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学论文

时间:2023-04-06 18:33:39

导语:在农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学论文

第1篇

高等农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课程体系改革加快步伐。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近年来,高等农业教育在不断地推动内涵式发展,推进涉农专业综合改革。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别要求:“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向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二、农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的构建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农科专业课程体系在构建的顶层设计中,往往以专业负责人为主导者,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是参照国内相关农科专业的课程架构。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存在着与当地农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人力资源联系不紧密的情况,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的现象。课程体系的建立缺少专家论证这一关键环节。在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缺少反馈和评判环节,发现问题时,往往是针对某一问题做出改变,而不是从整体上系统地进行变革。

2.课程体系的设置偏重学科化。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农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从需求的人才类型看,更主要的不是“专门人才”而是“知识面宽、有一定专业知识、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由于长期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主要以学科基本框架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致力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始终处于弱势。从国内各农业高校农学专业课程设置来看,课程体系不但在总体结构上体现出明显的学科化特征,即课程体系一般遵照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学科架构方式进行组织,跨学科课程和综合化课程开设不多,而且在课程体系的具体要素构成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学科性与专业性色彩。

3.实践课程体系缺乏特色。目前,从大多数农业高校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来看,实践课程体系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仔细推敲,发现实践课程体系并没有体现出系统性和独立性。很多教学实验、生产实习都是理论课程的补充,实践课程在知识和能力的授予上不能做到由点到线,一线贯通,实践教学还明显地存在着单打独斗的现象。此外,实践课程体系缺乏特色,不能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来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课体系,导致大部分院校的实践课程体系相似度高,特色不明显。

三、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农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直接体现了现代农业以及高等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观念、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明确目标,找准切入点,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增强实效。

1.建立农学专业课程体系评价机制。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应引入论证机制,改变以往由专业负责人主导设计的方式为学校教务部门统筹,专业负责人制定,相关领域专家论证的方式。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在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充分参考企业、行业和协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进行设计论证,确保顶层设计科学合理,保证课程体系的设计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将教学效果作为评判课程体系优劣的基本标准,不断通过教学效果来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同时,还应充分调研学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及社会反馈情况,根据这些因素逐步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总之,要确保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需要在课程体系应用的全过程中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按照“论证-实施-评判-反馈-调整”这一评价机制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2.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突出综合性课程。优化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总体布局的核心问题,课程结构的优化应当避免“唯比例论”的做法。以往在优化课程结构时,很多高校比较看重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比例、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比例、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往往将某一比例的提高看做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这就造成了为了改革而改革。课程体系的结构优化,应当以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别、功能、素质、技能的需求为依据,按照人才培养的规格以及人才需求分析来合理的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减少重复的不必要的课程,增加与社会需求紧密的课程,减少单学科课程,增加多学科交叉课程。整合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学内容的整合也要避免“唯学时论”的做法。教学内容的整合其实质是知识结构的重新配置。应当避免为了“增加或减少学时”而增加或减少学时的盲目做法。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很多农业技术的应用除需要具备农学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生物、计算机信息技术、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生产经营等知识,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应当适度地将一些单学科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农学、生物、计算机信息技术融合到某一综合性的课程当中,并在部分综述或概论课程中融入政策法规以及经营管理类的社会科学知识。综合性课程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综合性课程最突出的体征就是知识结构的连贯和整体性。增加综合性课程,可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和应用,为学生将来从事科研、教学、生产、企业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部分高校农学专业将《作物栽培学》和《作物生产学》以及《农业信息技术》三门课综合为《作物栽培与管理》一门课程,将《分子生物学》和《植物细胞工程》两门课程综合为《现代农业技术》一门课程,将多门农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综合为农学专业综合实验。综合性课程使横向上分散的知识点变为纵向上连贯的知识结构,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联系更为紧密。

第2篇

【关键词】本科生 毕业论文 农学 质量

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是本科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既是对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也是对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综合检验。随着本科教育的规范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已经成为本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甚至有下滑的趋势,这已经是本科教育中比较普遍的问题。笔者想把从事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提供给大家,抛砖引玉,还望方家多加指教。

1 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毕业论文教学计划安排未体现农业生产特点,研究时间不能保证

按照现行的教学计划,农学专业往往论文和实习结合,安排在第6学期和第7学期之间,而其他专业往往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以河南当地农业生产情况为例,小麦一般在10月份种植,来年6月份收割;紧接着是玉米种植,并在10月收割。周年生产,一年两熟。而学生的实习被集中在一段时间进行,时间安排上跟不上农事进程,也覆盖不了哪怕一季作物的全生长期。由于需要集中时间实习,另一方面也导致其他时间的理论学习时间安排很紧凑。在平时,同学们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参加到老师的实验中去。因此,目前的教学计划,难以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对作物整个生长期进行实习和观察,更遑论周年的观察和研究了。由于时间上不能保证,即使有同学愿意提前参加到老师的科研中,以备以后写毕业论文,也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承担实验任务,所得到的数据质量也不高,毕业论文的质量自然容易大打折扣。

1.2 生产、科研与教学脱节,经费缺乏

作为地方院校,农学专业的老师课题申请竞争很激烈,不少老师基本没有课题经费支撑研究。因此,对于农业生产,往往也离得比较远。即使有部分老师有些小课题,也只能是小打小闹,脱离生产。另一方面,学校扩招,教学经费却并未相应调整。由于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往往是由老师命题作文,出现与生产脱节,炒冷饭的现象也不少。由于研究命题本身缺乏鲜活,也难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3 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存在缺陷,难以起到导向作用

尽管目前已经建立了毕业论文的监督与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其可操作性仍然不强。对毕业论文的评价,往往对格式、形式过于重视,对成绩分布、材料是否齐全较多关注,而对于实习过程监管、论文学术水平的评价等实质性的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老师们往往因为不忍心影响学生毕业,也存在放水的问题。由于这些原因,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并未真正起到导向作用。而同学们也往往因此而存侥幸心理,做论文时不好好做,写论文时东抄西抄,甚至有造假的情况。

1.4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些同学学习态度松懈,未能认真对待毕业论文工作。认为大四找工作忙,学校不会怎么样。而学校也因为近年就业压力大,而存在放松监管的情况。这更助长了学生们学习态度上的松懈。

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难以应付综合性的作业。现有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养成了学生被动受学的习惯。不少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习惯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学习模式,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这样的情况,是很难想象能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能够写出新意和深度的。

综合素质不强,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弱。一些同学缺乏基本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混乱,语言表达功底差。写出来的文章,不知所云。语病连篇。大学院系往往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使同学们失去了提高的机会。英语过级的强制要求,使得很多同学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背记英语单词上面。

