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9 16:37:49
导语:在公路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1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
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内容之一,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促进了成本管理的科学化发展与应用。而在现实中,大多数企业往往都是关于施工项目的规章制度较为完善,但关于成本管理的规章制度有的企业没有、有的企业不完善。一方面由于成本管理制度不明确,所以成本管理责任分工也不清晰,导致企业出现成本管理问题,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推脱责任;另一方面,不利于调动施工人员成本管理积极性,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2]。
1.2忽略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我国经济、政治、外交等形势的不断变化,科学技术与产品的不断创新,有效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机会与挑战,公路建设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往往只注重公路施工项目的获得,忽略对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地位的提高。
1.3缺乏科学、高效的成本管理模式
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高效的成本管理模式。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企业并没有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高效的成本管理方式,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成本管理模式,导致企业对公路施工项目不能进行有效的成本预测与分析[3]。
1.4企业成本竞争意识较差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增加了,成本作为企业市场竞争的主要途径,企业想要获得竞争优势,一方面要掌握市场的变化情况;另一方面,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公路施工企业成本竞争意识较差,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与发展。
1.5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全面认识与控制
在现实中,一些公路施工企业受到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仍采用落后的成本管理模式,缺乏对成本管理的全面认识与控制。成本管理贯穿于公路施工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工程的招投标、施工前期的准备、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过程、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各个方面,在施工过程的每一环节中,都有大量的人力与资金的耗费。因此,由于对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全面的认识与控制,将直接影响到公路施工项目的质量与进度[4]。
二、提高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
1)构建一个完善、高效的成本管理机构。企业想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成本管理机构,为成本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有效保障。构建一个完善、高效的成本管理机构是企业实现成本管理的主要途径,明确成本管理的分工责任、职务等内容。换句话说,成本管理机构的建立的主要目的是明确责任与工作内容的分工。成本管理机构主要分为三个方面:a.项目的管理层,也是项目的决策层,是成本管理的核心,掌控着整个施工项目的资金分配权;b.项目的基层管理,主要是由技术方面、施工管理者以及生产管理者组成,包括项目工程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财务人员,一方面是对项目管理层的决策进行实施;另一方面,是对现场施工作业层人员的控制与管理;c.现场施工作业层,也是项目的最低层,主要执行项目的实际施工操作,并达到项目管理层的要求[5]。
2)构建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构建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有效规范项目工程各个环节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对于一个较大的公路工程项目来说,为了有效确保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就必须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规范作业人员的施工标准与操作行为。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要明确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明确成本管理的操作标准与行为规范;b.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c.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与岗位职责;d.规范化工作流程;e.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与奖罚制度,提高工作人员成本管理自觉意识,有利于企业对整个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2.2应用作业成本计算法
1)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优势。所谓作业成本计算法就是以实际项目作业为研究对象,将作业过程中,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耗费量看成一个整体,计算出项目整个施工过程中所有成本耗费量。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应用作业成本计算法主要有以下优势:a.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理念,贯穿于整个项目中,有利于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化发展,进而有利于企业的管理与控制;b.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的变化与实际作业情况而变动,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企业施工成本。
2)作业成本计算法实施步骤。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实施主要步骤如下:a.根据公路施工项目,设定作业中心机构,并计算出作业量;b.制定作业成本控制标准,有效降低公路施工项目成本消耗量;c.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计算实际作业量;d.对计算作业量与实际作业量的不同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作业量不同的原因;e.根据d.分析的结果,构建作业成本动态发展目标[6]。
三、结语
公路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三大任务,一是保证物资供应;二是保证物资质量;三是降低材料费成本。保证物资供应是公路工程正常施工的前提;保证物资质量是创建优质工程和合格工程的根本保障;降低材料费成本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只有做好了三项任务,才算是做好了物资管理。
