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9 16:37:55
导语:在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语言 活力体现
小学生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因其年龄、认知的局限性,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更要体现出积极的引导和示范,并从中来激发学生智力和情商的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与教师的语言修养关心紧密,特别是在语言的魅力和张力上,更需要从把握语文学科的特性上来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实践,以真正促进小学生能够从语言发展上获得更好的语文能力。为此,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力展开探讨,从语言的规范性、科学性、可接受性、生动性、趣味性,以及情感、艺术上来展开论述。
一、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德高为师、学高为师”,教师作为知识和品行的楷模,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从言行上来规范教师的修养,不仅需要从行动上来体现,更要从语言的有声感染上来正面促进。特别是对于年龄小的低年级学生,教师的语言更要注重规范性,孩子们所特有的语言关键期,其模仿力是十分强的,因此在语言质量上,就需要教师从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特征上进行严格示范,如“师范”不能念成“思范”,更不能将“教室”念成“教史”,把“肥皂”念成“胰子”等。从课堂语言上加大对普通话的应用,做到声音洪亮、清晰流畅。
二、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教师语言的科学性是建立在对语文知识的细致把握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掌握语言的科学性,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够从传情达意上体现出文化的细腻和准确。如对《落花生》中的“落花生”的理解,有的教师认为是“种花生”,而其真实意义是花生的一种名称或叫法,如果没有把握住名称的由来,会造成学生的误解。同样,语言的科学性也要注重借鉴和精炼,只有在教学上突出语言的简约,精要处泼墨如水,概要处惜墨如金,从而铸就语言的魅力。
三、语言的可接受性
小学生的情智相对发展不完善,在语言教学上要注重可接受性,特别是贴近儿童的生活,在具体表现上注重语言方式的灵活性和生动性,如语言中的形象思维的应用,从语法构成和词汇运用上要通俗易懂,浅显明白,而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则适当严谨深刻一些。如在学习诗歌《瀑布》时,对于小河里的水相对舒缓,对于长江的水则奔涌向前,对于大海里的水则波涛汹涌,而对于瀑布的水,则由于经验的限制无法让学生从中体验到瀑布的奇特,而对于屋檐洒下雨水的生动引入,则有助于学生理解瀑布的概念和壮观。
四、语言的生动性
有学者在谈到写作时曾这样表述:“对于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得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同样,把握课堂教学的活力,也需要从语言的形象、生动做起,结合小学语文的教材特点,从小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运用生动的语言来品位文学作品的魅力和精彩,从而将学生代入到美轮美奂的艺术境界中。语言在意境和情境的描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感染力,尤其是带领学生去感知教材、理解文学作品,发展形象思维上更是关键。如在解读《月光曲》中所描写的“幽静”时,如果简单的解释为“幽雅安静”,字面意思是对的,而其中的内涵与意境则对于小学生难以准确理解。为此,有经验的教师便从语言的丰富性上来展开解读“秋天的夜晚、朦胧的月光、小镇的河边、无人的小路、远处的茅屋、闪烁的灯光、断断续续的琴声……,这就是课文中所描写的幽静的境界”。
五、语言的趣味性
学习的过程是兴趣激发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快乐思维的过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注重课堂语言教学的趣味性,不仅能够有力的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能够从恰当的时机、恰当的方式来巧妙的引导学生走进妙趣横生的文学殿堂,品味文学世界的五彩与斑斓。每堂课都是精彩的,每一次讲解都是情趣横溢的,每一次学习都应该有笑声,这是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的关键。对于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导锁,并由此打开学生的心智之门,启发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在愉快、活泼、笑声连连的课堂中习得知识的体验,感受精神上的充实与享受。
六、语言的情感性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语言的情感色彩是增强语言感染力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这是教学语言的生命、灵魂。”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语言应用上,要力求做到“讲到庄严处,学生竦容端坐;讲到豪壮处,学生热血沸腾;讲到义愤处,学生横眉立目;讲到欢快处,学生笑意盈盈”的教学境界。这其中就需呀教师在对教材进行理解时,把握其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并从声发于情,理融于情的教学语言中,将喜怒哀乐等情感因素声情并茂的一一展现,从而触动学生的情思,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心灵震撼。
七、语言的艺术性
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口语运用能力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追求的最高目标。艺术化的语言是有生命的,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对文学的美的享受,更能帮助学生从中来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八、结语
总之,在语言活力的营造上,一要做到声音清晰,语言流畅;二要体现形象生动、趣味横生;三要遣词造句既要形式美还要思想深刻,富有哲理;四要娴熟的驾驭语言机智,既要符合逻辑推导又要创设引人入胜的语境;五要衔接导入上融洽畅达,既要体现表情的丰富性又要体现构成的流程美。培养教师自身对语言艺术魅力的锤炼和积累,从浓郁的审美感受中来烘托出美的境界,抓住学生的心。
参考文献
一、立足诗词,放眼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里有量的积累,“课标”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诗文,九年课外阅读量达以400万字以上。学生是最可塑的诗人,教师要着力发现培养。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无情物而是有情人,他应有健康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想象力,而非麻木冷漠之人。他不一定像林黛玉那样望月垂泪、见花生情,但也是一个内涵厚重,情感丰富的人。因此在大语文观理念的指导下,古诗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力,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领悟语言文字之精妙。由于古诗短小精悍,有好些诗在孩提时代学生已会背诵,教师应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积累,加以引导,激活兴趣。如鼓励学生主动背诵,开展“每日一诗”活动;偶有学生用上一、两句诗词,大加褒扬;采用讲诗词故事,诵诗接龙,出游诵诗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背诗的积极性,开展诵诗擂台赛,评选背诗小能手。
二、淡化诗意,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这就表明,阅读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在诗意理解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此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
