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30:55
导语:在现代生活与化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无机功能材料;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G642.3;TB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072-02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立足广东,面向珠江三角洲,培养掌握现代化学与材料学基础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具备新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能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新材料的设计、检测、研究、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无机功能材料是具有特殊电、磁、光、声、热、化学以及生物功能的新型材料,既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又在农业、化工和建材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无机功能材料是华南农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探索和考核方式的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教学内容改革与优化,建立教学新体系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内容包括无机材料概论、晶态与非晶态结构、超导材料、压电材料、介电材料、半导体材料、红外材料、光导材料、变色材料、磁性材料、特种玻璃、生物功能材料、多孔材料等内容。在十多年教学中,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改革与优化,以“制备—结构—特性—应用”为主线,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前沿、现代生活和生产实际相结合,体现了授课内容的先进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1.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前沿结合,体现先进性。紧跟学科发展前沿、瞄准研究热点是更新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从国际和国内学术期刊中获得无机功能材料研究的相关信息,把研究热点与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制成课件,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前沿知识,接触学术前沿领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1,2]。例如,在讲授压电陶瓷材料时,首先讲授传统的压电陶瓷,以PZT为基的二元系、三元系铅基压电陶瓷的制备、性能以及在国民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等方面应用;其次向学生介绍这类压电陶瓷中大量的铅在制备、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都会污染环境;最后介绍当前无铅压电陶瓷研究进展,包括BaTiO3基、BNT基和铌酸盐系等无铅压电陶瓷。讲授无机超导材料时,先介绍物质磁性的分类、磁性材料种类、特性和应用,再介绍当前磁性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磁性半导体、分子基磁体以及同时具有铁电和铁磁双重性质的磁电复合材料。在讲授无机多孔材料时,介绍2012年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的吸附二氧化碳的新材料NOTT-202a的结构、特性和应用前景[3]。通过学科研究前沿知识的讲授,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2.教学内容与现代生活实际结合,体现实用性。无机功能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现代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例如热致变色材料是一种能对外界环境变化产生响应的新型智能材料,其中的无机低温热变色材料具有随温度变化颜色改变的特性,可将在商标、封签和票据上作特殊的标记进行化学防伪,用于冷冻食品、蔬菜和水果等各类食品适宜保存温度的指示,制作热变色家具、茶具和玩具,用于绘画、美术作品和广告中产生一些奇特的效果等[4]。变温磁性材料与家用电饭锅,压电材料与煤气灶和倒车报警器,变色玻璃与太阳镜,气敏陶瓷与煤气报警器,荧光材料与彩色电视机,红外材料与节水龙头,形状记忆合金与儿童矫牙,多孔材料与饮水机,无机纳米抗菌材料与保健鞋垫,超导材料与磁悬浮列车,吸波材料与隐身飞机,泡沫玻璃与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等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感受到无机功能材料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种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增强理论课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二、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在教师讲授的同时,开展课堂讨论式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5,6]。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选课学生人数安排讨论课次数,采用方式为:首先教师提出若干个课题,如金刚砂的制备、结构和应用,无机超导体的种类、结构和应用,宝石中的化学以及气敏陶瓷的种类、特性和应用等;其次学生自由组合成2~3人小组,查阅文献和制作PPT;最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成员上台讲授。从实施效果来看,这种课堂讨论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查阅文献、PPT制作、语言表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了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
2.传统授课方式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将多媒体引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继承、扬弃和补充,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和形象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例如在讲授超导材料时,先让学生观看磁悬浮现象的视频,通过提出问题“为什么磁性圆片在低温下会在金属圆片的上方悬浮起来?”引入讲授内容——超导材料,然后从超导现象,超导特性,超导材料的种类、结构及其在输电、电机、交通运输、微电子、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医疗和军事等领域应用进行讲授。在讲授发光材料时,先利用中山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综合化学实验》网络资源,让学生观看“化学发光材料制备”视频,了解化学发光材料制备过程、结构表征的方法和手段,观察发光现象。在讲授激光材料和压电陶瓷前,播放一段激光雕刻机制作葫芦工艺品和压电陶瓷的有关应用的视频。在讲授激光产生的机理时,采用动画展现“三能级系统”、“四能级系统”、粒子数反转和激光形成的过程。这种讲授与动画和视频的有机结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近几年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1)设置无机功能材料课程的实验。实验教学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与途径[7],利用华南农业大学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有利条件,开设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BaTiO3陶瓷粉体,微波辐射法合成磷酸锌,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等实验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2)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与深圳宝嘉能源有限公司,中山东晨磁性电子制品有限公司,佛山安亿纳米材料有限公司、东莞长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台实防水补强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了解镍锌软磁铁氧体材料及器件、锂离子电池等无机功能材料的生产工艺和过程,增加了感性认识,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3)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研究课题。近几年来,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含氮共轭聚合物与无机半导体杂化光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与催化机理研究,双功能光转换剂的制备及其在棚膜中的应用研究,一维二氧化钛纳米管装载恩诺沙星纳米囊研制及缓释特性研究,季鏻盐类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等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了解无机功能材料研究的发展动态,开阔知识视野,增强学习和研究的兴趣。(4)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课外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8],近几年来,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生获得了碳纳米管/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智能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橄榄石纳米LiFePO4正极材料的模板法制备及性能研究,稀性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对农药降解的研究,水热法制备钬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GeS簇/MOFs复合多孔纳米材料可见光催化还原CO2和H2O合成甲醇的研究,金属氧化物改性多孔碳球的制备、表征及其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究和竹炭为模板制备纳米钛酸锂负极材料及其性能研究等科技创新项目,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考核方式的改革,体现考核客观性和公正性
为了体现客观性和和公平性,无机功能材料课程考核采取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结合办法。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主要考查平时作业、课堂教学参与、小论文撰写、PPT制作和课堂讨论讲授效果等。期末考试成绩总评成60%,题型包括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题、填空题、专业名词英汉互译和简答题。其中前三项主要考核学生对无机功能材料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后二者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无机功能材料的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学生评教结果看,2008~2012年得分均92分以上,位居学院专业课前列。学生主持与课程相关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4项,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32篇。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实践环节教学,使无机功能材料课程的教学在培养适应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材料化学方面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北君,朱世富,何知宇,等.“现代材料制备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培养创新意识的尝试[J].高等理科教育,2008,(6):77-79.
[2]王艳荣.《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实践与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07,(2):128-129.
[3]YANG Sihai,LIN Xiang,L.William,et al.A partially interpenetrat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selective hysteretic sorption of carbon dioxide[J].Nature Materials,2012,11(8):710-716.
[4]王海滨,刘树信,霍冀川.无机热致变色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中国陶瓷,2006,42(4):11-13.
[5]程顺有.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堂讨论”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04,(3):87-90.
