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日本历史文化论文

时间:2023-04-11 17:15:02

导语:在日本历史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日本历史文化论文

第1篇

所谓历史文化城镇,就是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街道景观。例如,带门楼的宅第,树木繁茂的庙宇,高耸的城郭、宝塔,以及文明开化以后所产生的西洋建筑、桥梁、濠河……等的姿态。[1]每个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有其深远的由来和历史,如果能够为来访者提供详细了解的资料,则必然会给人们很大教育;如果能将它们组成一定形体,创造出我们四周的“环境景观”,那么就可以使平常完全生活在异地的人,扩大生活范围,弥补生活体验的不足。我们亲生感受到,在我们生活的国土上,可以创造出多么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来。

但是文化城镇并不只是给外来者赏心悦目。文化城镇犹如地方文化的面孔,在这里反映着人们的实际体验,这是无法代替和置换的,他们将视它为自己的故土故乡。

所以,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就是在保存历史文化城镇物质遗产的同时,如民居、街道、桥梁,保护城镇建筑群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性环境。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意义

早在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17次全会制定的“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建议”的前言中说:“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自然和祖辈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于人类生活的环境,对这种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在各个地区的社会中,充分发挥文化及自然遗产的积极作用,同时把具有历史价值和自然景观的现代东西都包括在统一的综合政策之中,才是最合适的。”

科教文组织的第19次全会,提出了“历史性地区的保全及其在现代的作用”的国际建议,其中有:“所谓历史性地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历史的客观存在。为适应多样性的社会生活必须有相应的多样性生活背景,据此,提高历史性地区的价值,将对人们的新生活产生重要意义”。[2]

可见,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对我们了解历史,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现代生活,促进社会多样性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保护历史文化城镇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的一种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古城镇的保护处于一个越来越重视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就有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规定,历史文化城镇自然也在保护之列。而在2007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条例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通过单独制定法规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进行规范,国家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各级地方政府也有相应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法规的出台。例如,2004年制定的《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2006年开始施行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中国社会正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放到这个我们过去不曾注意的焦点上。

但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现状令人堪忧。最主要是对历史文化城镇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对于文化保存造成很大阻碍。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面临的问题

当前,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追逐经济利益与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现代人对传统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捧,使得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历史文化城镇镇潜在的巨大利益,利用古老的资源,发展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旅游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不断商业化。许多地方只是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古城镇本身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更忽略了对历史文化城镇的持久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已经日趋严重,并直接影响着古城镇的“生存”。因为,于历史文化城镇而言,其巨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城镇建筑,布局结构的合理和艺术,更在于生活在那些土地上的人所形成的历史,文化氛围,民族风俗习惯,。商业化的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离它的价值越来越远。

以云南丽江为例:十多年前,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与雅典、罗马、威尼斯等伟大城市比肩;十多年后,2008年1月中旬,古城被指责过度商业化、原住民流失,联合国派出检查组,丽江面临亮“黄牌”之忧。十年仅是历史的一瞬,然而这十年丽江的变化几乎超过了过去800年的总和。如今,涌入丽江的不是蒙古战车和铁骑,而是源源不断的游客和老板,他们带来丽江的不是马刀与盔甲,而是快速增长的旅游收入和巨额资本。

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古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诗人、专家、学者们感叹:在酒吧街的灯红酒绿中,在小贩的叫卖声中,古朴一点点褪去,丽江古城正变成一具没有内容的空壳。

07年6月,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故宫、长城、圆明园、布达拉宫和云南三江并流6项中国世界遗产被要求在大会上就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作解释。

丽江古城能申遗成功,既靠有形的建筑群落,更是靠存在于街头巷尾间的纳西市井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是看中它是“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才授予其桂冠。

但目前古城核心区域都商铺客栈林立,原住民纷纷将房院腾出给外来商人获取一年十几万的租金,并用这笔钱在新城购置洋房,他们搬走家当的同时还搬走了在城中存活了近千年的民俗文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官员认为古城本就是为商业而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甚至有人认为即使联合国真亮“黄牌”也无妨,因为丽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知名度。这样出自官方的想法给古镇的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造成了很大阻碍和不利影响。[3]

当地居民是保护事业的动力

由丽江古镇一例,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城镇的物质遗产,基本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非物质性的历史性环境,仍在遭受着肆意破坏。可以说,这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核心问题和难点。一旦人们意识到历史性环境保护的重要,并着手进行保护,实际上也就解决了古城镇物质遗产保护的问题。因为历史性环境保护较之物质遗产保护,程度更深,也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本质。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都与我们相似。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就开始致力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尤其是历史性环境的保护,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我们极具借鉴价值。比照日本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我认为激发当地居民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在日本,历史环境的保护也如同公害处理,自然环境保护一样,首先是由当地居民中产生。各地方政府着手采取相应对策,公布具体条例,等到这种条例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制定之后,国家才作为最高行政管理,着手进行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文化城镇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也经过了这样一个顺序而进行。以“日本全国历史文化风土保护联盟”为中心,由各地居民发动的保护运动,其伟大功绩就在于促进各自治体颁布有关条例,并将其吸收到文物保护法内作为修订的内容之一。

可见,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历史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动力。而日本民众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关注,归根结底源于他们“环境观”的变化。日本曾经爆发过严重的公害问题,世无旁例的水俣病和四日市气喘病,使得公害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深受公害之苦的居民们敏锐地感到了生活环境中的种种问题,发现了自然环境破坏剧烈。要求保护自然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群众环境观不断发展扩大。

最终,人们把历史环境的破坏看作为现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课题。认识到历史环境是当地居民精神团结的象征,其消灭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换言之,公害是直接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犯罪行为,而历史环境的破坏,恰是对居民精神生活的挑战。一旦失去历史环境给居民所造成的失落感,对于曾经以此为自豪的当地人来说,简直不可容忍。这样一来,人们在重视环境的物质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开始注意到了文化方面的精神价值。[4]

日本的这种“居民——地方政府——国家”的保护模式被事实证明是可行且有效的。那么如何调动我们国人的保护意识,树立“环境观”,这是紧接着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参照日本的做法,朝日新闻社于1972年2月14日出版的早报上,动员了该社所有通讯员,以“必须保存,复原的历史性文化城镇”为题,列举了全日本169处城镇加以介绍。接着又以“充满历史气息的文化城镇”为题,公布了全日本200多处城镇的所在地图及概况一览表。而财团法人环境研究所在它编辑的杂志中,出版了“环境文化”特辑,将与历史文化城镇的有关资料全部收集在一起,以前两次的朝日新闻报载为基础,加上和全国各地方政府讨论的结果,收录和确认了400余处历史文化城镇。这些城镇都是当地居民认为应该保护,由他们进行申报,并最终由国家登记注册的。

日本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主要的宣传工具就是报刊杂志。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书籍、电视等各种媒介都可以成为我们宣传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手段。并且我们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居民,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发现、确定、保护历史文化城镇。这样更能调动居民的保护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与居住环境的改善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固然非常重要,但决不能限制地方居民生活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文化城镇的保护,猛一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并非如此。新的东西,是真正新的东西,而不是为新而新、虚有其表的拙劣设计的冒牌货,就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言,它必然是和旧有的优秀传统相调和的。文化城镇的保护,必须与热爱保护地区文物的人们生活和环境的改善、提高结合在一起,这是文化城镇保护的基本理论。

在西欧社会中,保存、创造“理所当然的东西,存在于理所当然的场所中”的思想,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保存的相当完美,当地居民以此为豪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正是以居住环境的适宜性思想为指导,由当地人用双手亲自创造出来的。[5]

