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国艺术史论文

时间:2023-04-14 16:49:00

导语:在中国艺术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国艺术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音乐艺术;中国传统声乐;文化观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103-01

一、前言

中国传统声乐主要继承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声乐。中国传统声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的、世代相传下来的古代声乐作品,而且也包括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现代声乐作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并且在历史的沉淀下孕育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声乐文化。中国传统声乐作品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中国传统声乐在世界声乐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从而能够在世界声乐史上立于不败之地。

二、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文化观

(一)“心为乐之本”

在我国,传统声乐不仅关注审美客体,而且也关注审美主体。在中国传统声乐中要尊重科学的规律,并且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本源。除此之外,中国传统声乐也注重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声乐不仅能够反映人的内心体验,而且也能够体现中国“天人合一”以及“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所以,从人本的角度来分析传统声乐,心灵不仅是思维的器官,而且也是情感的器官,通过声乐可以将人的情感反映出来。在中国古代音乐著作《乐记》中曾经这样叙述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就深刻的将中国传统声乐的本体观表现出来。怎么将人的情感渗透到中国传统声乐中呢?这主要是由于:第一,中国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所以就为语言向着音乐转化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二,中国传统声乐的动机就是能够将人的情感表现出来,从而能够实现歌唱的最高境界。通过中国传统声乐可以将人类的感情抒发出来,并且在表达情感这一方面声乐比语言更直接更有效果。在中国传统声乐中通过旋律的不同,可以将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最终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使得中国传统声乐发展成为人们相互传承以及共同追求的净胜生活方式。

中国传统声乐不仅认为情感是声乐的本体,而且认为情感与声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乐记》中曾将“音心对映”的关系进行明确的阐述,音乐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但是音乐的本质来源于内心。如果内心是悲哀的,那么音乐的声音也是悲哀的;如果内心是欢快的,那么音乐的声音也是欢快的。人的内心感受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声音。所以中国传统声乐更加注重心声的相结合,使得声乐能够将人的情感表现出来。

(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声乐在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以及作用,从而具有不同的声乐功能观。从调节生活的角度来说,声乐艺术更加注重娱乐消遣的功能;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说,声乐艺术更加注重审美功能;从精神熏陶的角度来说,声乐艺术更加注重塑造人格的功能;从移风易俗的角度来说,声乐艺术更加注重治国安邦的功能;从传递情感的角度来说,声乐艺术更加注重人际沟通的功能。

从中国传统声乐角度来说,声乐艺术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价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主要是指在改造社会不良风气以及改造社会陋习方面,声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道德这一方面,声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表明了声乐在社会教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论语・阳货》中,孔子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中的“诗”主要是指《诗经》中的歌曲,“可以兴”就是通过使用比兴的方法,可以通过歌曲将感情抒发出来;“可以观”主要是指通过歌曲,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情民意以及当时的道德观念以及社会价值;“可以群”主要是指通过歌曲可以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到交流,最终能够保证社会的安定;“可以怨”主要是指通过歌曲可以将内心的愤懑以及不满表现出来,并且将社会中不公平的现象表现出来,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儒家思想不仅注重声乐的社会教化功能,而且认为声乐能够很好的实现政治思想。通过声乐能够使得社会秩序达到稳定,而且也能够帮助人们形成一定的伦理道德,最终能够使得社会和谐发展。乐教与礼教的社会作用以及功能是相辅相成的。乐教在古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实现治世以及盛世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三)有韵则生

在声乐创造的过程中,审美情趣以及审美理想影响着声乐技能观。声乐技能观更加注重对华美之声的追求,而且通过统一、华丽以及完美的声音艺术来吸引观众。

与其他艺术相比较,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具有一定的审美理想,并且中国传统声乐更加注重“韵味”,有韵味的音乐可以感染听众。有韵味的声乐是指能够将内心最丰富、最真挚以及最细腻的情感以及艺术美感渗透到歌声里,从而使得歌声具有一定的意境。在中国传统声乐中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要点:第一,“字正”。字正主要是指在声乐中要注重语言的清晰、准确以及纯净。语言的清晰以及准确,可以使得听众一听就懂,并且能够毫无障碍的了解到其中的感情,最终能够产生一种美感。第二,“腔圆”。腔圆主要是在声乐中要讲究行腔的顺畅、圆通以及完整。在声乐中要将语调、语气、语势与声乐作品的内容进行结合,从而能够将声乐的感情充分的表现出来。第三,“情真”。情真主要是在声乐作品要讲究情感的自然以及真挚,从而能够使得声乐作品能够吸取越来越多的听众。情真能够真正通过声乐打动听众,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结束语

中国传统声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在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声乐作品就是《诗经》,在《诗经》中将声乐的重要性阐述出来,并且表现中国传统声乐的文化观。中国传统声乐在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从而使得中国传统声乐艺术更加具有时代性。

参考文献:

[1]李纯.论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文化观[J].艺术百家,2011,2(20):17-19.

[2]尹萍.论中国传统声乐中的“形神合一”[J].艺术百家,2008,5(7):17-18.

第2篇

关键词:画像;艺术;初探

在我国古代,较为重视丧葬礼仪,特别是两汉时期的厚葬,形成当时社会的特色。到汉武帝时,经济发展和封建政权日益兴盛,国富民强,使富有者不仅在活着的时候追求物质享受,还竞相耗资用砖石构筑地下墓室,厚葬之风愈演愈烈。

汉画像石墓是土著豪强、贵族的冥宅,在我国汉代最为流行,并且形成。汉画像石是我国两汉时期嵌饰于墓室、祠堂、墓阙及其他建筑物上的石质装饰画,也是一种特殊的石刻画。它始于西汉末期,兴盛于东汉晚期,之后随着东汉王朝的灭亡,汉画像石也随之消失,被人们所淡忘。早年的画像内容较简单,雕刻也较粗糙,内容以写实为主,到东汉初、中期画像内容较丰富,题材较广泛,到东汉晚期,画像内容更为丰富,范围较广泛,雕刻技法由平面剔地阴线刻,出现了平面剔地浅浮雕,画像石进入了鼎盛时期。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灿明珠。

吕梁汉画像石据纪年墓记载,全部属东汉晚期汉恒帝、汉灵帝时期的遗作,此时的汉画像石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它不仅保留了初期“点缀政教”的意义,而且还有着晋西北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形象地再现了两千年前晋西北各种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及民间俗习的许多生动场景和时代特征。

吕梁是山西汉画像石唯一出土地,也是全国汉画像石集中分布区域之一,吕梁汉画像石主要出土地是离石马茂庄一带,目前,吕梁所出土的汉画像石90%出土于马茂庄村周边的三川河流域一带。wwW.133229.coM吕梁汉画像石全部出土于墓葬。画像石墓多为砖室结构,有单室、双室、三室,较复杂的有四室,特殊的墓葬还在墓门外左右设置小耳室。墓葬前室大于后室、左右耳室,多为券顶或穹隆顶,墓葬前后长在7 m左右,前室一般宽在3 m左右,后室、左右耳室—般宽2,5 m左右。墓底距地表深一般在5 m~9 m。

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墓门处和前室四壁,少则5块,多达28块,墓门处由一门楣石,二门框石,二门扉石组成,前室四壁由立石、横额石组成,有的因横额石较长,在横额石中间加石柱或带石栌斗的石柱支撑,石柱上一般墨题或石刻铭文,记载墓主人简平和下葬的时间。

吕梁汉画像石题材内容较丰富,场面宏大,除反映现实生活内容的题材外,一半以上是刻绘祥禽异兽之类“吉祥”内容和神话传说,门扉画像全部为朱雀铺首衔环,部分下部也刻绘神兽。朱雀展翅欲飞,曲颈嘶鸣,据说“朱雀飞鸣,天下太平”。朱雀是方位神,也是吉祥鸟。铺首衔环刻在墓门上,是门户的标志,铺首应为饕餮的演变,刻在墓门上也是为了驱邪避不祥。门楣画像多刻绘墓主人的车马出行或郊外狩猎的场面。左右门框画像上层多为跽坐在一层或二层云柱悬圃之上,戴冠(胜)着袍的东王公、西王母,手举仙草或不死之药。下部一般刻绘持慧、拥盾的门吏。横额画像石多为车马出行图、祭祀图、升仙图。画像石一般都有边饰。分单边饰,边饰占画面的1,3,双边饰即上下、左右边饰,少量画像石上有三边饰、四边饰或无边饰。边饰图案以蔓草状云气纹为主,部分边饰有勾莲云纹、连弧纹、窃曲龙纹等,少量边饰中还刻绘各种祥禽瑞兽。综合这些画像内容,吕梁汉画像从画像内容大致可分为:①现实生活:庄园,郊外狩猎,宴饮,乐舞,车马出行,侍者迎送(捧盾,执慧,拿棒,持戟,持笏等);②祥禽瑞兽:朱雀、铺首、虎、豹、双头兽、龙马等;③神话传说:东王公,西王母,鸡首人身神人,牛首人身神人,羽人,云车飞升,青乌;④历史故事:火牛阵,窃符救赵;⑤装饰图案:蔓草云纹,勾莲云纹,柿椅纹,如意纹,连弧纹,窃曲龙纹,几何图形纹等。这些画像内容,在画像石上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构成一幅幅横竖不同的、有血有肉的石画。

