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道德法律人生论文

时间:2023-04-08 11:31:09

导语:在道德法律人生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道德法律人生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功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本课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学生的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由于课程内容具有抽象化、理论化等特点,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很难使用简单的理论讲授方式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为了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以及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是“基础课”教学的必要选择。在实践教学方面,若干年以来,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相关领导还是一线授课教师都在积极探索一套高效的实践教学路径。全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评估中更是将实践教学纳入评估体系中,成为评估体系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由于缺乏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功能的全面认识,“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使“基础”课实践教学功能得以实现,必须加深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功能的全面认识,以期为探索一套更为高效率的实践教学路径。

一、“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涵义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各种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理工农医学科中。诸多高校的理工科教学过程设计中,已经将实践教学摆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比如,两者在同一门课程中的学分所占比重平分秋色。早期的实用主义流派也将实践教学应用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更是将这种方法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然而,对于实践教学的内涵的理解却是见仁见智了,在此有必要将实践教学的内涵做简单的梳理,以便更好地将其运用到“基础”课的教学之中。关于实践教学的内涵,许多学者都做出了解释与定义,归纳起来有如下两种:

(一)指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学观念和教学形式。

(二)社会实践教学以社会现实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着重培养学生对现实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把个人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要求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的内涵可以表述为是一种教师主导,教学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将书本内容与客观世界相联系,指导学生用相关理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把学生当成单纯的知识接受者的观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且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把实践教学概念引入到“基础”课教学活动中来就是指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不同,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实践教学环节是和理论教学环节相辅相成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基础”课实践教学按其组织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两大类,其中校内实践教学又分为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教学(活动范围限于校园内),校外实践教学又可以分为引导性校外实践教学和非引导性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中的课堂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将实践教学理念渗透在“基础”课的理论教授过程,包括以开展辩论会、现场模拟、主题演讲、播放音乐和视频资料等形式将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的主要内容。校内实践教

学的课外实践教学是指以“基础”课的主题为理论基础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如团学活动中的“我爱我”、“雷锋月”、 “新生入学教育”等实践活动,教师做适当引导,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并且内化为自己的理念。校外实践教学是以社会为课堂,其中引导型课外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通过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校园活动结合教师的指导来完成理论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可以亲自带队去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实践教学、非引导型课外实践教学是指学生的一切社会活动,这种类型的实践教学从严格意义上讲不算是教学,它是学生自觉内化的过程,也即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自觉的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或是更正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观,这也是“基础”课的最终教学目的。

二、“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功能

(一)帮助学生完成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外化与内化过程

“基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学生的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四观”其实质是将课本的八个主题内化于学生的理念,并且能够使学生将这些内化的理论外化于行为,也即用这些内化的“四观”来指导其日常行为。

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化主要是指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对于学生的基本要求通过社会舆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学生内心形成道德和法律观念,即客观的道德和法律规范通过各方面形成的合力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外化主要是指将内化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转化为行为实践,并且相对稳定地调节主体的外在行为。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主要功能是通过对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施加影响,强化学生的内化和外化行为使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其行为活动产生调节和指导作用。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可以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与行为实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二)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判断和选择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接收外部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在这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怎样删选正确的信息对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实践教学,将课堂向社会,向网络开放是培养学生德育判断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必须通过“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正确地认识社会,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学生行为作用于外部世界必然会产生社会评价,也即人们对其行为所作出的评价。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将道德标准和法律要求结合实际环境进行内化,从而形成正确的“四观”。实质上是学生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动机、效果和价值的判断,是人们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和坚持正确行为习惯的外在力量。

(三)促使学生主体素质获得不断发展

学界普遍认为德育必须重视德育主体的内在发展需要,重视品德的独立性、能动性和超越性等。把德育对象当作可发展的成长着的道德主体来培养,以学生品德的发展和德育主体的建构为目的来提升德育对象的理性自觉与道德意志。但人的品德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并非生物遗传而来,而是品德主体自身长期不懈艰苦努力奋斗的结果。因而,“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品德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品德自觉,提高学生的是非鉴别能力、品德意志能力、品德践行能力,使学生在对道德要求必然性、必要性把握的基础上,实现品德主体性与规范性的互换,从而实现品德主体性与规范性的高度统一。

第2篇

论文摘要:管理伦理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兴课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在中职校实行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建设也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从转变中职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高中职校管理者伦理素养、加强教师道德修养能力培养等方面分析了中职校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建设这一课题。

所谓中职校人力资源是指中职校中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等方面工作的教职员工全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中职校人力资源的主要成分是教师。由于教师受教育程度较高,追求尊重、自由、平等、自我实现的愿望较强烈,因此,只有抓好中职校的人力资源伦理化管理,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中职校人才培养目标。

1转变中职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1.1管理模式上德法兼治

传统人事管理模式中,中职校大都实行依法治校,对教职员工的岗位职责都有明文规定,一旦违反会有相应奖惩措施。这些规章制度能规范教职工行为,提高其工作效率,但有时却显得不尽人情,忽视了大家的情感需求,不能有效地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中职校人力资源要转变管理模式:实行德法兼治,即一方面以制度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完善各项政策举措,利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推进中职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另一方面选择和实施具有人性化、能激发教职员工工作热情的管理模式,尽量满足教职员工对尊重、信任、友谊、支持、理解、感情等精神需要,突出道德对人的教育作用和伦理的管理职能,以良好的伦理道德来激发教职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实现管理职能。

1.2管理思想上以人为本

传统观念中,中职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以才为本,把“才”作为提高效率、实现效益的生产工具,而把“人”看作是工作手段。这是一种片面的管理思想。人是万物之灵,中职校教师不会单纯地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他们更需要在工作中取得成就、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我们应该提倡以人为本的伦理化管理理念,将资源中的人回归本真,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人尊严和自我价值实现需要,精神需求等等,让管理活动围绕着相信人、培育人、爱护人、关心人、尊重人而展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真正要旨。

1.3管理思维上非效果论

效果论与非效果论是不同的伦理思维方式。效果论是依据行为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对错,其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功利主义。非效果论是指不以能够带来最好结果的方式来判断对错,而是选择更符合平等尊重每个人的原则为标准,要求我们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把人看作自由的、理性的、有责任的道德行动者,人与人之间,不论差异有多大,作为道德行为者,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实践证明,在管理中应实行非效果论,注入人文关怀,关心爱护教师,在平等尊重每个人的原则基础上达到利益最大化。

2提高中职校管理者伦理素养

2.1作风民主

中职校管理者应改变一贯的作风,改变那种从“管理者”需要的角度而不是从“被管理者”需要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的思想;要认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是一种分工合作关系,在工作程序上不是由上而下的控制,而是鼓励全体员工都对工作进行策略思考,视工作质量为己任,形成自下而上的自主工作秩序;要充分认识教师既是管理对象,又是管理主体,给教职工参与管理的机会、发表意见的渠道,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保护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2.2处事公平

中职校管理者应该秉公办事、不谋私利、平等待人,以公平理念为尺码,公正评价、教职员工的工作成绩和做出的贡献给予奖励,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求对教师没有差别对待的普遍竞争规则,同时要求普遍的规则能够在现实中得到公正地执行。

2.3关注教师

关注教师是中职校管理者理应具备的最重要的伦理思想。管理者一定要从教师的切身利益入手,把解决教师的困难当作工作的第一要求,真心真意为教师办实事。定期深入到广大教师中开展调研活动,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多渠道地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切实关心教师的疾苦,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重视,真正把温暖送到教师心中。要根据教师类型、个性、成长规律和特点、成长的道路不同,用其所长,做到对谋略者委以重任,使怀才者用当其所,使平庸者各得其宜。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教师稳定思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优势,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2.4严于自律

严于自律是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道德素质。严谨自律的具体表现是政治上清醒坚定、思想上谦虚谨慎、工作上不骄不躁、为人上坦诚磊落,勇于负责、谦虚谨慎、淡泊名利。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管理者应坚持率先垂范,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树立管理者的良好形象。

3加强教师道德修养能力培养

3.1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中职校要用正确的先进的思想武装教师的头脑,坚定他们的信念,明确他们的道德奋斗方向;从工作实际以及教师的思想实际出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广大教师了解和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党和政府采取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3.2培养内省慎独能力

中职校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一项特殊的职业,教师所从事的劳动既有相互协作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既有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客观规定性,又具有教师自己选择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内省与慎独对于为人师表的教师来说,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内省是推动道德从他律过度到自律的十分重要的方法,它能推动个体道德发展较快地进入自觉乃至自由的阶段。内省这种互动性的自我教育能调动个体对教师角色的认识,进而使之对道德有较全面、客观、深入的认同,使道德作用显著增强。慎独是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用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在无人听见、看见时也防微杜渐,自觉进行修养。慎独不仅是教师师德修养的一种功夫,更是一种道德境界。

3.3加强教师道德实践

道德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具有不同的机制。道德学习很难通过封闭的授受方式完成,它要求激发和调动内在的经验,由内而外地去感悟、体验;道德具有极强的情境性,它不能离开生活情境以概念学习的方式抽象地学习。所以,加强道德实践是提高教职工个人修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建生.以人为本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J].科学之友(B版),2008(07).