在我国,也有比较成功了例子。江南古镇绍兴,在旧城改造中将改建和保护相结合,让居民继续居住在历史建筑中,作为延伸历史文脉的手段,这就是绍兴保护古城的高明之处。

老城区以保护、旅游、居住为主,陆续迁出工厂、企业,保证原始街区的完整性;对生活在老街老巷的居民,在不改变外部立面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改造内部结构,以更适宜居住;新建房屋采用江南特色的外部装饰,与城市风貌相协调;新建居民楼多用灰墙黑瓦,体现江南民居风格。对这些历史街区,绍兴的做法是除了外观的修缮,直接目的就是改善居民的生活,包括电网整治、排污管道全面接通、管道煤气入户等。修缮后的街区,既让居民生活便利,也使游客接踵而至。

由于历史文化城镇的老建筑大多年代久远,房内的设施老旧,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相比,古城镇的居民生活条件差。居民为了改善条件,移居城市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而如同古城丽江,没有了原住民的古城镇,不过是丧失了灵魂的空壳城镇。所以,只有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绍兴模式”[6]确实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保护事业费用的负担和经费的筹措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事业的特色在于其多样性。从地区的历史、现在的功能、经济的基础等不同角度来看,有各种各样的保护形态,在同一个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中,各种事业的保护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居住房屋的保护、自然景观的保护、公共事业便民设施的整顿等。这种事业的多样性就决定了不应该采取统一的经费负担。经费负担、筹措的方式,应该根据各地区不同保护事业的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方式。

例如,作为居民住房的老宅的保护与修缮,如果完全由政府支付费用,那么国家财政的负担就可能过重。因此,可以由居民承担自家的保护、修缮费用,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金。但在一些极度贫困的古城镇,就可以由国家承担民居保护的全部费用。

对于公共设施的保护,则可以政府出资为主,鼓励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出资为辅。而地方博物馆、名人故居等管理整顿费用,可以通过征收入场费的方式负担一部分或全部,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足。

关于经费的筹措,在日本,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经费来源,是以补助费、贷款和公共事业为中心的。公共事业不是直接的财源,但是在编制预算措施时,从补充完善保护事业的观点加以考虑是有益的。贷款是有偿的资金,但在资金数量和使用对象上可有灵活性。

另外,曾有学者提出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7],利用发行奖券的方法所得的收益费,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经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或“文物保护奖券”均是以充当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费用为目的的,每年可发行二次(如春、秋适宜旅游的季节),向全国发行,其收益由地方政府、文化厅、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团体的协议下,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财源而灵活运用,这将是非常有效的经费筹措办法。

对于我国,除了大力发展旅游业以获取收益,作为古城镇保护的经费外,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是一条值得我们考虑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

[2]刘红婴/王建民.世界遗产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240-250.

[3]卢斌.丽江“评遗”十年遭黄牌古城灵魂正在离开./news,2008-01-28.

[4]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3-5.

[5]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6-7.

[6]顾春.城市CT:古城保护且看“绍兴模式”.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6-05-31(03)

[7]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251-254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保护,误区

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又可作为增强民族(或国家与地区)自省自爱、自尊的重要宣传教育阵地。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时段,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往往破坏较大,这就有必要从认识上加以提高.重点防范,在城市建设上明确予以保护,从法律上给以保证。但现在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特别是在建筑及其环境的保护中往往存在多种误区。

1)往往在想毁掉先人的东西时,就有人打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可以创造新的历史”的招牌。历史确实是大家创造的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枉自独尊,不过更赞成“让每个人都占有历史一页”的提法。据说在英国古城墙要修复,砖可以不用古砖这是基于这种理论的做法之一。有的城市在旧城墙遗址处修的街道广场上还特意标明原城墙的位置走向。历史不能像割韭菜长一茬割一茬,城市建筑更不能几年就拆一茬。

2)“保护历史文化妨碍了经济发展”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一方面在破坏历史文化,一方面又在大谈自己城市的历史;在旧城拆了古建筑,又到新区去搞明清一条街。这种做法既破坏了很好的旅游资源,又不能形成新的经济热点。有时在历史遗迹、风景区地方挖洞搞个鬼怪神妖的人文景观,这不仅亵渎了古文明,还使人反胃。

3)“旧的建筑不适用,需要改造”的说法。这一改就是大拆大建,面貌全非。倘若西安也把城墙拆掉修成环路,其古都风貌及旅游价值效果就要逊色不知多少:还有的地方为了突出自己的城市特点,在任何建筑上都要搞地区、民族、历史的特征,以示“文脉”的延续。在一个城市里应有不同历史的建筑及风貌区,但绝没有必要在每个建筑上看其上下五千年。只要对历史做了大胆的保护,就可以毫无顾及地对现代化大胆追求。这样,文脉就得到了自然延续并且通畅。

4)“要用一种统一的理论指导全盘”。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特征千姿百态,文化底蕴各不相同,处于转型期的经济发展也参差不齐,城市形态与结构各自不同,需要也不同。用一种理论指导全盘.显然不实际。中国有自己的城市文化传统,盲目套用西方理论,只会牺牲自己的城市特色。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北京城借用功能主义系统的大拆大建、内外环道路、超尺度街廓使北京传统城市特色几近灭绝,便是前车之鉴。然而中国的现代城市建设教育、思想、方法又一直在承袭西方的城建体系,无法摆脱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当然借鉴承袭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如何在借鉴、套用的过程中研究西方城市建设理论对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适应性,逐步建构适应自己城市的地域特点、地方风貌、文化韵味、经济规律,又具备时代印迹的促动性城市建设理论,是当今亟待解决的课题。

还有,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往往忽略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为了建筑可以任意砍伐。树是历史的活的见证,是无法仿造假造的文物,难道不应该更加重视吗?城市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又是历史文化的象征。这是任何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者都不应忘记或偏颇的两个方面。

1)保护对象应该是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包括:国家省、市、县各级文物部门已定的历史文物和名胜点;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业已损毁但具有重修、重建价值的文物古迹等。

但在城市改建中,有时会对古旧建筑是否是历史文物古迹、是否保留等问题提出质疑。我们可以参考英国“公民信托社”提出的五条标准:是一件艺术品,能丰富环境;是某一特殊建筑风格或某一时期的建筑代表;在社会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与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在历史上有联系;能使周围环境具有一种时间上的连续感。

2)历史文化的保护方法是根据各保护对象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来确定其保存、发展与利用办法。为此,应首先弄清各保护对象的历史年代、文化等级、性质特点、功能内容、容量、交通条件、空间特征与经济利用价值等。并尽量从社会、文化、经济、精神、习俗以及心理情感上去完善和发展它。

保护的一般方法有保养、维修、改造等几种。通过保持和恢复文物古迹的本来面貌,来示明当时的历史陈迹。对古旧建筑加以改造,使其外形不变,而内部更添现代化的设备和装修,以充实它们的使用价值,使其得以新生。

继承发扬古文物意境,提取传统的特色和符号。罗伯特·文丘里1972年设计的美国费城弗兰克林纪念庭院,没有把旧建筑修复,而是将19世纪典型的美国坡顶简化成开敞的不锈钢构架,其地面用白色大理石在红砖地上标志出旧房屋的平面。文氏认为:旧建筑灵魂已显出来,人们步入庭院透过层层空架,由衷地感到故人已逝,精神犹存。创造了一种宁静安详的纪念气氛。

还可以通过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达到保护的目的。如日本横滨步行道公园设计中,设计者认识到由于横滨经济的发展,随之也产生了大城市所具有的一系列弊病——“绿”在消失,“水”被疏远,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造成城市中自然的匮乏。因此,在整个设计中构思了三个相关联的主题段,来追念与城市文脉有关的历史。设计者创造了:绿化步道——这里绿树葱郁,鸟语花香,一派自然景象,成为人工环境中的一块绿洲;“水”的广场——运用喷泉、瀑布、跌水、滚水和漩涡等水的表现来赋予广场自然的气息,使人摆脱城市的喧闹,获得片刻的宁静;“石”的广场——是供纪念、演出等集体活动使用的露天广场,并制作了几十种有历史性代表的图样方案制作的陶块,铺砌在步道或嵌于指示牌上,给长者以历史的回忆,给少者以乡土教育,给客人介绍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而留下特殊印象。

