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信息化教育论文

时间:2023-04-08 11:30:32

导语:在信息化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信息化教育论文

第1篇

1.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信息量大,传输快,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使得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图书、软件等各种媒体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大幅度增加,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现代教育技术是利用现代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强调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通过优化教育手段、丰富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实现教育信息的选择和传播。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支撑的现代教育技术,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教学内容和模式带来了一次深刻革命。课件、光盘、投影仪、网络教学、在线学习等等,声像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更加形象,学生可以在较短间内获取较多知识。所以,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广泛地应用现代媒体,广泛地应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包括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远距离通讯技术等,而所有的这些手段和技术都离不开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分析筛选和处理能力,在有限的教学时段内,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方式的刺激大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现代教育技术交互能力强,可以广泛地应用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

高职院校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推动了学校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每所学校都建设了自己的校园网网络中心,有专人进行硬件维护管理、网站制作等等。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直接连入互联网,学校有自己的官网,建设数字图书馆,教师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资料;学校的各个职能处室和系部也建设有自己的动态网站。学校的网站不仅能够新闻等学校基本信息,而且都有自己的资源管理中心和专业或者课程网站,特别是精品课程网站的开发和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更好地发挥了网络的作用。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包括软件、PPT、视频、图片、光碟、投影仪、各种播放器等等,这些先进技术的使用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现代教育技术融于教学、辅助教学,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教学的整合。

二、高职院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为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适应这种改革,高职院校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网络等硬件建设环境不断改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学、人工智能教学等软性教学环境逐渐得到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广泛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了学习内容,提升了学生技能,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但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和推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水平低、应用能力差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虽然已经得到普及,但许多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掌握的相关理论并不系统和全面,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对策研究欠深刻,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技术应有的功效。目前比较普遍的是能够熟练应用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为代表的有形的现代教育物质手段。但对于无形的现代教育技术,即高质量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有效学习支持服务的提供等,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没有比较深入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还应加强相关的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水平。

2.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维护管理急需改进。

基于对现代教育技术重要性的充分认识,高职院校大都非常重视对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前期投入,但是维护管理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学校投入了大量经费在计算机机房、多媒体网络教室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上,这些举措在推动现代化教学进程和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中确实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所需要的硬件设施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和维护,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瞬息万变,教育技术设备也需要随之进行相应的更新。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在维护经费上投入欠缺,造成设备得不到维护和更新,部分设备甚至无法正常使用。目前,这已成为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亟待改进。

3.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高职院校改革已历经多年,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师仍未摆脱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采用五个环节的教学模式,即在课堂上教学组织、旧课复习、新课讲授、内容小结、作业布置等,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培养技能,仍然没有真正地把学生摆上课堂主体的地位。无可否认,传统的课堂讲授法有很多优点,但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实际操作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但其具体运用需要以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为基础。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应用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整合现有资源,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教育是高职院校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手段和平台,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高职院校的教育环境由真实课堂和虚拟网络共同构成;教材朝着多样化、多媒体方向发展;教师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情境进行不同的现代化教学;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与他人的交流协作机会增多;教学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有序。

1.提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离不开广大教师,只有尽快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才能更好地在教学改革中应用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此,要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训途径和培训方法,有计划地开展教师的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旨在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运用操作技能的培训,鼓励全体教师参加网络课程学习,安排和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有关课件制作的专题讲座、指导教学设计系统操作,促进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育观念的更新。每年组织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论文评选和课件制作比赛,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培训和学习,表彰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方面作出成绩的教师。高职院校要制定好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培养工作计划和具体的措施,教师的相关应用和考核情况要记入到教师业务档案和成长档案,作为教学基本能力测评、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2.加强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维护。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和改革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化能够有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现代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有无、配备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够用适用、管理形式是否适合教学过程的实施等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因此,在加强数字化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中,一是要做好规划和设计,使现代教育信息基础设施能够能动地营造不同类型的信息环境,有效传递高职学生成长的各种学习资源等信息,要对场地建设、应用管理、开发研究、管理队伍的建设以及装备的社会功能等进行认真的调研论证,做好整体规划和设计,有序推进。二是要本着网络建设、网络服务、教学与科研资源建设并重的原则,建成适应高职院校发展需求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环境,搭建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网络平台。三是要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已建成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资源库以及教育部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互通有无,避免重复。四是要鼓励高职院校的教师积极参与建设共享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利用互联网免费提供的空间开设富有个性的教育资源栏目,不仅面向自己的学生,还可以面向全校乃至全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同行、高职院校的学生以及家长。

3.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2篇

1.1实用性

数据是检查、监督的依据。而要想将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起来,也需要依靠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详细的数据收集起来,并将这些数据利用起来,使其可以为项目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有助于帮助上级主管部门对继续医学医学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和落实情况加以了解和掌握。