吕梁汉画像石构图内容基本相同,在已发现的画像内容中,门楣画像内容,全部为上下层构图,上边饰为装饰图案,多为云气纹,下层为车马出行图,少量的还有狩猎图,左右门框画像内容,上部分别为跽坐在云柱悬圃之上的东王公、西王母,下部分别为持慧拥盾的门吏或迎送的门吏。但2004年7月,在离石三川河畔王家坡村出土的5块汉画像石,画像内容,构图布局十分特殊。匠师在内容表现上大胆采用了新的手法,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逼真,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一幅生动画面。门楣画像同样上下层构图,上层仍为如意云纹边饰,但下层主题图案整幅为窃曲龙纹图。刻绘的十分华美。左右门框画像也没有刻绘东王公。西王母,而且整幅画面分别为持慧拥盾的门吏。门扉画像非常简洁明了、粗旷豪放,这组画像石的构图、布局形式,突破了以往门楣画像为车马出行图,左右门框为东王公、西王母,门吏构图内容的贯例,而且画像细部墨线描绘的十分清晰,细致、均匀、流畅、规整,十分珍贵。这组画像石除了构图布局奇特和艺术魅力外,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构图布局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吕梁汉画像石石材,大部分为本地产的细密砂质页岩,石质软,易吸水,易风化,呈红褐色或灰绿色,首先将选好的石材,进行削凿磨出要刻绘的一面,由画师以简练概括的线条勾图,再由石匠将其人物、动物、车骑等物像轮廓外剔地平铲,取得整体造型,刻成浅浮雕作品,画像中的细部不作雕刻,用纤细流畅的墨线勾绘出人物形象,衣物皱褶、动物羽翼及车马配饰等物像细部的神态,起到以笔代刀的作用,其画像构图有紧有松,夸张得体,刻画凝重醒目,形象洗练质朴,而且又因雕刻极浅,经宣纸拓出后,产生类似剪影的效果。虽然细部无雕刻,但它给人视觉上的立体感和冲击力,给人的印象和艺术效果是完整的,马的奔腾,疾驰的车辆,聚精会神的驭者,飞动摇曳的舞者,威严的护卫,雄猛的虎、矫健的鹿,还有神话传说的东王公、西王母,肩生双翼的羽人,通过墨线的勾勒,简洁的刀法,把传形、传神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一幅幅画面充满了动感,充满了力量,充满了感情的变化,使静止的画面反映出生动而活泼的内容,反映出东汉晚期画像石的艺术和表现能力。

画像石在传神的刀笔下,生动地展现了不同地位、不同职业人的精神面貌,头戴三梁冠的车王公。戴胜着袍高坐在悬圃之上的西王母,官吏贵族墓主人的郊外狩猎。浩浩荡荡的车马出行,门吏、侍人的迎来送往,车骑导引的自信,兽头形、双耳、独角、方眼、呲牙咧嘴的铺兽,形态飘逸、高视阔步、展翅;翘尾欲飞的朱雀,通过对其造型的夸张,加上艳丽的色彩,不仅增加了祥瑞的气氛,而且显得雍容华贵,气宇轩昂,迥然不凡,同时收到传神的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离石石盘出土的汉画像石,虽然在雕刻技法上较前出土的一样,但镌刻精美,画像内容丰富,构图生动,画面上还清晰地保留有当时画像的墨线稿和用墨斗一类工具打的墨线。珍贵的是在墨线勾勒起稿后,剔地平铲突出要表现的物像轮廓外,在凸起部分的物像上加施彩色,而且色彩保存非常完好,所施彩色浓淡相宜,使画面更加明快醒目,使呆板的画面更加活泼,充满了浓郁的浪漫,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3篇

网址:

读曾振悦先生作品有感

文/罗宗海

我在展览会上看到过曾振悦先生描绘潮汕民居的国画,眼前一亮,十分敬佩作者对潮汕历史文化的关怀。记得小时在古城潮州,中心大街一溜高大石牌坊群,每天走过都要看看摸摸。牌坊上有极好看的匾额楹联,有历史故事、戏曲人物的雕刻,有走兽、飞禽和花草的装饰石雕,多姿多彩。在大街小巷,许多老屋的门楼、墙头、照壁上、厅堂廊道上,雕梁画栋,石雕砖雕,还有像宝石似的嵌瓷,数不尽,看不厌。抗日时逃难道山区或偏远农村,又有大小不等的宅居、祠堂、庙宇、凉亭、古井,在这山山水水中,给你深深的感到人的社会生活及其演变的存在,更不必说戏曲、音乐、歌谣等对少年的影响。抗日结束,回到潮州城,到处可见坍塌的屋宇,有的是夯筑土墙断壁,碎砖破瓦堆积如山,雕刻精美的石柱和琢磨如镜的石门框,瘫断在地,在石柱和石刻砖雕的残件半掩在草丛中,一个社会的衰败和战乱的野蛮摧残,把一个地方的文明活埋了。

感谢曾振悦先生潮汕民居系列国画作品引发我对潮汕文化的眷恋,他以自己的智慧、毅力和敬业精神,重现了往昔文明的一角,可敬!可贺!

最近,曾先生又在筹划一册新的国画集。wwW.133229.cOm我看到了部分作品照片。他画了多幅牡丹,用笔用墨潇洒,牡丹设色圆润,浓淡有致,多彩多姿,生动活泼。他画的红梅,构图奇险,笔不到而意到。金鸡图把家鸡闲趣写活了。曾先生钻研国画技法,吸收粤东古今技法精华,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趣味。

第4篇

本文对现有高校的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改善的几点设想,结合艺术设计项目式教学模式以及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研究分析报告,总结出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整体问题和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艺术设计与艺术设计史论教学的契合模式

“设计”这一词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到,诸如“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本文结合许多有关艺术设计著作对设计概念的阐释,将设计的概念试图从设计专业的角度对其进行一番再梳理,使得对设计的概念有更深入的认识。

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艺术设计作为艺术、技术和科学的结合,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随着艺术设计专业的蓬勃发展,全国各大高校基本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加强,艺术设计史论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也根据自己的学科专业特点,都开设一定数量的艺术设计史论课程,但是还是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结合整体的分析研究数据,总结出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整体问题和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初探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程,其中包括了有中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艺术设计理论的萌发、分支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贡献率等等。艺术设计史论课程自20世纪90年代起陆续在全国的艺术院校和综合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80%以上的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此类课程在开阔设计专业学生的视野,提高其人文素养、树立创新的设计理念,提升设计的品位,形成个人风格等方面意义深远。因其滞后于艺术设计实践,其研究内容和教学方法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当今国内更是如此。总之,高校艺术设计史论教材田圃中,已由过去的一枝独秀,发展到今天的百花竞放。中国的艺术设计史论研究也将迈进一个较快发展时期。

事物具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同时也有不足的一面。在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1)艺术设计史论课程观念需要更新;(2)教学课程设置不够合理;(3)教学方式方法亟待创新;(4)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需要更好的对接。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概况以及发展趋势

1.教材的使用

在艺术设计史论课程刚刚兴起的时候,对于艺术设计史论的教学还处在基本的发展阶段,教材有一枝独秀到目前的百家争鸣。在当时只有尹定邦教授著《设计学概论》,尹定邦教授在书中重点介绍了设计学研究的范围、现状,设计的多重性,设计的类型,设计师的职能,中外设计史的源流,设计批评理论的发展、嬗变与多元化等,特别着重强调了设计理论对设计发展的必要性。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艺术设计史论教材层出不穷。李砚祖教授著的《艺术设计概论》得到众多高校的青睐。该书主要介绍了设计的方法、程序与管理、设计的哲学、设计与文化的关系等,提出“设计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结合”的观点。目前,高校设计史论的版本逐渐增多起来,如赵农著的《中国艺术设计史》、李立新著的《中国设计艺术史论》、朱和平著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纲》、王受之著的《世界现代设计史》等,都是比较权威的艺术设计史论教材。

2.加强师资力量

当前,我们一些高校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师师资力量基础相对有些薄弱。很多时候,有一些毕业生毕业后选择出国或者到科研机构,能够进入高校的人员较少。可见,艺术设计史论教师的供不应求和教学质量提高速度慢是现代设计教学中面对的直观问题。