三、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好的语文课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好的古诗教学同样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令学生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例如,教学中师生依靠诗意情境作画,教师的深情范读,相配的古典名画,师生诵读时配以古乐激情,欣赏现代作曲家演绎的古诗词等等,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中的诗情画意,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媒体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古诗词讲究格律,字斟句酌,值得推敲,通过品评、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品质。如有表现诗人才情的“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种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美感,这和杜甫立志“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分不开的。也有体现诗人字字推敲、锲而不舍的千古佳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品味的过程,也同时是向诗人学习习作的过程,这些隐性学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品评、鉴赏的能力,将使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受益匪浅。
四、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所谓整合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自然地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整合的最佳效果是二者的完美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的彻底更新。观念必须先行。我们认为,一个教师首先要有现代教育的崭新观念,然后才有教学手段与教学实践的全面优化。所以,从创新教育的高度认识现代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是时代对教师的崭新要求。
(一)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要破除对CAI教学认识的若干误区。当然,有一些顽固的认为CAI教学不过是电脑代替黑板、粉笔的教学,这样的观点当然不值一驳。但是,还有一些经常运用现代媒体教学的老师也会有的困惑,却不得不予以厘清。
困惑一、现代媒体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理由是现代媒体由于制作的成本比较高(这里指的是时间成本),而且必须在课前准备好,不能根据学生的发展及时调整课件的播放顺序、不能及时增减课件内容,不能显现老师没有预计到的、但学生新发现的有价值的创新样式等等。
对策:
现代媒体不是限制了创造思维的发展,而是为创造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平台。这以创造思维的发展平台是人类历史上所能提供的最好的平台,并且它还在一日千里的飞速发展着。诚然,我们现在不能在几十秒钟几分钟内根据学生发展制作出满意的课件,我们也无从抓住学生的突发灵感,并且立即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但是,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收集相关的课件资料,以便用的时候随时都有;也可以通过共享的方式,随时凋取所需资源。这是解决突况的必要准备,此其一。另外,作为教师,在备课和制作课件的时候,应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创造思维发展可能达到的领域,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此其二。
然而,上面所讲的两个准备都是被动的准备;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应该主动。现代媒体能够展示几乎小学数学里所有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现代媒体的巨大优势之一;现代媒体能够提供百倍于传统媒体的文字、图片、声音信息,将这些信息有机的组合,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方式之一,因为“组合是创新的捷径”。所以,积件的形式准备课件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转变教育观念的要求。
困惑二、现代媒体束缚了教师主导性的发挥。
理由与误区一恰恰相反,这种观点认为现代媒体束缚了教师而不是学生。这种观点认为现代媒体代替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导,教师的亲和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和学生都成了电脑机器的部分零件。不是由人来控制机器,而是由机器(电脑)来操纵人(教师和学生)了。
对策:
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做到运用现代媒体象运用手臂、运用粉笔那样自如。一旦能够自如的运用现代媒体(至少包括电脑和网络),教师就等于多长了一条灵巧的手,多了一张讲解自如的嘴。
另外,运用媒体,不是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亲近机会,而是大大的增加了这种机会。——有了网络,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几乎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教师和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交流,而不局限于教室这一狭小的空间,不局限于上课这一点可怜的时间。现在,简单的电子邮件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困惑三、现代媒体限制了学生空间思维、语言形成等的发展。
理由是现代媒体(特别是前几年开发的平面视觉效果的课件)大都是平面的,即使是三维的画面也是虚拟的,不利于学生空间思维的发展;而且,每一个知识的细节都由课件展示出来,学生就会产生懒惰情绪,依赖于电脑进行想象,以至于离开电脑就无法展开想象思维。另外,一方面,电脑大大的增加了视觉刺激的时间;另一方面,语言刺激,特别是学生自己开口读的机会就会相应的大大减少,从而不利于学生语言,特别是规范数学语言的形成。
对策:
空间想象能力要通过大量的表象感知才能逐步培养,传统教学手段往往不能形象的展示很多知识(特别是几何知识)的形成过程,而电脑却完全可以。比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运用电脑能够将圆平均分成的分数达到肉眼所能看到的最多份数。至于语言的形成,更可以利用电脑的声音、动画等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既是给学生的示范,也可以充当“带读”的功能。
综上所述,现代媒体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教师应该找到现代媒体与数学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努力用创造教育的思想把握现代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融合。
(二)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整合现代教育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准确把握、巧妙利用二者的融会点,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传统数学的误区之一是只求结果忽视过程;创新教育要求最大限度的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只有明了知识的形成、结构、链接方式,学生才能运用这些方式去创造新的成果。
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我就运用了现代媒体,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利用解霸制作了圆柱的展开过程。学生看到,沿圆柱的一条高剪开,然后慢慢的展开,最后在屏幕上展示的是圆柱的两个底面(圆)、一个侧面(长方形)。
但是,我没有停留在这一层次,而是继续问:“沿圆柱的一条高剪开,圆柱的侧面还可能是什么形状?”学生可以想象到还可能是正方形。然后又继续在电脑上显示:只要圆柱的高与地面周长相等,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就是正方形。然后继续问:“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还可能是什么形状?”学生答还可能是平行四边形。电脑显示:斜着剪开圆柱的侧面,展开之后就是平行四边形。还有学生提到,如果允许剪两刀的话,可能是什么形状。
在教学《球的简单认识》时,我也运用电脑,将球的各个部分、球的不同切面展示出来。学生就能够轻而易举的理解球心、半径、球面、通过球心的切面等。
这样,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创造思维得到了同时的发展。
二、演示数的无穷魅力。
创造源于对所从事的活动深沉的爱。只有将数学的美、数学的魅力充分展示给学生看,学生才不会将数学视为畏途,从而创造出在成人看来哪怕是幼稚的可笑的“新”。
比如,在学完比例之后,我让学生思考:具有六个约数的最小的两位数是(12);它有哪些约数?(1、2、3、4、6、12);这些约数可以组成比例吗?
