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8:33:59
导语:在会计原则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稳健性:会计实务:投资
一、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一)存货的计价
恰当地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于真实反映存货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允许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这样使企业出售和耗用存货的成本接近当前实际水平,并与当期收入相配比,有助于较客观地反映企业现时条件下的经营成果,特别是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使得企业不致因货贬值而表现为虚增利润。此法又使得期末存货的成本与现时价值相差甚远,为了完整、真实地反映存货的价值,《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允许企业对其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同直线法和工作量法比较,并不改变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也不改变固定资的折旧总额,只改变了固定资产折旧在各年的分布情况,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提的多,晚期提的少,从而加快了固定资产折旧的速度。实际上加速折旧法在西方早已被广泛采用。依据固定资使用的经济属性,固定资产的实用性能与其使用时间成反比,理应加快企业成本费用的补偿,加快企业技术设备的更新步伐,提高企业的生产发展能力。特别是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可提前收回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因物价上涨而发生的货币时间价值损失,实现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统一。另一方面,采用加速折旧法能使企业会计账面上的早期收益相应减少,后期增加,能使企业延迟纳税。相当于政府给企业提供若干年的无息贷款,刺激经济的增长,实际上从长远的角度看,加速折旧法不会降低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通过迅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盈利水平,从而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因而,加速折旧法既符合企业稳健的原则,也能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
(三)对收入的确认施加了严格的限制条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销售商品的收入只要同时符合以下四项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显然对收入的确认更加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这些限制条件可以表述为:当处理含有不确定性的问题时,只有在有绝对把握时,才能确认收入。否则,即使商品已经发出,或即使已经收到价款,也不能确认收入。“建造合同”准则规定:跨期合同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情况下,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相关的劳务收入,而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时,应按可补偿的成本确认收入;如预计已发生的劳务成本不能补偿,则不应确认收入,但应将已发生的成本确认为当期费用。可见准则中对于收入的确认愈加谨慎。
(四)对自创无形资产的处理更趋稳健
自创、研制开发无形资产的开发、研制费用,由于开发研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将开发研制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只将专利申请中的注册费、审题计费、律师费等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又如为提高企业品牌效应,增加商标知名度而支付的广告宣传费,实际上是促成品牌成为著名商标的一项重要劳动耗费,从理论上讲应成为商标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出于谨慎的原因,广告宣传费则一接计入当期损益,开发费用则应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予以资本化。另外,自创商誉由于存在着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如商誉的存在与作为整体的企业有关,不能单独存在,也不能与企业可辨认的各项资产分开来出售。故从稳健性原则考虑,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没有确认并计量自创商誉的价值。
(五)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
对外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对短期投资持有期间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或股息的处理,除取得时已记入应收项目的现金利或股息外,以实际收到时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在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下,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显然,这是从投资企业稳健的角度来确认股权投资收益的。在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时,对于投资企业的取得成本大于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份额的差额,作股权投资差额处理,应在一定的期限内平均摊销,冲减“投资收益”科目;对于投资企业的取得成本小于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份额的差额,记人“资本公积一股权投资准备”科目核算。为什么不增加“投资收益”?因为增加投资收益,必然增加利总额,必然会多交所得税,引志企业的现金流出,而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并未引起企业现金流入,因此,没有现金流入却要现金流出,不符合企业的稳健性原则。
(六)或有事项的确认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一种状况,其结果需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作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或有事项的结果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一种是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在会计实务中,需要会计人员根据经验加以判断。如果或有事项的结果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就形成企业的或有资产,需要在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否则,如果或有事项的结果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一般不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对或有资产,企业不应加以确认。如果或有事项的结果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同时满足负债确认条件,企业需要将其确认为负债,在会计核算中作为预计负债核算;如果不能满足确认条件,企业就不需要加以确认,但是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显然,企业对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处理是不同的,这种不同的处理遵循的是会计上的稳健性原则。
会计信息从经济业务发生到最终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经过两个环节:一是企业本身;二是企业外部审计机构。这两个环节都需要应用重要性原则,会计人员运用重要性原则是对会计信息是否单独提供或揭示进行首次判断;注册会计师运用重要性原则最终为了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可以看出重要性原则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关系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在会计信息失真的当今社会,正确理解和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中重要性原则的量化在会计核算中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坚持重要性原则,就能够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对于那些不重要的项目,如果也采用严格的会计程序,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就会导致会计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重要性原则认为对于不影响决策的经济业务和事项,无须在会计报表或会计记录中单独反映,重要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记录成本和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与使用者的相关性之间进行权衡,确定哪些业务和事项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或是无关紧要的。在一般人看来,会计提供的信息越多,会计人员就越负责,其实当陈报的信息过多时,真正相关的项目就有可能被掩盖,冗长而繁琐的信息会影响到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会计准则指出在实务中判断项目金额的重要性时,应当以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等直接相关项目数字作为比较基础,并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我国对一些特殊的事项和业务的重要性的数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举例如下:1.主要投资者个人的确定:间接或直接控制一个企业10%或以上表决权资本的个人投资者为主要投资者,包括自然人和法定代表人。2.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中对重大影响的定义: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但并不决定这些政策。当一方拥有另一方20%或以上至50%表决权资本,或者一方虽然只拥有另一方20%以下表决权资本,但实际上具有参与财务和经营决策的能力,一般认为对另一方具有重大影响。3.投资核算时根据持股比例决定成本法还是收益法。通常情况下,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下表决权的,则认为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或无重大影响,该情形使用成本法。4.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区分。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且使用期超过2年的作为固定资产。5.分部报告的编制考虑重要性原则。如10%重要性标准,达到75%的要求;数量要求———最多10个。6.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企业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而且重要性原则的应用应当保证理解企业中期末财务状况和中期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相关的信息。7.会计报表的项目列示也体现了重要性,如:固定资产项目的列示。8.会计报表附注中涉及到重要性的项目有11个方面,而这正是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如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或有事项的说明、资产负债日后事项的说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等。会计机构将重要性原则的使用权下放到会计人员,而同时又强调执行这一原则的重要性,这对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相关性带来了冲击。首先重要性与否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导致了一些会计事项处理的非规范性,导致一些反映不重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帐户异常。
