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8:33:58
导语:在自然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认为:素质教育是“依据关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思想,坚持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独立自主、创造性、生动活泼地得到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教育。也有人认为“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概念虽然有着不同的解读,其实质内涵是基本一致的,其内涵主要有:1.全面性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体现在:(1)面向全体学生;(2)注重受教育全面和谐发展;(3)关注教育的全过程;(4)实施教育的全方位。《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计划》提出素质教育的实施“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活泼开朗的性格与求知的欲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树立“充分发展个性特长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目标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从这个意义来看,素质教育是调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终身教育。2.适宜性和差异性素质教育是以先天素质为基础的教育,是促进儿童全面素质提升的教育,是人人成功的教育,必然是适宜性的教育。适宜性的素质教育就是适宜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的教育,是适宜儿童不同年龄特征的教育,是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做到因材施教”[4],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佳的发展。3.儿童中心任何教育变革都“要为儿童寻找成长的快乐源泉。”素质教育的初衷也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解放儿童,使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素质教育作为当今教育变革的核心,必然也是以儿童为中心和使儿童幸福的教育。因此,全社会都要努力营造促进儿童健康幸福成长、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环境;否则,“播种的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期望,收获的却是‘伤在起跑线’上的苦果。”
(一)自然主义教育的演进中西方都有自己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各自不同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认识和主张,并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萌芽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基于夸美纽斯,集大成于卢梭,发展于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第斯多惠,完善于杜威。我国自然主义教育萌芽于春秋末年老庄“道法自然”,行“无为”、“不言”之教的自然主义思想;形成于魏晋玄学“崇尚自然、尊重个性”,“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思想;演变为柳宗元、王守仁、龚自珍等人反对灌输教育和扼杀儿童个性,注重因材施教和寓教于乐,提出“顺天致性”的“园丁说”;近代我国自然主义教育近代与西方自然主义教育融合,提出“尚自然、展个性”的主张,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推向巅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都是中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碰撞的结晶。
(二)自然主义教育的内涵从自然主义教育的演进来看,自然主义教育的“自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含义:第一,是指大自然;第二,是指人的天性和本能;第三,是指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自然。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思想是:儿童天性与生俱来,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天性自然是教育的基础,教育要依从儿童的天性;大自然和历史文化自然是儿童天性成长的环境,要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教育,使儿童主动、自由、幸福的发展天性。自然主义教育的实质内涵主要包括:1.适应儿童天性、以儿童为中心自然主义教育者,都主张儿童的天性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教育不能束缚儿童的天性,而要顺应儿童的天性,以儿童为中心提供适宜的教育。“自然的或天赋的能力,提供一切教育中的起发动作用和限制作用的力量。”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夸美纽斯说“我们所理解的天性一词……是指我们初始的原本的状态,我们必须回到那种状态,如同回到起点一样。”他认为儿童与生俱来拥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种子”,种子蕴含了树木生长的一切依据。蒙台梭利指出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量呈现出来,他的生命力就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自然主义教育尊重儿童期的独特地位和价值,把童年看作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认为儿童不同于成人,应该把孩子当做孩子,不要把儿童强拉入“成人世界”。“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熟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卢梭把教育分为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认为人的教育是我们真正可以控制的、事物的教育可部分控制、自然的教育无法控制,可控的教育要遵从不可控的教育,所以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要依从于自然的教育,教育应遵从“自然”的道路、按照儿童本性顺序展开。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应以儿童为中心,顺应儿童的天性,认为教师是自然的仆人,而不是自然的主人,教师的主要使命是培植,而不是改变。2.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自然主义教育主张顺天致性充分挖掘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身上除了创造本身和使自己变得完美的最重要冲力外,一定还存在着另一种目的,即一种为了联合所有的力量而必须和谐地完成某种任务的责任。”陈鹤琴则提出“五指活动课程”,认为“五指(健康、社会、科学、语文、艺术)”是长在儿童的“手掌(生活)”上的,五个手指长短粗细并不一致,它们各有自己的作用,和谐的促进儿童的全面生长。3.尊重儿童个性差异自然主义教育崇尚个性的自然发展,认为“自然在形成的过程中从一般开始,结束于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清朝的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以梅喻人”,反对人为地“一致”,抨击病态教育对人个性的扼杀;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和卢梭等都提倡按不同年龄的差异进行分阶段教育;蒙台梭利和杜威提出教育的敏感期,维果斯基提出教育的“关键期”,都认为人的不同心理和行为在不同阶段具有发展的变异性。第斯多惠更是指出“在人的教育中,一般地说,一切都取决于不违反人的本性;个别地说,一切都应当适应每个人的个别特征。”4.适应大自然和历史文化自然自然主义教育者,在对自然的认识上经历了从客观的自然环境到人的天性自然再到人类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的转变过程。夸美纽斯非常注重客观自然环境和规律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提出“人事若不模仿自然,就一事无成。”[p.93]陈鹤琴则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观。第斯多惠则提出“文化适应性原则”,指出在教育中必须注意受教育者所生活或将来生活的时空条件,即要注意儿童所生活的全部现代文化特别是祖国的文化,同时还认为文化适应与自然适应越一致,则生活就越崇高、越美好、越淳朴。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能力,维果斯基更是提出了“社会文化历史理论”,注重社会历史文化自然对儿童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与自然主义教育的和合