2 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途径

要提高毕业论文的教学效果和论文质量,根本还在于学生,毕竟论文是要学生自己写出来的。而各种制度和教学计划,都应该围绕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何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进行设计和管理。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现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提高。

2.1 鼓励紧贴农业生产实际的选题

农学类本科生的培养,主要目的为服务于农业生产。如果学生学习时就脱离实际,毕业后即使参加农业方面的工作,也很难短时期内适应过来。当前不少农学类本科生毕业后,往往在农资行业工作。这类岗位酒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如果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就贴近生产实际,将有利于毕业生的能力培养。院校各级部门应该设计配套政策,鼓励指导老师提供紧贴生产实际的选题。同时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当地农业科研活动,既提高教师本身的业务能力,也为学生实习提供经费保障,以实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2.2 根据农业特点,对教学计划作出相应调整

农业生产周期长,难以重复。因此,在毕业论文工作中,要求在实习实践,论文工作时间安排上作出调整。如刘世亮等提出的全程实习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毕业论文时间难保证问题。但是,要实现全程实习教学,必须要在课程设置上作出较大的调整,严格控制学生理论课学习负担,以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老师的科研工作。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取消专门的实习时间,通过教学时间表的调整,让学生自由安排时间,达到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的目的。

3 评价指标要作导向性的调整设计

在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中,应该减轻对形式审查的重视,而把更多的注意放到学术价值评价上,同时,应该把是否联系实际,以及论文工作的过程纳入考核的内容。这样,真正从评价指标的导向上,让学生和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重视起来,并主动地把毕业论文工作于农业生产实际相联系。院校各级管理部门应该严格把关,真正做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这样,从制度上杜绝学生侥幸心理。

4 鼓励学生尽早参加老师的科研活动

大学生在进校后,应尽早完成专业教育,并在第二学期开始,鼓励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去,在具体的科研中,认识农业生产,拓宽视野。学生们只有到具体的生产实际中去体验,才有可能逐步培养专业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毕业论文将从哪里出来。

5 经常举办学习交流专题报告会,分享乐趣和经验

院系学生工作部门应该密切配合,经常举办特定专题的学习交流报告会。在报告会上,让学生们有充分的机会展现自己的学习成就,并和更多有兴趣的同学交流经验。

第3篇

学习目的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就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明确参与学习的目的。教师对学习目标的设计,语言要准确合理,要符合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水平,叙述要简单明了,不能含糊其辞,要能够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参与式教学的活动内容设计要适合不同文化水平的学生,不能流于形式,简单地“一刀切”

内容设计难易程度要有梯度,方法要多样,能够督促每个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教学之中。内容设计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预想到学生参与前后的自我主张,尊重和理解他们,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看法予以肯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情境的设计要轻松愉悦,适应学生参与教学的心理活动,培养他们的情感意识

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要能够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能够使学生的心理活动进一步展开和深入。农村学校要根据当地情况与文化特点来采用合适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用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感觉到参与活动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并愿意去参与其中。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学习效果自然就会不错。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觉得: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的高涨能够促使他们大脑兴奋,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随之增强,促使他们对知识的消化与灵活运用。作为教师,不要过于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该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并进行有效的角色承担,这对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四、参与式教学要关注学生智力、情感、态度、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让学生学会生活,关注现代社会,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积累优秀的学习经验,为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新课标“参与式教学”强调了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本节课的知识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而农村学校教学资源相对薄弱,如多媒体电教室、图书室、实验室等配置还不完善,学生自主学习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团队协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形式更为重要。同样,老师对学生提供的指导、帮助和点拨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自主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开发智力、增强情感、端正态度、强健身体等。

五、参与式教学必须关注育人的重任

第4篇

1.深化分级管理模式

分级管理是农村学校管理有效执行的基础,因为农村学校管理工作更加复杂,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人。而分级管理、校长全面负责的管理体系,可以极大地提升领导效率。

2.人文化和制度化相结合

在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中,教职员工是学校的主体,学校管理的对象始终是人。所以,管理教职员工必须以尊重和信任他们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体系。在确保各项管理制度严肃性和强制性的基础上,给予适度的人情关怀;在刚柔并济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以管代监的效果,激发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加强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基本由教师的素质决定。因此,在小学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明确教师的优势和不足,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对教师开展相应的骨干、班主任等教师培训。首先,小学学校应该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道德提升和政治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其次,在专业能力方面,要加大对相应教师的培训力度。利用培训、讲座等活动对教师进行指导。提高教师的说课水平,制定完善的评测体制,在教师中形成完善的互学、集体学等学习模式,拓展教师的知识面,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推动教学观念的改善。

2.突出质量,严格常规化管理

教学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有序管理是学校高质量管理的保障。因此,对于新时期的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必须制定专业、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确保教学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各学校应该针对自身的相关情况,制定一套宽松结合、灵活调整的管理制度,以确保教学质量。其具体措施包括:评、测、教、备等内容,不断指引教师规范自身行为,指导工作目标和学习目标。教师的备课工作,不但要确保其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还要深入探究教材内容,确保其符合“五备”标准———备学生、备教材、备作业、备学法、备目标。同时,还要坚持一定的“日日清、堂堂清”工作,用拓展的眼光来看待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办法。

3.立足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5篇

关键词:语音教学;写作教学;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58-01

我国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一直以来较差。加上现在又是课改阶段,如何稳步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主要原因如下:其一,在小学阶段没有上英语课,或由非专业教师上英语课,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只得从字母教起;其二,学生总是认为语文、数学是主科,因为小学上的基本上是语文、数学。其三,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科目多,又不主动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1、语音教学

农村中学里几乎没有外籍教师,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更没有专门的听力、语音设备。硬件上的落后致使学生缺少了很多英语学习的辅助条件。但对农村中学英语语音教学影响更大的因素是“软环境”的不足:师资匮乏;教师自身水平不高,口语不标准,甚至很多教师仍在使用方言进行课堂教学;加之,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少有机会接触到英语,却少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2、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中师生互动性不强,内容或话题往往由教师决定,较少关注情感因素对学生写作的促进作用,以致无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写作前与学生讨论题目相关的信息,语言知识,框架等不够充分,教师的语篇题材意识不强,未能采用“过程式写作教学”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和分析。大多限于“布置任务――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点评”这一单调形式,未能使用多种活动和练习形式来组织写作教学,没有有机结合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以致学生无法创造性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书面表达。安排写作训练的量和度不够,未能使学生养成以写作来书面交际的习惯。

