许多高校校园举办车展,正是奇瑞在看到大学生消费潜力的前提下,为产品赋予的独特内涵———年轻人的第一桶金、年轻人奋斗的起点。
(三)市场细分出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通过制定合适的定价策略,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产能,通过现金折扣、季节折扣、数量折扣等价格折扣扩大商品的市场需求,“薄利多销”占领注重实用性的消费市场。
(四)在传统的营销上有所创新,通过独特的定制营销,在社区,产品贴吧和论坛等渠道广泛收集发烧友学生对所理想产品性能的要求等,投其所好的针对性设计和生产产品。
(五)通过良好的公关经营和社会运作,展现出企业合法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社会需求的良好企业形象。通过网络等新型媒体做好线上品牌的宣传和推广,然后在线下利用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等各种促销方式进行恰当的选择和综合编配提高产品的销量。
(六)企业在市场生产运作中积极主动的树立企业的良好品牌形象,搭载与大学生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渠道,感受市场需求的变化,吸收良好的创意,进而完善发展自己的品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完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利用国内外市场,发展开放型经济,保持品牌的生命力。
论文摘要:战略营销是现代营销管理的主流范式,它以营销战略为轴心,以营销战略的形成与实施为基本的营销管理职能。营销的战略意义来自营销对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营销观念为战略管理提供指导思想,另一方面,营销通过市场分析,为业务竞争战略提供重要的情报。与此同时,营销还是业务战略的主要内容,它从企业整体的目标出发,依据环境的要求和条件,力图在权衡竞争者与消费者趋向中,发现既要满足消费者,又要免受竞争者的伤害或能战胜竞争对手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论文关键词:营销,战略,营销战略,战略营销
现代营销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战略的角度对企业的营销活动进行管理,由此形成了战略营销管理(StrategicMarketingManagement,缩写为SMM)范式,即以营销战略为轴心,以营销战略的形成与实施为基本的营销管理职能。本文通过对营销战略的含义分析、营销战略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地位的探讨和SMM的特点探索,多角度地认识战略营销的性质。
1营销战略的定义
营销战略有两种状态:普遍的和特殊的。听起来似乎有点自相矛盾。“战略”一词被广泛用来描述各种各样的营销活动。如战略性定价,战略性市场进入,战略性广告。竞争的加剧导致了以战略的方式对待传统的营销行动,从这种意义上讲,营销战略具有普遍性。但是,营销战略又是特殊的。因为,人们对营销战略没有一致的定义。恰恰相反,有多少人用营销战略这一术语,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解释。
有人研究指出,营销战略适应于三种不同类型或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是宏观层的营销战略,它以对营销组合变量(价格、产品、广告等)的综合运用为核心。根据这一定义,为某个产品制定一个战略涉及为该产品进行定价、设计广告,然后决定分销的方案。中观层次的营销战略指的是营销要素战略,它指用于营销组合中某个要素方式的抉择。处于微观层次的是产品-市场进入战略,它指的是某个具体的营销决定的策略,如厂商力图建立市场份额的战略,收获利润(和份额)的战略等。
有的从管理学中的战略观为营销战略所下的定义而被广为使用。这种观点把营销战略视为一个四步骤过程:(1)界定经营的业务范围,(2)确定经营宗旨,(3)制定营销、生产及其它职能计划,(4)为这些计划制定预算。从这种意义上讲,营销战略更接近企业战略。
作者认为,要澄清营销战略的性质,还得先回答“什么是营销?”以及“什么是战略?”
