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4 16:48:57
导语:在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树立效率和质量的理念
教师教育效率和质量是一对具有共生关系的概念。虽然,国际上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注目光似乎已经从效率优先转向了质量优先,但在此处把提升效率作为重要新问题进行讨论并非和国际趋向相冲突。尤其在高等教育仍面临着规模扩张的现实冲击情况下,不仅需要构建教师教育质量的制度保障机制,而且也需要构建完善的效益监控体系,非凡需要构建对办学经费使用效率的监督和控制体系,并通过效益监控体系确保“质量是生命线”的落实。
为了持续提升教师教育效率,升本以来,洛阳师院一方面端正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努力创新制度环境,不断完善效率提升的制度保障系统。学校认为:教师教育效率的提升,依靠于富有特色的开放环境,依靠于扎实的教师教育实践,依靠于目标、内容等的和谐融合,更需要依靠于制度建设。教师教育假如不和基础教育实践相结合,不能按照基础教育的需求和发展及时有效进行系统改革,或者虽然作了一些改革而缺乏自身办学特色、模式、标识、计划、独特举措和独特思路,教师教育效率的提升就难以发生。教师教育假如缺失系统的制度保障,其效率的提升也同样难以发生。所以,提升教师教育效率,必须首先具有成熟并富有特色的、开放的、实践的、融合的和制度性理念系统,遵循教师教育的发展规律形成明确的发展思路。升本以来,洛阳师范学院发展教师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走开放性、实践性、合和性和教师教育制度系统化的发展之路。
二、倡导教师教育的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指教师教育的视野必须面对国际改革的现实,必须和国内前沿的改革趋向相接轨,必须和基础教育的需要相吻合。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教师教育的体制,构建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模式,并努力创造条件,提升教师教育的学历层次,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和教育专业素养。例如,洛阳师院的一批教师经过多年探究和实践,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相似教育模式”就是学校坚持开放性办学的结果。
所谓“相似教育模式”就是指按照相似教育论的基本思想,形成由教育对象和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途径和质量标准等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结构和组织过程。基于这样的熟悉和长期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师范生相似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基础性、专业性、通识性、多元性和民主式、自由式、互动式、开放式”。即在师范生发展过程中,强调师范教育必须和基础教育领域相沟通;强调师范生应选择适宜而义必要的专业领域;强调教师教育过程人文精神和教育信仰的融会贯通;强调合格教师培养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结构的多元化。同时,强调营造教和学的民主气氛;强调师范生个人潜在资质的自由挖掘和师范生个性的张扬;强调通过师生互动引发对现实新问题的拷问、反思和探究;强调教育教学思想的输出、引进和实践验证。相似教育模式指向的目标是,要把师范生培养成为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通用性的基础教育教学的骨干人才。其明显标志,不仅在于使师范生获得了可以直接运用教育活动的知识,把握了成熟的教学技艺,而且在于通过学习,使师范生都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促人向上向善、教人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心灵,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和高度的责任感。
三、加强教师教育的实践性
所谓实践性,就是重视课堂教育实践科目的学习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成绩,加强教师专业的实践技能练习,着力提高学生在教育现场解决实际新问题的能力,为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应用型的合格教师。非凡注重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采取不同的教学实践方式,加强双语教学、微格教学、视频案例、课例探究、角色扮演、现场教学、网上教育、教师博客、综合实验室等教学环节的练习,加强对学生教育实践设计的评估和指导。不断规范教师的人职培训和考试,完善教师入职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确保学生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之前,修满规定的实践性学时学分,完成教育教学的技能的各项练习,达到入职从教的基本标准和要求。没有理念,就难以端正提升效率的正确方向;但是只有理念,而缺乏实践和制度的支撑,教师教育效率的提升也不可能发生。仍以“师范生发展实验巾心”开展的教师发展探究活动为例。按照实践,实验中心既是半实体化的教学机构,又是有效的探究场所。所谓半实体化教学机构,就是说中心根据需要可以自主招聘有关教师担任相关课程,可以自主开设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相关课程。但是,中心聘用的教师编制非固定化,人员流动非固定化。所谓探究场所,就是说中心开展的教学活动,采取的是探究式的教学和互动式学习。为了凸显其探究特色,中心不仅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探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所招收的学员的学习结果也有较高的要求。例如,要求学员参和课题探究,并要求部分学员熟练把握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便是其中的一项基本内容。自2007年,中心拟面向文学院学生,招收60名实验班学员。整个学习过程,采用“1+2+1”的学习模式。具体方案是:第一年,由学生在本专业和教育学专业各选6—8门课程,进行混合式探究学习。第二、第三年进行专业学习。第四年,“抓住模拟关键期”,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和毕业论文创作以及人职前的政治思想和信仰教育。四年毕业后,实验班学生除答应获得专业学士学位外,对于学完实验班所开设的教育学门类的相关课程,并完成了相应的探究任务和发表了具有一定层次的教育探究论文的,可以同时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这样有利于营造最适宜师范生发展的教学环境,有利于促使学生有效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摘要:“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针对当前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价值取向功利化的问题,顺应幼儿探究的天性,回归幼儿学习的本真,强调“重过程、重探究、重体验”,“去功利、去程式、去权威”,建构了“微项目”活动课程,提炼了“三策略四环节”的实践操作范式,探索“三有四好”的多元个性化评价体系。
关键词:“去结果”;科学启蒙教育;学前教育
人常会在成长和成功中选择后者,这是人追求结果的常有思维。其实,“不在乎旅游的目的地,而在乎沿途的风景”才是我们真正应有的价值取向。2011年,吴江实验小学幼儿园在梳理、细化、总结、传承“十一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去结果”的概念,申报的课题“‘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成功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5年,课题如期结题,并被评为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精品课题培育对象。
一、“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价值
追寻:“三去三重”过程与结果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哲学范畴,又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当前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普遍存在价值取向功利化的问题:“重权威”——教育过程一言堂,教师角色固化,不给幼儿自主、质疑、突破常规的机会;“重功利”——教学过程只关注概念、知识的教授,忽视、剥夺幼儿的实际体验和需要,儿童立场缺失;“重结果”——教育教学关注预设知识的学习效果,忽视幼儿探究的过程和个体经验建构的实际状况等。针对这些问题,“十二五”期间,我们在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的指导下,基于幼儿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传承与发展的视角,原创性地提出了“去结果”的概念。“去结果”并不是否定结果、不要结果,而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重过程、重探究、重体验”,强调“去功利、去程式、去权威”,顺应天性,回归本真。“三去三重”教育理念基于儿童立场,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面对种子,就必须遵循种子的成长规律”[1],“三去三重”把儿童视为“种子”,致力于顺应幼儿探究的天性,使幼儿天性充分张扬,个性自然释放,灵性快乐生长,从而真正回归幼儿学前教育学习的本真。它注重幼儿好奇(敢于创新)、好问(勇于质疑)、好动(乐于探究)、好学(善于思考)等核心素养和学习品质的养成,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的“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等精神实质高度一致,使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更具科学性、适切性、整体性和发展性。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初步建立了“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理念体系,确立了“顺应天性,回归本真”的价值追求,进一步明晰“三去三重”教育理念,并将理念转化为一种通俗易懂的,教师所熟悉、能领悟、可操作的实践性操作流程,使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真正从“说教”走向“润泽”,从“功利”走向“快乐”,从“刚性”走向“弹性”,塑造人格于无形,全面提升科学启蒙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去结果”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种理念追求;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方法。“去结果”说明有无限可能性,其最终的价值就是顺应幼儿的天性,回归学习的本真。