1.2灵活性

大多数医务工作者都比较忙,工作时间不太固定,有的时候抽不出时间来学习,而网络继续医学教育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难题,因为其不用受人数、时间、地理位置的限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在网络继续医学教育中,人们可根据自主时间安排完成学习,通过MBOX医学宝可在线学习、移动学习、集体学习、考勤刷卡、无线互联。在网络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中,学生可通过电脑网络进行自学,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得到教师对其的个别辅导,使得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可以实现不受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的双向交流,而且教师可以按照教育对象的需求将学习计划、方法灵活调整,这样能将教学质量和效率真正提高起来。此外,每个学习空间相对独立,可于不同时段完成学习,获取学分学科专业覆盖面广,并根据需要选修课程不再局限于本专业,通过学习卡能获得全年所需学分,学费低,也避免了外出时间与工作安排的冲突。

2信息化提高了管理质量和效率

第3篇

文化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信息文化产生于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驱使人们快速掌握大众化的信息技术,由此强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加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首先是对信息文化的不断发展的需求的满足.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文化正在推动着整个社会文化的重塑,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回顾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的曲折发展轨迹,由计算机文化教育发展到单纯的技术教育再到今天的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文化已超越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信息技术成为更上位的概念,信息技术成为信息文化形成和存在的基本工具.信息技术教育的焦点转到了关注对学生进行信息文化的濡染和熏陶,这是当前基础教育所强调的(如图1).从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信息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信息文化的正确引领,信息文化的蓬勃发展和内涵的丰富需要信息技术教育来不断推进.信息文化和信息技术教育之间构成了良性互动的关系,对这种良性互动的关系的认识,是经过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存在的二十多年的历史所论证.只有文化引领的技术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技术,任何教育又是文化延续传递的桥梁.

当前信息亚文化对主流信息文化的冲击

结果显示:近70%的儿童上网是为获取信息,64%的儿童是玩游戏,50%的儿童是在聊天或用BBS,有48.2%的儿童在利用因特网做研究和实践性活动,有46%的儿童在下载资源.我国的一项调查数据如下显示:60%的网民在玩游戏,34%的网民在聊天,29%的网民在关注娱乐信息动态,24%的网民在收发邮件,18%的网民下载软件.相比较,考虑到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形成的的教育实践及教育理念的差异,美国儿童通过网络的娱乐、学习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网络是他们生活的基本工具,不管是通过网络学习还是娱乐,都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及期望相对符合.在我国,疏于引导的中小学生,他们将网络作为传统游戏厅的升级产品,并不能感悟互联网络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正面意义.该情况是我国学生对信息文化内化不够完整,信息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甚至控制着青少年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第一,青少年在传统道德观念形成之前,信息亚文化更容易推动其价值观的形成.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弱,多数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意识,不能全面自觉地应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3]在网络环境中往往习惯性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此外,由于互联网上的言行不容易留下明显个人信息,不容易被人知晓,所以他们认为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也就纵容了他们放纵自我、无拘无束的心理需要,使他们的道德规范意识逐渐淡薄,颓废的网络亚文化将逐步占锯他们的心灵,殊不知,该时期正是青少年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第二,青少年多渠道、灵活的信息传播途径,为信息亚文化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大多数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的特殊时期,大多数喜欢群体性活动,信息传播途径既多又广,解决问题群策群力.相反,不愿意接受父母亲的的正面教育,甚至愿意与父母亲的指导背道而驰,在加上青少年对网络传播负面影响免疫力弱的特点,使腐蚀青少年成长的信息亚文化在该群体中能够生根发芽.第三,青少年对自由、民主的无限度追求,促使青少年成为网络亚文化传播的一个新的载体.网络文化的自由开放、互动特性衍生出得天独厚的一种平等性和无权威性.各种信息可以自由地相互渗透,正是这种开放、平等、交互及无政府性恰好迎合了青少年崇尚民主目由和平等的价值观,现实世界中没有得到的东西可以从虚拟世界中得到满足.在网络这个信息海量而展现个性相对宽松的环境里,青少年不知道什么是“创造”,不懂得还有“知识产权”,认为“拿来主义”天经地义,因此而滋生了青年一代“个人主义”价值观.[4]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模糊了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界限,消解了他们的意识品质,而造成社会责任感的淡薄和人格道德的缺失.他们往往会把现实生活社会中的一些压抑及不满通过互联网络发泄出来,有些负面情绪还可能一呼百应地引起社会网民的共鸣,一方面助长了在互联网络散布负面道德观的风气,另一方面也促使一些负面观点形成舆论,进而被潜移默化地根植于青少年的道德观中,反主流的信息亚文化的隐匿性还会给青少年带来诚信危机从而再衍生信任危机.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建构和发展主流信息文化

