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8:33:58
导语:在农业生态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 农业院校 教学内容优化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34-02
环境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发展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它运用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类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目前我国《环境生态学》的教材有10余部,其主要内容介绍生态学基本理论,而联系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内容很少,并且教材之间及教材与其它相关课程存在大量的重复。过去对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生态学课程,而与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的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本人结合多年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1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措施
1.1 选择适宜教材,自已编写教学大纲
通过比较国内外多部环境生态学教材发现,国内教材比较简单,但对环境生态问题阐述的不够深入;而国外教材对环境生态阐述比较深入,但知识点太多,知识面太广,条理不够清楚。结合本院生态学专业的自身特点,选择盛连喜主编的《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为主要教材,以卢升高主编的《环境生态学》为辅,从生态系统的破坏与恢复―― 区域环境污染―― 生物入侵生态学―― 全球性环境生态问题―― 环境质量的生态评价为主线,重新编写教学大纲,作为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见表1)。
1.2 精简压缩或删减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
根据本院生态学专业培养方案大纲,二年级开设一门专业基础课普通生态学,然而该课程与环境生态学课程教材前四章内容完全相同,必须删减这些重复内容。三年级开设了一门专业核心课“生态环境监测”,然而该课程与环境生态学课程教材中的第六章的部分内容完全相同,这部分内容也必须删除。三年级还开设了一门专业选修课“景观生态学”,与本教材的第六章也有部分内容相同,也同样精简压缩,以避免教学时间和资源的让费(见表1)。因此,根据本院生态学专业的特点性,生态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应放在生态环境的实际应用性方面,再穿插一些普通生态学重要的理论展开讲授。
1.3 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增加教学内容
生物入侵是我国当前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特别是烟粉虱和紫茎泽兰等的生物入侵,已成为我国目前重点攻关的科研项目之一。根据本院生态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重点是农业生态学方向。因此,在讲授“环境生态学”课程时必须增加一些与农业生态类相关内容(见表1),而且又必须当前生态学方向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更能体现出教学的时代性和前瞻性。这样使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的本科生对生物入侵渠道、危害和控制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能体现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学生的特殊性。
1.4 对生态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整合优化
环境生态学课程内容优化必须建立在对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培养方案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制订详细的教学大纲和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要有良好的延续性和关联性。所以,建议在大学二年级阶段设置普通生态学专业基础课;在大学三年级开设环境生态学、生态监测污染和农业生态工程等专业核心课;而在大学四年级阶段开设“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等多门生态类的专业选修课程。而且必须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每门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实现生态学系列课程的无缝衔接,避免重复,提高教学资源的整体效益。
2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课堂讨论与课堂讲授相结合
环境生态学课程的知识面广和多,大多是生态学理论原理。如果教师的知识面不广,而又不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整个课堂会枯燥无味和沉闷。因此,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授课时要不断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启发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们快乐和轻松得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讲解一些枯燥无味和难懂的基本概念或理论时,可针对性的采用讨论式、互动式、启发式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鼓励师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与科研有的效结合
教学是基础,科研是主导,只有将教学与科研效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讲课的内容理加具有前沿性、独创性和启发性。教师自身的科研工作对教学也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素材。在讲授“全球性环境问题及生态对策”这一章内容时,其中有一节内容是“温室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内容明确指出产生温室效应的是主要温室气体是CO2。而本人就将自已获得一个基金资助的课题(高CO2升高下褐飞虱抗逆性变化的分子机制研究)的设计,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案等融入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识。根据课题需要,让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作为助手参与实验,老师可适当的给学生发放一些科研补助,同时,也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有一个好的促进。通过鼓励学生生申请和参与大学生科学创新项目等,提高其科研素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也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团队精神和自信心。
2.3 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在讲授“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这一章中“区域污染中的水污染”内容时,先通过实例介绍世界十大污染事件,引入水污污的危害。再由此提出问题,然后布置水污染会造成怎样的危害?有怎样的防治措施?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相关教学内容。教师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安排每组学生在课前分别收集相关资料和制成PPT,然后每组派个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讲解,讲完后每组相互进行讨论,最后老师进行总结与评价。采用这种研究性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本来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变的生动有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4 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为改善教学效果与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改变传统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应采用传统式和多媒体手段相结合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通过多媒体手段把抽象的内容变成合适的文字、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将抽象内容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感性素材,再结合传统式教学方法(板书形式)的讲解,降低了教学难度。通过增强和丰富教学过程的外部刺激的方法,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思维和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国际上生态理论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环境生态学”课程体系必须紧跟当前形式的发展需求,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动态性。作为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该课程更应突出实际应用性和时代性。通过教、学、研的全方位结合,全面提高环境生态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持.生态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2-168.
[2] 卢升高,吕军.环境生态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14-243
[3] 盛连喜.环境生态学导讨[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92-302.
[4] 雷泽湘,谢勇.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08(2):44-45.
[5] 杨桂英,廖周瑜,曹子林,等.高等林业院校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12):632-633.
