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7 17:11:30
导语:在选型设计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论文类型:
不同的院系,不同的指导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有不同的指导方法,在计算机系,本科毕业论文通常以下面四种类型:
1.1完成一个不太大的实际项目或在某一个较大的项目中设计并完成一个模块(如应用软件、工具软件或自行设计的板卡、接口等等),然后以工程项目总结或科研报告、或已发表的论文的综合扩展等形式完成论文。
1.2对一个即将进行的项目的一部份进行系统分析(需求分析,平台选型,分块,设计部分模块的细化)。例如对一个大中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财务部分进行调研,分析和设计等,这类工作可以没有具体编程,但应得到有关方面的初步认可,有一定的工作量。例如打印后有30页以上的报告。
1.3对某一项计算机领域的先进技术或成熟软件进行分析、比较,进而能提出自己的评价和有针对性创见。例如XML目前是因特网上新涌现的标记语言,它较HTML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其中XML-QL是基于XML提出的一种新型查询语言,分析总结这一新型查询语言并探索它的实现途径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再如对自由软件数据库系统MySQL,分析总结其在Web应用上的特色,并能将有关技术用于自己研制的系统中。这类工作要注意把分析和实验相结合,不要只停留在消化上。消化是前提,吸收和转化才是工作的重点。
1.4对某一个计算机科学中的理论问题有一定见解,接近或达到了在杂志上发表的水平。例如,解决了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纠正了某杂志上理论的错误且提出解决修正方案,或自己提出有意义的模型,定义,且有定理、命题、或性能比较、分析、测试报告等。
一般而言,第四种较难,在若干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经验中,只有两位学生采用此形式写出了好的论文,据悉,这两位学生都顺利进入了博士生序列。
2.选题:
2.1有科研项目的老师通常愿意从项目中选取本科生能完成的模块,交给学生做,然后以第一种形式写成论文。教师熟悉项目,项目有实用背景,一般而言,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完成。但有些科研项目太难,或涉及保密内容,或本科生不容易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能会让已保送为研究生,或确定留校的学生作这类题目。
2.2学生自选题目,有些学生已联系好毕业后的工作单位,工作单位要求学生作某方面的项目,或已交给学生某方面的项目,经过指导教师认可,认为可作出合格的毕业论文,则可作这方面题目。这种方式下,学生积极性高,责任心较强,学以致用,一般论文的质量较好且成文后篇幅较大。
2.3教师根据社会需求,选择题目。例如,院系行政需要教学,科研和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有的教师指导几位学生分别作大学院系行政管理子系统,博士生硕士生学籍管理子系统等等,有可能开始作出的软件还不很完善,但有了雏形,经过修改后,一般是能够应用的。有的系统经过下一届本科生毕业实习的改进,就可以实用了。一些对路的、有用户的软件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产品
3.论文的组织安排:
依据上述的论文类型,由于各类工作特点的不同,在搜集整理论文的素材、组织安排论文的结构方面,应有所不同,做到有的放矢。
3.1系统实现型论文:重点收集整理系统体系结构,程序模块调用关系,数据结构,算法,实验或测试等内容,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
(1)引言或背景(概述题目背景,实现情况,自己开发的内容或模块)一般谈课题意义,综述已有成果,如”谁谁在文献某某中做了什么工作,谁谁在文献某某中有什么突出贡献“,用“但是”一转,分析存在问题,引出自己工作必要性、意义和价值、创新点和主要思想、方法和结果。然后用“本文组织如下: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作为这段结束。
(2)系统体系结构(强调系统的整体性,突出自己工作在整体中的位置)。(3)主要实现功能的描述(包括模块调用关系,数据结构,算法说明,依据内容多少此部分可安排两到三节)。
(4)实验或测试。
(5)总结。
3.2应用开发型论文:
重点收集整理应用项目的背景分析,需求分析,平台选型,分块,设计部分模块的细化,使用的开发工具的内容。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1)引言(重点描述应用项目背景,项目开发特色,工作难度等);
(2)项目分析设计(重点描述项目的整体框架,功能说明,开发工具简介等)(3)项目实现(重点描述数据库设计结果,代码开发原理和过程,实现中遇到和解决的主要问题,项目今后的维护和改进等,此部分可安排两到三节);
(4)总结。
3.3分析比较型论文:
重点收集整理有关的最新论文或软件,分析比较心得,实验数据等内容。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引言(重点描述分析对象的特点,分析比较工作的意义,主要结果等);分析对象的概括性描述,分析比较的主要结果(如果是技术分析,给出主要数据,如果是软件分析,给出代码分析结果,实验过程等);分析比较的评价和系统应用(可以给出基于分析比较的结果,提出某些设计实现方案,和进行一些实验工作;最后是结论。
3.4理论探索型论文:
重点收集整理问题的发现,解决问题所用到的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定理证明,算法设计和分析。
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
(1)引言(重点描述要解决的问题的来源,难度,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等);
(2)基本知识(解决问题涉及的基本定义,定理,及自己提出的概念等);
(3)推理结论(给出问题解决方案,包括定理证明,算法设计,复杂性分析等);
(4)结论。上述论文结构的安排和划分不是绝对,可依据各自工作的实际情况,采用某一种或某几种混合的方式指导自己论文的写作。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结构,一定要作到心中有数,贯穿一条逻辑线索切不可泛论成文或堆砌成文,时刻突出自己的工作内容。
4.论文格式及目录系统:
每个作者有自己的风格,格式不必强求一致,但科技论文不能象写小说剧本那样,一般不能用倒叙,插叙,不设悬念,不用意识流,多线索方式等。例如,可在下列格式基础上适当修改:科技论文目录体系一般不用中文的“一二三”,而用下列的编排方式题目扉页|___摘要(中英文,200-300字为限)|___正文目录1.前言(背景,动机,前人工作)|___1.1。。。。|(1)(a)(b)(c)|(2)(a)(b)(c)|___1.2。。。。2.项目框图及本工作在项目中的地位
3.项目特色(特殊功能,困难
4.方案选择(前人方案,现可选方案,为什么选这一方案)
5.实现技术数据结构程序片段:
6.特殊问题解决方法:
|__6.1问题1|__6.2问题2|__......
