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31:17
导语:在地方茶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广西茶文化旅游的意义
一、茶文化与旅游的相互关系
1.现代旅游的特点
旅游是人类文明的体现,现代旅游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消费,因此是广义的文化活动。现代旅游的六要素,即食住行游购娱,都与文化水**融,密不可分。现代社会,人们之所以愿意花费较多的财力、物力、体力和心力去参加旅游活动,就是因为他们在付出的同时,满足了探奇求知的需求,探奇求知的核心是体验异地异族的文化。因此可以说,旅游是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一种文化活动。
人们在参加旅游的过程中,不仅要求能看到一些过去没有看到过的东西,而且要求了解这些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和有关知识。有些可参与性的项目,游客总想自己动手动口去尝试一下。有些具有可取意义的东西,游客总想带点回去与亲友共享、慢慢回味。因此现代旅游项目,通常必需具备观赏性、知识性、参与性、获得性等多种属性。使游客通过了一次旅游活动能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满足其某一方面的文化需求。
2.茶文化的靓丽之处
旅游文化包括山水文化、聚落(城镇)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烹饪文化、酒文化、茶文化、诗词文赋文化、书画雕塑文化、戏曲歌舞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花鸟虫鱼文化等。可以看出,茶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茶与山水、宗教、民族、民俗、烹饪、诗书画、歌舞戏曲、工艺美术又有密切关系。丰富多彩的茶类,具有千姿百态的茶叶外形和色香味各异品质特点的名优茶对游客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加上茶区的山水风光、名寺名泉、各民族的茶俗风情、泡茶饮茶艺术、茶书茶画茶诗词、茶歌茶舞、工艺精湛的各种茶具,以及茶马司、葛玄茗圃、贡茶焙、御茶园、皇茶院等茶文化遗迹等,都是茶文化的靓丽之处。因此茶文化在旅游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3.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好处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对传统文化都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无论是茶文化的专项旅游,或是在一次旅游活动中,恰如其分地安排一些茶文化的内容,如观赏茶艺表演、品名茶、观看茶歌茶舞、观赏选购茶具、品尝茶餐茶菜、自己动手学制茶学泡茶、参观和考察茶文化遗迹等等,都会给游客带来新鲜感、愉悦感,既增长了知识,又愉悦了心情,达到了探奇求知的目的。
在旅游活动中充分利用当地的茶文化资源,把茶文化的知识性、观赏性、可参与性很好地与旅游结合起来,既可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宣传和普及了茶文化知识,弘扬了茶文化,促进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茶文化旅游的含义
茶文化是一定时期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它以茶这种实物为载体来传播与茶有关的各种文化,因此茶文化有着非常广阔的内容,它涵盖了多个学科与行业,如文化艺术、医学保健、科技教育、经济贸易、历史考古、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具体内容包括: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禅教、茶艺表演、茶与婚礼、茶事掌故、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祭祀、饮茶习俗、陶瓷茶具、茶馆茶楼、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方面。茶与各种形式的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今天内涵丰富的中国茶文化,当代茶文化精神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完美统一。旅游即旅行游览活动,泛指为旅客提供休闲设施与服务的产业,涉及到政经史地法等各个社会领域。一般而言,旅游具有观光和游历两个不同的层次,前者历时短,体验较浅;后者历时长,注重精神层面的人生体验;旅游既能锻炼人的身体,又能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体味生活的本来面目,平时不易得到的快乐通过旅游得到充分的释怀,并成为一生永久而美好难忘的记忆。休闲生态旅游成了当今人们外出旅游的趋势与方向。现代的旅游方式已不同于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或徐霞客式的旅行和科学考察,“求新、求知、求乐”是旅游者普遍的心理需求,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一种不断发展的生活方式。省“经济发展十佳县”。
广西茶文化旅游的意义相关文章:
1.关于旅游与茶文化的论文
2.关于茶文化旅游研究论文
3.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
深究绿茶之源
茶源于中国,兴于亚洲,传播于世界,茶的故乡在中国。而茶的原产地在哪里?中华大地上关于茶的原产地有多种说法。西南说有云贵高原的大茶树为凭;西北说取《华阳国志 •巴志》及蒙顶山茶文化佐证;巴蜀说为陆羽《茶经》所记;华南说以神农氏在湖南的茶陵为由;江浙说更有考古实物和史事记载。各家所说,自有理由。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理环境不同,茶又有红、绿、黄、白、青、黑之分,多元说无可厚非,以绿茶而论,江浙说凿凿有据。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探索绿茶之源,揭开了茶文化史上新的一页。
1973年发现的余姚河姆渡遗址,表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遗址上发现人工栽培的水稻,当时有些自持为稻谷原产地国家的专家,始则怀疑,继之倾倒,至今世界上人工栽培水稻出自河姆渡再无异议。而茶的原产地在中国,对境外人士来说,早已认同。但对于茶产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江浙一带、在浙东四明山上,中华茶界人士难免心存疑窦。其实,2004年9月在四川雅安召开的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其论文集首篇已有文章透露,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内有原始茶遗存。
原始茶遗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演绎成何种文化形态?发掘整理积淀的茶文化,实施茶文化工程,有待余姚动用大手笔。
2008年,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启动绿茶探源活动,邀请全国著名的茶文化专家来到余姚,在紧依河姆渡遗址的四明山上,两次到《茶经》所记的瀑布泉岭考察,并于同年11月底,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宁波茶文化促进会、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中国绿茶探源暨余姚瀑布仙茗研讨会”,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导形成了著名的《余姚共识》,共识认定:科学考古,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樟科植物遗存,符合原始茶充饥、解渴和防病的古老饮茶习惯,余姚有原始茶源头。共识又指出,文字记载,由汉仙人丹丘子示余姚人虞洪以大茗,演绎到唐代名茶瀑布仙茗,为中国最早的产茶地之一。
《影响中国茶文化史的瀑布仙茗》一书,以《河姆问茶》为第一章,到最后一章《仙茗发新韵》收录《余姚共识》作结,具体地演绎了中国最早的茶类绿茶之源和它的茶文化轨迹。
细考古茶树根
2008年在茶文化史上余姚有两大茶事,事先互不相关,年底回归同宗,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桩是专家学者考察绿茶之源,发表《余姚共识》;另一桩是考古发现田螺山遗址有古茶树根。
与河姆渡遗址相邻的田螺山遗址,由浙江省文物局和北京大学考古研究中心于2004年发掘考古,并请日本金泽大学、东北大学教授参与研究,于2008年作出《田螺山遗址自然遗存的综合研究结项报告》,同年12月1日《参考消息》发表题为《中日专家发现六千年前茶地遗址》一文,指出“此次发现表明,茶叶可能在更早阶段已被栽培,对探索茶叶起源意义重大”。
六千年前余姚有茶地,令人大开眼界。各地茶学、茶文化及考古学专家和相关领导纷纷前往田螺山遗址考察古茶树根原委。
2004年上半年,在田螺山遗址1米多深的地下出土了多个块状和干条状的树根,它出土时全部直立,并大于建筑遗址附近。这些植物明显具有人工栽培的特征。日本东北大学铃木三男、金泽大学中村慎一等6位考古教授鉴定,此处6个树根样品均为山茶属树根,鉴定指出:“经过分析木材样本,结果显示均为山茶属的同种树木。……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山
TEA CULTURE茶叶博览
第十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政协原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枫题词。
This inscription is done by Liu Feng, director of Cultural Dialogue, for the book on the origin of Chinese green tea.