从专业结构看,国外发达国家大多专业方向丰富,专业设置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我国,过去环境科学专业受母学科制约,专业方向划分过细。目前我国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教育正在向宽口径、适应面广等方向发展,以改变过去那种在本科就开始培养“专业人才”,以至分配面窄,很难适应实际工作的状况。从办学要求看,无论在国内和国外,其办学导向都是与社会需求尽量取得一致。在培养目标上,各国普遍强调要对学生能够进行全面的文化素质培养,在“知识”“能力”和“做人”三方面做到有机统一和结合;在国外,比较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我国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多年以来强调培养“专家”和“专门人才”,着眼于毕业后的职业,要求毕业后能“专业对口”。因此,培养学生只重深度,不重广度,近年来虽已逐步扩大培养口径,但还不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这种缺陷已经暴露出来,表现最突出的是毕业生工作适应面窄,适应能力差。致使毕业生就业困难。
在课程体系和学分制实施方面,国外设置的课程类别大致与我国相同,全部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国外实施学分制与我国一个明显的不同点是,国外学生在选修上的自由度非常大。专业课数量众多、涉及面广,在指定选修课和必修课中也设置若干门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甚至允许在校内其他系或学院选修其他领域的课程;在我国,学分制中规定的必修课学分多而选修课学分少,而且在选修课中,也只有本系开设的选修课程或一些全校性的选修课可供选择,而这些选修课少到若漏选一门则可能学分不够,使学生在近乎完全同一的模式中学习,这就造成了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难以应付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国外不严格限制学习时间,学生只要修满学分即可毕业,而我国依然实行四年制本科教育。
二、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环境科学的独特性决定了高校环境类专业所需基础课内容广,专业课门类多。然而,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如何在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制订出较为合理的教学计划,至关重要。
1.拓宽基础,文理渗透环境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范围内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在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时,往往需要综合考虑环境、资源、技术、经济、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多渗入经济、人文及行为科学的内容,加强文理渗透,提高人文修养,尤其是必须进行经济、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教育。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环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无统一模式,但其共同的特点是具有宽厚的基础,几乎数理化、天文、地质、生物及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内容都设有必修课或选修课。基础课主要集中在数学、化学、力学、经济、人文及行为科学等方面。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环境类专业其文科课程约占总学分的13%,体现了文理渗透、加强素质教育的意图。美国杜克大学环境学院还开设职业写作、职业技能等多门职业素质教育课程。Brown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执委会成员的职责之一就是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爱好制订有效的和多样化的专修课程计划,使所选课程密切相关,并以一体化的论文为终点。这些做法都值得借鉴。
2.发挥特长,办出特色我国目前办环境类专业的院校不少。各高等院校应发挥各自特长,办出自身特色,不应强求统一模式。要注重专业课程的补充更新,通过开新课或在原有的课程中补充若干新章节来更新充实教学内容,使之能及时敏锐地反映学科的新进展以及当前环境决策和举措中的新观点和新动向,尽可能使学生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3.多设选修课,扩大选课自由度目前,我国高校选修课程占总学时比例小,可供学生选择的范围非常有限。这样的教学计划必然导致同校同专业的学生所学课程都相似,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能力培养。国外高校这方面做得较好,如德国Stuttgrat大学选修课约占总学时的30%。英国的一些大学为解决因师资不足造成选修课缺乏现象,甚至可跨校、跨国选修课程。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此外,可让学生自己选择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并让他们在高年级阶段围绕该研究方向与内容选修相关的专业课。这样同一学校同一专业毕业的学生,所学的专业课可能差别较大,以避免知识结构单一。
4.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由于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和工程设计与实践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因而不可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室工作、项目设计、野外实习等形式。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讲课时间应少于实践课时间,精讲多练。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的性质,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实验能力、科研和工程设计能力,同时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参与学术交流。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多参与一定的科研工作或参与完成实际工程,对提高就业率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1.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模块和内容体系我国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模块大致如图3所示。环境科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应体现强化专业基础,拓宽专业方向,重视专业技能的改革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思路就是:第一,把环境科学的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按照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层次和认识规律的要求,确定各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组织、选择和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要求。第二,按知识体系的功能与作用将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工程原理基础和专业基础以及专业课五个基本模块,各模块所设基本课程见图4所示。这样的课程结构能更好的反映不同层次的课程所能提供的知识内容,更能反映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在具体办学当中,各大学依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对于专业课程的安排各有不同。如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置比较全面,涉及到了化学、环境管理学、环境工程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生态学等各个方面;工业类大学则侧重工业的特点,开设了一些偏重于环境工程方面的课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等作为其主干课程;地矿类大学将其专业课偏重于地质学方面的内容,如中国地质大学开设了水文地质学基础、环境地学等地质类的课程;师范类大学侧重环境管理和生态学方面的培养,主要开设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生理学、植被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作为其主要专业课程;林业类大学主要开设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等偏重于资源和水土保持方面的课程而体现出其专业特色;化工类大学主要开设了有机分析、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分子生物学、化工工艺学等偏重于生物和化学类的课程作为其基础课程,体现出其在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方面良好的专业基础;农业类大学则十分重视土壤、资源和生态方面的课程,主要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地理与调查、土壤-植物-环境分析、养分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信息技术、普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等课程。