【关键字】蒸汽管道系统安装技巧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蒸汽管道系统的特点
现代热电厂的热能输送以蒸汽输送为主,蒸汽介质根据配备汽轮机类型及抽汽类型不同,分为高压(1.0Mpa 左右)蒸汽和低压(0.3Mpa左右)蒸汽。低压蒸汽主要针对于热电厂厂区或临近热用户用热需要,涉及供热范围较小。高压蒸汽则为热电厂主要对外供热介质,通过长输管线输送至热用户,作为一次侧供热介质。高压蒸汽的输送管道为螺旋焊缝钢管或者无缝钢管,以直埋或者架空形式进行敷设,以高品质岩棉或者离心玻璃棉进行保温。
蒸汽管道系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因蒸汽高温高压的特点,其引起的钢管热伸缩造成管道受力复杂,特别是转角及分支等薄弱位置,薄弱位置受力不平衡是造成蒸汽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二是蒸汽管道系统大部分为直埋敷设,安全隐患位置难以发现,出现泄漏时难以确定泄露位置,这就对蒸汽管道工程的质量管理提出较大的挑战。三是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的不规范行为,采用劣质材料,造成管道受力薄弱点增多,在投入使用后埋下安全隐患。
二、蒸汽管道安装
1、材料检验
蒸汽管道安装之前,要对其管材、管件内外表面进行检查,其质量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并且管材、管件都必须具有制造厂的材质质量证明书,同时所到蒸汽管材、管件都应及时向监检、建设单位或监理部门进行报验认可。
2、管道加工
蒸汽管安装时,其管子下料一般采用机械方法切割和氧乙炔火焰进行切割,其切口表面应平整、无裂纹、重皮、巴刺、凹凸、缩口、熔渣、氧化物、铁屑等,切口端面斜偏差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3mm。蒸汽管弯头采用模压弯头和煨弯两种方式,宜采用煨弯时,其弯曲半径一般应大于等于4Dw,其弯管质量应符合《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铜箔工程蒸汽管由于管径较大,采用氧乙炔火焰进行切割,其弯头采用模压弯头,弯头半径为4D。
3、管道焊接。管道坡口的加工宜用角向磨光机加工,对坡口的表面和所要焊接的部位要进行严格的清理,直至露出金属光泽。也可采用等离子弧、氧乙炔焰等热加工方法。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应去除坡1:3 表面的氧化皮、熔潭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焊接组对前应将坡口以及其内外侧表面不小于10mm 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且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管子或管件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应大于2mm。钢管在定位焊接时.应采用与根部焊道相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并由合格焊工施焊。定位焊缝的长度、厚度和间距时,应能保证焊缝在正式焊接过程中不致开裂。在焊接根部的焊道前,应对定位焊缝进行检查,当发现缺陷时应处理后方可施焊。
4、管道焊缝检验。对于蒸汽管道的安装焊缝,都必须进行外观检查,焊缝宽度的每边超过坡口边缘2mm 为宜,焊缝的焊脚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外形应平缓过度,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深度不得大于0.5mm。管道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后,应根据规范设计图纸进行射线探伤检查,当图纸无设计要求时,中、低压蒸汽管焊缝抽查比例为5%,且质量等级不得低于Ⅲ级,高压蒸汽管道焊缝进行100%的射线探伤检查,其质量等级不得低于Ⅱ级,检验不合格的焊缝应返修重焊,禁止补焊和修焊,返修时应制定返修方案。返修后的焊缝应进行探伤检验。由于铜箔工程的蒸汽管道设计无探伤要求,其设计压力为1.0Mpa,根据规范要求可以不进行探伤抽查。
5、蒸汽管支、吊架安装。蒸汽管支、吊架有固定支架和滑动支架两种形式,固定支、吊架安装必须根据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安装,并应在补偿器预拉伸之前固定。滑动支、吊架安装时,其滑动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歪斜和卡涩现象,其安装位置应从支承和面中心向位移反方向偏移,偏移量应为蒸汽管道热位移值的1/2。因此制作安装蒸汽管道的滑动支架前必须计算蒸汽管道的热位移值。
6、蒸汽管补偿装置及疏水装置安装。蒸汽管补偿装置主要有各种类型的补偿器。其安装前应根据蒸汽管道的热位移值进行预拉伸,预拉伸量应等于两固定支架间直管段热膨胀量的1/2。
三、蒸汽管道系统的安装技巧
1、要选择合适的管道
选型过大,会出现安装投资费用增加,热损失增加,形成
的冷凝水增加;选型过小,则蒸汽使用点压力下降,没有足够
的蒸汽量,容易产生水锤和冲蚀。蒸汽管道选型表见表1。
2、选择合理的减压系统
应考虑高压输送蒸汽。高压输送蒸汽的优点,蒸汽管道口径小,热损失少;建设蒸汽管道费用低,支持费用减少,人工费降低,管道的保温费用降低。通过减压在使用点可以获得更加干燥的蒸汽,锅炉运行在高压更容易达到最佳运行状态,运行效率高。而且锅炉的蓄热能力增加,容易处理负荷的变化,减少汽水共腾的可能性。
3、蒸汽的高压输送和低压使用
(1)蒸汽在高压下输送,可减小安装管道口径,及因管道散热引起的热量损失,提高蒸汽品质,降低安装费用。
(2)低压使用蒸汽可提供更多潜热能,获得更干燥的蒸汽,降低设备使用费用。
4、合理设置排空阀图3分支的合理设置
蒸汽在使用点应设置排空阀,如蒸汽中带气严重,会使传热器效率下降,降低汽体品质。
5、管道阀门需要保温所有管道阀门都应保温,保温管和未保温管热损失比较如表2。
6、支管的正确连接
(1)图3所示的连接方式尽管能减少制作费,但蒸汽中会含有冷凝水。
(2)图4所示的连接方式,能获得100%的蒸汽,且蒸汽质量较高。
7、主管末端的疏水与排空(见图5)
空气的绝热作用使蒸汽进入设备后热效率降低,所以主管末段应装有自动排空阀,将管道中多余的空气与冷凝水排掉。
六、分汽缸的正确布置(见图6)
分汽缸应有1:100的坡度,使冷凝水汇聚一端。低处有排放冷凝水开口,可拆掉法兰定期清理内部积垢。分汽缸下应使用热动力式疏水器,及时排放冷凝水。
【参考文献】
[1] 梁曦辉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概述[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2] 刘再尖 机电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初探[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6)
