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校英语论文

时间:2023-04-08 11:31:11

导语:在高校英语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校英语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行动研究;大学英语教学

一、行动研究概述

行动研究是一种应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模式,被广泛运用于研究和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20世纪50年代行动研究开始应用于教育领域,也被称为教育行动研究。20世纪70年代,行动研究在英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逐步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杭州大学心理学专家陈立首次将行动研究介绍到中国以来,国内语言教学界有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并研究它。20世纪90年代后期行动研究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它被视为发展教师教育、提升教学品质、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改进外语教学效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行动研究强调“行动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和“对行动进行反思”(reflection-on-action);主要采取合作模式和支持模式开展教学研究。

二、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教育教学改革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大学英语学时不断压缩,有效的课堂时间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学的学生班额较大,基本每班50-70左右,这给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抓住教育教学改革的机遇,有效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设置体系不够优化,尤其是近年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如何在压缩学时的情况下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开设哪些科目,如何保证后续课程有效而持续的开展,如何优化学生选课等等。此外,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大学英语课堂出现学生睡觉、玩手机、聊天等现象与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教师不善于管理课堂,学生就会没有约束力,就会有恃无恐;换句话说,如果教师的业务能力较强,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会截然不同。再者,大学英语教学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平台、网络等实现与学生的多元互动,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结合,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三、行动研究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主要是针对非外语专业的大一、大二学生展开,有的高校会根据分数把学生分成实验班和强化班,或考研班和普通班,从而进行分层次教学。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课程又相继开设了后续课程如考研英语、职场英语、旅游英语等,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进行选课。教师不仅是英语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参与者,而且是课程设置和实施的研究者。教师对课程设置理论和实践的反思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课程设置,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能力提升和学生学习目标实现。以大庆师范学院为例,自2017级学生开始实施后续课程,大一学生进行通识必修课的学习,每学期4学分,每周4学时。到了大二学生开始自由选课,换句话说是第三到六学期学生都可以按照个人意愿进行选课,每学期2学分,每周2学时。在这一选课过程中,行动研究发挥了关键作用,教师会根据学生的选课意愿和选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哪些课程是受学生欢迎的,哪些课程选课人数较少,选课人数较少的课程会被取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以更好地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

(二)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行动研究强调教师要采取合作模式和支持模式进行教学研究。大学英语教师由于授课时间的不同,平时很少在一起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因而,每周一次的教研例会是教师之间交流和互相学习的保障。教师之间根据各自授课内容的不同、授课对象的不同、教学方法的不同互相交流和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个人业务能力。根据行动研究这一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不断修正教学方法,不断取得进步。此外,大学英语教师应多参加业务培训,多参加国内外的会议,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目前,大学英语教师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大班额教学。除了提升个人的业务能力之外,大学英语教师还应懂得如何进行课堂管理,也就是说,教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是一个智慧的管理者。有效的课堂管理加上精湛的业务能力会使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教师在行动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师,更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的业务能力,以适应不断变革的大学英语教学,更好地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服务。

(三)促进师生多元互动

行动研究强调“行动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和“对行动进行反思”(reflection-on-action)。所谓多元互动,是指师生作为教与学活动的双主体在课堂、课外活动场所、虚拟网络空间三维环境中进行的生师、生生、生机间的英语互动。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课堂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因而,慕课、精品资源在线课程等不断涌现,超星泛雅平台、智慧树网、爱课程网、好大学在线等网站都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便利。大学英语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学习先进技术,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加强与学生的线上、线下互动,积极整合教学资源,以实践促改革,以实践促进步。借助网络平台与学生互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有效缓解大班额教学带来的困难,同时,由于线上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真正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学习参与者,因而,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强。

四、结语

第2篇

(一)学生自身对英语学科产生了厌倦

在大学里,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四年左右的时间来完成课程,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则要花两年的时间来学习英语。而且在大多数高校的英语课堂当中,都是以讲单词、讲语法为主,甚至没有脱离高中英语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对于刚踏入大学的新生来说,他们期望大学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所改进,但如果教师仍然沿袭中学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自然会产生厌烦的情绪。

(二)外语教学模式陈旧

在很多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当中,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而学生则显得十分的被动。这种单向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很多学生因为过于被动,不敢问问题,也不知道如何向老师询问。甚至每一堂课的内容都是讲解词语和语法,再做练习,对答案。这样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很多大学的英语课都是公共课,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挤在一起上课。一学期下来,英语教师连学生的名字都不知道,所以就不能因材施教,更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课。

(三)外语教师严重的不足

据调查和统计,我国的外语教师严重的缺乏,合格的英语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教师的匮乏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很多的学校为了把课程安排下去,不断的外聘教师,到外面请来兼职的英语教师。外聘的教师很多在经验方面都显得不足,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不能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而且教师的教学动力很低,缺乏敬业精神,很多的教师都在寻找跳槽和发展的机会,这使得英语教师的队伍非常不稳定。

(四)太过于急功近利

目前,很多的大学都把国家英语四六级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相挂钩,这对于一些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策。因为学生会为了毕业证而过于急功近利,急切的想要考过英语四级,同时忽略了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甚至还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状,即便是考试过了,也不能真正的将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运用。