3)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常根据不同保护对象的需要,划分为严格控制区、环境协调区和视线走廊区,现分述如下:

严格控制区:指文物古迹自身占有的地域。在此区内严格保护文物古迹及其环境的历史原貌。一般除维修外不得有任意拆迁和改造,更不能新建。

环境协调区:指文物古迹所处的周围环境区,它介于严格控制区与非保护区之间。在此区内允许新建房屋等,但必须与文物古迹相协调,并服从于文物古迹。在此区内除应控制建筑的高度外,还应对其体量、结构、韵律、色彩、风格和使用等方面有所规定,以使其与文物古迹取得协调和均衡,和谐一致。此外,应考虑与街路、绿地等的协调内容。

第3篇

展览开幕式由中国国际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主持。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张秋俭,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为梁思成在日本奈良树立铜像组委会主任罗哲文,日本奈良县副知事田修,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原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中国日本友好协会副会长许金平,两院院士吴良镛、周干峙,日本中国友好协会理事长村冈久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道增等200余人出席了揭幕式。

2010年是日本奈良迁都1300周年纪念,梁思成铜像被列入其主要庆典活动之一。此次赠送给日本奈良的梁思成铜像取材于梁思成先生20世纪40年代的形象,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雕塑家王青春创作,由“梁思成铜像评审委员会”从候选的三件作品中综合评定后选出。据悉,参加评审的另两尊铜像分别由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雕塑家李象群和铜雕工艺大师朱炳仁创作,展览结束后将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除三尊梁思成铜像外,本次展览以图片的方式呈现梁思成的人生历程和重要贡献。展览由六个部分组成“出生日本:少年记忆;求学美国:中西融贯:探索中国:古建研究;创立体系:独树一帜;现代探索:建筑创作;古都保护:人类情怀”。内容囊括梁思成各时期生活和工作照片、古建筑照片、测绘和设计图纸等200余张,是有关梁思成先生最为系统、全面的回顾和追忆,尤其以梁思成、林徽因以及中国营造学社同仁进行古建筑考察、保护的内容令人感念至深。展览还以古今对照的方式,沿着梁思成先生考察的足迹,对西安、扬州、大同等古城保护进行展示。

6月12日下午,由《建筑创作》杂志社精心策划并作为学术支持媒体的“梁思成学术思想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论坛“全国政协礼堂召开,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为梁思成在日本奈良树立铜像组委会主任罗哲文担任论坛主席,并在论坛上向日本奈良县颁发了”梁思成铜像赠送证书”。并向大同市人民政府、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颁发誉奖。《建筑创作》杂志社金磊出任论坛主持人并谈到:“梁思成先生不仅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者和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奠基者,更是古代建筑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倡导者,今天所举行的活动,使尘封半个多世纪的那段历史重新面世,必将拉近中日两国人民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情意,促进中日友好事业的发展。”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张秋俭,两院院士周干峙,日本奈良县副知事田修,梁思成先生之女梁再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总建筑师张锦秋,原奈良文化财研究所所长铃木嘉吉,檀原考古学研究所所长官谷文则,日本文学博士安田顺惠,原正仓院事务所长米田雄介,大同市人民政府市长耿彦波,扬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扬,扬州市文物局局长顾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宇,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元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国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吕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刘临安,《建筑创作》杂志社特约研究员殷力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副所长刘畅,万科集团副总裁毛大庆,翔坤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葛艳华等300余人出席论坛。

第4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主题;文化

1 主题与文化对于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意义

1.1 主题与文化的基本概念

主题最初指的是音乐中的术语,逐渐的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领域,其基本概念是:主题既是主体,也就是主题的解释的根据和目的,主题的解释学的公共领域即为解释学的根据和根基,也就是创造和改变我们的依据和根本,于是成就了我们的主体,我们发挥主题的根据是依据一定世界发现的一定的时间,根据这种依据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存在的主题,我们根据一定的世界措施得到一定的解释,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得到一定实际的结果。

文化是一个比较广泛的词汇,其概念也是十分的深远,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讲的是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狭义上的文化讲的是人们普 遍的社会习惯。从根本上来讲,文化其实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1.2 主题与文化的重要意义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视觉的满足而出现的,而是它会成为一种历史的见证,承载表达文化的职责。一般情况下对园林景观的赏析是通过“观、品、悟”来实现的,先是以视觉来进行观赏,然后通过观赏所获得的信息来对景观进行品味,这些都是一般赏析园林景观的正常理解,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品味后,能够领悟和理解园林景观的更深层次的涵义。

2 古今中外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表现方法

2.1 国外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表现方法

日本园林:日本的文化具有着明显的岛国特点,日式园林的建造简单而精细,无论是一草一木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产生一种亦自然亦人工的感觉,不是自然恰似自然的景观。“栗林园”位于日本四国的香川县,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是日本十大著名园林之一,始建于16世纪的室町年代,此园林彰显出了日本的文化内涵。

美国园林:美国因为没有各种宗教的束缚和约束,产生了一种自然、朴实、纯真的文化特点,在这种文化熏陶下,出现了美式自由、开放形式的园林景观,不拘泥于细节和定义,构成一种浪漫的感知。

法国园林:法国的园林艺术主要是在17世纪的下半叶逐渐的体现出来,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就是凡尔赛宫园林,这座园林的建造,体现出了法国古典文化,浪漫之都的景象成为一种现实的表现形态,从园林主题与文化之中看到法国的整体韵味。

2.2 国内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表现方法

我国作为东方园林的发源地,拥有着的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积淀,我国古代园林在其自身的历史背景下逐步的进行衍化,从早期的囿,到秦汉的苑,魏晋时期的山水园林,唐宋年代的文人园林,直至清朝的写意园林,从始至终都是遵循着我国历史发展的历程。我国传统的园林景观一直都是在强调着“造园之始,意在笔先”,这种手法的寓意在产生情景交融、以物比德。把自然的景物看做是品德美、精神美的一种象征。

3 当今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有关问题

3.1 忽略了主题与文化的内涵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园林景观的建设已经能够体现出一个地域或者国家文明程度的高低,现代园林景观主要以广场为主,这样确实给地域新增了不少的生气,但是同样阻碍了人们与自然的距离,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就是过于追求园林的档次,忽略了园林主题与文化的内涵。

3.2 忽略了主题与环境的融合统一

不同性质与功能的园林建设时不同,然而,相当一部分的园林景观忽视了主题与环境的融合统一,盲目的追求创新,忽略了场所的环境特性和功能的要求,使得园林景观所反映出的主题与文化有失水准。

3.3 主题的缺失

不同的园林景观的意境是不同的,但是有些园林过重的去注重文化的传播,导致主题的设计过于复杂,使得人们在观赏过程中产生了多种感觉,文化信息的混乱影响了人们的心态和感觉,导致最终放弃了对文化的理解与感知。

3.4 文化的缺失

园林景观的建设,能够使观赏者的产生不同的感觉,时而感到舒适恬静、时而感到端庄典雅、时而感到寂静冷清,但是现代的园林景观都在趋向于“权利”与“财富”,导致了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

4 总结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和文化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通过主题和文化的表达,体现出各国不同文化而产生的不同内涵,并且要不断的进行突破束缚,把传统的观念融入到现代的生活环境中,把园林景观真正的发挥出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篇