[3] 林雪华 浅谈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期刊论文]-商情2011(25)
[4] 黄定禄 如何协调好建筑安装工程中的施工问题[期刊论文]-广东建材2011,27(10)
关键词:PLC,起重机,控制系统,HMI,智能化
1.引言
桥式起重机是生产企业广泛应用的生产工具之一,传统的电气控制系统接线复杂,故障率高,难以维护。本文结合生产实际的,介绍一种采用SIMENS S7-200型PLC控制的起重机电控系统,其控制线路简单,安全可靠,智能化程度较高,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2 总体设计方案
一个完整的基于PLC控制的桥式起重机电气系统,主要由六大模块组成[1],分别为:1)配电保护模块2)主起升机构模块3)副起升机构模块4)大车运行机构模块5)小车运行机构模块6)PLC 控制模块。通过联动台上的主令控制器、按钮等手动控制装置,把信号传递给PLC的输入模块,CPU内的程序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再由输出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中间继电器、指示灯、报警器、显示装置等。中间继电器带动大的接触器,进一步控制起重机各机构电机的启动、停止及运行。免费论文。各种保护信号如限位开关、过流继电器、门开关、超载限制器等也将信号反馈到PLC的输入模块,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免费论文。系统总图见图1。
2.1 控制系统安全保护
(1)安全门开关联锁保护:在门开关没关的情况下,总接触器不能吸合,在总接触器吸合的情况下,打开门开关,总接触器断开。
(2)超载保护:当起重量达到额定起重量的95%时,开始报警,达到额定起重量的105%,报警并输出停止信号,此时,起升机构只能下降,不能上升。
(3)断相、相序保护:通过断相相序保护器来实现。
(4)各机构限位保护:包括主副起升、下降限位;大车左行、右行限位;小车前行、后行限位,到达限位时,切断对应方向电源,此时,该机构只能向相反方面运行。
(5)设置急停开关,在出现紧急事故的情况下,切断总电源。急停开关一般为红色蘑菇头非自复位型。
(6)设置零位保护,各机构控制器只有在零位的情况下,总接触器才能吸合,防止在停电后,主令没回零的情况,各机构自行运行,带来危险。
(7)设置热继电器,当电机通过的电流超过
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电机温度过热时,其相应的热继电器工作,断开主回路,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
(8)设置电铃或报警装置,在出现故障时,可进行报警。在起重机动作之前应该报警,必须在响铃后方可操作大车运行机构。
2.2输入输出信号设计
通过用户对桥机控制档位及安全的要求,需要以下控制信号:
主副钩起升、下降信号、2档、3档、4档,小车和大车的前、后、左、右方向信号及2档、3档、4档;主副起升限位、大小车限位;热继电器信号、超载信号、变频器故障信号;安全门开关,启动、停止、急停、照明、电铃、变频器复位信号;初步确定所有的手动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总共48个,对应的输出有31个。
3 PLC的内部逻辑运算原理与梯形图的绘制
3.1 PLC的扫描执行原理
可编程控制器与计算机一样,通过执行用户程序来实现控制任务。
PLC采用扫描工作方式,通过“采集输入量、执行程序、输出控制量”的循环扫描方式实现程序的运行[2],如图2所示。扫描就是从第1条指令开始,在无间断或跳转指令的情况之下,按照程序存储的地址号按顺序逐条执行指令,直到最后一条指令,然后再从头开始扫描,如此循环。
3.2 梯形图的绘制
PLC内部梯形图主要包括4大部分:安全保护部分、功能控制部分、故障输出部分和各控制机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控制系统的安全问题,多处均设置逻辑互锁,并且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尽量让梯形图简单明了,便于分析与修改。
4系统硬件选型与设计
4.1 PLC的选型
根据初步确定的I/O信号进行选择,包括输入输出信号的数量、性质、参数和特性要求,PLC选用SIMENSS7-200CN系列。CPU为 226CN,此CPU集成24输入/16输出共40个数字量I/O点,最大扩展至248路数字量I/O点或35路模拟量I/O点;26K字节程序和数据存空间;6个独立的30kHz高速计数器,2路独立的20kHz高速脉冲输出;有2个RS485通讯编程口,具有PPI通讯协议、MPI通讯协议和自由方式通讯能力;具有极高的可靠性,极丰富的指令集,具有众多功能指令,可以实现数据传送、比较、四则运算等操作。其中,功能指令CMP可以进行数据比较,MOV指令可以进行数据传送,SEGL指令可将数据寄存器存储的故障参数在数码管显示出来,SRMR指令可产生闪烁控制信号,用以输出声光报警信号。它的CPU模块、扩展模块的高度和深度相同,宽度不同。它们之间用扁平通讯线连接,紧密拼装后组成1个长方体,适合在机电一体化中使用。内置的24V DC电源,可做输入回路的电源和传感器的电源。扩展模块采用2个16入16出扩展模块。PLC外部接线图如图3所示。
4.2故障显示的选型与安装
在配置比较高的桥机中,可以设置1个随时监视系统工作情况的装置,以便操作人员能及时地了解起重机机的运行状态(各机构的限位情况及主要部件的工作状态),发现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能及时地做出正确处置[3]。免费论文。在本设计中,选用的装置为TP170A文本显示器。
TP170A人机界面,是1种先进的触摸式人机界面,可以与各类PLC(或带通讯口的智能控制器)配合使用,以文本或图形的形式监控、修改PLC内部寄存器或继电器的数值及状态,从而使操作人员能够自如的控制起重机。通过编辑软件WinCC flexible在计算机上操作画面,自由输入汉字以及PLC地址,使用串口通讯下载画面。可以有1000个故障消息,每个消息长度为70个字符;250个过程画面,每个画面的变量/域有20/20,图形的对象可以是位图,图标,背景图画,并且还有柱形统计表;用户专用权限多达32个;接口有三个可供自由先择:RS232、RS422、RS485;传送组态有串行、MPI、PROFIBUS DP[4]。
图3 PLC外部接线图
5 结论
在现有的用PLC控制替代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上,改进和完善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电路,不仅使起重机控制线路简化,安全性能更好,而且PLC能检测各个不正常工作现象并送往文本显示器进行显示,便于故障的发现与排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因而在现在的市场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 文 献
[1] 张质文, 起重机设计手册,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1.