按照营销学泰斗菲利普·科特勒的定义:市场营销意指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市场营销就是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迁为现实交换的活动。由此可见,与市场直接有关、满足人的需要和欲望以及促进交换是市场营销的三个基本特征。而其中促进交换,使得交换有效地发生更是市场营销的本质特征。
那么,战略是什么呢?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字strategos,其含义是将军。当时,这个词的确切意义指的是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今天,在经营中运用这个词,是用来描述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使命。战略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抗争性和纲领性四大特征。
把以上两个方面进行合并,就不难得出营销战略的定义。营销战略是业务单位期望达到它的各种营销目标的营销逻辑。营销目标指的是关于销售量、市场份额和利润等领域的目标。营销战略描述为实现上述目标而采用的主要营销方法,这包括在搞清楚企业营销的环境和竞争条件之后,对企业营销支出、营销组合和营销分配等决策所构成。
2营销战略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地位
对于企业战略管理包括哪些内容,从战略的层次提出的观点被人普遍接受。D·福克纳与C·鲍蔓提出企业战略包括三个层次: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公司战略研究的对象是一个组织,该组织是一些相对独立的业务的集合体,这些相对独立的业务有时被称作战略业务单位(StrategicBusinessUnits,简称SBU)。公司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存在的基本逻辑关系或者基本原因。竞争战略是第二层次,又称为业务层次战略或者SBU战略,主要研究的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问题。企业战略管理的第三层次是职能战略。职能战略所要阐述的,是在实施竞争战略过程中,公司各个部门或各种职能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著名战略理论家阿瑟·汤普逊则认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有四个层次:公司战略、业务战略、职能战略和操作战略。公司战略——指的是多元化公司的整体行动计划。业务战略指的是单个业务的行动计划。职能战略是关于业务单位内各个职能部门的行动计划。如人事战略、生产战略、市场营销战略等。操作战略是关于管理业务单位内的主要组织单位(工厂、销售地区、分销中心)的行动计划,或实施具有战略意义的操作任务(原材料采购、库存控制、维修、运输、广告运动)的行动计划。
阿瑟·汤普逊的四层次中的前三个层次,与D·福克纳&C·鲍蔓的三层次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多了一个层次,即认为在企业活动中的操作层也存在着战略行为。就市场营销战略来看,无论是三层次论,还是四层次说,它都属于第三层次——职能战略的范围。营销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以企业的经营战略为前提,根据企业经营目标而制定营销目标,根据竞争战略而确定营销的行动方案。
3战略营销的基本特点
传统营销的展开围绕营销的各个组成要素——产品、分销、价格、推广,此四者也就是名闻遐迩的营销组合要素——4P’s。战略营销包括这些策略变量,但在某些重要的战略方面超出了传统营销的范围。战略营销遵循市场导向的战略发展过程,考虑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和不断传送顾客满意的要求。
战略是管理层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制订的经营管理行动计划;它反映在由管理层为获得预期结果而设计的行动与行动模式(Pattern),关心组织如何完成使命和实现预期目标。战略的经营管理观念包括五个方面:战略是一个计划(plan),它为一个组织指明从现在走向未来的方向,指引行动的路线;战略是一个行动模式(pattern),它强调行动不因时间而改变的相对稳定性。例如有的企业采取名牌战略,选择高档市场,有的企业倾向高风险战略;战略是一种态势(position),占住战场上的某个有利位置以赢得顾客。例如企业开发一种强势产品以攻占某个市场;战略是一种视野(perspective),它在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与企业现有的经营领域之间找出可行的途径;战略是一种策略或手法(ploy),旨在打击竞争对手。
上述战略观的每个方面的英文都以P开头,所以称之为5P‘s战略观。战略营销是一种关于营销的思维和实践方式,具有目标的长期性、手段的综合性、行动的计划性、结果的深远性和竞争导向的特征。具体来说,战略营销具有如下特征:
1、以市场为动力。战略营销认为竞争优势源于顾客,基于厂商所取得的顾客满意的程度;厂商超越竞争对手的顾客满意水平的程度。营销战略将受顾客影响的经营战略与综合的市场为核心的各类活动结合起来,以此建立竞争优势。战略营销包括旨在提供顾客满意的各种经营行动。在经营职能中,要协调选择顾客和合理安排受市场影响的各经营变量。战略营销强调组织与环境的联系,视营销为经营的整体职责,而不只是一个专门职能。取得竞争优势需要集体行动和职能的整合。
2、注重环境的复杂多变性。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和变化多端导致具有监视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战略营销的兴盛。外部因素改变了市场和竞争结构的组成方式和吸引力。由于营销处于组织与其顾客、渠道成员、以及竞争的边缘,因此它是战略规划过程的核心。
3、以顾客满意作为战略使命。战略营销思想认为取得顾客满意的关键在于将顾客的需要与组织的服务计划过程联系起来,顾客对某些产品属性的偏好一定要转化为产品设计和生产指南。
4、围绕竞争优势的建立与发挥而进行营销活动。
政府职能可分为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政府行为具有凌驾于其他一切社会组织之上的权威性和强制力。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政府是以强制性参与主体的角色出现的,是所有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有关的参与主体中,最强势的参与主体。其基本功能则是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提供法律和秩序,并保护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产权以换取税收,例如当前各级政府都制定了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职业培训和能力开发,协助中小企业提高人员素质,保护中小企业职工合法流动权益的相关政策。因此,政府也被赋予维护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健康流动、稳定发展,以及保护弱势群体的职能。