第5篇

论文关键词:装潢艺术 理念 中国文化

一、装潢艺术的设计理念

(一)实用性

装潢设计属于现代设计范畴。据有关专家研究,将现代设计划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设计。而装潢设计在这三大类设计中均有其重要的位置。现代设计又与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共同构成实用艺术。因此,实用性乃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装潢设计首先要充分注意到不同人对不同被装潢物的不同实际需求。从总体上说,建筑艺术的主要-功能是避雨遮风,为人们提供舒适方便的室内空间场所。但不同的建筑类型,具有各自不同的使用目的,因而其具体实用性也就各不相同。例如,住宅楼的实用性主要是适宜人们日常的起居生活;剧院的实用性主要是保证观众充分欣赏演出;陵墓、纪念堂的实用性则主要是创造庄严肃穆的气氛。为了充分体现出装潢设计的实用性,就要力戒单纯片面地追险猎奇,防止浮华不实与奢侈浪费。

(二)美观性

装潢设计之所以被称作“装饰艺术”,顾名思义,是以美观性作为重要审美特征的。但是,作为一条设计原则,美观性要服从、服务于实用性,要做到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完美结合,以实用性作为美观性的前提与基础,而美观性反过来又增强实用性。例如室内装饰布置就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地面装饰、墙壁装饰,到花样繁多的灯具、琳琅满目的床上用品,乃至窗帘、家具、摆设的壁挂、观赏工艺品等等,都日益普及,进入千家万户,紧连你我他。Www.133229.cOm而且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

装潢设计的美观性作为表现性空间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并不注重模仿客观事物的再现性,而是注重某种朦胧抽象的情调和意味,正如英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所说:“这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用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外部形式,来表达体现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意味。所谓“意味”,实际上就是一种朦胧宽泛的情绪或情感,也就是要表现出设计者的情感、风格和美学追求。

作为形式美,装潢设计的美观性,既包括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因素,又包括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法则。美观性既产生于形式美本身,又产生于形式美整体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观性的追求应与安全环保性相统一,绝不可以单纯为了美而危及到安全与环保。因此装潢设计者一是要牢固树立“安全与环保第一”的设计理念。

(三)民族性

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一切艺术,都以本民族的民族性作为生命与灵魂。装潢设计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当然也必须以民族性作为一条重要的设计原则。仅以园林设计为例,我国的园林就与西方园林和阿拉伯园林迥然不同。我国园林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许多园林都取材于古代文化、引用神话传说、借鉴文化典故、诗化自然风光,追求“诗情画意”。例如杭州西湖风景区中,就有大型的亭榭、楼阁、寺庙、园林等30余处,为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增光添彩。而其内部与外部的装潢设计,或楹联相对,或壁画相称,在色彩、布局诸方面,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装潢设计的民族性,不是“为古而古”,而是“古为今用”。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例如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的图案设计,就是民族化的经典,也为装潢设计如何“古为今用”做出了表率。其中的篆刻艺术,为中国所独有,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而文字的人形的象形意义,又充满体育运动的特色。

二、中国文化对装潢艺术的影晌

设计离不开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离不开当今文化的发展。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要素,每一个中国人所受的教育均以这三大要素为基础。倘若对这些基本思想缺乏深入了解,却试图透过设计来传递这种思想,那么这类设计作品将无任何价值可言。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就具有庞大的东方哲学思想和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他的构图结构稳健、画面清丽,对于留白处理及和谐比例有着很深的造诣。作品色泽时而欢悦、时而雅致。立意隽永丽充满禅机。

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设计,符合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心理期待。标志中的“中国红”是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情结的颜色。无形中又增加了企业形象的亲和力,进一步拉近了与观者的距离;“同心结”图案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意;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圆圆满满、十全十美之意。无论从对称性还是偶数的讲究来说,该图案都洋溢着古老东方民族流传已久的吉祥气息。

第6篇

梁先生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这是中国美术研究最高的官方机构,第一任所长是黄宾虹先生。梁先生作为主要执笔者之一参与了《中国美术史》《中华艺术通史》《黄宾虹全集》《中国现代美术史》等国家重点文化项目的撰写工作。已出版专著《美术的魅力》《美术学探索》《美术概论新编》《广东画坛闻见录》《中国美术鉴藏史稿》等,编著《非洲艺术》《我看冰兄》《学术与人生》及多种书籍画册,历年在各种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0余万字。

可以说,梁江先生之鸣于世,主要因其理论成就和贡献。如今梁先生的书画作品突然亮相,屡屡展出,好评如潮,自然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搞理论的人画画并不鲜见,梁江有何特别之处?

的确,美术理论家画画的越来越多。一方面,有人说,理论家不懂笔墨,理论起来未免隔靴搔痒。搞理论,又动笔,理解才能更深刻、更全面。董其昌就是一个典型。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等,都是集大理论家和大画家于一身。理论思考和总结,直接对他们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亲身实践,也验证了其理论的合理性,匡正了其理论的乖谬处。当然,也许还有另外…个因素:市场经济社会,画卖得越来越贵,不免让人眼馋……

总之,理论家画画的越来越多。梁江先生书画作品在社会的密集亮相,颇为引人瞩目。为什么?笔者以为,粱先生的个案非常珍贵,因为我们从梁先生身上,可以深入思考的问题太多,比如:艺术创作者的专业身份与业余状态之间的关系为何?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如何相互滋养,或说互相干扰?西画、国画修养莫几何互相作用,最后现相于一人身上?国画创作中,书法和绘画的互通关系真有那么大吗?不同的地域文化作用于艺术家,会造成何种影响?这些,都是艺术史上饶有意味的问题。

其实,粱江乃油画科班出身,早年就读广州美院油画系,后潜心理论研究,心无旁骛,成果丰硕;现在进行书画创作,应算重拾画笔。据闻粱江一直不曾停歇,日有临池,只不过不为外人所知罢了。观梁先生国画,发现他理路清晰,造型独特,朦胧浑然,丘壑甚深;且色彩讲究,喜以同一色系作大面积铺陈,让人读出浓烈、真诚。毫无疑问,这得益于他就读广州美院油画系时打下的西画根底。可梁先生又是著名学者,饱读诗书,有文人之心,且能发乎情,故他的书画作品,饶有书卷气。粱先生又能书,展览往往书画并重。梁江自幼临习名家法帖,书法造诣颇深。取诸家法,化各家长,融会贯通。毫无疑问,他的书法和绘画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细观其画,多是“写”来,笔笔见笔,笔笔分明,如读其书;再看其书,纵横捭闹,苍劲质朴,具强烈艺术个性,毫无疑问也受了绘画的影响。他的理论功力滋养了他的书画艺术;他的书法滋养了他的绘画,绘画也滋养了他的书法;他早年打下的深厚的西画功底,对于他形成目前的艺术面貌,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说的是梁先生的艺术个性与个人际遇、个人禀赋之间互溶共生的关系。此外,另一值得细察之处,是不同地域文化熏陶对艺术家的交汇作用所产生的影响。粱江先生是广东粤西人,求学问道于广州美院,应该说深受岭南文化的熏陶,想必留下了深层次的粤地文化烙印;后来,粱江负笈北上,在北京从王照闻先生研习美术史论,这里万方辐辏,纵览天下,其气度、风流,想必也深刻影响着梁江。完全不同的地域文化交织融汇,作用于一人,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有待细究。梁江的书画作品,既有南方的秀丽柔美,也不乏北方的苍茫雄壮。这种特色非常明显。它们究竟因何而来?形成机制如何?是文化自觉、主动选择的结果还是无色无味的潜移默化?粱先生这一个案,值得有兴趣的文化研究者考察。

自然,粱先生虽独特,却并非孤例。我们将目光放宽,考察学者书画的共同特点,别有意味。

第7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1)05-0260-03

适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宣布将原隶属于文学门类中一级学科的艺术学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之契机,由杭州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大学、艺术百家杂志社、文化艺术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艺术教育”艺术学研究所和杭州师范大学艺术学研究中心承办的“艺术学学科发展新向度暨对策研究”高端国际论坛,于5月27至29日在杭州师范大学玉皇山校区(音乐学院)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既定主要议题为:艺术学升级为门类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主攻方向、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面向新时代的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新使命、艺术史与艺术教育相关前沿问题研究等。来自国内外三十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多位资深学者及20余位各单位领导等列席代表,围绕以上主题板块进行认真讨论并提交了论文,焦点问题主要涉及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艺术学应用理论研究等方面,涵盖了当前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领域的诸多热点问题。他们各自从自身的专业以及从教多年的丰富经验和研究出发,提出了具有前瞻性与创造性的观点和命题,其中不乏对学科发展具有全局性和俯瞰式的思考,又有针对某一现象与问题的切入时弊的质疑与拷问;既展现了艺术学学科升格为学科门类后所铺陈开来的空间和机遇,同时又使人意识到艺术学学科体系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而来自本次论坛的多种不同的声音,又有助于激发我们在进一步的思考中廓清艺术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的未来发展图景。与会学者共同认为,此次研讨会的的确确堪称是一次兼收并蓄、博大厚重、名副其实、意蕴深远的高端国际论坛。