(一)教育目的的和合: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自然主义教育认为“生长或者发展着的生长,不仅指身体的生长,而且指智力和道德的生长。”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并把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与个性充分发展融合为一体。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也是以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儿童为目的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明确提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二)儿童观的和合:尊重儿童的天性,以儿童为中心《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指南》指明其目的是“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纲要》和《指南》都指出,学前儿童素质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和年龄差异,因材施教,其实质就是对儿童天性的尊重,其儿童观必然是“以儿童为中心”,并要求教师要研究、了解、遵从儿童的天性,施以适宜的教育,这也是自然主义教育的儿童观。杜威、陈鹤琴等教育家就认为高质量的教育必须从研究儿童心理开始,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天赋能力进行教育,使教育符合儿童的兴趣和水平。
(三)教育观的和合:注重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杜威、皮亚杰等自然主义教育者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自我建构的过程,儿童通过活动与环境和他人发生交互作用,获得经验和生长,这个过程是以儿童为主体的、主动适应环境的过程。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也强调儿童自由、自主地活动,鼓励儿童的探究和创造。当今世界主要的学前教育课程流派,如瑞吉欧教育和方案教学都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认识外部世界,创设环境让儿童主动地在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因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汉字教学,不仅行之有效,而且事半功倍,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一、有助于准确掌握古代诗文的词义
汉字包括音、形、义三个方面,以今字而论,《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字,其形为“一”,其音为“yī”,其义有八条: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同一;全、满;专一;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作某个动作;书面上用作助词,和在某词前加强语气。古汉字也是如此,有时我们对其形不能分析,或不知其音,不解其义。
但是,如果我们写出古汉字字形,讲清其发展演变,一条条拉出义项,并加以总结归纳,就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文意思,能较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如:“危楼高百尺”中的“危”,和《山市》中“惟危楼一座”中的“危”,很多学生难以正确理解。“危”是个会意兼形声字,篆文从卩(卪,跪坐之人),从厃(表示高),会人直起腰来提高上身端坐之意,即危坐。古人跪坐,平时臀部放在脚跟上,腰微弯,是放松方便的姿势,表示恭敬警觉时,腰则伸直,上体高度自然增加,故称为危坐。隶变后楷书写作危。是“跪”的本字。谷衍奎先生认为:危,本义是指危坐、端坐;危坐是腿脚的动作,故又引申指腿脚,此义后来写作“跪”;又引申泛指高;危坐本来是敬惧行为,故又引申指“戒备不安”;进而引申为“危险”、“危害”、“危难”等。讲清了这些,上面两句诗文学生就能准确理解了。借助汉字知识不仅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个实际问题,而且帮助学生归纳了一个文言常用词的用法及其义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有助于准确阅读理解文段
初中汉字教学并不独立于阅读教学之外,相反,与阅读教学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进行汉字教学,并不是要开设独立的识字、写字课,而是要把对汉字形与义的剖析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经常性的行为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所有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都建立在对汉字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之基础上。如教《关雎》一文时,我们抓住文中的“窈”“窕”两个字作重点讲解,不仅讲清字音字形,更讲透字义,心灵美为“窈”,仪表美为“窕”,形容女子美好的样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窈窕淑女”的形象,问题便迎刃而解。还可以采用单篇选点的方法加强汉字教学,即从所学课文中尽可能挖掘一个字,将对这个字的揣摩与全文的理解联系起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
三、有助于辨别同音字和纠正错别字
日常生活中,由于写错别字而误事或闹笑话的事例屡见不鲜,写错别字使我们不能准确表达意思,顺利传递信息。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杜绝写错别字。很多错别字甚至语文教师都会写错,比如“男”将上部中间一竖与下部中间一撇连起来。这还是小错误,还有的少写“拜”字右边一横,“破釜”成了“破斧”,“脍炙人口”成了“脍灸人口”,“走投无路”成了“走头无路”等。究其原因,除了无视语言文字规范性,只求方便省事外,更重要的在于使用者未能真正理解这些字词的来源及含义。
此外,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常对一些同类字词的微妙含义把握不准。如“既”与“即”常常混淆,“园”与“圆”区分不了,面对“戊”“戌”“戍”三个孪生兄弟般的面孔,更是难以辩认……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如“既”与“即”,学生总是混淆不清,经常出错。“既然”写成“即然”,“即使”写成“既使”。其实,只要我们对学生讲清楚这两个字的渊源,问题就迎刃而解。这两个字都是一个人坐在一碗饭前,“既”的形象是人已经吃完饭,在扭头张口打嗝。“即”的形象是人对着碗正在吃饭。所以,凡表示已经完成之意的,皆用“既”;凡表示正在进行之意的,皆用“即”,如此一来就不会用错了。看来,如果指导学生掌握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尤其是扎实掌握这些字的本义,就能有效减少写错别字了。
四、有助于了解古代制度、传统、民俗等文化
中国的祖先按象形、指事和会意的方式创造了汉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一件事或一则寓言。汉字,有不少是“活化石”,许多汉字都是对生活、对世界的诗意描摹,那里活跃着远古的人事、风景与习俗,充盈着丰富而生动的文化信息,许多汉字里甚至沉淀着古人深刻的美学观与哲学观。从汉字构造中,我们可以窥见上古先民的生产劳动、生活习俗、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聪明才智以及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如“水”,甲骨文、金文中的水字,像一条弯曲的水流。中间的弯曲斜线代表河道主流,两旁的点是水珠水花。所以水的本义当指水流或流水;泛指水域,如江河湖海,与“陆”对称;后来引申指所有的汁液,如药水、泪水、橘子水等。又如“心”,甲骨文就是心脏的象形,金文多了一层外包围,小篆的外包围分成左右两个心房。本义是指人的心脏,泛指动物的心脏。心是人体器官的主宰,古人误认为它是思维的器官,所以心又是思想、意念、感情的通称。心脏在人体的中央位置,故心还有中央、中心之义。凡有心和它的偏旁“忄”的字,大都与人的思想、意念和感情有关。汉字作为一种“形象”,还特别富有美感,中国书法的那种美学追求与人生追求、道德追求,往往是同质的,这都是相当奇妙的文化现象。