(五)方言的影响

对于很多的大学生来说,母语方言会对他们学习英语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学生在发音的时候出现很多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我国的南方一些地区,因为受到方言的影响,所以n和L分不清楚。甚至在英语发音中也是如此,学生在读Skin、Scoop的时候,S后的音不浊化,还有一些学生会将Bakcd读成\bcikit\。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之后发现,这些读错的音都有一定的规律,首先,在一些辅音的后面加上元音,或者是随意给一个单词加上\r\的音,这些都是错误的发音。

(六)学生对英语课的满意度很低

因为很多教师在课堂都习惯了以自己为中心,以讲解和示范为主,上课的内容也离不开读生词、讲解课文、分析课文、课堂练习等等。就算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上课,也只是用将过去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放到了电脑屏幕当中。而且教师在讲台上忙于讲解、演示或者操作,学生仅仅只是被动的做着笔记,互动很少,也没有充分的参与到其中来。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生的基础有很大的差异,学习能力也非常不同,有的学生在单词方面很薄弱,有的学生阅读能力很差,还有的学生听力不行。另外还有学习动机方面的差异,也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一些学生是为了通过大学的考试而学习英语的,还有一些学生是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如果通过了考试,学习动机便消失了。一些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定位也使得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有一定的差异,虽然很多的企业把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当成是应聘者的一个基本条件,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用到英语的机会并不多。此外,教学课堂采用的是传统的“灌汤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了很多知识,但是学生没有参与到其中来,也缺乏训练和实践的机会,这就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一)帮助学生转变学习的观念和态度

在英语学习当中,学生自身的学习观念和态度是最重要的,只有帮助他们转变了学习的态度,树立了长远的学习目标,才能够促进学习。因此,教师要尽快的使学生了解大学英语学习的要求和步骤,树立自我学习的意识。另外还要让学生明确,在大学里,学生自己分配的时间有很多,教师布置的作业也很少了,只有科学的管理了自己的学习时间,才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二)更新教学的观念

除了学生的因素,教师自身也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明确在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教师需要明白,自己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的人,而且还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其他的角色,比如组织者、监督者和示范者。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多多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比如信息技术,对网络课堂和校园网进行开辟,给予学生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这样也能使英语学习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三)摆脱母语的束缚

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母语的束缚,或者过分的依赖母语。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尽量的创造条件,完全用英语来授课,也可以采用一些直观的手段来讲授英语,使学生摆脱母语的束缚。也就是说,要避免过多的使用汉语,促使学生用英语的思维来思考学习中的问题。如果遇到一些意思较为具体的单词,要采用直观的方法和手段来解决教学难题,比如让学生看图、看视频、看手势等等,这样他们就能够养成思考的习惯。另外,在讲课的过程中还要巧妙的将一些重点的复杂的句子进行引出和插入,这样学生便能够合理的联系上下文,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这样也能够避免说出一些晦涩、难懂、生硬的句子,从而帮助学生对句子的含义能很快的理解。

(四)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教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果学生学习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教师要进行鼓励和表扬。如果学习当中出现了问题,教师则需要进行及时的指导,并且精心安排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在其中要扮演主导的角色,充分的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才会有积极性。此外,为了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进来,教师要多多组织一些小组活动,通过小组的合作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学习兴趣。最后,要将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和现代的英语教学手段相结合,比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等。因为语言环境缺乏,所以必须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语言环境。

(五)强化教学反馈

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能够传递教学的信息,作业和学习成绩也能够对教学信息进行反馈。所以,为了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进,必须加强反馈。一是合理的布置作业。作业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完成作业能够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技能,并且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想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并且知道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必须合理的布置作业。作业一般被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堂作业是学生在课堂上对学习内容的练习和巩固,课外作业则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实训的良好机会。所以,作业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查、反馈的方法。二是完善测试的方法。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以适应将来的发展。为了避免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学习,教师不能只强调测试的结果,要将学业成绩的测试进行相应的调整,将学习过程和结果合理的进行整合,这样就能使教学评价和反馈更加具有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实际性。

四、总结与体会

第3篇

在生态视角下,新兴实践型本科院校需要对英语课堂教学做出生态优化。在此过程中,新兴实践型本科院校有必要在英语课堂教学的构建中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教师能够将英语教学当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并将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教师不仅要重视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二是生态系统整体性原则。自然生态中存在的各种因素具有共生、竞争的关系,这样,自然系统才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具体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构建中,教师应当将学生英语知识的发展以及情感的发展当做一个整体,在英语教学中尊重学生所具有的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同时,教师需要将自身和学生看做一个整体,认识到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态度与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成效以及情绪变化之间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型的师生关系以实现师生共生。另外,教师要将英语教学中的各类要素看做一个整体,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强调课内教学与学习的关系、课堂中教学空间环境与文化环境以及教学氛围的关系等,并通过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来发挥出高效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各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从而推动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新兴实践型本科院校英语课堂构建中的生态优化策略