第4篇

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动作准确、协调、速度快,能够构成完整而有效的动作系统且无多余,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主要标志。活动的定向是动作技能形成的第一个阶段和首要环节,是指学生通过对活动方式的了解,形成关于动作过程的印象。要达到对活动方式的熟练掌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如果学生掌握了完成动作的所有信息,就能够将自己的动作与标准动作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调整改正错误,进而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表2是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成绩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技评成绩、达标成绩还是理论成绩,实验组都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跨栏项目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显著优于常规教学模式。在常规的跨栏项目教学中,主要先由教师讲解并做动作示范,然后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在教师示范讲解的过程中,由于定格画面的时间较短,学生很难真正看清示范动作的细节,留在学生大脑里的动作映象是模糊的。如果教师重复地进行动作示范,则会占用大量教学时间,从而增大其他环节的难度。将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在跨栏项目教学中,可以通过播放跨栏的教学视频和优秀运动员的跨栏录像,并结合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学生看清技术动作的定格画面和动作细节,了解起跑技术、跨栏步技术和栏间跑应有的节奏,掌握跑跨结合的重点和难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的动作存在问题时,可以现场拍摄学生的跨栏动作,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跨栏动作与正确的示范动作进行对比,及时发现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技术动作环节。课后,学生还可以通过认真地观看分析视频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和途径,进而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二)学生的反应、决断、运动表现等能力提高情况

表3是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反应、决断、运动表现等能力测试成绩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实验后两组学生的反应、决断、运动表现等能力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说明在跨栏项目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这些能力的培养方面显著优于常规教学模式。当今的知识,按其外在化的程度可分为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两类。明确知识是指能言传的,可以用文字等来表述的知识;默会知识则是指不能言传的,不能系统表达的那部分知识,本质上是理解力和领悟力[1]。在常规的跨栏教学中,教师是明确知识传授的主体,师生都不重视技能直觉、教学实践和个人经验等方面的默会知识,学生对跨跑技术、过栏技术等只能形成一种模糊的概念。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是默会知识的特点。信息化教学模式将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更注重知识的均衡发展,更注重默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资料、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教学现场录像等,了解自己和同学跨栏动作的不足,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而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的增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反应速度、应变能力和过栏时的决断能力。相关研究也表明,自信与学生的成就动机有关[2],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其运动表现呈正相关[3]。由以上分析可知,信息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有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跨栏的技术技能,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决断能力等素质,而这些素质的提高又能反过来促进运动技术技能的提高。

(三)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情况

第5篇

经济学家吴敬琏有一句名言:“制度重于技术”。[1]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资金、人才、技术的短缺或缺乏固然是一个问题,但制度短缺问题才是根本性的问题,才是制约教育信息化之顺利推进的瓶颈。在改革开放20多年和社会主义建设50多年来的今天,我国已经积累起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和社会基础:资金可以在国内外筹集;人才可以引进或是培养;而教育信息化在本质上就是将成熟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过程,因此,这些都不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真正制约教育信息化的是我们缺乏某种制度对教育信息化中的资源进行配置和整合。说到底,教育信息化其实是一个资源的生产、分配、与再分配的问题,而这种配置和整合需要有一种制度架构或曰运行机制为支撑,通过它来调整各方利益关系。一般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由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但教育信息化的特殊性在于,它具有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双重性质,这就决定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要起主导的作用,但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的辅助作用。这种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对接”的制度的构建就成为教育信息化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因此,运行机制建设在我国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有着画龙点睛、提纲掣领的意义。

一、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型社会服务体系”的教育化运行机制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作为手段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渗透的过程。换言之,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以及由这种应用或利用所引发的对教育观念、制度、技术等方方面面的革新、创新的过程。

所谓机制,本义是指机器的工作原理并进而引申为工作方式或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稳定的模式化的相互关系(即结构),教育信息化运行机制是指教育信息化各类主体之间在信息化各个阶段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整个信息化的运行模式。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运行机制应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运作型的社会服务体系。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型的社会服务体系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环境下,基于教育信息化具有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双重性质,决定了:一方面,既要坚持政府主导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也就是实现政府和市场的结合,而社会服务体系则是这种结合的载体或平台。

所谓政府主导是指政府负责领导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定教育信息化宏观政策与规划,在信息化过程中发挥推动、规划、协调和整合的作用,制定有关资源的投人、配置、整合、运营、管理、维护及其更新的游戏规则,并设立相关机构负责规则的执行,此外,其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基础教育部分主要由政府负责“买单”———政府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的投资主体。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的方式有多种多样,直接生产公共产品,事必躬亲,事事都亲历亲为是一种方式,即美国公共行政学家奥斯本和盖布勒所说的“划桨”和“服务”;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已经加入WTO,使我国公共管理日趋与国际接轨和融合,历史性地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型政府逐渐向市场经济时代的监管型政府过渡的背景下,政府只制定有关的游戏规则,并负责维护和执行这个游戏规则,具体的事务由它的人———企业、非营利组织等来执行,这也是一种方式,一种可能是更经济、有效率的管理方式,也即美国行政学家奥斯本和盖布勒所说的“掌舵”和“授权”。[2]由于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负责提供公共产品,政府既可以自己直接生产公共产品,象它在计划经济时代惯常所做的一样,或是委托营利组织即企业或非营利机构(即英文Non-profitOrga2nizations,简称NPO)来生产,这样政府可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宏观政策,也就是掌舵。具体到教育信息化,作为政府主要代表的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是充分、高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全社会提供优质廉价的教育信息公共产品及准公共产品。