一、明确写作目的——为什么写
1.因“需要”而写作
(1)“被需要”。因为“被需要”而写作的教师大多是因为评职称的需要或者是学校要求,这部分教师是为了应对这种“需要”。在职称评审或学校各种考核中,既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这种要求,自然有它的道理,这种要求的出发点是值得提倡的,因为写作的成果能证明教师的研究情况与教科研水平,尤其对教师这种专业化职业来说,研究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工作组成部分。但对一些教师而言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部分教师的写作存在明显的功利性,因为他们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为了评职称或应付学校检查,这样的教师一旦达到了目的便不再写作。但也不可否认,其中的一部分教师也因为这种“逼迫”而摸出了一些门道,获得了一些成就感,也因此慢慢地喜欢上了教科研,从而走上了教科研这个“幸福大道”上来了。
(2)因为喜欢而写作。不可否认,同样有一部分青年教师非常喜欢读书,也因为读书而喜欢思考,这种教师也同样喜欢写作。这种喜爱当然是有一定的由头的,或者是亲人朋友的影响,或者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写作成为了他们生活或工作的一部分。这种爱好没有功利性,也许是想自己留下些“文化遗产”,也许是想被他人关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由此激励他不断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也因此喜欢上了写作。这种兴趣不需要外界的介入,写作是他们心灵表达的一种方式,无论作品能否发表,能否被人关注,对这些教师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写作来表达。
参与写作的青年教师无论出于怎样的动机,只要动手去写就应该鼓励,因为只要动手去写就表示已经参与“研究”了。从教师的需要层面看,具有内部动机的教师怀有更大的热情、坚持不懈的精神,也会有更多的优质作品呈现。
2.写作是一种表达
表达的方式有多种,但写作表达的影响力最大,因为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被他人学习、接受,影响力远远大于口口相传,其表达的过程与结果都是无法估量的。
(1)写作是反思的方式。反思的方式有多种,但写作是反思的一种,因为写作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是将随意的做法和散乱的思绪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它能使人在描述现象与解释意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实践行为与思想理念之间,找到适当的联系、平衡与结构,而这种任务靠做和说都很难完成。”
(2)写作是为了交流与表达。写作的过程是反思、梳理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研究的结果便是成为“作品”通过各种形式发表,成为一种公共资源,让读者看到,达到交流、分享的目的。其意义在于好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应该通过发表来与人分享,以利于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另外,通过发表交流听取他人的反映和评价,有助于弥补研究的缺失,提高研究的质量。
写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只要围绕着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去写,并长期坚持必定有所收获,因为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不仅说明反思的重要性,同样反映出教师写作的重要性。朱永新的《成功保险公司》案例同样能反映写作的重要性,据说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至今还没有哪个投保人找朱教授赔偿,而能坚持下来的也都小有成就了。
二、明确写作内容——写什么
写作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写什么,然后才是怎么写,也就是说要根据写作的内容来选择写作的形式。
1.教育笔记:随性而写
关于教师的写作内容可借鉴朱永新教授的《成功保险公司》中的内容,“一天所见、所读、所思,无不可人文”,这些内容我们可总称为教育笔记,类似的写作方式还有教学后记、教学反思、反思札记、教育随笔、教师手记、教育日志以及应用于网络交流的教育博客等,其特点是注重描述与抒情,注重有感而发,不拘形式,更看重与读者的思想和情感共鸣。基于以上表达形式,教师可以记录一天的生活与工作,也可以针对某件事描述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有意义的教育笔记尽管篇幅短小,但文字精美,内容真实,自成系列。如果教师在这方面努力,不失为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一条途径。建议青年教师建立属于自己的博客,也可加入相关博客圈,与所有热爱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共同分享你的酸甜苦辣。
2.论文与案例: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
因为教育笔记的自身特点与教师的专业性要求,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教学质量还是应该多写些教育论文的,因为教育论文注重逻辑论证,强调对问题的深入系统的研究,追求立论严谨和理论创新,无论对教师自身发展还是教育本身来说都是需要一定的理论性的。
根据教育科研的内容和形式,教师的科研写作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论文写作,另一类是案例写作,前者以论说为主,后者以叙事为主。从教育科研的角度,常常把教育论文分为三类:经验总结、学术论文、研究报告,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有了一些经验体会,想进一步总结提炼可以写经验总结;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有比较深入的思考,想阐发一下自己的观点,可以写学术论文;做了一次调查或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可以写研究报告。除此以外,还可以用案例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表达形式,从表达的效果看,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就会有不同的材料来源,对不同的写作材料给予恰当的表达形式,就能收到比较理想的表达效果。论文与案例的写作都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包括基本结构和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学术性较强的论文和研究报告,有特定的学术规范与执行要求,需要严格遵守,应用时不能随心所欲。因此,青年教师需要了解教育论文与案例的呈现方式并以最适当的方式来表达。
三、明确技巧与方法——怎么写
教科研论文是教师教科研结果的主要表达形式,是教师之间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凭借的主要文本。在教育科研的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教科研方法,重视教科研的过程,更要注意结果的表达,掌握教科研论文的写作技巧。
1.掌握论文写作的技巧
对青年教师来说,只要写、坚持写就应该鼓励,因为随性而写的教育随笔能体现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轨迹,也是一种研究方式,而上升到教育论文的层次,青年教师就必须学会一些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在写作要求上建议把握六个点:一是要“新”,教师在写作时要敢为人先,敢言人之所未言,敏锐地发现新问题,选择新角度,运用新观点,提出新结论,使论文写作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二是“小”,是指论文题目宜小不宜大;三是“明”,既要求论文的中心明确,又要求论文的题目简洁明了;四是“实”,即论文论据要充分扎实,引经据典要实事求是,分析问题要环环相扣;五是“深”,论文要以理服人;六是“精”,是指文章举例要精当,引言写作要精练,遣词造句要精彩。以上六点若能做到至少三点,相信成功发表的机会会大大增加。
2.了解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与杂志的需要与要求