学生经过简单的思考,发现可以组成比例。
我又问:“只能组成一个比例吗?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学生经过讨论之后,找到了很多个比例。我将他们说的比例及时输到电脑屏幕上。最后,形成了这样的排列:
1:2=3:61:2=6:12…(共九个)
2:1=6:32:1=12:6
6:2=3:112:2=6:1
3:1=6:26:1=12:2
…(共八个)…(共八个)
由于这六个数可以组成九个“原始”比例(不允许重复数字,如1:2=2:4就不算),每个“原始”比例可以组成八个不同的比例,所以,一共可以组成72个不同的比例。
这样的梳理,排列清晰、整齐美观,让学生充分看到了数字、数学的美,同时,也接触了初步的排列组合。思维有序、方向发散,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必由之路。
三、演示数与形的结合。
我们的现行教材是将数(代数)与形(几何图形)分开教学的;而实际上数与形的结合是今后数学学习(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数与形的结合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运用现代媒体,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是现代媒体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最佳交汇点之一。
在学完正比例、反比例之后,我让学生找:在学过的几何图形公式里有哪些能组成正比例,哪些能够组成反比例?
我在电脑上展示了以前学过的几何图形,并且引导学生回忆;学生一边说正反比例,我就一边在电脑上输入,很快就梳理清楚了:
在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里面的正反比例很容易找到。可喜的是,我的学生还找到了:
1)在正三角形里面,边长与周长成正比例;在三角形里面,底一定,面积与高成正比例;
2)在长方体里面,高一定,底面积与体积成正比例;长方体的底面周长一定,侧面积与高成正比例;
3)在圆里面,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上面的例子还可以组成一个正比例、一个反比例)……等等。
在学完了圆柱、圆锥之后,我又一次用电脑演示、重温了前面的正反比例,让学生找出了公式当中可能形成的正反比例。
利用现代媒体将数的知识与形的知识结合起来,发展学生思维,是媒体运用到数学教学的独特优势。
一、英语教材内容要包容英语国家的本土文化、民俗和本地区的民族特色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绝大多数都是从"What''''syourname?"(“你叫什么名字?”),"Howold……
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言内容本身,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语言中所包含的当地文化和民俗,增强他们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教材中,应更多地体现有关中外历史、地方美食、当地景物、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英语环境中,学到地地道道的英语,而非中国式的英语。所以我们在教学生说英语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英语文化的传播,这些在教材中都应得到体现。
另外,各个地区可以根据所处地区的文化背景,编写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材。比如在我们新疆就有很浓的民族特色,“古尔邦节”“烤羊肉”“哈密瓜”“葡萄沟”“天池”等等,如果将这些内容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多地运用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创设英语教与学的良好情境
正如小孩学说话需要一定的环境一样,语言的学习也是与环境分不开的。在一个全中国汉语式的环境中,让学生学地道的英语,确实不容易。
首先,在英语课堂上可以尝试改变学生的座位模式。我们的课堂座位大多是传统的“横排竖行”分布,师生面对面,教师成了课堂的中心。课改提出之后,“以学生为主体”的呼声也越来越强,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英语课上,教师完全可以打破传统的座位模式,将座位布置成圆形或半圆型,这样学生之间能够面对面地交流。一方面开口练习的机会增多了,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教学气氛更加融洽。
其次,英语课上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场景,这就需要有充分的英语教学场所和英语教学用具。
在课堂之外,也需要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比如开设英语广播、用英语整队集合、全校上下规定用英语打招呼和讲礼貌用语、粘贴英语图片和校训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种英语竞赛和英语夏令营。让学生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学英语,感受英语。
再次,英语课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根据课堂需要,借助电视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课件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为直观,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这也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三、英语教学应与其他学科内容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
正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课,所以它与其他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英语的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对于初学者,这可以大大提高其学习兴趣。
1.英语课与课文课相结合
这两门课都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紧密相关,英语的表达同样也需要像中文一样有血有肉,生动形象。我教的一年级学生初进校门,大字不识几个,但他们会认读拼音,我便把学过的单词、句子用拼音写在黑板上,让他们用英语表达其内容,这样一来,既让学生在紧张有趣的氛围中学会了英语,同时又巩固复习了语文课的拼音,一举两得。
2.英语课与数学课相结合
在教小学生数字的时候,可以完全采用教数学的方法,比如:学会十以内的数字后,教师就可以将得数为十以内的算式写在黑板或纸上,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计算,如:"1+3=4"便可以表述为"oneandthreeisfour",有效地创造了学习英语的气氛。
3.英语课与音乐、美术相结合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唱歌、画画,在音乐与图画的情境中学习英语更是其乐融融。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认为音乐与美术都应当是必修课,一首动听的英语歌曲会让学生记住拗口的句子,一幅动人的画面会让学生很快学会单词的读法,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音画的情境中既学会了英文的表达,又享受了音乐与画面带来的美感。
4.英语课与体育课相结合
在教“篮球”(basketball),“足球”(football)等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时,最好的方法是将学生直接带到操场上,一边运动,一边教学,学生兴奋之余学到了知识,教师也轻松地完成了教学内容。
5.英语课与自然课相结合
小学生天生就爱玩,教师可以带领他们到室外去上英语课,走近大自然,告诉他们:"Thisisaflower"(这是一朵花),"Thatisabee"(那是一只蜜蜂)。将他们感兴趣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用英语教给他们,收获一定不小。
6.英语课与计算机课相结合
关键词: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小学教育是与幼儿教育相互衔接的教育,他们彼此联系,但也相互区别。一年级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重要阶段,所以,本文结合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进行分析,并提供建议。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没有定性,喜欢有趣的东西,因此,老师要把自己的语文课堂变得具有趣味性,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教材,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识字与拼音方面,旨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阅读并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一、教材安排
1.汉语拼音
人教版一年级的教材中,关于“汉语拼音”一共有十三个小节。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可以掌握汉语拼音,并且能够准确地区分并读出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另外,学生也要能够准确、规范地写出这些汉语拼音。
2.识字、写字
关于“识字”方面的内容,在教材中主要涉及八个小节。人教版教材会在书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第一个生字表是要求学生全部认识的汉字,第二个生字表是总结要求学生会写的汉字。整体来说,在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要求学生认识四百个汉字,其中有一百个汉字学生应该会写。另外,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这些汉字的书写笔画。
3.阅读
