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食品安全议论文

时间:2023-04-11 17:14:54

导语:在食品安全议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食品安全议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速冻食品、加工储运、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F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450-02

一、现状与原因

分析速冻食品行业频频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是监管疏漏,“散装水饺”事件呈现国家及企业对生产销售速冻食品的治理和监管没有做到法制化,制度化,监管有漏洞。出现法律法规不健全。行业标准滞后等问题。二是生产企业执行不力,生产企业对各种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不能严格执行。三是恶性竞争导致的产品同质化高,尤其是速冻调制食品,从南到北除口味依生活习惯略有调整外,产品结构大致相同。初、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花色品种不多;缺少品牌企业与一批行业骨干群。四是降价降质、恶性竞争,失信于民,形成速冻食品行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发展。五是食品质量安全意识不高。一些企业负责人质量意识淡薄,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重视不够,企业管理人员素质高低不同,管理手段不科学,不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不严;原材料进厂检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不能够很好落实,检验室缺少器材并未严格执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六是利益驱动逃避责任,有些企业为增加销售额,拼命压低价格,降低成本,甚至牺牲品质,背弃食品安全和诚信经营的原则,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葬送了企业的品牌。过度压缩商品的利润空间,企业也就无力投入新品开发,使产品单一、老化,致使整个行业的发展受到影响也给社会带来沉痛的代价,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劣质产品使速冻食品失信于民。

二、速冻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其一、原辅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原辅材料的质量是食品生产的第一要素,只有好的原料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原辅材料验收方面不规范,原辅料缺少相应的验收规则。加工企业片面追求高利润,降低原辅材料质量要求。对合格原料未及时加工处理,或未妥善贮藏,致使合格原材料变质。

其二、采用缓冻代替速冻或者加工处理过程中的技术参数控制不当,导致速冻食品变色、变味,造成营养成分过多损失;

加工设备陈旧或者根本没有速冻设备,不具备速冻条件,以缓冻代替速冻。生产加工环节控制不当,缺失应有的过程管理和监控。生产技术条件不过关,未能有效控制好相应产品的技术参数。

其三、微生物指标超标:来源于原辅料、设备、空气、工作人员及加工过程中的污染。企业疏于卫生管理,特别是微生物管理不规范。在速冻食品加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中,应重点加强各工序的卫生管理。

其四、食品添加剂超标:个别企业为了改进产品外观,提高产品的冻结效果,一味片面追求产品的口感、色泽,不加控制地使用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不允许使用的添加剂或超量使用添加剂。

其五、冷藏链不符合要求:产品中间运输及贮藏不能完全保证速冻食品所需控制的温度、湿度范围,出现结霜及干耗现象,导致食品出现质量问题。

其六、速冻食品包装及标签不符合要求:

速冻食品的包装不符合相应国家卫生标准(如GB4803等)。

标签不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GB7718)。为节约成本,所采购的包装材料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要求。同时忽视产品的包装,包装材料密封性差,不坚固,易破裂。

三、纠正和预防办法

一是抓好采购质量控制:

速冻食品所用的原辅料及包装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生产速冻食品所使用的畜禽肉等主要原料应经兽医卫生检验检疫,并有合格证明。猪肉必须按照《生猪屠宰条例》规定选用政府定点屠宰企业的产品。进口原料必须提供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合格证明材料。不得使用非经屠宰死亡的畜禽肉及非食用性原料。如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

企业应该对所使用的原辅材料按规定进行验收或检验。

二是抓好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冷却工序的控制:将热处理后的产品迅速冷却以达到可以进行速冻的要求的过程。此工序是保证速冻食品品质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冷却,降低物料的温度,同时吹干其表面的水珠,才能进行速冻,否则会使表面和中心的冻硬程度不同,缩短产品的保质期,或使产品之间发生粘接。冷却的方法有冷水浸泡、冲淋、喷雾冷却、冰水或碎冰冷却、空气冷却、冷风冷却等。

2、速冻工序的控制:这个过程要求低温、短时、快速,使物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最大的冰晶生成带。掌握控制点为:冻结速度大于5cm/h~20cm/h;食品通过最大冰晶区所需时间3min~20min;形成冰晶的直径小于100μm。只有产品中所形成的冰晶体越小、数量越多,产品解冻后才能保持原有物料的色、香、味、形和营养物质。同时要注意针对不同物料,应采用不同的速冻方式。