第3篇

关健词:教育信息化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

当前,为适应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各高校都在大力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校计算机“五进”—即进教室、宿舍、家庭、实验室、办公室,极大地推动了师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教学的开展。因特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载体,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交流通道、以及内容的广泛性、访问的快捷性等使之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有利工具。

互联网提供了广阔丰富的信息搜索,网络信息的极端丰富和信息流动的极端自由,一方面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提供了信息共享的广阔空间,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信息的过度膨胀和泛滥,成了信息污垢滋生繁衍和传播的“场所”。各种合法信息与非法信息、有益信息与有害信息、有用信息与垃圾信息、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混杂在一起,严重防碍了人们对有用信息的吸收利用,导致一些辨别能力差的上网者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上出现了迷惘,而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活动者,更是屡见不鲜。这些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导致了各种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严重危害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据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全球每1亿网民中就有至少57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络综合症”。网络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冲击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目前,许多大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玩游戏,真正上网查找资料用于专业学习的很少;对网络最普遍的应用就是发邮件,看时事新闻;有些大学生因“网络成隐症”而逃课,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阅读不文明、不健康的网上信息,以至损害生理和心理的身体健康;还有一些缺乏自律的大学生在作毕业论文时,不作自己的研究思考,不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直接从中国期刊镜像网站下载文章,经剪贴和技术处理而成来应付老师;更有一些法制观念淡薄的大学生在BBS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冒用别人的IP地址、盗用别人的帐号、甚至因好奇而充当了黑客……

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要跟上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在网络信息的海洋中自由地航行,就必须具备抵御风浪的能力—即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道德素质,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信息道德是人们依据信息行为规范从事信息活动的品德,是指人们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能施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它是调节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内容包括:信息交流与传递目标应与社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遵循法律规范,抵制各种各样的违法、、迷信信息和虚假信息;尊重个人隐私等。

当前,随着全社会对信息道德问题的日益重视,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使大学生熟悉信息道德法律和规范,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成为具有较高信息道德素养的人。通过教育培养,使大学生充分认识网络的各种功能,引导大学生上网的积极性,发挥大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品质;同时,明确网络的负面影响,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提高大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增强对信息污染的免疫力。

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为:

1坚持正面灌翰、正确引导的原则,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健康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犯罪容易判断,而在网络社会里,人们的身份、行为方式等都被隐匿,人们的交往具有虚拟化、超时空和数字化的特征。这使得人们摆脱了现实社会的道德伦理的束缚,有了自我表达意见的机会,从而使现实的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这容易使人们忘记了社会角色,淡化了社会责任。为此,各高校应建立一种信息道德教育机制,组建一种可操作性的教育力量或整合原有的教育力量,实现统一协调的、有目的、有层次的高校信息道德教育服务。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快捷、生动、便利、开放等优势条件进行正面灌输,通过构建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网上书记校长接待室、网上党校,或在主页中开设相应栏目等形式,开展网络文明、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针对重大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网上网下引导。做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认真贯彻实施,对大学生的信息行为进行规范引导。还可以通过积极健康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戒除对不良网络生存方式的沉迷,建立积极有益的正常学习生活交流方式,展示和发展健康的个性。

2大力推广和普及有关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行为

自1986年4月开始,我国相继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系统安全规范》、《计算机病毒控制规定》、《互联网安全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一系列规定和法规,并在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条文中写人了有关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的条文。近年来,为适应信息产业和信息犯罪增加的形势,我国加快了信息立法的步伐。2000年9月29日国务院第31次常委会议通过公布实施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这是我国为尽快融人世贸组织规则而制定的有效管理信息产业、应对国际竞争和处理信息安全问题的基本框架性政策。对于以上政策法律法规,高校应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大力普及、推广,且做到教育内容与最新的信息道德规范同步。

第4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 养成训练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017-03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而早在2004年,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报告中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水平体现了职业学校的竞争力”。这些进一步明确了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方向和目标,而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又是保证学生顺利就业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根本保证。要贯彻落实好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具体实际,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为社会及各企事业单位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毕业生,并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来达到上述目标。因此,开展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课是大学新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如何有效开展这门课的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必须研究的课题。另一方面,如何在高职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养成训练,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保证学生顺利就业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也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发挥着主渠道、综合集中的作用,为此,我们将把这两者的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基础课渗透职业道德养成训练教学模式研究,研究如何以基础课为依托渗透职业道德养成训练内容,既可以提高基础课教育的实效性,又同时给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试图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考核评价的综合改革上来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所谓“教学模式,指的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为实现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范式。其由思想、理念、形式、过程、方法和评价等组成一个系统(雷正光)”。通过对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年版)的仔细解读和平时教学经验的积累,再梳理、总结上述论文、著作研究成果,要想解决好在不增加课时或是另设一门课的情况下,完成基础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养成训练这一关键问题,就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原则,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全面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针对各专业、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制定课程标准,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职业核心能力,达到为学院各专业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目标服务的目的。基础课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应注意做到因材施教,在内容上结合行业职业道德和专业案例、行业文化和职业法律规范,使教学更好地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在教学组织上,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将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考核评价上,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模式,促进行知结合,教、学、做统一,增强教学实效性。

一 基于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进行教学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的思路既有总体思路,也会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及培养目标进行设计,开展“恪守职业道德,成就职业人生”职业道德养成训练主题教育。如与电气自动化专业结合的职业道德训练思路:

第一,利用自编教材《高职职业道德与礼仪实训教程》,按照“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训练步骤,结合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案例开展教学。

项目一:与专业入门教育相结合,开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的社会调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实训基地或生产企业,访谈职场人士,上网收集资料,调查电气自动化专业岗位的职责、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学习“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安全生产、团结协

作、艰苦奋斗”等电气自动化行业职业道德规范。

项目二:职业道德楷模视频观摩与演讲。以小组为单位,采访和收集一个或几个本行业职业道德楷模或成功人士(尽量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对应)事迹,讲述、分析、总结他们的感人事迹或成功因素,并整理成演讲稿进行演讲,或做成PPT进行展示。

第二,与专业入门教育相结合,邀请本行业优秀人士到学院作报告,与学生座谈。

第三,结合学生顶岗实习,配合专业教师开展针对岗位职责、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等具体的电气自动化职业道德教育,检查和评估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第四,结合电子行业企业文化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第五,结合学院素质训练中心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如“道德建设周”进行教育。

2.有针对性地确定不同专业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分目标(知识、能力、素质),各专业总体目标一致,即从培养面向生产、经营、管理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出发,配合专业教育,着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纪律,为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分目标的确定上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特点,有所侧重,同时,将职业核心能力(如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纳入本课程的能力目标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

3.教学内容的梳理与整合

根据基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结合学院各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要求的不同,对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层次性梳理,分两个层次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基础性内容——在课本原有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础上增加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等要求,基础性内容在学院各专业的授课中普遍进行;拓展性内容——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增加本专业特别强调的职业道德要求。如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增加“安全生产、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等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职业道德规范;物流管理专业增加“廉洁奉公、尊重顾客、爱护货物、优质服务”等物流职业道德规范;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增加“精工细修,优质高效;遵章守纪,规范操作;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勤俭节约,爱护器材”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对基础性教学内容,通过实施若干个教学项目体现知识的传授、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道德素质的养成一体化的要求,促进知行结合,增强教学实效性。基础性教学内容主要在课堂进行。拓展性教学内容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但大部分教学需要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进行,以弥补课时的不足。同时,对不同的专业用不同的教学案例,如就爱岗敬业这一训练项目,对不同专业都采用不同的教学案例,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二 教学组织实施

1.注重课程教学与职业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相结合

在遵循教育部、有关精神前提下,紧密结合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系统确定本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设计教学项目,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在完成教学项目的同时,既掌握道德法律知识,又能培养道德和法律素质,提高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达到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律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的目的。

2.注重课程教学和道德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与学院团委、学生工作处等部门联合组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推进第二课堂素质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配合各系的实训教学开展职业道德训练,使学生能将课程内容贯穿到平时的生活实践中,真正做到知行结合。

3.注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我们在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延伸和深化本课程的教学。有选择地使用下列方法:课堂讲授法、课堂答疑法、案例教学法、主题演讲比赛、辩论赛、视频观摩、情景剧等,结合学生中的思想问题或时政热点问题进行教学。在教学手段上,教师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制作PPT教学课件,运用教学网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4.注重教学内容与专业相结合

教师在职业道德和职业法规内容上、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尽可能与专业相结合。

5.注重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以课程标准设计的能力训练项目为参考,教师们在课程标准的原则规定下,根据各教学专业班级的个性差异、专业要求,灵活地选择其中几个项目或自行设计实践项目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三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由于职业道德重在养成教育,特别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实践教学,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长,知与行相统一,以提高职业道德实践教育教学效果。我们主要采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以弥补课堂学时不足的缺憾。一是利用课堂讨论、辩论、演讲、播放影视资料、参观考察等方式开展“第一课堂”实践活动,将抽象的理论变成感性直观的内容,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职业核心能力。二是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电影周活动、纪念日、专项主题教育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学院法制教育活动),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1.编制实践教学大纲,设计实践项目

依托基础课程标准,本教学团队编制了本课程实践教学大纲,设计了与职业道德训练内容相适应的社会实践项目。如结合专业分小组开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的社会调查、行业模范访谈、主题演讲比赛等。

2.教师进行实践教学项目培训、指导

教师除了对学生所选的主题进行审查外,还要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包括全员培训、问卷设计、调查报告撰写、调查汇报的PPT制作等,并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成果

的评比赋分。

3.学生分组开展活动

实践教学以学生团队为主,教师为辅,每个授课班级根据班级人数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人数4~6人不等,自由组合,并选出本组组长。组长协调本小组成员的分工,并带领本组开展实践活动、组织成员制作课堂PPT汇报、撰写调研报告。

4.成绩评定

社会实践任务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对社会实践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学生同教师一起对实践进行评比,成绩评定分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作品、汇报情况及学生的分工评定各学生的社会实践成绩。

四 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的目的旨在督促和引导学生的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课程的考核坚持开放性原则,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原则。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个人作业`、能力培养三方面,其中学习态度主要考核: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个人作业主要包括:读书笔记、观后感、计划书等;能力培养主要考核:项目作业完成情况,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过程性评价分别占考核比例的20%、10%、40%;终结性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主要通过期末开卷形式进行,以知识运用题型为主,终结性考核占比例的30%,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

第5篇

网络将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为了深入了解网络对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响、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随机抽样,开展较为广泛的问卷调查及学生座谈会。被抽样调查的学生共262名,调查结果如下:在262名学生中有183名(占69.8%)同学家里拥有计算机,在这些学生当中,有150人(占61%)学生经常上网,从不上网的学生有65人,占21.0%;被问及上网地点的时候,有155人(占59.2%)学生在家里上网,在校内与网吧上网的学生各占17.9%和22.9%;学生上网选择的内容首选文化娱乐方面120人占(45.8%),时事新闻娄只占19.8%,游戏类和聊天各占16.4%及14.1%;对校园网的态度这一题的回答中只有9.9%的学生选择上校园网。

我们清楚地知道,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不例外地具有双面特征,如果正确利用网络、互联网,会对进入其中的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网络并不是一个纯洁的虚拟天地.它所传输的信息,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都会对中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其双重影响具体表现在:

1.网络的丰富性拓宽了中学生的求知途径。

尼葛洛庞帝说: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互联网世界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许多学生很实在地说:当初上网的目的只是追逐时尚,满足好奇心理,但是最终都几乎被互联网上大信息量的优点所吸引。我校高一有位学生在谈到自己为了解决一个历史学科的知识问题,在网上查了大量的资料;高二有一位学生为了上好生物课关于激素这一节,在互联网上查了大量有关激素的资料,分析比较激素的作用,并且查阅了大量奥运会上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事例,说明激素的利弊。我们调查发现,31.4%的学生是在互联网上获得时事新闻和进行学科教育类的学习,学生认为,能从网上“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得到各种知识”、“完成研究性学习”是上网的最大目的。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和全面的特点,给学生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互联网不只是为学生打开了知识世界的一扇窗,而且是为他们创造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