[2] 张万忠,可编程控制器入门与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3] 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4] 西门子(中国)自动化驱动集团,深入浅出西门子S7-200 PLC,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交通安全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目前世界上许多交通研究工作者正致力于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方面的研究,然而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如何将交通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是各国交通领域工作者共同的话题,也是论文的主题。
本文将道路交通安全的概念应用到互通式立交方案分析中,结合榆林—陕蒙界高速公路小壕兔立交实例,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互通式立交的定位、间距、选型、匝道线形、匝道端部、标志标线、景观设计、照明设施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力求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车辆行驶安全性做出较全面的分析,尽可能达到降低立交范围内交通事故率,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目的,使高速公路转线设施的运营服务水平得到最好的发挥,最终提高整条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关键词
安全
匝道
互通式立交
高速公路
目
录
1、绪论 1
略……
2、高速公路立交前期规划安全分析 9
略……
3、匝道行车安全性分析 14
略……
4、附属设施安全性分析 36
略……
结论 47
致谢 48
主要参考文献 49
:40000多字
有中英文摘要、目录、大量图表、参考文献
400元
另有:开题报告表(1000字)
论文简本(1900字)
外文翻译(英文3700字,译后中文5200字)
【关键词】风电场 集电线路 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 U2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高度重视,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中最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清洁能源,具有蕴量巨大;可以再生;分布广泛;没有污染等优点。推进国内各地丰富的风资源的逐步开发利用,建设风能发电工程,符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需要。根据最新风能资源,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3亿.千瓦,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10亿千瓦。风电场工程除关键的风机布置外,较为重要的设计内容就是场内的输变虹程设计。不同于—般的电网送电线路工程,风电场集电线路工程(等同于送电线路)是将各台风电机组所发的电量由联络线路组接后分送至场内升压变电所低压侧,经集中升压后通过接入系统线路与电网并网。由于风电场为分散式新能源工程,风机设备投资远比—般的发电项目昂贵。为节约工程的造价.有必要对风电场内采用的集电线路方式及导线选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以提高风电场工程建设的合理性。
二、风电场集电线路的特点
风电场工程主体为分散于各处、相互之间保持一定间距的风电机组,由于一般风机发电机的出口端电压为690v,属低珏电源。为减少场内连接线路的线路损耗,经升压后,由场内的高压联络线路统一送至升压站,需建设的高压联络线路按风电场工程的定义称为场内集电线路。根据风电场的装机容量, 需确定风电场的主接线形式。根据风机特点,目前已更多地采用一机一变的单元接线,即在每台风机边设置一台满足风机单机容量输出的箱式变压器。同时,为提高整个风电场的安全、可靠运行, 以50MW风电场装机容量规模为例,3—4回左右的主接线方式较为适宜。在既有风机的控制保护同时,又有箱变的保护配置,能达到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要求,而且通过合杆等方式又能节约一定的集电线路工程量。风电场内的集电线路方式既可以采取架空线路方式,也可以采取电缆敷设方式。而根据电力市场的现状,一般电力电缆线路的投资远远高于架空线路,较之能达到倍数级的关系。除个别地区的风电场, 由于土地资源和环境等因素制约下场内只能采用直埋敷设电缆方式外,大部分的风电场由于地处偏远地区,人烟稀少,同时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前提下,较多的形式是场内集电线路采用架空线路方式。
三、集电线路方式的选择
风电场集电线路有3种形式,第1种是架空线方式,风电机组所发电能经箱式变电站升压后,通过电缆接至最近的架空线路杆塔;第2种是电缆连接方式,风电机组所发电能经箱式变电站升压后,通过电缆连接至相邻箱式变电站高压侧;第3种是架空与电缆混合方式。从节省投资方面考虑,风电场集电线路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架空线路,当风电场处于海滨、林区等环境保护或旅游区域时,可采用电缆线路或架空电缆混合线路。
四、电力电缆路径及敷设方式
风电场内的集电线路方式既可以采取架空线路方式,也可以采取电缆敷设方式。而根据电力市场的现状.—般电力电缆线路的投资远高于架空线路,较之能达到倍数级的关系。除个别地区的风电场,由于土地资源和环境等因素制约下场内只能采用直埋敷设电缆方式外,大部分的风电场由于地处偏远地区,人烟稀少。同时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前提下,较多的形式是场内集电线路采用架空线路方式,进入变电所艮—搬采用直埋电缆敷话玢试。对于采用架空方式的风电场集电线路,选用2种不同截面导线、10台左右风机串接的35kV输电方案,从技术、经济上分析后,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型方法。在提高风电场经济性的同时,又能方便风电场集电线路的施工,而且可以减少樾的备品备件的种类与数量。
风电场电缆敷设路径首先要避免电缆遭受机械外力、过热和腐蚀等危害,其次应尽量结合场内道路.在满足安全的条件下。保证电缆路径最短。风电场电缆敷设主要采用直埋方式。电缆敷设于非冻土地区时,电缆外皮至地面深度不得小于0.7 m,当位于行车道或耕地时。应加深至1 m以上;直埋电缆敷设于冻土地区时,为防止冻胀对电缆产生危害,宜将电缆敷设于冻土层以下.如无法埋深,可埋设在土壤排水性好的干燥冻土层或回填土中。风电场电缆敷设路径如遇到大块盘石等不宜开挖电缆沟地区,可采用明敷.主要采用电缆桥架方式;如遇到石油管线等交叉跨越困难地区,也可采用拉管方式敷设。该方式利用导向钻机和导向仪设计出轨道和钻孔,然后回拉扩孔,并将敷设套管拉入钻孔中,最后将电缆牵引至套管完成对电缆的敷设。