二、“去结果”的实践探索:顺应天性,回归本真
(一)建构“微项目”活动课程,实现课程特色创生
当前幼儿科学课程散落在各种教材之中,科学活动之间没有相互关联性,不成体系,具有零碎性、碎片化的特点,忽视了幼儿科学学习的深度、广度和连续性。基于课程建设碎片化的问题,我们以“顺应天性,回归本真”为基点,基于“三去三重”核心理念,建构了“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微项目”活动课程(以下简称“微项目”),实现了园本课程的发展和园本特色的创生。“微项目”指的是在连续一段时间内,围绕某个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内容开展的微型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它基于幼儿立场,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以项目的形式将科学活动系统化、深入化、生活化,强调将科学教育渗透在一日活动中,鼓励幼儿通过集体探究、区域探究、亲子探究等多元探究方式在生活、游戏中深度学习。“微项目”涉及动物类、植物类、沙石类、生活用品类四大探究类型,每个项目包含问题搜索、主题导引、主题网络、活动导航、主题探究、主题环境、主题评价、主题感悟板块。其主题微小,体现问题性;目标清晰,体现层次性;内容丰富,体现真实性;方式多样,体现过程性;环境灵动,体现互动性;评价多元,体现开放性;感悟真切,体现思辨性。“微项目”活动课程追随幼儿探究天性自然生发、生长,润泽了幼儿灵性,实现了幼儿探究的生动、互动和灵动。研发的“蚕宝宝来了”“种向日葵”“快乐石之旅”“车轮轱辘辘”四大经典微项目活动案例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可供同类别幼儿园借鉴学习。
(二)提炼“三策略四环节”的实践操作范式,创新教学行为方式
当前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缺乏可实施、可操作的方法和范式,教师往往停留于观念、理念的层面,普遍存在“一提理念头头是道,实践操作却又回到原点”的问题。针对教师教育理念与实践操作脱节的问题,“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充分吸收了现代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等经典教育理论,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关精神为指导,重点研究“幼儿学习方式”和“教师指导策略”,体现“以学定教”“以学论教”教育观。针对过去科学教育中“重教轻学”的弊端,我们创生了“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三策略四环节”的实践操作范式。“学”与“教”全面聚焦“做中学、玩中学、悟中学”三大策略,关注幼儿核心素养的养成,彻底改变教师“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游戏,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轻差异,重权威轻事实”等倾向,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自主探究,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焕发灵性。其操作范式为“情境创设—动手操作—体验交流—生活拓展”,注重让幼儿在情境中游戏、在探究中建构、在体验中感悟、在生活中发现。通过情境创设、动手操作、体验交流、生活拓展四大环节,引领幼儿尝试以多种方式自主探究,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探究。四大环节可根据活动的需要灵活调整、多元组合,在实践中形成多种变式。其常规操作流程如下“三策略四环节”实践操作范式创新了教学行为方式,是科学启蒙教育活动的新方法、新思路、新经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三)探索“三有四好”的多元个性化评价体系,拓宽教育评价渠道“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评价结合“三有四好”幼儿培养目标,基于幼儿“有爱、有礼、有信、好奇、好问、好动、好学”核心素养的考量,遵循“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其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2]的原则,主张正视幼儿的个性和差异,倡导多元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幼儿发展的独特性,实现评价的形式、主体、功能的多元性、个性化,促进幼儿持续发展。课程评价工具《幼儿成长档案》《观察记录册》的运用,使“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三去三重”核心理念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
三、“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研究成果
(一)专家指导全程化,研究不断深化
我们牢牢把握开题论证、课题调研等契机,与专家充分对话,充分吸取经验,直面问题,对课题方案、研究思路、研究成果等进行反复梳理和修正,进一步明晰研究方向,凝练“去结果”的内涵、特征,梳理操作路径,进一步提升研究品质。在开题论证会上,专家一致认为课题选题独到,立意新,定位高,课题设计完整,框架清晰,研究内容从宏观到实践,形成完整的体系,有一定的深度。课题研究成果“‘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由苏州市推选申报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评选并获二等奖。申报过程中,相关专家亲临现场,给予手把手的指导,厘清了一直困扰我们的“去结果”科学启蒙教育的教育理念,从“二重二去二淡化”到“三去三重”,使课题核心理念更清晰、更透彻。
(二)研究成果多元化,多主体获得发展
⒈激发了幼儿科学探究的灵性。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始终以幼儿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遵循“启迪创新思维,塑造创新人格”的研究思路,强调尊重幼儿的探究天性,尊重幼儿的个性,关注幼儿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让幼儿在亲历探究全过程中,实现生动、互动和灵动发展,真正成为“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本真”儿童。
2.实现了教师科学教育的生动。研究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并不断地得到优化,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教师们牢固树立“顺应天性,回归本真”的观念,基于儿童立场,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尝试、去探究,真正成为“呵护童心,守护童真,激发童趣”的“求真”教师。
⒊形成了家、园、社区共育的合力。“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形成家、园、社区共育的合力。家长既是科学教育课程资源的提供者,也是科学教育活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幼儿园周边环境(公园、印刷厂、同里古镇等)也都成为幼儿探究的好去处,为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注入不竭动力。
⒋推进了幼儿园科技特色建设。伴随着课题的研究,幼儿园从日常管理、教科研活动、一日活动、环境创设、家园互动等,到幼儿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角落,都流露着浓郁的科学探究的气息,科技特色建设扎实推进,成为《未来科学家》科技特色幼儿园联盟成员单位,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
(三)成果推广多平台,赢得广泛赞誉借助
“一室一基地二中心”,即肖菊红名师工作室、“幼师国培”项目实践基地、幼教课程研究与发展中心、探究式启蒙教育研究中心,形成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核心团队,定期开展主题式沙龙、跟踪观察、课程审议、公开教学、交流展示等活动,充分展示、推广“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同行的高度认可。幼儿园先后承办瑞吉欧教育与中国早期教育实践国际研讨会、全国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暨区域游戏的设计策略高级研修班、教育部“国培计划”研修等活动30多次;先后接待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4个国外访学团来访,接待来自、山西等全国各地的5000余名幼儿教师来园参观学习。肖菊红园长担任省教育评估专家、省“名师送培”专家、省校(园)长网络课程授课专家、苏州大学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幼师国培项目培训专家、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导师,肖菊红、周惠英应邀在省教育厅选派赴英国培训学习结业成果展示、校长国培计划、长三角幼教名师精品活动观摩研讨会、省科技特色幼儿园联盟科学教育研讨会、省引智培训等活动中公开教学10余次,开设讲座50余次,培训人数达20000余人。幼儿园编著的《在探究中成长——幼儿园科学项目活动精选》《幼儿成长档案》以及参与编写的《幼儿园科学探究故事20例》公开出版,10多篇科学启蒙教育论文、研究方案、研究报告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早期教育》等期刊。
参考文献:
[1]朱自强.儿童教育的“种子法则”[J].人民教育,2015(11).