3、传统教学方法

观察我们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不难发现,受“应试教育”、“升学率”的影响,教师把持课堂的现象仍很普遍。这应该说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依据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刺激反应,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外部刺激作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内在的心理反应,其根源就在于忽视了学生的极具潜力的主体作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位置,这种状况既阻碍英语教学的开展,更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解决办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教师在加强学法指导的同时,还要注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能否顺利发展下去的前提之一。在外语学习环境较差的中国,学生要想追求自我发展,把英语学习卓有成效地进行下去,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再强也很难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英语教师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教会学生掌握英语的同时,还要培养出学生的“爱学英语”的兴趣和乐趣。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英语教师的思想素质、英语水平素质、英语教学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特别是英语水平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外语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备一桶水。外语教师要熟练地掌握教材,驾驶教材,超越教材,不仅要掌握所授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而且对这门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社会功能以及与邻近学科的关系等等都要有较多的了解和相当的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要运用其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技能、技巧,最大限度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外语,使其学会如何学习英语,并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3、时俱进,面向全体,培优补差,争取大面积提高

众所周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由于智力因素,绝大部分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所致。不管是哪种因素,在学生学习上存在着困难,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满怀热情地关怀爱护他们,决不能嫌弃排斥。我们的常言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我们要主动去关心他们,去亲近他们,深入到他们中间去,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阂。在我教初二时,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我:老师,我不想出国,我不想与外国人交朋友,我为何要学习英语?我为何要听你说英语?所以,我对英语课很不感兴趣,无心学习,上课总是经常睡觉,平时很少完成作业。考试当然就没有及格过。当时我就在课堂上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只有与外国人交朋友才学习英语吗?试问:在中国能有多少人能出国?中国人学习英语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是为了学习国外优秀先进的技术,是为了更好地为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特别是当今时代,我们年轻人更要学习英语。就算你没有机会出国,可外国人有机会来中国,也许就在你的家乡建厂,你就有机会与外国人交谈或做生意。

4、优化组合多媒体,拓宽学生视野,创设口语交际情景

第6篇

已有关于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影响。[1][2]另一种观点是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学业不良。[3][4]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被调查学校74名父母均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分析,调查结论与上述第二种观点相一致,认为留守状态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不容乐观,许多留守儿童学习态度消极、被动,这种对待学习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到其学习效果;二是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不良问题普遍存在;三是留守儿童课外学习无人辅导的问题比较突出;四是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较低,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二、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成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所反映的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对留守儿童的观察和了解,分析造成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亲情饥渴”的困扰,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学习调查发现,父母的外出给留守儿童的心理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和担忧。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在缺乏温暖和安全感的环境中,许014年第9期学术瞭望课程教学研究•JournalofCurriculumandInstrution多孩子性格上表现出冷漠、内向、孤独,情绪消极、波动大。调查显示,47.3%的留守儿童“在遇到烦恼和困难时总是闷在心里”,33.8%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自己在家中感到孤单寂寞或不如别人”,13.5%的留守儿童“担心父母在外会发生意外,以至影响到正常的学习”,10.8%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思念父母,无心学习”。在访谈中,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普遍反映,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思念父母和亲情缺失而产生的孤独感和消极情绪,对他们的学习影响很大,常常表现为无心学习和学习缺失主动性,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也普遍存在问题。由此可见,父母不在身边,产生“亲情饥渴”,这极易给孩子造成自卑、孤僻的情绪,这种心理状态也间接地影响着孩子的正常学习。(二)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调查中了解到,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并达到某些硬指标,学校仍然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学校把衡量教师工作成绩的标准定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一天下来往往感到身心疲惫,没有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因材施教往往成为一句空话。由此可见,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采取专门有效的措施来加以改善。(三)临时监护人监管不力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与其临时监护人的监管能力不高有直接的关系。首先,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程度低,使孩子学习得不到必要的帮助和辅导,致使学习成绩下降。调查显示,临时监护人中,文盲占临时监护人总数的23%,小学文化程度的占52.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17.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6.8%。受文化程度的限制,这些临时监护人中,从不辅导或不会辅导孩子学习的占到86.5%,这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必要的帮助,导致其家庭作业完成困难。其次,临时监护人责任意识不强,导致孩子学习无人监管,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临时监护人的责任意识不强,这主要在由亲戚朋友照顾的留守儿童中比较明显,他们不像爷爷奶奶照顾的留守儿童,有直接的血缘关系,相互之间没有太多的心理忌讳。亲戚朋友照顾的留守儿童,有时候儿童犯了错误,或学习上出现问题,亲戚朋友碍于儿童父母的面子,不做严格的要求或引导督促。这就导致这部分留守儿童心理上与亲戚长辈有隔阂,心理得不到慰藉,学习无人监管,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其他儿童。最后,临时监护人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调查中发现,临时监护人在教育留守儿童时,普遍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大多采用溺爱或粗暴两种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表现,或处处骄纵,导致孩子的学习自控能力差;或采取简单粗暴的打骂方式,挫伤孩子的学习自信心,这两种方式都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导致留守儿童的诸多学习问题的出现。(四)家长补偿方式的偏差调查发现,家长不合理的补偿方式,造成留守儿童价值观的改变,染上不良习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调查结果显示,41%的留守儿童父母经常给自己的孩子金钱和物质补偿,有不合理的物质补偿心理。这些家长通常长期在外打工,不能与孩子在一起,就感觉对孩子亏欠太多,于是用金钱和物质的方式补偿,每个月给孩子很多的零花钱,以弥补孩子心灵情感的缺失。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拿着钱去买零食,和同伴一起去网吧上网打游戏,学习习惯越来越差,时间更多地用在了网吧玩游戏,没有时间和心思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综上,造成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临时监护人的监管不力、学习无人辅导等直接因素的影响,也有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缺失而引起的留守儿童的特殊的心理特征,如孤独、自卑等不良心理品质的间接影响。对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改善,应从多方面入手加以改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有责任为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条件

政府有责任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帮扶教育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及教育部门可以考虑抽出一部分经费,资助和支持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学习。此外,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项目中,增加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对进城打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增强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同时,政府应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改善留守儿童学习和成长环境,解决留守儿童放学后无人照看和学习无人指导的问题。