五、防雷接地
风电场内35 kV架空线路应全线架设避雷线,且逐基接地;10 kV架空线路一般只需电缆上杆杆塔接地。若处于多雷区时全线也需架设避雷线且逐基接地。
六、电缆终端
风电场集电线路的电缆终端主要包含1 kV电缆终端和35 kV电缆终端.其选型主要包括下面两个方面。
1、选择热缩型和冷缩型
冷缩电缆终端从密封性能、绝缘性能、电场处理和外观等方面都要优于热缩型.应该作为设计首选。但是风电机组的出口电压一般为690 V.而我们选用的是1 kV低压电缆,因此为节省工程造价,1 kV电缆终端采用热缩型就可到达设计要求,35 kV电缆终端一般则采用冷缩型。
2、选择户内型和户外型
按照正常理解,处于风电机组及箱体内的电缆终端属于户内,处于杆塔侧的电缆终端属于户外。其实这种观念并不完全正确,户内和户外型电缆终端的主要区别在于户外型比户内型多增加了伞群,伞群可有效防止污水流的形成.并可增大爬电距离,可有效地避免电缆终端的污闪和爬电的发生。处于风电机组和箱体内的电缆终端,虽然有外保护措施,但是其温度及湿度条件其实是达不到户内要求的,有些风电场的箱体内可能会发生凝露现象,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设计时应选用户外型电缆终端。
七、箱变至架空线的断口方案
此类选择的初衷是主要考虑箱变发生故障时如何与线路隔离,一般有下列3种方式:
1、装设跌落式熔断器,有短路保护和隔离电路的作用。但该方案可能由于风电场风大时,会造成动静触头接触不紧密而出现火花灼伤触头,这种方式用户褒贬不一,但也有用户一直使用至今的,关键是采购的设备质量如何。
2、装设隔离开关,主要起隔离电路的作用。该方案安装的方式较多,有侧装式和正装式,考虑到原杆塔的空间结构.原则上应按独立式设计,而且要加围栏,以保证人身安全。
3、没有明显断口,不加任何附属设备。其实这是最简单最可靠的作法,元件少、自然故障率低。如箱式变电站发生故障时.可采取备用箱变的做法,实践中很方便,特别是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送电,减少大风月期间的电能损失。
八、结束语
风能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中最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清洁能源,风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和调整电力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风能既是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目前技术成熟的、可作为产业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大规模发展风力发电是解决我国能源和电力短缺最现实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 汤道清.赵建维.张鹏远沿海风电场内集电线路设计浅析[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1(6)
[2]. 李萍.卢万里.LI Ping.LU Wan-li 海边滩涂风电场集电线路接线方式探讨[期刊论文]-广西电力2009,32(6)
[3]. 禹超 风电场集电线路设计[期刊论文]-硅谷2011(16)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0.前言
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分析表明,钢筋混凝土构件基本都是带裂缝工作的,对缝宽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的裂缝,对结构使用无大的危害,是允许其存在的。当混凝土裂缝的宽度超过规定的限值时,会影响建筑物和构件的适用性和耐久性,不仅有损外观形象,还会造成钢筋外露、腐蚀,减小建筑结构抵抗荷载的能力,降低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提出防治措施。
1.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成因分析
1.1荷载裂缝
此类裂缝是建筑物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过大而产生的,主要是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方法不正确,承载能力不够以及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造成的。裂缝出现的部位主要集中于受拉或受弯区域以及受震动严重的部位。
1.2温度裂缝
水泥水化是一个放热的化学反应过程,其间产生一定的水化热。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高,表面暴露在空气中,散热快,内部热量散发不出来,使混凝土内外截面产生温度梯度,特别是昼夜温差较大时,内外温度差别更大,内部混凝土热膨胀变形产生压力,外部混凝土冷缩变形产生拉力,由于此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当混凝土内部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混凝土便产生裂缝。这种裂缝一般会在混凝土浇筑后的3到5天产生,最初是很细的裂缝,随着时间的发展继续扩大,甚至会出现贯穿的情况。
1.3干缩裂缝
此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拌合物在浇捣完毕后,其内部的水份一部分泌出流失,一部分被水泥水化所用,还有一部分被蒸发,造成混凝土体积缩小。特别是在炎热或大风干燥的天气条件下,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加之混凝土本身的高水化热等原因造成混凝土产生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强度几乎为零,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力而导致开裂。从混凝土中蒸发和被吸收水分的速度越快,干燥裂缝越易产生。裂缝位置多在混凝土表面,形状不规则,长短不一,深度一般不超过50毫米。
2.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控制措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混凝土有裂缝是绝对的,没有裂缝是相对的,所以对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防治目标,就是将其对建筑物的危害程度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为此在实际工程中应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着手,共同预防和控制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产生。论文参考网。
2.1设计方面