[6]王果.问题讨论式课堂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2):60-62.
[7]陈德碧,杨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4):42-43,133.
[8]黄朝晖,刘艳改,房明浩,等.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材料专业教学优化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9,(1):124-126.
关键词 视频公开课 建设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and Thinking of "Life and Chemistry" Video Open Class
LIU Zheng, LI Hepi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Bioengineer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e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fe and Chemistry" video open class building for example,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deo open class and constructive and video open class curriculum design, classroom teaching, organizational shooting ways and means.
Key words video open class; construction; thinking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无论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通过中学阶段的学习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缺失生活中的化学常识,这种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科学素养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生活与化学”选修课就是为达到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而开设的。课程主要以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各类现象以及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线索,从化学角度给予科学的解释。具体的授课内容涉及人类的衣食住行中与化学密切相关的生活实用知识,并结合各种媒体已有的现代生活的化学信息,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内容贴近生活,与时代同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化学就在他们的身边,提高基本科学素质,同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桂林理工大学“生活与化学”课程开设于1998年,计划学时32学时,是面对全校学生开设的选修课,授课对象为本校非化学化工类专业的学生,涉及地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测绘信息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管理学院、旅游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等十三个学院的40多个专业,每年近1000名学生选修这门课程。选用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由曹振宇、程顺达编《化学与现代生活》和王夔等编《化学与社会》作为教学的主要参考书。
长期以来,我们将“生活与化学”与同样为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开设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普通化学”共同建设,使“生活与化学”教学质量有了极大的提升,在培养大学生科学素质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2013年“生活与化学”课程入选桂林理工大学视频公开课的立项建设计划。经过一年的建设,使我们对视频公开课在拍摄内容的设计、授课特点、拍摄组织、字幕撰写和后期制作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体会,下面谈谈我们对建设视频公开课的一点思考,与同行们分享。
1 视频公开课的特点和建设意义
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至 2010年,国家财政部和教育部评选与支持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有4000多门,经过“十一五”八年的时间建设,全国各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总体质量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高〔2011〕6号),组织建设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建设项目在内的“本科教学工程”。①②视频公开课是在现代教育理念与新兴媒体技术促进下的公开课的一种新形式,是教育电视网络传输的新类型,是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丰富和发展。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课程定位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 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理念主要体现在能“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广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提升大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一定位和理念与“十一五”期间的精品课程建设不同,同时精品视频公开课在主讲教师、课程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等方面具有鲜明特点。③
2 视频公开课内容设计
从各高校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下属的“爱课网”已上线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内容来看,课程内容的选题大多数集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热点等题目上,课程内容不是太专精,而是具有普及性,这些课程的受众既有高校学生,也有社会大众的特点所决定的。选题确定后,一般根据选题(主题),设计各节课(或专题)的具体内容。首先,内容的设计要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启发性;其次,内容设计要凝聚精华、引人入胜和时间适宜;最后,内容的展现适合于网络传播。④根据以上思路,我们选定了“生活与化学”课程中的“中国古代化学科技成就”为主题,将这一选题分为“火药发明和化学成就”、“造纸术发明和化学成就”、“中国古代陶瓷工艺中的化学成就”、“中国古代金属的冶炼和铸造技术” 和“中国古代本草学中的化学成就”五个专题(五节课),这五个专题,内容相对独立,各专题之间又有一定联系。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精心设计课内容,努力使同学通过学习这门视频公开课后,能够了解我国古代化学科技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可以汲取化学科技史中蕴涵的科学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 视频公开课的课堂教学特点
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探讨的过程,是一个交流思考的过程。⑤因此,我们在准备视频公开课时,加强了对视频公开课教学方法设计的研究,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案例式、引导式、探究式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以大量的中国古代化学科技成就作为案例、以火药、造纸术、陶瓷工艺的发明过程作为探究素材,设计多种富于启发式的问题,极大活跃了课堂气氛,营造了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提高了视频公开课的教学质量。
4 视频公开课拍摄组织,字幕撰写和后期制作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了《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2013年版)》,我们在视频公开课拍摄过程中,严格按照此标准进行。首先主讲教师根据视频公开课内容,精心制作PPT,确保没有文字方面的错误,要有学校 LOGO 标题,并请多媒体课件制作专业人员对PPT进行美化修饰,以确保在拍摄时能有一个良好的效果;其次,主讲教师在拍摄前认真备课,熟悉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把握好拍摄时间(30~50分钟),努力提高授课质量;第三,选择专业人士进行拍摄,采用高清数字设备,3机位以上进行多角度拍摄,选择好录制场地,特别要注意录制场地环境,不要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第四,拍摄时,授课教师着装要庄重得体,同时在拍摄前,要对参加拍摄的学生进行动员,讲清拍摄的注意事项;第五,要高度重视包括字幕在内的后期制作,特别是唱词文件的制作,要认真校对唱词,每屏只有一行唱词,每行不超过20个字,唱词中的数学公式、化学分子式、物理量和单位,尽量以文本文字呈现,并与拍摄人员密切配合,制作独立的SRT格式的唱词文件。
5 结束语
视频公开课在我国刚刚处于启步阶段,与国外的视频公开课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网络资源课程是中国开放教育的必然结果和新的起点,同时视频公开课也强化了大学服务社会、传播文明的基本职能。视频公开课的制作必然为中国开放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视频公开课建设立项项目(桂理工教[2013]22号)
注释
① 朱志伟.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3(7):42-43.
② 刘广,郑重.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现状,特点与发展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0):15-18.
③ 张凯,陈艳华.大学视频公开课示范效应分析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3(1):82-88.