1.保证物资供应是公路施工物资管理的首要任务。现代公路施工,要保证公路建设的正常运行,必须具有一支高素质的物资队伍和强有力的物资供应保证。保证物资供应是对物资人员的基本要求,是正常施工的前提。物资供应的整个过程包括市场调查、编制计划、询价、采购、运输、验收、保管、发放等各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如果施工物资品种规格不齐或不配套,或者施工物资不能按时到货,将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进度,所以,现代公路施工必须保证物资及时供应。
2.保证物资质量是公路施工物资管理的重要问题。对于公路施工企业来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保证物资质量是创建优质工程和合格工程的根本保障,更是物资人员不可掉以轻心的重要职责。工程所用的物资专业技术性强、品种多,同一品种的物资材料在价格、质量上相差很大,稍不留意就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给企业信誉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物资人员的主要责任就是要控制主要材料的质量,施工企业物资供应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保证所进物资质量符合要求。企业要依靠产品标准来建立产品的质量防线,施工企业要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要按采购的标准要求筛选合格供应商;采购人员对产品标准要有一定的了解,所提供的产品必须符合具体的产品标准,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予采购。对于质量管理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路施工的质量。
3.降低材料费成本是公路施工物资管理成本控制的重点。施工企业只有保证了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材料费成本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关键。工程材料费占整个工程成本的一半以上。对施工企业来说,要学会科学合理的控制物资的供料价格和使用数量,但是这要建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所以,公路施工企业对材料成本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公路施工企业物资管理职能近年来随着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体制不断的发生变化
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根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路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职能必须适应现代公路施工要求,满足公路建设需要。就必须建章立制强管理,加大公路施工物资管理的力度,加强物资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公路施工物资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1.建立健全物资管理机构。健全公路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机构对做好公路施工物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要切实重视物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企业、项目部、施工队三级物资管理机构,首要的问题是组织建设问题。要充分利用网络管理效益,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要结合其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制订策略,认真组织,严格实施。
2.完善各项物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物资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要让原来的管理制度适应整个市场环境的需要。因此,要对采购、物资计划、信息收集、收发料计量、仓库保管、业务核算、物资统计等制度进行修订并完善。让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以便使物资管理有条不紊不断地向前发展。
3.加强物资管理人员的职能。加强物资管理人员的职能对管好公路施工物资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充分发挥管理人员职能作用。建立完善系统的管理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要求认真履行物资部门的职责,对造成经济损失或者管理不善的情况要进行处罚,对于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要实施奖励,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一方面,还要大力推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科学的运用物资在公路建设中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的使用效能。对于石料沥青等的运输情况,要加大管理力度,争取降低成本,保证公路施工顺利进行。
4.强化物资管理人员培训。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施工物资的广泛运用和高投入,物资的品种、性能都在不断的发展。所以,要对物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养,找到专业的老师,举办物资管理人员培训班,使物资管理人员得队伍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成为一支懂技术,懂管理,懂业务的综合型人才。使物资管理迈入专业化的队伍,重新上一个新台阶。
三、推进物资管理现代化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对公路施工企业在物资管理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推进物资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的进程,提升物资管理理念,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手段和方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和深远的影响。
1.淘汰传统物资管理模式。因为公路施工的特点不同于别的行业,导致公路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现代化程度比较低,大都依靠手工操作完成。对于信息的获取和传递速度都比较慢,导致企业不能及时掌握各项目的物资管理情况。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2.利用计算机参与物资管理。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实现利用计算机参与物资管理,通过网络化来实现对市场价格、厂家资料、当地的采购价格等信息进行资源共享和交流。形成一个集采购、供需、商情、价格等融为一体的网络体系。形成完整的信息渠道、及时了解市场行情以及施工方面的一些信息。可以适当的根据施工企业的情况开发适合企业情况的管理软件,实现网上对分布各地的项目部的物资采购价格、采购渠道、等一系列的费用进行协调,做到对动态及时了解和更新。
现阶段,在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解决。其问题主要在于:首先,从管理层的角度上来看,监督权不够明确,管理主体三方的关系处理不好,实施的是多头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模式使得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效果不佳,容易产生管理上的矛盾,而且管理者对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并不是很了解,难以实现有效的统一,出现问题的时候也无人承担责任。其次,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公路经营企业的内部体制并不够完整,缺乏企业凝聚力,而且在编制财务核算等内容的时候,并未按照实际情况来制定。而且公路经营企业并未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来执行工作;最后,将这两个部分结合来看,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经营企业之间的矛盾较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交通主管部门是管理者,而公路经营企业则是被管理的一方,却难以服从于管理者,也正是如此导致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不高。