茶属的树木是人工种植的,其木材结构与栽培茶树一致,这也能够证明这些山茶属木材确为茶树。 ”
为进一步证明田螺山出土的树根为茶树,最有力的证据是现代生化检测,树根是否有茶树独有的茶氨酸成分。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依靠权威部门和专家检测,这些植物树根含茶氨酸,但含量明显少于当代茶树根,当时认为与六千年的年代久远相关。其实是考古检测过程中忽略了一个环节,经考古领队孙国平研究员介绍,茶树根出土后,为防止风化变形,五年来一直浸泡在水中保存。有关茶专家猛然醒悟,茶氨酸极易溶于水中。于是再把茶树根连同浸泡过的水做再次检验。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茶氨酸的含量明显增多。
田螺山遗址同属河姆渡文化系列,这块四明山北麓的余姚古土,6000年前已有人工栽培的茶树。
仙茗的前世今生
从原始茶、古茶树根以来,余姚茶文化在六千年中同样璀璨夺目。茶文化专家形成的《余姚共识》,就是以瀑布仙茗为代表。
且看瀑布仙茗的前世与今生。
事情还得从中日交往的一段佳话说起。30多年前,日本有一代表团到杭州,他们在品尝和礼赞西湖龙井后,提出可否品尝瀑布仙茗。接待人员心中没底,只得委婉解释,暂无备用,留待下次再品。说来外交无小事。在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年代,事后由省供销社通知各县,寻访瀑布仙茗。绿茶主产区余姚有关人士走茶山、访茶农、读方志、查史料,终于在四明山上白水冲,找到日本客人期盼的瀑布仙茗。同期还找到了瀑布仙茗的最早文字记载,见诸《神异记》:
“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羊),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 ’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
《神异记》作者曾以西汉名士东方朔具名,后人考证为西晋洛阳道士王浮所写。陆羽《茶经》记其事,赐茶给余姚人的是汉仙人丹丘子,把大茗命名为仙茗,并在《茶经 •八之出》中指明,“浙东以越州上,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 ”《鲁迅全集 •古小说钩沉》也有收录。《浙江省农业志》关于记述浙江茶叶篇章中,首篇就是丹丘子示虞洪、山中有大茗,为浙江茶叶生产最早的记载。
这桩汉魏六朝的茶事,按西晋王浮所写计算,也有1700多年历史,与有的地方茶叶产出年代更早相比,别处多为后人所写,并且记的是传说。唐代之前的茶事文献,寥若晨星,即使片言只语,也常作为引经据典的实证。《神异记》所述的余姚茶事,有人物、有对话、有情节、有行动,写得如此具体生动,在当时全国也是少有的。在瀑布仙茗原产地的遗址上,2009年4月,宁波市人民政府设立了“瀑布泉岭古茶碑”。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向全国一批“中华文化名茶”和“中国茶文化之乡”名录。根据余姚茶的历史地位,余姚市是第一个被授予两块牌匾的地方。在《影响中国茶文化史的瀑布仙茗》一书中,列出专章,分别记叙了第一个中华文化名茶,第一个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政协文史学习委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亲自为该书作序。序言申明:“瀑布仙茗作为绿茶代表,河姆渡遗址的原始茶遗址应是其源头,六千年田螺山古茶树根更可
田螺山遗址出土的人工栽培的古茶树根
The relics of the roots of cultivated tea trees cul-tivated at Tianluoshan site
瀑布泉岭古茶树碑揭碑仪式
An unveiling ceremony is held to celebrate the finding of the an-cient tea trees at Waterfall Stream Hill.
专家实地考察瀑布泉岭古茶树
Experts conduct a field study on ancient tea trees at Waterfall Stream Ridge.
作证。在漫长的汉魏六朝岁月中,余姚茶传播到长安、洛阳等地。唐宋以来位列名茶,虽经沉浮,仍名垂千秋,堪称中国第一古名茶,其产地可谓中国绿茶之源。”
瀑布仙茗原产地在白水冲大瀑布上端,那里风光秀美,植被苍翠,溪流纵横,云蒸霞蔚,形成独立的小气候,至今还有石骨嶙峋的古茶树遗存,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那里地处北纬30°附近,专家发现全球北纬 30°附近有名山大川、奇山异水,又有金字塔、“空中花园”、河姆渡遗址等奇迹,中国的十大名茶中,西湖龙井、祁门红茶、蒙顶甘露等六只名茶,也处于北纬30°附近。瀑布仙茗出产在有奇迹的土地上,适逢盛世,亮点纷呈。
在全国性茶叶参赛评奖中,瀑布仙茗多次获得金奖,被列为浙江省十大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入选中国鼎尖名茶、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礼品茶。瀑布仙茗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优良品质,成为馈送亲友的礼品。它的产品结构已经发展成绿、白、黄三大系列,每个系列又有若干等级,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
在历史长河中,名茶由大茗、仙茗到瀑布仙茗,现在正步向更大规模的明州仙茗。
茶文化工程备考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影响中国茶文化史的瀑布仙茗》精装本,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枫题写书名,打开书页,装帧精美,图文并茂,每节文字以名诗作引子,无论浏览还是细读,都会开卷有益。
全书文字精益求精,10余万字,数易其稿,文史出版社编审评价全书文笔流畅,文字精悍。又倾余姚市摄影家协会之力,从数千张图片中精选图片入书。从2010年2月着手启动书稿,到2011年10月成新书,上架新华书店。在20个月时间内,撰有形之文于帷幄,事先写无字之书于大地,前前后后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
在完成本书的茶文化工程中,值得一写编委会主任叶沛芳先生的书外佳话。出本好书,没有钱是寸步难行的。而有了钱,不一定能出好书。叶沛芳在筹取资金的同时,更多的精力投放在编辑工作上。他曾任慈溪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后来从余姚市的主要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现任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深谙好书,既是个体脑力劳动的心血结晶,又必须依靠众人智慧,集思广益。他曾说:“这本书如果出了差错,责任由我承担。 ”从讨论全书的编写大纲、文稿修改到照片选定等一系列工作中,叶沛芳主持了13次编委会议,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对书稿逐字逐句讨论,文字去掉粉饰,提倡白描,表达真意。在编写过程中,既发扬民主,又高度集中,编委会主任真正履职到位。
《影响中国茶文化史的瀑布仙茗》已由浙江图书馆、宁波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部以及天一阁博物馆收藏。大批量书本在社会上流转,并向世人宣告:到目前为止,余姚是人类煮饮“原始茶”最早的地方,也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茶树最早的地方。至少在晋代之前出产的仙茗,为陆羽《茶经》所称颂,《茶经》还赞扬余姚越窑青瓷是全国最好的茶具。当你处在清幽的环境里,伴着幽幽丝竹,品尝神仙赐予的仙茗,可以陶冶身心,领略有滋有味的人生。
日本东北大学铃木三男教授参加余姚茶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Professor Suzuki (left) of Tohoku University of Japan attends an aca-demic exchanges program in Yuyao.
四明山高山云雾茶基地 A high-mountain tea plantation in Siming Mountain
Waterfall Tea, a green tea made in Siming Mountains in Yuyao, Zhejiang Province,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the grandmother of all green teas in China, according to a recently published book entitled “Waterfall Tea that Impact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ea Culture.” The book was put together by Yuyao Association for Promotion Tea Culture and published by China Culture and History Press. It is widely acclaimed as a good book.
It is agreed that tea originated in China before it flourished in Asia and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 However, where it originated in China remains controversial. Green tea originated in Yuyao if you believe Yuyao Association for Promoting Tea Culture. The associa-tion believes it is correct to say so.