2.1.1合理的建筑平面选型
建筑平面选型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简单。平面复杂的建筑物,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造成墙体及楼板开裂。合理增配构造钢筋提高抗裂能力,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适当增加附加筋,以增强其抗裂能力。设计人员应重视构造钢筋的配置,选择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要适宜。 从设计上说,构造钢筋很重要,结构设计经常忽略结构约束性质,从而产生构造性裂缝。所以,配筋不但要满足结构承载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混凝土正常使用的要求,合理增配构造钢筋有利于提高抗裂能力。
2.1.2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合理布置纵横墙,纵墙开洞尽可能小。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长高比越小,整体刚度越大,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越强。此外在基础设计方面可以采取调整基础的埋置深度、地基计算强度、垫层厚度等方法来控制地基的不均匀变形。
2.1.3合理设置变形缝
设置变形缝的位置和缝宽的选定要适当,构造要合理。可以把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合并设置。因为建筑物长期暴露在大气中,承受反复的骤冷骤热,干湿作用等,所以除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外,还应考虑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当结构体突变或者设置的伸缩缝间距偏大,超出规范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防开裂措施,如增大配筋率、通长配筋、设置后浇带、改善混凝土级配等。
2.1.4加大保护层厚度
适当加大保护层厚度,可以提高保护层的质量以及密实性,降低其渗透性,予以阻止或者延缓混凝土的碳化速度,提高劈裂强度。地下结构保护层厚,要加钢丝网;楼板要布设设备管线,也要适当增加楼板厚度。
2.1.5加设次梁减少裂缝
在现代设计中,现浇板的宽度越来越大,长度越来越长,而楼板的厚度却不能太大,如果在板下面的适当部位增加次梁,就可以增加板的刚度,减少板的挠曲变形,从而达到不出现危害性裂缝的目的。没有条件设置次梁时,可以在易裂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有效地防止裂缝的产生。论文参考网。
2.2施工方面
2.2.1注重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
混凝土中如果采用吸收率较大的骨料,干缩较大,骨料含泥量较多时,会增大混凝土的干缩性;骨料粒径较大,级配良好时,由于能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所以混凝土干缩率较小。
混凝土原料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如防水、防渗、防辐射等进行认真分析,选择最优方案。混凝土的水灰比应在满足强度要求及泵送工艺要求条件下尽可能降低。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不仅能替代部分水泥,而且粉煤灰颗粒呈球状,可起到作用能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可泵性,且可明显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为了满足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若只增加水泥用量,则会加剧混凝土干燥收缩,明显增大混凝土水化热,易引起开裂。因此,除了调整级配外,可掺入适量减水剂。
2.2.2强化混凝土浇捣工作的要求
混凝土的浇捣技术对混凝土密实度很重要,泵送流态混凝土同样需要振捣,大体积混凝土在浇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泌水,应及时排除,有利于提高质量和混凝土的抗裂性。浇捣时振动棒建议采用垂直振捣,行列式排列,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正确掌握振捣时间,避免过震或漏振,应提倡二次振捣、二次抹面技术,以排除泌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严禁混凝土散落在尚未浇筑的部位,以免形成潜在的冷缝或薄弱点。混凝土浇到面层时,表面应抹平压实,以排除泌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2.2.3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
保温养护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其目的主要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度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应力。一方面应尽可能减少入模温度,另一方面应采取保温养护,以减少内外温差。浇筑体的混凝土缓慢降温是重要环节,越慢越好,为混凝土创造充分应力松弛的条件,与此同时还要在养护中使混凝土保持良好的潮湿状态,这对增加混凝土强度和减少收缩是十分有利的。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可根据工程部位具体情况确定,应尽可能多养护一段时间。及时回填土是控制早期、中期开裂的有力措施。论文参考网。土是混凝土养护的最佳介质,施工经验表明,迟迟不回填图的暴露工程裂缝最多。
3.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在充分了解混凝土裂缝产生机理的基础上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加强质量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的将混凝土裂缝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从而保证建筑物达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设计要求,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雄.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治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侯学军.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6,05:94-95.