在当今的时代,一个国家对于艺术学科发展远景的规划与设计,以及对于这本“艺术之书”精雕细刻的撰写过程,正是从民族精神的根本上形塑着自身的真实形象,同时也凸显着一个国家开明与自信的胸襟和视野。我国艺术学独立为学科门类,以及艺术学理论成为统领全局的理论学科,无疑预示着这部新时期的“艺术之书”,将更加以华夏民族兼收并蓄的文化传统为核心支柱,催生博大厚重、永恒持久的全新艺术精神与艺术生命。

关于我国艺术学独立为学科门类,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仲呈祥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指出,艺术学由一级学科升格为“艺术学门类”是中国艺术自觉、自信、自强的彰显,是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艺术自觉、自信、自强的一项重大举措。艺术学应该为民族的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体现中国社会、时代的文明水准,改变当下令人堪忧的人文艺术生态环境的现实情状。中国的艺术是一个“宝塔”状的复杂的文化系统,塔座甚是包容,愈多样、愈丰富就会愈繁荣;塔尖聚集了“有思想的艺术”和“有艺术的思想”相互共同和谐统一的优秀作品,聚集了真正代表中华民族艺术思维最高成果的艺术家。艺术学学科建设的三支大军,他们之间各具优势,应该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互补生辉。学科申报要顾全大局,力求实现共同繁荣的共赢局面,而不能盲目地“抢地盘”。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巡视员陈迎宪博士在致辞中对于艺术学的学科独立及发展前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她说,艺术学的学科独立,确实为艺术学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契机,在欣慰和振奋的同时还应清醒的看到,机遇和挑战同在,艺术学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问题,凌继尧教授(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的设置》一文,深入细致地阐释了一级学科的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与基本条件,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文章指出,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的设置,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个是传统的原则,第二个是现实的原则。拟设置的二级学科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能够为国家和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并且确有很多理论问题值得研究。二是在现有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中已经存在,并且取得一定的业绩。三是这个学科涉及到多种艺术门类。他主张艺术学理论可以设置三个二级学科:即艺术史论,艺术批评学,艺术创意和艺术管理。王廷信教授(东南大学)的《艺术学的学科状态与新的学科设置》一文中,以多年来探讨摸索的亲历者的独特视角看待艺术学这门年轻的学科,他认为在研读艺术学理论的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该学科开阔的视野;其次是艺术学帮助他从整体上理解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再次是艺术学还帮助他理解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在这种影响下艺术形式变化的特点。认为艺术学升级为一级学科以后,将会为艺术学理清关系、凝练方向提供一个良机。周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门类建立的得失思考》一文,对于艺术学门类的建立和发展前景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艺术学门类将要开始新的建设,必须从观念上重视学科门类是一个理论体系的建立。强调必须从观念上重视学科门类是一个理论体系的建立,而不要使其成为各自强化实践技巧功能而落到有门类却依然是被贬低的实用学科的层面。尹文教授(东南大学)《从“春晚现象”谈艺术学学科的建设》,强调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低俗化现象,说明中国艺术迫切需要开创艺术批评的环境,迫切需要艺术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艺术学理论应该走出课堂,走向艺术创作与艺术评论,起到艺术哲学的作用。李立新教授(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学科发展:一个全新的课题――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优势学科建设的思路》一文,根据本校艺术学优势学科建设的实际提出了相关颇具特色和创新意义的发展思路。

本次论坛的另一亮点,是我们和国际学界的学者形成了广泛而深入的互通和交流,达成了许多学术认知观念方面的默契和理解。如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扬斯汤大学原副校长、艺术学院院长乔治・麦克劳德博士,在其《使“谈论”艺术与“创造”艺术在教学中取得平衡》一文中,针对当今美国艺术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潮流,提出了在“谈论”艺术和“创造”艺术两方面保持平衡的主张。关于中国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问题,他认识到“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包容性传统,决定了各艺术门类理论理念之间互通的良好基础,比西方国家较少实质性矛盾,具有建立和谐理论平台的较大可行性。”乔治先生观念的转变,充分说明和证明了中西方学者之间进行深入学术交流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结果,同时也会成为我国艺术自觉、艺术自信和艺术自强的精神法宝。美国德・保罗大学英语学院伊莎贝拉・霍尔瓦特《英语课堂中的视觉与表演艺术》一文,根据中国俗语“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践出真知”等的哲学意义,认为儿童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和味觉等五种感觉器官学习语言效率较高,而教年轻人或成年人学外语时,也应当模仿儿童的学习方法,调动尽可能多的感觉器官一起来学习。

自1906年德国柏林大学教授玛克斯・德索发表《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一书以来,作为一种独立的学科概念的艺术学从

美学的框架内剥离之后,获得了更为广泛和自由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多未知的可能性,并且很快在许多国家得到响应和推广。在中国,艺术学学科概念的孕育和形成,也经历了一系列复杂曲折的历史阶段。从20世纪初期以来宗白华先生等开始传播西方艺术学的理论理念,到1996年东南大学建立第一个艺术学硕士点,1997年国家学位办学科目录中增设艺术学一级学科,及至此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艺术学独立为学科门类,大约经历了近百年的锻造磨砺。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教授在《艺术学:独立学科门类的学域扩张与学理建构》一文中指出:艺术学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是对于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这是一场历时14年之久的“独立战争”。认为这场“独立战争”,不是向统摄自己的“文学”开战,而是向“文学”与“艺术学”之间的逻辑关系开战。艺术学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主要是实施学域扩张的业绩;艺术学学理建构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各艺术样式的“实践性”上升为“实践理性”等问题。艺术百家杂志社楚小庆研究员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背景下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在当代中国,艺术学理论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方式应该是“引领”,所坚守的价值底线应该是超越现实的理想价值理念,社会意义应该是“构建核心价值”。艺术学理论应高扬现实主义精神,时刻站在社会时尚思潮的最前端,成为引领全社会整体艺术发展的鲜明旗帜,以达到能够采用文化和艺术的方式影响和塑造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最终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决定性内在推动力量的宏伟目标。真正实现理论研究的“三贴近”,是实现其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之上,艺术学理论方能高举“引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旗帜,以厚重的中华艺术精神为依托,在全球化的今天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鼓舞和重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进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最终推动构筑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事业,建设出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好精神家园。张伟教授(鲁迅美术学院)《国家创新体系与艺术理论创新》一文,从哲学层面对艺术理论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反思,探讨了艺术理论创新的现实要求,阐释了推进艺术理论创新的学理前提和本体论承诺的意义,肯定了艺术属于精神而艺术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对于中国当前艺术理论创新匮乏的问题指出了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文化的中断和创新的停止。第二,艺术思想标准的政治化。第三,创新空间的萎缩。他指出:“将概括和总结作为艺术的理论前提就排除了思想创新的空间,使人们误认为‘发现规律’就是人的唯一的使命,那么,我们就根本用不着去创新。创新首先意味着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意……其次,创新还意味着对未来的渴望。”

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问题,长北教授(东南大学)《论“一般艺术学”学者素养与人才培养》一文,提出“一般艺术学”(即艺术学理论)学者应该有“门类艺术学”实践与研究的经验积累;“一般艺术学”学者应该有哲学和美学素养;“一般艺术学”学者应该有宽阔的文化视野;“一般艺术学”学者尤其应该有社会使命感;“一般艺术学”学者应该有学科使命感等全方位的考量指标。

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内部各要素的关系问题,刘道广教授(东南大学)《中国艺术学研究“特色”论》一文,提出了“史”不可能被“论”涵盖的观点,指出“艺术学”,其意为“艺术科学”,其中“艺术史”是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学术是以“史”为中心的,而“现代学术”研究强调的也是“论从史出”,“艺术史”是“史学”的“专门史”,而“史学”早已经成为现代学术的一部分,其标志,是研究方法的改变。在中国艺术学的“宗法意识”研究方面,作者强调中国文化特色就是宗法意识的制约“特色”。杜亚雄教授(杭州师范大学)《重视艺术教育恢复乐教传统》一文,从主要科目、教材和教学过程与结果三方面对儒家乐教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并从培养美感、体能、协调性、动手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五方面论述了艺术教育的功能,呼吁重视艺术教育,恢复儒家的“乐教”传统。为了增强科技竞争力、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必须重视艺术教育,恢复“乐教”传统。

关于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定位问题,田耀农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归来吧――文学》一文,充满深情的呼唤着文学的归来。指出此文学非彼文学也,是指以语言文字为材料的艺术。他认为,在众多艺术形式中,唯有文学最具有艺术的典型性,但是,中国文学在“文以载道”的传统下,却与艺术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文学独立的艺术品格有待树立。在学科的关系中,作者急切的呼吁“拯救失却本我的文学”和“拯救正在失却灵魂的艺术”。李荣有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纠结与机遇同在:艺术学该怎么办?》一文,根据我国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纠结与机遇同在这一实际,明确提出了整合归纳建构学科一体发展平台、强化内功完善教育教学一统体系、扎实有序夯实做强做大基础保障等重要议题。认为中国人要做大学问,就要继续秉承开放开拓、兼容并蓄的学术理念,而不能拘泥于某一局部、某一方面,要正视各国个民族之间文化渊源和矛盾性质方面的差异,特别是不要掺和进西方人的矛盾之中,要以中华民族古老悠久的综合性、兼容性艺术文化传统为核心价值观念,从宏观着眼、微观人手,扎扎实实地全面铺开各项工作是立足之本。梁玖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独立为门类之后的四个核心问题》一文,提出了新的艺术制度确立问题、艺术本土学理研究的问题、艺术教育规划的问题和确立学术艺术观念的问题等。金雅教授(浙江理工大学)《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属性和价值纬度的思考》一文,深入细致地对艺术学理论的科学属性和人文纬度作出了客观科学的解读与诠释。