The Hemudu Site in Yuyao was discovered in 1973. Archaeologi-
cal findings from the site indicate that the Yangtze River, like the
关键词:印度;茶文化;殖民
中图分类号:TS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073-02
对于印度来说,物质文化是因英国的殖民统治而产生,第一次茶叶的栽培与种植都与英国人有关;制度文化在其本土上发展,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社会行为规范,印度和英国类似的都有Teatime、下午茶等;行为文化是在茶叶的生产和消费的工程中以艺术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例如茶艺、茶礼、茶技等;还有就是心态文化,人们在饮用、品味、欣赏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都受到了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影响。
一、印度茶文化
据史料记载,印度第一次种植茶树是在18世纪,正值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少量的茶籽通过英国人由中国传入加尔各答的皇室植物园中。印度的地理环境相较于英国来说更利于茶叶的种植与生长,无论东西,不管南北,只要是在印度的土地上,都能发现产茶区。181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被取消了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后,将枪口对准了印度本土,公司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委员会,由Charles Bruce负责培养茶树幼苗。其实Charles与他的哥哥Robert早先就在阿萨姆地区发现了茶树和茶苗,可是后来他们仍然对本土的资源没有太大的信心,坚持从中国引进茶叶、茶籽、茶苗。他们还从中国引进数名技工来学习中国传统的种植茶树技巧,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种植方式日渐成熟,大吉岭茶、阿萨姆茶、红茶等印度名茶便开始风靡兴起。
1930年,英国人W.Mckercher 发明了C.T.C Crushing Tearing Curling。@些伟大的发明既彰显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影响力,又把印度的茶叶生产提升到了一层机械化的境界。殖民地产茶,本土地上喝茶,这样一个商业链接就很自然地生成了,殖民压迫又多了一种新的途径。印度茶文化的产生时时刻刻都伴随着英国人的身影,若说英国对印度茶文化有着深入骨髓的影响力,应也无人否认。
二、英国与印度传统饮茶方式的对比
在英国,人们饮茶有许许多多的讲究。晨间睁眼的那一刻,就是早茶时间,也称“开眼茶”或是“床头茶”。将阿萨姆茶、肯尼亚茶还有锡兰红茶以3∶3∶4的比例泡制香浓的茶汁,再混与新鲜的牛奶中和作用,升华舌尖的口感,打开新一天的味蕾。接着,英国人在当地时间十一点时,还会进行Eleven's上午茶,也叫作“公休茶”,品茶的时间在二十分钟左右。最具有魅力的便是英式下午茶Afternoon tea,一间装修精良的屋子,一曲高雅古典的乐章,一桌高档精致的茶具,一壶身价高昂的红茶,一架三层的纯英式的点心盘,在如此高调奢华的环境中品尝生活的艺术感,这就是英伦风范的一面,恬静而高雅。英国茶文化的灵魂,大部分就在于下午茶了,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更是一种重视生命格调的体现。有学者将英式下午茶分为High tea 和Low tea两种,贵族们通常吃的是Low tea,而下层人民或是仆人,女佣吃的则是High tea,这里的high和low指的是桌椅的高度。贵族们可以慵懒地坐在低矮舒适的沙发上喝下午茶,点心和茶具就放在高度较低的茶几上。低等一些的人们常常在傍晚时分把晚饭和茶混在一起享受,所以high tea更贴民的生活,多一分朴素。概括来说,英国的传统饮茶方式区别于时间、地点、阶级等客观条件,所以才让英国人变得更加“讲究”。
对比而言,印度的传统饮茶方式又是别一番风景。印度的茶饮中,经常会发现伴姜、小豆蔻等调料,来增添风味,当然加入牛奶来中和茶中的苦涩是必不可少的。当地人有时会把茶叶斟放在盘子里啜饮,有时直接用舌尖去舔饮,他们认为用这种方式才能品尝出茶真正的内涵味道,所以喝茶在印度有另一种叫法,就是“舔茶”。还有一点特别的地方是,印度人不用左手来递送茶具,因为他们的左手是用来洗澡和出恭的常用手。以饮用的方式“舔”来命名,既有地方特色,又易吸引眼球;避免用左手递送茶具等特殊的习惯,我们可以见微知著,茶在印度人的心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印度还有著名的“拉茶”,顾名思义,拉茶就是用两个器皿把茶液来回倾倒,两手拉动的距离需要很大,上下的垂直距离需要很高,只有这样才能把茶与奶混合充分,将茶的清香和奶的醇浓完美交织在一起,最后形成一层空气泡沫浮在奶茶的表面,达成色香味俱全的效果。印度拉茶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香料印度茶”,其中的香料指的是Masala玛萨拉调料,在印度语中是辣的意思。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中少不了各式各样的香料,而大多数香料的味感都有些辛辣,相较而论,玛萨拉茶的口感比较温和,适合冬日饮用,有温暖身体的功效。据说印度的当地人早晨起床之后,脸可以不洗、口可以不漱,但奶茶却是一定要喝的。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工作单位还是自己家里,鳞次栉比的煮茶摊贩、售茶店铺和奔波于四处送茶的“小弟”成为了印度当地独特的生活情景。其实,印度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暑热潮湿的生活气候,炎炎夏日,湿气长期粘滞、滞留于人体内部,难免会产生头部沉重、发胀和气血运行不畅等生理问题。所幸,当地拥有丰富的香料资源,玛萨拉茶的出现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经常饮用富含综合香料的玛莎拉茶,可以起到提神醒脑、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等保健作用。
关于待客,印度有“客来敬茶”的传统习惯,一般家里有客人来访时,主人会邀请客人席地而坐。关于坐姿,男士需要将双腿盘起而坐,女士则需并拢双膝再屈膝而坐。习惯来讲,主人敬的第一杯茶是不能立即去接应的,要在礼貌的感谢和推辞后再接第二杯敬来的茶。除了一杯美味的茶外,主人还会提供新鲜的水果和小巧的甜品等茶点,供客人来享用。
在英国与印度传统饮茶方式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虽然两种茶行为文化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印度的方式更加平民化,他们没有英伦风范的高贵典雅,也没有那种精致细腻,但他们的创造性和多样性带给了印度茶文化一种无与伦比的生命活力,这种特点是当初将茶植入印度土地灵魂的英国人所始料未及的。
三、英国对印度茶文化深层的影响
在印度,阿禾姆达巴城有一个名为“幸运茶室”的地方,与其他的茶室截然不同的是,人们在这里饮茶,与棺材相伴。有的人初次见此景会心生恐惧,但第二次像着魔般的想再次前往,如同被一股不知名的力量深深吸引着。手捧一杯清茶,旁边却是一副副棺材,棺材里安详地躺着的是与世长辞的人们。感受死亡,除了会为逝者默哀,也会让我们觉得幸运,因为只有对比才能知道生命的可贵。
也许,就是那一段似人非人的岁月让印度人的生命哲学发生了一些转变。有时,我们无法预知死亡,更不能控制死神的到来与否,但我们能够牵制住今天的脚步,因为我们正好活在当下。我们现在可以选择是喝绿茶还是红茶,可以选择是吃料理还是点心,但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后呢?“幸运茶室”里的棺材,可以让人在对死亡的想象中获得一种极致的生命体验,一种被救赎的宗教般的感恩情怀。感恩生命,感恩当下,感恩活着!
从历史到今天,英国茶文化成为一门联系起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的艺术。英国茶文化的意义就在于它既柔和又保持了这种矛盾性,也带来与此相适应的同样矛盾的民族消费心理,一直作用着英国社会,同时又在冥冥之中牵引着印度茶业的下一个步伐。
四、结语
从英国创生的印度茶文化,到英国与印度传统饮茶方式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英印两国茶文化中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但又有天壤之别,二者相生不息却各有前路。茶,从物质角度来说,只是一种饮品。但从精神角度来谈,就涉及到了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探究的内容太多太多。在此,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加之搜集资料的有限性,使得笔者不敢妄将自己的观点作为结论,只是通过本文提出一些思考。印度茶文化是一个相当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并非本文只言片语就能分析殆尽,笔者只想借此文的写作引起人们对于英国茶文化与印度茶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影响的研究兴趣。同时,笔者也有感于目前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日渐消弭。众所周知,中国茶叶的历史悠久,但当下关于茶文化的传播确实令人唏嘘,希望通过对此文的剖析,帮助我们找到保存和发扬本土茶文化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贾雯.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年硕士论文,2008.
[2]张玉璧.印度独到的饮茶习惯[J].茶博览,2010,(10).
