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31:08
导语:在机械研究生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师要依据考试大纲、教材、考试说明和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学习内容,领会考纲中的“了解”“掌握”“熟悉”“理解”“会用”等字眼的含义,选择指导作用大、适应范围广、内在联系强、使用价值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制定出能切合实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目标。
构建知识体系,确定知识点的考查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每个知识系统的特点和知识的连贯性。
综合运用知识,掌握解题技巧
教师要通过典型例题教会学生综合性、概括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学习方法,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解题思路、方法、步骤和技巧。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典型例题时,解题思路要清晰,依据概念、原理等要准确,确定的解题步骤要合理,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解题技巧。如解决材料力学中设计截面尺寸问题,首先要用静力学知识列平衡方程求出约束反力,再用材料力学中的强度条件式设计截面积。此例题包含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通过此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地复习了工程力学的内容。又如液压缸串联计算问题,通过分析液压缸各部分压力,并且合理运用静压传递原理和液流连续性原理,教会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技巧。
注意知识的反馈,通过测试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关键词:硕士学位论文;盲审效果;探索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76-03
学位论文盲审,就是在论文通篇中隐去学校名称、导师姓名及研究生姓名,并将论文送往相同专业高校的同行专家评阅,并就论文是否达到答辩要求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在返回给学生的评阅意见中,将专家的相关信息隐去。目前,专家普遍认为学位论文“盲审”有助于排除人情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客观公正的评阅,评阅成绩相对比较客观、公正、真实。
一、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实施
我院自2010年开始从各专业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抽取部分学位论文进行盲审。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学院根据校学位办论文盲审实施办法制定了《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盲审实施办法》。
1.论文送审要求。送审的硕士学位论文封面及扉页需隐去作者姓名、导师姓名等个人信息。由学院研究生办公室送2位校外具有相应硕士点单位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盲审效果,学院在统一收取参加盲审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后,报院学术委员会,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论文的格式和内容是否涉及作者个人信息等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合格,且通过“学术不端行为系统检测”,检测结果在30%以内的论文方可送审。
2.合理选择盲审学校和盲审专家。由于我校的工科背景较强,我院硕士毕业论文的领域既有化工理论基础研究,也有化工应用研究,所以在硕士毕业论文送审的学校和送审专家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学校层次的一致性、学科专业的相近性和研究领域的相关性。
3.合理利用评阅结果,形成激励机制。对于评阅结果,导师和学生往往只重视评价不合格的论文。一旦评审专家认为论文已达到要求,同意答辩,往往学院、导师和研究生本人不再重视评阅专家的其他意见和建议,只有没通过的论文,导师和学生才会认真修改。
为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对盲审评阅意见中的评分和评语做进一步的细化分类处理,以促进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形成了补充意见《关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盲审结果处理办法的补充说明》。在《补充说明》中规定:“毕业论文经由两位盲审专家进行评阅,结果均为合格但论文评分都低于65分,该论文必须在3个月内修改完成,并经院学术委员会增聘同行专家复审,根据复审结果决定是否受理其答辩申请,未通过复审者应当延期一年答辩。”
二、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成效
1.学位论文质量有较大提高。通过实施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增强了研究生的“论文危机”意识。绝大部分研究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撰写学位论文,论文质量有了较大提高。2010年,我院首次进行学院盲审制度时,对25位参加盲审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形式审查,发现90%以上的论文存在撰写格式、图表规范等问题。2011年和2012年学位论文盲审时,同样的格式和规范等写作问题则要少得多。表1所示为我院2010-2012年研究生盲审结果为优良的比例。如图所示,2010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50份,其中30份结果为优良,优良率为60%;2011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46份,其中31份结果为优良,优良率为67%;2012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58份,其中51份结果为优良,优良率为87%。
2.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近年来,受社会环境中“急功近利”风气的影响,一些研究生缺乏科研进取精神,不能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搞研究;部分研究生忙于考博、找工作,不愿承担导师的科研任务,忽视论文研究和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实施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真正目的就是使导师和学生高度重视学位论文质量,从而加强过程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水平,真正从源头上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最终达到学位论文盲审制度的真正成效。
表2所示为我院2010年-2012年参加盲审的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由表2可知,我院自实施盲审制度以来,参加盲审的学生不仅人均数量逐年增加,论文质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现行盲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评阅专家与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之间有误差。学院送审的学位论文都是通过相关院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选择专家,而不是导师选择,因此在评审专家的选择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是涉及交叉学科的论文,在评阅专家的选择上更容易出现误差。
2.评阅专家工作量增加以及“手下留情”导致评审质量受考验,盲审成效打折扣。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行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制度,需要评审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而大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答辩都集中在同一时间段,所以增加了送审部门及评审专家的工作量,评审质量经受考验。另一方面盲审聘请的多为国内有关院校的同行专家,有些专家在打分时也会有意无意地就高不就低、“手下留情”,由此导致论文盲审制度的成效大打折扣。
3.学位论文传递过程资源浪费,经济成本增加。盲审的费用加上管理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纸本论文和评阅意见书的传递也是一种时间和经济资源的浪费,随着毕业生基数的递增,这一费用势必逐年加大。
四、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探索性建议
1.扩展论文送审的学科领域。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已成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高校越来越提倡将学生的培养模式由单一学科转为在交叉学科的平台基地上加以培养。扩大论文送审的学科领域,增加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教师对学位论文进行评阅,听取他们的评阅意见,一方面有利于研究生和导师从不同的侧面获取更多有用信息和创新思路,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情因素,提高评阅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
2.聘请国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参与论文评阅。为促进学科发展和对外学术交流,近年来学院聘请了一批在化学化工领域有影响力的国外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学院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学位论文送予这些专家评阅,将有利于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3.建立论文免审制度,给予导师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一定的推荐免审的权利。为提高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可以建立论文免审制度。如对于在权威期刊或者影响因子大于一定数值的国际期刊上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数量达到一定要求之后,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同意后,可以向学校学位部门提出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免审的申请。
参考文献:
[1]马玲.博士学位论文同行评议的实证分析及探索性建议[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2(6):44-47.
[2]王健,张华.由盲审结果分析我校机械类各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差异[J].科技广场,2009,8:240-261.