人教版要求一年级的小学生能够使用学习的汉字与拼音,学会使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本中的文章。人教版为了增加语文教材的趣味性,在课本中加入了一些十分生动的图画,老师可以利用这些图画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口语交际
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这也是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每一组“识字”或者是课文后面,都会安排一个“语文园地”,这个部分的编写主要是为了训练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主要针对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教学建议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汉语拼音比较抽象,记忆这些符号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刚入学的儿童,他们生性好动,而且善于形象思维,无法长期集中注意力等,这些儿童的特点都为学习符号增加了一定的困难。老师要深入剖析语文教材,挖掘书本中的趣味因素,并且可以制作一些教学工具,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汉语拼音。比如,老师可以利用拐杖,在拐杖朝下的时候,演示“t”,在拐杖朝上的时候,让学生看到“f”,然后再示范这两个拼音的读法以及写法。再如,在讲到b和p;d和t;g、k和h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嘴巴旁边放一张白纸,通过发音时,是否呼出气体进行区分。另外,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贪玩,注意力也比较分散,老师可以把这些汉语拼音的发音特点编成一些儿歌、口诀等帮助学生记忆。
识字、写字的教学一直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一年级的学生,如果对一个事物没有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认真对待这项学习活动。要想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学好识字、好写字,就必须要激活他们识字、写字的兴趣。比如,老师可以把汉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中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根青菜,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请问这是什么东西?”有的学生会回答:“青菜。”随后,老师可以出示“青”字的拼音以及书写顺序。因为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青菜,也经常吃到青菜,所以这样的教学就会让学生感觉非常亲切,也非常有趣。通过这个步骤的教学,老师就可以引出“晴”“清”等相似词语的教学。
针对阅读教学,老师可以从下面几个步骤来进行。(1)培养小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阅读教学比较少,注意力很难集中。老师要帮助学生专心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可以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比一比等。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阅读接力,通过比赛选出发音最准确、朗读最有感情的一队。另外,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字典,读准生词的发音。(2)养成勤奋、善问的习惯。老师要教导学生认真阅读书本,对于课文中理解有困难的地方,教师应鼓励学生发问。(3)让小学生爱上阅读。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进入小学,对一切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老师要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爱上阅读,这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关键词:高校;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语类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4-0026-02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需要尽快更新与修正。新的形势要求英语教学跳出教师作为教学主体、课堂讲解偏重语言现象的框架,以便大学生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与传统的偏重语法与词汇的教学模式相比,新形势下的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更加切合实际,更加注重利用语言的交际能力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同时,现代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塑造有个性、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也要求教学环节的设计从传统的教师讲解变得更注重可行性、教学手段不再单一,而配套的教学材料也应尽可能地多元化。另外,为了重建师生和谐的课堂氛围,定期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估、在反思的基础上不断更新与调整教学模式,也是当前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要求。这些改革与调整的终极目标都是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然而,针对英语专业而言,若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而化之、一概而论是不可行的。基础课与专业课应当区别对待,专业课中的各门不同的课程也理应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最可行的教学方法。本文针对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结合广受关注的语类理论,研究如何提高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实际问题。
一、高校英美文学课教学的现状陈述
二十世纪以来,人们愈发认识到课堂教学是艺术性与科学性兼具的产物,而这种理想的教学状态就是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如何将两者结合、同时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就成为了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比起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观性的主导地位,有效教学更注重探索如何运用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而服务。近年来“外教社杯”等各级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的举办,从侧面说明了高校外语教师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持续关注。有效教学的探索涉及文学、语言学、哲学与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论。关于有效教学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有人指出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估和目标管理”。也有人认为有效教学强调“教学的科学性、规律性和实效性,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有效教学指教师将科学的理念与方法融入课堂实践,并不断地用实际教学效果更正、更新教学理念的行为。教师应怀有较强的时代感、懂得新形势对高校英语教学的要求;既不能一味地恪守陈规、也不能无视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
英美文学课是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既能体现英语教学的普遍特点,也呈现出其自身特有的独到之处。纵观英语专业的各门课程,只有文学课结合了语言学习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审美与思辨能力,是一门有别于其他专业课的重要课程。英美文学课要求大学生阅读经典西方名著,通过对经典的阅读与学习,大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认知的深度得以强化,进而具备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内在修养的综合素质。在两年的基础学习后,阅读经典也是对大学生语言能力与对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理解能力的综合考察。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虞建华教授曾撰文谈及文学课对高校大学生的意义,认为文学与哲学、历史、美学、伦理学等都是智慧型的课程――试图找寻作家、作品与现实之间可能存在的渊源和互动关系。虽然如此,近年来的文学课教学遇到了不少的问题:首先,大学生不满于教师独角戏式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教师也觉得大学生的主动性根本没有得以调动,二者的积极性都没有调动起来;其次,经典名著有一定的难度,而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阅读又十分有限,那么怎样检测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进度也成了文学课的难题之一。另外,文学课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讲解“经典”,而身为90后的年轻学子会感到课堂内容与自身、与时代关系不大,代入感不强,故而提不起兴趣。