The Influence of British Tea Culture in India
CHEN De-sheng,LI Zhu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23,China)
关键词:茶文化;茶道;饮料;比较研究
茶与咖啡、可可并列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受世人欢迎的健康饮料。茶自古就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的饮料之一。作为茶的发祥地,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与诗、禅等等文化现象相结合,自古就有“品茗赋诗”的高雅之趣。中国的茶文化外延丰富、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而日本的茶文化,被称之为“茶道”,作为后起之秀在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将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做一个比较,研究他们的渊源与差异,发现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一、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在中国,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茶在产生之初作为一种药材被人们所使用,从唐代开始茶才被人们作为饮料,中国人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茶文化开始发展和发扬。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品茗赋诗、饮茶赏景”等高雅的情趣,茶文化在中国博大精神、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先秦时代是我国发现和利用茶的初始阶段,秦代以后开始人工栽培茶树,但这仅在巴蜀地区发展。之后中国的茶树分布开始向东转移,茶叶开始商品化,饮茶的风俗开始在南方盛行。这时,中国的文人墨客开始与茶结缘,饮茶在高层人士中盛行,中国茶文化也开始孕育发展起来。
众所周知,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取得空前辉煌成绩的时代,当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随着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茶叶的生产与贸易也越来越兴盛起来,茶文化也随着进人发展的繁盛阶段,唐代的茶文化成为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的茶文化从萌生之初,就带有东方文化的神韵和诗性精神,具有悠久的历史,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就诞生于中国的唐朝。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一个里程碑,他所创造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对我国茶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远播东南亚及世界各地,受到世界茶学界的推崇,美国《茶叶全书》称赞他:“无人能否认陆羽之崇高地位。”由此陆羽被后世尊为“茶圣”、“茶仙”和“茶神”。《茶经》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基本框架的构建完成。在这一时期,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大量的日本留学生和僧人来到中国学习禅宗佛理和先进文化,将中国饮茶的风俗带回了日本,自此茶文化传入日本,在日本的高僧、贵族之间扬起了饮茶、喜茶之风。
宋元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史书上记载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在这一时期,“斗茶”之风盛行,“茶会”、“茶宴”等饮茶形式已经非常普遍,市民茶文化开始兴起。
明代是我国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为现代制茶工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代废止了一些制茶的弊制,极大了促进了我国制茶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在清代时期进入闭关锁国的状态,经济发展变慢,这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与其时代相对应,制茶、烹茶等茶事又趋于繁琐,茶文化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但大量的茶馆茶庄的出现又使得饮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
进入近现代以后,茶亦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用茶来接待客人也是很多地方的待客之道。中国茶的种类多种多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采茶、制茶的技艺也越来越高。至此,中国的茶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变化,有了悠久的历史,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并向世界传播受到广泛的欢迎,与咖啡和可可并列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而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受到世人的认可,被誉为“茶的故乡”。
二、日本茶道的产生与发展
公元805年日本人最澄将茶籽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茶开始传入日本,奈良时代是日本人饮茶的开始。据文献记载,弘仁六年(公元8巧),磋峨天皇巡幸近江国,过崇福寺,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供奉。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是以磋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以弘仁年间(公元810一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后来由于政治上政策的改变,中日茶文化交流曾一度中止。然而日本茶道从“唐风茶礼”变为“侨风茶汤”,即形成具有和式风味的茶道,却是数个世纪后的室叮时代的事了。
南宋时期,日本僧人荣西来中国天台山学习禅理,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将茶籽带回日本推广了新的制茶和饮茶的方法,此时饮茶之风在上层社会普及,本着念古咏新的理念日本茶文化在汲取中国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开始创新形成新的流派,“抹茶道”初见雏形。
“斗茶”之风在后土御门天皇文明五年(1472年明宪宗成化九年,为日本足利幕府时期),八代将军足利义政退居银阁别墅(银阁寺)时,对斗茶产生浓厚兴趣。当时斗茶名家珠光(田村珠光,1423~1502)经能阿弥(义政待臣)引到身边,于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茶道”产生了――珠光虽为日本“茶道”之正祖,但他的禅法却是承继一休宗纯禅师,而珠光的“茶道”精神,也是以一休借赵州一句“吃茶去”得开悟,并接过一休所赠宋僧圆悟克勤墨迹为衣钵,成为日本“茶道”的真正开山之祖。
伟大的日本茶道艺术家千利休(公元1522一1592年)在继承了村田珠光和武野绍鸥的基础上,真正把日本茶道由喝茶提高到艺术境界。他使日本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从茶禅一味的宗教氛围还原到淡泊寻常的茶道本来面目,并确立了日本茶道中重要的“四规七则”,所谓“茶道四规”即和、敬、清、寂。所谓“七则”即提前备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应冬暖夏凉;室内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时间;备好雨具;时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
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江户时代持续了260多年。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时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后终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在此期间,千利休的子孙和弟子们分别继承了他的茶道,形成了许多的流派,其中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分别是千利休的后代,他们各自继承了千利休的茶风,人称三千家。几百年来,三千家一直保持着日本茶道正宗的地位。三千家相互合作扶持,为日本茶道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至此源自中国的日本茶道,在日本进一步被发扬光大了。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进人现代时期,日本茶道自此开始稳定的发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国的回传。日本茶道的许多流派均到中国进行交流,日本茶道里千家家元千宗室多次带领日本茶道代表团到中国访问,第100次访问中国时,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千宗室。千宗室以论文《<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获南开大学哲学博士。以此同时,北京大学的滕军博士在日本专习茶道并获博士学位,出版了《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一书。
三、中日茶文化之比较
中国与日本同属于亚洲汉字文化圈,又是一衣带水的邻邦,风俗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处,又因为民族和历史发展等原因也有很多差异。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既有共性也有不同,这里我们对中日茶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中日茶文化的共同点:
1.茶文化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美,但是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追求“和”的思想、“天人合一”境界,透过茶来感受真正的美、本质的美、自然的美。中国茶人追求品茶的纯正滋味,享受与大自然结合的美妙境界,明代的文士茶正是文人逸士寄情山水,畅怀于大自然的绝佳体现。日本茶人则赋予身边所有器具以生命,享受人和自然、人和物、物和物相融合的意境。
2.中日茶文化都以茶为载体将自己的精神理念体现在茶的实体活动中。中国茶人将传统的儒家文化、修身养性的理念体现于品茶与作茶诗绘茶画等实践活动中。中国人喜欢饮茶,品茶,品茗赋诗是文人雅士的乐趣。而日本茶道秉承禅宗理念,将其体现在茶道礼仪、茶道规范、茶道技艺上。日本茶道可谓将茶的泡制、品尝等功夫研究的淋漓尽致,充分体现着茶文化的精深。
中日茶文化的不同之处:
1.从茶文化的起点来说,茶在中国的使用首先经历了由药用、食用到饮用的漫长发展阶段,可以说这是一种从物质领域上升到精神领域的过程。而茶作为一种先进的精神文化的载体从中国传入日本其发展模式是从精神起步的。因为最初传入日本的茶叶数量十分有限,所以日本高僧是把茶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来传播的,它一开始就带有“精神文化”的浓重的宗教色彩。
2.从两国茶文化的参与者讲,日本遵循严格的世袭制,等级制度格外森严,当茶初传到日本时只在上层社会之间盛行,这与贵族及僧侣热衷于欣赏唐物的风气是分不开的。在日本茶道形成的初期,只有天皇、贵族、级别高的僧侣才有机会接触茶。在中国茶的栽培、销售、饮用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3.从民族性格来讲,两国的民族性格特点存在鲜明差异,中国人崇尚中庸和谐、开朗友善,把茶文化越来越多的融入生活。而日本人生性严谨内敛,尊重传统,所以日本的茶道精神及茶道技艺秉承传统、流传至今。
总的来说,具体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茶文化”在中国是由“茶之道”大全式的文化外延;在日本“茶道”,是以“茶之道”为载体而形成的单一文化现象。(2)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很早就有宗教介入茶文化,或者说茶文化介入宗教,但未能形成专门化的宗教主题文化;在日本,由于茶与宗教同时传入,茶文化与宗教文化很快就合而为一,形成了专门的禅宗主题文化。(3)中国“茶文化”是普世文化――从一开始便自上而下地享受之;日本“茶道”是禅宗文化――只存在上层社会,古代与民众关系不大。(4)中国“茶文化”在早期即为中国精英文化之附庸;日本“茶道”始终为日本精英文化。(5)中国茶文化始终未离茶的实体,真正的是以茶为载体的文化,其归结在“热闹”;日本“茶道”其实就是禅宗文化的全部体现,到了最高境界完全形成禅修行为而可以无茶,其归结在“冷静”。(6)中国“茶文化”以其外延性,博大却难精深;日本“茶道”以其内证性,精深却难博大。
四、小结