[3]王蓓,王振芬,王维静,王沁丹.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制度提高学位论文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6):681,759.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地方高校面向地方大中型企业,在机械工程领域已经招收了大量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一大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但在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培养条件差异化较大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一方面,相当于国内一流高校和各种强大资源,其硬件条件(如实验条件、经费支持、信息资源等)和软件环境(师资力量、管理体系、研究氛围、校企合作、公共关系等)处于相对劣势。但另一方面,与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高校更为重视工程硕士培养,在导师选聘、学生待遇、学习环境上或能提供更有优越的条件,且政策层面更加灵活。以某地方高校2009届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为例,共29人,学院在授课方式、生活学习条件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并为每位研究生配备双导师,研究生论文全部来源于企业生产实践。因此,地方高校工程硕士培养条件往往呈现很大的差异性。
2.生员质量参差不齐
(1)知识背景各异:由于机械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材料、机制、电气、测控、管理等诸多学科,生员专业差异性大、毕业院校也各自不同,因此该领域的生员背景知识差异较大。(2)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工程硕士研究生大多来自地方大中型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一线及管理部门,具有极为丰富的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经验,但绝大部分人员离开高校较长时间,加之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精力学习本领域的前沿理论,存在一定知识陈旧现象,且英语、计算机等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3)学习积极性高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参加工程硕士学习的学员绝大多数都是是单位的技术骨干和中层管理干部,甚至有些担任重要的行政职务,往往很难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精力。
3.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协调一致
地方高校机械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高校、企业、研究生本人三方通力协作才能得以实现。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1)企业迫切需要学校培养出创新能力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为企业创造大量经济效益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往往很难将上述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培养方案并落实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2)大多高校在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受以往惯性影响,往往会倾向于更为重视研究生的理论及学术水准提升,未能有效与企业沟通,协调一致,从而难以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3)绝大多数学员都是抱着很强的求知欲来学习的,但是往往低估了学习过程的艰苦性,加之家庭、工作方面的影响,往往会降低自己的要求,演变成为仅仅为了毕业证和学位证而学习,把获得更高层次的学位而有利于自身发展作为学习目的。
4.过程管理不够建全和完善
工程硕士研究生往往是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承担着繁重的科研、生产、管理任务,而工程硕士培养过程又是“进校不离岗”,因此在硕士生培养阶段的学员往往在学习时间、学习地点、投入精力上会出现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冲突;此外,学习内容与学员自己的知识背景差距大,学习难度大;同时,导师往往在学校承担有其他教学科研任务,难以全身心投入。其次,在实际培养中往往沿用学术型培养模式,学院负责研究生的理论课教学、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工作,企业很少能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往往造成企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与研究生的培养脱节。另外,“双导师制”是针对工程硕士特点而实施的,但由于学员是在职学习,大部分时间在企业,学校导师往往很难像指导学术型研究生那样细致指导,企业导师则往往是业务骨干或高层管理人员,难以抽出有效时间进行科学指导,从而使得工程硕士指导过程出现空档。
5.评价标准难以把握
工程硕士培养是为工业企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内容侧重于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因此毕业论文中应强化解决工程问题的新思路、新设想、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而不一定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而校内指导老师往往沿袭以往惯例,重学术水平轻工程应用、重理论轻实践,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工程硕士论文质量仍需要进一步厘清,因此对工程硕士论文客观评价有一定难度。
二、提高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质量的探讨
针对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现状和区域内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师情、生情、校情,湖南科技大学在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培养体系,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针对省情、校情、生情,依照“突出实践能力”、“强化应用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及“夯实基本素质”原则,学校、企业单位、学员(导师)三方面结合协商制订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在具体实践中,开学前邀请研究生院主管领导、企业专家、部分导师和学员代表进行沟通,根据生产、开发、制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经现场专家、导师的交流和学员的面谈后,学员可以结合自己从事的具体工作,选择合适的课程满足自身需要。
2.改革授课方式,强调灵活性和实用性
湖南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大都来源于本地大型工业企业,生产任务繁重,学员无法脱产学习。针对这一情况,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1)确立班主任责任制,每个班级配备1名硕士生导师为固定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和联系。(2)多时段集中授课。由班主任提前调研,确定合适授课时间,然后提前通知各位学员。对于因特殊情况未能参加授课的学生则利用周末、节假日进行单独补课。(3)现场授课。对于部分距离较远的学员,湖南科技大学采用教师现场授课。如学校多次组织相关教师到学生较为集中的企业等进行集中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强化校企合作,深化“双导师制”
湖南科技大学针对“双导师制”进行了以下改进:(1)师生双向选择:入学前组织师生见面会,加强交流,保证学员、校内导师、现场导师研究方向的一致性。(2)重视论文开题。由学位分委员会统一组织、集中管理、集中审核、严格把关。(3)加强中期考核。由校内导师和现场导师组成评议组,互相检查监督,保证论文质量。
4.加强管理,保证质量
为保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湖南科技大学建立了研究生院、学院、导师三级管理体制,主要包括:(1)研究生院严把生源质量。在招生中全面考核学生理论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严把招生质量关。(2)学院负责日常教学管理。课程教学是工程硕士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方式上有效结合学员实际工作内容、突出个性,实行学分制和选修制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考核方式采取读书笔记、笔试、研究报告、综合分析等多种方式。(3)导师负责督促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由专家组集中组织学生开题、期中检查,答辩过程由导师初审、预答辩、匿名评审等环节组成,确保研究生论文质量。
三、结语
关键词: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152-02
一、引言
道路工程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现代运输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公路交通建设正在由规模扩张型向规模与质量效益并重型转变,国家日益重视交通特种材料的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了多项技术难题的科技攻关和研究团队建设,在基础理论研究和新材料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所要求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技术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然而,由于缺乏先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创新体制,限制了广大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交通材料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工程科学技术的承载者,新的生产力的创造者,工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素质的水平不仅制约着工科科学与技术的传承与发展,还决定着工程实践的开展乃至工业化进程的推M。同时,作为一门材料科学与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相结合的学科,其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成熟模式很少。因此,为了适应现代工程教育与建设的需要,本论文结合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提出合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方案,并根据长安大学材料学院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实践经验,推进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首先从当代公路交通建设对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性出发,研究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与具体表现形式,依赖创新学、材料学理论,研究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特质,同时调查分析目前我省各高校道路交通领域研究生的创造能力表现,采用对比分析查找我国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与国际上先进国家相比在创新力上存在的差距,查找我国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上与国外的差异,从中研究分析研究生创新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研究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的理念、教学机理,制定适合我校的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理念和教学机理,作为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广和系统设计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我国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现行实践教学发展现状
首先,在全国分别选取5所不同类型的兄弟院校,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及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分析,依照工科研究生创新素质的构成要素、内在结构、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机理以及其三要素驱动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我国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依照设计出的评价指标体系、遵循量表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出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素质发展现状量表,并选取研究样本进行测量。再次,依托测量数据,从整体视角和分类视角对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总体把握。
四、实践教学模式框架构建和系统设计
结合我校传统专业特色与教学经验,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在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建立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工程实验等不同能力层次,既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又接近交通运输、土木建筑等工程实际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设计实验教学项目与教学大纲,实行因材施教。
为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建设的有效沟通与有机结合,联合领域内具有优质资源的科研院所、大型企业集团组建联合培养基地,建立以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研发型、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的研究生培养平台。其中,“长安大学―青海交科院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已获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成为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如图1所示)。
并且,已建立严格的校外实践管理细则。将负责人听课制度,以任课教师考勤为基础、负责人听课为辅助、管理部门不定期抽查为重点、学生评课为补充的方式,构建考勤、听课、查课、评课四位一体的教学检查制度。要将教学检查结果与学生评奖评优及中期考核等环节挂钩、与教师考核评价挂钩,督促学生与任课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环节。要按照学校及设站单位制定的文件要求加强研究生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工作,严格工作纪律,对未通过开题报告及中期考核者,提出学业预警,给予延期开题、补修、延期毕业等相应处理,不允许其进入研究生培养的下一阶段。研究生院组织工作人员对研究生论文开题、中期考核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审核预警制度的执行情况。将进一步加大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力度,对重复率超过15%的,研究生院将通报导师、约谈学生并要求限期整改。还将进一步加大学位论文盲审比例,尤其加大未参加盲审的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查力度。校外研究生培养平台的建立,不仅能加快科技转化,还将大幅提升我国交通领域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创新性综合素质,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五、加强实验室管理的软件建设
根据材料学院实验室建设现状,制定或修订《高等院校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管理条例》、《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工作规程》、《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研究中心开放管理条例》等管理文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实验教学人员、实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实验人员考核、培训办法;仪器设备维护与管理制度;实验操作基本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基本信息收集制度等。
六、Y语
通过研究与国际交通建设发展水平实质对等的、基于工程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的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实践教学培养探索了新途径。本文提出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与要求,为我校高等教育发展到新阶段一切以学生为本、注重专业内涵建设、重视质量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王伟,王殿君,申爱明,林顺英,陈亚,代峰燕.基于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2):136-138.