针对这些情况,英美文学课若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与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就需要在发扬文学课之特殊性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都要进行适当调整。教学应尝试强化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肯定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将教师的主观讲解从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转化为支架作用――即如何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将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转化为积极的自我学习模式,帮助大学生建立培养学习习惯、保持学习兴趣、将课堂知识内在化的良性机制。文学课的终极目标还包括帮助学生将文学课的学习与其他课程相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内在化,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综合人文素养。
二、语类概念与文学课有效教学的结合
近年来,引导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悉尼学派代表人物马丁(James R.Martin)提出了语类定义、语类模式、语类关系等理念。马丁指出,语言本身绝非独立的、偶然出现的,而是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特定产物。马丁的语类理论帮助我们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切入,研究社会文化与语言结构和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语言现象与社会背景、文化寓意是浑然一体的。这种观点意在强调,对语言的学习绝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学习语言现象的层面上,而需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其实,无论马丁的悉尼学派还是其他学派的语类研究,目的都是将语言的使用规律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相结合、使得语言表达的意义能够被目标团体接受,从而实现有效交际。这一观点对提高英美文学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有极大的启示: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目的不在于背诵客观事实或名句佳章,而是帮助学生发现并掌握有效交际的目的是如何实现的――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不同的语言类型、统筹语言的表达并完成交际的目的――这些正是语类理论的重要启示意义,同时也是文学课教学得以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语类教学强调对不同语境中的语言规律加以辨别与分析,将传统的语言点讲解带入语类框架内整体把握。这种转变的意义是,在转变教学模式的同时调整教学目标,不仅关注语言层面的表达,更将学习目标延伸至促使语言表达的交际动机、看似偶然的表达与所处的篇章结构及文化情境之间的互动作用等。尽管作为语言表达的基础要素的语法规则与词汇短语是固定的,但事实上如果大学生仅记住了某些固定的表达方式,而无法辨识不同的语境与交际目的,他们在独立完成表达任务或交际任务时,将不明了语境与目的是如何影响基础语素的,甚至导致偏离目标的语义输出。针对这种常见的问题,文学课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思维、运用语类理论,将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向更深化、更灵活的方向引导。
三、语类支架式教学法与英美文学课教学的结合
“支架式教学法”是语类理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重要实践之一,既强调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与大学生的互动,又确保大学生的参与度,让相关文化背景的渗透式教学与语言现象的分析相结合。“支架式教学法”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课堂教学中充当着共建的角色,这也是目前在专业课教学里力求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当然,最终的理想模式是大学生独立于教师的“支架”之外,实现自学、互助与自建相结合。这种自建,指的是在一定的师生共建基础上,大学生掌握充分的基础语言能力,已经培养出有意地运用语类概念检验、反观自我学习进度与程度后的新型学习模式。
若要用语类支架式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应该改变的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与中小学教育明显不同的是,大学师生间融洽平等的关系是促进大学生投入学习的关键之一。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则在于教师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绝不能忽略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大学生绝非接受信息的学习机器,而是学习能力不一、情感需求相似的个体。文学课的内容中相当一部分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如果教师在这一点上对大学生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进度进行,势必造成师生之间更严重的隔阂。课堂中教师需把握好信息输入的形式、进度与强度,同时关注大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与进度。文学课上信息量较大,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与其让每一位大学生都独立地被动接受大量陌生的信息,不如尝试小组互动模式――既能降低教学难度,又能加强大学生的反馈与参与度。教师可以有意将互助式学习小组培养成教师支架的一种延续:比如,将课堂教学任务提前分配给各小组,要求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展示,这既鼓励了小组成员间开展合作项目,也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性分析能力都不露痕迹地融入了语言知识的学习中。
另外,教师的支架性作用应体现在突显教师抛砖引玉的课堂环节设置。不同于传统文学课教学模式中教师“自问自答”的局面,教师如果将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相关问题,引导大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及概括,适当地增加大学生的反应时间,那么,在教师的有效支撑下,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将大大提高。教师应当向大学生提前解释自己所充当的角色及对大学生的期待,让大学生对教师的支架作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师生的配合营造良好的环境。教师一旦主动从生硬的权威角色中走出来,课堂教学气氛会有明显的改善。然而,这一转变的结果注定是逐步达到的:教师应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之前旧的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学习与思维模式造成的负面效果,制定出一套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教师启发、学生给予教师反馈的模式中,教师的支架作用至关重要。
这种模式一旦与教师的支架作用相融,大学生将体会到主动学习带给他们的满足感,并且着手思考如何调动自己的主观分析与总结能力。这样一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功能就从强制式灌输转变为辅助式引导。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大学生与教师在这样寓教于乐的形式中达成了某种情感的默契。教师还可以尝试进行语言输入的多模态化,创建轻松而不失教育性的语言情境。既然让大学生领会和学习作者写作技巧是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那么对经典文本的重新开发、实现旧作新读,也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观看网络公开课、将传统课本与网络优质资源相结合来实现。这样的举措,既留给大学生更多的延伸阅读空间,同时也充分实践了教材立体化的新时代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适应新环境与新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允.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06).
[2]朱彦.提高外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J].外语界,2013(02).
[3]许庆红.让文学回归其应有的位置――文学本体性与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反思[J].山东外语教学,2012(02).
[4]Martin,J.R.&D.Rose.Genre Relations:Mapping Culture[M].London:Equinox,2008.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
音乐教学不是歌唱技巧的训练指导,而是基本乐理知识、音乐鉴赏、歌曲创作背景、简单乐器等内容的综合教学。即便是一个五音不全、不会唱歌的学生,也不妨碍其对歌曲的理解。音乐教学的宗旨是针对小学年龄段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无论是音乐课教学还是创新教学,都要围绕这一宗旨展开。
1.限制小学音乐教学创新的原因
1.1对音乐教学的理解片面