所谓市场运作是指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第一,主要运用市场机制生产、开发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产品,这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市场参与程度最高的环节。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征是更新快、收益高、风险大。创新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基本源泉。可以说,没有充分完善的市场机制,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产品,只能是一句空话;第二,市场机制在聚集环境资源和优化资源结构配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资源的投入、配置、运营、管理和更新将主要由政府把关,但要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这具体表现为硬资源投入、更新的招标竟标制度,软资源投入、更新的企业与用户的交易制度,资源整合的股份合作制,资源运营和管理通过招标竟标方式,选择专业管理/运营公司运营维护的机制等等。

所谓社会服务体系其实是指设立某种结构或模式,它能够实现政府与市场的“对接”,使之既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辅助作用,它是政府与市场结合的载体与平台。这个平台是虚拟的,也就是说是无形的,不需要或需要很少的车间或办公室之类的物理空间,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各种制度或规则,如宪法性规则、集体选择规则和操作规则。它在组织结构上分为三级,最上层是政府,负责掌舵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全盘工作,在它之下是各种诸如管理、监督、咨询、评估的非营利机构,如教育信息化评估研究院,教育信息化交易中心等机构,他们相当于政府的“人(agent)”,代表政府履行其推动、规划、协调、监督等职能。在非营利机构之下的是用户(各级各类办学主体)、企业(软件提供商、硬件提供商、运营商)等,他们都属于第三层次,都直接受非营利机构的“节制”和管理。这个平台的功能是实现政府对信息化的领导,实现资源的配置、整合、利用、管理、维护和更新,实现教育信息产品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整个运行模式上,社会服务体系就相当于一个虚拟或网上公共交易平台,进入该平台的主体事实上是两类:用户和企业。一方面,这些来自全国甚至

全世界的企业携带着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信息化产品和技术进入平台进行交易,当然,这些企业要具有一定的资质标准,并且要定期评估之,不合格者淘汰出局(但是,如果它下次具备了资质,照样可以再次进入平台),以杜绝“终身制”,同时还要设立可操作性的交易规则,一句话,这些企业们要有一个准入、运行、退出机制。另一方面,用户———各级各类办学主体———作为顾客进入平台购买产品或服务,他们相中了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后,基础教育部分向政府申请采购或是向政府报销采购发票———“买单”。当然,为了建立用户的责任与激励机制,使他们有监督企业或与企业谈判的动力,并防止他们花公家的钱不心疼、铺张浪费的情况发生,政府规定了每件产品或服务的采购额度或价格上限。(这有点类似于经费包干性质,因此,节省或浪费都是自己的,如此一来,用户也就有了节约开支———与企业讨价还价的积极性)。这样设计是为了让顾客或说市场去监督、制约企业,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下,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此时,政府基本上是退居幕后的,通过其人———非营利机构来制定“游戏规则”,管理各类企业和用户,裁判各种纠纷,维护市场秩序。或者是另外一种相对间接的采购方式:由政府直接出面,通过招标、竟标方式,与企业谈判,最终达成采购商品和服务的交易,这其实是相当于用户的集团购买,而政府是这些用户的谈判代表。比较而言,前者较适合于软资源(指非物理形式的资源如各种应用程序、课题软件、网络信息、电于图书馆等)的配置、整合以及教育信息化系统的运营、管理,而后者较适合于硬资源(指信息化的物理设备如光缆、计算机、路由器等)的配置与整合。因此,整个资源的配置、利用、管理、乃至更新的过程处处都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处处都可见市场运作的身影。这也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发展思路。[3]

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理由

1、政府主导的理由———教育信息化的公共产品与准公品的双重性质

按照公共经济学的理论,所谓公共产品(publicgoods)是指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物品。国防是经常被引用的典型的公共产品的例子。只要有国家防务体系存在,每个国民都能得到它的保护,不管他是显贵还是乞丐,也无论他是好人还是坏蛋甚至罪犯,你都几乎不可能排除任何他(她)不受其保护,而且,多出生或少出生一个国民也不影响其他人享受该体系的保护。其他的例子如不拥挤的道路,街灯等,都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特征决定了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是低效率的,这是因为,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使每个人都相信他付费与否都可以享受公共产品的好处,那么,他就不会有自愿付费的动机,而倾向于搭便车(FreeRider),从而公共产品的投资无法收回,私人企业当然不会提供这类产品。但公共产品又是增进社会福利所不可或缺的,在私人部门无法提供的时候,只有政府出面,通过税收筹集资金,生产这些公共产品。[4]因此,提供公共产品似乎成了政府的当然义务,社会主义国家或资本主义国家,概莫如此。