关于艺术史课程及学科设置问题,夏燕靖教授(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史课程及艺术史学科设置问题探讨》一文,提出艺术史课程设置既有作为支撑艺术学学科基础教学的重要作用,又有作为拓展艺术学学科史学研究层次的重要作用。杨道圣(北京服装学院)《艺术史或图像史――从汉斯・贝尔廷的中世纪艺术史研究说起》向人们展现了由欧文・帕诺夫斯基建立的图像学观念体系和方法对当代社会诸研究领域可能产生的持续与深远的影响。郁火星副教授(东南大学)《当代西方艺术研究中的符号学方法》一文,追溯了符号学的产生以及从语言学领域到艺术图像学领域的过渡与发展历程,指出符号学不仅仅关注视觉形象、文学文本和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而且认为存在着支配文化交流和表达的规则。李倍雷教授(东南大学)《比较艺术学的发展观》一文,指出发展观是比较艺术学长存的基础。比较艺术学研究以适应世界艺术的演变与学科的发展调整自身的研究范围和方向,以发展的学术视野和开放的文化立场研究世界不同国别(民族)、不同族群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的变化,以及比较艺术学的开放性问题。

艺术学独立为学科门类之后,要迅速地抓住历史的机遇、

摆脱重重矛盾和压力、直面新的挑战,在学科基础理论与发展理论的研究方面,应作为重中之重予以高度的重视,而作为艺术学与社会的物质文化、审美文化、创意文化、民俗文化等相关联系的一些方面,也引起了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已经较为繁盛的艺术管理学、艺术创意学、艺术民俗学等学科范畴的学术研究,成为艺术学理论摆脱虚无飘渺、植根艺术本体,充分展示其应用性、实用性价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关于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的学科走向,田川流教授(山东艺术学院)《论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一文,认为“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同属于近年来兴起的重要文化现象,在理论范畴都需要形成成熟的学科框架和加强其应用性,使其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更为丰富的空间和实践性前景。作为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在其学科建设的层面上,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在学科建设理念、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都需要务实性的不断探索与深化。

关于艺术审美范畴的新动向,有丁峻、崔宁(杭州师范大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认知原理:从镜像自我之中发现自由、幸福和智慧》,贾涛教授(河南大学)《从诗意栖息到艺术生活――一级学科艺术学发展取向》。

关于艺术民俗学及其学术前瞻,陶思炎教授(东南大学)《论民俗艺术学体系形成的理论与实践》一文,重点探讨了民俗艺术学体系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并从理论建构与领域拓展、学科交叉与产业化发展两个方面阐述了民俗艺术学所面临的任务。民俗艺术研究领域的拓展在研究对象方面,主要以专题研究、应用研究和保护研究等体现出新的开掘和拓展。汪小洋教授(东南大学)《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坚持民族特色的思考》、林少雄教授(上海大学)《民族文化艺术元素的呈现及其传播策略》、郑立君副教授(杭州师范大学)《论晚清民国博览会与中外艺术设计交流》等文章,均成为艺术学理论民族化研究的最新篇章,也为艺术的“民族化”研究彻底超越“唯民族化”的狭小视阈,用全球文化与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多元一体、和谐共建、精神共享的理念重新审视“民族化”、“民族性”等问题开拓了理论空间。倪进副教授(东南大学)《问渠哪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用田野考察方式研究艺术学》一文,提出到艺术的源头去,用田野考察的方式研究艺术学的观点。

关于艺术学理论的社会学意义,有张道森教授(杭州师范大学)《艺术学理论研究的社会属性》。

总而言之,本次论坛的顺利举行,是我国艺术学自立门户以来的首次大范围、高规格、群英荟萃的学术交流活动,非常及时地梳理总结了之前的工作业绩,并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思想交锋与整合归纳,为我国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在新起点上的和谐建构与创新发展奠定了思想论、方法论基础,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问题方面统一了认识,简要归纳为如下:

第一,从学理的层面,艺术学独立为学科门类和艺术学理论作为一个统领性一级学科,充分证明了我国艺术学理论已经从哲学、美学的襁褓中孕育成熟,并脱离开文学老大哥学科的临时监护,进入了完善自我运行机制体系的历史时期,需尽快制定和完善学科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学科构架体系、教育教学体系、基础保障体系。

第二,艺术学理论作为一个统领全局的全新艺术理论学科,负载着贯通各门类艺术的共性内容与本质特征、探索体现各门类艺术共同性发展规律的特殊使命,必须设置独立的发展平台实体,通过数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培育磨合,方能形成正常的学科发展秩序和体系,否则可能流于表面的形式,即有人已经尖锐指出的“拼盘”学科。

第三,艺术学理论这个统领性艺术理论学科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必须遵循由艺术实践升华艺术理论、再由艺术理论指导艺术实践的的原则,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这个学科必须由艺术学界自主自立地进行建设,决不能为了自己学校个体的暂时的利益而搞大轰大嗡。

第8篇

作者简介:郭建平(1974- ),女,汉,河北涿鹿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中国考古与艺术史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博士后,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艺术历史与考古,书画文献研究。

杜I(1978- ),女,汉,天津人,南开大学历史学硕士,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

(1.中国国家图书馆 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081;2.河北大学 艺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中国书画史的发展除了由古籍文字承载之外,由于此领域的特殊性,图像也是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而图像文献作为信息的载体,与文字文献相比较直观,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很多时侯作为旁证或佐证补充文字文献资料,来共同作用说明问题,尤其在艺术史上,图像文献是起主导作用的。

关键词:“图像证史”;文献;《图谱略》;中国书画艺术;作品;历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J202文献标识码:A

一、图像文献的概念及其发展

中国书画史的发展除了由古籍文字承载之外,由于此领域的特殊性,图像也是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 183),对“文献”做了严格的定义,即:“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也就是说,文献是非物质形态的知识信息与物质形态的载体结合的统一体。”而图像文献作为信息的载体,与文字文献相比较直观,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很多时侯作为旁证或佐证补充文字文献资料,来共同作用说明问题,尤其在艺术史上,图像文献是起主导作用的。蔡鸿生认为“图像证史”与“诗文证史”、“金石证史”同曲而同功。①运用图像资料既要求历史学的博学,艺术的才思,又要求考古学的实证。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曾谈到,不仅是档案和函牍,甚至寻常百姓的流水帐和同仁堂、王麻子、都一处的店家帐薄都有社会史意义。这与清代学人主要依靠儒经诸子、正史通鉴、重要文集相比显然更贴近社会真实场景。因为那些普通民众的生活流水帐也是信息的载体,可以生动地反映一般民众实际生活状态,这是一般的正史文献无法相比的。②而图像文献也有一般主流正史文献所无法比拟的特色。宋人郑樵著《通志略》,其中的《图谱略》“索象”则专门讨论了“图”、“书”互文性的重要性:“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图,至约也;书,至博也。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举而措之,如执左契。后之学者,离图即书,尚辞务说,故人亦难为学,学亦难为功。”关于图的考释,《说文解字》载:“图,画计难也。从。,难意也。”《国语》曰:“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谓先规画其事之始终曲折,历历可见,出于万全,而后行之也。”《释诂》曰:“图,谋也。即都鄙之鄙,版图,故画都也。”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图当训地图。许君于障略疲汗邑今言城市。从者,余往岁撰《释图篇》,定为鄙之初字。……物具国邑,又有边鄙,非图而何哉?……地图者,图之初义也,实义也;图谋画计,图之引申义也,虚义也。”从这些古典文献来看,所言之图多指地图,而南朝金紫光禄大夫颜延之所言之图含义则复杂得多。“图载之意有三:一曰图理,卦象是也;二曰图识,字学是也;三曰图形,绘画是也。又周官教国子以六书,其三曰象形,则画之意也。是故知书画异名而同体也。”此段记载见于《历代名画记》之《叙画之源流》,此书是中国史论家的必备之书,颜延之将图载分为三个层面:图理、图识、图形。图形指绘画,图识指字学,图理指卦象。图理就是图画与符号构成的基本原理。他所言之图含义是多重的。