3、包装工序的控制:包装是贮藏速冻食品的必要手段,既可以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又可以防止速冻食品在贮藏过程中因冰晶升华而发生干耗。要求在环境温度能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快速包装,以免速冻产品发生解冻而变形。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标准要求,并且坚固、无破裂、密封性好、透气率低,并经过预冷和杀菌处理后进人包装间。这个过程要注意防止包装和包装物造成的二次污染。

4、入库冻藏工序的控制:冻藏库的内部温度应保持在-18℃以下,温度波动要求控制在2℃以内。相对湿度在95%~98%以上。冻藏间的温度应保持稳定,温度波动过大易促使速冻食品中的冰晶体长大,破坏食品的组织结构,导致食品变色、变味、营养损失;同时还会导致产品表面出现冰霜,甚至整包产品出现冰渣、裂纹,影响外观和质量。

三是抓好储运过程的质量控制:

1、贮存过程的控制要求:原料仓库应远离水源,务必干燥,做到能防鼠,防虫。成品贮存要求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冷藏库,冷藏库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或更低(视产品而定).温度波动要求控制在2℃以内,不得与有害、有毒、有异味的物品或其他杂物混存。冷藏库的室内温度要定时核查、记录。最好采用自记温度仪。冷藏库的室内空气流动速度以使库内得到均匀的温度为宜。冷藏库内产品的堆码不应阻碍空气循环。产品与冷藏库墙、顶棚和地面的间隔不小于10cm。冷藏库内贮存的产品应实行先进先出制。

2、运输过程的控制要求:运输产品的厢体必须保持18~C或更低的温度。厢体在装载前必须预冷到-10℃或更低的温度。产品装卸或进出冷藏库时要迅速。产品运送到销售点时,最高温度不得高于-12℃。采用冷藏车运输时,应设有车厢外面能直接观察的温度记录仪,可经常检查厢内温度。

第2篇

所以说,高中学生要更充分地做好作文备考工作,就必须关注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提高对生活的认识。同时还要多进行课外阅读,博学强记,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寻找写作素材。

有了生活的积累,也就有了写作的源泉。寻到了源头活水,还得设法引来为己所用。但要真正引到“活水”,还得讲究方法。

众所周知,议论文写作一般采用以下的结构方式: ①提出问题――起。(明确观点)如:提出明确的论点(以“良心”为话题):良心是为人之根本;生活中,我们应该守住良心;我们要做一个有良心的人。②分析问题――承(进行论证:摆事实、讲道理)、转。(联系现实,深入论证)③解决问题――合。(总结全文,发出号召,提出愿望)有一些同学,他们知道议论文写作在分析问题――“转”时需要联系社会现实,便找了一些社会热点作为例子,胡乱堆砌上去,没有注意扣住话题或论点作深入地分析,这样的论证过程,难免苍白无力,势必难以取得高分。但如果我们在联系现实时能按一定的方法,深入地进行分析论证,文章的论证力度自会大大增强。其实,我们在联系现实进行论证时,可以按以下步骤操作:①举现象――概括叙述现象和事实。(举)②析原因――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析)③说影响――揭示问题性质和影响。(说)④谈办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谈)

我们有这样一则有关“腐猪尸炸油”事件的新闻素材:最近有媒体报道称,深圳宝安区一个废品回收场附近的非法猪油加工场地,被发现以病死猪及腐烂猪尸炸油。这些黑作坊现场脏臭,环境恶劣,地上摆放大量腐烂猪尸及猪内脏,苍蝇横飞……相关执法人员在现场被刺鼻腥臭熏得呕吐。据估计每月有逾万斤黑心猪油从此流入市面,被民众吃进肚子。

假如我们以“良心”为话题,用“举―析―说―谈”的方法评论“腐猪尸炸油”事件,论证的效果就大不一样。

教师示例:继广州地沟油事件被曝光后,又有媒体报道称,深圳发现一起以病死猪及腐烂猪尸炸油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这个炸油的黑作坊,环境恶劣,现场脏臭,苍蝇横飞,令人作呕……(举现象)我认为,“腐猪尸炸油”事件比“地沟油”事件性质更恶劣,是一些不法分子被利欲熏黑了良心,不择手段追求金钱所致。(析原因)这种为了金钱而不顾老百姓健康与生死的做法是泯灭良心的,是人性的悲哀,道德的耻辱,百姓的不幸!(揭示性质)试想,如果社会上的人都为了追逐金钱而无所不为,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是何等的黑暗!(说影响)所以说,我们做人得有良心,因为这是为人之根本,立身之所需;而对于国家而言,我们在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同时,也应当高调呼唤良心,因为这是构建和谐、幸福社会的前提。(谈办法)