(二)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家庭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学校成为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场所。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关键还在于学校和老师要行动起来,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其学习提供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袋制度。学校应该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档案袋,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外出打工父母的基本情况。当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档案袋中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及时与他们取得联系,相互配合,有效教育留守儿童。2.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及临时监护人之间建立制度化的信息沟通机制。家校的密切配合能更准确地了解与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能更有效地增进留守儿童的转化效果,尤其对一部分由于监护人监管不力或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而导致学业不良的留守儿童来说,这项措施十分有效。学校要主动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一是学校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或临时监护人通过电话、书信等形式保持联系;二是利用节假日等留守儿童父母返乡探亲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使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和照顾;三是定期组织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培训班,提高临时监护人的监管能力。3.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学校和老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而产生的孤独感,并成为留守儿童独自在家时的感情寄托,从而避免留守儿童产生不良心理和情感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学习成绩下降等现象。4.农村学校开设心理辅导室或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间接影响的。农村学校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开设心理辅导室或在课程中增设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排解不良的心理和情感障碍,引导留守儿童正确认识社会、他人和自己,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5.开展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建立留守儿童课外学习的伙伴群体。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自愿和留守儿童坐同桌,同村近邻中的好学生自愿跟留守儿童结对,组成“互帮互学”小组。一方面解决了留守儿童课外学习无人辅导的问题,并能有效地监督和约束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留守儿童与同伴群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帮助留守儿童排除一些不良情绪,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6.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内向,他们很难融入到班集体中,并与其他同学融洽交往,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也不能主动地向教师或同伴求助,这一定程度上又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导致其学业不良。对于这部分留守儿童,学校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文艺活动、兴趣活动小组等形式,鼓励留守儿童参与其中,改善其孤僻、内向的性格,学会主动与人交流,在学习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向他人求助,进而增强其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三)重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特别是年幼的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父母的作用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他们通过亲子关系、家庭互动以及所营造的家庭文化氛围,影响子女的行为与价值观,通过教育期望影响子女的学习成就感,通过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5]因此应该采取措施并创造条件,加强亲子间的联系和沟通,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从而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首先,留守儿童父母要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父母应该认识到当前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并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切实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如果条件允许,父母应尽量考虑不要同时外出打工,而是留下一方在家教育子女。即使都外出打工,也要增加回家的频率,或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留守儿童尽可能多的交流,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同时,留守儿童父母应该经常与老师和临时监护人联系,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配合学校,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造成的消极影响。其次,临时监护人应提高监护质量。隔代监护容易出现溺爱和简单粗暴两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且大多比较重视孩子的生活照顾,而对孩子精神层面的支持不足。亲友监护则容易出现监护流于形式,监护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因此,临时监护人应了解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加强监护责任,尽可能为留守儿童创设有利的学习空间和氛围,并关注和了解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及身心状况,与学校保持联系,随时关注留守儿童各方面的情况,提高监护效果。

(四)发挥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学习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7篇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资源是土地利用的对象,具有地域性、差异性、不可再生性、供给的稀缺性、用途的不可替代性等特征。在当前安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部分农村土地利用的不科学现状对土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最典型的莫过于水土流失。有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初,安徽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1%;近年来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600万公顷,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肥力下降,造成河流淤积,河床抬高,洪水威胁严重。另外,全省范围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亦逐年增加,土地、森林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锐减;各地每年亦有大量良田被城镇化所占用,土地利用结构失调。要达到全省土地科学利用的目标,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发展,固然离不开相关法律的约束和相关制度、政策的管理,而土地生态伦理道德规范的引导,更是必不可少。土地利用必须受到土地伦理规范的制约,土地生态伦理是土地科学利用的前提。当前在安徽加强土地生态伦理体系建设、规范土地利用行为、实现对全省有限土地的科学利用、促进资源、生态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

众所周知,土地科学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土地利用领域中的具体实施,是协调人类当代和后代之间在经济、社会与环境方面的需求,是维持和提高土地资源质量的方式和途径。它要求相关主体在利用土地时既要满足本身的生产生活需求,同时也要为后代提供最基本的、可供依赖的物质资源。联合国粮农组织曾颁布《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大纲》,指出土地科学利用的内涵为:“保护和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力、降低土地生成风险、保护自然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退化、经济上的可行性、社会的可接受性。”这五大方面,既是安徽土地科学利用的着力点,也是安徽土地生态伦理体系建设的关照点。土地科学利用与土地生态伦理密切关连。土地利用过程中,无处不涉及到生态伦理问题。土地生态伦理以人地关系和谐为核心,注重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尊重土地系统的内在价值,尤为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平等观,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他人及自然的利益为代价;强调要依赖人类善的情感,尊重土地、尊重自然,保护人地生态系统。土地生态伦理在自然观上主张生态整体论和生态有机论,在价值观上主张把人看成自然界的一部分,它具有内在的控制功能,可以约束和规范人们在土地利用实践中的一些不道德行为。同时,鉴于法律需要伦理以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土地生态伦理也可为土地生态环境立法和司法提供基础和条件,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另外,土地生态伦理与土地科学利用在目标层面上亦显一致。它们皆是为了实现人类与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和谐发展、协同共生。一定意义上可以这么认为:土地生态伦理与土地科学利用两者相互补充,辩证统一。土地生态伦理为土地科学利用提供道德基础和理论指导,土地科学利用是土地生态伦理实现的表征和重要目标。

二、当前安徽农村土地生态伦理缺失的主要表现

土地生态伦理旨在保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发展,而在安徽各地农村的土地利用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土地生态伦理缺失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片面理解人与自然关系。

土地生态伦理要求可持续地利用土地资源,从道德层面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它将人类和土地看成是平等的主体,人类不能时时、处处以征服者自居;要求人们在不违反土地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让所有生物都享有健康的生存环境,保证土地及其生物自由生长及繁衍的权利。当前,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全省少数地方政府、企业和村民由于受“人类中心论”的影响,一切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错误地认为自身享有凌驾于自然之上、可以掌控自然的特权。他们甚至认为,局部、少量的土地生态破坏根本不可能对自身的生存环境构成威胁,完全没有生态危机的紧迫感,更谈不上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具有发自内心的自觉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结果导致了土地资源被过度消费、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

(二)资源消费观上的误区。

全球土地资源极为有限,其利用只有遵循土地生态伦理,合乎一定的伦理规范,才能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给予土地资源以一定的道德关怀,赋予它一定的道德地位,科学合理地利用安徽农村现有的土地资源。土地生态伦理建设,就是要在尊重土地资源限度的前提下,从伦理道德的层面对待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毫无疑问,土地是人类和其他生命的共同家园,如果人类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不顾或忽视土地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撑作用,随意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就可能会对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物界产生严重和广泛的破坏性影响。时下,人们热衷于追求经济绩效,表现在土地资源的消费上,极力追求土地利润的最大化。“不惜掠夺式地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同时又把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不加处理即向大气、河海和地面任意排放倾倒,把环境看做可以无限收购废物、污物的天然‘垃圾箱’,这是一种为追求局部利益牺牲整体利益、追求短期效益无视长远效益、追求经济效益放弃社会效益的不道德行为。”这种对环境和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索取,必然会导致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生态伦理教育缺失。