例如“其他应收款”科目的骤减。其次在一些业务中重要性原则缺乏一种操作性界限。例如:在计提八项减值准备时,资产减值多少才应当确认?再如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发生可能对其股标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时(如公司发生重大债务或公司发生重大的投资行为或购置金额较大的长期资产),应当编制重大事件公告书向社会披露,但重要性标准是什么呢?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我们不仅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更重要的是加强对重要性标准的研究,我们不可能对每种业务都制定重要性标准,但可以制定一个适应大多数情况的数量判定标准。在美国有人提出了称为“咨询的方法”,即对于净收益相关项目的“咨询”(比率)。L.A.伯斯特认为以税后净收益的10%~15%的较宽范围作为判断什么是重要的和不重要之间的区别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关于重要性的讨论备忘录中,也提出了类似的一个基于咨询方法来判断重要性的定义,这个定义表述如下:“如果现实的或潜在的效果的数额等于或大于相应的财务报表中的数额的10%,则这种情况被视为是重要,如果现实的或潜在的效果的数额是相应的财务报表中的数额的5%~10%之间,这种情况是否具有重要性就应视情况而定。”还有一种方法由A.拉帕波特(A.Rappaport)倡导的,他认为重要性标准应是一个财务上的趋势平均数。通过计算某个账户数额的趋势平均数来确定其重要性水平。这无疑给我们指明了研究方向。
二、审计中重要性原则的量化审计工作中,应用重要性的原则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和保证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对于重要性所要求的职业判断高于会计人员的要求,一是因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采用了抽样审计,由样本特征去推断总体特征,重要性使用的不当会影响审计结论;二是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环境还要考虑被审计单位的经济环境、行业环境来进行重要性判断,而会计人员仅需考虑企业的影响因素;三是过高或过低的重要性水平对注册会计师都不利。在审计准则中,我国对重要性的运用比会计准则规定的比较规范,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有二: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此时,重要性被看作是审计所允许的可能或潜在的未发现错报或漏报的限度,即注册会计师在运用审计程序以检查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时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二是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此时,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漏报,以及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并且指出评价审计结果时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审计准则中对运用重要性原则提出了一般要求,并对重要性的金额和性质也作出了一些规定:一般说来,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但有些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从性质方面却是重要的。例如:超级秘书网
(1)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因为舞弊与违法行为反映了管理当局或其他人员的诚实和可信性存在问题。对于会计报表使用者而言,蓄意错报或漏报比相同的金额的笔误更重要。
(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错报。
比如,某项错报或漏报使得企业的营运资金增加了几百元,从数量上看并不重要,但这项错报或漏报使营运资金从低于贷款合同规定的营运资金数变为稍高于贷款合同规定的营运资金数,这就影响了贷款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所以是重要的。
(3)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例如,某项错报或漏报使收益每年递增%的趋势变为本年收益下降1%,使盈利变为亏损等,就具有重要性。
(4)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如果发现现金和资本账户存在错报或漏报,就引起重视。
(5)注意小额错报或漏报可能累计成大额的错报或漏报。在审计过程中,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判定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其计算方法有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两种。固定比率法在选定判定基础后,乘上一个固定百分比,求出重要性水平。这个百分比是多少,世界各国的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都没有作出水平,百分比在实务中的指南是:税前净利润的5%~10%(净利润较小时用10%,较大时用5%);资产总额的0.5%~1%;净资产的1%;营业收入的0.5%~1%。如果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账户和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有分配和不分配的两种方法,在实务中,很多注册会计师选择资产负债表账户作为分配的基础,国际上许多会计公司采用不分配的方法。尽管审计准则对重要性有比较完备的规定,但在使用上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1)对从数量上看似不重要但性质重要的错报,审计人员可能因这些错报未达到重要性水平而误以为“不重要”,未予以足够的重视,这种错报使审计人员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过高,从而不能发表客观的审计报告。针对这类错报是否要计入重要性水平,还是单独要求被审计单位必须作出改正?为了判断这类性质上重要的错报,还需对这类错报作出更详细的规定?
摘要:新颁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办公准则》在进行正式的实施以后,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便是医院怎样才能有效的适应目前形势的发展以及相关内容管理的需要,以及如何对现行的《医会准则》实行有力的改革。笔者主要就目前医院财务相关的会计制度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新的《中国企业会计办公准则》对医院内部财务会计制度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简单的参数,并且就医院内部现行的财务方面的会计制度内容的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财务会计 新会计准则 医院
一、目前《医会制度》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完成,每一家医院都根据我国的《医会制度》为根据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对医院内部相关表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在实现对医院内部再生产的同时对相关的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绝大部分的医院相关的会计工作也实现了现代化以及现代化;个别大型医院还对总会计师责任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践行,使得会计工作逐渐向现代化以及规范化靠拢。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会计制度中还有很多的纰漏以及不足。
(一)医院坏账准备相关的提取并不完善
医院的坏账准备会随着社会统筹病人的增多而不断增多,即使医院医保制度执行得很规范,也会以“超大盘”的形式而扣减,有时扣减率高达30%。虽然医院可以按会计制度计提坏账准备,但计提的坏账准备远低于可能发生的坏账。坏账准备按国家统一的比例提取,且已经发生的坏账损失须经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冲销,致使大量呆账、坏账长期挂在账上,妨碍了资金的周转,也使医院的流动指标、偿债能力失真,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
(二)虚假增加了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在医院对《医会制度》进行执行的过程中,对于固定资产方面并不依照折旧金计算。在医院的资产负债记录表上,对于固定资产项目数额的记录只是记录为原数额,并没有进行有效地折旧处理,使得实际资产数额与财务报表上的记录之间存在较大的出入。
(三)并不能将无形资产有效的资本化
对于医疗行业而言,其本身就是高风险以及高技术的行业,对于其无形资产而言,绝大多数属于精神财产以及知识财产。医院为了实现对自身发展需求最大的适应,一定会开展一部分有极大经济效益的科研项目,这些项目需要的费用支出较大,如果不能将其有效的资本化,将其有效地反映在财务报表中,那么对于后期开展的财务考核结果以及收支结余而言,将产生极大的不真实。
二、在新的《中国企业会计办公准则》下对医院财务会计相关的制度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办医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会计总是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而存在,具有发展性、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特点。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原制度理论及相关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为日益扩大的医院经济活动提供了有用的计量和确认方法,因此,借鉴新会计准则完善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监督,实现不同类型的医院在会计核算、财务报告方面的趋同性势在必行。同时,根据新会计准则,借鉴国际通用报表体系,对医院的净资产科目、财务报告的列报等内容进行表述和修订,使各类医院发生相同或相似的交易及事项达到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三、新的《中国企业会计办公准则》对医院财务会计相关的制度进行改革的建议
(一)加强对医院内部无形资产的核算
对于医院而言,其无形资产的涵盖范围以及涉及面非常的广阔,并且绝大多数属于精神财产以及知识财产。比如每一家医院的临床研究结果、医院本身的社会形象或者是医院医疗信誉等等,所以,笔者建议医院在统计负债表中可以增加无形资产这一个项目,实现对医院资产实际情况的完整反映,使得医院的资产信息全面化,并且可以很好的切合医疗市场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应该对医院实际的无形资产进行准确的计量、核算,并且合理的确认,同时可以按照每一个时间段进行平均摊销,在记录是,可以归纳到对外医疗服务的成本项目中。
(二)做好提取坏账的准备
对于医院而言,其坏账主要便是与应收取医疗款项有管理,正是因为这样,在进行提取坏账的准备过程中不能将病人的医药费款项包括其中,必须以:应收取医疗款项+应该收取的在院病人应付医药费-预取的医疗费款项+其他类型的应收取款项作为整个坏账准备条件下的提取技术。针对某些并不能有效回收但是数额又相对较大的坏账而言,在对当前收支平衡不造成任何的影响的情况下,直接在支出中进行相关的数额冲销。
(三)对固定资产相关的折旧方法进行有效的完善
在新的《中国企业会计办公准则》中,并且将以可以对固定基金账户进行取消,增设一条累积这就账户条款,在医院资产的负债表中可以作为医院实际固定资产相关的备抵科目,使得医院本身的会计报表可以对医院的净资产、收支结余以及资产进行有效、真实的反映。根据我国目前所实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而言,从实际来讲,医院对一些已经淘汰的设备或者是毫无价值的存货都必须确认为资产项目中的一项,正因为这一条使得企业财务报表与实际资产数量并不符合,而对于企业而言,使其提供的财务相关的信息也毫无可靠性与真实性可言。笔者建议此处可以参照我国《固定资产》中相关的规定,在医院财报表“固定资产”项目下在进行“企业固定资产维修资金”子项目。并且对医院病房、设备维护等所需要的资金进行核算,同时对固定资产专修所造成增加的价值进行可靠的反映,实现对资产价值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的保障。
参考文献:
王振宇,马飞.新医改政策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及其改革的影响.中国卫生经济.2009.28(9).
