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9 16:37:51
导语:在教育前沿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引导学生实践感受
在进行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进行感悟和体验,这是学生进行认识、感悟、总结形成自身观念或概念的过程,决定了体验式教学的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感悟和体验的方式如下:在表演中体验,组织学生参与到童话故事、英语情节剧的表演中,并以竞赛的标准进行评比,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学习的形象性和趣味性,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为他们以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在游戏中体验,进行接单词类的小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扩展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感受到快乐,提高实验教学的参与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竞赛中体验,把学生进行适当地分组,老师给出题目,引导各小组之间进行竞争,提高学生的协作精神,让学生的竞赛的过程中学习英语。
2.促进学生体验内化
感受或体验是外部客体,观念或行为是内部主体。学生的感受体验是否能有效地转为自身的行为或观念,即是否能实现外部客体到内部主体的转化,关系到体验式教学的效果,这个过程涉及学生对经历的事物、情景、人物、情感的反思、同化、顺应等心理活动。通常情况下,可老师可组织辩论、写作、讨论、动手做、演讲等活动来促进学生体验的内化,加强内化的效果。具体的活动如下:探讨教材的内容、讨论故事结尾、畅想未来、总结教材、表演教材情景,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自己的体验,使内化更加的深刻。同时,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中,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不急于对学生的感想下定义,引导学生挖掘更高层次的体验和内化。
3.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反馈
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反馈有利于调节学生体验的方向、强化体验的价值,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效果,对师生来说也是一次有意义情感交流和共享,是学生体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和反馈是一个有机的过程,不是一躇而就的,需要老师和学生密切配合,学生把亲身经历归纳或印证的效果反馈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意见,让学生总是能在适当的时机得到老师的帮助。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个体认知能力和成长环境的差异,学生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学生的体验感受也是不尽相同,老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尊重这种客观规律,避免对学生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把课堂营造成一个融洽、向上的学习环境,为更高层次的体验奠定环境基础。
4.注重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基础和学习经验上进行的,迁移能力指的是:在现有情景中获得的技能、态度、知识影响以后学习的能力。学生的迁移能力越高,对后续的学习行为就越有效率,自学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自信心都会得到增强,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方式有:组织学生多参与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话剧演出;多与外国友人交流。
二、结束语
关键词: 职教语文教学 体验式学习 教学方法
职教学生在经历了九年的义务制教育以后,受应试教学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已经基本没有兴趣和积极性可言。语文教学已经变成了分数教学、灌输式教学,它用分数将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用分数来衡量鲜活的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围绕着课本转,围绕着考纲转,哪里与分数有关,便重点“围歼”;哪里与分数无关,便束之高阁,全然一种“跳跃式教学”姿态。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灌输”中完全被扼杀,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丰富意义和价值,感受不到语文课程中丰富的生活内涵,感受不到教材中隐含的人性美、自然美和语言美,使语文教学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因此,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必须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从而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动力,成为学生的一种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有活力,才有生命。
一、体验式学习的概念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把教参上的分析和自己理解之后的结果传授给学生,而不是与学生交流感悟,或引导他们进行体验,因而学生所学到的常是些抽象的、机械的、缺乏感受的语文知识和信息,这些内容不容易被学生“内化”并生成素养,常常只是孤立地保留在记忆之中。叶澜教授曾尖锐地指出:“课程、学科教学的内容缺乏生命色彩,这是造成学科教学育人价值贫乏化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没有体验的课堂教学,就必然缺乏生命色彩。