[2]王振军,李辉,俞鹏飞,陈华鑫.材料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举措[J].教育教学论坛,2016,(9):48-50.
[3]闫绍峰,廖国进,曾红,王宏祥.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6):223-226.
[4]王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T大学为个案[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5]穆晓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
以2011年教育部将软件工程学科独立设置为一级学科为标志,软件工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步入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但与信息化强国相比,我国软件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尚处于成长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探索。文章分析当前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改进措施
0引言
在信息化浪潮的促动下,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经历了跨学科培养、海(境)外引进、相近专业转行等方式。2001年12月,教育部首次批准全国35所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教高[2001]6号)[1]。以2011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学位[2011]11号)[2]为起点,软件工程专业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脱胎”出来,正式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标志着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完成了由学科从属型向学科独立型的跨越。这一跨越无论对于软件工程的学科建设,还是对于其高层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顶层设计意义。正是由于这一顶层设计的作用,2011年8月教育部首次在我国48所高校增设了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的博士点和硕士点[3]。截至2015年,全国拥有软件工程学科“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已达52所,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达到106所。我国软件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撑了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缩短了我国此学科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由于软件工程学科高度的交叉性、领域的渗透性以及需求的无限性,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无论在基础理论、课程设置,还是在培养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科课程体系特色不彰显
我国软件工程学科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分化而来的,虽然已经独立为一级学科,但由于其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紧密联系,在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仍然有很多内容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下的二级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极为相似。根据对国内60所具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单位)和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单位)的高校官网上所公布的研究方向和培养方案进行的统计分析,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和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相似度高于70%的研究方向占到了25%,相似度低于20%的研究方向仅为8.33%。从两个学科开设课程相似度的比较来看,同一课程类别开设学校比例相似度高于70%的占80%之多[4]。这些统计数字表明,当前我国对软件工程学科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生相比,软件工程教育的核心是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生要熟悉一个或数个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并强调综合应用各种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5]。他们在软件工程知识广度和深度、工程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生要更加优秀。但在目前软件工程学科课程体系下,软件工程学科博士并没有显著特色与优势,这将影响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2科研考核指标缺乏本学科特点
为了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国各大高校都相继出台了博士生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博士研究生依靠发表“垃圾论文”,以“论文灌水”等方式蒙混毕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般来说,规定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或在国际SCI检索期刊上是博士生毕业并取得学位的基本条件之一。这些科研考核指标的制定给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划定了红线。但这一考核体系仍具有“重期刊、轻会议”“唯SCI检索”等特点。笔者认为,这种机械式照搬的考核体系挤压了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空间。软件工程是一门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学科,通常情况下,每3~5年就会有一轮知识热点的更新。对软件工程学科而言,国际会议是最新颖、最优秀的论文展现舞台。学者们通过这个学术交流舞台,与国际同行近距离交流最新、最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从而达到掌握该领域学术前沿的目的。如果一味地要求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只能通过发表国内一流学术期刊或者国际SCI期刊作为毕业条件,将导致两方面问题。一方面,SCI国际期刊或者国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周期相对较长,从投稿到出版一般需要1~2年的时间,有些国际顶级期刊则需要2~3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出版周期。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4年,时间窗口有限,致使不少博士研究生放弃从事创新性强但有一定失败风险的科研课题,而愿意选择创新性较低但比较稳妥的科研课题去做,从而确保早日发表期刊论文而尽早获得学位。另一方面,即使软件工程国际一流学术会议可以代表该学科一流的学术水平,但仅发表国际会议论文往往并不能满足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基本条件,导致一些博士研究生不愿将最新最好的成果在一流国际会议上发表,而宁可选择一些水平一般的期刊。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与国际同行们的交流,实际上造成了我国高档次研究成果的流失,对培养优秀的软件工程人才得不偿失。
1.3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软件工程学科本质上是一门工程科学,要求学者们运用数学、工程和管理方法去解决软件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人力所无法解决或者很难解决好的问题。因此,软件工程学科与工程实践问题具有高度的结合性。在软件工程领域,除了少数的博士研究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外,大部分研究课题是与具体实际相关的产业化问题。这就需要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将理论概念转化成为原型系统或者用实证实验验证理论、方法的动手能力。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单位对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有的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编写程序的代码行数不超过1000行,有的甚至没有编写过代码;有的博士生导师或博士研究生认为编写程序不是创新性的工作,工程实践是浪费学生或自己的宝贵时间;有的博士生由于在本科及硕士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工程实践基础,导致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能力不能胜任工程实践。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工程实践能力的不足给博士研究生及其所在课题组的科研工作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其结果是,博士研究生所提出的方法、理论无法得到工程实践检验,导致科研成果无法落地;另外,缺少原型系统或者实践验证的研究论文也很难在国际高水平会议或者期刊上发表,造成科研工作成为无果之花。
1.4博士生导师指导时间尚显不足
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的悉心指导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指导的博士生数量普遍较多,甚至出现一位导师一届招收3~4位博士生的现象。有的博士生导师担任单位的行政职务,因此普遍感觉“日常杂事较多”“工作压力较大”,这些因素从客观上使得博士生导师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指导每一位博士生,为数不少的博士生在读期间感到与导师间的交流时间较少。有的博士生反映“长期见不着导师的面”,甚至“一个学期没有和导师单独交流”。这种“放养”现象有悖于对博士研究生的精心指导原则,对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十分不利。
2改进措施
2.1构建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的学科内涵是:“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为基础,研究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方法和技术,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为软件系统,学科涵盖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据此,我们建议培养单位应当反思当前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的知识体系,明确该学科博士研究生所应该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特定的高级知识,构建以数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管理学为基础,以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软件质量等[6]为架构的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体系,使之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培养真正能在软件工程学科内进行创新性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2.2鼓励博士研究生向国际一流学术会议投稿