再如:同样以“良心”为话题,用“举―析―说―谈”的方法评论“小悦悦事件”。

教师示例:继深圳发生老人跌倒无人扶的事情后,佛山又发生了令人扼腕悲伤的一幕:两岁女童小悦悦在路上先后被两辆汽车碾压,18个路人竟然见死不救!――可怜的小悦悦因伤势过重,最终抢救无效死亡。人们在高声谴责无良司机和冷血路人的同时,也在纷纷叩问社会良心。(举现象)18位路人,面对血肉模糊的女童竟然见死不救!他们为何会如此冷漠?其实,当今社会不是缺少见义勇为的仁人志士,只是当前随着社会转型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降低。社会现实的矛盾一时之间让太多人没有守护住自己的良心,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析原因)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社会公民,丢弃良心和逃避责任都是不应该的。试想,一个没有道德,没有良心,没有温情的社会,将是何等的黑暗和恐怖!(说影响)所以在这里,我要大声疾呼:人活于世,得有良心,因为这是做人的根本。因此,我们要呼唤良心,守护良心。(谈办法)

可见,掌握此一方法联系现实并加以论证,论证气势更足,力度更强,效果更好。

第3篇

题目: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怀念_____的日子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记者问姚明:你最希望和哪个后卫合作?

姚明:这个名单很长很长,有时候你不能挑你希望的东西,你得去适应你自己可以拥有的东西。

要求:①自选角度作文,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写作指导

本文题与以往考题相比,要求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不论是半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没有审题障碍,题干语言(材料)通俗易懂,简洁明白,同学们在补全题目或自拟题目时一般不会跑题。

第一题是半命题作文。“怀念”决定了只能写过去的人或事。“日子”要求写一段时间,而不是一个瞬间、一次场景等。在内容上,可以借鉴《秋天的怀念》《藤野先生》等课文,抒写亲情;可以怀念童年的美好,怀念朋友真诚的友谊,怀念相隔千里的亲人;也可以关注社会热点,凸现时代特色,这样在立意上将更胜一筹,如怀念逝去的自然美景,表现环境问题,怀念过去的饮食,写食品安全问题等。在写法上,最好以小见大,在对具体事物或经历的怀念中,让它承载丰厚的意蕴,表现更为深刻的主题。求新立异,才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同学们在拟题和立意时,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收到这一效果,甚至可以通过“物化”的视角去叙述,如一条鱼对清清河水的怀念,这样的文题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题是材料作文。审题重点是“有时候你不能挑你希望的东西,你得去适应你自己可以拥有的东西”。显然在这一文题中“适应”一词是关键词,可以引申出:(1)不能过于固执,要学会放弃一些东西以适应环境;(2)贵在适应。姚明在国内、国外都打过球,比赛环境、教练、队友经常变化,他之所以能立于不败,正是因为他适应了这些变化。这个题目适合写成议论文,同学们可以找成功人士,说他适应实际情况才取得了成就的材料作为论据。另外,本题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学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也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也得学会适应。

考场佳作

怀念与你相伴的日子

一考生

(标题设疑:乍一看文章题目,让人以为是怀念某一个人呢!)

与你相伴的日子,恬静并富有乐趣,你早已融入我温热的血液中,一直流转,生生不息……

——题记

怀念与你共度的每一个清晨——当太阳跃出地平线,向大地泼洒光辉的时候,我捧着你,翻开你,品你,读你……

是你,让我看到了远方黄土地上车轮滚滚,让我看到孟子周游列国,让我看到他赞尧舜,崇孔子,守先王之道,不阿世取荣的气概,让我看到他游则傲然群雄,著则恣肆的品格,让我在他的滔滔雄辩中,感受到他巍巍乎如高山、浩浩乎如江河的气度,让我决心伴着朝阳,坚守自己,披荆斩棘,一往无前。(“阿世取荣”换成“大义凛然”会更恰当。)