现实生活中,纯粹的公共产品不是很多,大量存在的是介乎两者之间的准公共产品。所谓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公共产品的部分特征的产品。教育的性质较为复杂,它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双重属性。义务教育是较典型的纯公共产品,因为他不具有竞争性,对全社会有较大的外部经济性,正是政府职能和财政供给范围,应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赞助为辅”的原则,取消或严禁对学生的收费(必要的杂费除外);而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具有较典型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私人性和市场竞争性较强,个人收益率超过社会收益率,故应采取“公共财政援助,合理增加私人投资,积极鼓励社会赞助的原则,大幅度增加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是增加非政府的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私人投资,对企业或私人的投资或捐赠,应按国际惯例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优惠。[5]

判定教育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意义在于,按照公共经济学原理,其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公共产品由私人生产的低效率,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必须主要地由政府来负责。教育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以服务于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教育信息化首先是教育的“信息化”,是从属于教育的范畴。由于教育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双重性质,注定了教育信息化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双重性质,这也就决定了教育信息化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自始至终都将是信息化全过程的主角。

2、市场运作的理由

(1)、由于教育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双重性质,说明教育具有一定的私人性,这一点在非义务教育领域中随着公民所接受的教育的程度的提高而越发表现明显,即受教育公民直接受益的方面将有更多的体现。这就说明,在教育领域包括教育信息化领域应该是有一定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的,这就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机制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虽然是由政府负责“买单”,但首先,政府“买单”的比例将依教育的性质而定;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化投资将主要由政府负责,因为义务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收益更大,而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越是更多地体现为个人的受益,故这个阶段尤其是大学及其以后教育阶段的投人可考虑有较大的市场参与程度,比如课件等就可考虑由学生自己来“买单”或是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其次,政府“买单”的产品将只限于基于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的部分,对于超出此范围之外的属于个性化产品,将完全由市场机制解决,也就是由个人自己“买单”,如各类辅助教学的课件;最后,政府“买单”的方式要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如信息化资源投入/配置的招标、竟标制度,由用户直接到市场购买产品或服务再到政府报销的制度等等。

教育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为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运作提供了对接的平台,它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这种制度安排为弥补“政府失灵”或“市场失灵”提供了一种较大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育信息化运作的一些必备条件

教育信息化将是我国教育的一次革命,它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将对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等产生深刻而全面的影响。为抓住机遇,顺

利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我们必须: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思想保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首要的一点是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共识,即通过教育信息化来提高我国教育水平,科教兴国,通过教育的大发展来带动我国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因此,我们要通过多样形式、多条渠道、多种媒体的宣传和发动,通过专业培训,教师岗位培训和制定目标责任制等手段,让教育信息化的观念妇孺皆知,深入人心,从而为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营造出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起教育信息化先导的观念。

2、理顺关系,建立、健全各类组织———组织保障

组织是为完成一个或多个特定目标而有意建立起来的社会机构,它使人类活动变得有序化。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的过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其得以顺利推进的保障。要按照分工合作的原则,理顺关系,建立、健全各类组织。首先,要在国家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相应的各省、地(市)、县协调机制;其次,建立各种非营利机构(NPO),如:远程教育中心;教育电视台和优质教育资源示范与推广中心;在高等院校和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建立分布式研发与人才培养与培训中心;成立教育信息化评估机构等等。超级秘书网

3、建章立制,制定“游戏规则”———制度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规定了的人们之间交往的规则。人类社会要交往、要发展,必须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行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制度不断演变、进步的历史。制度的优劣先进与否决定了这个制度制约下的组织、活动和社会是否有活力,有创新能力。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宏伟的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制度设计、制度创新是其成败的关键,而所谓运行机制无非是这种制度安排的动态体现。要建立一个从宪法性规则到集体选择规则再到操作规则在内的制度体系。

为了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步伐,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制定教育信息化法律法规,推进政策法规和信息标准建设,为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制订和贯彻执行建立保障体系,普及教育信息化标准。在信息化建设中,应针对社会的投融资给予鼓励和政策保障,以利调整主体和客体各方的利益,保证教育信息化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职能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推动教育信息化主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要将教育信息化的考核指标列入校长的年度考核指标中,实行责任追究制,保证规划的如期完成。要建立教育信息化项目的效果评估与实施监督机制。要建立教育信息化指标,对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信息化进行评估。这些制度当中,最关键的要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中针对各级各类主体的准入、运行、退出的制度(机制)。

4、建立专家队伍,进行前瞻性和跟踪性研究———智力保障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连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因为时代在发展和前进,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内容、手段、方式等是动态变化的,教育信息化的外部环境也是动态变化的。由此,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深入和变化,我们必须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前瞻性、跟踪性研究,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如:建立教育信息化智囊团,即培养一支教育信息化的专家队伍,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和进一步推进提供智力支持,为探索新环境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改革的新路子,要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相关软课题研究,重点进行信息化战略研究,教育信息化法规制度研究与制定。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2]竺乾威,马国泉1公共行政学经典文选(英文版)[A].DavidOsbome,TedGaebler.ReinventingGovernment[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562–578.

[3]吕新奎.中国信息化[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57.