土地生态伦理问题涉及全社会。土地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经济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和生态方面。安徽各地农村在土地利用中,要从道德伦理层面尊重土地的“权利”,促进人地协同发展。因此,对各地村民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土地生态伦理意识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当前安徽许多农村,村民的土地生态伦理道德意识非常缺乏,普遍缺少对土地资源的道德关怀,如为追求高产高利,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的现象比比皆是。土地使用的代际公平更是少有人问津,人们始终短视地认为只要保证自身土地的够用即可,至于后人是否有土地等资源可用则与己无关。这种过多关注自身利益而极少关注自然与后代利益的行为,注定要使人类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这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生态伦理教育的严重缺失。

(四)缺乏对科技作用的辩证思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突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既可增长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也可使自然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减少,使人类承受土地生态伦理的严肃拷问。长期以来,全省部分地方政府、企业单位、农民组织和个体,很少能够用生态伦理的观念,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错位使用科技手段,不仅破坏了自身的生存环境,也影响了区域内的整体利益,甚至可能给本地和周边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毁灭性打击。

(五)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规范当前全省部分农村在土地利用中出现的一些不道德行为,实现土地科学利用和环境生态的和谐发展,仅靠土地伦理道德,有时还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土地伦理道德,往往只能通过个体的道德自律来实现,它需要足够的内化时间。而要让人们快速自觉地遵循生态伦理原则,有效遏止土地利用中的诸多破坏环境生态的行为,还需要法律手段的弥补。遗憾的是,时下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和细致,对于违背土地生态伦理原则、超出土地道德协调范围的种种行为,还难以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凭,而缺少法律层面的监督和约束,则很难达到有效惩处的目的。

(六)部门履职不到位。

土地是全社会的共同资源,为全民共享。农村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应遵循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坚持经济、生态与社会的统一发展,实现生态安全、环境友好、村民生活富裕。然而,当前全省少数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未能切实承担起落实土地生态伦理建设的道德责任,只是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对局部区域内土地利用中造成环境破坏的事件充耳不闻,甚至是以环境的高污染和环境质量的严重恶化作为盲目开发的代价,把眼前的经济利益与长远的生态平衡利益完全割裂开来,在土地利用中选择了一些根本不符合当地生态发展的路径,丧失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有的仅是为了改善小部分人的福利,不顾群体利益,出现许多缺乏伦理的土地利用行为。也由于疏于监督,致使一些与土地整治相关的企业,纯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考虑自己与土地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关系,更谈不上在追求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实现自身利益的基本价值准则。

三、加强安徽农村土地生态伦理建设的几点思考

土地生态伦理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为了在土地生态伦理视阈下实现对全省有限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丰富教育内容,拓宽宣传手段

土地生态伦理是建立在一定道德价值观念上人类利用土地资源的行为规则,核心为善待土地、尊重土地、节俭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人与土地的矛盾中,人为主体。因此只有丰富全民的环境生态知识,完善其生态伦理品格,才有可能实现人与土地的协调发展。调研发现,我省民众尤其是农村居民的生态意识较为薄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针对此现状,强化土地生态伦理的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全民的的环境知识水平和土地伦理道德素养。教育内容上,要注重从价值观上予以引导,让全省各地村民懂得人类并无凌驾于自然的特权;其他生命形式也与人类一样,具有使用自然资源的权利,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应受到尊重;人类和其他生命形式之间、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应公平分享自然生态资源。只有培养全民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道德感与责任感,树立土地生态伦理观念,形成正确的土地生态道德观,使他们切实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相互协调的重要性,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具有基本的物质条件。教育方式上,要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乃至终生教育的不同层面设计土地生态伦理教育内容,要兼顾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不同环节,土地生态伦理教育应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在人地关系日趋紧张的当下,“解决土地危机的途径之一在于发展土地伦理教育。通过教育,把土地伦理整合到每个人的修养和社会价值中去,明确他们对待土地的态度和手段,增强伦理责任意识,端正利用土地的态度,处理好经济行为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土地生态伦理作为一种规定土地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理论形态,并不会自动转化为人们的观念和意识。除了实施教育以外,也离不开宣传的力量。要通过宣传,强化人们的土地生态伦理意识,转变人们的土地利用行为模式。要把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与土地科学利用及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当前宣传工作的重点。宣传方式上,首先,既要注重各种媒体对土地生态伦理的普及性宣传以唤起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又要采用黑板报、标语、电视公益广告、手机信息等多种形式以形成科学利用本地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光荣的社会风尚。尤其要注重表彰那些在土地利用中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的组织或个人。其次,政府有关部门应利用各种环境保护纪念日,开展诸如“争创绿色社区”、“绿色社会”等的绿色行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强化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形成“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文明新风。同时,还要拓宽宣传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加强人们的土地生态道德意识,如通过创作和欣赏各种有关土地生态伦理和环境保护的故事、音乐、卡通、漫画、小说、影视作品以及其他各种科普形式,在人们心中树立起科学利用土地、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道德情操,形成关爱生命、善待生物的道德诉求,自觉摒弃那些在土地利用中的不道德行为,以保持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利用。

(二)提高认识水平,引领适度消费

安徽农村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必须坚持与自然生态融洽共存的原则。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错误判断和态度,提高其土地生态道德认识水平。上文已言,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通过环境伦理教育,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保护好土地资源、科学利用土地,关乎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认识到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真正将自然视为人类的朋友,形成自觉的土地伦理道德责任感。当前,尤其要创造条件,利用各种渠道和不同方式,唤起全省各地村民的土地生态道德良心。因为土地生态道德良心是行为主体在土地利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伦理及道德层面的正确认识,它对土地利用主体的道德行为能起到较好的调节和监督作用。调研发现,目前在安徽的局部地方,过度的消费模式已消耗掉大量土地资源,不仅加剧了环境的恶化,也不同程度地引发了生态危机。因此,“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使现代人免受污染的危害,为了给子孙后代保存有限的资源,我们应立即行动起来,在全社会倡导适度消费的道德观,以反对那种追求高消费、过度耗费的神话;应在全社会提倡节约之风”。人与自然天然生成的关系和土地的不可再生性特征,决定了人类必须建立一种道德约束,科学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只有使人类自身的活动保持在土地及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发展、和谐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要使适度消费的道德观落到实处,还需树立科学的人口意识,优化人口结构。土地生态危机与人口问题密切关联。毫无疑问,人口过多将会给人类带来资源、环境及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不仅会加剧代内的不公平,也很难实现代际公平的愿景。目前安徽部分农村的人口增长速度已超越了区域内土地和环境的承载度,如不注重区域内的人口增长及其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不远的将来,必然会形成新的人地矛盾,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破坏,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很难达成目标。