体验式教学是运用体验方式进行教学并充分发挥体验的学习功能和优势的一种教学方式。简言之,就是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是学习与体验的结合。从内涵的界定来说,体验式教学,是体验主体(也即学习主体)通过自身的感知系统对自身行为或周围的事物特征进行感知,从而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反应,而情感又促进体验主体对自身行为和周围事物进行深入理解和产生丰富联想,进而产生领悟,生成意义,形成经验,融合修养,最终生成知能修养,达到提升主体相关素养的学习目的。语文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有助于生命质量提升、主体自身成长的学习方式。在主体生命体验中,主体的情感和认知得以和谐发展,自我也能够健康发展。
二、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方法
实施体验式学习,关键是教师要用“心”去创设或捕捉有意义的情境,并不断引领、促进学生也用“心”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不断体验,生成意义。那么在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创设和捕捉体验情境,如何引领学生用心进行观察与反思呢?在此,我结合自身实践,谈谈体验式教学的方法。
1.将课文中的体验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结合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这时的语文教材才能更贴近生活,让语文学习充满人文气息和智慧之光。而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也要分外强调语文的生活体验性,努力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潜移默化中进行教育的目的。比如在教萧乾先生的《文明小议》时,我先让学生搜集生活中不文明的行为现象,然后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搜集的材料讲出来与大家分享,最后,才让学生学习课文。因为引入了生活体验,所以学起来就容易了许多。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语道出了兴趣的重要性,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正如新课程所强调的,学习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因此,教师必须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诱发其体验的欲望。
2.在语文学习中提倡“自我角色化”
在美学理论中,有一个“自我角色化”理论,是指欣赏者在阅读作品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自我等同于作品中的一个甚至几个人物,随着情节的发展,欣赏者在内心与人物一起经历、体验所有的事件和活动,与人物同喜同怒、同哀同愁。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只对作品内容“自我角色化”,也可对自然和社会中一切学习对象都进行“自我角色化”。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叙事性的和富有情意性的文学作品,在教学中,对这些情意性、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主体“自我角色化”,实际上也就是“角色认同”和“移情”,将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等移入作品内容之中。
有人物形象的,就让学生进行“对象化”,在虚拟中扮演该主人公或作者,去经历、去体验;是景物的,就“移情”,即把个人情感移入景物之中,去感动、去陶醉、去体悟。比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课时,就宜于运用“移情”。教师先让学生对时代背景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激发起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体会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身处彼时彼境的压抑、苦闷和迷茫的情绪,再让学生把这种情绪移入作品,于阅读过程中“带情历境”,这才能真正体会出该文“素淡朦胧的景与淡淡喜悦、淡淡哀愁之情相交融”的意境和艺术魅力,否则,只讲解课文的语言和意境是如何之美,学生也只是在记忆里增加若干语文知识和信息而已,不能真正体会到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和意境的美感,以及该文的艺术魅力,更得不到艺术的陶冶和阅读欣赏的。
3.在课堂上创设“动情”的情境
课堂是什么?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是师生互动的情境,是自由大讲坛,但更本质的,它是师生生活空间最真实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不仅能讲述别人的故事,而且能演绎师生自己的传奇。在讲授《项链》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在了解了故事情节之后,为文章续写一个结局,并且以小组为单位把结局排演成一个情景短剧,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学生的答案花样百出,有写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内心世界的,有写她回家以后与丈夫的对话的,也有写她与路瓦栽夫人的对话的……学生的演出也很精彩。通过这么一个课堂活动,学生充分认识了爱慕虚荣的危害,也看到了玛蒂尔德诚实守信的一面。
与传统“坐而受道”的学习方式不同,体验学习强调的是“行而体道”、“行而察道”。它是一种需要学习者进入情境,亲自参与其中的活动,并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形成结论的学习方式,具有亲历性的特点。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情境中的亲身经历,是获得体验的基础,是学生反思并生成知识和情感的源泉。
4.运用多媒体教学创造更丰富的体验
一、 师范类方向就业教育创新