(一)树立学生为本的英语教学观念

生态视角下的新兴实践型本科院校在英语课堂构建过程中要强调推动学生的发展并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英语教育服务。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活动本身就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的特点,在英语课堂构建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本对于实现学生英语素质及其他综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兴实践型本科院校高效英语课堂构建过程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首先要将学生当做英语教学系统和教学结构中的主题,明确学生在英语课堂各个要素中所具有的中心地位。其中英语课堂构建目标与英语教学要求的制定需要以学生需求和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体系,同时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需要随着学生需求的变化以及学生发展阶段的不同来做出相应调整。实践型本科院校强调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新兴实践型本科院校应当重视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协调发展,通过组织学生以英语为载体开展组织交际来推动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参与性的调动,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帮助学生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学生应当作为英语课堂中的评价主体。英语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改进,而评价指标不仅应当包括学生掌握了多少英语语法与英语词汇,并且应当包括学生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在此过程中,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优势在于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状态具有更加全面且深刻的了解,并且这一过程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生态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需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学生作为英语课堂中的生态主体,其本身是否获得了良性发展是生态外语教学观所关注与强调的内容。不同的学生由于认知能力、发展水平、态度情感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生态位。生态视角下的新兴实践型本科院校在英语课堂的构建中应当关注与尊重学生的生态位,并采用个性化的英语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的生态位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优化。另外,教师需要认识到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学生生态位的变化,生态位的不同也会导致学生学习需求的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生态位的转变,并根据高斯法则来对学生种群中的内部关系进行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来推动学生生态位的分化与重叠。如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使用合作学习方法来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享有共同的资料,通过小组对学习内容的共同开发与探索,学生不仅能够解决学习问题,同时能够学习其他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与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位的分化方面,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展现自我、发挥自身长处,体现出与他人不同的个性与竞争力。

三、总结

第4篇

(一)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置实践课程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提高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实践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不能将学生视为“容器”或被“灌输”的对象,要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解除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禁锢,将“授之以渔”,即教会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放在首位。首先,以学生为本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商务英语实践课程绝不能是老师的“一言堂”,老师也应该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导演的角色。[2]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用生活化的实践语言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化语言开展实践教学训练,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接受语言实践课程;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探究性的思维方法,开发创新一些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精神鼓舞和思想升华又能灵活运用的商务语言素材作为实践课程的材料;此外,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强调学习中的体验和感悟,侧重思想交流和共鸣。

(二)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岗位群设置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应该以学生将来预期要参加工作的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出发,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商务英语专业的岗位群模块主要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是外经贸领域的业务工作岗位,就业岗位包括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商务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外贸助理人员、企业营销人员等等;第二类岗位主要涵盖中外事业单位涉外秘书兼商务英语翻译岗位,就业岗位有接待员、业务谈判人员、涉外秘书、陪同翻译等等;第三类岗位主要是指各类涉外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岗位和拓展岗位,包括外贸业务管理人员、办公室管理人员、人事专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商务英语实践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岗位群方向的不同选择开设适合本专业方向的实践课程,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3]

(三)以专业特色为抓手,从服务地方经济出发设置实践课程

专业是高职院校服务经济建设的载体,也是高职院校联系社会的纽带。商务英语实践课程设置,要依据学校办学能力和特色,同时做好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调研,开展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实践课程教学研究。比如,结合当地某外资企业参加广交会的需要,专门开设交易会系列集训;根据当地某大型涉外接待活动开展涉外秘书、陪同翻译等系列集训等等,根据市场需要动态调整实践课程。在常规实践课程中,可以试行整周的全外教语言实践教学和整周的商务操作流程实践教学等等。总之,要根据社会市场调研、企事业专家的建议、毕业生反馈等相关信息,将语言交际能力、商务业务能力和办公设备操作能力等职业能力融为一体,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软件等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培养与时俱进、富有职业特色的复合型商务人才,形成富有一定影响力,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毕业后能顺利上岗的特色实践课程。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优化与创新

(一)以学科特点为依据,建立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

商务英语专业应遵循学科特点及实用性的原则安排课程,突出英语优势和商务背景的结合能力,建立以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基础、以商贸操作能力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校企互动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首先,要依据科学性、发展性、创新性原则,将能够及时反映商务新知识、贸易新趋势的内容应用于实践课堂;其次,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要把实践课程教学从与理论教学中分离出来,采用专业的商务英语实践课程教材,配备专职的商务和语言实践课教师;再次,要加强实践课与其他课程的渗透。实践课程的实施不能独立开展,它与其他课程是一个整体,要将实践理念渗透到其他各门课程之中。[3]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按照模块分级设置综合实训课程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培养目标,要针对未来职业岗位的特性,优化相应的综合实训课程。首先要设置以强化基础能力为目的的实训课,将英语语音、英语口语、英语口译与商务沟通、贸易洽谈、制单跟单、货检出关等单项实践课程优化整合,划归为实践课程第一阶段,即基本实践能力积累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各种外贸单证制作能力、外贸跟单执行能力、贸易纠纷处理能力、熟练的往来信函处理能力等等;其次,要设置基于工作项目和网络软件的商务见习、毕业实习等实践训练为能力提升的第二阶段,即巩固提高阶段,培养学生国际贸易开拓能力、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客户管理能力等等;另外,要设置按照工作流程,用现实的工作任务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知识有机结合,结合办公软件操作、考证培训、中英文打字等实训课程为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第三个阶段,即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贸易谈判的能力、商务现场翻译能力等等,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5]