写论文若不知道其规范、格式,即使自己有想法也很难在刊物上发表获得公众认可,这就需要了解写论文的一般格式与规范要求;搞课题研究也有其自身的学术要求,如不按规范去做也很难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写案例有写案例的要求,写教育叙事有写教育叙事的特点,搞教育实验也要了解其一般特点与注意事项,否则只会事倍功半或前功尽弃。无论做哪方面的研究都需要了解其规范要求,因为任何脱离行文要求、格式、规格和文体的任意发挥,都不是研究所应持有的严谨的态度。
研究成果想在报刊上发表就需要选择给什么刊物投递。如要想在《教书育人》杂志上发表就需要了解《教书育人》的风格、热点、主要关注的方向、主要板块等,并针对其板块或选题有针对性地写作,做到了知己知彼再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如果文章发表了,要想一想为什么能够发表,要研究编辑在刊物在刊发时如何改动,为什么要这样改动;要好好体会编辑修改的用意,发现自己的问题,为下次写作积累经验。只有了解所投杂志的办刊方向与要求,并将自己的作品作适当的修改,适合该杂志的发表要求,才有更高的发表机会。
斯宾塞 教育思想 校外教育
一、关于斯宾塞教育思想
19世纪后半期英国著名的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科学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在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1861年,他的教育思想的重要著作《教育论》正式出版,该书是集合其最为重要的四篇教育论文,即《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智育》《德育》和《体育》。在《教育论》中,他继承并发展了实证主义的哲学思想和庸俗进化论的社会政治思想,全面阐述了科学的教育思想。
1.斯宾塞《教育论》主要内容
(1)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斯宾塞将个人生物体的生存、繁衍与生活的安乐舒适概括为“保全自己的活动”“获得生活必需品的活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共五种活动,以此建立了科学课程体系,并总结性回答了“科学知识是最有价值”的论点。
(2)在《智育》中,根据对人类心理发展规律,提出“快乐教育”思想,建立四条基本教育原则和四种学习方法,即循序渐进原则、自我教育原则、自然教育原则、快乐学习原则,归纳法、实物教学法、观察法、实验法。这些原则和方法遵循教育规律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使整个教学成为一种“愉快的教育过程”,对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及过程提出了科学性、艺术性的要求。
(3)在《德育》中,斯宾塞借鉴了卢梭的思想,提出了“用当时或者日后的整个结果是否有益来判别当时行为是否良好的‘自然后果法’”,以此判别正确与错误行为,最终达到一个能够自治的人。
(4)在《体育》中,斯宾塞依据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提出了科学的体育原则和实现方法,从而使幼儿园和学校的生活制度符合了近代科学上确认的真理。
2.斯宾塞教育思想对当前校外科技教育的价值
斯宾塞《教育论》中的科学教育思想则反映了近代科学教育的趋势,他强调建立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体系,重视学校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自我教育,主张教学过程应当适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并使整个过程充满“温馨”和“快乐”。
校外科技教育有别于学校教育,侧重对青少年个性品质的培养,在课余时间提供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关注青少年在科技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发展,这些教育目标与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有相同的观点。
因此,借鉴斯宾塞的教育思想精髓对发展当前校外科技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非常有价值。
二、在我区校外科技教育中实施斯宾塞教育思想的原因
1.我区校外科技教育新一轮发展的需要
“科技教育以培养科学创新精神、深化科技活动内涵为指导……培育优秀青少年科技人才……”这是校外科技教育的基本理念,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索我区信息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我尝试在信息科技教育中实践斯宾塞的教育理论,以更符合学生心智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来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斯宾塞《教育论》的《智育》中所提及的归纳法、实物教学法、观察法和实验法,这四种符合学生心智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2.学科发展的需要
信息科技学科比较受学生的喜爱,这门学科最能直接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科技的发展,因此要保持学科活力,就必须总体规划课程体系,使体系中的课程能够相互支持,并建立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这样就能使学生相对稳定地在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中参加学习,课程内容也会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斯宾塞《教育论》中提出的构建一个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教育课程体系,为此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3.学生发展的需要
校外信息科技教育作为学校课程的补充,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可以不再受学校学科教学内容的局限,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选择喜爱的内容进行发展,通过培训、参加科普活动、竞赛等方法,逐步成为这一领域中学有专长的学生。斯宾塞在《教育论》中,集中探究了儿童的心智发展规律,这为校外科技教育开展以素质教育为基本内容,体验科学探究的教育过程,指明了发展方向。
4.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教师作为研究者,经常要进行教学反思,以此来提高教学水平、自身的专业素养。这个过程既需要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又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运用一定的理论,来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教学经验,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逐步使自己成为教学的研究者。斯宾塞《教育论》中所阐述的基本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斯宾塞的教育思想运用到校外信息科技教育的尝试
校外信息科技学科是校外科技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有学校信息科技学科的特性,又有校外教育的特点。我将所理解的斯宾塞教育思想运用到校外信息科技学科的课程建设及课堂教学中,以此推进我区校外信息科技人才的培养。
1.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信息科技学科课程内容
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提出“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目的,将人类生活划分了五种教育类别和五大类课程,从而推导出综合的科学课程体系,这就可以成为我们构建课程体系的参考标准。因此,结合学校一线教师的建议,并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进一步发展出发,对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调整,现将我区校外信息科技类课程分为4个大类(16个子类),即程序设计类、应用设计类、硬件动手类和课题研究类。在动手类、应用设计类等基础性课程的设置,倾向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有关课题研究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侧重于高年级同学,同时兼顾中、低年级学生。
2.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形式