市场经济中“生产”和“消费”的理论告诉我们:消费决定生产的方式和数量。消费促进生产,如果把学校培养出学生比作生产的话,那么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就是一种消费。时代在前进,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改变。生产出逢时对路的“产品”、产学结合是当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来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是大部分同学的首选。但是,就当前中国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来看,更重视语言和文学的理论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也很大。相对来说语文教学等实践方面则被忽略了。很多高校包括重点大学都会用很大一部分时间来开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课程,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语文教育学这些实践性课程则相对薄弱,这就造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一个困惑——学不能致用。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
关键词:问题学生,心的教育
所谓“问题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在学校他们一般表现为学习差、纪律差,严重的更表现为品质差。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关心和重视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问题学生的成功转化会极大程度地提高整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风气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新时代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转变问题生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一、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从某种程度上讲问题学生的自尊心还强些,因为他们存在自卑心理,以为自己成绩不好,老师不喜欢他们。有的老师甚至往往过多注意到他们的缺点、短处,而不注意肯定其长处和优点,经常在办公室、教室或公众场所批评、贬低、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学生常受到批评就会对老师产生反感和逆反情绪,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尊会受到极大的伤害。教育工作者对问题生不良行为的矫治,重要的是改变教育方式,如果经常恶语相加,会导致他们更加灰心、失望,教师要换个方式对待问题生,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二、重视问题生的家访工作
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应经常家访,特别对问题生,应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随时了解他们的情况,才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有位问题生,过去不遵守纪律,经常违章违纪、打人骂人、不积极参加劳动、学习没兴趣。后来我接手,了解掌握他的情况后,三年来除在校对他进行教育外,每学期至少要去家访五次,与家长取得联系,采用学习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等方式对他进行教育,现在该生各方面都有好转。总之,在对问题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必须有爱心,有耐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把他们转化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三、树立问题生也能成才的观念
1.转变,教育,观念,用辩证的观点对待问题生。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在向前发展,同样,人类也在向前发展,问题学生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决不能用“今不如昔”“很难教育的一代”等,诸如此类的话来讽刺问题生;其次,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来分析问题生,相信问题学生有坏的一面,同样也有好的一面,比如说,问题学生在思想上也有进取精神,在学习上也有渴望新知识的意念等;最后,还应坚持发展的观点。问题生并非永远是问题学生,他们也有可塑性,也有成才的可能,教师应挖掘问题生的潜力,使他们也能抬起头来走路。
2.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内心世界、善待问题学生。教师喜爱好学生,更应该厚爱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学生的心理,找出他们差的真正症结。大多数问题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差,但自尊心很强,往往争强好胜,喜欢显示自己,企图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但一贯遭到冷落,白眼太多,就会自暴自弃,自感落后;虽有上进心,但意志薄弱,稍受挫折,便心灰意冷,失去学习兴趣。这时,他们便另寻途径,如通过与人打架、顶撞老师,以此来满足自己争强好胜的虚荣心。因此,我们教师应善于摸清问题生的内心世界,对症下药,要厚爱问题学生,热情耐心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学前教育理论;问题;发展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是整个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自古就有,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从而影响了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方向。因此,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未来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方向,从而提升和完善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我国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现状