第6篇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

信息化教育是在上世纪末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Superhighway)的建设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采取有利措施,加大投入,以加快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信息化教育浪潮,信息化教育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标志。

一、信息化教育的概念

信息化教育是电化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是随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网络教育的兴起,在我国出现的,最早是由内蒙古师大现代教育技术所的李龙教授于2001年初提出的,并创建了一个化的词组来表达:信息化教育—InformationalizedEducation,简称I-Education或IE[1]。它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紧随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

到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对“信息化教育”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因为当今世界上新技术、新思想层出不穷,使人们还来不及规范和统一某些新的概念,更新的东西又涌现了出来。日前,笔者在查阅有关信息化教育的相关资料时,陆续见到了若干条有关信息化教育的论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1、所谓信息化教育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

2、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刘得亮,《黎加厚博士谈教育信息化》,中国电化教育,2002,(1))

3、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后的表现形态。(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和实践问题》,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4、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笔者比较赞同《信息化教育概论》一书中提出的定义,它可以让我们对信息化教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定义认为: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二者缺一不可。这才抓住了矛盾的主次方面,把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中,做到了二者的和谐统一,无疑于会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信息化教育的实质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传技术和现代教学设计技术)来做两件事情(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实现一个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2]。从上述的有关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分析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信息化教育的实施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直接着信息化教育的顺利实现。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观念问题

1、穿“技术”新鞋,走“传统”老路

目前,教育观念的落后已成为制约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关键,尤其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在推动我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尽管有许多学校较多地运用了信息技术,并且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只重视信息设备的引入,教学水平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没有充分体现信息化教育的特色。

2、“技术至上”主义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南国农教授就明确指出:“电化教育姓教不姓电”。信息化教育的本质应该是教育,其支撑的基础是技术,技术要在相应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使用才能发挥更高的效能。我们很多教师把教育媒体等同于信息化教育,从而导致当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技术、轻理论”现象(这个问题是制约教育信息化的一个上位问题,它直接决定了其它相关误区和瓶颈的解决),使信息化教育落入了“唯技术论”、“技术至上”的窠臼,延缓了信息化教育实现的进程。

3、只说不动、措施无用

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从21世纪初它的兴起开始,就有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可谈了三、四年了,实践中并没有多少改变,就如一位参加过信息化培训的中学校长所言:听专家报道,听了感动;看先进学校的成果,看了激动;回到自己的学校,就是不动。原因呢?很简单,因为很多实际问题难以解决落实。

(二)师资问题

1、教师素养不足

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技术,给教师带来了新的难度。教师不仅要了解教育技术理论,还要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现代化的媒体,如何选取和设计各种教学软件,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探索和创造新的教学和技巧等等,教师信息素养不足是制约信息化推进的瓶颈问题。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师教育素养、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学生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而不是实行“电灌”甚至“电灌”加“人灌”的“人机共灌”的“新技术”和“新手段”。

2、师资力量缺乏

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师资力量短缺,且其中多数教师是从其它学科转行的。有些信息技术教育课老师虽然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但却对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学与教的理论缺乏了解,无法在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去,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能在教学中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国际互联网搜索、检索所需信息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总之,能满足信息化教育所需要的具备专业能力强、信息素养高等条件的教师数量不足将严重影响着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实现、普及与提高。

(三)条件

1、硬件资源有限

我国中小学校中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学校的数量上、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上和普及程度上,与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家相比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且规模小,经费投入不足。时至今日,有些地区的中小学生见都没有见过电脑,何谈信息化呢?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今后10年累计还有2亿多适龄儿童要陆续进入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对这么多青少年的信息素养的培养,给我们的硬件建设提出了一个艰巨的任务。

2.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建设程度极不平衡:

(1)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全国中小学拥有机的人均配比大约是35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而乡镇以下中小学校拥有计算机的人均配比则远不达全国的平均水平,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设备资源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西部农村乡镇以下的许多学校几乎没有计算机。

(2)东南部和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据2001年底统计,北京和上海分别为14.87名学生和16.7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而云南省、贵州省和甘肃省,分别为186、118和93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我国东南部水平高于中西部,对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远比中西部高,这必将导致东南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要快于中西部。[3]

3、教育资源匮乏。

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是开展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它是教育信息的载体,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建设的好坏决定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劣、持续积累和深度会直接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当前教育信息化中一个严重问题就在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结构性匮乏。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教学资源无论是从其内容、数量、媒体种类还是从其存储、传递和提取上都教上世纪有了更高的要求,咱们在网上看到的资源是很多,可这些“丰富的资源”其可获得性和交互性不高,很难找到需要的有效资源,没有价值的垃圾资源很多。

三、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1、教学思想的转变

知识经济的今天,资料的来源已不仅仅是教师和书本,教师的任务已不再是教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运用信息技术在信息网络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信息化教育中,应注重运用化的教育媒体、教学系统设计去创设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