一、个人简要生平
1910年10月31日,穆尼兹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Cincinnati,Ohio)出生。1927年就读于辛辛那提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两年后庙于经济原因被迫辍学。后又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th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继续完成他的学业,并于1933年获得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主要在柏克里联邦地产银行(thcFederal Land Bank of Berkeley)做商务簿记员。1934年秋,他又重新回到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分校学习,并一直到1937年。在这期间他获得了硕士学位(1936)并且通过了博士资格的考试。1937-1942年,他在圣塔克拉拉大学(thc University。f Santa Clara)任教,期间他修完了博士学位课程井获得博士学位。1942年,他从圣塔克拉拉大学辞职,前往斯坦福特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任教,直到1944年去担任亚瑟,安达信(Arthur Andersen&Co,)会计公司的一名职员。1945年,他获得加利福尼亚的注册会计师证书01947年,他离开亚瑟,安达信(Arthur,Andersen&Co,)会计公司,重返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副教授,1953年被提升为教授。
1955-1959年间,穆尼兹一直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新成立的本科商业管理学院的副主任。为了丰富自身的会计知识,曾于1955--1956间离职去亚瑟。安达信(Arthur Andersen&Co,)会计公司工作,并于1960-1963年间再次离职去出任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manInstitute。{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简称AICPA)的会计学研究部的主任,1963年,他回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期间,他还担任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简称APB)的成员01966年9月,他离开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并于之后两年时间担任新成立的中国香港大学Lingnan企业管理学院的主任。
1968年夏天,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访问了设克赖斯特彻奇(Christchurch)坎特伯雷大学(the University 0fCanterbury),并且参观了设在惠灵顿的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和克兰大学(the University。f Auckland),在回美国的途中,他还参观了墨尔本、悉尼和澳洲各地,并在各个城市发表丁关于他新近感兴趣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达成一套会计准则如此困难?(why ls it s。difficult t。 agree upon a set 。faccounting principles?)”的演讲。1968年开始,他再次回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直到1978年7月1日退休。
二、理论与实务的主要贡献
穆尼兹在会计职业组织方面很活跃,i958年,他担任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Accounting Association,简称AAA)的副主席,且在1978--1979年间再任AAA的副主席,1951―1957年间,他是AAA会计概念与准则委员会(the AAA,s Committeeon Concepts and Standards)的成员,且是它的后继组织会计理论委员会(theCommittee on Accounting了heory,1958-1959)的成员。他曾在加利福尼亚CPA协会的东部海湾地区(thc East BayChapter O{ the California Society。f CPAs)供职井在很多领域工作过,包括财务秘书(1969-1970)、副主席(1970--1971)和主席(1971-1972)。
穆尼兹一生获得很多荣誉:1974-1975年间被选为贝塔格玛,普基基金奖杰出学者;1975年获得阿尔法・卡帕・普赛会计奖;1976年获得加利福尼亚州注册会计师基础教育研究奖。1978年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授予他柏克奖,1985年,他获得了美国会计学会(AAA)颁发的卓越会计学教育家奖。
穆尼兹是一个在会计理论领域里建树颇多的学者,他曾发表了大量的著作和专题论文。穆尼兹的主要著作包括:《合并报表的主体理论》(The Entity 了heory。{Consolidated Statements 1944),《会计的基本假设》(了he Basic Postulates。f ACCounting,1961);与1994年会计名人堂成员罗伯特托马斯斯普罗斯(R。bertThomas Sprouse)合著的《论企业广泛使用的会计原则》(A 7entative Set o{BroadAccounting Principles for BusinessEnterprises,1962),《与会计职业界就会计准则达成一致意见》(Obtainl*ng Agreementon StandardS in the ACC。untin0Profession,1974)等。上述这些出版物被翻译成日文等语种出版,并在全球传播。
穆尼兹也主著或主编了多部重要理论文献。主要包括:两卷本中级会计系列丛书一一《会计问题分析》(Accounting:An Analysis。f its Pr。blems)和其两次修订版(与C,C,Staehling合作,1952,与Louis Jorden合作,1963--i964)在业界影响很大A965年,他与著名会计大师A,C,利特尔顿(A,C,Littleton)合作编纂了《会计学论文集》(SignificantAccounting Essays)。他还主持编辑了《公共会计》(Public Accounting,1971)和《会计思想发展的三大贡献》(丁hree Contributionst。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日
了hought,1978);他作为责任编辑尉《会计师手册》(the Accountants,Handbooku943年和1956年修订版的贡献也很大。此外,穆尼兹其他的重要文献还包括:《变动价格和财务报告》(Changmg Prices and FinancialRep。rting,1973),《联营股票投资的市场价值法》(Market Valuc Methods forLntercorporate Investments in Stock,与Recd K,st。rcy合著,1976);与EdwardStamp合著的《国际审计准则》(InternationalAuditing Standards,1978)等。
三、主要论著简析
(一)《论会计基本假设》(The Bas5cPostulates。f Accounting)
穆尼兹所著的《论会计基本假设》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于1961年以AICPA的名义发表的第1号仅会计研究论文集》(An Accounting Research Study,ARS No_,1)。该报告根据AICPA理事会的指示和研究项目专门委员会的看法,穆尼兹采纳丫“会计假设是一系列基本假定,作为会计原则制定的基础,在所有的会计基本概念中,假设由特别环境决定的少数基本假设应是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起点”的研究思路。ARS 沁,1共设六章:第l一3章(产生A类假设)是为了处理会计所存在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井提出会计的定义,第4章研究补充假设。第五章研究相关命题。第六章为总结,
穆尼兹提出,会计职能(Functi。n)由五个方面所组成:(1)计量属于特定主体拥有的资源,(2)反映这些主体内的债务和权益,(3)计量这些资源、债务和权益的变化。(4)将这些变化在特定的时间期限分配,(5)以货币作为公分母表述(计量)前述职能,以此认识为基础,ARS No,1从环境、环境与会计的联系以及为保证会计信息有用而必需的(强制性)等三方面推导出三类十四项基本的会计假设。第一类,是因经济政治环境(包括行业的思维与习惯模式)的分析及其衍生的假设(Accounting Postulales the Environment,A类),主要包括:(1)数量化(Quantification);(2)交换(Exchange),(3)主体的识别(EntitiesIdentification。f the entity),(4)时间期限(Tline period),(5)计量单位包括可识别性(unitofmeasure,includingidentification)。第二类,是补充假设一一即直接具体到财务会计的假设(Supplementary the field。±proposition,B类)。主要包括:(1)财务报表(Financial Statements),(2)市场价格(Marketpri’ce);(3)经营主体或会计主体(Accountingentity),(4)暂时性(TenlalivenexL第三类,是必需的命题(Athird set。{propositions-theImperatives,C类)51--类假设主要包括:(1)持续性(Continiuty>(2)客观性(Objectivity),(3)一致性(Consistency),(4)稳定性(stableunit),(5)披露(Disdosure)o这是会计报告应完成的基本任务。
(二)《论企业广泛适用的会计原则》(ATentative Set of Broad Accounting Principlesfor Business Enterprises、
一、本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会计理论界普遍认为:会计假设是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并以此为起点,逐步推导会计原则。
(一)1922年,佩顿(Paton)在其所著《会计理论》一书中最早提出“会计假设”概念。他认为,现代会计不但需要在许多场合下运用估价和判断,而且整个结构都是建立在一般的假设之上的。换句话说,要有一些基本的前提或假设来支持会计人员对价值、成本或收益等作出特定的结论。否则这些结论将难以成立。他提出了七项会计假设,对其后的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195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成立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同时,设立会计研究部(ARD)专门进行理论研究。于1961年和1962年先后发表第1号会计研究文集《会计的基本假设》和第3号会计研究文集《试论广泛适用的企业会计原则》,遵循了上述佩顿的这种思路。这种观点认为,面对变化不定的会计环境,会计假设是客观环境见之于主观推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现代会计存在的基础。它着眼于会计活动的环境和前提条件,强调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理论范畴。它主要根源于西方的“会计艺术论”,把会计看成是一项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因为没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就难以确定目标,只能从其艺术活动环境中寻找前提条件。但是,“结果不尽如人意”,因为会计假设“只能来自于会计所处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而社会经济十分复杂,如何形成会计假设,多少假设以及假设有多少层次,都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因素的制约”。何况目前公认的四项基本假设也因环境的变化而受到了挑战,可见以会计假设为起点来构建会计理论体系,沿途荆棘难以行得通。