关键词:化学科学素养,STS教育,探究式课堂
科学素养一词源于英文(Literacy),主要指的是自然科学素质,即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实践发展起来的人们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规律的内在品质。化学是自然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化学科学素养是一种学科科学素养,指对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记忆、了解、理解和掌握,及应用化学科学知识的能力和发现化学新规律的能力。化学教学的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高职师范专业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使学生不仅掌握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化学知识去理解、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使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是时展的需要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与科技的竞争中,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对国家整体发展作用越来越突出[1]。2010年11月,中国科学协会公布了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尽管有所增长,但仅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年前的水平,所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促进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战略举措。随着化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化学知识和化学产品几乎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化学教育将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提高全民化学素养的历史重任。
2.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是高职师范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职师范生作为未来教育的实施者,必须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以使自己走出大学校门以后能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需要。作为培养高职师范生的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转变教育观念,要着眼于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培养的人要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品质。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意味着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学生不能以结束学校的学习作为学习的终结,而是要让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化学源于生产实践,又要为生产实践服务”,化学教学要结合学科特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相应的态度、习惯和个性品质,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3.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是化学教学本身的需要
高职师范专业的化学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需要将化学知识和技能与过程方法、科学精神、情感态度等进行结合、渗透,努力反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从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索的热情,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2],形成健康的心理素养,进而能够勇敢地面对学习的艰辛,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获得适应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基本素质。
二、培养高职师范生化学素养的策略
1.制订合理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对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策略、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首要问题就是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
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制订的《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要求,构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提出,既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又关注学生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从而实现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最终目标。因此,要培养和提升高职师范生的化学素养,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2.优化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指达到教学目的而运用某些策略的技巧或艺术,主要表现在教学策划、组织教学活动以及处理课堂教学问题等活动中,也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制订的教学活动和总体计划或方案,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及实施行为的基本程序等[3]。
化学教学中,没有任何一种教学策略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情况,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任务需要制订不同的教学策略,即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渗透STS教育,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STS即科学、社会与技术,它强调要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科学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其目的是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STS教育已成为当代科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化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等众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化学已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渗透STS内容,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化学素养。
在高职师范专业化学教学中加强STS教育,基本的方法就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出发,拉近化学与生活、生产及社会间的联系,了解化学科技发展的新动态及化学工业的发展,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并逐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科学探究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独立探究,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不但能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进而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品质和价值观。
3.课外延伸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补充
除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来实现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还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作为有效补充。
比如,组织专题讲座,教师可分专题以化学讲座的形式给学生讲授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及其应用问题;举行专题小论文报告会,让学生分组承担某一专题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并分析综合整理成小论文,这种做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开展化学科普知识竞赛,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训练的机会,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