[关键词] 体育舞蹈 一体两翼 培养模式
一、前言
体育舞蹈自上世纪传入我国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现阶段由于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舞蹈专业的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导致我们同其他先进国家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健身逐渐成为众所瞩目的休闲方式,但同时体育舞蹈教师的缺乏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满足社会对体育舞蹈教师的需求,加速河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培养体育舞蹈的专业教师已成为目前我省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任务,但当务之急是如何构建体育舞蹈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出高质量的具有较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体育舞蹈人才。
二、对《体育舞蹈》专业“一体两翼”培养模式的分析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三个部分组成:必修课、选修课和限选课三部分。主干学科为舞蹈学,专业核心课程为:舞蹈艺术概论、舞蹈编导、教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和专项理论与实践。
1、必修课设置
必修课分为五大平台:通识教育平台、专业理论教育平台、专业技术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
通识教育平台开设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1至4、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1至4、大学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大学语文、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共12门课程,累计758学时,共36学分。
专业理论教育平台开设课程包括:专业导引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舞蹈艺术概论、舞蹈编导、体育科研方法、体育统计学和体育心理学等共9门课程,累计366学时,共21学分。
专业技术教育平台开设课程包括:国标舞专项训练、艺术体操专项训练及健美操专项训练等共3门课程,累计492学时,共28学分。
教师教育平台课程又由3部分构成,分别为教育理论基础、学科教育基础和教师职业技能。教育理论基础部分开设有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学科教育基础部分开设有体育教学论和中学体育教材分析与课程设计(含学科课程标准解读);教师职业技能部分开设有课堂教学技能(含微格教学)、教师语言艺术(含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和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该平台必修课程共开设10门,累计306学时,共14.5学分。
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军事理论及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学技能训练、教师资格证、裁判证、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论文、专业技能竞赛、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共计37学分。
2、选修课设置
选修课也分为三大平台:专业理论教育平台、专业技术教育平台和教师教育平台。
专业理论教育平台开设课程包括:中外舞蹈史、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运动生物力学、音乐赏析、美学原理、休闲体育学、体育营销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绘图、体育法学、体育管理学、中医针灸学、体育测量评价、运动选材、体育概论和体育史等共18门课程,累计144学时,共计8学分。
专业技术教育平台开设课程包括:视唱练耳、田径、体操、武术、乒乓球、篮球、现代舞、羽毛球、网球、排球、太极拳、传统体育养生、民族舞、足球、跆拳道、街舞、轮滑和健美运动等共18门课程,累计252学时,共计14学分
教师教育平台开设课程包括: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师礼仪、教育政策法规、书写技能、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教育管理学、教师心理专题、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分析和教师职业道德等共11门课程,累计90学时,共19.5学分。
3、限选课设置
根据我省各师范类院校制定的《通识教育限选课安排》进行实施,本专业学生必须从每一个系列中至少选修2个学分的课程。同时至少在社会科学系列选修3个学分课程。选修的非本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数不低于10学分。安排在第3至第7学期开设。
4、学分学时比例及要求
通识教育课占总学分26.5%,占总学时36.3%;专业理论教育课占总学分16.7%,占总学时19.7%;专业技术教育课占总学分24.2%,占总学时28.7%;教师教育课占总学分11.3%,占总学时15.3%;实践教学平台占总学分21.3%。
(二)培养模式特色分析:
1、广泛性
体育舞蹈通过舞蹈艺术的创造和传播,来表现他们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促进高校和谐平稳的发展。为培养优秀的体育舞蹈人才,满足社会对体育舞蹈专业人员的需求。
2、师范性
体育舞蹈专业课知识比较广泛,促进教学的培养,学习和教学相关的课程,毕业时颁发相关的教师资格证,对广大师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为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生源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体育舞蹈在中国已经非常流行,加上国家的重视,中国参加体育舞蹈英国黑池舞蹈节比赛的选手已经非常多,水平也已经非常高,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对于生活、物质、文化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舞蹈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大学里开设这门学科已是势在必行的选择,学校也在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进,不断变化着,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新起的课程是社会的必然产物,同样也是人们对于高等学府提出的更高一层的要求。
3、全面性
学习的内容要全面。体育舞蹈学习不仅针对摩登和拉丁舞进行重点学习,而且还要对健美操、艺术体操、街舞等内容的系统学习,从而达到形成激励向上的氛围,把“陶冶情操”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同步进行,有机结合,努力发挥每个人的学习潜能,使体育舞蹈学习真正放在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面。
4、创新性
培养模式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注重实践与探索有所创新,而且还在创新素质教育方面的不断推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有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体育舞蹈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它在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人民体质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方面,已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一项新兴起的体育项目。它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是文明社会里的一种高雅活动。体育舞蹈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及人才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内容之一。体育舞蹈教学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改善大学生的形体条件,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及审美观,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及精神生活。在当今科技信息社会里,体育舞蹈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丰富的文化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受到大学生们的喜欢。所以,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舞蹈课程势在必行,同时对实现我国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洛阳师范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业培养方案[Z].2010.
[2]于桃红.河南省高等师范院校体育院系开设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教育的实践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84-85.
[3]张清时.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3-14.
[4]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表演专业本科教学计划[Z].2005.
[5]洪伟,翟廷立,赵健,等.我院设置表演本科(体育舞蹈方向)的论证报告[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84-87.
[6]武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表演专业本科教学计划[Z].2005.
作者简介:
周明华 (1963-) , 男, 重庆人, 洛阳师范学院, 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翻转课堂 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199-01
一、引言
“影视后期制作”这门课是中职计算机专业非常热门的一门课程,同时它也是中职技能大赛的一个参赛项目,它包含了两个软件:premier和after effect的学习。目前,大多数的中职学校的该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传统的多媒体投影辅助的教学模式。在如今的信息化教学大背景下,该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像premier和after effect这种操作性非常强且复杂的课程更是如此。
本文旨在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探究信息化教学大潮下,如何上好中职影视后期制作这门课。
二、中职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中职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社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目前各中职校在影视后期制作这门课程采用多媒体投影辅助的效果并不好,问题如下:
1.利用多媒体投影教学时,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无法主动学习,能做的只是被动接受教师上课的内容,很快就会失去学习兴趣。
2.影视后期制作课程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及时结合。由于软件操作会用到很多快捷键以及操作技巧,教师在讲台上用多媒体投影教学时,学生不能清楚地看到教师的很多操作细节,这些细节不明白,课上和课下很多练习都无法独立完成。
3.多媒体投影教学一般都是采用大班级教学,而中职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上课只能按照部分学生所能接受的能力来上,而忽略了其他很多学生。
4.视频教程、精品课程等线上教学资源,虽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播放,但由于没有改变传统教学的理念方法而并没有被看作是理想的信息化教学模式[1]。它们一般也是借助于多媒体投影在上课期间给学生播放,教师课下可以提前准备,上课时可能会轻松一些,学生可能也会比较感兴趣,但是,仍然延续传统教学的模式,学生仍然是被动学习。
三、对于中职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的探究与思考
信息化教育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信息化教育突破教育时空限制,表现形式多样,能提高学习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2]
如今很多中职校都在进行信息化教育改革,但由于很多原因限制,很多学校并没有取得非常好的成效,大多数课程仍停留在简单的多媒体投影教学。结合本人多年来对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信息化教学的研究和各大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成功案例,提出以下几个探究点和思考点。
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下,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教师提供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以供学生在课前与课下自主学习,学生提前学习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师生在课堂上一起答疑、讨论、探究和交流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讲授信息,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堂知识讲授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取由课堂转变为课前和课下微视频资源的学习,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由原来的知识技能传授转变成教师的答疑,学生的讨论与交流。[3]