二、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管利弊
(一)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管的有效作用
在公路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高质量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管工作,能够清楚地认识政府和企业的之间的关系。利用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能够将政府和企业的职能分开,协调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以为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提供重要的保障。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是出资人,而公路经营企业则是被出资人,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利用法律来约束和规范,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干预公路经营企业的现象。第二,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督工作的开展,备受人们的关注,能够增强人们的信心。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活动,可有效的改善当下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
(二)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督的不利之处
虽然发挥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监督作用,能够带来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监督工作中却并未能得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此监督工作的开展缺乏法律的保障,不具备科学的依据。在开展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督工作的时候,影响了公路经营企业的工作,削弱了交通主管部门对其的管理,而且在此过程中主要以盈利为主,反而忽视了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社会效益。
三、构建新型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一)明确公路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确定正确的方向
在构建新型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时候,应当明确公路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十分重要,有效的管理能够促进整个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有利于带动我国经济的增长,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制定公路国有资产管理目标时候,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我国公路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为基础,结合我国公路国有资产自身的特点,来确定其目标。新型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目标应当包含以下几点:首先,所制定的管理体制要能够保障公路国有资产的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性,突显出公路国有资产管理的公益性;其次,要确保公路国有资产具有安全性,所实施的管理体制要能够保证公路质量不受损害;最后,所制定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能够促进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提高,促进公路国有资产效益的提高,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除此之外,还应当确定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方向。第一,要明确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主体者,要将国有资产的管理权和使用权相统一,以提高地方政府的工作积极性,协调地方政府和中央的关系;第二,要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出资范围;第三,寻求最佳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方法,有效整合公路资源,严格按照相关立法来执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二)把握公路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关键之处
在构建新型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时候,应当把握其关键之处。首先,一定要有一个出资人代表,将此工作落实到位,以保障出资人代表的权利,促使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更加便捷,从而提高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其次,要完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实施两级出资政策。两级出资制度中涉及到了三个主体,一个是交通主管部门,一个是公路经营企业,最后一个则是公路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企业。严格贯彻两级出资制度,有利于协调三方的出资关系,分配各自的职责和权利,能够避免行政干预,保障各方的权益。
(三)创新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为了保障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科学性,应当突破传统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以适应新时期下的要求,从而提高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效率。在新的管理模式中,应当分配好各个主体的职能。可以实施具有层次性的职能管理工作。在第一层次中,主要是由交通主管部门来进行管理,将其作为公路国有资产出资人,并且用法律的形式来明文规定。第二层次的管理则是由公路国有资产经营机构来执行,其贯穿于整个国有资产经营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负责优化公路国有资产结构,促进公路行业的稳定发展。第三层次则是公路经营企业,其主要是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来实施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企业内部制度,并且根据公路企业经营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应用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做好财务核算工作。
四、结束语
1.1单纯以路面为中心的养护理念