2.网络的超时空性为学生扩大了交往面。

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象,为学生人际交往提供多蝶体化、互动性的立体途径。从目前来看,网上交友是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有些学生生由于正确掌握网络技术,他同时可以和几个人在网上交谈,交谈的话题是天南海北,一次交流就是一次心灵的放飞从调查中发现,有14.1%的学生上网进聊天室,聊天交友,但是这种交流是一种“人一机一符号一符号~机一人”形式的交往,这种交往带有很强的虚拟性,一些学生通过网络结交许多朋友,有的甚至长期与外国朋友在网上进行交流,这些同学常常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心情,用“味道好极了”表示了对网上交友的青睬他们认为这种交流是比较随意和真实的.在网上心情比较潇洒无羁,可以娓娓道来很有安全感。在这种交往中网络显现了更大的互,有些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求助,网上的公民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职业高低,只要有信息就可以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这种方式体现了网上交往的非功性性。

3.网络有平等性。为中学生创造出自我实现的新空间。

网络时代的中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反应敏捷,掌握新技术较快大多数学生网络技术比较高超,在一个班里有时会有几个“网络高手”有些学生的计算机技术远远超出教师。在网络面前,较少存在不平等因素和进人网络的障碍,学生和老师大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总是被看作是受教育者,而网络世界里,中学生往往为自己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我们有一个老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制作课件,下一节课集中进行展示,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老师在课堂上一边展示一边说我希望今天我们学生的课件能够作为今后我校课件的样板。结果学生自我意识大大的被激发,课后学生还要求修改,力争用最好的课件展示出来。由此可见学生在计算机和网络面前拥有自己平等的权利和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4.开放的网络使中学生缺乏道德选择能力。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长,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在拓展、信息量在扩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信息进行选择和整合,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价值观。网络的发展传播着大量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意识形态的信息和生活方式、政治观点、经济观点、道德价值取向,我们很难像过去那样在一个封闭的政治思想教育格局里,单纯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41.2%的学生认为抄袭网页不算侵权,我棱电脑老师曾经在上课时发现学生偷偷地上Internet并且下载黄色照片,以后每节课他就一直盯着这台电脑上机,对其他学生上机时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这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尚有待于提高。

5网络的隐蔽性使中学生道德自律意识弱化。法制观念淡薄。

自古以来,儒家文化一直重视道德的自我修养,强调道德的自律意识的形成,《札记·中庸》记载“君子慎其独也”。“慎独也”就是自律,自觉地遵守种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自律是公民的一种基本素质要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要真正做到何其难也,更何况在无人监视的同络上。中学生在网络上表现了道德感的弱化,主要是因为网络的高度隐蔽性,每个人在剧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上网的人都缺乏“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的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的一面,特别是我们的学生把对教师教育不满的地方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进行宣泄。于是,网上包括我们的校园网上经常出现网民15不择言的情况,轰炸别人的邮箱——调查中发现有24.4%的学生支持甚至相互攻击,有的在网上无聊的信息,污染我们的校园网。很多学生都认为,计算机网络与道德问题不沾边,网络是使用知识和技术问题,不存在道德问题。

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我表现欲望强烈、法制观念淡薄。从调查中发现:有35.5%学生不认为在网上传播谣言是犯罪的行为;有53.8%学生不认为网上购物有欺诈行为是犯罪;有593%学生不认为垃圾网络广告是违法行为;有64.1%学生认为对连锁电邮不视为违法行为,所以通过调查,我们深刻意识到学生道德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培养是网络时代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实践证明网络的发展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特别是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德育手段、方式、效果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有益的拓展,同时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冲击和挑战,由此我们认为:

网络道德教育就是人的道德教育。我们有些学生说得相当好:网络道德教育其实就是人的道德教育。网络时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我们不仅鼓励学生要善于吸收鉴别外来文化,而且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我们的教育是让学生在众多的德育实践过程中.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桩柱件件,原来都是应该有一种约束力量的。学校和社会也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制度,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_人们制定的各种各样的约束越来越多,当我们不重视这种约束力量时,任何一个集体都会处于一种盲目的无序的状态;当我们重视了这种约束力量,即使这种重视是在别人的监督之下,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校园就处于有秩序的状态中,自觉地遵守种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自律是公民的一种基本素质要求,没有自律精神的人是不能称为健全意义上的人的。还要使学生认识到网络是用来为人类服务的,而不是制约人类和支配人类的。虽然网络本身没有“德性”,但是使用的人都有德行,井且要以道德理性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明确认识到任何借助网络进行的破坏、偷窃、行骗和人身攻击等都是非道德的或违法的,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或相应的制裁。网络不是真空.各种信息都有,自律就是管好自己,不违背道德和良知,从而也不使自己陷人误区。

网络道德还必须通过网络自身来传播。网络是开放的同时又有很强的创造性与时空性。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世纪,信息技术使学校教育突破时空限制,它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手段,能充分开发、组台和利用各种有益而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校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发生新的变革。曾有一家网站做过调查:互联网上有80%的信息是美国提供的,我们提供的信息仅占0,05%。点击率是非常低的。现在国际上共有大的网络数据库3000多个,70%以上在美国。这就说明要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和腐朽的思想文化的侵袭有很大的困难,对学校道德建设更带来极大的负而影响。这家网站还做过一次关于引导网络文明建设的各项措施的调查,大多数被访者认为在网络法律还没有健全的前提下,建设和扶持一批思想健康、内容丰富的文化类网站是一项比较有效的措施。网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领域和新途径,是学校德育工作一个“新的增长点”。目前,我校校园网上创建了BBS:敬业论坛,开设了“网络道德法庭”版面,有: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奖之梦、虚幻与现实——网络文学、心灵之窗、成长的烦恼、校长信箱、网络道德法庭等讨论区,“网上文明公约”也已出台。我们希望通过网络进行有益的探索,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我们深切地感到,要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网络规范化的建设,由网络自身来传播文明。

第6篇

[论文关键词]道德担当责任冲突图书馆员

所谓责任,通常指人们应当履行的相关义务或要求。18世纪以前,责任主要是作为法律概念而存在的。随着人类实践的不断进步,责任的内涵不断拓展,成为囊括法律和道德在内的丰富理论体系。科技和经济发展,在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准、增进人类福利的同时,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诸多消极后果,睁致人类价值出现困境。面对这些现代性难题的持续洁问,每个社会成员所担当的社会角色,理应为自身行为承担责任。在选择某种角色行为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选择了责任。

责任冲突是指在选择责任的时候所遇到的矛盾状态,它根褥于利益的冲突,其实质是价值观的冲突。这种冲突,一方面可以成为社会进步的必要环节,也是责任主体完善自身的必要形式;另一方面,由于是价值的迷失也会使人陷人困惑,因而带来的是心理的折磨。

1.图书馆的角色和责任认同

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川图书馆员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道德义务是:具有社会感受力、判断力、理性论辩能力;社会责任感、对图书馆事业具有一种忠诚、坚持图书馆的理想、尊重生命价值,以人的精神成长为目的;善待读者、信任读者平等的对待和关怀等等,这就是图书馆人应具有的道德担当,是图书馆社会角色的责任。

角色和责任是永远联系在一起的,角色和责任贯穿于社会个体的始终,角色失去责任的支撑也会失去它的权利和义务。角色是个人努力付出争取来的,也是社会赋子的。我们每个人从·出生起就被赋予了一定的角色。即为自然角色,既从来到这个世上,你就是母亲的孩子、是某一国家的公民等等,这个时候你就必须承担了属于你责任。随着成长,进人到社会中,各种责任愈来愈多,角色有大有小,意味着你在社会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图书馆人从成为馆员的那天起,就被赋予了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机构的一员,也是作为一种社会保障体制而存在的一员,这种体制要保障社会成员获取信息的平等,保障公民求知权利与获取知识的自由,从知识、信息利用的角度去维护社会的公正。经过图书馆先贤们开创及一代又一代图书馆人传承下来,直到今天进一步奠定了图书馆:爱国、爱民、爱书、爱馆;奉献读者、服务至上;惜时如金、甘于清贫、甘为人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等等,可以说“图书馆员所履行的责任是一种为他责任”这种角色的责任曾经是图书馆人奋勇前进的动力。然而图书馆常常被“社会适应论”所陶醉和束缚,与生俱来的道德责任不知不觉被过分的功利追求和短期效应所冲淡甚至悄然失落,宝贵的精神财富正远离图书馆人,被边缘化导致了这种馆员角色的认同危机。

认同(identity)即是自我身份感的确认,认同危机(crisisofidentity)则是“自我价值感、自我意义感的丧失”。认同危机包括自我认同危机和社会认同危机两个方面。个体的自我认同危机表现为自我迷失。在充满变迁的外部环境中,图书馆个人难免充满对其存在的可能的风险的忧郁。

2.图书馆人担当社会责任的角色期待

现代的责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外在要求,而成为人类对当代实践及其后果的深刻反思。人之所以进行选择并承担责任,主要是人有意志自由,这是指道德行为选择中的自由。互联网以及博客等新的媒体形式出现之后,报纸、书籍、期刊等纸质传统的阅读方式淡化,大众评论和阅读有了新的语境。图书馆人也自认社会角色不被重视,依附于角色中的社会责任不再担当。那么,角色是什么,它是个体在特定社会中的坐标点,既然涉人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社会已经赋予了你一个与此相对应的社会角色;你无法逃避,图书馆人也不例外,就要按照社会对这个角色的要求去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按照图书馆人这个角色的内在要求去思考问题,同时在享受这个角色应该享受的权利的时候担当起它的道德义务。“那么什么是诱惑?诱惑就是人生的价值取向”“人生价值的取向就是对社会的责任感”。

2.1馆员作为人的道德义务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义务就是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它是由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并由统治阶级肯定或倡导的行为规范,是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用来评价他人和自身言行的标准和尺度。

馆员是一个道德主体,作为人,他具有道德义务。这与社会制度和图书馆实践并没有直接联系,它不是由国家和社会及其图书馆来确定的,而是由人之为人的生活所确定的,或是由人性来确定的,首先是正义感,即有一种坚持正义的信念和实现正义的信心,具有推动正义的责任。职业的伦理道德是我们份内的首要,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行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道德义务是必须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2.2馆员认知道德担当中的人文视野