(三)增加科技含量,加强区域合作

技术创新是解决安徽面临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全省土地资源科学利用的重要途径。土地生态伦理能激发人们保护土地与环境的责任意识,培养人们尊重规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行为方式,也能催生人们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来优化本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创新精神,并鼓励人们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换言之,土地生态伦理就是要求包括政府管理者、企业领导者、科研工作者、村民等在内的人们具备不断探索创新的主体意识,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当前,政府要积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围绕土地科学利用和生态科技,走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要组织力量重点攻关,抓好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并引导科研人员在涉农、涉地等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上,切实负起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人类未来的伦理责任。鉴于全省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已超过环境承载力的现状,要积极寻求利用新的科技手段,治理已经遭受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新的科技知识改变单一的种植结构和模式,维护土壤肥料结构。也可以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为目标,率先建成一批具有本省特色的科学利用土地的示范点,然后逐步推广运用。同时鼓励农民积极运用技术创新成果,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鉴于土地生态伦理属于广义的社会公德范畴,是全人类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对全人类共同的约束性和评判价值标准的统一性,所以区域的合作也是实现土地生态的必要条件。只有精诚团结、密切配合、全心合作,主动、积极参与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的与土地利用、生态伦理、生态科技及环境保护等相关的会议、讲座等各种活动,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组织的技术协作,注重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引进、消化、创新,方能实现全省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也才能真正建成合理的土地生态伦理规范。

(四)加强法制建设,发挥舆论效用

安徽农村土地利用中,土地生态伦理固然不可或缺,但也需要相应的法律作为支撑。相对而言,土地伦理道德规范侧重在“防患于未然”,而对那些在土地利用中已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严重违法行为,则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严加制裁。“法律规范与伦理规范是维持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两种手段。法制作为一种外在约束,而伦理道德则是一种内在约束。任何法律都需要某种伦理理由,以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来保证它的有效实施。”土地生态伦理正是相关法律的基础和条件,法律制度的实施需要相应的生态伦理作为其伦理论证和思想基础。当前,要把加强安徽省土地科学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放在重要方面。首先,加大农村的环境立法力度。建议省政府有关部门结合本区域土地利用实际,制订或完善相应的地方性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及时掌握域内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预防或减轻由于土地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的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或破坏。将一些土地生态环境道德规则转化为农村环保的法律规范,通过法律的强制力,增强村民及其他人群的土地环保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其次,加强对土地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严格公正执法。在安徽土地生态伦理建设进程中,要运用法律的手段加大对破坏环境生态的惩戒力度。虽然近年来全省出台了诸多地方性法规,一定程度上规范和制约了土地利用行为,但各地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执行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等现象,且违法成本也有不断降低的趋势。有关执法部门要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依据,对那些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土地利用事件,不论牵涉到什么单位或个人,都应及时查处、严厉制裁,使当事者望法生畏,也警告他人引以为鉴。此外,也要注意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要通过社会舆论,对高尚的土地生态道德行为和良好的道德现象予以赞扬、歌颂,树立榜样作用。而对于各种反土地生态伦理的不道德行为和恶劣的不道德现象,加以谴责、鞭挞,使行为主体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放弃原有行为。社会各界也要加大对农村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的监督力度,不仅要对有关执法部门的行为进行监督,也要对村民和其他群体在土地利用中的非环保行为进行监督,从而保证有关法律法规在全省各地农村得以有效实施,形成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五)注重理论研究,构建评价机制

面对目前安徽一些农村较为恶化的土地生态系统,仅仅通过宣传教育来唤醒人们的土地伦理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在土地利用实践中开展相关的土地生态伦理理论研究,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当下土地生态伦理的研究较为薄弱,一些重要的概念、范畴和行为规则尚处于探索阶段,加上相关法律和管理制度的缺位,可以说,加强土地生态伦理的理论研究已成为当前推行安徽省土地科学利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应尽快加强对土地生态伦理的理论研究,建立土地生态伦理理论体系,健全一套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不仅如此,还要构建科学公正的生态伦理评价机制。生态伦理评价机制通过对主体行为的善恶评价,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当前,面对全省各地表现出来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至上和道德沦丧而引发的诸多土地生态伦理问题,把土地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及社会价值一并纳入土地利用的行为评价体系,构建合理的生态伦理评价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六)坚持齐抓并进,共同承担责任

土地生态伦理具有认识功能、调节功能、导向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全省各级政府的正确倡导。各级政府应肩负起土地生态伦理实施的主要责任。近年来,安徽省出台《安徽省土地管理条例》等纲领性文件,对全省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一定意义上也为全省的土地生态伦理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各级政府要切实把节约土地资源、科学利用土地与环境生态保护列为自身重要职责,时刻抓住不放,确保抓出成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建立并执行绿色GDP生态核算体系,将生态成本计入经济增长指标,并将其作为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奖励的重要依据。对那些由于不称职、不作为、乱作为而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生态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者,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同时也要赋予环境保护和国土管理等部门的职权,并使之形成合力。土地开发利用等相关企业也要遵守一定的土地伦理道德规范。当前,政府有关部门要注意加强对于这些企业家的土地科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引导,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他们争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领头雁”,鼓励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始终坚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效益的统一。对于那些能够把社会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切实把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企业权利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的企业,要给予政策优惠和奖励,使企业自觉地运用土地生态伦理规范来约束自身行为。全省农村的土地利用及生态伦理建设,除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之外,还需要民间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的加入。当前,应充分发挥这支民间力量的重要作用。各地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励民间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在农村土地利用中对环境生态保护的参与监督效用;并寻求机缘、积极创造条件,使其与政府的相关组织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全省的土地科学利用、环境生态的持续良好保护。

四、结语

第8篇

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语言是指在农村幼儿园这个特殊的环境里,面向农村幼儿使用的教学语言。因为特殊的环境及教育对象,明理启智、简明规范、具体鲜明、语言儿童化是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行为标准。

(1)明理启智。幼儿教师担负着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发展他们良好个性的重要任务。作为教育手段的教学语言,它的表达内容和形式都要为这个总任务服务。因此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信息量,以便幼儿能在受教育的同时开启心智,增长见识,获得经验。

(2)简明规范。简明是指简洁通俗、语清意明。幼儿的认知能力较差,对于繁多冗长的话难以记忆和理解,农村幼儿教师应该使用幼儿能听懂的词语,选择幼儿喜欢的简短句式,说话的目的性要明确,层次要分明,条理要清楚。规范即要求幼儿教师说标准的普通话,在遣词造句方面符合现代汉语的标准。农村幼儿教师应做到语音规范,发音清晰,声音有一定的力度,洪亮、持久而且甜美;语流通畅,节奏明快;慢而不拖沓,快而不杂乱;语气活泼,语调铿锵;用词恰当,语句通顺,表达得体。

(3)具体鲜明。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需要亲自看、听、尝、闻、摸、动,需要依赖视觉形象、听觉形象以及其他感官来认识事物,这就要求农村幼儿教师的语言要有声、有形、有色,有动态感觉,有情感色彩。