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面的平整度,所以在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理念中比较注重于路面的养护。高速公路的建设标准较高,因为在长时间的运行中,需要承受车辆所带来的荷载,所以道路要有很高的抗压性,抗裂性,在各项性能指标方面都要达到要求,在日常使用中要加强养护管理。但是现有的高速公路养护理念中,只重视对路面的养护,这种养护防方式不仅不科学,同时还存在很多的弊端。因为路面所承受的荷载还需要传递到路基,整个道路都需要很高的性能。只是针对路面进行的养护,只能是提升局部的使用质量,无法延长整个道路的使用寿命。以路面为中心的养护质量不高,短期内还需要重新养护,费用较高,造成较大的浪费。所以要提升养护理念,加强日常的养护工作,减少维修的工作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从全局的角度统筹考虑问题。
1.2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高速公路的运行管理中,一线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且综合素质不高,服务水平低,对于运营企业来讲具有较大的压力。在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不多,管理部门的规模不大,对现有的线路养护力度不大,不够全面,致使公路养护水平低,服务能力不足,质量难以提升。
1.3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观念
近年来,高速公路管理机构行政管理职能与经营服务职能分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实行业监管和企业化运营已成为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在改革尚未到位的情况下,由于高速公路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行业监管能力薄弱,加上运营企业的自身管理能力有限等诸多原因,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经营与服务行为很不规范。
2加强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及服务管理理念的相关对策
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就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才是关键所在。相信只要高速公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那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及各方面都有质的飞跃。
2.1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之间还是有较大的差别的,不仅需要交通巡逻检查,而且还要做到全天候检查巡逻,从而进行强化路面秩序管理,这就加大了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难度。使管理工作过程中具体地执行与应用这些法规政策时,出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2.2全面提高高速公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高速公路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高速公路服务质量的提高,必然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首先,应聘请专业人员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与业务素质,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形成学习业务的良好风气,提高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其次,在高速公路的服务部门应采取交流轮岗的方式,以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对各项工作的适应性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经验。另外,还应面对社会引进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管理人才,以发挥他们的理论与经验优势,提升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
2.3三是要强化高速公路路产路权保护
保障高速公路完好畅通是路政管理的重要职责。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加强对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的管理,严肃查处损坏、侵占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危及公路安全的各种违法行为。尤其是要与公安部门加强配合,加大对超限超载车辆行驶高速公路的治理力度,防止出现高速公路一边建设一边毁坏的现象。
2.4提升高速公路行业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些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同时也是高速公路管理行业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1)科学发展观将改造传统管理理念,逐步摒弃与时展要求不一致的各种观念,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长期引领并创新高速公路行业发展理念,给高速公路管理行业管养、服务理念带来全面的提升。(2)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三个服务”:预防性养护、精细化养护、及时性养护、人性化服务、管养均衡化等高速公路管养新理念和新思路应运而生,为解决当前高速公路在经营管养中的矛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向,指引着高速公路行业健康和谐发展。
2.5提高服务质量与收益的性价比
加强高速公路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可以有效的提升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所以要在这两个方面不断的探索研究,改进管理方法,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驾驶员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对于服务区可以增加功能,改善原有的服务设施,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改进,提高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将服务区承包给综合实力强、服务水平高的公司经营,并且对承包商的经营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完善各项功能,提高质量。另外,除了引导承包商的服务水平,还要监督经营单位的合法经营,避免出售假冒伪劣产品,避免服务欺诈现象产生,并明示服务价格表,不脱离市场价格标准,并设立意见箱、公开监督举报电话等,广泛汲取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加强社会监督。
3结束语
1.1设计质量控制
设计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总体质量的优劣,因此做好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在设计过程中,若出现重大变更,则要严格按照设计变更报批手续、规定程序办理;非重大变更由设计、施工、监理三方现场会审处理,或由设计单位授权监理工程师审理。对设计中存在不详、易误解的问题时,监理工程师要给予书面解释或作补充规定。
1.2混凝土质量管理
混凝土是几乎所有建设工程项目所通用的基本材料,公路工程自然也不例外。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对施工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包括其来源、性能、质量等。如水泥比例含量、水泥等级、水热化程度、砂石性能等,都需要加以控制与管理。然后,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规范要求,科学制定混凝土配合比,将施工现场的水泥、砂石、水等按比例进行调配。