今天,人们日益重视素质教育,更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积极探索对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高职师范专业化学教学应把培养和提高化学科学素养作为教学改革的灵魂,在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为中心,从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等方面做到精心设计,要开阔视野,要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充分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践,真正实现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并最终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大光.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目的和意义,2000.
[2]魏冰.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一项富有挑战性的科学教育改革方案.外国教育研究,2000(6).
论文摘要:本文旨在对戴望舒前期诗歌内在精神的探寻,理解其精神处境,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在寻找和流浪之间,在逃通和无可逃遗之间,阐释戴望舒对精神指归的关注和冲动,从而了解戴诗迥然的诗歌内质和风格。
飞着,飞着,春,夏,秋,冬/昼,夜,没有休止/华羽的乐园鸟/这是幸福的云游呢/还是永恒的苦役,假使你是从乐园里来的/可以对我们说吗/华羽的乐园鸟/自从亚当夏娃被逐后/那天上的花园已荒芜到怎样了,—戴望舒《乐园鸟》。
在永恒的苦役中寻找归宿,在荒芜的花园中追怀梦想,在绝望中等待希望。30年代的戴望舒是“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早海”的“寻梦者”,是在“寻找着什么”.但只会说“不是你”,并且不知道是恋着谁的“单恋者”。诗人在一种感伤的情调和思绪中感怀和体味着“现代都市”所赋予的难以摆脱的优郁和茫然,并以敏感的知觉触摸着自我内心世界,追寻精神家园。在对“传统的回归”和“现代的抗拒”两种张力的排斥与揉和中达成情绪的平衡.呈现出独特的诗情.成为中国现代诗坛的奇葩。
关于诗的现代性的追求,按施蛰存的分析.分为对“现代生活”的“现代(感受与)情绪”及“现代辞藻(语言)”所决定的“现代诗形”[;两个面。关于“现代生活”,现代派诗为中国新诗坛提供了“现代都市风景线”:“飘动的有大飞船感觉的夜舞会哪”(郁琪《夜的舞会》).“在夕阳的残照里,从烟囱林中扯来的大朵的桃色的云”(施蛰存《桃色的云》),“白尺的高楼和沉迷的香夜”(戴望舒《百合子》)。都市是现代人主要的生存空间,当人类对工业文明最初的狂热平息下来之后,都市的限定性和窒息性被强烈突现。“天空溺死在方形的市井里.山水枯死在方形的铝窗外,眼睛该怎么办呢,”(罗门《都市方形的存在)都市与人的基本关系颠倒了人类最初的愿望,都市成了现代人存在的规定性力量,不仅外向视野被严重吞噬,更重要的是内在精神的沦丧。30年代的现代都市青年在惊异于新鲜之外,很快地就发现了自我与这现代都市的不和谐。
在这样浮躁、新鲜、急剧变荡的时代里,诗人迷失了方向,丢失了自己。他们曾经纯净的理想被这突如其来的“现代风”吹得七零八落,失落、颓废之情浸染他们。同时,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所回荡着的“世纪末”的哀痛和苦闷也深深的影响着他们。戴望舒也不可避免地陷人这一情绪潮流,无法抗拒“现代气息”的浸人。“呜.现在,我是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优郁”(《秋的梦》),“真的,我是一个寂寞的夜行人,而且又是一个可怜的单恋者”(单恋者)。这种情绪是现代的,它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辞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现代情绪表现之一就是对都市文明的反叛,很自然地导致一种反历史主义的观念,退回到田园主义的立场上去。于是,现代诗派的诗人们唱出了“春烂了时,野花想起了广阔的田野”(徐迟《春烂了时》)的乡愁。戴望舒也不例外地患上了“都市怀乡病”.在大都市中,他没有寻求到理想的梦,作为生存于都市与乡土,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边缘人,经历着矛盾与困惑,挣扎与无奈。诗人自称“夜行者”,“走在黑夜里:戴着黑色的毡帽,迈着夜一样静的步子”(《夜行者》)。理想的受挫与失落以及现实的坚忍,使他折回到内心世界,以怀念和向往的方式来慰藉自己。感性而本真的情绪使他转向微茫的乡愁,浸染着“现代都市青春病”的伤感。“百合子是怀乡病的可怜的患者,因为她的家在灿烂的樱花丛里。”(百合子)“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游子的家园呢,”《游子谣》“你看我啊,你看我伤碎的心,我惨白的脸,我哭红的眼睛:回来啊,来一抚我伤痕,用盈盈的微笑或轻轻的一吻。”(《回来啊》诗人默默的抗拒着破碎其梦想的这一切,他痛苦地“单恋”着,在“嚣嚷的酒场”,“寻找着什么”,然而低声说“不是你—之后踉跄地又走向他处。伤感、孤独的单恋情绪使失落的理想更加游离、空荡,“白尺的高楼和沉迷香夜~,一丝媚眼”“一耳腻语”使诗人陷人更深的寂寞和无助。丢失了精神家园的诗人,落魄、游离,却无处可逃。深陷这种尴尬的精神处境,戴望舒无力象波特来尔(或鲁迅)那样严酷激烈的自我拷问与分裂,也无法进人形而上层面的思考。诗人能够做的只是将情绪内指,努力寻求一种精神的饭依,“既是对自己出生的田园、传统文化的饭依,也是对精神家园的追慕。诗人惟有在追回中方可看到希望,得到慰藉。“我呢,我渴望着回返,到那个天,到那个如此青的天,在那里我可以生活又死灭,象在母亲的怀里,一个孩子欢笑又啼泣。”“那里,我是可以安憩地睡眠.没有半边头风,没有不眠之夜,没有心的一切的烦恼。”(对于天的怀乡病》)“小病的人嘴里感到了葛芭的脆嫩,于是飞起了家乡小园的神往。气小病)}百合子”用盈盈的眼睛茫然地望着远处,因为“我们徒然有百尺时高楼和沉迷的香夜,但温煦的阳光和朴素的木屋总常在她缅想中”(《百合子》)。诗人在潜意识中,默默地抗拒着破坏了他纯净精神家园的一切,他渴望回返,追怀昔日,梦想寻找过去的痕迹。
而戴诗中所呈现的诗风,也弥漫着诗人的这种抗拒和寻求的情绪。戴诗温婉;凄美,情感细腻、微妙,诗绪含蓄空灵,颇似中国晚唐五代诗词之风。“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风,朦胧闪烁、漂浮不定,使诗人始终保持着“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的诗歌原则,把诗作为泄露隐秘灵魂和潜意识的密室。“晚云在暮天上散锦,溪水在残日里流金”(夕阳下),“转看风里的蜘蛛,又可怜地飘摇断,这一堵零丝残绪”(自家悲怨),“昏黄的灯,溟溟的雨,沉沉的未晓天:凄凉的情绪,将我的愁怀占住”(《凝泪出门》),“木叶.木叶,木叶,无边木叶萧萧下”(秋蝇)。蕴涵丰富的意象,空灵幽远的意境,及流淌在诗中的优郁、感伤情调,无不显示着诗人指归于传统的意趣。对传统的向往和渴求回归,使戴诗具有了一种复古、迷梦的反历史的美。在诗人心中,精神家园仍属于传统,那个可以任意地优郁和欢乐,迷茫和清醒的世界。
关键词:公地悲剧;徽州古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B824.3;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5000803
一、“公地悲剧”及其成因
(一)“公地悲剧”理论
1968年勒特・哈丁教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公地的悲剧》一文,正式提出了“公地悲剧”理论。他以在公共草场放牧为例,多增加一头动物所得的收益归牧民个人所有,而因牧民不断多养一头动物所造成的草场退化后果则由全体牧民分摊,即每个牧民只需承担由过度放牧造成的损失的一部分,因此理性的牧民会选择扩大自己的畜群。由于畜群不断扩大导致的直接后果――牧场过度使用、草地状况恶化,最终导致牧民无法在公共草场继续放牧并获得利益,发展成为“公地悲剧”。哈丁认为,在一个信奉公地自由的社会中,每个人都会追求本人的最大利益,而整体正在走向毁灭的终点,公地自由会带来整体的毁灭[1]。
哈丁在提出“公地悲剧”理论后,列举了海洋、广告、国家公园、市区免费停车位等实例,他的论述主要在于有限的资源由于自由进入和不受限制的使用最终导致过度剥削。针对“公地悲剧”,哈丁提出了管理上的解决办法,如出售为私人产业、污染者付费、管制与规范等。
(二)“公地”的特性
“公地”的所有权掌握在多人(组织)或社会全体成员手中,它能为人们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物质条件,每一个成员都拥有使用权且不能阻止他人使用,从而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乃至枯竭。亚里士多德在数千年前就曾指出:“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2]“公地”也正因为其特性,才会产生被过度使用的结果。
首先,由于“公地”本身不具有排他性,人们在使用时付出的成本极低,而约束自己使用所得到的益处却被分散到了所有共同使用者身上,因此社会成本不会成为个体在做决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公地悲剧”的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人们在使用公共资源时缺乏自我约束。其次,“公地”的维护与改进会令所有使用者受益,但并不是每个“公地”使用者都会为此承担相应的成本,有一部分使用者规避了责任,因此“公地”具有责任规避性。最后,“公地”的使用存在集体性,因为个人选择的公共资源利用活动所取得的利益要低于集体行动所取得的利益,个人决策会在公共资源系统中收到结果,并对未来资源利用的收益和成本产生影响。在最坏的情况下,独立决策进行的资源使用活动可能摧毁公共资源本身[3]。
二、徽州古村落开发过程中“公地悲剧”的表现
徽州古村落历史悠久,是徽文化的载体之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包括黟县西递、宏村,徽州区呈坎村等,这些古村落在历史、建筑、美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也吸引了各地游客前往观光游览,这使得徽州古村落不再闭塞,成为了可供人们选择的“公地”。随着时代的变迁,古村落昔日的资源基础与现代文明之间产生了碰撞,其原有的生活O施跟不上居民的现代生活方式,旅游开发不当使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直接导致了“公地悲剧”的产生。
(一)现代生活方式与古村落物质文化载体间的矛盾
从文化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村落及其所属的人类文化产物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文化区,它反映了特定人群(或曰小社会)的技术水平、生计方式、社会结构、社会控制、思想信仰以及文化人格等方方面面[4]。古村落之“古”反应了其物质文化载体的历史性,徽州古村落的形成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而如今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却已经突破了传统社会的模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古村落做出改变,矛盾也因此而起。一方面,古村落要保留古风,就必须保持其原有的建筑以及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现代徽州人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因此,现代生活方式必然会对古村落产生一定的破坏。