2.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目前,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还仍然比较薄弱,还不能完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不能满足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为培养合格的环境保护人才,全面提高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加强环境科学实践性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则显得尤为必要。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提出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应包括认识性环境实习、环境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四个环节。认识性环境实习。主要包括:①一定区域内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现状,如森林、灌木、草原的天然分带性,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干旱戈壁、沙漠环境现状,城市环境特征及现状;②环境演化及其环境效应,如河流源区的森林涵养水源效应,沙漠绿洲的形成演化及其环境效应;③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如干旱内陆河流域的水环境问题,戈壁、沙漠生态环境及问题,矿山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④环境保护措施和污染防治技术,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土地荒漠化及沙漠治理技术,“三废”污染防治技术等。(2)环境专业课程设计。环境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学科知识,这就决定了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都应包含有实践教学的内容。例如,《环境监测与评价》必须要有各种监测仪器使用操作的实践教学内容,也包括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的过程;《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应有污水净化机理的实验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等实践教学内容;《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应安排大气颗粒污染物物理性能检测、大气污染物净化等试验和安排去火电厂参观烟气除尘装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固废的收集、转运、分类贮存,压实、破碎、分选、固化,发酵堆肥,热解、焚烧,填埋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技术过程。(3)生产实习的内容。环境科学专业生产实习的内容既包括专业课程设置所涵盖的内容,也包括教科书中还没有反映的相关内容。主要有环境现象和环境问题调查分析方法,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污染控制原理和治理技术方法,环境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环境政策、法律和环境管理等。环境生产实习要求学生亲自参与环境保护实践工作,如参与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对大气、水、土壤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参加一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4)毕业论文的内容。毕业论文实行导师制,即由一名本专业讲师以上职称的老师或校外相关技术人员担任导师,指导3~5名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内容可涉及环境科学相关专业所有知识点。
四、结语
关键词 科学研究 地方院校 特色学科 发展
地方高校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与国家重点高等院校一样,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和为地方经济服务这三大任务。学科是高等院校进行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基础,亦是衡量高校总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国家科教队伍的一员,地方高校更侧重于地方特色。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带有明确的目标和特色。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产出优秀的科研成果,推动着理论和技术创新,推动高等院校特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完成国家赋予高等院校的三大任务创造更好的条件。因此,正确认识科研对学科建设的关系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1 科学研究在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
学科建设是根据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依据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有意识地对学科发展进行规范。学科是高等院校进行高级人才培养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基础,是高等院校的基本元素。一所大学如果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学科,就会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产生影响,就会在社会上立足。加强学科建设就要在符合高校三大任务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突出特色。鉴于历史、区位、人才、经费等多方面的原因,地方高等院校有着自身一定的特色和不足。因此,她在学科建设上更应注意将自己的特点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突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扬长避短,来加强自己独具特色的学科建设,并以此带动整个学校的学科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长江大学在学科建设上本着“支持重点、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提高水平”的原则,确立了以“石油科技”、“江汉平原涝渍地开发”、“楚文化”研究为三大特色学科。也正是有了这三大学科的建设,不仅使学校在“油藏描述”、江汉平原涝渍地综合开发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荆州古城墙野生植物保护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还带动了学校其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仅在2004年里,长江大学就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居湖北省属高校获奖成果数之前列。
2 科学研究在特色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2.1 为传统学科的改造增添新的动力