通过对中日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考察以及他们之间的比较研究,我们对茶的历史与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茶文化的比较研究,我们对于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有了相应的了解,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中日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变化。有利于促进中日两国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共同发展。(作者单位:辽宁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昆宁.中国茶文化艺术论[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
职业教育论文2000字(一):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设计及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论文
摘要:2019-2020年,《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程工作组以中国茶的运输为主线,将中国茶史与世界史相结合;将传统茶文化传播途径——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与当今的介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相结合;在现代篇将传统茶文化延伸至年轻人喜爱的奶茶文化,加入了奶茶品牌营销、牛奶和砂糖的供应运输、电商平台传播,以项目实践的方式完成中国茶的历史疏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代入感,完成《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程的线上教学总设计。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传播;茶运输;线上教学;项目化
该课程的线上教学将古今中外的茶输出路线,按照地圖板块、发生年代、茶的品种、运输方式、运输组织形式等多维度层级划分为二、三级子项目,将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中的所有关键知识点进行合理拆分,融入进每一个子项目任务;同时注重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在《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程中注入爱国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让学生以完成一个个小的项目任务的方式获得人生观的成长,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完整教育结构。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程工作组分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环境生物职业学院组成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团队;第二梯队是思政课教师和计算机专业教师;第三梯队是企业专家团队。三个梯队集思广益,共同建设课程资源与学习数据,包括:授课视频、非视频资源、课程公告、题库、测验和作业、互动交流情况、考核情况、学校SPOC使用情况。
课程团队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也出现了较明显的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团队资源整合和创新能力不够
课程的线上教学总设计主要由第一梯队的老师负责,思政课教师和企业教师提供建议,资源建设中可以获得计算机教师的帮助。课程建设中最关键的就是团队的默契度,虽然课程组团队成员构成较为合理,尤其是第一梯队,汇聚了三所职业院校的物流专业骨干教师,但团队间成员分散,只能通过QQ群直播、电话会议、微信群等方式沟通交流,成员有各自的个人事务,也都非常忙,能凑在一起讨论的时间并不多,很多时候沟通回复不及时,团队的默契度欠缺。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程特性是需要团队成员走出录播室,不能闭门造车,教师深入现场,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中进行一段实地跟拍,最好是沿着某条茶运输路线,完成多式联运的全程跟踪报道,但疫情期间活动自由度受限,又加上缺乏制作经费和录制团队,在课程资源建设上缺乏创新,不能给学生提供很好的直观感受。
2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缺乏地气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堂教学的设计线比较单一,课前及课中以资料查阅、在线讨论、头脑风暴等多种方式开展,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线上教学资源完成学习,课后每个小项目给学生布置对应的任务和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复习,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没有很好的实现“翻转课堂”,与学生沟通的形式单一,学生缺乏积极回复,课堂教学的设计并不能很好体现当初加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初衷。
3课程资源建设与企业实际衔接不够紧密
以二、三线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条件是不足以完成该课程的的实践录播,为了保证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课程的质量,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实践或现场录屏,就需要得到相关企业的大力帮助,需要茶企、物流公司、进出口贸易公司等多方协助,但因为人脉资源的限制,找不到相关的合作企业,与企业实际衔接的紧密度上打了较多的折扣。
4课程团队对中国文化、地理历史及人文科技一知半解
要高质量的完成这门课的线上资源教学,不仅仅是了解该门课程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团队成员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对地理历史及人文科技都要融会贯通,这样才能不牵强,不生硬的提升课堂层次,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既能实现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又能完成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目前课程团队在中国文化,地理历史及人文科技方面还是一知半解,只能通过翻阅书籍、网上查阅、观看记录片的形式慢慢补充这块短板,在课程资源的制作上肯定会受到学识水平的局限而施展不开。
针对以上在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课程工作组会一如既往的通过深化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在课程建设的具体过程中,发动创新思维,以新思维催生新思路、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以新发展推动新方法,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实现课程建设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职业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经济转型对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经济转型背景下,产学合作面临一定的挑战。职业教育领域的产学合作关系到社会人才的供应,也关系到产业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迎合经济转型的实际情况,对产学合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改善,制定合理的制度以及管理机制,为产学合作提供强力支持。论文对经济转型背景下产学合作受到的影响展开分析,并对產学合作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产学合作的长远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关键词】经济转型;职业教育;产学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5-0050-02
1引言
现阶段,经济转型导致社会的人才需求出现一定的变化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让以往在职业教育中沿用的理念和方法已经不再满足客观的需求,产学合作也受到一定的冲击。院校、行业、企业以及政府都需要在产学合作中发挥出自身的价值,思考以往产学合作中的不足,分析如何对产学合作进行改革,让产学合作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对地方经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了解经济转型下产学合作的实际开展情况,院校、政府、行业以及企业是否在产学合作中出现一定的偏差。
2经济转型对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影响
2.1对人才培养结构的影响
现阶段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让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得到一定的促进,但是随着经济转型,产业技术迅速升级,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经济的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对高职人才的现实需求增加,对中职人才的现实需求在减少。国内经济从粗放型增长,开始变成集约型增长[1]。产业的类型也开始逐渐向着资产密集以及技术密集的方向发展,产品的技术含量迅速提升,需要的劳动力是真正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另外,如今企业对人才也是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素质方面,岗位技术的难度不断提高,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有完备的知识结构以及较高的技能水平,还要具备适应力以及终身学习理念。
2.2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在计划经济背景下,职业院校受国家经济体制的约束,专业的设置是政府主导的,院校要结合政府的规划,设置于自己的专业,并按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招生计划,在人才培养方面制定计划,这样的模式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时代,国内的职业院校开始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的设置[2]。但是很多的院校并未从以往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专业设置非常盲目,哪些专业热门,就设立哪些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并不符合经济的客观需要,并不满足产业结构的实际需求,人才并不符合当地行业和企业的客观需求。
2.3对产学合作管理模式的影响
管理模式也是产学合作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在经济转型中,政府的职能以及管理主体出现一定的变化,结合当下国内产学合作管理的发展,不断制定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对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对院校的实际发展是非常重要的[3]。
国内的院校利用企业资源,培养出一些高技能的人才,因此,注重开展产学合作。但是企业参与一些合作项目的积极性并不是非常高,即便参与一些项目,合作的积极性也并不是非常高,双方的合作层次是比较低的。例如,一些参与合作的企业,仅仅是为学生实习提供一些场所,将学生视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并未建立管理机制,很多的实习师傅并不会将真正先进的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的实习形式化。
2.4对产学合作动力机制的影响
动力机制关系到产学合作能否顺利开展,当下经济的转型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国家需要很多生产建设以及管理服务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要对产学合作进行完善。调动企业以及院校的积极性,实现深度的合作。企业和院校都有参与产学合作的利益基础,但是如今产学合作并未获得稳定的动力机制。首先是学校方面,一些院校的理念落后,没有形成为企业服务的重要意识,在产学合作的实际开展中,对企业的项目缺少参与的积极性,对员工培训也并不是非常积极,没有借助院校本身的师资力量以及知识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以及技术方面的支持,这样企业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其次是企业方面,企业本身在产学合作方面没有形成十分成熟的理念,因此,在产学合作也没有太高的积极性,国家并未制定法律制度,规定企业要承担的任务,很多的企业对产学合作没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一些企业参与合作项目时,多数并未从战略的角度进行认识,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基地,以及选择学生就业层次的合作。
3经济转型促进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发展的对策