怀念与你相伴的每一个午后——独坐在庭院间的竹椅上,吸一口花香,品一口香茗,我捧着你,翻开你,爱你,喜你……(诗化的语言,诗意的生活,令人神往。)

是你,让我看到李白奔走于祖国大好河山的足迹,让我看到他一腔热血的赤子之心,让我看到他与权贵共盏,与渔夫对酌,与高适共饮,与杜甫携游,让我看到“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中,他与敬亭山坐化出了一方后人难于企及的天空,让我决心像他一样乘御长风,破万里浪,达到理想的彼岸。(“坐化”一词练字传神。)

怀念与你相伴的每一个深夜——打开台灯将亮度调至最小,透过咖啡那氤氲的香气,我捧着你,翻开你,琢磨你,评点你……(袅袅咖啡香,浓浓书香味。)

是你,让我看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后,并没有沉沦放弃,而是以其内心的淡泊与坚忍,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终成大江一词,赤壁二赋,名传千古,恩泽了后代无数迁客骚人。让我努力像他一样宁静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可是,与你相伴的日子怎么会越来越少呢?那份似乎久远的记忆也越发模糊,不,我希望我可以重新牵起你的手,我希望我的青春年华有你相伴,我希望,我们共同谱写华丽唯美的青春乐章。

书籍,我怀念与你相伴的日子,我期待与你共创的未来!(篇末释疑,给读者以“柳暗花明”的感觉。)

点评

本文首先审题精准,选材典型。作者别具匠心地把“你”定为“书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选材从孟子到李白,再到坡,将书中古人情怀给自己带来的沉醉与感动写得充满诗意,流畅生动,展现了作者知识的广博。

第4篇

关键词:产品伤害危机 品牌 溢出效应

1994年,美国学者Siomkos和Kurzbard最早提出产品伤害危机事件的概念,认为产品伤害危机事件是指偶尔出现并被广泛宣传的关于某产品有缺陷或对消费者产生危险的事件。此后,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给予了极大关注,从而使有关产品伤害危机的理论日益丰富。

产品伤害危机相关概念

产品伤害危机经常涉及产品责任(product liability)和产品召回(product recall)两个相关概念,不少研究者经常将两个概念视为相同含义,而方正(2007)通过概念阐述及案例分析从研究范畴、影响范围、法律责任三个方面对产品责任、产品召回进行了区分。其区别点可归纳为如表1所示。方正(2007)从产品缺陷是否违反相关产品法规和安全标准的角度,把产品伤害危机分为: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和不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前者是指产品缺陷没有违反现有的产品法规和安全标准;后者是指产品缺陷违反了现有的产品法规和安全标准。

产品伤害危机对品牌忠诚的影响

以往的研究大多基于消费者行为无差异的假设。李国峰、邹鹏、陈涛(2007)将研究进一步细化,将消费者行为进行分类,认为不同购买类型的消费者受产品伤害危机的影响有所差异。曾旺明、李蔚(2008)发现消费者对产品伤害事件可能导致的损失感知程度与品牌忠诚度呈负相关,即感知损失程度越大,品牌忠诚下降越明显。其中品牌信任对损失感知程度与品牌忠诚的改变起着明显的正向调节作用。吴峰(2008)认为忠诚消费者的认知价值显著高于非忠诚消费者。而在产品伤害条件下, 所有人群的认知价值都会降低,这时就有必要采取修复策略,但修复时对非忠诚人群的付出要远远高于忠诚人群。

Kathleen等(2008)认为危机前的品牌忠诚度及熟悉度会使消费者对危机中的负面信息不太敏感,从而对危机有积极的缓冲作用,但这种作用会随时间减弱。

产品伤害危机对品牌资产的影响

美国学者Niraj Dawar(1998)将品牌看作一种信号机制,它会以某种方式向消费者传达信息。当危机发生时,企业积极承担责任会向消费者传达正面的信息,从而有利于缓解危机。此外,加大品牌投资,会增强品牌信用,提升品牌资产。Niraj Dawar(2000)还发现,品牌独特性的感知相关度也会影响品牌评价及品牌资产。