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实现了很大的要素转变,以本人所教授的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为例,如下表1所示:
表1 《影视后期制作》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各要素的对比
翻转课堂模式需要信息化技术与平台的支持,依托于学校的数字校园建设。网络环境下的翻转课堂,以本人所教的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为例,整个教学的重点是微视频的制作,教师在课前分析学生已掌握的操作点、将要学习的操作点来确定教学目标,将ae和pr软件操作细化为相对较小、较完整且连续的小操作单元,自己在电脑上演示一遍,用录屏软件把这些小操作点录制成视频,并配上讲解和字幕。这些操作视频的录制过程中要逻辑清晰、体现重难点,之后把这些视频资源放到学校数字平台上。课前学生通过电脑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可以通过各种网络通讯工具比如QQ、微信等与同学、老师进行网上交流讨论。课堂一般在多媒体机房进行,教师针对个别学生不懂的操作点提供演示与讲解,特别是影视后期中的很多复杂特效,当然在课中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的视频资源学习。接着教师布置课堂案例作业,教师将学生们分组,同组学生经过独立练习、小组协作完成案例制作,接着教师展示个人和小组的成果作品,并让每个小组长讲解操作经验,这样的课堂就有非常好的交流合作氛围,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最后教师可以再布置课下进阶案例作业,学生在课下完成进阶练习,若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则通过网络通讯工具与教师、同学交流。[4]
2.微视频的制作
实现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翻转课堂,微视频的制作显得至关重要。
2.1教学设计一定要设计好,有助于理清思路,更好的准备后续的微视频制作
2.2微视频一定要配音,所以为了避免配音不流畅,录制微视频前,必须提前写好讲解稿,而且不能像平时上课那样侃侃而谈,一定要言简意赅,要认真斟酌每个句子,怎么讲更合理。同时,要为视频配以对应的字幕。
2.3微视频录制完后,一定要再进行必要的后期处理。优秀的后期制作,可以提高视频对学生的吸引力。微视频不能只是一味的软件操作配以枯燥的讲解和一直静止的软件背景界面,而是通过后期处理,寻找多样的素材和运用各种视频处理技术来丰富微视频内容,提高视频质量,使学生喜欢看这样的微视频。[5]
3.信息化课堂
影视后期制作课程偏向实践,但是也有理论知识,比如动画原理、动画历史、后期制作技术历史、技术前沿和特效欣赏等等。大部分的实践课在多媒体网络机房上课,理论课程建议在交互式白板教室上课。
3.1多媒体网络机房
机房一定要安装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如蓝芯、凌波、红蜘蛛等等产品,教师一定要学会用这些系统,它们能提供远程遥控、屏幕广播、黑屏肃静、收发作业、多人会话以及电子画板等功能,非常适合我们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讲授。
3.2白板教室
如今很多中职校已经采购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白板相比多媒体投影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它能为师生提供真实的教与学的互动,他具备丰富的多媒体工具和资源,超越黑板和投影的所有功能。[6]
如果用多媒体投影来讲解影视后期软件的操作,他的投影图像虽大,但清晰度不高,且学生坐下下面也看不到教师在电脑前的具体操作。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很高的改变了这一状况,教师直接用电磁感应笔在白板上面对学生非常直观的演示操作的每一步,每个操作细节学生都能看的非常清楚。
四、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1.教师方面
翻转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的合作者,更是网络教学资源如微视频的设计与开发者。教师除了要掌握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知识,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和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等等。这对中职教师的要求非常高。
2.学生方面
翻转课堂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中职学校的学生,他们自觉性较差,在课前很难自主去学习微视频资源,这样还是带着一片空白进入课堂,教师就根本无法执行翻转课堂,这时候再好的平台、微视频资源都没用。
3.硬件方面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推广,各中职校应该都具备了非常不错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很多中职生可能没有自己的电脑或者学校为了管理不允许他带,但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放机房给学生来进行课前微视频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迎,刘惊铎,韩艳辉. MOOCs在中国发展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4,(1):52-60.
[2]孔超.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 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0.
[4]张金磊,王颖,张金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5]谭姣连,徐晓东. 用视频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57-61.
【关键词】大数据;高等教育;机遇和挑战
0.引言
数据是指一切保存在电脑中的信息,包括文本、声音、视频等。“大数据”是一股新的技术浪潮,也是逐步形成的历史现象,其具体是指随着信息存贮量的增多,人类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通过数据的开放、整合和分析,能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从而为社会带来“大科技”、“大利润”、“大智能”和“大发展”等新的机遇。大数据之“大”,并不在于其表面的“大容量”,而在于其潜在的“大价值”。大数据之所以被称为革命性现象的根本原因,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它标志着我们人类社会在从信息时代经由知识时代快速向智能时代迈进,并给普通高等学校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1]。
1.大数据给普通高等学校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使教师面临挑战,使学科专业设置和专业知识结构面临挑战;大数据为大学管理的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提供了工具;大数据给科研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1.1教师面临的挑战
智能学习平台只是大数据大潮在教育领域掀起的一朵浪花。如著名的在线教育公司Coursera,已经和普林斯顿、伯克利、杜克、香港理工等全世界30多所大学达成协议,通过其平台免费开放课程。如今这些学校的课程可以实现全球几十万人同步学习。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学习者不仅可以在同一时间听取同一位老师的授课,还和在校生一样,做同样的作业、接受同样的评分和考试[2]。
这种学习平台的崛起,在美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其中的原因,是因为该平台已经不是一个镜头、一段视频那么简单,而能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自动进行提示、诱导和评价,从而弥补没有老师面对面交流指导的不足。例如,通过记录鼠标的点击,计算机能够记录你在一张幻灯片上停留的时间,判别你在答错一道题之后有没有回头复习,发现不同的人对不同知识点的不同反应,从而总结出哪些知识点需要重复或强调,哪种陈述方式或学习工具在哪种情况下最有效等规律。
不难发现,该平台之所以强大,正是因为大数据。单个个体学习行为的数据似乎是杂乱无章的,但当数据累积到一定程度时,群体的行为就会在数据上呈现一种秩序和规律。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数据,就能总结出这种秩序和规律,然后有的放矢,对不同的学习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这种智能学习平台将会给教育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学校曾经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好的学校更是异常稀缺,由于这种智能平台的普及,在不远的将来,名校将人人可上,也就是说,如果应对得当,中国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将很快得到有效缓解。对个人来说,随时随地地学习、终身学习都将成为可能,例如,高中生可以尝试大学的课程,离开了校园的人,也可以登录在线平台再和在校生一起听课。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探讨多年、孜孜以求的梦想。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中国的教育行业要面对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和挑战。过去,是学生争学校;将来,可能是学校在全球范围中争夺学生。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会挤压发展中国家普通大学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普通大学该如何来吸引生源?它们会不会因此衰落?既然最好的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都可以免费获得,教师的角色又需不需要调整?又该如何调整?这些问题,都是大数据时代催生的重大挑战。
1.2学科专业设置和专业知识结构面临的挑战
网络大数据在科学和技术上的突破,将可能诞生出数据服务、数据材料、数据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3].网络数据科学与技术的突破意味着人们能够理清数据交互连接产生的复杂性,掌握数据冗余与缺失双重特征引起的不确定性,驾驭数据的高速增长与交叉互连引起的涌现性(Emergence),进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从网络数据中挖掘出其所蕴含的信息、知识甚至是智慧,最终达到充分利用网络数据价值的目的.涌现性是指由低层次的多个元素构成高层次的系统时展示出的每个单一元素所不具备的性质.网络数据不再是产业环节上产生的副产品,相反地,网络数据已成为联系各个环节的关键纽带.通过对网络数据纽带的分析与掌握,可以降低行业成本、促进行业效率、提升行业生产力.因此,可以预见,在网络数据的驱动下,行业模式的革新将可能催生出数据材料、数据制造、数据能源、数据制药等一系列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使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和专业知识结构面临挑战。
1.3大数据为大学管理的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提供了工具
教育是在生活中实现的,不在生活中实现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学校教育更需要“终极关怀”。华东师范大学一位女生节食减肥,很少在校内用餐,学校通过困难生预警系统察觉到其饭卡消费值较低,便发送了一条短信,询问是否有经济困难,是否需要帮助。这位女生收到短信,感到非常温暖,便发了一条“华师大少女减肥减出人文关怀”微博,结果被网友纷纷转发。网友们称赞学校“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应用,更贴心地服务学生、关爱学生”,“让冰冷的数字有了人性美!”这一事件至少告诉人们,大数据为大学管理的精细化服务提供了工具,有助于学校实现“终极关怀”[4]。
1.4大数据给科研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科技创新实质上是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数据科学带给大家改变探索世界的新方法――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世界运行的规律。新方法体现在大数据的三个特征中。
大数据在舍恩伯格看来,一共具有三个特征:全样而非抽样,效率而非精确,相关而非因果。
第一个特征非常好理解。在过去,由于缺乏获取全体样本的手段,人们发明了“随机调研数据”的方法。理论上,抽取样本越随机,就越能代表整体样本。但问题是获取一个随机样本代价极高,而且很费时。人口调查就是典型一例,一个稍大一点的国家甚至做不到每年都一次人口调查,因为随机调研实在是太耗时耗力了。
但有了云计算和数据库以后,获取足够大的样本数据乃至全体数据,就变得非常容易了。谷歌可以提供谷歌流感趋势的原因就在于它几乎覆盖了7成以上的北美搜索市场,而在这些数据中,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去抽样调查这些数据:数据仓库,所有的记录都在那里躺着等待人们的挖掘和分析。
第二点其实建立在第一点的基础上。过去使用抽样的方法,就需要在具体运算上非常精确,因为所谓“差之毫厘便失之千里”。设想一下,在一个总样本为1亿人口随机抽取1000人,如果在1000人上的运算出现错误的话,那么放大到1亿中会有多大的偏差。但全样本时,有多少偏差就是多少偏差而不会被放大。诺维格,谷歌人工智能专家,在他的论文中写道:大数据基础上的简单算法比小数据基础上的复杂算法更加有效。
数据分析并非目的就是数据分析,而是有其它用途,故而时效性也非常重要。精确的计算是以时间消耗为代价的,但在小数据时代,追求精确是为了避免放大的偏差而不得已为之。但在样本=总体的大数据时代,“快速获得一个大概的轮廓和发展脉络,就要比严格的精确性要重要得多”。
第三个特征则非常有趣。相关性表明变量A和变量B有关,或者说A变量的变化和B变量的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正比(或反比)关系。但相关性并不一定是因果关系(A未必是B的因)。
亚马逊的推荐算法非常有名,它能够根据消费记录来告诉用户你可能会喜欢什么,这些消费记录有可能是别人的,也有可能是该用户历史上的。但它不能说出你为什么会喜欢的原因。难道大家都喜欢购买A和B,就一定等于你买了A之后的果就是买B吗?未必,但的确需要承认,相关性很高或者说,概率很大。
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时代只需要知道是什么,而无需知道为什么,就像亚马逊推荐算法一样,知道喜欢A的人很可能喜欢B但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越来越多的事物不断的数字化。使得人们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隐藏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数据将拓展人类的视野。