1.3施工质量控制
作为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公路施工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首先,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从各施工阶段着手控制。通过定期对各施工环节进行检查评比,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进行交流,并以书面形式发给施工单位,提高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不必要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其次,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对于影响施工质量的要害问题要引起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最后,对于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要制定好紧急预案,避免事态扩大引发事故。
1.4提高检验判断准确性
检验工作也是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检验是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因检验人员工作疏忽或检测仪具精度不够等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情况常有发生,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杜绝这类情况的出现,就需要一批素质高、专业过硬的检验队伍,对仪具进行定期校正和检验,从而提高工程质量。质量控制模型如图1所示:图1质量控制模型
2、公路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2.1裂缝
裂缝是公路施工中最为常见的病害,裂缝的出现,势必会降低混凝土强度,使路面承载力大大减弱,不仅会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长此以往更是可能导致恶性质量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给施工单位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那么,导致混凝土公路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概括表现为以下几点:(1)温度变化所导致的。公路施工过程中,受外界因素或混凝土自身因素影响,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变化,因热胀冷缩导致干裂裂缝的出现。(2)原材料的质量问题。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谋取眼前利益,一味的节约成本,选用原材料时都挑便宜的选购,甚至骨料就在施工现场就近挖掘,与设计规范标准严重不符合;还有就是水泥放置时间过长,导致水泥变性,性能降低,影响施工质量。(3)混凝土配比不合格。不少施工人员施工过于随意,经验主义占上峰,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时,不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执行,导致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4)预应力不平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混凝土水化热过程中,因其自身预应力的不平衡也会导致裂缝的出现。(5)混凝土振捣的不均衡。当浇筑混凝土后,为夯实路面就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压实,在这一过程中,若振捣不充分或过于生猛,到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不均匀,使局部出现沉塌现象,混凝土干凝后形成麻面、蜂窝等情况。(6)养护不到位。一般混凝土覆膜撤除之后,需要定期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以防混凝土凝固脱水导致裂缝的出现。不少公路就是因为后期养护不到位,导致出现裂缝。
2.2气泡、麻面、蜂窝
路面气泡、麻面、蜂窝等问题的出现,是导致混凝土结构严密性和承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就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混凝土配比搅拌后,放置时间过长使得混凝土水灰分出现离析,使其性能大大降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均或未振捣也会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2)混凝土加工模具因使用过于频繁,局部出现漏洞、变形等问题出现,接缝处出现漏浆现象,从而导致骨料间隙无浆,这样混凝土干凝后便会形成蜂窝现象。(3)混凝土不规范振捣所导致的。振捣不充分,则混凝土结构密实度不够,就会形成稀疏的麻面、蜂窝等问题;而振捣过多则会导致骨料下沉,混凝土浆、泥浆沁出、富集等,导致塑性或干缝裂缝的出现。(4)施工人员施工随意性大,未按设计要求及规范标准进行混凝土配比,操作的不规范、施工技术不过硬等都是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裂缝类型及识别如图2。
3、公路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及对策
3.1公路裂缝的治理措施
为达到减小裂缝危害、加固公路的目的,一旦发现裂缝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补,当然不同原因导致的裂缝,其修补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裂缝修补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表面修补。顾名思义就是在裂缝的表面均匀的涂刷水泥泥浆,使路面看起来完整。当然在表面修补时,也需要考虑应力作用采用玻璃纤维布进行裂缝修补。这种修补方法并不会影响到公路原有的结构承载力,比较适用于公路深度裂缝或表面裂缝的处理。(2)灌浆法。就是利用真空压力设备向公路裂缝中注入水泥浆,待浆质料凝固硬化后,与原有的混凝土形成整体,达到修补裂缝、加固结构的目的。这种修补方法多适用于裂缝已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情况。(3)嵌缝法。是指在混凝土裂缝处开槽,向槽内填充一定的止水材料,既修补了裂缝又保证了其外观的美化。(4)结构加固。包括了补强加固、支点加固、预应力加固、增加截面积等方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出现严重变化的裂缝情况,通过相应的加固方法,来增强公路使用性能和寿命。(5)强化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覆膜撤除后,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湿养护,以防止混凝土干缝裂缝的出现。
3.2气泡、麻面、蜂窝处理措施
(1)注意模板安装时的接缝处理。若是对外观要求不高的隐蔽部位,可采用海绵条填缝、胶布封缝等方法;若对外观要求比较高则可采用原子灰配合胶合液进行填补,并将其打磨光滑。(2)加固模板支撑。之所以要加固模板,是为了防止因混凝土浇筑时,增大的荷载会对模板造成影响,如变形、跑模等,导致漏浆现象的出现。(3)加强振捣的均衡性与规划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有专门人员对混凝土振捣进行监督,以防止振捣不足或振捣过度引发的混凝土问题。
4、结束语