(三)以产学合作和工学结合为途径,不断完善实践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需要通过产学研结合来实现由学生到真正“职业人”的转变,通过真实的企业工作岗位经历和体验,即顶岗实习来实施技能训练和能力提升。首先,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积极与本地企事业单位推行订单培养,大力开展工学结合,确保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一线顶岗实习,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其次,要紧密联系当地行业企业,实行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践课程的实训条件;再次,要注重及时更新实践课程内容,以企业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为主体,组织实施实践训练;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和车间,开展虚拟实验,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抓手,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企业和行业对最新发展的专门技术人才的客观要求。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和劳动预备制度,是提高就业人员素质的重要举措,持证就业上岗将是我国就业改革的必由之路。商务英语专业应当把职业资格证书纳入实践课程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是实用型人才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也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增强就业竞争能力的可靠保证。

(五)以创新为实践课程改革的核心,体现商务英语专业的时代特色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著名论断,提出学生要走出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情景。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特色,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社会和生活中学会总结和提高。同时,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当密切关注、调查研究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变化,根据实践课堂的变化、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主动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效果的评价研究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实践课程效果的评价对实践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商务英语实践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过程中要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努力探索能够适合本专业实践课程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效果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多元化评价原则。实践课程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是多元化的,为了保证实践课程评价的质量和效果,必须采取多元目标、多元主体、多元方法的多元化评价原则;其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实践课程效果评价的重心在学生身上,应该以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实践课程效果的主体;再次,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导向性原则。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要高起点、严要求,做好学习实践的过程考核和评价;此外,要突出改革与创新原则,要在确保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设置一些能够展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实践课程。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效果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第5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营销;品牌文化

随着北京申请2008年奥运成功,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举办,2007年女足世界杯在中国四大城市举行,无疑,未来十年内是中国体育产业的黄金时代。于是,如何搭乘体育营销这辆快车就成为中国众多组织的关注要点。联想申请TOP计划成功,中石化签订了中国企业有史以来首次赞助F-1赛事的合同,这些都是中国体育营销史上的里程碑,但中国著名企业对于体育营销的热衷肯定不仅仅于此。其实早在2002年世界杯开始,中国就掀起了一股关注体育营销的热潮,当时的收视大约是120亿人次,而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则是将近6亿元,是上一届世界杯的6倍。体育作为营销的一种载体,它延伸的历史实际上很久,可以追索到古罗马的竞技场,但作为现代营销手段,它的运用时间却很短,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一面是馅饼,一面是陷阱,中国体育营销需要冷静思考,全面总结。而体育营销与品牌文化在高校这类组织中的实践与探索应用相对滞后,本文试从体育营销、品牌文化的特点出发,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探索高校体育营销与品牌文化的理论及相关实践,希望通过分析,能够找出高校在体育营销与品牌文化建设传播方面的共性问题,以供其他高校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参考。这不但在实践层面上,而且在理论层面上,都具有双重的借鉴意义。

一、体育营销与高校品牌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一)体育营销的概念与内涵

体育营销是指为一种体育产品生产、定价、促销、渠道等设计和实施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或欲望,并达成组织目标。体育营销不但是体育企业和组织最重要的职能,也是很多非体育企业和组织经常采用的战略和方法。这不仅是因为体育营销活动是体育产业的精髓,也是因为体育产业正在急速成长,而且没有丝毫减速的迹象。

体育营销和传统营销一样,是一个过程,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体育营销管理模型很好地描述了这一循环过程以及其中的体育营销要素,这对体育企业和参与体育产业的非体育企业的决策层和体育营销人员的实践都具有借鉴意义。对这一模型的简单解释是:体育营销循环过程始于体育和非体育企业/组织对体育营销使命的设定。这一使命必须与企业或组织的整体战略相一致,相协调。在设定体育营销的使命(目标)的基础上,企业和组织必须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环境)进行研究与分析,即对消费者(Consumer)、竞争者(Competitor)、企业自身(Company)和环境(Climate)进行分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4C研究”。基于“4C研究”所获得的体育市场信息与数据,企业和组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体育市场进行市场细分,并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在目标市场中,企业和组织制定适应自身发展的体育营销组合策略,包括产品(Product)策略、价格(Price)策略、渠道(Place)策略和促销(Promotion)策略,即4P组合策略。最后,通过对这一组合战略的实施、管理和评估调整,使企业和组织将自己的体育或非体育产品更有效、更高效地销售给消费者。

在这个体育营销模型中,最为体育和非体育企业所采用、最为大众所熟知也是体育营销最有特色的策略之一是“体育赞助”。组织赞助常见的理由有:组织想在公众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组织形象,想让公众看到并记住组织的名字,以及合理利用组织现有资源。组织赞助的其他原因还有:为了接触特定的细分市场,为了巩固基础市场,为了将组织跟体育联系在一起,为了作类似“慈善”营销等等。