大数据给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同时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将对现有的科研和教学体制带来大幅度的变革,对科学与产业之间的关系、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带来大幅度的变革。
事实上,数据科学还带给大家观察世界的新方法――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世界运行的规律。2008 年《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就指出“数据爆炸使所有的科学研究方法都落伍了”,用一系列的因果关系来验证各种假设和猜想的研究范式已经不实用了,如今它已经被无需理论指导的纯粹的相关关系研究所取代。安德森指出:“现在已经是一个有海量数据的时代,应用数据已经取代了其他的所有学科工具。而且只要数据足够多,就能说明问题。如果你有一拍字节的数据,只要掌握了这些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一切就都迎刃而解。
人们在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方面走过的弯路,为安德森的观点提供了有利的证据。20 世纪50 年代,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如果让计算机来充当翻译,就必须像人一样,让他理解词句的含义。于是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让计算机来学习的人类的各种规则。这种方法很快在70 年代走到了尽头。但是基于大量数据、运用概率模型的统计语言学的出现使得自然语言处理柳暗花明。如果没有这些概率统计模型,风靡一时的Siri(个人语音处理)等应用,就不可能实现。
2.结语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对大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管理和应用必将会推动普通高等学校的大发展,当然也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利益和创新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赵国栋,易欢欢,糜万军,鄂维南.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产业变革与数据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关键词]协同创新 知识共享 专业群建设
[作者简介]杨红玲(1979- ),女,湖北随州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与高职教育。(广东 广州 510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广东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课题“对高职院校教师隐形知识的探讨――以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师资‘共享机制’为例”(课题编号:2013JK187)和2013年广东高职教指委教育教学改革科研课题“专业发展背景下高职教师知识共享的研究”(课题编号:YGL201306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87-02
21世纪,知识资本成为继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后,推动组织发展的“第三资源”。高校是知识传播、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典型组织,知识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和优势,高校需开展知识管理以增强整体综合实力。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使教师个体层面的知识升华为学校组织层面知识,实现知识的协同效应,达到知识价值成倍增长,促进知识创新和应用。
协同创新能实现各个创新主体要素互惠知识的共享、优化配置各项资源、行动协调一致等,其有效执行关键在于创新平台的搭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能够有效整合学校各种不同资源,促进不同学科、部门、行业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优势和特长,实施深度合作和开放创新,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知识共享。
一、教师知识共享的内涵与特点
(一)高职教师知识共享内涵
知识是指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可能包括事实、信息、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它可能是关于理论的,也可能是关于实践的。波兰尼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编码化的,可以用正式、系统化的语言传播的知识;隐性知识是隐含经验类知识,它存在于个体头脑中或组织的结构和文化中,无法用语言或书面材料进行准确描述,但非常有价值。波兰尼认为,所有知识或是隐性的,或是植根于隐性知识的,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多得多。
知识共享是指个体所有知识通过各种沟通交流形式或传播途径与其他成员进行知识交流与转移并上升为组织层面知识的行为过程。高职院校教师知识共享是指职业院校教师的个人知识(包括显性和隐性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如学术报告、听课观摩、网络学习、社会实践等)为组织其他成员所分享,促使知识由个体经验扩散到群体层面。
(二)高职教师知识共享特点
1.知识共享的主体。高职院校知识共享主要是学校情景中的教师在日常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过程中与不同个体或群体进行交流分享的过程,主要由教师、学生、科研团队、产业部门与企业等组成。教学过程中知识共享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主要围绕知识传授、教学方法改进,实现教学相长;科研过程中知识共享的主体是相同或不同专业知识结构的教师科研团队,根据科研项目或任务相互沟通交流;社会服务中知识共享的主体是产业部门或企业,教师与企业积极联系互动,增强社会直接服务,实现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变。
2.知识共享的对象。高职院校有学校图书馆、教育网络等设施承载的大量丰富的以学术成果、教案、图片、教学经验与心得等形式的显性和隐性知识。高职教师知识共享的对象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所占比重较高。职业院校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等显性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等。这些教学和科研经验、诀窍、技能、心智模式等不易被察觉和衡量,不易被他人理解和掌握,在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作用,是较典型的隐性知识。
3.知识共享的途径。高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力量,其知识共享又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类。正式场合有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学术报告、教学观摩、论文年会、企业实践锻炼、课题研究等;非正式场合包括私下谈话、微博、微信、QQ、电子邮件等。随着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发展,网络传播媒介如网络搜索、网络论坛、电子书籍等,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也为知识共享提供了便捷、快速的交流渠道。
(三)高职教师知识共享的障碍
1.知识特性。知识特性是影响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教师拥有的实践技术技能、教学体会感悟等多是来源于经验和工作实践中的实践性知识,是较为隐蔽、难以意会的隐性知识,不易编码、收集、储存和转化,不易实现共享。知识本身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对高职教师知识共享产生阻碍。
2.主观因素。知识共享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活动,个体知识分享的意愿、动机、能力和双方的人际关系等都会影响知识共享行为。高职教师的知识是长期实践和积累的成果,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和竞争价值,一旦与他人共享,就有可能失去自身优势。双方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信任程度对知识共享至关重要。双方关系越紧密、个体关联度越强,越容易产生知识共享行为。
3.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是指影响知识共享的外部因素,包括学校组织文化氛围、激励机制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如学校领导不重视教师知识共享、缺少必要的硬件环境和交流平台、缺少激励机制等,都不利于教师知识的扩散、创新、交流、共享。
二、专业群建设与知识共享
(一)专业群的内涵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高职专业群是面向行业、企业人才培养需要,由一个或多个重点专业为核心,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专业共同组成的一个集群。紧紧围绕社会人才需求,积极探索构建专业群建设,是高职教育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所在。
专业群建设有利于专业群内教育各种资源的重新优化组合,相关专业教育资源实现集体共享、协同发展,有效降低专业建设成本,极大提高办学效益;专业群建设可以设计或增加新的相近专业,重点建设核心专业并形成品牌专业,形成高职办学特色。
(二)专业群建设对知识共享的意义
1.专业群建设为教师知识共享提供有效途径和良好平台。在专业群建设的基础上,将分散的教师个体合聚为教师队伍集群。相近领域、相近专业、相近学科的教师主动组合,沟通更为频繁、学科更加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除知识共享的客观障碍因素,各种不同要素较易达成一致和协调,知识也不断得到整合、创新和发展。专业群建设直接面向生产、面向企业,促使高职院校教师向行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专家请教,学习新知识,研究教学、生产新产品,不断反思、总结和提炼,实现双方共同提高、共同促进,实现知识共享和协同创新。
2.专业群建设促使教师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加快知识共享。占知识总量80%的隐性知识深藏于大脑中,未能很好地挖掘、管理和利用,培育适合隐性知识表达和传播的环境极其重要。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提供了集体互动型空间,不同专业、学科的教师在开放互动的空间中得以完成知识的交换、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个体的感受、经验、技能和思维模式得以清晰化、明确化,教师紧紧围绕专业群建设目标和任务主题,广泛开展讨论,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加快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传播。
三、促进教师知识共享的专业群建设路径
高职教师的知识共享是时代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要求。可从制度、环境、人三大方面构建协同创新的专业群建设体系,为教师知识共享搭建良好平台,促进教师知识共享、创新。
(一)制度层面
专业群建设首先要从制度规范入手,制度规范是专业群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成功实施的强有力保证。它包括专业群的项目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制度、薪酬分配制度、绩效评价制度、信息交流机制等。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制度,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防止照抄照搬。专业群制度一旦制定就应严格执行。制度建设与制度执行是相辅相成、紧密相关的。专业群制度的执行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的表率和监督检查以取得实效。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保障下,专业群建设才能营造出和谐宽松、公开公正的组织氛围,教师对组织成员信任度增加、知识共享意愿强烈,分享行为更积极、有成效。
(二)环境层面
1.专业群教学资源共享库。在现达信息网络基础上,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建立专业群教学资源共享库。专业群教学课程精品资源可由专业群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和讨论、共同研制开发,同时满足师生、员工的网络培训和学习,加快知识的传播、提高和利用率。专业群教学资源共享库为教师知识共享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平台,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经济等多方面限制,实现知识共享。
2.专业群中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应从专业群的实践教学要求出发,有选择、有目的地建设校内或校外符合专业群各专业职业功能定位的实训基地,形成“工学”相结合的高职教育模式。校内实训基地应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核心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为基础,积极建设集成型的综合性实训基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专业群公共技能实训平台。实训基地通过教师社会实践、交叉挂职、技能操作等实地学习形式,促进教师与企业专家开展问题讨论、交流经验,充分挖掘教师知识,推动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并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知识共享。
(三)师资层面