1、有助于促进企业的专业化发展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特殊的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在当今时代,市场环境下,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然国企也不例外。企业竞争优势源于以低成本与差异化的战略,为顾客提供与竞争对手相同或者更高水平的产品与服务,从而促使自身获得超额利润的同时,满足顾客的需要。专业化、个性化的产品以及服务在当今时代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专业化、标准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将企业的管理与行政相分离,细化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并且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让专业人员处理专门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标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通过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可以为客户带来巨大的服务附加值,从而促使国有企业形成非核心业务竞争优势。例如,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国有企业,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我国部分高速公路管理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仍然十分落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也比较陈旧,行政与管理人员的责任不明确,导致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互相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应对新时期复杂的社会环境,高速公路管理企业有必要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
2、有助于促进企业获得规模效益
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国家命脉,企业规模一般比较大,适应了规模经济发展的要求。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单位成本将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在当今时代,专业化分工、学习效应以及降低了的交易费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规模效益的实现。国有企业归集体所有,因此国有企业的规模效益的实现符合我国最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作为时代的产物,将企业内部的行政与管理职能进行分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行政与管理的专业化分工,并且单一的操作、标准的操作随着操作的不断强化,其工作效率也会得到提升。另外,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将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进一步细化,并且将这些分散的业务进行集中处理,这发挥了规模效益,提高了服务的水平,促进了企业的健康成长。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际、城内等的联系更加紧密,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并且在市场环境下,国家对于高速公路管理企业进行了有效的改革,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的市场性进一步加深。因此高速公路管理企业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提高企业竞争实力,高速公路管理企业有必要进行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促进企业取得规模效益。
3、有助于促进企业信息
共享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国有企业面对着市场化改革,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对于企业负责人了解企业的整体运营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传统的人力资源服务中不同部门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信息是封闭的,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现状。如今,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推动了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理念以及方式的转变,不同部门的信息通过网络平台等进行信息共享,从而有助于企业管理部门更迅速、更智能的采集、传输以及处理管理有效的信息数据,从而加强对于信息的科学利用,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高速管理企业。在过去高速公路管理企业之间的信息是相互封闭的,这就导致我国高速公路企业各扫门前雪,不利于促进我国整个高速公路网络的健康发展,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如,山东省的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在省级高速公路管理企业之下还有市级的高速公路管理企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山东省各市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对于山东省经济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然而由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不同市区之间的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封闭,管理办法不同,阻碍了不同城际之间的经济往来。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利用网络将不同高速公路管理企业之间的信息进行共享,从而促进城际间高速公路管理颁发的简化,加强了山东省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往来。
二、结束语
公路预防性养护管理以公路养护规划为起点,以养护工程竣工验收为结尾,一共经历养护规划、综合检测、养护计划、养护设计、养护招标、养护施工、养护工程竣工验收等七个工作流程。预防性养护规划是在预防性养护理论的基础上,对公路养护工程进行长远、整体的考虑,并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公路养护工作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可以说预防性养护规划是养护管理的核心,也是养护管理工作的起点。作为重要的养护管理工作环节,养护规划对公路未来一定时期养护工作做了具体的部署,能够为公路养护工程资金筹备、施工方案等提供有力的依据。预防性养护规划是在公路生命周期内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的统称,通过预防性养护,能够提升公路的性能,改善路况,延长公路整体的使用寿命,降低在公路生命周期内的成本,但一切的益处只有通过养护规划才能够实现。一个科学的预防性养护规划由若干个公路预防性养护方案与措施构成,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利用具备经济效益、技术的养护手段提升公路的性能,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对于养护计划来说,实质上就是对养护规划的细分,就是在预防性养护规划的基础上,对具体的工程进行科学而又具体的安排。为了保证公路养护计划的科学合理性,就需要经历综合检测阶段,准确的掌握公路各项技术状况,综合检测工作还需要包括对公路工程中涉及的桥梁、涵洞、隧道、通道、沿线基础设施等的监测。在综合检测阶段,重要以无伤检测为主,有伤检测为辅,提升综合检测的质量与效率。通过综合检测,能够为预防性养护计划、养护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养护计划与设计的合理适用性。养护设计就是基于对养护工程的整体部署有针对性的设计,在整个预防性养护管理中容易被忽视。随着我国公路养护工程量的增加,对预防性养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逐渐应用到公路养护施工中。养护设计阶段需要完成公路养护施工图纸,经过招投标方式确定承包施工单位后,由施工企业按照施工图纸进行预防性养护施工。竣工验收是预防性养护管理工作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对养护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检验,也是保证养护质量的关键环节。现阶段,我国竣工验收交付都是针对新建工程而言的,对于公路养护工程并没有相关方面的验收标准与技术规范,常常出现套用其他标准与程序的现象,影响验收质量,不利于预防性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尽快的制定预防性公路养护工程竣工验收标准,推行规范化的预防性养护管理。