首先,古村落遭到了生活性的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古村落原有的居住条件已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需要,面临着功能的改善与更新。古村落中的居民有权享受现代化生活,但这也意味着原有的建筑结构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尤其是电路和水管的铺设,会对古村落原貌产生影响。此外,一些村民对古民居的保护认识不足,毁旧建新,古民居中开始充斥着一些风格迥异的建筑,还有的在沿街住宅的墙面上开门凿窗,售卖商品,这些都极大地破坏了古村落的原貌。近年,徽州地区很多年轻人都在异乡生活,有些把家中长辈也接到工作城市共同生活,造成了一批古民居人去楼空,疏于管理导致古民居遭到破坏。
其次,古村落商业化气息过浓,影响古韵。由于旅游开发等原因,古村落的主要功能不再限于满足主人居住舒适的需要,其在居住之外最大的功能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如今部分开发完善的徽州古村落已然变成了旅游产品,整个村落都成为了商品交易市场,沿街旅社、餐馆、古玩商店随处可见,农业经济退居其次,商业经济已经成为了主导,掩盖了古村落原有的静谧而祥和的居住空间。同时,利益的刺激使得古村落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形象错位,“古”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环境,居民的精神世界和整个村落的文化氛围不再纯朴,居民不再像先辈那样积极自觉地维护村落生态环境,尤其年轻人的文化认同感降低,这也成为了古村落潜在的“公地悲剧”。
(二)资源利用方式与古村落原生态环境间的矛盾
古时的徽州村落是徽商返乡、文人退隐的乐土,而今日的徽州古村落凭借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成为了旅游胜地。徽州古村落旅游的开发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旅游业已经成为了部分古村落发展经济的主导产业,旅游在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对古村落的原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首先,文物的破坏。部分古村落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和保护,使得一些文物,如砖雕木雕等遭到了盗窃并以高价倒卖。此外,还有一些文物商贩经常走家串户,村民们受到利益的驱使以低价将家中古董卖出,甚至会通过卸、锯等方式将建筑构件拆卖,破坏了古民居的完整性。古村落私人住宅的保护,也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私人住宅是居民从祖辈继承下来的,所有权在村民,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古民居的使用权会归开发商所有,即古民居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存在着各自独立的情况,这就造成了村民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村民作为古民居的继承者,每年所得的旅游收入甚至不足以用于老房子的修缮,一些不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古村落中古民居只能任其倒塌。
第二,环境的污染。由于徽州古村落在近二十年打响了知名度,很多在当地拍摄的影片、纪录片以及真人秀节目播出后也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随着古村落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前来游览的游客人数不断增加,打破了古村落原有的宁静,旺季景区内游客过于饱和,据新浪安徽网报道,仅2015年10月5日一天黟县西递古村就接待了1.234 2万人次,宏村2.2万人次,古徽州文化旅游区5.327万人次,龙川0.68万人次,同比2014年增长了8%,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不当会造成生活垃圾堆积如山、水源遭到污染、噪声不绝于耳、古街路面磨损等问题也会日趋严重。以宏村为例,环村流淌的水圳水质不再清澈,水面偶尔会漂浮着废弃的矿泉水瓶和塑料袋,古村落的微观生态遭到了破坏。此外,为了旅游业更好地发展而更新的基础设施,很多也未经过生态方面的评估,开山采石、伐木造园、填河筑路等现象使古村落的宏观生态遭到了全面的破坏。
三、“公地悲剧”视角下徽州古村落的保护
古村落独有的资源优势是徽文化的载体,开发利用是必然的选择,但为了避免“公地悲剧”的产生和严重化,必须要对公共资源进行系统的管理和保护。旅游开发是建立在旅游资源上的,旅游资源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如果徽州古村落的原有风貌消失了,那么旅游开发将无从谈起,所以保护徽州古村落就是发展当地旅游业[5]。哈丁针对国家公园的“公地悲剧”提出了出售为私人产业,或仍保留为公共财产但要分配人们进入的权利,以财富为基础或以拍卖的方式。根据徽州古村落“公地悲剧”的表现,保护可以从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人口与社会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自然生态保护
徽州古村落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显示出了高度的和谐,黟县西递、宏村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人与自认结合的光辉典范”。徽州古村落在最初设计之时都注重与自然相得益彰,比如徽州区所辖呈坎村就是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6]。由此可见,自然生态是徽州古村落保护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自然生态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可以在某些区域建立保护区,比如宏村的南湖与月沼,限时限人数进入。政府和旅游开发商平时应加强宣传,提高当地居民对生态的保护意识,对于游客某些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可招募志愿者进行制止,情节严重者可借鉴“污染者付费”的解决办法,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
(二)人文景观保护
明清时期徽商达到鼎盛,“儒商”在外经商所得大量财富除了修缮家宅,还被用来捐建家乡学堂、祠堂、牌坊等,因此徽州古村落的文士气息与其他古村落相比显得更加浓厚。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设施的建设要应该要注重保持古村落的原貌,为游客营造最真实最本质的旅游环境。在外部设施建设更新时,应使用与当地建筑风格相符的建筑材料和方法,减小与总体环境的差异,而在内部设计上可以尽量考虑舒适度,尽可能地为游客和住户的居住以及生活方便着想。总之,在古村落旅游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新”、“旧”之间的关系,使居民在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要让游客体会到古村落的本真。对于盗卖文物、破坏古民居等违法行为也要依法进行打簦而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必须首先明确责任主体,确定保护机制,政府、开发商和居民在古建筑保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要清晰。
古建筑以外,古村落的历史沿革、风俗传统、神话传说等也是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内容的保护也需要引起重视。首先,对于能够以书面化形式呈现出来的部分可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并整合梳理,对于濒于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徽州戏剧和雕刻,应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升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同时可在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打好基础。
(三)人口与社会保护
旅游旺季人流量超负荷,给承载力有限的古村落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和社会压力,古村落在开发过程中被迅速商业化,失去了原本淳朴、宁静的古风,昔日礼让有序的古村落处处充斥着议价声的嘈杂,古村落像是只保留了驱壳而丢失了真正的内涵。因此,古村落的旅游开发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合理规划旅游项目,旅游旺季要采取相应措施分流游客,对商业化倾向要进行遏制,积极营造真实的古风古貌。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降低和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差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组织学习徽文化,让居民充分了解自身所处地区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性;其次,政府要积极争取投资,多形式筹集资金并给予居民合理的补贴,一方面有利于古民居的修缮,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居民的经济负担,减少居民商业。
总之,徽州古村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成为“公地”并出现“公地悲剧”现象有其特定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些负面现象就必须深刻意识到其根源所在,并在开发过程中注意古村落原貌的保护,这样才能实现徽州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G Hardin.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Science,1968(162):1243-1248.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8.
[3]郭守前.资源特性与制度安排――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02 .
[4]吴宗友.论徽州古村落的文化及学术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3) : 43- 47.
[5]邹林芳.有关古村落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7(31):203-204.