3.1完善产学合作政策
职业教育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做法,在产学合作方面,政府要加强对产学合作的支持,在财政方面加大投入,建设高质量的实训基地。企业、学校以及社会共同承担合作项目保障机制。在产学合作中学生的实训基地、企业税收以及贷款方面,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鼓励企业不断在产学合作中作出成绩,并激发院校的积极性,在政策方面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定学生实习中,院校、企业以及学生的义务和权利,从而让产学合作的过程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3.2转变企业对产学合作的观念
企业需要意识到高技能人才对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可以说产学合作关系到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是为企业进行人才输送的重要过程,学生的技能要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才会得到提升,院校本身在资源上的局限性,需要靠与企业合作才能达到培养目标,所以双方是相互需要的关系。在产学合作中,企业要及时为院校提供一些用工需求以及行业信息,如某方面工艺技术的改进以及科技的更新,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新技术。企业要加强与院校的深入交流,指派一些经验丰富的员工,为学校设置相关的课程,并强化学生实践指导,让院校可以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使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符合企业岗位的客观需求。在产学合作中双方要深入了解,明确双方改革的方向。
3.3设置合理的专业以及课程体系
院校需要注重对专业的合理设置,体现出对社会的适应力。首先,开设与市场需求相契合的专业,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符合行业以及企业的客观需求。因此,在产学合作中,院校要明确市场人才的实际需求,在专业设置之前,让相关教务人员对当地的企业人才需求展开调查,深入企业对人才类型以及标准进行充分论证,确定专业的方向。其次,院校进行专业的建設,要注重体现学校以及区域的特色,结合学校的情况和区域的特色,对师资、实验设备以及管理机制进行调整,对于原专业进行适当改造,设置符合实际需求的专业。
课程体系方面,主要是注重学生文化知识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专业课要结合岗位的情况,降低专业课的系统性,提升专业课的灵活性,让理论和实践相互衔接,让学生更多参与一些实践课程。
3.4明确行业协会的职责
在产学合作中,行业协会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因此,要注重发挥产学合作的实际作用,保证产业和院校之间可以实现充分合作,并避免在其中出现不规范的操作和行为。
马来西亚紫藤文化企业集团茶艺学习中心主任、讲师。
马来西亚吉隆坡慈济大学社会教育推广中心.茶道讲师。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分校宿舍村华文学会.茶道讲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学会.茶道讲师。
中国.福建.漳州.漳州科技学院(原漳州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客座讲师。
茶网主笔。
中国海峡茶道杂志每月专栏作者。
马来西亚光明日报每周专栏“茶人的第三只眼”作者。
著作:《茶人的第三只眼》、《喝茶慢》。编著《约会中国茶》(合编)。
西班牙
喝茶要到喝咖啡的地方,马德里市内露天咖啡座顺带供应茶,吃Tapas(Tapas是西班牙饮食国粹,常是一碟菜配块面包)的小酒馆也有茶,都是袋泡红茶,呈现方式要视那里格局大小以及收费而定,较高者用瓷茶杯托组、茶匙,上桌时茶包已在杯里,热水浸泡着,味道浸好了把茶包取出放杯托边缘,餐桌上有糖瓶、奶罐,要调味的话自己加入茶中,用茶匙搅拌后喝。
较大众化的便是一个没有打开的茶包置杯外,用纸杯盛装热水,一起交给买茶者,买茶者自己打开茶包投入热水里,糖和奶粉是纸包装条状形的,撕开倒入茶中调味。
为何侍应生不将茶包直接放入热水中才供应客人呢?一说喝茶者可自己拿捏浸泡时间,但也有可能为了节省人力。
马德里有正式吃下午茶的茶室,比如有家名为Living in London,有30种以上茶叶供选择,它特别强调“late-afternoon”即“很迟的下午”,表示它依照英式传统下午四时才开始,2人1顿的英式下午茶收费20欧元,包括茶叶有“Chelsea”红茶,二层点心架上有温热司空饼、奶脂牛油、果酱、三文治、羊角面包与曲奇饼。但这种茶室似是为了应付游客所需,本地人去消费的极少。马德里的火车站可找到茶店,店里除了红茶,也有几饼普洱。大众喝葡萄酒的习惯较多于喝茶。
葡萄牙
葡萄牙是欧洲茶文化滥觞之地,葡萄牙天主教神父Jasper de Cruz于1560年在中国传教时曾写过有关茶的信回家,这是欧洲最早记载茶的文字,也是最初饮茶的资讯传播与开发期。那时葡萄牙人与远东的贸易路线是这样,他们从澳门获得中国茶叶运到里斯本,然后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只运到法国、荷兰等国家。及后1662年葡萄牙公主Catherine of Braganza of Portugal与当时英国国王Charles II结婚,从娘家带去很多茶叶陪嫁,更是英国下午茶形式形成的重要契机,但拥有悠久历史不代表现在的葡萄牙茶风蓬勃。
里斯本、巴塞隆拉市内没有什么专门喝茶的茶室,想要喝茶的话,小酒馆或咖啡座有供应袋泡红茶,或在家里自己泡来喝,市内有商店可找到精美的有柄瓷杯及杯托组,和置放已经泡过水的茶包小瓷碟。
用餐后一般有“咖啡或茶”提供的习惯这里并不通行,餐厅通常从头到尾喝葡萄酒。倒是无论大小旅馆的欧陆式早餐天天都有“咖啡或茶”的陪伴,普遍用Lipton品牌,各种风味的红茶,一包包排列整齐,一排排盛装在一个木盒子里,精致可爱。
有家豪华酒店在葡萄牙马德拉岛上名为Reid’s Palace,有真正英式下午茶提供,消费的多是游客,在传统的休息室和露台上进行,有很好的瓷器与茶叶,有精致的如手指般大小的三文治、司空饼和蛋糕,每人收费32.50欧元。特别请求来喝茶的客人:请注意,为了让我们的下午茶精致而隆重地进行,我们恭敬地请您穿着正式服装。请避免穿着短裤或运动服。
荷兰
Dr. Thomas Short于1730年在伦敦发表的论文指出,荷兰东印度公司最初(17世纪初)是用一种名叫Sage的药草与中国交换茶叶,一磅的Sage药草换三磅茶叶。
荷兰是欧洲地域最先做起茶叶贸易的,茶叶昂贵罕有,与姜、糖一样成为新的香料品项,要从药剂师手上才能购得,直至1675年,茶叶才变成荷兰食品商店里的常见食品。
荷兰人率先在旅馆附属的餐厅提供茶、简便茶具及热水装备给住客,让他们可以提着在旅馆附属露天小酒馆的花园里泡茶喝,算是欧洲地域喝茶先锋。
后来由于种种政治与经济因素,1826年间,荷兰在当时荷属东印度群岛(即印尼)开辟茶园种植茶树生产自己的茶叶,到了1892年,荷兰大部分茶叶进口自印尼,是欧洲地区除了英国在印度以外,另一个自制自供自给茶叶,改变茶业生态的地方。
如今阿姆斯特丹仍然遗留着强烈的茶文化痕迹,街上的精致生活用品店可找到一些旧瓷,有柄茶杯及杯托组。街道上很多商店的橱窗也用茶壶(瓷质或铝质)做装饰。离市中心火车站不远处有个爱茶者开的店,一层卖茶叶,都用日本收藏过来的老茶桶装茶叶,还有一块用来展示旧茶具的空间,供客人参观。
如今,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部变作了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校舍,往日用于运载茶叶的帆船则陈列在该市帆船博物馆。这些都变作一段段历史或一个个古董,供陈列用而已。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茶的爱好与需求的感情似乎已经消失。在识途老马的带领下,可找到一两家精巧优雅的小咖啡馆,下午时分供应咖啡或午茶与点心,往往很温馨,像走入朋友的家聊天的样子,但是不是在“喝茶”对于他们已经不重要了,他们注重的是聚会。
一般在街上可买到的茶,就是一个纸杯装热水,另备一个未开封的茶包。
直布罗陀
可在咖啡座点茶喝,多以有柄白瓷茶杯及杯托组呈现,奶罐糖罐摆在桌上,如有需要自行加入调味。
比利时
比利时一般大众并不热衷喝茶。它出产巧克力,故此在布鲁塞尔城有家酒店名Hotel Amigo,在他们的酒吧,每天下午3时至5时半供应下午茶配套,以茶与巧克力为伍制造新风格来吸引游客,茶叶:Mariage Frères混合红茶,茶点:巧克力慕斯,馅饼,布魯塞爾威化烤饼,speculoos曲奇饼、三文治,茶以外还加上热巧克力,每位19.90欧元,如再加一杯葡萄酒或香槟,每位29.50欧元。当地Neuhaus巧克力品牌曾出品以茉莉花茶、普洱茶、荔枝红茶调入巧克力作为新口味巧克力。
论文关键词:旅游文本;增译;省略;借译;中国文化传播
旅游文本包括景点介绍、广告标语、告示标牌、民俗风情画册、古迹楹联解说等内容,是一种对外宣传资料,其中景点介绍最具旅游文本特征,也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文化是旅游的核心,是旅游活动的魅力所在。旅游文本翻译在一定程度上是向外国游客介绍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让他们在看懂文本内容的同时了解相关的地方文化、风土人情等信息。时巴中国特色文化传递给国外游客,以便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从而更好地向外界传播中国文化也是中文旅游文本翻译的目的之一。而译文质量直接影响外国游客对中国的了解,影响我国独特文化的传播。因此,翻译此类资料时必须采用相应策略,以提高译文质量,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与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旅游文本的翻译有其自身特点。旅游文本只是通过景点介绍来增加人们的旅游信息,吸引人们前来旅游观光。因此,译者拥有较大的自由度,翻译过程中不应拘泥于原文的表达形式机械处理,否则译文很难被读者理解。而应分析文本的预期功能和目的,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有的学者提出了“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的原则。在中文旅游文本的英译过程中可以采用增补省略、借译等翻译策略。
一、增补法
增补法是指增添适当的理解原文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如历史事件发生年代,名人身份及其在历史上的贡献名胜古迹所蕴含的建筑文化、历史典故等。中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赋予了旅游文化丰富的内容,古老神秘的东方文化是吸引许多国外游客来华旅游的重要原因。但是,英文读者因文化差异,对富含文化背景的译文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进行旅游文本英译时,译者应该增加相应的文化背景解释,努力将原文中的特色文化传达到译文中,以满足国外游客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理,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例1:有机绿茶产自云南高山云雾之中,清明前精心采制。茶香宜人,富含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常年饮用,包您健康。
译文:e organic green tea growson the mountm Deak admistthe cloud and mist and is carefully coliccte and prepared before Qingming Day.The tea has a goodsmellwith a variety ofnutrients,which prove tO be efectiveto your heMth.So keep drinking all the year orund,andyouwilenjoygoodhealth.
此英译文本对原文本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处理不当。首先,对重要节气“清明”只进行音译显然欠妥,严重影响英语读者理解“清明”的真正含义;第二,了解中国茶文化者都知道,生长在“高山云雾之中”是茶叶质量好的一个重要条件,虽然该词语的英译与汉语“字当句对”,但对英语读者恐怕难以起到与对汉语读者相似的“劝说效力”,因为onthemountainpeak不能充分传达源语所蕴藏的“言外之力”。中文读者一看到“产自高山云雾之中”就会想到“茶叶质量肯定很好”,而英文读者看到growsonthemountainpeakadmistthecloudandmist则很难有这样的联想,这会直接削弱茶叶对外推销的力度与外宣效果。为此,需要进行增补,在以上译文后加上whichendowsitwithuniquequalitynadhealthpreservationelements。另外,对“清明”这一传统中国节日也可以作出解释,在音译“Qingming Dya”后加上“which is a Chinese festival,usually on hte fifth fo Aeirl”,从而向外国游客更好地介绍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也让他们了解到采茶的最佳时间。
在翻译过程中,对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等信息的文本就更有必要采用增补解释法,便于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例2: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旁证了建筑长城所付出的巨大代价——除了钱币,还有众多建筑者的躯体。
译文:hTe legend thatthecollapse ofhte GeratWallwas cause({bythe cry ofa womna named Meng Jiang-nv,whose husband died in the construciton fo the Great W all,is an evidence showing htta the price of building thiswonder ofhte wodd Was notonly money,butalso the livseofcons~a'uctors.