(4)语言儿童化。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儿童化是指符合幼儿心理、幼儿语言习惯、幼儿易于接受的规范化语言。要做到语言儿童化就要求农村幼儿教师要有童心、有童趣,使用的教学语言要贴近幼儿生活,反映幼儿的要求,表达幼儿的情感,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

二、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培养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特点

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教学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教学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幼儿是独立存在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情感体验。儿童的发展并不单是某一方面的发展,是身心和谐、情感和认知的统一发展,是全面发展。通过研究发现,农村幼儿教师还是受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儿童观也比较模糊,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中教学语言的规范正确使用,也阻碍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因此,在幼儿活动中,农村幼儿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给幼儿,更重要的是给予幼儿情感的关怀和体验,激发幼儿内在的生命力,而所有的这些都必须通过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传授给幼儿。所以,农村幼儿教师要不断深化对科学的教育教学观的认识,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去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对于农村幼儿教师来说,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掌握语言技能、提高教学水平的前提。首先教师要针对幼儿突出的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特点,善于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来描述抽象的知识。其次,教师的语言要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把幼儿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自觉、主动地学习。在幼儿园教学中,依循教材的浅显性、启蒙性固然重要,但教师更应注意思考如何将成人生活中的抽象知识、科学语言转化为幼儿能理解的具体知识、形象语言。再次,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来推敲自己要说的每一句话。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必须使其内容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根据思维的逻辑来准确运用概念,恰当作出判断。幼儿的逻辑思维正处在发展阶段,教师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表达的逻辑性,有利于幼儿掌握正确的信息,促进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

2.立足职前职后培训,锤炼教师教学语言

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语言本身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教学语言技能欠缺,不能很好地按照幼儿的认识规律对教材内容加以组织、润色并且用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幼儿难以接受和理解,教师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为了促进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语言水平的发展,培训机构应加强职前培训。一方面开足开好一些和教师教学语言相关的课程,另一方面进行教学竞赛活动,一步一步地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素养。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园内外的培训资源,针对农村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语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组织教师开展以教学语言为专题的学习和交流公开研讨活动,举办一些说课赛课比赛,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教学语言水平。通过组织听园内专家型教师的教学活动,学习他们是如何运用教学语言组织教学以及与幼儿是如何互动交流的,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作用,形成良好的合作竞争氛围,改善目前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促进全园教师教学语言水平的提升。

3.加强教学实践监督,提升教学语言水平

只有实践和经验相结合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水平由经验型上升到理论型,再由理论型上升到研究型。因此,农村幼儿教师要在熟悉教学内容和设计活动方案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和组织自己的教学语言。首先,教师要努力“管住自己的嘴巴”,摒除题外话、口头禅,在重复的地方要三思而行,想想是不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想想这样的重复对教学的进展和幼儿的发展有没有促进作用或负面影响。其次,教师要努力锤炼教学语言,做到惜字如金,简约含蓄。句法结构较为简短、词汇涉及的范围较小等是幼儿教师使用语言时必须遵循的要求。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语言的句子不宜过长,复合句和并列句不宜过多,语法和语义关系也应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再次,农村幼儿教师应该在活动结束后对自己进行一个总体评价,反思在教学活动中自己的教学语言哪些是能够促进幼儿成长的,哪些是存在问题和不足的。教师可以预先写出课上可能说的每一句话,然后在课后通过回忆比对,找出课上说了多少废话、套话;有条件的教师可以用摄像机拍下上课的全过程,课后进行微格分析,找出自己教学语言上的不足;也可以请同事课上专门记录自己的教学用语,课后一起进行语言会诊。

4.注重教学语言情感色彩,追求教学语言艺术化

第9篇

关键词:德育德育体系德育网络德育顽症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过程评价

一、分析德育现状,拓展德育课题

学校在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中,对“中学的德育现状究竟如何”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调查分《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双路中学原一年级173人,原二年级149人,原三年级165人;选取与学生样本相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学校德育干部、校领导25人。调查结果均通过统计对比分析。这项调查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以前双路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现时的着眼点和着手点。为此,我们对这项调查结果与分析特别予以总结。

调查结果1、德育要求缺乏一贯性

德育目标内容缺乏一贯性。德育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也就是说,通过教育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何种道德品质的人。变动不居的德育要求,使得德育工作总是浮在表面,难以深入下去。如果倡导的德育目标总是变来变去,就很容易滋生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工作作风。这种尚处于“他律”阶段的道德行为,一旦脱离了外在的控制,很容易倒退到最初的状态。

调查结果2、重智育轻德育的倾斜价值取向

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从过去的“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今天的“出国热”、“电脑热”,人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看重分数的倾向。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高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品德表现。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入的回报,以及家长的投入与期望等原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升学竞争的压力,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在很多学校,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三好”常常是“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因此,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而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

调查结果3、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步调不一

学校德育是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学校内部的德育环境建设由于受物质条件的制约普遍比较落后。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大量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的出现,无不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学校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在家庭、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多彩多姿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老师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现了“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两天”的状况。

调查结果4、教师思想不统一,共识没达成,德育体系没构成。

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忽视作为独立个体,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的、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忽视了学生个人存在学生知、情、意、行不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起不到共同发展的作用。各个环节、部门在对德育的认识上没有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构成德育体系,形成德育氛围。

实验研究表明:改进我校的德育工作,重新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已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经过认真分析,确定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德育工作前瞻性原则,“以人为本”,树立德育的核心地位,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确立“抓基础、严管理、重建设、讲实效、创特色”的工作思路,以整治学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德育工作重点,逐步完善教师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扩展德育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结合”网络,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实施德育的现代化、科学化,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建设教师队伍,形成育人环境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了以“学习研讨——实践体悟—反思重建”为主要抓手的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基本思路和策略。

1.抓学习研讨。“整体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研究”推广实验,要求从校长到教师的整个教育观念进行全面更新,形成一整套以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为基础、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涵盖着目标、价值、对象、活动及管理的现代教育观念系统,并通过积极的研究性实践,将理念转化为校长、教师的不断创新的教育教学和办学行为。因此,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立足终身、管有特点、教有特色、学有特长”的办学理念。

2004年刚进入实验,学校便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的理论上。学校把我校的《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的构建研究》的开题报告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部内容复印,装订成简易小册,发给实验教师人手一份。在经过了一个阶段的初步学习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学习和感悟的实效、进一步营造学习氛围、丰富学习形式,学校通过交流、辩论和研讨,起到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提高的学习目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校还组织了多次专题学习研讨活动。