国内媒体将加入世贸的话题作为热点进行一种定型化的报道。所谓“定型化”是指国内大多数媒体的报道几乎都是同样的三段论:大前提,我国现有经济规则与世贸规则在竞争和市场开放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加入世贸就要缩小这种差距;小前提:我国现有规则要加大竞争和扩大市场开放时,民族经济就要受到冲击;结论:加入世贸将使我国经济各行各业经受一段痛苦期。痛苦期过后,才有可能步入强国之路。

我国图书出版界也将上述“三段论”累积成为书籍,迅速在图书市场铺开。世贸题材的书籍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书。这些图书多数内容也形成了一种“三篇成书”的模式:上篇介绍世贸的情况;中篇介绍我国与世贸要求的差距;下篇讲我国加入世贸后的问题和对策。

阅读了上述一些论文和书籍,我们感到有一种明示(不是暗示):我国现有经济规则与世贸规则似乎存在着一种“先进与落后”,“市场开放主义与市场保护主义”,或“经济自由主义与经济调控主义”等不同价值判断的差距。世贸经济规则属于前者,市场开放,经济自由,代表着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先进”性。我国属于“市场保护”,“经济调控”类型,似乎代表着经济不发达状况。

所以,我国加入世贸后应该逐步调整国内的经济规则,以便达到世贸“先进”规则的水平。我国调整规则的时间就是“入世”后的过渡期。如果能够顺利度过“阵痛”期,国内经济规则将来调整到与世贸规则一样的水平,结果就会象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一样好。这种明示价值判断建立后,政策导向也就定位了。入世后的国内经济规则和政策的调整是单向的,调整的方向只是朝着世贸规则的方向进行。

笔者以为,目前我国媒体和出版书籍关于“入世”的报道和分析,以及由此产生的舆论明示并不完善,某些观念过于单一,只看到了“入世”的一面,忽视了“世界进入中国”的“世入”的另一面。如果上述媒体和书籍的观点成为调整国内经济规则的主流舆论,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内经济规则的调整方向做以下粗浅的探讨。

一、背后的文化

任何国家经济规则的背后都一定伴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社会历史文化虽然也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而变化,但是这种变化相当缓慢。社会历史文化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各国历史发展不同,社会历史文化也不同。在多元的人类世界历史文化中,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得非常明显。

如果以我国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要是用一个字来概括我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精神,这个字就是“合”字。我国历史文化体现一个合的精神。从唐朝以来的衣裙联体和服,到清朝大家的四合院;从吃饭的合餐制,到必有我师的三人成行,在衣食住行生活各个方面,无不体现了合的精神。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到修身、齐家、治国三合一版的政治理念,也都是合的精神。

西方的文化如果也用一个字来高度概括的话,可以用“分”字来概括。以美国为例,政权结构采取三权分立,中央与地方的联邦与州两级政府制。在生活中,美国人吃饭采取分餐制度,子女成年后习惯于独立门户居住,汽车更提供了独往独来的方便。美国人在生活中注重个人隐私,在社会工作中注重个人自由。我不象熟悉中国那样熟悉美国,举不出更多的例子。但是,美国社会生活以个人主义为基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为了东西方文化比较方便起见,在此将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概括成为以合为基础的文化,简称“合的文化”。将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概括成为以分为基础的文化,或简称为 “分的文化”。

历史文化作为经济运行的背景,对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有一定的影响,由于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社会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互相适应,互相作用。例如,在“合的文化”背景下,我国的经济体系中的价值取向是“稳定”。合与稳是互相起作用的:合是稳的基础,稳是合的结果。或者说合与稳本身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合是稳的静态表现,稳是合的动态表现,合与稳之间的关系表达一个事物内部的和谐关系。

我国经常说“稳定压倒一切”,就是指在任何经济价值取向与“稳定”价值取向发生冲突时,稳定的价值取向优先。我国在经济运行中选择“稳定”作为最重要价值取向,是由于受到合的文化影响。而合的文化又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历史上建造水利工程和儒家哲学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众多的人之生存比任何问题都重要。稳定就是众人生存条件的社会基础,合是众人生活关系的基本原则。何况我国不仅仅是人口众多,而且是人口过多。在这种国情之下,说“稳定压倒一切”,怎样强调也不过分。

同样道理,在“分的文化”影响下,在美国经济体系中的价值取向是“竞争”。只要有分,就一定会有争。分是争的基础,争是分的结果。或者说分与争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分是争的静态表现,争是分的动态表现,总之表达一个事物内部的对抗关系。

我们用下面的十字图形来表达文化与经济价值取向的关系:

东方社会“合”的文化 A 西方社会“分”的文化 B

我国的经济“稳定”价值取向 C 世贸的经济“竞争”价值取向 D

在图中,A 代表东方社会“合的文化”;B 代表西方社会“分的文化”。C代表我国经济发展以“稳定为价值取向”,D代表世贸组织中的发达国家(如美国)经济以“竞争为价值取向”。

从我国与世贸经济规则的差别背后,也反映出东方社会文化精神与西方社会文化精神之间的差别。A和C是互相适应的,我国就是A和C组合模式的国家。同样,B和D也是互相适应的,美国就是B和D组合模式的国家。但是,A和D是不能相融的,无法想象“合的文化”与“竞争的价值取向”如何共存?同样, B和C也是不能在一起的,“分的文化”与“稳定的价值取向”放在一起时,将选择什么来“压倒一切”?

我国即将加入世贸,我国的经济规则将要发生调整。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调整?调整的模式选择是怎样的?如果象上述媒体报道和书籍中介绍的那样,不认真考虑我国东方式的文化精神与人口背景,只谈国内经济规则单向朝世贸组织规则方向调整的话,就可能会出现“A和D”组合的脱离现实的模式。这种“合的文化”与“竞争”的经济价值取向在现实社会中能够同时并存吗?我还没有看到先例。这种反文化,脱离现实组合格局如果出现的话,也只能是人为的,扭曲的。同样,B和C 的组合模式也可以人为让它扭曲地存在,即“分的文化”与经济“稳定”的价值取向共生。我们还没有找到任何这样组合存在过的先例。

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实际情况是:“B和C”组合的模式在已经加入世贸后的发达国家中没有出现过,包括日本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组合。A和D的组合模式在已经加入世贸的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也没有出现过,包括新加坡和墨西哥。所以,我国加入世贸后,如果仅谈国内的经济规则的单向调整,而且调整方向也是单向朝着世贸规则水平看齐的话,我们认为这样的看法应该是不能成立的,这样的政策定位也是不可以采纳的。

二、规则调整的双向性

一些资料表明,完全接受世贸的经济规则,对我国和世界经济都没有益处。我国将近13亿人口,其中大多数是农业人口。我国的人均资源和生产力水平都不高,人均国民收入排在世界所有国家中的100多位。我国这样国情(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世贸也必须考虑我国的人口状况。否则,外国产品和服务将难以进入我国市场,外国金融机构也难以在我国开展业务。所以,应将我国加入世贸看成是双向的,国内经济规则的调整也是双向的。

我们采用下图表达双向调整经济规则的可能性。

东方社会 “合的文化” A A +B 西方社会“分的文化” B

我国经济模式稳定价值取向 C C + D 世贸经济模式竞争价值取向 D

从图中可以看出,将A和B组合在一起,将“合”与“分”组合在一起就成为有分有合。中国早有分与合的理论,例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演义》)理论,是关于“合与分”在时间上的联系。“合与分”在空间上也有联系,例如,中国有“小人同而不合,君子合而不同”(《论语》)。所以,中国人看待“分与合”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并且,我们追求“合与分”之间的平衡状态:“中庸”。

同样,C和D之间也可以找到平衡,即在“经济稳定的价值取向”与“竞争的价值取向”之间也存在联系。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有联系。此不再赘述。