斯宾塞提出了自我教育的原则,这个原则是指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推论、发现知识。根据这个原则,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更多让学生自主实践和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以实现鼓励个人发展的目标。例如,在程序设计类和应用类课程中,我让学生来做“一分钟IT名词解释”,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坐在学生之间,每次请1位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IT名词进行解释,让学生成为1分钟小老师。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参与度和发挥主体作用。
3.问题设计的生活化
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出“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目的,也就是说,学生从教育中获取的知识是用来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找出课题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切合点,将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学习的知识就是生活中遇到的,例如,在教授“选择语句结构”(程序类课程)时,就会尽力将例题组织成为“今天你和妈妈在超市购买日用品……”类的生活情景题,学生经常会遇到,有亲切感。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对例题中所引出的教学内容更容易理解,另一方面,对这些常常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获得科学的解决方案,一举两得。
4.问题设计情景化
在教学过程中,长时间、单纯的知识灌输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烦感。斯宾塞在《智育》中表述,“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事实证明,如果学生对某些知识感兴趣,就会主动参与学习,这有利于学生的智慧活动和道德水平成长。因此,我尝试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故事,让学生参与其中角色出演,以此来提高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程序类课程中“枚举算法”的时候,引入名侦探柯南遇到命案的情节,教师做案情演示,请学生来做侦探团成员判断结果,并将推理结果演绎得最好的同学称为“小柯南”。这样情景化设计创设了乐学和愉快的教学情景,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情景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5.增加走出课堂的教学形式
斯宾塞吸取了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教学原则”,在《智育》中指出“没有任何一个成功且具备良好品行的人,不是大自然这位导师的受益者”。他认为,体验自然可以培养儿童的美感,又可以启发儿童的悟性。处在初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好动,如果校外课程的学习与校内课程一样,一味采取坐在课堂中听老师讲授的教学形式,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课程也缺乏生命力。校外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灵活,可以灵活地组织课程和教学内容,因此增加学生进入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普场馆,就能使学生亲自演练课堂上了解的理论知识,得到体验科学的机会。例如,本学期组织某校兴趣小组学生参观上海科技馆,科技馆中“信息传递模拟器”,对网络传输信息有很好的模拟,它用实体来表现信息传递的过程,对学生理解信息传递有很大的帮助。
6.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斯宾塞在《智育》中,对古典课程的教育方法进行了改革,提出实物教学原则,其表述为“科学训练的最大特点是使心智能直接和事物接触,并运用科学归纳法从直接的自然观察的知道的特殊事物中概括出一般结论。”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因此在“课堂听讲”或者“动手实践”的学习环境时,大多数学生都愿意选择后者来获取知识。如果采用实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动手,学生就能感性地得到事物及事物发展的规律,学习效果更显著。例如,在动手类的硬件组装课程中,主要安排学生打开计算机机箱,用手来实实在在地接触硬件设备,通过看、摸、装来感受硬件的不同,并归纳出组装的方法和步骤。
7.制定“等级评测”来衡量课堂教学效果
学校中信息科技学科有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体现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校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拓展和补充,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这样的情况不利开展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斯宾塞在阐述“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过程中,提出了知识的实用价值、比较价值、训练价值和教育价值,根据这个观点,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参考知识的价值来制定衡量标准。因此,我根据当期课程的大纲和参考教材,将知识的实用价值、训练价值作为参考依据,提出了阶段性的等级评测标准。例如,在第五期解题类程序设计课程的评测中有这样的综合题“从1开始的自然数中,把能表示成两个整数的平方差的数从小到大排成一列,则这列数中,第98个数、第198个数、第1998个数分别是几,请写出该题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并设计程序求出这三个数字?”在这题中出现的知识点就是检验学习的实用价值,在平时有相类似的题目曾经让学生练习过,这就是在检验学习的比较价值、训练价值,最终以测评结果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的教学效果、所开设课程价值。
四、结束语
在以斯宾塞教育思想为指导而建立的课程体系、教学效果评价机制逐步受到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最直接的表现为我们开设多达4个大类16个子类30个科技常规班,每年约500人次左右的学生参加培训,这说明课程内容符合社会的需要。其次表现为,常规多期班的学生巩固率逐年提高,现已达到85%左右,学生对课程内容喜欢,学习的忠诚度也会提高了。再次表现为,经过统计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学习的学生中,50%左右在各级竞赛中获得等第奖项。
在经过三个学期的实践后,我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发现仍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学生的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体现在哪些地方?教师专业化发展如何体现和衡量?诸如这些问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和数据的比较来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珍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校外科技教师更有机会创造“快乐”的教育过程,让学生学在快乐的氛围中培养学科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和谐交流、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天一.外国教育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英]斯宾塞著,胡毅,王承绪译.外国教育名著丛书-斯宾塞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英]斯宾塞著.方舟编译.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北京:朝华出版社,2010,11.
[4]刘黎明.论斯宾塞科学课程的人文价值观.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6).