(二)高校品牌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文化是一个社会和群体形成的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具有三个要素:精神、载体和群体。世界有三大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和伊斯兰教文化圈。这三大文化圈的历史都很悠久,人口都在10亿以上,影响非常深远。另外,文化都需要载体,文化的第三个要素是群体,没有群体也自然无法形成文化,而且这个群体可以按民族(汉、回、满等)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还可以按地区(南方、北方、西北)形成地域文化,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下面的亚文化。这些精神、风俗、仪式和群体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从深层到表层的中华文化。

第6篇

(一)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实施创业教育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务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

据劳动部门预测:今后10年,我国每年将新增加劳动力1000万,大约1.2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要向城市转移;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还存在着2000多万隐性失业者;此外每年还有数百万下岗职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在我国目前高职院校中积极实施创业教育,不仅能缓解目前面临的困难,也有助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创业教育的宗旨在于鼓励学生自我雇佣,其优点是创业者不但自己谋得了职业,也为社会其他成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能有效地缓解劳动力供需不均的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二)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实施创业教育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愈加严峻。营销类职业是人才市场出现频率较高、供需量较大的职业之一。由于营销专业本身的特点,办学门槛比较低,改革开放以来,很多高等综合大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设营销专业。高等综合大学培养的营销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后大多从事较高层次的营销管理工作,而中等职业学校营销专业主要培养最基层的营销员。高职类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因此,在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应积极引入创业教育,让学生尽早做好择业与就业的心理准备,鼓励毕业生创业开办中小企业,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形成高职营销专业学生进出通畅的双赢局面。

引入创业教育,也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长远任务。高职教育,其实就是一种职业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在了解社会产业状况与前景的基础上了解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掌握基本从业、创业知识和技能需求的基础上,树立服务社会的职业理想与创业意识,使教育造就的高技能财会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社会的稳定和谐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各种教育手段,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营销人才培养改革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实施创业教育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

创业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处理资料、分析判断、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这种教育对从业非常有必要。另外大学生创业缺乏人脉和经验,对其进行系统有效的先期培养是很关键的,对于以后打算自己开拓一番事业的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能在学校接受这样的锻炼太有必要了。

创业素质是人的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接受创业教育,营销专业毕业生个人综合素质将会大大提高,在职业生涯中将拥有更多的主动权,既可应聘就业,也可以走上创业之路。高职院校营销专业的学生虽然在技术上不如理工科大学生,但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他们具有营销管理能力,能将自己的就业融入自己的创业活动中。

二、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实施创业教育的优势和机遇

(一)营销专业学生具备的营销管理能力为自主创业提供人才保障

营销专业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联系最密切,营销专业在引人创业教育方面具有专业优势。该专业所具有的营销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创业和经营企业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创业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如何调查与预测市场;如何对自身优势、商业机会、市场风险进行评估;如何选择目标市场;如何进行市场定位;如何把握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如何进行产品、价格、分销以及促销策划等。这些都是每一个高职营销专业毕业生所必须具备的营销技能。营销技能是创业者必备的创业基础,有了这种技能,创业行动就会少走弯路。

(二)当前良好的创业环境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提供宏观上的保证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创业。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就业促进法》第七条就明确了创业的政策,因此,中国目前处在一个非常难得的创业时代。事实上,当前我国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植政策。政府扶持和鼓励兴办个体私营企业,个体私营经济未来将得到充分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对个人投资办企业提供了法律保障,尤其是对设立非法人企业也没有明确注册资本金的要求,为普通人创业降低了门槛,提供了创业的法制通道。另外在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国家也加快了金融体系建设,加强金融监管,坚持多元化、竞争化的金融发展方向,大力提倡开办民间银行,让各种所有制成分在金融业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银行业向非公经济开放的同时,国家也正努力拓宽非公经济直接融资渠道,鼓励中小企业发行短期债券。

(三)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营销专业实施创业教育的优势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潮汕地区。潮汕人自古就有经商的传统,商业意识较强。潮帮已经兴旺了五百年而不绝。“饿死不打工”是专门针对潮汕人说的。潮汕人哪怕身上只有几十元,也要努力做老板,相当一部分潮汕人都是十几岁帮助家里看店做生意,或在乡亲的店里帮忙,很早就学会了经商的本领。现在潮汕是一个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验区,民营经济的大军遍布省内省外,很多学生自小就已接受了创业的观念。

由于粤东本身大学不是很多,当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也提供了优惠政策。无论毕业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均有机会创业。相信在高技能缺乏、自主创业环境越来越好的粤东地区汕头高职营销专业学生的创业前景会越来越美好。

三、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营销专业实施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进行课程改革,体现营销专业创业教育特色

1课程结构改革。实施创业教育必须按照营销专业创业能力要求来设计课程,课程结构要形成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

学科课程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创业技能实践训练,为毕业后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课程是创业教育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一方面要在原有的各种活动中,把创业教育的任务和要求结合进去,如营销学会、团队活动、学科兴趣小组、各类竞赛、勤工俭学、校外活动等;另一方面要实施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即根据创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和任务设计专门的教育活动,如参观、访问、请创业者作报告演讲等。在活动课程中实现创业意识的提高,创业品质、创业知识的养成与传播。