2工程实例
某高速公路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全长24.520千米,双向6车道,全线包括了1个涵洞、18座中桥以及11座大桥。该工程通车年限距今15年,路面、基础设施、结构物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对行车安全以及舒适程度造成很大的影响。首先对公路性能进行全寿命费用收益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规划,然后通过无伤检测、有伤检测等手段对公路进行综合检测,根据监测的结果进行养护计划与设计。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养护工程施工企业,由其具体实施养护计划,在工程养护施工结束后经过严格的竣工验收,确保养护工程的质量。经过养护施工,该公路的各项性能得到了改善,路面、结构物中存在的病害基本上得到缓解,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3总结
公路养护单位人事档案不规范。通过“三定”工作,发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人员少、管理手段落后,没有建立电子档案信息库,个人信息资料收集不全、档案材料格式不规范等,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二、对策及建议
(一)深入学习《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加强培训学习,组织管理人员尤其是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学习《条例》规定的关于岗位设置、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聘用合同、考核培训、奖励处分、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人事争议处理和法律责任等各章节的内容,准确把握原则、程序及方法,深刻理解精神。加强宣传教育,在深入学习领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召开会议、座谈会、下基层等机会积极向职工讲解宣传开展“三定”工作的重大意义,教育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并积极支持开展“三定”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组织开展人事管理工作研讨会,深入探讨传统人事管理工作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间的差异,创新人事管理理念,转变思想认识,把职工看作最重要的资源,重视才能的发挥和潜能的挖掘,从而实现人事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二)构建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体系
1.岗位管理制度。岗位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管理制度,岗位设置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合同管理、教育培训、辞聘解聘、考核奖惩、绩效评价、收入分配、人员调配等人事综合管理工作,都要以规范的岗位设置为依据。公路养护单位应根据单位的特点、任务、工作需要和发展目标,在严格落实省编办、省交通运输厅批复的“三定”方案核定编制的前提下,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的岗位设置方案,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对上岗人员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签订聘用合同。
2.人事考核制度。健全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的考核制度,是建立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制定本单位中长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决定职工薪酬、晋级晋职、奖惩及培训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职工日常考勤管理制度、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廉政考核制度、奖惩管理制度、结果反馈制度等。在绩效考核工作中,应充分考虑日常考核、专项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等各种考核的比重,合理确定德、能、勤、绩、廉各部分所占分值,制定具有科学、公正、客观、透明、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标准。
3.分配激励制度。分配激励制度是关心、尊重、满足职工的合理要求,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潜能,推动单位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激励机制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包括表彰和评优选先,对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成绩突出的单位与个人进行表彰。物质激励包括职务激励和薪酬激励,职务激励是在工作实践中将那些优秀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通过职务的提拔和使用,使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取得更好的成绩;薪酬激励是与职务激励相辅相成的,通过支付更多的劳动报酬,促使其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4.聘用合同管理制度。聘用制度是事业单位的基本用人制度。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都要按照聘用合同管理的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通过聘用合同规范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基本人事关系。
5.竞聘上岗制度。竞聘上岗制度是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上岗,促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的一项基本制度。事业单位进行岗位聘用,要根据岗位空缺情况和岗位具体任职条件,按照竞聘上岗的规定择优聘用。竞聘上岗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等方式,根据岗位的不同特点,运用笔试、面试、民主测评、考核、专家评议等方法进行。
6.公开招聘制度。是规范事业单位进人行为,保证进人质量,优化人才结构,维护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制度。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和岗位等经核准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工作人员外,都要根据公开招聘的政策规定,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禁止以各种名义规避公开招聘规定的行为。
7.培训与开发制度。培训与开发制度是事业单位有计划地组织管理人员和职工参加培训,不断地提高职工队伍的管理水平与岗位技能水平,从而满足本单位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一项基本制度。