2、对信息化认识的转变

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的信息化教育实现程度如何,目前主要的评价是看其硬件建设方面如何,很少去关注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没有很有效的方式去评价。这要求我们自身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仅重硬件建设,同时要加强教师对硬件资源有效应用的培训,使教师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媒体的利用效率,要使教师充分意识到,媒体的主要功能不应是传递教学的载体,更重要的是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的工具。

(二)、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

1、围绕教学,开展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的学是为了更好的教,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通讯工具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习环境,而这些新生的事物对很多教师来说以前未接触过,所以对教师进行培训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学会用这些技术去学习,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一些教师由于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缺乏,满足于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课本加笔记”的教学方式,认为信息技术高不可攀从而对教育媒体望而止步,从“不会用”到“不想用”,这些都不利于信息化教育的实现和普及。所以培训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引导教师入门和激发教师学习兴趣两个方面。

2、开展教育学、心的培训

教学本身是一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风格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怎么来组织自己的教学组织形式,用什么样的教学风格来取得优异的教学成果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些知识可帮教师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育理论、教学内容,选择使用恰当的教学模式、教学风格,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

教育资源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还可以回收和利用社会上许多闲置的旧计算机支援贫困地区以加快其实现信息化教育的进程,也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信息化教育的实现过程中,教师应该搜集各方面的媒体素材,并把收集的素材能进行合理的加工,形成实用的容易获取且交互性强的教育资源。在现实有限的资源情景下,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广泛共享,弥补一点教育资源的不足。

四、结束语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途,近几年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目前在信息化教育实现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于解决。我们的现有条件还难于在全国普及信息化教育,要促进信息化教育实现的进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作好准备,认清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教育,把握信息化。

【参考】

[1]李龙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下)[J]电化教育,2004,(5)

[2]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陈至立21世纪:信息化时代呼唤信息化教育[J]山东教育,2001,(10)

第7篇

硬件主导论:硬件决定一切信息技术发展初期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硬件制造,全世界一年内能造出的计算机屈指可数,这些庞大而昂贵的计算机难以操作且极不稳定,有些计算机甚至需要通过调整电路结构来应对不同的计算任务。在这种背景下,硬件成了决定信息系统价值的核心因素,甚至是唯一因素,从而形成了硬件主导论,即硬件的价值等同于信息系统的价值,其他组成均附属于硬件。基于这种认识,当时的硬件厂商通常会把配套软件的源代码免费送给用户,以方便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硬件主导论存在很大局限,忽略了软件等系统其他组成的价值,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大量的社会资源集中投向硬件制造领域,制造工艺飞速发展。

软件价值论:软件具有独立价值随着硬件制造技术日益进步,越来越多的机构甚至个人购买计算机处理事务,计算机的使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使用目的日益丰富;另一方面,用户大多不具备开发软件的技能。于是,能否提供易用、可靠的软件成了评测信息系统的重要因素,软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开发者不再提供源代码,甚至要求用户付费购买软件。对软件的旺盛需求促使研究者反思硬件和软件的关系,并形成了软件价值论,即软件不是硬件的附属品,而是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软件价值论深深地影响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无论是学习编程还是学习多媒体处理,都离不开软件的支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软件操作成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焦点。

开源共享论:开放源码共享智慧开源共享论来自开发人员对软件价值论的反思,他们认同软件的价值,但反对闭源或设置软件专利等手段。他们认为,软件、通信协议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应掌控在少数商业机构手中,而应开放给全人类自由使用,开源正是保证这一权利的必要手段。经过长期努力,开源精神开始从软件开发向其他领域延伸。近年来,随着软件行业垄断的加剧,很多国家希望借助开源获得信息产业上的突破,开源共享的呼声日益高涨。与此同时,在中小学开展开源文化教育得到了更多关注,我国一些省市已明确把开源文化纳入课程。

普适计算论:计算无处不在普适计算论最早在1988年被提出,表现为人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处理信息,而不必关心技术和设备。普适计算论源自科研人员对“人-机”关系的重新思考,力图让人成为信息系统的中心,其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对信息技术普及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理念在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受到了充分重视,教育的重心从关注软件操作转变为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过计算机的中心地位还未动摇,已有的发展成果也没能得到课程设计者的充分认可。

第8篇

(一)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传统大学课程教学课堂中,教师灌输关于语法的相关知识,而学生自始至尾的聆听,最终只能造成“哑巴英语”。网络信息化教学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陷,让原本抽象枯燥的英语学习变成形象的、可视听的动态内容,改变了学生的记忆方式———从单独的记文字符号的方式变成将英语文字、语法和在课堂中感受到的语境信息一起记忆,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提升课堂趣味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运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实现的课堂教学,可以形成一张容括图像、声音、文字、动态交互的学习网,在这种课堂效果中,教师的身份从一个完全的传授者,变成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导者,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不同于专业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以高标准化要求让学生实现等同英语国家的英文水平,而大学英语只是普遍范围内使大学生对英语能力的把握达到一个基本交流无障碍的水平,听说能力尤为重要,因此,提升课堂趣味性是借助网络信息化手段的一大原因。