目前小学生家长多是“70后”、“80后”,受过正规系统的高等教育,整体素质较高,能够很好地理解音乐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和作用,多支持孩子学习音乐。但也不排除部分学生家长对音乐教学概念的理解有误,以为学音乐就是学唱歌,会不会唱歌无所谓。甚至还有的家长受到电视上很多选秀节目的影响,偏激地认为要想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只有“选秀”这一条路可行,因此刻意阻拦孩子学音乐,扼杀孩子的音乐兴趣和天赋。对老师来说,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改善音乐教学素材,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想方设法地上好每一堂音乐课,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然而未成年人的各方各面都需要听从家长的意见和安排。如果学生家长对音乐教学不予支持和理解,那么势必会间接影响音乐教学的进展和创新。
1.2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
音乐课作为一门“副科”,没有考试压力,课程安排为每周一节或两节,课堂气氛轻松活跃,纪律相对松散,从学校、教师到学生和家长,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普遍没有“语文、数学、英语”这些课程高。如今各种“补习班”、“学习班”盛行,很多家长会在节假日给孩子报名上“作文班”、“数学班”等,极少有家长愿意专门为孩子报名学习音乐。不是没有意识,而是不够重视。另外,学校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演出节目的排练也被纳入音乐课堂中,逐渐让音乐教学初衷变质,音乐课慢慢变成“面子”课程,只为参加各种文艺演出和比赛,取得好名次,而为学校增光添彩。如果不能从观念态度上正视音乐教学,那么教学创新便无从谈起。另外,学校、学生、家长三方面对音乐教学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音乐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再好的思想和创意,如果不能得到重视和肯定,也无法实现。久而久之,必定影响音乐教学质量,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会有所下降。
2.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向
创新教育不能天马行空、漫无目的,既要借鉴以往教学经验,又不能受到经验约束。音乐本身是一种声音艺术,因此,要把音乐教学升华成艺术教学,而不仅是一项教学任务,要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会音乐的魅力。
2.1音乐概念的创新
传统观念中,人们对音乐的理解是歌曲和乐器的表现形式。实际上,所有物体发出的令人感到轻松愉快的声音都是音乐,如风吹树叶,潮涨潮落。老师向学生讲解音乐概念时,不能仅限于教材中的理论概念,要让学生知道音乐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如可以对学生说:“妈妈炒菜做饭时锅碗瓢盆碰撞发出的声音,是劳动的音乐,爱的音乐。”要把音乐概念生动化、生活化、艺术化,让学生有一种意识:音乐是有感情的。再如老师可以让学生静静聆听在风的吹拂下,树木花草发出的声音,让学生有一种意识:音乐是有生命的。通过创新的音乐概念,让学生在真实的感受中对音乐产生好奇和兴趣,在平常学习和生活中寻找音乐、发现音乐,从而热爱音乐。
2.2音乐形式的创新
目前小学音乐教学多为老师弹琴,学生唱歌。老师先唱一遍,再一句一句教给学生唱,然后讲一下歌曲的背景和感情等,教学内容不会出于音乐教材之外,教学手法不会太旧,但也不会太新。这样的音乐教学比较中庸,学生对音乐课虽然不会失望,但也没有太大期望。如今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太多,见得太多,听得太多,很难有什么会让他们觉得新奇。基于这个特点,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想办法把普通的音乐用不普通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歌曲的选择上,可以适当涉及教材之外的内容,如那首耳熟能详的《小苹果》学生几乎都会唱。所以,老师可以让学生用《小苹果》的旋律进行歌词改编或创作,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2.3音乐情境的创新
音乐是有灵性的,同一首歌曲在不同环境中带给人的感受也不同,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也不一样。音乐教学中,老师不能太死板,如果直接告诉学生某首歌应该怎么唱,带入怎样的感情,很容易把学生对歌曲的理解禁锢在固定的模式里,就像命题作文一样。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所有学生都带着同样的感情唱同一首歌,很容易让学生厌倦。老师应该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和感情演绎歌曲及乐器,在演绎中理解和体验音乐传递给人的思想和精神。演绎完之后,老师应该和学生互动交流,一起分享对音乐的理解。演唱一首歌曲,弹奏某种乐器,没有对与错、好与坏,只要融入学生自己的感情和思想,音乐教学就是有价值的。任何领域的创新都会面临风险,唯有教学创新不能失败,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未成年学生。创新教育不是实验,而是实践,小学音乐创新是把艺术文化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创新中,让学生在音乐的魅力中健康成长。
作者:李娜 单位:日照高新区中学
参考文献:
1.中药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特点
中药学是我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传承,古有神农尝百草,药王孙思邈,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药在我国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伴随着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今日世界各国知名药学实验室都有中药学研究,中药学的研究和应用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地区,在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处于领先地位。广东药学院作为全国三所独立建制的药科大学之一,从2011年开始了全日制应用型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作为国内知名药科院校,广东药学院从2007年获得中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授权点,作为学校一级学科和品牌专业得到长足发展和深入研究。但应用型中药学专业硕士校企合作在我校尚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广东药学院中药学专业硕士是经国家统一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全日制三年制专业型硕士,第一年第一学期进行硕士阶段中药学理论的学习,各学科优秀带头人亲自授课,系统学习中药学理论,为以后两年的实习打下坚实理论基础。第一年下学期按照不同导师的具体安排学习,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在导师的安排下在实验室开始实验的学习,为开始自己的课题做好准备。(2)在导师的安排下,实验室学习和企业、医院实习相结合。(3)由各自的导师安排相应的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创作毕业论文。研究生第二年和第三年几乎全部派到实习单位实习,在企业联系好第二导师,由双导师指导,实现与科研工作相接轨,有一部分同学毕业后留在实习单位工作,实现实习与工作相接轨,实习为工作打好基础,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符合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宗旨,实现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
2.中药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校企合作要求
中药学专业校企合作是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法,为尽快适应社会发展和拓展学校科研应用与专业型硕士培养,校企合作是必经之路,与各知名药企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学院中药学专业硕士培养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也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素质和增加学校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广东药学院中药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校企合作的方式
1.学校与企业协商签订培养议。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为了更大程度地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作,提高人才质量,我校领导积极与相关医药企业沟通协商,在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向企业提供科研指导,派遣中药学专业型硕士去企业实习,完成毕业论文。通过一年的合作经验,我校学生在各知名药企的表现受到一致好评,为更深层次宽领域的校企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导师个人与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合作。
学院中药学专业硕士导师绝大部分拥有博士学位,一部分导师有过企业工作经历,绝大部分导师都有与医药企业合作的项目,与一些药企领导有过一定层次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他们能够按照学生的培养要求和企业的科研需要,派送专业型硕士去药企实习,完成毕业论文。导师与企业之间合作也是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合格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素质又能加强学术交流,拓宽科研合作,还能促进企业发展,是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校企合作途径。