1 线路设计与基础工程
输电工程线路因为其跨度大,在线路设计时要考虑到地理问题、环境问题、交通问题以及人们居住的问题,因此在设计线路时,可以利用卫星图片等技术,综合全面的分析以上问题,才能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输电线路。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地理环境不好的地区要尽量避开,同时也要尽量避开一些重要地方,例如:军事重地、矿场、城市人群密集地等。尽量避开这些地方以减少对这些地方的影响。
②设计多回输电线路要注意与发电厂的规划一致。
③在选择路径的时候要注意控制杆塔之间的距离和高度差,防止因为两杆距离过远或者高度差别较大而引发电线下沉。
220 kV输电线路基础工程讲的是负责承载电线的杆塔埋在地下的部分,它的作用就是保证在受到外力时不发生变形或者倾倒,保证输电通畅。基础工程看似简单,但是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输电线路工程的质量,对输电安全稳定的影响巨大。所以,现场施工的质量需要严格监督与控制,并利用一些技术来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在基础工程实施之前,要对杆塔位置的周围岩石进行研究,具体分析出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岩石,对基础施工有着重要作用。一般岩石主要根据风化程度的不同分为四类:第一类,没有被风化或者是轻微风化的岩石,此类岩石较为坚固,难以用锤子砸开,打孔时回弹现象明显,而且打孔声音响亮无杂音,打孔产生的碎末为粉末状。这类岩石主要有花岗岩、玄武岩、密实坚固的石灰岩和大理岩等。第二类是轻度风化的岩石。第三类是中等程度风化的岩石。第四类则是风化程度较重的岩石。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南方的大都数地区岩石主要是石灰岩,也有部分花岗岩和大理岩等。因为岩石的种类不同,岩石基础的开挖方法也不同,但是不管什么方法开挖都需要保证岩石整体结构不能被破坏,施工过程中还要对打孔产生的粉末杂物等要及时清理干净。
不同岩石基础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这些方法主要有:嵌固式、斜柱嵌固式、岩石锚杆、现浇阶梯型。嵌固式这类方法比较适用于没有覆盖层或者覆盖层很薄的强风化岩石地基。它的特点是基坑全部挖掉,不需要在底板配筋,上拔稳定,抗拔承载能力很强,施工费用也较低。斜柱嵌固式的特点在于主柱坡度与塔腿主材坡度一致,塔腿的主材角钢可以直接插入混凝土里,这样基础底板受到基础水平力的影响就很小了。岩石锚杆方法比较适用于中等风化及以上的整体性未被破坏的硬质岩石。它主要利用岩石的强度,从而减少利用基础建设的材料。方法是利用在岩石中直接打孔,然后将锚杆插入,在着灌浆浇筑,使得锚杆和岩石粘结紧密,这个方法有一个注意点,就是需要逐层鉴定岩石的完整性。现浇阶梯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它使用于各类岩石地质。它的特点就是大面积开挖,利用混凝土和土的重量来抗拔,但是它耗材较多,而且对于一些易塌方或者地质叫软的地方,例如流砂区域就不可以,其自重太重,容易塌陷,在这些地方应该尽量少用该方法。这些方法的图示和特点如表1所示。
2 杆塔和架线工程
2.1 杆塔工程
杆塔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所担任的职责是输电工程的支点,输电线路由杆塔支撑起来,所以选择正确的杆塔型式和合理的杆塔施工方案不但可以节省工程的费用,更重要的是可以确保输电的正常进行。杆塔工程主要包含选型和杆塔施工这两面:
①选型。即为选择合适的杆塔型式。选型是杆塔设计里最重要的一步,选型的是否合适将直接决定杆塔后期使用的实用性。而杆塔根据它的受力可以分为耐张型和悬垂型这两种。耐张型杆塔里又可以分为直线型、终端型和转角型三种。悬垂型则比耐张型少一个终端型。根据电力回路数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单回、双回和多回。电力线路采用单回的可以水平、垂直或者三角排列。双回合多回的则可以采用垂直排列。在选择排列方式的同时也要把杆塔高度和两个杆塔之间的距离这两方面因素考虑进去,同时结合杆塔安装地点区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杆塔,不但可以确保电力运行稳定,还可以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
②杆塔施工。首先杆塔的材料必须是经过实际考察后选取的,要选择质量优秀的材料,确保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在便于交通运输的区域应尽量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杆或者钢筋混凝土杆。220 kV杆塔在架设过程中要考虑到地面以上的高度和埋入地下的高度,在施工条件受到约束或者运输不方便的区域,就应该架设铁塔。架设时不但要考虑到两个杆塔之间的水平拉力也要考虑到输电电线自身重力,防止下层和横向拉断等情况。
2.2 架线工程
220 kV输电线路架线工程施工包括架线前的前续工作、放线导地线连接、弛度的观测、紧线以及附件的安装。前续工作的内容包括选择施工方式,确定电力传输导线和导线的长度以及避雷线的选择等,这些内容都是施工的基础,首先[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要符合施工的设计要求,还需要尽可能的满足稳定、安全和经济实用等要求。放线的工作首先要检查好导线的完好状况,确保导线的完整度,其次导线连接之前还需要检查线头扭绞的方向是否一致,这些操作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来进行操作。在放线完成之后,需要对杆塔受力方向进行一些调整,需要对对杆塔受力方向的相反方向施加一定的拉力,防止杆塔在长期受力情况下出现变形或倾倒的情况。
在这些工作完成之后,还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检修施工,主要是为了在输电线路运行之前消除那些在施工时存在的隐患和缺陷,提高设备完好度,降低故障发生几率,保证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在输电线路运行之后,维护人员要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并且做好记录,对发生的故障要进行及时处理和维修,检修人员维修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规则,通电后的杆塔检修人员禁止在导线安全范围内进行操作。
3 结 语
在我国大发展的大环境下,电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220 kV输电线路作为输电系统里的中流砥柱,它的运行是否安全稳定将直接影响电力资源的传输与分配,所以我们在施工时不但要对各项材料和施工过程精益求精,还需要对施工之后的维护保养进行不断提高和完善,优化线路设计,对每次改进和创新都做好记录做好总结,深入学习,不断创新和提高,才能满足现阶段日益增加的电力资源需求,才能推动电力事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1.实习性质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校内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实习、实验、课程设计以后的一次综合性生产技能锻炼实习。
2.实习目的和任务
(1) 综合、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全部知识,特别是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课程实践,通过参加实际工作,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 毕业实习要为毕业设计(论文)做准备、打基础。因此,根据现场情况,充分收集与毕业设计有关的全部资料和信息(包括文字、图纸、图表、数据等),为毕业设计(论文)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了解本专业的工作环境,熟悉本专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向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虚心学习,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的主要方式
为完成上述实习任务,为了使学生毕业之后能迅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战场的需求,毕业实习的方式包括:现场生产实习、承担生产任务实习、参与老师科研项目所进行的综合实习等形式。此外,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及时收集和整理现场资料。
1.到签约单位或工作性质对口的用人单位实习鼓励学生到签约或工作性质对口的用人单位实习,这们既有利于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业务,也有利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全面考察。