(三)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生成有趣味性的学习内容和情景,让学生可以自主操控学习平台,甚至利用虚拟人物对话来实现个人英语水平的提升。学习平台还能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和奖励,还可以通过在线比拼活动,让同学之间形成竞争学习的趣味氛围。

二、网络信息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困境

(一)网络硬件环境不够,信息化教学浮于表面

在第一轮的课程改革后,高校教室基本都安装了电脑控制台和投影设备,但是这些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大都成了老师播放PPT的工具,真正能够利用网络实现教学的不多,尤其是很多学校的教学用电脑根本不能上网,这也给信息化教学增加了很大难度。

(二)教师经验不足,课程改革难以出新

网络信息化教学要求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在教师队伍中,能够快速适应网络信息化教学方式的相对较少,经验不足,导致课程改革难以得到实质性的进展。想要发挥网络信息化的优势,需要教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三)学生网络互动式教学实现难

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部分时间还是在课堂上完成,专业的网络互动式学习平台的应用还处在试验阶段。现阶段看来,互动式教学由于资金投入较大,设备较难完善以及系统平台开发的复杂,在大学英语改革中的发展脚步还较慢。

三、网络信息化教学在大学英语中的发展方向

第9篇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双语教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13益突出。双语教学有助于培养对国际医学教育和学科发展具有战略眼光的医学精英人才。本文着蕈分析了影响医学双语教学质量的闲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教学对象、教材.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师的素质都是影响医学双语教学质量的晕要因素。为改变目前医学双语教学质量不高的目前状况,可以在医学院校中选择英语基础较好的年级、专业尝试开展双语教学,运用合适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搭配合适的双语教材,南受过双语教学培训的医师授课。总之。医学专、J课的双语教学是一个新课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以及医学生共同关注。

关键词:临床医学双语教学教学质量因素及策略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而语言是信息化社会的重要工具,在围际交流中.英语已逐渐成为广泛应削的工作语言。为此.2001年至20o7年间.教育部m台众多文件强调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提m了高等院校广泛推广双语教学的要求。所谓双语教学,是指以母语和一门外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双语教学的具体定位是汉语和英语。目前,世界上的权威医学期刊和书籍基本上都以英文m版,而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也以英文形式展现和推广。运用英语这门丁具可迅速直接地和各国进行医学信息交流。医学教学人员外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国医学事业的长足发展。在当今世界,生命科学和医学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和信息交流频繁,推进双语教学改革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向.是培养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医学生在学习临床医学时普遍感到难学、难记,同时双语教学还对医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我们认真分析了以下的影响医学双语教学质量的因素并尝试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

1影响医学双语教学质量的因素

1.1教学对象

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承受能力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整体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开设双语课奠定了基础。南于学生英语水平差距很大,不少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词汇量远远达不到要求。再加上国内英语教学多年来注重语法学习.故“哑巴英语”的现实状况没有明显改观。学生的听说能力不高,增加了双语授课的难度,妨碍了双语授课目标的实现。假如教学中英语使用的比例过大,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学生的课堂注重力势必被分散。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双重负担将导致不佳的学习效果。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对象是双语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

1.2教材和教学手段

在双语教学中,选用合适的教材是推进双语教学的重要方面。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医学双语教材,多数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选用教材,一些教材可能过于偏重理论、缺乏案例.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而另一些则可能和探究者的探究方向有关,具有很大的倾向性,不适于教学中使用。双语课程是在医学生修完了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课程之后开设的,课文有了相当的难度,比较难理解,而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能简化课文的难度。

1.3教师

师资新问题是医学双语教学的关键。好医生不一定是好教师。一方面,临床教学医师同时肩负着医疗和育人的双重职能。然而当前大多数教学医师教学意识淡薄,参和教学T作的积极性不高,对临床教学量的多少及教学效果并不注重。另一方面,英语阅读水平高不一定能够进行英语授课,多数授课医师英语口语水平不高。实施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总体上医学教师匮乏,能完全胜任双语教学的更少。多数教学医师难以清楚地用英语表达专业内容,或者照本宣科。更难做到用英语和学生交流,因此教学效果较差。

2提高医学双语教学质量的办法

2.1选择合适的教学对象

选择英语基础较好的年级、专业尝试开展双语教学,一旦发现新问题,及时改进,探索更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然后逐步将双语教学扩展到所有年级和专业,覆盖全体学生。据调查,哈尔滨医科大学已经开始在医学教育中推行双语教学。该院以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国际护理专业的学生作为目标人群,课堂中英语使用率达到75%左右。调查显示95%以上的学生对这种英文和中文穿插授课表示满足。

2.2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和教学手段

一方面。相比较国内并不成熟的医学双语教材,外国原版教材实用性强,教材中配以大量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提高学生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有必要组织一批资深的医学双语教学专家,认真编写医学双语教学系列教材和辅导资料。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授课内容做成Powerpoin的形式或其他多媒体形式。对于专业词汇和名词概念,辅以中英文对照注释,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英语的学习。

2.3培养高素质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