3.企业校友联系开展定向培养合作。
学校作为全国三所独立建制的药科大学之一,伴随着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数十年共同努力,学校在华南地区已颇具影响力,吸引了若干知名企业与学校建立合作机制,谋求长期共同发展。校企合作很好地把学校的人才培养、影响传播与企业的科研进步、人才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学生在企业实习,企业按照企业需求定向培养学生,实现了中药学专业硕士实习与就业相接轨,既符合企业利益,又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中药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自2011年学校开始招收中药学专业硕士三年来,我校专业型硕士培养已取得一些较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开展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相对较晚,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在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1.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不够完善。
部分中药学专业型研究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一旦进入实习单位,发现所学理论与企业的具体实践不相符,不能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还有部分同学所在实习单位只存在简单的科研工作,不能很好地进行科学研究,背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宗旨。
2.双导师负责制仍需改进。
中药学专业硕士培养实行双导师负责制,校方导师负责研究生的整体培养规划,企业导师负责研究生的科研学习和课题研究,两位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的论文制定和完成论文及答辩工作。目前,学校部分研究生存在导师对研究生负责混乱,校方导师和企业导师不能很好地协调,研究生培养方向不明确等问题。部分校方导师偏向科研进展,而企业导师则偏重企业效益等问题。
四、改进对策
1.增强校企合作的理念。
企业经营者需要转变观念,要有长远的眼光,着眼未来,校企合作可以在企业的影响之下培养企业需要的、具有企业特色的专业人才,这本身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加快企业的发展。学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能够研究科研的生产,积极主动地担起实习、研究生产的重任。企业在管理生产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选拔企业中的优秀人才担任导师的角色,培养学生的科技技术,向学生传输实践经验,使得学生在导师的帮助下能够掌握企业中的管理生产流程,学习企业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样通过实践,才能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现课程对岗位的“零对接”。
2.深化合作共赢的切入点。
一是企业应该注重民生的培养,积极主动把握市场的总方向,能够在政府的支持下把开展校企合作作为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注重培养人才,提高技术力量,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有效地提高企业自身的战斗力与竞争力。二是要契合双方需求。校企合作办学,双方都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充分提升自身价值,使得双方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得到双方共赢的结果。只有全面通过合作进行互惠互利,共同谋求发展,才能在校企合作中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而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合作伙伴是否合适。我们的实践表明:校企合作伙伴应遵循互补、双赢和信誉良好的原则,针对校企双方课题研究或生产技术革新需求点,使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和企业进行探讨,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培养方案,吸取企业给予的意见,最大程度地节约教育成本。充分调动校企中的人力资源,提高人才的总体质量水平。企业应该与学校站在统一的战线上,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使得这些人才能够适应于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三是要努力把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学校是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机构,科研型学校是每一个高校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然而,不能盲目追求科学研究和,应该把科研成果更大可能地与生产应用相结合。为此,我校应该借助校企合作的良好平台,拓宽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在企业开设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提升企业员工的理论知识,促进企业发展,实现更高层次的校企合作。
3.完善校企合作的组织体系。
一、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及其人格孕育作用
1.日常性:儿童天性的
赫勒及我国学者衣俊卿都认为非日常生活是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而日常生活是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但“自为”也可能“为”错了方向,也可能妨碍了人性的实现。比如,制度虽然是人的创造物,但被创造出来的制度有时有了自己的生命和逻辑,可以屏蔽、遮盖甚至扭曲人性。科学世界是人的创造性得以展开的领地,是人的创造性开辟的天地,但在这一领地里人及其本性容易被遗忘。而一般情况下的日常生活是人本性的自然,是人的原始而本真的生命和情感的展开,是人在“钢筋混凝土森林”式的现代物质与制度环境中得以喘息、静思的家。
学校生活日常性首先是儿童天性的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其生活本身就具有日常性,他们还不适应制度化的生活。踏入学校以后,在不得不过的制度生活中,他们的天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和阻隔,但儿童时刻都在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天性,在这种制度生活上涂上儿童的、日常的色彩。从另一角度看,儿童不可避免地要将学校之外的日常生活带入学校生活之中,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日常生活的惯性。正是因为在日常性的生活中,人的本性得以,使人与人得以真实相会,避免了诸多遮蔽、掩盖和面具。
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本性的显露使得学校生活有了日常的色彩,这一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德育意义。首先,就像动物在一定范围内留下自己的气味使之成为“自己的”的一样,儿童在相对刚性的学校制度生活中留下一些日常的色彩和气息,使学校生活有了一些“属己”的成分,进而获得一点安全感和文化的适应感。其次,在日常性的学校中显露的本性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各种品性的儿童无遮蔽的相互作用,通过暗示和接受暗示、非反思等机制,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悄然发生。第三,在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外在化,但这一过程不会是单向的,对象化的同时也有“内在化”,外在的环境和人必然会与外在化的“本质”互动,进而丰富、发展这一“本质”。
2.与道德时刻照面
制度生活中,制度是人与道德之间的一堵墙,使得人与道德“隔墙相望”,不能直接照面。鲍曼深刻地指出,在制度生活中,“行为者不是面对另外一个人,而是面对一个‘言明的要求’;真正的联系发生在行为者和规则之间,而另一个人,行为的原因或目的仅仅是权利和义务的棋盘上活动的棋子”。[1]也就是说,在制度生活中,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与其他人发生直接联系,而是与制度发生直接联系,通过制度再与他人发生间接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人及道德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屏蔽了。与此不同,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制度这堵墙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相联系,人与道德也是时刻照面的。与制度生活中制度和理性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主导调节因素不同,日常生活中道德和情感则是主导的、直接的调节因素。[2]在具有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他人当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这就必然导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而这正是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当然,这种与道德的时刻照面,或者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有时并不一定是刻意为之的,可能以自动化的、习惯化的不假思索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恰是道德与人融为一体的一个阶段。