国内一些学者较多探索的是企业对危机的响应方式对品牌资产的影响。崔金欢、符国群(2002)研究了产品伤害事件中消费者先前预期和公司响应对品牌资产变动的影响。认为危机事件发生后,企业不管采取何种响应方式,强预期较弱预期使品牌资产的损失小;弱预期状态下,企业如果不积极承担责任,会损害品牌资产。井淼等(2009)将品牌资产细分为品牌知晓、品牌联想、感知质量、品牌态度和品牌忠诚五个维度,研究结论是企业不同的响应方式对品牌资产各维度的影响不同。刘接忠(2009)以消费者信任作为切入点,探析了企业在不同的应对方式下品牌资产的变动情况。吴旭明(2008)认为在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中,与轻度消费者相比,基于重度消费者的品牌资产受损程度更小。

产品伤害危机与消费者考虑集及购买意愿

王晓玉等(2006、2008)认为危机的处理过程对危机产品是否进入考虑集有显著影响,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危机响应方式与消费者考虑集中是否包括危机品牌及对复杂品牌的偏好顺序做了进一步的解析。

方正(2007)研究了消费者个体差异―年龄在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中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他认为老年顾客(60岁及以上)对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的感知危险比中青年顾客更为强烈,其购买意愿下降程度更大。但是,美国学者David H.Silvera等(2010)的研究发现,老年人对于危机的感知严重性及易受危害性要比青年人低,而且有更强的意愿购买该公司的产品并向他人推荐。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结论出现了分歧,方正是以中国人为实验对象,而David H.Silvera以美国人为实验对象,中国人和美国人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是否是造成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还有待证明。

国外一些学者还探析了危机的危害程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Aikaterini Vassilikopoulou等(2009)将危机的危害程度分为高、中、低三种状态,在不同的状态下,时间、企业响应方式、企业社会责任和外部影响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George Siomkos等(2009)则研究了在不同危害程度的危机事件中,企业社会责任对危机的影响,在高度或中度产品伤害危机中,低水平的企业社会责任不利于缓解危机。

国内一些学者研究了产品伤害危机后应采取的市场恢复策略。董亚妮等(2009、2010)认为产品策略越积极,顾客的购买意愿就越强。她将市场恢复策略进一步细分为产品策略、销售促进、广告,发现在不同的产品策略下,销售促进和广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刘东胜,孙艳(2010)也揭示了产品伤害危机后消费者对企业及产品信心恢复的影响因素。认为产品质量、消费者对企业和品牌的固有认知是影响危机后消费者信心的关键因素。

产品伤害危机与责备归因

一些学者分析了消费者的个体差异对责备归因的影响。Laufer(2002)认为处于注重个人主义社会的消费者更容易将责任归于企业,而处于注重集体主义社会的消费者更容易将责任归于企业以外的情景因素。Laufer & Gillespie(2004)认为在过失责任尚未明确时,女性会比男性更容易将责任归于企业。 Laufer等(2005)还通过对墨西哥一个案例的研究发现,当危机责任尚不明确时,消费者的感知危害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将责任归于企业,并且,对责任模糊性容忍度低的消费者比责任模糊性容忍度高的消费者认为危机的严重性更大。

Laufer(2009)还研究了在过失责任尚未明确时,品牌原产地及品牌知名度对消费者归因的影响。在责备归因中,品牌比其原产地有更大的影响力;非著名品牌比著名品牌会使公司遭受更多的指责;负面的原产地形象比正面的原产地形象会遭受更多的指责。Ioannis Tsiamis(2011)认为消费者的情绪受到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影响。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企业积极的社会责任形象更容易使消费者对企业产生更高的同情心、更少的愤怒和更低的落井下石的情绪。

产品伤害危机与品牌的溢出效应

彭亮等(2009)通过回顾文献发现公司品牌及品牌组合之间存在溢出效应,并进一步提出了产品伤害危机对竞争品牌的溢出效应。

Jing Lei等(2005、2006)研究了产品伤害危机中品牌组合策略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品牌组合中,各品牌之间、子品牌和母品牌之间都会相互影响在同一产品品类中,同一组合中品牌的相互影响要比跨组合中的相互影响强。他又进一步研究了产品伤害事件的信息特征对溢出效应的调节作用,发现产品伤害事件的严重程度及其归因能够调节事件对品牌组合中的溢出效应,且归因信息更具有主导作用。Jing Lei等(2008)在深入研究中发现品牌联想强度和联想方向都能够影响负面曝光事件的溢出效应。并且对于同样的两个品牌来讲,不同方向的联想强度如果不对称,也会影响负面曝光事件的溢出效应。