这是一段介绍长城的旅游文本。孟姜女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但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却未必知晓。译者如果不对此作出解释,外国游客就难以理解原文意义。补充了whose husband died in tlle 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W al1.外国游客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孟姜女要哭以及为什么长城的倒塌是孟姜女的哭泣造成的,使游客获得“盂姜女哭长城”的历史故事知识,从而吸引他们继续游览长城。在对旅游文本中的文化特色词汇进行增补解释时,要注意文化解释的重点。比如,对“粽子”这一文化词汇如果只是解释为a pyramid-shapeddumplingmadeofglutinousirce wrappedinbambooleavesorrede leaves,外国游客虽然了解了什么是粽子,但没了解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更不会深入了解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赛龙舟吃粽子的风俗习惯。而这些恰好应该是译文要向外国游客介绍的中国特色文化。
二、省略法
省略法指的是省略原文中累赘或不重要的信息。一般用于以下两种情况:首先是名人名言、诗词歌赋等。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本是中国特色文化的一部分,汉语旅游文本中经常出现。但是如果对理解译文没有多大帮助,照译出来反而使译文拖泥带水,而删减并不影响译文的主要信息和功能,就可以用省略法突出主要信息,使译文更为简洁,迎合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其次是华丽的辞藻和虚化朦胧的表达。这是汉语的一大特色,也是很多汉语旅游文本惯用的表达手段,往往只是为了渲染气氛或顺应行文习惯的需要,本身并无多大实际意义。而在英语中,这些介绍往往让人觉得拖沓冗长,抓不到重点。因此翻译时可以省略那些华而不实的“溢美之词”,保持译文简洁明了。
例3:崂山,林木苍翠,繁花似锦,到处生机盎然,春天绿芽红花,夏日浓荫蔽日,秋天遍谷金黄,严冬则玉树琼花。其中,更不乏古树名木。景区内,古树名木有近300株,50%以上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着名的有银杏,桧柏等。
译文:Laosh
na ScenicAreaisthickly covered wihttrees of many species,which add credit for its scenery.Among them over 300 ale considered rare and percious,half of which ale plants under top-level protection.Themostf~tnlous species include gingko an d cypress.
原文用许多夸张性词语形容崂山的景色,如“林木苍翠”、“繁花似锦”、“玉树琼花”。在西方人眼里,这些四字格缺乏实际内容,夸张有余而真实感不足。因此,译者将这些虚化朦胧的四字结构省略,只译出原文主要内容,使译文景物描写真实客观,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
三、借译法
借译法就是借用英语文化中人们比较熟悉的人物事件来解释翻译中国文化有的内容。可以让西方游客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印象,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例如总理有一次在接待外宾时说到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便告诉翻译把它解释为西方的罗米欧和朱丽叶,这样客人便很好地理解了中国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纽马克在A TextbookofTranslaiton一书中提到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即用译人语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原语中的文化负载词。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互相替换的两种文化负载词很难说完全对应,但它们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程度的对应。所以在旅游文本中用借译法能使译人语读者更容易接受,文本的呼唤功能也更容易实现。如:借ChineseCleopatra译“西施”,借Chinsee Cupid译“月老、红娘”,借ChineseRobinHood译“济公”。
关键词 生态茶产业;优势;发展途径;云南永平;大坪坦村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274-02
1 生态茶产业发展的优势
1.1 生态环境优越
永平县大坪坦茶叶生态种植基地位于永平县龙门乡大坪坦村,是典型的高原山区农村。区域海拔2 400~2 600 m,山岚叠嶂、群山环绕,有稠密的原始森林,雨水充沛,清澈的山间小溪穿村而过,土地肥沃,传统耕作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传承。淳朴的山里人辛勤劳作,精心呵护祖传古树茶、乔木茶及自己开拓的灌木茶,远离尘世喧嚣,守护着这片宁静安详的家园。永平县生态环境好,土质肥沃,森林茂密,植被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88.2%,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发育;再加上该村茶区无工矿企业,远离城镇,土壤、大气、水质污染少,是发展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理想之地。
1.2 气候条件优势明显
良好的生态保障保证了充沛水源,这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900 mm,年平均温度13 ℃,有充足的光照,年平均日照时数2 053.7 h,有霜期115 d。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小气候明显,天气就像娃娃的脸,一天之内经常出现晴天和雨天交替、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特现象。雨季清晨,大雾笼罩着青山,云雾缭绕,好一幅人间仙境水墨画。
1.3 水土保持状况良好
大坪坦村农业用水主要是林间山泉、降雨,而林间山泉可以直接饮用。由于优良的植被覆盖,产生大量的枯枝落叶,为耕地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肥资源。加之山里人勤劳,采用传统农作措施,耕地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5%。耕地土壤由厚层山岩发育而成,具有大量活化的钾、钙、镁、硫、硼、铁、锌等作物需要的矿质元素,为农a品提供充足的养分。
1.4 增产增收成效明显
在大坪坦自然村,山上的茶树星罗棋布,景色怡人。这里属云南大叶种栽培和普洱茶加工适宜区域,是大理州茶叶生产的主要县份之一。而10年前,大坪坦自然村的村民长期靠种植苦荞、包谷和萝卜等为生,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500 元。目前全村275户茶农收入800多万元,人均收入4 700多元[1-3]。
1.5 茶叶产品品质好、质量安全
大坪坦茶叶生产基地近几年开发的历史名茶和创新名茶,如大坪坦生态茶、碧螺春、佛园春、佛园香、龙岗翠羽等产品,由于品质好,先后获得了省、州名优茶称号。将茶叶产品样送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产品达到了无公害、绿色食品质量要求。
2 生态茶产业发展途径
2.1 创新投入机制,加大茶产业发展力度
一是充分利用好现有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国土整治、扶贫产业开发、财政特色产业发展等资金,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各负其责、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相互匹配”的原则进行捆绑使用,整合资金、推进发展茶业产业;二是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产业专项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三是鼓励企业和茶农加大投入力度;四是加强银企合作,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五是大力招商引资,争取省内外茶叶龙头企业和其他行业来永平县发展茶产业。整合各方面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茶产业发展所需资金。
2.2 依靠科技,建立生态茶业示范园区
一是推广茶树无性系良种,加快优化大坪坦茶树品种结构。在今后茶产业发展上,发挥地方品种优势,引进推广适宜性、抗性强的名选131、福顶大白、南江大茶叶无性系良种。加强苗木质量管理,加快地方优良种品种选育步伐,优化品种结构。二是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茶园管理技术。首先对规划发展的生态茶园产区实行山、水、林、园、路综合治理,做到路路相通、能灌能排,优化生态环境,提高茶园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其次是在茶园栽培管理上要紧紧围绕无公害茶、有机茶生产管理技术规范要求,重点推广良种良法、老茶园改造、立体栽培、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实现茶园生产管理无害化。三是发展立体高效复合生态循环农业种植模式,提高茶园综合生产能力。在大坪坦生态茶区内,大力推广“茶―玉米―菜”“茶―果―药”“茶―粮―豆”“茶―草―猪―沼”等立体复合生态循环农业种植技术,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改变茶园小气候,减少茶园面源污染,促进茶园生态良性循环,提高茶叶的综合生产能力。四是优化初、精加工环境。对茶叶初、精加工厂房、设备、仓库、环境等配套设施均按照无公害或有机茶生产技术标准进行整改,在示范园区内建立清洁化、标准化、连续化生产示范茶叶加工厂,达到示范园区环境生态化、茶厂标准化、生产清洁化、产品无害化的目标。五是大力开发名优茶,提高茶产业经济效益。永平县名优茶品种较多、批量生产少、新产品比例小,经济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在名优茶生产过程中,采用机械生产,开发夏秋名优茶,提高产量,扩大批量,提升名优茶比例,进而提高经济效益[4-5]。
2.3 推广茶叶生产机械化,实现茶产业节本增效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外流,大坪坦村劳动力十分缺乏,劳动力单价高涨,已成为制约该村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茶叶生产上推广机械化作业,有利于解决劳动力紧张矛盾,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在茶园生产管理中,引进推广机修、机采、机耕、机械施肥等技术,实现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对省、州级茶叶龙头企业,改造或新建标准化的初、精加工厂,按照茶类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引进推广安全、清洁、连续化的加工设备,实现清洁化流水线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4 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监测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
根据国内外茶叶产销形势和质量安全现状,国家和农业部相继了《良好农业规范》《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管理规程》《有机茶生产管理规程》等标淮。这3个标准规定了茶叶产地、环境、种苗、栽培、原料、加工、包装、储藏、运输、质量等管理要求,使茶产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均有衡量的标准,使生产过程规范化、系统化,提高了生产加工技术的操作性。大坪坦生态茶生产基地应根据上述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出相应措施:一是制定企业自己的配套标准;二是建立田间管理和加工管理档案制度;三是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四是农业、质监部门建立健全质量监测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控制、质量监督和内部质量管理;五是强化标准意识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和市场准入制度;六是发挥农业、质监、专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的质量监督作用,使标准化生产变为生产者、经营者的自觉行动,只有全面实现标准化生产,才能使永平县茶叶产品适应国内外绿色消费市场需求。
2.5 开发深加工产品,提高茶叶附加值
随着茶叶在全球饮料行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茶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在医药与食品等行业的广泛应用,茶叶深加工可充分利用茶叶资源和副产物,丰富市场茶产品种类,开发茶制品新功能。因此,茶叶深加工的综合利用已成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永平县大坪坦是名优绿茶重要产区,各茶叶企业和茶场只采春茶,夏秋茶不采,资源浪费极大,在今后的茶叶生产加工中利用夏秋茶资源和副产物,开发杜仲茶、银杏茶、保健茶、发酵茶、提取茶多酚等深加工产品,提高茶叶附加值。
2.6 培育市场,加快安全高效生态茶叶产业化经营
一是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具有强势品牌、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深化管理,强化经营,建立企业与基地利益联动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二是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各种展销平台和茶文化活动,大力宣传,提高企业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三是尽快形成和完善以龙头企业为主体,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参与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区域化大生产中联接市场和茶农的桥梁作用,加快茶叶产业化经营步伐。
3 参考文献
[1] 谢芬,杨江帆,高水练.论茶叶产业集群发展策略[J].茶叶科学技术,2004(4):1-5.