2.抓实践体悟。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高,理论学习是基础和前提,但光凭看专著、学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体悟,才能逐步达到观念的内化和迁移,并将内化了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我校实验课题开题以来的推广实验中,十分注重抓教师的实践体悟,一方面充分关注日常的课堂教学,通过班级的班团活动来具体指导和掌握教师日常德育管理实践的状况;另一方面,学校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活动来强化教师的实践体悟,每学期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一项专题研讨,人人上德育研究课、个个班级召开主题班会,丰富的经常性的有指导的实践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坚实和宽阔的舞台。

3.抓反思重建。“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的构建研究”非常注重教师反思和重建能力的培养。主动的反思习惯、良好的反思和重建能力,是教师自我持续提高与主动发展,成为“智慧型”新型教师的一种重要途径。我校将培养教师的反思和重建能力与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作了积极的探索: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不仅是育人的主阵地。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注重研究新时期校园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教育发展的规律,研究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二是根据教师上交的“德育教育反思笔记”,校实验指导小组及时发现和捕捉教师实践研究中的“亮点”,并帮助其总结,形成案例或课题,开展个人特色项目的研究;三是充分发挥教研组在培养和提高教师反思重建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在组内积极倡导经常性的集体反思和重建,并根据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确定新的课题研究,为德育课题研究提出了更多新的内容,学校各实验教师向学校课题组申报了14个子课题,研究的范围涉及到学校德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因此学校课题指导王贤银校长提出了“让校园充满教育,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智慧促进发展”的教育思想。

三、形成德育体系、完善德育网络。

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学校始终以全员育人为最高的目标。学校不断完善“健全网络——树立形象——升华精神——培育人才”的育人过程。德为人之魂。德育为立校之本。德育教育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德育工作中;学校健全了“一套班子十条线”的德育工作网络:“一套班子”,即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即校园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全体成员),校长为组长,对全校德育工作负总责;“十条线”是:①校长——政教----班主任一一学生一条线;②校长——政教——文明岗——学生一条线;③校长——政教——班委会——学生一条线;④校长——团委——团员同学——学生一条线;⑤校长——教导处——科任教师——学生一条线;⑥校长——住管员——学生一条线;⑦校长——值周教师——值日教师、楼层值周教师——学生一条线;⑧校长——总务处——后勤工作人员——学生一条线;⑨校长——家长委员会——社会人事——学生一条线;⑩校长——法制副校长——社区——学生一条线。这个德育网络对全校师生施以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和自我教育;收到了全方位育人、自觉育人的良好效果。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初步形成了全员自觉育人的良好氛围和风气。

四、充实课题内容,探索德育举措

1、抓班风、学风的整顿与提高

(1)结合我校实情,制定我校“校风学风整顿提高活动月”实施方案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校风已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但我们共同认为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是学风,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为此,我校又开展了学风达标活动,让我校的班风学风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2)结合校风学风整顿情况,制定了《双路中学学风达标活动方案》

针对校风学风整顿的状况,制定了《双路中学学风达标活动方案》。我校学风达标活动正在实施当中,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经过上述方案的实施,我校的班风、学风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3)利用习会,学习我校自编的德育教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德育小故事》《感悟人生》《社会经纬》《礼仪教育》等。

(4)加强班会课的研究,突出班会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找出德育顽症,关注特殊群体。

1)研究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突出生的状况。

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好,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为了生活,许多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家里只留下老年人和孩子,这些孩子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这些孩子已成为学校管理的一大顽症,在校突出生往往就是留守儿童中的一个群体。为此,我校把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突出生的教育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研究。

我校在校学生共463人,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人数为170人,占在校生的36.7%,个别班达到30人,占53.6%。

通过我校的课题组成员共同分析,一致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存在以下不足:

①家庭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在教育过程中受社会原因、教育原因、家庭影响等多方面原因,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表现出了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期望过高型等。

②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孩子存在人格缺陷。如因贫穷带来的自卑而又敏感脆弱的性格;因教育失衡而导致的品质退化;因教育手段落后,信息闭塞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封闭的环境导致的视野狭窄,思想保守宿命。

2)配合班风、学风的整顿与提高,针对突出生、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制定了一系列的转化、管理、教育方案。

1、通过师生共同评定,确定突出生。通过调查,确定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

2、针对突出生的个性,做个别研究,对症下药。分析中学生的问题,也要像医生治病,诊断准确,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心灵和思想。其实,中学生的许多问题,往往可在家长身上或其他方面找到原因。俗语说的“有其子必有其父”。若一味追究学生的责任,往往会陷入与事无补的窘境。问题的原因找准了,解决起来就能做到有针对性。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家庭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人人适用、一用就灵的绝招。因为,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家长的情况(身体、心理、个性、思维等)都是有差异的。即使是一种好方法,不同的家长用于不同的学生身上,至少也要做一点因人而异的变动才能奏效。

3)联系家长,家校联合,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1)家长联系,共同研究学生的个性及成长过程,分析其心理特征及行为特点,以便对症下药。

2)对特殊学生,发放家校联系单,每周五在校由班主任签名,反应该生本周在校情况,回家后由家长签名,说假期在家的学习及表现情况。

3)引导学生每周做好自查自纠,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目标及措施,对上周的情况加以小结。一式两份,一份班主任签名,带回家与家长见面,家长签名,以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家校联合,共同教育。一份上交政教处存档。

4)教给家长科学的育人方法,尊重理解与严格相统一,对于家长来说,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教育专家,但需要家长们能了解孩子成长发育中的规律,不然往往会做出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产生不良效果。要引导孩子接触优秀的文艺作品,使孩子得到美好与享受,针对年龄观、审美观。和孩子共同制订新学期新打算,探讨如何交友问题及良好的学习方法等。

六、改革德育教育方式,初探德育过程评价。

1、摒弃枯燥乏味的说理教育,我校组织了一系列的较为实用的德育教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德育小故事》《感悟人生》《社会经纬》《礼仪教育》等。利用习会时间,专心学习这些德育教材,然后组织学生写心得体会,通过这些活动,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2、改变传统的德育评价为期末一次性评价为月评,实行过程性评价。以便学生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做好自查,及时调整不当之处。并制定《双路中学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素养评价表》。

3、改变传统的表扬模式,将榜样与进步并重。每月一次的月评后,由班主任及全班同学推选一位表现好的同学作为榜样表彰,同时推选一位表现进步大的同学一样作为文明标兵进行表彰。充分发挥表扬这种教育方式的积极作用。

4、通过安全、礼仪等教育和活动,加大教育力度,培养学生的安全、文明意识,多方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为全体学生发放《安全自救自护常识》;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编写了《安全教育》和《礼仪教育》校本教材并组织实施,在《远安民间文艺》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征集采莲船唱词时将安全文明作为重点内容在“远安教育信息网”和师生中广泛征集。

七、延伸德育课题,促进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