传统学科是原有学科经过长期建设,多年发展的产物。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学科的局限性日渐突出,各种各样的矛盾会日渐尖锐。要扭转这一现象,必须加强科学研究,充实新的内容,不断发展,才能适应日益加快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形势。“农业水利土资源利用”是设在长江大学农学院的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也是一个传统学科。在学科建设中,该学科人员紧紧抓住“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改造与综合开发”的科研课题,对以四湖涝渍地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出了以四湖涝渍地特征为代表的南方易涝易渍的中低产田治理与开发利用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出“对同类型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价值”的成果。在该项科研活动的过程中,项目承担者既充分地应用了“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学科的理论及相关知识,又通过研究、探索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技术,使400多万hm2次的易涝易渍的中低产田受益,产生了6亿多元的经济效益,也充实了该学科的内涵,为其他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转贴于
2.2 促进相关学科共同发展
科学研究是学科重要的生存空间。特色学科建设需要相关学科及科学研究的参与、渗透和支持,其间的关系密不可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众多相关学科的参与能起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知识碰撞,产生新的知识火花,产出新的科技生长点,获得新的生长空间,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学科建设。在“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的学科建设过程中,学科的建设者积极争取并参与各种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获得了一些建设条件。该学科共主持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等资助项目及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重大科研项目、湖北省重点攻关项目10个,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2个,研究经费达到350万元,加上日方的总援助金额6.5亿日元,该学科5年间拥有的科研经费总额达到788万元。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农业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溶入,相关学科也有人员参与,均有了较好的收获: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多项;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2部、教材4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农业生态学等学科也在这一系列的研究中获取了大量资料,产生了涝渍特定背景条件下的新理论及新技术。这样既支持了“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学科,也丰富了自己。这样的合作不仅促进了“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的学科建设,也促进了相关学科建设与发展。通过科学研究的磨练和相关学科力量的参与,使该学科及相关学科组成的学科群的建设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为我校走向全国、占领全国湿地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的制高点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2.3 科学研究促进特色学科发展,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
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使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地方院校也在其列。地方院校通过加强科学研究,促进特色学科建设,产生更多的科研成果,将学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可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学科建设也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在长江大学的学科建设过程中,这种事例不时可见。如农学院的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注重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在生产实践中寻找课题,进行科研,又将研究成果迅速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学科培育的大麦品种“鄂啤2号”分别于1989年和1992年通过湖北省和四川省品种鉴定;啤饲兼用大麦“鄂啤5号”也于1993年通过湖北省品种鉴定;我国第一个利用辐射育种成为种植面积上百万亩的高产、优质、多抗棉花品种“鄂棉15”于1990年通过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育出了棉花高产、抗病、抗虫新组合“HZ101”和“HZ401”;在水稻方面,选出了早熟、高产、抗病三系杂交稻“汕优8号”,早熟、优质籼稻品种“青草早”,野败型雄性不育系“温线早A”和籼型光敏感核不育系“湖农5s”;同时还先后选育出油菜“鄂油长荚”、“鄂农82矮蚕豆”、大豆“鄂豆6号”以及红麻、苎麻新品系和杂交水稻新品系1-94、1-161等共计18个品种(系),累计推广面积200多万hm2,增加经济效益15亿元。
3 加强科学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目标定位
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目标越大、投入越多。限于地方高等院校的现状,在运用科学研究策略促进特色学科建设的策略中也有一个目标定位问题。大目标虽然有可能产出大的成果,但若目标定得太高,难以达到,则反而会产生一些负效应,从而影响这一策略的继续实施。从现实与超前两方面综合考虑,应考虑所有现实条件(含现实可利用的条件)为上限,这样较为稳妥。
3.2 科研环境
科研环境包括进行科学研究所需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包括进行科研所需的设备,资金、物质的集合,后者包括保障科研工作顺利进行所需要的规章制度及相应待遇等。要实施科研强学科、强专业、强学校的战略,必须要从大局着眼,从战略的高度来组织、实施这一个系统工程。实施单位亦要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充分考虑科研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在硬环境方面,可以在研究的主要方向上进行设备的整合,或集中财力解决一定关键设备,亦可以“借般出海”,借用、租用有关单位的设备,在软环境方面,要制定相应鼓励政策,使具有科研能力的人员人人思科研、人人愿科研、人人能科研。
3.3 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组织众多科研人员进行攻关的一个重要条件。团队精神强,众多科研人员能够集合在某一个旗帜下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群策群力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成攻的把握就大,出成果、出大成果的希望亦较大,反之则不然,要从各个方面努力,使集合的科研人员都能有事干,能干事。不然,只靠单干户、“夫妻店”是很难再成气候的。与国家重点院校相比较,地方高等院校的人力、物力等条件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团队精神则有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 陈玉春,张大春.加强科学研究,推进学科建设与发展[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3(3)
摘 要:运用经济学论文" target="_blank">经济学和描述统计学定性研究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影响因素,运用经济计量学分析旅游产业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统计关系;采用eviews软件进行建模,运用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将两者关系的研究从定量转为定性。