在教育教学方面,本着“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原则,我通过自主阅读、参加研训活动、教育硕士学位进修等途径深入学习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坚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内化理论。在教学中我能够整合课程资源,优选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设计,积极探索以“创设情境,明确目标——研读教材、发现问题——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解决问题,认识升华——交流分享,总结评价”为主要步骤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读、思、问、议、评”的学习方法及“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参与、体验、感悟、生成”的互动交流中,自然达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育人目标,从而充分体现出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特征及“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作用,也实现着师生民主和谐交往中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虽然我没有承担班主任工作,但是我能够积极配合班主任实施管理,做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同时格外关注后进生转化,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因此任现职以来,本人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年10月被评为校级骨干教师。
六年来我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取得的成绩主要有:【1】**年11月,《自觉磨砺意志》课例的教学设计,在**省优秀教学设计方案评比中被评为二等奖;**年1月,在**区区域性课题《学生自主发展教育研究》评比中,被评为二等优秀论文;并在《**教育》**年第2期上发表,并作为**市**区“十五”教育科研成果被录入《自主发展教育研究》一书中。【2】**年3月,撰写的《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激发》一文,被**省教育学会评为**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年4月,在**市教育学会义务教育思想品德教学专业委员会**年学术年会上,被评为一等论文。【3】**年6月,执教的《自觉维护正义》一课,在**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拉练课”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4】**年11月,执教的《世界文化之旅》一课,在**区第五届“三杯赛”活动中,荣获优质课二等奖。【5】**年12月,撰写的论文《谈“继承传统美德文化,弘扬现代文明礼仪”校本课程的设计、实施与反思》在**市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暨校本课程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上,被评为二等论文。【6】**年12月,撰写的论文《探索勃勃生机的教育,提高思品教学的实效性》在第六届**市基础教育论坛会上,被评为三等优秀论文;**年3月,在《高校社会科学研究论丛》中发表。【7】**年3月,撰写的《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文,被**省教育学会评为2007年度三等优秀论文;**年5月,在《**教育》上发表;**年10月,在《中学课程资源》上发表。【8】2009年4月,参加**区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得优秀奖。
另外,在兼职的其他工作方面,我也取得了累累硕果。如:综合实践活动课——【1】**年12月,撰写的论文《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发展性学生评价》在**市教育学会发展性学生评价研讨会上,做了学术交流并被评为一等优秀论文;并在《**教育》**年第2期上发表;并于**年10月荣获中国教育学会第19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年7月,执教的《关于中学生营养科学与饮食文化的调查与研究》一课,在**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优质课。【3】**年8月,撰写的论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与反思》在**市**年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会年会上,被评为一等论文。【4】**年6月,撰写的《文明礼仪伴我成长》在**区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科研工作——参与了国家、省、市、区级多项课题研究,有近十项研究成果获奖、发表,并亲自主持了区级个人课题研究;05年9月开始兼职科研专干,为学校“十五”课题结题和“十一五”课题开题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被评为区“十五”优秀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宣传工作——曾做过7期《海之韵》校报副主编,8期《家校彩虹桥》家长小报责任编辑,负责学校《课改文集》、《学校规章制度汇编》、《**教育》我校专刊的统稿工作,多年来一直兼职学校新闻报道员,为学校的宣传工作尽心竭力,得到广泛赞誉,曾获区优秀报道员称号。人事工作——07年4月开始兼职人事干事,虽然事务庞杂琐碎,但我能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如出勤统计、校务记录、报表上报、证明出具、档案管理、人员调动、工资变动、退休教师活动、教师评职考核等,真正做到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
我深知: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在教育的田园里,我将继续辛勤而快乐地耕耘着,争做“研究型教师”,创造新的辉煌,做出更大贡献!
"《爱弥儿:论教育》,乃卢梭笔下的第一部小说体教育专著,写于1757年,出版于1762年5月。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以其自然教育观为基础,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上述文字是我们通常意义上对卢梭名著《爱弥儿》的常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不仅仅深深植根于普通读者的头脑中,更是左右了诸多专业的研究者。
2013年1月,知名学者刘小枫的文章《〈爱弥儿〉如何论教育》发表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上,阅后令人耳目一新。作者从哲学的视角对《爱弥儿》的全新的解读与审视,颠覆了我们对卢梭这部经典之作的传统印象,更准确的说应该是还《爱弥儿》――我们曾经视作教育学经典制作――一个本源。
那么刘小枫先生到底是如何解读卢梭经典之作《爱弥儿》的呢?其新意又在何处?