图书馆提供的文献不同于一般的产业所生产的物质产品,而是服务于生活的精神和价值观。帮助每一个读者在图书馆找到一个走出自我之后观察、认知、理解社会的途径和窗口,并防止读者因为图书馆人社会责任的失败而导致对阅读的倦怠和逆反。通过阅读,架起读者自我和社会,当下与未来,物质与精神的一道桥梁。社会是前进的,人的社会关系是动态的,是处于不断生成和不断消除状态之中。前进中的社会也赋予图书馆角色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也就是说图书馆人的人文关怀基本可以解释为“善意”或“善待”。它在概念上是指一种相互容忍、相互理解、相互依赖,相互扶助,相互依存,相互发展。为了实现以生命尊严为前提创造情境,让读者感到权力、尊严兼得,如孔子说“博施于民众而能济众”,随时体验读者的需要并做出关怀的反应。体现自我和人际关系中好的一面,对这种自然关怀的珍视,激励我们扩充对他人的需要,所做出的关怀反应,而读者也会做出相应的向关怀行为表示认可和接纳,这样关怀才是有效的,并能维持和巩固下去,形成良性循环,双方都有付出,双方也都有收获。馆员也需要得到肯定和鼓励,而读者不是居高临下的施予,应尽到自己对关怀者的提供反馈责任,双方在这样一种平等互惠的关怀关系中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2.3公共情绪宣导的责任担当

情绪是在生理和心理某一方面的强烈感受,是人的特定的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包括集体兴奋、狂热和集体沮丧的心理状态一在社会机构中,更受人关注的是短期公共情绪和负面情绪(如消极、极度紧张、恐惧、狂热等)。这些情绪缺乏理性因素制约,对社会规范具有相当的破坏作用,也特别容易感染和蔓延,往往具有威胁性。在剧烈转型和变动的当代社会,公共情绪的涨缩和起伏更成为人们注目的问题。5.12汉川地震、拉萨事件、金融危机都彰显了公共情绪的表达新特点:关注、忧郁、求真。公共情绪的宣导急切需要公共领域的支持,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理性,公共领域的意义在于:以公共权力为内容,以公众参与为形式,以批评为目的的空间。隐含着话语的共识过程,是人们彼此沟通、解释、商讨、争鸣,从而形成某种舆论或反对意见,在公开性原则之下形成理性的交流和公共批评。图书馆责无旁贷的应该担当起监测、梳理、宣导和抚慰的功能。人生要承载的东西太多,人性就容易变得脆弱,这时需要一种寄托,以托付这种沉重,把它转化为轻盈。这种寄托可以是一本书和图书馆的强大的社会感染力。它们帮我们战胜了很多凄凉、冷漠的情境,帮我们度过了苦闷仿徨的时刻,使我们保持了一种生活的朝气、热情和韧性,在人生之路不断向前跋涉。

2.4道德担当角色信任的重树与价值的认同

作为一个图书馆员应该从社会对馆员的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的角度出发,对角色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吸纳是将构成多元环境下个体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成为人们行为选择和价值追求的科学导向。这其中包括角色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意义世界和行为规范的价值认同。角色价值的认同从社会层面来讲,是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从个体层面来讲,是个人社会行为的持久动力。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基于理性规则及普遍信任,人的行为离不开信任,没有信任,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日常生活也是不可能的。

3图书馆角色的知性、理性和德性决定道德担当

图书馆角色的知性,是对客观感性世界的认知、判断和综合处理后显示出的能力气质,图书馆员的角色从商朝就出现了图书馆的萌芽,经历了从学者到神职人员向专业图书馆员的转变。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图书馆员这一角色始终都有一定认知能力。馆员的认知能力是建立在受过良好的社会教育,有较为宽厚的社会科学知识性和自然科学知识。上古时期的国家级中央图书馆“天府”“盟府”,是世袭官吏主管者两府。到了中日后的康有为、梁启超为首创立的强学会、新式学堂、藏书楼都是饱读诗书的学者或是职业青年。可见图书馆员的角色已具备了从现象到本质,由观察到分析,由分析到联想“以便知性可以成功地、无误地、并尽可能地完善地认识事物。”

任何一个成熟的社会角色,都要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而这种认知能力应是建立在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较为宽厚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之上。图书馆角色的知性是图书馆事业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源泉,它可以激活和开发图书馆员的智能。在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图书馆事业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和工作技术新方法,同时也是作为社会知识化、信息化主体的图书馆事业的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读者和用户需求的需要、更是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知性更要表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知性,应是角色在图书馆工作、生活、学习中,为实现角色而应该具有的认知、判断、抉择能力和实践能力。

图书馆员角色的理性,是科学态度和民主精神的结合。从1850年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的诞生起就宣扬了一个最基本的图书馆精神,即通过图书馆保障民众获取知识与信息平等权利,当代图书馆精神还具有几个较为鲜明的特点:第一是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和谐共进的精神;第二是优秀人文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第三是图书馆人淡泊名利、求真务实的精神;第四是图书馆的团队协作精神等等。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意义就在于,它的存在使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具备了自由获取知识或信息的权利,它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用以调节知识或信息分配,以实现社会自身保障的制度。图书馆员角色只有认同了图书馆精神所追求的这个保证信息自由的理想,才具备了现代民主社会的气质,这种角色赋予图书馆员的理性就是具有科学态度、公平正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用理想指导行为。这种理性不会受到情绪、情感和直接欲望的干扰,让图书馆员这一社会角色不迷失。

图书馆的德性,何谓德性?康德说德性就是力量。它比伦理更宽泛、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对道德规范和原则的认识与理解,对现实生活的体悟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树立;另一层是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遵循,对道德理想的践行。德性之所以具有排除来自欲望和爱好的障碍,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乃是因为理性本身具有这种力量。图书馆角色是以这个群体所从事的职业—图书馆事业为核心界定的,图书馆员的角色形象也有着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相关联的,无论是欧洲中世纪图书馆还是中国的藏书楼,都是极少数知识占有者或当时非常有名的学者,享有无比崇高的地位,到今天也被赋予了信息导航员、信息专家、信息顾问等高尚的称呼。

4歧途:图书馆角色伦理的异化

异化是主体的现有与预期的差异程度,他属于道德问题总的否定性方面。图书馆角色的道德异化是指图书馆从业者在从事图书馆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道德现状与道德期许的偏差,它是道德实际效果背离道德本真的过程。

在市场化的压力下,操作方法、经营模式都出现商业化与实际存在的二元冲突中,所要求的图书馆责任和义务在实际操作中难于实现,因此馆员的角色担当经常出现有悖于图书馆职业伦理的行为,很难形成成熟的道德自律观。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图书馆员可能滋生功利主义的伦理观,造成图书馆员伦理失范。其次,图书馆员道德担当的不确定和模糊性。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图书馆事业缺乏普适性的公共伦理体系与制度规范,容易造成伦理体系的混乱。因为人类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会有不同的伦理规范和评判标准,这种角色领域的伦理规范常常在特定的情景下发生冲突,即所谓的角色伦理冲突。图书馆员的角色担当缺乏制度性的保障,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拘束力,致使自己应有的生存空间只能被注人的资本不断蚕食,从而沦为弱势。

馆员的道德担当由于缺乏一种制度性的保障,对其伦理道德的遵守只能是一种自为的而非自觉的行为。这种行为既可以被善利用,又可以被恶所利用。在市场经济强大的利益诱惑下,很容易产生物欲化、庸俗化、冷漠化、无责任化和虚假化等病态馆员伦理观,道德的威严在不道德面前变得微乎其微,高尚的道德行为就变成了一种口头称道的对象而非行为上仿效的范式,图书馆员角色担当的伦理异化也由此开始。

5突围:图书馆员角色担当的构建

图书馆员的角色的道德担当的构建不是一个容易的事,因为它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微观层面,表现为图书馆领域内各种具体的道德标准和规范,即具体的道德伦理制度;第二个层面是中观层面,即体制性图书馆伦理制度,它表现为图书馆伦理制度的实然性;第三个层面是宏观层面,即根本图书馆伦理制度,他表现为一种导向性的道德价值理想,即制度的应然性。第一个层面是我们容易做到的,但是要从第一层面上升到二、三层面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需要一种博大的崇高伦理精髓才能塑造而成。

第7篇

论文摘 要: 近几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大学生创造、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教育不能再仅仅满足于知识和学历的教育,而应该对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这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需要。高等学校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地推进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及创业能力,造就国家急需的创新型人才,是摆在各个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培养目标和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从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创业计划竞赛标志着我国创业教育的正式开始,到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高校为代表的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各高校均在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体系。作为南通地区唯一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南通大学也正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合理的创业师资队伍、开设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渗透、校外创业教育基地及孵化基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校的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外一些高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仍需要我们去积极探索和研究。为此,我们通过学生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方式,对我校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与研究,试图通过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差距,形成适合我校创业教育现状的理论体系,对今后我校开展创业教育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一、调研方法与过程

1.调研对象。

南通大学在校本科生,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共计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31%。其中,男生138人(45.2%),女生167人(54.8%);年级:大一58人(19.0%),大二95人(31.1%),大三82人(26.9%),大四70人(23.0%)。

2.调研方法及数据处理。

我们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课题组设计印刷了“南通大学创业教育调查问卷”,然后通过学生走访、座谈会、问卷发放等方式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问卷回收后,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得出调查结论。

二、调研结果

1.创业状况。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被调查者中,已经创业的不足一成,创业率不到10%。创业者中,有一半到目前为止创业有一定的盈利,但也有部分处于亏损状态。30.4%的创业者对自己创业项目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表示会增加投资并继续干下去,而其他创业者则表示比较迷茫、很有压力,有很大的赌博感。

2.创业认识及成因。

在对创业概念的理解方面,有八成左右的同学认为创业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自己的一份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对创业持支持态度,并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苦于缺乏相应的创业方面的知识及一定的经济基础,很多同学的创业愿望没有能够实现。但81.3%的同学表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会考虑自己创业而不会选择自主择业。在创业目的方面,大多数同学认为创业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能够挑战自我,以便获得更多的财富。

对于促使自己创业的原因方面,有近一半的同学表示主要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归咎于就业压力过大的占30.8%,同时我们也发现,家长支持子女创业的仅为4.6%。在被问及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自主创业时,30.2%表示在拥有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后会考虑自主创业,44.6%的同学会在就业不理想的情况下自主创业,选择绝不主动创业的占5.6%。