所以,A向B的方向调整的同时,B也要向A的方向调整。互相调整的结果组成非A非B的中间状态,即A+B 组合。我国的经济稳定的价值取向中,要加入竞争的因素。加入国际竞争,外国公司要到我国国内市场来出售产品和服务。世贸经济规则为了促使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市场,也要考虑我国经济稳定的价值取向,否则就进不来。日本加入世贸比我们早,直到今天外国廉价的大米仍未能占领日本米市。总之,经济规则的调整是双向的,不应该是单向的。我国与世贸应该共同努力,双方都要尊重对方的文化,朝对方的价值取向接近,达到一种平衡。

通过上面的未能充分展开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简短的结论:

我国加入世贸后的经济规则调整,不应该单纯朝着西方经济竞争为基础的价值取向调整,而应该采取稳定加竞争的中间状态来调整。世贸不能只要求我国与国际水平接轨,国际发达国家也要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人口的问题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的问题。所以,我们的政策调整方向,我们的经济价值取向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的两极化,而应该是三极化的。就象过去我们常说的那句名言:“无论白猫黑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第6篇

从城市的角度说,聚集力就是城市的吸引力,它是城市竞争力的基本力量,产业、人才、资本等多种形式的有效集聚,为城市综合力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城市集聚中,比较高级的表现形式是产业聚集,即经营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一群企业,在地域上更进一步的集中在一起[2]。以具有竞争优势的硬、软环境吸引各种资源在一定区域上聚集并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基本战略。

公共图书馆对于产业聚集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对文化产业的积极推动上。首先,城市公共图书馆系统是文化产业产品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其大量的文献采购活动有效地带动着城市出版业的发展,而出版业又与印刷、设计、包装、生产、运输等产业密切相关,由此形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促进了文化产业在城市的聚集。其实,除了自身巨大的文献需求之外,公共图书馆还为文化产业市场培育更广泛消费需求。这是因为,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能够促进市民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而随着市民文化修养的提升,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就更高,于是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的奢求会不断增长,并趋于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这些需求将有力地刺激城市文化产业的繁荣。第三,公共图书馆可以凭借其文献资源优势,直接带动文化产业中某些行业的蓬勃发展。如旅游业是城市文化产业的亮点之一,如何更好地宣传、挖掘更深层次的城市旅游资源,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公共图书馆作为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载体,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信息保障和旅游产品支持,可承担起“文化旅游”的重任。一些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辟出专厅举办当地民俗文物展览、地方志展览、珍本善本展览等,让游客在惊叹于城市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更深刻地体味城市的历史文化,使城市旅游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凸显出新的魅力。

2城市竞争力概述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含义直观而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很多解释。总的看来,这些定义都强调城市资源的有效开发,认为城市竞争力是城市为满足区域、国家或者国际市场的需要而产生商品、创造财富和提供服务的能力,以及改善生活质量、树立自身形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反映了城市的生产能力、生活质量、社会全面进步及对外影响力[1]。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纷繁复杂,限于篇幅,本文将主要从产业集聚力、社会整合力、创新力、文化力等几个被研究者普遍认同的因素入手,来分析公共图书馆对他们的影响。

3粘合二元文化,促进城市融合——公共图书馆与社会整合力

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社会的首要特征是大量的人口集聚及不同社会阶层并存,城市社会健康发展、实现社会进步的关键在于城市社会的整合程度,故而社会整合功能是城市竞争力的体质特征[3]。一个城市能否营造出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各阶层和谐共存,直接关系到这个城市经济、社会繁荣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到城市竞争力的大小。

图书馆在促进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共存,特别是实现弱势群体的自我提升方面有着独特作用。正如吴慰慈教授所言,直到今天,比较社会中各类型组织,很难找出一个能象公共图书馆这样贴近群众、体系完备、基本免费的机构。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国籍、社会地位,所有社会成员原则上都可以免费享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这些特征决定了公共图书馆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必将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缩小社会差距;维护住处安宁,保障公民权利;活跃文化生活,提高教育水平;弥补数字鸿沟,推动和谐发展等作用。

一方面,公共图书馆是城市二元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粘合剂,它所拥有的馆藏资源和举办的文化教育活动,既有偏重于审美性、高雅性的部分,即所谓的精英文化;也有偏重于娱乐性、消遣性的部分,即所谓的大众文化。这样,公共图书馆既满足了社会大众共同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同时也不排除精英人物对高雅文化的需求,使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并存,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生,城市的社会结构得到良好的整合,城市社会的凝聚力和整合力得以强化。

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公平的一种制度保障,有利于实现城市弱势群体的自我提升。公共图书馆是城市公民平等、自由地获取信息的理想场所,读者无论地位高低、能力强弱都拥有同等的权利、享受平等的服务。这种无歧视的信息服务本身就传达着社会公平的理念,对于城市弱势群体的心理调适起着正面的安抚与激励作用。而且图书馆中丰富的馆藏资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为弱势群体提供了一处温暖而可靠的科学文化避难所,有助于他们通过阅读的滋养来改善知识结构,提升科学素养。同时,图书馆举办各种免费的书法绘画展览、音乐欣赏、经典影片观摩等,还可以增加城市弱势群体的文化艺术福利,使他们不被排斥在优秀文化的影响之外,从而保持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数字鸿沟问题对城市整合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公共图书馆在弥合数字鸿沟方面恰恰可以有所作为。比如城市公共图书馆大都设置了电子阅览室,并配备了相应的数字资源,可以为“信息贫困者”提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上网查询各种信息的公益。当然,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用户信息素养教育,培训用户的信息搜索与利用能力,更是直接为缩小数字鸿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营造学习氛围,推动城市创新——公共图书馆与创新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竞争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建设“学习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创新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有力补充。VanGeenhuizen认为,拥有关于新技术的知识是当今城市和地区获取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获取知识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对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4]。廖远涛等也认为,创新学习能力是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层的构成要素之一[5]。

公共图书馆是城市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知识创新体系必要的基础支撑条件。城市公共图书馆系统所构建的良好文化氛围和学习环境,有助于培育市民的终身学习习惯,使学习和创造成为市民自觉的精神追求。由此,城市将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学习型组织,直接促进城市创新能力和知识竞争力的全面提高。

我们知道,创新的形成总是以一定的知识存量为基础,是一种学习知识、创造知识并将知识与技术进行产业化运作的过程。图书馆与大学、科研机构、知识中介机构、广告传媒网络等其他知识基础设施一起构成了知识创新的基础平台,他们互相配合,传递着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使整个城市都能感受到创新的氛围与活力,也使创新者所需的各种资源与服务能够得到及时、全面的供应并实现有效整合和转化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为城市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另外,从本质上说,城市创新力的大小取决于创新主体的素质,即人力素质。高素质的城市劳动力,有助于提升整个城市的创新能力。提高市民素质的途径很多,通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就是其中之一。公共图书馆的丰富馆藏,可以满足各种专业、各种职业、各种文化程度的读者的知识需求,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同时,不同学科、不同语言的文献比肩而立,本身就传递着文化多样化的信号,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广大市民开阔视野,理解和宽容不同文化。另外,公共图书馆通过举办信息资源利用课程、学术报告、知识讲座等,可以满足市民对新信息、新知识追求,提高市民的信息素养;通过开展外语、计算机应用知识等专业技能培训,可以为市民的职业技能“充电”,使其有能力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通过举办科普展览、书法绘画展览、视听音乐会、影片观摩等,可以提高市民的科学、艺术文化修养。显然,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各种信息服务和文化活动,对市民的思想道德、科学知识、艺术修养等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熏陶,对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进而全面提升城市创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5打造文化品牌,彰显城市个性——公共图书馆与文化力

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曾经指出:21世纪的竞争,将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这也说明文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成份。一个具备独特文化品位的城市,有着巨大的张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对于城市投资环境、商业环境、人才环境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当今,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那些历史积淀丰富、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往往被看成理想的投资和居住地,如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京都,我国的杭州、苏州等。