隐形课程方面要突出创业环境的设计和布置。要把校园乃至教室的合理布局和美化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如布置鼓动创业立志成才的名言警句,张贴创业者的成就榜和风采照,举办内容形式都具创新意识的活动,观看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题材的影片,展示创业型教育队伍形象,为学生营造一种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激励创业精神。2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增设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例如《创业教育》《创业社会常识》《创业心理和技能》《市场经济》《社交礼仪》《法律和税收》等。这些课程侧重于系统介绍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3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营销专业的其他相关课程中,同时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整合和优化,使各课程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创业教育的各有机组成部分。要使营销专业学生懂得如何对自身优势、商业机会、市场风险进行评估,从而选择准确的目标市场并定位,进一步进行产品、价格、分销以及促销策划,还能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

(二)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考评的改革。实施营销专业创业教育

1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应讲求实用性和针对性,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特别是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具体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针对培养高技能创业人才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必需够用”;二是要根据创业的多样性,有针对性地灵活教授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实现“按需施教”;三是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学生的个性相适应,实行弹性课程组合。

2教学方式的改革。先进的教学方式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已采用模拟企业经营方式等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利用Internet市场营销模拟平台软件,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让学生分组练习,分别循环扮演企业中的不同角色,以增强学生对不同岗位职责的认识和掌握,加强学生职业经验的训练。另外,我们还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演示教学和案例教学,发挥互补效应和立体效应。利用电视录像及其他媒体,播放一些企业家报告会实况,实现身临其境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调动他们的潜能。

3教学考评的改革。注重考评学生的技能水平及实践能力是创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显著区别,也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二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为重点,注重专业技术水平和创业能力的考评,改变过去“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偏颇做法;三是教学考评与就业创业结合,注重培养和考核学生的岗位技能、适应能力、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坚持正确的就业导向。

(三)充分利用活动课堂,培养营销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

活动课堂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捷径。通过不定时邀请一些中小企业成功人士特别是成功创业的师兄师姐们现身说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也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模拟创业活动,如创业知识大赛、模拟销售竞赛等激发营销专业学生的创业热情。例如,经管系学习部于2007年5月举办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在这次大赛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指导,提高了同学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激发了同学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营造了浓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气氛;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处事态度、正确的行为方式、严谨的工作作风、坚定的自信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策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管理等创业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直接推动营销专业创业教育

教师是推动创业教育的第一动力,教师自身经验缺乏,实践经验和创造能力不足,也就不可能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推动力。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创业教育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因而必须采取一切可行的办法造就一支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积极的探索精神、开阔的人生视野、扎实的创业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实施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教师提供参加国际国内创新创业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的条件。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建议采取专业教师轮流到企业锻炼的办法,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合适的时候和市场“亲密接触”,丰富实践经验和阅历,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创业教育水平。同时,也应努力聘请一些有学术背景的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到学院任兼职教师,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五)注重创业实践。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全社会创业资源

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重在实践,学院要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磨炼创业意志、培养创业能力,得到创业技能训练。因此,有关老师应努力组织学生调查一些小企业,参与小企业的设计;同时学院也可尝试建立一些小型企业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得到创业教育的体验,通过体验使学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这也是创业教育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同时,还应积极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形成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种创业资源。

第7篇

1.不同社会风俗和礼仪对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影响

社会习俗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影响人们的言语和行动。对于不同的社会风俗,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将有不同的表达。与人交谈时,对于年龄和薪水等方面的隐私中国人与西方人是有差别的。中国人会问别人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西方人通常认为这样的问题会暴露他们自己的隐私,这些问题使西方人感到不舒服。对待时间这个问题,中西方也有不同的观点。西方人比较注重时间观念,他们认为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生活态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不守时,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人大多认为应该给别人做充分准备的时间,可以原谅别人迟到几分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西方人喜欢看别人,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尊重和眼神的交流。然而,作为一个中国女孩,并不习惯长时间看着别人的眼睛,与他人交谈时,当别人盯着自己看时会感到不自在。中国人的热情好客闻名于世。当一个朋友来家里做客,主人做很多好吃的食物,将有助于他们感情的加深。所以当外国人来到中国,如果主人没有意识到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会说“多吃点”。主人甚至给客人盛相对较多的饭,使外国人感觉尴尬。对于西方国家的人来说,当客人来家里吃饭,主人通常会说“Helpyourself”,希望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扫清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帮助学生理解深层的文化内涵。

2.不同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对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谦虚在中国是传统美德,即使知道自己是优秀的,但在别人赞扬自己时,也要说:“你过奖了。”当别人赞美西方人时,他们会说“谢谢”。中国人提倡谦虚而西方人更喜欢自信。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确认和尊重他人,而对于中国人而言,他们认为应该保持谦虚。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表扬学生并要求同学们为他鼓掌,学生会感到害羞,然后教师希望学生不要骄傲而加倍努力。这体现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思想。但在说英语的国家,学生从来不会隐藏他们的自信和快乐。人们会说“congratulation”来代表他们的祝愿。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所以不同的价值观必然影响英语学习观念。西方的独立意识强,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和平等取决于自己的能力,个人的利益是第一位的,不关心其他人的事务。而中国人推崇集体主义,关注自己的利益,又满足他人的利益。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父母和教师不会给学生太多的干扰。在中国,教师要先教学生爱祖国,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最后是自己。中国的孩子总是会说“我爱我的国家,我爱我的父母”。在中国有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然而很少有讲英语的人有这样的想法。针对这些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外语为工具,对异文化进行探究,以达到对异文化更深的了解。随着外语水平的提高,跨文化教育的深入,人们将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元性,逐渐对异文化采取平等、开放的态度。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途径