[6]丁俊杰.基于建筑类型学下的“徽质空间”分析[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来探析消费社会中大众传媒对传统节日文化产生的影响,并以电视这个媒介手段为例分析节日文化内涵嬗变的原因和节日的电视化表现。
一、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
节日之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各国人民为了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仪式。我国的传统节日从远古流传至今,形式内容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奋进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广大民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正所谓“生活中不可无节日,节日里不可无活动。”同时,传统节日有着定位清晰、指向鲜明、含蕴隽永的节日文化内涵,其传达的是较直观、质朴、浓郁的人文和情感信息。而节日文化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蕴涵着大量历史人文的内容,有着无穷的魅力和底蕴。它是我们民族的特征,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情感方式和审美方式,显现了我们的民族自己独有的生活习惯和美好愿望。它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节日逐渐被切断了它与人们实际生活经验的内在联系,慢慢丧失了其内在的宝贵的价值。以往一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有实际上的准备工作,家里会开始备年货、给小孩子添置新衣、家庭成员悉数到齐以便团圆。这是一种对团圆的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反映说过节特别是过春节的时候,“节味”越来越淡了,很多人过春节的时候就在外面的餐馆吃一餐来代表团圆饭。并且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中,传统节日受到了外来节日的严重威胁,圣诞节、情人节的火爆情景一年更胜于一年。这主要也是由于这些外来节日外在表现形式的丰富多样,物质承载较多,消费效果比较明显。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更侧重于内敛,没有过多的物质承载,这就使得传统节日在现在这个消费社会中面临着困境。因而,传统节日想要进一步发展下去,可以尝试顺势接收一些消费主义的理念,借助于消费的力量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同时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商业性推广,吸引大众眼球,提升节日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
二、电视媒体对于大众节日体验转变的引导作用
1、消费行为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节日体验
鲍德里亚曾在其《消费社会》中提到:“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富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这种现代化进程给人类带来了一个盲区,使人们认为似乎已经走过了需求阶段,正迈向满足阶段,这其中就伴随着消费社会的理念传播。鲍德里亚又曾指出被消费的东西永远不是物品,而是关系本身。因而,消费行为应该被看成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实践,这种消费行为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满足需求的“被动”程序,而是一种“主动”的关系模式,这不仅仅是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也是人与集体、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和全面性的回应。正是在这一消费之上,文化体系的整体才得以建立。由此可见,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外在的表现形式已经在逐步改变,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生活体验也已经在自己的消费行为中逐渐被改变。节日文化不单是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研究对象,而要放在整个消费社会中去研究,与商业行为、消费行为都有着万千联系。
处于消费社会中的我们,很容易被商家所引导,节日文化又为他们推行消费理念提供了新的领域。商家借助大众传媒手段,利用“现代”、“时尚”等概念,将节日植入了现实生活,经过海量的不间断宣传,我们无奈地接受着情人节的高价玫瑰、平安夜的狂欢等等。此外,众多的商家还利用节日的文化内涵做文章,例如中秋的团圆、冬至的长寿、春节的喜庆都可以成为宣传的内容,以至于每逢年节,铺天盖地的各种宣传应接不暇。更为深远的影响是,消费社会理念的传播正在单一化乃至改变着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得节日的传统日常体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消费体验,节日的内涵发生巨大变化。因而节假日的消费活动已经成为人们过节时想到的第一件事,因为这时商家的促销力度最大,可以买到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的“黑色星期五”,以感恩节的第二天为名展开的全年最大促销活动,使得人们在提及感恩节时最多的话题就是在黑色星期五那天消费了什么。于是,商家便乐此不疲地营造着富足、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从而带来了购物、郊游、聚会的消费狂潮。节日成为消费社会中一种独特的不可缺少的经济现象。而在这些商家的宣传中,大众传媒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以电视这种普及率极高的大众传播媒介为例,分析媒介对于节日的商业性推广提供了哪些便利。
2、电视媒体推动了节日的商业化
在当代中国,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体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不再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获取信息,而是坐在家里让电视把社会生活的画面直接送到眼前,消费社会同时也变成了一个媒体社会。没有任何其他一种媒体可以像电视这样充斥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之中,电视的渗透面是如此之广,深刻的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看法。
同时我们处在消费社会中,节日的日趋商业化可以说是现代不可避免的一种发展趋势,随着现在世界经济不断的向前而去,人们心里对于形式上一层不变的节日多少存在些创新的欲望。商业化是带有目的性的推荐引导,商业化是节日发展的必然且又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因而,在保留节日中不可改变的传统习俗的基础上,一定程度商业化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是可以接受的。
作为大众媒体的中坚力量,电视对于节日的商业化进程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每逢过年过节,电视新闻总是会报道一些商家的促销活动以及民众的疯狂消费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更多的人在看到电视之后加入到疯狂的消费当中,扩大了商家在节假日促销的影响范围。还有每年的春晚,春晚的植入性广告一年多于一年,人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在不停的吸收着这些广告的内容,使人们在不知不觉当中接收到了这些商业信息,培养着潜在的消费行为。当然,电视媒体不光起到了推动节日商业化的作用,还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节日体验方式。
3、电视媒体拓展了人们的节日体验
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相比,电视能够调动人们的一切感官,是人们感到最轻松的媒介接触方式,从而电视的普及率远远大于其他媒介。电视媒体是一种感观上视觉和听觉相协调、声像上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它有声有色、有形有情,以逼真的直观形象和生动的表现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把枯燥的信息生动化,从而吸引公众、感染公众、说服公众。不论文化程度,不论年龄大小,公众都可以从电视中接受信息,而且可以重复声像,使其多次出现,反复刺激人们的感观,加深公众的理解,这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特别重要。
以2009年中央电视台制作的22个清明节特别节目为例,可以看出电视媒体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节日内涵知识,拓展人们的节日体验。从这次电视呈现的清明节文化内容来看,集中在下面四点:一是比较集中地展现中华民族祭祖的文化行为,如祭奠亲人、追思逝者、公祭先祖、缅怀英烈等;二是展现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如远足踏青、禁火寒食等;三是展现祭扫文明风,倡导祭扫新风尚和殡葬新形式,如花祭、音乐祭奠、网祭、花葬、树葬等;四是以电视的手段,通过诗歌朗诵、讲故事、民乐演奏、交响乐等艺术形式,传达清明哀思、歌颂青春和生命。电视媒介以自身的优势,营造清明节日文化氛围,传播清明习俗和节日文化内涵,一定程度地推动着传统节日适应现代生活。使得很多对于清明节不了解或是了解不深刻的民众都能广泛获知,并且为他们在清明节时提供更多的体验方式,比如提倡殡葬新形式。
2009年中央电视台曾做过一期特别节目《中国节·端午》,请来于丹、蔡澜、方文山等在各自领域都造诣非凡的文化学者、专家等,在主持人朱军的引导下,以论坛的演讲和对话形式,与到场的国外留学生一起对话,互动解读中华文化的节日。嘉宾从饮食文化、个人阅历融入节目交流之中,对话平和轻松,语言通俗富有趣味,赋予了节日内涵多样化的内容,将历史和现代通过亲切的交谈融会贯通。使得各种层次的受众都能在轻松的环境下获取深层的内容,在谈笑间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深奥内涵,不枯燥、不造作。将电视媒体的传播力量最大化,从形式和内容上都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受益匪浅。这又在思想领域加深了人们的节日体验。
参考文献
①[英]迈克·费瑟斯通 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
②[英]戴维·莫利 著,史安斌 译:《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5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④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关键词:安全性教育;创新形式;深度挖掘
一、深度挖掘传统安全类科普教育长处