1.“专、兼、聘”三结合促进教师知识共享。高职院校专业群教师团队建设要积极利用社会师资不断探索“专、兼、聘”三结合的模式,促进教师知识共享。“专”是指职业院校的专职教师队伍;“兼”即指兼职教师队伍,可来自相关企业或行业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科技骨干,或来自其他高校或科研所的专业人才;“聘”指外聘教师,如某种热门专门或急需人才的聘用。在专业群建设中,三种不同师资力量组合,促进专业、行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提升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协同创新能力。
2.复合交叉协同创新打造专业教学团队。专业群中相关专业的聚集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知识传播、重新组织、提升创造,各专业在充分沟通、相互学习中,产生思想火花。教师共同学习、交流,分散在教师个体头脑中的知识变成集体智慧,有利于取得学术突破和知识创新、培养复合型高技能的教师团队。
3.领导骨干教师互联,鼓励多向多维交流。专业群师资团队建设中,可由专业群建设负责人、骨干型教师、普通教师等构成,注重不同学历、年龄、性别等合理结构搭配。在专业群建设中,领导要认真组织教师团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听取教师意见,对知识共享行为积极肯定;骨干型教师可把课程开发经验、日常教学反思结果、教学设计技巧等分享、探讨;普通教师可把教学科研中的困惑、疑难等问题交流、研讨。这样,不断激发教师知识分享的意愿和动机,提高专业群教学团队的整体能力。
[参考文献]
[1]柯平.知识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先给大家重点推荐一本期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征稿信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中文期刊,集政策指导性、学术理论性和应用服务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服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阵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投稿栏目:主要有职教要闻、专稿专访、综合管理方略、课程教材、教研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探讨、职业指导、职业培训、高等职业教育等栏目。
再给大家推荐职业教育范文: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及模式建构
董文娟1,黄尧2(1.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350;2.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北京100875)
摘要: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基于新兴技术的职业教育变革及新模式建构势在必行。该文从职业教育智慧化、经济发展、政策保障、信息化生态重构四个方面,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变革的现实诉求,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及其自身发展的困境。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体现出融合、创新、跨界、终身化的新特征。基于此,从课程、教学、学习、环境、教师发展、评价、教育管理及组织等方面,探究职业教育的变革路径及模式建构。最后探讨了职业教育模式变革还面临回归教育本质、规避技术弊端等挑战,并提出“适应—引领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变革;模式建构;智慧化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超级计算等新理论、新技术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1]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使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运用人工智能改革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智能职教体系,提升信息技术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的现实诉求
人工智能对传统教育理念产生了革命性冲击,职业教育结构不断调整,劳动力素质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学习方式与自我价值实现的矛盾等促使职业教育向智慧化、智能化发展。目前,我国处于教育信息化2.0、工业4.0的新时期,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进行。“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人工智能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及以新技术、新产业为特征的新兴经济模式要求教育领域,尤其是职业教育培养行业、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智慧型人才,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促进智慧化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一)职业教育智慧化诉求: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智慧教育是以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依托,创造智慧教学环境,转换教育方法,内容与手段,注重教育网络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一种教育新模式。”[2]智慧教育作为“一种由学校、区域或国家提供的高学习体验、高内容适配性和高教学效率的教育行为(系统)”,被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端形态[3]。因此,职业教育的智慧化并非简单的数字化,强调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变革,改变思维模式,创建价值等方面共享的学习共同体,培养创新型、智慧型人才。
职业教育智慧化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正在稳步提高,投入持续增加,各种智能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测量评价等领域,并逐步成熟,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信息化、智慧化的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系统。新时期我国很多地区及职业院校积极提升现有信息化系统的智慧化水平,积极创建智慧校园、智慧社区等,逐步实现了组织管理的智慧化、资源环境的智慧化和服务评价的智慧化。
(二)经济发展诉求: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兴经济需要高技能智慧型人才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经济及其他部门跨界融合,不断创造新产品、新业务,推动职业教育模式创新,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为实现手段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人工智能时代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新时代,各行各业的运作发展和对知识技术的掌握要求达到了更高层面,相应的教育需求也有所提升,市场环境渴求勇于创新、个性化的高技能智慧型人才。职业教育要应对行业上升发展的劳动力需求问题,基于人工智能应用,提高技能培养层级,以适应新的社会劳务需求。现代企业生产依托互联网科技,与智能化设备直接联接,通过数据分析和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劳动密集型企业已不适应现代行业、产业发展,需升级为网络智能型,与此同时,职业院校的课程模式、专业设置、实习实训、师资结构等也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革新,既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智慧化、智能化,又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工业变革。
(三)政策保障:国家从宏观层面保障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
2016年是我国人工智能元年,2017年我国颁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将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布局”,这预示着我国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人工智能给职业教育带来了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积极融合信息技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影响和改变了原有的教育生态。紧密依托信息共享平台,突破时空限制,让学习者自我选择,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已经开启了智慧校园的行动计划,一些大中城市也在积极制定实施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在良好的政策保障中提升智慧化水平。
(四)信息化生态重构诉求: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变革是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重构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我国正在有序推进数字教育向智慧教育的跃迁升级和创新发展。”[4]在新兴智能信息技术的催促下,技术变革带来了职业教育系统的颠覆性创新改革,打破现有的条条框框,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再造教育业务新流程。在职业教育领域创新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各科各门教育教学业务,打造各级各类智能实训部门、培训机构,覆盖贯通中高职院校,整合系统内外现有资源,推进智慧教育生态有序发展,为各类用户提供最适合、最智能的职业教育资源和服务,完成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重构。
二、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可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的挑战,比如可能会改变就业结构、影响政府管理、威胁经济安全等,还可能会冲击法律与社会伦理,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全球治理。当前,人工智能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席卷而来,职业院校既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战场,又是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的“梦工厂”[5]。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影响是广而深的,对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及其本身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一)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发展困境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到2020年,人工智能将替代20亿个工作岗位”[6],那些技术含量低、重复性强的技能将被智能机器、数码设备所替代,工业机器人也将大面积应用。智能设备替代行业劳动力,能够降低劳动成本,且具有高效、易操作等竞争优势。传统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很难适应未来行业、产业的发展需求,人工智能冲击职业教育就业岗位,撼动其所依附的岗位基础,对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定位产生了威胁。因此,根据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岗位特征与需求,提升职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困境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领域内的应用和提高是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重视职业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校园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仍不够紧密,表现出信息化管理效率低、科学决策水平低等现象。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困境表现在:
1.课程与教学困境
职业院校新课程改革提倡构建智慧课堂,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注重课堂实施效果。但目前的实际课程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灌输,重视统一性和计划性,与教育改革提倡的个性化教学相去甚远。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更新慢,很难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创新性思维弱,使得个性化教育的无法实现。近年来,中央、省、市、县四级教育平台逐步建立起来,课程与教学的层级设计逐步完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各级平台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等问题,各级资源内容不系统,不衔接,导致无序叠加和资源的重复浪费,“精品课程”等项目丰富了课程资源,但质量不高。在线课程与教学以传统的科目、章节为单元,构建系统性的在线教育内容,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知识选择,但由于受时间条件等限制,大多数受教育者习惯于碎片化学习,连贯性和整体性差,缺乏对课程与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学习。