[2] 庄渝霞.推进福建茶业区域优势的思考[J].茶叶科学技术,2001(4):23-27.
[3] 许允文.我国高效生态茶业持续发展的思路[J].中国茶叶,2007(5):26-28.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中国饮食文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20-02
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以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开设公选课旨在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探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对提高公选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公选课的凸显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课程建设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公选课教学已成为时下发展的趋势和必然选择。近年来,国内高校纷纷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在适当压缩专业必修课,增加专业选修课的同时,加大公选课的比例[2]。高校公选课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同时,在公选课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选”而不“修”以及学生的“逃课”现象屡见不鲜。以课堂调查为依据显示,学生出勤率明显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即开课的前一两次学生的到课率比较好,接下来课堂上学生就慢慢减少,有个别同学除了第一次到堂外,其他课时都不到,直到考试前上课人数又增多。另外,为了应付老师的点名,有的学生即便按时去上课,但课堂上却心不在焉,玩手机、睡觉、聊天或做其他事情,形成一种隐形逃课状态。
2.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严重的逃课现象以及课堂上学生表现的消极学习状态势必将挫伤教师的上课热情,同时也会影响原本来上课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应付上课,学生继续逃课,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为提高学生上课出勤率,减少逃课现象的发生,不少教师严格考勤制度,采用了课上点名等措施。而由于公选课一般都是大班上课,全部点名或抽查将会占用很多上课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教学质量亦受影响。
二、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如何从根本上减少学生逃课现象,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让公选课成为学生爱选爱学的课程,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所选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是避免学生逃课现象,保证公选课质量的最好途径[3]。笔者有幸承担了我校开设的《中国饮食文化》选修课的教学,该课程内容从中国饮食辉煌的文明史、饮食传统和习俗、饮食流派和基本的加工方法、食物禁忌,到现代的饮食卫生、宴会社交礼仪等方面,涉及面广,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使学生对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有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以该课程为例,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对策,希望为提高公选课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1.丰富课程信息,避免盲目选课。目前多数高校都实行了网上选课,但网上提供的信息仅有课程名称和学分,学生选课也只能通过课程名称而认为自己可能对该课程感兴趣,而在真正上课过程中才发现该课程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其内容与想象相差太远。这种选课的盲目性势必导致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缺乏积极主动性,表现为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人在课堂心不在课堂,或干脆选择逃课等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做好选课前的指导,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从而如愿选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首要保证。为此学校可以在选课网上包含有选课指南、课程内容介绍、课程教学大纲、授课教师介绍、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课件、参考书目、教学资料等多方面内容的信息,使得学生在选课前对该课程情况即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可减少他们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效地避免了个别同学因不了解该课程而产生“选而不修”的现象,使同学们能够轻松明白地选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程,积极投入到公选课的学习中来。
2.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做到融会贯通。由于公选课的学生来源复杂,专业知识可能一片空白,讲的太过专业,学生“听天书”不感兴趣;讲得太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4]。这就要求公选课教师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全面的综合性知识,旁征博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以此适应教学的需要。教师讲课水平高,课程才会有吸引力,学生才会感兴趣。教师可以以一些史料知识、历史人物及成语典故为背景来展开教学。如介绍中国饮食文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张骞出使西域为背景,介绍丝绸之路如何将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以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又如唐朝时期中国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中国食品及其制作工具和技术,现今日本市场上出现的唐果子就是由当时传入并流传下来的。如介绍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饮食文化特点内容时,可以以历史人物或相关的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等为切入点来了解当代的饮食文化,如商朝的伊尹、春秋时期范蠡等历史人物,又如历史故事“制羹受封”、成语“举案齐眉”等。以此既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如今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其图、文、声并茂的视听效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直观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笔者讲解到中国饮食文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时,即利用多媒体图片先将中国地图展示出来,再用动画技术以中国版图为核心,以箭头指示形式将周边国家地图依据世界地图的位置,边讲解边逐一进行展示,最后以亚洲各国为轴心,再以动画技术用箭头指示形式展现出辐射其他各大洲的图像。实践证明,在这个内容环节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辅助授课,大大刺激了学生视觉感,学生课堂表现非常活跃,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又如讲解中国茶文化内容时,笔者以一种中国名茶为例选取了一小段茶的制作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茶的加工过程,加深知识印象,激发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对提高教学质量颇有成效。
4.增加师生互动环节,调动学生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很难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以师生谈话、提问、讨论等互动方式展开教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教学的积极参与者、促进者,二者相互作用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相长的最终实现[5]。例如,在讲解中国菜系内容时,笔者先以提问的方式,请同学们列举自己所知道的菜系名称。另外考虑到安徽医科大学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因此请来自不同省份地区的学生根据自己家乡所在地的菜系,来谈他们所了解的家乡菜系主要特征是什么,代表菜有哪些。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可就某个代表菜的特色或制作方法等内容与学生进行讨论,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
5.多种考核方式,重视平时成绩。由于公选课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广、规律性差,死记硬背式的考试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思维活动,所以考核方式如果仅是客观的试卷形式难以真正衡量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但即便是采取主观的论文考试,问题也很多,相当多的学生对论文东拼西凑、甚至整文抄袭,难以体现学生的真正学识水平[6]。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鼓励采用多种考核形式。单一的考试形式可以变成考查和考试相结合方式,加大平时考查在最终成绩认定中的比重,强调平时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会经常提出一些问题请学生课堂回答或讨论,或者是布置某项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去查阅资料,下节课再讨论。笔者即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实时打分,并计入平时成绩。例如,在谈到历史名人与饮食文化这部分内容时,就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名人与饮食的趣闻轶事;又如,在说到中国酒水礼仪时,也请同学们先说说自己所了解的酒水礼仪,或请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谈谈具有自己家乡特色的酒水礼仪,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
三、结语
公选课是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拓宽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课程。公选课教学改革与完善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只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才能真正促进公选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文坤.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现状与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文教资料,2011,(21):195-196.
[2]张云霞.浅析高校公选课建设中的几种关系[J].现代教学,2009,(6):107-109.
[3]袁文翠,于文娟,马瑞民.大学生公共选修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6):111-113.
[4]吴慧华,徐燕.高校公选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