城市的魅力在很程度上来源于其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珍贵财富,更是城市文化品牌和个性特征的生动展示。作为城市的记忆宝库,公共图书馆通常保存有大量的地方史志、家谱、地方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资料等以地域为特色的文献及其他历史典籍,这些文献以特殊的方式记录着历史发展的重要瞬间,描绘着城市风俗的历史演变,折射着城市文明的延续与进步,为彰显城市文化个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比如著名旅游城市苏州,就是利用其丰富的史料塑造和提升了历史文化古城的形象。据史记记载,苏州历史上有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强吴时代,那是苏州历史上的传奇与经典时代。苏州人十分珍视这一独特的历史闪光点,每隔数年组织召开一次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此扩大苏州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苏州的虎丘、临顿路、胥门、盘门、灵岩山、玩月池等古迹也因历史文献中的种种传说、掌故、轶闻而得以被识别、被还原、被赋予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成为苏州城里古意浓浓、让人留连忘返的好去处。

同时,公共图书馆为深入开发利用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供了信息支撑和业务支持。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专业的技术和手段对其所拥有的城市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分析、精心整合,形成一个系列有形的研究成果,全力打造城市的文化品牌。以镇江为例,作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社会各界对地域文化的研究都很重视,文献信息要求量很大。为此,市图书馆专门成立了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资料中心,集中资源优势,有效提供服务,编写出版了《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丛书》等[6],为镇江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特色文化是城市的一张有份量的名片。要想打造有魅力、有特色、有底蕴的城市文化品牌,公共图书馆是不可忽视的基础要件:它以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淀,承担着城市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播重任,塑造了独特的、有魅力的城市个性,增强了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

6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城市之间的竞争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怎样进一步提升中国城市的竞争力,也成为当下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公共图书馆并不是城市竞争格局中的旁观者,作为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和种类信息的提供者,它有利于文化产业的集聚,作为二元化文化的粘合剂和信息公平的制度保障,它促成了城市社会各阶层人群的共生共存,给予了弱势群体自我提升的机会;作为城市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知识创新体系的一大支撑力量,它营造了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积极推动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它为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彰显城市个性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信息保障。总之,公共图书馆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大力发展和完善城市公共图书馆体系,并通过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寿灿.建设城市文化与提升城市竞争力.浙江学刊,2002(3):153~156

[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68

[3]林拓,张修桂.文化产业与城市竞争力的双向推动及其战略选择.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4(4):76~81

[4]VanGreenhuizen,Marina.Universitiesandknowledgebasedeconomicgrowth:thecaseofDelft.Geo-Journal,141(4):369~377

[5]廖远涛,杨杰.关于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模型研究.南方建筑,2006(6):2~4

[6]徐苏.图书馆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张力.图书馆工作,2008(3):10

第7篇

【关键词】 节庆旅游;深度开发

节庆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全国乃至各地节庆资源丰富多彩,内容异彩纷呈,尤其是传统节庆往往起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所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些年,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传统节庆的传承,将端午,中秋列为法定假日,各地也非常重视传统节庆旅游的开发,各地开发出的产品虽多但精品很少。反观韩国在端午节申遗成功后,深度发展节庆旅游获得巨大成功,现在又要开展中秋申遗的工作。所以,我国节庆旅游也必须走深度开发的道路。

一、节庆旅游及其作用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节”的表述为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庆”的表述为可祝贺的事,由此可见,节庆的含义应该为一个值得庆贺的纪念日。国内很多学者研究者也对节庆做出过各种解释,大部分学者认为节庆就是节日庆典,广义的节庆可以等同为节事,既包含节日也包含不同的事件;狭义的节庆就是节日。传统节庆旅游就是以传统的节日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我国的传统节庆主要有春节、端午、中秋、重阳、七夕等等。传统节庆旅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

(一)促进旅游市场繁荣

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的品牌节庆活动能够吸引大批的旅游者前来,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且旅游是食、住、行、游、购、娱的综合体,不仅带动了景区景点的发展,而且餐饮旅店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和其相关的产业都得到了推动和发展,最终使得整个旅游行业繁荣起来。韩国江陵端午节申遗成功后每年吸引着将近200万人次的旅游者,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当地的旅游发展。

(二)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除了旅游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节庆活动对文化传承的影响。文化现象,尤其是民族和民俗文化有相当一部分由节庆活动来体现。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变迁,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对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日趋淡化。有意识地开发旅游节庆资源,不仅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播,而且促进了社区的形成和传统文化的认同。

二、我国传统节庆旅游的现状

我国传统节庆旅游资源丰富,各地开发出很多传统节庆旅游产品,但不论经济效益,市场知名度,文化传承等各方面的成绩均不够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各地重视数量而忽视品质,开发流于表面,没有深度。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地方性的传统节庆旅游产品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

传统节庆旅游产品的质量在较高的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环境气氛的营造,所以,广大民众的认同和参与是节庆旅游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很多传统的节庆都源于民间,像我国的中秋,端午等,民间的参与热情也很高,节日气氛浓重。目前一些地方开发的传统节庆活动没有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甚至是“无中生有”。当地人不重视或者根本没听说过这个节日,政府一定要开发,当地人的消极或是抵触的态度势必会影响整个节庆的氛围,也就是毫无节日气氛,对于旅游者也就毫无吸引力。地方开发的一些节庆活动只是简单的搞一个庆典,以舞台的形式来展现,游客不能融入传统的节庆当中,显得节庆活动太空洞,毫无深度。韩国的江陵端午节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主要由于那些传统的活动依然是他们每年所要做的,民众参与性高,节日氛围浓重,游客印象深刻。像泰国水灯节也是反映了泰国人民的文化,在水灯节期间你会看到凡有水的地方都挤满了放水灯和看水灯的人群,处处飘扬着歌声,漂浮着花香,展现出一片热闹的节日景象。游客置身其中,赏水灯、放水灯,充分体验了异国风情和文化,足以留下美好回忆。

(二)传统节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任何节庆都是以文化为背景,文化是传统节庆旅游开发的保障,没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支撑,节庆活动就无法长存。现在很多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正在逐渐流失,人们只知节日名称,并不真正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也谈不上对文化的传承。就像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变成了吃月饼节,端午节就变成了吃粽子节,这似乎已经是约定俗成。其实这两个节日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不应仅局限在单一的“吃”字上,比如中秋燃灯以助月色、让孩子们去玩兔儿爷、年轻人则登高赏月猜谜语等活动。遗憾的是,如今的具有悠久传统的节日,大部分被提升成一个单调的概念,似乎除了“吃”就再无别的概念了。有些地方、景区、旅行社借中秋开发一些诸如赏月、赏花的旅游产品,因对其挖掘不深,致使节庆旅游的地域特色不够鲜明,深厚历史蕴涵未能得到外化,难以对外形成唯我独有的鲜明形象。倒是韩国、越南都深度挖掘了端午、中秋的文化内涵,并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组织策划了相应的整体的节庆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传统节庆旅游产品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品牌化建设

对于很多人来说,提起奔牛节,就会想起西班牙;提起啤酒节,就会想到德国的墨尼黑;提起电影节,就会想起戛纳。这就是品牌的作用,品牌化能够提高传统节日的吸引力,维持传统节庆的生命力。打造节庆旅游品牌也有助于提高当地本身的知名度,提高竞争力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明确生动的品牌形象可以把旅游目的地成功地营销给潜在旅游者,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往目的地并进行旅游体验。世界知名的奔牛节、啤酒节等等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往体验,可见产品的知名度是现代旅游者购买现择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很多传统节庆旅游产品没有进行品牌化建设,导致我国节庆旅游产品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我们的邻国韩国在江陵端午申遗成功打响品牌后,中秋旅游产品品牌化建设也初见成效,今年很多前往韩国体验中秋的国内旅行团提前两周已经全部报满。所以,节庆旅游产品的品牌化建设势在必行。