产品伤害危机的应对方式

Siomkos和Kurzbard(1994)把企业的应对方式分为“坚决否认”(denial)、“强制召回”(involuntary recall)、“主动召回”(voluntary recall)、“积极承担责任”(super-effort)四类,并组成“企业响应集”。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坚决否认”、“强制召回”是较差的应对方式,而“主动召回”、“积极承担责任”是较好的应对方式。

方正(2006)通过案例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伤害危机及不同的应对主体,将应对方式做出分类(见表2)。王晓玉、晁钢令、吴纪元(2006)在对产品伤害危机事件及其处理过程与消费者考虑集的关系时,将产品伤害危机事件的响应方式分为无危机事件、有事件无响应、企业响应、专家响应、企业及专家的双重响应。

未来研究方向

国内外学者对产品伤害危机已有了较为深入和透彻的研究,得出的研究结果对企业有重大意义。但是,有些结论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如国内学者方正与美国学者David H.Silvera对关于老年人对危机的感知严重性及危害程度的研究结论是矛盾的,这其中是否与中美老年人的个体特性差异有关;当前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不断,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俗语称“民以食为天”,食品时刻关乎着百姓的生命健康。那么,人们对食品伤害的宽容程度与其他商品相比又如何;此外,大部分学者更多的关注品牌之间的溢出效应,但危机产品对同一品牌下的同类产品是否有明显的消极影响。这些问题还需后续的研究来解决。

参考文献:

1.Siomkos, George J,and Kurzbard Gary.The hidden crisis in product-harm crisis management[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4,28(2)

2.方正,杨洋.产品伤害危机及其应对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2)

3.方正.产品伤害危机的概念、分类与应对方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4)

4.方正.论不同消费群体对产品伤害危机的感知危险差异[J].社会科学家,2006(5)

5.方正.可辩解型产品伤害事件对购买意愿的影响[D].四川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7

6.王晓玉,吴纪元,晁钢令.产品伤害危机及其处理过程对消费者考虑集的影响―基于中国消费者的实证分析[D].中国营销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

作者简介:

第5篇

【关键词】 血透; 社会支持度; 横断面

Cross Sectional Analysis of Low Social Support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HE Qing-xuan,HE Xing-lai,LYU Wei,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03):069-07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low degree of social support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in the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of the individual social relations in the dimensi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actors and the impact of the continuing work of the society.Method:The use of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Guangdong province,four hospitals in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in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sample

【Key words】 Hemodialysis; Social support; Cross se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oguan City,Shaoguan 512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3.020

慢性I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治疗困难,花费巨大。我国成年人群中CKD的患病率为10.8%,以此数据估计,我国约有CKD患者1.195亿,这表明该病已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1-2]。血液透析是临床上治疗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CDK进入终末期肾病(End stagerenal disease,ESRD),全球约有150万以上尿毒症患者依靠血液透析治疗和肾移植来维持生命的延续[3]。我国经济水平不高,人均占有的卫生经费很少,而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透析和众多并发症对其家庭、社会保障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造成的影响远胜于发达国家。我国医疗保障体制还不健全,医疗费用的个人支付比例依然是患者的沉重负担[4]。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血液透析技术的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限得以延长。伴随生命延续的同时,患者可能受疾病本身、透析合并症及家庭社会的影响,产生各种心理压力[5]。面对一系列的压力,患者的紧张情绪在得不到缓解时,会致使其出现诸多的心理问题,如自我概念紊乱,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家人的愧疚[6]。为了减少心理问题,提高血透患者特别是青中年患者的生存质量,使他们大部分回归社会,能够适当地工作、社交,进一步减轻社会问题和家庭负担。血透专科医护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让青中年维持透析患者从多角度认识自己,发现自我价值重拾信心,主动重新回归社会中去。为了能更好的服务于这个特殊的人群,笔者联合了广东省其他三家三级甲等医院的血透中心,历时30个月,作为2015年韶关市卫生计生科研计划项目立项共同完成。现将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从2014年7月-2016年12月收集了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血透中心、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血透中心、惠州市中心医院血透中心、中山市人民医院血透中心,四所血液透析中心共有透析患者数近千人,年均透析总例次超过10万人次。在这四家三甲医院血液透中心选取300例维持血液透析时间>0并