关键词:旅游产业;发展;收入;关系。
摘要:介绍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对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兴起的背景作了论述,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农业发展安徽0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都市生活的狭小空间,更加引发了人们对于原生态环境的向往。和自然良性互动的诉求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而水涨船高。在这种语境下,生态旅游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走入人们的视野,调剂着人们的生活。通常,旅游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环境内外带来压力,进而人们提出了生态旅游农业的理念。安徽在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领域是比较早的“试水”者,有着比较成熟的发展路径和丰厚的实践经验。对安徽模式进行科学细致的解剖和分析对当前以及今后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有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也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流趋势。
1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质。
1.1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所谓生态旅游农业是指20世纪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它又被称为旅游农业或观光农业。以农业生产为依托,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环境美学的方法,在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是一种现代旅游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是集农业生产、产品营销、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式产业体系。[1]。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不但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更重要的是,它有效整合了两种产业的优势和特色,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有人将生态旅游农业定义为“朝阳产业”,这种说法恰如其分。
1.2生态旅游农业的产业特质:①和谐共生性。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之一就是在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不同要素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农业对于环境、资源以及旅游的发展起着统筹兼顾的协调作用,既遵循了农业、旅游业的客观发展规律,又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二者的协调发展。②规划性。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科学充分的调查研究以及深入系统的分析预测基础上。在实际过程中,相关专家、学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对目标区域的实际调研拟定可行性报告,最终决定项目能否如期上马。③交叉性产业。生态旅游农业是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兼具农业与旅游业的特征,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使农民同时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④天然谐趣性。生态旅游农业的具体内容有很多,诸如生态观光、乡土民情等项目应有尽有,充分满足了游客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外身心彻底放松的诉求,为人们宣泄自己的心理压力提供了一条绝佳路径。
2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兴趣的背景。
2.1地理优势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日光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以淮河为分界线。淮河以北属暖湿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这为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安徽有淮北平原农业区、江淮丘陵农业区、沿江平原农业区、皖南山地林茶粮区。这些区域特产丰富,如枇杷之乡-歙县、山核桃之乡-宁国、酥梨之乡-砀山、红茶之乡-祁门等。安徽有着丰富的戏曲文化,如黄梅戏、庐剧、凤阳花鼓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物产,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安徽的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2.2政策扶持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腾飞,成为刺激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点,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渠道,一定程度上消化了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嫁了农村的社会治安风险,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同时,将农村的现有资源充分调动起来,激发了农民发家致富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新的载体基础上的完美对接。为此2007年安徽省出台了17号文件《关于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意见》,确定打造旅游大省的发展思想,提出打造“三大板块”(即大皖南旅游区,泛巢湖旅游区,新皖北旅游区)和“六大区域”品牌(即突出黄山,打造以世界遗产和徽文化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大别山,打造以原生态和红色旅游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巢湖,打造以滨湖城市与商务休闲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亳州、凤阳、寿县古城,打造以淮河流域文化为品牌的旅游区)。从财力上对规划编制、景点建设、旅游接待宾馆创星、“农家乐”创星等工作进行奖补。
2.3经济能力因素。旅游活动能否长效进行下去与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承受力有着莫大的关联性。从一定意义上说,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旅游的可能性存在正相关性。从国际上来看,旅游业对于各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尤其是在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人们的消费收支结构中,观光旅游分量举足轻重。这种情况在我国体现的也十分明显。作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旅游业,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愈来愈明显。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刺激了生态旅游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不断减低充分证明了人们的消费结构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物质性消费不断走低而精神享受性消费与日俱增。绿色消费和个性消费的理念蔚然成风深入人心,而旅游在其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人们消费理念和模式的演进成为近些年来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2.4国家“假日经济”政策的强力助推。安徽生态旅游农业能在并不很长的时期内取得快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政策的优越[2]。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闲暇时间日益增多的情况逐渐形成的。从1995年5月1日国家开始推行每周5天工作制起,国家对居民假日的每一次调整都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近年来,政府更是提出了“鼓励消费、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并推出了“五、一”、“十、一”、“春节”三个七天的假期,使我国每年的公休假日达到114天,奠定了假日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各种假日的不断增多对安徽生态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后会更加明显。