三、我国传统节庆旅游深度开发的策略

(一)精心营造节庆氛围,积极引导公众参与

传统节庆活动本身源于民间,民众的参与是提升节庆魅力的关键,只有民众积极参与,积聚人气,才能营造出节庆气氛。如果没有当地居民的参与和投入,也不可能吸引各方游客来参加这个节日;如果让游客只当作一个看客,不能参与其中,他就不能亲身体会到活动的快乐,则这次“体验”就会很快被忘记。提高居民的参与热情的关键,则在于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因而,贯彻群众性原则,传统节庆旅游开发的主题定位要本于民间,节庆的主体也要基于民众,其评价要重视群众感受。节庆活动的主体应是当地民众,就像每年巴西的狂欢节,首先是一个全民参与狂欢的节日,然后是游客与民同乐,狂欢气氛浓郁,而不是像我国有些地方政府“搭台唱戏”,民众和游客全是陪衬。想要引导公众参与并不难,传统节日中往往有其典型的物质载体来寄托民众在节日期间的情感,像泰国的水灯节期间,泰国人民将自己的美好心愿寄托于一盏美丽精巧的水灯上,除了水灯同时也举行的其他庆典活动,如灯船比赛,水灯小姐选美,水灯祭祀等。我国传统的节庆活动中,也都有其典型的物质载体,如中秋节的登高赏花观月,端午节的赛龙舟等。激活传统节庆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从这些人民喜闻乐见的典型载体入手,不断扩展其外延,最终达到大众积极参与的目的。韩国中秋期间就会组织各种极具韩国特色的传统民俗游戏,跷跷板、踢毽子、尤茨游戏、打陀螺等,这些活动本国民众喜闻乐见,外国游客感觉新鲜也热衷参与其中,如此一来整个节庆气氛就营造了出来。

(二)深度发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节庆活动的灵魂,旅游节庆活动实质上是对历史文化的追溯,也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映和宏扬,例如重阳节的大型登山活动,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春节的逛花街活动,都有其历史渊源,都发展成为今天的旅游节庆活动。随着人们的文化素养逐渐提高,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要求越来越高,节庆旅游应扎根于浓厚而丰富的历史和民俗文化之中。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丰富多彩的民间掌故、名人轶事、古刹名寺,生活习俗,语言文化、地方风味为节庆旅游提供了宝贵资源。日本的很多节庆活动就非常注重其中的文化内涵,不是只做一些表象性的东西,比如各地的祭不仅是集中反映日本传统文化的庆典,也代表着日本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祭多数起源于农业祭祀和迎送鬼神,现在许多已经演变成了各地主要的节庆活动,各年龄段的民众都广泛参与。

作为三大传统节庆之一,京都祗园祭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每年7月,京都人为了祭奉牛头天王,封杀流行疾病,抬着各种神龛游行,沿线各商家也展示自家美丽的屏风及各种装饰,并以此为中心展示古代京都的繁华、传统宗教和历史,仅此一项,就吸引着120万的游人来京都旅游。神龛平时由各个社区,相当于我国的街道保管和修理,每年仅此一次集中展示,作为街道的精神象征和夸耀的宝物,各社区竞相攀比,现在最高的神龛高达25米。因此,鲜园祭被称为“京都市民精神之华”。同日本其他的祭一样,鲜园祭反映的是京都的文化、京都人的认同意识。游行线路的沿街保存了大量的木制建筑物,传统业态的商店、屏风和招牌形成了传统的氛围。节庆活动不仅促进了社区的形成和传统文化的认同,年复一年的排演、道具制作还持续提升了节庆活动的质量。

(三)打造品牌化的传统节庆旅游产品

品牌是一个名称、标记、符号或设计的综合体,它代表了产品的特征、属性和价值,并能和竞争对手相互区别。传统节庆旅游产品品牌化有利于游客识别,记忆。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并且是一种“易碎品”,品牌的打造并不时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品牌的打造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想要树立品牌形象:首先节庆旅游产品的设计必须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对文化内涵进行深度发掘,将节庆资源转化为节庆旅游产品;其次在宣传促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媒介,特别是通过结合旅游活动进行宣传促销,以“乐趣导向消费”,不易引起游客反感,易为之接受;最后加强管理,保障节庆旅游的品质。

比如泰国在打造水灯节节庆品牌上可谓细致入微,结合泰国文化特色选择水灯节作为主要产品进行品牌化营造,并为水灯节设计了节徽、主题歌和官方网站。在对外宣传方面,泰国政府旅游机构及各大旅行社、酒店更是穷尽脑汁。首先透过国内外新闻媒体和企业大作水灯节广告,使水灯节欢乐的气氛在世界各地的重要媒体上处处洋溢,泰国的旅游宣传网站做得非常精美、细致,有专门的水灯节泰文和英文网站,对水灯节的历史渊源、水灯制作、节日安排及活动内容等进行全面介绍。泰国旅游局网站和旅游节庆宣传网站在水灯节来临之前都会全面介绍泰国各大城市旅游办事机构的联系方式、旅游预订系统和各种旅游小贴士等以方便旅游者出行。除了大力宣传外,为保证节庆期间的市民和游客安全,泰国政府有关机构提前开始准备,泰国副总理兼司法部长曾为此专门举行了治安事务会议,决定在水灯节期间成立联合信息中心,指定专人负责节日期间的安全,从而保障了节庆旅游活动的品质。泰国水灯节从产品设计,营销宣传,服务保障都进行了细致的策划,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打响了品牌,成为一个著名的传统节庆旅游品牌。泰国的水灯节品牌营造策略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节庆旅游是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具有发展节庆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几年节庆旅游发展也很快,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各地应根据自身情况,对传统节庆旅游进行深度开发,使传统节庆旅游成为旅游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傅广海.《会展与节事旅游管理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马克斌.《会展典型案例精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过聚荣.《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4]邓明艳.《培育节庆活动营销西部旅游目的地》[期刊论文]-旅游学刊.2002(6)

[5]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1999

[6]刘锋.《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2001

[7]陈文君.《节庆旅游与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期刊论文]-广州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

[8]陈素平,黄波.《论我国传统节庆旅游品牌的培育》[期刊论文]-社 会科学家.2007(2)

[9]史铁华,何玲.《关于旅游节庆市场化运作的思考》[期刊论文]-旅游科学.2001(1)

[10]刘建峰.《泰国水灯节对我国城市节庆旅游的启示》[期刊论文]-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第8篇

过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解析,与专家、同行共同探讨提高中学历史课教学质量问题。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弗兰西斯o培根有一句名言:读史使人明智。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学习和研究历史,不断从中外历史文化中

吸取经验教训,就能从中积累有益于社会和个人的知识,启迪智慧,增长才干,从而提高在当今时代的

处事应变能力。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一个不懂得自己出生前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历史对于

人们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虽然教学改革提了那么多年,但在我们的现实教育中,基本上还是传统的

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中,历史科被打入冷宫--视作副科,以至于学生厌学、老师厌教,本应充满活力

的历史课堂一片死气沉沉,因此我认为历史课革势在必行。那历史课为什么要改,怎样改,本人就自己

几年的教学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以求抛砖引玉。

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

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是指各种电教器材,例如,收录机、幻灯机、电影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由于他

们视听并举、图文并茂,传播的信息形象逼真,突出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直接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

增进教学过程的娱乐色彩,这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维持学习兴趣大有好处,而且能调动情感因素

,发挥大脑右半球的功能,给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教学提供新的条件。[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全过程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一个重点,而战争的尾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全过程,仅仅让他们侧耳