“安全类”科普教育同样应该是一种寓教于乐,学有所获,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着辅助作用的教育方式,具有教育人、培养人的社会功能。无论是有学校、社会科普教育机构组织的专门性科普活动,还是以大众传媒为主要媒介的传播活动,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普及作用。
近年来“舌尖上的安全”、“消防安全主题教育”等等热门词汇频繁在媒体中出现,这些都是公众非常关心的问题,如果就这些问题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就是给予民众所需。科普既是建立公众现代生活方式的导向,又是公众进行终身教育的良好平台。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得益于科普知识读物和科普宣传活动的启发和教育。传统的科普教育形式有科普读物、科普视频、科普知识有奖问答、科普挂画及手册宣传、科普展览、动手实验等等,这些传统模式也还是具备了一定优势,特别是宣传面和受众面都比较广。但是如想更深入的开展活动,特别是能让青少年朋友从中受益的,既能印象深刻又能产生启发作用的,还是要在创新活动方式上开动脑经。
二、探寻当下创新型科普活动
针对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灾害防治安全、自然灾难安全防治等不同的主题,努力探寻吸引青少年朋友并适合时展趋势的新型活动模式。活动的目的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是要让青少年朋友了解在各种情况下如何确保自身安全,提高各方面的安全意识,并懂得在危急时刻确保自身平安健康。第二层是让青少年在学会科普知识的同时运用发散性思维去探究其他科学问题,从而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下文将浅析多种新形式,仅供参考经验交流。
1.所谓“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吃一直是头等大事,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非常令人担忧,在这个食品种类丰富的时代,人民最关心的就是自己该吃些什么,怎么吃才会健康,吃什么是安全的。从这一点出发,留心生活中很多大家关心的问题,用科学的手段去解答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或是邀请相关部门的专家的开展专题讲座活动答疑解惑。如果是通过实验求取结果的,还可以把整个探索的过程记录下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调研活动。
2.在自然灾害面前怎么样保护好自己,地震、雷电、泥石流等等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要做些什么。例如很多学校都会定期组织学生做地震逃脱演练,演练确实会一定的效果,但为求逼真,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科技馆、地震局对外的科普展厅体验,这些展厅的模拟地震效果一般都会比较逼真,会让青少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会保护自己以后就应该学会反思,这也是一个科学知识普及的过程,如尽量不去做什么事情减少泥石流灾害发生,这其中有什么科学原理可以遵循。
消防安全科普宣传互动最直接的就是就是模拟火灾演练了,这是目前最好的一种形式,学校也一直在开展。
什么类型的火应该用什么器具扑灭,这其中涉及了不少化学原理,也就是所谓的科学道理。这些知识要给青少讲透彻,甚至对年龄稍大的孩子结合到起物理、化学课程中去学习,这就要看教师如何进行课程设计了。
3.非典、禽流感、埃博拉等病毒高发期间,往往也会引起公众的恐慌变成影响社会安全的热点问题。科普专家或者科普教育工作者在这种时候就应该积极的关注热点问题,及时开展相关科普活动,比如通过科普讲座告诉大家这其中科学的部分,又或者带着青少年朋友一起通过科学实验,或者科学观察来证实一些流言的真伪,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以上这些主题的科普内容还可以利用当下最流行的科普公众号来推广活动,只是形式应该更加注重趣味性,如有奖知识问答,答题晋级换取参与某些现场活动的机会、或者是开发以科普知识为主题的简单型游戏APP等等。还有r下流行的“网络直播”手段,同样也可以利用来开展科普活动,线上线下一起互动,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才会让青少年更感兴趣。
三、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有史至今,人类文明社会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之所以会进步核心在人,要培养具备创新型的复合人才毫无疑问就必须从青少年抓起科学普工作,这是基石,一切长远目标的重中之重。以上论文仅是就“安全类”科普互动浅析了一些方法案列,延伸到其他主题的科普活动道理也还是相同的。无论是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还是站在学校的角度,都应该广泛利用资源,开展相关活动。更要借助一些重点节庆日,如科技活动周、科技活动日来整合开展工作,通过举办大型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和发扬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风气。
关键词:兴趣;实验;情境;自制教具;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动力
新课程标准立足于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不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杨振宁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始阶段,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就尤为重要了,有了兴趣,以后的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笔者经过近20年的初中化学教学,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巧设实验,培养兴趣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实施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巧妙设计实验教学程序,运用语言的艺术魅力,激其情又引其疑,产生认知冲突。生动的现象出于学生的意料之外时,好奇的心理驱使他们积极地思索,但不一定能趋向教学的目标,也不一定会产生剧烈的认识冲突,需要教师精心地引导和组织,及时地抓住学生闪现出来的认识矛盾,掀起思维冲突的波澜,使学生渴望解决问题,又感到用现有的知识无法解决问题的矛盾心理,这也是决定实验成败的最关键的一环。
只要课上有实验,学生就会十分兴奋,如果学生可以亲自参与,那更是永生难忘,教师应尽可能地多做实验,用实验引入,用实验探究,把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索性实验,多为学生提供亲身参与课堂实验的机会,那么生机盎然的课堂必然展现在我们眼前。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如图):
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在一只气球里装有适量的锌粉,将它紧套在锥形瓶口,将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使其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把气球中的锌粉小心地倒入瓶中,装置边不漏气、操作正确,反应结束后,将锥形瓶重新放回天平,天平是否仍然平衡?该实验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很多学生看到装置是密闭的,都认为天平是平衡的,于是笔者让他们通过实验再回答。学生们惊讶了,原来实验结果与自己的猜想大相径庭。最后,在笔者的引导下他们弄清楚了是为什么。这道题后来出现在考试中,几乎没人出错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凡事要问个为什么,坚持以实验事实说话,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产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从而培养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自制教具,培养兴趣
用现成的实验器材完成实验,已经成了教师的教学习惯。然而,教师用自制的教具进行演示讲解,效果不仅仅体现在本实验上,同时也是教师的研究过程和创新成果的展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笔者一次次用自制教具演示实验时,从学生的眼神和举止中看到了他们分享到成功的喜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无意中也培养了学生创造发明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笔者自制了简易的净水装置,并在课堂上亲自将一杯浑浊、有色的水给净化成清澈水,这个实验制作简单,但课堂效果好。
三、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认识结构入手,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言”,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如在讲九年级化学上册 “质量守衡定律”一节时,教学一开始,笔者便讲述:“这节课我与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从开始关注到最终解决前后花费了好几个世纪的时间。这到底是个什么问题呢?”紧接着,播放一段关于反应中物质质量是否改变持不同观点的录音动画(以生活中煤燃烧质量减少而铁刀生锈质量增加为题材),将学生带入情境,引出问题。然后统计学生赞成哪一种观点,而此刻学生无法作出选择,因为生活经验告诉他们,质量是增加、还是减少的说法好像都有道理,“到底谁说得对呢?”将学生置身于矛盾之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此时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想弄个究竟,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
四、合理的习题激趣
首先,习题的难度将直接对学生学习的情感产生作用,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在编制习题、精选习题时要制订切合学生实际的习题教学目标,既要使这些目标具有挑战性,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也要符合循序渐进的要求,控制习题的难度,使学生能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例如:“物质的溶解”一节的课堂练习:
1.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泥水
C.液氧 D.碘酒
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时,盐水放置较长时间后,盐( )。
A.会沉降出来 B.不会分离出来
C.会浮上水面 D.都有可能
3.对一杯完全溶解的糖水而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面的比下面的甜。 B.下面的比上面甜。
C.中间的最甜。 D.各部分一样甜。
4.说碘酒是溶液的理由是( )。
A.由两种物质组成。 B.是澄清透明的液体。
C.碘分子均匀分散在水中。 D.加热时无明显变化。
5.许多溶液都是无色的,无色是不是溶液的特征呢?