2.5生活压力加剧、交通布局更加合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活质量也呈现逐日向好的状态。但是,城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很多问题,典型的比如“城市病”现象。人口的不断膨胀以及就业机会的稀缺性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导致人们竞争压力空前加大、心理承受力经受严峻考验,很多人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渴望着走出紧张的“城堡”,呼吸到新鲜自由的空气。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旅游农业得天独厚的特性充分彰显。另外,随着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交通、通信的发展有了实质性的飞跃。私家车的非线性增加、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等给人们的旅游出行提供了便捷渠道,人们出行的灵活性相比从前更加明显。
3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客观问题。
3.1生态旅游农业对于外部环境的冲击。
正如前文所说,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不能无视和回避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经营模式的严重滞后以及经营理念上的急功近利。长期无序的粗放式经营使我们的环境千疮百孔,问题接踵而至。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有一定的时间差和利用限度,若过度开发会导致灾难性后果;景区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兼顾环境的实际承载力,不能违背客观规律恣意妄为;很多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差,制约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大量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兴建虽然必要,但是没有通盘考虑也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侵害冲击,等等。[3]我们会看到,在很多林区,由于人们无度开荒,大量森林被砍伐,原本并不明显的水土流失问题一下子严重起来。另外,为了增加农业产出,提高产品的产量,人们在土地上投入了大量的化肥。若长期使用又不加以控制,必将对水质和土质产生恶性影响。
3.2经营粗放、设备滞后以及交通闭塞。
3.2.1经营理念存在偏差,重经济产出而忽视生态效益。
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要坚持科学、合理、可控,要遵循客观规律因势利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经营者不经论证便变更土地用途,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至可能破坏土质。很多经营者对自身的定位也缺乏深入分析,在农业自然资源的特色开发方面缺乏研判,比较优势不明显。比如说,人们在旅游消费中会制造很多垃圾,这些都要及时妥善处理,以防对环境产生更加严重的破坏。只考虑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只有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审视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才是明智的选择。
3.2.2经营粗放,深入开发陷入困境。
一个好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必须有着完善的配套设施,这是硬件方面的必然要求。但是,光有好的设施没有好的服务也是发展的一个误区。许多生态旅游农业区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认知度和吸引力,根源就在于经营方式粗放,没有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等内在价值。另外,当前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大部分都是当时当地的人们搞起来的,群众的首创精神得以充分发挥。但是,由于文化水平、经营理念、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不足,他们往往很难将其引入纵深方向,旅游开发长期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活动形式和载体单一,文化附加值严重匮乏。
3.2.3交通条件落后,位置偏僻。
旅游发展,交通现行。没有快速便捷的交通,旅游景点很难为人们充分接受。当前,安徽本省生态旅游农业主要布局在一些交通不便、位置偏僻的区域,游客抵达景区以及在景区游览都十分不便。交通条件的落后和位置的偏僻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今后,安徽要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完善交通体系。
4破解方略。
4.1政府科学引导,加大扶持力度。
总体来讲,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还处在层次比较低的起步阶段,很多东西都在探索试验过程中,经营管理和资金保障上的漏洞比较多。政府部门这时候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在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问题上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加大经营管理者们的教育培训力度,加强科学管理、创新思想的指导引导。同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该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确保生态旅游农业在科学高效的轨道上运营。例如,在兴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筑的同时,注意保留原先的有特色的建筑群,将新的发展思路和旧的资源充分整合。在资金投入方面,坚持正确的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生态旅游农业的整体层次和水平。
4.2在可持续的轨道上良性运营。
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最终出路必然是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没有疑义的。在开发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在前期准备以及具体实施中,要注意生态学原理的学习和运用,吸取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同时,完善生态旅游农业体系内部资源的配置和结构的调整,发挥系统的整体效应和互补效应。在整个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生态旅游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社会效益高的新路。
4.3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是由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污染的预防控制等内容构成,运用农业生态学原理、农业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原理,充分发挥区域生态、资源、农业产业发展优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要特别注意消除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从源头上加大治理力度;要大力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调整农业发展的能源结构;要加大技术研发水平,通过技术手段破解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安徽省是长江、淮河的流经之地,生态建设和保护格外重要。要坚决遏制乱砍乱伐森林资源的不良势头,通过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确保森林资源完好无损,建立多种类型的生态资源保护区域,深化退耕还林工作。尤其是,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宣传力度,鼓励他们退耕还林,让他们认识到退耕还林的长远意义。