倾听教师精彩讲述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学生的思维只是跟着听觉在行动,而没有与视觉、触觉有机地结

合在一起。没有观察、缺乏想象的思维智能停留在初级阶段。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操作计算机,选

择所需了解的日本无条件投降某些片段进行思考、研究。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场

面;日本首相声嘶力竭地叫嚣"本土决战"的声音;美国的"小男孩"、"胖子"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

蘑菇云;苏联进入东北的壮观,以及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和日本外相重

光葵、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在东京湾"密苏里"号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所有这些活生生的场面,会使学

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对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段历史刻骨铭心。其思维活动在借助于观察、形象

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向更高阶段发展。

第二,创设综合性的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特别强的学科,因此,它对创设综合性的课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无处不在无

所不包,涉及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此同时也给历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1、文学与史学交叉使用,品位艺术高境界。

在历史课中的文化部分,特别是中国的古典文学--诗歌,常用来吟咏王朝兴衰,世迁,因而其中蕴

藏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在我们的教学中可以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教学的途径是学生通过对文

学作品的学习来感受其艺术内涵,品位其艺术境界。其次,语文课中的成语也可以与历史教学结合在一

起,举行别开生面的历史活动--成语故事竞赛。

另外,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布置历史小论文,用以深化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培养和增强其历史想象能力

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留了一个开放性作业--假如你是二战

中的一名德国士兵,谈一谈你的感受。象这样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做一一介绍。

2、注意历史与政治的联系,锻炼学生的思维。

人类历史上的许多现象都需要运用哲学原理做出解释.由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一些规律性的知识介绍过

于贫乏,基本上只偏重于具体事件的描述,再加上初中还未开设哲学课程,所以在讲授历史

课时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传授给学生,但是,要试着把难以

理解的地方通俗化,变成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3、加强历史与地理学科的交互运用,增强学生的空间意识。

历史就是记载人物、时间、地点与事件的学科其人物活动与事件的发生都与地理方位有着很大关系.例如

:在讲授中国经济特点时南方与北方就具有不同的特点.再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德战争爆发后

,苏联一再要求英国出兵,开辟第二战场然而英国却以兵力不足与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为由,

一再推迟开辟时间.这与英吉利海峡常年受哪种 风带控制有关,再教学中巧妙运用地理知识也会出现意

想不到的效果。

4、历史教学要学会容会贯通、古今联系。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这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深度和广

度。这个知识结构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贯通古今的通史知识,历史这门学科连贯性很强,它的知识面

从古到今、从国内历史到国外历史,其中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2]这就要求教师

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有能把自己的知识表达出来的能力。教师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它不像科研

人员,科研人员只要有足够的"内才"就行了,而教师不一样,渊博的知识,但没有表达的能力,你就无

法把这种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二是要有熟悉中外的全球史知识结构。中学历史不

第9篇

河南省上蔡县是重阳节的发祥地,这里自古就有重阳节登高、饮酒、佩香囊、插茱萸的习俗。南朝梁人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曰:“汝南(即今之河南省上蔡县。当时历属汝南郡治所在上蔡)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云,令家人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洒,此祸可除。’归如言,齐家登山。(昔名冈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今天,大多数专家和学者认为桓景登高躲灾避祸是重阳节登高风俗的源头。现在的上蔡县,还保持这样的传统,每年的重阳节,就会有大批的人来到登高处祈福。 所以有“天下重阳源上蔡” 的说法。

自2005年12月1日,上蔡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成为全国文化之乡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节日文化为主题被命名的文化之乡后,为传承和保护好重阳文化遗产,上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重阳文化之乡的建设工作,把重阳文化之乡建设纳入全县文化产业总体布局中,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超前规划,加大投入,突出特色,科学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在海内外叫响了重阳文化品牌。2006年3月,上蔡重阳习俗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此上蔡人梦想成真,一个千年古县演绎的重阳文化再度照耀盛世中华!

保护资源下“真”功

一是修缮重阳景点。2003年,县里斥资数百万元修缮了重阳登高处,打通硬化了重阳登高处周围的道路,加强重阳登高处景点的文化建设,营造出浓厚的重阳文化氛围,让重阳节的发祥地有看头、看不够。2006年县里又投资300余万元,在蔡明园“亚洲第一门”下建设了高标准的重阳文化广场,该广场可同时容纳3万人观看演出。

二是保护文化遗产。按照“抢救为主,保护第一,科学利用,合理开发”的原则,建立健全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完成《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县卷本)的收集、编纂,“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调查推荐,“河南十大民俗经典”的推荐评选,河南“老字号”的普查和河南民居民间建筑的普查等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项工作。经过抢救,上蔡县的重阳茱萸绛囊和核桃雕花工艺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重阳登高处、伏羲画卦亭两处遗址同时入选首批河南古代暨近代民居民间建筑保护名录。

三是建设专题网站。2007年3月份,申请保护“中国重阳文化之乡”中文域名,并建设开通了“中国重阳文化之乡”网站,向世界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重阳文化。四是加强文化研究。申请成立了中国上蔡重阳文化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举办了以“天下蔡氏源上蔡”、“天下重阳源上蔡”、“九九重阳节尊老敬老与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和“金秋重阳”诗歌朗诵大赛,“金秋重阳”书画大展等活动。结集出版了《重阳节发源地―上蔡》、《蔡国蔡氏溯源》、《蔡国纪事本末》三部论文集,编纂出版了反映上蔡历史文化资源的《古蔡风物》、《天下重阳源上蔡》等书籍。

合理开发树“精”品

一是选准一个载体。即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举办“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以文化节为载体,与外界进行文化、经济交流合作。自200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重阳文化节在全国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性和知名度。二是建好一支队伍。致力于重阳文化的研究,选拔和培育一批民间文化专业队伍。目前,已经培养出一批以重阳茱萸绛囊工艺杰出传承人张社、桃核雕花工艺杰出传承人刘海龙、白云翁毛笔制作杰出传承人白山林等为代表的重阳文化人才。三是兴起一批产业。研制生产了酒、茶、重阳系列糕点,制作重阳登高点景物宣传册,旅游纪念册、纪念章等工艺品、培育生产、茱萸盆景等;扶持创办了上蔡县重阳茱萸绛囊祈福用品有限公司、上蔡县秀梅重阳茱萸绛囊制品有限公司、东岸雕花桃核扣等重阳文化生产企业。紧紧围绕尊老敬老这一主题开发老年人用品,如“九九”牌保健鞋、拐杖、健身器材等。重阳文化品牌效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显现出来,重阳茱萸绛囊以其祈福吉祥的文化内涵,走出国门,倍受日本、韩国、美国、英国、法国及东南亚侨民的喜爱。东岸桃核雕花成为出口创汇的特色产业,产品远销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等6个国家,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重创“新”

上蔡县提出了争创全省敬老院建设先进县、全国尊老敬老模范县的工作目标,制定出台了《上蔡县老龄事业“十五”发展规划》、《上蔡县老龄工作目标管理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在全省率先实行了90岁以上的老人和百岁老人生活补助制度。县委、县政府把2007年定为“敬老院建设年”,把敬老院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列入向全县人民公开承诺的十五件实事,掀起了敬老院建设的。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县共新建敬老院房屋2368间,修缮房屋301间,投入敬老院建设资金3043万元,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达到4672人,集中供养率为60.4%,提前三年超额完成了省市确定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60%的工作目标。同时,结合重阳文化节活动,县委、县政府每年都要评选尊老敬老“好家庭”、“好儿女”、“好儿媳”,进行隆重表彰,在全社会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该县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上蔡县是海内外蔡氏祖居地,秦丞相李斯故里,河南省十大古城。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和发挥古蔡历史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作用,变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本,变文化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全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