2.认知困境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许多职业院校将“未来教室”“智慧课堂”定位为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改革,如MOOC混合教学、翻转课堂、多屏教学等,但“管理者和施教者对智慧教育的理解多停留在‘智慧课堂=多媒体+传统教学的层面’,教学观念和思维依然固化,并没有因为新技术的参与而得到实质改变”[7],缺乏对多媒体网络架构和智能学习平台的深层认识,更缺乏对管理评价和互动交流等模块的理解与掌握,虽投入大量人力财力采购了数量巨大、设备精良的多媒体设备和智能服务设备,但没有充分有效使用,大大限制了智慧教育的发展潜力。
3.用户困境
传统教学以群体教育为基本单元,教师和学习者作为学习共同体,在管理、学习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强大的群体约束力,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在信息化教育时代,学习者自由掌握学习时间和进度,遇到问题可能无法及时解决并获得反馈,无法进行面对面交流,因此,基于人工智能网络化学习平台,学习者需要高自控力、高学习能力才能适应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4.评价困境
传统的评价方式多依靠经验和观察,智慧型评价则是基于学习过程的一种发展性评价,以采集到的学习数据为客观基础。在人工智能、数字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效果的评价实际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局限,在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之中,许多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难以进行定性定量的智慧评价,如互动交流及深层次的学习评价等。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的新特征
人工智能带来了思维模式的创新,改变了人们认识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越来越多地依赖人与智能网络的协同创新。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变革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大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体现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等职教特色,以应用促融合、以融合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8]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必将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智能化进程,表现出了融合、创新、跨界和终身化的新特征。
(一)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应用于当前职业教育,在最短的时间内整合、重组大量的知识信息,形成科学的技术技能知识体系,为职业教育资源、企业资源、产业资源、社会资源等一切有可能联结的资源融合提供了可能。为促进职业教育的智慧化发展,在现有的合作模式、集团模式、产教融合模式等实体协作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智能互动的智慧教育供给平台、常态化智慧课堂和大数据化智慧教育生态系统,为我国新兴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智慧型人才支撑。
(二)创新
信息化时代下“变”为创新立足之要点。创新时代最需要提升的就是创造智慧。“由知识的理解记忆,转向知识的迁移、应用并最终指向创造发明”[9],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升其创新思维和智慧思维,不断开拓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和宽度。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是创新不断的时代,是原有知识不断被更新、技术不断被升级的时代。人工智能促使社会化协同大规模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体系核心要素的重组与重构,创新生产关系,呈现出新的协作架构,开创了新的教育供给方式,增加了教育的选择性,推动了教育的民主化。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兴趣与爱好等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三)跨界
智能科学与职业教育连接起来,搭建起两者沟通的桥梁,跨越了人工智能虚拟教育和线下实体教育的界限,实现了两者之间的融合。教育供给由竞争资源转变为协同合作,直线型的中心组织管理转向去中心化、泛化管理。通过大数据智能技术平台、远程教育平台等对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共享,跨越教育边界,与市场、行业、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对接,提供更加便捷的智慧化服务。
(四)终身化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变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学习者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以任意方式、任意步调终身学习的需求[10]。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体现了教育的泛在化、个性化和终身化,与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人们追求高层次自我价值的实现,充分体现出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创建泛在学习环境,致力于构建终身化学习型社会,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向全民提供终身教育与学习的机会。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建构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预示着全新思维意识形态、社会发展形态的变革,重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重构信息时代职业教育的价值链和生态系统。智能化技术科学将现代职业教育内部各要素,以及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通过虚拟技术和智能化手段互联贯通,突破传统教育价值的链状模式,使职业教育由传统模式走向“人工智能+职业教育”模式的建构。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产生系统性影响,为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现实路径,解决不能兼顾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的矛盾问题。下面将从课程、教学、学习、环境、教师发展、评价、教育管理及组织等方面来探究职业教育的变革路径及模式建构。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知识、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更新和迭代,呈现出了碎片化、多元化、创新性、社会性的特征。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是为学习者提供按需可随时选择的知识储备智能模式,解决了传统职业院校课程教学的滞后性,呈现的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前沿信息和内容。课程革命愈演愈烈,灵活多样的微课、慕课等形式层出不穷,在线课程将成为常态,信息传播媒介、知识获取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的表现形态、呈现方式、实施及评价等也都进行了相应变革。智能化信息科学技术为课程的设计、架构、实施提供了快捷和便利,为学习者的个性化、终身化选择提供了多种渠道。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线上线下融合的大规模开放课程融入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表现形态和实施途径呈现出智能化、数字化、立体化的特征,成为学校常态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机会,使实施个性化课程成为可能。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强调学术性与生活性相互融合与转化,融入社会资源,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常态和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化协同发展,共赢共创;其次,课程实施的空间得以拓展,跨越了社会组织边界、职业院校边界,将从班级、年级、全校扩展到网络社区以及更大的空间。课程的整体结构从分散走向整合,以技术为媒介,形成跨学科、多学科整合的课程;最后,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逐步模块化、碎片化、移动化与泛在化,社会化分工更加精细,教师也将承担教学设计、技术开发、在线辅导等不同的角色。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职业教育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认知的建构,从注重讲授和内容,转变成重视学习过程[11],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人们的学习方法、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信息化教学使得信息技术已成为学习者认知的必要工具,认知方式也由“从技术中学”转型为“用技术学”。其次,信息化教学的重点从“面向内容设计”转变到“面向学习过程设计”,更加重视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以及其获得学习活动的体验。同时,信息化教学要将课堂内的学习知识和课堂外的实践活动联结互动,按照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和认知方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第三,智慧教学将成为课堂教学的新重点。日常教学工作形态不再是点线面的连接,而是呈现为智能化、立体化的教学空间,智慧课堂将会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交互学习和融合学习,智能备课、批阅以及个性化指导等也将成为教育者新的教学工作形式。从机械评价学习结果转变成适应性评价学习结果。第四,在线教学、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将成为新的教学形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跨学校、跨区域的流转。移动学习、远程协作等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全面实时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学习模式
智能系统和互联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和环境,推进了教育教学活动与学习环境的融合发展,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学习模式也逐步建立起来,具体表现为:首先,智能时代的互联网络全面覆盖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活动空间由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正在互相补充、互相与融合,导致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变化、学习方式的革新。其次,基于互联网出现了一批创新的学习方式,借助情景感知技术及智慧信息技术,进行真实过程体验的情境学习,促进学习者知识迁移运用的情境化和社会化。第三,借助互联网云技术和各种应用工具,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学习需求,选择最优学习方式,也可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追踪记录学习路径和学习交互过程,随时随地获取个性化教学服务和量身定制的学习资源,拓宽了智慧教育视野。第四,各职业院校开始拓展校园智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实现虚拟和现实相互结合的智慧校园育人环境。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加强教与学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引导各地各职业院校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和个性化自主学习系统”[12],强化优质资源在学习环境中的实际应用。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环境模式
智慧教育环境是以大数据、多媒体、云计算等智能信息技术为基础而构建的虚实融合、智能适应的均衡化生态系统。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智慧化的成长环境,如智慧云平台、智慧校园。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环境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智慧教育环境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服务结合、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结合,形成数字化的、虚实结合的职业教育智能服务新模式。其次,智慧教育环境将促进各种智能化、数字化信息技术融入职业院校的各个业务范围和业务领域,与系统内的其他业务横向互联、纵向贯通,且信息能够适时生成和采集,全过程实现数字化与互联化。第三,智慧教育环境能够感知学习者所处的学习情境,理解学习者的行为与意图,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元化的适应服务和智能感知的信息服务。互联网应用基于智能数据分析,实现智能调节与自动监控,为学习者提供定制式的学习服务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未来教室必将变成“虚拟+现实”的智慧课堂,在网络空间中参与线上课程、线下活动,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同时,智慧校园的创建和管理,能够对每个班级、学区进行动态管理,构建出一个以问题、任务为线索,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知识体系和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智慧管理平台。到2020年,“90%以上的职业院校建成不低于《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的数字校园,各地普遍建立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机制”[13],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泛在学习普遍开展,精准的智能服务能够满足职业教育的终身化定制。