中国文化的历史遗存,不仅在于文字,而且在于图画,图画与文字共同构成原始材料。图像文献作为文字文献的另外一个存在空间和解释空间,可以作为旁证,二者之间有一个相互对照阐释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系统,葛兆光曾谈到图像文献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作用,比如,古代中国的佛教与道教就有在仪式上作为想象神祗世界悬挂的画轴,这些图像是在大型宗教仪式中使用的,通常图像是仿照宗教建筑的三面墙壁安置,中间正面的是最高的主神,两侧是各种辅的神仙或菩萨,共同象征着宗教所设定的“圣域”,宗教理想的境界引起信仰者的崇拜、向往和模仿,因此这类图像作为思想史文献时,常常需要将它放置在宗教仪式中,考察它的象征意味。如20世纪初法国伯希和(Paul Pelliot)带至巴黎的,有明代景泰五年铭记的《水陆斋图》,就是佛教水陆大会中使用的,它不仅向信仰者讲述着天界的情形,而且按照法国学者的研究,这种仿佛金字塔(pyramid)式的空间构造有着“向着中心众星拱北斗式的涌动”的意味,它本身就呈现“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自然观,以及对万物的看法”。③所以,图像文献对世界进行描绘时,注入了很多创作者的认同与关怀,从心态史的角度看,其比文字文献更容易传达当时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绪与心境,而在书画史研究中二者的结合最为紧密。甚至可以说,图像文献在某些背景下会比一般文字文献更有表现力。曹意强在其论文中谈到图像资料的作用时道:“中古佛与道教造像,是否表现了民众社会普遍的救赎信仰和来世观念?唐代以前墓室壁画中常见的四神图像和出行仪卫在宋代渐渐变少,宋代墓室壁画中家庭日常生活画面的普遍出现,是否证实了唐、宋之间社会和观念的巨大变革?南宋临安与北宋汴梁以前的都市空间格局的不同,是否体现了北宋与南宋对于政治中心的想象的变迁?明代以后传统家族祠堂祭祀时悬挂左昭右穆整齐有序的挂轴画,是否流露的是上下内外等级森严的社会伦理意识?至于乾隆时代的《万国来朝图》和《职贡图》,是否可以看作是近代中国朝野仍然沉湎在朝贡

体制和天下观念中的历史证据?” ④早在南朝时谢赫就意识到“千载寂寥,披图可鉴,” ⑤图像文献与文字文献一样见证历史。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也曾强调图像的重要性:“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图像与文字都是人类观照、理解、建构世界的主要工具。图像使人认识世界形象,文字用以表示世界原理。以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来看,出土文献是最应受重视的文献,而大量的出土文献都是以图像为载体的。如果真如古代人理解的那样,象中蕴理,理以象出,那么,我们不仅可以在文字文献中找到所要研究问题的答案,也许还可以在图像资料中找到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的关键所在。“图像与文献都是历史的证据。但是,要使它们成为有用的史证,就必须认识它们各自的性质。图像能否在历史研究中产生真正的作用,关键是要发展出一套批评、考证和读解图像的方法,而这套方法在精神上类似于史学家所使用的文献考据法,但在形式上则与之不同,必须适用于读解图像这个特殊任务,因为图像不仅隐含着特定的文化密码,而且还有其特殊的语言与形式密码。” ⑥而且,在“可鉴”历史的同时,也要注意到阅读图像的历史,一如阅读文字的历史,要有取舍,很多图像文献有其自身的审美意义,甚至这是其主导价值,它只是间接地反映社会问题,而且需要接受者有一定的“观看”能力,况且对图像文献不只要关注其直观审美价值,更要结合时代背景,这就脱离不了文字文献,否则不可能产生真正有意义的学术成果。⑦

⑤ [南朝]谢赫《古画品录》。

⑥ 曹意强《可见之可见性》,《新美术》,2004年第2期。

⑦ 此观点参考葛兆光《思想史家眼中之艺术史》,《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⑧ [宋]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八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宗教类。

⑨ 参见[美]方闻著《宋元明时代的帝王画像》,《艺术百家》,2008年第4期,第4-8页。

⑩ “家法”一词受缪哲《艺术史中的文献与“家法”》一文,《读书》,2006年第5期。

B11 曹意强《可见之不可见性》,《新美术》,2004年第2期。

B12 [美]方闻《分界与关联》,2004年清华大学讲演稿。

B13 [美]方闻《分界与关联》,2004年清华大学讲演稿。

B14 朱熹《论语集注》卷一。

B15 《河南程氏遗书》卷五。

B16 [宋]郭熙《林泉高致》。

B17同上。

B18 [美]方闻《分界与关联》,2004年清华大学讲演稿。

B19 [唐]魏征《隋书》第四册,中华书局。

B20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Value Of Image Literature

―e.g. Chinese Ancient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Works

GUO Jian-ping1,DU Rui2

(1.Research Instituteof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ArtistsAssociation, Beijing,100125 China;

2. College of Art,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

第9篇

以此论坛为一个时间点,回看我国艺术管理专业教育快速发展的10余年,有关其的讨论、话题不断更新、拓展、深入,更加实际、理性、科学。一次次学术交融、智慧碰撞的论坛好比我国艺术管理专业发展历史长绳上的结点,结绳记事,以此为缩影,我们不难看出艺术管理专业历经着从最初的多元探索至今日的规范、理性再到未来的科学、成熟。有专家指出,当下的艺术管理专业,在经历了10余年教学、师资、学科建设、社会检验等多方积累之后,已经进入了“再出发”的全新阶段。以此阶段为新出发点,艺术管理该怎样“再出发”?来自国内最早一批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院校――南京艺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以及专业建设方面极有特色的首都师范大学的专家,从10个方面解读了艺术管理专业当下的发展境况、症结,以及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问:何为当务之急?

“没户口”,是艺术管理业界专家们无奈的戏称。从成人教育到系统的本科教学,再到硕士、博士的培养,细数艺术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前后已30余年,但“没在教育部挂上号”成为该学科的“心病”。随着10余年的快速发展,艺术管理专业在教学、学术及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厚的积累,“没户口”带来的弊端,也日益突显出来,呼声愈发强烈。

近段时间,该项工作已大大推进至实操层面,南京、北京、上海等地的一批院校都在积极争取将艺术管理专业上报为国家教育部目录内的本科专业,相关工作已经展开。与此同时,不仅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相关高校正在进行相关努力,教育部艺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等机构和组织也都在着力推动这一举措。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院校,南京艺术学院和天津音乐学院也在积极推动此事。“可以说,将艺术管理申报为教育部目录内的本科专业是我们大家长期办学的必然结果。这是因为艺术管理教育在我国办学时间长、办学规模大、办学成果卓著。在诸多条件的支持和今年相关院校、政府部门、社会机构等的共同努力下,艺术管理专业申报教育部本科专业,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情况。” 作为着力推动此事的专家之一,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主席、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董峰介绍了目前艺术管理专业申报教育部目录内本科专业的相关情况,他指出,将艺术管理申报成为本科专业是相关学校艺术管理系为了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招生、培养工作的首要争取目标,也是对于社会上相关用人单位对于艺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满足。

“针对目前我国的艺术管理还没有纳入教育部专业目录的现状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有组织地申报并最终获批教育部目录外增设新专业。”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张蓓荔也首先强调了申报本科专业的迫切性。她提出,借此申报之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全国各院校艺术管理的办学质量,在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及教材建设等方面,一方面要强调学科基础的统一性(艺术学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要发挥各院校办学理念和教学资源的独特性,促进艺术管理专业的科学发展。

从专家们的一再强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将艺术管理专业申报成为教育部目录内的本科专业有着强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那么该如何理解其重要性呢?一般而言,我国大学的本科专业是根据教育部目录来进行设置的,但由于艺术管理在国内一开始的办学是以专业方向的形式在相关的本科专业中进行办学的,这就给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诸如学生就业适应性、教师学者课题申报成果评价等方面的许多不便和障碍。

董峰指出,学科与专业的合法身份本应包括行政化身份和学术化身份两个方面。行政化合法性主要是指需要依照教育部的相关要求按程序进行申报;而学术化合法性则主要指专业需要有良好的学术积累、规范的办学条件、成熟的办学资源等。“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将艺术管理申报为教育部本科办学目录下的专业,进一步完善艺术管理行政化和学术化身份,我认为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问:艺术管理学科呈现出哪些阶段性特点?

目前,中国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中,已有28所设有艺术管理专业方向。其中,9所音乐学院和7所综合类艺术学院全部设有此专业方向。全国则已有超过500所院校设立了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相关专业。除招收本科生外,不少硕士授权单位还在艺术学科下招收艺术管理相关方向硕士,如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上海大学已率先招收艺术管理博士学位研究生。

由此可见,艺术管理学科在我国经过10余年的理论探索和人才培养实践,正逐渐走向成型,张蓓荔总结了其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她认为,中国艺术管理学科在10余年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已基本形成了以艺术院校为主,综合性、文科类院校共同发展的一个很大的办学规模。初步构建了从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专业教育体系。搭建了学界、业界、官界共同对话的交流平台,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教学与学术系统。同时,形成了一支从事实践、教学以及研究的队伍,积累了一批学术成果,为学科、专业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为学科身份的合法化凝聚了共识。

在整体呈现以上特点的同时,由于我国艺术管理专业多是不同专业院系依据自身专业特色,结合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而建立教学体系,这样从开始就凸显了艺术管理专业的差异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第一,各个艺术院校的专业特点不同,形成各学院艺术管理专业方向的各自特点;第二,各个艺术院校的办学定位不同,形成艺术管理专业方向办学定位的差异;第三,各个艺术院校艺术管理专业方向办学的资源条件不同,造成师资队伍、学生生源的差距;第四,各个艺术院校艺术管理专业方向师资队伍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组成不同,造成培养方案不统一、标准不统一。

三问:艺术管理究竟应该“管什么”

“理什么”?