4.4整合区域资源,提高旅游农业的文化意蕴。
任何一个地方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必然拥有很多特色资源和优势领域。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要真正深入人心,就必须深入挖掘本区域的历史精髓和文化内涵,提高文化附加值和历史厚重感。实践证明,没有文化内蕴的东西是不可能长久下去的。安徽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很多特色性的东西,这是当地旅游农业发展的灵魂。事实正是如此。置身在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区内,乡村生活的闲适惬意油然而生,游客能完全放松自己的身心,享受大自然的静谧。水车、荷塘、犁等农耕文化的典型特征融入到景区中时,仿佛一切都回到了人类的原始状态,心开始沉静[5]。另外,要深入挖掘各个层次的文化,注意保持一些古镇、地方文化、民间工艺品的原始特色,减少人为因素的濡染,提升旅游农业产品的文化内涵。
4.5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优化经营模式和产业布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也是如此。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重要素,缺一不可。在拟定规划前要全面考察目标区域,做好可行性论证,征求各方面意见。坦率讲,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层次还比较低,理论支撑明显不足,实践方面也是刚刚起步。成就的背后隐藏着很多问题,如方式粗放简单、利用率低等。因此,在进行旅游农业规划前要对居民收入、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6]。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不是单个农业经营者可以完成的,可以借助于旅行社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从长远来看,这是促进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一条很好的道路。旅行社介入生态旅游农业经营之后,广大农民就不用担心由于文化水平和管理理念落后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了。另外,旅行社本身的一系列优势,比如客源较多、管理理念先进、广告优势等都可以在这个领域发展重要作用。旅行社参与进来之后,旅行社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成为利益共同体,面临经营风险时,双方可以群策群力共同应对,减少经验风险降低运营成本。
5结束语。
不可否认,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由于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发展中的问题并不比成就少,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予以解答。长远来看,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必然走依靠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挖掘和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在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语境下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增强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徐红。对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农业问题的思考[J].合肥: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14.
[2]光善万,徐宜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社会动因浅析—以成都为例[J].
成都: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10):73-74.
[3]徐宜国。若尔盖草原沙化的人文因素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81-12683.
[4]四川省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四川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355.
关键词鲜食蚕豆;种养加;农工贸;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6.13;S64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317-03
鲜食蚕豆种养加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其兴起和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相同步。人类对鲜食蚕豆地位的认识,是由小农业逐渐扩展到大农业的过程,对其技术开发的了解也是由浅入深,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通过对鲜食蚕豆种养加、农工贸一体化模式的探索,实现农工贸一体化,对发展具有现代农业物征的生态农业有重要意义。
1模式的结构
鲜食蚕豆种养加模式的结构分为运行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3个层次。
1.1运行结构
运行结构形态上呈等边三角形,2个加工业、农业、贸易产业排列在一条直线上作为三角形的底边(图1)。加工业1和贸易居于底线的两端,也就是三角形2个底角的位置;养殖业居于三角形的顶角位置。三角形寓意贸工农是主线,种、养、加三足鼎立。
1.2产品结构
其产业结构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各产业均有各自的产品或种植模式(图2)。
1.3技术结构
该模式的技术结构分为宏观技术与微观技术2个层次,每个层次又由3个部分组成(图3)。
2 模式的现代农业特征
有人认为现代农业的特点是机械化代替人畜力、化学化代替有机农业、水利化代替两养农业、高产品种代替传统品种、新耕作法代替传统耕作法、商品经济代替封闭式经济,这些观点并没揭示现代农业的本质,只是论述了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某些表象。笔者认为,要从投入强度、产出效果和产品属性3个方面去揭示现代农业的发展。而鲜食蚕豆种养加、农工贸一体化模式则具有现代农业的特征。
2.1高投入
现代农业的高投入不应当只是物质的体现,如燃油、电能、化学肥料、化学能源,也不应当只是活化劳动,即劳动力投入量,而应当包括技术的投入,只有大量的技术投入才是现代农业高投入的本质。该模式高投入的特征之一,就是有宏观和微观的两大技术体系的支撑。
2.2高产出
该模式的高产出特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不仅生产主产品,还有副产品;如鲜食蚕豆产鲜豆荚15.0 t/hm2、鲜秸秆37.5 t/hm2。二是不仅体现在季产量,还有生育日产量;鲜收蚕豆比干收蚕豆田间生长期缩短1个月,在单位面积产出量不变的情况下,生育日产量明显提高。三是不仅体现在产品,还有效益;主副产品合计,鲜收比干收增值5 400~6 900元/hm2;另外,鲜食蚕豆高效复种田年效益可达7.5万元/hm2。
2.3高商品率
现代农业生产,就是农业的商品化生产。因此,商品率无疑应是现代农业的标志之一。鲜食蚕豆发展模式中,80%的产品可作为商品直接进入市场销售;另外20%的后期产品则仍可干收,通过再加工进入市场。鲜秸秆既可以作为鲜绿饲料,也可作为干草饲料进入市场。
3模式的生态功能
3.1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产生废弃物
鲜食蚕豆种植的副产品鲜茎叶,是奶牛等食草家畜的好饲料。苜蓿是公认的优质青绿饲料,但蚕豆青刈较苜蓿青刈,在能量和蛋白质含量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总能和总能消化率分别高1.13和17.1个百分点,粗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利用率分别高4.2和1.9个百分点(表1)。