目前,在软件工程学科领域,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学术水平已与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相当。建议有关主管部门适时修改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考核体系,不再将“国内一流学术期刊”或者“国际SCI期刊”作为博士研究生论文考核的唯一硬性指标,而将国际一流学术会议论文的发表也纳入可选的硬性指标之一。博士研究生通过参加国际一流学术会议,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而且更能向本学科的权威专家请教和学习。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博士研究生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外文水平,扩大学术交流圈。笔者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UniversityofTechnology,QUT)信息系统系访学期间,了解到该系的博士研究生每年均有一次参加所在领域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机会,费用可通过博士研究生所在系的培养部门和研究生导师所在课题组协商解决。这种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2.3将工程实践能力纳入博士生入学和毕业的考核体系
将实践动手能力纳入博士生入学和毕业的考核体系,有利于培养更高科研素养的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譬如,QUT信息系统系的每位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除了开展理论研究外,还须将自己的理论研究内容通过工程实践实现出软件原型系统。这种做法的益处是:一方面,可促使博士生研究出真正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高质量科研成果,杜绝了空洞而无实际价值的所谓成果;另一方面,因为博士研究生在各高校院所中实际上已是科研的生力军,由他们动手实践得出的原型系统,对于课题组高质量地完成科研课题也极为有益。建议将工程实践能力的考查纳入博士生入学考试的评价体系中,对于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的考生,要提前排除;同时建议博士生导师高度重视对博士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不能将形成的理论进行原型系统实现或者进行实证实验的博士研究生,在毕业环节上要严格把关。应当鼓励博士研究生在发表科研论文的同时,申请软件著作权或发明专利,从而形成理论研究紧密联系实际应用的良好培养机制。
2.4建立博士生培养的导师组制度
实行导师组制度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博士生导师由于精力不足无法有效指导博士生的问题,而且还有利于形成知识结构合理、思维方式相互补充的导师指导团队,这对培养博士生的团队精神和发散性思维都十分有利。笔者在QUT访学时,校方给我安排了由三位导师组成的导师组。两位副导师很好地配合了第一导师的工作,整个导师组对我进行了非常有效的指导。其中,第一导师负责访学期间学术研究方向的制定及总体研究方法的确定,主抓研究的方向;两位副导师各负责一部分研究细节的指导,主抓研究的具体工作。通过导师组的指导,使我在访学期间不但在学术上有较大的进步,而且还对国外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方法有了一定的切身感受。事实上,导师组指导制在英式或美式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是很常规的做法。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建立导师组制度对于多方面利益群体均有益处。第一,对博士研究生而言,可以接受由两(或多)位导师构成的导师组的指导。由导师组构成的更加丰富的知识平台,可以给予博士生更加全面的指导;第二,对博士生导师而言,导师组制度有可能使主导师从指导工作的细节问题中升华出来,而将有限的精力更加聚焦于宏观上的指导和学术方向上的把握;第三,对副导师而言,通过指导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也可以促进自身学术素养的提高,在丰富学术成果的同时汲取主导师的经验,为未来的学术道路打好基础。与主导师不同的是,副导师一般聚焦于从学术的细节上对博士生给予指导。副导师不一定要求具有高级职称,只要能力具备即可,与博士生的关系更加接近于合作者之间的关系,而与主导师的关系可以定位为助理的关系。
3结语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所引发的问题,既有应当提请教育主管部门加以研究的共性问题,如我国博士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服务面向等宏观方面的问题,更多的则是各培养单位在实践中所需认真解决的具体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已经深度融合于软件工程的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中,这就预示着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将更加国际化、工程化。教育主管部门和从事软件工程学科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必须牢记历史责任,认真研究“互联网+”时代下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冯在文 何敏 何克清 单位: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2001年)[EB/OL].[2016-03-05].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EB/OL].[2016-02-28].
[3]李泽平.软件工程增设为一级学科后的机遇与挑战[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2(2):75-79.
关键词: 军校数学教育 教学模式 改革建议
从在市场经济交易中反映买卖双方交换关系,作为一种计算和描绘工具开始,数学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发展到今天数学的应用已经远远不只这些。它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交通、统计、设计、教育、机械、建筑、经济、工程、物理、决策,等等。
但是,数学发展的现状与数学教育都存在很大的弊端。
一、军校数学教学模式现状
军校数学教育占了文化课程的很大一部分,也是考核要求最高的文化课之一。但是数学课程的开设、教学和考核等手段真的实现了数学实质的教学目标了吗?
数学与应用数学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军校目前课程开设情况,教学效果及考核内容来看,最突出的问题是学员对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厚,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数学教材的难度系数大,封闭又传统,理论内容比较抽象枯燥与实际联系不大;第二,教材与考核要求很少涉及数学理论的应用与创新能力的考察,于是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强调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考试形式和题型变化微小甚微。
数学发展表现出来的这种内在的统一性和在外部应用中的自觉性还将在下个世纪中继续下去。这样的发展现状对数学教育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呢?首先在教育中数学应该被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要强调数学各个分支学科之间的联系;其次要注意加强培养灵活运用数学的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注意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数学的整体观念的建立可以帮助理解数学,增强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反之,综合应用能力的增强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数学的整体性认识。
二、对军校数学改革的建议
1.教学内容需要改革
首先,教学内容应该尽量精简,除去过时陈旧的知识,把实用的理论知识系统化、增强逻辑性;其次,习题训练一方面要起到温习巩固理论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起到发散思维、锻炼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作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也是比较难实现的一步,因为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的不只是一点理论知识还会牵扯到其他知识和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一方面建模和实验打开了学生局限的思维方式,让他们看到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是切实在身边起作用的,确实有助于科学发展并将继续带动科学的发展。
2.考核方式需要改革
根据数学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目前这种只考核基础知识、题型几乎不变的百分制笔试模式已经很难能达到数学培养的要求了。要培养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就要从考核内容上向这个目标靠拢。我认为一方面要考核学过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考核学员在基础知识基础上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包括必要的理论知识(100学时左右)和计算机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具体措施是基础知识考核与论文创作相结合,其中论文创作要求可稍低于研究生论文要求,但目的是让学员适应综合运用知识包括理论知识、数学软件和综合搜索知识的学习方法。
3.教学方式的改革
实际上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还要从数学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出发。教员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循序渐进地传授学员理论知识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学员的逻辑推理能力、灵活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科学计算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员兴趣,做到学与问结合,充分运用探究式、启发式和推理演绎式教学方法,形成勤于发问、善于思考充满乐趣的良性循环模式。
三、结语
根据笔者在地方大学七年的观察和总结、在军校三年对军校教育的研究实践,从军校学员学习数学的现状来看,兴趣不高、主要处在一个延续传统教学内容和模式应付考核的阶段、离数学培养目标的要求较远,这是一个迟早要解决的弊端。改革要从本质出发――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只要这些改变了教员们就会慢慢改变教学方式顺应这种环境,才能最终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志琦.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国成人教育[J].2003(02):146-147.