二、1971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设立以特鲁彼拉特(Trueblood)为首的会计目标研究委员会,1973年,此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了12项财务报表的目标,标志着人们对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已从会计假设转变为会计目标。
Trueblood委员会成立的起因。在5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会计是没有什么理论的,认为会计只是一套程序。所以会计原则委员会(APB)(195—1972)前身称之为会计程序委员会(CAP)(1938—1958)。APB负责对美国会计师的会员所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给予答复,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一套可供参考、借鉴的惯例。由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授权美国会计师协会制定会计原则(GAAP),APB对如何限定备选会计方法的应用,经常存在分歧,争辩不休。美国会计师协会又担心对于迫切的具体问题如果不能在较短时期内拿出满意的答案,证券交易委员会可能会自己采取行动。因此,APB在没有系统地研究会计理论的情况下,采用“救火式”的工作方式制定“公认会计原则”,其所发表的“会计研究公报”,基本上只是对现行处理事例加以选择和认可。大部分的研究公报都是就事论事,在理论上前后缺乏一贯性,以至引起了混乱。1968年,美国证券市场产生危机,会计职业界再次受到指责,SEC公开批评一些会计公司未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美国国会还成立了两个委员会,直接调查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运行。这样的形势,迫使会计职业界必须采取更有效的行动,以改善自身的形象,稳定职业界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971年4月,AICPA出资成立Trueblood委员会,加强对会计理论的研究。Trueblood委员会提出了4个课题:①谁需要财务信息;②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财务信息;③哪些财务信息能由企业会计师提供;④为了提供这些信息,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报表结构。针对这4个课题,Trueblood委员会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73年10月提出了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了12项财务报表的目标。
从这个研究报告可以看出,已经以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三、1973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西尔特(RichardM·Cyert)和井尻雄士(YwiIyiri)在《提出财务报表目标的理论框架》一文中认为:财务报表的目标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基本目标、总目标、操作性自标和指令性目标。基本目标是:确保经管责任(受托责任),是为财务报表目标理论的一个学派。
1973年会计原则委员会停止工作,新的准则制定机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正式成立,1974年,FASB发表了关键性论文《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性结构:财务报表目标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会计目标为会计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从而形成财务报表目标理论的另一学派。
其中会计原则和会计准则是有区别的,利特尔顿曾经指出:“首先,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工作的工具,是比较和判断会计处理的基础,它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对待。而会计原则则具有普遍适用性和不变性;其次,会计准则准确地指导会计行动达到会计目的,而会计原则只说明会计目的与达到目的的方法之间的关系,最后,会计原则构成会计理论,而会计准则只应用会计理论去指导会计实践。”
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正式发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辑(SFACNO.1)《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搭起了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公告中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广泛集中于“提供对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具体包括三个方面:①对投资和信贷决策有用的信息;②对估量现金流量前景有用的信息;③关于企业资源、资源上的权益和它们变动情况的信息。这些包罗经济资源,债务和业益的信息,收益和企业业绩的信息,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流转的信息,经管责任和业绩的信息等。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从会计假设转变为会计目标是有其社会经济背景的。因为从60年代后期以来,随“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的出现,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定位在“经济信息系统”的基调之上,既然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如果不明确自己的目标,这种人造系统是难以想象的。再加上当时以会计假设为起点构建会计理论体系也不尽如人意,于是,西方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转向会计目标,他们把会计假设作为概念体系的前提而不直接纳入概念体系之中。
四、至80年代,人们对于以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有更广泛深入的研究。如1982年,澳大利亚会计研究基金会(AARF)出版的该国著名会计学家艾伦·D·巴顿(AllanD·Barton)所著的《会计的目标和基本概念》一书中提出:会计系统和财务目标只有一个:满足使用者关于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
使用者关心有关企业资源、负债等信息是基于三方面的需要:①决策;②控制;③落实经管责任。美国著名会计学家阿米德·贝尔科里(AnmedBelkaolli)1985年再版的《会计理论》提出以会计目标为导向的结构。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公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提出了财务报表的目标:①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②为此目的编制的财务报表,能够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共同需要。不过,财务报表并不能提供使用者为了经济决策所需的全部信息,因为财务报表主要是描绘过去,描绘事件的财务影响,而且不一定提供非财务信息。③财务报表还反应企业管理当局对交托给它的资源的经管责任或受托责任的成果。使用者之所以评估企业管理当局的经管责任和受托责任,是为了能够作出经济决策。例如,是持有还是出卖其对企业的投资证券,是续聘还是调换管理者(董事、经理)。
五、90年代,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1991年发表的《财务报表目标和财务信息质量特征》文件中认为:财务报表要提供企业财务状况、业绩和财务适应能力的信息。1991年英格兰威尔土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InstituteotCharteredAccountantofEnglandandWales)和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JCAS(InstituteofCharteredAccountantofScotland)两协会联合发表《未来财务报告的模式》中认为:财务报告有两项主要目标:①向股东、债权人或其它方面提供一个组织有关评估过去业绩的信息,以便作出对未来业绩的期望,从而作出与该组织有关的决策、②使那些包括参照会计信息为条件的契约能够执行。
论文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会计政策
一、会计职业判断和会计政策选择的涵义
(一)会计职业判断的涵义
职业判断是由有经验和有知识的人进行,在适用的职业准则框架之内,以必要关注、客观和正直的态度作出的判断。可见,职业判断是针对特定职业而言的。换言之,不同的职业存在不同的职业判断。医师职业存在医学职业判断,律师职业存在律师职业判断,那么对于会计职业就形成了会计职业判断。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涵义
会计政策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告时所采用的原则、方法、程序的总称。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指在既定范围内,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特点,对可供选用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分析、比较,进而拟订会计政策的过程。会计政策重在指会计原则、方法等政策内容本身,而会计政策选择重在“选择”二字上,是对政策内容的分析、比较和判断的过程。会计政策选择包括会计政策的形成、调整和修正过程,整个过程伴随着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过程。
二、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的比较
(一)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的相似之处
1、目标性
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都具有目标,且总体目标一致。会计政策选择在理论上必须以会计目标的达成为己任,受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约束。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制约着会计政策选择。而会计职业判断也是以会计目标为最终目标,具体指导目标同样受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约束。由此可见,二者都必须遵从会计目标,追求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2、相对主观性
主观性是所有判断的共性,当然会计职业判断也不例外。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思维形式,受判断者的知识程度、职业经验、认识能力以及心理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相对复杂、无明确标准的同一事项的判断可能不尽相同,甚至相差甚远,这恰恰体现了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观臆断性。“判断”是一个选择、决策并导致行动的过程。选择是判断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会计政策选择也具有主观性。
3、动态发展性