在古代的学前教育中,《周易》“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倡导重视早期教育。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家和一些先进的学前教育的理论和观点,如:的“儿童公育”思想。后来,一些先进的学者如陶行知、陈鹤琴积极学习西方的教育观念,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开辟出了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大多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理论发展而来的,还存在诸多问题,发展现状并不乐观。
二、我国学前教育理论发展存在的问题
1.方法论的问题。在学前教育界,还存在忽视或者轻视理论发展的这种情况。这种对理论的反感,对于学前教育的理论和事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一些学者认为研究学前教育就是研究幼儿园里的现实问题,这就忽视了幼儿园背后隐藏着的文化层面的研究,忽视了幼儿园背后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研究,也忽视了历史层面的研究,这种忽视直接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学科建设。2.古今的问题。认识“古”有利于认识“今”。我国古代的学前教育有许多理论和思想对今天的学前教育也起到支持的作用,例如,《周易》《礼记》中的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虽然传统文化为当今的学前教育带来了许多正面积极的因素,但也存在许多负面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儿童读经运动,当然不可否认里面也有很多好的东西,但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儿童读经运动所宣传的“记忆”理论和“填牛”理论,弘扬的只是传统教育学中的糟粕,儿童读经运动将儿童单纯看作文化传递或文化上传宗接代的工具,因而儿童成了传统文化祭坛上的牺牲品。3.中西的问题。受到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影响,我国的学前教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改变,但是在吸收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精华的同时,也吸收了一些糟粕,从而出现了许多不良的儿童教育思想,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的观念也随即产生。4.发展方向的问题。儿童中心论是现代教育思想的内核,作为现代教育基本立场的儿童中心主义,应该是难以撼动的。然而,有许多教育学者总想把儿童期缩短,将成人的知识经验硬装进去,儿童最终深受其害。儿童中心论的立场,是儿童教育思想现代化过程中的主线和基本立场,如同自然科学一样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不接受这一立场,中国儿童教育理论研究就无法与人类的儿童教育思想宝库相对接,就无法从这一宝库中获得珍贵的思想资源。
三、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的未来发展建议
1.古今融合,古为今用。我国古代的学前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思想。如贾谊的“及早教育”、朱熹的“儿童教育是基础”、陶行知的“强调儿童早期教育的必要性”等。因此,我们应该在学习和研究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同时,不能忘记我国古代优秀的教育家给我们留下的先进的文化和思想遗产。应当将古代的思想积极融合在现代的教育理论中,并将有利于我国儿童发展的理论加以运用,古今融合,古为今用。2.中外融合。当前,国外的学前教育理论,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的发展是比较先进和深入的,值得我国的学者学习和借鉴。因此,我们应该在综合和了解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之下,联系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问题,积极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吸取国外优秀的研究成果的时候,要避免照搬照抄、形式主义。应当将国外精华的部分与我国实际相对接,中外融合,形成本土化的学前教育。3.加强对学术研究的重视。我国学前教育在学术研究上是比较欠缺的,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于实践结果的研究。然而我们应该认清的是,只有理论和学术研究成熟和完善起来,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才能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因此,相关学者尤其是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应当重视对理论的研究和学习,适当地将理论和实践积极衔接,从而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虽然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不足,但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的学前教育思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必将探索出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的学前教育理论。
作者:赖新丽 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学前教育理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路向[J].教育学报,2010.10
关键词:文献研究法;对外汉语;教材研究;运用
一、引言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材与教师、学习者这两大因素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教材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资源和工具,本身也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元素。对外汉语教材的质量和适用性会对汉语的“教”与“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判断教材的优劣,选择适合教学对象的教材就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在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中,文献研究法也一直是学者们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对外汉语教材进行研究,方便我们把握对外汉语教材的“来龙去脉”,即有助于了解对外汉语教材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我们进行汉语教材的横向、纵向对比研究做铺垫。