蚕豆加工的副产品如种皮、废液、废渣均可作为畜禽的饲料。蚕豆粉水可提取蛋白质饲料,经加工后的营养成分为:粗蛋白质64.7%、水分9.8%、无氮浸出物15.42%、粗纤维0.98%、粗脂肪6.4%、灰分2.7%、钙0.115%、磷0.39%,其中总能21.88MJ/kg、消化能14.24MJ/kg,总营养物质消化率86.8%、蛋白质消化率87%;并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含量4.3%,营养价值与大豆相近。而其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高于进口秘鲁鱼粉10%~20%。蚕豆蛋白粉组喂牲猪,日增重607 g,料肉比3.76∶1,均高于豆饼组(530g,4.37∶1),略低于鱼粉组(619g,3.45∶1)。
虽然蚕豆渣的粗蛋白质含量比苜蓿花前低7.85个百分点,但消化能、代谢能和粗纤维含量却分别高1.538、1.716和0.93个百分点(表2)。
畜禽的粪便作原料饲养出的蝇蛆和蚯蚓等,可用作畜禽的蛋白活体饵料,经过转化后的畜禽粪可间接或直接加工成生物有机肥料。广西柳州雒容农场对20头断奶仔猪作喂蝇蛆增重试验,1个月后,试验组增重7.5 kg/头,对照组增重4.7 kg/头,试验组比对照增重高2.8 kg/头。美国洛杉矶某饲养场饲养100万条蚯蚓,在20 d内可处理7.5万t垃圾。江苏省海安县饲料公司,每头猪日粮添加鲜蚯蚓50~200 g后,生猪日增重提高30%,提早1.0~1.5个月出栏,肉质提高1~2个等级。
100 t的畜禽粪便,其中约含氮素养分650 kg。磷素养分280 kg、钾素养分510 kg、有机质1 366 kg,至少可制成无害化生物有机肥料33 t。
3.2骨干作物种植,有利于减少能量输入水平
核心作物鲜食蚕豆的高效益种植,可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蚕豆属豆科作物,具有固定空气中游离氮素的功能。蚕豆固氮量为210 kg/hm2,其固氮效能在豆科作物中处于领先水平。每季蚕豆的固氮量是豌豆的3.23倍、大豆的2.00倍、花生的1.69倍(表3)。
由于蚕豆强大的固氮能力,大大提高了其自养水平,因而种植蚕豆能减少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消耗,给后茬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与小麦茬比较,蚕豆茬的土壤有机质高0.23个百分点,全氮高0.047个百分点,碱解氮高19 mg/kg,速效磷高0.5 mg/kg,速效钾高2.0 mg/kg(表4)。
鲜食蚕豆可缩短蚕豆田间生长期,比干收蚕豆的田间生长期缩短24~30 d。在南通地区,蚕豆干籽收获期为6月10日左右,鲜豆荚收获期是5月10日左右。根南通地区5月中旬到6月上旬的实测值;日照时数203.7 h,10 ℃以上活动积温310 ℃,总辐射量753 MJ/hm2;这就为后茬作物生产提供了可观的自然能源(表5)。
鲜收蚕豆还能节约对防治病虫害农药的投入。南通地区蚕豆锈病病菌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是16~22 ℃;气温17 ℃以上,对蚕豆赤斑病侵染十分有利;气温20 ℃、相对湿度85%时菌核大量萌发,反复侵染;褐斑病病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 ℃;轮纹斑病在温度18~26 ℃、相对湿度90%以上最有利病害发生;蚜虫在气温16.4 ℃时代历期6.5 d,温度越高,生长发育越快。南通地区是秋播蚕豆区,冬后温度处于上升期,5月中旬至6月上旬平均温度达18.5~22.1 ℃,其温度正是以上病虫害生长发育的有利条件。鲜收蚕豆正好切断了病害的侵染循环和蚜虫的食物链,不仅减轻了翌年的危害基数,当季还可减少用药1~2次。用药量的减少,既可降低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可节约种植和生产的成本。
3.3引进多种作物,丰富生态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除鲜食蚕豆本身外,该例共引进20种作物,较好地丰富了生态位。其中,在与蚕豆的直接复种和轮作周期中各引进了10种作物。
在引进鲜食蚕豆同季生长的轮作作物中,均是不同科、需肥需水特性不同的作物,如喜肥的禾本科小麦、归还率高的十字花科油菜、好氮磷钾全效肥料的百合科大蒜,需全能肥料的茄科枸杞以及十字花科的榨菜等。
在引进鲜食蚕豆部分同季生长的间作作物中,有十字花科的苔菜、藜科的菠菜,两者株高均只有30~40 cm,需氮肥较多。而蚕豆则是100 cm左右的中杆,需氮肥较少,这些植株之间在空间上互补,有利于经济利用气能。另外,这类作物与蚕豆在养分需求上互补,有利于经济利用商品肥料和土壤养分。还有与蚕豆间作的葡萄,为多年生果树,根系分布层相对较深,而蚕豆根系分布层相对较浅,它们之间由此构成不同层次土壤养分利用的互补关系。
在引进鲜食蚕豆非同季生长的轮作作物中,玉米是需氮肥较多而且耐肥的禾本科作物,天鹰椒则是需氮磷肥较多的茄科作物,而且鲜食蚕豆茎叶还可就地翻埋作玉米、天鹰椒的有机肥料。棉花是深根系、需氮肥较多的锦葵科植物,和蚕豆浅根系需肥较少的豆科植物构成土壤不同层次养分和肥料种类两方面的互补关系。菊科的夏莴苣,需速效氮肥和速效钾肥,和蚕豆也是养分利用上的互补关系。
以下是产值超7.5万元/hm2的鲜食蚕豆露地栽培复种模式和超万元的鲜食蚕豆大棚栽培复种模式。
(1)蚕豆+苔菜/春玉米/青花菜。蚕豆1.33 m组合,10月中旬播种,5月上旬采收青蚕豆;青蚕豆的茎叶作春玉米的肥料。苔菜(京华或秋华油菜)在蚕豆播种或出苗后,于蚕豆行间宽幅条播,3月上旬采摘完毕。春玉米在苔菜收获完毕后,3月中旬播种,7月上旬青果穗上市。青花菜选用早熟品种,6月下旬育苗,春玉米采收后栽入大田(大小行),青玉米秆放入青花菜行间保墒,青花菜于10月底前收获。蚕豆青豆荚产量12 t/hm2,产值1.8万元/hm2;苔菜产量6.0 t/hm2、产值0.9万元/hm2,青玉米青果穗产量15.0 t/hm2,产值1.2万元/hm2,青花菜产量15.0 t/hm2,产值3.9万元/hm2。全年产值7.8万元/hm2。该模式可以和大蒜―双季茄子(第2季为再生)组成1个轮作周期,两年六熟。
(2)蚕豆+双季大叶菠菜/春玉米/水稻。蚕豆1.33 m组合,10月中旬播种,5月上旬采收青蚕豆,茎叶作春玉米绿肥。大叶菠菜在蚕豆预留行间安排4行,菠菜行距0.20 m,株距0.06~0.07 m,栽植密度39~45万株/hm2,边行菠菜距蚕豆间距不少于0.45 m。头茬大叶菠菜于9月中下旬播种,播后55 d开始采收;二茬大叶菠菜于12月中下旬播种,3月中下旬收获上市。若在大叶菠菜位置种植青玉米于3月中下旬播种,7月上旬青果穗上市。后季稻于6月中旬育秧,7月中旬移栽。青蚕豆籽产量6.0 t/hm2、产值1.5万元/hm2;头茬大叶菠菜产量22.5~30.0 t/hm2、二茬大叶菠菜30.0~37.5 t/hm2,产值6.0万元/hm2;青玉米产量7.5 t/hm2、产值1.5万元/hm2;后季稻6.0 t/hm2、产值0.9万元/hm2;全年产值9.9万元/hm2。该模式可以和小麦―棉花组成1个轮作周期,两年七熟。
(3)蚕豆/天鹰椒。蚕豆于10月中下旬播种,大行距80 cm,小行距60 cm。5月上旬采收,青蚕豆茎叶铺入天鹰椒大行间保墒,腐烂后作肥料。天鹰椒于3月10日左右在保护地育苗,苗龄60 d,8~10叶,在鲜蚕豆采收完毕后移栽,大行距80 cm,小行距60 cm,穴距20 cm,2~3株/穴。青蚕豆产量15.0 t/hm2,产值1.5万元/hm2。天鹰椒干椒产量7.5 t/hm2,产值7.5万元/hm2,全年产值9.0万元/hm2。该模式可以和油菜―玉米―后季稻组成1个轮作周期,两年五熟。
(4)大棚栽培蚕豆/冬瓜/芹菜。蚕豆于10月中下旬播种,行距0.75 m,株距0.20 m,4月上旬采收,鲜蚕豆茎叶作饲料。冬瓜于4月上旬播种,行距2.25 m,株距0.50 m,6月上旬采收,瓜蔓作家畜饲料。芹菜于6月中、下旬播种,行株距0.270 m×0.225 m,10月上旬采收。鲜食蚕豆产量15.0 t/hm2,产值4.5 万元/hm2,冬瓜产量60.0~75.0 t/hm2、产值4.5万元/hm2左右。芹菜产量60.0~75.0 t/hm2、产值约7.5万元/hm2,全年产值约16.5万元/hm2。该模式可以和榨菜/小青菜/夏莴苣组成两年六熟轮作制。
(5)大棚栽培蚕豆+葡萄/蘑菇。蚕豆于10月下旬播种,行距0.8 m,株距0.2 m,边行蚕豆距葡萄0.4 m,4月上旬采收,青蚕豆茎叶作葡萄绿肥。葡萄行距2.4 m,株距1.2 m,7月中下旬采收。蘑菇于3月中旬堆料,在青蚕豆收后播种,7月上旬至9月中旬采收。青蚕豆荚产量15.0 t/hm2,产值4.5万元/hm2。葡萄产量为30.0 t/hm2,产值约为3.0万元/hm2。蘑菇的产量为75.0 t/hm2,产值约为7.5万元/hm2。全年产值15.0万元/hm2。该模式可和叶用枸杞+葡萄/生姜组成两年六熟轮作周期。
4参考文献
[1] 陈阜.农业生态学教程[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
[2] 吴春芳,姜永平.发展循环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谈循环农业中“三圈”模式[J].中国农学通报,2006(专集):105-107.
[3] 吴春芳,姜永平,吴菊芳.蚕豆“干改鲜”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C].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2004:397-400.
[4] 吴春芳,姜永平,吴菊芳.蚕豆立体种植模式及其效益分析[C].2006年全国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06:50-53.
[5] 吴春芳,吴菊芳.鲜食蚕豆复种技术[J].农业新技术,2005(6):34-35.
[6] 章国庆.新型农业模式――高效立体农业初探[J].南通农业,2004(1):21.
[7] 陈梦林,方杰元.生态养殖产业链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1):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