3.创业压力。

66.2%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经验不够、缺乏一定的社会关系,其次是创业启动资金的缺乏,也有不少人表示面对风险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害怕创业失败后负债累累,担心来自于社会的舆论压力、冷嘲热讽,但也有一成多的同学认为不会有任何顾虑,勇往直前,屡败屡战。

4.创业准备。

60%左右的同学认为在创业前会通过选择到企业实习来积累自己的实战经验,以便不断获取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有同学表示会向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或校友虚心讨教,避免走弯路。但我们也发现,有超过90%的同学表示自己对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不是很了解,平时不是很关注,也缺乏相应的学习机会。对于所学专业和创业的关系方面,81%的同学认为没有太大关联,超过一半的同学表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或当今热门方向(如网络、软件等高科技)的领域去发展,以便更好地发掘自身潜能。对于创业中最希望得到学校的帮助主要是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次是创业资金和场地。

三、调研结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创业教育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创业者缺乏系统的创业知识培训、专业的创业指导及相应的启动资金和场地,害怕创业风险和失败,同时受到社会及家长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导致创业成为就业、出国、升学之外的第四选择。如何循序渐进、科学规范地推进我校的创业教育,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南通地方经济服务,我们有如下建议。

1.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不单是依靠教学方法、教学计划的调整,而是要涉及总体教育理念这一顶层设计的变革。因此在学校层面上,应当将创业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价值链中,在办学理念和培养方式上作出调整,改变传统的学习型培养方式,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和创业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标上,突出学生创业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扩大并落实学生的实践环节;在教育评价上,完善评价要素,将创业能力作为对学生素质要求之一纳入评价系统。在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上除坚持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外,还要进一步强调实践和评价相结合、高校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学校积极性与社会积极性相结合,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1]。

2.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积极推进创业教育“三进”(进教学计划、进教材、进课堂),将科目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环境课程整合,形成必修课与选修课相互统一、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2]。根据我校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构建培养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传授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中,要将法律法规、创业心理和技能、经济与管理、商务与财务知识、公关和交往技巧等融入到创业课程中去。在课程设置中,应当注重创业的内涵和动因,创业的机会和环境,创业途径,创业过程的组织模式,创业道德法规、市场评估等方面知识的传授,要学会因个体和目标的不同来具体设置相关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创业实践能力、创业综合素质。

3.进一步建立创业教育基地,推进创业项目的实体孵化。

创业实践是实施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而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是推动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运作机构。因此我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创业教育基地的拓建,使之成为创业项目的集散地和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一方面,可以借助基地管理者经验丰富、营销管理水平高的优势,来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从而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借助南通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学生创业社团等,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创业孵化提供场地资金、政策指导、项目申报、税收筹划等方面的服务,做好学生创业项目的入园、推介和转化工作。

4.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这是搞好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我校今后一要依托商学院、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学院的师资,强化创业教师的师资选拔和专业培训,逐步建立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二要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一批具有相应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从事这项工作,从而弥补创业教师数量上的不足;三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选派教师参加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各类专题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以开阔视野、创新思路,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四是聘请企业家或具有企业家背景的教师作为创业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导师聘任制,依托他们的实践背景和现身说法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为我校推进创业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师资保障。

5.建立并完善创业管理服务体系。

在校内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与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全校创业教育的布局规划,为学生创业实践进行指导和跟踪服务。其主要职责为:一是对我校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进行规划;二是加强对本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三是组织师资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创业课程体系;四是定期组织创业研讨,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学生创业能力等进行评估,从而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服务中心要为学生提供政策解读、工商和税务登记咨询、项目论证、场地和资金、培训和指导等一站式服务,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郑其绪.论创业型人才培养[j].战略思考,2010,(5).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知行不一;漠视生命;良心失守

一、事件缘起

2013年4月1日,住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西20楼的黄洋早上起床后,喝了一杯寝室饮水机中的水。喝完水后,他发现水的味道与往常不一样。于是他没有继续再喝,并且为了避免寝室其他两位同学误喝了他认为已经“过期”的水,对饮水机进行了清洗。

大概快到早上十点多的时候,黄洋突然感觉身体非常不适,很快他便开始恶心、呕吐、发烧。老师和同学们得知情况后,立即将黄洋送至医院救治,医生的初步诊断认定黄洋只是吃坏了东西,就给他进行了输液治疗。不过输液没有任何治疗效果,黄洋的手和脸很快就肿了起来,医院启动了急诊,发现他的肝功能出现了损伤。接着4月3日,黄洋血小板开始减少,被转移至外科重症监护室,医生此时才发现黄洋中毒。7日,黄洋鼻孔开始出血,医生无法查出中毒毒源。9日,黄洋师兄孙某接到一条神秘短信提醒他某种化学物质,警方很快根据这条线索查出黄洋的中毒来源——寝室饮水机。12日,黄洋瞳孔放大,脑电图消失。16日去世。19日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逮捕在饮水机中投毒的黄洋室友林某。

据查证,林某因为生活琐事与黄洋产生不愉快,经过事先预谋,3月31日下午,他将做实验剩下的剧毒化学物质N—二甲基亚硝胺注入寝室饮水机中。

二、复旦投毒案凸显的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伦理分析

这个以生命为代价的精英犯罪案发人深省,其中凸显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从伦理学的角度加以探索和解读。

相对于几千万名大学生群体来说,这或许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个案,但是我们仍然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训,是高校教育在某一方面机制能失调、制度规则调节失效的一个表征。同时这个案件也见证了世道人心,值得我们引起高度警惕和反思。当然,这一切都要从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难题说起。

(一)知行不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大学生一度成为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身份追求。三十多年的发展,高考制度的存在实现了很多人的梦想,到如今大学生随处可见。可是,近年来出自大学生的校园命案,让我们望而止步,让我们心生疑惑。曾经遭受追捧和敬佩的大学生为什么残害起同胞的生命?我们惶恐,我们更不安。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更应该懂得珍惜和尊重他人的生命,为什么在行动中却要铤而走险,去践踏心中认可的那条道德律令呢?这就是社会精英大学生的知行不一。

说到知行关系问题,我们必须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去探索。五千多年优秀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积淀,为我们真正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成为一位知行合一的人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说道:始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他告诉人们要真正地认识一个人,必须要看他能否做到言行一致,他认为一个社会的精英或者当朝的君子一般都是“耻其言之过其行”。所以,我们在孔子的论述中发现,做到知行合一才是孔子心中真正的君子。如果一个人无法做到“纳于言而敏于行”,那么他就不能成为圣人或君子,而仅仅是一个“小人”。所以在这里孔子主要想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更不要说对于当代社会精英大学生来说,更应该做到知行合一。

此外,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也为我们正确认识大学生知行不一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引。王阳明一直强调做人要成为圣人,成为圣人就是一种超越的道德实践。那么我们如何成为圣人,首先必须知道善恶,分清楚善恶是成圣的第一步,因此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他启发我们要想成为一名圣人,就要主动地去认识善恶等内在良知,要在内心将这种良知作为根本法则,从而才能实现格物致知。其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某些人做恶时,这些人未尝不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可是他们仍然去做了。这正如斯宾诺莎所说“想象并不只是由于单纯的真理的出现而消散,但是必须因为有了更强而有力的想象,才可以排除我们现时所想象的对象的存在”。所以在本案中我们发现林某作案时并不是不知道投毒杀人是不应该的,可是当时在他的脑海中并没有出现更强有力的道德感或者更强的良心意识来阻止他行恶,尽管世人皆知行恶是不能也是不行的。因此,王阳明力求解决正确的道德判断没有让人们完成为善去恶的道德实践这一难题,所以他又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这里王阳明更加突出了行的重要性,他认为行才是主体知行合一观念的真正完成,道德主体必须在多次的实践中行义理,从而让良知本体得以扩散,强化主体内心的道德律令。

在本则案件中,我们看到,林某作为复旦大学的医学高材生,更应该明白救死扶伤的从医道德规范;曾经担任过学生干部的他,更应该懂得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作为一名社会精英,他更应该遵守社会秩序和人伦道德。可是,无论从他的哪个身份角色来看,我们发现林某都没有做到自我角色该有的责任和义务,恰恰相反,用行动来践踏自己的身份角色和降低了身份价值。当然,除了本案,大学生知行不一的案件层穷不出,例如学术论文抄袭等。

知行不一作为生活中的人之常情,我们必须承认和接受。无论这是一个多么美好和谐的社会,无论这个社会给予我们多么恰当合适的伦理规范,在这个社会中总会有人无法抵制恶的欲望,做出知行不一的恶事。但是,当我们的研究对象限制在大学生这一社会精英群体时,发生这样的现象,实属不该,必须引起我们的反思。因为这个群体作为国家的未来,或许可能成为这个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关系着我们每个普通大众的切身利益。所以,通过以上讨论表明,大学生的知行不一是我们高校德育面临的一大难题,不仅需要在“知”上强化辅导,更需要在“行”上投入更多。

(二)漠视生命

从90年代清华的朱令事件,到如今的复旦投毒,投毒变得越来越“流行”。近几年的校园命案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当代大学生有着对生命漠视的倾向,生命的价值在这群社会精英心中烟消云散。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连杀四名室友;2009年吉林农业大学的郭力维刺杀室友赵研;2010年四川大学学生曾世杰因丑杀害同学;2011年中南大学王某刺杀追求未果的女同学;直至今年的复旦事件,跟随着时间我们不忍心回忆着这一场场血幕场景,这不禁让我们感到心寒,更让我们无法理解这些事件竟然出自拥有较高文化知识素养的大学生之手,漠视生命成为了我们如今需要关注的大学生价值观缺陷。

从历史的维度上看,生命的价值一直是中西方学者关注的重点。敬畏生命是很多学者的研究主题。在中国,古代孔子就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在马厩失火时,他马上重点询问了有没有人受到伤害而没有关心马的生命,更加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生命的重视。在西方,毕达哥拉斯就提出“生命是神圣的,因此我们不能结束自己或别人的生命”,这正如何怀宏老师所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上,低等的东西是为了高等的东西而存在,无生命的存在是为了有生命的存在而存在的,有生命的存在又是为了有理性的存在而存在的。那么,有理性的存在,或者说理性的动物(人)是为何和怎样存在的呢?理性动物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所以在人的结构中首要的原则就是友爱的原则,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类友好,意识到他们是来自同一根源,趋向同一目标,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我们都是来自同一根源,我们都有着同样的权利和目标,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我们应该相互爱护。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此心忍死最堪哀,天底下最悲哀的莫过于忍看自己或他人的生死而无动于衷了。因此,敬畏生命是生活在这个人类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必须要有的一种信仰,对生命的信仰。