二、文献研究法概述
(一)文献研究法简介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因为不与文献中记载的人与事直接接触,又归类为非接触性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的价值在于:一是通过研究文献,从文献资料中获得新论据,找到新视角,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形成新认识。二是在整个课题研究中是作为辅的研究方法之一。 研究文献,可以从前人的研究中获得某种启示,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可以利用前人的权威观点为自己佐证,使自己的研究增强说服力。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
(二)文献研究法与对外汉语教材研究
而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对一本教材的研究我们应该对这种研究方法加以变通。首先,应该要明确我们需要对教材的哪一个点进行研究;其次,应该是去搜集和整理有关教材里这一个点的文献和学术观点;最后,应该是根据已整理的文献综述,得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
(三)文献研究法的优缺点概述
任何研究方法都有缺憾,文献研究法也不例外。文献研究法的第一个缺点就在于许多文献的价值难以判断,质量难以把握。无论是报纸上的各种报道,还是官方的统计资料,都常常会隐含个人的偏见、作者的主观意图,从而造成各种偏误,影响 文献资料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客观性;其次,有些文献资料很难获得,而且往往是越有价值的文献越难搜集。如一些文献不对外公开,所以对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研究来说,往往很难获得足够的资料;最后,对于一项专门的调查研究来说,已有的文献往往不够系统、全面、无法自圆其说地说明问题,特别是一些历史性文献。
1.文献法超越了时间、空间限制,通过对古今中外文献进行调查可以研究极其广泛的社会情况。这一优点是其他调查方法不可能具有的。缺点:这种方法虽超越时空限制,但它本身是缺乏实践性的,因为我们无法知晓所搜集的文献是否已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2.文献法主要是书面调查,如果搜集的文献是真实的,那么它就能够获得比口头调查更准确、更可靠的信息。避免了口头调查可能出现的种种记录误差。缺点:我们不能保证所搜集的文献是否真实,所以也就无法获得比口头调查更准确、更可靠的信息。
3.文献法是一种间接的、非介入性调查,避免了直接调查中经常发生的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互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种种反应性误差。缺点:既然是间接性调查且没有介入被调查者的反应,那这样的调查就一定会存在误差。因为搜集和整理文献时,我们都会加上自己的文献一些理解和思考,我们不敢确定自己在理解和思考时完全地客观和公正。
4.文献法是一种非常方便、自由、安全的调查方法,其安全系数较高。缺点:文献研究法虽受外界制约少,但因文献具有历时性,所以我们无法保证所得出的观点具有适用性。
5.文献法省时、省钱、效率高,是一种高效率的调查方法。缺点:这种研究方法虽能比其他调查方法获得更多信息,但这样的信息缺乏实践性,并具有前人一定的主^性。
三、文献研究法在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中的运用
目前,泰国的汉语教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的需要。泰国教育部虽已意识到教材问题的重要性,但由于前期基础性研究不足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匮乏,使得有关教材建设方面的顶层设计难以落实于细节,无法发挥其效力。
在现如今的对外汉语教学中,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日益密切,汉语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那对外汉语教材的国别化研究将直接促进汉语的国际推广,而在对外汉语教材国别化研究的过程中,文献研究法将是一个省时、高效、快捷的研究方法,利于我们对外汉语教师和学者快速把握前人研究成果及历程,给他们提供理论指导。
四、文献研究法在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由于对外汉语教材对本土语言文化的依赖性强,所以在运用文献研究法研究对外汉语教材时,教材的编写需要立足“汉语”而重视本土视角,并通过结合交叉印证、与访谈法综合运用等手段,避免主观臆断和盲目下结论。
(一)尽可能搜集原始文献。在研究对外汉语教材时,可以借鉴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但更重要的是直接搜集到原始文本,考察其产生背景、制定过程、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而研究其中体现的对外汉语教材特点及编写原则。
(二)与其他文献综合运用。在研究对外汉语教材时,要注意全面搜集相关文献,通过文献间的互证、用真品语料来验证文字性文献等方式,确定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内容的真实性。尤其对近代以来的对外汉语教材,更要通过权威的相关资料和实际教学经验来考察其中的内容。
(三)与访谈法相结合。在研究对外汉语教材时,文献研究或访谈法任何一种方法单独运用,在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的真实性时都难免存在一定的不周全,需要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印证。
五、小结
在对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中,我们不管运用何种方法进行研究,都要多层次地来分析它的利弊,多角度运用其它研究方法加以辅助,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杜晓利.富有生命力的文献研究法[J].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10月.