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各级政府也有着独立的自身利益,即实现它所代表的人民利益最大化和社会稳定,因为中小企业吸收和容纳了绝大部分剩余劳动力,而为了实现这种利益,它就必须采取积极维护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合理、有序流动的行为,并且拟订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建立起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从而在法律、制度、政策措施以及规章等方面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给予了充分支持。⑧这样也就确保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利益的捍卫者。人力资源在劳企关系中明显处于弱势群体,作为代表权威的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政策保护中小企业中各种人力资源的利益。首先各级政府要积极制定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如通过建立和完善财税政策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金融政策来积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通过相关公共管理政策来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而之所以要建立和完善上述这些政策就是为了确保中小企业有个好的发展前景,以便为更多的人力资源提供其适合他们发展的职位,因为相比于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要想获得好的发展前景是更加需要有政府政策支持的,与此同时,能够获得政策支持的中小企业也能够为其人力资源提供更有可信度的职位承诺。当各种类别的人力资源发现中小企业可以为他们提供合适职位的时候,他们就能够被中小企业所吸引,并且会产生到中小企业工作的意愿,从而进入到中小企业工作。其次各级政府要积极出台和完善各种保护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政策。主要是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的规划和发展政策,为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制定和完善劳动者平等就业相关政策,避免劳动歧视,保证公平就业;建立和完善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跨地区有序流动有关政策措施,为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予以指导;建立和完善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资源优势提供全方位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不竭的人力资源。通过上述政策就可以确保人力资源留在或是流出中小企业没有后顾之忧,特别是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对原企业工作职位丧失兴趣和动力的时候,可以自由流出到其他竞争性企业或是领域去工作提供保障。总之各级政府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的行为机理就是通过制定和完善各种相关政策能够确保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能够自由流入或是流出中小企业。
二、中小企业自身行为机理与其人力资源流动
从一般意义上讲,中小企业自身就是人力资源流动的重要载体,承担人力资源招聘、考核、激励等重要功能,能够对人力资源的流进与流出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企业的薪酬架构是否健全和完善能够影响到其人力资源流动。相对于一些现代企业制度比较健全、薪酬制度比较完善的大型企业、跨国企业而言,很多中小企业员工的薪酬待遇,受认识水平、管理能力及企业间的相互影响,与其的工作绩效并没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出现“劳而不得”,或者是“少劳多得”的现象,这样就会不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于是员工们也就会脱离原来企业的想法,相反一个可以有效反映员工工作绩效的薪酬制度就不仅可以留住员工,还可以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招聘到优秀员工。第二,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能够影响到其人力资源流动。与大型企业、跨国企业等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实力没有那么雄厚,发展前景也不是那么明朗,然而与其他企业员工一样,中小企业员特别关心其企业的发展前途,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他们在生产活动中能够把自己的利益与企业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他们认为,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贡献,企业在实现自身利益和自身的发展,也会为自己个人利益的满足和个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大空间,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佳状态。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受企业领导个人管理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影响,特别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最源动力原因的影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过度压缩职工个人利益空间,使职工的利益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人力资源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看不到个人利益或者只看很少的利益,他们就会认为,即使再努力也只是在为老板挣钱,个人发展的前途也很渺茫,于是,就会产生流动的想法———这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产生流动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第三,中小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和管理能力也会对人力资源流动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很多中小企业是作坊式的,也有不少中小企业有着严重的家族管理传统,而这样的生产模式或是管理方式,既是中小企业领导者品德素质和管理意识决定的,但反过来,也必然会对中小企业领导者的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中小企业领导者的品德素质是与人为善、以人为本,能够考虑员工利益,那么这样的中小企业就能够留住更多的员工,从而减少人力资源的流出;然而也有很多中小企业领导发展的短视,没有看到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性作用,在对待人力资源的态度上和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上,没有给他们应有的重视和合适的有前景的待遇,也没有给处于流动边缘的资源创造平等的晋升机会。