(五)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师发展模式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素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改变了教师的能力结构和工作状态。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手段的产生、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极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素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师发展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在环境都要求教师能够认识、了解和应用互联网新技术工具,促使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和丰富。其次,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面向实际、情境化、网络化的教学问题,教师需要在多变的教育情境中综合运用核心教学技能,将信息技术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很好地融合并迁移运用。新时代的教师要学会掌握使用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网络资源,积极加强与其他专家、教师的合作,或远程工作,形成基于智慧教育技术的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工作状态由个体的单独工作转变为群体的共同协作,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第三,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发生转变,由促进学生“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建构”,由“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参与”,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体验,从了解信息技术转变为掌握智慧教育技术,保持学科知识,教学方法,核心技术的动态平衡,促进学生智慧学习的发生。第四,信息化教师要学会使用智能化教育技术,积极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创设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掌握智能信息工具,学会探究和解决问题,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信息化学习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素养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常态化。
(六)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评价模式
现代教育价值趋于多元,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化信息技术使教育评价在评价依据、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全面转变。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评价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过程使得伴随式评价成为可能,更加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强调过程评价和多元共同评价,更加客观全面,重视评价过程的诊断与改进功能,以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其次,互联网、大数据、智能云技术的出现使得评价的技术和手段多样化、智能化,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第三,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适应性评价因人而异,可获得及时反馈,可真实地测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等,从知识领域扩展到技能领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以学习者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测量与评价体系,促进学习者发展。
(七)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
智能化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能够促进大规模社会化协同,拓展教育资源与服务的共享性,提高教育管理、决策与评价的智慧性,因此,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管理必将逐步走向“智慧管理”模式。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互联网将家庭、学校、社区等紧密、方便地联系在一起,拓宽了家长和社会机构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各利益相关者可共同参与现代职业院校的学校管理,协作育人。其次,新时代的职业院校管理模式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智能化管理,业务数据几乎全部数字化,能有效降低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门槛,使管理工作更加轻松、高效。通过深度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够实现个性化、精准资源信息的智能推荐和服务,为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第三,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全方位、随时的远程监督与指导,从督导评估转变为实时评估,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实时沟通与协作,促进社会化分工,促进职业院校内部重构管理业务流程,使管理智能化、网络化、专业化。
(八)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组织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信息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冲击着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各职业院校需要合理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和资源分配,通过互联网加快信息流动等方式,提高各职业院校组织管理的效率和活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组织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当今时代人工智能的产生不可能替代学校教育,但可以改变学校教育的基本业务流程。人工智能推动了学校组织结构向网络化方向发展,教学与课程是提供信息数据的重要平台,学校组织则构成了教育大数据生态系统。其次,“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跨界融合将打破学校的围墙的阻隔,互联网将学校组织与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机构紧密联系起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共同承担知识的传授、传播、转化等功能,促进学校组织体系核心要素的重构。第三,建设“智慧校园”,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校园育人环境,实施一体化校园网络认证,推动智能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
五、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模式变革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将推进大数据、云技术等智能信息技术深层次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组织与管理、评价与反馈等领域,形成社会化多元供给,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方式、自主选择的学习形式和及时获得反馈的评价途径,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共建、共享、共治。但其全面实现,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挑战
首先,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建构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各职业院校积极建构智慧校园,努力实现智慧化产学研环境,打造一体化智慧城市网络等核心技术的开发,都需要资金的根本保障。政府要给予资金政策保障并加强监管,资金管理部门要合理规划,合理利用,专款专用,落到实处。其次,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建构的成果表现离不开学习者对技术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既要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变革职业教育,也要避免技术中心主义倾向,“避免一味追赶技术新潮而不顾学生身心健康等,技术本身是一个祸福相依的辩证法。”[14]第三,“目前的教育实践中,仍未能充分实现人机合理分工和双边优势互补。人工智能终端系统擅长逻辑性、单调重复的工作,而人类则更适合情感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工作。”[15]现阶段,信息化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智能机器不能完全胜任知识传播、数据处理等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绝对依赖互联网络和设备,还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变革重新架构了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完成了对资源的重新整合配置,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人工智能时代下没有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就不可能建构真正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可以概括为个三方面:
1.“智慧脑”与“智能脑”融通
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到来,信息技术爆发式发展,造就了以电脑、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脑。职业教育智慧化发展的一个目标就是如何让学习者发挥人脑“智慧脑”与机器设备“智能脑”的“双脑”共同协作[16]。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就是要通过“智慧脑”和“智能脑”的协同作用,发挥互补优势,进行融通式学习,而不是简单地人脑与电脑的技术对接。
2.“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结合
在人工智能时代,网络虚拟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拥有了真实与虚拟两个世界,虚拟信息技术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职业教育的实体教育,实体教育的发展也需要虚拟技术的支撑。但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还会存在利用这两个世界时顾此失彼、难以平衡的问题。目前,虚拟化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不断应用与推广,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不断优化,使得职业院校线上线下的边界逐渐消融,“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更好地结合。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学习者要学会利用这两个世界虚实融合、高度互动,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3.职业教育“适应人工智能”发展为“引领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为职业教育带来了便利。初始阶段的职业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被数字化和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云教育模式,个性化学习计划等,适应并应用人工智能,以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职业教育重在技术创新,对于行业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性作用。未来人工智能将成为职业院校快速发展和转型的技术支撑。“如某些职业院校基于自身优势专业与相关行业的智能自动化企业合作,实现以职业教育发展引领人工智能。”[17]目前,人工智能处于适应性大发展阶段,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人工智能时代必将由专用人工智能时代步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在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高效协作,职业教育完全适应且完美应用于人工智能,进一步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由“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发展为“职业教育+人工智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