会计职业判断的动态发展性是指由于会计环境的发展改善促使会计职业判断过程、方法和结果等产生积极的变化。而会计政策选择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会计政策的最初确定需要选择,已有的政策变更也是一种选择。每一次会计政策的制定和变动都是为了能使会计政策选择更真实的反映会计事项的经济实质,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显而易见,动态发展性是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共性之一。
4、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重叠性
会计政策选择的对象是国家规定可以采用的各种会计政策,主要涉及企业应采用的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的判断和选择。而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容繁多,空间广阔,贯穿会计工作的始终,当然也包括对企业可采用会计政策的判断与分析。所以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叠性。
5、中立性
中立性原则也称无偏向性原则,是指会计政策选择除计量经济影响外,不再试图达到其他任何目的。换言之,财务报告不应用于社会政治目的,也不应用于满足某些特定利益集团的经济效用。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不能够偏袒任何一方,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当局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不能为了达到一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蓄意利用会计政策,而应本着不偏不倚、公允的原则,站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选择会计政策,以实现决策有用性的目标。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估计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多个方案的比较、优选,面临着可靠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和公允性等观念的矛盾与权衡取舍。这也要求会计人员不受外界干扰,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做出不附带有任何偏袒的公正的判断。由此可见,二者在理论上都具有中立性。
(二)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的不同之处
1、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定位不同
企业从自身情况出发,选择适用的会计政策,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体现,因此,人们通常把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定位为企业管理当局,即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厂长等。当然,在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中,会计人员作为专业人士,对此应负责提出专业意见和可行的建议,但会计政策选择的最终决定权仍然是在管理当局的手中,会计人员只是建议者和执行者。而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则主要是独立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强调是以会计专家的身份做出的独立判断。但对会计人员而言,会计政策选择过程就是会计职业判断过程,所以从此角度分析,两者的主体又有一定的重合性。
论文摘要:什么是会计诚信?在职高财会专业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有何必要性及重要性?如何在会计教学中渗透会计诚信教育?本文围绕以上三个问题,对正在接受会计专业教育的学生渗透“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教育,以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和树立“坚持准则”的职业人格,为他们将来踏入社会养成正确的职业操守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什么是会计诚信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会计诚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什么是会计诚信?会计诚信是会计对社会的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各项经济活动反映出来。诚实必须守信,自古以来,人们就将诚实和守信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就是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热诚勤勉地做好会计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信”就是讲究信用,树立会计信誉,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屈从迎合任何压力,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提高会计的公信力。
二、在职高财会专业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有何必要性及重要性
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大量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而且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危及会计人员自身。
1. 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会计资料失真,将直接影响国家税收,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偏离,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危害市场经济秩序。据我国财政部1999年抽查100家国有企业会计报表时,有81家虚列资产37.61亿元, 89家虚列利润27.47亿元;而2000 年度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在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实的147户, 虚增资产18.48亿元, 虚减资产24.75亿元; 利润不实157户,虚增利润14.72亿元, 虚减利润19.43亿元。会计造假愈演愈烈,会计诚信的缺失危及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危及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弱化各项改革措施的效果,甚至动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2. 危害投资者
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是中小投资者投资的主要依据,会计行为的失信、会计报表的失真,会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的严重后果。从我国虚报巨额利润、欺骗投资者,一度成为股市“大黑马”的琼民源案件,信誓旦旦编造子虚乌有暴利故事的“银广夏陷阱”,三年内收入巨增3 300倍的格林柯尔神话,到美国安然公司、世通公司、施乐公司等财务造假案例,这些公司因舞弊后果严重招致破产,使投资者血本无归,都与会计失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3. 危害会计人员自身
诚信不仅是责任,更与利益密切相关。守信者得到利益,失信者必将付出代价。对会计人员而言,诚信既是财富,又是立业之本。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例如“银广厦事件”东窗事发,为其出具审计报告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资格及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签字的两名注册会计师被严惩。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会计人员必须诚信。
因此,有效解决会计人员诚信问题已成为我国会计界乃至经济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正像前国家财政部部长项怀诚说的那样,要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会计诚信教育最适当的时机就在于会计从业人员的启蒙教育阶段,因此在职高财会专业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增强学生诚信意识,帮助学生在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前就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一旦将这种职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那么今后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无论上升到什么层次,公众的利益都能得到保护。因此,对财会专业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应该抓住会计教学阵地,对正在接受会计专业教育的学生渗透“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育人比教书更重要!我作为一名从事会计教学多年的教师,时刻不忘学生会计诚信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始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会计诚信教育。
三、如何在会计教学中渗透会计诚信教育
在会计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每一位财会专业教师责无旁贷且任重道远。
1. 在始业教育时渗透会计诚信教育
财会是个热门专业,但要让学生懂得学好会计学、做好会计工作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具备持之以恒的精神。结合《会计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以及会计违法案例进行正反两方面教育,让同学们明白:“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敬业,尤其是做会计人,从事会计工作更应如此”,只有“诚实做人、本分做事、谨慎行事、合作共事、方可成事”。会计人员天天与钱和物打交道,必须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过硬的思想品德,要禁得住诱惑,丝毫马虎不得,始终把“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帐”作为从业准则,一生奉行。“琼民源案件”“银广厦事件”等深刻的教训,不但危害了国家、欺骗了投资者,最终把会计人员自身也搭进去了。通过这重要的第一课的讲授,既让同学们对会计学科、会计职业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又懂得了做人、特别是一个会计人应该具备的品行,实现了专业知识和德育工作的双丰收。
2. 在讲授相关会计原则时渗透会计诚信教育
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循诸多原则,比如:可靠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谨慎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等。这些原则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我们讲授这些内容时除了帮助同学们掌握各自的内涵,还可以加以引申,作为人生准则来遵守。