1.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和教学质量

教师作为跨文化教育中的主导因素,应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果教师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跨文化的培养教育目标。由于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较弱,缺乏一定的跨文化价值观,因此教师除了应当具备专业知识素养外,还应具备跨文化教育的基本文化素养和技能。从事高校跨文化教育的教师应该加强对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地理知识的学习。通过对比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了解其他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东方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差异,以帮助教师认识和了解外国文化和多元文化,开阔跨文化视野。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培养文化意识,增强解决文化多样性问题的专业技能,加强跨文化意识和教育心理学研究。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比较等方面的学习也需得到相应的加强。在课堂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欣赏文化多样性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建立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教师文化视野的扩大,能帮助学生形成公平的文化意识和世界观。在语言和文化的密切结合中,教师可帮助学生体验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此外,英语教师也应该丰富英语语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大量如教育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他们应善于认识和了解英语学习规则,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思想和观点,选择和使用的教学方法应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知道在外语教学史上的一些关键的教育学学派,适当借鉴前人的一些外语教学经验,了解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以便他们能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在外语教学中达到跨文化教育的要求。

2.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学习态度

如何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和文化的比较,教师应明智地看待文化差异。一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或杂志、实践交流,来体验到文化的多样性。根据文化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教师可以研究不同文化并且在跨文化教学中运用相关理论。教师应努力将教学重点从教师“教”转向学生“学”不能只传授知识,要从主题、文化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他们可以定义跨文化交际的类型和范围,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话语和通过话语内容学习文化。教师应鼓励学生培养文化平等和语言平等观念。在文化研究中,教师应克服文化偏见,消除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的限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文化策略和训练文化策略的机会。跨文化教育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文化内涵的继承来体现,教师要发展各种教法,将跨文化教育贯穿于阅读、口语、语法和词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扩大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把整个英语教学看作是一种文化;可以改变一些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均扩大他们的思维方式。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不应局限于英语国家文化。跨文化意识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它要求人们认识到从全球的角度考虑问题。它包括英语国家的文化以及非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了解整个世界。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在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时有一个开放的心态,鼓励他们把英语作为语言工具来认识世界,形成全球和国际意识。

三、结语

第8篇

(1)教材选择不合理

我国行业英语的教材正处于探索阶段,虽然种类繁多,但还是比较偏重于专业英语。研发社在研发行业英语教材的时候,没有对行业英语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导致行业英语教材出现了以下问题,比如:行业英语教材的专业性太强,词汇记忆量大;教材和现实脱离,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2)教学模式不完善

高职院校的行业英语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语法翻译法、活动中心法、听说法等。(何有萍,2010)很多教师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照搬照抄,很少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对其进行完善和改变,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用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虽然能很好地对词汇和语法进行讲解,但是在讲解的过程中没有体现高职行业英语的特点,不能很好地实现高职行业英语的教学目标。使用听说法进行行业英语教学,虽然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但是忽视了对相关语言知识的讲解,同样没有办法实现行业英语的教学目标。使用活动中心法进行教学,虽然充分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对学生活动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

(3)考核制度不健全

行业英语的考核制度依然是闭卷考试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没有体现出行业英语的真正特点,也不能有效地体现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学之前,英语成绩普遍比较差,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对英语缺乏学习兴趣。同时,在高职行业英语基础知识学习阶段,没有通过很好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5)教师的专业性有待提高

在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是英语教师,语言教学能力非常强,但是缺乏相关的专业背景,导致在行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专业程度不高,不能很好地实现行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同时,和英语教师相比,行业英语教师专业知识非常扎实,但是对于行业英语的教学规律缺乏深入的了解,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偏重专业知识的教授,忽视了语法和词汇的传授,不能很好地体现出行业英语的特点。(高丽红、马建豹、曹阳等,2013)

2高等职业院校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

(1)行业英语教材的改革

行业英语的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关键动力,所以对课堂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对英语教材进行改革,对改善行业英语的学习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行业英语的课堂设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第一,了解学生的性格、英语基础和教育背景;第二,明确行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明确行业英语的教学内容;第三,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教学活动,使得教学过程在时间上得到合理的分配;第四,合理地设计每一节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最终的教学目标相适应。(邹菁,2014)除此之外,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材的选择。在目前的行业英语教学中,教材不符合行业英语的教学现状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高职学校行业英语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行业英语的特点和学生的英语基础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对行业英语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变。比如,将某些不适用的内容删除,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社会实际适当地补充一些学习材料,或者对课后练习题的难易度做一些相应的调整等。