相反是论资排辈,这样实际上是在刺激员工们的流出。第四,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能够影响到其人力资源流动。好的企业文化会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既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员工对待企业的态度,使得员工们在考虑辞职问题时带来情感上的纠结,也会影响企业外的其他人员对企业的认识。对中小企业而言,他们对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是极为不足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身文化的企业,在它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够形成凝聚力,保证人力资源的稳定。从当前情况看,很多中小企业历史并不长,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形成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因此也难以产生凝聚人心的力量。总之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人力资源进入中小企业工作或是流出中小企业产生重要影响。中小企业自身也在其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首先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工作环境、企业实力等各种因素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激励手段、企业价值、领导水平等造成影响,例如中小企业实力雄厚就更有可能对员工采取物质激励的手段、良好的组织结构则有可能提高中小企业的领导水平,而优秀的工作环境则是企业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实行何种发展政策、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手段、拥有什么样的企业价值、整体领导水平如何又决定了企业能否提供相关工作职位的数量和职位前景,如果能够提供足够多的职位,又可以满足人力资源职业期望则可以吸引人力资源流入和继续留在原企业工作;但是如果一些中小企业员工对现有职业失望则会导致人力资源的流出,然而不管是人力资源的流入还是流出又最终会使得中小企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持续发展。
三、中小企业员工行为机理与其人力资源流动
人力资源是具有自我丰满性、能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的一种特殊资源。这就决定了每个人在择业时都有自己的着眼点和价值观,所以是否考虑去中小企业工作、或者是继续留在中小企业工作,以及最终选择离开中小企业都是要受到当事人主观心理的影响,这就表现为为了实现自身需求选择更适合的职位。(1)对于一般来说,在中小企业就业的员工,就是希望通过在企业的劳动,来获得满足个人和家庭最基本的生理和生活需求,以及就业、尊重、社交、归属需求。如果普通员工能够从中小企业获得上述需求,那么这些普通员工就可能选择去中小企业工作或是继续留在中小企业工作,否则他们就会选择离开并去寻找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其它工作。但事实上,企业只是满足员工一般的和基本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人力资源的特殊的能动性,使得人力资源在个人的基本满足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和更高的需求。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更高的薪酬;为了改变现有的工作环境,使工作更舒适;为了减轻和减小工作压力,获得更多的自由等,都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产生流动的重要原因。(2)对于高级员工来说,是为了获得更快的升迁机会和更高的职位,从而得到更多的重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因为这些高级员工们在其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并且在其收入水平获得提高的基础上,就更加倾向于获得企业的认可和尊重,期望在企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个人更高需求获得满足的基础上,把企业作为个人人生的舞台,以实现人生价值。如果中小企业能够满足高级员工的上述需求,那么这些高级员工就会继续留在中小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否则他们就会选择离开去寻找能够实现他们更高需求的其它工作。中小企业员工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的行为机理主要是受到其个人主观因素和个人客观因素的影响。个人主观因素主要有职位满意度、自我价值实现、性格特点等。具体而言,(1)满意度是个人所看重的东西与现实所提供的实际东西之间差距的程度。中小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包括:对总体职位的满足,对工作条件的满足,对中小企业工资水平的满意,对上司的满足,对晋升的满足等等。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满意度能否达到,都可能对人力资源选择流入、流出或者是留下产生影响。(2)个性在心理学上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个性特征对人力资源的流动影响很大。有些人不喜欢单调而稳定的生活方式,而是喜欢多变,因此这些人的流动欲望就会较为强烈,因而其流动的可能性较大;相反有些人对那种稳定的生活方式比较感兴趣,那么其流动欲望就不会很强烈。(3)自我价值能否实现也是影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的重要因素。管理是否完善,工作机制是否人性化,是否重视内部激励和企业文化都将会影响到人力资源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人力资源对中小企业发展目标有认同感,则可能选择流入中小企业;如果他们待在中小企业能够产生成就感,他们就会选择继续留在中小企业,而如果这些人力资源既缺乏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又没有成就感,那么人力资源流出的动机就会由此产生。同时,当外部就业机会出现,而人力资源又预期到外部工作比在中小企业工作会更有前景,那么便会形成实际的流出。