1.2 方法 首先,给入选研究样本发放肖水源[1]编制《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然后在广东省四家三甲医院透析中心,每家选取1名血透专科护士负责,培训各自透析中心2~3名具有血透中心工作经验3年以上的护士,对社会支持评价量表的使用进行详细讲解,指导临床资料的收集并对采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初步统计分析。问卷回收率达10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10个条目,测量个体社会关系中的三个维度:客观支持(朋友、邻居、家庭支持),主观支持(同事交往、经济支持、家庭照顾、急难帮助)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倾诉、求助方式、团体活动)[1]。以计分之和为社会支持总分共计10~60分,评分越高表明得到的社支持度越大,

1.3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对各影响因素,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作Chi-square检验(α=0.05),P

2 结果

2.1 客观支持方面 调查关于关系密切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情况,见表1。调查关于近一年来低支持度患者的居所情况,见表2。调查关于与邻居关系和同事关系情况,见表3。各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字2=4.42、4.33、4.47,P

2.2 主观支持 从家庭成员中得到的支持和照顾的来源,(1)夫妻(恋人)82例(44.81%);

(2)父母104例(56.83%);(3)儿女36例(19.67%);(4)兄弟姐妹31例(16.94%);

(5)其他成员25例(13.66%)。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经济支持或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安慰和关心来源,各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人际交往是回归社会的前提条件,人要融入社会必须有群体意识和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在低社会支持度的这部分血透患者中,人际交往严重欠缺。没有朋友可支持和帮助的人群达1/5之多;而只有1~2个可帮助的朋友人群,支持力度也是很有限的。毕竟尿毒症是长期替代性治疗,是不可逆转的慢性渐进性疾病[7],是最需要生活和精神照顾的群体,病程越长,这种需求越迫切,需要的社会群体支持越大。邻居关系淡漠,甚至有近半数的患者是远离家人独自居和居无定所。而居无定所的这部分患者,根本就没有条件建立邻里关系网。文献[8]研究表明,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良好的应对和排解方式,则心理问题的危险性可达43.3%,为普通人群的2倍。长期的独居和没有沟通交流,必定会产生忧郁和孤独的心理问题。沟通障碍的恶性循环将成为青中年血透患者融入社会,重新回归社会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

婚姻家庭、家庭其他成员和朋友的支持和关心是影响青中年血透患者回归社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遇到急难情况时得到的经济支持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的来源,主要是其他家庭成员和朋友。而急难时的安慰和关心则主要由其他家人配偶和朋友提供的更多些。稳定的婚姻家庭和和谐的家庭其他成员关系,能为透析患者提供安定的居家生活,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朋友在遇到急难情况时,能提供的经济支持和安慰关心,超过50%甚至超过配偶。在这方面和癌症患者不同,文献[9]研究提示,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主要来自家人,其中主要的支持者是配偶。社会支持与希望的正相关性已经普遍为人们所接受。持续受到来自家庭、朋友、医护人员及其他患者的支持和理解常常是患者希望的源泉[10]。质性研究发现,对于透析患者而言,希望不仅是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它更是一种支持与生活质量密不可分[11]。这个高比例的数据提醒工作人员在给没朋友的青中年维持透析患者,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的基础上,多组织肾友会,建立微信群,为他们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必要时可以安排他们在同一时间、同一透析室做透析,以增加沟通机会。肾友之间有着同病相怜的情结,在情绪低落时可以相互慰藉,有共同的话题,相互鼓励,甚至可以共同创业。这些对于青中年维持透析患者回归社会有百益而无一害。

工作单位、党团工会给予青中年维持透析患者的支持力度不足。特别是在企业单位的患者,单位工会从来没有过问病情或慰问患者、家属的程序。能给予他们在工作上的照顾也是相当有限的,企业裁员、下岗、倒闭都使青中年维持透析患者面临失业危机。青中年维持透析这部分患者,他们都正处于最佳工作年龄段的人群。他们同时肩负着父母、儿女等等多重社会角色,半数人群还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者。失业离开原有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的病患角色进一步强化,再就业或创业的信心和能力都很有限。处在这个阶段的患者,要尽量鼓励他们和过去的同事朋友保持联系,多去参加同学聚会,收集对自己再就业的有效信息。有效的信息支持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惶恐情绪,提升希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12]。避免与社会脱节,在同事同学朋友中寻找再就业或合伙创业的机会。