一、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是语言迁移研究中存在的最大的争议问题,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是否起作用?这个问题目前已几乎没有异议。“现在很少有语言学家会质疑语言迁移的重要性”,绝大部分理论和研究都支持或证明母语在二语习得中会发生作用,只是在作用大小问题、正负面影响问题的研究上存在不同观点。二语习得不成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负迁移引起。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学习者避免这些干扰错误,以免形成习惯。行为主义理论认识到母语在二语习得中起作用,但过分夸大了这种作用。认知派内部观点不一,但总体上说更注重学习者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母语的作用受学习者个体差异影响,研究更注重探索语言迁移的制约因素。
二、迁移研究达成的共识及目前的研究局限
到目前为止,众多的迁移研究因为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但这些研究也达成了一些共识,为更深入的迁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目前的迁移研究不论是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研究成人学习者的占绝大多数,而研究儿童学习者的非常少。在研究内容上,首先,对二语生成影响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二语理解影响的研究较少,如对语言迁移如何影响阅读的研究方兴未艾,对听力理解的影响则更待加强;其次,对语言层面上的迁移研究多,对非语言层面的迁移研究,如概念迁移研究、副语言迁移研究较少;第三,对迁移的负面影响研究多,而对正迁移研究较少;第四,在迁移方向性上,考虑母语迁移多,而考虑非母语迁移,如二语对三语的迁移较少;研究单向迁移多,研究双向迁移少。从研究方法上看,二语习得中的迁移研究虽然历经数十年发展,但研究方法仍主要沿用对比分析方法,许多与迁移相关的论断仅仅是通过对比分析而得出的非直接的结论,而且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确定迁移发生的标准;同时,比较不同语言水平的学习者的横向研究多,而研究学习者语言迁移发展情况的纵向研究少;从二语输出结果入手的研究多,从二语输出过程入手的研究少等。
三、语言迁移研究对二语教学的影响和启示
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研究结果对二语教学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并对二语教学产生影响。
1.母语在二语课堂中的作用
由于母语环境以及学习者已经形成的内在母语能力的客观存在,二语学习者几乎无法摆脱母语的影响,母语会一直在课堂上起调节学习者语言和认知活动的作用,因此事实上禁用母语是无效的。教师应当发挥母语的帮助作用而不是把母语视为二语的敌人。在二语课堂教学中如果发现单一使用目标语无法解释清楚一些语言难点时,母语就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资源。同时,根据社会文化派对迁移研究的观点,学习者,尤其是对外语学习初级阶段的学习者而言,母语还可以作为有效的学习策略或交际策略,帮助学习者完成用二语无法完成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或达到交际目的。外语课堂中使用母语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正迁移和新概念的内化,并通过语际比较提高对负迁移的意识。当然,教师不应在课堂教学中过度依赖母语,母语只是用来帮助学生构建目标语知识的辅助工具,它不能享有和目标语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二语课堂上应适时、适量地使用母语。
2.比较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性
不同语言间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对二语教师来说,熟悉两种语言的异同,并帮助学生进行语际比较非常重要。这种比较不仅包括对语言知识的比较,还包括对概念知识、文化习惯的比较。一般来说,目标语中与母语相同的现象学生易于掌握,而与母语不同的,尤其是与母语相似而又有区别的现象,则难以掌握。因此在二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通过有意识地比较母语和目标语,预见学生在学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而选择并确定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并针对这些困难考虑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实践证明,语际比较是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教师既须注重语际差异性又须注重语际共性。语际差异性的分析可以帮助学习者防止和减少负迁移,而语际共性的认识则可以使学习者更积极地对待自己的母语,并促进正迁移。以往的语言迁移研究多侧重语际差异性的研究,但语际共性的重要性也已得到重视。教师应当就语际共性对学习者进行明确的指导以激发学习者对元语言的感知力,而不应片面强调语言差异性从而加重学习者,尤其是母语和目标语语言差距大的学习者的精神负担。
关键词:高一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阅读是人类认知世界最基本的方法,在高中生时代,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培养他们终生良好阅读习惯和语文综合素养有着重要意义。由于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有着主体体验性、多元开放性、平等对话性等特征,并能起到强化教学的生活特征,促进教学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等功能,目前许多高中教师已将之引入阅读教学。为了更好地实施该教学模式,结合自身进行人教版高一语文新教材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针对性实施策略。
1.掌握体验式阅读教学之程序