与此同时,个人客观因素也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产生重要影响。(1)年龄的影响。年龄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指标之一,对人力资源流动的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年龄和流动之间,明显的存在着反比关系。哪种年龄的人流动性最大?事实表明,人力资源的年龄越轻,流动性就越大。一般而言,中小企业很多都是历史时间不长的企业,因此他们雇佣的人力资源当中很大部分是比较年轻的,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2)工龄的影响。正如年龄对人力资源流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一样,人力资源在中小企业的工龄与人力资源流动之间也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工作年限越短,则其流动性就越高。(3)家庭的影响。这主要是与中小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是否成家立业以及是否夫妻分居两地有关。一般而言,没有成家立业的人力资源和夫妻分居两地人力资源其流动的可能性要高一些。
四、竞争性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行为机理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竞争性企业是指在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参与到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争夺中,并且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出产生影响,或者是对中小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是否继续愿意留在原企业工作的态度产生影响的其它企业,这些竞争性企业包括与其争夺人力资源的其它中小企业,大型企业、跨国企业等。之所以会出现与中小企业争夺人力资源的竞争型企业,是因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中小企业在用人方面出现失误,给了竞争性企业争夺其人力资源的机会。事实上,不管是处于底层的普通员工还是高级层次的企业员工总是希望个人价值能够在中小企业中得到体现,而他们能否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价值,就取决于中小企业能否给员工们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以及中小企业的用人策略。如果中小企业不能正确评价员工的职业倾向,安排合适的岗位,给其发展所必须的培训和再教育,而是在员工的使用上墨守成规,直接的后果就是员工因为无法适应环境,或者个人能力无法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选择离开中小企业。又如果一个员工在其岗位上发挥出其应有的能力,但是中小企业并没有为其提供一个上升空间,员工则会因为看不到希望同样选择离开。而这些员工离开原来中小企业后的工作去向之一就是去与这些中小企业进行人力资源争夺的竞争性企业中工作。其二是竞争型企业人力资源争夺战略的成功,这主要是由于相对一些中小企业而言,很多竞争性企业能够给人力资源提供优厚的收入等各种物质报酬、良好的工作环境、职业上的发展空间、突出的精神奖励以及竞争性企业的灵活用人机制,不断壮大的发展规模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因此就竞争型企业而言,上述这些软硬件都是争夺人力资源的杀手锏,都对中小企业原有人力资源有着很多的吸引力和诱惑,是刺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出原有中小企业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在本文中的社会组织是指狭义的社会组织,即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它们只是人类的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一种稳定的合作形式,如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其他经济组织则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在本文特指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各种农村合作社等,不包括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种性质的企业。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与竞争型企业一样都参与了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争夺,这是因为它们能够凭借对人力资源提供稳定的经济待遇、良好的社会地位、光明的发展前景等手段或是方式吸引众多人力资源到组织中来工作,从而使得流入到中小企业工作的人力资源减少,甚至是动摇中小企业原有人力资源的工作态度或是信念,使得一些比较优秀的人力资源从中小企业流出并且进入到社会组织或是其他经济组织中工作。竞争型企业的存在也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产生一定影响,他们主要是在通过提供满足企业需要和人力资源发展职位的行为同时,还对中小企业的各种人力资源的进行吸引性宣传、采取积极招聘手段等行为使得人力资源从中小企业中流出,并且流入到这些竞争型企业当中。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则由于自身的经济与社会优势能够更加便利地实现人力资源资本化,即他们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激活”,使之成为能够直接投入工作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从而创造和维持其持续竞争优势。而就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的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具体行为而言,则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产权激励行为来实现,这种产权激励不仅是一种基于产权利益驱动的内在化激励,而且产权的持久性特征决定了产权主体将会更多地考虑追求长远利益,从而实现激励的长期性。而正是由于上述这种人力资本的产权激励行为,各个行业、各种类型的人力资源都被深深吸引,并且竞相涌入到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当中,当然这也自然就会使得中小企业中的很多优秀和不甘于寂寞的人力资源在面对人力资本产权激励行为吸引时,也都不能例外的竞相从中小企业流出而进入到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当中。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