[2]李尚志.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探索大学数学[J].2003(01):271-272.
[3]胡冰.高校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黑河学刊,2012(08):100-101.
[4]马丽君.高校数学教学改革之我见.2013(09)198-199.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高校开始推行研究生导师制以外的本科生导师制。自2002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到今天全国各层次、各类型高校相差无几的导师制方案的纷纷出台。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对于今天的某些高校来讲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科生导师的困境
1.本科生导师存在着很大的压力
学校对导师的定位和要求非常高,在政治思想上,导师必须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在为人上,导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在业务上,导师必须具备渊博深厚的学识;在教学、科研上,导师必须具备认真端正的教学态度、科学严谨的治学风格和较强的科研水平;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指导上,导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热情和责任心。对导师的诸多要求使很多教师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担此重任[2]。
各大高校推行导师制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拓展专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一个墨守成规的导师如何能培养出创新思维的学生?这对一导师而言就是一个挑战。更何况一个学校仅凭推行一个导师制就可以实现建构素质教育或就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而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吗?对于一张安排得满满的课表,又如何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事实上传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绝不是一个导师制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然而这种观点的提出无形中给导师施加了很大压力。而某些学校会有一些硬性的指标如一学期要开几次班会等来评定导师的工作,这会让人觉得过于机械,落入形式主义窠臼。
2.本科生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过多
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固然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前沿,强化基础知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一个自然班的导师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按其所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吗?当导师的数量极度不足的情况下,导师制只流于一种形式。在美国常春藤盟校中,斯坦福师生比是1:3,普林斯顿师生比为1:6,布朗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均为1:9。这些久负盛名的高校都视质量为生命,严格控制学生规模,使师生比保持在理想状态。而我国目前全国高校的师生比平均约为1:17,实际上,某些学校某些热门专业师生比更低。近年来,因为研究生的扩招,在一些研究型的大学中,仅仅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比就达到1:10以上,在高水平教师资源极其拮据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本科生导师制,保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导师切实的帮助,这是大多数高校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3.本科生导师与班主任职责分工不明确
作为研究生导师的职责很明确,可是作为一个本科生自然班的导师确实很困惑。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还是新生之物,尚在建构、探索的过程中。导师应该承担的职责究竟应该是什么还需要仔细探讨。新生入学后,学校为了使其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通常每一个班会聘请一个高年级学长担当辅导员,介绍学校的情况以及传授一下经验。学生工作部门会为每一个班聘请一位班主任主持一个班的工作,没有意外的情况下,一个班主任通常要把一个班的学生带到毕业。各教务主管部门、院、系、部会在有资格担任导师的教师中遴选出导师给每一个班指定一位本科生导师。班主任与导师的职责原本就有交叉,没有办法将二者区分得清清楚楚。当一个学生有问题需要找老师的时候他可能想不清楚是要找班主任还是要找指导教师,学生更趋向于与之接触更多、自己更熟悉的老师。
本科生导师的工作重点
尽管本科导师制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作为一个教师,作为一个本科生的导师面对他所指导的学生的时候总是会尽职尽责、全力以赴的为学生排疑解惑、使学生问有所答,进而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1.先做合格的教师
在网上经常看到学生谴责某某老师素质太差,课讲得不好;而教师间也常听到抱怨,说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彼此的相互厌恶是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师的激情也需要良好的课堂气氛来激发,教师的灵感有时来自学生。本科生导师首先是教师,他所面对的绝不仅是一个班的学生,而是整个专业或整个年级的学生,其实作为教师的影响面要远远超过作为本科生导师的影响面。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本科生导师首先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则是有爱心的教师,爱学生,爱所从事的工作。只有爱本职工作才能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有爱心教师才会宽容大度,才会展现出人格的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2.本科生导师的工作重心
作为一名本科生导师要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自己一定要熟悉学校的教学管理、培养方案及相关方面的教学规章制度。同时,本科生导师自己不要把目标定得过高,否则很难实现,而且还会给自身和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教育本来就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着不同问题,工作重心也略有不同[3][4]。
一年级学生更多的任务应该是解决如何使学生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问题。学习方法不适应,从进入大学前的十几年学习数门课程到大学的一个学期要学习数门课程,学习方法需要重新调整,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好会出现很用功,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情况,这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第一次离家住校,不适应集体生活,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心情。一年级新生通常没有接触到专业课,所以对本专业会感到迷茫。对于这些问题,导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学习经验交流会、介绍学校的校规校纪、学分制的管理办法、介绍学分绩点的计算办法及学校的有关奖惩办法、定期或不定期的找一些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来解决。
大二学生开始接触专业基础课,选修课也逐渐增加,导师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好每学期的选课,保证学生毕业的学分。一、二年级时导师应该主动接触学生,主动与学生交流,形式不一定要正式,没有给他们上课可以把学生找来定期召开座谈会,如果正好教他们的课,可以利用课前或下课的时间或在路上聊一聊,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
大三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导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科研训练,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撰写课程论文和科研论文。
四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准备找工作、考研、进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这时候学生目标很明确,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已有了三年良好的接触,当他们觉得导师是他可以信任的人的时候,他遇到问题时或有什么困惑时,他会主动来找导师。导师需要做的是永远为学生打开他想进的门,随时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被关注,被尊重,大学生也不例外。本科生导师每一年都会有不同的工作重心,但只要教师的爱心不变,诚心诚意地爱学生,关注他,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王俊丽.我国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J].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5.
[2]林华东. 交流、引导和创新:论为本科生设立导师制――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一[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2(20):1-4.