(三)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公路养护单位加强职工培训工作,举办各类培训班、鼓励职工参加学历教育,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制定合理人才引进计划,通过组织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考,有步骤地引进单位缺乏的高学历高职称的各类专业人才,如工程、会计、法律、政工等,改善职工队伍结构。加强青年职工的培养,有计划委派他们参加工程建设施工,合理规划他们的发展途径,促进人才成长速度。
(四)加强人事档案管理
1场景展示场景展示是对高速公路进行三维建模,实现车辆、收费站、隧道、高速公路路产、建筑物、绿化及其关系的真实再现,如图2所示,可以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展示高速公路各种场景、地形地貌等,使得后期高速公路扩建和更新改造实施空间一目了然。在三维场景中,可以进行漫游、缩放、旋转和飞行等操作。
2查询定位查询定位功能包括对各种高速公路路产设备的定位及查询功能,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高速公路资源及基础地理对象。
3三维空间分析三维GIS高速公路管理平台具有三维空间分析功能,用户可按需配置。还具有两点可视分析、扇面可视分析等功能。三维量算分析包括三维空间距离量算、水平距离量算、垂直距离量算、地表距离量算、平面面积量算、地表面积量算。
二、三维GIS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
1基于三维GIS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
1)便携式系统在每个车辆收费站,给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发一个便携式北斗定位终端设备,该设备采用电池供电,集成了北斗定位终端,GPRS/CDMA数据远传终端,触摸屏和传统的收费卡模块。该设备是基于三维GIS的高速公路管理平台的前端设备,实现对车辆位置、车速等信息的采集。管理平台可实时监控具体路段的实时车辆信息,并把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储存、统计和分析,根据结果把相应的信息下发到车辆,驾驶员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做出反应,通过终端的通信功能,将反馈信息发送到该卡片的触摸屏上显示,通过卡片内置的扬声器提示用户路段拥堵状况、气象情况以及疲劳驾驶、超速违章报警等信息,实现管理平台与驾驶人员或车辆的联动,达到对车辆综合管理的目的。
2)交通监控在三维GIS高速公路管理平台上对高速公路路段内过路车辆和业务车辆进行可视化管理,通过北斗终端获取车辆通行情况、车速、车流量、救援巡检车的地理位置、实时轨迹等交通信息,展示在平台上,及时了解交通突发事故情况等,能够极大地提高交通管理的工作效率,使整个高速公路完整的交通信息能够基于一个可视化信息平台进行实时共享和全面管理。
3)指挥调度因交通事故、隧道火灾、台风、暴雨、洪水、暴雪等的自然灾害或交通事故常常会引发高速公路及附属设施损坏,使其无法正常运行。基于三维GIS的高速公路指挥调度系统可以对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如灾害性天气、异常交通状况、交通事故等进行定性、定量测知和位置测定、判断事件的类型、位置、严重程度等。保证在突发性灾害发生时,在最短时间内,将已发生或未发生的事故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尽可能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快速地恢复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减少对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从而恢复正常秩序。
4)交通预警在交通事故未发生前,三维GIS平台中已设置好预警流程,如图3所示,可以根据高速公路实时运行状态、天气情况等,提供预警方案或车辆引导等措施,为道路管理提供预警。
①车辆引导高速公路指挥调度部门的指令,如施工地段管制、强风、浓雾等警示,通过便携式系统或道路显示屏让驾驶人员及时了解道路状况,避免交通阻塞,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同时还可根据路面实际情况对车辆限速,从而有效地对交通流进行引导,使高速公路的交通更加畅通。
②异常天气报警天气状况变化频繁,在情况严重时,通过三维GIS平台和便携式系统,提前准备,采取高速道路封闭或警示车辆,控制车流量和车速等。
③突发事件预警三维GIS平台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和分析(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网络分析)的功能,存储多个应对突发事故的多个预警方案,结合GIS分析,从而帮助管理部门实现交通事故防治、伤亡控制和事故发生地段的交通疏导。
④事故多发路段预警设置危险路段、存在事故隐患地带及危险点等,当车辆接近设置区域时,三维GIS平台结合便携式系统应用高速公路资源和道路信息显示屏以及通信设备,预先提醒进入存在事故隐患地带的车辆驾驶者和行人,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基于三维GIS的高速公路路产管理在高速公路实际路产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求快速便捷地获取高速公路环境及路面状况的各项数据,具体数据能够形象化地表达,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等管理工作,而传统路产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库模式由于数据获取不直观、工作效率低,满足不了上述需求。基于三维GIS的路产管理对高速公路路产设备从安装、使用、维护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信息进行可视化管理,为日常生产管理提供路产管理基础数据库。系统中的设备台账信息、维检修记录、特种设备信息、资产信息、故障缺陷信息等均可与真实的场景进行关联,基于“所见即所得”的方式查询各种信息,使路产设备的完整性信息能够基于一个可视化信息平台进行实时共享和全面管理。
3基于三维GIS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以三维GIS为基础的高速公路管理平台,融合高速公路养护阶段的动态信息,实现养护信息的共享和实时掌握,规范了养护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培养了养护管理人员良好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工作习惯,并且建立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使养护工作准确量化,实现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科学、决策合理。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人员使用手持终端PDA,一方面在巡检的过程中对高速公路路况的巡察、维护以及现场信息输入与拍照,实时传回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在系统中可以制定养护巡检任务,自动提醒巡检人员,并为巡检人员提供规范的巡检结果记录表,巡检人员根据检查结果直接填写表格,自动生成养护日常例行检查维护表,日后可对日检查、月检查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和导出。
4基于三维GIS的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部门,承担着路政执法和公路超限运输车辆行驶管理工作。路政业务繁杂、重要,运用三维GIS技术,实现路政车辆的定位和监控、巡查路线与巡查计划管理、外业巡查信息的接收和审核、处理等。能够实时采集记录车辆当前所处的位置数据,并把位置数据发送到监控中心三维GIS高速公路管理平台上,动态显示出车辆的行驶轨迹,监控中心(监控站)也可以发出指令寻找目标车辆所在位置数据;在路政巡查工作中发现并排除路面障碍物及通过手持终端PDA针对损害路况时间进行登记、处理;将违法案件信息直接导入到路政处罚体系中实时处理,对于现场发现损坏公路及路面路障等情况,能够及时准确地将业务情况通知养护、清障等相关单位进行处理。三维GIS高速公路管理平台上的路政管理系统建设一套完整的路政业务管理系统,加强各级单位、部门之间的工作交流,信息有效共享,有效提高了管理人员水平使管理工作科学化、行业技术规范化,提高了管理人员工作效率,提高整个高速公路路政的行业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