这样的习题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规律,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中应尽可能把化学习题跟生活、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在设计习题时,赋予相应背景,让学生进行读题、审题、解题中感到化学在生活中是如此的精彩,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而且还可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出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五、第二课堂激趣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厂矿,考察实际生活,探索分析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效果极佳。
新课标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提倡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学生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直接关系到其收获的大小,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就会明显不同。”
在形成科学概念之前学生头脑中的物理概念是不完整也是不科学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就是所谓的迷思概念。大量实践证明,物理概念图常被用来诊断和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在物理教学中应用概念图实施辅助教学可以有效转化学生头脑中的迷思概念,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概念图辅助教学是对当前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和发展,能够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头脑中存在的伪科学概念。
二、概念图及研究现状
1.概念图及其内涵
概念图又被称为概念地图(concept maps)或概念构图(concept mapping),它是一种通过网络结构的形式来表征知识、检查知识和完善知识的可视化的工具,能有效呈现学习者大脑的知识间联系以及知识的建构过程。概念图开始只是为了测定和评价学生对已有概念的学习的工具,后来逐步演变为知识建构的工具,知识修复与完善的工具,多媒体设计的工具以及课程和教学设计的策略等。大量研究表明:概念图蕴含丰富的教育功能,已经广泛用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国内外研究现状
概念图(concept map)是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教授、著名教育家诺瓦克(Novak)首先提出的,是诺瓦克教授及其同事在针对“学会学习”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中用于呈现和表征知识间的联系,后经过不断地完善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教学工具和重要的教学策略。Novak教授分别在1983、1987、1993年分三次在不同的国家主持召开了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科学教育研究会议,对概念图的应用和研究进行了有力的推广和介绍,有关概念图研究Novak教授的著作《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收到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推崇和认可,在1990年美国的《Jounr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Teaching》杂志曾专门为此出版了一期“Perspectives on Concept Mapping”(概念图面面观)。在西方国家的中小学教学中,概念图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的方法被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随着建构主义理论、脑科学理论的发展,概念图的应用更加广泛,人们逐渐发现概念图与现代生活学习紧密联系相关,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及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概念图研究被赋予了新的现实意义。
我国自1999年首次将概念图引入大陆,从查阅的资料来看,我国港台地区发展较早也较快。相对于国外和港台地区而言,国内有关概念图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通过CNKI以“概念图”为主题查到相关论文1121个结果,以“概念图”为关键词检索共有2107个结果,统计发现,2003年至今有关概念图的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此后保持一个高位的运行态势,这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有关概念图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正日益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
2003年至2014年知网检索“概念图”结果如下:
调查发现,概念图在实际教学上已经涉及很多学科领域,概念图应用较多的有生物、物理、化学、网络教育等,随着概念图应用的不断推广,已经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在积极探讨概念图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学生也可以借助概念图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绘制概念图对自己原有的概念体系进行必要的诊断和修正。随着概念图逐步在国内的推广和发展,我国的部分中小学也在逐渐使用概念图,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绘制软件不断应用,如Inspiration和 MindManager等概念图、思维导图制作软件逐步流行起来,为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交流及使用概念图开展教学提供了方便。
三、概念图用于课堂教学的研究
概念图是一种对知识的图式总结,它能准确显示学生的先前知识,通过与科学概念对比发现学生头脑中存在的不科学的概念甚至是错误概念,学生构筑概念图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对内隐知识的一个反映,不但可以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迷思,还能够发现迷思概念的原因所在,同时还能使学生建立相对清晰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反馈和检验学习效果的新模式。
1.概念图的制作
诺瓦克(Novak)本人定义的概念图有四个基本要素:节点(concepts)、连线(cross-ilnks)、命题(propositions)和层级结构(hierarchical frameworks)。节点用来表示概念,这些概念往往属于统一体系或具有紧密的相关特性,能够代表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一般用专业术语、特定的符号或科学名词等进行标示;概念之间的连线没有统一的形状,长度可以根据概念图中两个相关概念的具置而定;概念之间的关系用命题进行陈述,命题说明概念的鲜明特征或相关概念之间的核心关系;层级结构表示的是概念体系中节点与节点之间的上下位关系。此外,随着概念图的不断演绎和发展,概念图的组织形式也在发生不断变化,广义的概念图包括知识脑图、知识结构图、概念网络、知识框图、树形图等所有表示相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复杂空间网络结构图。
2.概念图教学功能研究
(1)利用概念图组织概念教学,展示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图可作为教学工具,具有概念建构和转化功能。概念图是表征、整合、检验、修正、完善知识的认知工具,它把知识高度浓缩,将各种概念及其关系以层次结构的形式排列,清晰地展示了意义建构的实质。概念图以组织和网络化形式明确地给出了各概念的地位、层级和特点,清晰地标明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激活了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促进了意义学习。教学上概念图作为先行组织者,如果学生在学习新概念之前如果大脑中没有或缺少同化新知识的上位概念,概念图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个引导性材料,为学生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便于学生联系已有认知接受新概念。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新知识均可以通过针对学习者的上位、下位、并列关系寻找与其旧知识的关联点,并据此来设计先行组织者。利用概念图教学更容易理清知识的脉络和体系结构,便于学生接受新概念形成科学概念,同时利用概念图教学便于突出表征核心知识和概念的主题,每一节可重点围绕一两个重要的核心概念讲解,便于学生把握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概念图用于章末总结
在课程与教学规划设计(如编著教材、制定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设计)中,概念图以其简明扼要的层次化结构来展示概念的逻辑关系,使教师便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掌握概念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走向,清晰各概念所处的地位和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预案。在教学设计时,可首先对课程中欲要呈现的主要概念进行排序,形成宏观的大型概念图;然后再对单元中各个中型概念进行分类汇总,形成中观概念图(或称单元概念图)。具体教学时,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适时地采编以生成我们所需要的课程计划概念图、学年计划概念图、学期计划概念图、章节或单元计划概念图、课时计划概念图等。可见,通过概念图,教师便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把握教学内容,梳理各概念间的关系,实施科学教学规划与设计。
(3)概念图可用作学习导航,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