从本案来看,林某因为生活琐事而毒害黄洋足以显现他对生命的漠视。我们常说:“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就连动物因为同类受到了他人的伤害遭遇不幸都会感到悲伤,更何况于我们人类呢?我们尚不说兔死狐悲这类同类相怜的动物美德,复旦投毒案直接展现给我们的是同类相残的人类悲剧。生命和身体虽然都是属于个体的,但无论他是属于谁的生命,又都有某种相通的共性,这种共性就是生命的至高无上性。任何人都没有任何权利违背主体意志而人为地伤害他人的身体,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将逞一时之快、解一时之恨所带来的凌驾于生命的价值之上。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名普通大众都有责任和义务不轻掷他人的生命,更不要说作为普通大众中的精英,接受过人类社会给予优良教育的大学生。因此,林某残害同学的行为已经把自己类似于使自己变成脱离身体的一只手或一只脚一样脱离了社会,必定受到社会的惩罚。

经过以上讨论,我们看到作为人类社会这个共同体的一员,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人的主体意志,要敬畏生命。作为一名大学生,接受着人类社会普通大众让渡出来的众多资源的熏陶,更应该去爱护同类的生命,更应该用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去为人民创造价值,而不是损害他人的利益。正如学者所说得好:“任何作为人的人,其自足的内在价值是不能用他人生活的改善作为筹码来折算,正像我不能以我自己快乐增加的量大于你快乐减少的量来证明我的行为的正当性一样。”所以,在我们的大学德育教学中,必须让同学们认识到这一点,不能用别人的受损来耀显或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快乐,更不能用生命当做施暴的对象,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迫在眉睫。

(三)良心失守

我们知道良心是作为道德规范自律性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它能及时准确地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道德调控。作为当代大学生,在以“仁”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耳濡目染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多年,形成对良心的坚守是理所当然的。可是现实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学善学传统,重新接受良心的洗礼。

有关良心,中西方学者众说纷纭,孟子说:“仁内也,非外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荀子认为人心就是“物使之然”;朱熹则把良心看做“天理良心”。在西方,康德就曾说:“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我想在康德看来“内心的道德准则”就是指所有人的良心;黑格尔也认为良心是我们所追求的自在自为的善和义务这种自我规定;萨特则将良心比喻成个人心灵中抗拒社会道德规范的唯独一块“绿洲”。综合中西方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良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义务感、责任感和荣辱感有机统一的道德情感。

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心,那么他同动物又有何区别。有人曾说要想恶人不作恶,就像想让无花果树不结果一样是不可能的,但我认为要想一个人具备良心,就像想让桃树先开花再长叶一样那么简单。因为生活在被誉为德性大国的东方文明之都,我们天生就享受着道义的熏陶和良心的教化,“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等做人的基本准则早已成为我们灵魂深处的文化理念,所以在中国坚守良心并不难。但是本案中林某的行为却摧毁了良心的存在,良心在他行恶的那一瞬间变得十分微弱,这不得不让我们进一步地去思考良心缺失的背后到底是什么主导着这一切恶劣行为的形成。

马加爵、郭力维、曾世杰、林某等一代社会精英,为何丧失良心,残害社会。我想改革开放多年来西方价值文化的影响不能为我们所忽视,西方国家一味地想通过文化来弱化我们国家的顶梁柱,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在良心面前的失守。当然,我们不能完全归咎于外来原因,同时自身的内在原因也需要重视,比如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社会文化环境的引领趋势、网络文化的间接性渗透等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斯宾诺莎认为“任何情感的力量和增长以及情感的存在的保持不是受我们努力保持存在的力量所决定,而是受外在的原因的力量与我们自己的力量相比较所决定。”而良心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必然受到外在力量的影响,这些外在力量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分析,并加以甄别和克服;对于内在的力量,我们更应该强化,抓住时机,巩固当代大学生内心的良心坚守。“人必然常常受制于情感,顺从并遵守自然的共同秩序,并且使他自己尽可能适应事物的本性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让大学生按本性行事,做到与人为善。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总离不开与他人的相互联系。所以人们之间应该相互帮助,用仁慈来约束和指导自己的行为,按良心行走在人类社会的康庄大道上,否则只能退步到亚当斯密所认为的那样“由于对他的同胞的痛苦的任何关心都不能使他有所克制,那就应当利用他自己畏惧的事物来使他感到害怕”。造物主教导我们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和以牙还牙的做事法则再也不适合当今社会,更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行为身份,坚守良心与人为善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伦理拷问

面对大学生存在的诸多价值难题,我们在“知”之后,要不要去“行”?在生命面前,我们是敬畏还是轻掷?面对摇摇欲坠的良心,我们是托住还是视而不见?这个看起来一目了然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案例也让我们犹豫着如何回答这些难题。大学德育人文课堂完全可以宣称为学生的道德践履提供了某种理论上的合理性,但现实同时也使他们感到缺乏坚实的实践基石。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这些难题需要我们从伦理学的不同范式和视角来展开说明。

(一)目的论与知行合一原则

目的论认为道德具有的意义是对人的行为进行道德价值评价,那么如何去评价一个行为善恶好坏的程度呢?这应该进入行为所造成的实际效果中去衡量,它强调这一行为效果是首先必须相对于做出这一行为的主体本身来说,必须优先于其他相关群体或个体。目的论更加看重行为的结果而非行为的动机,同时目的论也不关注行为当时的条件和背景。在目的论看来,善是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重要标准。根据善,目的论可分为“快乐主义”、“幸福主义”、“功利主义”等。本文选择功利主义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功利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边沁,他强调“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功利主义伦理思想认为人是追求快乐的,快乐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所以快乐是判断一切善恶的最终依据,是人类行为选择的根本标准。从而我们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就要遵守道德规范,功利主义的内在逻辑进路展现了他们以喜乐避苦规定人性,并将喜乐避苦作为价值合理性善恶判断的重要依据。

在我们行为的过程中,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幸福和快乐,正如功利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最大数人的最大幸福,这是我们行为的主要原则。当然这也是我们在脑海中必须根深蒂固的一个观念,作为“知”而存在,然后在行动中加以践行。目的论强调着行为效果对于主体本身的意义,强调主体的感受和收获,同样是在说“行”的实际效果,目的论追求行为效果就是对我们“知”的真理性的一种检验,而这种检验在目的论看来应该用善恶来衡量,说到这里也就是要求我们要遵守道德规范,在社会公共行为抉择中,以善为根基。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其实目的论是为“知行合一”原则量身定制的,用目的论来指导知行合一的践行再合适不过了。这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实施的地方。

(二)义务论与尊重生命原则

义务论思想认为人之为人存在,应当有理想、志向、责任,并身体力行。义务论并不像目的论那样过多地关注行为的结果,他更加关注行为本身的道德准则,也就是说作为共同体中的个体应该自觉地承担起对共同体的责任和义务,应当具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类使命感,从而使个体能够在共同体中获得生存。义务论的这种伦理思想方法凸显了道德义务的至高无上性,强调着道德行为的自律性、自觉性,核心是自觉自律。主要代表人物是康德,康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存在,他认为理性追求的是至善,道德法则就是要“引起人们对世界上最高的善的关注”,人性就在于理性,而理性在自由意志中得到体现。从这一点上看,康德就要求我们人类行事时要讲理性,追求至善,不能违背主体的自由意志,尊重他人生命更是自由意志的一种体现。

同时康德还提出只有居于纯粹道德信念,出于义务感、责任感而做出的行为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这正和我们前面提到的一样,行为主体生发的内心善的观念,是判断行为善恶的道德律令。正如康德所说“不论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永远普遍的立法原理”。我们要把尊重生命原则真正内化为心里的普遍法则,不能受任何个人欲望的诱惑而动摇。来自于内心的尊重生命的法则强于来自于外在强制的尊重生命法则的效力,所以,在高校教育中必须想法设法地让大学生的敬畏生命的观念真正内化。

此外,康德的义务论还提出人是目的观点,也就是说人是自身的目的性存在,人的目的性存在强于任何其他存在物。当然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人是目的”凸显的是两个方面,即人是作为类和个体这两个目的。康德的“人是目的”彻底地告诉我们人是至高无上的,我们不能伤害人的自由和权利,每个人活在这个人类社会中都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帮助和为他人服务,这才是真的“人是目的”,不仅是自己也强调他人。所以,尊重生命原则恰恰是“人是目的”学说,这也是“人是目的”最基本和根本的原则,没有人的生命,“人是目的”学说就无从谈起。

(三)情操论与坚守良心原则

高尚情操伴随着优美的灵魂,情操来自于义务的实施、良心的自觉,执著为意志,最终能凝结为信念。情操是一个人现实生活的重要向导,同时它又是人们道德生活的结晶和凝练。鉴于以上两部分已经讨论过义务和意志,这个部分我将重点分析良心理论。

我们常说一个人行善如果是出于义务的话,那么他的这种行为还必须借助于义务的具体形式——比如法律法规等,但是如果一个人行善是出于良心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认定他的这种行为是直接的,是由本性而致的。那么良心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呢?马克思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他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正是人们的知识和生活给予了良心无穷的力量,让良心面对生活中善恶问题就能很快地做出判断。黑格尔认为良心是“创造道德的天才”,“良心的本质正在于去除这种计算和权衡,不根据任何这样的理由而直接凭它自己来作出决定。”黑格尔心中的良心是远离了一切物欲的自我规定的。接着费尔巴哈也提出“良心是在我自身中的他我”,用中国的话说就是“已所不欲,忽施于人”。

情操论中的良心理论教导我们做事时要坚守自己的良心。良心不仅是选择道德行为的重要依据,更是我们进行善的道德践行的保证。坚守良心,它能让行为主体获得内心的宁静,因为他知道自己做了该做的事情,没有违背任何道义法规。所以内心宁静,没有任何罪恶感。同时,坚守良心也能让行为主体实现自我,每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都是为了追求自己的一份幸福,按良心行事会满足他人的需求,得到他人的赞许,从而能实现自我价值。所以良心的坚守定能铸造人格完美的个体,让他在行善中自我实现。

钱学森之问让我们思考许久:“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尚且不谈杰出人才的标准,就单人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而论的话,我们当代大学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一个大学生连社会最基本的人伦道德都没有的话,何来的科研成果,正如林某一样,投毒完结另一条生命的绽放,终结的是自己智慧之光的扩散,两位人才追求更杰出的旅程最终被道德问题所中断。所以在此我们要提倡高校、政府、社会要更加注重大学生知行不一、漠视生命、良心失守等价值观问题,力求用科学的理论和生动有效的实践来完善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古罗马]奥勒留(Aurelinus,M.).沉思录[M].何怀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版.