在差异化明显的前提下,艺术管理作为一个学科,该如何进行定位?究竟应该“管什么”“理什么”?在专业建设上如何从跨学科的架构中形塑艺术管理完整的教学体系?这些问题,正是业界人士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课题。

艺术管理专业是伴随艺术机构及艺术事务蓬勃发展而生成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本专业具有艺术学与管理学相互交叉融合的特点,属于艺术学理论类本科专业中的特设专业。艺术管理与艺术史论等本科专业共同构成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完整的学术框架。

对艺术管理专业定位的了解,要基于对其内涵的准确把握之上。尽管艺术管理具有不同的定义,但从本质上而言,艺术管理是对艺术机构及其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涉及艺术项目及企划与制作、艺术市场与营销、艺术筹资与赞助、艺术政策与法律,以及艺术法、艺术观众拓展、艺术品牌塑造等,是对艺术与社会外部因素互动关系的统筹与掌控。

艺术管理既然作为一个规范的专业,就必须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边界。明确的标准有助于对于一个专业是不是艺术管理专业、一个艺术管理专业是好还是不好的问题进行评估。董峰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标准则是艺术管理专业的内涵与品质,具体而言应该包括:第一,艺术管理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管理学等都为艺术管理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根基。故而艺术管理专业应该与其他专业有明确的区分,无论是哪种类型、层面的院校开办艺术管理专业,都应该开设诸如观众拓展、艺术筹资、艺术营销、艺术策划、项目运作、票房管理等专业基础性的课程。第二,艺术管理专业应注重实践性的教学品质,而非纯理论类的教学,好的艺术管理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三,艺术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基础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在保证艺管专业基础型之上,各个学校应该结合自身学校的办学特点、资源、优势等条件开设一批特色化、个性化的专业课程;兼顾不同院校的办学传统、办学优势、办学资源,从而体现出其特色化。如在音乐院校中注重对于剧院团、演艺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在美术院校中注重对于博物馆、拍卖行业技能的学习。

董峰强调,唯有在艺术管理专业中既注重一般性又强调特色性,才能在保证艺术管理专业边界的基础上兼顾各个学校的办学资源优势,树立起优秀的教学体系,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优秀人才,从而办好这个专业。

四问:如何避免不专业的“专业教育”乱象?

目前,国内有超过500家的艺术类院校、管理类院校、综合性大学开设了艺术管理类的相关专业,还有院校计划开设相关专业,可以说发展速度相当迅猛。一些学校培养的人才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不断完善自身,走向良性发展轨道的同时,另一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教学体系混乱、学生就业率低等,存在着很多不规范、不完善的行为。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文化和艺术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这种现象体现了社会对于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但不避讳地说,目前国内艺术管理专业办学存在一哄而上的情况和现象。“不少不具备相关办学资源、办学条件、办学经验等的国内院校也在纷纷开办艺术管理专业。这些学校的艺术管理专业由于缺乏学科核心课程、资深经验教师、丰富办学经验等问题而导致其艺术管理办的‘四不像’,成为了由各自学校各种专业组成的‘拼盘专业’。”董峰指出了当下艺术管理专业教育发展中呈现的乱象。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吴明娣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艺术设计专业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最开始有眼光看到其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学院,走到了前边的,这一批基本都发展比较好。但是后来大家都觉得好,一拥而上,一部分就烂大街了。近些年,开设艺术管理的院校大大增加,但学科建设是否完善,师资力量能否保证教学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也害怕艺术管理烂大街。”

对此一哄而上的现象,董峰认为,在专业建设上形塑艺术管理的教育品质至关重要。有些人认为,艺术管理专业既然是规范的本科专业,那么全国的开办院校就应该有大致相同的专业核心课程;但又有人提出,不同的院校应该有不同的个性化、特色化课程。对于这个问题,经过业界长时间的讨论、质疑和论辩,业界基本达成的共识是,要想办好艺术管理专业,就必须强调和重视基础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观点。用基础性课程将艺术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区分开来,表明其专业特质;用开放性教育赋予其各个院校的特色,打造个性化的特征。

五问:怎样招生更为合理?

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相关人才缺口逐步增大的背景下,加之艺术管理学科发展越来越成熟,办学质量高的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情况不错,越来越多的学生将艺术管理作为其报考的方向。招生工作应该怎样开展,生源情况又如何?

目前国内艺术管理专业的招生方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以南京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为代表的一批院校,以文化课成绩为招生录取的主要标准;另一种则是以文化成绩+专业成绩的综合指标作为标准进行招生录取,这种院校占比更多。两种招生方式录取的学生,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以专业分数为主要录取标准招收的学生生源,在艺术专业(如演唱、表演、美术)上具有特长和优势,一般来说,在性格上相对而言比较活泼、开朗、积极、热情,更加容易融入到艺术组织的管理工作当中去,扎根于艺术本体去理解和从事艺术管理工作,但是这部分学生在文化、英语等综合素质上又有所欠缺,从事深度艺术管理工作时往往难以胜任;以文化成绩为主要录取标准的学生生源,综合素质较高,在语言表达、理论功底上具有优势,却又由于自身对艺术知识缺乏、兴趣欠缺,而难以很好地融入到艺术管理学习的专业状态当中去。

那么,两种招生方式哪种更加合理、更加有利于艺术管理教育的开展?董峰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不能以偏概全,实际上,每种招生方式都有其合理性。两种生源各有优长,在学生进入学校后,教育者也需要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开展有效教学。

以美国为例,在美国有许多艺术类、商业类、管理类大学都在开办艺术管理类的专业,每一所大学都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来招收、培养学生:艺术类的大学往往注重于艺术管理工作中的制作、生产过程;商业类的大学关注艺术管理工作中的营销、企划层面;管理类的大学则重视艺术管理工作中的控制、监督方面。可以说,艺术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外延十分广阔的专业,每个学校都可以通过关注其中不同的部分和结构从而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无论对于文化课还是专业课课程的设立、开办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

六问:学习艺术管理应具备哪些素质?

在分析两种不同生源特点的同时,董峰特别强调了生源应该首先具有对于艺术、文化的热情和热爱。他认为,一个对于艺术没有热情的学生很难学习好艺术管理专业。教育者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其艺术兴趣的开发和培养,“对艺术感兴趣”就是学生需首要具备的素质。

其次,“会不会学习”至关重要。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必不可少,如何在课堂上从不同课程、不同教师中吸取知识并引发思考,如何在课外合理安排时间,如何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之间平衡精力……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答案并不相同,但对于艺术管理专业来说,“会不会学习”会直接影响教学结果。

再次,“艺术特长”助力学生专业学习。有相应的艺术特长更加容易让学生进入到艺术管理的状态中去,更加容易融入到艺术圈子中去,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关键。

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专家也给出了建议。

在课程中应开设艺术营销、推广、策划、筹资、赞助等一系列学科基础课程来确保专业教学的一般性,奠定艺术管理学生的基本气质和特征,从而和美术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的学生有所区分。

同时,在一般性的基础上,应该就学校的特点发扬其特色,使学生获得核心竞争力。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在艺术管理专业人才上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基本理论素养。这与南京艺术学院的办学传统与优势有关,学校不仅是在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艺术类院校,而且目前学校拥有艺术学门类下面5个一级学科的全部硕士、博士点授予权,重视学科建设、重视理论研究在全校形成了氛围。对于艺术管理专业,学校特别注重对于学生文笔写作、理论修养、听说读写等综合素质的相关培养。学校还非常注重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学校在指定阅读书目、开设论文写作课,以及选题、写作双导师指导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而天津音乐学院,更加注重的是基于项目实践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跨学科的专业基础、多样化的实践课程、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和产学研项目实践是学院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

跨学科的专业基础――跨越文、史、艺、法、经、管学科边界,突出艺术学与管理学、传播学的相互交融,提升艺术鉴赏能力的同时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对政策的理解把握能力,为项目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多样化的实践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分布于基础课程应用部分、专业主课实践实训项目、艺术实践、实习、毕业论文以及第二课堂六方面,形成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和创新型实践教学“四元结构”实践项目教学体系;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和传媒视听软硬件设备设施为支撑,学习和掌握最先进的专业装备技能技术,保障项目实践;产学研项目实践――产学研一体化,校内、校外联动互补,部分实践(训)项目模拟运行,部分项目则实战性地运营和管理,从而将教学与产业实际紧密结合,育人与项目研发同步进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和实践运作能力。张蓓荔指出,基于项目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学内容与产业实际紧密结合,学生也非常喜欢项目制的教学方式,对实操很感兴趣,直接培养了学生的项目实操能力,教学效益大大提升。

七问:从就业情况可以反观哪些问题?