[关键词] 释意理论 和歌 翻译策略 秋の田
日本和歌的汉译始于明朝,其中最早对和歌进行较详细介绍的当推《日本考》。《日本考》卷三共选和歌39首,译文形式很多,最多的是五言四句,其次为四言四句,另外还有七言二句、“七、七、五、五”、“七、七、四、四”和词曲体等。可见当时对和歌尚无定型译法。
近代以来,对和歌的翻译渐次增多,周作人、钱稻孙、丰子恺等人皆进行过和歌翻译的尝试和探索,但是究以采用何种方式为宜迄今仍无定论。上世纪八十年代,《日语学习与研究》上连续发表了李芒、王树藩、罗兴典等同志谈和歌汉译的文章,无论是理论还是译作上都各有独到之处,形成了空前热烈的讨论和歌汉译的局面。
西方释意派理论家认为优秀的译文应在读者中产生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效果,即等效(equivalence d’effect)。维耐・凯尔归纳出五个层次的对等。
1、译文应传达原文有关语言外事实的信息,凯尔称其为“外延对等”。
2、译文应忠实于风格,达到“语言层次、社会规则、句型的地理外延等”对等。
3、译文应与原文的体裁一致。
4、译文的形式应能够产生与原文同样的美学效果。
5、译文应适合读者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许钧,1998::206)。
根据以上的标准,笔者以天智天皇的《秋の田》这首和歌为对象,对和歌的汉译标准开展一些讨论。
一、《秋の田》和作者
和歌原文:秋の田の かりほの庵の 苫をあらみ わか衣手は 露にぬれ
つつ。
歌意:秋の田の小屋の屋根を葺いてある苫のみ方が粗いので、私の袖は苫屋根のすきまからもれ落ちる夜露にぬれるばかりである。
汉语大意:秋天田野里的茅草屋的屋顶的草帘编的太过粗陋,我的衣袖都被从缝隙中落下的夜露不断的浸湿……(笔者译)
这首歌最先见于《后撰和歌集》(302),随后又被收录于《古今和歌六贴》(1129)、《万叶集》(23)、《古来体抄》(313)、《近代秀歌集》(42)、《八云御抄》(69)、《心敬私语》(9)、《定家八代抄》(332)、《八代秀歌集》(13)、《歌林良材》(400)等和歌集中。尤其是在藤原定家编纂的和歌集《小仓百人一首》中更是尊为开篇之作。
作者天智天皇(626-671),第38代天皇。即位前称中大兄皇子,公元645年(大化元年)消灭以苏我氏父子为代表的豪族政权,实行“大化改新”:由大和飞鸟迁都近江,整理户籍、统一税收,仿效中国隋唐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学习隋唐的班田制和租庸调制,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基础。
从上可见,这首表面上描写农村宁静田园生活的和歌,其后却是隐含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二、《秋の田》的汉译策略
根据释意翻译理论的五个层次的对等的标准,我们在翻译这首和歌的时候,不光要考虑作品背后隐藏的背景、写作动机、思想取向等,还要考虑风格的一致性、体裁格式的对等、相同的美学效果以及译入语读者的接受度。
这首歌创作于中央集权天皇制封建国家的出创阶段,天智天皇为首的改革派刚刚击败贵族统治,国家需要稳定,生产力需要发展,作者明确的认识到,农业是立国之本,于是亲自从事农业生产(也有一种说法,天皇并没有亲自从事农业生产,而是深感农民的辛劳所作)。从风格上看这首歌描写细腻,贴近生活,朴素自然,类似民谣,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的《国风》中的作品。体裁格式上共31个音节,符合短歌五七五七七的形式,无句切,整首歌一气呵成。这首歌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为了发音方便, “かりいほ”(庵)约音成“かりほ”;同时,“かりほ”也是“刈”(割下的稻子)的“”(双关语);使用了“~を~み”的句型,进行轻微的感叹;结尾使用了接续助词“つつ”,表示同一个动作不断发生或者两个动作同时进行,以“つつ”结尾,带有余韵未了的效果。
在秋天的金黄的田野里,收割水稻的季节即将来临。为了防止野猪等动物以及外人的破坏,农民在田边搭起看守庄稼的茅草庵。但是,那粗陋的棚顶怎能挡住黎明前降下的露水?露水从草庵顶的缝隙中滴下来,衣袖渐渐为露水浸湿……读起这首和歌,不由得让人感受到静寂安宁的秋天田园气息。对于作者来说,或许含有两种想法:一种是对农民辛苦劳作的体谅,一种是脱离了纷扰的政治争斗对安宁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前面一种理解的话,虽然劳动辛苦,要忍受露水霜冻,但是马上就能迎来丰收,可谓苦中有乐;而按照后面一种理解,虽然暂时能享受片刻清闲,却又不能不去面对困难的局面,可谓乐中有苦。
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如何能表现出这些丰富内涵是需要反复斟酌考虑的。成书于明代的《日本考》中对这首和歌是这样翻译的:
秋田收稻,结舍看守。
盖荐稀,我衣湿透。
译诗采取了四言四句的形式,虽然是明代的作品,我们今天看来仍然是简单易懂,可见是采取了接近于白话的语言。与原诗朴素自然,接近民谣的风格比较接近。另外,格律上以拗句起,颇有古风,古风则显典雅,与作者天皇的身份相符;二、四句压“ou”韵,韵律和谐,译入语读者依然能体味诗歌的美感。是比较符合释意派翻译理论的标准的翻译作品。
河南师范大学的刘德润老师对这首和歌是这样翻译的:
秋来田野上,且宿陋茅庵。
夜半湿衣袖,滴滴冷露沾。
按照释意派翻译理论的外延对等的标准来考察译诗,似乎看不出这是一首天皇的作品,也体味不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等内容,更像是描写一名旅行者,露宿在田野里的场景。从风格上来看,原诗朴素自然,接近民谣,译诗也是文白交织,比较清新,较为接近原诗。从形式上看,译诗采取了五言四句的形式。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 谢 以来,即有五言四句一体,然是小乐府,不是绝句。绝句断自唐始。”就格律方面,乐府诗对平仄并无要求,而绝句则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另外,乐府诗多为长诗,绝句为四句。译诗平仄工整,二四句押韵,故可视为绝句一类。作者天智天皇所处时代恰为中国初唐时期,采取唐代成熟的诗歌形式来翻译这首和歌似乎并无不妥。但是,从日本文化的纵向对比来看,这首和歌产生的年代是处于大和时代,还是处于日本诗歌形成的早期,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八世纪中后期)要一百年后才会诞生,因此要说这首和歌的地位更像是《诗经》中的《国风》中的诗歌,从内容风格上看,则尤为相似。因此笔者认为形式上译成诗经体较为合适。
当然,我们在翻译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时候,应该反对机械的等值。比如,在翻译和歌的时候,也要按照五七五七七的形式来翻译,就有些过犹不及了。我们应该强调文章整体意义上的等值和交际效果的等同。当然,在实际翻译中要得到完全等同的效果或在各个方面达到等值会出现许多困难,或者存在诸多局限,主要有:译者自身的两语能力;知识结构、广度、深度的局限;资料的局限等。尽管存在这些困难和局限,但是优秀的译者的才华在于:他们清楚这些因素给翻译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困难,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所以,在翻译和歌的时候,作为译者要不断提高自身中日文功力,拓展自身知识结构,多查资料,多思考,深思考,争取把和歌最美的一面传达给中文读者。
参考文献:
[1]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译林出版社,2000(11).