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人与人由陌生变得熟悉而有相互依恋的感情,变成了一个“熟人社会”。如果说陌生人之间的伦理是一种理性伦理,比如公正、公平、礼貌等,那么“熟人社会”内部成员之间的伦理则具有显著的情感性。学校生活中,学生之间通过日常的和制度性的交往,已经变成了熟人,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也是情感关系。一个儿童对另外一些与自己共同生活的儿童的关心、牵挂、体贴对自己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自我教育方式,对对方也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教育过程。
3.日常性与教育的无痕性
正是因为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儿童天性的自然显露,并以道德作为调节彼此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所以学校生活所具有的日常性对师生人格的孕育具有无痕性。这种无痕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不是有意为之的,二是接受影响也是不知不觉的。大家在一起生活,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对别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生活的目的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为了教育别人。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在这种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各种影响和教育,虽然这种接受里有主体非自觉的选择和过滤。
无痕性与低逆反心理、低抗拒和有效性相联系。日常性所附带的教育性是“无意为之”的,是按理所当然的生活要求所获得的效果,这对受教育的一方不构成额外的精神和心理负担,受教育者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吸收教育滋养的,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抗拒行为。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影响,与有意识的影响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意识的影响或者说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受教育者是能够清楚意识到其目的和动机的,自主的受教育者在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有目的、有计划的“逆反与抗拒”。没有逆反和抗拒,影响的施加和接受又都是无意间完成的,而且这一过程是长期的,所以这种教育的有效性是可靠的。我们可以说通过这种过程所形成的品质是“德性之知”,是深入人之“骨髓”的人之“第二天性”。当然,必须承认,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和教育并不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是多种成分混合在一起的,使人的整体人格呈现出一种多种成分共存的张力结构。
二、学校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功能发挥的障碍
作为日常性的学校生活和学校日常交往在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作为一个“软”区,很少得到关注,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清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但学校的教育实践却知道如何削弱、损害其作用。
制度无限膨胀,试图把触角伸到每一个角落。如前所述,无论是从应然还是实然的角度,制度都是有边界的,这一点是再“霸王”的制度也无法突破的极限。但在学校实际生活中,制度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已经极大地压缩了日常性的生活空间。比如,课间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但学校制度已经不满足于在课间时间的隐形存在,而是将课间时间据为己有。可怜的课间十分钟被学校做眼保健操的规定给吞噬了大半。不是被学生戏称为“眼保气”的眼保健操本身招人讨厌,而是其占用了本应该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本可以自己由着性子游戏玩耍。成年人出于儿童健康的考虑所制定的做眼保健操的制度,在学生心里还不如厕所里的臭气受欢迎![3]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够证实在课间做眼保健操比儿童自己玩耍放松更能使儿童的眼睛健康得到保证。
我们到小学去调研,常遇到小学生眼睛都不看你却把手举过头顶行队礼,嘴里还嘟囔一句:“老师好!”还没等你回一句“你好!”他已经跑远了。这是制度化的规定对儿童日常行为的过度干预。“见到老师要行队礼”这项干预学生日常行为的要求有时让学生无所适从。比如,一些小学生对在厕所遇到老师要不要行队礼感到矛盾和困惑。[4]
三、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作用
1.有所不为
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觉的活动,强调在各个方面的主动作为,这正是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之所在。但学校教育这种作用的发挥好像已经过了头,就像我们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部门,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方面都要操心,结果是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则管得更乱。学校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活动道德教育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应是学校主动的教育活动不应该管的事情,应该是学校自觉的教育活动“所不为”的方面。
学校教育“所不为”的方面很多,包括:
(1)个人交往。个体儿童在学校中会自然交往,与一些儿童比较亲密,与另一些儿童相对疏远,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学校教育最好不要横加干涉,搞什么“传帮带”、“结对子”一类的“搭配”活动。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个人交往中也有自己的自然的、不自觉的选择,何况儿童?
(2)自由支配时间。现今的学校教育将儿童的时间切割成不同的块分给不同的学科,再加上各种补习活动,属于儿童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就是本该属于儿童自由支配的课间和家庭时间,也被学校教育过多侵占了。这种侵占导致了儿童生活的“空壳化”,导致儿童生活中日常性的流失,导致儿童与日常性相关的个性发展的障碍与缺失。
(3)日常生活的范式。儿童的日常生活有自己的自然范式和伦理行为模式,学校教育对此应该持尊重的态度,不能用自己所倡导的生活范式和行为模式来规训、宰制儿童的日常生活。
(4)儿童游戏与语言方式。儿童有自己发明创造的游戏和语言方式,成年人不能以自己喜欢与否作为标准来进行取舍与改造。只要不出现危机和伤害,学校教育可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2.有所为
“有所不为”并不意味着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交往视而不见,学校教育应该对儿童的这种生活方式有所了解,并从中发现问题,为教育干涉提供依据和时机。儿童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自然行为方式表露出来,这是学校教育了解真实的儿童的机会。但学校对日常生活中的儿童的了解不能采取监视等制度化的方式,应该走日常的路子,即在与儿童一起过日常的生活中加以了解。
对儿童日常性的生活总体上应顺其自然,但也并不排斥适度干预。但干预应该用在问题和危机出现的时候。比如,儿童在日常交往中受大众传媒和成人世界的影响,可能会给同伴取各种各样的外号,这种外号对一些儿童的伤害有时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时候,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干预并不一定都是直接干预,也包括对制度化的学校生活的反思。比如儿童语言交往中出现了“祝你生日倒霉,祝你蛋糕发霉,祝你缺胳膊少腿,祝你越吃越肥”、“祝你出门被车撞死,洗脸被水淹死,吃面条被噎死,喝水被呛死,看笑话笑死”这种情绪倾向时,教育者就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儿童的这种看似是玩笑,但却流露出潜意识中的冷漠与不正常心态。
3.对日常形式的借用
日常生活和具有日常品性的生活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其不露痕迹性和效果的扎根性是任何有意为之的活动所不具备的。学校教育可以吸取这些特点,通过借用日常生活的形式来实施自己有目的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很多活动可以采取儿童所喜欢的儿童方式来进行,借助儿童天性乐意为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来影响儿童,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和影响。有时,一个游戏比一箩筐的语言教导和苦口婆心的规劝更有效。比如,对学校的归属感教育,一个校徽或学校吉祥物设计游戏,可以比得上校长和班主任的多次的长篇大论。游戏是儿童自己的方式,学校教育的很多任务,如果能用游戏的方式来处理,使儿童没有疏离感和抗拒感,教育效果就会好得多。
注:
[1]齐格蒙·鲍曼著,郁建兴等译:《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2]衣俊卿:《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哲学研究》1992年第10期