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展开,学生是体验的主体,教师则化为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设计师”,因此,教师应围绕“尊重学生的体验过程”来确定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步骤,这是该教学实施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阅读中的“体验”,是学生主动认识阅读材料的过程,即学生不由自主被阅读文本所吸引,随之进行感受、体味、咀嚼并陶醉其中,由此还并发着联想、想象和领悟,甚至心灵受到强烈的刺激和震撼。根据体验生成的这一规律,教师在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大致经历“感知文本生感确立形象升华意义”这一过程,即学生首先要感知阅读文本,去看、去听、去思考,由最直接的感官刺激对文本进行初步体验,而由于情感依赖于感受和认识,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对阅读文本产生积极的情感,即产生“入境以亲”的体验,继而根据这一情感对阅读文本形成新的形象,与情感一道,通过综合分析、沿坡讨源,最后升华意义、突破认识、提升价值观。教师根据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的体验过程,在教学中宜采用激发兴趣整体感受体验内化反馈外化这四个步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感受是体验有效之始,在实施中,教师宜改变首先介绍阅读文本作者和背景,之后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该以学生体验来肢解阅读文本,加深对作品深层境界的阅读。例如,在体验内化这一步骤中,教师可以展开课堂对话,教师凭借自身对作品的熟悉度,以作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阅读材料的相关“对话”,引出作品的核心话题和相关知识、概念框架等等。
2.把握体验式阅读教学之“核心”
正如“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命名,其最主要的核心特征就是“主体体验性”,即强调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自我体验[1],并且这种体验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一个主动感受、品位和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实施体验式阅读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把握这一核心。高一学生是一个尤其特殊的过渡性群体,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变化阶段,他们面临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处于新的心理断乳期,体验也更为之丰富,因此,教师要善于采用多种手段在阅读中“促体验”。一是以感知促体验,即教师要善于调动高中生各种感觉,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为阅读体验式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教师人在进行教版高一语文新教材课文之一――《荷塘月色》的阅读教学中,可先为学生播放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作为文本诵读的背景音乐,并设计导语“同学们,这是一首很流行的现代首歌,你们一定听过吧?今天我们来读一读比这首歌还有魅力的文章,那就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此来创设阅读教学的情境,勾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总之,感、知觉是实践活动的基础,教师可以感知促进学生的初级体验[2]。二是以亲历促体验,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强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求知,学生增强自身实践可有效进行这一转换,即让学生参与到阅读材料中,加深文本体验。如教师对那些经典的阅读材料,可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以“移情入文”,这也是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方式,如在进行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鸿门宴》、《荆轲刺秦王》、《林黛玉进贾府》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角色扮演,对阅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设身处地的深入体验;又如,对于那些文己尽而意未了的阅读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像,亲身体验续写、改写等二次创作,如《我也有一个梦想》、《孔雀东南飞》,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作品的了解,还能提高其阅读能力和创新意识。
3.避免体验式阅读教学之误区
【论文摘要】科学主义方法论虽然促进了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弊端。通过分析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内涵,分析教育活动的人文特点,我们得出在教育研究中坚持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必要性。
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人们倾向于以自然科学技术的方法来进行科学研究,教育研究自然也受到影响。“当今严肃对待教育理论学者的主要职责是养成归纳研究的习惯和学习统计学的逻辑”。但同时,许多思想家看到自然科学方法阻碍了教育研究的发展,因为这种方法:只处理与教育有关的技术性问题,听命于现实或经验的统计趋势而无法在符合价值与理想的方向上提出真知灼见,触及不到教育活动的本质性问题及教育中的灵魂和实质。而教育中的智慧、人格、情感、精神这些才是研究的焦点。
对此,我们提出在教育研究中坚持人文主义研究方法论的主张。
首先,人文主义方法论是与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别在于前者试图解释,后者试图理解。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当代西方人文科学方法论中最具人文精神,最有影响的派别。社会现象研究和纯科学的区别在于社会现象涉及有意识的行为主体,他们自己赋予行为以意义,所以社会科学家为了描述和说明社会现象就要有理解的概念与实践,即理解、移情作用和直觉,所以人文主义传统坚决反对要求社会科学把人的行为客观化,把行为主体物质化的观点。