可靠性原则比作人生准则,要求我们做人要真实可靠、客观公正,时刻牢记诚实守信是人生第一美德,是会计人的本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的浮华所迷惑、被繁荣的假象所误导。我们要踏踏实实的强化素质,靠真本事吃饭,做表里如一的人。谨慎性原则要求我们做人、做事要保持应有的谨慎态度,尤其是作为会计工作者核算的是财物,提供的是信息,保守的是秘密,更要注重细节、谨慎行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可理解性原则要求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堂堂正正,表里如一;做事要条理清晰,有板有眼,透透亮亮。曾有金融巨擘之称、作为美国mba教材案例备受赞赏的美国安然公司,利用人们对它的信赖,会计造假维持不正当利益,最终身败名裂,安然公司可谓“成也会计,败也会计”。还有“格林柯尔神话”等等事例都说明会计造假只能蒙骗一时,不能蒙骗一世,依靠会计造假发展企业无异于“饮鸩止渴”,这是会计造假者应该谨记的。通过以上会计原则的讲解,使同学们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达到德育智育两不误的效果。
当然,会计教学中可以渗透会计诚信教育的地方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努力寻找,可以说,处处都可以渗透会计诚信教育,时时都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净化学生的心灵。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为他们将来踏入社会后养成正确的职业操守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盈余管理经济收益观信息观契约磨擦沟通磨擦实证研究
在学术界,盈余管理(earningsmanagement)是一个有20年历史的研究话题。什么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产生的条件和动机有哪些?盈余管理研究包括哪些内容?盈余管理研究的方法有什么特点?盈余管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哪儿?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盈余管理时必须弄清楚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盈余管理的“经济收益观”与“信息观”
在会计学术界,盈余管理早期一般被理解为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disclosuremanagement)。对于这个定义,以下几点需要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
1.把盈余管理限定在对外报告领域,而把管理会计报告以及那些意在影响或改变公认会计原则的活动(如游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等排除在其讨论之外。这样考虑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便于讨论。如果将盈余管理仅限于对外报告领域,在现行的公认会计原则和应计制下讨论“干预”问题,则可以把对盈余管理的研究简化许多。二是在1990年以前,会计理论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以对外财务报告为主。尽管当时人们就注意到报酬方案(compensationschemes)和部门经理的私人信息是激励对内部管理会计报告进行操纵的潜在因素,但很可能是由于资料难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那一阶段比较多见的研究成果是盈余管理的技术,应计制下的会计政策、会计选择与股票回报的关系等。难怪戴维森等人在其所著的《会计:商业语言》中,专辟一节讨论“会计戏法”(accountingmagic)问题,并给盈余管理下了一个更加具体而狭义的定义:在公认会计原则限制的范围内,为了把报告盈利调整到满意水平而采取有计划行动步骤的过程。
2.在这个定义中,提出了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某些私人利益(privategain)。这里所说的获取某些私人利益是与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中立性运作(neutraloperation)相对立的。因为,现代财务报告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中立性原则以及由此而来的财务报告的不偏不倚。盈余管理实质上是背离了中立性原则,由此造成对外财务报告有所偏重、有所倚靠。盈余管理的出发点在局部利益、部分利益或某些人的利益,它无疑会损害公众利益。
3.在定义盈余管理时,并没有倚赖某一特定的盈利概念,而是基于会计数据作为是信息的观点进行讨论的。在这个定义中,盈余管理在会计系统内,经理可以透过在公认会计原则范围内的会计方法选择和将某些给定的方法用特别的方式加以运用(如改变折旧资产的服务年限)来控制盈利。但事实上,盈余管理可以存在于对外披露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也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融资决策、投资或生产决策(如研发费和广告费投放百分比的确定、生产线的增减、收购另一家公司)等都会影响企业某一期间的盈利。这些因素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可看成是“实际的”盈余管理。
传统上,人们认为盈余管理是与经济收益(有时也叫真实收益)有关的一个概念。在经济收益观(economicincomeperspective)下,有一些数据(譬如经济收益)被盈余管理故意地歪曲了。经济收益之所以会被歪曲而成为会计的报告收益,除了盈余管理外,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应计制会计和公认会计原则。应计制会计和公认会计原则也将导致会计数据与真实收益有偏差。当然,经济收益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有意义地加以定义,在现实的报告系统中是见不到的。一般说来,经济收益是看不见的。即使如此,在经济收益观下,人们还是要把看不见的真实收益作为衡量偏差的基准。
我们认为以信息观(informationperspective)来看待盈余管理更有意义。在信息观下,盈利仅仅是许多用作决策和判断的信号中的一个。信息观意味着会计数据的重要属性是其“信息含量”(informationcontent)这一统计特性。盈余管理的信息观还假定公司经理拥有私人信息。在一套既定的委托契约下,公司经理不仅可以就会计程序作出选择,而且还可以据此程序作出不同的估计。但在信息观下,人们并不需要作为真实价值的盈利概念,与真实收益基准有关的计量偏差问题也不复存在。数据的真实价值在经济收益观下至关重要,但在信息现下则不再是第一位的属性了。
随着人们对盈余管理认识和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同时从经济收益观和信息观两个角度来看待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应当有一个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概念。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报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作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
二、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
对盈余管理基本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把握盈余管理研究的内容和框架。根据前面的讨论,盈余管理的基本特性包括:
1.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换句话说,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中的报告盈利,而不是企业的实际盈利。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都是典型的盈余管理手段。
2.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这里所说的经济收益与上段提到的企业实际盈利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尽管人们并不知道企业究竟有多大的经济收益,但盈余管理最终还是离不开经济收益这一基准。更何况在盈余管理研究中,人们已开始寻找某些指标如现金流量等并试图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来反映经济收益。应当注意到,无论是盈余管理在企业的实践还是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都非常关心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盈余管理所瞄准的方向正是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关于盈余管理的“经济收益观”与“信息观”的地位和重要性,在不同的国家由于证券市场的发达和完善程度差异较大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发达证券市场环境下的盈余管理,人们考虑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就会多一些,其“信息观”的重要地位也更加明显些;相反,欠发达证券市场环境下的盈余管理,人们则容易拘泥于会计报告收益与经济收益或其它法规决定的收益之间的偏差,其“经济收益观”的地位相应地更为突出。
3.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从现有的研究文献不难发现,在盈余管理的每一幕“戏剧”中唱主角的无非是公司的经理、部门经理和董事会。无论是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还是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最终的决定权都在他们手中。当然会计人员也加入其中,但应看作是配角。在这里,可以明确企业管理当局对盈余管理应当承担的责任。
4.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此外,时间特别是时点的选择也是盈余管理的对象之一。在研究盈余管理时,我们必须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等属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则可看作是盈余管理的时间因素。需要加以说明的是,盈余管理最终的对象还是会计数据本身。人们所说的盈余管理,最终也就是在会计数据上作文章。
5.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非常复杂。所谓明确是指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这点是可以充分加以肯定的。盈余管理是与公众利益、中立性原则相矛盾的。我们也应注意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又非常复杂。
谁是盈余管理的受益者?这里的情况比较复杂。上面提到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照顾的私人利益较多的情形是企业管理当局的利益,如经理的分红、认股权以及晋升机会等。在许多新闻报道和研究文献中,我们常常看到的盈余管理的受害者一般都是股东、低层的雇员,甚至包括政府。例如,丹斯基(J.Demski)的研究表明人可以通过盈余管理来传达其拥有的高超管理技能,而实际上这些人可能并不具备会计报告盈利中所代表的管理技能。阿亚等人(Arya,A.,Glover,J.,S.Sunder)则发现盈余管理限制了委托人解雇人的倾向,还可以减少委托人对于人正常工作的干预。即使是企业管理当局的利益,对每一个盈余管理的参与者来说也不是利益均沾的。当然,盈余管理有时也照顾某些股东的利益。
盈余管理的利益表现形式也十分复杂。有的是直接的经济利益如经理人员分红的增加,有的是间接的利益如职位晋升、股价飙升,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也常常表现在这里。有的是立竿见影的,有的则要潜伏很长的时期。