[2] 张彦.生命意义的伦理拷问和价值排序——一则RH阴性O型生命抢救案例的风险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3月第2期.

[3] [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1983.

[4]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商务印书馆,1997.

[5]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6]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关文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9篇

摘要:早期清华大学(1926-1952)的外文系培养了大量的人文学科杰出人才,是西方博雅教育理念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成功实践。它将西方博雅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相结合,旨在培养中西会通、全面发展的文化人,而非器物化的某一特定职业的从业人员。其重视基础、文理兼修的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受教育者的中西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并非语言技巧或职业技能训练。早期清华大学外文系在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两个层面对时下高等外语教育深具启示意义,对中国高校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弘扬人文精神以及提升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均有史鉴价值。

关键词:博雅教育;清华大学; 外文系;外语教育;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4-0041-06

收稿日期:2014-01-17

作者简介:吴自选(1969-),男,山东临沂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从事翻译学、外语教育研究;天津,300384。黄忠廉( 1965-),男,湖北兴山人,文学博士,黑龙江大学翻译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翻译学、汉译语言研究;哈尔滨,150080。

一、引言

清华大学外文系始于1926年,初名“西洋文学系”,1928年易名为“外国语文学系”。抗战爆发后,1938年清华大学与北大、南开三校迁至昆明,建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外文系建制撤销。外文系除培养出钱钟书、季羡林、等学贯中西的大师之外,尚有一大批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家、戏剧家、诗人、作家、翻译家等杰出人才,以毕业年份为序(含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期):1927年朱湘;1928年陈嘉和陈诠;1928年杨业治和吴达元;1930年李健吾;1931年张骏祥;1936年吴景荣和刘世沐;1938年方钜成;1939年许国璋、王佐良、杨周翰和李赋宁;1940年穆旦(即查良铮)、赵瑞蕻、周珏良、黎锦扬和杨苡(即杨静如);1942年许渊冲;1943年巫宁坤、何兆武、林同端和郑敏;1945年金隄、刘承沛和杜运燮;1946年袁可嘉和卞之琳;1947年黄爱(即黄雨石);1949年杨德豫;1950年英若诚、吴云森(即江枫)和文洁若 ;1951年资中筠和冯钟璞(即宗璞)等 [1]。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外国文学部1935年共毕业四位研究生:赵萝蕤、田德望、曹葆华及杨绛,后来均成为学术大家[2]。

本文论及的清华大学外文系,指1926年至1952年间(含西南联大时期)以培养“博雅之士”,汇通中西之学为目标的早期清华大学外文系(以下简称“清华外文系”)。博雅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多维度的教育理念,本文重点讨论清华外文系博雅外语教育理念与相应的课程体系,兼论清华外文系博雅教育对时下外语教育及整体大学教育的史鉴价值。

二、外语教育的博雅理念

作为博雅教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828年耶鲁大学的《耶鲁报告》指出:博雅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一种开启全部心智的教育,或一种全面开启心智的教育。[3]它要求开设广博的课程,反对高等教育过早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要求以经典的和基础的科目训练学生的心智。“博雅教育是文化的教育或是以文化为依归的教育。博雅教育的最终产品是文化人。”[4]

(一)培养博雅之士

1926年,吴宓参照美国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系的培养方案,撰写《外国语文学系概况》,开宗明义提出了清华外文系如下五个培养目标[5]201:

本系课程编制之目的为使学生:(甲)成为博雅之士;(乙)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丙)熟读西方文学之名著,谙悉西方思想之潮流, 因而在国内教授英、德、法各国语言文字及文学,足以胜任愉快;(丁)创造今日之中国文学;(戊)汇通东西之精神思想而互为介绍传布。

吴宓提出的清华外文系培养目标,浓缩了清华外文系的教育思想,为清华外文系的人才培养确立了基调。其第一个目标即为培养博雅之士,而博雅之士既不是一种职业,更不是一种职业技能。“博”是指融汇中西语言文化的广博,是提升人格境界、成就学问事业的基础,是知识的广度,而“雅”是在“博”的基础上形成的高雅志趣和学术涵养,是知识的高度。吴宓先生的“博雅”之说,简言之,是“希望学生能够吸收东西方古往今来的优秀文化,成为全面发展的人”[6]19-20。吴宓提倡博雅之士的教育模式, 深受其母校哈佛大学以及导师白璧德(Irving Babbitt)的影响, 其目的是造就具有深厚中西语言修养、宽广文化底蕴、具有批判性思维、“博而能约”、“圆通智慧”的中西文化、语言通才,其实质在于人格的塑造、文化的熏陶和精神的修养。

(二)西方理念与中国传统的结合

博雅教育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其实质是培养“通人”或“全人”;在中国,类似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先秦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和汉朝以后偏重人格和人文素质的儒家教育。“六艺”虽有实用功能,但其实质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君子”,即有德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高尚道德修养、全面发展的“人”。清华外文系培养的博雅之士,兼具中国文化传统中“君子”的理想人格的与西方现代知识分子的自由思想、独立人格与批判精神。作为人文学科的外国语文教育,其根本目的不是训练某一个职业领域的从业人员,而是通过中西语言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体系,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均衡的知识结构,开阔其视野,提高其在融会贯通中西文化基础之上的创造力、适应力。吴宓认为,教育之理想,尤其是大学本科教育的理想,应是培养了解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之通才[7]24。

吴自选黄忠廉:论早期清华大学外文系的博雅教育

三、清华外文系博雅课程体系

清华外文系的课程体系体现文理兼修、通专兼顾、贯通文史哲的特点,是实现博雅教育理念的路径,也是吴宓提出的培养目标的具体实践。以清华外文系1936-1937学年度的课程设置为例[8]:

第一学年44或46学分:英文8,国文6,中国通史、西洋通史(择一)8,逻辑、高级算学、微积分(择一)6或8,物理、化学、地质、生物(择一)8,选习一种第二外国语8;

第二学年36学分:英文6,西洋哲学史 6,西洋文学概要8,英国浪漫诗人(专集研究)4,西洋小说(专集研究二)4,选习一种第二外国语8;

第三学年32学分:英文、德法文(择一)8,西洋文学分期研究:古代希腊罗马;中世;文艺复兴时代(每门4学分)12,英文文字学入门4,戏剧(专集研究三)4,文学批评(专集研究四)4;第四学年24学分:英文、德法文(择一)8,西洋文学分期研究:18世纪;19世纪(每门4学分)8;现代西洋文学:诗;戏剧;小说(任择二种)4,莎士比亚(专集研究五)4;

选修课:拉丁文8;第一二年日文8;第一二年俄文8;英语捷径4;研究课程若干6。

具体分析,清华外文系的课程设置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基础,文理兼修

在清华外文系四个学年共136或138个学分中,语言类课程共44学分。清华外文系强调“本系教授语言文字之方法,注重熟练及勤习。读书谈话作文并重,使所学确能实用,足应世需”[5]199。学生通过“读书谈话作文”,训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但在清华外文系课程设置中找不到“精读”、“泛读”、“口语”和“听力”这样的把作为整体的英语语言文学肢解得支离破碎的课程,而是主要通过文史哲等课程来提高语言基本功。“西洋哲学史由贺麟先生讲授。他指定学生阅读西方哲学名著英译本(例如柏拉图《对话录》等书), 并让学生用英文写读书报告。”[9]3

早期清华大学贯彻梅贻琦校长提出的“通识为主,而专识为末”[10]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在自然、人文、社会三个方面有综合的、广泛的知识,而“不贵乎有专技之长”[11]。由于全校一年级学生不分专业,清华外文系与其他各系学生所选课程为“共同必修课程”,涵盖文、史、哲、理等多个领域,重点在“博”。李赋宁先生言:“我在清华园渡过的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英文的听、说、读、写有了很大进步,法文的根基打得很牢靠,西方文学、哲学和历史也都有了一些入门知识。”[6]29

(二)以“文”为主,注重西方文化的整体性

如果不将大一的44学分计算在内,清华外文系的文学类课程占到其余三年总学分的61%。文学课程分文学史和文学体。文学史按时代进行分期研究, 即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18世纪和19世纪,分配于三年中。“文学体则强调分体详细研究,于三年的学习中全面涵盖了各种文体, 即小说、诗、戏剧、文学专题研究和文学批评等。”[12]174-175 西南联大时期,外文系开设的56门选修课程中,文学类课程更为丰富,涵盖国别文学史、断代文学史、类型(或体裁)文学史和作品选读、作家与作品研究及文学理论,共28门,占选修课总数的50%,其余为语言理论及“外语及其他”类课程。仅在“类型(或体裁)文学史和作品选读”类选修课中,即开设12门课程 [13]131。文学是博雅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对学生品德、性情和境界的熏陶与提升起一定作用。早在20世纪30年代,吴宓就十分强调文学的教育功能,主张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和比较研究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素养和道德情操。他归纳出文学在启迪学生心智,涵养学生心性,增进学生人格塑造,了解西方文明流变乃至增强学生爱国心等十大功能[7]59-64。

吴宓视西方文学、文化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要求学生对其具有广博和全面的知识。清华外文系将英语语言文学置于西方语文的大背景下,有德、法、俄、拉丁等多种课程供学生修读,并配合以严格的教学制度,培养出一大批德、法、俄语言文学专家。西南联大时期,“在外文系的56门选修课程中,法语语言文学类选修课程即达11门。”[13]137这些课程覆盖面很广,“使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局限在某一种外语或某一国别文学上,而是把西方文学、哲学和文化看成一个整体,大大扩展了学生视野”[9]3。

(三)选课制与旁听制,贯通文史哲

吴宓从创造中国新文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高度,强调清华外文系学生中国文学功力的重要性[5]201:

本系对学生选修他系之学科,特重中国文学系。……目的在于:(1)创造中国之新文学,以西洋文学为源泉为圭臬;或(2)编译书籍,以西洋之文明精神及其文艺思想,介绍传布于中国;又或(3)以西文著述,而传布中国之文明精神及文艺于西洋,则中国文学史学之知识修养均不可不丰厚。故本系注重与中国文学系相辅以行者可也。

高度重视中国文学的清华外文系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学者、翻译家、戏剧家,同时也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中国新诗派”的诞生地,著名诗人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王佐良就是在清华外文系的培育下走向成熟的 [14]。