其次,人文主义方法论关注的焦点为三方面:
1.关于经验的客观性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事实中人的主观性方面,如人的信念、动机、需要和希望等并不完全表达于客观的外表行为中。单纯的外表行为研究,不足以深透主观动机和意向领域,因此,人的行为仅仅部分的由它同外界对象或未来结果的关系构成,它的意义相当大部分在于它表达了某种主观的心理状态。没有同生活于一定社会中的具体个人的直接接触,是不可能完整理解有关的事实的。选择哪些资料作为有意义的事实,在何种深度或层次上挖掘事实本身的意义都与理论的解释有关。
2.关于因果律的有效性。在社会研究中人们往往把各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归结为原因——结果模式,而人文主义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在自然世界中,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对于不同的社会或文化都是中立的,对于支配任何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的意义都是无关的,但人的行为却由它们对行为主体或对象参与者所具有的意义来辨认,而这些意义的内涵与阐释都是由一种给定文化与行为者本身的意义感受来决定的。众所周知,每一种文化有相应的意义库,不同的人对意义的感受、辨认与理解不一样,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里不同人的行为之间,要作出正确的因果概括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当然不能把因果规律固定下来解释人的具体行为,要了解这种渗透着社会意义的范畴之间的联系,只能靠对那个意义系统的深刻体会,而不是外部的机械概括。
3.关于理论或解释的性质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科学理论或解释的目的,并不是要推导出经验概括或统计定律,而是要对人的行为和语言的意图和意义的深刻理解。人文科学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以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人而不是事物为研究对象,理论解释的目的不是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回答行为的内在依据,包括个人的、社会的、文化的问题。因此,一个好的理论要能提供合理的行为主体有关的规范标准,要理解他的行为规范的标准,并不是提供当作客观事件的行为的演绎说明。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的价值观念不可能是中立的,不能免除意识形态的影响,总是要受到一定文化的规范、预设和偏见的支配。
教育作为使人性完善的最佳方式,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人文主义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所以说,不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如何无所不能的程度,自然科学方法论被推到如何高的地位,只要教育还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那么它的人文性就一天也改变不了,人文主义方法论也一天不能被抛弃。
再次,教育活动本性特点与教育实践的内在构成决定了方法论的取向。
一般来说,教育活动的特性表现为:教育活动在对象与目的维度上的特殊性;教育活动进行过程的点双边、共时、交互作用性和要素关系的复合性;教育活动具有预测性与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在特殊的交往活动中有目的的使社会对学习者的发展要求,向学习者的现实发展转化。教育活动是人的科学精神的活动,表现在求真;教育活动是美感经验活动,表现为求美;教育活动是人伦道德活动,表现为求善;教育活动是实在主体探求生命意义的心灵历程,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或灵魂的洗礼,关怀人生或命运问题,不依赖哪一门学科。教育活动是一种人文活动,而且是人文活动的最高境地,虽然达到这种境地的人是凤毛麟角。
说到底,教育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其精神的、价值的、人文的、意义的一面。完整的理解教育,就是要清晰的认识教育活动的精神性、人文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设备的更新并不代表教育的先进,可能传播的是非科学、伪科学的知识,训导如野兽般争斗的人生哲学,展示一个紧张、无人性的社会,培养出毫无生趣,面孔呆滞的“接班人”。这样的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因此,教育活动形式的完美并不代表价值的实现,教育活动表达的是宇宙的真理,人生的真谛,生命的觉悟,包含了对真、善、美等价值的追求及对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寻觅。况且,科学精神本身也是从人文主义传统发展而来的,所以,唯有从人文角度理解科学,才算把握了科学精神的本质。
人类无法将全部教育的意蕴客观化,无法从纯粹客观的角度理解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教育过程无法还原为一个实体或得到严格控制的操作过程,不论历史上的以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教育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教育活动中较高层面的内涵并非在归纳推理或统计规律的意义上层面的内涵推演而来的。教育中的人文性是历史的生成的,是传统的,同时也依据个人的觉悟和感觉而存在。教育活动搀杂了历史的内省因素,这些因素与文化价值、目的意义等这些人文性经验的范畴联系在一起,教育活动客观上有很强的独特性,因此,教育科学必须对教育活动达成普遍性的因果规律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用以一种意义标准,一种思想框架或解释尺度来说明全部教育问题,我们能对某一特殊时间、地点、情境的教育发表评论,一旦离开具体场合则可能失效。我们对教育问题的说明或解释常常是暂时的、相对的、主观的。教育中与意义、价值相关的核心问题本质上是约定的,不是外在规定的,教育的历史是一种互为主体性的过程,任何关于教育的思想如果未经主体心灵深处的认同,也是毫无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