正是由于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非常复杂,因此大众传播媒介普遍认为,盈余管理是件坏事,它们还比较喜欢采用盈利操纵(earningsmanipulation)的概念;而机会主义的管理者则认为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会计学术界的许多研究也持这种观点。
三、“契约磨擦”与“沟通磨擦”
在现实社会里,可以见到许多盈余管理的激励因素,有的属管理激励,有的是政治成本激励或其它激励。在管理激励中,既有分红和晋升的诱惑,又有被解除职位的压力。在政治成本激励中,有许多针对政府管制而进行的盈余管理。此外,盈余管理还可被用作是资劳双方讨价还价的工具。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盈余管理也很有吸引力。正因为如此,才有所谓以股利为基础的盈余管理、以节税为目的的盈余管理、困境企业的盈余管理、运用盈余管理进行风险管理、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PO)时的盈余管理等等。盈余管理也有许多阻碍的因素。注册会计师审计、证券交易监管机构的监管、税务稽查和股东大会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盈余管理的泛滥。但上述限制因素往往也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因此从整体而言,盈余管理的激励因素要比阻碍因素强势得多。在世界各国,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公司上调或调低盈利,虚报营业收益的故事。例如,美国在线公司为开发潜在客户群,免费给客户赠送磁碟,之后将所有发生的费用资本化;而微软公司则被指控通过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来下调盈利。在这方面,我国也有数不尽的例子,会计“打假”始终效果不明显,说明大家还是不怕,盈余管理还是有很多激励因素的。
在现代会计报告系统中,留有许多盈余管理的机会。公认会计原则还存在不少局限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雷维特(A.Levitt)1998年就曾在纽约大学法律与商学中心发表过题为“数字游戏”(numbergames)的演讲,猛烈批评某些低质量的会计准则。应计制会计中的预计、摊销等都很容易被利用作盈余管理。同时,不确定的经济交易和会计事项也越来越多,对这些不确定经济交易和会计事项的正确判断也越来越困难。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也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一些条件。例如,现行的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契约,股东会、董事长与经理之间相互关系的制度规范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盈余管理乘虚而入也就见怪不怪了。
通过深入的分析研究,一些会计学家进一步得出了盈余管理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契约磨擦(contractingfrictions);另一个是沟通磨擦(communicationfrictions)。如果委托人与人之间没有契约磨擦,他们之间的沟通也完全透明的,委托人可以掌握并使用充分信息,盈余管理也就不可能发生。
在委托关系的模型中,人们常常事先设定一套管理契约和报告规则。事实上,无论是管理契约还是报告规则都面临随着经济和企业情况变化而变化的压力。但是,由于管理契约和报告规则通常被看作是固定的、僵化的(即使有变化也还是跟不上经济和企业情况变化的步伐),会与现实的需要产生矛盾,因此盈余管理便应运而生。在这里,盈余管理常被用来解决由于管理契约和报告规则与现实情形发生磨擦所引起的问题,而管理契约和报告规则就成为盈余管理问题存在的内生变量。
仅仅用契约磨擦是无法完全解释盈余管理的产生与存在的。人们之所以无法消除盈余管理,是因为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information)。最典型的是经理知道的东西,包括股东在内的其他人并不一定知道。信息不对称阻碍了信息交流和沟通,经理也就不可能把他所掌握的全部私人信息传递出去。当然,有一些信息传播是被法律禁止的。正是有了沟通磨擦,企业管理当局才会在盈余管理中大有作为。
需要说明,契约安排的修正并不能完全消除沟通磨擦。但是,如果经理把所有的私人信息都传递出去,并且又不会增加成本,可以预期,契约的安排将朝着有利于鼓励真实地披露信息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沟通磨擦比契约磨擦对于理解盈余管理生存的条件还更有意义。
通过分析和研究以上解释盈余管理生存的两个基本条件,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盈余管理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盈余管理本身并不完全是一个会计问题。无论从其生存条件还是从其主体看,盈余管理涉及一系列的管理,甚至经济问题。委托人与人契约的确立、修正和实施,信息不对称都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经济管理面临的棘手问题。
2.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条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可以预见人们不可能完全解决契约磨擦和沟通磨擦的问题。尤其是在信息交流方面,人永远都会拥有一部分私人信息,这些信息永远都不可能被委托人或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完全知晓。因为,法律不允许这样做,成本效益原则也不赞成这样做,技术上也还存在问题。因此,盈余管理将会继续存在下去,透过法律、规则和人力是不可能把它完全消除的,除非市场经济也不再存在了。
3.既然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无法透过法律、规则和人力去消除盈余管理问题,那么我们就应当对盈余管理的客观存在有一个科学的观念和正确的认识,用平静的心态对待它。既不能让它放任自流,也不可能完全杜绝。社会要达成这种共识,投资者等委托人以及会计信息的其他使用者也要有这种认识。从社会的角度讲,政府和有关社会团体有责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特别是有效的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制定和完善规范会计报告的相关法律、制度和公认会计原则,加强外部监管。从企业的角度看,有关方面(如投资者、经营管理者等)要尽可能签订完善的契约、合同,人要树立正确的商业伦理道德,依法经营、道德管理。此外,委托人以及会计信息的其他使用者还有必要掌握识别盈余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能根据其特定的决策需要对会计数据或报告盈利作出适当的调整。
四、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及其深远影响
在盈余管理研究的大量文献中,可以将它们粗略地分成三大类。一是收益平滑。对收益平滑的研究着重于降低不同时期盈利的起伏,主要目的是方便未来盈利的预测并减小市场风险。二是基于契约观点(contractingview)的盈余管理。研究发现,有的契约是以会计数据为基础的,而另外一些则与会计信息有着隐含的联系。其中,前者即显现契约(explicitcontracts),有管理报酬计划、债务协议、税收和管制等。在研究中,一般都发现了上述契约影响盈余管理的支持证据。与会计数据间接有关的契约还包括劳资合同、人竞争和主管的变动、审计合约、对外募股、公司治理制度等。与第一类契约相比,这些契约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则要复杂得多。三是计量方法问题。
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大都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两个大的方面:
一方面,将盈利区分为操纵过的和没有操纵过的部分。一般说来,公司的报告盈利由现金流量和对现金流量的会计调整两部分组成,后者称之为应计部分(accruals)。总体应计部分可进一步拆分为非主观应计部分(nondiscretionaryaccruals)和主观应计部分(discretionaryaccruals)。在这里要说明一下非主观应计部分和主观应计部分两个概念。其中,非主观应计部分秉承了创造应计会计的原本目的,即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之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和特定时期的财务成果。因此,非主观应计部分是在尊重客观经济现实的前提下,对由于现金收付时点与交易事项发生时点不一致这一时差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调整。这种调整是相对客观的,强调的是尊重客观经济现实,是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范围内完成的。与非主观应计部分相对应,主观应计部分则是企业基于特定私人利益目的,在某一或某些特定时期通过对经济交易的刻意安排和财务报告的刻意调整创造出符合其需要的报告盈利。这种调整可以利用公认会计原则的弹性在公认会计原则约束范围内完成,但也可能超出公认会计原则的框架。在对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中,有四种主要模型以及以它们为基础的改进或衍生模型被较为广泛的采用以度量主观应计部分。这四种模型分别是希利模型(Healymodel)、迪安龙模型(DeAngelomodel)、琼斯模型(Jonesmodel)和行业模型(industrymodel)。这四种模型的核心均在于对非主观应计部分的假设或处理上。在希利模型和迪安戈模型中,非主观应计部分从总体上看被假定为在各个考察期间保持不变,进而借由对比总体应计部分来判断样本在特定期间是否存在主观应计部分。琼斯模型和行业模型则释放了非主观应计部分在各个考察期间保持不变的假定,借助较长的时间序列或大容量的行业配对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工具计量非主观应计部分,是较为复杂但更精确的计量模型。
另一方面,对盈余管理的种种情形进行解释。例如,有的被解释为管理激励引起的盈余管理。在管理激励引起的盈余管理中,又有多种具体的解释,如报酬契约、人竞争和债务契约等。有的被解释为政治成本激励引起的盈余管理。在政治成本激励引起的盈余管理中,也存在多种多样的具体情况,如院外游说、政府管制,甚至劳资谈判。此外,还有其它一些特殊的解释,如以股利为基础的盈余管理。以节税为目的的盈余管理、困境企业的盈余管理、运用盈余管理进行风险管理、IPO过程的盈余管理等等。
在过去的20年间,有一大批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成果发表。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不仅对会计实务和公认会计原则的制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大大地促进了现代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其意义主要有:
1.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应计制会计的认识,对现金流量表的推广应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现金为王”(cashisking)的观念在工商管理界非常普遍。现金流量表和“现金为王”的观念为什么会在80年代末期开始流行开来,自然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但也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密切相关。因为,通过研究发现了大量的人为地操纵盈利的行为,会计数据成为数字游戏。通过研究还发现了操纵盈利的行为主要是来自企业管理当局对应计制会计的局限性的过分利用,钻了很多应计制会计的空子。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将现金收付制发展成现金流量基础(cashbasis)。