早期清华大学除了实行美国式的学分制,更以独具特色的选课制度,实现其造就通才的目标。“学生于每学年开学时,参照各系规定的课程表自行选定课程,中途亦可增选或退选,但大一应修课程不得中途退选”[12]119。清华外文系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选修、旁听其他学系的课程,特别是同属文学院的中国文学系、历史学系和哲学系的课程,学生可以一日横跨文史哲三大学科门类:“听了罗常培的语言学,入邻室钱穆的中国史课,晚间有金岳霖讲‘哲学中的时与空’,须早去占座”[15]。在清华外文系读书四年的季羡林先生曾言,真正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只有两门课,就是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和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这两门课影响他的一生,而这两门课恰好都不是清华外文系的专业课[16]。清华外文系的选课制度给予学生很大自主性,允许、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为学生以中西语言文化为根基,在人文学科领域的融会贯通以及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四、清华外文系作为外语教育的历史坐标

清华外文系作为博雅教育在中国的成功范例,至少在以下两个层面给外语教育界以启示:

(一)从外语教育的人文属性出发,造就外国语言文化通才

“外语专业教育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一直采用专才型培养模式,导致学生知识面偏窄,文化底蕴不深。”[17]20世纪80年代起,外语界开始进行外语与经贸、新闻、外交、法律乃至科技相结合的所谓“外语+X(培养方向或辅修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然而外语教育职业化、训练化、空洞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遏止,其人文学科属性日渐淡化[18]244-245,外语院系沦为“语言培训中心”或“体制内的新东方”,时至今日其定性、定位问题仍未得解决。外语教育不能也不应简单地等同于职业教育、技能训练甚至是应试培训;如是,高等外语教育已然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外语教育过于重视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其价值取向将趋向功利主义;以单纯的就业需求为导向,导致外语专业学生在思想的深度、知识的结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与其他文科专业产生较大差距[19]。

外语学科的基本要素是语言、文学和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兼具人文性[20],因此,人文性是外语教育的一个根本属性,培养全面发展的“文化人”是外语教育的应然目标。外语教育只有明确了自身的人文学科属性,才能找到专业的学科定位,才能确立适当的培养目标,而“我国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课题莫过于培养目标。”[18]243 从清华外文系的成功经验看,外语教育应注重与文学、历史、哲学等相关学科融会贯通的外国语言文化通才。许国璋先生在谈及外语院系培养目标时强调外语人才必须是文化人[21]。

(二)从博雅教育理念出发,改革课程体系

始自20世纪50年代苏联模式的外语教育课程体系偏重语言技能训练, 按照培养译员的“语言学校”模式开展教学[22],强调语言技能、忽视文化熏陶,重视机械训练、淡化文学教化,缺乏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的系统培养。时至今日,外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仍以语言技能训练为轴心,以大量机械操练为途径。以英语专业为例,依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语专业基本上都以专业技能课“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为主干课程。主干课程不但所占学时数多, 而且持续时间长, 一般达到总学时67%左右[23];这些专业技能课程“分裂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知识,使语言教学沦为空洞语言与空洞交际,使学习者既无法习得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又无法学习到知识”[24]。以训练学生语言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际上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说、写、译等语言产出能力。而在英语专业高年级所开设的“专业知识课”如语言学、词汇学、语法学等课程,更是冷知识传授多于文本研读,只能给学生们带来信息与知识压迫[25]。这样的课程体系无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增长,更不能提升、陶冶其人格,因此不仅受教育者不能用外语获取信息与知识、传递思想与情感,最终造成学生“缺乏分析综合的能力,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很难有创新意识,出不了创造性的成果”[26]。

清华外文系课程内容宽泛, 涵盖自然、社会和人文三大学科。大一英文也指导英文阅读和练习英文写作。但英文阅读和写作的任务还由其它课程来分担。而在西南联大时期,外文系课程表中“单纯的英文课(相当于时下的精读、泛读、听力、写作等)只占学年总学分的15.8%-24.2%。语言水平的提高, 主要是通过学习其他课程来实现。”[27] 从外语教育的人文属性及其规律出发,须在课程设置上确立“语言”和“文化”平衡,以中西文史哲经典著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助受教育者建立完整的知识架构,厚植其人文底蕴,提升其思想境界,在扎实的中西语言基础之上,培养其会通、思辨、适应和创新的能力。

五、清华外文系作为中国大学的历史镜鉴

清华外文系是早期清华大学全面实施博雅教育的在一个系科具体的、成功的实现。实际上博雅教育对当今教育的启示,不仅在外语教育,也在高等教育整体。博雅教育不应只是清华外文系追求,而应是高等教育系统整体之追求。吴宓认为,培养博而能约,圆通智慧的通才,不仅适用于文史哲学科,自然和社会学科亦如此[7]68。

(一)博雅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本然追求

梅贻琦先生认为博雅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勿囿于一途, 而得旁涉他门, 以见知识之为物,原系综合贯通的,然其在理想上相关联相辅助之处,凡曾受大学教育者不可不知也”[28],以梅贻琦、、竺可桢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大学主事者主张的是博雅教育理念中人格教化和知识教育的结合,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20世纪50年代以降,尤其是院系调整以后,专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主导思想。至今,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思想并没有烟消云散, 仍然制约着中国大学的发展。简言之,大学教育高度专业化、过分实用化乃至功利化取向弊端有二:首先,以职业为导向的高度功利化的大学教育造精神缺失,导致受教者人格缺陷。受教育者蜕变成缺乏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器物”。如果受教育者普遍存在的自私狭隘、庸俗功利、寡廉鲜耻等诸多人格缺失,无疑是高等教育的失败,与大学的使命背道而驰。其次,造成学生日益被束缚于狭窄的学科划分之中,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大学长期局限于培养所谓“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宽度、学习能力和健全心智去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造成受教育者创新动力不足。

狭隘专业教育颠倒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难以完成“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相反,它是器物化、工具化的教育。而梅贻琦先生主校时期的清华外文系博雅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其重点在人格、修养、灵魂的教化和熏陶,其本质是人文教育,而“人文教育是一切大学的灵魂之所依”[29]。“博雅教育的定性与定位问题,更恰当地是则是大学教育的定性与定位问题”[30],也关乎大学教育的使命问题。从某种角度而言,清华外文系的成功源于它回归了大学教育的本质,作为历史镜鉴可以考察时下价值追求错乱、办学方向迷失的大学。

(二)博雅教育是应对大学挑战的必由路径之一

博雅教育是应对人文精神缺失和创新能力不足中国大学两大挑战的必由路径。其一,博雅教育是以与人类历史上积累沉淀下来的文明与文化遗产进行“对话”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大知识观教育,目的是打破传统学科领域的壁垒,通过对经典的深入研读,让学生领略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魅力,籍此实现“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清华外文系的博雅之说,如果说“博”是一种学术追求,那么“雅”即是一种人文品质和人格境界,清华外文系的成功源于它“注重人格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精神和道德的需要,重视人文教育”[31]。总之,清华外文系的博雅教育模式既是观照整个大学教育人文精神缺失的历史镜鉴,更是弘扬大学人文精神的路径。其二,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开阔的视野、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使命感等素质,而博雅教育主张的文理兼通和跨学科综合性的课程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强化对知识整体性把握,使学生在融会贯通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独立思想和批判精神”[32],而这些正是创新的必要条件。清华外文系毕业生许渊冲称他:把生命科学的优质基因克隆问题,应用到中西文学互译的理论上来,提出了优化的创译论,使中国文学翻译理论走上了世界译坛的前列”[33]。

六、结语

清华外文系的博雅教育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教育思想体系,也是一种办学风格。它将西方人文主义的博雅教育与中国教育传统相结合,以培养博雅之士为目标,致力于文史哲的贯通,着力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培养了大量人文学科杰出人才,确立了外语教育的“清华学派”,也为21世纪中国外语教育提供了启迪和借鉴。

进入21世纪,中国大学面临的是与清华外文系迥异的社会、教育和制度环境。清华外文系的成功是多种因素交汇的产物,然而外语教育的清华学派既是精神遗产更是镜鉴,值得从外语教育界同仁从多层次、多视角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包括外语教育乃至整个大学教育的本质、价值、过程与目标,等等。

参考文献

[1]方惠坚,张思敬.清华大学志(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32-642.

[2]百年清华 百年外文(1926-2011)编委会.百年清华 百年外文:1926-2011:清华大学百年华诞暨外国语言文学建系85周年纪念文集[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49.

[3]Committee of the Corporation, and the Academical Faculty. Reports on the Course of Instruction in Yale College[R].New Haven: Hezekiah Howe,1928:7-9.

[4]Strauss, L.What Is Liberal Education?[J].Academic Questions,2003(Winter):31.

[5]吴宓.外国语文系学系概况[G]//徐葆耕.会通派如是说——吴宓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6]李赋宁.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吴宓.文学与人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8]吴宓.外国语文系学程一览[G]//徐葆耕.会通派如是说——吴宓集.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99.

[9]李赋宁.三十年代中叶清华大学的基础课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

[10]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1):7-8.

[11]梅贻琦.清华学校的教育方针[G]//梅贻琦.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刘述礼,黄延复,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65.

[12]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册)[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3]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华、南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6.

[14]王燕.西南联大外文系的文化精神——外文系与联大诗人群[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3):81-85.

[15]许国璋.回忆学生时代[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77.

[16]季羡林.季羡林文集:第一卷[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17]杨忠.培养技能发展智能——外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外语学刊,2007(6):134.

[18]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

[19]刘毅.关于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外语界,2000(3):12-17.

[20]王守仁.加强本科英语专业“学科”建设——兼评《北大英语精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42-43.

[21]许国璋.论外语教学的方针和任务[J].外语教学与研究,1978(2):6-15.

[22]王守仁.关于全面加强中国英语教育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2(2): 89-92.

[2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S].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

[24]冯燕.空心课程论——中国高等教育外语教育批判[J].现代大学教育,2006(6):36.

[25]张少雄.压迫与封锁不可能达成创新品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5):35-37.

[26]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2.

[27]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65.

[28]梅贻琦. 学习范围务广、不宜狭[N].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412 号), 1932-06-01(01).

[29]张楚廷.人文科学与大学教育[J].现代大学教育,2011(2):35.

[30]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44.

[31]王顺晓.吴宓在清华大学的教育实践研究(1925-1037)[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3.

[32]吴自选.通识教育与翻译人才培养的关联——以西南联大外文系的课程设置为例[J].上海翻译,201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