[2]刘德润.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6).
[3] 李丽. 浅析《日本考》中的社会风俗[J].沧桑,2010(06).
[4] 孙兰. 谢乐府诗初探[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5] 王笑琴.格律诗平仄小议[J].综合天地,2005(02).
关键词:纳米氧化铝 制备方法 问题 前景
Preparation Methods of Nano-alumina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LI Yifan
(Shenhua Zhunneng resourc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Co. Ltd.,Inner Mongolia Zhungeer010300)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no-alumina are briefly introduced,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nano-alumina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reviewed. Points out that the problem of nano-alumina industrialization in our country,meanwhile look forward to the prospect of nano-alumina industry.
Key words: nano-alumina preparation methods problem,prospect
一、综述
氧化铝是一种白色粉末,已证实有a、b、g、d、e、x、r、l、h、q、κ和无定型氧化铝等十二种晶型[1],并各自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它们在高温下长时间加热都会转化为稳定的a-Al2O3。氧化铝按用途分为两大类,一是用作生产电解铝的冶金氧化铝;二是种类繁多的非冶金用氧化铝,又称特种氧化铝。目前特种氧化铝已开发出了数百个品种,在材料、航天、化工、电子、生化医药等高科技领域广泛应用[2]。
纳米氧化铝是一种尺寸介于(1~100) nm的超细特种氧化铝颗粒,具有良好的体积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在光、电、热力学和化学等方面表现出一系列的优异性能,例如高硬度、高强度、耐热、耐腐蚀等,广泛用于精细陶瓷、生物医学、半导体材料、表面防护层材料、光学材料、催化剂及其载体等领域[3]。
二、制备方法及特点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很多,根据原料在反应中的存在形式,可分为:固相法、气相法、液相法。
1.固相法
固相法是将金属铝或者铝盐直接研磨或加热分解后,再经过煅烧处理,发生固相反应,得到纳米氧化铝的一种方法。为了提高固相反应速率,可将固体原料研磨使反应物完全混合,或将原料加压成片,加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固相法的成本低,产量大,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不存在颗粒间因羟基凝集脱水所导致的粉末团聚;但存在能耗大、效率低,产品粒径不够微细,粒径分布范围广,粒子易氧化变形,易混入其他杂质等缺点。
固相法分为机械粉碎法、化学热解法和非晶晶化法。
1.1机械粉碎法
机械粉碎法是用机械对物料进行粉碎和研磨制取氧化铝的方法。机械粉碎法要求简单、成本低、产率高,但是会产生表面和界面的污染,所得氧化铝粉体纯度低、粒径分布不均,而且制备的粉体容易发生团聚。
1.2化学热解法
化学热解法是通过对铵明矾或碳酸铝铵等无机铝盐进行热处理得到纳米氧化铝的一种方法。化学热解法主要包括铵明矾热解法、碳酸铝铵(AACH)热解法和喷雾热解法3种。
铵明矾热解法是用硫酸铝溶液与硫酸铵反应制得铵明矾,再加热分解成纳米氧化铝。煅烧过程收集的炉气可制成硫酸铵循环使用。该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缺点是反应过程中有SO2、SO3产生,污染环境,且生产周期长,难实现规模化。目前逐渐被AACH热解法代替。
铵明矾热解法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Al2(SO4)3 + (NH4)2SO4 + 24H2O 2NH4Al(SO4)2・12H2O (1)
4NH4Al(SO4)2・12H2O 2Al2O3 + 2NH3 + N2 + 5SO3 + 3SO2 + 53H2O (2)
AACH热解法是将铵明矾与碳酸氢铵反应制得铵片钠铝石前驱沉淀,然后经1200 ℃灼烧,可制得粒径为15 nm左右的高纯氧化铝粉体[4]。此法不产生腐蚀性气体,无热分解时的溶解现象,产品粒径控制好,且能简化操作。但要求严格控制反应物配比,而且除杂较困难。张中太等[5]利用此法,通过控制适当的反应物配比和反应体系的pH值,最终制得粒径为(5~20) nm的活性氧化铝。其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NH4Al(SO4)2 + 4NH4HCO3 NH4AlO(OH)HCO3 + 3CO2 + H2O
+ 2(NH4)2SO4 (3)
2NH4AlO(OH)HCO3 Al2O3 + 2NH3 + 2CO2 + 3H2O (4)
喷雾热解法(Spray Pyrolysis,简称SP法),也称溶液蒸发分解法,它是一种将金属盐溶液以雾状喷入低压高温气氛中,使其中的溶液蒸发,金属盐发生热分解,从而直接生成组分均匀、分散性良好的超细氧化铝粉体的方法。因其工序少,适于连续操作,易于控制组成及纯度,且可以改善粉体团聚现象,故日益受到关注。
1.3非晶晶化法
非晶晶化法是先制备非晶态的化合态铝,然后经过退火处理,使其由非晶态向晶态转变。由于非晶态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在受热或辐射条件下会出现晶化现象,通过控制晶化条件,可制备符合要求纳米氧化铝晶粒。此法工艺比较简单、易控制,能够制备出化学成分准确的纳米材料,并且不需要经过成型处理。但该法生产的纳米氧化铝的塑性对晶粒的粒径十分敏感,只有粒径较小时,塑性较好,否则材料变得很脆。同时,非晶合金的尺度至今都不是很大,限制了非晶晶化后的纳米体材尺度。
2.气相法
气相法是直接利用气体或者等离子体、激光、电弧等方式将物质加热变成气体,使其在气态下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冷却凝聚长大形成超细粉体的方法。此法又可分为物理气相沉积(PVD)法和化学气相沉积(CVD)法。PVD法是在真空容器中充入低压惰性气体,加热氧化铝使其蒸发,气化的分子与惰性气体原子相互碰撞而冷却,凝结成纳米粉末。CVD法是以铝的单质、卤化物、氢化物或有机化合物为原料,在气化状态下进行化学反应,经过成核、聚集和长大而形成纳米粉体的方法。
气相法的优点有:反应条件易控制,产物易精制;可通过控制反应气体来得到少团聚或不团聚的超细粉末;反应操作可以连续长时间进行;气相反应中不存在溶剂或副产物,避免了产物污染的情况;颗粒分散性好、粒径小、分布窄。其缺点在于该法对反应设备要求严格,设备操作比较复杂;温度变化、气体流速等控制步骤繁杂困难;成本高,产率低,不适合大量生产,粉末收集困难[6]。