2.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加速了公认会计原则的完善和发展,尤其是表现在增加对外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方面。前面谈到,沟通磨擦是盈余管理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什么会有沟通磨擦,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人知道的很多信息,委托人可能知之甚少。要改善这个问题,增加对外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各国公认会计原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新准则的立项和制订都是朝着这一方向发展的。
3.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不仅自身成为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大大促进了现代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据《会计与经济学杂志》(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97年所做的一项统计,发表在该杂志上有关“契约”话题的论文1979-1986、1987-1991、1992-1996年间总共分别为28、25和49篇,占该杂志同期总数的35%、29%和48%。在这些有关契约话题的论文中,直接采用实证方法研究管理报酬(managementcompensation)契约的就分别有11、4和12篇。由此可见,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本身就在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也促进了会计与资本市场、审计、盈利预测、行为会计以及所得税会计等领域的研究。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还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组织行为与控制、绩效评估与报酬计划、证券市场监管等一系列理论与实务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会计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结果迄今还有非常大的差别。主要原因有: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采用了不够严密的方法将盈利划分为操纵过的和没有操纵的部分;对盈余管理的大多数实证研究都只限于某一时期或某一项目;对盈余管理的解释太狭义;人隐瞒其操纵盈利的手法,不利于收集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所需的数据;委托人自愿让人隐瞒信息;盈余管理很可能是由两个或多个因素导致的,目前大多数的实证研究只着重于一个因素,研究结果当然不够理想。可以预期,未来的盈余管理研究不仅要进一步解决以上问题,而且还要特别注意研究盈余管理对股价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Arya,A.,Glover,J.,S.Sunder.Earningsmanagementandrevelationprinciple.Reviewof
AccountingStudies.1998
2DeAngelo,L.E..Accountingnumbersasmarketvaluationsubstitutes:Astudyof
managementbuyoutsofpublicshareholders.TheAccountingReview,July,1986
3Dechow,P.Sloan,R.,Sweeney,A..Detectingearningsmanagement.TheAccountingReview70,1995
mentaryonearningmanagement,AccountingHorizons1989
Dec.Jones,J..Earningsmanagementduringimportreliefinvestigation.JournalofAccounting
Research29,1991
5PaulM.Healy,JamesM.Wahlen.Areviewoftheearningsmanagementliteratureandist
implicationsforstandardssettingAccouningHorizons.Dec,1999
6SiewHongTeoh,IvoWelch,T.J.Wong.Earningsmanagementandlong-runperformanceof
initialpublicofferings.TheJournalofFinance,Dec,1998
7SudiptaBasu.Theconservatismprincipleandtheasymmetictimelinessof
earnings.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4,1997
【论文摘要】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愈加突出。本文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原则及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
1998年1月1日,财政部颁布实施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事业单位会计规范体系。但是,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不适应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针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理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关于会计原则问题进行探讨
1.1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有效性:一是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负债。事业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虽然能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现金流量,将本期全部现金作为本期的收入,本期的全部现金支出作为本期的耗费。这就使得当期成本费用反映不真实;单位的资产和负债反映不全面。二是经常存在每个会计年度内收支项目不配比的情况。如事业单位的房屋修缮费用并非每年发生,在发生修缮费用的年度,支出增大,造成当年结余减少,使当期收支不配比,计算的结余也不是真正的结余;三是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只能在实际收到拨款单据时按拨款金额确认和计量购入的材料物资,如果采购过程跨年度,则不能完整反映该项经济业务活动。收付实现制已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
1.2修正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是新公共管理体制下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方向。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只有在提供服务时才加以确认,而且在接受服务以后,就应该将相应的义务确认为当期费用,并将其作为债务列入资产负债表,这样,财务报表就要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财政状况和运行成果,同样,权责发生制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所有的经济资源,以便于对有关资产的管理和维护。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应采取渐进式转变的方式,先行业后整体,先地方后中央。
2关于固定资产核算问题进行探讨
2.1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同时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二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提取折旧,而是提取修购基金,且除少数具备条件的单位比照固定资产折旧办法提取修购基金外,大都依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以收入为依据计提修购基金并不反映固定资产的折损价值。这种核算方式存在着以下弊端:一是价值背离。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账面价值与现时净值会逐渐背离。二是虚增净资产。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以账面原值核算固定基金,使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指标不能反映资产的实际状况,虚增净资产。三是成本不完整。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业务活动成本相应也不包括折旧费用,使得成本核算不完整。固定资产原值已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一方面,事业单位在购建固定资产时,虚增了事业成本;另一方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人为降低了取得相应收入的成本,虚增了盈余,且不能真正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
2.2改进固定资产的核算关于事业单位外购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建议取消“固定基金”科目,购入固定资产,直接按照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与《企业会计制度》相衔接。关于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建议废止计提修购基金制度,建立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取消“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折旧基金”科目,同时设置“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时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事业单位可采用直线法,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下,增设“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项目,以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3关于无形资产核算问题进行探讨
3.1存在的问题无形资产核算有以下弊端:一是无形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备。目前,各事业单位都缺乏严密的无形资产核算体系。大多数单位对无形资产没有入账,有少数单位即使人账,但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成本管理不重视,其核算方法、核算程序等严重弱化,难以适应无形资产较为复杂的确认、计量、核算等要求。二是无形资产转化利用率低。无形资产的寿命和使用价值具有很强的高效性。然而,由于人们没有认清其价值,或者无法评估出其公允价值,就只好束之高阁。有些科技成果研制出来后,既不积极转化为生产力,又不向社会推销,浪费了社会的有限资源。
3.2改进无形资产核算根据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分门别类地对无形资产进行计价和摊销,保证无形资产的价值在受益期内得到补偿。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最主要的无形资产是单位所从事的科研项目及科技成果。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关键在于成本的确定。因此,急需建立完善无形资产的核算体系,搞好科研科技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关系,共同管理好单位的无形资产。
4关于低值易耗品核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