青中年维持透析患者回归社会的必要性,没有得到官方或半官方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低社会支持及人群中,在遭遇急难情况下时,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精神心理安慰关心上,能得到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官方组织,成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帮助的患者,只有极个别人。由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水源污染,食品安全等等原因,导致全球的血液透析人群呈逐年递增之势[13],而且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给家庭带来致命的打击,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全球的经济下滑,就业率普遍低下,社会大环境的全民消费水平降低。能为青中年透析患者回归社会继续工作的平台更为稀缺,疾病导致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减弱,信心不足。因此,在日常知识宣教时,多穿插介绍同类患者再就业的成功案例,以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挖掘自身和家族潜能,寻找出路。对于配偶陪同来的患者,要多赞美他们的和谐,鼓励他们共同积极参与治疗护理,让他们树立治疗的信心和生活的希望。这样既能提高家庭的精神支持,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的依从性,利于婚姻的和谐。

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直接加重配偶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繁重的病患照顾看护,90%要由配偶和父母承担,例如抑郁症状是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除了增加自⒎缦胀猓抑郁能降低患者对透析治疗的依从性,导致免疫机能异常[14],而增加住院机会,加重经济负担。有研究表明,治疗依从性是影响血液透析整体效果的重要因素,多数患者因没较好的治疗依从性而影响治疗效果[15]。只要病情允许,鼓励患者多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包括适当运动、工作和一些社会活动[16]。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如看电视,和朋友联系,做家务等,使他们不至于沉湎于对疾病的恐惧中是可以减少他们的焦虑情绪[17]。对排解患者抑郁症状和促进交流大有助益。在患者血透时,多给患者一些正面的引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行业发展新动态,提高他们对治疗疾病的希望。有研究表明,希望水平高的患者更容易从疾病中康复,对于自身的慢性迁延性疾病也能做好调适,他们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生活质量也比较好[18]。间接减轻家人照顾看护的精神压力和体能消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横断面资料分析,可提升医护人员从多层次多方位了解观察患者的身心疾病的职业素养。改变只关心医治疾病的旧模式,使医务人员服务的青中年维持透析患者得到生物-心理-社会全方位治疗[19]。能为医务人员给患者制之精的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和心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对青中年血透患者做多维度多层次调查研究,并将所得资料作横断面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值得在业界分享的。

目前医疗资源十分匮乏,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作为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特殊产物的企业医院,在与企业分离之前的1990年共有12万多个,占全国医院总量的44.7%,截至2006年企业医院减少至28147家,是1990年的22%[20],导致政府所属的医疗机构的医护工作者工作量的成倍骤增。因此,如何调动社会力量解决部分非医疗范畴的社会心理问题,则需要家属,患者,自愿者及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和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7(2):98-100.

[2] Yano Y,Fujimoto S,Asahi K,et al.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J].Lancet,2012,379(9818):815-822.

[3]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全国肾脏病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M].中华医学会,1999.

[4]焦峰,张健.医患沟通障碍因素分析[J].医院院长论坛,2012,3(2):46-49.

[5]紫妮.33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5):198.

[6] Kaptein A A,Van D S,Broadbent E,et al.Behavioural research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Patient Education & Counseling,2009,81(1):23-29.

[7]钱晓宇.浅谈影响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因素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08,6(21):1940.

[8]赵滨,沈宁,高荣华,等.护士长应对方式与焦虑情绪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12-414.

[9]张静,李峥.癌症首次手术后化疗患者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631-633.

[10]张云萍,薛小玲.希望理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5C):1319-1321.

[11] Weil C M.Exploring hope in patients with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on chronic hemodialysis[J].Nephrology Nurs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Nephrology Nurses Association,2000,27(2):219-224.

[12]林爱娥,鲍文卿.缓解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09,16(B):72-73.

[13]杨屹,孔德艳.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2015,1(1):183.

[14]张小兵,主译.透析手册[J].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72.

[15]刘仁香.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J].临床研究,2015,1(7):25.

[16]王建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2):311.

[17]周玉贞,阎成美,王艳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2A):51-53.

[18] Roberts S L.Behavioral Concepts and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M]. Norwalk:Appleton Contorty Croft,1986:45-86.

[19]于香梅.我国心理护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6):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