3.液相法
液相法可分为: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法、微乳液法、相转移分离法等。其易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原料浓度、反应液pH值、温度、压力等),控制产物的形貌、粒径、化学成分。还可在反应阶段掺杂添加剂或表面改性剂等,制成多成分的均一微粉体,改善粉体性能[7]。该法制备的超细微粉表面活性好,工业化生产成本低。但此法容易引入杂质,产品纯度稍差。同时,反应物以溶液形式存在,得到产物易因羟基发生凝集,造成颗粒大小不均匀。
3.1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是目前在纳米氧化铝制备中研究和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其步骤如下:将金属醇盐或无机盐(仲丁醇铝、丙酸铝、AlCl3、Si(OCH3)4等)溶液注入能使其水解的溶液(柠檬酸、碳酸铵、尿素等)中长时间陈化,生成稳定的流动性溶胶体系,再缩合成无流动性的凝胶,在抽真空的情况下对凝胶低温干燥、磨细可得氢氧化铝超细粉,再经煅烧即得氧化铝纳米粉。
该法反应温度低,产品晶型、粒度可控,且粉体颗粒细小、粒子均匀度高,纯度高。但是,凝胶的干燥过程容易产生团聚。所以,在制备工艺中,常常要加入分散剂,使凝胶的表面改性,以避免凝胶粒子团聚。使用的分散剂多为表面活性剂,这些表面活性剂具有不同的亲水/疏水平衡常数,它们的加入能有效地破坏晶桥网络结合,防止胶粒团聚,可以达到乳化溶液和分散胶粒的目的。
溶胶-凝胶法根据原料的不同分为醇盐溶胶-凝胶法和无机盐溶胶-凝胶法。前者醇盐价格昂贵,工艺过程不易控制,后者虽避免了昂贵的醇盐和有毒的有机溶剂,但会引入杂质离子,需要对凝胶进行洗涤。
溶胶-凝胶法和其它方法相结合也为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开辟了新途径。彭天佑等以Al(NO3)3和(NH4)2CO3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异相共沸蒸馏技术对氧化铝凝胶脱水,有效防止了硬团聚,制成粒径为68 nm的单分散球形氧化铝粉体。并通过XRD、TG、TEM、DTA、BET等手段监测整个工艺过程,初步确定了制备超细氧化铝粉体的工艺条件[8]。
3.2沉淀法
沉淀法是在铝盐料液(氯化铝、草酸铝、硫酸铝胺、硝酸铝、偏铝酸钠等)中添加适当的沉淀剂(如氢氧化钠、氨水、碳酸铵、盐酸、柠檬酸等),将溶液中的铝离子以沉淀(如Al(OH)3、Al2O3・xH2O)的形式析出,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煅烧分解等得到所需的氧化铝粉体。
沉淀法又分为直接沉淀法、共沉淀法、以及均匀沉淀法。直接沉淀法是通过沉淀反应,直接从溶液中制备纳米粒子;共沉淀法是把沉淀剂加入混合后的金属盐溶液中,使各组分混合沉淀,然后加热分解得到超微粒子;均匀沉淀法是以易缓慢水解的物质为沉淀剂,通过控制水解速率,缓慢生成沉淀剂,就可避免浓度不均匀现象,使过饱和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从而控制沉淀粒子的生长速度,获得团聚少、产品粒度均匀、纯度高的超细粉。
沉淀法一般在常压低温下短时间内完成反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调,工艺流程短,实验成本低。但反应受溶液组分、浓度、温度、时间、酸碱性等的影响较大,如水合离子的水解常数pKa和pKb数值小或为负数时,就会大量存在水解反应,固体就会以羟基的形式沉淀,影响产物质量。另外,产物是在低温下反应生成,一般为无定形结构[9]。但近年来,通过引入冷冻干燥、共沸干燥、超临界干燥等工艺,有效解决了硬团聚问题,能制得质量较高的纳米粒子。
3.3水热法
水热法是指通过控制高压釜的温度,创造一个高温高压的水溶液环境,加速离子反应,促进水解反应,在水溶液或蒸汽流中制备氧化物,再经分离和热处理得纳米粒子。水热法制得的粉体成分纯净,粒度分布窄,团聚程度低,但反应对设备的要求很高,成本较高。
3.4微乳液法
微乳液是在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将水相高度分散在油相中或反之,形成的“油包水”或“水包油”型热力学稳定体系。它避免了产物在合成过程中颗粒发生凝集,从根本上限制颗粒的增长。体系中生成的沉淀经洗涤、干燥、煅烧后制得纳米粉体。该方法设备简单,得到的粒子粒径小、分布均匀、稳定性高、重复性好,但由于所制得粒子过细,固液分离较难进行。制备过程使用大量有毒性的有机溶剂,成本较高,反应条件苛刻,整个过程必须严格控制,难以在工业上实施[10]。
3.5相转移分离法
往铝盐溶液中加入碱性溶液,当刚开始产生氢氧化铝沉淀时,通过加热、超声粉碎使之溶胶化;在水溶胶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抑制核的生长和凝聚,再加入有机溶剂,使粒子转入到有机相中;加热减压除去溶剂,将残留物质干燥、煅烧得到纳米氧化铝微粒。
该方法的关键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将水溶液中的胶粒转移到油相中,然后弃水,达到较快速简易地将胶体粒子和水分离的目的。
三、存在问题与展望
纳米氧化铝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它的制备主要停留在探索实验阶段。目前,大多数制备的纳米氧化铝质量不高,制备过程重复性差。有些方法存在工艺复杂、条件苛刻、成本高等问题。故关于纳米氧化铝制备的结构分析、反应机理、反应过程等问题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可以预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纳米氧化铝产业必将有新的突破,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刘聪建.微晶氧化铝高档耐磨材料的研制[J].江苏陶瓷,2010,43(2):10-12.
[2]李斌川.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的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郝保红,段秋桐等.“稀土-铝”纳米催化剂的研制及其在尾气净化方面的应用前景[J].当代化工,2013,42(6):810-816.
[4]郝 臣,陈彩风,等.化学法合成纳米氧化铝工艺研究[J].机械工程材料,2002,26(7):25-27.
[5]张中太,林元华,等.纳米材料及其技术的应用前景[J].材料工程,2000,3:42-48.
[6]侯毅峰,刘 锋,卫芝贤.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09,24(5):73-74.
[7]朱梅琴.超细氧化铝的制备及改性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
[8]李慧韫,张天胜,杨 南.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及应用[N].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18(4):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