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观点立论大有创新。此前的研究者以及大部分读者都认为卢梭的《爱弥儿》讨论的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刘小枫先生的文章则别出心裁:认为卢梭的《爱弥儿》只讨论"少数优异者的教育"即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精英教育"(尤其是立法者的教育)而并非面向大众教育,即《爱弥儿》探讨的是如何把少数优异的灵魂教育"成人",而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一般教育论,不是探讨一般意义上的公共教育。作者为了证明这一点,列举了大量的例证,包括卢梭本人的著述《山中来信》《社会契约论》等的表述,以大量合理严密的推论充分佐证了自己的观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生物课单单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率是关键。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教学中,我常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如生物标本制作,小论文的撰写,创意作品,还与开展昆虫名称的认识比赛。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上基本创建了一个师生同乐,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学生们都喜欢我的课,所教班级的生物统考成绩均能保持前列。同时,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20xx年撰写的论文《浅谈生物课教学中的趣味教学》获禅城区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并在学科论文交流大会上宣读,创新活动设计方案获禅城区20xx年度一等奖。我积极地担任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区镇有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现代德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有关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在德育思想建设方面冲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出版了一批西方国家德育理论的译著和国内学者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的编著,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翻译出版了当代西方德育论著作,除80年代初傅统先、陆有铨翻译出版了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1984)外,有陈欣银、李伯黍翻译出版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989),博维利翻译出版了美国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还有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学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德育译著。我们不敢说翻译出版的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德育思想,但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然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分析。第二,许多学者出版了介绍西方德育思想理论的著作,如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1993),魏贤超的《现代德育原理》(1993)、《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1994)、《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1995),戚万学的《冲击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詹万生主编的《中国德育全书》(1996)中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国内学者还编著了一定数量的有关现代德育论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张志勇著《情感教育论》(1993),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1994),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1994),班华主编的《心育论》(1994),詹万生著《德育新论》(1996),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1996),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1997)等。这些编著是近五年来的成果。
二、现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党的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
现代德育功能的探讨,弥补了把德育只看作因变量的局限。关于德育功能,鲁洁教授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视野。虽然有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可以促进人们作更深入的探讨,求得更符合科学的认识。
我们把现代德育社会功能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与传统德育社会功能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指出现代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特点。
结合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现代德育功能的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识空间。“今天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是一个命运相联系的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处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例如德育的政治功能,当前各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竞争,也表现出各国、各民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尊重。应立足于全球来认识现代德育功能问题,为了全球的、全人类的利益,必须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为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所以,现代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
基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德育经济功能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实践,使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也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德育的经济功能在内容上不是片面地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增长,也就是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的增长;2、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益关系;3、德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代替原有的资源观、发展观;4、培养经济道德,坚持勤俭建国方针;5、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教育包括德育尤其应注重创新性素质的培育,知识经济需要现代科技支撑,也需要现代德育支撑。
可持续性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由对经济功能的认识扩展到对德育生态功能的认识。当然德育生态功能的实践依据是生态环境的现实,主要理论依据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奠基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三步发展的:人——人关系的道德,人——社会关系的道德,人——自然关系的道德。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德育的范围,从而也扩大了德育功能的范围。40年代莱奥波尔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来,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编制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生存的道德”,认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是“可持续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德育的生态功能就在于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正是由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者们也纷纷提出关心环境的教育或生态德育的命题。1996年全国德育年会上刘惊铎、王磊提交了《生态德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四、关于德育过程思想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对德育过程的思考和研究很多。党的十周年时,已作了系统的回顾。由于学者们对过程研究的重视,使有关理论更加系统化、更加深化。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的影响与环境影响,德育过程与各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各阶段及运行等等,都作了较前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更有很多人作过探讨。但作为德育过程区别于其他各育过程固有的特点,似研究的不够。笔者提出过两方面的区别,一是教育目标上的区别;二是德育与其他各育所依据的规律方面的区别(详见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第八章)。
德育过程在历史上就是存在着的,我们要探讨的是现代德育过程;然而作为客观的德育过程,现代的与历史上的应当是有一致性的,其客观规律应当有其共同性。探讨所谓现代德育过程,实际上是探讨德育过程在现时代的表现形态或现代性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现代德育过程思想,在德育的现代性特征中有两点是能鲜明体现现代思想的,一是现代德育过程结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变化。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两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德育思想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对立的,教育者居高临下,以专制的、强迫的办法,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德;受教育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的指导、引导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德育过程,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双向影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因此,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二是现代德育的开放性,现代德育过程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所谓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以致国际环境;当然,以德育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还应当包括自然环境。
五、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德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现代化,这就把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这是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发展观已转向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统一。依据三维思想品德结构的设想,1987年前已把道德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作为德育目标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尤需对学生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德育目标是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德育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将影响着对德育内容、课程、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因此,对德育的探讨极为重要。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本位理论”是认识确立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社会、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基础,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对未来道德主体的素质要求,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不仅要具有我们通常要求的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有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应更具现代性,在心理和道德上更重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等。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思想道德不断发展。70年代国外便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上升的价值观和衰落的价值观。按E·拉兹洛所述,人们已对19种主流价值观念和信念提出质疑,而有10条新兴起的社会观念;同时人们还面临着政治上绿色趋势等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向未来的道德主体提出了终身德育的要求。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是体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S·拉赛克和G·维迪努对现代教育内容的源泉作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变化,社会政治变革,文化变革与科技进步,世界性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动因等。这对我们研究、制定德育内容同样具有参照的价值。袁正光教授关于经济、社会、科技变化所作的概括,更能看出制约现代德育内容的因素: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革命,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科技,正在出现新的突破,走向数字化信息时代。
基于现代德育目标要求的提高以及其制约因素,现代德育内容正在拓宽,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1、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