(2)行业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

JeremyHarmer针对语言教学提出了语言教学课堂的三要素,分别是投入—学习—运用。(肖德钧,2015)所以,在行业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顺序的变换对这三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以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本文通过对这三要素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设计出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是:直线型、反弹型、杂拼型。第一,直线型。高职行业英语直线型的教学方法就是在行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学习相关课堂内容,然后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为学生创造相关机会来运用其学到的知识。第二,反弹型。高职行业英语反弹型的教学方法就是在行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案例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际演练和操作;进而,教师针对学生在演练和操作中的问题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再次演练。第三,杂拼型。高职行业英语杂拼型的教学方法就是在行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基础,通过对教学内容与活动的研究,将投入—学习—运用三个要素进行交融,将其运用到教学中。

(3)完善考核方式

高职行业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考核方式要以这个目标为基础,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进行有机融合。(靳鹏,2014)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适时地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信心。另一方面,要使用终结性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在阶段性学习中的不足和进步形成结论性的认识,以对后期的学习产生指导。又因为高职行业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应用,所以,在考核的时候可以采用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并且在考核的过程中要以口语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提升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为了提高行业英语的教学效果,提高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关键。高职行业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培训,对行业英语的社会应用现状进行了解,同时还可以向行业英语的专业教师交流学习。行业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行业英语学习中的问题是不能将英语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很好的融合。所以,行业教师要加强和专业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合作,以帮助学生将两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教学目的。

3结语

第9篇

目前高校英语教学经过两轮改革之后,学生在英语阅读能力方面,听、说等综合应用能力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国际化和社会需求正在逐步接轨。为了实现更大的跨越,提升高校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国家制定了新一轮的英语课程改革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通识教育教学理念就是要在教育中培养通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全面发展,这与教学改革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在这一背景之下,一些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正在积极谋划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思路和课程改革方案。在理论研究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高校英语教学应同时注重英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作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英语知识了解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同时,对于西方的核心价值观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批判的思维,在教学内容中相应设置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内容,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实践教学方面,一些学者作了突破性探索,对于通识教育理念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开展和运用开辟了新的模式和思路,为以后的教学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高校英语教师在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发展内容

1.教师自主能力的发展。教师自主能力的提升是高校英语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成为创造型教师的条件之一。教师自主能力的提升包括教师自身学习能力提升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两部分。教师自学能力的提升主要是指教师对自身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学习,对自身创新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补充;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不同、教材的不同而开展的个性化教学。当前通识教育理念为高校英语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实现机会,一方面通识教育理念为高校英语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学习的机会,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在教学设计中都是对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学习过程是教师发展和提升自主能力的重要过程。另一方面,高校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和课程要求上的灵活形式为高校英语教师的发展提供了空间,高校英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材内容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材内容也为高校英语教师对学生开展文学、历史、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2.教师知识结构的发展。高校英语教师要正常开展教学,适应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形式,就要不断完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这里所说的知识结构包括英语专业知识,人文相关的知识以及较强的逻辑和思维知识。英语专业知识不难理解,就是能够熟练的使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人文相关知识主要是指高校英语教学中可能涉及的文学、历史、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主要是各个学科中关于科普知识和人的观念、思维和行为的研究;逻辑和思维知识主要是指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理解和掌握的分析、判断和推理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对于英语专业知识的教学所占比重较大,人文相关知识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对于构建高校学生人文通识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识教育理念要求高校英语教师不仅仅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人文知识和素养,只有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并且做到融会贯通,才能提升自己在通识教育理念之下的教育水平。

3.教师创新能力的发展。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作为一门综合性教学内容,包含很多影响因素,这无形中对高校英语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识教育理念下开展的高效英语教学,其本质是进行通才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高校英语教师所要求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能力和思辨能力两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对问题的评价、分析、创造、应用、理解以及识记等几个方面。高校英语教师只有在对问题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分析之后才能对问题进行创造,进而产生创造能力,最终形成高校英语教师自己的创新能力。具体来讲,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了解教材内容,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同时还要了解学生需求,社会对高校学生英语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教学环境和教学技术手段等等方面,在对上述具体情况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之后,综合以上优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英语教师发展之路

1.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支持高校英语教师发展。教学改革的实施和新的教育理念的推广,离不开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和调整,只有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改革政策和相关的专业指导、规划,才能更好的推动高校英语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通识教育理念下培育的是通才,这就要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相应政策时,通过项目研究和一系列的培训、讲座提升教师的思辨能力,加强对高校英语教师在新课程模式方面的培训,以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具体专业方面讲,可以将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分开来列,以不同的指导文件来指导不同专业的英语教学,加强对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提出可行性方案,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将高校英语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的发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2.高校为英语教师发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教师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支持,只有在高校内开展的教学改革才是最终实现高校英语教学差异化和多样化的正确道路。最初的高校英语通识教育仅仅局限于北大和复旦一些高校,具有明显的校本发展的特征,在教学课程设计方面、学生知识结构方面都是完全结合本校发展方向和本校教师发展方向的。具体来讲,对于高校英语教师发展主要有依托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来实现教师的发展、引进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送教师出去培训相结合的教师发展模式、由不同教学模块指向提升教师素养的教师发展模式等等。也有些高校引导英语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研究教学经验,对相关教育理念进行讲座和研讨等,促进高校英语教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