2.参加现场生产实习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组织学生参加现场的生产实习,或实际参加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或其中一子项,由现场实际条件确定)。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工程任务、完成工程的方法及过程,本专业的发展概况、科学管理的方法、目前现状以及作为一个工程项目其完整的工作流程。
了解所在项目组的内容、人员配备及分工、组织和管理、采用的技术标准、设备的配备和选型、工作方法、工作手段等。充分掌握工程项目的工作流程与管理方法等。
3.承担生产任务实习
为了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为了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可对毕业实习进行了大胆革新,通过承担生产任务和横向技术服务完成毕业实习工作。
让学生直接从事生产任务实习,真刀真枪的干,充分掌握生产项目的全部流程与管理方法,以及本项目组的具体任务、人员配备及分工、组织和管理、采用的技术标准、仪器的配备和选型、工作方法、工作手段等。
4.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等形式所进行的综合实习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指导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的资料收集、项目研究等工作,通过参与科研活动,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有关科研的科研信息和基本研究方向,锻炼学生科研的综合能力。
三:实习报告编写
毕业实习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提交一份毕业实习报告,作为评定学生毕业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实习报告的编写,应根据自己的毕业实习内容确定,一般要求报告字数不低于3000字,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毕业实习的单位、任务简介,其中包括实习地点、单位、实习项目、时间安排等内容;
2.毕业实习的主要工作总结,其中包括实习的主要工作内容、技术设计成果及技术总结等内容;
3.存在问题和建议,其中包括毕业实习中的经验与教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意见和建议等内容。
4. 完成实习报告后,要求填写好一份《毕业实习自我鉴定表》。在外单位实习的同学,鉴定表须经实习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四、毕业实习成绩考核
(一)成绩考核
实习结束后,由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实习纪律、实习态度、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现场组织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按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评分依据是:
1.平时成绩
包括实习态度;实习遵守纪律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等。
2.实习考核成绩
包括对实习任务的理解、实习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相关问题的处理能力、资料收集情况等。
3.实习报告成绩
包括报告的正确性,相关知识的广度、深度、概括性,文字表达能力等。
(二)实习成绩考核中应注意的问题
1.实习报告文字潦草,发现错别字而不予纠正者,评定成绩时不得给“优”、“良”成绩。
2.发现照抄同学的同类报告者,应给“不及格”成绩。
3.实习不认真,违反各项规定,无组织无纪律者,应给“不及格”成绩。
4.无论何种原因,未经允许而擅自离开实习地点达半天时间以上者,应给“不及格”成绩。
5.不论何种原因,凡超过一周时间未进行实习者,一律不给评定实习成绩,按“缺毕业实习”对待。
6.对于“实习不及格”和“缺毕业实习者”,按学校学籍管理办法规定处理
五、实习报告提交及成绩上报
【论文关键词】船舶电力系统;电源装置;设计
0 引言
电源是船舶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电装置的选择是合理的,它直接影响到船舶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因此,在进行船舶电站装置的设计时,要全面、认真、谨慎。在电源装置设计过程中,首先要通过电力负荷的计算确定船舶在各个工况下电力负载所需总功率,然后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电站的总功率以及发电机组的台数和单机功率。
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对船舶电力负荷进行计算,不同的船舶,运行工况的划分也不完全一样,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运行工况,但是必须要计算决定船舶电站总容量的最大运行工况和确定最小台发电机功率的最小运行工况。
1 电力负荷统计
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三类负荷法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三类负荷法把全船电力负荷按使用时间长短分三类,并参考实际情况后进行计算。因为充分的数据,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电气设备的负荷系数,因此,三类负荷法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1.4 发电机组容量和台数的选择
在船舶设计阶段,对于全船所使用的设备型号和数量等不是很清楚,一般根据主机容量或船舶吨位来估算船舶电站的总容量。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和机组数量应根据负荷计算结果来确定。
1.5 电站容量
通过负荷计算,可以得到船舶在各种运行状态下需要发电机供给的总功率。在决定电站的总发电量时,还要考虑到船舶的安全航行、维护保养、短时出现的峰值负荷、今后可能增加设备等情况,因此,要把通过负荷计算得到的PΣ适当放大,求得电站所提供的功率P,即:P =(1.2~1.5)PΣ 。
根据船舶的运行情况,在1.2~1.5的区间内选取合适的数值。对于以后有可能改装的船舶,选取的数值要相对大一些。
2 发电机组容量和台数选择原则
电站的总容量应作为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和数量的主要依据,通常由以下原则确定:
1)每台发电机的最大负荷为75%至90%的额定负载,网络暴力论文并保留一定的储备能力。
2)选定了船舶发电机组的数量及容量,即使是任何一组停止工作,仍可以确保船舶推进系统的重要设备的正常运作,以及船舶的安全。
3)在发电机的并联运行中,应使用同类型的发电机组,以确保发电机组并联运行时稳定运行。
4)使用的发电机台数要适当,一般为2~4台。
5)在船舶上设置应急电站以满足紧急情况的需要。
根据以上原则,通常民用船舶电站设置2~4台型号相同、容量相同的主发电机组。表1为500t运输船电站发电机组的选择结果。
在确定了电站基本参数及发电机组容量和台数之后,就需要对发电机组进行选型。表2为500t运输船电站选用的发电机组组成。
该500t运输船电站选用的发电机,由德州奥力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检验合格认可。型号:T2H2XV-90-4,额定容量为90KW,额定电压为400V,额定频率为50Hz;额定转速为1500r/min;功率因数为0.8(滞后);电枢绕组为带有中性点引出线的星形联结;工作方式为连续(S1)。
3 结语
本文主要对船舶电力系统中的供电装置进行设计。首先对船舶的运行工况及用电负荷的分类做了简单的介绍,其次说明了三类负荷法进行电力负荷计算的步骤和流程,最后在阐述了船舶电源装置选择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了发电机组台数和功率的选择,以及对发电机进行选型等。
【参考文献】
[1]王思征.82000DWT散装货船电力系统设计及仿真[D].河北:燕山大学,2013.
[2]陈胜.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科技资讯,2010(06):126.
[3]庄福余.船舶供电技术[M].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6:62-64.
[4]Yu Q L.Shipboard Power Systems Research Activitiesat 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J]. IEEE Electric Ship Technologies Symposium, 2007: 390-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