2、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
3、经济教育,含经济伦理教育,其中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
4、信息道德教育;
5、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
此外,还应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人口问题中的道德教育等。
六、德育方法的改革
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进展迅速。
(一)基于对德性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自主性。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着重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它首先是一种德育思想和德育要求,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也是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中学和小学关于主体性德育的课题研究,改变了忽视自我教育,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体现了主体性德育精神。主体性德育当然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国内学者研究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很多,例如韩进之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1983—1987);刘守旗“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研究(1990);刘秋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1991)等。近年来提出的“自我教育力”或“自我教育力量”的概念,包括自我教育的意愿、要求,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力,自我教育的习惯等。
但不是任何一类“自我教育”都是完全符合“主体性”要求的。只有在主体—发展性思想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即把德育当作主体人格的提升,当作主体德性发展的过程,才是符合现代德育要求的。因此,自我教育有两类情况:一是姑且称其为“约束性自我教育”,即把自我教育主要看作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总是把自己当作教育、改造的对象。这是很难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主体人格的,很难发展其积极的个性道德品质。另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发展性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着眼培养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不是片面地、单纯地检讨自我,约束自我,而是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因而能够悦纳自己,充满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对“灌输”问题人们已有共识。当然“灌输”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不仅是“方法”问题,包括德育(目标)意图、方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德育实践已经向人们展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它不是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因此重在主体自己的积极活动,包括外部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着重依赖于主体的践行、体验、体悟。魏贤超的关于主体参与大德育思想,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思想,戚万学的活动道德教育论等,都是从根本上改革德育方法的指导性理论。
(三)关于品德测评方面,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胡卫和肖鸣政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四)关注现代德育手段的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之于德育,有其优越性,但它毕竟是“手段”。不论何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借助于这些工具进行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因此它可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效应。1996年的全国德育年会上郭娅玲提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德育功能问题的论文;麦志强提交了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论文。
七、关于德育课程论的重要进展
在以往的教育学论著、教材中,包括在德育原理的著述中,几乎未见“德育课程”这一术语,较多见到的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组织形式”这类提法。近几年来使用“德育课程”这个术语的频率日益提高。“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也被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之中。近20年中,我未见专门论述“德育课程”的专著。我第一次见到系统阐发德育课程理论的著作是1994年出版的魏贤超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几章。1995年魏贤超又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一文,再次阐明了他对大德育课程体系的见解,以全息论、系统论、现代课程论为指导,他提出了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这一德育课程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德育课程理论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们的德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备。此后,在笔者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设专章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强调德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德性,提出区分“德育课程”和“关于德育课程”的问题。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一书中,更以较大篇幅系统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思想,其中介绍了许多国外德育课程思想理论,更开阔了我们对德育课程的视野。
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很多,以上是就个人学习中提出的几点看法,因篇幅有限,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没有阐述。本文所涉及的仅是有限的几个方面。
注:
[1]见《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1期,或朱永新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柯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教社1989年版。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高校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侧重探讨了信息化环境中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有关途径,即借鉴叙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利用教育博客和网络教育论坛积极开展网络教研。
一、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部分。信息能力指恰当选择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有效的采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信息以及创造新的信息的能力川。它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是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时代要求。
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完全有能力从各种现代传媒尤其是网络中获取大量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不再是无知者,渊博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从学生那里获得权威地位以及话语权的资本。网络信息资源获取的便捷性第一次弱化了教师在传统教育意义上作为知识传播者的功能。平等对话、多向交流逐渐成为教学常态。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借助信息技术及时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学养,把握信息化环境下专业结构的新内涵与新转变,并且以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吸纳各学科的知识与理念,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参与专业知识的创造与开发,把学科最新成果特别是自身的最新研究过程与成果落实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的专业深度与广度并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研究,包括研究信息技术与所教课程的整合等,达到信息化环境下教学与研究相长的理想境界。
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应该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学识以及自己经过长期的学科训练而形成的方法,并且能借助信息技术去指导大学生对大量信息进行甄别、处理与加工,培养大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并且激发大学生的探索研究精神、批判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决策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具有很高智慧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甚至是学生成才的设计者。教师自我的人生价值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地实现。这又会激励教师更自觉、更主动地投人教育事业。这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高校教师在有组织的、系统培训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信息化环境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高校教师谋求自主培养、自主发展在当前来说会是一条很好的发展出路。当然对于不具备一定信息能力的部分高校教师来说在开始时会是艰难的,但就像计算机不是全学会了才能开始操作使用,而是往往在不断地犯错误中学会使用计算机一样,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是适合走“做中学”之路的,也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逐渐提高信息素养。总之,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教师应是具有信息素养的、具有终身学习和研究能力并自主发展的智慧型教师。
二、高校教师应积极参与网络教研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能力是习得的性能,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在关于教师教育的研究中,“反思范式”正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自我提高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反思,教师持续不断的教学反思是应对能力发展艰难的较有效的方法。目前中小学教师比较广泛采用的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是两种非常强调反思的研究方法。这两种方法对高校教师来说很有借鉴意义。
网络教研是随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逐渐深化而出现的新型教研形式,其特点是能够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以及专家引领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目前高校教师如果能把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和网络教研密切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必将非常有助于教学能力的发展。
1.两种教学研究方法
(1)叙事研究法。在教学中的叙事研究法指教师通过记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情况、教学事件来反思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的教学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与Blog(博客)相结合,恰是一种天赋的完美结合。一个是教师的所思所想,一个是全球化的数字化的交流环境,二者融为一体,为每一个普通教师的发展掀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条:第一,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过程;第二,通过合作研究,提出和解决教育问题;第三,以叙事研究的方式表达出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公开讨论。现代信息技术在这些方面都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2.在网络教研中可采用的技术形式
(1)教育博客。教育博客对高校教师个人来说可以作为开展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的电子记录本,可以随心所欲地、有详有略地自主记录教学中发生的教学故事、教学事件并进行教学反思。和传统纸质记录本相比高校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管理教育博客中的内容,比如增添、更新、分类、保存、备份、共享等。另外,教育博客依托网络技术具有的共享性、互动性也是传统纸质记录本望尘莫及的,可以很方便地与他人或群体开展合作研究。
(2)网络教育论坛。网络教育论坛可以帮助教师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变成话题、专题,及时地展开讨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活动以及叙事研究、行动研究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目前网络教育论坛形式非常多样,比如有的以独立主题出现,有的分布在综合类教育网站中或在具体学科网络课程特别是精品课程中,有的由个人自发主持,有的由官方组织机构主持,等等。高校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教育论坛参与交流、讨论,甚至可以参与论坛的创立,成为论坛主持人。
此外,聊天室和QQ群也可有效开展教学研究。
3.网络教研的主要优势
(1)网络教研能更好地突破时空的限制。一般来说,只要能够上网就可以随时进行教学研究。这种自由性、自主性对高校教师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容易持续激发高校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