近年,基于种种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凸显,艺术类院校也无可避免。在这种大环境下,作为较为新兴的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专业,艺术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其中的问题能给我们很多启示。

当今中国的艺术市场内涵丰富,十分庞大,艺术作品的成功与否不单单取决于作品本身的质量,也需要相关的艺术管理专业人士围绕其进行营销、包装等工作;这就催生了对于相关艺术管理专业工作者的巨大社会岗位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社会艺术文化体制的完善,各种不同的艺术文化性机构不断建立,也创造出了一批需求艺术管理工作者的相关岗位。专家一致认为,艺术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和机会非常广阔。

尽管如此,现实是对于大多数艺术管理毕业生而言,难以很好地胜任这些岗位。董峰将其原因归结为两个方面:其一当今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实用性期待过高,急功近利的期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就能掌握所有工作能力,而不注重对于学生的再培养;其二艺术管理教育中很多学校、教师缺乏对于学生根本能力的培养,重视技术层面、操作层面、立杆经验的知识层面上的教育,而忽视基础性的、认知上的、具有批判思考性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对于艺术管理这一综合性的、复杂的专业而言。如何在音乐、美术、影视等不同的艺术门类,营销、管理、推广等不同的工作部门之间转换角色,都需要艺术管理者丰富的、跨越性的知识背景和对新知识迅速地吸收掌握能力。如果不对这一现象加以重视和改变,就会造成学生知识面上的狭窄、学习能力上的缺乏。将学生的知识面越教育越单一、就业面越培养越狭窄,使学生缺乏持续的发展潜力和宽阔的就业适应性。“在南京艺术学院,我们认为凡是学生走出学校后3个月内可以学习掌握的操作性技能和知识,都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单独放在学生的本科在校阶段进行专门的课程学习。”董峰强调了人才培养中需要注意的这些问题。

八问:研究生培养该抓哪些关键点?

在欧美国家,艺术管理是一门主要开办在研究生层次的课程,其课程特点被认为更加适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近年来,艺术管理专业不仅本科教育不断壮大,研究生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在本科教育逐步成熟的前提下,更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让院校面临更多的难题。

对于艺术管理研究生教育的蓬勃发展,专家们自然感到十分欣喜,但他们谈论更多的,依旧是其中存在的问题。董峰指出,首先,部分开办艺术管理研究生教学的学校仍然沿用了本科阶段原有的教学体系,很难开设出针对研究生教学特点的主体性课程。其次,在生源上很多学生并不具备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对艺术的热情,这就造成了必须利用研究生教学阶段来补习本科阶段基础课程的问题。最后,从课程设置上缺乏对于学生调研、考查、见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部分学生的研究仍然停留在艺术管理学科的理论上、边缘上、上,南京艺术学院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董峰在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发现,许多学生的论文选题与写作,与其说是艺术管理,更不如说是美术学、音乐学、管理学的论文,缺少对于当下现实社会中涉及艺术机构经营、观众拓展开发、财务管理筹集等亟待解决问题的研究。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由于缺乏专业主体性,从而导致了研究生甚至不如本科生好就业的现状。

面对这些问题,吴明娣一再强调了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她认为,应该充分挖掘地缘优势资源,利用社会力量培养高层次实用型人才。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与多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了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培养采用了双导师制培养模式。2013年9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合作,共同培养艺术市场与管理的硕士生,聘请了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等机构的掌舵人为研究生导师。这些举措使研究生师资力量和培养水平显著增强。最重要的是,学生一方面可以跟随学院导师学习理论,加强学术研究能力,另一方面,跟随业界导师,可以直接进入操作层面,相当于毕业之前就已进入行业,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吴明娣强调,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合作培养研究生,就是要培养高学历的职业人才,毕业后直接进入拍卖公司、画廊等艺术机构,成为行家里手。社会需要更多的操作手,艺术管理培养的就是实用型人才。

九问:何为理想师资?

在办学模式、教学体系逐步成熟的前提下,师资成为人才培养的又一关键。艺术管理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师资力量几乎从零开始发展,多数专业教师是“半路出家”,转型而来,边学习边教学的情况屡见不鲜。但借助艺术学理论强有力的学术基础,以及自身的不断努力探索,10余年来,艺术管理专业师资已初步形成科学构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但距离理想的师资队伍,还依然存在距离,专家们分享了自身及各自院校的经验。

“我们的师资基本都是从美术史论衍生而来,我本人就是从工艺美术专业衍生来的。”吴明娣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在学院,她除了开设“工艺美术史”“陶瓷艺术史”外,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就是“当代艺术市场研究”。她坦言,是逼着自己走进艺术市场的,只有对它有感性认识,才能进一步开展研究。相关资料、教材、师资队伍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首都师范大学的情况,作为案例,可以说既广泛又典型。那么,理想的艺术管理专业师资应该具备哪些特质?董峰给予了解答:“我认为作为艺术管理的教师,第一,应该具有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专长,第二,应该具有艺术管理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第三,要有艺术管理的留学背景。一个教师能同时具有以上这三面特征,是成为一名优秀艺术管理教师的理想状态。”

然而现实情况是,能够同时拥有上述3项特征的教师是十分稀缺的。因此学院只能退而求其次,力争从教师团队的角度去接近目标,在教师团队的整体层面上能够尽量满足上述3个特征。

基于这种情况,开放性师资机制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聘请业内从业者、专家、海外人士等来学校开设课程、组织讲座、举行工作坊交流活动等,成为艺术管理师资力量补充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多所院校采取的方法。

十问:艺术管理该怎样“再出发”?

艺术管理专业从“摸着石头过河”,几乎从零出发,到现在学科体系得到不断完善、学术积累不断深厚,同时艺术管理的学科申报也在逐步推进。“如果我们将上世纪80年代的艺术管理教育称之为传统的艺术管理教育,将2000年左右的艺术管理教育称为现代意义上的艺术管理教育,那么当下的艺术管理教育则可以称之为一个‘再出发’的新阶段。”作为业界的资深专家,董峰在此背景下提出艺术管理教育进入了“再出发”的阶段的观点。吴明娣也认为,无论是自身学院,还是艺术管理整个专业,都应该进入总结、提升的阶段。应该从“摸石头过河”的初期阶段进入更加规范、自律、科学的办学阶段,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理论研究,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服务于国家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

在2011年,艺术学从文学之中脱离出来升级为学科门类,这就为艺术管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而10年在西方作为一个专业发展成熟的标志,体现了一个专业从无到有的转变,而国内艺术管理专业也在这一时期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路程。在这一过程中,艺术管理专业已经初步解决了办学规模、教学结构上的基本问题,在下面的时间内则需要解决学科的主体内涵和功能性问题。

董峰认为,艺术管理教育的“再出发”,首要方向和目标在于实现艺术管理的文化推动力功用。在当今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艺术管理的社会身份更加重要。从宏观层面分析,艺术管理为社会文化发展构建了文化生态,能够合理有效地构建政府、市场、群众在文化领域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社会文化资源、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从中观层面分析,艺术管理对于社会中众多的艺术行业、艺术市场的繁荣有序性发展也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从微观层面来说,艺术管理对于艺术领域中的一般生产者、消费者、中介机构有着领导作用。艺术管理应该发挥其文化推动力和社会功用,在政府、市场、艺术家、消费者之间建立沟通交流的桥梁,促进社会效益、商业利益和美学价值的统一。

张蓓荔也从4个方面分析了艺术管理专业“再出发”需要关注的重点。第一,艺术管理需要向艺术学汲取营养。艺术学理论成熟而规范,是艺术管理学最直接的理论基础,当然,管理学、传播学、文化政策学以及艺术社会学可以作为艺术管理的支撑学科。因此,在艺术学成为门类学科的格局下,在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下面分设包括艺术管理学在内的各二级学科及专业委员会,也是解决艺术管理学术组织的重要途径。

第二,艺术管理学需要在现实的艺术实践中深深扎根。艺术管理学理论、学术观点和研究应该来源于艺术生产与消费、推广与营销的实践数据,案例支撑。反过来,艺术管理学必须能够为解答艺术组织及其活动中有意义的现实问题提供思路、方法;对现实的艺术实践给予客观的反馈、评论和引导。

第三,艺术管理学需要涌现出不同的学术观点、不同的研究方法,甚至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更加开放地借鉴不同学科的方法,将艺术管理学置于不同学术领域、不同学科门类的相互交流、碰撞,将艺术与管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繁荣这门学科。其基点是需要尽快创建学术刊物、开通网络平台,进而建立起与艺术管理密切关联的数据库、案例库,以适应艺术管理未来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